中国城商行数字化升级白皮书

中国城商行数字化升级白皮书

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

分析说明

城商行数字化的定义

l城商行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构建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反馈的闭环,打通不同业务部门与客户间的数据壁垒,基于数据的洞见与分析将城商行的产品与服务无缝嵌入到客户的生活与工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提高银行整体的运行效率,从根本上实现城商行从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的转型

分析方法及数据说明

l充分依托Analysys易观的产业分析模型以及Analysys易观对城商行数字化领域的深刻理解,采用电话访谈的方式分别对北京银行、包商银行、烟台银行、广州南粤银行、成都银行等5家城商行的数字银行、电子银行、科技部主管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各行开展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实践与成果、战略与规划,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城商行的数字化转型现状

l分析内容中的一手数据和信息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根据对城商行的内部人士深度访谈,基于易观多年行业经验交叉验证得到的相关业务数据;二是易观自有产品包括易观千帆、易观方舟、易观万像。截止2018年12月30日,易观覆盖23.8亿智能终端以及6.04亿用户

PART 1

城商行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 Analysys 易观https://www.360docs.net/doc/e013788484.html,

城市商业银行脱胎城信,服务本地

l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和特殊群体,其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城市信用社,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产物,是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的。业务定位是: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为地方经济搭桥铺路

1984年

1993年1995年2003年2016年?伴随城市经济改革和发展,各类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和

融资需求急剧增加,特别是“两小经济”(集体经济和

个体私营经济)的开户难、结算难和融资难问题尤为突

出,在此背景下,城信社应运而生

?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城信

社的基础上,试办城市合作银行

?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人

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城市合作银行组建工作,深圳

市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第一家城商行

?中国银监会成立,在银监会的政策鼓舞下,各大城商行

积极加快资源整合,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自主进行联合

重组

?城商行扎堆上市,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等体制机制建

设日趋健全,经营能力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服务地方经济

服务中小企业

服务城市居民

业务定位发展沿革

1

2

3

规模增速领先,在银行中地位日益加强,增速放缓,增长乏力

l

2018年全国共有134家城商行。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内经济逐步向好,为国内城商行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截至2018年,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343459亿元,占国内银行业资产总额的 13.13%。2011-2018年资产年均增速将近20%,增速始终领先于同业。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城商行资产规模增速明显放缓,增长乏力

99845

123469

151778

180842

226802

282378

317217

343459

0.00%

5.00%10.00%15.00%20.00%25.00%

30.00%

50000

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

城商行资产规模(亿元人民币)

增速

https://www.360docs.net/doc/e013788484.html,

数据来源:银保监会 · 易观整理

https://www.360docs.net/doc/e013788484.html,

数据来源:银保监会 · 易观整理

2011-2018年城商行资产规模及同比增速

2016-2018年城商行VS同行资产规模季度增速

0.00%

5.00%10.00%15.00%20.00%

25.00%30.00%2016年3月

2016年5月

2016年7月

2016年9月

2016年11月

2017年1月

2017年3月

2017年5月

2017年7月

2017年9月

2017年11月

2018年1月

2018年3月

2018年5月

2018年7月

2018年9月

2018年11月

银行业

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

发展与地域相连,业务模式较简单

A

经营范围集中于省内,与地方经济高度相关

?资产及机构集中度高,经营范围主要在省内。监管部门对城商行的定位为服务本地,决定了城商行只能集中于省内扩张?规模和增速依赖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资产和机构高度集中,使得城商行发展依赖所在城市或地区的经济水平

?经营决策与地方性机构联系紧密。城商行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城商行的大股东一般为地方财政或当地国有企业

B

营收以利息收入为主,对公业务特色鲜明

?专注传统存贷业务,贷款投放依赖对公。城商行战略发展专注传统贷款业务,收入结构中利息收入占比高。贷款投放则依赖对公贷款,2017年末上市城商行对公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约74%,高于股份制银行58%和国有大型银行63%的对公占比

C

目前上市比例较低,融资渠道有待扩充

?上市区域性银行数量较少,可选融资方式不多。截至2018年6月末,在A或H股市场发行上市的城商行共19家,上市比例分别仅为14.18%,比例远低于大型银行和股份行。非上市城商行资本外延渠道限于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二级资本债、吸引战略股东投资等,融资方式相对有限

监管升级,发展承压

l

持续收紧的货币条件和日益趋严的监管政策,使得城商行的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呈现出增速快速下滑、资产结构性收缩的新特点。在内部限制经营发展和外部环境加剧竞争的叠加下,城商行亟待革新谋求新发展

外部利率市场化深化货币收紧

当前宏观政策及环境对城商行的成本、规模及业务结构均提出了挑战。在成本方面,随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化,规模效应较弱的城商行将面临负债端成本上升

模式简单易受周期扰动

城商行提供中间业务的种类和规模有限,无法通过多元盈利渠道对冲周期性风险。当前上市比例较低、融资渠道缺乏,资金需求难以满足

内生经营受限难享跨区红利

城商行发展与地方经济高度绑定。一旦地方经济景气度下降,将直接影响城商行的盈利和规模扩张。城商行经营独立性不足,资产结构和营利模式使其难以回避经济周期波动

监管新政频出业务需转型

银保监会自2017年4月以来启动监管补短板工作,在股东管理、交叉金融产品、理财业务等方面制度持续收紧。而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对银行理财业务进行重塑

内外因叠加

内因

外因

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7版)

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7版) 2016年,在电动汽车产量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全球及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行业创新加速,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各种新电池技术相继问世。作为最大的生产国以及最重要的应用市场,我国在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步伐加快,一批骨干企业快速成长,比亚迪公司锂离子电池产量目前已位居至全球第四。在此形势下,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编写了《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7版)》,全面梳理了2016年国内外锂离子电池产业创新进展,介绍了国际巨头和我国骨干企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2016 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对2017年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状况一、市场规模2016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预计达到378亿美元,同比增长16%,增速较2015年下滑了15个百分点,原因主要在于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增速明显下滑。按容量计算,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首次超过90GWh,同比增长18%。容量增速高于产值增速,原因在于锂离子电池产品价格不断下滑。二、产业结构近两年,电动汽车市场开始爆发性增长,电动自行车占比稳步提升,而全球手机出货量平稳增长,便携式电脑、数码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逐步

退出市场,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按容量计算,2016年,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占比44.7%,比2015年的50%下降了5个百分点,占比首次跌破50%。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占比达到44.8%,首次超过消费型,而2015年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占比还只有40%。其他(储能&工业型)锂离子电池占比为10.5%,基本与2015年持平。三、区域分布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国,三者占据了全球97%左右的市场份额。从2015年开始,在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开始迅猛增长,2015年已经超过韩国、日本跃居至全球首位,2016年领先优势继续扩大。在新能源汽车带动下日本锂离子电池产量加快增长,韩国仍保持稳步增长,但增速放缓导致其占比持续下滑。1、日本:加速增长在全球电动汽车热销的带动下,以松下、汤浅等为代表的日本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继续向动力电池转型,带动日本锂离子电池产业呈现加速增长势头。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日本国内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12.4亿只,创2010年以来的新高,同比2015年增长了27%。其中,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产量占比已经接近2/3,创历年来新高。从产值看,2016年日本国内锂离子电池行业销售产值达到3799亿日元(约2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韩国:平稳增长在经历了2015年的快速增长之后,2016年韩国锂离子电池产业保持稳步增

大数据产业生态

大数据产业生态 文|本刊记者张光明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日前发布了《大数据白皮书(2014)》。《大数据白皮书(2014)》对大数据产业生态做了详细的分析。 随着大数据技术不断演进和应用持续深化,以数据为核心的大数据产业生态正在加速构建。从实践情况看,大数据产业生态中主要包括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大数据处理服务提供商和数据资源提供商三个角色,分别向大数据的应用者提供大数据服务、解决方案和数据资源。 当前大数据产业还处于构建的初期,呈现规模很小、增速快的特点。据Wikibon 公司的报告,2013 年全球大数据市场总体规模为181 亿美元, 年度增幅达61%,预计到2017 年还 将维持30% 的年增速。 内容。其中,大数据基础软件和应用 软件是大数据解决方案中的重点内 容。当前,企业提供的大数据解决 方案大多基于Hadoop 开源项目,例 如,IBM 基于Hadoop 开发的大数据 分析产品BigInsights、甲骨文融合 了Hadoop 开源技术的大数据一体机、 Cloudera 的Hadoop 商业版等。 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中,主要 包括传统IT 厂商和新兴的大数据创 业公司。传统IT 厂商主要有IBM、 HP 等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甲骨文、 Teradata 等数据分析软件商。它们大 多以原有IT 解决方案为基础,融合 Hadoop,形成融合了结构化和非结构 化两条体系的“双栈”方案。通过一 系列收购来提升大数据解决方案服务 能力,成为这些IT 巨头的主要策略。 国际上也诞生了一批专门提 供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方案的新兴创 业公司。这些公司包括Cloudera、 Hortonworks、MapR 等,它们主要基 于Hadoop 开源项目,开发Hadoop 商 业版本和基于Hadoop 的大数据分析 工具,单独或者与传统IT 厂商合作传统IT 厂商加快向大数据 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面向企业 用户提供大数据一站式部署方案,覆 盖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等硬件、数据存 储和数据库等基础软件、大数据分析 应用软件以及技术运维支持等方面

最详细《2019产业互联网白皮书》解读

“产业互联网”已成为一个被广泛传播的流行词得到全社会的热点关注。 我们必须清晰认识到大势已至——政府要转型、产业要升级、金融要创新,以及科创板的推出、5G新技术的发展,这些力量正在聚合在一起,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产业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我们也必须清晰认识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型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传统产业中积极突破创新,需要从企业家到“产业家”格局的思考和行动,也需要更多地研究借鉴以少走弯路、规避风险。 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产业互联网研究中心、AMT(上海企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清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产技融创新平台结合多个产业互联网案例研究和咨询服务实践总结整理形成的《2019产业互联网白皮书》,系统总结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全面盘点产业互联网的前沿理论和最佳实践,为产业互联网转型提供实践指南。 本文将通过3个“三”、2个“五”、1个“12”、2个“100”带您一窥《2019产业互联网白皮书》的精华内容! 3个“三” 《2019产业互联网白皮书》是继2017版、2018版后的第三版

产业互联网的三层基础设施 产业互联网通过搭建“基础设施”进行连接和赋能。BAT、华为、移动、电信等提供了互联网时代适用于各行各业的通用基础设施,即跨产业的、通用性的技术服务平台。而产业互联网则通过深入研究产业场景,为垂直产业内的从业者提供集成性云服务,聚焦垂直产业链特点,解决垂直产业的痛点,成为该垂直产业的产业级基础设施。随着产业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成熟,在通用基础设施和产业级基础设施之间也会出现一些中间层基础设施,提供各个垂直产业平台间可复制的模块组件、可共享的服务和资源,从而为产业平台间的整合奠定基础。比如AMT产业互联网PaaS平台,可为各垂直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在线交易结算、在线供应链金融等标准产品模块,同时通过PaaS平台可统一对接海关、物流、金融机构等相关的数据和资源,进一步可以帮助存在产业上下游关联的不同产业平台进行数据打通和连接整合,形成更大的产业链闭环。 产业互联网企业的三期估值 产业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因此通过股权融资,适时的引入战略资本的力量,可有效推进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和市值提升。 在股权融资中,企业比较关心的是产业互联网公司该如何估值?白皮书总结了产业互联网企业三期估值的方法: 1)早期项目估值:早期项目一般商业模式未确定,凭借产业经验,创始人对于未来发展有大体思路。此阶段估值,首先看标杆。可以对标海内外同行,通过与同行各项创业要素的对比获得公司估值;如果公司属于行业首创,商业模式被认可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一定估值溢价。其次,看天资。在没有对标企业的情况下,考虑所在产业市场空间是否足够大,对于行业现有痛点的解决程度,市场空间越大、行业痛点越突出,估值越高;同时,产业互联网项目具有一定服务半径,创业企业所在区域产业密度是否足够,如果有1000亿市场空间则足够创业企业发展,是否是龙头企业转型、是否背靠大树、

工业大数据白皮书2017版

一张图读懂工业大数据 1. 工业大数据 工业大数据是指在工业领域中,围绕典型智能制造模式,从客户需求到销售、订单、计划、研发、设计、工艺、制造、采购、供应、库存、发货和交付、售后服务、运维、报废或回收再制造等整个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所产生的各类数据及相关技术和应用的总称。 工业大数据的主要来源有三类: 第一类是生产经营相关业务数据。主要来自传统企业信息化范围,被收集存储在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此类数据是工业领域传统的数据资产,正在逐步扩大范围。 第二类是设备物联数据。主要指工业生产设备和目标产品在物联网运行模式下,实时产生收集的涵盖操作和运行情况、工况状态、环境参数等体现设备和产品运行状态的数据。此类数据是工业大数据新的、增长最快的来源。 第三类是外部数据。指与工业企业生产活动和产品相关的企业外部互联网来源数据。 2. 工业大数据的地位 2.1 在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中的定位 工业大数据位于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图的关键技术标准的左侧,属于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五大关键技术之一。

2.2与大数据技术的关系 工业领域的数据累积到一定量级,超出了传统技术的处理能力,就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方法来提升处理能力和效率,大数据技术为工业大数据提供了技术和管理的支撑。 首先,工业大数据可以借鉴大数据的分析流程及技术,实现工业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可视化。其次,工业制造过程中需要高质量的工业大数据,可以借鉴大数据的治理机制对工业数据资产进行有效治理。 2.3与工业软件和工业云的关系 工业软件承载着工业大数据采集和处理的任务,是工业数据的重要产生来源,工业软件支撑实现工业大数据的系统集成和信息贯通。 工业大数据技术与工业软件结合,加强了工业软件分析与计算能力,提升场景可视化程度,实现对用户行为和市场需求的预测和判断。 工业大数据与工业云结合,可实现物理设备与虚拟网络融合的数据采集、传输、协同处理和应用集成,运用数据分析方法,结合领域知识,形成包括个性化推荐、设备健康管理、物品

西安市产业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西安市产业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 工业重振雄风服务业凌云而上 ——聚焦首次发布的《西安产业发展白皮书》 围绕着西安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目标,产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内外城市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产业竞争,产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直接来源。 “产业强市”需要寻求一条清晰的产业发展路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用了近两年时间,对我市主体产业、主体产业区和主要部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在系统分析和论证基础上,形成了西安市第一部《产业发展白皮书》,并于昨日正式发布。 对比篇 西安产业地位 ●《白皮书》原音 西安市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为11.16,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13位(长春市因为部分数据空缺,不参与排名),前三位分别是深圳市、广州市和杭州市。 副省级城市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 ●解读 从综合指数上看,西安市同沿海城市差距比较明显,但是与东北老工业城市哈尔滨和沈阳差距不大,与济南的差距也比较小。

综合指数由基础资源层、核心竞争层和产业表现层三个部分组成。 △基础资源层。整体上看,西安市基础资源指数为5.11,位列第12位,位于济南和哈尔滨之间。综合而言,西安市的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但是资源瓶颈导致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有限,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同时注重财富积累,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核心竞争层。从三次产业结构看,西安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形成稳定的“三、二、一”格局。就西安目前而言,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所占比重较小,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够强劲,说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在副省级城市中,西安市拥有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均列第4位;高校规模列第3位,仅次于武汉和广州;科技竞争力列第6位。综合来看,西安市的创新力指数,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在第4位,进行创新活动的资源优势较为明显,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 △产业表现层。企业整体表现一般,提升空间较大。截至2005年,西安市拥有上市公司18家,中国企业500强企业5家,在副省级城市中的位次均为第10位;截至2006年9月,西安市共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3个,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6位。 相对于丰富的资源,产业综合表现不佳,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14位(长春市因为多个指标数据空缺,暂不进入排名),相对于其丰富的基础资源,产业表现是差强人意的。从指标及位次上可以看出,西安市的经济总量规模较小,产业外向度不高。 ●不足 通过对选取的指标的分析处理发现,西安市产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科技实力强,经济(产业)弱”。 二是大企业集团缺位,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三是名牌产品数量和影响力有待提高。 定位篇 产业新格局 ●《白皮书》原音 西安市工业及服务业主要产业可归类为先导产业、明星产业、金牛产业。

中国大数据产业的痛点和困难

中国大数据产业的痛点和困难 大数据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一直在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就像互联网+的概念一样,大数据被神话了,被送上了“宗教”的神坛。大数据企业总是有一个担心,生怕大数据被捧得的太高,将来可能会被摔的很惨。 2015年中国大数据产业的热度从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开始,到9月国务院的2015第50号文《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进入高峰,相信10月份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大数据还会是一个大的热点。 大数据论坛上,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被介绍的很多。数据给企业带来的具体价值、数据应用场景、大数据产业的痛点介绍的很少。中国大数据产业经历着很多痛苦,大数据产业前景很好,但是大数据企业却很难做大,很难实现质的飞跃。中国大数据产业的痛点和困难如下。 1 大数据企业众多而弱小,很难实现产业优势 中国大数据企业大概有200多家,将近60%集中在北京,以小微企业为主,年销售额达到十亿人民币的企业几乎没有。大数据产业处于春秋时代早期,各家诸侯割地而立,每家占领了一块小的细分领域,很难做大,都面临着同行的激烈竞争,有的领域例如舆情监控已成为红海。 大数据企业人数大多在几十人到几百人,少有千人以上的企业。没有一家大数据企业可以统领一个行业,没有一家企业占有细分市场

10%的份额,没有一家大数据企业建立了行业标准,领导行业发展。 中国大数据产业处于极度分散状态,优秀的人才分布在不同企业,很难形成人才合力。各家企业规模小,很难在企业做深做大,很难利用大数据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提升。大多数企业的工具和数据很难满足企业整体的数据要求,中国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产品也很难和国外的产品进行竞争。 大数据产业如果要形成产业优势,必须需要一批领军企业。参考国外大数据产业,中国在大数据基础架构,数据产品,数据工具、数据清洗和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人才都需要产生一批标杆企业。每个领军企业都规模应该在千人以上,销售额应该在百亿以上,否则很难形成技术和人才优势,也很难利用大数据帮助客户实现业务提升。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2015年中国大数据交易白皮书》提到2014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为767亿元。这个数字看上去不错,估计其实真正和大数据工具和大数据产品相关的不足20%(业务价值提升)。大多数的经费都用于大数据基础平台(存储和计算)、咨询、报告等和业务价值提升相关度不大的领域。中国大数据市场销售额大多数集中在传统的IT企业例如IBM,Oracle,EMC,Intel,华为,联想等。真正大数据企业所有市场份额加起来可能就在百亿元左右。 中国大数据企业规模过小,领军企业缺少,行业过于分散,这些都是制约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因素,也是产业做大的一个痛点。 2 外部数据是一个个孤岛,数据价值低

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18年)

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网络软化下的战略选择 (2018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8年7月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 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言
人类历史正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这促 使电信运营商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历程。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是 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技术的创新,其内涵也不断地得到丰富。近期, 网络软化技术的发展再次使得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得以 扩展。转型从前期主要聚焦于业务层,发展为业务层、网络层和内部 管理运营更加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并且,网络软化驱动的数字化转型 成为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部分。
相比其前期单一的做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而言,网络软化使得电 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不再仅停留于业务层转型,更需要展开对企业 内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层次变革。因为,网络软化使得电信运 营商的业务交付方式发生根本改变,对其核心能力提出了挑战,也从 思维模式、价值理念到人员技能和运营模式等都对电信运营商提出了 全方位的转型要求。如何实现这样的全面转型是电信运营商在整个数 字化浪潮中必须要交出的一份答卷。
本报告聚焦于网络软化进程中电信运营商普遍面临的三大重要 问题,生态位选择、运营组织方式变革和人才队伍转型。报告力图为 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给出一些新的方向性和具体性的建议,为政府 推动电信行业升级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网络软化将给业务创新带来极大的灵活性,网络业务的个性化也 将提升客户体验,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从而大幅提升网络价值。

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点:供应链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点:供应链数字化 数据的激增 据美国EMC报告显示,到2020年,数据宇宙的量级在40000EB,相当于人均数据量是5000GB。过去2年产生的数据量比之前历史上所有数据量都多。具体到供应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前的数字时代,可用的供应链的数据的确变得更加庞杂,企业能够获得的数据不限于以ERP为核心的结构化数据,还增加了许多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于EDI 的连接、供应商或三方物流的反馈、公共的交通服务信息等,比如天气、车辆位置信息、实时的路况,还有大量的微信和QQ等社交往来记录,也有了很多IoT来自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的数据。这些新型数据,为供应链的实时可视化和信息共享提供了基础。如何在这些庞杂的数据中发现价值,赋能供应链是一大挑战。 端到端可视化和协同 供应链管理连接的范围很广,包括供应商、厂商、工厂、物流中心、运输公司、经销商、最终客户和司机等,传统供应链管理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就是在整个供应链中,环节众多,信息各自独立,造成供应链中的数据散落在各个组织内部,形成了信息孤岛,削弱了供应链中不同职能与组织间的有效协作,同时也限制了作出及时响应与反馈的能力。在快速革新的时代,现代供应链必须不断改善,具备端到端的透明度、企业的高级分析能力以及跨职能跨组织合作的能力。 供应链的延展性需要获得重视不仅是因为要利用不同来源的数据,更是要能与供应链合作伙伴更好的协同、更紧密的合作。以舜世通网络货运平台供应链管理系统为例,从订单的获取、运输的通知和确认,在线跟踪、货物接收、回单的在线提取等,所有信息均在系统供应链控制中心可直接看见,而这一切实时数据接收的基础是与其合作伙伴的协同合作。

2019国内外大数据行业现状

当前,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组织都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实施大数据战略,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有着高度的热情。 美国政府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美国的先进制药行业,药物开发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是机器学习,即算法利用数据和经验教会自己辨别哪种化合物同哪个靶点相结合,并且发现对人眼来说不可见的模式。根据前期计划,美国希望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在多个领域的突破,包括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国土安全、生物医药等。 其中具体的研发计划涉及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国防部、能源部、国防部高级研究局、地质勘探局等6 个联邦部门和机构。 目前,欧盟在大数据方面的活动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研究数据价值链战略因素;资助“大数据”和“开放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实施开放数据政策;促进公共资助科研实验成果和数据的使用及再利用。 英国在2017 年议会期满前,开放有关交通运输、天气和健康方面的核心公共数据库,并在五年内投资1000 万英镑建立世界上首个“开放数据研究所”;政府将与出版行业等共同尽早实现对得到公共资助产生的科研成果的免费访问,英国皇家学会也在考虑如何改进科研数据在研究团体及其他用户间的共享和披露;英国研究理事会将投资200 万英镑建立一个公众可通过网络检索的“科研门户”。 法国政府为促进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将以培养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法国政府在其发布的《数字化路线图》中表示,将大力支持“大数据”在内的战略性高新技术,法国软件编辑联盟曾号召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合作,投入3 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法国生产振兴部部长ArnaudMontebourg、数字经济部副部长FleurPellerin 和投资委员LouisGallois 在第二届巴黎大数据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共同宣布了将投入1150 万欧元用于支持7 个未来投资项目。这足以证明法国政府对于大数据领域发展的重视。法国政府投资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众所周知,法国在数学和统计学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日本为了提高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培育新产业,同时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应对抗灾救灾和核电站事故等社会性问题。2013 年6 月,安倍内阁正式公布了新IT 战略——“创建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中国企业 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CHINESE ENTERPRIS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WHITE PAPER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什么是 数字化转型
从2015年G20大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大会议题以来,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即数字经济时代政府及 产业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数字经济意味着数字化已经成 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数字化转型则是各类社会经济实 体进入数字经济的主要途径。

01|02
1.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路径。2010年以来,物联网、云计算、 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在各个行业带来了一道又一道的风口,但是这些技术究竟是如何影响着 我们的客户、企业的运营、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如何抓住这些新的机会趁势而上,打造数字经济时代的 新优势? 我们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就是企业借助数字化解决方案,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智能 化技术应用于企业,通过规划及实施商业模式转型、管理运营转型,为客户、企业和员工带来全新的数 字化价值提升,不断提升企业数字经济环境下的新型核心竞争能力。 今天的数字化转型是从昨天的互联网转型走来。互联网转型的基本出点是“连接”,数字化转型的基本 出发点是“虚实融合”、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数字化融合正在改变制造、零售、金融、建筑和房地产 等行业,新制造、新零售、新金融、新服务等数字化的新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数字化转型在企业的推行有五种基本类型,根据企业的数字化战略,企业可能选取其中一种或 多种数字化转型战略:
数字化营销转型:“两微一商”(微信、微博和电商)让数字化营销在中国企业中快速普及, 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成为数字化营销的重要创新利器; 数字化运营转型:以ERP为核心,包括CRM及SRM的数字化运营平台成为企业完善管理流 程、实现业务协作、提升决策透明度的重要基础; 数字化产品转型:数字化成为产品的新内核,远程连接、云体验和场景化体验给用户带来全新 的产品体验价值。数字化产品需要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理念,以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 为手段,加快产品创新速度,快速满足产品个性化定制需求; 数字化服务转型: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实现产品远程连接、场景感知、需求预测、 远程诊断、主动服务,传统的响应型、低响应的服务需要加快向主动的、可预知的、实时感 知、快速适应的数字化服务转型。 数字化人才转型:数字化时代,需要实现流程、资产、设备与人员的数字化连接,亟需通过人 员赋能加快人员的数字化连接、协同、分析、决策能力,提升数字化时代人员的自治管理、自 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我提升的能力。

人、物、流一体化的数字化智慧供应链

SAP 思想领袖白皮书 | 外部资料供应链 打造数字化供应链,拥抱数字经济时代 “人、物、流一体化”的数字化智慧供应链 S A P 股份有限公司或其关联公司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目录 4推进个性化进程 5通过供应链转型,重新定义数字化转型 6把握市场界限模糊所带来的机遇 11通过数字化转型,打造战略型供应链 16借助 SAP 解决方案,打造“人、物、流一体化”的数字供应链

自资本主义诞生以来,企业就是建立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之上。在这种业务模式下,大型企业显然占据优势,因为他们可以整合全球资源,竭力同步供应链活动,并通过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 但如今,数字经济为企业指明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企业成功要靠个性化,而非大规模生产。

在数字经济时代,客户掌握主动权。如今,他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取信息;他们能够瞬间货比三家,购买最心仪的产品;同时,他们也非常清楚自己的需求,并且确信自己能如愿以偿。 为了满足这些掌握主动权的客户的期望,企业想方设法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他们的目的是根据下单的每位客户或每家企业的独特需求,交付产品或实现最小批量生产。 如果企业是用“一码通吃”的过时观念管理供应链,那么,在这种新局势下,他们必须开辟一条新的前进道路。要想在数字经济时代取得成功,企业需要打造足够快速、灵活且智能的数字化供应链,从而以可盈利的方式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这种方法采用按需生产模式,能够支持企业以任意顺序生产任意规格、任意数量的任意产品。为此,企业需要迅速挖掘并携手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满足客户需求,并将其纳入扩展型价值链,这种价值链是任何单打独斗的企业都无法比拟的。此外,该方法还将引入灵活的自动化技术,让企业有机会提供定制型产品和服务,并利用预测功能,预测可能出现的僵局,采取行动,防患于未然。 为了满足这些新要求,企业开始利用云、大数据、机器学习、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构建数字化流程。 推进个性化进程 一对一服务客户可能是在店内购物的个人客户,也可能是在家中下载应用的个人客户,还可能是通过手机下单的个人客户。不论客户需要什么,数字经济时代的领军企业都了解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

(整理)《中国产业链大数据白皮书》全文.

《中国产业链大数据白皮书》 2014年

一、引言 (3) 二、迎接金融大数据时代到来 (5) 1、大数据起源 (5) 2、产业链大数据由来 (7) 三、产业链大数据的外部环境 (8) 1、产业链大数据的产业环境 (8) 2、产业链大数据的政策环境 (9) 3、产业链大数据的生态圈 (10) 四、产业链大数据的应用 (10) 1、大数据对能源产业链的变革 (10) 2、大数据对汽车、配件及后市场产业链的变革 (12) 3、大数据对食品饮料产业链的变革 (15) 4、大数据对物流供应链服务的变革 (16) 5、大数据对大健康产业链的变革 (17) 6、大数据对大文化领域的变革 (19) 7、大数据对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变革 (20) 8、大数据对家电及配套产业链的变革 (22) 9、大数据加快智能交通的推广 (22) 10、大数据对连锁经营贸易服务的变革 (24) 五、产业链大数据的未来及方向 (25) 1、产业链大数据的未来价值分析 (25) 2、产业链大数据的发展方向 (27) 六、结束语 (28)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在中国大陆上各行各业的领袖们都在谋划新的业务增长点来提升自身实力,在新的经济浪潮中占领先机。 在新经济时代,互联网经济、大数据经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大数据时代》作者英国牛津大学维克托教授提醒,“未来数据将会像土地、石油和资本一样,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根本性资源。”因此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抢占资源赢得先机是企业家、股东们争相寻找的。 大数据在新经济时代可以将产业链上的供求信息、风险信息、企业数据信息有效传统,这样产业链变得更加紧密,使产业链的各环节数据的互通,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业链效率。此外,大数据使得产业链的结构变得更加稳固,有助于将原有的一些产业链过度环节省去,重新打造更高效的产业链结构。 九次方大数据: 企业大数据+金融互联网+企业征信+智慧城市+产业链社交 创建于2010年的九次方大数据(JUSFOUN BIGDATA)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企业大数据服务平台,九次方大数据平台汇集分析了40多个产业链、8000多个行业、40000多个细分市场、500多个城市的750万家企业。每家企业设定了200多项指标,可以进行交叉分析。 基于企业大数据平台,九次方开发出来了八类大数据服务平台,服务覆盖了25个客户群,比如商业银行、P2P公司、省市区政府、

传统广告公司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传统广告公司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17转型服务商璧合科技案例研究 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

分析范畴和分析方法 数字化营销:指借助于互联网络、电脑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 本分析内容主要研究在数字营销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传统广告公司数字化转型的现状、难点以及典型厂商分析。 本分析内容涉及的关键字包括:传统广告公司、数字营销、数字化转型。 本分析内容研究的国家和区域主要包括:中国大陆,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分析方法 本内容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研究、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易观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 本内容中运用Analysys 易观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研究、行业研究和厂商研究,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现状,趋势和规律,以及厂商的发展现状。 易观千帆A3算法升级说明 易观千帆“A3”算法引入了机器学习的方法,使易观千帆的数据更加准确地还原用户的真实行为、更加客观地评价产品的价值。整个算法的升级涉及到数据采集、清洗、计算的全过程: 1、采集端:升级SDK 以适应安卓7.0以上操作系统的开放API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升级“非用户主观行为”的过滤算法,在更准确识别的同时,避免“误杀” 2、数据处理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现用户碎片行为的补全算法、升级设备唯一性识别算法、增加异常设备行为过滤算法等 3、算法模型:引入外部数据源结合易观自有数据形成混合分析定义及分析范畴

CONTENTS 目录 中国广告行业数字化转型背景及现状 传统广告公司数字化转型难点转型服务商璧合科技案例研究 010203

开放云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

开放云服务产业发展 白皮书

前言 伴随着云计算技术步入成熟,其在政务、金融、教育、医疗以及工业等传统行业的应用不断深化,“企业上云”能够帮助其降本增效,促进传统业务的持续创新发展。然而,传统行业软件云化过程面临着应用架构的改造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对于独立软件提供商(ISV)而言仍缺乏足够的技术和人才积累,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ISV希望基础设施层服务提供商能够在现有云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开放云服务框架,通过开放其运维运营等服务接口和工具链,为传统行业软件云化赋能。 《开放云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旨在向产业界推广开放云服务理念,为ISV实现传统行业软件的快速云化和商业化提供参考,与业界共同构建健康繁荣的开放云服务生态体系。本报告将深入阐述开放云服务背景与概念,国内外开放云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开放云服务整体框架并进行相关分析。同时,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开放云服务最佳实践案例,最终给出未来开放云服务产业发展建议。

目录 版权声明 (2) 一、开放云服务简介 (4) (一)开放云服务背景 (4) (二)开放云服务理念 (7) 二、开放云服务市场发展 (9) (一)“企业上云”政策环境 (9) (二)国内外开放云服务发展现状 (12) (三)国内外开放云服务生态环境 (21) 三、企业上云对开放云服务产业诉求分析 (26) (一)传统应用架构云化改造,亟需开放的开发框架支撑 (27) (二)传统软件云化,安全防护能力需加强 (28) (三)统一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基础设施资源和服务纳管 (29) (四)传统软件云化商业模式转变,ISV运营能力成关键 (30) (五)多云并存,更好的“管云”成为企业需求焦点 (30) (六)应用和数据云上灵活迁移 (31) 四、开放云服务总体框架及能力分析 (31) (一)开放云服务总体框架 (31) (二)多云适配 (32) (三)云化引擎 (32) (四)云化开发框架 (33) (五)统一运维管理平台 (34) (六)统一运营管理平台 (35) 五、开放云服务应用最佳实践 (36) (一)传统软件行业云化转型升级-用友云 (36) (二)媒体行业云化转型-“七彩云”融媒体平台 (43) 六、开放云服务发展建议 (48) (一)构建开放云服务生态体系,为行业软件云化赋能 (48) (二)发挥行业组织力量,打造最佳实践案例 (48) (三)推进形成事实标准,完善开放云服务标准体系建设 (48)

《大数据白皮书(2019)》:数据安全合规要求不断提升

《大数据白皮书(2019)》:数据安全合规要求不断提升 12月10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大数据白皮书(2019)》(以下简称“白皮书”),这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第四次发布大数据白皮书。白皮书在前三版的基础上,聚焦一年多来大数据各领域的发展,探讨了大数据技术、产业、应用、安全及数据资产管理的进展和趋势。 根据白皮书显示,技术融合、数据合规、应用深化和资产管理是2019大数据发展的关键词。 白皮书显示,2019年以来,全球大数据技术、产业、应用等多方面的发展呈现了新的趋势,也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当前,大数据技术呈现出六大融合趋势:(一)算力融合:多样性算力提升整体效率 (二)流批融合:平衡计算性价比的最优解 (三)TA 融合:混合事务/分析支撑即时决策 (四)模块融合:一站式数据能力复用平台 (五)云数融合:云化趋势降低技术使用门槛 (六)数智融合:数据与智能多方位深度整合 近两年来,各国在数据合规性方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数据合规的进程仍任重道远。2019年5月25日,旨在保护欧盟公民的个人数据、对企业的数据处理提出了严格要求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欧盟EDPB的报告显示,GDPR实施一年以来,欧盟当局收到了约145000份数据安全相关的投诉和问题举报;共判处5500万欧元行政罚款。苹果、微软、Twitter、WhatsApp、Instagram等企业也都遭到调查或处罚。 GDPR的正式实施之后,带来了全球隐私保护立法的热潮,并成功提升了社会各领域对于数据保护的重视。 我国大数据的行业应用更加广泛,正加速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几年,无论是从新增企业数量、融资规模还是应用热度来说,与大数据结合紧密的行业逐步向工业、政务、电信、交通、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广泛渗透,应用逐渐向生产、物流、供应链等核心业务延伸,涌现了一批大数据典型应用,企业应用大数据的能力逐渐增强。 最后,白皮书围绕技术、应用、治理三个方面对大数据发展进行了展望:

供应链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供应链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显著增加,企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来应对市场竞争中的挑战,而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是当今市场形势下最为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式。在数字化技术的驱动下,供应链管理开始向动态、互联、实时共享的形态转变。在这种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应该加强对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研究,分析可利用哪些技术手段实现转型以及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的收益等问题。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转型;数字化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系统一般基于企业内部需求而建立,关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流动,通常使用ERP作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系统。但ERP系统功能繁复、实施周期长,一般并不欢迎外部成员企业的参与,不适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在数字化技术的驱动下,供应链管理开始向动态、互联、实时共享的形态转变,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颠覆性技术快速的更新换代,加速推动企业供应链管理朝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企业经营愈发需要以整合和连接为核心的“新供应链思维”和“数据思维”。 一、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发展优势及现状分析 对于供应链管理来说,与外部供应商的协作是其工作的重点部分。构建高效的工具来支撑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工作十分重要[1]。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供应链管理改变了其原有的形态,从链条式逐渐向网状结构变化,开启了实时、智能和互联互通的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时代,通过与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信息化系统和平台对接,实现数据的实时获取和分享,并最大化利用数据,配以相应的业务处理,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业财税一体化,以提升企业的绩效,最大程度地降低经营风险。 例如海尔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精准、高效、零风险的采购价值交互平台;蓝月亮公司利用AI进行消费者画像,利用大数据分析采购和促销时机;立白集团将ERP、NPD、APS、QMS、WMS等系统与SRM系统对接,实现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全流程的贯通和数据共享。但数量更为庞大的中型及小型制造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有待提高,其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路程,从规划到实现都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2]。比如客户个性化需求变异性高,难以精确预测;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缺乏有效信任机制,难以实现全程协同管理;企业供应链网络化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加大供应链可视化管理难度;供应链不同环节之间时常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二、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发展困境对策研究 (一)弥补供应链需求不确定性的信息鸿沟 供应链管理的需求不确定性反映了顾客对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对比之下,隐含需求不确定性则是供应链在给定它必须处理的那部分需求和顾客期望的属性时所包含的不确定性。例如,一个只为紧急定单提供产品的公司将比供应同样产品而具有长提前期的公司面临更高的隐含需求不确定性。对于供应链中的需求不确定性, 人们传统上使用统计预测技术进行管理。虽然有许多可能的算法, 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大致是先审视历史销售模式, 然后使用这些模式来预测未来的需求。 例如, 如果销售额通常在12月飙升, 那么可以预计销售额将在来年的12月再次飙升。传统预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它们可能会受到一次性事件的影响, 例如经济变化、特别促销、流行趋势、社交网络或极端天气等, 这些都会影响历史销售

国内外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2018)

行业现状 当前,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组织都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实施大数据战略,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有着高度的热情。 美国政府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美国的先进制药行业,药物开发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是机器学习,即算法利用数据和经验教会自己辨别哪种化合物同哪个靶点相结合,并且发现对人眼来说不可见的模式。根据前期计划,美国希望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在多个领域的突破,包括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国土安全、生物医药等。其中具体的研发计划涉及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国防部、能源部、国防部高级研究局、地质勘探局等6个联邦部门和机构。 目前,欧盟在大数据方面的活动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研究数据价值链战略因素;资助“大数据”和“开放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实施开放数据政策;促进公共资助科研实验成果和数据的使用及再利用。 英国在2017年议会期满前,开放有关交通运输、天气和健康方面的核心公共数据库,并在五年内投资1000万英镑建立世界上首个“开放数据研究所”;政府将与出版行业等共同尽早实现对得到公共资助产生的科研成果的免费访问,英国皇家学会也在考虑如何改进科研数据在研究团体及其他用户间的共享和披露;英国研究理事会将投资200万英镑建立一个公众可通过网络检索的“科研门户”。 法国政府为促进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将以培养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法国政府在其发布的《数字化路线图》中表示,将大力支持“大数据”在内的战略性高新技术,法国软件编辑联盟曾号召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合作,投入3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法国生产振兴部部长ArnaudMontebourg、数字经济部副部长FleurPellerin和投资委员LouisGallois在第二届巴黎大数据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共同宣布了将投入1150万欧元用于支持7个未来投资项目。这足以证明法国政府对于大数据领域发展的重视。法国政府投资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众所周知,法国在数学和统计学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日本为了提高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培育新产业,同时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应对抗灾救灾和核电站事故等社会性问题。2013年6月,安倍内阁正式公布了新IT战略——“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宣言”全面阐述了2013~2020年期间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日本新IT国家战略,提出要把日本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最高水准的广泛运用信息产业技术的社会”。日本著名的矢野经济研究所预测,2020年度日本大数据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兆日元。 在重视发展科技的印度,大数据技术也已成为信息技术行业的“下一个大事件”,目前,不仅印度的小公司纷纷涉足大数据市场淘金,一些外包行业巨头也开始进军大数据市场,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2016年,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企业协会预计,印度大数据行业规模在3年内将到12亿美元,是当前规模的6倍,同时还是全球大数据行业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印度毫无疑问是美国亦步亦趋的好学生。在数据开放方面,印度效仿美国政府的做法,制定了一个一站式政府数据门户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e013788484.html,.in,把政府收集的所有非涉密数据集中起来,包括全国的人口、经济和社会信息。 我国大数据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目前大数据企业所获融资数量不断上涨,二级市场表现优于大盘,我国大数据行业的市

《数字政府白皮书——AI时代的数字政府发展指引》(PPT全文详解)

《数字政府白皮书——AI时代的数字政府发展指引》(PPT 全文详解) 数据观获悉,近日,在“2017互联网+智慧中国年会”——数字政府与互联网+政务服务论坛上,国脉研究院副院长金婧发表了在数字政府领域的研究成果《数字政府白皮书——AI时代的数字政府发展指引》报告,以下为详情(实录系根据现场速记和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金婧:今天我的主题是《AI时代的数字政府发展指引》。最近大家一直在谈论数字政府,那么数字化概念对大家来说已经不陌生了。从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艾伯特·戈尔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之后,数字国家、数字城市、数字社区等概念都出来了,世界各国将数字治理提升为国家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的战略层面。通过这样一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几年在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公益方面出现了很多值得关注的变化。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实际上也在经历着数字化洗礼、网络化重塑和分权化再造,这种情况下我们政府治理模式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国脉对于数字政府相关研究主要是从基本内涵与表现特征、发展模式与实践案例、评价体系和未来展望这三方面展开的。今天时间有限我就其中观点和要点与大家分享。 一、基本内涵与表现特征

▊信息社会具有一体化、社会联动性高、复杂不确定性的特征,这种背景下需要从三个维度来理解数字政府:○数字政府是一种不断演进的政府形态 在不同的技术条件、需求阶段、社会响应趋势下,其所表现出来的特色、价值和影响等均不一样,本质上,数字政府是在web2.0技术、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不同技术的作用下,不同服务模式的驱动与用户需求的倒逼下,逐渐生成的政府新形态。 ○数字政府是一种数据驱动的组织范式 本质是数据驱动,无论是治理精细化、服务个性化,其背后是对数据价值的挖掘与运营,作为数据驱动的组织,数据作为一种资产、能源和组织灵魂与依归,电子政府、网络政府、智能政府等都是不同的数据价值爆发阶段对数字政府的再 定义。 ○数字政府是一种社会创新的开源平台 数字政府的终极模式是公民社会的成熟与自组织,主动参与政府事务并分担责任贡献力量解决问题,类似于Appstore的应用市场模式将出现,政府以开源平台模式呈现自身能力与资源,为社会创新力量提供二次创新与开发的基础资源。通过数字政府演进路线图可以直观看到以2013年大数据为基点,所有应用、设备、需求都出现爆发式增长和转变,数字化形态也从信息数字化到业务数字化再到组织数字化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