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

题Word版含答案

新余四中2021届高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

历史试卷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召集齐、秦等国军队打败了楚国。战后,召集诸侯会盟,还派人把周天子召到河阳参会。孔子编撰《春秋》时,将此事记载为“天子狩于河阳”。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春秋》作为史书是不可信的

B.孔子反对一味固守传统做法

C.孔子意在强调晋文公遵守礼制

D.孔子想以此维护周天子的尊严

2.据《九章算术》记载,汉代牛价很高,“牛一头直万五千”。而西汉主要粮食一石一般为30—80钱,东汉也不过数百钱。据此可推知,当时

A.小农经济的形成使牛增值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精耕细作方式不断发展D.先进耕作方式推广受阻

3.《汉书·惠帝纪》记载,女子到适婚年龄(15岁至30岁)不嫁,征收五倍人头税。有学者对此解释说:婚姻是男女双方的事,但当时民间聘礼太重,罚女子,是为了迫使女子出嫁,男子能够娶妻。此举A.导致男尊女卑现象严重B.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

C.意在缓解政府财政危机D.提高了女性经济地位

4.汉末以来许多士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于“坞堡”中,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为“坞堡经济”。南北朝“坞堡经济”的出现

A.导致农耕经济的衰退

B.有利遏制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

C.不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5.右图为考古出土的简牍,对简牍上的字体解读有误的是

①始于晋朝

②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③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

④字形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东华门外,市井最盛,盖禁中(指帝王所居的宫苑)买卖在此。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无非天下之奇。”材料所描述的城市最早有可能是

A.元大都B.汉长安城C.北宋汴梁城D.唐洛阳城

7.下图所示现象在明代大量出现,该图反映出明代

图示1 “一田二主制”土地权益分配结构图

注:一田二主,即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田底)和使用权(田面),分别为两个主人所拥有。A.政府抑制土地兼并有限B.重农政策进一步的细化

C.租佃关系的流动性增强D.土地经营效率大为提高

8.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互不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意见;雍正时期的军机处,来自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如走马灯似地轮流值班,上传下达,照章办事。这些做法意在

A.加强了权力金字塔顶端的皇权B.使中央政府机构不断得到完善

C.提高中央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D.致力于构建政府权力制衡机

9.据史料记载,海禁下的明代走私现象远超前代,既有民间百姓的走私活动又有外交使节和沿海兵勇利用官方便利的走私行为,该现象说明

A.明朝手工业品受到海外青睐B.利润丰厚令人们铤而走险

C.封建制度衰落腐败领域延伸D.政策失当致商业行为变异

10.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A.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B.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

C.动摇了社会等级观念D.具有平民意识色彩

11.明以前,训诫类史书已有散见,但未成体例;明代仅光洪武年间就有《昭鉴录》、《外戚事鉴》、《忠义录》、《醒贪简要录》、《女戒》等数十种,这些数量众多的训诫类史书除各级臣民外,主要训诫对象包括两类人:宗室和权臣外戚。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宗室和外戚势力强大B.政治的开明程度降低

C.市民阶层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12.分析下表,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结论正确的是

A.民办书院比例下降反映了古代文化的衰落

B.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官办书院比例上升反映了思想控制的强化

D.明清闭关锁国导致了明清民办书院的衰落

13.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梁启超所评价的是

A. 李贽《焚书》《藏书》

B. 顾炎武的《日知录》

C. 王夫之的《船山遗书》

D.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4.史载,330 年,晋成帝开始度田收税,规定每亩税米三升。哀帝继位之后减少田租,每亩税米二升。太元年间,鉴于“咸康初年计算税米,五十多万解收不上来”的情况,规定按人丁收税米。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了

A.赋役沉重导致农民抗交

B.按丁收税成为历史必然趋势

C.大官僚大地主势力强大

D.税制变化加重了地主的负担

15.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朝印刷业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政府禁止传播封建迷信

B. 印刷术在唐朝时就已经出现

C.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D.唐朝时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6 .宋初期的柳永,其词作以描写都市生活著称,“凡有井水饮处,皆可歌柳词”。而北宋中后期的状元郎黄裳,其所写风雅之词“以清淡为正,悦人之听者鲜”,所以无人传唱。这一现象表明

A.坊市界限打破有利于词曲流行B.高雅文人退出了词曲创作队伍

C.时代变迁影响文学作品的传播 D.宋代词曲因脱离群众走向衰落

17.从1414年到1438年,被称之为传说中的瑞兽“麒麟”的长颈鹿七次以纳贡的名义进献给明朝皇帝,其中两次是通过“市”即买卖获取的,但明朝官员仍将其列入“朝贡之物”,皇帝们仍是厚加赏赐,文武百官也纷纷稍首称贺。这反映了明朝统治者

A.希望通过朝贡贸易扩大对外交流

B.向远夷国家宣扬国威耀威于域外

C.借此强调政权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D.需要满足对异域奇珍异宝的需求

18.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民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

A.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

B.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

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

D.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19.据《上海制造局译印图书目录》统计,洋务运动期间,上海制造局译西书以兵学、工艺、算学、兵制为最多;《西学书目表》所录江南制造局译刊的矿政、工政、兵政、船政类书籍多达74种,官制、学制等都无译书。这反映出洋务运动

A.排斥西方社科类著作

B.未能准确认识晚清困境

C.推动晚清出版业转型

D.以发展近代军事为核心

20.“礼拜”为西班牙天主教传教士于明末在菲律宾所创,后传入中国;“星期”系中国人于19世纪末创制。最终,“星期”在书面语和共同语中替换了“礼拜”。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矛盾不断激化B.盲目排外心理推动

C.向西方学习的深入D.白话文运动的开展

21.有学者根据研究成果绘制了《日本分配使用清政府支付的甲午中日战争赔款简表》(如下图所示)。据此可推知,日本这一做法

A.使清政府丧失了财政的主导权

B.颠覆了传统的东亚国际秩序

C.为国际局势持续动荡埋下伏笔

D.意味着列强瓜分中国的开始

22. 清政府设立的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交机构是

A.理藩院

B.南、北洋通商大臣

C.总理衙门

D.外务部

23.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以西方文化和文明为依据,对中国社会进行批评,试图引进西方道德;而到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说西方文化和科技造成人们信奉“金钱至上”和帝国主义兴起。促使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看法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侵略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

B.其对社会变革方式有新认识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问题

24.有学者分析近代中国话语流变,列出一个图示(如下图),认为近代中国是在1900前后出现了与“国家”相关的“国民”概念,同一时间还出现了与“国民”相关的“民”、“新民”等一些概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臣民”时代的知识分子完全站在君主的角度发声

B.“国民”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C.“国民”等新概念的出现反映了民众的革命热情高涨

D.民族危机的加深推动从“臣民”到“国民”的话语流变

25.图2是1907年7月10日《时报》登载的一幅漫画——《立宪何尚紧闭》。漫画中有土匪、革命和暗杀的烈火熊熊,但用于救火的“立宪”水龙头仍然紧闭。此漫画意在

图2

A.提示社会动荡危害民生B.说明政治改革势在必行

C.激励民众进行民主革命D.揭露清政府假立宪骗局

26.图3为抗日战争时期广东华强火柴厂出品的“7. 7”火花

(火柴盒贴画)。其主图为当时的中国地图,上面标注了各省

行政区域,数字“7.7”被醒目地设计在地图中心。据此可

知,当时

新的营销方式开始得到普遍采用

B.实业救国的思潮开始兴起

C.全民族抗战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

D.国共两党之间矛盾已消除图3

27.1951 年毛泽东在给刘少奇的一封信中说:“合理地调整现在的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据此可知

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成效显著B.我国当时仍在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C.公有制经济已在中国建立起来D.我国当时社会已经完成工商业改造

28.表1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三个阶段。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图表4

阶段时间内容

第一阶段1917~1949 “新文学”研究阶段

第二阶段1950~1985 “现代文学”研究阶段

第三阶段1985~ “20世纪文学”研究阶段

A.第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革命文学”

B.第二阶段的文学题材较窄,工农兵文学是主流

C.第三阶段文学的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

D.中国的文学研究主要服务于文学形式的创新

29.20 世纪80 年代,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被废除,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以家庭承包经营

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取代了集体统一生产和经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取代了单一公有制,城乡隔绝的户籍制度大为松弛,小城

镇化和农民异地流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这些措施

A.使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

B.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必要的资金

C.解放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力

D.彻底改变了城乡经济的二元体制

30.雅典公民大会只能讨论由五百人议事会所提出的议案,任何人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与事先准备的议案无关的其他问题,都会受到严惩。但公民大会可以有公开指控叛国或谋反罪的临时

提议,这是唯一可在五百人会议拟定议程之外讨论的议题。这说明

A.民主政治无制衡机制B.五百人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D.公民大会的议事内容不可改变

31.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明确限制王权,保证了议会立法和财政等方面的权力;1701年《王位继承法》则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英国这两个法案的颁布A.否定了“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B.表明国家行政权力完成转移

C.确立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地位D.顺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32.《新全球通史》记载,英国1720-1721年间颁布《印花布法案》,禁止从印度、波斯、中国进口印花棉布,并限制私人出售印花棉布,议会甚至通过法律要求丧葬时要使用羊毛裹尸布。据此可知

A.法案限制了棉纺织技术的发展

B.羊毛制品的质量有所降低

C.市场需求将推动技术革新到来

D.法案体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33.有学者指出,19世纪后期的德国,“不管人民好恶与否,表述怎样,以服从为特点的这种精神始终贯穿于普鲁士国家的发展过程之中”,从而要求“臣民必须绝对服从这位‘受命于天’的‘公仆’的摆布”。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未能突破旧体制的束缚

B.宪政思想影响体制构建

C.强调君权来源的神秘性

D.注重对政治权威的维护

34.列宁曾说:“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问题,在于找出正确的方法,即应当怎样把

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和在一定期限内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依据这一观点,苏俄(联)A.加快对农业的改造进度B.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恢复了商品流通和交换D.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体制

35.图4是关于二战后欧洲局势的漫画。该漫画可以用来说明欧洲复兴

A.美国和苏联共同推动欧洲复兴

B.美苏争锋客观上造成欧洲分裂

C.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的崛起

D.斯大林成功维护了欧洲的安全

图5

36.“37.6万个股东把储蓄投资在通用电气公司,这是美国的典型,美国几乎每一个公民都是资本家。”这则广告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

A.国有化程度增强

B.“经营者革命”

C.“人民资本主义”

D.建立福利国家

第Ⅱ卷主观题(共46分)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材料一中国在清代很长一段时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乾隆帝在其《救谕英吉利国王书》中说:“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帝曾还认为:“民俗易嚣,洋商杂处,必致滋事”,一再严申“华夷之

别甚严”,“从不许外籍人等稍有越境掺杂”。英国人也觉察到这一点,他们说:“在必需品上...... 虽然不是奢侈品上......可以自给,因此中国政府绝对不重视对外贸易,认为可以随意限制对外贸易。”

——摘编自金卫星《中美关系史纲》

材料二18世纪70年代,美国取得独立,资本主义新工业开始发展,但大量英国产品的输入严重打击了美国新工业的发展。美国政府通过保护关税等贸易保护政策,扶植新兴民族工业的发展。1789年,美国制订了第一个关税税则,平均税率为8.5%,此后到1808 年,关税税率不断提高。1861年,美国通过了《莫里尔法令》,将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从1861年的18.8%提高到1862年的36.2%。1864年,又通过了《战争关税法》,进一步把进口平均税率提高到1865年的47.6%和1866年的48.3%,期间钢铁工业、毛纺与丝织工业等快速发展。1876年,美国结束了长期进口大于出口的状况,开始出现贸易顺差。1890年10月,美国通过《麦金莱关税法》,美国进口商品关税税率达到平均49%的创纪录水平,而且个别项目的税率比此平均数还要高得多,美国的贸易保护达到了建国后的顶峰。

——摘编自彭红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与政策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和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不同之处,并说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背景及影响。(12分)

38.(12分)民生关乎人民的生计与生活,关于民生一词的内涵,不同时代关注的焦点不同,对其

解读也不尽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民生的内涵不同时代“解读也不尽相同”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39.【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唐代中后期,农村人口和工商业、服务业人口大量向大中城

市集中流动,突破了原有的官府户籍控制和管理体系。为此,唐政府提出“乡村户”和“坊郭户”,施行城乡户籍分治。针对因京畿集中政府各级机构,造成京畿地区的民户杂役繁多、不堪重负的窘境。政府主动适当开放一些杂任杂匠岗位,由“无籍及浮籍人充任”。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政府在各地大规模人口流入城市后面临的两大困境——户籍管理和财政税收问题,也给如何解决城市外来浮寄人口提供了基本思路。

——摘编自宁欣《唐朝如何管理城市流动人口》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唐代中后期京城流动人口管理改革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中后期京城流动人口管理改革的措施及影响。(6分)

新余四中2021届高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

历史试卷答案

一、客观题

二、主观题

37.(1)不同之处: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是一种主动应对国际环境的经济政策,中国的闭关政策是消极的自我保护政策;美国在关税保护下赢得了发展机会,而中国则拉大了和世界的差距。(6分每点3分)

原因,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统治者重视抑商的经济政策;儒家安土重迁的思想意识;防范汉族人民的反抗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每点2分共6分)

(2)背景,保护民族工业和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需要;欧洲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解决内战财政支出和遗留问题的需要;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每点2分共6分)

影响: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美国的经济利益;加速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对后世影响深远。(每

点2分共6分)

38.作答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角度和要点.

①中国古代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要从民生与国家发展、治国之道、安邦之策的角度进行论述(3分)

②严复“自由为体”“个人本位”的民生思想,要从反封建专制制度、追求民主政治和挽救民族危亡的角度进行论述(3分)

③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解释,要从西方工业文明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以及受苏联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影响的角度进行论述,

毛泽东对民生的关注,要从以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和推动革命斗争的发展的角度进行论述(4分)

④民生的内涵由于时代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需求不同,对它理解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当代的民生内涵要增长人民的各方利益需求,所以理解民生内涵要与时俱进。逻辑清晰,表述成文。(2分)39.(10分)

(1)原因:京城流动人口量大;传统户籍制度的不适应;京城居民杂役负担重;无籍流动人口影响京城的稳定。(一点1分,任答3点即可)

(2)措施:城乡户籍分治;政府中杂任杂匠岗位优先向无京籍身份的流动人口开放。(一点1分,共2分,言之成理即可)。

影响:促使赋税制度改革(两税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维护京城社会的稳定;为后世提供借鉴。(一点1分,共4分)

2021届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

新余四中2021届高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Ca-40 Mg-24 Ba-137 K-39 N-14 C-12 Cu-64 Fe-56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共48分) 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本草纲月》中有如下记载:“火药乃焰硝(KNO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其中 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宋代《千里江山图》卷中的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该颜料耐酸耐碱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态下,11.2L苯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 A B.常温下,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_数目为0.1N A C.常温常压下,22.4LCO2分子数小于N A D.标准状况下, 2.24LCO2与足量Na2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05N A 3.下列正确的是 A.C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NH3均是电解质 B.升温可以加快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的反应速率 C.将废铁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 D.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可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 4.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需要通电才可以进行的有:电解、电离、电泳、电锁、电除尘 ②直径在10-9~10-7m之间的NaCl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能形成胶体 ③纳米材料石墨烯用一束强光照射可以发生丁达尔现象 ④电解质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⑤把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并充分搅拌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江西省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合题目要求的。) 1.海昏侯墓的发掘是近年史学考古上的重大事件。海昏侯墓墓主刘贺,曾当过27天西汉皇帝,后被辅政大臣、博陆侯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 为理由奏请太后废黜。这一历史事件说明 A.西汉的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B.官僚集团对皇权存在一定程度制约 C. 霍光“废帝”的举措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D.西汉诸侯势力严重影响中央集权 2.有学者研究发现,唐代城市道路功能单纯.主要满足城市交道需要。到了宋代,城市进路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道路宽度缩小。这种情况一直廷续到明清。这种变化反映了 A.手工业发展使商业繁荣 B.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C.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D.城市建筑风格的质变 3.《文献通考》对古代农业生产有过如下一段描述:圩田、湖田多起于(北宋)政和以来…… 大概今之田昔之水,徒知湖中之水可涸以耕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这说明 A.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 B.古人对过度开发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反思 C.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开发 D.宋代政和年间出现了较严重的水患灾害 4. 元朝在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例如陕西行省跨越秦岭,溯广行省、 江西行省均踌越南岭,河南江北行省跨越淮河,中书省直辖区则跨越太行山。元朝的这一做法 A.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B.分割地方,以便于加张对地方的控制C.肥瘠搭配,便于农也生产的管理和发展 D.充分体砚了元朝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新余四中2021届高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结合水是细胞的组成成分,越冬植物体内结合水的比例会升高 B.胰岛素在肝脏细胞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只产生水,不消耗水 C.人体细胞中的内质网、线粒体和核糖体都会产生水 D.绿色植物暗反应所需的还原剂最终来自叶绿体中水的光解 2.细胞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下列各项物质是所有活细胞必须含有的是 A.色素和无机盐 B.酶和激素 C.蛋白质和DNA D.蛋白质和脂质3.有关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内酶的合成都需要模板和能量 B.多糖和核酸都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 C.蛋白质只能以胞吞或胞吐的方式通过生物膜 D.植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4.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病毒都只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利用32P放射性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可使T2噬菌体带上32P的放射性 C.HIV病毒入侵人体T细胞进行增殖时,除模板外,其原料、酶、能量和场所都由人体T 细胞提供 D.流感病毒可直接利用其遗传物质RNA作为模板,翻译蛋白质 5.冠状病毒是RNA病毒,其包膜上面有刺突糖蛋白等,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这些刺突糖蛋白排成皇冠状,因此而得名。冠状病毒与T2噬菌体的不同之外不包括 A.核酸的类型 B.是否有包膜 C.寄主的类型D.有无核糖体 6.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 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7.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应用,错误的是( ) A.可用斐林试剂区分淀粉和麦芽糖B.可用双缩脲试剂区分蛋白质和多肽 C.可用台盼蓝鉴别动物细胞的活性 D.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 题Word版含答案 新余四中2021届高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 历史试卷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召集齐、秦等国军队打败了楚国。战后,召集诸侯会盟,还派人把周天子召到河阳参会。孔子编撰《春秋》时,将此事记载为“天子狩于河阳”。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春秋》作为史书是不可信的 B.孔子反对一味固守传统做法 C.孔子意在强调晋文公遵守礼制 D.孔子想以此维护周天子的尊严 2.据《九章算术》记载,汉代牛价很高,“牛一头直万五千”。而西汉主要粮食一石一般为30—80钱,东汉也不过数百钱。据此可推知,当时 A.小农经济的形成使牛增值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精耕细作方式不断发展D.先进耕作方式推广受阻 3.《汉书·惠帝纪》记载,女子到适婚年龄(15岁至30岁)不嫁,征收五倍人头税。有学者对此解释说:婚姻是男女双方的事,但当时民间聘礼太重,罚女子,是为了迫使女子出嫁,男子能够娶妻。此举A.导致男尊女卑现象严重B.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 C.意在缓解政府财政危机D.提高了女性经济地位 4.汉末以来许多士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于“坞堡”中,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为“坞堡经济”。南北朝“坞堡经济”的出现

A.导致农耕经济的衰退 B.有利遏制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 C.不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5.右图为考古出土的简牍,对简牍上的字体解读有误的是 ①始于晋朝 ②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③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 ④字形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东华门外,市井最盛,盖禁中(指帝王所居的宫苑)买卖在此。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无非天下之奇。”材料所描述的城市最早有可能是 A.元大都B.汉长安城C.北宋汴梁城D.唐洛阳城 7.下图所示现象在明代大量出现,该图反映出明代 图示1 “一田二主制”土地权益分配结构图 注:一田二主,即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田底)和使用权(田面),分别为两个主人所拥有。A.政府抑制土地兼并有限B.重农政策进一步的细化 C.租佃关系的流动性增强D.土地经营效率大为提高 8.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互不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意见;雍正时期的军机处,来自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如走马灯似地轮流值班,上传下达,照章办事。这些做法意在 A.加强了权力金字塔顶端的皇权B.使中央政府机构不断得到完善 C.提高中央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D.致力于构建政府权力制衡机

江西赣中南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8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8月2日 2021-2022学年度江西赣中南五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高二班级试题 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七月流血大事后,俄国官方正式的侦查结果将其定性为布尔什维克党受德国指使挑起的暴动,其目的是破坏俄国的军事努力以有利于德国及其盟国。其理由可能是 A.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民众公开夺权 B.布尔什维克党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C.工人士兵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D.布尔什维克党公开反对临时政府 2.康有为在争辩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考制》,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缘由是这两本书 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B.推崇光绪帝而批判慈禧太后 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 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3.张鸣在《辛亥:摇摆的中国》中写道:“革命带来了问题,答案却是只能在连续革命中得到解决。……所谓革命,无非是借助革命的杠杆,撬起可以使民族翻身的巨石,当无论如何都撬不动的时候,不是换一个杠杆,而是接长这个杠杆,用更激进的革命,连续撬。”这表明作者认为中国近代前期 A.革命目标极具坚决性 B.革命手段极具优越性 C.革命过程极具跳动性 D.革命结果极具建设性 4.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受了不断改革、进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中国历史进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心集权制的形成 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隋唐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始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 5.世博会从19世纪中叶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160多年,世博会的历史,是人类生产力进展的编年史。请结合所学学问完善表格 A. ①火车机车、留声机;②电话、汽车;③蒸汽引擎、飞机模型 B. ①火车机车、蒸汽引擎;②电话、留声机;③汽车、飞机模型 C. ①蒸汽引擎、汽车;②留声机、电话;③火车机车、飞机模型 D. ①蒸汽引擎、飞机模型;②火车机车、电话;③留声机、汽车 6.1915年,南洋公司香港厂所创的“三喜”牌香烟问世,大受各界的欢迎。但是,引起了英美烟草公司的忌妒,他们说南洋公司的商标影射冒牌,将与诉讼。南洋公司自知不敌,遂将“三喜”牌改为“喜鹊”牌,并将其因由公诸与众,舆论哗然,咸抱不平。结果“喜鹊”牌香烟销路反而大大见好。从该材料中我们可以猎取的信息不包括 A.民族工业力气相对弱小 B.外国资本是民族工业进展的主要障碍 C.人民的民族意识有利于民族工业的进展 D.政府的爱护为民族工业制造了良好的环境7.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凡英商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禀,候管事官先行查察谁是谁非,勉力劝息,使不成讼。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一例劝息,免致小事酿成大案。”这主要反映了 A.鸦片战斗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践踏 B.英国人处理民事纠纷习惯息事宁人 C.中国的行政权受到肯定程度的破坏 D.英商华民在华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8.下列哪些是全球化对进展中国家的有利因素 A.各国经济依靠性加强 B.各国面对同样的经济规章 C.各国共享市场和各种资源 D.发达国家开采进展中国家的资源 9.从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以下哪些启示? ①作为执政党要勇于准时订正自身存在的问题 ②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既要搞好顶层设计,也要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 ③高效政府的前提必需是权力高度集中 ④执政党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19世纪60年月,促使各国工人运动日益带有国际联合特点的根本缘由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B.第一国际的领导 C.各国工人政党的建立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某次会战后,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同胞书》:“……虽已被敌人占据,然其耗费时间五个月,死伤人数数十万,而其所得者若非焦土即为空城。继今以往,全面抗战处处进展,真正战斗重新开头。”蒋介石所评价的这次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12.罗斯福常对身边的新政派说:“挑一个方法试试看嘛。失败了,就另换一个。总之,要搞点什么试试。”这表明 A.新政开展得很顺当 B.新政实施缺乏规划 C.有章可循 D.新政是在摸索中进行的

江西省新余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新余市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 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日河南洛阳发现2600多年前戎人王级大墓。墓葬具有西北地区戎人的典型特征,同时受到中原礼乐文化的强烈影响。据此判断,该墓葬可用于研究 A.殷商青铜制作工艺B.春秋时期民族交融 C.西周礼乐文化嬗变D.秦汉时期文化交流 2.东周时期的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齐桓公为保住郑的太子地位,便以诸侯欲拜见太子为由,联络了八国诸侯支持太子郑,并成功地保住了郑的太子地位。这反映了战国时 A.宗法观念彻底崩溃B.嫡长子继承制遭破坏 C.齐国是最强大的国家D.分封制在不断衰落 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收集到以下几段史料,这组史料体现的主题是 《晋书》 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国,“追尊刘禅为孝怀皇 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晋书》 羌人姚苌建立的大秦政权,认“其先有虞氏 之苗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 鲜卑人拓跋猗卢建立的代国,自认为是神农 《晋书》 氏的后裔。 A.禅让制度之辨析B.炎黄部落之考证 C.刘氏政权之沿革D.华夏认同之演进 4.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得压制。而此前的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和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官僚政治逐步形成B.宗族关系仍受重视 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D.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5.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以上现象反映出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A.兼收并蓄B.风格单一C.反映市民生活D.固守传统 6.如图是中国某一时期的地方机构设置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 A.充分吸取了隋唐以来地方机构设置的教训 B.有效改变先前武将擅权、藩镇割据的状况 C.分化事权、相互监督,有效加强君主权力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 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留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晋书段灼传》记载:“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候之孙,则当涂之昆(注:兄)弟也……幽王为讨宠妃褒姒欢心,烽火戏诸侯,又废太子宜臼,立褒姒子为太子,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杀死幽王,立宜臼为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西周分封制受到冲击 B. 宗法制引发贵族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周幽王厉行君主专制 D. 申侯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宗法分封制 2. 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已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是( ) A. 追求天下为公 B. 崇尚秩序 C. 主见仁政 D. 天人感应 3.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B.政府把握的土地数量削减 C.均田制度的渐渐衰落D.部曲奴婢的社会地位下降 4.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记录了一历史大事的重要信息。他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 ) A .孔子创办私学 B.齐国设“稷下学宫” C .汉武帝设立太学 D.隋朝开创科举制 5.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谈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需直立奏对。这表明( )A .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B.官僚政治体制逐步确立 C .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6. 历史争辩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史实结论 A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 B 董仲舒提出“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 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 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 C 明内阁“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 明内阁没有决策权 D 清“海禁令”规定“片帆不得下海”中外贸易断绝 A. A B. B C. C D. D 7.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责怪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度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 A.增加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C.中心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D.制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8.在中国人口进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年突破1亿,1776年达到2亿,1790年超过3亿。进展到道光皇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 ) A.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B.促进了城市化进展 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D.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 9. 据资料统计,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数目则有所削减。这表明( ) A. 北方水利技术水平落后 B. 经济进展赖于政治稳定 C. 南方水利事业特别富强 D. 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 10.九一八事变后,民国史学家发扬传统史学精神,大力构建新民族主义史学,以从文化意识形态上宣扬反击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重要性。这里的“传统史学精神”最有可能源自( ) A.原始儒学B.南宋史学 C.宋明理学 D.前清史学 11.古代某学者说:“我今说个□□□□,刚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必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该学者和填入材料中“□□□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史载:“西周的诸侯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 二卿,皆命于其君。”这反映出 A.政治权利按血缘关系安排 B.西周分封制渐渐走向崩溃 C.周天子开头加强中心集权 D.诸侯国的权力有等级差别 2、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 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论断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包含有朴实辩证生疏 B. 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 主见为天下之人立法 D. 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3、铜匦,武则天所创,类似于检举箱,唯武则天可拆看,其他人无法打开。初为朝廷接受臣民投书反映各方 面问题的匣子,后渐渐成了匿名的揭发官员不当或不法行为的一个容器。铜匦的消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 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B. 古代监察制度的进步 C. 传统民本思想的进展 D. 中心集权制度的强化 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 三大阶段。其中“帝制”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 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 专制王权披上神权的外衣 C. 君主专制和中心集权 D. 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5、《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 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需要大量劳力B.适时增加肥力C.提倡精耕细作D.擅长积累阅历 6、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 舆服导从作倡乐,铺张日甚”。 这反映出 A. 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疗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转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渐全都 D.原有规章收到商业进展的挑战 7、唐末徐夤有诗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该诗句中描 述的瓷器 A. 质地纯洁,官府垄断 B. 色泽光亮,晶莹如雪 C. 造型美丽,釉色粉彩 D. 技术精良,面对市场 8、1979年起,新疆文物考古争辩所在罗布泊地区发掘清理了一批古董,出土了锦、绢、刺绣、铜镜、漆器, 还有木简、纸质文书等贵重遗物,以及具有中亚、西亚风格的玻璃制品和织造工艺精致的毛织品。这批古董掩埋的朝代最早应为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宋朝 9、孔子曰:“修己以安百姓;”孟子指出:“有不忍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荀子强调“王制”,主见君主要 讲求王道仁义。据此,三者都主见 A.道德修养和政治治理相结合 B.礼乐制度和仁政相结合 C.克己复礼是君民共治的前提 D.反对苟政和肆意的刑杀 10、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这首诗反反映了 A.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B.朱熹的“格物致知” C.王阳明的“心外无理”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1、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致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 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有名诗人,被称为“诗圣” 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 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 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 12、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 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A.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认为古代文学是我国文学的顶峰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13、某学者在叙述欧洲文化历程时说道:“希腊文化的精神是_________,罗马文化的精神是________,中国 文化的精神是_______观念。”空缺处应补充的内容为 A.入世、秩序、和谐B.秩序、入世、出世 C.和谐、秩序、出世D.和谐、秩序、入世 14、罗马国家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共同缘由是 A.民主政治进展的推动B.平民或自由民的斗争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 史试题 一、单选题 1. 下表内容是不同史料对西周宗庙制度的记载。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儒家忠孝观念影响祭祀礼仪B.西周通过尊祖敬宗维护贵族秩序 C.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D.早期国家举行祭祀活动日益频繁 2. 有学者指出《史记》《汉书》的一个区别:司马迁提到人物籍贯的时候,往往只称县名,这是战国以来的老传统;班固则多遵循某郡某县的原则,每个人都被精准定位在帝国的地方行政框架之内。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空前强烈的国家认同B.人物记述惯例的变化 C.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D.集权制度的发展强化

A.战争导致了个体小农经济衰退B.税制变化推动了家庭结构的变迁C.农本观念在中原地区影响深远D.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不断完善 4. 宋代士人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秉持“从义而不从君,从道而不从父……君有不地要义,不从也,而况于权臣乎!父有不义,不从也,而况于他人乎”的原则,认为“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大战家之用也”。这一原则()A.有利于增强国家治理能力B.规范了中央行政决策机制 C.推动了商品经济不断发展D.使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5. 厘金制度一直被视为晚清地方政府剥削商户,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恶税。但据雍前等人最新研究发现,内陆地区的厘金扩大了本土棉布市场,并非恶税;沿海地区的厘金却成为洋布竞销的帮凶。对厘金认识的变化说明史学研究() A.受学者主观感受影响较大B.已有的结论被新史料推翻 C.取决于区域研究发展水平D.随着视野拓宽而更趋全面 6. 下图是晚清时期某企业地理分布示意图。据此推知,该类企业的创办() A.践行了洋务派求富的主张B.反映了清王朝维护统治的意图 C.便利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D.发展了晚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7. 据统计,在1918年以前的大约20年时间里,曾经发表过介绍和同情社会主义主张的文章的报刊不足30种:然而在1918-1922年间,此类报刊多达220余种,当时舆论界大有“不谈社会主义,则不足以称新文化运动的出版物的气概”。这一变化说明()

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期中联考 高三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晚期以来,历史表述的主题逐渐脱离了旧有的周部族及王朝的发展史,诸侯功绩及贵族家族延续日益成为时人关注的主题。这反映了当时 A.宗法观念日益增强 B.分封制度走向瓦解 C.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D.史学呈现繁荣局面 2.“自从春秋时代王纲解纽,篡杀频仍,兼并盛起,夷狄横行,一般盟主用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诸夏成为一个集团,禁抑篡弑······中国的雏形在那时方才出现。”材料意在说明春秋时期 A.蕴含着统一的因素 B.社会动荡不安 C.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D.郡县制已确立 3. 史学家吕思勉谈到,战国至秦汉,社会上已发生两种经济思潮,一是“平均地权”,一是“节制资本”。此处“节制资本”应是 A.道家主张 B.儒家主张 C.墨家主张 D.法家主张 4.西晋和东晋政权面临着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在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未曾铸造铜钱。但在民间,汉五铢钱和各种旧钱并行,且盗铸铜钱现象严重。这表明当时 A.民间力量制约皇权 B.商品经济仍具活力 C.庶族掌控铸币实权 D.抑商观念上下背离 5.唐初开始设置代表中央朝廷,衔命出使四方的使职,例如贞观初年,“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遣使”,设置观风俗使、巡察使、按察使、巡抚使等官员,使职逐渐变成正规官制之外的重要职务。这一措施的推行 A.促进三省体制的确立 B.提升行政效率加强地方管理 C.带来冗官冗费的问题 D.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6. 下图是中国某一时期的地方机构设置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 A.分化事权、相互监督,有效加强君主权力 B.充分吸取了隋唐以来地方机构设置的教训 C.有效改变先前武将擅权、藩镇割据的状况 D.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 7.明代时实行水利奏报制度,通过规范奏报行为,严密奏报程序,监督奏报官员等管理机制,确保获取精确、全面的水利信息,并予以科学、有效的决策应对。这一制度

江西省高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A)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高安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A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时期,国君即位要朝于庙,卿大夫就任新的官职也要“告庙”,诸侯觐见天子等重要活动都必须在祖庙举行重大典礼。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安抚子弟功臣,扩大统治范围 B.防范诸侯兼并,加强中央集权 C.严格等级秩序,维护世官制度D.巩固宗族关系,增强统治力量 2.西周时,周天子号令诸侯,诸侯国间礼尚往来及诗文创作所用皆是“雅言”。从春秋时期开始,各地域的方言逐步显露头角,《诗经》文本大量使用日常生活用语,不同表现形式的口语化、俗语化的歌辞或句式被收入。这一变化() A. 折射出政治权力重心的下移 B. 表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C. 体现了各国文化整合的加强 D. 说明周代礼乐制度重视文化传承 3.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化国为家,君权至上B.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 A.实行节度使制度 B.创立三省六部制 C.任命文官做知州 D.分割宰相的权力 5.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多以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为主,到唐代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绝大部分只写官衔,唐代墓志署名的变化,反映了() A.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 B.藩镇割据摧垮了世代荫袭的家族 C.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 D.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 6.南宋宁宗时,已快亡国,皇帝常常下手条,当时称为“御札”,还激起群臣愤慨,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见() A.宋代因为积贫积弱而逐渐衰亡 B.宋代相权有其传统客观的地位 C.中国传统政治是帝王专制独裁 D.宋代重文轻武提升了文臣地位 7.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如下表,据此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A.促进地方自主性 B.提升地方行政效率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D.提高中央财政收入 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若张居正在汉唐宋三代,那是一好宰相。依明代制度论,

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调研考考试试卷+历史(四)+Word版含解析

2020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卷 历 史 (四)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汤举伊尹为相,仲虺为左相,“任以国政”;商后期的国王武丁,选拔奴隶出身的傅说,“举以为相,殷国大治”;西周设太宰(相)综理国家政务。材料可用来说明“相” A .已经得到国君极大信任 B .在国家治理中举足轻重 C .已经分割国君部分权力 D .在王朝更迭中权力强化 2.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但是192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这说明 A .战国时代牛耕开始普及 B .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 C .中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 D .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3.西汉刘邦至吕后时期,汉朝以郡国并行方式实行过特殊的东方政策,即在要求中央直辖郡县“奉汉法以治”的同时,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治。据此可知,西汉初期 A .朝廷在有意缓解文化冲突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激化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4.下表列举了部分中国思想史上杰出的无神论思想家及其著作,这些思想成果 A .有效地抑制了宗教思想的传播 B .传承了中国哲学的理性精神 C .调和了其与主流思想间的矛盾 D .体现了自然科学技术的发达 5.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东西市共4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隔开。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 A .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 B .政治以及军事中心的价值 C .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 D .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 6.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方家以磁石面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偶又)不全南也。材料可用来说明 A .人们已在关注指南针性能 B .指南针尚未被人们广泛使用 C .当时指南针技术尚不成熟 D .沈括对指南针缺乏辩证认识 7.明清之际,王夫之要求“尽废古今虚妙之说而返之实”,顾炎武强调用“修己治人之实学”取代“明心见性之空谈”,王夫之批判了理学宣扬的“天命论”、“生知论”。材料表明这一时期思想界 A .主张恢复经世致用思想 B .对传统理学进行了反思 C .受到了中外交流的影响 D .出现了反儒的思想倾向 8.下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兵力对比表。由此表可知这次战争 A .是由英法两国共同发动的 B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 .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D .使中外反动势力进一步勾结 9.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成立了商务部,在各部中仅次于外务部。后又颁布了《公司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破产律》等一系列商业法律,对经营商务作了具体规定。这一系列改革和法令的推行 A .有助于改变农本商末的观念 B .表明清朝经济立法趋于完备 C .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 .推动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战役 时间 英国 法国 英法联军 中国 第一次广州之战 1856.10 439 15000 虎门之战 1856.11 1380 1700 第一次大沽之战 1858.09 660 518 1178 10000 八里桥之战 1860.05 3500 1500 5000 34000 此卷只装订不 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1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历史部分 24.西周建立后,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周成王时周公主持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开创了“长安——洛阳”的古代早期典型都城布局。周朝初年营建东都的直接原因是( ) A.控制殷商遗民B.平定贵族叛乱 C.掌控东方财富 D.扩大统治疆域 25.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于2017年12月3日开播。第一期节目中的石鼓是由北京故宫博物院选送的“中华第一古物”,学术界基本认同“石鼓乃秦物”,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石刻文字,从字体看应该属于ﻩﻩﻩ() A.小篆到大篆的过渡B.大篆到隶书的过渡 C.小篆到隶书的过渡 D.大篆到小篆的过渡 26.下表是明代米价表 期间 每公石平均价格 (单位:公分银)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单位:公石) 14世纪后半期17.1958.17 15世纪前半期10.8492.22 15世纪后半期16.3561.1616世纪前半期20.1949.52

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ﻩﻩﻩ() A.明初大明宝钞升值和政府控制使银价上涨B.钱价上涨和白银增加导致白银购买力下跌C.赋税征银导致米价上升白银价格上涨ﻩ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米价上升银价上涨 27.北宋时,凡是奉朝旨治狱的案件都要受到中书刑房的点检,审理完后即向中书禀命。大理寺每月要将监禁犯人的情况和已决断案件的情况向中书汇报,岁末时还要把所有刑禁处理完毕向中书汇报。这说明北宋ﻩﻩﻩﻩﻩﻩﻩ() A.社会秩序不稳定B.官吏腐败很严重 C.司法与行政不分 D.行政效率的低下 28.1903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财政处,全面负责筹备整顿全国财政和统一币制;1906年,设立度支部,管理全国的田赋、税收、漕运、仓储等事宜。这些措施ﻩﻩ( ) A.开启了近代化的财政转型 B.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 C.加强了清朝皇权专制制度 D.延续同光时期集权型财政制度 29.董必武在重游某地后写诗“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毛泽东同志称诗中记述的事件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事件( )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确定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D.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0.1977年,国务院转发《关于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报告》。同时,提出发展国民经济的十年(1976—1985年)规划纲要,规定1985年粮食产量要达到8000亿斤,钢产量达到6000万吨。要建立120个大项目,其中有十大钢铁基地、九大有色金属、十大油气田等,按照这个规划,1978—1985年间,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届新余四中高考年级上学期第五次段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3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秦人凿破楚咽喉,南北通航贯九州。五岭青云漓水落,三湘黄叶洞庭秋。悠悠岁月添人事,渺渺江波少物流。故道如今成古迹,申遗岂为稻粱谋。”诗中的古迹( ) A.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B.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C.位于当时的“西南夷”地区 D.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5.汉初存在多种社会势力,包括六国宗室和贵族后裔、私人豪富、强宗豪右、封君、军功 地主等。这些社会势力形成各自的社会秩序,与国家对立甚至冲突。这种状况( ) A.形成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体制 B.使国家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C.说明土地兼并严重威胁政权稳固 D.影响了董仲舒的学术方向 26.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唐朝文人的相关记述。据此可知( ) A.世家大族仍有较大权势 B.科举录取程序有待改进 C.吏治腐败弱化君主权威 D.门第成为官员选拔标准 27.宋代江南地区民间因财产纠纷而闹上公堂的诉讼已普遍,催生了“诉学”和专门教授诉学、培养诉师的机构及协助他人打官司为业的“书铺" (学校)。官府规定“书铺"须在政府注册,由官方发给牌记(执业证书)。材料说明宋代( ) A.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风气恶化 B.科举制度改革催生民间办学之风 C.司法传统有向近代司法制度转型的可能 D.政府有效管理促使民间维权意识的觉醒 28.针对有人提出的反对西征、坚持海防为先的观点,左宗棠指出“敌人如要侵犯东南沿海,不能无因而至,要看西陲的成败决定动静。……保住西北边塞,正是有利于东南海防”。据此可知,左宗棠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 题Word版含答案 新余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段考 地理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湖冰的冻融与气候密切相关,其中风速对于冻结有较大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湖泊近年来风速对开始冻结日期的影响示意图,图中日数为年内从1月1日开始计数。据此回答1~3题。 开始冻结日期 周内平均风速 360 350 340 330 320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6 5 4 3 2 日数(d )风速(m/s ) 1.下列关于风速对开始冻结日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速最大时,开始冻结日期最早 B.风速最小时,开始冻结日期最晚 C.2006-2008 年,风速越大,开始冻结的日期越晚 D.2012-2015 年,风速越大,开始冻结的日期越早 2.湖冰形成初期,风速较大有利于湖水结冰,是因为较大的风速可以()A.加快表层湖水流动,促进上下湖水热量交换 B.加快湖水与湖岸热量交换,减缓湖水降温 C.加强湖水与大气间热量交换,湖水散热快 D.促进湖水与陆地间热力环流,湖水散热慢 3.湖泊融冰过程在不同的年份有长有短,较短的原因可能是()

A.气温降低B.风速较小C.晴天较多D.湖水较多 钓鱼于江河湖海,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噪音小,是养身保健的良好环境。下图为我国某水库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310320● 甲乙丙丁0 200m 等高线(m )河流 小岛 水库钓鱼点比例尺310 4.“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是钓鱼爱好者们总结出的钓点选择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 .水深 B .水位 C .水质 D .水温 5.“早钓太阳红,晚钓鸡入笼”,说的是夏钓最佳钓时是早晨和傍晚。夏日早晨,某钓鱼爱好者发现太阳照射水面,波光耀眼,严重影响其观察浮漂,该钓位最可能位于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毛毛雨打在水面上,水中溶氧量大增,鱼类因呼吸了足够的氧气,显得特别活跃,摄食欲望十分强烈,容易上钩,因此是钓鱼的好时机。以下描述与此钓鱼经验相符是 A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C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D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含盐溶液从岩石表面通过颗粒之间的孔隙向砂岩内部渗透,当内部充满水分后只能从岩块四周的下方渗出。在干燥岩面渗出的含盐溶液,水分易蒸发而形成盐类结晶物,结晶产生的张力将靠近表面的碎

(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解析)江西省联考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九省联考江西省联考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 试历史试卷 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英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总之,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们不要加大练习量。在这个时候,学生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去面对考试。 本试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9000至7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和陶器,如河南关家遗址的此类遗存,陶器出土最多,罐、钵等器形常见,形制如图1、图2等。这显示裴李岗文化( ) 图1绳纹陶角把罐图2红褐陶三足钵 A.以彩陶普遍制作为特征 B.进入了文明社会 C.是史前中原代表性文化 D.发展出龙山文化 2.《后汉书》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共立巴氏子务相为君长。“及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汉兴,南郡太守靳彊请一依秦时故事”,得到朝廷允许。这表明( ) A.巴氏君长世代与秦女通婚 B.务相为秦所命的蛮夷君长 C.务相所统五姓被视作戎狄 D.秦汉民族政策具有延续性 3.吉林金代早期女真贵族墓前发现有石雕文臣武将、石虎石羊,黑龙江金代女真人墓群出土

有中原的丝织品和瓷器,河北发现的金人墓葬形制与辽墓有相似之处,甘肃发现有西夏纪年的汉人火葬墓。这些现象表明( ) A.女真有自己墓葬习俗 B.女真葬俗受宋人影响 C.金人葬俗受辽人影响 D.各民族文化交流广泛 4.清人焦循指出:“紫阳(朱熹)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君子;阳明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小人。”这里的“君子”“小人”的主要差别在于( ) A.社会身份 B.私人财富 C.个人品德 D.家族声望 5.晚明时期的役银征收,江南地区“全以田粮起派,而但以丁银助之”,江北地区“惟论丁起差,间有以田粮协带者”。造成这种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 B.文化传统 C.田亩产量 D.政治制度 6.洋务运动亲历者郑观应指出:“官督商办者,既有委员、监督,而用人之权操自督办,股东不能顾问。督办而贤也……股东自然受赐;而无如其多是官场中人……结党营私毫无顾忌,而局务遂日归腐败矣。”这表明他( ) A.反对股份制度 B.认可督办作用 C.萌发维新思想 D.主张官商分途 7.晚清小说《狮子吼》描述了明代遗民将一个海岛建成为政治乐园的故事。岛上有一个“民权村”,有礼堂、医院、邮局、公园、图书馆、体育馆,还有三家工厂、一家轮船公司和许多现代化学校。这一作品( ) A.表现作者西化倾向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C.反映社会改良思想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8.据图推断,苏维埃政府发行公债有助于(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战争公债券(1932) A.应对政府的人员开支 B.减少经济封锁损失 C.探索国家治理制度化 D.改变群众消费观念 9.1936年7月,毛泽东指出抗日胜利要具备中国抗日统一战线、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