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因素分析与研究

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因素分析与研究
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因素分析与研究

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因素分析与研究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房地产经济学课程论文》题目: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分析与研究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姓名:靳贝贝

学号:

班业: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目录

1.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一般特点 (3)

1.1地理位置的固定性 (4)

1.2建设投资大,开发周期长 (4)

1.3开发项目的差异性,建设环节多 (4)

1.4多源资金筹措,资金周转慢 (4)

1.5多专业人才合作 (5)

1.6投资风险较大 (5)

2.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选择的定性分

析 (5)

2.1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地租的关

系 (5)

2.2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区位选

择 (7)

3.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选择的定性分析 (10)

4. 结束语 (11)

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因素分析与研究

摘要:房地产开发是一个投资量大,回收期较长的项目,本文对房地产区位因素进行分析,从定性的角度,提出房地产开发区位选择的原则;同时阐述了居住用房地产和商业用房地产选址时各自所应侧重的方面。目前中国的无论是在住

宅、商铺、写字楼物业的定位上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内地的企业沿用沿海房地产企业的定位风格,而沿海城市借鉴国外公司的定位理论.还有些房地产企业在市场定位时一味强调地段论,把地段作为影响其定位的唯一因素,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卖点和竞争力。这样现象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是企业按照自已的经营意图提供楼盘,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有效需求不足,望楼兴叹,而实际上有的企业并没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甚至还会亏损。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房地产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有必要冷静下来对影响定位的因素进行系统地分析。将从房地产经济学、营销学角度对影响市场定位的经济因素、竞争因素、企业经营目标、消费者、物业管理、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开发项目;区位因素;区位选择;市场定位;经营目标 ?

土地资源的自然空间结构和千百年来对土地的开发、利用,逐渐形成了土地区位的经济差异。就是说在特定地点进行某种经济活动,比在一般地点进行这种活动,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土地利用,特别是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着强烈的区位效益差异。这种差异是由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造成的。如资源质量优劣、距离市场或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讯便利程度、人口密度大小、环境条件好坏、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与否等。

作为不动产的房地产,其区位性很强。一方面,房地产业供给的商品固定在某一地区范围内,不能移动;另一方面,人们对房地产商品的市场需求,也主要是本地区的投资需求和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这就使它的销售受到极大的区域性限制。无论是投资者投资房地产还是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第一要考虑的就是地段,

就是区位。土地的区位不同或同一区位的用途不同,常会产生极不相同的区位效果。

从微观角度而言,房地产企业进行投资、开发和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限度利润,因而必然寻找最佳的城市土地区位,用地用房的企业要购买能取得最大效益的区位的房地产,居民也将寻找经济上能承受又适合自己活动的最佳位置的房地产;从宏观角度来说,国家为了保证全社会的整体利益,也必然要使不同地段区位的土地获得最佳用途,从而取得最满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一般特点

房地产开发是现代市场发展中的经济活动,它直接从事土地与建筑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直接进行包括住宅、厂房、库房以及商业、办公、旅游、餐饮、娱乐等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所需房屋的建设,以及土地的开发,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物质基础保证。作为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的对象,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一般特点概括如下: 1.1地理位置的固定性

土地开发、房屋建设及使用,均具有不可变动的地理位置,在开发项目时必须考虑到地区差异,考虑到就地开发土地,就地建房,就地经营销售,就地使用获利的可能性及投资收益。

1.2建设投资大,开发周期长

房地产业属资金密集性产业,开发一个项目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开发商的资金实力有很高的要求。土地及建筑物作为项目开发的内容,一般体量较大,工程建设进度有其客观规律性,有相应的时间要求。另外,项目开工建设前的有关手续繁杂,也影响着项目开发周期。完成一个开发项目一般需要1—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1.3受国家法规政策严格约束和调控

房地产开发作为特殊的经济活动,涉及社会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综合开发活动和过程,事关国民经济(如土地资源配置、城市发展规划等)和国计民生,必须也只能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才能真正走上健康发展道路。从项目立项开始,房地产项目的各开发环节都有直接约束和控制。如项目开发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服从城市统一规划,遵守城市建设法规,房地产售价受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调控等。

1.4开发项目的差异性,建设环节多

房地产开发项目可以分为很多种,由于项目用途、内容、规模、要求不同,以及建筑物本身的造型、装修、结构、设施配套等不同,各开发项目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即使是同一类项目,由于项目所在的区位、环境等条件不同也会产生相当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直接影响项目投资水平及投资效益。这与项目开发受法规政策严格约束的特点直接相关。从我国现行管理体制来看,参与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的部门很多。一个房地产项目的全部开发过程涉及到计划、土地、规划、建设、消防、交通、教育、人防、环保、市政、城管、园林、卫生、技监、质监、安监、墙改办、房管等众多部门,项目建设环节多,而且各环节不可或缺。

1.5多源资金筹措,资金周转慢

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大,开发周期长,项目资金来源不可能完全依靠开发商自有资金来运作,大量建设资金需要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其中又往往以银行债务资金为主。从房地产项目前期工作开始,到项目建成竣工可以交付使用,这一期间大量的是资金投入,只有等到所建商品房开始预售、预租才能实现资金回收,而且出售、出租本身也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回收时间较长,资金周转慢。

1.6多专业人才合作

一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投资环境及市场调研、精心的规划设计、高标准的工程施工、专业化的营销策划、细致的全程服务,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个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的完成需要多种专业人才的协同作战,实际上也是多方面专业人才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如需要市场研究人员调查项目投资环境及市场状况;需要营销人员确定市场需求偏好和营销方案;需要规划设计人员提供产品建议;需要工程技术人员提出工程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和进度预测;需要造价人员估算投资;需要财务分析人员提供融资的可行性和项目的盈利性预测;需要物业管理人员前期介入;还需要能与上述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并能整合他们思想的综合人才等

1.7投资风险较大

由于房地产项目具有以上特点,也就相应决定了其投资风险较大。如由于开发周期长,很容易受到国家政策、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市场需求变化及竞争对手等方

面的影响;在项目建设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等有可能发生变动,从而影响项目的投资额;当公共利益需要时,可能遇到强制性征收、停止使用或限期拆除情况等。?

2.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选择的定性分析

2.1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地租的关系

2.1.1同心圆模式与地价的圈层结构

美国学者E. W. Burgess在研究了芝加哥的发展历史后认为,城市在其增长的典型过程是通过由中央商业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为中心向外辐射扩展,城市各地带不断地侵入和转移,就形成了同心圆式的扩展过程,并形成了五个同心圆带构成的空间结构。在其理论中,既强调了城市地域的聚合和侵入,又强调了城市地域的分化和转移。然而,城市交通与土地区位利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匀称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土地区位和城市地价,况目作为城市主要活动的工业活动的布局极大地影响着城市土地的利用和城市土地的地价。因此其存在的缺憾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中小城市的发展,同心圆模式对城市的布局和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地价确定均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

Willian Alonso( 1964)提出了竞标地租的观点,建立了城市地租梯度曲线和同心圆土地利用模式图,建立起一个城市土地地价模型(图1)。模型中城市土地利用布局和土地利用的效益相对应。这种模式认为最高地价将产生于对城市通达性最好的地块,不同地块的土地价值将随着它到城市中心的距离的增加而下降。这

种地价圈层结构至今仍是西方国家土地估价师预测城市发展方向选择投资区位的主要理论依据。而在中国,近年来,由于很难搜集到系统的地价资料(1990年前没有地价,现在的地价资料极为零星、可信度差、目一不公开),城市土地区位利用研究大多侧重于宏观性、政策性描述和分析。尽管如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引入,引用级差地租收益理论定量规划城市土地地价的分布规律是现实而有实际意义的。

当然,在实践中,这种理想化的单中心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可随着城市的个性发展演化为辐射状,轴向形,多中心组团式等多种发展模式。

2.1.2多核心模式

C. D. Harri、和E. L.Ullman(1945)研究了各类城市的地域结构后提出了多核心模式(图2)。他们认为各种行业以自身利益为目标的区位过程和产生的集聚效益导致各行业利益对比而发生的分离,最终造成城市中心的多元化和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异。多核心布局更加强调了城市职能分区,并强调了大、重工业向外布局的特征。在多核心模式中,城市地价从中心到外围出现儿个峰值区。这种多核心城市除CBD外,城市还有其他次中心,因此多核心适合北京、上海等现代特大城市的分区布局特征。

2.1.3城市交通对地价的影响

交通干线对不同区位地价的影响

交通设施的建设可促进土地的开发,使城市土地升值,因此,通达性是土地利用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不具备交通通道的地块一般很难被用于大规模开发。

Czamanski( 1966)构筑了一个针对城市功能的“通达性指数”,认为所有类型的城市土地的地价与“通达性指数”之间有极高的相关性,最高可达100%。通过对德阳市116个地价采样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发现,高地价点主要出现在道路交通网的结点上,这说明地价与交通具有极高的相关性,地价沿城市对外交通干道延伸明显。同时发现,不同的交通干线对不同区位地价的影响情况也不一致。如铁路对居住用地地价产生一定的排斥区,而对工业用地地价则产生吸引区.房地产业是一种与区位紧密联系的产业。区位对房地产业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城市地租来体现的。城市土地区位效益的实质是级差地租,而且主要是位置级差地租。对一切经济单位来说,由于存在距离和空间位置的差异还有自然、环境、经济文化各区位因素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上述位置差异。使处于同一市场上不同区位的相同面积土地产生了极不相同的使用价值、利用方向和集约度,从而产生极不相同的经济效益。

在级差地租的调节下,城市土地的空间布局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各经济主体、居民住户对距离市中心远近不同的地段愿意支付的地租数额是不一样的。金融、商业、服务业在市中心具有较高的竞争能力。可以支付高于其他任何活动的地租,这些行业用地往往位于市中心区,依次向外是住宅、工业用地。就住宅用地而言,越靠近城市中心,其租金水平就越高,占地越小,而越远离城市中心,租金水平就越低,占地面积也越大。因此,在城市级差地租杠杆的调节下,住宅用地的区位选择有一定的向外“漂移”的特征。

地租是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房价。而不同地区的级差地租是极不相同的,甚至可能相差几位、几十位。房地产开发商选择哪一地区的地

块,建何种类型的房地产,必须慎重决策。因为地租高,房价相应也高,而预销售对象对房价能否承受,直接决定建成的房地产商品的销售量,从而影响其价值的实现和投资利润的多寡。所以,开发商在准备开发投资时,必须认真考虑和测算级差地租问题。

2.2?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区位选择

2.2.1区位因素分析

房地产开发投资策略可以概括为五个要素,即房地产地段位置的选择、房地产产品质量的选择、房地产市场(价格、顾客、销售区等)的选择、房地产开发经营形势的选择和房地产开发时机的选择。其中处于第一位的便是地段位置选择。地段位置是决定城市地价的最重要因素,从而对房地产价格或出租能力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开发房地产首要的须看地段位置,地段位置指明了一宗房地产的具体空间区位,以及周围环境及相邻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与其它因素不同的是地段位置是固定的,不可移动的。对一个企业或家庭来说,一旦购买了一宗房地产,就不能轻易地搬迁以逃避不称心的区位环境,去寻找更满意的环境,因此区位选择十分重要。

房地产开发投资量大,回收期长,开发地点即区位的选择准确与否,在房地产开发直至销售的全过程中至关重要。由于区位选择对房地产投资决策的成败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区位过程中必须做大量的调研和科学的分析,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按区位内投资环境各要素存在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区位因素。宏观区位因素指一个国家的投资环境;中观区位因素指区位地经济发展水平、社

会购买力水平、自然资源条件、基础设施状况、竞争状况等;微观区位因素指具体场所的自然经济及社会条件,如该地块的基础设施条件、地质、地貌、水文条件、配套设施及环境等。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而言,除了一般性研究宏观区位因素外,更要注重中观和微观的区位因素的研究。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软硬划分的办法。硬区位因素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能源、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商业网点、文化娱乐设施、医疗卫生及其它服务等配套设施;地质、地貌、水文、植被、山川、气候等自然地理状况。软区位因素则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

区位因素包括的内容很复杂,各个因素对房地产价格影响也不同,有的使其增值,有的使其减值。比如对住宅区来说,居民选择住宅时,十分关心生活是否方便和生活环境是否良好,尤为重要的是离市中心距离、交通状况、有无危险或污染设施及邻里情况等。对商业区来说,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收益状况。而工业区最重要的则是动力、水源和运输条件。

2.2.2地区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地区的经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很大的,无论哪类物业,地区经济环境都会对他发展产生影响,地区经济繁荣会促使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地区经济的不景气,对于这个地区的房地产整体都会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房地产市场定位因素的分析也要考虑地区经济对房地产的总体的影响,一个地区的房屋、零售物业及写字楼物业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决定的。房地产市场定位的因素分析必须对地区的经济活动的性质有充分的理解,并通过

对地区经济景气及经济结构的分析对地区经济进行预测,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对这个地区的空间需求及房地产市场容量进行估计和预测。

地区经济的总体理解

对地区经济的总体理解可主要从两方面来把握:地区经济有机体的总体循环;房地产经济是地区经济有机体的组成部分。

经济活动的实施主体不外乎为三个主要部门:企业、居民、政府。他们的经济活动在内容方式上,各自不同。又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进行着资金、人力、技术、生产资料、产品、信息个各种交流,这种流通构成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总体循环2.2.3地区经济景气分析与房地产市场定位

地区经济活动的水平,一般用经济景气来描述,地区经济活跃,发展迅速,我们来说地区经济景气乐观;如果地区经济停滞,增长速度放慢,我们则说它不景气。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低,或不景气,对房地产的需求量会相对较小,供应量也会受限制。这些对政府或房地产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在市场定位时会决定究竟开发哪一类型的房产,是经济适用住房还是住宅商品房,是写字楼还是商铺的开发。

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对地区宏观经济的景气及房地产业本身景气的分析,试图通过景气分析,更直观地发现经济周期波动,及房地产业的周期和转折点。在这种景气分析中,景气指标的设置极为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房地产市场未来的走势,对房地产企业在决策和定位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2.4专业物业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对房地产市场某一类物业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每个物业的用途来分,概括起来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可分为四类:1、住宅市场;2、写字楼市场;3、商铺物业市场;4、其他市场主要包括厂房、仓库等。

对专业物业市场的经济环境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目的在于说明如何估计某类物业的市场潜力。每个房地产企业在给项目、产品定位时都要首先考虑,究竟是把企业资金投向哪类物业市场,因为各种类型物业都有它的对应客户群,潜在的客户群具有不同的需求特征,外化而成为物业的某种特征。这种特征是划分物业类型的标志。也就是说这种标志是由潜在的客户群的需求的差异决定的。

客户的需求是潜在的,需求特征也不是一目了然。但是客户群自身的人口特征和经济特征,以及所需求的物业的特征是外化的、明显的。因此,专业物业市场影响因素分析就是寻找特定用户群及他们所需要的特定种类的物业。通过估计特定用户群的量来推测他们所需要的特定物业的量,同时用供给量与之对比,来发现供求缺口,确定需求潜力。

每个专业物业市场由于有不同的因素最终影响供求量,所以,各不同物业影响定位的因素也不相同。

影响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商圈及交易圈的确定

对于某一地区某种用途或某一类型的物业分析,首先要确定的是它的商圈(trade area),也称为供求圈和交易区。不同项目要求的商圈是不同的。最容易定义的是那些为政府进行的物业市场分析,它们的商圈一般就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一个街区,总之是以行政区划为界限来定义商圈的,比如广州恒昌公司就受广州市政府委托做过广州写字楼需求分析,或者上海信源恒昌为上海市做的上海福利分房状况分析等,在这类的项目中,行政区划的界限就是商圈的界限。供应量

专业市场分析的目标是寻找各类型的子市场的供求缺口,因此要掌握各种物业的供应量信息,不同用途的物业,供应渠道是不同的,供应的节奏、数量也不相同,但是,各类物业的供应量分析方法基本相同。

需求细分

某一类型物业的供应量必须是以其相应的客户群的需求为支持的。不仅如此,开发项目的类型特征,也是由潜在的需求特征决定。因为现在的房地产开发商往往要看准有潜在的较大的市场后,才为其特殊的某个客户群量身定做开发项目,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不同用途的物业,有不同的消费者,对他们的分类标准,自然不会相同。对于住宅市场的分析来说,需要进行分类的是住户和家庭或个人,因此分类的标准是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家庭规模等指标。对于商业用房来说,商业用房的消费者是商家,因此对商家的分类便是按经营形式,商品的种类,规模等进行分类。在写字楼的消费者中,有不同的行业,不同工作类型,因此,对写字楼需求

的分类主要是按行业进行分类。可见对需求进行细分是共同的,但分类的标志和方法不同。

3.房地产项目区位的定量分析

建立在定量基础上的房地产定位模型主要有:层次分析模型和数理博弈论模型。层次分析模型根据目标市场进行划分为分目标、子目标,然后按照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及隶属关系将目标按不同的层次聚集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模型。这种模型能够对房地产企业投资决策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起到作用。此外,数理博弈论在房地产定位中应用对创建定位模型有很重要的作用。结束语

房地产业是一个具有非常大潜力的产业,房地产的经营和管理也牵动着各行各业,关系到各个阶层的切身利益。企业采用合理的市场定位策略,确定目标市场应更加精确和谨慎,围绕目标市场开展营销活动更加注意发挥企业的优势,服务将成为房地产企业竞技市场的决定性的筹码。

房地产企业逐步改变散乱的、小型的和缺乏竞争力的状况,品牌、资源整合成为必然。众多的弱势品牌将退出大市场,企业定位和资源整合称为决胜市场的关键。但是房地产的市场定位策略运用不当将对房地产的营销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着产品定位不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大量建设房地产的同时却出现大量的空置房;住宅建设向大型化、高标准发展而普通实用型的住房却并没有得到重视。重视创品牌而忽视定位前瞻性,很多的房地产企业很注意自身的品牌建设,但是往往忽视企业自身内部管理的建设。在房地产市场定位中,缺

乏定位的前瞻性,导致只重视创建品牌的过程中“内力”不足,从而影响到房地产品牌的建设。

市场定位过程包括从市场调研到项目立项,从产品的细分到市场营销策略的运用。每一个过程都应该涉及到定位问题,但是由于有一些房地产企业在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上还存在着不足,因而在某个阶段可能忽视定位,缺乏定位的全过程管理。所以探索影响房地产定位的因素这将在未来成为房地产营销研究者的研究重点。

房地产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主要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括金融、法律、土地、建材等行业,它的发展关系到其他行业的发展,其他行业的发展影响到房地产的发展。房地产营销是市场营销与房地产中的具体运用。房地产营销的理论也将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相信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业界亦或消费者都将看到一个令人欣喜的未来。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体系、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房地产业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实践,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需要我们安心坐下来,系统地进行总结和梳理,摒弃市场迅速发展阶段给我们带来的盲目乐观和浮躁,正视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从“概念”转向“实质”的现实。21世纪的房地产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一样,需要持续创新的能力,房地产业这不仅需要练好“外功”,更要练好“内功”,不断进行理念、产品、技术、服务领域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创新,已在飞速发展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或强化竞争优势。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将为国际投资市场的一部分。那么中国的房地产业者要想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同仁同台竞技,除了有过硬的硬件外,还要运用新的营销手段这个软件。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大为改善,一些高收入家庭不再考虑住得下的问题,而是考虑如何住得舒适、安全、方便、快捷,对自然环境、交通条件、文化氛围、身心娱乐、教育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开发商应时刻关注市场的发展,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选择好开发项目的区位,在严格保证住宅质量的同时,做出长远的开发方案,开发出高质量、性能完备、环境设计合理的住宅项目,达到较高的收益。其他类型的房地产开发,同样不可忽视区位效应,应慎重选择区位.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效益。

[参考资料]? ?

[ 1 ]张永G.i,陈伯庚.新编房地产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 2 ]沈清基.新城市卞义的生态思想及其分析城市规划,2001(11)33-38

[ 3 ]潘蜀健.房地产项目投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 4 ]彭致禧.住宅小区建设指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 5 ]林兰源.韩笋生.新加坡的土地利用规划[ J].国外城市规划,1999,(1)[ 6 ]贾广葆.楼市将走向何处?[ J].上海房地,2006, ( 2 )

[ 7 ]施建刚.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因素分析与研究.2002

[ 8 ] 张文忠.经济区位论}MI.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9 ] 张文忠,刘盛和.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机研究川.北京规划建设,2000( 3) [10]王洪强,林知炎,张英婕;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房地产投资环境分析方法;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11] 陆宁;姜丽宁;俞允凯;黄永安;李伟红;西安市房地产市场景气指标筛选研究;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2] 彭俊;基于实物期权的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3] 周书敬,宋喜民;熵权方法在房地产投资环境优序评价中的应用;基建优

化;2003年8期

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

★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 一、自然条件及影响 1、气候:光照及温差、热量、降水 ·光照及温差:照强弱、昼夜温差大小影响农产品品质 ·热量:决定了积温和生长期,从而决定了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降水: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年际变化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能力、农业产量和水利工程投入 2、地形 ·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及水土保持状况,从而决定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生产类型)和耕地面积大小 .3、土壤 ·酸碱性影响品种,肥力影响产量 4、科技 ·技术投入决定作物培育和品质改良,改造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进而影响产量、品质、区位范围和竞争力 5、政策 ·是农业生产方向的导向,影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6、工业基础 ·为农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机械、化肥、农药等),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2.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3.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因地制宜布局小区域农业 4.发展区域农业的目的: (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利: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营养积累,农产品的品质较佳; ②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 ③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④水热条件可满足作物一年一熟; ⑤冬雪春融,利于缓解春旱,改善土壤墒情; ⑥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土壤较肥沃 弊:①纬度高,热量不足,冬春季节低温冻害(寒潮)严重,影响生长和收成; ②夏季降水多,洪涝严重,农业生产不稳定; ③冬季漫长无法放牧,还要解决牲畜防冻、饲料问题; ④纬度高,热量不足,气候生长期短,一年只能一熟,农作物品种有限;

高德置地广场项目分析及区位经济分析

高德置地广场项目分析及区位经济分析一.项目分析: 1.项目概况: (1)广州高德置地广场是高德置地集团开发的一个超大型商业地产项目,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一流的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及营运商。公司现正运营的商业项目面积达50万㎡,写字楼项目面积约32万平方米,整体开发的项目超过160 万㎡。 高德置地广场总建筑面积9 2万平方米,包括国际级的购物中心、超甲级写字楼,超五星级酒店和国内顶级的酒店式公寓。 ◆珠江新城最大的综合性商业项目,全亚洲唯一的上百间复式店铺汇聚的商场。四通八达的交通和中央商务区的吸引力带来庞大的消费群。 ◆超五星级酒店由管理中东迪拜帆船酒店的朱美拉酒店管理公司负责设计、管理和营运。 ◆超甲级写字楼有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化设施和最高速的电梯,还有独创的国际CE0会所,目前已有美国通用电气、瑞士迅达电梯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

◆国内顶级的朱美拉公寓有最完备的生活、休闲设施和最舒适、尊贵的酒店式服务。 (2)该项目作为城市地标性的综合商业建筑群,规划有22万平米购物中心parkside,分春、夏、中、秋、冬五个主题空间;33万平米甲级写字楼,分A、B、C、D、E、F、H、I共八座塔楼;3.8万平米JUMEIRAH GUANGZHOU HOTEL;8万平米高德公寓;15.7万平米服务式公寓。 高德置地广场有春、夏、中、秋、冬、高德公寓六个项目,其中冬项目为在建项目。 ——春, 代表清新与潮流——夏,代表阳光与活力——秋,代表成熟与魅力——冬,代表浪漫与品味

2.项目位置 高德置地广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CBD新城市中轴线上,东起华夏路,西至兴国路,南临花城大道,横贯中央绿核广场和轻轨双塔站出口,在花城大道上横跨1公里。 项目东接地铁三号线、五号线交汇站珠江新城站,西靠地铁五号线猎德站,在高德置地广场一期设有大型公交站场,东西向交通动脉以花城大道贯穿,交通四通八达。

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因素分析与研究

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因素分析与研究 摘要: 房地产开发是一个投资量大,回收期较长的项目,本文对房地产区位因素进行分析,从定性的角度,提出房地产开发区位选择的原则;同时阐述了居住用房地产和商业用房地产选址时各自所应侧重的方面。目前中国的无论是在住宅、商铺、写字楼物业的定位上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内地的企业沿用沿海房地产企业的定位风格,而沿海城市借鉴国外公司的定位理论.还有些房地产企业在市场定位时一味强调地段论,把地段作为影响其定位的唯一因素,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卖点和竞争力。这样现象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是企业按照自已的经营意图提供楼盘,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有效需求不足,望楼兴叹,而实际上有的企业并没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甚至还会亏损。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房地产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有必要冷静下来对影响定位的因素进行系统地分析。将从房地产经济学、营销学角度对影响市场定位的经济因素、竞争因素、企业经营目标、消费者、物业管理、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开发项目;区位因素;区位选择;市场定位;经营目标 土地资源的自然空间结构和千百年来对土地的开发、利用,逐渐形成了土地区位的经济差异。就是说在特定地点进行某种经济活动,比在一般地点进行这种活动,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土地利用,特别是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着强烈的区位效益差异。这种差异是由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造成的。如资源质量优劣、距离市场或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讯便利程度、人口密度大小、环境条件好坏、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与否等。 作为不动产的房地产,其区位性很强。一方面,房地产业供给的商品固定在某一地区范围内,不能移

项目区位分析

项目区位分析 区位分析:和东环路沿线的很多商家一样,万科美好广场的区位优势同样明显。地处东环路与金鸡湖路交叉口,属于工业园区与市区的交界处,同时辐射着两个区域。 项目区位:园区金鸡湖路199号(欧尚超市往西500米) 总规模及经济技术指标(功能分区)总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其中商业空间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地下两层为停车场,拥有约600个停车位。地上三层商业区,酒店式公寓1.9万平方米。 开工及开业时间:2013-12-28开业 项目总体定位及商业定位(消费群体的差异性):美好广场的客群定位在近地域、主打年龄次在18-35岁之间的年轻家庭消费人群。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集客,以项目为中心周边密集的常住人口及大量的从业人员为设施提供客流的保障,通过包含精品零售、生活服务配套、特色餐饮等在内的丰富产品组合和构成,满足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者。 项目经营模式:购物中心、写字楼、社区集中商业三大系列商业产品。项目投资运营单位:苏南万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商场布局(建筑): 总体布局: 功能分区规划: 商业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上,,将姑苏文化与商业建筑相结合,让阳光、空气、绿植与人、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采用开放式流线型退

台,重视在建筑物之间的衔接处人们如何行动自如,以及建筑物与城市之间的想得益彰为人们营造的环境好感。动线设计把所有功能连贯起来,逛得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 交通系统规划:项目周围交通便利,路网发达,距苏州地铁一号线东环路站700米,公交站台附近有夏园新村站还有中新路站,还有苏大东校区站,项目周边覆盖26条公交线路,同时辐射新老城区,每天约2千余个公交班次,3公里范围内覆盖人口约50万人。 公共空间、景观、小品规划:美好广场的中庭部分为主要公共场所,中庭广场舞台的设计采用雕塑作为主要装饰,加强空间的动态特征,充分考虑了光照的因素。 商业导视系统规划:在电梯口处均有展示 商业特色氛围营造: 商场商业布局: 各层商业布置: 各分区的联系(商场流线设计,水平垂直流线):在流线设计上回游性较强,增加品牌曝光率。 分区的合理性(利弊):分区分为:服装/零售、餐饮/美食、休闲/食品、生活/配套、儿童用品五大块。 停车位设施,服务设施布局(卫生间,物业):600个停车位 业态和品牌:在业态定位中,万科美好广场购物中心一楼以潮流为主,经营精品零售,强调时尚、潮流,汇聚周边年轻客群;二楼主打小资,以主题零售为主,集合丰富产品和趣味性的特色店铺,并将极具品位

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因素分析与研究

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因 素分析与研究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房地产经济学课程论文》 题目: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分析与研究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姓名:靳贝贝 学号: 班业: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目录 1.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一般特点 (3) 地理位置的固定性 (4) 建设投资大,开发周期长 (4) 开发项目的差异性,建设环节多 (4) 多源资金筹措,资金周转慢 (4) 多专业人才合作 (5)

投资风险较大...........................................................52.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选择的定性分析 . (5) 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地租的关系 (5)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区位选择 ...............................................73.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选择的定性分析. (10) 4. 结束语 (11) 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因素分析与研究摘要:房地产开发是一个投资量大,回收期较长的项目,本文对房地产区位因素进行分析,从定性的角度,提出房地产开发区位选择的原则;同时阐述了居住用房地产和商业用房地产选址时各自所应侧重的方面。目前中国的无论是在住宅、商铺、写字楼物业的定位上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内地的企业沿用沿海房地产企业的定位风格,而沿海城市借鉴国外公司的定位理论.还有些房地产企业在市场定位时一味强调地段论,把地段作为影响其定位的唯一因素,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卖点和竞争力。这样现象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是企业按照自已的经营意图提供楼盘,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有效需求不足,望楼兴叹,而实际上有的企业并没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甚至还会亏损。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房地产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有必要冷静下来对影响定位的因素进行系统地分析。将从房地产经济学、营销学角度对影响市场定位的经济因素、竞争因素、企业经营目标、消费者、物业管理、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开发项目;区位因素;区位选择;市场定位;经营目标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区位分析 1、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地理位置 ②气候:城市多分布于中低纬度的沿海(气候温暖湿润) ③地形: 平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 高原:热带地区平原气候湿热,城市多位于高原(气候凉爽),如巴西利亚、墨西哥城

山区:城市多位于地形相对平坦开阔的河谷地带 ④河流:提供水源; 提供水运:水运起点——货物在此中转 河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 河口——既是河港,又是海港,连接海运和河运 过河点——连接水运和陆路运输 河流的军事防卫 (2)社会经济因素 ①自然资源: 煤炭——大同、鹤岗、抚顺、伯明翰、曼彻斯特

钢铁——鞍山、攀枝花、马鞍山 石油——大庆、克拉玛依、玉门、阿伯丁 黄金——约翰内斯堡 有色金属——金昌 ②交通运输:河运——宜宾、重庆、武汉、上海等 铁路枢纽——石家庄、郑州、株洲 海运——大连、连云港、上海、青岛、纽约 ③政治:政治中心——省会、首都(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等 政策:深圳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 ④军事 ⑤宗教:耶路撒冷、麦加、麦地那、拉萨

⑥科技:日本科技城筑波 ⑦旅游:张家界、桂林、黄山 2、分析城市区位因素的一般模式(见学案) 例:武汉的区位优势: 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位于长江和汉江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距离铁矿近;水陆空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是湖北省省会;工业基础好;农业基础好 3、城市应建在河流的凹岸:河流对凹岸的侵蚀严重,水比较深,码头应建在凹岸 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结构

房地产项目区位分析与定位思路分析报告

房地产项目区位分析与定位思路分析 -----------------------作者:-----------------------日期:

西园商业步行街分析报告 一、区域概况 西园商业步行街项目地处汉口核心商圈—武广商圈,区域为城市发展成熟商圈,人流、车流量巨大,商业氛围浓厚,配套齐全。该区域零售密集度高,竞争较为激烈,特别是在百货业态上,发展饱和。区域休闲娱乐业态及餐饮业态体量偏小,且分布零散,存在一定发展空间。 图一:武广商圈区域图 二、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西园商业步行街 开发/投资商:荣泽利华置业公司 项目地址:市江汉区万松园路100号 占地面积:2.1万方

建筑面积:5万方 项目规划:主力店三层,局部四层 定位:以时尚购物、休闲娱乐为主的体验式商业街区目标客群:25-40岁的白领阶层 停车位:240个 开业时间:2011年9月19日 图二:西园商业步行街区位图 图三:西园商业步行街实景图

图四:西园商业步行街效果图 三、项目区位分析 1.位置分析 项目位于汉口万松园路精品一条街中段东侧,项目北邻建设大道,南邻解放大道,西靠万松园路,东达公园,项目仅西面临街,但万松园路较为狭窄,且规划为单行道,不利于车辆进出,区位并无优势。 2.区域竞争状况分析 图五:区域竞争商业体位置关系图 区域汇聚了以新世界百货、广场、国际广场,世贸广场、SOGO百货为代表的众多高品质商业广场,是目前最大、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武广商圈主要由一些大型商业单体构成,已日趋成熟,商业标杆地位无可取带,5年区域中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商业体量可达百万方。

四、公共交通概况 1、公交路线 图六:公交站点地理位置平面图 公路系统:城市主干道——建设大道、解放大道、青年路。但万松园路较窄,仅10米宽,且规划为单行道,加上附近有两所学校,放学高峰期,交通极其拥堵,导致项目周边交通环境较差。 万松园站公交车站: 519、575 公园公交站:1、2、64、69、508、522、524、548、549、571、575、592、703、705、706、716、726 2、地铁 地铁二号线:马池路站、常青花园站、金色雅园站、汉口火车站站、湖站、建设大道站、航空路站、公园站、循礼门站、大道站、和平大道站、武昌区政府站、小龟山站、洪山广场站、中南路站、亚贸广场站、街道口站、广埠屯站、卓刀泉站、虎泉站、名都花园、鲁巷。地铁2号线公园站距项目200米,将大大缩短项目与三镇距离,未来可为区域带来可观人流,利好本案商业发展。

分析区位优势

分析区位优势 1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市场广阔,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政策支持,创新环境较好。 2印度南鄙的班加罗尔、钦奈、海德拉巴在英国殖民地时期就被称为三大科技城,如今依靠国家长远的战略决策,基于完整的软件人才培育系统,独特的海外印侨祖居地背景,在班加罗尔的带动下,形成交相辉映的计算机软件业“金三角”。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印度计算机软件业“金三角”形成的条件。(8分) 工业基础良好,国家政策支持,技术人员优势,资金来源丰富,工业集聚效应。 3 分析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有利区位条件。(10分) 邻近台湾,利于经贸合作;(2分)是著名侨乡,便于引进外资(或台资)与先进技术;(2分)拥有铁路、公路和海港,海陆交通便利;(2分)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2分)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相对较低。(2分)

传统农业区位 【1】评价甲地小麦种植的自然区位条件。(10分) 利:地形相对较平坦(2分),土壤肥沃(2分),利于种植业发展;夏季水热组合较好,日照时间较长,能满足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需求(2分);河流流经,有灌溉水源(2分)。弊:纬度高,易发生低温冻害(2分) 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自 然条件

有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临近河流,有灌溉水源(或土壤肥沃)。 不利: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冬季气温低,受寒潮影响。 简述汾河谷地的成因,说明该谷地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8分) 地层断裂下沉(或地质构造形成地堑),(2分)河流堆积形成汾河谷地。(2分) (比周围山地)热量条件好,利于作物生长;(1分)河流经过,有灌溉水源;(1分)土层深厚、肥沃;(1分)地势平坦,便于耕作(1分)。 农业区位改变 目前北京“菜篮子”里的蔬菜更加丰富多样了,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交通改善,保鲜技术提高,政策支持加大,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市场需求量增大等 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条件。 消费者对乳品需求的增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乳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内蒙古东中部地区形成了一条绵延上千千米的“奶牛带”,饲养着130多万头奶牛,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乳产品产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简述该地区乳产品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科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国家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加大。 工业区位 说明该区域南部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8分)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铅锌矿、金矿等(2分);煤炭资源丰富(2分);国外市场需求量大(2分);铁路交通便利(2分) 南非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区位条件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开采历史悠久和丰富的经验;开采技术水平高;国际市场广大;铁路、公路、海运运输方式多样,交通便利;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政策支持。答出五

项目区位工程概况

目录 1、项目区位工程概况 2、施工范围及工期要求 3、施工区域现状分析 4、现状交通分析与评价 5、交通组织原则及思路 6、施工围挡情况 7、社会车辆组织交通方案 8、具体实施方案 9、交通组织保障措施 第十一章交通组织方案一、项目区位工程概况

旭光路一期全长450米,向北100米左右为同一走向得高速路,旭光路终点为刚建好得雄州西路,雄州西路走向为南北方向,下穿高速路,旭光路为新建道路工程,全长450米。商城路一条垂直于旭光路得新建道路,全长465米,终点与龙池路相接。通过周边1、1 项目区位及工程概况 项目区位现状图片(南北走向为高速路、直线方向道路为雄州西路) 项目区位现状图片(该小路走向东西方向,从雄州西路往将建设得商城路)二、施工范围及工期要求 本工程施工范围为:西侧为高速路、南侧为雄州西路、北侧为商城路、东侧为龙池路,旭光路北侧有一条将整治得河道与新建不久得泵站相连,河道呈L 型,一直延伸至商城路南侧。 本次工程采用道路及河道均采用明挖得施工方法,工期为300个日历天,

三、现状分析 施工范围附近道路,只有雄州西路,走向东西方向,可具备重型车辆通行,从雄州西路往南,只有一条村间小路,满足不了重型车辆通行,周边地貌有菜地、河沟、房屋等。施工区域内,道路两侧多为农田及民房,随着建设开发逐步推进,大部分沿线企业及居民已拆迁。 四、现状交通分析与评价 雄州西路就是目前施工地区南北向唯一得贯通性道路,承担着大量得通过性及到达性交通枢纽,施工期间一定要保证道路得可达性。 五、交通组织原则及思路 确保工程得正常施工,尽可能为施工提供良好得外部环境;尽可能减小由于施工对项目周边道路及整个路网体系造成得不利影响;公共交通优先,公交线路尽量不做太大得调整,按最短绕行路径通行;保证行人、非机动车得正常出行,尽量不绕行;保证施工影响区域内居民与单位得正常出行。 六、施工围档情况 本次施工采用标准式围挡对与周边道路相接处、村民房屋处进行全封闭围挡。提供村民临时便道围挡,夜晚提供霓虹彩灯照明,提醒村民行走安全。 七、社会车辆交通组织方案 施工期间,交通主要通过雄州西路进出,施工范围内到达性交通通过施工便道通行。对于通过施工区域得车辆,须载重总质量20吨以内得车通行,施工范围附近提供一条便民便道供村民出行,确保施工便道与便民便道分开。 施工便道宽6米,与老路宽度相等,便民便道与原有村间道路宽度相等,并在100米处设置加宽段,提供车辆、行人交汇空间。

胶州房地产项目区域宏观市场分析

青岛胶州商业市场调研报告 前言 华鲁国际御龙广场是华鲁集团在胶州开发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同时也是在新城区核心位置进行开发的一个综合性大型商业项目,项目本身在胶州区域已经有一定时间的公众认知,但社会多数人士普遍对项目成熟运营的可能性表示怀疑,而且商业项目的开发运作在中国地产圈已然是公认的高风险及超难度,本项目在前期一定程度概念整合推广及展览展示之后,项目迟迟的未能破土动工,使项目整体销售运作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为此,我司于2006年10月19日——2006年10月25日对整个胶州城区商业物业市场进行的大规模的商业市场调研工作,踩盘在售商业项目 30 个,对胶州城区主要街道进行商户问卷调研 340 组,不仅实现了项目重新被回温认知过程,并且也实现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商业物业调研成果,真实体现胶州商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同时分析总结项目商业产品结构问题及市场运作难点,把握市场运作关键性方向,敬请开发商参考指导。第一部分项目区域宏观市场研究分析

一、胶州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 1、新区发展及旧城改造继续促进胶州地产开发热潮 近两年,胶州房地产市场受青岛及周边区市房屋价格持续攀升的影响,房市价格持续一路攀升,也促进了房地产投资的持续增长。 胶州城区在前几年客观上受该市政府及行政中心的东移和开发新城区定位的影响,敏锐的地产投资商看到了新城区的发展潜力和市场氛围,纷纷在胶州市购置土地。新城区区域的拍卖地价由最初每亩20万元上升至34万元。2002年伴随着翰林苑、新城市花园、中房花苑的相继开工建设,新城区商品住宅价随着土地成本的提升而攀升,房价由2003年的每平方米1780元涨至现在每平方米2760元,涨幅达55%。新城区商品房价格的上扬,带动老城区商品房价格的持续攀升,房价由2003年的每平方米1650元升至目前的每平方米2520元,上涨52.7%。 同时老城区在胶州政府领导换界的影响下,也在新城区住宅开发的投资热潮拉动下,新政府提出旧城改造思想也使部分实力开发商转移投资方向,对旧城核心商业地段进行改造开发,推进整个老城区商业物业发展。 据相关部门统计,胶州老城区在2006年房地产开发量达到50多万建筑平方米。新老城区在2006年整体房地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一)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 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 水源:靠近水库0、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 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 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 2.经济因素 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房地产项目前期的市场调研

房地产项目前期的市场调研 目标: 客观全面认识区域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和规划、近中期城市的发展与项目地块的关系,认识项目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区位条件,客观全面的认识该地块在城市中的地位和发展潜力。 原则: 客观系统的态度进行调查和分析。 研究方法: 以事实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和提炼,以科学的方法预测。 研究内容: 1.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概述 2.总体规划对项目发展的影响(分析项目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3.位条件及其对项目发展的影响(分析项目与现状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 4.大型设施现状和建设对项目发展的影响(分析项目与机场、高速路、交通枢纽、体育中心等近中期建设的城市设施的关系) 5. 现状及周围环境分析评价(分析地块的现状、城市建设、自然条件对项目发展的影响) 调查方法: 一、资料收集:要求对方提供或需收集的资料 1.年鉴 2.统计年鉴 3.建设年鉴 4.房地产年鉴 5.市志 6.《区域十五计划及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7.新近报批国务院的总体规划 8.项目所在区分区规划 9.项目周边城市建设项目的文件和规划 二、与权威人士访谈 1.政府部门 2.规划局、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师 3.建委、国土局部门干部 4.管局、房地产交易信息管理中心干部 5.要报社城市建设、房地产专栏记者 6.房地产行业协会或学术机构专业人士 7.司主要楼盘的开发领导

8.他值得推荐的专业人士、机构 资料分析提纲及需解决问题 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经济状况 用地及人口规模 经济发展水平、增长速度 产业结构及各产业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政策、计划和规划 从历史发展过程,从区内区际比较反映出区域经济特征,以了解项目开发的宏观经济环境背景。 2.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建筑业与房地产业 通过横竖向比较分析,了解城市房地产业发展水平和趋势。 3.金融业发展状况 居民存款总额及人均指标 银行用于房地产开发贷款 居民购房贷款情况 目的:了解金融业发展水平和对项目开发的影响。 4.居民生活水平 社会商品零售额 人均年可支配收入 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 人均居民居住水平 了解居民生活水平,以支持项目定位和把握项目发展空间。 二、城市规划建设对项目发展的影响 1.城市总体规划 2.项目所在地分区规划 3.重大市政建设项目 目的:分析项目地块的区位价值和发展潜力。 4.土地市场发展状况 土地供应及使用情况 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供应与使用状况 土地供应方式及制度 未来几年内土地供应量预测 现行有关房屋土地管理政策法规、房地产市场规范概述

区位分析的答题模板

区位分析的答题模板 一.区位问题的类型 (一)评价区位选择是否合理:如果题目中设计到这类的问题,答案要点一般从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条件这两个方面来答题 批注,此题问题只是选择其中某一个要素来回答,合理的话条件是什么?如果不合理,那条件又是什么,?比如评价我国东北农业的区位条件? 答案要点:有利的:自然:地形平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资源丰富;地表有深厚的黑土,土壤肥沃。社会条件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的耕作,机械化水平高。不利的条件:纬度高,热量不足,冬季易受寒潮的影响,有低温冻害 (二)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 (三)几个区位方案比较注:此类比较问题,如比较区位条件的不同,那么在答这类问题时,把各自的条件一一罗列出来,再选择那些是不同的 (四)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五)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区域特征的了解和把握程度。日常复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如以农业为例: 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而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南方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但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 1.农业区位(1)自然条件: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条件、农产品冷藏技术和保鲜技术;劳动力;地租;农业技术;政策;工业基础;农业传统;饮食习惯等。 2.工业区位(1)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自然因素不是工业主导的因素,但是要注意土地的价格,这往往也是工业区位条件中比较重要。(2)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通信;地租;劳动力数量、素质、价格;技术。(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社会协作、国防安全;比如湖北汽车城十堰,建设初期主要考虑的是国家的安全。社会需要;工业惯性。(4)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包括空气质量、水质、风向、河流流向等。3.城市的区位(1)区位要素(宏观)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供水、运输功能)。 ②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矿产);交通运输;政治;军事;宗教。③新兴要素:科技;旅游。(2)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的区位因素(微观)①自然因素:地形、河流流向、气候(风向)、植被分布。②历史因素:城市职能、知名度。③经济因素:距市中区的距离、交通的通达度。④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宗教。 4.交通的区位(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①经济因素(决定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②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③科技因素(保障因素)。④自然因素(制约因素):地形;地质;气候。

房地产项目区位分析与定位思路分析

西园商业步行街分析报告 一、区域简况 西园商业步行街工程地处汉口核心商圈—武广商圈内,区域内为城市发展成熟商圈,人流、车流量巨大,商业氛围浓厚,配套齐全。该区域内零售密集度高,竞争较为激烈,特别是在百货业态上,发展饱和。区域内休闲娱乐业态及餐饮业态体量偏小,且分布零散,存在一定发展空间。 图一:武广商圈区域图 二、工程简况 工程名称:西园商业步行街 开发/投资商:武汉荣泽利华置业公司 工程地址:武汉市江汉区万松园路100号 占地面积:2.1万方 建筑面积:5万方 工程规划:主力店三层,局部四层 定位:以时尚购物、休闲娱乐为主的体验式商业街区 目标客群:25-40岁的白领阶层 停车位:240个 开业时间:2011年9月19日

图二:西园商业步行街区位图 图三:西园商业步行街实景图 图四:西园商业步行街效果图 三、工程区位分析 1.位置分析 工程位于汉口万松园路精品一条街中段东侧,工程北邻建设大道,南邻解放大道,西靠万松园路,东达中山公园,工程仅西面临街,但万松园路较为狭窄,且规划为单行道,不利于车辆进出,区位并无优势。

2.区域内竞争状况分析 图五:区域内竞争商业体位置关系图 区域内汇聚了以新世界百货、武汉广场、武汉国际广场,世贸广场、SOGO 百货为代表的众多高品质商业广场,是武汉目前最大、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武广商圈主要由一些大型商业单体构成,已日趋成熟,武汉商业标杆地位无可取带,5年内区域中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商业体量可达百万方。 四、公共交通简况 1、公交路线 图六:公交站点地理位置平面图 公路系统:城市主干道——建设大道、解放大道、青年路。但万松园路较窄,仅10M宽,且规划为单行道,加上附近有两所学校,放学高峰期,交通极其拥堵,导致工程周边交通环境较差。 万松园站公交车站: 519、575 中山公园公交站:1、2、64、69、508、522、524、548、549、571、575、592、703、705、706、716、726 2、地铁 地铁二号线:马池路站、常青花园站、金色雅园站、汉口火车站站、范湖站、建设大道站、航空路站、中山公园站、循礼门站、中山大道站、和平大道站、武昌区政府站、小龟山站、洪山广场站、中南路站、亚贸广场站、街道口站、广埠屯站、卓刀泉站、虎泉站、名都花园、鲁巷。地铁2号线中山公园站距工程200M,将大大缩短工程与武汉三镇距离,未来可为区域内带来可观人流,利好本案商业发展。

区位理论房地产

区位理论 房地产经济基本理论<第一章) 第一节区位理论 一、区位的特征<综合性,确定性,层次性,历史性) 1.区位的综合性:区位可分为自然区位和社会区位两大类。自然区位又可分为天文区位和自然地理区位,社会区位又可分为经济区位、文化区位、政治区位等。区位的种类: (1>天文区位:是指反映某一事物的经纬度位置。 (2>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反映某一事物与山、江、河、湖、海等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的区位。 (3>经济区位:也称为经济地理区位,是指反映某一事物与经济实体的相互关系的区位。 (4>文化区位:也称为文化地理区位,是指反映某一事物与文化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区位。 (5>政治区位:也称为政治地理区位、地缘政治区,是指反映某一事物与政治中心、政治边界等政治要素的相互关系的区位。 2.区位的确定性:方位和距离决定区位的唯一性。方位和距离规定了某宗房地产或某一区域的确切位置。 3.区位的层次性:区位可以用不同的距离尺度表述。大位置、小位置、地址、微位置。 4.区位的历史性:地理环境的变化引起区位的历史变迁。沙漠扩张、海岸升降、河流改道、港口淤塞等,均可引起自然地理区位的变更。交通技术革新、交通网络扩展、行政区划变更等,会引起经济地理位置的变化。区位的历史性是城市迁移和兴衰的重要原因。 二、房地产区位的含义:是指一宗房地产与其他房地产或者事物在空间方位和距离上的关系,包括位置、交通、周围环境和景观、外部配套设施等方面。一宗房地产的位置包括:①坐落、②方位、③距离、④朝向、⑤楼层。区位对价值的决定作用几乎是房地产所独有的。 三、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空间中各类要素的相互关系的学说。主要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位内经济活

12.高2018届高三专题复习之《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专题《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 【考情分析】 高考注重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通过提供新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说明其存在的意义。在对某一人文要素(农业、工业、城市、人口、交通、商贸、旅游等)进行区位分析时,能够很好地体现地理思维能力的过程与方法。从近几年高考看来,人文地理命题对区位因素的考查仍然是重中之重,在全套试卷中占有很大的分值比重。复习时,要对某一人文要素分析的思维方法进行疏理,同时注意培养从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知识交汇】 农业、工业、城市、商业、交通、旅游、经济等区位的分析和选择,是人文地理部分的主体内容,历年来为高考命题者所青睐。同时,区位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命题素材十分丰富、设问角度灵活多变,能有效地考查出学生获取信息、知识迁移、分析归纳、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而,此类问题几乎年年会出现,且考查重心每年都有一些变换。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 抓住主干知识.完善知识体系,形成网络 1.认识区位的地理含义 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所以一定要重视区位与区域地理的关系),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 【思想方法】 一.重视分析方法.构建思维模型 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全面性) 从有利和不利两角度(辩证性) 抓住主要(突出)的因素进行分析(主导性) 从动态和静态两层面(动态性)

A.全面性原则——综合思维、全面眼光 1.理清区位分析的要点,形成思维模式 (1)经济位置要素——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政治位置.经济位置.交通位置 (2)自然区位要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 (3)经济区位要素——资源.市场(腹地).交通.劳动力.技术等 (4)社会区位要素——开发历史.工农业基础.国家.政策.政治(民族).风俗习惯.民族团结.国防安定等。 2.注意从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两个方面分析,也就是所谓的辩证性:区位因素中有些是有利的因素,还有些是不利的,评价时应注意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入手作全面的分析。如:分析天津港的区位条件 B.主导性原则——结合产业.寻求主体需求 上述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在结合具体区域进行评价时,不可能面面就俱到,关键是针对区域特点抓住主导因素,抓住了主导因素,也就回答了问题的实质。 C.因地制宜原则——把握区位联系的特殊性 因不同的自然环境制宜——因不同的经济环境制宜 1.语言表达要因地制宜 2.注意地域的特殊区位如:美国“硅谷”的特殊区位——军事订货(政府政策) D.因时制宜原则——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 1.自然要素的改变 2.社会经济要素的发展变化 以上也就是所谓的动态性:区位因素处在发展变化之中,除了静态的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外,还要从发展变化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二、高考人文地理有关区位选择有以下类型 (一).农业区位分析: 1.某区域某农产品生产的区位分析 自然因素对对一个地区农业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并具有“木桶效应”,即某一条件不足,就会影响农业的整体区位;社会经济因素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的。 2.某区域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分析 3.都市农业的区位选择:主要考虑地价(地租)与运输的影响,单位面积产值高的集约型农业接近城区,离城市越远,经营越粗放。 4.某灾区的区位分析(如河西走廊) 〖考点剖析〗 1.自然因素:(1)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决定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产量;(2)地形(类型、海拔、坡向)——影响作物种类分布、规模化生产; (3)土壤(肥力、盐碱性)——影响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 (4)水源(灌溉条件)——是半干旱、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我国房地产投资区位差异的宏观因素分析

我国房地产投资区位差异的宏观因素分析 [摘要]文章从房地产投资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 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量远远超过 中西部地区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量。通过理论分析,文章提出 了影响我国房地产投资区域差异的四个宏观影响因素:城市 人口规模、制造业规模、人均收入和市场潜能。对2003―2014年我国259个城市的实证分析得到,人均收入水平对东部地 区城市的房地产投资的影响最大,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和人均 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我国中部地区房地产投资有比较明显的 带动作用,而城市市场潜能是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影 响因素。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区域差异;市场潜能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025 1问题的提出 党“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房地产业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推动我国新型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完成额为498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151%,而到了2015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加至9597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比重增加到

171%。2015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完成额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近18倍。 我国各地区房地产投资额每年都在增加,不同地区的房 价差异却逐渐拉大。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房地产 需求活跃,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京津冀城 市群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三个价格高点,其房价水平达到甚 至超过内地同类城市房价水平的几倍。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 展水平远远落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房地 产业发展水平也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本文以我国地级市为 研究单元,分析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及引起房地 产投资区域差异性的主要宏观因素。 2文献回顾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从产业间供 给与需求联系的角度,房地产业对与其密切关联的产业产生 的效应主要表现为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因此,众 多学者运用国民经济核算的投入产出模型研究房地产业对 其相关产业和宏观经济的带动效应(原鹏飞,冯蕾,2014;陈昌兵,2015)。高波等(2012)对新经济地理模型进行拓展,引入房价因素,发现区域房价差异导致劳动力流动,当 相对房价升高时,会引起生活成本上升,降低消费者效用, 从而减少劳动者流入,影响我国东、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和 产业升级。陈淑云、付振奇(2012)运用多指标面板数据对

交通区位条件分析

4 / 5 7.交通区位条件分析类 设问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设问2: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 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设问3:中欧班列的运行,为我国相关港口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什么 背景: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天然气开发背景及该项目的位置示意图 考向: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背景:白令海峡历史联通变迁 考向: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域因素 背景:中欧班列开通及其影响概括 考向: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考向一 交通运输线、点建设的区位分析 考向二 交通运输线、点建设的区位条件评价或布局 [2015重庆文综,14(2),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近年来,中非合作稳步前行。下图是非洲某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该国是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洛比托大型炼油厂和下图所示铁路是我国与该国合作的典范。 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90 km/h、40 km/h。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 解答示例: 答案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列车设计速度高。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低。 4 / 5

1.交通线的区位条件答题模板 思考方向答题模板 自然原因地形 平原地区(山区沿等高线修建或沿河谷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看是否占用耕地) 水文避开沼泽地,少跨越河流,工程量小 地质地质稳定,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气候暴雨、大风出现次数少;多冻土;受风雪影响大;等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 联系较多的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适用于地方性道路);经过居民点较 少,人口搬迁少 经济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里程距离短,工程量小,节省运营时间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加强沿线地区人员、物资、 文化交流;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 安 环境少穿过自然保护区(重要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技术解决冻土(高架桥)等技术难题 2.交通港区位选择答题模板 分析角度答题模板 陆域条件 地形 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岩港 修筑难度大,但建成后不易淤积;泥港修建难度小,但建成后容易淤积 经济腹地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经济腹地广 水域条件 航道港阔水深,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 避风位于峡湾,背风、避浪 结冰期无结冰期,利于常年通航;冬季结冰,不利于通航 4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