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实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山东省宁阳实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山东省宁阳实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日期:2012年08月

第一部分:三维目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深情,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一、新课导入

1、导入

我们对荷花不陌生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莲叶无穷

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月光下的荷塘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今天就让我们走

近朱自清,走进他的《荷塘月色》。

2、设疑 请找出本文的文眼?本文的情感基调?

二、 自学释疑 互助学习

1、走近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 字 ,号 。

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知识与技能

能力目标 情感价值观

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

体会文中“通感”所产生的

艺术效果。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

喻、通感和精心选用动

词、叠词的技巧。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积极向上的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即自然美。

州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请阅读背景资料,分析作者的心态,结合写作背景略谈自读感受。

本文写于1927年7月的北京清华园,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此时的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我们来了解这时期作者的思想,看看他的自我表白:“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走》)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再者,作者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本文的抒情风格。

三、初读课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蓊蓊郁郁

..

....()袅娜()踱.步()霎.时()弥.望()斑.驳)渺.茫()点缀.()

2、找出表示作者夜游荷塘行踪的词语。

3、本课的文眼是什么?。

4、找出文中作者情感的语句有哪些?

5、朗读全文,说说全文的感情脉络。

四、讨论释疑(四人一组,交流答案,相互分享成果,用红色笔勾画出不理解的问题,跨组交流。小组长总结不理解的问题)

探究①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探②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

五、拓展练习:写出两首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再读课文,赏析文章重点语段,揣摩文章优美动人的语言,体味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背默第四、五、六段。

一研读文本

1、赏析第四段:教师范读第4节,引导学生思考:

①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

②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

③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请你结合具体句子谈。

2、赏析第五段:学生朗读第5节,思考:

①这一幅画跟上一幅画比较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②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写作角度?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驱遣想象,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

不在文字概念上做游戏(叶圣陶语)”,细细咀嚼,把好滋味辨出来。然后让学

生说出感受最深的有关语句,并作出分析、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③本段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以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读第6段,

①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是___________的景色,其着笔点是什么?着眼点是什

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②和前面的画面比,这幅画的色彩是暗一点还是明一点?可以从那些词语看

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③这一段描写景物的次序是怎样安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探究解疑

学生齐读第7—10段,学生思考:

1、作者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6段结尾“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第8段又说“这

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里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训练操作反馈矫正

(1)鉴赏动词: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几句中加点

动词的表达效果。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3、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

去。

4、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5、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

..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2)鉴赏修辞:运用修辞手段摹形传神,淋漓入微,可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请同学们体会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的妙处。

1、比喻句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2.拟人句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3、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所谓通感,即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亦即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因此,通感又被人们称为“移觉”。这种修辞在高中课文中多有运用。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

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鉴赏叠词:找出文中的叠词,试品析一二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鉴赏动词:找出文中富有特色动词,找出两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拓展练习见《伴你学》

2.曲曲折折的荷塘边,在荷塘上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田田”的叶子。这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田田:叶子非常稠密。平铺开来,密密匝匝。(《采莲曲》可作参考)

亭亭:姿态优美。

层层:高低有序,错综相间。以“田田”状荷叶的稠密,因为稠密,我们便可想象流水应该是看不见了。除此以外,荷叶还是有层次的,高低不同,错综相间。因为荷叶的稠密和错综相间,所以首先引起注意的是荷叶,而荷叶看过了,在层层的叶子中间,才见到了零星地点缀着的白花。

小结:以上写了荷叶出水很高,亭亭玉立的优美姿态。用到了哪些修饰词?

点缀:与稠密层层的荷叶相比,花就是点缀其间,映衬在荷叶绿色的背景上。“零星”和“点缀”可见花的数量之少,而且与荷叶的绿色形成色彩鲜明的对照。

袅娜:年轻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羞涩:年轻女子的神情。这里用来摹写花的形态,把花比作了人,它们有人一样的柔美和风姿婉约,有人一般的神情,含羞脉脉不肯绽放。

以上写了荷花在月色下的光辉。

到这里,荷叶,荷花都是静态的,荷塘难道是这样一直平静的吗?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阵微风,送来了缕缕清香。且看作者怎样写这清香吧。

缕缕:细微,时断时续。缕缕不绝。

渺茫:远,不真切,依稀可辨。

以上写了荷香。

微风送来了清香,也使得叶子与花有了一丝颤动。“也”,与上面的微风相呼应。叶与花的颤动形成了一道波痕。

一丝:幅度小。时间短。(不是一阵,不是一股,与微风相呼应)

颤动:幅度小,频率快。(不是震动,也不是抖动)

闪电:快。微风送来了荷香,微风还使叶子与花颤动(不是震动,也不是抖动)起来,但也是轻微的,只那么一丝,可见动的幅度不大,像闪电般快,见出这道波痕的不易察觉。

密密:与上文田田,层层相呼应。

凝碧:从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而来。“凝碧”的波痕,何谓凝?依我想来,应该是叶子非常紧密,一动起来,重叠的部分颜色加深,好像荷叶的绿凝聚到了一处,而这点凝聚的绿很快传到了荷塘对面,所以就形成了凝碧的波痕。

荷波:闪电(快)

凝碧(颜色深)

脉脉:无声,深情。在作者想象中,如此美丽的荷花生在水中,而人们只见荷叶映衬下的荷花,不见流水,若非流水的深情养育,哪里会有这丰姿绰约的荷花呢?

3. 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 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教育先进工作者公示名单

全省教育先进工作者公示名单 (204名) 魏风传 济南师范学校 傅磊 济南第二中学 秦真 (女) 济南市棋盘街小学 段益刚 济南市古城中学 窦燕春 (女) 平阴县龙山小学 王育新 商河县第一中学 刘宪 (女) 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局 赵淑红 (女) 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局 张勇 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局 王传成 济南市长清区教育体育局 郝振岱 青岛第三中学 周欣 (女) 青岛第十五中学 马鹏业 青岛第四十四中学 魏铁英 (女) 青岛第四十七中学 牟信玉 青岛第六十一中学 于冰 (女) 青岛市实验小学 李孝河 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 薛洪赤 青岛开发区张戈庄小学

乔彩花 (女) 即墨市德馨小学 孙仁强 平度市第四中学 张继军 胶南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吴玉波 莱西市实验小学 李方进 青岛市崂山区教育体育局 岳国锋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孙宏伟 淄博实验中学 刘绍华 淄博第四中学 郭先星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小学 孙正军 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司志科 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 安伟 淄博市周村区实验中学 徐书明 桓台县马桥镇中心学校 巴兆成 高青县实验中学 郑述庆 沂源县第二中学 付志强 枣庄市第一中学 闫业来 枣庄市第十八中学 黄维刚 枣庄市职业中专 秦兴传 枣庄市台儿庄区马兰屯镇中学 孙义忠 枣庄市市中区教育局 王吉宽 枣庄市薛城区政府教育督导室 韩超 滕州市教育局

左家志 东营市实验中学 朱林华 东营市胜利第十三中学 董和先 垦利县胜坨中学 杨子让 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 成永江 广饶县综合高级中学 王德华 东营市东营区教育局 王德清 烟台第二中学 孙全华 (女) 烟台市市级机关幼儿园 张元国 烟台市福山区臧家镇中心小学 王永平 龙口市实验小学 李安福 莱阳市府前中学 纪鹏 蓬莱第一中学 杨喜杰 海阳市第一中学 葛丽华 (女) 长岛县北隍城乡中心小学 宋吉伟 烟台市莱山区教育体育局 李健 烟台市牟平区教育体育局 杨克志 烟台开发区教育局 赵铜令 烟台高新区社会事务局教育办公室 谢书德 栖霞市教育体育局 于建平 潍坊商业学校 韩文奎 潍坊第四中学 牟灵毅 潍坊市寒亭区实验中学

荷塘月色微课教案

《荷塘月色》微课教案 ——第四段赏析 一、教材分析 1、《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代 表作。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色下荷塘的美丽景象。语言优美、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本文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散文,所以要引导学生去鉴赏文学作品,为今后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文第四段主要写的是月光下的池塘,作者描写荷花运用了生动的修辞,有助于提 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朱自清的《匆匆》《春》《背影》,对朱自清的优美的语言、真 挚细腻的感情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受。朱自清的这篇美文可能会激起他们对写景抒情散文的兴趣,甚至会激起他们模仿的欲望。 2、在微课开始前,已经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生字词等阅读障碍已经排除。 三、教学目标 1、体会本段对月色下的荷塘的描写,感受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意境之美,培养学 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学习本文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能够判断什么是通感,体会本文比喻的妙处 所在,能恰当地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4赏析,欣赏荷塘的幽美,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 2、通感的恰当运用。 五、课时:15分钟 六、教学方法 诵读法、设疑讨论法等。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PPT等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古至今,不少的文人墨客都赞美过荷花例如王昌龄《采莲曲》中写的:“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又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和月色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内容分析 提问并诵读第四段 1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2.指明一个学生朗读。并让学生们思考回答。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必背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必背课文 ★卫风·氓(背诵全文)《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涉江采芙蓉(背诵全文)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秋兴八首(其一)(背诵全文)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其三)(背诵全文)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棘,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高(背诵全文)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锦瑟(背诵全文)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马嵬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蜀道难(背诵全文)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基础知识总结 沁园春·长沙 1、给加点字注音: 分泌( )沁园春( )百舸( ) 坎坷( )拜谒( )遏制( )竭力( ) 挥斥( )干坼( )遒劲( )酋长( )谩骂( )散漫( )花蔓( )惆怅( )稠密( )绸缪( )寥廓( )峥嵘( )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2、文学常识: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雨巷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寂寥( )彷徨( )彳亍( )颓圮( )舷梯( )娴熟( )悬崖勒马( )弦外之音( )按捺( )刚毅木讷( )方凿圆枘( )静谧( )猕猴( )所向披靡( )奢靡( )矫揉造作( )繁衍( )挑衅( ) 2、成语 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再别康桥

青荇( )长篙( )蒿里行( )枯槁( ) 浮藻( )缫丝( )漫溯( )晦朔( ) 斑斓( )阑干( )波澜( )笙箫( ) 萧瑟( ) 大堰河—我的保姆 1、字音 大堰河( ) 荆棘( ) 火钵( ) 忸怩( )冰屑( )凌侮( )叱骂( ) 团箕( )给予( )碾了三番( ) 2、字形 大堰河/偃旗息鼓凌侮/诲人不倦 叱骂/诧异红漆/膝盖豆浆/船桨 辗转/碾了三番 3、词语 童养媳: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结婚,叫童养童养的儿媳妇叫童养媳 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火钵:用来盛火取暖的瓦盆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小 团箕: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圆形器具,用来盛晒粮食等 典押:典和当 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咒语: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

泰山教坛英才名单

泰山教坛英才名单 (200 人) 毕玉美(女)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中心幼儿园 李婷(女)泰安市泰山区直属机关幼儿园 周盈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旧县小学 尹晓东(女)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逯家庄小学 韩小贇(女)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办事处大白峪小学宗晓霞(女)山东省泰安迎春学校 贾秀贞(女)泰安市财源办事处仓库路学校 闫兴峰(女)泰安市财源办事处仓库路学校 霍翠萍(女)泰安市岱庙办事处粮食市学校 刘丽(女)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 李传锁泰安市泰前办事处迎胜小学 张倩倩(女)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办事处凤台小学 陈鹏(女)泰安市泰山区温泉路小学 张秀贞(女)泰安泰山实验中学 张国栋山东省泰安第六中学 高峰山东省泰安第六中学 张建山东省泰安东岳中学 毛磊山东省泰安南关中学 吕延军(女)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办事处凤台中学 王金龙泰山区万官路学校

景波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中心幼儿园曹乃珍(女)泰安市岱岳区下港镇中心幼儿园王静(女)泰安市岱岳区粥店街道堰堤小学卢美(女)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中心小学王莹(女)泰安市岱岳区黄前镇中心小学徐慧(女)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第二中学张云霞(女)岱岳区化马湾乡想家峪小学 高艳霞(女)岱岳区化马湾乡中心小学 郑利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许家庄小学戚小锐泰安市岱岳区共青民族希望小学张春泰安市岱岳区岳峰小学 焦金静(女)泰安市黄前中学 袁慧(女)泰安市岱岳区范镇第二中学 周太旭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第一中学李心刚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第一中学周成明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第二中学郭晓娟(女)泰安第十中学 王铁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 耿波山东省泰安第三中学 朱世青(女)山东省泰安第四中学 高海刚山东省泰安第五中学 王大伟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 梁思存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

《14.2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案(共两篇)

《14.2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领略荷塘月色的美。 2、引导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通感、化抽象为具体等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教师点拨法 3、比较阅读法 4、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同学们,说到荷花,大家想到的名句有哪些?“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她清新可爱的一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她妩媚多姿的一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她高洁脱俗的一面。荷,她有淡雅恬静的脸庞,亭亭玉立的身姿,碧绿优雅的罗裙,淡淡醉人的清香。池塘中,她独自宁静;夜幕下,她细细聆听。晕染一池灵秀,撩起万般情思。而在现当代能将荷塘的美写到极致的恐怕非朱自清先生莫属了。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作为学者,他潜心治学,谨严求实,想走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作为民主战士,他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之上下求索,但也会在革命处于低潮时苦闷彷徨。作为诗人,他常常流露出一种“游丝”般的怅惘和希望幻灭的苦痛;作为散文家,他善于通过典雅清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赏析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 二、明确目标 本文有“白话美术文”的美誉,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你认为哪几段写的最美?(4-6)这节课咱们就重点品味其中的第四和第五自然段,通过品读语言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荷塘月色的美。 三、品读语言 (一)首先,老师来为大家朗读这两段,请大家用心感受这幅荷香月色图(配乐朗读) (二)斯人独处,朱自清先生于荷塘暂得于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具体描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 (荷叶,荷花,荷香,流水) 1、朱自清先生用了218个字描绘荷塘,但有人为了精炼,把这段文字精简到69个字,变成这个样子:“看荷塘上面,有很多叶子,叶子中间还有些白花,有的开着,有的还没开。风吹过,叶子和花有一点抖动,有时还传来些荷香。叶子下面是流水,但看不见。”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效果哪个好?下面我就把咱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从一个方面对比分析,讨论一下,朱自清先生文笔高明在哪里,推举一个代表发言。(分组分任务)注意以下几个词语的表达效果:弥望、袅娜、羞涩。 明确:(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是田田的叶子。”(指导舒缓朗读) (2)“袅娜”(开的正艳)、“羞涩”(含苞待放)赋予荷花一种少女的柔美与娇羞。采用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背诵篇目

高中语文必修一背诵篇目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诗两首》 (1)、《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2)、《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4、《荆轲刺秦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5、《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必修一到必修

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必修一到必修五 2019-08-20 09:26:15 文/尹乙晴 高中语文都学了些什么?下面小编汇总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供大家参考。 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目录 第一单元 沁园春长沙 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鸿门宴 第三单元 记念刘和珍君 小狗包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包身工 飞向太空的航程 2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目录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 故都的秋 囚绿记 第二单元 《诗经》两首 氓 采薇 离骚 孔雀东南飞并序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第三单元 兰亭集序 赤壁赋 游褒禅山记 第四单元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我有一个梦想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目录第一单元 林黛玉进贾府 祝福 老人与海 第二单元 蜀道难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 琵琶行并序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马嵬(其二) 第三单元 寡人之于国也 劝学 过秦论

师说 第四单元 动物游戏之迷 宇宙的边疆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目录第一单元 窦娥冤 雷雨 哈姆莱特 第二单元 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 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三单元 拿来主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信条 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目录第一单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装在套子里的人 边城 第二单元 归去来兮辞并序 滕王阁序 逍遥游 陈情表 第三单元 咬文嚼字 说“木叶” 谈中国诗

宁阳实验高中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方案

宁阳实验高中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方案 2009—2012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依靠。为切实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推进“科教兴县”战略,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名师队伍,以名师创名校,增加学校发展后劲,根据《山东省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和《宁阳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讨论稿)》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一)基本情况 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190人,其中,研究生课程班结业15人;高级职称教师61人,占32%;中级职称教师100人,占48.2%;初级职称教师29人,占19.1%;(其中有市带学科头人2人、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教学新星、教坛英才20人)。从教龄结构上看,三年以下的教师共有9人,占总量的5.7%,五年以下教师 53人,占总量的36.3%。 (二)初步取得的经验与成绩 建立了一系列有效的师资工作常规管理的制度 为确保学校师资管理工作正常运行,我校自成立以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十二项常规管理制度文件,如《学校师资管理程序》、《教师招聘工作条例》、《师资培训工作条例》、《关于教师年度工作考核办法》、《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等,有效地促进和保障了教师专业的健康发展,对形成健康向上的教师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高水平专业化,现代化教师队伍。 总体目标:坚持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努力造就一支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师队伍。以科研为先导,努力实现教师由“教书型”向“育人型”转变,由“实践型”向“专家型”转变。强化学习,把教师群体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合力造就事业型、育人型、综合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逐步建设骨干教师梯队,构建名师队伍,以名师创名校。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方法与措施 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以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为核心内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以师德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建设教师管理新体制,探索教师校本培训新途径,大力建设骨干教师队伍。 (一)加强师德建设,重塑教师灵魂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发者,也是人格塑造者和道德的体现者,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决定教育的质量。 1、定期开展师德学习会。学校将师德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行为十不准》,严格执行《教师法》和《教育法》,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 2、创新群众性师德建设活动。建立和完善师德教育制度,新任教师岗前培训进行系统的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师政治学习、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全校定期评选表彰“十佳”师德标兵,定期组织师德报告演讲,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努力造就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道德品质,具有无私奉献,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群体。

《荷塘月色》教案

1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点] 一、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难点] 一、通感手法的运用。 二、对本文语言技巧的鉴赏。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投影片等 (第二种目标) 一、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 ⑴了解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 ⑵理解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这篇散文的写作特点。 ⒉能力目标: ⑴体味散文所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 ⑵理清散文的结构层次,体会其思想感情,领会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散文鉴赏能力。 ⒊德育目标:分析、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⒋美育目标: 感受散文的画面美、情调美、语言美及艺术风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⑴理解散文的主要内容,探讨、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⑵体味散文的比喻、叠字、通感、恰当的动词的运用。 三、学法指导: ⑴朗读——字词的形、义——句意 ⑵结构层次——思想感情——写作特点

⑶背诵 四、活动设计: ⑴借助多媒体,展现散文所描绘的画面,直观感受散文的意境。 ⑵探讨、理解、评析文中的语句含义,理清结构层次,体味散文的意境,把 握散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及内容 ]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 二、简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三、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也可自己有表情地朗读) 2.初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简介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当年4月12日,南方发生“四一二”政变。 面对“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认为:“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去》)“这几天心里似乎有些异常……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 五、整体把握 指导:《荷塘月色》的每个自然段有其独立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无论是紧扣文题的主体文字,还是荡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一)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

泰安2017年级中小学文明校园公示

泰安市2017年市级中小学文明校园公示根据《泰安市教育局泰安市文明办关于开展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泰教发〔2016〕31号)和《关于做好2017年市级中小学文明校园认定工作的通知》(泰教函(2017)22号)精神,经学校申报、县市区推荐、市级认定,拟确定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等79所学校为2017年泰安市市级中小学文明校园,现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17年6月30日—2017年7月4日。如有异议,请向市教育局反映。电话:6991354、6991334,邮箱:。 泰安市教育局 2017年6月30日泰安市2017年市级中小学文明校园名单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 泰安六中 泰安东岳中学 泰山区上高街道办事处上高中学 泰山区岱庙办事处三友小学 泰山区泰前办事处岱道庵小学 泰山区财源办事处仓库路学校 泰山实验中学 岱岳区岳峰小学 泰安英雄山中学

岱岳区实验中学 泰安四中 岱岳区道朗一中 岱岳区范镇一中 岱岳区新城实验学校岱岳区实验小学 岱岳区满庄一中 新泰市第一实验小学新泰市平阳小学 新泰市新汶实验学校新泰市协庄学校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新泰市新汶中学 新泰市汶城实验小学新泰市福田学校 新泰市小协镇初级中学新泰市金斗中学 新泰市泉沟镇初级中学新泰市翟镇初级中学新泰市向阳实验学校新泰市东都镇中心小学

新泰市青云中学 新泰市新汶街道良庄实验小学新泰市汶城中学 泰安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肥城市桃园镇初级中学 肥城市潮泉镇中心小学 肥城市仪阳街道中心小学 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 肥城市龙山小学 肥城市实验小学 肥城市石横镇初级中学 肥城市安庄镇中心小学 肥城市汶阳镇初级中学 肥城市孙伯镇初级中学 肥城市王瓜店街道蒋庄社区学校宁阳复圣中学 宁阳第三小学 宁阳第二实验中学 宁阳实验小学 宁阳一中 宁阳四中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荷塘月色》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张飞 一、导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眼中的荷花--绚烂美丽;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眼中的荷花--满塘枯败; "一切景语皆情语",客观事物往往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情感的烙印!所以,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人眼里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今天我们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看看他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来 源:https://www.360docs.net/doc/e15126362.html,]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清思路,把握情感变化。 2、品味语言,学习写景技巧。 三、活动①:积累字词 蓊蓊(wěng)郁郁弥(mí)望踱(duó)步袅(niǎo)娜(nuó) 曲曲(qū)折折歌曲(qǔ)一脉相承(mài) 脉脉含情(mò)

宛(wǎn)然霎(shà)时刹(chà)那单薄(bó) 梵(fàn)婀(ē)玲峭楞楞(léng)桂棹(zhào)媛(yuàn)女 鷁(yì)首敛裾(jū)纤(xiān)腰纤(qiàn)夫 四、活动②: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本文题为《荷塘月色》,那么具体描写荷塘月色的主要是哪几段? 第四节,写荷塘,月下荷塘; 第五节,写月色,塘上月色; 第六节,写荷塘四周。 2、其他几个段落写什么内容? (1)第一至三节,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为什么呢?--联系写作背景,简要概括原因。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所以此句称"文眼"。(2)第七、八、九节,由眼前荷塘想起江南采莲习俗,勾起对江南的惦念之情--思乡之情。 五、赏析写景技巧[来源:Z如果所写的事物比较大,比较宽泛,作者往往会从小的方面选取一些有代表性事物来写。 活动③:思考--第四段作者主要选取了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荷塘?

人教版重点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秦伯说(同“悦”)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

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2、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3、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4、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五、重点实虚词 1、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必背课文

必修1 沁园春·长沙(全文)毛泽东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雨巷(全文)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再别康桥(全文)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记念刘和珍君(二、四节)鲁迅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四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古代文化常识整理(精)

必修一古代文化常识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 (1)文学常识填空 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_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_________(体裁)史书,相传为_________末年_____国史官____________所著,主要记载了__________(朝代)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 B.《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与《》《》并称为“春秋三传”。 A《左传》《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编年体春秋鲁左丘明春秋 B《公羊传》《谷梁传》 (2)《左传》亦称《左氏春秋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3)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4)关于古代战争中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烛之武退秦师》:战争要有“理由”,即使兵临城下也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不仁”“不知”“不武”的来犯之师自觉理亏。 (5)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 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汉朝开始公之上设王爵;王爵只封给开国功臣。品级是官职的等级,与爵位是两码事。爵位是世袭的,品级不能世袭。 《荆轲刺秦王》 (1)《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我们学过其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荆轲刺秦王》。(3)荆卿:燕人称荆轲为荆卿。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4)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秦王用一千斤金(当时以铜为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购,重金征求。邑,封地。 (5)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践行和送别。 (6)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音律度量 1,音律 古代有五音和七音,这个“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音阶,五音就是宫古代有五音和七音,这个“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音阶,商角徵羽,再加上变宫、变徵,就构成了七音,商角徵羽,再加上变宫、变徵,就构成了七音,与今天的七音阶对比是: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即1234567。七音中,以其中任何一音为主即作为乐曲主旋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七音中,主音),就构成了一个调式,不同的调式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和表达功效主音),因而也能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例如《荆轲刺秦王》叙述荆轲一因而也能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例如《荆轲刺秦王》行出发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行出发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变徵之声”就是变徵调式,这种调式旋律苍凉悲壮,适宜于悲歌。变徵之声”就是变徵调式,这种调式旋律苍凉悲壮,适宜于悲歌。下文又有“复为羽声慷慨”“羽声”就是羽调式,下文又有“复为羽声慷慨”,羽声”就是羽调式,羽调式这种调式高亢激越,所以听后“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所以听后“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古代有六律,只古乐的十二个调,它包括黄钟、古代有六律,只古乐的十二个调,它包括黄钟、无射等六个阳律以及大吕等六个阴律,大吕等六个阴律,十二律不但各有特定的名称,十二律不但各有特定的名称,而且还有固定的音高,而且还有固定的音高,调等。如黄钟相当于今天西乐的C 调,无射相当于A 调等。 古代还有八音,是对乐器的统称,包括金(钟等)、石磬等)、丝古代还有八音,是对乐器的统称,包括金(钟等)、石(磬等)、丝)、)、(琴瑟等)、竹(管、箫等)等八类,每类包括若干种乐器,如《石琴瑟等)、竹)、箫等)等八类,每类包括若干种乐器,钟山记》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钟山记》“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噌吰者,周景王噌吰者,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无射”就是无射钟,无射”就是无射钟,因为此钟合于无射律;歌钟就是编钟,它常用于歌唱伴奏,所以称为因为此钟合于无射律;歌钟就是编钟,常用于歌唱伴奏,“歌钟”。歌钟” 中国民族乐器是中国音乐必不可少的组成,经数千年发展形成了品种中国民族乐器是中国音乐必不可少的组成,众多,曲目丰繁的态势,大致可分为合奏与独奏两大类。众多,曲目丰繁的态势,大致可分为合奏与独奏两大类。合奏乐器多为锣鼓、锁呐、二胡、琵琶、扬琴、三弦、笛、笙、箫等等。独奏乐为锣鼓、锁呐、二胡、琵琶、扬琴、三弦、箫等等。器通常以古琴、琵琶、二胡、板胡、笛子、筝等为主。器通常以古琴、琵琶、二胡、板胡、笛子、筝等为主。 下面对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曲调进行简要说明。下面对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曲调进行简要说明。 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琵琶起舞换新声,——乐府曲调总是关山旧别情。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梅花落——曲调名。“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梅花落——曲调名。:黄鹤楼上吹玉笛,——曲调名如江城五月落梅花。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天飘落的景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切合。这样,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时的心境切合。这样,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以通感的方式描绘出了冷落的感受。感的方式描绘出了冷落的感受。 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长恨歌》)象。: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泰安市基础教育成果奖获奖名单 .doc

泰安市基础教育成果奖获奖名单 一等奖 21项 序号推荐成果名称成果完成人姓名成果完成单位 1 中小学思维碰撞课堂的实践与研究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 2 “小先生制”让课堂更高效李明尚焦圣玉周光平李兵 王顺刚安晓新 泰安市泰山区省庄二中 3 新媒体育人模式的创新与探索王祖丽王德海张万泉颜斌 巩玉兵徐春华王文庆王栋 泰安长城中学 4 新双基课堂探索与实践崔成林程和方尚春香朱金 平张勇王志刚 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 5 初中生物生命课堂的实践与探索孙明霞任科李会张荣林张 佳吴庆红 泰山学院附属中学 6 “泰山学子快乐成长攀登卡”评价 制度的实践探索 吴磊陈伟李超张义学张蓉 闫晶晶 泰山学院附属中学 7 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刘振海丛光田式国周文景 朱传勇陈静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教育局、淄 博市教育局、山东教育学院、河 南濮阳市教育局、山东泰安十九 中、河北永年二中 8 区域推进校本研究的探索与实践王文涛周春生李玉民 董家新田伟 肥城市教学研究室 9 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促进幼儿发展 的实践探索 赵淑敏孙月红张娟徐月 芬朱金英王慧东 宁阳一中幼儿园 10 开发中华经典诗文课程资源提高 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 辛成华周春生孙瑞明 秦小平李鹏王亮 肥城市教学研究室 11 依托名师讲坛,探索教师发展有效 途径,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艾宪宝李兆春王淑华尚圣 太赵晓兵孙雨亭 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 12 初中生新道德教育评价研究陶安军王传甲续承虎韩长 民孙升姜涛 宁阳金桥学校 13 “五大行动”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 与实施 赵国强苏凡恭吴红陶安泰 赵立民曹恒山 泰山学院附属中学 14 基于素质教育的爱心教育行动计划申红英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 15 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 建设与多元化评价方式的研究 山东省宁阳第一中学山东省宁阳第一中学 16 高中发展性课程的构建与有效实施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 17 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宁阳县教育局宁阳县教育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