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焊工艺规程(报批稿)

堆焊工艺规程(报批稿)
堆焊工艺规程(报批稿)

Q/SY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1097-2005

代替Q/SY 1097-2004

堆焊工艺规程

2005-07-30发布 2005-08-10实施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Q/SY 1097-2005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堆焊工艺特点及结合公司工艺的要求而制定的。

本标准由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泵送研究院工艺所提出。

本标准由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本院归口。

本标准由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泵送研究院工艺所负责起草和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向宇、曾泽斌、周洪。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SY1097-2004《堆焊工艺规程》,原标准作废。

Q/SY 1097-2005

堆焊工艺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堆焊工艺的一般规则和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范围内零件表面的堆焊。

2 要求

2.1 堆焊前表面处理和退火处理

2.1.1需要堆焊修复的零件,在堆焊前都要仔细除锈脱脂。

2.1.2此外有些零件在工作过程中表面往往产生裂纹和剥离,零件表面被介质腐蚀成坑或孔穴,这些缺陷对堆焊层的质量都很不利,容易造成焊接裂纹和剥离开裂,因此这类零件焊前要去应力退火,并且还要用机加工的方法把表面缺陷消除干净。

2.2 焊前预热和焊后缓冷

2.2.1为了防止堆焊裂纹的剥离开裂,零件在堆焊前要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与堆焊金属的冷脆和淬硬倾向有关,与零件的大小和堆焊部位的刚度有关,此外,也与零件的材质有关。(表 1 推荐堆焊金属的预热温度;表 2 推荐不同材质工件的预热温度)焊前预热温度取两者中较高的预热温度。一般应在150~600℃范围以内。

碳当量的估算公式:Ceq=C+1/6Mn+1/2Si+1/5Cr+1/4Mo+1/15N

Q/SY 1097-2005

2.2.2对于堆焊金属硬度比较高,堆焊面积比较大的工件,需整体预热;对于堆焊金属的硬度比较低,且堆焊过程中就能整体加热的小零件,可以不预热。

2.2.3为了防止裂纹和剥离开裂,除了焊前预热外,还要焊后缓冷。缓冷的材料可以用石棉灰,硅酸铝针织毯等。对于淬硬倾向较小的堆焊金属,如普通零件的堆焊,焊后为了获得较高的硬度,也可以选择空冷,机加工后不再进行热处理。对于堆焊金属淬火倾向较大的堆焊金属,例如:VAUTID-150,VAUID-Ultra II等高铬铸铁焊条,碳化钨焊条焊后要进行保温缓冷,最好在600~700℃回火1小时后随炉缓冷,以避免出现裂纹。

2.3 堆焊过渡层

为了减小应力,防止裂纹和剥离开裂,先用塑性,韧性较好的焊接材料进行打底焊,起到将堆焊层与基体隔离的作用。例如:在碳钢上堆焊高锰钢时,可先在碳钢上堆焊一层铬镍或铬锰奥氏体钢,然后再在奥氏体钢上堆焊高锰钢,这样既可以减小焊接应力,又不影响高锰钢采取快速冷却的措施。

2.4 减小母材对堆焊层合金元素的稀释率

堆焊的过程中,一部分基体金属要熔入到堆焊金属中去,堆焊金属中的一部分合金元素要被电弧烧损,这样会使得堆焊层的硬度和性能有所下降。因此在选择堆焊工艺规范时,要尽量选择低电压,小电流,慢焊速,以降低熔深,减少稀释率和合金元素的烧损。

2.5 减小零件堆焊后的变形

对于细长轴和薄板件,以及大面积堆焊的过程中,工件易产生弯曲和波浪变形。因而在堆焊时应采取如下措施。

a)尽量选用熔深浅,输入线能量小的堆焊方法,如等离子弧堆焊,等离子弧喷涂,振动堆焊等。

b)采用夹具或支撑板,以增加工件的刚度。

c)采用反变形以抵消堆焊后的变形。

d)选择合理的焊拉顺序,如对对称焊,跳焊等使热量分布均匀,热应力相互平衡。

e)对于淬硬倾向不大的堆焊金属可采用间歇冷却等方法。

2.6 堆焊后的热处理

堆焊后,堆焊层的性能达不到要求时,需要将零件重新进行热处理。热处理规范要根据堆焊层的合金成分和要求而定。当堆焊层的硬度达不到要求时,可在焊后进行淬火或淬火+回火。当堆焊层的脆性很大,为了避免龟裂或剥离开裂,焊后要进行消除应力退火或回火。

重庆市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说明

重庆市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说明 《重庆市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报批稿 条文说明 《重庆市大型商业建筑设计规范》编制组 二OO六年三月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大型商业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4 一般规定 4.1总平面布置 4.2 消防扑救 4.3 防火间距 4.4 钢结构 4.5 内部装修 4.6 地下大型商业建筑 5 防火与防烟分区 5.1 防火分区5.2 防烟分区 6 安全疏散 6.1 商业营业厅内的疏散通道 6.2 商业营业厅的疏散距离6.3 安全出口6.4疏散楼梯间6.5 消防电梯

7 消防设施 7.1消防给水 7.2 防烟、排烟和通风、空气调节7.3 消防电气 1 1 总则 1.0.1 本条是制定本规范的目的和依据。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主城区和部份区县(自治县、市)的城区相继建成了不少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和Shopping mall等大型商业场所,这些场所不仅功能齐全丰富,而且形式多样,有的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文化、艺术等消费功能于一体;有的则采用主力店、主题娱乐休闲设施,多样化商品步行街等商业形态;有的是经营品种相对单一,但体量较大的专业市场,这些商业建筑的出现极大的发展了传统商场的功能和形式,丰富和满足了人们日常消费与活动的多样化需求。 由于我市地形特点,建设用地常出现坡地情况,在设计中利用地形、节约投资常采用带有吊层的商业建筑形式。尤其是在主城商业中心地带,结合地下人防工程,修建平战结合的地下商业建筑设施等,这些大型商业建筑的出现,使目前国家的现行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商店建筑设计规范》对设计、建设、管理诸方面都难以做到有效控制和监督,为了规范我市大型商

列管式换热器管板接头焊接工艺改进

列管式换热器管板接头焊接工艺改进 列管式换热器是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的关键设备,其中的管子-管板接头在支行中由于 应力和介质腐蚀的共同作用,导致接头破损失效,影响了正常生产,针对这一问题,对结构 设计和制造工艺、焊接工艺诸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1换热器基本结构及工况条件 列管式换热器的材质为16MnR外形尺寸为 $ 2400mm*3000mm换热管为$ 57mm*3.5mm 换热器壳体内装三块折流板,分上下两层冷却。 冷却介质软水,温度为90?100C,工作压力为0.294MPa左右,管内介质为氯气、乙烯氯化氢,管内压力0.049MPa,温度为180?220C。 2管板接头及其破损分析 列管式换热器管子-连接通常采用胀管方法或焊接方法,有的设备只采取用机械胀管或液压胀管方法。 机械胀管方法易使胀接不匀,一旦管子-管板连接失效,再用胀管来修复就十分困难。 液压胀管时,换热管不容易产生“过胀”,也不会产生“窜动”,所以连接区内应力分 布均匀。连接的可靠性较机械胀接要好。液压胀接对加工精度要求严格。对于密布的接头,要保证100%K接成功,也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失效,再胀接修复也较为因难。 管子-管板焊接连接是稳妥而可靠的工艺方法。焊接时焊缝不易出现裂纹、气孔及夹渣等缺陷,接头具有足够的强度、塑性和良好的密封性、耐蚀性,通常出现失效几率很小。因此,焊接方法在管子-管板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采用管子-管板以胀管工艺和焊接新工艺,使接头性能更加可靠。 3结构设计改进 通常根据材质、制造工艺及产品的技术条件,管子 用的接头形式见图1: 当管板比较薄时,多采用1a形式,连接焊缝呈环状;当管板较厚板时,采用1b形式,连接焊缝呈环形角焊缝;而对于厚板及导热较好的铝、铜及其合金管子-管板,则多采用1c 形式。 本换热器管采用b形式接头。在满足产品技术条件前提下,选用了手工电弧焊方法。严格控制装配尺寸及焊角尺寸。 4管子-管板接头焊接工艺 (1 )管孔加工:根据GB 151规定进行,确保管孔加工尺寸的公差与精度; -管板连接选用不同的接头形式。常

(XXXX报批稿)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 (报批稿) 2008年11 月北京

前言 根据原建设部建标函[2004]43号通知的要求,按原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程序规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2007]144号),我部负责对原国家教委编制并经原建设部、原国家计委1992年批准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以下简称《92指标》)进行修订。我部委托上海市教委具体承担《92指标》修订工作,上海市教委成立了修编组。我部发展规划司组织修编组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校舍现状作了抽样调查和实地调研,对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征求意见稿,征求各有关部门、地区和单位的意见后,由我部召开全国审查会议,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建筑面积指标共分三章,包括总则,大学、专门学院校舍建筑面积指标,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高等专科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本次修订主要变更的内容为:调整高校办学规模、学科结构比例及各项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增列艺术院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单列了师生活动用房指标;取消了教工住宅指标。 各单位在执行本指标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 本指标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参编单位:上海市教育基建管理中心、上海高等教育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教育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林红、奚道章、欧阳瑶章、叶文俊、丁铭杰、何梅珍、甘建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年×月×日

列管式换热器管板接头焊接工艺改进

列管式换热器管板接头焊接工艺改进列管式换热器是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的关键设备,其中的管子-管板接头在支行中由于应力和介质腐蚀的共同作用,导致接头破旧失效,阻碍了正常生产,针对这一咨询题,对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焊接工艺诸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1 换热器差不多结构及工况条件 列管式换热器的材质为16MnR,外形尺寸为φ2400mm*3000mm;换热管为φ57mm*3.5mm。换热器壳体内装三块折流板,分上下两层冷却。 冷却介质软水,温度为90~100℃,工作压力为0.294MPa左右,管内介质为氯气、乙烯氯化氢,管内压力0.049MPa,温度为180~220℃。 2 管板接头及其破旧分析 列管式换热器管子-连接通常采纳胀管方法或焊接方法,有的设备只采取用机械胀管或液压胀管方法。 机械胀管方法易使胀接不匀,一旦管子-管板连接失效,再用胀管来修复就十分困难。 液压胀管时,换热管不容易产生“过胀”,也可不能产生“窜动”,因此连接区内应力分布平均。连接的可靠性较机械胀接要好。液压胀接对加工精度要求严格。关于密布的接头,要保证100%胀接成功,也有一定的困难,假如失效,再胀接修复也较为因难。 管子-管板焊接连接是稳妥而可靠的工艺方法。焊接时焊缝不易显现裂纹、气孔及夹渣等缺陷,接头具有足够的强度、塑性和良好的密封性、耐蚀性,通常显现失效几率专门小。因此,焊接方法在管子-管板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采纳管子-管板以胀管工艺和焊接新工艺,使接头性能更加可靠。 3 结构设计改进 通常根椐材质、制造工艺及产品的技术条件,管子-管板连接选用不同的接头形式。常用的接头形式见图1: 当管板比较薄时,多采纳1a形式,连接焊缝呈环状;当管板较厚板时,采纳1b形式,连接焊缝呈环形角焊缝;而关于厚板及导热较好的铝、铜及其合金管子-管板,则多采纳1c 形式。 本换热器管采纳b形式接头。在满足产品技术条件前提下,选用了手工电弧焊方法。严格操纵装配尺寸及焊角尺寸。 4 管子-管板接头焊接工艺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水保资证乙字第***号 工程设计乙级********* *********地区****** xx水闸段(502+300-505+100)河道治理工程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送审稿) 项目建设单位:***地区******流域水管站 方案编制单位:*******************************

目录 1.综合说明 (1) 1.1主体工程概况 (5) 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7) 1.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8) 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及分析 (8) 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 (8) 1.6水土保持监测要点 (9) 1.7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10) 1.8主要结论与建议 (10) 2.方案编制总则 (13) 2.1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13) 2.2编制依据 (14) 2.3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16) 2.4指导思想 (16) 2.5编制原则 (17) 2.6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 (18) 3.项目概况 (19) 3.1项目基本情况 (19) 3.2项目组成与工程总体布局 (21) 3.3工程占地 (26) 3.4土石方平衡 (27) 3.6施工组织 (28) 3.7拆迁与安置 (31) 3.8投资估算 (31) 3.9施工进度计划 (31) 4.项目区概况 (34) 4.1自然环境概况 (34) 4.2社会经济概况 (37) 4.3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现状 (38) 4.4水土保持技术经验 (38)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40) 5.1主体工程比选及限制性因素分析与评价 (40) 5.2渠线方案比选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43)

TLA技术规定报批稿

WJG214-2011 武汉地区特立尼达湖沥青(TLA)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定 (试行)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1年10月13日发布2011年11月1日实施

前言 特立尼达湖沥青(下称,TLA)是产于南(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境内沥青湖的一种天然沥青。上世纪八十年代,TLA在美国华盛顿等几个城市的路面工程中应用,表现出了优异路用性能。此后,TLA被经济较发达国家广泛地应用于的重交通路段、飞机场、桥面铺装和高速公路工程。目前,使用特立尼达湖沥青的国家及地区已达到30多个,而且已被美、英、德等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指定使用。1999年,TLA应用于我国江阴长江大桥的桥面铺装。TLA改性沥青高温抗车辙、水稳定性好等优良的路用性能得到肯定后,TLA在我国得到较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先后被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二环和三环道路、上海虹桥机场、珠海淇澳大桥、重庆嘉陵江大桥、钱塘江大桥、佛山一环道路、沧黄高速公路和武汉绕城高速公路等60余个项目的路面工程中采用,效果良好。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的条文说明中,提供了TLA和TLA改性沥青的有关技术指标,但由于内容简单,致使TLA在实际应用时遇到困难。在目前城市道路建设的高潮期,TLA在武汉地区有大规模使用的趋势。为适应武汉地区规模运用TLA的需要,规范武汉地区TLA路面工程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我们在搜集各地研究和应用TLA成果、总结武汉地区应用TLA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地区交通和气候条件,编写了《武

汉地区特立尼达湖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定》。 本规定编写时,参照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DG D5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等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总结运用了武汉绕城公路TLA改性沥青路面的经验数据;参考了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太旧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山西路翔交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编写的《特立尼达湖改性沥青应用的研究》的研究成果。本规定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香港豪银公司、武汉华通昌商贸有限公司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本规定主编单位:武汉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 武汉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汉市天银沥青路面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刘喜德蒋伍林徐一心邓利明 陈凯华陈玮张诚民刘先觉

浅谈换热器管板与换热管胀焊并用连接的制造工艺

浅谈换热器管板与换热管胀焊并用连接的制造工艺 GB151-1999标准中规定,强度胀接适用于设计压力≤4MPa、设计温度≤300℃、无剧烈振动、无过大温度变化及无应力腐蚀的场合;强度焊接适用于振动较小和无间隙腐蚀的场合;胀、焊并用适用于密封性能较高、承受振动或疲劳载荷、有间隙腐蚀、采用复合管板的场合。由此可见,单纯胀接或强度焊接的连接方式使用条件是有限制的。胀、焊并用结构由于能有效地阻尼管束振动对焊口的损伤,避免间隙腐蚀,并且有比单纯胀接或强度焊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密封性,因而得到广泛采用。目前对常规的换热管通常采用“贴胀+强度焊”的模式;而重要的或使用条件苛刻的换热器则要求采用“强度胀+密封焊”的模式。胀、焊并用结构按胀接与焊接在工序中的先后次序可分为先胀后焊和先焊后胀两种。 1 先胀后焊 管子与管板胀接后,在管端应留有15mm长的未胀管腔,以避免胀接应力与焊接应力的迭加,减少焊接应力对胀接的影响,15mm的未胀管段与管板孔之间存在一个间隙。在焊接时,由于高温熔化金属的影响,间隙内气体被加热而急剧膨胀。据国外资料介绍,间隙腔内压力在焊接收口时可达到200~300MPa的超高压状态。间隙腔的高温高压气体在外泄时对强度胀的密封性能造成致命的损伤,且焊缝收口处亦将留下肉眼难以觉察的针孔。目前通常采用的机械胀接,由于对焊接裂纹、气孔等敏感性很强的润滑油渗透进入了这些间隙,焊接时产生缺陷的现象就更加严重。这些渗透进入间隙的油污很难清除干净,所以采用先胀后焊工艺,不宜采用机械胀的方式。由于贴胀是不耐压的,但可以消除管子与管板管孔的间隙,所以能有效的阻尼管束振动到管口的焊接部位。但是采用常规手工或机械控制的机械胀接无法达到均匀的贴胀要求,而采用由电脑控制胀接压力的液袋式胀管机胀接时可方便、均匀地实现贴胀要求。采用液袋式胀管机胀接时,为了使胀接结果达到理想效果,胀接前管子与管板孔的尺寸配合在设计制造上必须符合较为严格的要求。只有这样对于常规设计的“贴胀+强度焊”可采用先胀后焊的方式,而对特殊设计的“强度胀+强度焊”则可采用先贴胀,再强度焊,最后强度胀的方法。 2 先焊后胀 在制造过程中,一台换热器中有相当数量的换热管,其外径与管板管孔孔径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间隙,且每根换热管其外径与管板管孔间隙沿轴向是不均匀的。当焊接完成后胀接时,管子中心线必须与管板管孔中心线相重合。当间隙很小时,上端15mm的未胀管段将可以减轻胀接变形对焊接的影响。当间隙较大时,由于管子的刚性较大,过大的胀接变形将越过15mm未胀区的缓冲而对焊接接头产生损伤,甚至造成焊口脱焊。所以对于先焊后胀工艺,控制管子与管板孔的精度及其配合为首要的问题。当管子与管板腔的间隙小到一定值后,胀接过程将不至于损伤到焊接接头的质量。有关资料显示,管口的焊接接头承受轴向力的能力是相当大的,即使是密封焊,焊接接头在做静态拉脱试验时,管子拉断了,焊口将不会拉脱。然而焊口承受切向剪力的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强度焊后,由于控制达不到要求,可能造成过胀失效或胀接对焊接接头的损伤。 3 合理的制造工艺 3.1 管子与管孔的公差控制 (1)换热管 在采购换热管时要求每台换热器所使用的换热管在冷拔加工时应采用同一坯料(炉批次)的原料,并在同一台经校验试验合格的拉管机上生产,这样才能保证每根换热管具有相同的材质、规格与精度。换热管外径的均匀一致能保证管子与管板管孔的间隙,内径的均匀一致能保证与液袋式胀管机胀头的匹配性,从而延长胀头的使用寿命。一般管子与管板管孔间隙要求控制在(0.3±0.05)mm范围内,而液袋式胀管机胀头外径与管子内径的公差也应控制在 (0.3±0.05)mm范围内。 (2)管板 为使换热器管板管孔与管子外径在同一公差范围内,首先必须根据到货换热管外径的实际精度尺寸决定管板管孔的加工精度,如上所述,管板管孔与已到货换热管实际均匀外径间隙仍应控制在(0.3土0.05)mm范围内。 3.2换热管与管板的加工及验收

钢结构设计规范报批稿

钢结构设计规范报批稿 篇一:标准、规范 篇二:地铁规范20XX报批稿高架结构 10 高架结构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下列高架结构: 1 区间桥梁; 2 高架车站中的轨道梁及其支承结构。高架车站中其他构件的结构设计按现行建筑设计规范进行。 区间桥梁应满足列车安全运行和乘客乘坐舒适的要求。结构除应满足规定的强度外,要有足够的竖向刚度、横向刚度,并应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区间桥梁应根据耐久性要求,按100年设计使用年限设计。 区间桥梁的建筑结构形式应满足城市景观和减振、降噪的要求。除大跨度需要外,不宜采用钢结构。 区间一般地段宜采用等跨简支梁式桥跨结构,并宜推广采用预制架设、预制节段拼装等工厂化施工方法。 区间桥梁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桥墩。桥墩类型宜分段统一。 区间桥梁墩位布置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跨越铁路、

道路时桥下净空应满足铁路、道路限界要求,并预留结构可能产生的沉降量、铁路抬道量或公路路面翻修高度;跨越排洪河流时,应按1/100洪水频率标准进行设计,技术复杂、修复困难的大桥、特大桥应按1/300洪水频率标准进行检算;跨越通航河流时,其桥下净空应根据航道等级,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的要求。 对于铺设无砟轨道结构的桥梁,应设立沉降观察基准点,进行系统观测与分析。其测点布置、观测频次、观测周期,应按无砟轨道铺设要求确定。道岔全长范围宜设在连续的桥跨结构上,当不能满足时,梁缝位置应避开道岔尖轨和心轨范围。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徐变上拱度应严格控制,轨道铺设后,无砟桥面梁的后期徐变上拱值不宜大于10mm。应根据轨道专业的要求,控制无砟桥面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轨道铺设后的后期徐变量。 区间桥梁墩台基础的沉降应按恒载计算。跨度小于等于40m梁的相邻桥墩,其工后沉降量之差不应超过下列容许值: 有砟桥面为20mm;无砟桥面为10mm。 对于外静不定结构,其相邻墩台不均匀沉降量之差的容许值还应根据沉降对结构产生的附加影响来确定。 结构刚度限值

百合固金丸工艺规程

目的:使生产技术人员遵循此规程,指导百合固金丸(大蜜丸)的生产,并保证其产 品质量。 适用范围:百合固金丸(大蜜丸)。 责任人: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车间主任、岗位操作人员、QA。 目录 1.0 产品名称、生产处方与依据 2.0 工艺流程图与生产区域平面布局示意图 3.0 操作过程 4.0 生产工艺条件与技术参数 5.0 质量监控 6.0 质量标准 7.0 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的储存注意事项 8.0 半成品、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及贮存方法 9.0 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及原辅包材的消耗定额 10.0 工序损耗限度与物料平衡 11.0 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12.0 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2.1 技术安全 12.2 劳动保护 13.0 工艺卫生 14.0 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1.0 产品名称、生产处方与依据 1.1 产品名称:百合固金丸 Baihe Gujin Wan 1.2 剂型:大蜜丸 1.3 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甜 1.4 功能主治: 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燥咳少痰,咽干喉痛。 1.5 规格: 每丸重9克 1.6 用法用量: 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1.7 贮藏:密封 1.8 有效期: 36个月 1.9 1.10 1.11 依据:本处方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批准文号: 2.0 工艺流程图与生产区域平面布局示意图:

2.1 工艺流程图: 物料 工序 检验 入库 中间站 3.1.1 百合 3.1.1.1 领料 按生产指令领取百合,检验外观、核对数量、检验单。 3.1.1.2 拣选 除去杂质,挑出非药用部分。 3.1.1.3 包装 前处理后药材用编织袋装好,封口,附上物料签,经检验合格后入净药库。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技术标准-条文说明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技术标准(修 订) 报批稿 DBJ50-056 -20xx 条文说明

1总则 (36) 3基本规定 (37) 4场地及环境 (38) 5通信通道系统建设 (39) 6通信线缆建设 (40) 7通信设备安装 (41) 8性能测试 (43)

1总则 1.0.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四十六条“建筑物内的电信管线和配线设施以及 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电信管道,应当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并随建设项目同时施工与验收。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3基本规定 3.0.1基于重庆市目前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发展状况,并结合通信运营商对于通信配套设施 建设及业务开展原则,参与建设的各方应根据住宅建筑的类别及最终用户的实际情况,选择入户光纤的数量。 3.0.2?3.0.3本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城市建设和村镇、集镇建设应当配套设置电信设施。建筑物内的电信管线和配线设施以及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电信管道,应当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并随建设项目同时施工与验收。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提出,对我市通信运营商和住宅建设方分别负责投资建设的部分予以详细明确,进行分工界面划分,以便有效整合小区内的通信资源,统一地下管网建设,美化小区 环境。

4场地及环境 4.1.9应根据用户规模及分布等因素合理设置设备间、电信间,在满足住宅建筑用户通信需求的同时,避免空间浪费。电信间面积应能满足光缆配线设备的安装操作需求。2000户以上的小区,考虑通信运营商OLT下沉需求,超过4000户的大型小区,应根据小区规模与建筑布局合理配置多个设备间。 4.2.5本标准考虑雷击的能量巨大,设备间、电信间的相关电源系统应设三级防雷,通过分级泄放的方法,将雷击能量逐步泄放到大地。第一级防雷器可以对于直接雷击电流进行泄放,或者当电源传输线路遭受直接雷击时传导的巨大能量进行泄放,对于有可能发生直接雷击的 地方,必须要进行CLASS-I的防雷。第二级防雷器是针对前级防雷器的残余电压以及区内感应雷击的防护设备,对于前级发生较大雷击能量吸收时,会有一部分对设备或第三级防雷器 仍然是相当巨大的能量会传导过来,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吸收。同时,经过了第一级防雷器的传输线路也会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LEMP,当线路足够长时(超过15米),感应雷 的能量就变的足够大,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对雷击能量实施泄放。同样,经过了第二级防雷器的传输线路也会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LEMP,当线路足够长时感应雷的能量就变的 足够大,第三级防雷器是对LEMP和通过第二级防雷器的残余雷击能量进行保护。因此,第三级防雷器到设备端的线路传输距离也不应超过10米,以避免LEMP对设备造成的损害。 4.2.5参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第 5.1.2条“需要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等电位连接与接地保护措施”。第5.2.2条“各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之间 的连接导体宜采用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连接导体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第8.0.5条“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建筑物共用接地的接地系统,当必须单独设置系统接地体时,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 Q”。。

换热器管子和管板焊接接头浅见分析

换热器管子和管板焊接接头浅见分析 史建涛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苏州分院,江苏苏州215128) 摘要:通过对管板换热器设计参数、介质特性、使用环境以及承载情况的分析研究,比较不同焊缝接头形式以及焊接工艺过程的选择对最终焊接质量的影响,同时阐述了合理的焊缝检验工艺对于确保在焊接前、焊接过程中以及焊接完成之后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意义,总结出管板换热器管子和管板焊接接头在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关键词:管板换热器;焊接接头;焊接质量;焊接检验工艺 管板换热器是利用传热原理,通过对冷、热物料与被加热或冷却的介质进行逆向流动,即热交换,从而达到物料被冷却或加热作用[1]。由于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得到较小的壳体直径,管程可分成多样,壳程也可用纵向隔板分成多程,规格范围广,可用作蒸发器、加热器、冷凝器和冷却器等,在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 作者在参与某德国U公司石化项目过程中,有幸作为现场监造到广东省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厂进行制造过程的质量监检。由于此项目合同中要求设计由德国公司负责,图纸细化则由CPM(重力石化机械制造厂简称)完成,且CPM负责全程的制造质量,而且该德国公司此次采购的主要设备为管板式换热器, 设计中采用了德国公司的企业标准,因此对于制造厂而言,要准确理解德国公司的企业标准,并且利用现有的设备及人员完成不同于国标要求的石化设备相应难度

加大。而在管板换热器的制造过程中,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是整个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1 管子-管板连接型式 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方式有胀接、焊接、胀焊并用等型式。常用的工艺制造方法有强度胀接、贴胀、强度焊以及密封焊。强度胀接指为保证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密封性能以及抗拉脱强度的胀接;贴胀指为消除换热管与管孔之间缝隙的轻度胀接;强度焊指保证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密封性能及抗拉脱强度的焊接; 密封焊指保证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密封性能的焊接[2]。目前对常规的换热管通常采用“贴胀+强度焊”的模式;而重要的或使用条件苛刻的换热器则要求采用“强度胀+密封焊”的模式。胀、焊并用结构按胀接与焊接在工序中的先后次序可分为先胀后焊和先焊后胀两种。对于常规设计的“贴胀+强度焊”可采用先胀后焊的方式,而对特殊设计的“强度胀+强度焊”则可采用先贴胀,再强度焊,最后强度胀的方法。对于先焊后胀工艺,控制管子与管板孔的精度及其配合为首要的问题。当管子与管板腔的间隙小到一定值后,胀接过程将不至于损伤到焊接接头的质量。 此次该德国公司在CPM采购的九台固定式管板换热器筒体最高工作压力为6MPa,最高工作温度为265℃;换热管最高工作压力为0·76,最高工作温度为385℃,介质均为无毒石化行业反应物料,故该批换热器设计上采用了换热管与管板焊接的连接工艺。 2 管子-管板焊接接头

综合应急预案最终版审批稿

综合应急预案最终版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目录

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编制目的 为规范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各项程序,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各类突发性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项目部员工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项目安全和稳定,促进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结合项目实际安全生产情况,特制定本项目施工安全综合应急预案。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8)《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1)相关设计文件和XX公司相关管理文件 (12)公司相关管理制度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XXXXXXXX标项目所有施工生产、生活场所发生地各类安全质量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事故的预防和处置。 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体系图 应急工作原则 本项目事故应急救援实行以下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步调一致; 以人为本,救人第一; 预案科学,功能实用; 单位自救,社会救援; 2、危险性分析 风险源与风险分析 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施工风险因素及施工现场情况,将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灾害和其衍生、次生事故一并作为本预案的应急处置对象。经风险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主要有: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交通伤害、触电伤害、火灾事故、中毒、爆炸物品及爆破作业安全事故、起重伤害、突泥涌水、洪涝及其他自然灾害等。通常事故都会造成人员伤亡、设施被毁、影响工程施工和周边人民生产生活、经济损失较大、危害严重、社会影响恶劣。 各工区发现事故后必须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发出预警。一旦接到工程事故报告后,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工程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按工程事故等级作出响应。 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送审稿) 建设单位:重庆两江房地产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重庆德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08年9月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报批稿) 批准: 核定: 审查: 校核: 编写: 参加工作主要人员: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前言 重庆市巴南区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属重庆主城核心九区之一,东与涪陵、南川接壤,南与綦江相连,西与江津、九龙坡、大渡口毗邻,北与南岸、江北、渝北、长寿交界。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位于巴南区李九路组团地块,东临渝南大道,南接红光大道,北侧为李九路,西面为李家沱正街。交通条件良好,区位优势明显。 工程所在地属低山-丘陵地貌区,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渝府发[1999]8号)、《重庆市水土流失公告》(2006年6月),项目区所在的巴南区属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3366.84t/(km2·a)。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工程需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08年8月,重庆两江房地产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接受任务后,我单位收集了工程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及水土流失方面的基础资料,并对项目占地区及直接影响区内的水土流失现状作了详尽的调查工作。结合工程地区自然、社会环境现状与规划及工程建设特点,在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划分不同区域,分别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并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

白芍、 炒白芍、酒白芍生产工艺规程

XXX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 1 目的:建立白芍、炒白芍、酒白芍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白芍、炒白芍、酒白芍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饮片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 《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 5.1 产品基本信息 5.1.1产品名称:白芍、炒白芍、酒白芍 5.1.2规格:薄片 5.1.3性状: 白芍:本品呈类圆形的薄片。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色,平滑。切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酸。 炒白芍:本品形如白芍片,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的可见焦斑。气微香。 酒白芍:本品形如白芍片,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的可见焦斑。微有酒香气。 5.1.4企业内部代码: 5.1.5性味与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5.1.6功能与主治: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5.1.7用法与用量:6~15g。 5.1.8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5.1.9 包装规格:3g/袋;5g/袋;10g/袋;60g/罐;80g/罐;10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18kg/袋;20kg/袋;25kg/袋;30kg/袋;50kg/袋。 5.1.10贮存期限:36个月 5.2 生产批量:5~10000kg 5.3辅料:黄酒。每100kg白芍用黄酒10-20kg。 5.4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 6 生产操作过程: 6.1 白芍生产工艺流程图:

水土保持方案编写规范

水土保持方案编写规范 第一部分注意事项 1、方案的审查超过6个月报批重新开会 2、工程占地不得占用农地、水浇地 第二部分方案编写 (一)方案封面的要求 颜色:大纲(送审稿)为乳白色,大纲(报批稿)为浅绿色。报告书(送审稿)为墨绿色,报告书(报批稿)为浅湖蓝色。 版式:封面左上角为设计单位的水土保持方案资质证号和工程设计证书号,用3号或4号宋体字印制。右上角为年号和本年度所编制的项目序号。 封面上方为文件标题,第一行为工程名称,用2号或3号宋体字;第二行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大纲),用初号或小初号黑体字;第三行标明:送审稿或报批稿,用括号表出,用2号或3号宋体字。 封面下方为建设单位及编制单位全称,用2号或3号宋体字,上行为建设单位,下行为编制单位,左方盖建设单位印章,右方盖编制单位印章。 再下为出版年月,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用2号或3号宋体字。 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单位可以在封面印制项目编号,设计阶段、设计单位标志等内容。 (二)方案扉页的要求 扉页中上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资格证书和工程设计证书的彩色复印件,注意有效期。 扉页下部:逐项列出设计单位地址、设计单位邮编、项目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内容,用3号或4号黑体或宋体字。加盖方案质量专用章。 (三)方案责任页 批准:应为证书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分管领导; 核定:方案编制单位证书管理机构的负责人; 审查:处室的技术负责人; 校核:编制小组成员; 编写:编制小组成员,主要执笔人; 参加工作人员:编制小组成员,可分章节或分专业、分工注明。 注:责任页用黑体小3号字,姓名须先用4号字印刷,后为签名; 审查、校核、编写和参加工作人员须有编制方案上岗证书,并注明证书号。 (四)方案附件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规范征求意见稿条文说明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规范 条文说明 目录 1 总则 (3) 3 基本规定 (5) 4 地下空间功能与设施 (6) 5 地下空间资源评估 (7) 6 地下空间需求预测 (8) 6.1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需求预测 (8) 6.2 地下空间详细规划需求预测 (8) 7 地下空间规划布局 (10) 7.1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布局 (10) 7.2 地下空间详细规划布局 (10) 8 地下交通设施 (11) 8.1 一般规定 (11) 8.2 地下轨道交通设施 (11) 8.3 地下公交场站 (11)

8.4 地下道路设施 (11) 8.5 地下停车设施 (12) 8.6 地下公共人行通道 (12) 9 地下市政公用设施 (13) 9.1 一般规定 (13) 9.2 地下市政场站 (13) 9.3 地下市政管线及管廊 (13) 10 地下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和地下商业服务业设施 (14) 11 地下空间综合防灾 (15) 12 生态保护和环境健康 (16) 12.1 地下空间利用的生态保护 (16)

1总则 1.0.2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已开展地下空间相关的各类型规划, 主要涉及法定规划一一城市总 体规划层面、城市详细规划层面地下空间规划 (单独编制地下空间规划和地下空间规划作为 详细规划的组成部分)和非法定规划一一地下空间专项规划、 概念规划、城市设计等两大类 专项规划 槪念规划 城市设计 相关 研究 城市地下空间与地 面空间是一个整体, 地下空间规划体系不应当自成一体。 应转变城市 规划编制观念,充分融合地上、地下空间要素,建立符合城市立体化建设要求的城市规划编 制体系。未来地下空间规划应逐步成为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常规要素, 因此,根据地下 空间利用规划编制特点, 应在现行规划体系涉及地下空间规划内容的规划类别中, 将地下空 间相关要素纳入考虑,即: 现行规划体系 图:建议地下空间规划纳入现行规划编制体系 涉廉地下空间规划内容的规划类别 | ]家涉及地下空间规划内容的规划类别 也宦规划 图:我国现行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总体规划 修建性译细理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XXX软胶囊生产工艺规程

XXXX药业有限公司GMP文件 文件名称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 起草人年月日文件编号 审核人年月日文件页码第1页,共42页批准人年月日颁发部门质量部 分发部门①质量部档案室②质量部③生产部④固体 生效日期年月日制剂车间⑤中药提取车间 1 制定目的 为药品生产各部门提供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准则,以保证生产的药品批与批之间尽可能地与原设计吻合,保证每一药品在整个有效期内保持预定的质量。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XXXX胶囊的生产和技术管理,是本品生产各部门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准则,是组织与指导XXXXX胶囊生产的主要依据。 3 职责要求 本品生产各部门对实施本规程负责,QA人员、生产部经理负责监督检查,质量部经理负责抽查执行情况。 4 规程内容 4.1 生产处方 4.1.1 产品名称和产品代码 4.1.1.1产品名称:XXXX胶囊。 4.1.1.2 产品代码见下表: 包装规格产品代码包装规格产品代码 4.1.2 产品剂型、规格和批量 4.1.2.1 产品剂型:胶囊剂。 4.1.2.2 规格:每粒装0.Xg。 4.1.2.3 批量:XX万粒。 4.1.3 所用原辅料清单及用量折算计算方法

序号 原辅料名称 代码 处方量(g ) 批量用量(㎏)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 …… …… …… 制 成 1000粒 XXX 万粒 4.1.3.2 原辅料用量折算计算方法 4.1.3.2.1 根据《中国药典》的有关规定,中药胶囊剂的生产均应以中药饮片投料,标准处方中的投料量均为中药饮片的投料量; 4.1.3.2.2 若购进的为原药材,则需加工成中药饮片,投料量以中药饮片计算。 4.1.4 处方依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XXX 。 4.2 生产工艺流程: XXX XXX 混合 配料 制 基 质 压 制 一次干燥 化 胶 一次洗丸 拣 丸 75%乙醇 二次干燥 二次洗丸 铝 塑 95%乙醇 内包材料

陕西省住宅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范(报批稿)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住宅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oors and windows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报批稿) 《住宅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范》编制组 2011年09月14日

前言 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建函【2010】160号文的要求,由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本规范。 编制过程中,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本省建筑门窗应用的实践经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反复修改,并经审查后定稿。 本规范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材料、设计、加工、安装、检测与验收、保养与维修。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地址:西安市雁塔路南段129号邮政编码:710054),以供下次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本规范参编单位: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陕西省建筑设备安装质量检测中心 陕西省建筑设备与门窗协会 西安高科幕墙门窗有限公司 西安西航集团铝业有限公司 西安迪曼幕墙门窗有限公司 西安市银锚幕墙装饰有限公司 西安飞机工业装饰装修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田玉民郝曼李媛媛金贵实杨和平窦永智淡芃李长安 李刚任普亮田少芃于文清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李荣李伟李志华屈兆焕王巧莉王召全谢积绪闫增峰 张园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材料 (3) 3.1 一般规定 (3) 3.2 外门、外窗型材 (3) 3.3 户门、单元门材料 (3) 3.4 五金件 (3) 3.5 密封材料 (4) 3.6 玻璃 (4) 3.7 纱窗 (4) 4 设计 (5) 4.1 一般规定 (5) 4.2 外门、外窗 (5) 4.3 户门、单元门 (6) 4.4 构造 (6) 4.5 安全 (7) 4.6 校核与验证 (7) 5 加工 (8) 5.1 铝合金门窗 (8) 5.2 塑料门窗 (8) 5.3 其它门窗 (8) 6 安装 (9) 6.1 一般规定 (9) 6.2 安装工序 (9) 6.3 安装质量 (10) 6.4 施工安全 (11) 6.5 门窗保护 (11) 7 检测与验收 (13) 8 保养与维修 (14) 附录A 陕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气候分区 (15)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16) 引用标准名录 (17) 附:条文说明 (19)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焊接方法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焊接方法: 1、管板管孔加工: 。 孔径、孔距符合图纸要求,孔内坡口1x45o,所有管孔内表面粗糙度6.3 2、管子装配: 管头、管孔除油和清洁,管端伸出管板4mm(管外径19.05),加工到等高并用TIG焊进行管子固定。 3、自动GTAW焊接: (1).第一道自熔不加丝封底. (2).然后两道自动GTAW加焊丝,连续两道以确认焊加强高2mm(管外径19.05),自动GTAW 操作使用24V,150~90A,矩形脉冲直流电流。 (3).最后一道不加丝焊收口,保证焊缝外观光滑,自动GTAW外观上要有足够的加强高度2~2.5mm,对伸出管端头没有任何切口或破坏。 (4).所有管子和管板焊缝最终要进行100%PT,(根部和层间PT不推荐使用,由于可能引入染料的外部污染影响焊接质量)。 (5).在所有焊接和PT结束后,对每根管子进行贴胀。 (6).所有管子和管板连接自动GTAW焊缝在水压试验之前,应进行1%NH3,0.7MPA的气体渗透试验(壳侧),所有焊缝应保持干燥状态并且如果发现缺陷可以进行修理。 (7).如果自动管子管板连接的GTAW焊缝发现泄漏或缺陷,禁止使用手工补焊,正确返修方法如下: (a).首先用转动工具切掉缺陷焊缝 (b).用此工具加工孔内部1x45o坡口 (c).依据自动GTAW程序重新焊接。 关于换热器管板与换热管联接质量问题的探讨 本讨论话题很好,也是我们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个重要而普遍实际具体问题,从中受益匪浅,在此感谢大家! 单位里实际生产中,不太重视这个问题,相关工艺欠缺或不完善不详细,很盲目不科学一味凭经验操作,事先不做相关焊接工艺评定,不做胀管试验,随便胀焊,特别是在胀接时没有什么顺序,质量很难以保证的。 请教大家以下问题: 1、胀管率怎么确定?顺序怎么为好? 2、MOCK—UP模拟产品怎么做?胀焊前是否不同型每台产品都要做? 3、是否有完善的胀管工艺提供可学习参考一下?

复方黄连素片生产工艺规程

1.主题内容: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复方黄连素片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参数、质量,物耗、安全,工艺卫生等内容、检验合格符合GMP规范要求,本工艺规程具有技术法规作用。 2.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复方黄连素片工艺规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3.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4.责任者: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车间主任、岗位操作人员、QA。 5.内容: 5.1.产品概述 5.1.1产品名称及剂型 通用名:复方黄连素片汉语拼音:Fufang Huanglian Su Pian 剂型:片剂 5.1.2.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黄色至棕褐色;味苦、微辛。 5.1.3.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止痢止泻。用于大肠湿热,赤白下痢,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肛门灼热;肠炎、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5.1.4.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5.1.5.注意:孕妇忌服。 5.1.6.规格:基片重0.35g(每片含盐酸小檗碱30mg) 5.1.7.包装:铝塑12片/板×2板/盒×300盒/箱 5.1.8.贮藏:密封。 5.1.9.有效期:36个月 5.2.处方和依据 5.2.1

5.2.2.处方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5.2.3.【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5.2.4 辅料用量 5.3.工艺流程图 物料

注: 为 D级洁净区为一般生产区 5.4.工艺过程及操作条件 5.4.1.原材料的整理炮制 5.4.1.1.炮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药材炮制通则。 5.4.1.2.炮制方法及操作过程 5.4.1.2.1.盐酸小檗碱:原粉入药。 5.4.1.2.2.木香:除去杂质,洗净,稍泡,闷透,切薄片,晾干。 5.4.1.2.3.白芍: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5.4.1.2.4.吴茱萸:除去杂质。 5.4.2.制剂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4.2.1.称量按批生产指令准确称量物料,称量结果二人复核,并有QA监督投料(称 量后将剩余物料及时退库,不得在车间停留)。 5.4.2.2.粉碎:取称量好的吴茱萸及木香0.8kg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5.4.2.3.提取:未通过筛的木香粗粉与剩余的木香及白芍混匀,用7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漉液,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 5.4.2.4.混合制软材:称量药粉、稠膏及辅料,在混合机中混合搅拌30分钟,制成适宜软材。 5.4.2.5.制湿粒:取上述软材送入颗粒机中用14目尼龙筛网制粒过14-16目筛。5.4.2.6.干燥:将湿粒用沸腾干燥器干燥。 5.4.2.7.整粒:将干燥后颗粒置整粒机中,通过14目不锈钢筛网,整理出大小均一的颗粒。 5.4.2.8.总混:将一个批次的颗粒加入三维运动混合机中,加入0.5-1%硬脂酸镁混合30 分钟。混合后的颗粒存放于洁净、已消毒的双层塑料袋中,贴好标签,扎紧袋口, 送入中转室,质检员取样,取样后要贴上取样证,操作人员挂上“待验”标牌, 经检验合格后换成“合格品”标牌,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5.4.2.9.以上操作完成后,操作工应按照有关SOP文件要求对设备及操作间等进行彻底清 场,并填写清场工作记录,残料集中存放,统一处理。 5.4.2.10.压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