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机械课程设计

长沙理工大学机械课程设计
长沙理工大学机械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课程设计实习小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实习小结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没有那么简单,你想copy或者你想自己胡乱蒙两个数据上去来骗骗老师都不行,因为你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从机械设计书上或者机械设计手册上找到出处。虽然种种困难我都已经克服,但是还是难免我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完美总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才是最重要的。抱着这个心理我一步步走了过来,最终完成了我的任务。 十几天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 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

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毕竟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很好的. 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学习同事优秀品质的过程,比如我组的纪超同学,人家的确有种耐得住寂寞的心态.确实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但是我所赞赏的还是他追求的过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斟酌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人家是在用心造就自己的任务,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们过去有位老师说得好,有有些事情的产生只是有原因的,别人能在诸如学习上取得了不一般的成绩,那绝对不是侥幸或者巧合,那是自己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的,这就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将指引着一个人意气风发,更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机械设计题库试卷9 一、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题1.5分) 1、在材料疲劳曲线上,静应力强度状况时的应力循环次数N()。 A、=1/4 B、≤103 C、=104 D、>104 2、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为保证被联接件不出现缝隙,因此()。 A、残余预紧力F1小于零 B、预紧力F0应大于零 C、残余预紧力F1等于零 D、残余预紧力F1大于零 3、静联接的平键联接,其主要失效形式是()。 A、键拉断 B、键工作面的磨损 C、工作面压溃 D、工作面扭曲 4、选择V带的型号根据() A、传递功率 B、转速 C、计算功率和转速 D、带轮直径 5、链传动中,链节数取偶数,链轮齿数为奇数,最好互为质数,其原因()。 A、磨损均匀 B、具有抗冲击能力 C、减少磨损均匀 D、瞬时传动比为定值 6、标准齿轮的齿形系数Y Fa的大小取决于()。 A、齿轮的模数 B、齿轮的宽度 C、齿轮的精度 D、齿轮的齿数 7、在蜗杆传动设计中,除规定模数标准外,还规定蜗杆直径d1取标准值,其目的是 ()。 A、限制加工蜗杆的刀具量 B、限制加工蜗轮的刀具数量并便于刀具的标准化 C、为了装配方便 D、为了提高加工精度 8、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h min的目的是()。 A、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摩擦 B、控制轴承的发热量 C、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 D、控制轴承的压强P 9 按基本额定动负载选定的滚动轴承,在预定使用期限内其破坏率最大为()。 A、1% B、5% C、10% D、50% 10 对于硬度小于350HBS的闭式齿轮传动,当采用同牌号的钢材制造时,一般采用的 热处理方法是()。 A、小齿轮淬火,大齿轮调质 B、小齿轮淬火,大齿轮正火 C、小齿轮调质,大齿轮正火 D、小齿轮正火,大齿轮调质 11某减速传动装置分别是由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组成,其按顺序排以() 第 1 页共3 页

长沙理工大学工程地质实验报告范文Model report of Engineering Geology Experiment of Cha 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长沙理工大学工程地质实验报告范文 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 (1)工程地质问题: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 (1)外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有 (2)条痕是,通常将矿物在刻画后进行观察。 (3)变质岩的结构具有和两大类。 (4)古生代包括有: (5)褶皱的主要要素包括: (6)地下水的运动有: (7)沉积岩的构造主要有: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何谓流砂?它一般在哪些情况下最容易发生? (2)何谓风化作用?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按照埋藏条件,地下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4)何谓现场原位测试?现场测试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16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岩石工程地质性质指标的是。 (A)密度; (B)吸水率;(C)弹性模量;(D)渗透系数 (2)河流的地质作用包括。 (A)侵蚀作用; (B)腐蚀作用;(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3)若稳定系数K,则斜坡平衡条件将破坏而滑坡。 (A)大于1;(B)大于等于1;(C)小于1;(D)小于等于1 (4)滑坡的防治措施包括。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一周略显得仓促一些。但是通过本次很充实的课程设计,从中得到的收获还是非常多的。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我们组能够完成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我们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而这份艰难不仅仅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更重要的是为每一个精细数字的付出!这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设计一个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由于我们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很迷茫。不过在我们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和同学们之间的认真仔细的讨论之中,我们总算克服了种种难关,让每个数字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期间我们过得还蛮充实的,特别是大家在一起讨论,研究,专研的时候,那让我感觉到了集体的团结,团结的力量,力量的伟大。所有的成果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集体,因为它凝聚了集体所有的精华。 在设计过程中,整个过程培养了我们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理论知识和利用生产时间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此期间我们同学之间的那些辛酸,那些执着,那些付出。一路走来,我们伴着风雨,携手欢笑,共同面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当中遇到的困难,虽然我们做的还是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的团队一定很完美。 在这些过程当中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自己对系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欠缺,将来一定要进一步加强。而今后的学习还要更加的努力。总之,本次课程设计不仅仅是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一次系统的总结与应用,还算是对自己体质的一次检验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械类车辆保险与理赔专业 ====推荐图书=== 高考专业详解与填报指南 开办院校 北京 [比较]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比较]中国农业大学[比较]中国地质大学[比较]北京化工大学 [比较]北京林业大学[比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比较]北方工业大学[比较]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比较]北京物资学院 天津 [比较]天津大学[比较]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比较]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上海

长沙理工大学考试试卷 ------------------------------------------------------------------------------------------------------------------------------ 试卷编号B9 拟题教研室(或老师)签名岩土教研室主任签名 ------------------------------------------------------------------------------------------------------------------------------ 课程名称(含档次)工程地质B 课程代号000182 专业水电层次(本、专)本科考试方式(开、闭卷)闭卷 一、填空(1×25=25分) 1.按轴面产状分,褶皱的形态类型有:()、( )、( )和平卧褶皱。2.泥化夹层的形成条件包括()、()和()。 3.动力法测得的弹性模量叫(),静力法测得的弹性模量叫()。 4.坝基滑动边界条件包括()、()和()。 5.结构面按形成原因分为()、()和()。 6.逆断层按断层面陡倾程度分为()、()和碾掩断层。 7.岩层产状三要素是指()、()和()。 8.砂岩属于()岩,大理岩属于()岩。 9.表层蠕动是从()部位开始变形,深层蠕动是从()部位开始变形。 10.潜水形成的泉叫()泉,承压水形成的泉叫()泉。 二、术语解释(3×4=12分) 1.卸荷裂隙2.变质岩3.软弱夹层4.潜水 三、读图(4×2=8分)

四、问答题(9×5=45分) 1.当边坡岩体滑动破坏沿两组相交的软弱面发生时,如何利用赤平投影来分析滑动的方向 2.褶皱地区应该如何选择坝轴线?为什么? 3.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4.坝基岩体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因素有哪些? 5.滑坡的野外识别标志主要有哪些? 五.计算(10分) 已知某点承压水地形标高为100M,承压水位为102M,隔水顶板高程为98,求:该点的承压水的埋深;(3分)承压水位距离地表的深度;(3分)承压水头的大小,(3分)是正水头还是负水头。(1分)

经过近一周的奋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看着自己的“巨作”,打心底里佩服自己,虽然还有好多不足之处。从当初看着书本后面例题图纸那种茫然,到自己小试牛刀,再到最后圆满完成课程设计,短短的六天觉得过的好长好长,付出很多收获也很多。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是设计一个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工作条件为两班制工作,使用年限为5年,单向连续运转,载荷平稳。课程设计中最麻烦的是初步的计算,齿轮、轴、轴承、键、电动机等等的零件都需要计算、校核。然后最重要的就是画图,当然这也是费时间的。画图不仅要求画图能力好,还应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以及整体观念。这个步骤也能检查设计书是否完美。设计过程中我出了好多错误,电动机和齿轮的计算在校核的时候发现都不符合,所以都得重新选择。还有画图时轴承盖也出现了小问题。但是整体效果还是蛮不错的,无论是速度还是完成的质量都还令我满意。 还好天公作美,整个课程设计时间里武汉并没有显示出它夏天该有的威力。好像老天在帮我们一样,要么淅沥沥的小雨,要么并不高温的晴天,这天气在武汉的夏天来讲还是很好的。还有一个有利因素就是我们率先抢得先机占到了教室,抢到了画图桌、空调。全班同学都在跟赛跑似的,争先恐后没日没夜的画图计算。有的就干脆不午休了,中午都在画图,还有的甚至吃饭时间都没有,直接让同学带饭回教室,晚上回去还得计算校核,就

为了早点完成任务。以前只有在高考前才有过这么紧迫,那么高强度的学习想想就可怕,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咋过来的。 我觉得课程设计是个对自我检验及修正的过程。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暴露了好多问题,比如对概念不清楚、公式不理解、作图能力不好等等。这也是今后学习当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和提高的地方。让我加深了《对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的学习,尤其是齿轮这方面的知识,还学到了设计--校核这种方法。我深深的体会到课程设计不是孤立的一门课,它牵涉到好多学科,有互换性、工程图学、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等。这个课程设计让我巩固了好多知识,学到了好多知识。 最后要感谢许老师半年来的教导,传授了知识,带来了欢乐。感谢班里学霸对我在课程设计时的帮助,指点迷津。还要感谢同学们的支持。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工程经济》课程作业某建设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2年,生产期8年。该 项目基础数据如下: 1、建设期第一年固定资产投资(200+学号后两位)万元,其中自有资金150万,银行贷款(50+学号后两位)万元。第二年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200万,银行贷款1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生产期末固定资产残值50万元,折旧年限为10年,按照直线法折旧。银行贷款利率为5%,按月结息。按照每年等额本金偿还法在生产期的前4年内偿还贷款。 2、第三年注入流动资金80万元,全部为银行贷款,年利率为5%,当年开始生产,预计当年的达产率为90%,投产当年的销售收入、经营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均按正常生产年份的90%计算。 3、正常年份每年的销售收入为450万元,经营成本为20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按销售收入的8%计算,所得税率为25%,基准收益率为10%。 问题: 1.计算银行贷款实际利率;建设期银行贷款利息;生产期前4年(还款期)内各年 还款额。编制还本付息表 2.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为多少。 3.生产期内各年的总成本费用分别为多少(用总成本费用表表示)。 4.根据以上数据编制项目的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不要求列出计算式,直接填入表 中) 5.计算项目的财务净现值分析该项目的可行性。 6.若项目可行,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 7.计算项目的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三分析计算题 1.如图a、b分别为二级标准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两种布置形式。已知齿轮2模数m n2 =2.5mm,z2=57,β2=13°;齿轮3模数m n3=3mm,z3=19;齿轮4轮齿旋向为右旋。若主动轴I转向如图所示,试: 1)图a、b两种布置形式哪种布置合理?并分析为什么?(2分) 2)为使中间轴Ⅱ的受力合理,试确定齿轮2轮齿旋向。(2分) 3)在你认为齿轮布置合理的图上,画出各齿轮受力方向。(3分) 4)为使轴Ⅱ的外部轴向力为零,试计算出齿轮3的螺旋角β 3 的值?(7分) 5)若主动轴I转向相反,轴Ⅱ的轴向力还是否为零?(1分) 图a 图b 1)图b布置形式合理(1分)。理由:将齿轮布置在远离转矩输入端的位置,(1)可利用轴的弯曲和扭转变形的综合作用使齿轮的最大载荷降低;(2)也可使载荷分布不均状况得以改善(答对一个或两个理由都得1分)。 2)如本题答图a、b所示:a、b两图中齿轮2皆为左旋。(2分,每画对1个得1分) 3)如本题答图b所示:(总计6对分力总计3分。每画对1对分力得0.5分) 4) 齿轮2、3的圆周力分别为: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cos 2 cos / 2 2 2 cos 2 cos / 2 2 z m T z m T d T F z m T z m T d T F n II n II II t n II n II II t β β β β = = = = = = (1)(2分)齿轮2、3的轴向力分别为: 2 2 2 3 3 3 tan tan β β t a t a F F F F = = (2分)为使轴II的轴向力为零,应满足如下条件: 2 2 3 3 2 3 tan tanβ β t t a a F F F F= ? =(2)(1分)

概念 浅基础:埋置深度较浅(一般在数米以内),且施工相对简单的皋础 刚性基础:主要承受压应力的基础,一般用抗压性能好,抗拉、抗剪性能较差的材料(如混凝十、毛石、三合十?等)建造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桩基础:由基桩和联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 护筒:用来浇筑桥桩的 泥浆:泥土和水混合而成的半流体 墩台: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并将它传给地基基础 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 地基:承受结构物荷载的岩体、土体有天然地基和人丄地里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耍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耍人加固处理 斜拉桥布置:主要由主梁、索塔和斜拉索三大部分组成。主梁一般采川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或钢结构,索塔人都采川混凝土结构,而斜拉索则采川高强材料(高强钢丝或钢绞线)制成。 沉井:是一种井筒状空腔结构物,是在预制好的井筒内挖土,依靠井筒口重或借助外克服井储与地层的摩擦阻力逐步沉入地下至设计高程,最终形成桥梁墩台或其他建筑物基础的一种深基础形式。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容许值小于持力层承载力容许值的土层 持力层:指直接与基底相接触的土层 地基验槽: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检杏验收地基承载力及确定方法:指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1)原位试验法2)理论公式法3)规范表格法4)当地经验法 桥台台后土压力:支撑桥台背墙后填土的水平荷载 简答 1.简述钻孔桩灌注水下殓施工耍点? 答:(1)混凝土拌和必须均匀,尽可能缩短运输距离和减小颠簸,防止混凝土离析而发生卡管事故(2)灌注混凝土必须连续作业,一气呵成,避免任何原因的中断,因此混凝土的拌和运输设备应满足连续作业的要求,孔内泮上升到接近钢筋笼架底处时应防止钢筋笼架被混凝土顶起。 (3)在灌注过程屮,婆随时测呈和记录孔内混凝土灌注高程和导管入孔长度,捉管时控制和保证导管埋入混凝七面内有3?5m深度。防止鸭提升过猛,管底提离混凝土而或埋入过浅,而使导管内进水造成断桩夹泥。但也要防止导管埋入过深,而造成导管内混凝七压不出或导管为混凝土埋住凝结,不能提升,导致中止浇灌而成断桩。 (4)灌注的桩顶高程应比设计值侦加一定高度,此范用的浮浆和混凝土应凿除,以确保桩顶混凝土的质量。预加岛度一般为0.5m,深桩应酌屋增加。 2.简述水中沉井施工要点? 答:当水深小于3m,流速W1.5m/s吋,可采用砂或砾石在水中筑岛,周围用草袋围护;当水深或流速加大,可采用围堤防护筑岛;当水深较大()或流速较大吋,宜采用钢板桩围垠筑岛。当水深(大丁10m)人工筑岛困难或不经济时,可采用浮运法施工。当沉井较高,需分段制造,在悬浮状态下逐节接长下沉至河底,但整个过程应保证沉井本身稳定。当刃脚切入河床一定深度后,即可按一般沉井下沉方法施工。3.试说明砂桩、振冲桩对不同土质的加固机理适用情况? 答:对松散的砂土层,砂桩的加固机理有挤密作川、排水减压作川和砂土地慕预振作用,对于松软黏性土地基,主要通过桩体的置换和排水作川加速桩间土的排水固结,并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改善地基土的力学性质。对于砂土与黏性土互层的地基及冲填土,砂桩也能起到一定的挤实加固作用。 振冲法対砂性土地基的加固原理是:振动力除直接将砂层挤压密实外,还向饱和砂土传播加速度,因此在振冲器周围一定范围内砂土产牛振动液化,液化后的土颗粒在重力、上覆土压力及外添填料的挤压下重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日期:2011 年6 月

目录 1. 设计目的 (2) 2. 设计方案 (3) 3. 电机选择 (5) 4. 装置运动动力参数计算 (7) 5.带传动设计 (9) 6.齿轮设计 (18) 7.轴类零件设计 (28) 8.轴承的寿命计算 (31) 9.键连接的校核 (32) 10.润滑及密封类型选择 (33) 11.减速器附件设计 (33) 12.心得体会 (34) 13.参考文献 (35)

1. 设计目的 机械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课程设计则是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是高等工科院校大多数专业学生第一次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其目的是: (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3)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传动机构和零件类型,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确定尺寸和掌握机械零件,以较全面的考虑制造工艺,使用和维护要求,之后进行结构设计,达到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4)学习进行机械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等。 2. 设计方案及要求 据所给题目:设计一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两级展开式圆柱直齿轮减速器)方案图如下:

技术与条件说明: 1)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预定为 8年每年按350天计算, 每天16小时计算; 2)工作情况:单向运输,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环境温度不超过35度; 3)电动机的电源为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220伏; 4)运动要求:输送带运动速度误差不超过%5;滚筒传动效率0.96; 5)检修周期:半年小修,两年中修,四年大修。 设计要求 1)减速器装配图1张; 2)零件图2张(低速级齿轮,低速级轴); 3)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按指导老师的要求书写 1—输送带 2—电动机 3—V 带传动 4—减速器 5—联轴器

岩石力学 一、第二章 2.1 判断: 1. 岩石颗粒间联结分为结晶联结和胶结联结两类,一般而言,胶结联结岩石比结晶联结岩石强度高。 3. 岩石颗粒间联结分为结晶联结和胶结联结两类,岩浆岩是胶结联结。 2.2 判断: 1. 岩石重度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岩石力学性质的优劣,通常岩石重度愈大,其力学性质愈差 3. 岩石的重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埋深有关,一般而言,靠近地表岩石重度大,深层岩石重度小。 5. 岩石相对密度是岩石干重量除以岩石体积所的量与1个大气压下4℃纯水重度比值。(×) 7. 岩石的相对密度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相对密度,岩石中重矿物含量越多其相对密度越大。 8. 岩石空隙率越大,岩石中的孔隙和裂隙就越多,岩石的力学性能越差。 9.岩石的吸水率的大小取决于岩石中孔隙数量和细微裂隙数量的多少。 11. 一般而言,岩石孔隙愈大、愈多、孔隙和细微裂隙连通情况愈好,岩石的力学性能愈差。 13. 岩石的饱水率是指岩石吸入水的重量与岩石重量的比值百分率。 15. 饱水率反映岩石中裂隙和孔隙的发育情况,对岩石的抗冻性有较大影响。 17. 饱水系数越大,岩石的抗冻性越好。 18. 饱水系数小于91%,岩石可免遭冻胀破坏。) 18. 饱水系数是指岩石吸水率与饱水率比值的百分率。 19. 饱水系数是指岩石含水率与饱水率比值的百分率。 20. 饱水系数是指岩石含水率与吸水率比值的百分率。 21. 饱水系数是指岩石饱水率与吸水率比值的百分率。 选择: 1. 岩石相对密度s G 为: A) w s s Vr W G = B )w s Vr W G = C )w s s s r V W G = D )w s s r V W G = 2. 岩石的孔隙比是指: A )岩石孔隙体积与固体体积的比值; B )岩石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比值; C )岩石孔隙和裂隙体积与岩石体积比值; D )岩石孔隙和裂隙体积与岩石固体体积的比值。 3. 岩石的饱水率sa w 为: A )岩石吸入水的重量与岩石干重量比值的百分率; B )岩石在强制状态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岩石重量比值的百分率; C )岩石吸入水的重量与岩石重量的比值百分率;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3篇 课程设计的理论产生于对课程设计实践的考察。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由于对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调试好了。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非常苦恼。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 同时我还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面对功率大,传动比也大的情况,我一时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何种减速装置。最初我选用带传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经过计算,发现蜗轮尺寸过大,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次我吸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在动笔之前,先征求了钱老师的意见,然后决定采用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终设计方案。至于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由于前期计算比较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在此期间,我还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整个作业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档。一来自己没有电脑,用起来很不方便;最可恶的是在此期间,一种电脑病毒"Word杀手"四处泛滥,将我辛辛苦苦打了几天的文档全部毁了。那么多的公式,

那么多文字就这样在片刻消失了,当时我真是痛苦得要命。 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掌握了四连杆执行机构和带传动以及齿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 CAD ,Word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众人智慧,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2: 三周半的机械课程设计结束了,说是三周半,实则两周半,第一周因连续有三门课程要考试,因而无暇搞设计,两周半的时间紧迫,于是不得不晚上和周末抽时间来继续搞设计,时间抓的紧也很充实。 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大三的学生,我觉得能做这样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在已度过的两年半大学生活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基础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面,如何去面对现实中的各种机械设计?如何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大作业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了很多次设计书和指导书。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工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的核心是正确的思路,思路错了,设计就会失败。正确的思路得出正确的方案,余下的就是查手册了。这是我这些年来搞机械设计的主要的心得体会。通过为期将近一周的没日没夜的课程设计过程,反复的修改设计,终于完成了一级闭式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过程,现在写起心得总结的时候真的是颇有感慨啊,在李雪梅老师刚开始在课堂上和我们说我们要做课程设计的时候,觉得课程设计是怎么一回事都不知道,似乎离我好遥远,我不认识它,它更不认识我一样,似乎感觉这么庞大的工程我是不可能做得出来的,但是迫于考试等等原因,我们当然很清楚这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所以刚开始时候真的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了。细节决定成败:这是在设计的后期过程中体会到的,在设计基本完成后的检查过程中发现有的细节甚至有致命的错误,会将自己在整个设计中的认真全部否决,就是老师反复强调了多次的端盖和轴承的那个部分画图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卡到的地方结果还是没有注意,都已经全部加粗和标注好了之后,同学发现了此处错误,不得已又全改过一次,觉得浪费了很多时间。各种细节的完善都是对自己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的一种肯定,这是对我今后的学习工作的一次实战训练。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

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应变片的实验,你要清楚电桥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通过这次实验,我大开眼界,因为这次实验特别是回转机构振动AAA及谱分析和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需要用软件设计,并且用电脑显示输出。可以说是半自动化。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受易非浅: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实验前的理论知识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质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什么数据和怎样做数据处理,等等。虽然做实验时,指导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和怎样记录数据,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机械设计题库答案 (试卷11-14) 试卷11 一. 判断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⒈√; ⒉×; ⒊×; ⒋√; ⒌√; ⒍×; ⒎×; ⒏×; ⒐√; ⒑×。 二. 选择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2分) ⒈③ ⒉③; ⒊④; 4.②; 5. ③ 三. 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2分) ⒈有限寿命区 无限寿命区; 2.相对滑动速度 效率; 3.紧边 松边 4.弹性滑动 打滑 带的疲劳破坏 5.转矩 直径 6.25 类型是圆锥滚子轴承 四.填充填图题(本题总分5分,第一小题2分,第二小题3分) ⒈180O ;共线; ;(每空1分) ⒉见右图。 (每线1分) 五.简答题 (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10分) ⒈链传动节距过大,将导致传动的不均匀和动载荷增大,链条进入和退出啮合时,链节间的相对转角增大,使铰链的磨损加大,链传递的圆周力加大,加速链条和链轮的磨损。中心距过小,加剧链的磨损和疲劳。同时,链条在小链轮的包角小,啮合齿数少,加快磨损。中心距过大,从动边垂度过大,传动时造成颤动。 ⒉见右图。(每转向1.5分,每力0.5分) 六.计算题(本题总分32分,第一、二小题10分,第 三小题12分) ⒈即将打滑时,所能传递的圆周力最大,紧边拉力和松边拉力之间的关系满足挠性体欧拉公式:F 1/F 2 = e fv α = e 0.25×(135/57.3) =1.8023 (2分) 带速为:()11/60100018.85/v d n m s π=?= (2分) m

有效圆周力为:/249.34e F P v N == 122220.8023v f e F F F e F F F α=-=?-= (2分) 松边拉力为:2/0.8023310.78e F F N == (2分) 紧边拉力为:121.8023560.12F F N == (2分) ⒉(1)Z 1+Z 2 =2a/m=2×150/4=75, (2分) 所以Z 1/Z 2= u =3/2 (2分) (2) Ft =7500N (2分) Fr =2730N (2分) Fn =798N (2分) ⒊ 由[]σπ σ≤= 2 10 4 3.1d F ca (2分) 得 []N d F 1.92513 .14835.13803 .142 2 10=???= ?≤ πσπ (4分) 又 T K D fF S ≥2 80 (2分) 得 m N K D fF T S ?=???=≤ 6.12022 .1195 .01.92512.0440 (4分) 该联轴器最多能传递1202.6N ·m 的扭矩。 试卷12

共 2 页第 2 页 长沙理工大学标准答案 课程名称:《工程地质》-A2 试卷编号: 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 (1)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 (2)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的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它通常平行于晶体结构中相邻质点间联接力弱的方向发生。 (3)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和充填方式。 (4)断层:岩石受力后,发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位移时,这种断裂构造就称为断层。 (5)承压水:是指充填于两个稳定的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 (6)地层层序律:是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基本方法,指未经构造运动改造的层状岩石大多是水平岩层,且每一层都比它下伏的相邻层新,而比上覆的相邻层老,为下老上新。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 (1)外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有: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等。 (2)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将矿物在无釉瓷板上刻画后进行观察。 (3)变质岩的结构具有变晶结构和变余结构两大类。 (4)古生代包括有: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5)褶皱的主要要素包括:核部、翼部、枢纽和轴面。 (5)地下水的运动有:层流、紊流和混合流三种形式。 (6)沉积岩的构造主要有:层理构造、递变层理、波痕与泥裂等。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何谓流砂?它一般在哪些情况下最容易发生? 答:所谓流砂是指地下水自下而上渗流时,土产生流动的现象。当地下水的动水压力大于土的浮容重或者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大于临界水力坡度时,就会产生流砂。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埋设管道、打井等工程活动中,最容易发生流砂现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总结

经过近一周的奋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看着自己的“巨作”,打心底里佩服自己,虽然还有好多不足之处。从当初看着书本后面例题图纸那种茫然,到自己小试牛刀,再到最后圆满完成课程设计,短短的六天觉得过的好长好长,付出很多收获也很多。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是设计一个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工作条件为两班制工作,使用年限为5年,单向连续运转,载荷平稳。课程设计中最麻烦的是初步的计算,齿轮、轴、轴承、键、电动机等等的零件都需要计算、校核。然后最重要的就是画图,当然这也是费时间的。画图不仅要求画图能力好,还应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以及整体观念。这个步骤也能检查设计书是否完美。设计过程中我出了好多错误,电动机和齿轮的计算在校核的时候发现都不符合,所以都得重新选择。还有画图时轴承盖也出现了小问题。但是整体效果还是蛮不错的,无论是速度还是完成的质量都还令我满意。 还好天公作美,整个课程设计时间里武汉并没有显示出它夏天该有的威力。好像老天在帮我们一样,要么淅沥沥的小雨,要么并不高温的晴天,这天气在武汉的夏天来讲还是很好的。还有一个有利因素就是我们率先抢得先机占到了教室,抢到了画图桌、空调。全班同学都在跟赛跑似的,争先恐后没日没夜的画图计算。有的就干脆不午休了,中午都在画图,还有的甚至吃饭时间都没有,直接让同学带饭回教室,晚上回去还

得计算校核,就为了早点完成任务。以前只有在高考前才有过这么紧迫,那么高强度的学习想想就可怕,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咋过来的。 我觉得课程设计是个对自我检验及修正的过程。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暴露了好多问题,比如对概念不清楚、公式不理解、作图能力不好等等。这也是今后学习当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和提高的地方。让我加深了《对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的学习,尤其是齿轮这方面的知识,还学到了设计--校核这种方法。我深深的体会到课程设计不是孤立的一门课,它牵涉到好多学科,有互换性、工程图学、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等。这个课程设计让我巩固了好多知识,学到了好多知识。 最后要感谢许老师半年来的教导,传授了知识,带来了欢乐。感谢班里学霸对我在课程设计时的帮助,指点迷津。还要感谢同学们的支持。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范文一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由于对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调试好了。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非常苦恼.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同时我还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面对功率大,传动比也大的情况,我一时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何种减速装置.最初我选用带传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经过计算,发现蜗轮尺寸过大,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次我吸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在动笔之前,先征求了钱老师的意见,然后决定采用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终设计方案.至于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由于前期计算比较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在此期间,我还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整个作业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档.一来自己没有电脑,用起来很不方便;最可恶的是在此期间,一种电脑病毒”Word杀手”四处泛滥,将我辛辛苦苦打了几天的文档全部毁了.那么多的公式,那么多文字就这样在片刻消失了,当时我真是痛苦得要命. 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掌握了四连杆执行机构和带传动以及齿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 CAD ,Word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众人智慧,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 范文二 接触机械原理这门课程一学期了,而这学期才是我真正感受到了一个学习机械的乐趣以及枯燥,被那些机械器件、机件组合而成的机器所吸引,尤其是汽车、机器人、航天飞机等机械技术所震撼,感慨机械工作者的伟大,。然而这种激动就在接近本学期结束之时,终于实现了,我们迎来了第一堂机械课程设计。 由于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脱离老师的管束,和同学们分组探讨自动送料冲床的结构设计,把学了一学期的机械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心中另是一番滋味! 在设计之前,指导老师把设计过程中的所有要求与条件讲解清楚后,脑子里已经构思出机构的两部分,即送料机构和冲压机构,把每一部分分开设计,最后组合在一起不

长沙理工大学考试试卷 试卷编号A6 拟题教研室(或老师)签名周德泉教研室主任签名 ----------------------------------密------------------------------封--------------------------线------------------------------------课程名称(含档次)《工程地质》课程代号000182 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层次(本、专)本考试方式(开、闭卷)闭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2分) 1、风化作用: 2、非整合: 3、冲积层: 4、地质作用: 5、岩堆: 6、逆地形: 二、选择(每个2分,共16分) 1、负荷地质作用包括()。 a、不整合; b、滑坡; c、解理; d、风沙; e、均正确 2、某一岩层产状为S50°E,∠45°,NE,下列产状与其相同的是()。 a、SE150°,240°,∠45°; b、130°,N60°E,∠45°; c、S30°E,∠45°,NE; d、310°,240°,∠45° 3、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倾向相反时,岩层出露线与地形等高线()。 a、同向弯曲; b、反向弯曲; c、垂直 d、重合 4、埋藏承压水的向斜构造称为()。 a、自流斜地; b、自流盘地; c、向斜盘地; d、向斜斜地 5、新构造运动加速上升,河流强烈下切形成的坡称()。 a、直线形坡; b、凸形坡; c、凹形坡; d、阶梯形坡 6、构造上台的山区河谷,其阶地类型一般属()。 a、侵蚀阶地; b、内迭阶地; c、上迭阶地; d、基座阶地 7、白云岩具()。 a、流纹构造; b、层理构造; c、片理构造; d、杏仁构造 8、崩塌常发生在()。 a、均质软弱粘土层组成的高陡斜坡上; b、坚硬性脆岩石组成的陡峭斜坡上; c、软硬互层遭差异风化的高陡斜坡上; d、均有可能 共 2 页第 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