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竞赛辅导书一

高中数学竞赛辅导书一
高中数学竞赛辅导书一

一、《金版奥塞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分为高一分册,高二分册,高中综合分册主编前两本刘康宁,后一本左宗明。

二、《冲刺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主编王卫华吴伟朝浙江大学出版社

三、《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解题方法大全》山西教育出版社主编周沛耕王中峰

请问这三本书分别怎么样?还有什么好书?(适合刚刚接触数学竞赛的学生)分享到:

2010-02-08 15:38

天天爱答题,抽奖送惊喜~

提问者采纳

一、《金版奥塞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分为高一分册,高二分册,高中综合分册主编前两本刘康宁,后一本左宗明。这个比较适合刚刚开始学习奥赛的同学,而且是才学完高中知识的,可以循序渐进从高一的开始,到高中综合;

二、《冲刺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主编王卫华吴伟朝浙江大学出版社;适合最后在考试前1-2个月用;

三、《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解题方法大全》山西教育出版社主编周沛耕王中峰;这个是给有一定基础的同学用的,即是学了一段时间的学生试用的;

如果我说的话,一边可以用第一种书,并且选择高考题中难度较大的熟悉高中题的解题手法,熟练基本技巧,可能效果较好(这个仅是我的方法)

何天成:从高联到IMO金牌,超详细数学竞赛学习方法(三)

何天成:从高联到IMO金牌,超详细数学竞赛学习方法(三) 本文作者何天成,第58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金牌获得者,华南师大附中2017届毕业生,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7级新生。作者非常详细地阐述了从高联一试/二试,到参加CMO,国家集训队,走向IMO,各级竞赛的心路历程和学习方法,对于参加竞赛的同学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因为篇幅较长,故分为三篇分享给大家,这是第三篇。请看过的同学温故知新,没看过的同学一定要认真做好笔记,满满的干货~正文如下:下面这些内容主要针对自学,如果你有一个会精心安排你的备考计划的竞赛教练,下面的这些内容仅供参考,主要还是要跟着教练的思路走。 关于培训,在这里我不作推荐,但是个人觉得最好还是要参加一些培训,了解一下最新的题目和方法。具体的备考建议一推荐的书和题 以下讲的这些都是我自己听过或者做过的书和题目,应该大部分都可以在网上找到pdf 版本,没有提到的书和题很可能是没有做过的。不敢枉加评价。 一般来说,刚刚接触竞赛的新人都需要一套系统全面的入门书籍,比如:《奥赛经典》、《奥数教程》、《小丛书》等。对于这些书,如果可以的话当然是选一套书慢慢啃,但其实几乎没有人能够有毅力地踏踏实实做完一套这样的“大

部头”...... 所以你可以先了解一下做题的方法,然后做一些题,不一定要做完所有习题。 在刚开始接触新的领域的时候可以直接看例题的答案,但是最好每个题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至少也应该知道自己没有突破的地方在哪——那就是你能学到的新东西。要学会举一反三,这样很快就能掌握很多方法。 关于联赛的模拟题,除了学校教练的题目,我只做过《中等数学》的模拟题(包括增刊和非增刊)。模拟题的难度总归与真正联赛有差距,所以如果有些套题做下来一点思路都没有,很可能是题目确实难,不必太在意;但是如果是自己算错的很多,就要找原因了。事实上,我自己的体会是,增刊模拟题一试平均分与真实联赛的成绩差距不会很大。可能模拟会稍难一些,但是真正考联赛的时候会比较紧张,也有可能会出现低级失误。 在稍稍进步一些之后,实际上你己经可以做出一部分联赛二试难度的题目了,但是稳定性却不能保证。这个时候,比较重要的是补充短板。可以看之后的具体分支中的书。 关于备战二试较难的题目和CMO 以上级别的考试,我强烈推荐单蹲的《数学竞赛研究教程》。尽管这本书不厚,但其中很多章节里的思想很关键。尽管现在新的方法很多,很多很难的题目却恰恰用的是老的方法。我觉得这本书是值得从头到尾扎实地把所有题做一遍的。

高中数学竞赛校本课程

高中数学竞赛校本课程 一、课程目标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也是研究模式与秩序的一门学科。数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作为科学基础的地位,中学数学的内容与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尤其是通过数学学习培养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将在更深一层次的科学研究中大有作为。 1、夯实学生数学基础,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数学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演绎推理、直觉猜想、归纳抽象、体系构建、算法设计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能力,数学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数学创新意识。 2、努力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全面渗透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欣赏数学的美学魅力,认识数学的价值,崇尚数学的思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与方法。 3、多角度衔接高等教育,大胆引入现代数学基本理念,为学生继续从事高深科学领域的学习奠定所必需的数学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课程内容特色 本课程始终围绕学生群体设计,从他们的学习与发展的实际学情为基本出发点。课程的内容的选择是严格的,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能体现数学教学的特点。本课程设计向要突现以下几点: 1、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学以致用”,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进入运用的层次,接受实践的考验。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数学的最大发展是应用,这也对数学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课程在数学知识的理论应用与实践运用上大大加强,数学的融会贯通与“数学建模”成为主体;加强了数学各分支间的结合,以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贯穿数学学习。 2、重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养成的创新学习理念 传授数学知识不是数学教学的重点,‘授人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本课程的核心。课程不完全以知识系统为主线,很多例题与练习是为了凸现其中的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而设计。本课程试图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养成为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探索研究,实践应用”的空间,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钻研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理性的数学思维,养成勇于创新的科学理念。 3、拓展数学视野,形成开放体系,努力增强时代感 由于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为具备教好的数学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学生,因此在内容上必须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要能够印发学生的思考,要有新的知识内容与视角,传统的 数学课程内容长期以来已经模式化,可选择性不强,本课程大胆突破高考限制,引入“向量几何”、“矩阵理论”、“概率统计”、“线性规划”、“微积分初步”等现代数学内容,摆脱以往数学课程内容的被动与滞后,是本课程力图突破的一点。此外,本课程通过每个章节设置的“本章阅读”介绍著名数学家、数学趣题、数学发展史以及最新数学进展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数学兴趣。 三、课程内容与数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 第一章.集合与命题 第二章.函数 第三章.不等式 第四章.三角函数

高中数学竞赛_函数【讲义】

1 第三章 函数 一、基础知识 定义1 映射,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 ,B ,依对应法则f ,若对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B 中都有唯一一个元素与之对应,则称f : A →B 为一个映射。 定义2 单射,若f : A →B 是一个映射且对任意x , y ∈A , x ≠y , 都有f (x )≠f (y )则称之为单射。 定义3 满射,若f : A →B 是映射且对任意y ∈B ,都有一个x ∈A 使得f (x )=y ,则称f : A →B 是A 到B 上的满射。 定义4 一一映射,若f : A →B 既是单射又是满射,则叫做一一映射,只有一一映射存在逆映射,即从B 到A 由相反的对应法则f -1构成的映射,记作f -1: A →B 。 定义5 函数,映射f : A →B 中,若A ,B 都是非空数集,则这个映射为函数。A 称为它的定义域,若x ∈A , y ∈B ,且f (x )=y (即x 对应B 中的y ),则y 叫做x 的象,x 叫y 的原象。集合{f (x )|x ∈A }叫函数的值域。通常函数由解析式给出,此时函数定义域就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如函数y =3x -1的定义域为{x |x ≥0,x ∈R}. 定义6 反函数,若函数f : A →B (通常记作y =f (x ))是一一映射,则它的逆映射f -1: A →B 叫原函数的反函数,通常写作y =f -1(x ). 这里求反函数的过程是:在解析式y =f (x )中反解x 得x =f -1(y ),然后将x , y 互换得y =f -1(x ),最后指出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例如:函数y =x -11的反函数是y =1-x 1(x ≠0). 定理1 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定理2 在定义域上为增(减)函数的函数,其反函数必为增(减)函数。 定义7 函数的性质。 (1)单调性:设函数f (x )在区间I 上满足对任意的x 1, x 2∈I 并且x 1< x 2,总有f (x 1)f (x 2)),则称f (x )在区间I 上是增(减)函数,区间I 称为单调增(减)区间。 (2)奇偶性: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D ,且D 是关于原点对称的数集,若对于任意的x ∈D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是奇函数;若对任意的x ∈D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是偶函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周期性:对于函数f (x ),如果存在一个不为零的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每一个数时,f (x +T )=f (x )总成立,则称f (x )为周期函数,T 称为这个函数的周期,如果周期中存在最小的正数T 0,则这个正数叫做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 定义8 如果实数a a }记作开区间(a , +∞),集合{x |x ≤a }记作半开半闭区间(-∞,a ]. 定义9 函数的图象,点集{(x ,y )|y =f (x ), x ∈D}称为函数y =f (x )的图象,其中D 为f (x )的定义域。通过画图不难得出函数y =f (x )的图象与其他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a ,b >0);(1)向右平移a 个单位得到y =f (x -a )的图象;(2)向左平移a 个单位得到y =f (x +a )的图象;(3)向下平移b 个单位得到y =f (x )-b 的图象;(4)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5)与函数y =-f (-x ) 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6)与函数y =f -1(x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7)与函数y =-f (x ) 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 定理3 复合函数y =f [g (x )]的单调性,记住四个字:“同增异减”。例如y = x -21, u=2-x 在(-∞,2)上是减函数,y =u 1在(0,+∞)上是减函数,所以y =x -21在(-∞,2)上是增函数。 注: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为同增异减。这里不做严格论证,求导之后是显然的。 二、方法与例题 1.数形结合法。 例1 求方程|x -1|=x 1的正根的个数 .

201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及解答

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A 卷) 一试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1. 若正数,a b 满足()2362log 3log log a b a b +=+=+,则11 a b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设连等式值为k ,则2 3 2 ,3 ,6k k k a b a b --==+=,可得答案108 分析:对数式恒等变形问题,集训队讲义专门训练并重点强调过 2. 设集合3|12b a b a ?? +≤≤≤????中的最大元素与最小你别为,M m ,则M m -的值为______. 答案:33251b a +≤+= ,33 b a a a +≥+≥ ,均能取到,故答案为5-分析:简单最值问题,与均值、对勾函数、放缩有关,集训队讲义上有类似题 3. 若函数()21f x x a x =+-在[0,)+∞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零点分类讨论去绝对值,答案[]2,0- 分析:含绝对值的函数单调性问题,集训队讲义专门训练并重点强调过 4. 数列{}n a 满足12a =,()()*1221n n n a a n N n ++=∈+,则 2014 122013a a a a =+++______. 答案:()1221 n n n a a n ++=+,迭乘得()121n n a n -=+,()212232421n n S n -=+?+?+++, 乘以公比错位相减,得2n n S n =,故答案为2015 2013 . 分析:迭乘法求通项,等差等比乘积求前n 项和,集训队讲义专门训练并重点强调过 5. 正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M N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MN 与PC 之间的距离是 ________. 答案:OB 为公垂线方向向量,故距离为12OB =分析:异面直线距离,也可以用向量法做,集训队讲义专门练并重点强调过 6. 设椭圆Γ的两个焦点是12,F F ,过点1F 的直线与Γ交于点,P Q .若212PF F F =,且1134PF QF =,则 椭圆Γ的短轴与长轴的比值为________. 答案:不妨设焦点在x 轴(画图方便),设114,3PF QF ==,焦距为2c ,224a c =+, 可得△2PQF 三边长为7,21,2c c + ,过2F 作高,利用勾股可得5c =. 分析:椭圆中常规计算,与勾股定理、解三角形、斯特瓦尔特等有关,集训队讲义训练过相关 7. 设等边三角形ABC 的内切圆半径为2,圆心为I .若点P 满足1PI =,则△APB 与△APC 的面积之 比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sin sin APB APC S PAB S PAC ∠=∠,又两角和为60 最大,即AP 与 (),1I 切于对称轴右侧 2 分析:平面几何最值、面积、三角函数、轨迹

高中数学竞赛教案讲义(7)解三角形

第七章 解三角形 一、基础知识 在本章中约定用A ,B ,C 分别表示△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分别表示它们所对的各边长,2 c b a p ++=为半周长。 1.正弦定理:C c B b A a sin sin sin ===2R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 推论1:△ABC 的面积为S △ABC =.sin 2 1sin 21sin 21B ca A bc C ab == 推论2:在△ABC 中,有bcosC+ccosB=a. 推论3:在△ABC 中,A+B=θ,解a 满足) sin(sin a b a a -=θ,则a=A. 正弦定理可以在外接圆中由定义证明得到,这里不再给出,下证推论。先证推论1,由正弦函数定义,BC 边上的高为bsinC ,所以S △ABC =C ab sin 2 1;再证推论2,因为B+C=π-A ,所以sin(B+C)=sinA ,即sinBcosC+cosBsinC=sinA ,两边同乘以2R 得bcosC+ccosB=a ;再证推论3,由正弦定理B b A a sin sin =,所以)sin()sin(sin sin A a A a --=θθ,即sinasin(θ-A)=sin(θ-a)sinA ,等价于21-[cos(θ-A+a)-cos(θ-A-a)]= 2 1-[cos(θ-a+A)-cos(θ-a-A)],等价于cos(θ-A+a)=cos(θ-a+A),因为0<θ-A+a ,θ-a+A<π. 所以只有θ-A+a=θ-a+A ,所以a=A ,得证。 2.余弦定理:a 2=b 2+c 2-2bccosA bc a c b A 2cos 2 22-+=?,下面用余弦定理证明几个常用的结论。 (1)斯特瓦特定理:在△ABC 中,D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BD=p ,DC=q ,则AD 2=.22pq q p q c p b -++ (1) 【证明】 因为c 2=AB 2=AD 2+BD 2 -2AD ·BDcos ADB ∠, 所以c 2=AD 2+p 2-2AD ·pcos .ADB ∠ ① 同理b 2=AD 2+q 2-2AD ·qcos ADC ∠, ② 因为∠ADB+∠ADC=π, 所以cos ∠ADB+cos ∠ADC=0, 所以q ×①+p ×②得 qc 2+pb 2=(p+q)AD 2+pq(p+q),即AD 2=.22pq q p q c p b -++ 注:在(1)式中,若p=q ,则为中线长公式.2 222 22a c b AD -+=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抽屉原理

§23抽屉原理 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例如:“13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出生在相同月份”;“某校400名学生中,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天过生日”;“2003个人任意分成200个小组,一定存在一组,其成员数不少于11”;“把[0,1]内的全部有理数放到100个集合中,一定存在一个集合,它里面有无限多个有理数”。这类存在性问题中,“存在”的含义是“至少有一个”。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只要求指明存在,一般并不需要指出哪一个,也不需要确定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东西找出来。这类问题相对来说涉及到的运算较少,依据的理论也不复杂,我们把这些理论称之为“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迪里赫莱(Dirichlet)运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所以又称“迪里赫莱原理”,也有称“鸽巢原理”的。这个原理可以简单地叙述为“把10个苹果,任意分放在9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这个道理是非常明显的,但应用它却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抽屉原理是国际国内各级各类数学竞赛中的重要内容,本讲就来学习它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 (一)抽屉原理的基本形式 定理1、如果把n+1个元素分成n个集合,那么不管怎么分,都存在一个集合,其中至少有两个元素。 证明:(用反证法)若不存在至少有两个元素的集合,则每个集合至多1个元素,从而n 个集合至多有n个元素,此与共有n+1个元素矛盾,故命题成立。 在定理1的叙述中,可以把“元素”改为“物件”,把“集合”改成“抽屉”,抽屉原理正是由此得名。 同样,可以把“元素”改成“鸽子”,把“分成n个集合”改成“飞进n个鸽笼中”。“鸽笼原理”由此得名。 例题讲解 1.已知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内(包括边界)有任意五个点(图1)。证明:至少有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 2.从1-100的自然数中,任意取出51个数,证明其中一定有两个数,它们中的一个是另一个的整数倍。

高中数学竞赛介绍,尖子生请收好

高中数学竞赛介绍,尖子生请收好! 首先,强调一点: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学数学竞赛,要想学习数学竞赛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高考数学可以轻松应对; ?对数学竞赛有兴趣,自发选择学习数学竞赛; ?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高考涉及的其他学科不存在太大问题,或个人的竞赛前景远优于高考前景。 数学竞赛需要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很大的,并且如果因为学习竞赛受挫而导致对数学产生负情绪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我从不提倡“全民竞赛”。当然,如果你恰好符合以上的四个条件,那么你一定要学习竞赛。为什么?因为学习数学竞赛的好处很多。 与其他学科竞赛一样,学习数学竞赛除了能在升入高校方面获得保送或降分的优惠外,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乃至今后的学术研究或是社会工作是尤为重要的。

因此,若你有足够的实力,精力和时间,那么竞赛将是你们的不二之选。 此外,数学竞赛学到一定深度后就会发现,数学竞赛不再是由知识结构和解题方法组成,而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运用,而思维能力的价值是远超过数学本身的,这将会对学生以后对问题的思考与对事物的判断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当然,这是后话。 说归说,高中数学竞赛指的究竟是什么?我想说的是,绝不仅仅是高联(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这么简单。下面,我就带着大家理一理高中阶段可能会遇到的竞赛。

1.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旨在选拔在数学方面有突出特长的同学,让他们进入全国知名高等学府,而且选拔成绩比较优异的同学进入更高级别的竞赛,直至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并且通过竞赛的方式,培养中学生对于数学的

兴趣,让学生们爱好数学,学习数学,激发学生们的钻研精神,独立思考精神以及合作精神。 2.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 CMO考试完全模拟IMO进行,每天3道题,限四个半小时完成。每题21分(为IMO试题的3倍,为符合中国人的认知习惯),6个题满分为126分。颁奖与IMO类似,设立一、二、三等奖,分数最高的约前60名选手将组成参加当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简称IMO)的中国国家集训队。 3.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简称IMO)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中学生数学学科竞赛活动。 正如专家们指出:IMO的重大意义之一是促进创造性的思维训练,对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这种训练尤为重要。数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运算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有严密的思维逻辑,有灵活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我的感觉,如果高考的数学难度有两星,那么高联的一试难度大概有三颗星,二试难度大概有四颗星;而CMO和IMO的难度大概在五颗星左右。因此,参加高中竞赛的确

【数学竞赛各阶段书籍推荐】

金牌学生推荐(可参照选择) 一、第零阶段:知识拓展 《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数学选修4-5:不等式选讲》 《数学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二、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各省赛区预赛(即省选初赛) 1、《五年高考三年模拟》B版或《3年高考2年模拟》第二轮复习专用 2、《高中数学联赛备考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五颗星) 3、《奥赛经典:超级训练系列》高中数学沈文选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五颗星) 4、单樽《解题研究》(推荐指数五颗星) 5、单樽《平面几何中的小花》(个别地区竞赛会考到平几) 6、《平面几何》浙江大学出版社 7、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苏勇熊斌著 三、第二阶段: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一试 0、《奥林匹克数学中的真题分析》沈文选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五颗星) 1、《高中数学联赛考前辅导》熊斌冯志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数学竞赛培优教程(一试)》浙江大学出版社 3、命题人讲座《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单樽 4、《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小丛书第二版,冯志刚) 5、《数列与归纳法》浙江大学出版社韦吉珠 6、《解析几何的技巧》单樽(建议买华东师大出版的版本) 7、《概率与期望》单樽 8、《同中学生谈排列组合》苏淳 9、《函数与函数方程》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 10、《三角函数》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 11、《奥林匹克数学中的几何问题》沈文选(推荐指数五颗星) 12、《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13、《解析几何》浙江大学出版社 二试 平几 1、高中数学竞赛解题策略(几何分册)沈文选(推荐指数五颗星)

2、《奥林匹克数学中的几何问题》沈文选(推荐指数五颗星) 3、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平面几何》 4、浙大小红皮《平面几何》 5、沈文选《三角形的五心》 6、田廷彦《三角与几何》 7、田廷彦《面积与面积方法》 不等式 8、《初等不等式的证明方法》韩神 9、命题人讲座《代数不等式》计神 10、《重要不等式》中科大出版社 11、奥林匹克小丛书《柯西不等式与平均值不等式》 数论 (9,10,11选一本即可,某位大神说二试改为四道题以来没出过难题) 12、奥林匹克小丛书初中版《整除,同余与不定方程》 13、奥林匹克小丛书《数论》 14、命题人讲座《初等数论》冯志刚 组合 15、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组合数学》 16、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组合几何》 17、命题人讲座刘培杰《组合问题》 18、《构造法解题》余红兵 19、《从特殊性看问题》中科大出版社 20、《抽屉原则》常庚哲 四、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hinese Mathematical Olympiad)及以上 命题人讲座《圆》田廷彦 《近代欧式几何学》 《近代的三角形的几何学》 《不等式的秘密》范建熊、隋振林 《奥赛经典:奥林匹克数学中的数论问题》沈文选 《奥赛经典: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程》叶军 《初等数论难题集》 命题人讲座《图论》 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图论》 《走向IMO》

高中数学竞赛教案讲义(17)整数问题

第十七章 整数问题 一、常用定义定理 1.整除:设a,b ∈Z,a ≠0,如果存在q ∈Z 使得b=aq ,那么称b 可被a 整除,记作a|b ,且称b 是a 的倍数,a 是b 的约数。b 不能被a 整除,记作a b. 2 带余数除法:设a,b 是两个给定的整数,a ≠0,那么,一定存在唯一一对整数q 与r ,满足b=aq+r,0≤r<|a|,当r=0时a|b 。3.辗转相除法:设u 0,u 1是给定的两个整数,u 1≠0,u 1 u 0,由2可得下面k+1个等式:u 0=q 0u 1+u 2,01且n 为整数,则k a k a a p p p n 2121 ,其中p j (j=1,2,…,k)是质数(或称素数),且在不计次序的意义下,表示是唯一的。 6.同余:设m ≠0,若m|(a-b),即a-b=km ,则称a 与b 模同m 同余,记为a ≡b(modm),也称b 是a 对模m 的剩余。 7.完全剩余系:一组数y 1,y 2,…,y s 满足:对任意整数a 有且仅有一个y j 是a 对模m 的剩余,即a ≡y j (modm),则y 1,y 2,…,y s 称为模m 的完全剩余系。 8.Fermat 小定理:若p 为素数,p>a,(a,p)=1,则a p-1≡1(modp),且对任意整数a,有a p ≡a(modp). 9.若(a,m)=1,则)(m a ≡1(modm), (m)称欧拉函数。 10.(欧拉函数值的计算公式)若k a k a a p p p m 2121 ,则 (m)=.)11(1 k i i p m 11.(孙子定理)设m 1,m 2,…,m k 是k 个两两互质的正整数,则同余组: x ≡b 1(modm 1),x ≡b 2(modm 2),…,x ≡b k (modm k )有唯一解, x ≡'1M M 1b 1+'2M M 2b 2+…+'k M M k b k (modM), 其中M=m 1m 2m k ;i M =i m M ,i=1,2,…,k ;i i M M '≡1(modm i ),i=1,2,…,k. 二、方法与例题 1.奇偶分析法。 例1 有n 个整数,它们的和为0,乘积为n ,(n>1),求证:4|n 。 2.不等分析法。 例2 试求所有的正整数n ,使方程x 3+y 3+z 3=nx 2y 2z 2有正整数解。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_数列

数列 一、基础知识 定义1 数列,按顺序给出的一列数,例如1,2,3,…,n ,…. 数列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两种,数列{a n }的一般形式通常记作a 1, a 2, a 3,…,a n 或a 1, a 2, a 3,…,a n …。其中a 1叫做数列的首项,a n 是关于n 的具体表达式,称为数列的通项。 定理1 若S n 表示{a n }的前n 项和,则S 1=a 1, 当n >1时,a n =S n -S n -1. 定义2 等差数列,如果对任意的正整数n ,都有a n +1-a n =d (常数),则{a n }称为等差数列,d 叫做公差。若三个数a , b , c 成等差数列,即2b =a +c ,则称b 为a 和c 的等差中项,若公差为d, 则a =b -d, c =b +d. 定理2 等差数列的性质:1)通项公式a n =a 1+(n -1)d ;2)前n 项和公式: S n =d n n na a a n n 2 )1(2)(11-+=+;3)a n -a m =(n -m)d ,其中n , m 为正整数;4)若n +m=p +q ,则a n +a m =a p +a q ;5)对任意正整数p , q ,恒有a p -a q =(p -q )(a 2-a 1);6)若A ,B 至少有一个不为零,则{a n }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S n =An 2+Bn . 定义3 等比数列,若对任意的正整数n ,都有 q a a n n =+1,则{a n }称为等比数列,q 叫做公比。 定理3 等比数列的性质:1)a n =a 1q n -1 ;2)前n 项和S n ,当q ≠1时,S n =q q a n --1)1(1;当q =1时,S n =na 1;3)如果a , b , c 成等比数列,即b 2=ac (b ≠0),则b 叫做a , c 的等比中项;4)若m+n =p +q ,则a m a n =a p a q 。 定义4 极限,给定数列{a n }和实数A ,若对任意的ε>0,存在M ,对任意的n >M(n ∈N ),都有|a n -A |<ε,则称A 为n →+∞时数列{a n }的极限,记作.lim A a n n =∞ → 定义5 无穷递缩等比数列,若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q 满足|q |<1,则称之为无穷递增等比数列,其前n 项和S n 的极限(即其所有项的和)为q a -11(由极限的定义可得)。 定理3 第一数学归纳法:给定命题p (n ),若:(1)p (n 0)成立;(2)当p (n )时n =k 成立时能推出p (n )对n =k +1成立,则由(1),(2)可得命题p (n )对一切自然数n ≥n 0成立。 竞赛常用定理 定理4 第二数学归纳法:给定命题p (n ),若:(1)p (n 0)成立;(2)当p (n )对一切n ≤k 的自然数n 都成立时(k ≥n 0)可推出p (k +1)成立,则由(1),(2)可得命题p (n )对一切自然数n ≥n 0成立。 定理5 对于齐次二阶线性递归数列x n =ax n -1+bx n -2,设它的特征方程x 2=ax +b 的两个根为α,β:(1)若α≠β,则x n =c 1a n -1+c 2βn -1,其中c 1, c 2由初始条件x 1, x 2的值确定;(2)若α=β,则x n =(c 1n +c 2) αn -1,其中c 1, c 2的值由x 1, x 2的值确定。 二、方法与例题 1.不完全归纳法。 这种方法是从特殊情况出发去总结更一般的规律,当然结论未必都是正确的,但却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普遍方式。通常解题方式为:特殊→猜想→数学归纳法证明。 例1 试给出以下几个数列的通项(不要求证明);1)0,3,8,15,24,35,…;2)1,5,19,65,…;3)-1,0,3,8,15,…。 【解】1)a n =n 2-1;2)a n =3n -2n ;3)a n =n 2-2n . 例2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 21,a 1+a 2+…+a n =n 2a n , n ≥1,求通项a n . 【解】 因为a 1= 2 1,又a 1+a 2=22·a 2,

高中数学竞赛训练题—填空题

高中数学竞赛训练题—填空题 1. 若不等式1-log a )10(x a -<0有解,则实数a 的范围是 . 2.设()f x 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满足(2)()f x f x +=-;又当01x ≤≤时, 1()2 f x x = ,则方程21 )(-=x f 的解集为 。 3.设200221,,,a a a Λ均为正实数,且 2 1 212121200221=++++++a a a Λ,则200221a a a ???Λ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 ,x R ∈ 函数()2sin 3cos 23 x x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 . 5. 设P 是圆2 2 36x y +=上一动点,A 点坐标为()20,0。当P 在圆上运动时,线段PA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为 . 6.. 设z 是虚数,1 w z z =+ ,且12w -<<,则z 的实部取值范围为 . 7. 设4 4 2 )1()1()(x x x x k x f --+-=。如果对任何]1,0[∈x ,都有0)(≥x f ,则k 的最小值为 . 8.= 。 9.设lg lg lg 111()121418x x x f x = +++++,则 1 ()()_________f x f x +=。 10.设集合{}1215S =L ,,,,{}123A a a a =,,是S 的子集,且()123a a a ,,满足: 123115a a a ≤≤<<,326a a -≤,那么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为 . 11.已知数列}{n a 满足,01=a ),2,1(1211Λ=+++=+n a a a n n n ,则n a =___ . 12.已知坐标平面上三点()()) 0,3,,A B C ,P 是坐标平面上的点,且 PA PB PC =+,则P 点的轨迹方程为 . 13.已知0 2sin 2sin 5=α,则) 1tan() 1tan(00-+αα的值是______________. 14.乒乓球比赛采用7局4胜制,若甲、乙两人实力相当,获胜的概率各占一半,则打完5局后仍不能结束比赛的概率等于_____________. 15.不等式 92) 211(42 2 +<+-x x x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竞赛书籍

细数那些年曾看过的数竞好书 ——转摘于网络 竞赛的学习远不同于高考,差异性的根源就来自老师这一角色的转变。所谓的教练,已经从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转变为了引路的灯塔。他们可以为学生搜集资料,编制试题,懂得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善于布局谋划学生的发展方向,却极少拿起教材真正教你些什么。 当学习过程中的第一知识来源几乎不再为你注入源头活水的时候,你自然明白,书本就成了你获取知识的唯一可行途径。你看什么书,它知识点讲解是否清楚,它囊括的练习题是否典型而具有启发性,就直接决定了你的学习质量,其重要性无需我再多言。 作为一个数学竞赛的过来人,我写下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分段介绍数学竞赛几个必经的层次,及其对应的参考书籍。希望给正在或者即将踏上长路奔驰的你,带来一些实质性的帮助。Period 1:初三毕业的那个夏天——高一的第一个学期结束 第一阶段是大多数竞赛生学习必备知识的阶段,说白了就是先把高考课程内要求掌握的所有知识自学完成,吃饱了上路。这一阶段的目标,清晰明确: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尽可能快地自学完成高考数学的绝大多数内容,在最短时间内达到高考的要求。 在这一部分,我并没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参考书,我只想介绍我当时的情况。我高中的第一个学期,期中考试数学分数非常低,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个数学竞赛组都存在的麻烦。于是我的竞赛老师就自己搜集了一些高考的难题,汇总,并且按照联赛一试的形式命制成了一套套的试题让我们练习。毫不夸张地说,到了期末,数学组的高考数学成绩就统治全班了,前前后后不过两个月的时间。 Period 2:高一第一学期结束的寒假 第二阶段是竞赛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开始竞赛的学习,是飞机起飞前的第一冲刺滑行阶段。我建议你需要完成的事情是:学习一试的内容和平面几何的内容。 对于一试部分的内容,我推荐的教材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奥数教程》,注意是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的基础篇(只有基础篇)。学数学竞赛的人不可能没听说这一套书,这一系列共分三本,分别在封面注明了高一到高三三个年级。高一的这一本包括的知识点有:集合、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向量和立体几何,除了集合包含一定的组合知识,其他的内容均为一试内容(可能还包括一点二试的代数内容),题目非常典型且有难度,不管是基础篇还是提高篇都是必须刷完的;高二这本书基础篇包括:一试难度的不等式,解析几何和复数,提高篇基本就是二试内容了,不推荐在这个阶段完成。 平面几何的内容,我只推荐一本书,这本书也是我唯一看过的一本平面几何的书:《奥赛经典——奥林匹克数学中的几何问题》,主要由沈文选老师编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请你无视第二篇和第三篇关于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的内容,重点在第一篇。除了三四五六七章(从托勒密到九点圆)可以略看,不是考察重点,其他都要认真看。这本书的精华就在每一章节的基础知识部分,严密细致的总结归纳,堪称平面几何教科书的典范。另外这本书上的题目难度分级也很合理,不是一味的难或者水,刷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能力的提升。一个小的不足是错误较多。 关于这一阶段的学习,还要多啰嗦几句。第一,两条线要穿插着进行,尤其是一试内容的学习,不仅是在这一阶段,在以后的过程中,都要保证常规的最低训练量;第二,这个阶段以及第三阶段,都是新知识学习的阶段,你的目标很明确:快速地把这个圈子摸一遍。所以对于部分难题,该放的果断放,必须保证一定的学习速度,但同时要保证质量,走马观花同样是大忌,建议题目的完成+阅读率在80-90%。 Period 3:高一第二学期开始到高一结束后暑假的中期 第三阶段是你一试实力进一步提升的阶段,同时也是你开始接触二试部分较难知识(数论、组合)的时期。一试在第二阶段已经说过,在第三阶段你要持续看那两本书。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设计汇编(上册)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编 (上部)

目 录 1、集合与函数概念实习作业…………………………………… 2、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3、对数的概念………………………………………………… 4、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 5、对数函数及其性质(2)…………………………………… 6、函数图象及其应用…………………………………… 7、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8、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9、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10、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1、循环结构 …………………………………………………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1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2)…………………………………… 14、函数sin()y A x ω?=+的图象………………………… 15、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 16、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1)……………… 17、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2)…………………… 18、正弦定理(1)…………………………………………………… 19、正弦定理(2)…………………………………………………… 20、正弦定理(3)……………………………………………………

21、余弦定理……………………………………………… 22、等差数列………………………………………………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25、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26、拋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27、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

1-19届希望杯数学竞赛初一[整理完整可以出书!]

目录 希望杯第一届(1990年)初中一年级第一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如果a,b都代表有理数,并且a+b=0,那么( ) A.a,b都是0.B.a,b之一是0.C.a,b互为相反数.D.a,b互为倒数. 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单项式.B.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C.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和是多项式.D.整式与整式的和是整式.

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有最小的自然数. B .没有最小的正有理数. C .没有最大的负整数. D .没有最大的非负数. 4.如果a ,b 代表有理数,并且a +b 的值大于a -b 的值,那么 ( ) A .a ,b 同号. B .a ,b 异号. C .a >0. D .b >0. 5.大于-π并且不是自然数的整数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6.有四种说法: 甲.正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乙.正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丙.负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丁.负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这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7.a 代表有理数,那么,a 和-a 的大小关系是 ( ) A .a 大于-a . B .a 小于-a . C .a 大于-a 或a 小于-a . D .a 不一定大于-a . 8.在解方程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到的方程和原方程同解,可以在原方程的两边( ) A .乘以同一个数.B .乘以同一个整式.C .加上同一个代数式.D .都加上1. 9.杯子中有大半杯水,第二天较第一天减少了10%,第三天又较第二天增加了10%,那么,第三天杯中的水量与第一天杯中的水量相比的结果是( ) A .一样多. B .多了. C .少了. D .多少都可能. 10.轮船往返于一条河的两码头之间,如果船本身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固定的,那么,当这条河的水流速度增大时,船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将( ) A .增多. B .减少. C .不变. D .增多、减少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111516 0.01253(87.5)(2)4571615 ?- ?-÷?+--= ______. 2.2-2=______. 3.2481632 (21)(21)(21)(21)(21) 21 +++++-=________. 4. 关于x 的方程 12 148 x x +--=的解是_________. 5.1-2+3-4+5-6+7-8+…+4999-5000=______. 6.当x=- 24 125 时,代数式(3x 3-5x 2+6x -1)-(x 3-2x 2+x -2)+(-2x 3+3x 2+1)的值是____. 7.当a=-0.2,b=0.04时,代数式 272711 ()(0.16)()73724 a b b a a b --++-+的值是______. 8.含盐30%的盐水有60千克,放在秤上蒸发,当盐水变为含盐40%时,秤得盐水的重是______克.

高中数学竞赛标准教材讲义函数教案

第三章 函数 一、基础知识 定义1 映射,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 ,B ,依对应法则f ,若对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B 中都有唯一一个元素与之对应,则称f : A →B 为一个映射. 定义2 单射,若f : A →B 是一个映射且对任意x , y ∈A , x ≠y , 都有f (x )≠f (y )则称之为单射. 定义3 满射,若f : A →B 是映射且对任意y ∈B ,都有一个x ∈A 使得f (x )=y ,则称f : A →B 是A 到B 上的满射. 定义4 一一映射,若f : A →B 既是单射又是满射,则叫做一一映射,只有一一映射存在逆 映射,即从B 到A 由相反的对应法则f -1构成的映射,记作f -1 : A →B . 定义5 函数,映射f : A →B 中,若A ,B 都是非空数集,则这个映射为函数.A 称为它的定义域,若x ∈A , y ∈B ,且f (x )=y (即x 对应B 中的y 则y 叫做x 的象,x 叫y 的原象.集合{f (x )|x ∈A }叫函数的值域.通常函数由解析式给出,此时函数定义域就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如函数y =3x -1的定义域为{x |x ≥0,x ∈R}. 定义6 反函数,若函数f : A →B (通常记作y =f (x ))是一一映射,则它的逆映射f -1 : A →B 叫原函数的反函数,通常写作y =f -1(x ). 这里求反函数的过程是:在解析式y =f (x )中反解x 得x =f -1(y ),然后将x , y 互换得y =f -1(x ),最后指出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例如:函数y = x -11的反函数是y =1-x 1 (x ≠0). 定理1 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定理2 在定义域上为增(减)函数的函数,其反函数必为增(减)函数. 定义7 函数的性质. (1)单调性:设函数f (x )在区间I 上满足对任意的x 1, x 2∈I 并且x 1< x 2,总有 f (x 1)f (x 2)),则称f (x )在区间I 上是增(减)函数,区间I 称为单调增(减)区间. (2)奇偶性: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D ,且D 是关于原点对称的数集,若对于任意的x ∈D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是奇函数;若对任意的x ∈D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是偶函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周期性:对于函数f (x ),如果存在一个不为零的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每一个数时,f (x +T )=f (x )总成立,则称f (x )为周期函数,T 称为这个函数的周期,如果周期中存在最小的正数T 0,则这个正数叫做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 定义8 如果实数a a }记作开区间(a , +∞集合{x |x ≤a }记作半开半闭区间(-∞,a ]. 定义9 函数的图象,点集{(x ,y )|y =f (x ), x ∈D}称为函数y =f (x )的图象,其中D 为f (x )的定义域.通过画图不难得出函数y =f (x )的图象与其他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a ,b >0);(1)向右平移a 个单位得到y =f (x -a )的图象;(2)向左平移a 个单位得到y =f (x +a )的图象;(3)向下平移b 个单位得到y =f (x )-b 的图象;(4)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 称;(5)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6)与函数y =f -1 (x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7)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 定理3 复合函数y =f [g (x )]的单调性,记住四个字:“同增异减”.例如y = x -21 , u=2-x 在(-∞,2)上是减函数,y = u 1在(0,+∞)上是减函数,所以y =x -21在(-∞,2)上是增函数. 注: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为同增异减.这里不做严格论证,求导之后是显然的. 二、方法与例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