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KSaen—Oudom地区金矿成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浅析

老挝KSaen—Oudom地区金矿成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浅析
老挝KSaen—Oudom地区金矿成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417954973.html,

老挝KSaen—Oudom地区金矿成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浅析

作者:雷振东梁水养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第09期

摘要:老挝坎丘塞沤(KSO)金矿位于老挝中东部,邻近越南边界。矿山距离拉绍镇、首都万象的公路里程分别为约22km、450km。目前由萨风集团(PHONESACKGROUP)开采。已建成月处理矿石30~40万t生产能力的氰化选冶厂。其探矿权证许可的勘查范围

1802km2,迄今仅有20%左右的地段开展了比较详细的地质工作。

关键词:KSO金矿;成矿前景;找矿方向;成矿要素

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3-0115-03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矿区地质特征

3 矿体地质特征

矿区中部汇科(H.K)至南班一线发育一主含金构造石英蚀变带。东西长约9km,南北宽约3km。东段呈SEE向,西段呈NWW向,矿体呈近EW走向排列,断续分布,呈长带状、透镜状及脉状等形态沿韧性剪切带产出,在靠近韧性剪切带下上盘围岩裂隙、层间破碎带中还发现多个平行小脉矿体,产于含硫化物石英脉中。矿体规模大小悬殊,形态较复杂。以南班为例,位于矿化蚀变带东部的南班东矿段控制了一大二小3个矿体,主矿体为中间的2号矿体,走向EW向、倾向南,延长约1000m,延深大于200m,平均厚5.40m,平均品位Au0.57~1.73g/t。沿倾向深部矿体有变厚趋势。如NPE069钻孔(南班东)见矿于孔深109m、岩矿心

长15m、平均Au1.13g/t;NPE76钻孔-见矿于孔深141m、岩矿心长16m、平均Au1.73g/t;以及NPE077钻孔-见矿于孔深123m、岩矿心长14m、平均Au0.57g/t。大多数钻孔见矿岩矿心长为1~10m,钻孔见矿率达90%。矿化蚀变带西部,(南班西矿段)近地表矿体为硅化、多晶洞石英-褐铁矿-少量黄铁矿矿化蚀变的氧化矿,深部揭穿为席状、细脉状和网脉状石英-黄铁矿-毒砂矿化蚀变的原生矿,主矿体沿走向长2.3km,矿带东段倾向南、西段则倾向北,整体上矿体倾角近于陡立。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晰,沿走向及倾向局部有弯曲、膨胀、尖灭现象。据地质填图资料,在南班北矿段,沿砂岩和含炭质粉砂岩之间的层间破碎带(北西向)中充填有厚0~3m的含黄铁矿-毒砂(砷斑)-少量硫化矿物组合的网状或透镜状石英脉体,表面具褐铁矿化和高岭土化。地表断续出露长度近1600m,经刻槽及岩石拣块分析,含金0.7~2g/t。外围的地表风化转石(来源不明)中,原岩应为含炭质粉砂岩,中等硅化、强褐铁矿化,含金最高可

本文引用自飘扬《老挝矿产资源分布及中国企业在老挝的投资现状》近年来,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联合中色矿业集团和东南亚资源科技,对老挝国的矿产分布情况和矿业投资环境作了较详细的考察和研究,并搜集了较多的矿产地质资料和信息。我们认为,老挝国的矿产资源分布非常广泛而丰富,勘查与开发程度极低,很多地区的金属矿产具有非常巨大的找矿前景和开发价值,如铜、金、铝土矿、铁、锰、铅锌、钨和锡等。外国投资已经开始涌入老挝,预计几年老挝的矿业就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一、老挝主要金属矿产的分布情况 目前,老挝已经发现各类金属矿床矿点及矿化点近450处,其中 铜矿:68处 金、银:155处 铅、锌、锑:91处 铁、锰、铬:56处 铝土矿:5处 钨、锡、钼等:69处。

金属矿产主要集中分布在沙耶武里、琅勃拉邦-川圹-华潘一带和川圹、华潘-甘蒙-沙湾拿吉-阿速波一带。 老挝各省金属矿产分布详见下表。 铜矿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第三系-侏罗系中的砂岩型铜矿,主要分布在老挝北部的南塔、乌都姆塞和丰沙里等地以及南部的占巴塞、阿速波一带。该种类型铜矿分布广泛,南部普遍含金,有找到大中型矿床的可能,但找矿难度较大。第二种类型是矽卡岩型铜矿,分布广泛,铜品位较高,常与铅锌伴生,有岩浆岩分布的地区,在其接触带附近均有分布,估计有较大经济价值。第三种类型是斑岩型铜金矿,主要分布在沙耶武里、万象省和川圹-沙湾拿吉-阿速波一带,矿床规模巨大,一般与金伴生,有非常巨大的找矿前景,目前,澳大利亚的公司找到了两个铜金属储量达100万吨金60吨-100吨的大型铜金矿,一个是在赛松本特区的富开铜金矿,另一个是在沙湾拿吉省的赛奔铜金矿。 可以肯定,在老挝沙武耶里、赛松本、川圹-波里坎塞-沙湾拿吉-阿速波一带,还能找到重要的大中型铜矿和铜金矿。 金矿在老挝分布非常广泛,大小河流的冲击层中普遍有砂金产出。金矿类型主要有四种,即冲积型砂金矿、斑岩型与铜伴生的金矿,石英脉型金矿和卡林型老挝金属矿产分布一览表单位:处

老挝矿产资源及其相关投资政策 老挝人民国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系陆国家,东邻越南,南接柬埔寨,西南毗连泰国,西北与缅甸接壤,北邻中国。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境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国的滇西高原接壤,东部老、越边境为长山山脉构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块平原。全国自北向南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势最高,川圹高原海拔2000~2800米。最高峰比亚山峰海拔2820米。湄公河是最大河流,流经西部1900公里。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分为雨季和旱季。 老挝人口537.7万(2 0 0 1年统计),有60多个民族,统划成三大民族,即老龙族(主要是老族、泰族,约占全国人口的60%)、老听族(主要是卡族、普囡族)和老松族(主要是苗族、瑶族)。通用老挝语,居民多信奉佛教。 老挝的资源有锡、铅、钾、铜、铁、金、石膏、煤、盐等矿藏。迄今得到少量开采的有锡、石膏、钾、盐、煤等。老挝水力资源丰富。老挝盛产柚木和紫檀等名贵木材,森林面积约9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约42%左右。农业是老挝的经济支柱,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0%。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咖啡、烟叶、花生和棉花等。全国耕地面积约74.7万公顷。老挝工业基础薄弱,主要工业企业有发电、锯木、采矿、炼铁、服装和食品等及小型修理厂和编织、竹木加工等作坊。老挝没有铁路,运输主要靠公路、水运和航空。 一、老挝的矿产资源 老挝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勘查程度很低,目前已发现有铁、金、铜、铅、锌、钼、锑、锡、锰、铝土矿、钾盐、石膏、煤、高岭土、叶腊石、宝石、石墨、石棉、滑石、石灰岩和石英砂等20余种矿产,其中经过系统地质勘查的矿床(点)很少,投入工业开发的更少。

木里县梭罗沟金矿找矿标志及富集规律简介 摘要:木里县梭罗沟金矿是川地区调队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大型金矿,该矿处于甘孜—理塘构造带南段,受近东西向展布的(F1)构造破碎带控制,找矿标志有主要有地质构造标志、地物地貌标志、地球化学标志、地球物理标志等,氧化矿具有次生富集作用,原生矿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同时具有“褪色蚀变”现象。通过介绍梭罗沟金矿的找矿标志和富集规律,能给地质找矿和矿山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找矿标志;富集规律;木里县;梭罗沟金矿 木里县梭罗沟金矿位于甘孜—理塘构造带南段、唐央背斜南东倾伏端。矿床产于上三叠统曲嘎寺组一套基性火山岩系,受近东西向展布的(F1)构造破碎带控制,矿体规模大,形态较简单,矿石为含砷、硫等的可选冶金矿石。 1970-1983年,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进行了1:20万金矿幅、贡岭幅、稻城幅、九龙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发现梭罗沟金矿点(当时发现矿体长6m,厚2.5m,拣块分析Au 3.58×10-6);1997年10月,川地区调队为了寻找矿业开发基地,徐志明项目组在开展异常检查时发现品位超过3克/吨的露头,初步判断梭罗沟金矿点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经过区调队1997—2009年开展的一系列地质勘探工作,证实该矿山为一大型岩金矿床,现已成为四川省一个重要的黄金开发基地。 作为该岩金矿床的勘查者,我们将勘查过程中取得的一点认识和经验分享出来,以供野外地质工作者在寻找类似矿床时参考。 一、找矿标志 根据近年来地质勘查工作总结,梭罗沟金矿的找矿标志主要有地质构造标志、地物地貌标志、地球化学标志、地球物理标志。 (1)地质构造标志 主要包括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条件、围岩蚀变特征等。梭罗沟金矿区域构造处于甘孜-理塘成矿构造带南段的唐央穹隆南倾伏端。横贯矿区的近东西向断裂(F1)控制了金矿化蚀变带及矿体的展布。在构造矿化蚀变带内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有:在地表主要表现为强烈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在中深部主要表现为强烈的绢云母化、白云石化、硅化、钠长石化、高岭石化、绿泥石化,上述蚀变对中基性火山岩而言,形成一种明显的“褪色蚀变”特征。金属矿化物矿化主要有黄铁矿化、毒砂矿化,尤其是黄铁矿化于毒砂矿化的发育程度是直接影响矿石Au品位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梭罗沟矿区及附近外围,呈近

作者简介 :刘争(1986-),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专业: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辽宁五龙金矿周边找矿方向浅析 刘争1,张德会1,2,王杰亭1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2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本文主要对辽宁五龙金矿控矿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强调了构造与岩体控矿的主导作用,分析了该区成矿有利部位,并通过分析其周边成矿要素信息,认为其外围找矿方向应在田家堡子-石岱、三级台-杨家堡子、油盘岭区、谢家-韩家堡子一带。 关键词:五龙金矿、控矿因素、找矿方向 辽宁省最具悠久开发史的五龙金矿已面临着极度资源危机状态,本文通过分析五龙金矿成矿特点,及总结分析其周边成矿要素信息,对其外围找矿方向提出了几点意见,对后期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1 地质概况 研究区位于全球性金矿带中的中西太平洋金环外二环东亚段;大地构造单元为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营口-宽甸台拱凤城凸起的东部地段;鸭绿江成矿带的西南地段。东部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著名的平北金矿集区隔江相望,该区与其有着极其相似的地质演化历史和成矿地质背景,具有形成大型金矿床的资源潜力(图1)。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辽河群,岩性有云母片岩、大理岩、黑云母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等,侏罗系出露零星,为一套火山-沉积浅变质岩石。矿区内主要分布辽河群变质岩,多呈透镜状残留体分布于印支期花岗岩中。 2控矿构造 本区控矿因素主要有: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其具体特征描述如下:2.1 地层及其含矿性 区内仅零星出露下元古界辽河群层状变质岩系,多为残块,呈捕虏体残留在大面积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中,自下而上主要有于家堡子组、浪子山组、大石桥组和盖县组,主要由各类大理岩、片岩、变粒岩组成。这套岩系金丰度值较高,片岩、变粒岩金丰度值5.36-21.0×10-9,大理岩金丰度值3.88-11.0×10-9,为金的初始矿源层,它们奠定了区内金矿床形成的物质基础。 从晚元古宙开始至显生宙古生代末,随着地壳的升降运动,五龙地区先降后生,以升为主,在坳陷区只接受震旦纪沉积岩系,分布于工作区东南部,呈零星残块出露,岩石发生过轻微的变质作用,岩石组成为石英岩、石英砂岩、泥灰岩、页岩等。 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地壳运动以升为主,局部地段出现凹陷盆地接受晚侏罗纪火山喷发沉积,盆地多呈南北向和北东向延长,其主要岩性为紫色砂岩、页岩、泥灰岩。主要分布在工作区东南部,鸭绿江深大断裂两侧。 新生代地层主要为第四系的河流相、冲积相的砂砾石及砂质粘土。 2.2构造与成矿 区域构造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 次之。 断裂构造主要为北东向和北西向压性断裂, 为中生代晚期构造运动产物,断裂间距分别为 2-4Km和4-6Km,延伸均在10Km以上,该两组断 裂形成菱形格子状构造,控制着金矿体的产出部 位。 鸭绿江断裂是区域上规模较大的断裂带(开 合带),位于区域边缘,呈北东50°~60°方向

2009年26卷 贵 州 地 质GU IZHOU GEOLOGY V o l 126N o 13(T o l 1100)2009 第3期(总第100期) [收稿日期]2009-02-25 [作者简介]刘远辉(1958-),男,贵州省贞丰县人,研究员,长期从事地质矿产勘查与研究工作。 贵州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刘远辉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 贵阳 550004) [摘 要]本文通过贵州金矿多年的勘查工作实践和认识,结合以往金矿研究成果,划分了不同的成矿区带和矿化集中区带,阐述的各成矿区带成矿地质条件,指出的找矿方向,有助于今后地质勘查工作部署以及找矿与勘查研究并实现找矿突破。[关键词]金矿;分布规律;找矿方向;贵州 [中图分类号]P 618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43(2009)03-0162-08 1 贵州金矿资源分布规律 贵州省金矿资源较丰富、自然类型多样,黔西南、黔东南及盘县地区是主要的分布区。全省的金矿(化)集中区(带),主要有赖子山背斜金矿(化)带;灰家堡背斜金矿(化)带;戈塘背斜金矿(化)带;黔东南稳江背斜金矿(化)带;册亨百地、丫他)板其金锑矿(化)区带;盘县莲花山背斜及盘西背斜金矿(化)带;普安红岩背斜金矿(化)带;三(都))丹(寨)金汞砷矿(化)带、兴仁包谷地(大丫口)背斜金锑矿(化)带;晴隆碧痕营穹隆金矿化带等。探明的中型以上矿床有:贞丰县烂泥沟金矿、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兴仁县紫木凼金矿、晴隆县老万场金矿、安龙县戈塘金矿、普安县泥堡金矿,探明和发现的小型矿床和矿点若干,均分布于这些矿(化)集中区带内。 不同的矿(化)集中区带具有各自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金矿体依附于其成矿地质条件在矿(化)集中区内呈有规律的产出和分布,对各矿(化)集中区带进行矿田级的成矿研究并建立找矿模型,是贵州省金矿的/探边摸底0和/攻深找盲0重要而必要的地质研究工作。 111 成矿区带的划分和主要特征 从金矿的产出与分布、矿床类型、控矿地质条件及矿床特征的相似性,并考虑今后勘查技术方 法综合手段选择的相近性,以利于对各有特色的 矿化集中区带进行深入的成矿研究和勘查评价。本文将贵州金矿划分为以下五个成矿区19个矿化集中区带: (1)黔西南台地相成矿区,划分为以下4个矿化集中区带: 灰家堡背斜、贞丰背斜矿化集中区;包谷地背斜矿化集中区;戈塘背斜矿化集中区;碧痕营背斜矿化集中区。 (2)黔西南盆地相成矿区,划分为以下5个矿化集中区带: 赖子山背斜矿化集中区;丫他)板其矿化集中带;百地矿化集中区;鲁容背斜矿化集中带;望(谟))罗(甸)矿化集中区。 (3)峨眉山玄武岩成矿区,划分为以下3个矿化集中区带: 莲花山背斜矿化集中区;盘西背斜矿化集中区;竹桶背斜矿化集中区[兼具(1)成矿区特征]。 (4)黔东南浅变质岩成矿区,划分为以下6个矿化集中区带: 天柱)白市矿化集中区;南加背斜矿化集中带;稳江背斜矿化集中带;黎平背斜矿化集中带;洪州背斜矿化集中带;从江地区金(多金属)矿化区。 (5)一级构造单元接合带,划为1个矿化集中带,即三(都))丹(寨)构造矿集带。 # 162#

老挝产业结构 农业 老挝是一个农业国,地广人稀,潜在耕地面积800万公顷,实际耕地面积80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是稻谷,其中糯稻占90%。稻谷种植面积占全国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5%,主要分布在万象地区、沙湾拿吉省、沙拉湾省和占巴色省等,其中南部三省稻谷产量占总产量的40%。目前,老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加大农业投入,兴修水利,鼓励扩大旱稻种植面积,97-98年度,旱稻面积达5.3万公顷,旱稻产量21万吨。98年粮食产量达199.2万吨。99年达227万吨,2000年达230.5万吨。咖啡是老挝重要的出口农产品,质量优良,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占巴色省、沙拉湾省和色贡省,98年咖啡出口1.8万吨,创汇2000万美元。其它农作物还有玉米、棉花、烟叶、甘蔗、茶叶、热带水果、豆类及其它根茎类作物等。 林业 老挝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面积达1120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48%,木材蓄积量12亿立方米。97-98年度,老伐木348万立方米,其中原木出口共810万美元。老挝有许多名贵木材和林产品,如桧木、柚木、花梨木、紫檀、红木、松木、安息香、松脂、葛藤、砂仁、胖大海、紫胶等。 矿业 老挝矿藏资源丰富,但大多数矿藏未查明储量和品位。主要矿藏有锡、金、铁、铜、铝、锑、煤、宝石、钾盐、石膏等。其中甘蒙省有锡矿、川圹省有铁矿、琅勃拉邦有金矿、万象平原有钾盐、万象地区和沙湾拿吉省有无烟煤、沙湾拿吉省有石膏及铅等。 电力 老挝地处中南半岛北部,境内多山,全国有20余条流程200公里以上的河流,其中最大的是纵贯老挝的湄公河,湄公河老挝段长1877公里,湄公河老挝段及其支流蕴藏着丰富的水电资源,据考察,湄公河60%以上的水力资源蕴藏在老挝,全国有60多个水头较好的地方可建水电站,装机容量可达1800万千瓦。 旅游业 老挝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良好,空气清新,无污染,许多旅游资源尚待开发。现老只有万象、琅勃拉邦、川圹、沙湾拿吉、巴色等几个旅游点。1998接待外国游客达45万人,外汇收入7100万美元,全国共有268家旅舍、宾馆,4724 个房间。1999-2000年是老挝的旅游年,来老游客约72万人。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位于波罗芬高原,是一个红土型三水铝土矿,由玄武岩风化而成。矿层赋存于第四系残积层中。矿体平面形态主要受地形地貌控制,矿石自然形态主要有块状、结核状、粒状,其次有片状、不规则状、管状等。呈灰褐色、黄红色、紫红色。大范围的玄武岩和地形地貌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条件。 标签:阿速坡省波罗芬高原三水铝土矿玄武岩 1区域地质特征 波罗芬高原铝土矿位于印支陆块万象—巴色微陆块南西部之班敦凸起。大面积分布中生代地层及新生代第三系、第四系喷发的玄武岩。地层由老到新简述如下: 古生代(Pz3):浅海陆棚层序、砂岩、泥岩及页岩。 中生代(Mz1):陆相层序局部浅海相,陆相红层粘土质砂岩夹薄煤线及砾岩,中三叠系海相灰岩单元出现在层间底部。 中生代(Mz2):陆源红层砂石和泻湖泥岩混杂粘土,上层含岩盐和石膏挥发物。 新近系(N2):未固化沉积砾石、砂、泥和粘土。 第四系(Q):浅褐、褐黄、黄红色残坡积粘土、含砾粘土及黄红、紫红色残积粘土、及铝土矿组成,厚1~20m,个别地段大于20米。其中:玄武岩风化残积层是区内红土型铝土矿主要含矿层位。 其形成多与板块俯冲、岛弧活动及裂谷有关。 2矿体地质特征 矿体赋存层位。铝土矿矿体赋存于第四系的第二层残积层中,主要分布在山脊、山丘的宽缓地带及缓坡上。矿体部分裸露在地表,部分有表土层覆盖。剖面自上而下可分为: 残坡积层(Qel+dl):主要分布在半山坡及相对低洼地带,下部原岩可能为玄武岩或砂岩,也有覆盖于铝土矿之上的。底部少量残积物,上部为坡积物。部分形成铝土矿层。岩性为黄褐色、褐红色含砾粘土,呈松散土状。砾石成份主要为结核状、块状铝土矿。含量变化较大,2%~45%均有,个别地段形成较好的铝土矿。近地表处常有10~50cm的腐殖层,盖层一般厚度0~4.9m。下伏基岩

老挝金矿资源 金矿在老挝分布非常广泛,大小河流的冲击层中普遍有砂金产出。金矿类型主要有四种,即冲积型砂金矿、斑岩型与铜伴生的金矿,石英脉型金矿和卡林型微细粒金矿。 金矿按地域主要集中分布于八个片区,即波乔-南塔片区,乌多姆赛-琅勃拉邦片区、川圹-赛松本片区、华潘片区、万象盆地西沿片区、玻里坎赛片区、沙湾拿吉片区、阿速坡片区。斑岩型铜金矿和卡林型微细粒金矿应有很大的找矿前景。2003年2月28日,辽宁省华锦国际经贸集团公司与老挝政府正式签约,取得了琅勃拉邦省帕奔金矿开发权,目前勘探工作已结束,发现3个具开采价值的金矿体,储量已达中型规模(C+D级储量1000KG),且具有扩大远景之可能。 冲积型金矿在老挝许多地区都有发现,而多数为小型冲积型金矿,只能小规模生产,仅有短期效益。这类矿床对一些小公司和小型手工业生产者仍有吸引力,它可以在短期获利,但不能长期维持生产。冲积型矿床多位于河谷底部,对于这类矿床的开采会影响该区的农业生产。Bakoulin和其他学者(1986)介绍了老挝的许多冲积型金矿床,详细描述了若干金矿床的规模、厚度和含金量。在老挝只有在最大的河流——湄公河谷的砂金矿床才有可能进行机械化生产和 开采。采用地球化学找矿对于寻找原生岩金矿床是非常成功的,最重要的岩金矿床有如下地区。

1、沙纳坝—巴莱(Sanakham-Paklay)火山岩带 这是一个比较熟悉的地质带,它与泰国的黎府(loei)金矿带相连,在这个金矿带近来已作过少数几个矿区的风险勘探。三叠纪安山质火山岩可能是金矿的矿源层.金主要富集于石英脉和邻近的同生花岗闪长岩或斑岩侵入体的蚀变带中。在南森——南利(Nam Seng —Nam Lik)地带也发现了类似的火山岩,并通过航空地球物理测量探测出这类侵入体,该区水系重砂中存在一组贱金属、辰砂和自然金异常区。从这两个火山岩地区到伴有金异常的西部和北部可能同属于一个金矿带,它们都与沙纳坝地区有着类似的重矿物组合,辰砂的出现,可以认为它们属于浅成低温热液成因。 2、川圹(XiangKhong)火山岩带 川圹火山岩带是具有找矿远景的成矿带,它包括二叠纪流纹岩类火山岩和同生侵入的花岗闪长岩体,并在蚀变围岩中发育有交代黄铁矿蚀变带。在此蚀变带已发现富铜矿体。并在南岸河(Nam Ngu n)及其流域有金的高异常出现。以上资料表明在流纹岩或蚀变带存在岩金资源。在该区30×20km断层结合带,经详细地质勘查,认为属于与斑岩有关的铜——金矿床模式。在川圹省南部少数地区的下伏岩石主要为安山岩,这些岩石可能是一些金异常的源区,该地区沿泥盆纪沉积物的走向出现贱金属和汞的矿物组合,可能仍属低温热液成因。在伴有铜矿化出现的两个类似火山岩之间为理想的成矿远景

云南省姚安金矿找矿标志 云南省姚安金矿,是滇中”红层”中首次发现的金矿床,该矿类型特殊,属镜铁矿脉型金矿床,矿体主要产于侏罗、白垩系地层中。姚安金矿的找矿标志为:金源层及金源岩标志、岩浆岩标志、构造标志、热液蚀变标志、岩性标志、地层标志、地球化学标志、矿物标志等。通过这些找矿标志的总结,为姚安地区寻找和预测同类型隐伏工业金矿体提供指导,同时为整个滇中地区同类型金矿床的找寻与勘探提供新的思路和找矿方向。 标签:姚安金矿找矿标志 0前言 滇中姚安金矿,是云南省滇中“红层”中首次发现并勘探的金矿床,该矿类型特殊,属构造—岩浆—地层岩性带控制的镜铁矿脉型金矿床,目前国内外尚属首例。因其成矿时代新(中、新生代)、与构造及其所引起的碱性岩浆的侵入所形成的碱性复合岩体有关、载金矿物主要为镜铁矿、脉石矿物少等特征,引起国内金矿地质工作的重视,正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试图从成矿控制因素出发,归纳姚安金矿的找矿标志,为该区寻找和预测同类型隐伏工业金矿体提供指导,同时为有类似成矿地质条件的整个滇中“红层”地区找寻和预测同类型金矿提供新的思路和找矿方向。 滇中”红层”中姚安金矿的首次发现,将大大地活跃金矿地质界的学术空气,并将有力地促进和提高金矿找矿勘探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1地质概况 姚安金矿大地构造位于杨子准地台(Ⅰ)、康滇地轴(Ⅱ)、滇中台陷(Ⅲ)、姚安凹陷褶束(Ⅳ)、前场关褶皱组(Ⅴ)之西侧,区内出露地层除山间盆地的第三系、第四系外,绝大部分为侏罗系、白垩系,构造以NNE向褶皱为主,断层多为高角度正、逆断层,并伴随有与基底断裂相一致的次级断裂。岩浆活动频繁。岩浆以侵入为主,且多属燕山晚期—喜山期产物,岩类有碱性岩、基性岩等岩脉,碱性岩体的侵入引起一系列与Au,Ag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有时碱性岩体本身即有矿化及蚀变。 2成矿控制因素 姚安金矿尽管矿体形态复杂多变,但从总体上看,矿体的形成受(而且主要是受)构造、岩浆、地层、岩性等控矿因素的控制,此外还受区域地球化学、次生富集等因素的影响。 2.1构造控制

老挝恒邦有色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有色原料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项目 商业计划 2016年1月13日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地址:老挝甘蒙省PHOU KHYO免税开发区 邮政编码: 网址:

保密须知 本商业计划书属商业机密,所有权属于老挝恒邦有色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其所涉及的内容和资料只限于已签署投资意向的投资者使用。收到本计划书后,收件人应即刻确认,并遵守以下的规定:1)若收件人不希望涉足本计划书所述项目,请按上述地址尽快将本计划书完整退回;2)在没有取得老挝恒邦有色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的书面同意前,收件人不得将本计划书全部和/或部分地予以复制、传递给他人、影印、泄露或散布给他人;3)应该象对待贵公司的机密资料一样的态度对待本计划书所提供的所有机密资料。 本商业计划书不可用作销售报价使用,也不可用作购买时的报价使用。 商业计划编号:授方:老挝恒邦有色冶炼股份有限公司 签字: 公司:老挝甘蒙省PHOU KHYO免税开发区 日期:

目录

1、项目简介 项目基本情况 1.1.1项目单位 老挝恒邦有色冶炼股份有限公司 1.1.2企业性质 股份制 1.1.3法人代表 程正明 1.1.4项目单位概况 该项目由中国湖北省大冶市正敬矿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厂址位于老挝甘蒙省PHOU KHYO免税开发区(厂门坐标:17°23′12″N,104 °51′58″E),以冶炼、建材、化工业为主。 项目注册资本为USD 1000300万,总投资USD2075万,第一期投资USD 300万,第二期投资USD 800万,第三期投资 USD975万。其中工程静态投资为USD1706万,建设期利息USD36万,铺底流动资金USD333万。该项目正常年营业收入USD12090万,年平均增值税USD406万;可为老挝经

一、确定成矿的地质因素 1、首先应关注硅化带、石英脉、次生石英岩。这是因为金矿化均与硅化关系密切,可以说无硅不成金。当然不是所有的硅质体都产金,但含金的硅质体大多为烟灰色,水色好。这是因为含金的硅质体均含有或多或少的硫化物,因硫化物极细,故使石英呈烟灰色。特别是页片状石英脉(其内可含多条黑色条带如炭质与细粒硫化物的混合物)含金性好。即便是少硫化物的明金型石英脉,在出现金矿包时,往往都有硫化物如辉锑矿、辉铋矿、车轮矿、毒砂、鱼子状铅锌矿等存在。 2、再次关注断裂构造带,特别是韧性剪切带。金矿化无一不与断裂有关,可以说无构不成金。尤其是要关注超糜棱岩、糜棱岩、微砂糖状似石英岩、滑石菱镁片岩,它们往往是富金矿体所在。巨型至大型断裂带本身的含金性往往不佳,而旁侧的次级断裂带往往是金矿体产出部位。 3、第三要注意铁帽、褐红色、褐黄色残坡积物及碳酸盐的溶沟溶槽堆积物的含金性查定。它们不但本身可成为铁帽型、红土型金矿,而且可以指示原生金矿的寻找。 4、第四要注意在锑矿、汞矿、砷矿(特别是雄黄矿、雌黄矿)区找金,就锑矿而言,它既可与金共生构成锑金矿床;也可分离,但相距不远,故有“不在其中,不离其踪”之说。部分铅锌矿的外围也可找金,如青城子铅锌矿外围;铜矿床的下部。铜镍硫化物矿床蚀变带也是找金的好去处。

5、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除硅化外,还有铁白云石化、铁方解石化、铬白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冰长石化、细粒黄铁矿化、砷、锑、汞、铋、铊矿化等低温蚀变组合。 6、关注基性岩、超基性岩、煌斑岩、碱性岩、偏碱性花岗质岩石、碳硅泥质岩、不纯碳酸盐岩内的断裂破碎带及其构造蚀变带。 7、开展河流重砂、沟系次生晕及各种化探方法工作,以金找金,是目前最主要的找金方法。 8、根据找金的指示元素找金,如汞、锑、铋、砷、铊、硒、铅、锌、铜、银的元素组合异常找金。 9、以物探方法查明断裂构造及硫化物分布规律来间接寻找金矿。 二、地质地貌调查 是砂金找矿的基本方法,主要用于砂金成矿条件分析和成矿有利地段的预测上。 在找矿阶段,主要是进行河谷路线调查。其中地质调查可采用自然露头法,河流碎屑观察法,用区内已知的产金沟的岩石作对照类比,同时采一些自然重砂样,了解含金性。间接或直接地确定有否砂金补给以及补给的贫富程度。在调查中,要注意了解沟谷的构造背景和与金矿化有关的地质现象。 地貌观察主要划分河谷类型各种地貌单元并确定其分布,了解其规模、成因,沉积物特征及其含金性等,并在1 :50000

金矿找矿方法及评价: 砂金的找矿和评价 第一节砂金的找矿方法 砂金的找矿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5种:①自然重砂法,②工程重砂法,③旧采调查,④地质地貌分析,⑤物探与航空新技术方法。其中前3种方法是通过取样调查,了解是否有砂金的存在,并直接确定是否成矿,属于直接的找矿方法;后2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成矿条件分析及评价、研究环境及沉积物某些特点,来推断是否可能成矿,属于间接找矿方法,其中地质地貌调查,是砂金找矿分析的基础。通常在确定到哪里去找砂金矿和在何处何部位布置取样工程方面,主要是由地质地貌分析提供依据。以下分别介绍砂金找矿的具体方法。 一、自然重砂法 自然重砂法是根据砂金颗粒密度(比重)很大,用淘洗盘就能直接选别出来的特点,在松散碎屑沉积的表层或不深处挖坑取样,在野外淘洗直接确定是否有砂金存在的一种方法。取样包括水系沉积的河流重砂取样、阶地砂砾层沉积露头取样和山坡的残坡积层重砂取样。前二种取样,可以了解水系沉积物的含金性、砂金的大致分布范围、阶地含金层的品位及厚度。山坡残坡积层中的取样,是在已知有砂金的小沟山地范围内,用于追寻砂金来源,通过在山坡和坡脚,按一定间距挖掘浅坑取样淘洗,根据见金结果圈定分布范围,缩小岩金找矿靶区。这三种取样中,应用最广的是河流自然重砂法。 河流自然重砂法取样工作,一般是沿水系上游或沿含金的中小支谷由下而上进行。其优点是:工具简单(只要一把锹、一个淘洗盘),取样工作量小(挖浅坑0.3-0.5m深,样重20-40k g ) ,简便易行,一个人也可以干,很快就可以直接获得近地表处的砂金信息。缺点是:由于样品取在浅近地表处,不能反映深处的砂砾层含金情况,而砂金通常主要富集于砂砾层下部靠近基岩处,因此近地表处的河流重砂测量结果,在找矿中一般只有定性意义。自然重砂取样效果取决于取样点位和层位的选择。在平面范围内,取样点应布于有利于砂金富集的地方,如河流突然变宽处,河流转弯凸岸处,河床浅滩的砂砾沉积区,近主、支流交汇处,河床中岩坎石滩卞方,岩衅的上方,边滩或心滩处,水流中大障碍物前面,河床坡降由陡变缓处,“关门山,河谷上方或“迎门山”前方堆积区等处。在垂直剖面方向上,以靠近底岩的砂砾层底部位置为最好。在砂砾岩区,应取在切割砂砾岩层的支沟细谷的下方河床沉积中。在有多级沟网发育的山区,应优先在支谷中取样。取阶地沉积露头样品时,应尽可能取在砂砾层的底部或近基岩面处。每个样品样长0.2-0.5m。样品重量最少不小于20kg或按体积取0.01m3。(约相当于1标准船形淘洗盘满盘砂样)。沿

老挝国矿产法(2008年颁布实施) 2011-04-15 00:14:19| 分类:法规与标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矿产法 2008年12月08日国会第224号决议通过 2008年12月18日国家主席令第242号颁布实施 第一部分总则 第一条:目的 《矿产法》明确规范了矿产资源的管理、使用、保护的原则、制度及措施,检查矿产行业经营活动,与矿产普查、勘探、开采及加工和保护环境相结合,按国家经济建设规划执行,为发展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逐步转向工业化和先进化迈进,以可持续开发矿区,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条:矿产 矿产是以固体、液体和气体等物理和化学形态自然生成而无生命的矿物质,是不可再生资源。如:金、银、铜、铁、锡、宝石及含有矿物的岩石、煤、石油、天然气、矿石化液、温泉、地热及其他。 第三条:名词定义 本法的所有名词含义如下: 1. 矿产资源:是指以储量和品位证明自然生成矿产的地点。 2. 矿区:是指开采区域、加工厂区、矿物运输或矿物存放仓库、污水池、搬迁路、居住区、工作区、修理点、用于开采生产的化学用品及炸药仓库。 3. 矿山:是指勘探工作完成后已确认的有矿区域如:金矿石、银矿石、铜矿石、锡矿石和煤矿石。 4. 矿产是指已经切碎、清洗、筛选等工作工序的矿产,其包括已加工的矿产。 5. 矿石是指中含有的任一矿物质的岩石。 6. 尾矿是指损失的部分矿物,是与其他杂质混合为一体的,其在开采、筛选、清洗及生产过程中它不能完全被回收。 7. 砂矿是指被自然界风化矿物体态而冲积同一地点的矿物。

8. 矿区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片区全面发展或采矿石后与相关部门相协调,以确保当地片区的各民族人民就业及逐步改造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9. 矿产项目是指关于矿产普查、勘探、开采和矿产加工工程等。 10. 放射性的矿产是指可用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矿物质,但它对环境、动物和人类健康有较大的影响如:铀、钍。 11. 有毒矿产是砷、砒。 12. 不可抗拒的力量是指不能提前预计将要发生的现象,主要有:水涝、泥石流、暴风、雷击、流行性疾病和地震等。 第四条:矿产资源的所有权 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领域内的所有地上、地下和水下的矿产资源归全国人民所有,由国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第五条:国家对矿产开发政策 国家鼓励国内外的个人或法人进行矿产业务投资,尤其是国家规划开发的偏远乡镇山区为消除老百姓的贫困,国家将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制度、战略方针及其他措施如:关税、税务、提供信息资料及其他相关便利等。 国家鼓励矿产普查和勘探业务活动,为便利于以矿产转为资金的科学研究提供地质和矿产资料信息。 国家鼓励开采矿产与国内加工业相结合,主要是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加工矿产品及销往国内外。 国家将在任一区域制定保护或规划矿产资源,用于指定为国家利益及可持续自然资源。 第六条:关于矿产工程的原则 矿产工程要求按如下基本原则执行: 1. 制定矿产战略工程须符合国家每阶段的发展社会经济规划及实际管理能力。 2. 矿产的开发、使用和矿产资源须合理高效、以确保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同时两手抓。 3. 矿产工程与基础建设相结合,来利用于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社会经济发展,以确保社会治安制度。 4. 矿产资源的保护,需要国内外的个人或法人代表、地方国家、组织、家庭及老百姓共同参与。 第七条:矿产权益保障

浅谈金矿的地质找矿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某金矿的分析,浅谈了金矿找矿首先要了解金有别于别的矿石的特征以及金矿的成矿特点,然后勘查并分析当地地质因素,尤其是地质地貌,利用金的找矿标志,运用各种方法包括传统的找金经验进行金矿的找矿。 标签:地质找矿金矿福建建阳 随着黄金工业的不断发展,对金矿资源量需求的日趋增加,金矿地质勘查工作已进入寻找深部矿、难识别矿和综合信息找矿时代。地质金矿的寻找可利用金本身具有的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特有的矿物组合、围岩蚀变、载金矿物标型特征及成矿富集规律判断金矿化的存在,从而指导找矿。 金的原子序数7 9,元素符号Au。金只有一个天然稳定同位素1 9 7,常温下为等轴晶系晶体,立方面心晶格。天然良好晶形极为罕见,常呈不规则粒状、团块状、片状、网状、树枝状、纤维状及海绵状集合体。纯金为金黄色,含杂质时,颜色发生系列变化。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从常温到高温一般均不氧化。金不溶于一般的酸和碱,但可溶于王水、碱金属或有氧存在的钾、钠、钙、镁的硫代硫酸盐溶液等。碱金属的硫化物会腐蚀金,生成可溶性的硫化金。土壤中的腐殖酸和某些细菌的代谢物也能溶解微量金。金具有亲硫性,常与硫化物如黄铁矿、毒砂、方铅矿、辉锑矿等密切共生。金具有亲铁性,陨铁中含金比一般岩石高3个数量级。 金矿床几乎可产于任何岩石类型及任何时代的地层中,但以前寒武纪绿岩带最为重要。 上述这些金所具有的特殊特征都可被视为找矿标志。金矿与地质因素、地质地貌均有关系,所以在金矿的探查中不妨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判断金矿的存在地带。 确定是否有金矿成矿首先应该关注硅化带、石英脉、次生石英岩。因为金矿化均与硅化关系密切,虽然不是所有的硅质体都产金,但含金的硅质体大多为烟灰色,水色好。因为含金的硅质体均含有或多或少的硫化物,因硫化物极细,故使石英呈烟灰色。特别是页片状石英脉含金性好。即便是少硫化物的明金型石英脉,在出现金矿包时,往往都有硫化物如辉锑矿、辉铋矿、车轮矿、毒砂、鱼子状铅锌矿等存在。 其次应该关注断裂构造带,特别是韧性剪切带。金矿化无一不与断裂有关,虽然巨型至大型断裂带本身含金性往往不佳,但其旁侧的次级断裂带往往是金矿体产出部位。所以要关注超糜棱岩、微砂糖状似石英岩、滑石菱镁片岩,它们往往是富金矿体所在。第三要注意铁帽、褐红色、褐黄色残坡积物及碳酸盐的溶沟溶槽堆积物的含金性查定。第四要注意在锑矿、汞矿、砷矿(特别是雄黄矿、雌黄矿)区找金。还可以根据找金的指示元素找金,如汞、锑、铋、砷、铊、硒、

金矿地质勘查 1.普查找矿方法 重砂法和传统方法直接找矿是50年代以前世界找金的主要方法。这一时期是直接找矿、就矿找矿阶段,这种方法简单、经济,对于寻找地表矿、易识别矿是有效的;50~70年代,是方法找矿阶段,是物化探方法找矿广泛运用的时期;70年代以后,趋向地质理论找矿、综合方法找矿,找矿的主要对象已从找地表矿,易识别矿转向难识别矿、隐伏矿。尤其是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找矿难度增大了,传统方法找矿效果越来越差。在这种新形势下,世界上重要产金国和地质工作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已从直接找矿转向地质理论找矿、综合方法找矿,强调建立矿床模式,加强综合信息研究。 化探是金矿找矿中广泛采用的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效果好的特点。尤其微量金的测定方法日趋完善和电子计算机在化探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使化探找金更具生命力。60年代美国成功地运用化探方法寻找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发现了内华达金矿带,该带二三十个矿床的发现都运用了化探方法,主要指示元素是砷,指示元素组合为砷、锑、汞、钨等。这是化探找金的重大突破。原苏联也很重视化探找金,50年代中期已在南乌拉尔、乌兹别克等地依据砷的地球化学异常找金,以后化探配合其他找矿方法陆续发现了包括穆龙套在内的一系列重要金矿床。目前,化探已是不可缺少的找矿方法,尤其对于微细浸染型金矿、斑岩型金矿、难识别或隐伏金矿,是有效的主要方法。 我国近年来,痕量金分析技术取得了突破,河南省地质矿产局岩矿测试中心用国产一米光栅光谱仪,采用化学光谱法,使金的检出下限达到0.3×10-12~0.1×10-12,采用活性炭吸附柱富集,发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金,灵敏度达1×10-12~2×10-12。金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的试验成功,使化探找金以金为直接指示元素成为可能,为找金提供了更为直接的信息。化探找金受到了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河南上宫金矿,水系沉积物测量在该矿的找矿中起了重要作用;化探找金在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找矿中效果也比较明显,化探在圈定成矿远景区,缩小找矿靶区,配合其他方法找金方面更是不可少的。在金矿普查中,运用化探扫面和金的快速分析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普查工作中的盲目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应用最广的是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微尘测量和气体测量主要应用在航空化探中,是一种快速、高效很有前途的方法。 目前,我国化探找金应用领域还不广,利用化探配合重砂法研究矿源层、成矿构造及岩体成矿专属性还不够,特别是从综合角度评价,组合异常等工作开展较少。 物探法也是一种直接找金方法,主要用来圈定可能与金矿有关的地质构造、岩体接触带等,缩小找矿靶区。运用物探方法找金要在掌握矿床地质特征的前提下,在经过方法、技术试验的基础上,一般选用适合的两种以上的物探方法同时使用,而且还要与化探、遥感等方法密切配合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解释,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目前世界上物探技术发达的一些国家,物探方法应用于找金要比应用于找重金属矿少得多。但物探方法找金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加拿大迪图尔湖金矿就是1974年应用物探方法普查重金属矿时发现的。赫姆洛金矿的发现物探方法发挥了一定作用,该矿金呈浸染状产于含黄铁矿片岩中,片岩中黄铁矿含量约8%,金品位与黄铁矿的富集无关,但黄铁矿化带与金矿化带是一致的,根据黄铁矿的激发极化异常,有效地圈出了金的矿化带。近几年,各国在寻找与黄铁矿等硫化物有关的金矿床时,越来越多地使用了激发极化法。其他物探方法也可以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应用。如,日本菱刈金矿的发现航空物探法、地面电阻率法起了重大作用。 在我国,物探方法应用于找金,正在受到重视,虽然应用还不普遍,但在一些地区,尤其是

一、金矿地质概述 金的原子序数 79,元素符号 Au,它源自拉丁文 Aurnm,意为曙光, 喻意灿烂的太阳。金只有一个天然稳定同位素 197,常温下为等轴晶 系晶体,立方面心晶格。天然良好晶形极为罕见,常呈不规则粒状、 团块状、片状、网状、树枝状、纤维状及海绵状集合体。纯金为金黄 色,含杂质时,颜色发生系列变化,含银或铂时颜色变淡,含铜时颜 色变深。试金板上金的条痕为赤黄色时,成色高;含 10%的银时条痕 为悦目的金黄色;含银 20~30%时为草黄色;银含量超过 30%则具有 黄中带绿的色调;含银超过 50%则显银白色。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从常温到高温一般均 不氧化。金不溶于一般的酸和碱,但可溶于王水、碱金属、氰化物、 酸性的硫脲溶液、溴溶液、沸腾的氯化铁溶液、有氧存在的钾、钠、 钙、镁的硫代硫酸盐溶液等。碱金属的硫化物会腐蚀金,生成可溶性 的硫化金。土壤中的腐殖酸和某些细菌的代谢物也能溶解微量金。金 具有亲硫性,常与硫化物如黄铁矿、毒砂、方铅矿、辉锑矿等密切共 生;易与亲硫的银、钯、铂、铜、镍、汞、铋、锑、铑、铱形成金属 互化物。金具有亲铁性,陨铁中含金比一般岩石高 3 个数量级。铜、银多富集于硫化物相内;而金铂多集中于金属相。金在地核中的丰度 为 2.6ppm,地幔为 5ppb,地壳为 1.8ppb。地球上 99%以上的金进入 地核。故地球发展早期阶段形成的地壳其金的丰度较高,因而太古宙 绿岩带,尤其是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组合,金的丰度高于地壳各

类岩石。由于金在地壳中丰度很低,又具有亲硫性、亲铜性,亲铁性、高熔点等特性,而要形成工业矿床需要成千上万倍的富集才可,规模 巨大的金矿一般要经历相当长的地质时期,多次成矿作用叠加才可能 形成。 金在自然界中可呈 0、 1 和 3 三种价态存在,可以独立矿物、类 质同像及胶体吸附形式产出。迄今世界上已发现 98种金矿物和含金矿物,但常见的只有 47 种,而工业直接利用的矿物仅 10 多种。按晶体化学原则可将金矿物和含金矿物分为: (1)自然元素类及与银、钯、铂、铜、镍、汞、铋、锑、铑、铱 呈合金类矿物自然金(Au),含 Au>80%;银金矿(Au;Ag),含Au80%~50%,Ag20%~50%;金银矿(Au;Ag),含 Au50%~20%,Ag50%~80%、含铂钯自然金、银铜金矿、围山矿、四方铜金矿、黑铋金矿 Au2Bi。(2)金-银碲化物类矿物有碲金矿、碲金银矿、针碲金 银矿。(3)金银硒化物类矿物有硒金银矿。(4)金银硫化物类矿物 有硫金银矿。 自然金(银金矿等)按其粒度可分为明金(>0.1mm),显微金 (0.1mm-0.25μm)、次显微金(0.25μm-2nm)、次电子衍射金 (2-0.288nm)。 有一种自然金令人瞩目,那就是狗头金。狗头金是天然产出的,质地 不纯的,颗粒大而形态不规则的块金。它通常由自然金、石英和其他 矿物集合体组成。因形似狗头,故称之为狗头金;形似马蹄,则称之

如何寻找金矿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

一、金矿地质概述 金的原子序数 79,元素符号 Au,它源自拉丁文 Aurnm,意为曙光, 喻意灿烂的太阳。金只有一个天然稳定同位素 197,常温下为等轴晶 系晶体,立方面心晶格。天然良好晶形极为罕见,常呈不规则粒状、 团块状、片状、网状、树枝状、纤维状及海绵状集合体。纯金为金黄 色,含杂质时,颜色发生系列变化,含银或铂时颜色变淡,含铜时颜 色变深。试金板上金的条痕为赤黄色时,成色高;含 10%的银时条痕 为悦目的金黄色;含银 20~30%时为草黄色;银含量超过 30%则具有 黄中带绿的色调;含银超过 50%则显银白色。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从常温到高温一般均 不氧化。金不溶于一般的酸和碱,但可溶于王水、碱金属、氰化物、 酸性的硫脲溶液、溴溶液、沸腾的氯化铁溶液、有氧存在的钾、钠、 钙、镁的硫代硫酸盐溶液等。碱金属的硫化物会腐蚀金,生成可溶性 的硫化金。土壤中的腐殖酸和某些细菌的代谢物也能溶解微量金。金 具有亲硫性,常与硫化物如黄铁矿、毒砂、方铅矿、辉锑矿等密切共 生;易与亲硫的银、钯、铂、铜、镍、汞、铋、锑、铑、铱形成金属 互化物。金具有亲铁性,陨铁中含金比一般岩石高 3 个数量级。铜、银多富集于硫化物相内;而金铂多集中于金属相。金在地核中的丰度 为 2.6ppm,地幔为 5ppb,地壳为 1.8ppb。地球上 99%以上的金进入 地核。故地球发展早期阶段形成的地壳其金的丰度较高,因而太古宙 绿岩带,尤其是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组合,金的丰度高于地壳各

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金属能像黄金这样源源地介入人类的经济生活,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它那耀眼夺目的光泽和无与伦比的物理化学特性,有着神奇的永恒的魅力。黄金的社会地位虽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历尽沧桑,沉浮荣辱,升降变迁不定,但至今在众多的人群之中仍保持着神圣的光环,为世人共同追求的财富。所以用我浅薄的知识及参考名人的资料浅谈一下寻找金矿的标志。(一)地化标志:特定的元素组合Au—Ag—As—sb—Pb —zn指示金矿体的存在。 (二)构造标志:①构造蚀变破碎带、韧性剪切带是本区最直接的找矿标志,目前已发现的矿床(点)均与断裂破碎带有关,矿(化)体严格受断裂构造带的控制.地表常表现为褐红色、褐黄色,破碎蚀变带标志较为明显.②规模较大的挤压片理岩化带中,应注意寻找石英脉型金矿。③断裂构造和脉岩产状多变及复合部位,往往是形成金矿的有利地段。 (三)(三)岩浆岩标志①碱性系列分异完全的中酸性岩体,其次是富含钠质的长英质侵入岩。②金丰度较高,离散度大且有热液蚀变的后期岩脉是金矿化的标志之一。③中基性一基性火山岩发育区,对寻找火山热液型金银矿亦有利。④高磁性、高碱性指数的花岗岩是找金的标志。 (四)(四)热液蚀变标志①碱质交代作用:

即热液期的钠化和钾化,表现为钠长石化、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②硅化:由于金在活动溶解、迁移过程中析出大量的SiO。并与SiOz沉淀条件相同,所以,金矿化与硅化、石英脉相伴出现,二者关系极为密切。③黄铁矿化:金的氧化络合物,可以被硫化物还原而发生沉淀。所以,金往往与硫化物,特别是黄铁矿伴生。黄铁矿化富集地段,也是金矿化或金矿典型存在地段。④碳酸盐化、褐铁矿经,特别是“红化”也常与金矿化有密切关系。 (五)(五)矿物标志①黄铁矿:物理特征:颜色暗淡、硬度小,它形微粒状及胶状黄铁矿与金矿关系密切,特别是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含金最高。化学特征:黄铁矿中Cu、Pb、Zn含量与含金量呈正相关关系,Co、Ni与金为负相关;黄铁矿中As、Te含量较高时,表明可能含金,若Ag>15g/T、Cu>0.1 时,可作为找金标志。黄铁矿世代与金也有一定的关系,在本地区一般中间或偏晚世代与金矿关系密切。②石墨:在含金建造中,石墨或碳的存在是找金的一个重要标志。③毒砂:毒砂与金的关系十分密切,大多数含毒砂的矿床中都含金,一般毒砂粒度越细,含金量越高。在矿物组合上往往出现黄铁矿一毒砂一磁黄铁矿一黄铜矿的组合形式。④石英:是金矿石中最重要的脉石矿物,因此,在研究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可获得更多的找金信息。脉石英具灰色、烟灰色、油脂光泽的压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