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奇怪的信课文_一封奇怪的信课件教学设计

一封奇怪的信课文_一封奇怪的信课件教学设计
一封奇怪的信课文_一封奇怪的信课件教学设计

一封奇怪的信课文_一封奇怪的信课件教学设计课文《一封奇怪的信》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我刚把信塞进邮筒,觉得有人拽我的衣襟。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姑娘。她举着一封信,秋风吹得她直流鼻涕。

“叔叔,请您帮我把信放进去,我够不着。”

这真是一封奇怪的信,沉甸甸的,信封上贴着一张邮票,可是却一个字也没写。

“你几岁啦?”

“五岁半。”

“这里边装的什么呀?”

“槐树籽!”她骄傲地回答。

“槐树籽?”我不解地问。

“您不知道?”她惊奇地瞪大了眼睛,“广播里说,全国都要支援西北种草种树。这槐树籽是我和小明一起拣的。我俩商量好了,这件事谁也不告诉!”

我掏出钢笔,在信封上工工整地写上:“甘肃省人民政府收,石家庄儿童寄。”

我抱起她,说“你亲自把信放进去吧!”

【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等14个生字,会写“信、呀、怪”等8个字及以下词语:姑娘、种树、奇怪、举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儿童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绿化的美好情感。

【教学方案一】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识oRG记生字读音

2、小组讨论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3、班上交流汇报识记生字的成果

4、巩固识字。

通过拼字,连词,做动作等方式识记生字。

三、读文讨论,评价人物

朗读课文,讨论问题。

1、小姑娘为什么要邮寄槐树籽?

2、你觉得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

讨论方式:学生先自己读书感悟,再小组交流,然后各组代表全班交流,教师可适时评价指导。

四、说话训练,提升情感

你喜欢小姑娘?为什么?

五、分角色演读课文

1、教师扮“我”学生扮“小姑娘”,分角色演读课文。

2、学生小组分角色演读课文,教师指导。

3、让学生上台演读课文。

【教学方案二】

一、巩固认字。

1、游戏认字

“击鼓传花”,花到谁手中,谁上台读生字并组词。

2、读句子

小姑娘请我把这封沉甸甸的、贴着邮票的信封投进邮筒。

二、书写生字

1、自主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按结构归类。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注意笔顺、间架结构。重点指导书写“树”’“举”这几个字,其他的字让学生自主书写。

3、描红、临写

4、评价。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分式复习(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复习分式的意义;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运算(化简及求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做中体会知识,再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良好的 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学习重点:分式的运算 学习难点:运用分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进行灵活运算 教学过程: 一、提问复习导入: 二、共同学习: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真题体验: 1.计算错误的是 ( ) A.0.2a +b 0.7a -b =2a +b 7a -b B.x 3y 2x 2y 3=x y C.a -b b -a =-1 D.1c +2c =3c 2.(1)计算:x x +1+1x +1= ; (2)化简:x 2 +4x +4x 2-4-x x -2 = . 3.先化简,再求值:? ????3x -2+2x +2÷5x 2+2x x 2-4 ,其中x =63. 考点剖析:考点一:分式的意义 1.形如A B (B ≠0,B 中含字母,A ,B 为整式)的代数式叫做分式. 2.当B ≠0时,分式A B 有意义;当B =0时,分式A B 无意义;当A =0且B ≠0时,分式A B 的值为0. 【精选考题1】 若分式x -3x +4 的值为0,则x 的值是( ) A .x =3 B .x =0 C .x =-3 D .x =-4 【预测演练1-1】使代数式x 2x -1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x ≥0 B .x ≠12 C .x ≥0且x ≠12 D .一切实数 【预测演练1-2】 若分式x 2-x -2x 2+2x +1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考点剖析 考点(二)分式的性质 1.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即A B =A ×C B ×C ,A B =A ÷C B ÷C ,其中B ≠0,C ≠0. 2.通分: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式化成分母相同的分式,叫做通分. 3.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精选考题2】 化简m 2-163m -12,得 ;当m =-1时,原式的值为 . 【预测演练2-1】 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 ) A.a b =ac bc (c ≠0) B.-a -b a +b =-1 C.0.5a +b 0.2a -0.3b =5a +10b 2a -3b D.x -y x +y =y -x y +x 【预测演练2-2】 若分式2a a +b 中的a ,b 的值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此分式的值 ( ) A .扩大到原来的20倍 B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C .缩小到原来的110 倍 D .不变 考点剖析 考点(三)分式的运算 1.符号法则: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为: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 2.分式的加减法: (1)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即a c ±b c =a ±b c ; (2)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分式化为同分 母分式,然后再相加减.即b a ±d c =bc ±ad ac . 3.分式的乘除:A B ×C D =A ·C B ·D ;A B ÷C D =A B ×D C =A ·D B ·C . 4.分式的乘方:? ?? ??a b n =a n b n (n 为正整数).

《珍珠鸟》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珍珠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主掌握本课字词,并学会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3、联系上下文,从描写珍珠鸟可爱的句子和词语里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情感。 4、理解“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的含义,领悟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与信赖的美好境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初读课文,感受“情意” 2、品词论句,理解“真爱”感受珍珠鸟在“我”的呵护与照顾下与“我”亲近的过程,体会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3、赏读课文,欣赏境界,品味信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重难点: 1、体会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与我亲近的过程。 2、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感受信赖之美。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发情感 同学们,你们家里养小动物吗?你们和它们的关系怎么样吧?好,我们今天来学习《珍珠鸟》,看一下作者和它的关系。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读准下列字音。 蔓扒瞅捂暮睑眸赖 ﹙2﹚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垂蔓雏儿斑斑驳驳天色入暮不动声色眼睑 ﹙3﹚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回答问题,珍珠鸟是一种怎样的鸟? 三、细读课文,理解“真爱”。 咱们先看看对于这种怕人的大鸟,作者是怎么照顾它们的呢? 1.快读1-5小节,勾画“我”精心呵护照顾珍珠鸟的语句 2.组织交流句子,谈感受,指导有感情朗读。 (1)“它们被安置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织的笼子里,笼人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2)“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像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点拨:作者用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给珍珠鸟营造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家,让它们在最接近自然的环境里轻松自在地生活,可见作者的细心。 (3)“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点拨:“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并不是因为“我”不想瞧,而是因为“我”不想打扰它们的生活,体现了“我”内心对它们的爱护与尊重。 3.小结。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很难与人亲近,可我的细心和诚心却换来了它们的信任。它们敢瞅我了,与我熟悉起来了。 4、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作者这样精心爱护朋友给他的珍珠鸟,这对珍珠鸟给了作

教学设计说课稿(课件)

教学设计说课稿 《护士人文修养》信息化教学设计说 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将要给大家展示的是《护士人文修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本次设计主要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一:教学分析 护士人文修养是护理学专业的入门课,是将社会学、文化学、美学、人际关系学应用于护理学科的一门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合格护士必备的人文素质。它是提高护理队伍的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一)学情分析 1.该课程教学对象为护理学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均为女生,高中毕业后进入我院,好奇心强,表现欲望强,善于模仿,喜欢上网,喜欢参与性学习,但学习持续性不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模拟实训。他们刚刚接触医学知识,对职业岗位没有概念;有很强的同情心、爱心,这些都为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奠定了基础。...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2.参考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护士人文修养》,主编:史瑞芬。教学资源主要是学院优质资源教学平台、学院思政网站、学院数字图书馆、科学文库等。...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二)、教学内容 本章内容选自护理专业《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参考了高职高专护理类十二五规划教材,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地区护理人才需求,结合学院现有设备优势,将该教材分为八章,本次章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绪论部分:人文为护理注入灵魂,要求学生了解及掌握人文、人文修养、人文关怀的概念和内涵;当前的人文忧患状况,医学人文缺失的原因;人文与医学科学的关系;护理人文关怀及护士人文修养的内涵。...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文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人文修养的内容,熟悉护士应有的人文修养。 能力目标:学习及掌握提高护士人文修养的途径与方法,掌握人文科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素质目标: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观,提高美学修养,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自觉运用将人文关怀精神指导护理实践。...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解释人文修养的有关概念,理解护理学的人文内核;难点是确立正确的护理价值观和态度。

《8、7、6加几》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8、 7、 6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8、7、6加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闯关”活动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计算8、 7、 6加几的各种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 7、 6加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动手操作等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计算8、 7、 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听说游戏.(教师口头出示10+几和8、7、6可以分成几的式子让学生抢答) 2、教师和学生一起玩“凑十”的拍手游戏 3、谈话“小朋友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看行吗? 教师和学生一起观看动画片后提问:它是谁?它怎么了?它为什么会哭?(引导学生说出它被灰太狼抓走了,打算把它做成涮羊肉)多可怜啊!你们愿意帮帮它吗? 二、教学例1 8+6= □ 1、大屏幕展示例1 8+6=□ (配音+动画)灰太狼:小朋友们,要想救出美羊羊,可没那么简单。我设立了三道关卡,嘿嘿嘿~~~第一关:(配音+动画)昨天上午我抓了8只灰兔,下午我抓了6只白兔,一共多少只兔? 2、让学生讨论或运用桌上的小棒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抽生回答并具体讲解“凑十法”思维过程,并板书出来。 三、教学例2 (配音+动画) 灰太狼:还不错嘛,闯过了第一关,不过第二关你们能闯过吗?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下面的式子:8+4= □ 7+6=□ 6+5=□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抽生说说自己的运算方法,教师作简单评价。 四、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探究学习例3 8+9=□ (配音+动画) 灰太狼:咦……你们还真有两刷子嘛!最后一关,我是不会让你们闯过的!我老婆还等着吃涮羊肉呢?每个小朋友至少得用两种方法完成任务。(大屏幕展示8+9=□)

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一、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相同点: (1)主要内容相同 (2)主要任务相同 (3)主要做法相同,都要学习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 不同点: (1)概念内涵不同 (2)对象不同 (3)目的不同 (4)基本要求不同 二、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不同点: (1)要求不同 上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学”的问题。 (2)对象不同 上课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教学活动;说课是课堂外教师同行间的教研活动。 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同时,说课不受教材、年级的限制,也不受人员的限制,大可到学校,小可到教研组。 (3)评价标准不同 上课的评价标准虽也看重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但更着重课堂教学的效果,着重学生实际接受新知、发展智能的情况;说课重在评价教师掌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应用教学理论以及展示教学基本功等方面。

三、说课的内容 ⑴ 说课程标准 ⑵说教材 ①说清楚本节教材在本单元甚至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或知识结构体系。 ②说明如何依据教材内容(并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任务。课时目标是课时备课时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分析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③说明如何精选教材内容,并合理地扩展或加深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加工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即搞清各个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④说明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⑤说明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⑶说学法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实施课程标准后,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基于这一转变,说课者就必须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课改精神——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启发者。具体要说清两大问题: ①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及教学目的,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它,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 ②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恰倒好处地融进学法指导? ⑷说教法 说教法,应说出“怎么教”的办法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根据,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说出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原理或原则。

说课和教案的区别

说课和教案的区别 【篇一:说课稿和教案,说课和讲课的区别、关系】 说课稿与教案的区别联系 1.说课说什么? 说课的内容一般说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⑴说课标 说课标就是要把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三维目标)作为本课题教 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从课程论的高度驾驭教材和指导教学设计。 说课标,要重点说明有关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操作等在 课程标准中的原则性要求,从而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寻找到用力的依据。说课标,可以结合到说教材中去进行。 ⑵说教材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能否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驾驭 教材,合乎实际地处理教材,科学合理地组织教材,是备好课、上 好课的前提,也是说课的首要环节。 说教材的要求有: ①说清楚本节教材在本单元甚至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弄清 教材的编排意图或知识结构体系。 ②说明如何依据教材内容(并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来确定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或任务。课时目标是课时备课时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 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 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分析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说明。③说明如何精 选教材内容,并合理地扩展或加深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加工将其 转化为教学内容,即搞清各个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④说明 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⑤说明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⑶说学法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 怎样学习。实施课程标准后,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基于这一转变, 说课者就必须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 极思维,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说课活动中虽然没有学生,看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说课稿#(精选.)

《杨氏之子》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杨氏之子》。 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认识) 本单元是以“语言的艺术”为专题选编的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读悟,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积累语言。 《杨氏之子》是一篇精读课文,出自《世说新语》,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主要写了一个九岁孩子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选编这篇课文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让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初学文言文,在课文的朗读和理解上都有一定困难,这节课的关键在于通过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明白、读出语言之妙,习得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会写梁、惠、诣、乃、曰、禽6个生字,会认惠、曰、禽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3、能根据注释理解句子,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人物应对语言的巧妙。(难点) 其中,第二个目标是教学的重点,第三个目标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法学法设计:(综合上述,本节课主要选取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文白对读法 2、朗读品悟法 3、情境教学法 四、创新点:(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读,学习文言文的“读”更为重要。所以,本课教学的创新点是:) 以“读”为核心,搭建文言文教学基本框架。,按照分层递进的教学思路设计为:“激趣引入—破题意,文白对读——识文言,断句细读——读明白,品读感悟——读出妙,情境表演——趣中诵,迁移运用——思未止”。

2019-2020年语文版语文二年级上第五单元19 一封奇怪的信习题精选第四十九篇

2019-2020年语文版语文二年级上第五单元19 一封奇怪的信习题精选第四十九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音节的韵母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沉chén B、省shěng 政zhèng府 C、钢gāng笔 D、姑娘niáng 【答案】: 【解析】: ?第2题【填空题】 照样子,写一写。 言信写信 牙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 良____________古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我会填写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信______地回答______地问 ______地瞪大眼睛______的秋风______地写上【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写出反义词。

沉______举______骄傲______不解______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照样子,写词语。 ①工工整整______ ______ ______ ②沉甸甸______ ______ ______ 【答案】: ?第6题【填空题】 多音字组词。 塞sāi______sè______

解jiě______jiè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填上合适的词。 一______书信一______邮票 一______小姑娘一______古树【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选合适的语气词填空。 呀呢吧

你为什么要寄槐树籽______? 这里边装的是什么______? 你亲自把信放进去______!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我刚把信塞进邮筒,觉______(jué jiào )得有人拽我的衣襟。 ②我们要支援西北种______(zhǒnɡ zhònɡ )草种树。 【答案】: ?第10题【填空题】 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在横线上。 塞(sāi sā)______夹(jiā ji?)______甸(dàn diàn)______ 骄(jiāo jāo)______刚(gāng gān)______省(shěn shěng)______

教案、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的联系与区别

教案、教学设计与说课稿联系与区别 一、教案 教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学的内容和行为,即:“教什么”。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方案,所以教师必须提前编写,因而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设性。编写时,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把计划实施的教学内容落到实处。 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三维目标,课时安排,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和教后反思作业布置等。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决策。具体地讲,是指教师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对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经验,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因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新生事物,是日常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是教师依据课标,根据教材,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进行阐释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稿,就是为了说好课而准备的文字材料。 四、三者之间的联系 第一,教学目标相同。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事先而做得准备活动。可以是同一的教学目标。 第二、运用理念一致。在课改的今天,不管是哪家版本的教材,落实的都是课程标准的精神,必须以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准备工作吻合。就是在撰写它们之前,都必须学习课标,钻研教材,通览教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确立教法、学法以及教具、学具准备等。 五、三者之间的不同点 第一、教案只是教师课堂教学方案。一般只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分配和教学过程。仅是事先的准备。 第二、教学设计也是教师为了课堂教学而设计的方案,基本内容与教案相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学设计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要有设计的理念,或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考察教师的理论素养。 第三、说课稿,是教师面对同事或领导说课的书面材料,要求相对较高,编写难点相对较大,除了具有它们二者具有的内容之外,还应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指导、学法选择等。 1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执教人: 一、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是一首融儿童情趣的儿歌,共有十行诗句,非常适合儿童学习。儿歌内容描写了雪地里的一群“小画家”画画的事。文字生动充满儿童情趣。儿歌先讲一群小画家来到了雪地里;然后讲这群小画家画的什么画,并称赞小画家的本领大;最后写青蛙在冬天冬眠,没有来到雪地上画画。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学生喜欢下雪,喜欢玩雪,因此在学习中应利用电教媒体力求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自主识记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会写“几用”。 2、学习儿歌,轻中度学生理解儿歌内容,并能流利的朗读儿歌。 3、通过学习观察四种小动物的脚印,培养学生分辨相似图形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教学引发学生的兴趣。 2、用连线、贴图等形式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丰富他们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马、小狗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难点 能将不同的脚印图片贴到对应的小动物身后。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小朋友们喜欢冬天吗?冬天是个魔术师,它一吹,满天就飘起了雪花,数不清的雪花从空中飘下来,你们喜欢吗?(播放课件) 2、师:在这么高兴的日子里,有一群小动物听到小朋友的喊声也来到了这里,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看拼音自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3、生开火车读。 (三)学习新知 1、师:他们呀可是一群了不起的小画家呢,谁能把这个句子念给大家听一听?轻带中重度学生读句子(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晶莹、洁白的雪落在小动物的家门口,小动物们多么开心、高兴,站在小动物的角度引导学生朗读;我们看到这么美的雪从空中飘落下来,情不自禁地喊着——联系生活,让学生读出高兴、惊喜、兴奋。 3、师:既然是小画家们来了,那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在雪地里都画了什么?(播放课件)讲解四幅画,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种脚印的形状。(在小动物图片后,板贴四种小脚印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读出完整的句子----“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不仅了解小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和脚印的美丽可爱,而且能深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无限情趣。) (四)巩固新知 1、看图连线: 师:同学们,我们就和小画家们一起来找一找它们的作品,看看谁找的又快又准!(播放课件)学生边看图边连线。 2、师:现在我们用学过的知识为小画家们编一首小儿歌,来看大屏幕。 儿歌: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教学设计与说课稿的区别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 2.根据学习目标,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3.要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而说课是教师依据课标,根据教材,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向领导、或同事进行阐释的一种教研活动,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

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 说课的内容可以总结为“四说二写一展示” “四说” (1)、说教材:说教材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 (2)、说教法: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后,恰当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还要说出教者在教学中是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以及如何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在教学方法上,必须体现教与学的交融,重视教法与学法的相互转化。(3)、说学法:说学法就是要说出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并结合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具体地说出理论依据。 (4)、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就是说明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即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 “二写”

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23――24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理解并能运用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交流能力;进步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激发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精神,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卡片、小剪刀。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去年,我们学校租车组织一部分同学去山脚下的假日农庄帮农民伯伯拔萝 卜,我们班也有三个同学去了,回来后我采访了一下,大家猜猜这几位同学有什么感 受呢? 学生汇报 师:这次拔萝卜虽然很累,很辛苦,但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也感受到 了丰收的喜悦。可是我们还要租车大老远跑到那边去很不方便,偶然的机会,老师知 道了农庄有一位老伯有块地在我们学校附近,我们就商量: 能不能把地换一下?这样岂 不两全齐美。老伯说:“好啊!”于是我们到两 块地里去看了一下,感到为难了。同学们,你们愿意帮我们解决问题吗? (愿 意)原来,这两块地的形状不一样,一块是长方形,一块是平行四边形,这样换公平 吗?怎样知道他们的大小呢? (多媒体出示一块长方形的地,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 学生汇报 师:你们准备怎样解决呢? 生:分别算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行了。 师:怎样才能知道这块长方形地的面积呢?(引导学生得出两种方法: 数格子 和用公式计算:测量出它的长和宽,用长乘宽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多媒体出示方格和长方形的长与宽,学生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说课与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区别

说课与教学设计、教案的区别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决策。具体地讲,是指教师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对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经验,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因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学设计包括 (1)教学对象:具体分析所选班的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及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这次课学生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 (2)教材分析: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分层,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是学生容易掌握,哪些内容较深,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有哪些差距,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有哪些实际的帮助。 (3)教学目标:根据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具体分析,设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技能目标。 (4)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教材,来确定学生在学习本次课时的重、难点知识点。 (5)教学思路: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而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 (6)教学策略:能充分体现本次课的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对教学过程能有一定预测,并如何调控。 : (8)教学流程图: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本次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7)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相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案 教案即教学方案。是教师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后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及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方案。教案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师教学设计和设想的系统规划,是教师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 教案主要包括: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 教学重难点 3. 教学方法 4. 教学用具 5. 教学过程 6. 板书设计 7. 教学反思 三、说课 说课是教师依据课标,根据教材,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向领导、或同事进行阐释的一种教研活动,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 说课包括: (1)、说教材:说教材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

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一封奇怪的信》同步练习

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一封奇怪的信》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11分) 1. (2分)选词填空。 惊奇奇怪 ①这真是一封_______的信,沉甸甸的,信封上贴着一张邮票,可是却一个字也没写。 ②她_______地瞪大了眼睛。 2. (12分)给下列划线的多音字注音。 扇风_______ 测量_______ 倒水_______ 风扇_______ 重量_______ 摔倒_______ 行走_______ 似乎_______ 磨坊_______ 银行_______ 似的_______ 街坊_______ 3. (9分)按要求查字典。 查划线的字部首再查几画在词语中的意思 白皑皑_____________________ 矫健_____________________

4. (6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穿:①破、透;②把衣服、鞋等物套在身体上;③通过。 A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_______ B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这牢底坐穿!_______ C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从村庄的西边穿过。_______ 兜:①做成兜形把东西拢住;②承担;③环绕,围绕。 D有话请直说,别跟我兜圈子。_______ E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_______ F你到那儿大胆工作,有问题我兜着。_______ 5. (4分)写出加下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_______,但我居然_______有勇气不挪动_______,结果躲避_______不及,还是挨了打。 6. (5分)选词填空。 可爱喜爱热爱 ①我们都是_______祖国的孩子。 ②雪地上有一个_______的雪人。 ③爷爷十分_______这幅长白山的风景画。 灵活机灵 ④体育课上,同学们的动作都十分_______。 ⑤贝贝是_______又讨人喜欢的小狗。

英语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Unit 3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双河镇中心校宋文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认、读句型: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evening?I'm going to the cinema。并能对其中的动词和时间短语进行替换操练。能够听、说、认、读动词短语:take a trip 、go to the cinema、 read a magazine.能够听、说、读、写时间短语: next week/ this morning/this afternoon/this evening.并能够听、说、认、读时间短语:tomorrow 、tonight。 2、能力目标:能够在Pair work中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时间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能力。 二、学习策略:关注小组合作与交流,加强自主学习。 三、教学重点:能够听、说、读、写Let's learn部分的四会短语,并能替换be going to do 句型中的动词和时间短语对将来的活动进行表述。 四、教学难点:四会词语的听、说、读、写以及对be going to do 句型的理解和替换操练。 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录音机。 六、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What day is today ?(It's Wednesdays.) 2、What do we have on Wednesdays?Let me see...(看课表:We have ...) 3、What time is it now?(It's--;--)

教学设计以及说课稿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3课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大荔县实验小学:冯立红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六册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下面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设计意图、教学效果预计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简析: 1、教学内容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以“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迷人景色,总结出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点 本单元训练重点是“感受风景名胜的美丽,体会作者蕴于字里行间的喜爱之情,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这篇课文是这一重点的典型范文,之前已经有《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作了铺垫,在本文中又有许多句子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可以进行充分的体会。 3、教学目的 ①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感受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特有的美;

②准确理解描写四季美景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各个季节景色特点观察的方法; 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情感朗读理解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 学法: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比较法、发现法与探究法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 三、教学设计意图: (一)、关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意图: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在“春、夏、秋、冬”各部分教学中,我将用配有相应文字的精美图片展现小兴安岭的美景。这样,在图文对照下,吸引学生注意力,直观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主动学习,有所感悟;直接展示教学难点,主导学生对重难点词句形象地理解,体会句子的生动描写,进而满怀喜爱之情,有所抒发。 比如:学生欣赏夏天“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之后,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有所感慨,就适时地让学生谈出自己美的感受——这其中就蕴含着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

优秀教学设计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们团队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面试方法与技巧》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及成效特色五方面逐一进行阐述。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属于“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次课属于第七单元模块三《面试方法与技巧》的内容,所需学时4学时。 (二)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自动化系三年级学生,即毕业班级,学生对求职知识需求强烈,面试知识略知一二,但不系统;90后的高职生具有信息化能力强、爱动不爱静、爱做不爱钻等特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面试知识、提升应聘能力和信息化设备使用、审美、协作等各项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信息化环境下,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找到成就感,增强求职自信。 (四)教学重难点 面试自我介绍与面试礼仪——教学重点 面试问题回答——教学难点 二、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内容、对象与目标,以做中教、做中学、错中学的教学理念为引领,选择运用自主学习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自我训练法、游戏法,形成课堂的有效翻转,最终完成对面试知识的理解深化和面试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教学手段

片及游戏软件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资源共建共享、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即时互动,提供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 本次课由课前学习与准备、课堂任务实施与分析、课后训练与提升三个阶段,聆听面试、准备面试、体验面试、面试反思、面试检验、面试拓展6大教学环节组成。 (一)课前学习与准备——知识的初步认知 环节1 聆听面试 学生在网站“教学内容”、“拓展资源”板块,自主学习教案、课件、教师自制微课、网络优秀微课,形成对面试知识的初步认知。 环节2 准备面试 教师在两周前通过移动学习平台,下发《职来职往实践教学方案》和任务单。对不同角色提出不同任务要求。 职来职往角色分工及任务要求 了解活动流程之后,自愿选择不同角色,并按要求进行相关内容准备,并制作课堂所需ppt 。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人:杨光再 授课时间:2017.3、27 授课地点:白泥小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见到的景象。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悟并学习作者虚实结合、运用对比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激发学生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 2、体会小女孩的美好愿望,珍惜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产生的幻想中体会她的悲惨命运。 【教学难点】从最后两个自然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关于填写五次擦燃火柴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卖火柴小女孩的画面,“看到这幅画面你想起了谁?”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师: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围绕“幸福”,提出疑问 出示句子1: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指名读。问:为什么冻死了嘴角还带着微笑?) 出示句子2: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了。 (她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明明那么悲惨,为什么说她是幸福的?) 三、层层深入,品味“幸福” (一)整体感知课文,深悟第二部分内容 1、快速浏览课文第5-10自然段,思考:在寒冷和饥饿中,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 2、指名回答。

(二)深入研读第一次擦火柴的部分 1、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第一次擦燃火柴的语句,一起来读一读。 阅读提示: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小女孩所在的现实生活是怎样的?说明什么? 2、指名回答。(体会小女孩现实生活是寒冷的,说明她需要温暖。) (三)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第二至第五次擦燃火柴部分) 1、小组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利用刚才的学法,小组内学习其他几次擦燃火柴的情节,班内交流汇报。 (自学提示: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找出描写其他几次擦燃火柴的语句,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小女孩所在的现实生活是怎样的?说明什么?) 2、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四人一组,每人一份) 3、感情朗读,体会情感,生谈体会,教师适时评价,及时释疑。 4、了解虚实结合,对比衬托的表达方式。 四、虚实对比,揭秘“幸福” 抓住重点句,进行感悟 1、小女孩死了,她“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8个生字,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使学生理解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正确看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用白板聚光灯功出示“观天”,剩余部分遮盖起来,问:“观”是什么意思同学们经常看到的天有多大(生交流) 2.互动小判断:“老师白板上只有‘观天’二字。”学生判断这个说法对不对,然后老师显示剩余部分,为后文如何看待事物做铺垫。 3.有一只小青蛙坐在水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有多大呢我们来学习课文《坐井观天》。 (二)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学生小组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生开火车读字,识词。 信沿抬际蛙错答还 井沿无边无际不信抬头青蛙弄错回答还用 (三)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

(四)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2.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男女生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 (2)说说读懂了什么。思考:小鸟和青蛙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3)比赛读读小鸟人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 4.感悟第三次对话。 (1)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朗读。 讨论: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它俩笑的含义是什么 (2)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五)戴头饰表演 (六)拓展活动 1.思考: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2.全班交流。指名续编第四次对话(戴头饰)。 (七)谈感悟 学习了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坐井观天》说课稿 《坐井观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文中有大量对话,很适合学生阅读。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在本堂课的设计中,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感受文本内容。 一、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