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的作用与用途

硒的作用与用途
硒的作用与用途

硒的作用与用途:

硒的六大作用:

1、抗氧化、抗衰老。它有助于消除人体内各种自由基。

2、保护修复营养细胞。延长白细胞的寿命,增强机抵抗力,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3、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不受自由基的破坏,并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和再生功能。

4、解毒、排毒、抗污染。它能抗铅、汞、镉、砷等环境污染的毒性。

5、预防癌变:能抑制致癌物质的活力并加速解毒。

6、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因硒能刺激免疫反应,提高免疫系统的保护能力。

硒的用途:

用途主要是根据人群而定,针对人群的主要用途有三个:

一、对于亚健康人群:

1、增强免疫力:

硒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适量的硒可调解人体对维生素A·C·E·K的吸收,促进机体中免疫球蛋白的增加,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清除人体内有害物质,避免产生毒性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一些老年人在每天服用含100微克硒的酶制剂6个月以后,他们的免疫力全部恢复到了年轻人的水平。

2、增强抗癌能力:

在满足营养需要的情况下,每天补充200微克硒,对免疫功能具有显著的刺激作用,T淋巴细胞和中性细胞的生成量可大量增加。这两种细胞都具有破坏肿瘤细胞的作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补硒对减少前列腺癌、肺癌和肝癌的发生作用最为明显。

二、对于放化疗人群:

1、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

癌症治疗中使用硒辅助治疗十分普遍。放、化疗导致患者发生白细胞下降、腹泻、呕吐、睡眠差、食欲不振、淋巴水肿、脱发等严重副作用,通过服用补充麦芽硒的体恒健硒维康能明显改善这些症状。如顺铂化疗会产生肾毒性、听力下降、白细胞下降等,补充麦芽硒可抑制这些副作用,增加它的疗效。目前硒减少放、化疗副作用和增强化疗疗效的报道国内外都非常多。

2、降低癌细胞的耐药性,提高疗效

癌症治疗主要依赖手术与放、化疗。放、化疗目前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癌细胞产生耐受性,当癌细胞受到放、化疗攻击后,一部分癌细胞死亡,而一部分癌细胞逃脱,之后在细胞内建立了强大的防御体系,使化疗药的药物效应下降。研究发现,在给动物注射化疗药的同时补充硒,可明显降低癌细胞的耐药性。更有趣的发现是,对化疗药越不

敏感的癌细胞,反而对硒十分敏感,容易被硒杀伤。由此看来,硒降低了癌细胞对化疗药的耐药性,使之始终对放、化疗保持敏感,提高疗效。

3、抑制癌细胞转移

制癌细胞转移是癌症治疗的难题,硒对癌细胞转移有抑制作用。把黑色素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血液中,不治疗很快就转移到肺部;当用一定量的麦芽硒补充给小鼠时,肺转移就下降50%~90%。

4、与化疗药合用,提高癌症治愈率

超大剂量硒与化疗药物合并使用可以提高癌症治疗的治愈率。1992年,日本用硒与顺铂联用取得显着效果。带瘤动物单用顺铂治疗,存活在7周左右;而超大剂量硒与顺铂联用,完全治愈了肿瘤。2004年美国用超大剂量硒与依力替康联用,取得惊人效果。

浅谈硒与健康

浅谈硒与健康 硒在近年各类报道中频频亮相,并被冠以“抗癌明星”之美誉。它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并与人类的健康长寿息息相关。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才姗姗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人类才逐渐认识了硒,并把它誉为“生命的火种”。 硒在人类组织内含量为千万分之一,但它对人类健康作用巨大。缺硒会直接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临床医学证明,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40多种疾病都与人体缺硒直接相关,如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白内障、胰脏疾病、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儿童发育不良和营养阻滞等等。 硒与免疫力硒能迅速提高免疫力。免疫是人、动物机体的防御反应。其主要作用是清除异物,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硒可以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为巨噬细胞提供抗病能力。为巨噬细胞提供足量的氧,延长了这些白细胞的寿命,提高了机体抗感染能力,完成杀死细菌的能力。经研究发现牛在缺硒状态下,巨噬细胞也有吞噬细菌的能力,但不能立即致细菌于死地,而经过补硒后,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提高了3倍。这说明有充足的硒的情况下,才有更强大的杀菌能力。 此年,人体及动物内还有T细胞和B细胞,是参于机体免疫的重要淋巴细胞,而有充足硒的情况下,可提高B细胞抗体的合成和T细胞的增殖。有人将疟原虫菌给老鼠注射,注射致死量,接受注射的老鼠都会感染疟疾而死,但在同时注射硒的情况下,老鼠全部耐过疟原虫的侵袭,一个没死,这证明硒提高了细胞的免疫功能。既然硒提高了机体免疫力,也就是提高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这就是硒健身祛病的重要原因。 硒与癌症科学家研究表明,硒与癌症有密切关系。肝癌、乳腺癌患者的血硒浓度不足常人的1/3,有些肝癌的患者血硒水平不及常人的1/4。而给高危人群中补硒,连续观察4年,发现补硒人群中肝功能正常,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无1例肝癌发生,而对照细则有多例肝癌发生。另有科学家对肺癌、食管癌患者补硒,发现死亡率明显下降,从而证明,硒的抗癌能力非常强。 患有癌症的人在进行化疗中,因为药物对细胞的杀伤力以及对机体毒副作用,常使化疗难以坚持。如果化疗同时补硒,则可保护机体,减轻毒副作用。接受放疗的患者接受射线辐射的同时补硒,可大大提高抗辐射能力。

硒在植物中的作用

硒在植物中的作用 硒在植物中的作用 土壤中的硒是植物的主要来源,大气中的硒也是植物硒的来源之一。根据植物对硒的吸收能力,可分硒积聚植物和硒非积聚植物两大类。硒积聚植物常被称为“硒指示植物”。包括两种:(1)原生硒积聚植物,如黄芪属(Astragalus)植物,含硒量常超过1000ug/g;(2)次生硒积聚植物,如紫苑属(Aster)植物,每克含硒量很少超过几百微克。许多杂草和大部分农作物类植物,是硒积聚植物,含硒量不超过30ug/g,其中十字花科植物对硒的积聚能力最强,其次是豆科,谷类最低。谷类中,小麦对硒的积聚最多。据研究,在土壤中增施硒肥或在植株叶面上喷洒硒剂溶液,可提高植物的含硒量。植物中的硒主要以有机硒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植物对硒的吸收是一个主动过程,但一些因素也会影响植物对硒的吸收。土壤类型不同,硒的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植物对硒的吸收也不同。在酸性土壤中(pH值4.5~6.5),硒常以难溶解的碱式亚硒酸铁存在,不易被植物利用和吸收;在劫难在碱性土壤中(pH值7.5~8.5),硒可氧化成硒酸根离子而成水溶性的,易被植物吸收和利用。在某些气候极潮湿的地区,土壤中硒的大部分被雨水等淋滤掉了,植物含

硒量因此受影响。以不同形式存在的硒,它们被植物吸收的程度是不相同的。硒酸盐的吸收比亚酸盐更容易,单质硒不易为植物所吸收。由于硒酸盐、亚硒酸盐与硫酸盐、亚硫酸盐的相似性,硫对硒的吸收有竞争作用。植物所生长的环境以及植物的种类都将影响植物对硒的吸收。据研究报道,硫饥饿能促进番茄对厅的吸收和运输;在低浓度范围 (0.025mgSel-1)、硫(60mgsL-)对硒的吸收有协助作用,这有大豆、大麦、水稻吸收硒、硫的研究例证,但在较高浓度下对硒、硫的吸收表现出相互拮抗。 硒是硒积聚植物的必需微量元素。原生硒积聚植物总是生长在含有可利用形式的硒的土壤中,含硒量每克土高达几千微克的硒,而生长在其附近的同一类植物的硒非积聚各种,仅含有几微克的硒。硒不是硒非积聚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可能是高等植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据研究,用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处理稻种,培养基中适量的硒 (0.1~1.0ug/g)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增加产量及籽粒中的硒含量。1.0ug/g的硒可明显提高水稻苗期的根系活力和分蘖期、孕穗期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籽粒中的氮含量、硒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空秕率大大降低。玉米植株叶面喷硒试验表明,不仅谷实硒含量提高了,还有增产的趋势。湖北省鄂西州将硒投放油菜田中,油菜增产1~3成。

硒与健康

硒与健康 1、什么是硒 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名字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月亮”。1817年由瑞典化学家发现。后来,科学家发现其可以抑制肿瘤,预防肝坏死。 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硒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必须微量元素。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列为15种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人应该像生命必须摄取淀粉、蛋白质一样,每日摄入50-250微克硒。 2、我国公民普遍缺硒 我国是一个缺硒大国,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华北、东北、西北等大中城市都属于缺硒地区,约七亿人生活在低硒地区,大部分地区食物中硒含量在0.02mg/kg以下。东南沿海是我国富硒地区,也只有0.10mg/kg,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低限。目前,国民很难从食物中达到补硒的目的。 3、硒对健康的作用 1)抗氧化: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必需组成成分,后者在清除自由基、减少过氧化物、保护细胞膜、保护细胞敏感分子(DNA、RNA)中占有重要地位。 2)提高免疫力:硒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3)保护心脑血管:硒参与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及正常通透性,抑制脂质的过氧化反应,消除自由基的毒害作用,从而保护心肌的正常结构、代谢和功能。 4)硒能调节维生素A、C、E、K的代谢。 5)抗肿瘤作用:试验表明硒对皮肤癌、肝癌、结肠癌、乳癌、肺癌等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997年,在丹麦召开的“缮食微量营养素与人类癌症危险”会议上,美国科学家CLanKe宣布他12年试验结果,每天补充200微克硒,使大肠癌降低48%,肺癌降低46%,前列腺癌降低63%。 6)降血糖: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硒平均值明显低于健康人,服含硒产品可改善糖尿病人的症状。硒还能提高糖尿病人的葡萄糖耐量。近年的研究表明,硒具有降低血糖和调控胰岛素代谢过程等拟胰岛素作用。 7)防治肝坏死:补硒及给予维生素E对防治肝坏死有一定作用,这可能与抑制体内过氧化物的形成有关。 8)抗病毒:200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君石研究员宣布,经过其多年研究发现,在各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营养素中,硒是唯一可以直接抗病毒的

补硒十大功效

补硒十大功效 1.提高人体免疫力;2、抗氧化、延缓衰老;3、保护修复细胞;4、参与糖尿病的治疗;5、防癌抗癌6.保护眼睛;7、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8、防治心脑血管疾病;9、解毒、防毒、抗污染;10、保护肝脏。 硒的营养元素 由于硒是动物和人体中一些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硒-P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内起着平衡氧化还原氛围的作用,研究证明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力作用,在国际上硒对于免疫力影响和癌症预防的研究是该领域的热点问题,因此,硒可作为动物饲料微量添加剂,也在植物肥料中添加微量元素肥,提高农副产品含硒量。硒已被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人摄入量为每日50-250微克,而中国2/3地区硒摄入量低于最低推荐值,因此,中国是一个既有丰富硒资源,又存在大面积硒缺乏地区,这也是国际学者对中国感兴趣的原因。据统计,全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中国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生态环境之中。由于独特的地质地理环境,使得位于秦巴山深处的安康,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富硒地层最厚、最宜开发利用的富硒区,属于中国罕见富硒区。在这一纬度带上的区域被称为中国硒谷。在这一区域生长的植被,含有充足的硒元素,可以满足人们缺硒的需求。据地质学家考证:中国72%的地区属于缺硒地区,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华北、东北、西北等大中城市都属于缺硒地区,中国二十二个省市的广大地区,约七亿人生活在低缺硒地区。科学家测定:有些疾病,特别是肿瘤、高血压、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老年性便秘都与缺硒有关。中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指出:“人体缺硒是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的大事,我们应当象补碘那样抓好补硒工作,特别注意抓老年人的补硒工作,当务之急要做好两件大事:一是各种舆论媒体应当向居民普及宣传有关硒与人体健康的知识,使居民提高对如何防止缺硒的认识;二是着手开发与生产高硒产品,加大力度推广富硒产品”。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硒在人体组织内含量为千万分之一,但它却决定了生命的存在,对人类健康的巨大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替代的。缺硒会直接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临床医学证明,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四十多种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如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白内障、胰脏疾病、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等等。据专家考证,人需要终生补硒。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实践,都说明了应该不断从饮食中得到足够量的硒,不能及时补充,就会降低祛病能力。人应该像每天必须摄取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一样,每天必须摄入足够量的硒。因此,补硒已经成为我们追寻健康的一种潮流,也是势在必行的健康使命。补硒的方法1.人工补硒:摄取人工添加的各类补硒产品主要分为无机硒和硒麦芽两类,无机硒主要为亚硒酸钠,国外多用于饲料使用,有很大的毒素,以及处于技术淘汰的边缘。硒麦芽是以小麦作为硒转化的活性载体,通过发芽过程的吸收转化作用,使硒富集在麦芽所含的氨基酸、蛋白质等分子上,从而获得的一种富含天然有机硒的生物制品。与亚硒酸钠等无机硒相比,硒麦芽具有食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吸收利用率高、营养价值高(如高水平的维生素,高质量的蛋白等)等优点。在其所含的硒麦芽成分补硒更安全和有效,没有副作用也利于吸收。是理想补硒的首选。国内硒麦芽保健品的我知道的就只有体恒健硒维康2、自然补硒:食取野生、天然的硒含量高的自然生长的食品等,补充的为有机硒,相对于无机硒其毒性有所降低,但也需要按照规定的摄取量科学补硒。自然生成的硒食品比无机硒更健康。采用自然补硒的方法,比摄取无机硒更益于身体健康。补硒十大

硒元素的重要性

硒元素的重要性 富硒农产品即含有丰富硒元素的农产品 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Se,一种非金属。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动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等。 硒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参与合成人体内多种含硒酶和含硒蛋白。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体内催化氢过氧化物或脂质过氧化物转变为水或各种醇类,消除自由基对生物膜的攻击,保护生物膜免受氧化损伤;硒参与构成碘化甲状腺胺酸脱碘酶。硒因此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防癌之王”(原称“抗癌之王”) 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大量的调查资料说明,一个地区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例如:此地区的食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反之,这个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就高,事实说明硒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同时科学界也认识到硒具有预防癌症作用,是人体微量元素的“防癌之王”。 美国亚利圣那大学癌症中心Clark教授对1312例癌症患者进行13年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每日补硒200 μg,癌症死亡率下降50%,癌症总发病率下降37%,其中肺癌下降46%,肠癌下降58%,前列腺癌下降63%。 2003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明示:"硒能降低患癌风险"和"硒可在人体内产生抗癌变作用"。 在我国硒有防癌抗癌作用已被写入化学教课书(九年级下册96页)以及高等院校医药教材(微量元素与健康262页),"硒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及其DNA RNA和蛋白质合成,抑制癌基因的转录,干扰致癌物质的代谢"。 硒的作用 硒能提高人体免疫,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硒对结肠癌、皮肤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明显的抑制和防护的作用,其在机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甲基烯醇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硒与维生素E、大蒜素、亚油酸、锗、锌等营养素具有协同抗氧化的功效,增加抗氧化活性。同时,硒具有减轻和缓解重金属毒性的作用。 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大量的调查资料说明,一个地区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例如:此地区的食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反之,这个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就高,事实说明硒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同时科学界也认识到硒具有预防癌症作用,是人体微量元素的“防癌之王”。 美国亚利圣那大学癌症中心Clark教授对1312例癌症患者进行13年对照试验。结果

微量元素硒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微量元素硒在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硒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本文系统介绍了目前已知的硒对动物机体的各种生物学作用,并阐述了动物由于硒缺乏和硒中毒而引起的各种疾病以及硒的补充。关键词:健乐保·硒;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硒(Selenium,Se)是瑞典化学家Berzzilus于1817年首先发现的,在地壳中含量极低。我国从黑龙江到云南有一条缺硒带,东南沿海也存在缺硒区。多年来,硒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毒性元素,家畜、禽采食高硒土壤中生长的饲料会引起慢性中毒的“硒毒病”。直到1957 年,Eeggert等报道,缺硒的猪会发生肝坏死,心肌和骨骼肌变性,突然死亡。同年,Schwarz 等发现硒可以防止维生素E缺乏性肝坏死,从而确立了硒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的地位。1974年,美国食品和药品局允许在动物的饲料中补充硒,进而硒成为动物饲料中必需的7种微量元素之一,也成为人所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 1 硒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 硒存在于动物全身组织细胞中,以肾,肝,肌肉中含量较高,组织中的硒大部分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硒蛋白中的硒半胱氨酸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硒蛋白-P;另一种是硒蛋氨酸。前者是硒表现生物活性的形式。硒的吸收似乎不受调节,而且大部分研究表明硒的吸收率较高,而且不受硒营养状态的影响。用任何方法进入体内的硒都通过粪、尿或呼吸排出体外。各途径排泄的比例随摄入的硒量、动物的种类和饲料中其它矿物质的浓度而变化。当饲料中含有大量硒时,主要排泄途径是经肺部排出具有挥发性的二甲基硒化合物。当饲料中的含量维持在生理水平时,主要随尿排泄,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增加时,硒随呼吸排泄的量增加。反刍动物从粪中排出的硒比尿中多。 2 硒的生物学作用 抗氧化是硒的主要生物学作用,硒在体内通过抗氧化作用保持生物膜结构不受氧化损伤,参与辅酶A、Q的合成,对蛋白质的合成、糖代谢、生物氧化等都有影响,同时,该元素对维持体内内环境稳定也相当重要。硒能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繁殖性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提高蛋鸡产蛋率、种蛋孵化率和育成率;对增强免疫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硒的某些作用与维生素 E 具有交叉性。 2.1 抗氧化作用、保护生物膜结构完整和调节部分酶活性

硒对人体的重要性

硒的十大生物学功能 1、提高人体免疫。 硒能增强免疫系统对病毒、异物及体内病变的识别能力,提高免疫系统细胞吞噬、杀菌的能力,提高免疫系统细胞增殖、抗体合成的水平,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2、抗氧化、延缓衰老。 硒的抗氧化效力不仅比维生素E高500倍,而且硒能激活人体自身抗氧化系统中的重要物质,控制和解消氧化损伤,从而防止疾病,延长人类寿命。 3、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补硒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这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均是较为有益的,硒有“心脏的守护神”的美誉。 4、保护肝脏。 硒能防治肝炎、预防脂肪肝等,亦是营养性肝坏死的主要保护因子;适量补硒可以起到加速酒精分解代谢,进而保护肝脏,硒是嗜酒者的“保护神”(据临床调查显示,硒对人体的作用,最初就是从证实硒对肝脏有很强的保护作用而发现的)。 5、保护、修复细胞。 硒在整个细胞质中对机体代谢活动产生的抗氧化物,发挥消解和还原作用,保护细胞膜结构免受氧化物的损害。保护了细胞,就保护了人体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 6、防癌、抗癌。 硒能形成抑制癌细胞分裂和增殖的内环境、能抑制多种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是癌细胞的杀伤剂。 7、解毒、防毒、抗污染。 硒属于带负电荷的“非金属离子”,在人体内可与带正电荷的有害金属离子相结合,并最终把有害金属离子排除体外,亦可减轻化学致癌物、农药和间接致癌物的毒副作用,是“天然解毒剂”。

8、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 硒能保护血液中的红细胞,避免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被氧化,继而把充足的氧供给机体每一个细胞,使每一个细胞都能维持正常功能。 9、参与糖尿病的治疗。 缺硒可引起一些胰岛细胞合成及分泌胰岛素功能的原发性损害,补硒不仅可保护胰岛素功能,而且还可以抑制氧化和非酶糖化,这对糖尿病的治疗是非常有益的。 10、保护眼睛。 补硒能及时清除晶状体中的脂质过氧化物,这对眼疾的防治均是非常有益的。

硒的功效与作用

硒的功效与作用 硒的功效 硒是人体必需且无法自身合成的微量元素,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目前,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人摄入量为每日50-250微克,而我国2/3地区硒摄入量低于最低推荐值,因此,中国是一个硒缺乏大国。 硒的作用比较宽泛,但其原理主要是两个: 第一、组成体内抗氧化酶,能提到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保持其通透性; 第二、硒-P蛋白具有螯合重金属等毒物,降低毒物毒性作用。 硒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大量的调查资料说明,一个地区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例如:此地区的食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反之,这个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就高,事实说明硒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同时科学界也认识到硒具有预防癌症作用,是人体微量元素的“防癌之王”。 科学证实:正是由于"硒"的高抗氧化作用,适量补充能起到防止器官老化与病变,延缓衰老,增强免疫,抵御疾病,抵抗有毒害重金属,减轻放化疗副作用,防癌抗癌。 硒的作用 增强免疫力: 动态有机硒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排除体内毒素、抗氧化、能有效的抑制过氧化脂质的产生,防止血凝块,清除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防止糖尿病: 硒是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岛β细胞氧化破坏,使其功能正常,促进糖份代谢、降低血糖和尿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防止白内障: 视网膜由于接触电脑辐射等较多,易受损伤,硒可保护视网膜,增强玻璃体的光洁度,提高视力,有防止白内障的作用。 防止心脑血管疾病: 硒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对心脏肌体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人体血硒水平的降低,会导致体内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减退,造成有害物质沉积增多,血压升高、血管壁变厚、血管弹性降低、血流速度变慢,送氧功能下降,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升高,然而科学补硒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有较好的作用。 防止克山病、大骨节病、关节炎: 缺硒是克山病、大骨节病、两种地方性疾病的主要病因,补硒能防止骨髓端病变,促进修复,而在蛋白质合成中促进二硫键对抗金属元素解毒。对这两种地方性疾病和关节炎患者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解毒、排毒: 硒与金属的结合力很强,能抵抗镉对肾、生殖腺和中枢神经的毒害。硒与体内的汞、铅、锡、铊等重金属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复合而解毒、排毒。 防治肝病、保护肝脏: 我国医学专家于树玉历经16年的肝癌高发区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肝癌高发区的居民血液中的硒含量均低于肝癌低发区,肝癌的发病率与血硒水平呈负相关。她在江苏启东县对13万居民补硒证实,补硒可使肝癌发病率下降35%,使有肝癌家史者发病率下降50%。 综上所述,“硒”是人体必需的,又不能自制,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补充200微克硒,可有效预防多种疾病的高发。世界营养学家、生物化学会主席,巴博亚罗拉博士称:“硒”是延长寿命最重要的矿物质营养素,体现在它对人体的全面保护,我们不应该在生病时才想到它。

硒的功效与作用

硒的功效与作用 硒的功效: 由于硒是动物和人体中一些抗氧化酶和硒-P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内起着平衡氧化还原氛围的作用,研究证明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力作用,在国际上硒对于免疫力影响和癌症预防的研究是该领域的热点问题,因此,硒可作为动物饲料微量添加剂,也在植物肥料中添加微量元素肥,提高农副产品含硒量。硒已被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人摄入量为每日50-250微克,而我国2/3地区硒摄入量低于最低推荐值,因此,中国是一个既有丰富硒资源,又存在大面积硒缺乏地区,这也是国际学者对中国感兴趣的原因。 硒的作用比较宽泛,如下文详述的多个方面,但其原理主要是两个: 第一、组成体内抗氧化酶,能提到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保持其通透性; 第二、硒-P蛋白具有螯合重金属等毒物,降低毒物毒性作用。 硒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防癌之王”(原称“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大量的调查资料说明,一个地区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例如:此地区的食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反之,这个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就高,事实说明硒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同时科学界也认识到硒具有预防癌症作用,是人体微量元素的“防癌之王”。 科学证实:正是由于"硒"的高抗氧化作用,适量补充能起到防止器官老化与病变,延缓衰老,增强免疫,抵御疾病,抵抗有毒害重金属,减轻放化疗副作用,防癌抗癌。 硒的作用: 增强免疫力: 有机硒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排除体内毒素、抗氧化、能有效的抑制过氧化脂质的产生,防止血凝块,清除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防止糖尿病:硒是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岛β细胞氧化破坏,使其功能正常,促进糖份代谢、降低血糖和尿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防止白内障:视网膜由于接触电脑辐射等较多,易受损伤,硒可保护视网膜,增强玻璃体的光洁度,提高视力,有防止白内障的作用。 防止心脑血管疾病: 硒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对心脏肌体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人体血硒水平的降低,会导致体内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减退,造成有害物质沉积增多,血压升高、血管壁变厚、血管弹性降低、血流速度变慢,送氧功能下降,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升高,然而科学补硒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有较好的作用。 防止克山病、大骨节病、关节炎:

硒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硒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曹来福综述闻芝梅审校 硒作为一种微量元素被人们发现的历史并不长。Berzelius于1817年首次发现了该元素并命名为硒。但早在1295年,马可波罗就曾记述了他的坐骑因吃了中国西部的一种现在证实为富硒的饲草而患病,以后陆续有硒中毒的报告。Schwarz和Footz(1957)用Torula酵母喂养大鼠出现肝坏死,并发现能有效防止大鼠肝坏死的第三因子就是硒元素,首次发现了硒对动物的有益作用。以后又有许多人发现不同动物缺硒时的表现不同,如牛、羊缺硒时的白肌病,鸡缺硒时的渗出素质等。Rotruck于1973年发现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酶在防止机体受脂质过氧化的损害中有重要作用。我国近年来的研究也证明克山病与环境中的硒水平低有密切关系。硒的生物学作用,特别是硒对动物和人的免疫功能的影响近来得到许多人的重视,动物实验和人群调查均发现硒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多方面影响。 一、硒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许多实验室用不同种类的动物进行实验,发现补充硒(通常以亚硒酸盐形式)能使血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或维持正常,还证明硒能增强动物对疫苗或其他抗原产生抗体的能力。 Berenstein报道,给56只家兔注射伤寒疫苗之前或同时皮下注射亚硒酸钠(0.05mg/kg)并加或不加V E(0.03mg/kg),其伤寒抗体滴度较单独注射疫苗的对照组或单补充V E的动物要高,并且这种高抗体滴度能维持数月。Norman和Johnson给牛接种钩端螺旋体疫苗的同时给予硒较单独注射疫苗所产生的抗体滴度要高。Sheffy和SchultzT报道,缺乏硒和V E的狗对减毒肝炎病毒疫苗的反应表现为血中抗体出现延迟且总量减少。Marsh发现饲以适量硒和V E的鸡(0.02ppm亚硒酸盐,100IUVE)比缺乏硒和Ve的鸡的抗羊红细胞(SRBC)抗体滴度高。Spallholze发现摄入或注射亚硒酸盐和Seletoc (含V E和Se)能使小鼠对SRBC的初次和二次免疫的IgM和IgG抗体滴度增高,其中以摄入亚硒酸盐(含Sel~3ppm)时抗体滴度最高。饲料中硒水平高于或低于此范围时抗体滴度均较低,且在此浓度范围内脾脏空斑形成细胞数量也增高3~4倍。Roller报道,亚硒酸盐对饲以甲基汞的小鼠脾溶血空斑数量的减少有中和作用,单独饲时小鼠的空斑形成数增多。 Desowitz和Barnwell的实验指出,补硒具有长期持续效应。小鼠饮用含2.5μg/mlSe的水,接种疫苗后小鼠对再次接受疟原虫的耐受性比单接种疫苗的小鼠要强。仅接种疫苗且患疟原虫血症的小鼠只存活13%,而另外补硒的小鼠存活率达40%,补硒但未接种疫苗的小鼠不受保护。硒对接种与佐剂DDA联合应用的疫苗的小鼠有保护作用,接种与佐剂联合应用疫苗的小鼠患疟原虫血症者有60%生存,补硒则达90%。 有关硒对人体体液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也有报道。人群的硒摄入量随地区不同而异。已知的地区性低硒国家有中国、新西兰和芬兰,其中中国低硒地区人群每日硒摄入量低于10μg,新西兰低硒地区也仅为26~28μg,均较美国国家委员会研究所提取的成人每日硒供给量50~200μg为少。Arvilommi 等在芬兰低硒地区测定补硒组与对照组人群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差别。试验前两组血硒值为70ng/ml,实验组补硒11周后,血硒明显增加(169ng/ml)对照组不变,但发现体内硒状态对血清免疫球蛋白

微量元素硒的作用

微量元素硒的作用 1、抗氧化,抗衰老: 在人体自身的抗氧化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物质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在缺硒状态下它处于沉睡状态,只有在硒充足的条件下,它才有活性.硒就能激活这种酶,激活了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就提高了人体控制和解消氧化损伤的能力,从而防止了疾病与衰老.它的抗氧化效力是维生素群的500倍.科学检验长寿老人的血硒比正常人高出3-6倍.这说明体内硒充分,抗氧化作用发挥的好,人就不易衰老,患病. 2、保护,修复细胞: 硒在整个细胞质中对肌体代谢活动中生产的过氧化物发挥消解和还原作用,从而保护细胞膜结构免受过氧化物损害. 一个个细胞完整无损,脏器功能才能正常. 3、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 这与保护细胞的功能相关联.硒保护血液中的红细胞,使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被氧化,它的携氧能力就强,就能把充足的氧带给机体的每一个细胞,使每一个细胞都能维持正常的功能. 4、提高人体免疫力: 免疫功能的强弱是人体能否抵御细菌病毒,能否保持健康的关键,硒的作用在于增强了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提高识别能力:低硒状况下,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可能会使病毒,异物擦肩而过.提高杀菌能力:硒充足时,能维持淋巴细胞活性,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形成,使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2倍,还能延长白细胞的寿命. 5、解毒,排毒,抗污染: 硒被誉为"天然解毒剂".原理是硒作为带负电荷的非金属离子,在生物体内可以与带正电荷的,有害金属离子相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质复合物,把能诱发癌变的金属离子排出体外,消解了金属离子的毒性,起到排毒和解毒的作用.从硒与人体组织器官的关系上讲,硒增强肝脏的活性,使其加速排毒. 6、防癌,抗癌: 硒无忧农业硒被称为"抗癌之王".人类患癌,一是环境中致癌物质入侵所致,二是由体内生产的自由基造成.硒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对人体防癌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生活在正常环境中的人也有"前癌"细胞,在它们发展成为癌细胞之前,就被免疫系统消灭了,如果免疫力低下,就缺乏这种能力,以致使"前癌"细胞恶性繁殖,最后导致癌症.硒作为天然

硒对健康的影响

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缺硒的危害 1.1 人易患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是2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和大骨节病,病区基本上处于低硒的地球环境中,体内的低硒营养水平是克山病和大骨节病患者的共同特征,均与硒元素的缺乏密切相关,是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2〕。 1.2 对机体内酶的活性及合成影响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 Px)活性中心,是必需组成部分,硒缺乏会影响GSH Px的合成。当硒缺乏时,该酶的活性会降低。卢刚等〔3〕研究了富硒大米对小鼠GSH Px活性的影响,低、中、高剂量组GSH Px活性均随着硒摄放量的增加而明显增高,富硒稻米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红细胞膜上有一些硒依赖性的酶和蛋白,如GSH Px、磷脂过氧化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SH Px)等重要含硒酶及硒蛋白P、硒蛋白W 等,硒缺乏会导致这些酶和蛋白数量大大减少,活性降低〔4〕。缺硒可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合成,使体内自由基清除系统严重受损,氧化应激增强,氧自由基大量产生,机体氧化-抗氧化能力失衡,SOD活性降低。缺硒还可影响辅酶A、辅酶Q的合成,进而损伤蛋白质合成、糖代谢及生物氧化等。 1.3 使机体处于抗氧化应激态生物有机体内存在着许多抗氧化机制,包括非酶类抗氧化剂(GSH)和酶类抗氧化剂(SOD、GSH Px),当抗氧化系统与氧化系统之间失去平衡时就会出现抗氧化应激态。硒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物质,缺硒会使机体处于抗氧化应激态。机体处于抗氧化应激态,一方面容易造成细胞损伤,尤其是对膜系统的损伤,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甚至会导致细胞凋亡〔5〕。张超英等〔6〕观察到低硒状态下线粒体受到损伤且启动了细胞凋亡过程,提示低硒对机体的危害。另一方面会使机体发生基因突变。Beck M A研究发现,低硒鼠体内病毒基因发生

硒的生物功能

第12卷 第3期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V o l.12N o.3 1999年9月Journal of L iaocheng T eachers U niversity(N at.Sci)Sep.1999 硒的生物功能α 宋兴民1) 许恒龙2) 张书光1) (1)聊城师范学院设备处,聊城252059;2)生物系) 摘 要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甲状腺素5′脱碘酶等多种含硒酶的作用机制已研究得较为详细.缺硒是克山病发病的直接因素.体内适当的硒含量具有抑癌功能. 硒蛋白中硒参入到蛋白分子是通过硒半胱氨酸2tRNA识别m RNA中特导的U GA密码子将硒半胱氨酸插入到硒蛋白中的1 关键词 硒酶,自由基,抑癌功能,表达调控 分类号 G613152 自1975年Schw arz发现硒的营养作用以来,硒的生物功能引人注目,大量的国内外研究人员对硒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现已发现十三种含硒蛋白质或亚单位,对硒蛋白的基因表达和调控过程也取得了新的进展,硒蛋白的研究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1 1 含硒酶[1~4] 1.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2Px)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2Px)是Ro truck首先发现的.该酶分子量为7692KD,由四个相同的1923KD的亚基组成1硒是GSH2Px的必需组分,现已从人、牛、羊的红细胞及大鼠肝中分离制备了结晶酶1该酶以Se2Cys(硒代半胱氨酸)为活性中心,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GSH)+H2O2?氧化型谷胱肽(GSSG+H2O)或 GSH+ROO H?GSSG+RO H+H2O 其中ROO H代表脂质过氧化物、过氧化DNA和各种碱基、芳香基过氧化物1其生物学功能是抗氧化,对细胞膜及血红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主要催化亲水性过氧化物的还原. 1.2 磷脂过氧化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 GPx) PH GPx是现在研究得较为清楚的一种硒酶,分子量为2.2KD,以一种单体形式存在,活性中心为Se2Cys1该酶催化 ROO H+2R′SH RO H+R′SSR′+H2O 其中ROO H表示过氧化物类,R′SH表示硫基化合物类1α

硒的主要作用

硒的主要作用 硒,元素符号为“Se”,是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化学元素。硒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当稀少和分散,其丰度按重量估计约为地壳的7×10-5,占化学元素的第70位。 一、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 硒是人体及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硒参与合成人体内多种含硒酶和含硒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由硒代半胱氨酸参与合成,该酶在生物体内催化氢过氧化物或脂质过氧化物转变为水或各种醇类,消除自由基对生物膜的攻击,保护生物膜免受氧化损伤;硒参与构成碘化甲状腺氨酸脱碘酶,能将甲状腺中低活性四碘甲腺原氨酸转化为三碘甲腺原氨酸。硒还参与其他多种硒蛋白酶和硒蛋白。 硒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免疫反应。 硒对结肠癌、皮肤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明显的抑制和防护作用,其在机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甲基烯醇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 硒与维生素E、大蒜素、亚油酸、锗、锌等营养具有协同抗氧化的功效,增加抗氧化活性。 硒具有减轻和缓解铅、镉、砷、汞等元素的毒性作用的功能。 2.人体缺硒的危害和补硒的方式

人体缺硒会造成多种疾病、最典型的是我国黑龙江克山县地方病—克山病,此外,大骨节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白内障、胞囊纤维变性、高血压、甲状腺肿大、免疫缺失、淋巴母细胞性贫血、视网膜斑点退化、肌营养不良、溃疡性结肠炎、关节炎以及人体的衰老都与缺硒有着直接的联系。 硒对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越来越为各国科学家所重视,各国根据本国自身的情况都制定了硒营养的推荐摄入量。美国推荐的成年男女硒的每日摄入量(RDI)分别为70微克/天和55微克/天,而英国则为75微克/天和60微克/天。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年人摄入量为50~200微克/天。 人体中硒主要从日常饮食中获得,因此,食物中硒的含量直接影响了人们日常硒的摄入量。食物硒含量受地理影响很大,土壤硒的不同造成各地食品中硒含量的极大差别。土壤含硒量在0.6毫克/千克以下,就属于贫硒土壤,我国除湖北恩施、陕西紫阳等地区外,全国72%的国土都属贫硒或缺硒土壤。这些区域的食物硒含量一般在0.01~0.06毫克/千克之间,而食物硒含量低于0.02毫克/千克,则被视为严重缺硒食品,长期摄入严重缺硒食品,必然会造成硒缺乏疾病。因此,芬兰、新西兰等国家已经通过颁布法令对作物、饲料、牧草等补硒合法化,使本国人均硒摄入量达到90微克/天。中国营养学会对我国13个省市做过一项调查表明,成人日平局硒摄入量为26~32微克,离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最低限度50微克相差甚远。因此,卢良恕等多位院士积极呼吁要加强贫硒地区的食物富硒工作。

补硒十大功效

补硒十大功效 1提高人体免疫力;2、抗氧化、延缓衰老;3、保护修复细胞;4、参与糖尿病的治疗;5、防癌抗癌6?保护眼睛;7、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9、解毒、 防毒、抗污染;10、保护肝脏。 硒的营养元素 由于硒是动物和人体中一些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硒-P蛋白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体内起着平衡氧化还原氛围的作用,研究证明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力作用,在国 际上硒对于免疫力影响和癌症预防的研究是该领域的热点问题,因此,硒可作为动物饲料微量添加剂,也在植物肥料中添加微量元素肥,提高农副产品含硒量。硒已被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人摄入量为每日50-250微克,而中国2/3地 区硒摄入量低于最低推荐值,因此,中国是一个既有丰富硒资源,又存在大面积硒缺乏地 区,这也是国际学者对中国感兴趣的原因。据统计,全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中国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生态环境之中。由于独特的地质地理环境,使得位于秦巴山深处 的安康,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富硒地层最厚、最宜开发利用的富硒区,属于中国罕见富硒 区。在这一纬度带上的区域被称为中国硒谷。在这一区域生长的植被,含有充足的硒元素,可以满足人们缺硒的需求。据地质学家考证:中国72%的地区属于缺硒地区,粮食等天然 食物硒含量较低;华北、东北、西北等大中城市都属于缺硒地区,中国二十二个省市的广大 地区,约七亿人生活在低缺硒地区。科学家测定:有些疾病,特别是肿瘤、高血压、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老年性便秘都与缺硒有关。中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指出:人体缺硒是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的大事,我们应当象补碘那样抓好补硒工作,特别注意抓老年人的补硒 工作,当务之急要做好两件大事:一是各种舆论媒体应当向居民普及宣传有关硒与人体健康 的知识,使居民提高对如何防止缺硒的认识;二是着手开发与生产高硒产品,加大力度推广 富硒产品”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 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硒在人体组织内含量为千万分之一,但它却决定了生命的存在,对人类健康的巨大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替代的。缺硒会直接导致人体免疫能 力下降,临床医学证明,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四十多种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如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白内障、胰脏疾病、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等等。据专家考证,人需要终生补硒。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实践,都说明了应该不断从饮食中得到足够量的硒,不能及时补充,就会降低祛病能力。人应该像每天必须摄取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一样,每天必 须摄入足够量的硒。因此,补硒已经成为我们追寻健康的一种潮流,也是势在必行的健康使命。补硒的方法 1 ?人工补硒:摄取人工添加的各类补硒产品主要分为无机硒和 硒麦芽两类,无机硒主要为亚硒酸钠,国外多用于饲料使用,有很大的毒素,以及处于技术 淘汰的边缘。硒麦芽是以小麦作为硒转化的活性载体,通过发芽过程的吸收转化作用,使硒富集在麦芽所含的氨基酸、蛋白质等分子上,从而获得的一种富含天然有机硒的生物制品。与亚硒酸钠等无机硒相比,硒麦芽具有食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吸收利用率高、营养价值高 (如高水平的维生素,高质量的蛋白等)等优点。在其所含的硒麦芽成分补硒更安全和有效,没有副作用也利于吸收。是理想补硒的首选。国内硒麦芽保健品的我知道的就只有体恒健硒维康2、自然补硒:食取野生、天然的硒含量高的自然生长的食品等,补充的为有机硒,相对于无机硒其毒性有所降低,但也需要按照规定的摄取量科学补硒。自然生成的硒食品比无机硒更健康。采用自然补硒的方法,比摄取无机硒更益于身体健康。补硒十大

硒的生物学功能综述

硒的生物学功能综述 摘要:硒是生物体所必须得微量元素之一,在生物体内主要以有机硒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本文主要介绍硒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以及其吸收、分布和代谢,同时从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抗氧化作用、减弱重金属毒性以及肿瘤的防治等四个方面论述其生物学功能。 Selenium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trace elements in organisms, mainly in the form of organic selenium compounds in the form of organisms. In this paper, the bioactivity of selenium in vivo and its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and metabolism were discussed.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selenium were also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its effects o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antioxidant, weakening of heavy metal toxicty and tumor prevention. 关键词:硒存在形式生物学作用 硒是在1817年由瑞典学者Berzelius发现的性质与硫相似的一种元素[1]。由于曾经很多家畜在吃了含硫的饲料或饮用含硒量高的水后,经常发生中毒和死亡,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把硒作为一种毒素,没有做进一步的研究。直到1957年Schwarz和Foltz证实Se是动物必须的微量元素[2]后,Se便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硒虽然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衰老、减弱重金属以及癌症的防治和治疗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硒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硒在生物体内主要以有机硒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含硒氨基酸,另一类是含硒蛋白质[3]。硒代氨基酸最主要的是硒代胱氨酸(Se—Cys)和硒代蛋氨酸(Se—Met),含硒蛋白质中最主要的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其次是碘化甲腺原氨酸酶(5’ID)、硒蛋白P(Se-P)、硒蛋白W(Se-W),此外,还有部分从细菌培养物中发现的含硒酶,例如甘氨酸还原酶、甲酸脱氢酶、尼克酸羟化酶、黄嘌呤脱氢酶和硫解酶等[4]。在蛋白质中,硒一般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是以离解方式存在,而另一种则是以共价键的方式存在于哺乳动物中。Se—Met与Se—Cys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可以在蛋白质中代替蛋氨酸的存在,而后者只能在蛋白质的特定位点发挥特殊的功能,主要是催化氧化—还原反应。

硒和硒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上)

硒和硒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上) 摘要:动物摄入硒的主要来源是食物。据 WHO 公布的资料,全球有 40 多个国家属于低硒和缺硒地区,故单靠食物的硒远远不能满足动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牛、羊生产者4.45 亿美元的损失。因而在1974 年,在审查了给家畜谨慎服用硒衍生物不会造成成致癌危险的基础上,FDA 批准了鸡、猪日粮中(亚硒酸盐和硒酸盐来源)不得超过 0.1mg/kg,火鸡不超过 0.2 mg/kg。此后 FDA 又制定了 7 个修正案,将硒的使用范围扩大到所有的动物鸡、火鸡、鸭、猪、羊、牛,并将允许使用量增加至0.3mg/kg。 硒是GSH-PX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酶系的必需部分。它能催化还原型谷胱苷肽,使谷胱苷肽(GSH)变为氧化型谷胱苷肽(GSSG),使有毒的过氧化物还原成无害的羟基化合物,同时促进H2O2 分解,从而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不受过氧化物的干扰及损害。张世珍等以小鼠为试验材料进行硒与动物自由基代谢内在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Se 缺乏可导致小鼠肝脏自由基代谢紊乱,表现为GSH-Px 的活力下降,脂质过氧化物及相关组织内自由基水平升高,且随着缺硒状态的延续,自由基代谢紊乱状态进一步加剧。GSH-Px 酶系主要包括四种不同的GSH-Px,它们分别为胞浆GSH-Px,血浆GSH-Px,磷脂过氧化氢 GSH-Px,及胃肠道专属性 GSH-Px。胞浆 GSH-Px由四个相同的 22 个 kd 的亚基组成的四聚体,每个亚基含有一个分子硒半胱氨酸。它分布于机体的大部组织中,特别是肝脏红细胞最多,它的生化功效是催化 GSH 参与的过氧化反应,清除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和羟自由基,从而减轻细胞膜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作用。血浆GSH-Px 的构成与胞浆GSH-Px 一致。它主要分布于人的血浆中,它的功能目前不是非常明确,但已证实与清除细胞外的过氧化氢或参与GSH 的运输有关。磷脂过氧化氢GSH-Px 是分子量为20kd 的单体,含有一分子的硒半胱氨酸。它最初从猪的心脏和肝脏中分离得到。它存在于几种组织中,以睾丸中含量最高。它能抑制膜磷脂过氧化,主要是双亲性物质过化物。胃肠道专属性GSH-Px 由四个22kd 的亚基构成的四聚体,它只存在于啮齿类动物的胃肠道中,它的功能是保护哺乳动物免受摄入脂质过氧化物的毒害。 结束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