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徐州”建设的实施意见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徐州”建设的实施意见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徐州”建设的实施意见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徐州”建设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徐政发[2014]27号

【发布部门】徐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4.04.01

【实施日期】2014.04.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徐州”建设的实施意见

(徐政发〔2014〕2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为加快推进我市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增强公共服务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促进“智慧徐州”建设有序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

智慧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智慧徐州”建设是将智慧化技术与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进行有效融合,推进徐州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建设“智慧徐州”,有利于加快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

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是我市抢占发展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的战略举措。全市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建设“智慧徐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抢抓机遇、齐心协力,扎实推进“智慧徐州”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徐州特大型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总体定位,以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为基础,以智慧化发展为主导,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加强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政务协同、民生服务、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应用,统筹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开创徐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统筹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协调发展,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集约建设,对已建或在建项目注重整合提升,对待建项目注重标准先行。同时,大力推进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的协同共享和建设管理集约化、应用系统平台化、资源利用社会化,走低成本、高效益的智慧化建设之路。

以人为本、强化均等。促进信息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创造公平、便捷的信息化应用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布局,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智慧化建设成果。

基础优先、示范带动。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先行建设公共性、基础性、创新示范性、业务协同性项目,提供基础环境支持和保

障;再逐步开展应用类项目建设,并以此促进基础平台的使用和推广,实现基础平台与应用的良性互动。同时加快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工程的示范建设,增强辐射和带动作用。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入多样化的项目建设运营机制,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运作为主导,开展项目建设和运营,政府加强规划引导,积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统筹推进、保障安全。正确处理“智慧徐州”建设与网络信息安全的关系,推进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架构,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安全体系,提升自主可控水平。实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与应用系统同步规划建设,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为“智慧徐州”建设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智慧徐州”是我市“十二五”末和“十三五”信息化发展的新主题,总体建设目标是“智慧引领,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具体包括“一枢纽、三中心”,即统筹建设“智慧徐州”枢纽、创新打造产业集聚中心、协同推进高效运行中心、融合构筑公共服务中心。

到2015年,“智慧徐州”框架基本建成,“一枢纽,三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信息基础设施完善集约、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基础网络泛在融合,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城市管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建成协同办公等政务协同平台、物流公共信息服务等产业促进平台、市民融合服务等民生服务平台、智慧交通等城市管理平台。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后发超越。

到2020年,“一枢纽、三中心”全面建成,形成信息化与城市经济社会各方面深度融

合的城市发展态势:信息技术引领企业创新变革,智能应用渗透城市管理全过程,信息服务深入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基础能级跃升,效能明显。通过智慧引领,成为经济跨越发展、城市运行高效、人文社会和谐、信息基础一流的智慧型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信息化整体发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国内区域中心城市典范。

(二)关键指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智慧徐州”框架,实现如下指标:

构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优势产业创新突破、新兴产业全面推进的产业发展业态。培育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300家,规模以上企业采用综合集成应用的比重超过60%;引入2-3家大型电子商务交易企业入驻我市建立仓储配送中心;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70亿元、网络零售额250亿元,培育电子商务示范基地6个、电子商务销售额超亿元的示范企业8家。

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通过深入推进基础性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及其应用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全面灵活地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相互感知和互联互通,从而实现对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建设智慧城市,是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机遇,加快向信息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我市目前的情况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要求进一步提髙,产业升级不断深化,既面临着临桂新区建设再造一个新桂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环境资源、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居民就业等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建设智慧城市,对于应对这些挑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打造髙品质生活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智藏城市现代网络基础建设 1.加快推进网络基础建设。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光纤到户、下一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积极开展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加快物联网试点推广,提高网络业务承载和支撑能力。大力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积极探索“三网”与物联网、无线宽带网、下一代互联网的“多网融合”。 2.加快推进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市级数据中心,加快本地灾备中心和异地灾备中心建设;加快引进移动通信数据中心、重点产品和资源数据中心、市民健康数据中心、空间资源中心等一批面向重点行业应用的数据

中心项目;引导运营商和广电集团、著名信息技术(IT)企业投资建设公共 服务型的企业级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 3.加快推进信息安全基础建设。加快完善网络应用的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完善数字认证、信息安全测评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信息安全制度,规范重要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安全工作。完善企业身份认证中心,着力建设个人身份认证中心。 二、城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1.加快数据库建设。大力推进基础平台和数据库建设,重点做好人口、法人、自然资源与地理资源及三维地理空间和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创新资源、人才资源、文化资源、社会信用、城市管理等综合数据库建设;通过集中存储和管理,积极建立财税、卫生、房产、交通、教育、水利、档案等几大行业数据库。加强重点领域信息资源的整合,形成各类决策分析数据。 2.积极推进信息资源数据交换和共享体系建设。加快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跨区域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建设贯穿市镇村三级、连接各委办局和公共服务企业的市级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通过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信息资源服务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实现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与交互,并加强与省、市的资源交换和共享。整合现有信息化机构和人员,组建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构,具体负责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相关协调工作。 3.加快培育信息资源市场。积极引导企业、公众和其他组织开展公益性信息服务,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积极探讨和引入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以及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的 开发与供给,运用市场手段来管理和配置公共信息资源。 三、智蕙城市建设部分项目

江苏省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 淮政规〔2011〕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淮安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淮安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第590号令)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房屋的,适用本暂行办法。 第三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以下称被征收人)给予公平补偿。 第四条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原则。 第五条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部门。市、县人民政府房屋征收管理机构负责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管理的日常工作。规划、国土资源、城管、发展改革、财政、物价、监察、审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和职责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房屋征收部门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承担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具体工作。房屋征收实施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房屋征收部门对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在委托范围内实施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负责监督,并对其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七条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违反《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都有权向政府、房屋征收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政府、房屋征收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应当及时核实、处理。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参与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政府和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 第二章征收程序和征收决定 第八条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政法队伍建设调查问卷

附件2: 来宾市政法队伍建设调查问卷(公安局、司法局) 您好!为深入了解掌握全市政法队伍建设现状,提高政法队伍建设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政法队伍建设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来宾市委政法委制定了《来宾市政法队伍建设问卷调查问卷》,请本着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如实填写,在选定的档次栏中标记“√”,选择题将选定的选项填入括号内,如有补充请填写在“其他”栏。 填写人员基本情况: 您属于哪个系统:公安()司法(√) 您是:领导干部()中层干部():执法办案一线(),行政后勤岗位() 普通干警(√):执法办案一线(),行政后勤岗位()您的性别:男(√)女() 您的年龄:25岁以下() 25-30岁(√) 31-35岁() 36-40岁() 41-50岁() 50岁以上() 您的工作年限:5年及以下(√) 6-10年() 11-15年() 16-20年() 21-25年() 26-30年() 30年以上() 您的受教育程度:大专及大专以下()本科(√)硕士()博士及以上()您的职级:科员及以下(√)副科()正科()副处()正处() 1.您选择做一名政法干警的原因是(可多选):( ABC) A 热爱政法事业,愿意为之奋斗终身 B 工作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能够很好体现自身价值 C 自己适合从事政法工作 D 受人尊敬,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E 只是谋生的一种方式其他 2.您对目前的职业是否满意:(A) A 非常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一般 D 不太满意 E 很不满意 3.您如果对目前的职业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ADEF) A 工作压力过大 B 福利待遇太低 C 晋升空间狭隘 D 职业风险高、责任大 E考核指标不合理 F 本职工作之外事务占用时间多 G 地位低下,缺乏职业尊荣感 H 奖励、考核、晋升等机制缺乏公平性 I 休假培训机会少 J 职业倦怠 其他 4.您认为当前造成部分政法干警缺乏职业荣誉感和工作激情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BCD) A 当前社会价值观对政法干警冲击较大,而干警职业道德教育没有跟上 B 工作压力大,承担责任多,待遇低 C 职级晋升较难,发展受限 D 机关对一线干警关心不够,很少倾听干警心声、了解干警思想状况 其他 5.除薪酬外,您最看重什么:(B) A 教育培训和学习深造的机会 B 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和舞台 C 良好的工作环境 D 和谐的人际关系 E 工作的成就感 F 荣誉和表彰奖励 G休假 H 解决入托、入学、就医难等后顾之忧其他

中共徐州市委 徐州市人民政府

中共徐州市委文件 徐委发〔2013〕6号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表彰2012年度市“双创计划” 入选高层次人才的决定 (2013年2月17日) 2012年,全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人才观,深入实施科教和人才强市战略,扎实推进八大重点人才工程,紧紧围绕我市发展需要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开展了“双创计划”评选工作,经组织申报、技术评审、综合评审、实地考察、社会公示,现确定张雷等24位同志为2012年度徐州市“双创计划”入选高层次人才。入选人才的激励资助政策,按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徐委发〔2009〕29号)执行。 希望受到表彰的高层次人才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不断为全市科学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各级党政组织要深入贯彻科学人才观,积极构建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不断完善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制度机制,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人才工程,为加快“两个率先”、建设美好徐州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附件:2012年度市“双创计划”入选高层次人才名单

附件: 2012年度市“双创计划”入选高层次人才名单 (共24名) 张雷江苏融汇石英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王志伟徐州沃根尼科有机肥开发有限公司 吴会龙徐州中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杨苏萍徐州安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李柏徐州柏瑞高新技术科技有限公司 谢伟江苏高德莱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房健民徐州市第五制药厂有限公司 李乐伟徐州纽尔物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王晓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江宏富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李福生江苏河谷矿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朱永平徐州旭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刘安军徐州丰泉酒业有限公司 欧阳五庆徐州金牌药业有限公司 马惠玲徐州黄淮食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张庆茂江苏大族粤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张民徐州黎明食品有限公司 常维山江苏三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曹尚银徐州月亮湾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王宝民徐州原动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印寿根徐州市格瑞颜料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要点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要点

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要点 XX年是智慧XX建设全面启动之年,也是重点突破的关键一年。为加快推进智慧XX建设,根据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围绕“惠民、善政、兴业”三大目标,按照“急用先行、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类建设,集约发展、资源共享”的原则,以建设国家新型智慧城市为目标,以政务数据共享利用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民生服务、城市治理等智慧城市重点内容建设,初步形成智慧XX整体框架。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1.顶层设计和专项规划。修订完善《XX市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编制《智慧XX建设XX-XX年行动计划》,5月启动,7月底前完成。(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在智慧XX顶层设计框架下,启动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环保、智慧农业等专项规划编制,10月底前完成。(责任单位:市城乡规划局、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门、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二)加快政务数据中心建设。 2.基础数据库建设。建成满足市、县区数据资源共享管理需要的大数据平台,建立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加快推进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电子证照、视频图像等基础数据库建设,由市政府办公室统筹协调推进。 (1)人口数据库。以人口户籍信息为基础,建成以身份证号为唯一标识的全生命周期人口基础数据库,6月底前完成公安、民政、卫生计生等部门有关人口数据的整合汇集;8月底前完成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住房公积金、税务等部门有关人口数据的整合汇集。(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计生委、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地税局等部门、单位)(2)法人数据库。以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信息为基础,建成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全生命周期法人基础数据库,6月底前完成编办、民政、工商等部门有关法人数据的整合汇集;8月底前完成财政、统计、质监、税务等部门有关法人数据的整合汇集。(责任单位:市编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部门、单位) (3)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天地图·XX”地理空间信息为基础,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6月底前完成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等部门有关地理信息整合汇集;8月底前完成综治、民政、水利、农业、林业、旅游发展等部门有关地理信息整合汇集。推进智

深化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创新思考

深化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创新思考政法队伍建设是政法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推动政法工作稳步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更是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政法队伍。”对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实现政法队伍建设的目标,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创新机制,建立与新时期政法工作相适应的队伍建设长效工作机制。 一、对政法队伍建设工作模式的反思 近年来,无论是政法各系统,还是由各级党委在抓政法队伍建设的方法上,都在围绕着一个固有的模式,那就是主题活动模式。这种主题活动模式有的叫“教育整顿”,有的叫“教育活动”,还有的叫“评选、竞赛活动”。这种以开展名目繁多的各类活动为载体来抓队伍建设已成为各系统、各部门乐此不疲的拿手好戏。尤其是各党政机关也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并也要求政法各部门参加,而且还往往将这一活动作为衡量一个单位工作的硬性指标与评先、创优甚至领导干部奖惩挂钩。

当一次次轰轰烈烈的活动过后,冷静反思这些活动设想的目标与实际效果,引发我们对新时期政法队伍建设工作方式及工作方法的深入思考。 (一)以主题活动的工作模式抓队伍建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应当肯定主题活动式的工作模式对解决特定时期政法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倾向性问题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如公安机关施行的“五条禁令”、高检院规定的“九条卡死规定”等对干警违法违纪高发势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作用;“争创人民满意法院活动”对改变审判机关形象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还有一些基层政法单位在特定时段开展的一些专项治理、整治等等,也产生不错的效果。但也应该看到,主题活动多为短期行为,活动设计从动员部署到总结验收,多则一年,少则数月,缺乏长远规划,往往是活动期间紧锣密鼓,活动一过,一切照旧。另外是活动过多,政出多门,作为基层单位,有时一年活动最多达八个,每个活动都有检查、评比、验收,致使基层单位疲于应付。由于这些活动的设计本身是想通过一蹴而就的解决问题,难免急功近利,追求表面效果。即便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1 前言 0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2)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4)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6) 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6) 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6) 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7) 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7) 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7)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7) 建设目标 (7) 建设原则 (8)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9) 总体框架 (9) 技术架构 (10) 应用体系 (11)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2013年7月

目录 1 前言 0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2)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4)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6) 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6) 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6) 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7) 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7) 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7)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7) 建设目标 (7) 建设原则 (8)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9) 总体框架 (9) 技术架构 (10) 应用体系 (11)

1前言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办法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1月29日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并与试点城市及其上级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2013年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批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再度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住建部通过组织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住建部将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行新型城镇化,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在全市政法队伍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政法队伍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 话 同志们: XX市政法队伍建设的工作成果,推广队伍建设的典型经验,XX市政法队伍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对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法队伍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下面,我着重讲两个方面意见。 一、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 近两年来,XX市XX市XX省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公正执法、热情服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服务大局、科学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政治素质明显提高。一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定了政法工作的政治方向。通过法治理念教育,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已深入人心,广大政法干警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自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关系,实现了执法办案的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坚持了政法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立了政法工作科学发展的“六民”工作思

路。市委政法委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XX市政法工作的实际,及时提出了“维护民权,关爱民生,心系民情,善解民意,化解民怨,保障民安,公平正义,共建和谐”的“六民”工作思路,切实解决了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积极改善执法环境,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促进社会稳定,为黑河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三是认真履行职责,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成为广大干警的自觉行动。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干警端正了执法理念,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实际行动,促进政法工作科学发展,成为一支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 (二)执法能力明显增强。一是深入持久的开展教育培训和比武练兵活动,提高了广大干警的法律水平和工作能力。XX市政法各部门十分重视干警的教育培训工作,几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广大干警进行再培训、再教育,目前本科以上学历的干警已占干警总数的%,专科以上学历的干警已占干警总数的%,并且培养出了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政法各部门结合本部门的工作特点,深入持久的开展比武练兵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业务能手和技术尖子,提高了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了执法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

徐州市人民政府文件

徐州市人民政府文件 徐政发〔2008〕139号 市政府关于解决城市低收人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建立健全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及《省政府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8〕科号)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现就加快解决我市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其他困难群体住房困难问题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徐州”的要求,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作为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以满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其他困难群体基本居住需求为目标,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规范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大力推进棚户区(危

旧房)改造和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其他困难群体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 (二)目标任务。根据国务院〔2007〕24号和省政府〔2008〕4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市区住房保障对象条件确定为:具有5年以上城镇常住户口、人均月收入低于以600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及以下的家庭。2008年底,对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2009年底,城市低保无房家庭(含持有市总工会核发《特困职工证》的家庭,下同)实现廉租住房实物配租;2010年底,城市人均建筑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低保家庭全部实行廉租住房实物配租。2008年至2010年,基本完成重点片区危旧房改造和旧住宅区综合整治任务,使低保住房困难家庭住得上廉租房,低收入家庭住得起经济适用住房,新就业人员租得起住房,基本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住有所居”目标要求。 (三)基本原则。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其他困难群体住房困难,要坚持立足市情,满足基本住房需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统筹规划,逐步解决;坚持统一政策,因地制宜;坚持分级负责,严格检查考核、抓好落实。 二、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 (四)合理确定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住房困难标准、保障面积标准。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途

2020年政法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2020年政法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县按照《2020年全市政法队伍建设工作要点》和市委政法委的安排部署,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公正执法树形象活动和“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政法队伍,为维护全县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新安做出贡献。现将一年来全县政法队伍建设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一、政法队伍建设工作情况(一)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干警执法为民的自觉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在县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导下,我们根据政法各部门的工作实际和特点,指导督促政法各部门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继制定了活动方案。在活动过程中,组织督促各部门严格按照方案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认真进行了集中学习,开展了民主评议,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整改。特别是在征求意见阶段,各部门根据工作的范围和对象,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置征求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扎扎实实进行了整改。7月份以来,政法各部门分别组织开展了“回头看”工作,对活动中征求到的意见建议采取得力措施进行落实整改,目前绝大部分已整改落实到位。对个别需在今后工作中逐步整改的分别制定了整改方案,正在分步落实。各部门还结合单位实

际,制定了经常性的学习、征求意见、定期谈心、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争先创优等制度,建立了党组织、党员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促进了各项工作,使广大政法干部素质明显提高。(二)扎实开展“公正执法树形象”和“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活动,认真解决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政法各部门在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执法地为,我们把“公正执法树形象”和“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县委政法委进行了专题研究,组织政法各部门召开了动员会,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以文件下发到各单位和政法各部门,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政法各部门汇报,深入政法各部门督促检查活动开展情况,结合各自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活动进一步具体化,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县公安局根据活动中和“大接访”中发现的问题,确定整改重点。建立了“一案两评两通报”、行政和刑事案件执法质量月考核等规章制度。对“大接访”中存在问题的5名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同时对活动中筛选出的5起错案,正在调查对涉案人员进行追究。县检察院创新工作思路,采取“三查三审三改六表”工作制,共自查、互查案件81件93人,查出执法观念、执法行为、执法作风等方面的问题60余条,均逐一进行了整改。县法院广泛征求意见,建立健全了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岗培训等有关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形成了“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激励人”的良好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最新调研报告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最新调研报告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形态,是X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突破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瓶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政府公共管理效能和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 X自x年初被住建部列为首批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以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以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为统领,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电子政务、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及民生服务等工作,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智慧产业稳步发展。一是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进展。市及市(区)全部建成农业信息网站,开通“x”三农热线和惠农手机短信服务。建成覆盖全市乡镇、生产基地的X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信息平台。二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取得实效。全市共有X港核心港区等x个园区被认定为省“两化融合”示范区,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试点企业分别达x个和x个。三是电子商务发展成效初显。截至x年底,X通过阿里巴巴、京东等第三方知名平台开展电子商务的商家达x家,在淘宝和天猫店注册的网络零售商家超过x家,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x亿元。 (二)信息基础设施及民生应用建设取得实效。一是教育惠民走在全国前列。市政府累计投入x.x亿元,推进教育信

息化建设。我市借助网络信息化技术,录制成x万余条教学微视频,全市近x万中小学生可随时通过电脑或手机免费学习。二是“三网融合”工作扎实推进。市政府以入选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市为契机,推进实施光网城市、无线城市、高清城市工程。截至x年底,全市宽带互联网用户达x.x万户,光纤到户达x.x万户,宽带互联网接入端口x万个。三是公交出行更加智慧。公交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实现统一储存、统一管理,通过X掌上公交及公交站台实时信息显示,使乘客能随时随地获知X公交各种静动态营运信息。 (三)城市建设管理更加优化。一是数字化城管成效显著。市有关部门借助市场机制,通过数字化形式,明确城市管理的范围、机制、责任,使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由以前的不到x%上升到现在的x%以上。二是城建项目管理效能提升。由政府投资x万元在全省率先建成的“X数字城建指挥中心”于去年x月投入使用。该中心通过大量城建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实现对住建系统项目建设及管理的统一监控指挥。三是地理空间数据库完成建设。市政府与国家及省测绘局共同推动包括X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典型示范应用等内容的“数字城市”、“天地图〃X”工程建设,其成果广泛应用于公安、交通等多个部门。 (四)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一是资源整合稳步推进。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资源整合共享工作的实施

政法队伍建设工作要点【可编辑版】

政法队伍建设工作要点 政法队伍建设工作要点 政法队伍建设工作要点一是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创新形式,丰富载体,确保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断取得实效。建立长效机制,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必修科目,纳入干警教育培训规划,重点加强对基层、一线干警的教育,加强对新入警的政法干警的教育,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开展评选“十佳政法干警”、“十佳政法单位”活动,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充分利用“五五”普法等有效载体,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向政法部门以外延伸,在全体党政干部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为政法机关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继续深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坚持用正确的执法理念指导执法活动,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确立实体与程序并重、质量与效率并重等执法理念,真正把公正执法、文明执法、高效执法、廉洁执法的要求贯穿于每个执法环节,防止和纠正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三是健全完善执法规范化体系。按照“执法公正、一心为民”的要求,围绕容易发生执法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岗位和环节,在岗位职责、执法程序、办案流程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科学制定执法规范,使每一项执法行为和每一个执法环节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要不断完善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的执法制度体系,真正确立用制度规范行为、靠制度执法办案的有效机制。要把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作为衡量工作、考核班子、检验队伍的主要指标,健全完善执法质量

的考核机制。四是建立健全执法监督体系。进一步加强党委政法委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完善和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监督员制度,推进执法公开,保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司法、监督司法。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保障执法权力正确行使。建立完善干警执法档案,如实记载干警执法状况,并以此作为对政法干警政绩评定、奖励处罚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加强政法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弘扬正确的廉政理念。建立健全政法部门政工、纪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政法干部违法违纪情况通报制度。坚持从严治警,坚决查处政法队伍中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五是要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切实把政法机关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好,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广大党员干警增强党的意识,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一切执法活动中,体现在自觉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中。六是进一步强化政法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整体功能”的要求,坚持“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用人导向,切实把握好领导干部的提名、考察、审批关,大力选拔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优秀领导干部。对新提拔人选要深入考察、延伸考察,防止“带病提拔”和“带病上岗”。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领导班子决策程序和工作机制。七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政法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和协作意识,贯彻落实

德阳市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德阳市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信息通信技术变革实现新突破的深化阶段,是数字红利充分释放的扩展阶段,也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阶段。为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助力我市打造“世界智造之都、国际文化名城、成都北部新城、生态田园典范”四张名片,引领德阳转型跨越发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坚持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应用,社会对政务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政务云、大数据、物联网等基础平台亟待规划、建设和完善,部门之间信息化系统比较封闭,“信息孤岛”已成为当前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瓶颈。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规范有序、统筹推进需要建设更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建设管理体系。 —1—

(二)发展趋势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发〔2016〕73号)要求以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利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为重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结合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方向、建设成果和建设经验,新型智慧城市将以全覆盖、全共享、全数据、全运营等为发展趋势,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城市服务管理深度融合的载体,将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生态。 1.全覆盖。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有效、科学的信息处理,均衡而有效地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光纤网络、物联网等基础设施网络的全面覆盖是保证充分信息获取、广泛信息传输的基础。 2.全共享。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已被公认为当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性工作。打造城市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快信息资源集中整合,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已成为当前及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3.全数据。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数据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需要建设一套数据共享交换的数据标准,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有效整合部门业务数据,长期保存、更新和提供共享服务。 4.全运营。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探索一套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运营机制,需要根据项目特点制定相应的运营模—2—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从目前来看,智慧城市还是一个新概念、新事物,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对未来发展的意义已被广泛认同。智慧城市建设早抓一步就能先人一步,就能抢占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制高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城市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对宁波来说,无论从我市发展的基础,还是发展的要求来分析,建设智慧城市是可行的,又是必须的。这些年来,我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发展进入全面融合阶段,特别是通过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 靠什么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转型 提升,其中一条重要的路径就是要加快 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 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融合提升, 走出一条有智慧、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深刻认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大意义 第一,建设智慧城市,就是要建设 一个产业发展高端化的城市。推进智慧 城市建设,根本的是要形成对经济转型 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功效”, 提高经济的知识含量和产业的科技含 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 一方面,通过建设智慧城市,促进信息 化装备设计和生产制造企业的发展,有 利于推动制造业由“一般制造”向“智 慧制造”转变,使制造业水平有一个根 本性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智慧城市 建设,催生一批软件产业、金融航运、 网络视听、动漫制作、电子商务等高技 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有利 于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同 时,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建立一批环保 新技术的研发和孵化基地,推广一批低 碳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 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消耗率和污染 排放率,有利于形成低碳化、可持续的 发展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 第二,建设智慧城市,就是要建 设一个运行管理高效率的城市。现代城 市越来越面临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越来越需要依靠信息技术创新来推进城 市管理创新。建设智慧城市,把数字技 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运 行的各个方面,建立统分结合、协同运 行的城市管理智慧应用系统,用数字化 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城市,有利于 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交通 流的协调高效运行。特别是通过建立实 时感测、智能响应、互联互通的信息管 理系统,运用传感器和网络把各个子系 统连接起来,可以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毛光烈 │宁波经济│2010.11 6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河道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河道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法规类别】水利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淮政规[2011]2号 【发布部门】淮安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1.01.13 【实施日期】2011.03.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河道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淮政规〔2011〕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淮安市河道管理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淮安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一月十三日 淮安市河道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发挥河道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江苏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水库、行洪区、滞洪区、村庄河塘)及其配套工程。 第三条市、县(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河道主管机关,负责《条例》、《办法》和本细则的组织实施,其管理河道的主要职责是:(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和本省、本市有关河道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 (二)起草河道管理规范性文件,受同级人民政府的委托协调与处理水事纠纷; (三)组织编制河道的区域综合规划,审查河道开发利用规划,制定河道整治和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协调防汛抗旱日常工作,制定工程调度运用计划,执行上级调度指令; (五)管理河道及其配套工程设施,审查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各类建筑物及设施的方案,审批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与河道工程安全及正常运行有关的活动,并对工程设施建设和使用管理以及涉及河道的活动进行防汛安全监督管理; (六)保障河道清洁、引排通畅,保护水体避免污染; (七)行使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的其他职责,执行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河道主管机关的决定,命令以及交办的其他事项。

政法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政法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云政法发电[**]95号关于深入开展政法队伍建设专题调研__,现将昭通市政法队伍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政法队伍基本情况 全市法院共有中央政法专项编制1042个,实有干警1007。其中,女同志255名,占25.32%;法官621名,占61.66%;法警92名,占9.1%。正科级领导干部46名,副科级领导干部158名。科员和办事员450名,占44.68%。各县区法院科员和办事员417名,占县区法院总干警人数846名的49.12%。 全市检察机关**年共有政法专项编制713人,实有检察人员688人,其中干部648人、工人40人,另有协警12名,书记员5名。有副厅级干部1名,正处级干部17名,副处级干部30名,正科级干部149名,副科级干部213名,科员204名,未定级干部34名。有妇女干部职工171名,少数名族干部职工51名。硕士研究生4名,本科生447名,专科生185名。26至30岁110,31至40岁157名,41岁至45岁125名,46至50岁的157名,51至55岁的83名,55岁以上的38名。

公安机关**年有人员编制4545人,实有4462人,另有协警2449人。其中厅级1人,处级86人,科级1753人,科级以下2412人。全市警力占总人口总数的万分之7.1。 司法行政机关**年共有中央政法专项编制539人(含市劳教戒毒所)、地方行政编制167人、地方事业编制174人,共880人,实有823人(含劳教戒毒所协警50人)。其中处级实职领导10人,处级非领导职务4人,科级269人。中共党员519人,妇女干部174人,少数民族干部99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101人,大专以上学历627人。 二、队伍建设主要做法 今年来,昭通市政法机关紧紧围绕“十推目标”建设,提升“十大能力”素质,在标准化建设、制度化管理、责任体系建立、效能绩效评定、纪律作风建设、抓宣传树典型六个方面强化政法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四个到位,六项创新”上。 (一)四个到位。 1.政治建警,措施到位。政法各部门积极参加省委、市委组织的系列学习活动,通过开展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四群教育”、“创先争优”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淮政发[2013]54号 【发布部门】淮安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03.28 【实施日期】2013.03.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淮政发〔2013〕5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淮安市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淮安市人民政府 2013年3月28日 淮安市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发展规划管理,规范发展规划编制活动,保障发展规划实施,发挥发展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根据《江苏省发展规划条例》等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办法所称发展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范围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谋划与总体部署。 第三条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相关管理活动,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和相关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将发展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市、县(区)发展改革部门具体负责发展规划的综合协调和相关管理工作,并依据职责拟订和组织实施有关发展规划;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做好相关专项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第五条依法批准的发展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