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化塑料制品项目落户渭南高新区

1714 当 代 化 工 2013年12月

了多种藻类污水净化系统,现在应用于实践的有高效藻类塘系统,此系统增加了藻类对有机物、氨氮和磷的去除效果,还可以大大减少占地面积;藻类固定化技术具有藻类密度高、反应速度快、稳定性强、耐毒害能力强的特征[22];还有光生物反应器等还在实验阶段的净化系统,这些藻类净化系统的研发,将提高了藻类产量和藻类净化污水的能力,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藻类的培养成本和污水处理成本。

3.3 藻类制油的生产工艺更趋于绿色化

产油藻生产生物柴油除规模化培育获取大量的微藻原料外,还需要收集、干燥、油脂提取、油脂制备柴油等步骤。为了让藻类生物燃料成为真正的绿色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生产工艺的每一步骤都在向着绿色化的方向进行着。如微生物共生法收集微藻是通过培养特定的细菌或真菌等微生物,由于代谢生成的胞外物质、微生物细胞表面电荷和物理包裹等作用,使微藻絮凝,再结合传统离心或过滤方法,实现能源微藻低成本、高效率、无污染的采收[23]。微藻的超滤脱水干燥技术利用超滤膜能有效地截留水中的微粒、胶体、细菌、热源和有机物,具有高效节能、不产生污染等特点。超临界CO2萃取制备生物柴油把油脂的萃取和制备生物柴油两个步骤合二为一,简化流程,无污染。每一项新技术的研发,都将微藻生物燃料的工艺向绿色化推进了一步。

4 结 语

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环境危机,让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危机四伏。地球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工农业的快速发展, “三废”的不断增加,治理技术的落后,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微藻对CO2、重金属、氮磷等有毒物质特殊的净化作用,是其他生物质能源所不具备的;而薇藻生物燃料生产工艺技术无污染方向的发展,更让薇藻生物燃料的发展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如何更好的合理开发、利用藻类资源,消除污染,缓解能源危机,是未来生物质能源开发的亮点。 参考文献:

[1]曹昭琪,陈雷.微藻工程固定二氧化碳缓减温室效应[J] .河海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86-90.

[2]李桂菊,张军,陈伟.生物燃料发展现状及利弊争议[J].能源与环境,2009(5):85-86.

[3]李学静,张璐瑶,乔明,等,藻类生物研究开发进展[J],中外能源,2009,14(4),23-26.

[4]郑洪立,张齐,马小琛,等.产生物柴油微藻培养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志. 2009,29( 3) : 110-116.

[5]郝宗娣,杨勋,时杰,等.微藻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2,22( 2) : 282—287.

[6]王维,刘彬,邓南圣. 藻类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及机理简介[J].重庆环境科学,2002,24(6):41-49.

[7]南京工业大学.沼气发酵和自养型淡水微藻培养的耦合方法:中国.CN200810024252. 2[P]. 2008-10-15. [2013-10-18] .

https://www.360docs.net/doc/e12252303.html,/faming/1766037/.

[8]马红芳,李鑫,胡洪营,等.栅藻LX1 在水产养殖废水中的生长、脱氮除磷和油脂积累特性[J].环境科学, 2012, 33(6):1891-1896.

[9]夏云峰.不同营养条件和培养方式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及油脂合成含量影响的研究[D].杭州:浙江学,2011.

[10]王琴,符笳茵,应月,等.废水养殖高油微藻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13,29(6):1442-1446.

[11]张玉玺.生物航空煤油的发展现状[J].当代化工,2013 ,42(9): 1316-1318.

[12]刘世名.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高密度异养培养[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1999.

[13]缪晓玲,吴庆余.藻类异养转化制备生物油燃料技术[J].可再生能源,2004(4):41-44.

[14]喆

张海阳,匡亚莉,林.能源微藻采收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3,32(9):2092-2098.

[15]李文国.全国苦咸水淡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兰州:[出版者不详],2013.

[16]Cravotto G, Boffa L,Mantegna S, et al. Improved extractionof vegetable oils under high-intensity ultrasound and/or micro-waves[J]. Ultrason

Sonochem, 2008, 15(5): 898-902.

[17]张芳, 程丽,徐新华,等.能源微藻采收及油脂提取技术[J].化工进展,2012,24(10):2062-2071.

[18]Yuxi Zhang.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f biofuels[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781-784:2484-2489 .

[19]张玉玺,生物柴油的现状与展望[J].当代化工,2007,36(6),577-580. [20]王锦秀,郝小红.微藻制取生物柴油研究现状与发展[J].能源工程,2013(1):40-43.

[21]张姗姗,李金伟.微藻生物燃料的远景展望[J].浙江化工,2011,42(7):20-23.

[22]陶亮亮,李鹏,张虹,等.城市污水培育藻类用作饲料的可行性分析及研究现状[J].江西饲料,2012(1):27-30.

[23]Vandamme D,Foubert I,Muylaert K. Flocculation as a low-costmethod for harvesting microalgae for bulk biomass production[J].Trends in

Biotechnology,2013,31(4):233-239.

陕煤化塑料制品项目落户渭南高新区

日前,陕煤化实业集团渭南塑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渭南国家高新区。

陕煤化渭南塑业科技有限公司在10月8日拿到项目《可研报告》后,积极与渭南国家高新区接洽,仅用了14个工作日就初步确定了项目用地选址工作,并使该项目充分享受到了渭南国家高新区的入区优惠政策。日前,陕煤化实业集团渭南塑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渭南国家高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