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暨南大学经济学参考书目及解析

2014年暨南大学经济学参考书目及解析
2014年暨南大学经济学参考书目及解析

育明教育

【温馨提示】

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2014年暨南大学经济学参考书目及解析

育明教育推荐考研参考书目

【推荐用书】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复习建议(一)

1、微观经济学部分:

育明教育咨询师认为,高鸿业的教材中的微观经济学部分实质上就是对"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的概括、总结,并把一些难的东西剔除了。他的教材编写的风格适合中国学生的思维都是总结性的东西。而平狄克的那本教材很多都是从事例开始讲起,有些理论是需要学生自己总结的。高和平的教材知识点层次上是几乎一样的。但一些符号上是有差别的。这个考生要注意。

【育明教育复习建议】

推荐有能力的考生以平狄克的书开始看起,在复习完一遍后,再大致看一下高鸿业的书,以巩固一下自己的知识体系。

2、宏观经济学部分:

高的宏观经济学教材编撰时候是吸纳了多恩的教材的一部分的内容,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学派的观点。所以这就造成高鸿业的教材和多恩的教材在有些知识点上是不同的。而且所用的符号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考

生在复习时候把两个教材都仔细复习一下。

【育明教育复习建议】

多恩布什的书编写的很难,但我们还是推荐大家着重复习多恩布什的。

3、整体背景:

平的书和多恩的书是外经近几年本科教学的指定用书.高的书已经几乎都不用了。所以,育明教育推荐大家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有所侧重。

4、关于专业英语:

金融英语阅读教程、商务英语阅读、西方报刊文摘选读、《英语文摘》杂志

三、复习建议(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研815经济学综合考核4本书。育明教育建议看书的顺序是:高鸿业微观--平迪克微观--高宏观--多恩的宏观。

看书的重点:微观可以以平迪克为主,但高的也不可忽略,宏观多恩和高重复的地方以高为主,不一样的地方以多恩为主。

微经:微观无论哪本书,条理都比较清晰,两本以哪本为主都差不多看自己的习惯。微观的框架就是目录上的结构,顺序可以按照章节一节一节去看。平迪克书后有许多习题,要好好做,可以用金圣才的课后习题答案做参考。建议大家在看书的过程中自己多总结,一定要自己做笔记,别人的笔记是别人的思路,以后就可以只看自己总结的笔记即可。关于重点的问题,建议第一遍看时不要走捷径,所有的内容都要看,因为考研是选拔性考试,专业课的题也越来越难,越来越灵活,知识点上不能人为的留有空白。

宏经:建议先看高宏业的宏经,高的条理教清楚,容易理解,看完后再去研究多恩的书。多恩的书看似很乱,其实视角开阔,内容全面,各种学派的观点齐全,而高的书只偏重凯恩斯学派。宏观和微观一样,要自己动手做笔记,自己去理顺思路。最后冲刺阶段时,可以做到背着书去写知识框架。另外,经济学都有些计算题,第二遍复习时要单独拿出来强化练习,有些题可出大题也可出计算题

育明教育: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

(一)名词解释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育明考研专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

暨大西方经济学复试题目讲课稿

2011西方经济学复试题目 简答 1判断并分析"分配的方式本质应该取决于可分配产品的数量" 2如果你是个农业投资者,在投资选址和签订合约时,你主要考虑什么方面的因素,试用级差地租的理论说明 3某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而增加了预付资本,改变了资本构成,这改变了的资本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请判断上述观点并说明理由 4经济公平的主要内容?你认为当今社会如何提高经济公平 5平均利润与垄断利润的主要区别 论述 6凯恩斯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对失业和通胀的理论,并以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他们政策主张的分歧 2010年暨南大学财政学复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5*4) 累进税率公共产品公共预算税收公平原则还有一个忘了 二、简答(5*8) 1.市场失灵的基本表现 2.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途径 3.分级财政体制中事权的划分原则 4.请区分税收起征点和免征额的不同 5.增值税的类型

三、论述(2*20) 1.公共财政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2.在企业所得税中如何划分居民与非居民纳税人的标准 2010 金融学复试题 5个名词解释(20分) 第一个是证券市场的组织结构 第二个是优先股 第三个是可转换证券 第四个是开放基金 第五个是证券市场线 4个简答题(80分) 第一个马科的证券组合理论 第二个是影响证券收益的因素 第三个是套利定价理论的收益生成机制和假设 第四个是证券的风险特性以及划分 后记 (今天复试总算结束了,虽然我考的好差,但一直以来得到论坛好友的无私贡献,特发这个,希望对以后你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2010年暨大会计复试真题 一、分录题(很基础的) 1、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2、债务重组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补价) 二、简答题 4.、商品销售、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各自的收入确认条件 5、计量属性的定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此有关的规定 6、财务报告定义,主要内容及财务报告目标 7、EV A的定义及其与利润的区别 8、为什么在计算净现值时不扣除利息费用 9、利润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优缺点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2020年10月整理).pdf

宏观经济学重点 1、萨伊法则:是一种产品的供给产生了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有多大供给就有多大的需求,整个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必相等。因此,普遍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 2、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经济学从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思想束缚,拓宽了经济学的视角,运用一些新的概念、理论等分析工具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进行了重新的解释,得出了一切与传统经济学对立的政策结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经济学的面貌。表现:①经济学研究中心转变②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常态③政府的作用 3、宏观经济的目标:①持续的经济增长②充分就业③价格稳定④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学:是把整个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的现象和规律,从而产生许多经济理论。联系:①相辅相成,构成整体②微观是宏观的基础。 区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 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整个经济 解决问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理论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 代表人物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4、公共产品:是政府向社会和私人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 特征:①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争夺性”②具有“排他性”,不具有“争夺性”。 5、私人产品:是指一般生产要素供给者通过市场经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它由私人或厂商所提供。 特征:①具有“排他性”②具有“争夺性”。 6、政府的经济作用:①政府直接控制②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社会消费③政府通过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和失业率④政府从事生产⑤政府提供社会福利保障 7、市场失灵:市场经济由于其纯理论所假定的前提无法实现,使得市场经济并非万能,不可能发挥其理论上的经济效率。 8、转移支付:是指从整个国家的利益出发对某些人进行的无偿支付。 9、洛伦茨曲线:是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看图 OI表示国民收入百分比,OP表示人口百分比,连接两对角线OY的是绝对平均曲线。对角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总人口中每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所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也占相同的百分比。OPY是绝对不平均线,表示社会的全部收入都被一人所占有,其余的人的收入都是零。OY弧线为实际收入分配线即洛伦茨曲线,每一点都表明:占总人口的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从曲线的形状可看出:实际收入分配线越靠近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反之,实际收入分配线越远离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10、基尼系数(洛伦茨系数):根据洛伦茨曲线图找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A/(A+B) 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的面对。如果A=0,基尼系数=0,则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如果B=0,基尼系数=1,收入绝对不平均。事实上基尼系数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数值越小,越接近于收入平均;基尼系数数值越大,则收入越不平均。对于收入分配高度不均的国家基尼系数在0.5-0.7之间,对于收入分配相对平等的国家,在0.2-0.35之间。 11、税金转嫁:纳税人可以把税金转嫁给他人负担。分为两种:①向前转嫁,即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在产品或服务销售之前,卖方通过加价的方式把税收负担转嫁给买方;②向后转嫁,

暨南大学《经济学》考博历年真题详解(宏观经济学部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 国民收入核算 1. 国民经济核算,流量、存量。(2011 简) 答:(一)核算GDP可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常用的是后两种方法。 (1)支出法核算GDP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谁是最终产品的购买者呢,只要看谁是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者。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除了居民消费,还有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及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经 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 包括在内。 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 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 的存货价值的增加。 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些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理由是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 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响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净出口指进出口的差异,即出口-进口。表示老外对中国产品的购买。 把上述四个项目加总,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可写成:GDP=C+I+G+(X-M) (2)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严格来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 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因此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以下一些项目:①工资、利息和租金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工资包括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也包括工资收入者必须缴纳的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利息在这里指人们给企业所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的利息收入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但政府公债利息及消费信贷利息不包括在内。租金包括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及专利、版权等收入。(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3)公司 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4)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这些虽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故也应视为成本。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企业间接税包括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5)资本折旧。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应回收的投资成本中,故也应计入GDP。 这样,按收入法计得的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3)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计算公式: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 门按生产法计算的增加值相加,得到国内生产总值。 生产法用公司表示为:GDP艺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工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二)流量与存量流量指变量在一个时间段内积累的数量;存量是指变量在一个时间点上测量出来的数量。给出一个流量必须指出相应的时段,给出一个存量必须指出相应的时点。流量与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两个不同时点上的存量之差就是相应时段内的流量。 某国的总财富是一个存量,在年初这个时点上度量则为年初总财富,在年末这个时点上度量则为年末 总财富。这个量是不能在时段上度量的,因为它在任一时段内的每一时点上通常都有不同的值。新生产的财富是一个

暨南大学微观经济学期末重点提纲

第一章绪论 1.理性人假说:是指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以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好的结果. 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描述因果关系(解释) 规范分析:解释应该如何做(判断,如何做) 3.市场概念市场:买方和卖方的集合;通过他们实际或潜在的相互作用来决定商品的价格。 4.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实际价格:是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按照价格总体价格水平计算的 实际价格=(CPI基年÷CPI现年)×名义价格现年 名义价格:是指在商品或服务销售时,它的绝对价格或现行价格 5.为什么要学经济学:拓展职业的发展机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不再上当受骗 第二章供求与需求的基本原理 1.需求(供给)影响因素 影响供给(Q)的因素: 第一类(其它不变) ?商品自身的价格(P↑,Q ↑) 第二类(价格P不变) ?生产的成本(C ↓,Q ↑) ?技术水平(T↑,Q ↑) ?生成者的预期(E↑,Q ↑) 2.均衡价格/均衡量的计算 3.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 ?前者由价格变动引起 ?后者由生产互补品价格、消费者的收入等变动引起 4.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区别: ?前者由价格变动引起 ?后者由生产成本、技术等变动引起 5.弹性的计算公式: 6.收入弹性(区分正常商品与劣等品):Income大>1 7.互补品和代替品定义,区分,识别:互补品是指共同使用来满足同一欲望的物品。 替代品是可以互相替代来满足同一欲望的物品。 (%)/ (%)/ P P Q Q Q P Q E P P P Q E P ??? < ?? == ? =*

8.长短期弹性区分: ? 对于大部分商品和服务而言: – 短期弹性小于长期弹性 (如咖啡、汽油、香烟等) ? 对于一些耐用品而言: – 短期弹性要大于长期弹性 – (如大型电器、汽车等)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 1.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完备性;传递性;“越多越好”,非饱和性。 2.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一个人(消费者)同等程度满足的所有的商品组合。 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往下倾斜 (斜率为负),且凸向原点 同一平面图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完备性),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3.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斜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为获得额外1单位某商品(X )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Y )的最大数量) 边际替代率=-Y 的变化量/X 的变化量 4. 预算线:代表花完个人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的所有商品组合。 ? 收入和价格变化的影响 收入变动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收入增加(减少)会导致预算线平行向右(左)移动。 价格变动 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下降),则预算线以另一种商品的截距为轴心,向内(外) 旋转。 5.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两个基本条件:在消费者货币收入固定的情况下,在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已知的情 况下,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相应的价格之比相等。 6.效应最大化时(均衡)边际替代率/边际效应/价格的关系 ? 边际效用与无差异曲线 当消费点沿着无差异曲线移动时,一种商品的额外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增加,并将等于另 一种商品消费量减少所导致的总效益减少。 经济意义:效用最大化=>花在每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同---相等边际原则 !边际效用与其相应的价格之比相等。 (消费者均衡 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对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效用的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Y X Y XY X Q MRS Q ?=- ?商品的减少量商品的增加量 F C F C MU MU P P =

高分考生岭院专业课复习经验 (1)

我本科是数学专业,跨专业考岭院西经,专业课方面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岭院西经指定参考书为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上海三联出版社,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王则柯欧瑞秋的《图解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所考都为中级内容,对于我跨学校跨专业还是相当有难度的,去年三月就开始了专业课的学习,下列为我用过的除以上指定三本以外的专业课资料: 1. 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陈恳主编的《西方经济学解析(微观部分)》 3. 《西方经济学解析(宏观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4.钟根元陈志洪主编的《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第二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5.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课后习题详解》复旦大学出版社 6. 姜伯克《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7. 《货币银行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8.《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练习册》三联出版社 9.金圣才系列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中国石化出版社 10.金圣才系列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中国石化出版社 11徐现祥《图解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历年真题 13.江湖中的《微观经典36题》《宏观经典54题》 14.王则柯《经济学几何分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除了指定的教材外,如何用以上的资料: 1是经济学基础,虽然编写比较烦冗,但很好的诠释了经济学的基础,建议参考,尤其微观,宏观无所谓感觉;2和3陈恳的有一定的价值,编写水平也不错,时间允许可以看;4钟根元的很难,考中山不需要看,考上交就有必要;5没必要参考,书中有一处好像错了,忘了哪里了,因为其中内容9中都有;6可以参考,由于宏观12章21章涉及到很多国际金融的知识,国际金融需要参考下;7无所谓;8不需要看,这是直接翻译过来的范的练习册;9和10有必要参考,11重点参考,这是岭院徐现祥老师编写的宏观,直接和真题有关系,书中就有06年一道真题原题;去年真题中的涉及到大萧条的整个分析在书中也能找到影子,重点参考;12重点参考,不过都没有答案,真题有很多知识点都隔年出现;13可以参考,基本涵盖了常见的重要知识点;14没必要参考,其中的很多都包含在图解微观中了。 在没考试的时候我看了08年岭院真题,着实担心我的水平,太难了感觉,微观有的题目都没法下手,其中有拉格朗日乘子中拉姆达的经济学意义,有寡头垄断中价格的关系;宏观更恐怖,三元悖论,货币发行等那会对于我来说根本就啥也不知道。我知道专业课对于我来说很难很难,自己估计数学三拿下130+有可能,专业课最多我只能拿下105,这样按照往年岭院的分数线我政治和英语必须拿下135,总分370+,这样就有戏啦,政治英语必须过线,估计英语拿下63左右,政治拿下70+,算盘是这样打的,可是结果是那样无奈…… 下面还是介绍专业课的学习吧 三月份我开始看范的现代观点,刚开始觉得很简单,没什么东西。整个三月专业课我都在搞微观,没有做笔记,没有做什么题,就是一个劲的看书,2、3、4、5、6章是基本消费者理论,7、8、9、10涉及到显示偏好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以及交易时的替代收入效应,11、12、13资本市场,14、15、16消费者市场理论,17拍卖,18,19,20,21,22,23加进来生产者,24,25,26,27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暨南大学微观经济学考研试题

微观经济学 CHAP1 概论 一,微观经济学的框架 微观经济学说的是关于资源配置的问题。主要是说资源配置的两个方面:1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还是计划),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是价格方式,既市场配置资源;2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就包括如何使得市场配置有效率的原则,以及原则不可控制之后的:市场失灵。 这样一来,整个微观经济学为看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到9章,说的是价格如果配置资源,这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第二部分,则是后面的3章。 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均衡:一般的计算题都是利用均衡条件写出方程式,求的所要求的值。 2,边际分析法:边际利益=边际代价 概论的内容考试一般不会涉及,但是作为在整体上把握微观经济学还是值得大家注意的。这对以后理解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是有帮助的 CHAP2 均衡价格理论(D,S,P之间定性,定量的关系)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1,注意需求与需求量,供给和供给量的区别(线动还是点动) 2,均衡条件:Qs=Qd (注意图解) 二.弹性理论 1理解弹性的定义,不用死记 XX XX 弹性:前面的是因变量,后面的是自变量。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注意联系实际) 3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入的关系 例如:谷贱伤农,薄利多销 4供给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同样要联系实际)

5收入弹性 由于恩格尔定律,可以得出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向下的 三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自己看书理解吧,由于没办法画图,实在不知道怎么描述) 无论是支持价格还是限制价格,都是不改变需求和供给水平,只改变需求量和供求量,即线不动点动。 CHAP3效用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 一,消费者均衡条件 1,代数分析——基数论——边际效用分析 MU递减规律 均衡条件:两个等式,一个是收入限制,一个是性价比 2.几何分析——序数论——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偏好:完备性,传递性,单调性。前两个特性体现了消费者是理性的 理解无差异曲线的位置高低所代表的含义。 均衡条件:边际替代率=价格比 注意:1边际替代率的含义,是谁替代谁。2理解预算线的移动(平移,斜率) 二,需求曲线的形成(不太容易出题目) 对着课本看懂推导过程 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价格变化后的结果)

宏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 一、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 a)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b)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c)宏观经济学的一些变量与范畴(增国民收入、物价、利率、汇率、政府预算支 出、赤字盈余、增长与GDP、经济周期与产出缺口、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d)宏观经济学的四个模型(超长期模型、长期模型、短期模型、中期模型) 2.GDP a)GDP的含义; b)支出法核算GDP及GDP 的构成; c)收入法核算GDP及GDP的构成; d)GDP、GNP、NDP、NI、PI、DPI 3.名义GDP 与实际GDP a)CPI; b)GDP平减指数; c)生产者价格指数; d)个人消费支出紧缩指数 二、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 1.简单国民收入的假设 a)均衡产出; b)计划投资与非计划投资 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a)消费函数 b)边际消费倾向(凯恩斯的第一条心理规律) c)储蓄函数 d)家庭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 e)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f)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3.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a)乘数效应 4.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a)税收乘数; b)平衡预算乘数 5.四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a)对外贸易乘数 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两个市场) 1.投资的决定 a)影响投资的因素;

b)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凯恩斯的第二条心理规律); c)托宾Q投资理论 2.IS曲线 a)IS曲线如何得到; b)IS曲线的斜率; c)IS曲线的移动 3.利率的决定 a)货币需求(凯恩斯的第三条心理规律); b)货币供给; c)其他货币需求理论 4.LM曲线 a)LM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b)LM曲线的斜率; c)LM曲线的移动 5.IS-LM分析 a)均衡点的变动(高P510) 四、宏观政策分析与实践 1.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a)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越陡峭,扩张财政效果越好 b)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越平坦,扩张财政效果越大; c)凯恩斯极端(流动性陷阱,货币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h为无穷大) d)挤出效应 2.货币政策效果 a)古典区域(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为0) b)货币政策的局限性(高P5281.在经济衰退时不明显,2.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 前提3.外部时滞4.开放经济) 3.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高鸿业P530、P535) 4.宏观经济政策目标(高p540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5.财政政策实践 a)财政支出方式 b)财政收入手段 c)自动稳定器 d)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e)功能财政 f)预算盈余与充分就业盈余(高P550) 6.货币政策实践 a)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 b)货币扩张 i.基础货币与M1、M2

暨南大学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

Exercises for Microeconomics Chapter 1 问题1 Scarcity A. is the inability to satisfy all our wants. B. leads to higher prices. C. applies only to people living in poverty. D. is not something that affects very rich people. E. used to exist everywhere but has been eliminated in advanced economies. 问题2 The study of economics is best described as a study of A.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tock and bond markets. B. capitalism. C. the choices made in producing goods and services. D. coping with scarcity, and choices made as a result of scarcity in a society. E. how people earn a living. 问题3 Microeconomics is the branch of economics that deals with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opics? A. The behavior of individual consumers B. Unemployment and interest rates C. The behavior of individual firms and investors D. B and C E. A and C 问题4 A Rolling Stones song goes: ?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This echoes an importanttheme from microeconomic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he best example of thistheme? A. Consumers must make the best purchasing decisions they can, given their limitedincomes. B. Workers do not have as much leisure as they would like, given their wages and workingconditions. C. Workers in planned economies, such as North Korea, do not have much choice over jobs. D. Firms in market economies have limited financial resources. 问题5 Economics is about the allocation of scarce resourc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nexample of economic scarcity? A. If Steve goes to see the movie Master and Commander on Saturday, he will not be able to afford buying ice cream. B. If Jenny studies for her economics quiz this evening, she will not have time to walk herdog. C. If General Motors increases its production of SUVs this year, it will have to spend moreon advertising. D. If Borders Books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titles it carries, it will have to reallocate shelf space to accommodate the new titles. 问题6 A valid and useful theory of gold prices: A. helps to predict the movements of gold prices over time. B. may be founded on simplifying assumptions. C. need not exactly predict every change in gold prices. D. all of the above E. none of the above 问题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positive statement? A.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ught to be elected by a direct vote of the American people rather than the Electoral College. B. A fundamental assumption of the economic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 is that consumers always prefer having more of any good to having less of it. C. Because many adults cannot afford to go to college, tax credits for tuition should be introduced. D. all of the above E. none of the above

2020年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研初试大纲(含参考书目)

更多考研资料就上精都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1519515.html, 2020年暨南大学 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生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为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暨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按照“考查 基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优质高效”的原则,特制订本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西方经济学原理,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考试内容覆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主要部分。 考试目的在于测试申请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应用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各种经济现象、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知识储备和潜质。 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科研潜质。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1.供给和需求 2.市场机制与市场均衡的变动 3.供给和需求的弹性 4.政府干预——价格控制的效应 二消费者行为 1.消费者选择 2.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3.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4.消费者剩余与网络外部性 三生产 1.生产技术 2.一种可变投入要素(劳动)的生产 3.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 4.规模报酬 四生产成本 1.成本的测度:哪些成本重要? 2.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3.长期与短期成本曲线 4.两种产品的生产——范围经济 五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 1.完全竞争市场 2.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利润最大化 3.选择短期产量与竞争性厂商及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 4.长期产量选择与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六竞争性市场分析 1.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1

国内重点财经大学金融专业以往考研参考书目

国内重点财经大学金融专业以往考研参考书目 一、中国人民大学 金融学专业 1 .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人民大学出版社 2 .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黄达人民大学出版社 3 .公司财务公司理财S 罗斯吴世农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4 .杂志:《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 金融工程专业 1 .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人民大学出版社 2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黄达人民大学出版社 3 .金融工程金融工程学Lawrence Galitz 唐旭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4 .概率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盛骤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 无参考杂志) 金融:保险专业 1 .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人民大学出版社 2 .保险学保险学张洪涛等人民大学出版社 3 .保险法(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的保险法规条文) 4 .杂志:《保险研究》、《金融时报》 二、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国际金融学 《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姜波克著 《国际金融新编习题指南(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姜波克、朱云高编著《国际金融(最新修订本)》,四川人民出版社,钱荣堃主编 货币银行学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胡庆康主著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习题指南(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胡庆康编著

《货币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夏德仁、李念斋主编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主编 财政学 《财政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陈共主编 《财政学复习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陈共主编 金融法 相应法律的单行本即可,无须购买专门的金融法教材 经济、金融热点 《国际金融研究》,月刊,定价10 元/ 期 《金融研究》,月刊,定价10 元/ 期 《金融时报》,日报,定价27 元/ 月 其他参考书目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修订本)》,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唐旭、戴小平著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一辑)》,中国金融出版社,唐旭主编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二辑)》,中国金融出版社,唐旭主编 《证券知识读本》,中国金融出版社,周正庆主编 《保险知识读本》,中国金融出版社,马永伟主编 三、北京大学 《微观经济学》,朱善利,北大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出版社 《财务管理学》,刘力,企业管理出版社 《证券投资学》,曹凤歧,北大出版社 《金融学》,兹维·博迪,罗博特·莫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英文名《Finance》《货币银行学》,姚长辉等,北大出版社 《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产品》,John Hull,华夏出版社 其他参考书 《投资学》,夏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北大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瓦里安,上海三联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周惠中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内在稳定器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内在稳 定器 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不知不觉,又一年的考研向我们徐徐走来。中国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结构,“万众创业”、进民企、考公务员、靠研究生各占相当比例。对不少大学生而言,与其说考研是追随兴趣增长学识,毋宁说是一种“特殊的就业手段”。特别是有些人,试图在所从事的领域建功立业,那么报考研究生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内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是指财政政策本身具有的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它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自动减轻其程度,而不需要政府专门制定政策以调节经济。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机制是调节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对于轻微的经济波动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对于较大的经济波动则效果不大。 内在稳定器的功能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体现:首先,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下降,在税率不变时,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可支配收入会自动少减少一些,从而使得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少下降。累进所得税下,经济衰退使得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可以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反之,经济繁荣时,税收随着个人收入增加而增加;累进税率使得政府税收幅度超过收入增长幅度。其次,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主要包括政府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经济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加,社会转移支付增加,可以抑制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等福利支出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最后,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按照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的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支持,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减少了总需求。 举例来说,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75,这使自发消费增加1美元时消费需求一上来就会增加0.75美元,通过乘数作用,收入最终可增加4美元(因为乘数K1=KG=1/(1-0.75)=4),而有了税率为0.2的比例所得税,则自发支出(比方说投资或政府支出)增加1美联社元时,消费需求一上来只增加0.6美元[0.75×(1美元-02美元)],通过乘数作用,收入最终可增加2.5美元{因为乘数K1=KG=1/[1-0.75×(1-0.2)]=2.5}。可见,增加1美元自发支出时,有了比例所得税,总需求增加幅度变小了,从4美元变为2.5美元。 因此,尽管某些财政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但要消除经济波动,仅靠自动稳定器不够,仍需要政府有意识地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密切注视经济的变动趋势,审时度势,主动采取变革收入或支出的财政政策。当认为总需求水平过低,即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通过削减税收,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来刺激经济;反之,当认为总需求水平过高,,即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

宏观经济学考试题2

暨 南 大 学 考 试 试 卷 (试卷正文)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某三部门经济社会的MPC=0.75,税率t=0,?当政府用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同时增加政府支出和税收$40亿,这将会使国民收入增加( ). A.增加$100亿; B.增加$40亿; C. $25亿; D.保持不变. 2.如果国民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在IS 曲线左下方LM 曲线左上方,则( )。 A .利率上升,收入下降; B .利率上升,收入上升; C .利率下降,收入下降; D .利率下降,收入上升。

3.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引起( ). 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C.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4.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 B.国内生产净值NDP; C.国民收入NI; D.个人收入PI。 5.下列哪项才应计入GDP.( ) A.家庭主妇的劳动折合成的收入; B.出售股票的收入; C.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 D.晚上为邻居照看孩子的收入. 6.在二部门经济中,下列( )项表明一国国民收入有收缩的趋势? A.居民用于储蓄的收入小于厂商借钱投资的收入; B. 所有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全部卖掉; C.一国生产的国民收入大于居民计划消费支出加厂商的计划投资支出; D.一国生产的国民收入小于居民计划消费支出加厂商的计划投资支出; 7.使得LM曲线向右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 A.物价降低; B.货币供给减少; C.法定准备金比例提高; D.政府支出增加。 8.在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 A.货币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有效; C.财政政策无效;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效。 9.松财政政策和松货币政策使国民收入()。 A.增加较多; B.减少较多; C.减少较少; D.不变。 10.下列()项不属于内在稳定器。 A.所得税; B.政府给贫困家庭的补助; C.政府购买支出; D.政府给失业者的失业救济金 11.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原理,人们在()下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 A.利率上升; B.利率下降; C.利率不变; D.债券收益率不变。 12.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应量可通过( ). 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 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 D.以上都是. 13..当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 A.减少政府支出,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财政学推荐书籍

推荐书籍 注:部分书籍在明秀校区图书馆,请移步过来借阅。 1.与官员谈财政税收,王东京,F812/52 2.公共财政与百姓生活,财政部,F810/236 3.推开宏观之窗,韩秀云,F015/118=3或F015-49_/1 4.寓言中的经济学,梁小民,F0-49_/13 5.图解经济学,唐译,F0-64/3 6.谁在谋杀中国经济,郎咸平,F279.23/551 7.听厉以宁教授讲故事(F0/212) 8.与官员谈经济学名著,王东京,F0/134或F0_/168 9.与官员谈西方经济学,王东京,F01_/9或F091.3/83 10.经济学的故事,F0-49/19 11.生活中的经济学,F737.123/4=2 12.读经济学书,F0/185 13.古今中外话财政 14.趣味经济学,于跃龙 15.与中国官员谈经济学,F0/452 16.图说经济学,黄友牛,F0-49/123 17.故事中的经济学(王玉霞) 18.大学生活“经济学”,TS976.15-49/15 19.看不懂的中国经济,韩秀云,F12/308 20.中国新趋势,韩秀云,F124/343 21.中国财政情况(2013-2014) 22.经济学的8个聊天室(F0/217) 23.生活在经济中(王玉霞F0-49/34) 24.自由选择(F171.23/6) 25.牛奶可乐经济学(F0-49/198) 26.图解经济学,苏陌,F0-49/188 27.大家的经济学,岑科,F0-49/23 28.好好学点经济学,唐华山,F0-49/76 29.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叶楚华,F124/209 30.趣味经济学100问,黄典波,F0-49/87 31.论经济学方法——与林老师对话,林毅夫,F011/11 32.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保罗?海恩(Paul Heyne),F0/329

宏观经济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而不被用作投入品以生产其他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消费性产品和服务以及新的耐用产品。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3.奥肯定律:由于失业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非充分利用,失业率的上升会伴随着实际GDP的下降,而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4.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5.GDP消胀指数:是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 6.CPI:以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根据基年价格得到的商品总价值,得到的比值 否由本国居民创造,都被计入GDP. 3、比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答:(1)名义GDP a名义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以当前市场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b造成名义GDP变化的原因:物质产量的变化,市场价格的变化。 (2)实际GDP a为了解决名义GDP存在的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变的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为标准,测算GDP数值。这个用不变价格测算的GDP就称为实际GDP。 b实际GDP可以用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 (3)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的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 4、解释GDP为什么不能成为总体福利或幸福感的良好衡量尺度? 答:1.GDP中只包括了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有时很难区分。 2.GDP是由本期所生产和服务的价值构成的,GDP应该排除过去生产的。 3.一国经济中有些经济活动不进入公开市场交易,因而没有市场价格。 地下经济与黑市,为了逃税或逃避政府的最低工资法、劳动保障法等,这些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躲过了政府的记录,没有计入GDP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