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 试卷100分答案

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 试卷100分答案
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 试卷100分答案

1、智慧交通的建设过程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314工程。

正确

错误

2、智慧城市管理建设意图实现粗放向精细,被动向主动,静态向动态,单一向互动,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正确

错误

3、智慧社区是指人、信息、社区三位一体的而一个智能化平台。

正确

错误

4、智慧物流属于公共服务类。

正确

错误

5、智慧物流的定位主要有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单式联运、建立云物流中心。

正确

错误

6、SMO是智慧市长办公室的英文简称。

正确

错误

7、智慧园区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感知园区内更加真实、详细、实时的信息,洞悉园区事务的变化,为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

正确

错误

8、智慧旅游最终目标之一是旅游服务内在化。

正确

错误

9、SMO功能的移动互联服务不包括远程会客。

正确

错误

10、智慧政务的最终目标之一管理智能化,是指建立共享和协同的工作模式,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提高公务员的办事效率,降低办公成本,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公众满意度。

正确

错误

11、智慧政务的最终目标之一服务泛在化,不是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科学技术,通过泛在网络,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的服务。

正确

错误

12、SMO智慧市长办公室(Smart major office)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正确

错误

13、智慧城市建设的旅游综合管理平台包括预警咨询,即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灾害等通知。

正确

错误

14、智慧城市建设的旅游综合管理平台不包括旅游执法的功能。

正确

错误

15、智慧旅游建设的社会效益之一是:虚拟化增扩旅游服务的空间及时间。

正确

错误

16、本讲提到,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整合物流产业链中的货源、物流服务资源、仓储资源、金融保险、智能交通、政务服务等信息建立云物流数据中心。

正确

错误

17、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不关注园区管委会各职能部门与园区内的众多企业之间的关系。

正确

错误

18、根据本讲,智慧政务的最终目标之一是决策快速化。

正确

错误

19、智慧社区的养老服务体系包括:老人活动轨迹系统、生活档案记录系统、呼叫报警系统和异常行为报警系统。

正确

错误

20、智慧社区的生活服务体系不包括社区自助服务站。

正确

错误

21、以下哪一项不是智慧交通建设的314工程中网络建设的内容?()

物联网

车联网

交通通信网

交通传感网

22、智慧政务的最终目标是指服务泛在化、基础信息电子化、()、决策科学化。

管理科学化

管理数字化

管理智能化

管理高效化

23、智慧社区系统的五层结构中,位于中间一层的(即从外向内第三层)是()。

社区

小区

楼栋

街道

24、()的特色体现在平台公共化、流程社会化、资源节约化、服务标准化四个方面。

智慧物流

智慧社区

智慧政务

智慧旅游

25、智慧旅游的()是指通过旅游服务业、依托地理位置、经济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直接经济收入

间接经济收入

区域经济收入

产业经济收入

26、智慧园区是在现实的园区环境之外,还通过()等技术手段,加强园区内部的胡同沟通和管理能力,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提供哦啊远去的知名度。

政府联动云

园区云

物联网

网上虚拟园区

27、根据本讲,()不属于智慧政务的智慧点。

智慧服务

公平高效的交通管理

智慧管理

智慧决策

28、下列( )不属于本讲所述的智慧城市五大主题任务之一。

社会民生更幸福

食品安全更保障

城市运营更科学

经济发展更持续

29、下列()不属于智慧交通的智慧点。

绿色通畅的综合交通运输

公平高效的交通管理

方便多样的交通信息服务

即时决策服务

30、智慧城管信息管理系统是对城市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和管理的综合管理系统。本讲关于该话题的陈述不包括下列()。

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科学技术,通过泛在网络,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的服务

采用了最小城市管理单元的方式,整合应用了多项智慧城市技术

再造了城市管理流程,创建城市管理监督和执行分离协作的管理体制

实现了精确精细、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31、本讲关于智慧政府最终目标的描述不包括()。

服务外在化

决策科学化

信息公开化

管理智能化

32、本讲关于SMO愿景的描述不包括()。

愉悦环境

人性化服务

健康工作

及时决策

33、本讲提到,让社区现有的以及未来可能建设的设施、系统、功能等各种资源能()的为业主提

供服务、为物业服务提供帮助。

集中

安全

人性化

集中、统一、安全、人性化

34、智能家居体系建设包括()系统。

家庭魔屏、家庭安防系统、室内环境控制和家庭娱乐

家庭安防系统

家庭魔屏、室内环境控制

家庭安防系统、家庭娱乐

35、智能物业体系建设包括()。

电子公告牌/小区大屏、社区安防监控系统

智能门禁系统、环境监测系统

网格式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

电子公告牌/小区大屏、社区安防监控系统、网格式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智能门禁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

36、本讲关于智慧旅游的智慧点没有提及()。

基础设施、旅游资源的信息化、为游客提供更多便利

实施食、宿、游一条龙服务

融合服务信息化、实现信息全覆盖,管理更科学、服务更便捷

监管和应急的信息化,提升旅游管理部门管理和决策能力

37、本讲关于智慧城管的建设目标没有提及()。

更透彻的感知

更深入的智能化

更公平的执法

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38、智慧城管要建立三大机制,下列()不是本讲提到的三大机制之一。

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机制

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机制

第一时间处置问题机制

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机制

39、智慧城管要获取三大成效,下列()不是本讲提到的三大成效之一。

日处理问题增加

公众投诉量下降

公众满意度上升

完全由信息管理系统自动处理

40、下列()不是SMO平台四大服务体系之一。

情景感知服务

医疗保健服务

即时决策服务

专属信息服务

41、智慧旅游中的服务泛在化要求主动感知旅客需求,提供()的推送式服务。

任何时间(anytime)

任何方式(anyway)

任何地点(anywhere)

任何人(anyone)

任何渠道(anything)

42、城市管理的新模式主要有()。

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精确定位

城管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

“最小城市管理单元”模式

理顺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

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43、根据本讲,智慧城市管理的建设目标主要有()。

更透明的感知

更深入的智能化

更高效的绿色运输

更全面的互联交通

更多样的服务

44、SMO的四大服务体系是指()。

情景感知服务

及时决策服务

信息采集服务

专属信息服务

移动互联服务

45、智慧食品药品安全的建设目标有()。

业务全程监管

安全闭环控制

事故联动处理

品质可靠放心

智能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46、智慧物流的核心价值体现在()。

公共化平台服务

多式信息整合

信用评价体系

高校资源利用

助理绿色物流

47、智慧城市的主要内容,经济发展类包括()。

智慧企业

智慧环保

智慧物流

智慧商贸

智慧节能

48、智慧城市的主要内容,公共服务类包括()。

智慧城管

智慧政务

智慧医疗

智慧食品安全

智慧文教

49、智慧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点包括()。

业务全程监管

智能家居

安全闭环控制

事故联动处理

品质可靠放心

50、智慧社区的功能要求包括()。

社区物联网基础设施

智能家居

智能小区

家庭服务

情景感知服务

盘点智慧城市的六大标准体系.doc

盘点:智慧城市的六大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城市规 划的通用性,降低建设成本,有利于促进产业链的分工合作,加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互 联互通、共享协同,推广最佳的技术和应用实践。 据悉,到2016 年,国内将逐步建立健全中国智慧城市国家标准体系。其中,共性、关 键性标准涵盖的主要标准领域主要包括:数据与服务融合平台、主数据、数据挖掘分析、跨 系统信息交互、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系统运维等促进系统、数据与服务融合等。 国内目前负责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制定的标准组织包括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林透露,目前已立项的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包括《智慧城市SOA 标准应用指南》、《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等 6 项。 《智慧城市SOA 标准应用指南》,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规定 了智慧城市的SOA 应用参考模型及智慧城市建设中SOA 标准的综合应用建议,本标准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及具体领域信息化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评估、运行和维护。 《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拟规定智慧城 市的技术参考模型、基本技术原则 6 和要求,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及具体领域信息化项 目的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是指导和综合应用智慧城市的具体技术、服务实现标准的依 据,也是建立智慧城市相关质量测评标准、工程标准及应用标准的依据。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第 1 部分:信息基础设施》: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牵头负责,拟规定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评价对象、范围和指标,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指标。 其中评价指标中包括技术原则和要求以及设计与使用原则。本标准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 及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评价,是指导智慧城市具体技术、服务实现的标准依据,也是建立智慧城市相关质量测评标准、工程标准及应用标准的依据。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第 2 部分:信息化应用和服务》: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规定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评价模型、评价指标。适用于智慧 城市整体规划及信息化应用与服务项目建设与评价。本标准是评估后续智慧城市具体应用与 服务标准的依据。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 3 部分:建设管理》: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 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标准中建设管理内容主要指城市建设中的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管网的建设标准,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城市管 理运营理念,致力于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协同化、智慧化,提供城市生活的舒适度。 《信息安全技术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安全保障指南》: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负责。目前相关资料较少,应该是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数据资源集中和共享,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标准制定。

专业科目:城市规划--智慧城市规划真题及答案

全国咨询工程师(投资)继续教育 专业科目:城市规划--智慧城市规划真题及答案 【试卷总题量: 13,总分: 100.00分】用户得分:92.0分,用时894秒,通过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智慧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需要通过完善的服务体制和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支撑。 A.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B.保护城市的自然环境 C.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D.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2.从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来说,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A.智慧经济 B.智慧社区 C.智慧人文 D.智慧文化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3.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共分为三大层次,()层面的城镇体系规划的核心是协调区域内部各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以此为基础实现共赢。 A.区域 B.城市

C.地区 D.社区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4.实现城市居民在“吃、住、行、游、购、娱、健”各个方面,都能够做到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使用任何设备或方式获得其所需的各种社会服务,是智慧社区建设的()。 A.近期目标 B.远期目标 C.根本目标 D.终极目标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5.“十一五”时期,()建设作为信息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重点,更加突出了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构架、部门或行业之间的共建共享体系的建设。 A.智慧城市 B.信息化城市 C.智能城市 D.数字城市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过于强调信息通信技术易于导致()。 A.商业利益主导城市发展 B.城市发展缓慢 C.经济可持续问题的恶化 D.社会可持续问题的恶化 E.城市两极分化 用户答案:[ADE] 得分:8.00

智慧城市与物联网技术

智慧城市与物联网技术 一、什么是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 二、 物联网产业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关系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全面互联的网络,其主要特征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其中感知层包括传感器、二维码、RFID (射频识别)、多媒体设备等数据采集和自组织网络系统;网络层包括各种网关和接入网络以及异构网融合、云计算等承载网支撑系统;应用层包括信息管理、业务分析管理、服务管理、目录管理等物联网业务中间件和物联网应用子集系统。 物联网产业主要包括围绕整个产业链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四大领域。本规划所述的物联网产业由各类传感器、芯片、传感节点、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网络与内容服务、智能控制系统及设备等产业组成。

三、智慧城市的应用 所谓“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城市、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的高级发展阶段,即集成多种高新技术的应用,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泛在互联、云计算、全面感知、智能分析等手段再现城市的各种资源分布状况及空间地理信息,促进城市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和整合,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城市的聚集、扩散与辐射功能,进而提高城市的规划、管理与发展水平,满足人们对城市各种信息的获取、转换、存储、检索、共享、处理、分析、显示和应用等一系列要求,便于人们最大限度地实现智能感知、资源共享及合理使用,是人们认识、改造和保护城市的一种新手段。建设“智慧城市”离不开物联网、互联网、无线网络、云计算、卫星定位等关键技术的支撑,其中物联网是建设“智慧城市”最为重要技术之一。 “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丰富,首先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综合分析城市面临的内外部发展因素,确定城市适用的项目建设模式、建设内容和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依托物联网技术,通过对城市各种信息的透彻感知和度量、泛在接入和互联以及智能分析和共享,借助各应用系统的协同合作,实现“安全、便捷、健康、高效”的城市管理目标。构成城市运作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物流、制造、电网、交通、环保、市政、商业活动、医疗、水利、公共安全等,物联网在以上各个领域的应用,实现各领域的智慧化将有利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 在市政领域的应用,将实现城市市政建设的智慧化。即建立在线监测系统应用试点,对市政设施,包括桥梁、高架立交桥、隧道等基础设施的安全状态信息通过信息采集终端进行自动采集和实施监测,大大促进了城市市政管理的效率。 在物流领域应用。应用RFID、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等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物品快速标识、准确定位和实时跟踪。利用物流管理系统处理和控制物流信息,实现企业物流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可大大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实现智慧物流的建设。 在制造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应用RFID、传感器和嵌入式智能技术进行各种参数的采集、传输、分析和控制,实现生产制造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这些技术已经在汽车制造、船舶制造、数控机床等制造领域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设备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机器装备故障、产品次品率、工件损耗等参数进行监控,大大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竞争力。物联网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促使自动化制造向更高级的智慧化制造转型。 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即利用车载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车流量、车速、车型等交通信息,对道路交通信息进行实时发布,为公众提供出行参考,改善交通拥堵和阻塞,最大限度的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实现城市交通的智慧化管理。 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如在家庭医药领域,建立家庭远程医疗保健服务的新模式,通过物联网功能的便携式医疗设备的应用,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实时的健康监测、服药提醒、保健咨询和紧急呼救等服务。另外在医院建设方面,RFID技术在病患管理、用药安全、血液制品管理以及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应用,实现医院日常管理的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避免或减少医院在医疗安全、用药安全、医疗废弃物处理领域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综上,我们可以认为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即为同一事物的体与用的关系,物联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基础,“智慧城市”是物联网发展的具体应用,技术与应用的结合,将充分发挥系统的精确预测、科学决策、统筹管理、资源共享等功能,而物联

100分《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试卷

考试标题《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试卷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85 分 及格。 所属课程《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 倒计时49:41 您的得分:100.0!恭喜,您通过了《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的考试! 一、判断题(10 道) 1. 根据本讲,智慧政务的最终目标之一是决策快速化。 正确 错误 2. 智慧政务的最终目标之一管理智能化,是指建立共享和协同的工作模式,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提高公务员的办事 效率,降低办公成本,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公众满意度。 正确 错误 3. SMO是智慧市长办公室的英文简称。 正确 错误 4. SMO智慧市长办公室(Smartmajoroffice)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正确 错误 5. 本讲提到,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整合物流产业链中的货源、物流服务资源、仓储资源、金融保险、智能 交通、政务服务等信息建立云物流数据中心。 正确 错误 6. SMO功能的移动互联服务不包括远程会客。 正确 错误 7.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不关注园区管委会各职能部门与园区内的众多企业之间的关系。 正确 错误

8. 智慧政务的最终目标之一服务泛在化,不是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科学技术,通过泛在网络,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的服务。 正确 错误 9. 智慧城市管理建设意图实现粗放向精细,被动向主动,静态向动态,单一向互动,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正确 错误 10. 智慧交通的建设过程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314工程。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根据本讲,()不属于智慧政务的智慧点。 A. 智慧服务 B. 公平高效的交通管理 C. 智慧管理 D. 智慧决策 2. 智慧城管要建立三大机制,下列()不是本讲提到的三大机制之一。 A. 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机制 B. 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机制 C. 第一时间处置问题机制 D. 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机制 3. 智慧城管信息管理系统是对城市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和管理的综合管理系统。本讲关于该话题的陈述不包括下列()。 A. 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科学技术,通过泛在网络,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的服务 B. 采用了最小城市管理单元的方式,整合应用了多项智慧城市技术 C. 再造了城市管理流程,创建城市管理监督和执行分离协作的管理体制

智慧城市规划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按照采集、传输、应用的功能可以将物联网分为智慧传感网、智慧传输网、智慧应用网,相对应的分别是()。 A.传感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B.传感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C.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D.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2.区别于传统社区,智慧社区建设重点在于其()、政府职能以及社会服务的智慧化,社区服务更为主动、积极和个性化。 A.城市建设 B.城市管理 C.社区建设 D.社区管理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3.实现城市居民在“吃、住、行、游、购、娱、健”各个方面,都能够做到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使用任何设备或方式获得其所需的各种社会服务,是智慧社区建设的()。 A.近期目标 B.远期目标 C.根本目标 D.终极目标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4.2008-2010年为智慧城市的(),这一时期智慧城市的理念被进一步深化,智慧城市不再是信息通讯技术(简称为 ICT)的代名词。 A.萌芽期 B.建设初期 C.快速发展期 D.成熟期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5.()的出现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感知和控制提供全面支持,并应用于智慧的各个领域。 A.泛在网络 B.云计算 C.物联网 D.大数据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与以往的“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相比,“智慧城市”具有以下特点()。 A.更加提倡人文与和谐 B.更加聚焦民生与服务 C.更加鼓励创新与发展 D.更加关注共享与协同 E.更加强调认知与关联

用户答案:[ABCD] 得分:0.00 2.大数据本身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单从字面来看,它表示数据规模的庞大。大数据(Big Data)以10TB(1TB=1024GB)规模以上的数据量同过去的海量数据有所区别。它具有以下特点()。 A.复杂性 B.规模性 C.多样性 D.高速性 E.具有价值性 用户答案:[BCDE] 得分:8.00 3.智慧城市是以()为目标,整个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行为意识和调控能力,具有空天地多平台协同能力。 A.发展更科学 B.社会更和谐 C.管理更高效 D.交通更便利 E.生活更美好 ? 用户答案:[ABCE] 得分:8.00 4.相对于传统社区,智慧社区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其关键特性是(),而智慧社区因其组织管理更为先进合理更加具备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更具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A.智能感知 B.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100.0分 智慧城市,应用,考试

《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您的得分:100.0!恭喜,您通过了《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的考试! 一、判断题(10 道) 1. 根据本讲,智慧政务的最终目标之一是决策快速化。 正确 错误 2. 智慧旅游建设的社会效益之一是:虚拟化增扩旅游服务的空间及时间。 正确 错误 3. 智慧社区的养老服务体系包括:老人活动轨迹系统、生活档案记录系统、呼叫报警 系统和异常行为报警系统。 正确 错误 4. SMO智慧市长办公室(Smartmajoroffice)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正确 错误 5. SMO是智慧市长办公室的英文简称。 正确 错误 6. 本讲提到,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整合物流产业链中的货源、物流 服务资源、仓储资源、金融保险、智能交通、政务服务等信息建立云物流数据中心。 正确 错误 7. 智慧旅游最终目标之一是旅游服务内在化。 正确 错误 8. 智慧政务的最终目标之一管理智能化,是指建立共享和协同的工作模式,对政府工 作进行监督和考核,提高公务员的办事效率,降低办公成本,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公众满意度。

正确 错误 9. 智慧交通的建设过程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314工程。 正确 错误 10. 智慧物流的定位主要有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单式联运、建立云物流中心。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的特色体现在平台公共化、流程社会化、资源节约化、服务标准化四个方面。 A. 智慧物流 B. 智慧社区 C. 智慧政务 D. 智慧旅游 2. 本讲提到,让社区现有的以及未来可能建设的设施、系统、功能等各种资源能()的为业主提供服务、为物业服务提供帮助。 A. 集中 B. 安全 C. 人性化 D. 集中、统一、安全、人性化 3. 本讲关于SMO愿景的描述不包括()。 A. 愉悦环境 B. 人性化服务 C. 健康工作 D. 及时决策

2017年最新《智慧城市》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1、考试结果 智慧城市 试卷总分:100 考试时长:60 正确答案以红色字体标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题) 1.有详细的步骤和方法,逻辑性强,主要是针对\n一个复杂组织的完整架构开发,但很难裁剪的EA框架是哪项?答案错误 TOGAF FEA DODAF Zachman 2.FEA的五大参考模型中,可以用来分析每个IT项目支持的具体业务域、业务线和业务子功能,从而避免针对同一业务功能的重复建设的是?答案正确 绩效参考模型 业务参考模型 服务构件参考模型 数据参考模型 3.随着城市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生大量的“信息孤岛”的原因不包括?答案正确 建设目标不同 业务应用不同 建设阶段不同 实现技术不同 4.下列关于城市数据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答案正确 政府各部门既需要各类数据资源,又产生各类数据资源 数据资源来源于社会,新产生数据仅输出给社会 城市数据资源产生并流转于城市运菅的各个环节和部门 数据资源来源于社会,新产数据不仅输出给社会,还输出给其他协同的政府部门 5.“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发展能力、提高城市公共设施水平、增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激发城市新兴业态活力”,此内涵为智慧城市发展的?答案正确 范围 主线 程度 宗旨 6.“更多地从用户业务出发,实现IT系统与用户业务的密切结合”,此体现的SOA技术特点是?答案正确 重用IT资源 以业务为中心 灵活适应变化 更强调标准 7.智慧城市建设中,涉及各横向层次,指导和规范智慧城市整体建设的保证体系是?答案正确 安全保障体系 标准规范体系

建设管理体系 运营与运行体系 8.下列选项中,有关智慧制造系统“深度互连层”的表述,错误的是?答案正确 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对多个工厂实现分散管理 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和资源调配 为制造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9.关于济宁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济政字〔2016〕113号)文件,其中关于其指导思想说法错误的是?答案正确 围绕建设市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核心目标 坚持以智慧城市应用为导向 以智慧产业发展为基础 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为关键 10.根据关于济宁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济政字〔2016〕113号)文件,济宁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不包括?答案正确 突出特色,量力而行 资源整合,开放共享 政府引导,市场为主 需求导向,惠及民生 11.“创新治理方式,行政权力和行政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政府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是济宁市哪个具体目标的体现?答案正确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智慧应用水平大幅提升 智慧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智慧城市推进机制更趋完善 12.济宁市“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相关内容,错误的是?答案错误 以便民、利民、惠民为核心 发挥通信运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快城市扩大光纤到户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 全面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完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公共服务进社区进家庭,构建智慧社区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智慧城市中广泛的业务协同建立基础是?答案正确 数据交换 简化流程 数据共享 互连互通网络 14.基于SOA构建的服务支撑体系不具有的特征是?答案正确 集中的 标准化的 开放的 分散的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智慧城市基础标准的是?答案正确 智慧城市术语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和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最新100分《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试卷

考试标题 《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试卷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85 分及格。 所属课程《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 倒计时49:41 您的得分:100.0!恭喜,您通过了《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的考试! 一、判断题(10 道) 1. 根据本讲,智慧政务的最终目标之一是决策快速化。 正确 错误 2. 智慧政务的最终目标之一管理智能化,是指建立共享和协同的工作模式,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提高公务员的办事效率,降低办公成本,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公众满意度。 正确 错误 3. SMO是智慧市长办公室的英文简称。 正确 错误 4. SMO智慧市长办公室(Smartmajoroffice)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正确 错误 5. 本讲提到,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整合物流产业链中的货源、物流服务资源、仓储资源、金融保险、智能交通、政务服务等信息建立云物流数据中心。 正确 错误 6. SMO功能的移动互联服务不包括远程会客。 正确 错误 7.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不关注园区管委会各职能部门与园区内的众多企业之间的关系。 正确

错误 8. 智慧政务的最终目标之一服务泛在化,不是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科学技术,通过泛在网络,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的服务。 正确 错误 9. 智慧城市管理建设意图实现粗放向精细,被动向主动,静态向动态,单一向互动,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正确 错误 10. 智慧交通的建设过程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314工程。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根据本讲,()不属于智慧政务的智慧点。 A. 智慧服务 B. 公平高效的交通管理 C. 智慧管理 D. 智慧决策 2. 智慧城管要建立三大机制,下列()不是本讲提到的三大机制之一。 A. 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机制 B. 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机制 C. 第一时间处置问题机制 D. 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机制 3. 智慧城管信息管理系统是对城市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和管理的综合管理系统。本讲关于该话题的陈述不包括下列()。 A. 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科学技术,通过泛在网络,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的服务 B. 采用了最小城市管理单元的方式,整合应用了多项智慧城市技术

智慧城市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在城市的治理和管理以及整个智慧城市建设中,创新的推广尤其重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从大城市的社区;第二是从中小城市。因为当在布局一个特别大的城市的时候,整个系统的建立非常麻烦。而通过小的载体来迅速地植入一些创新的要素,它会通过复制来迅速地推广蔓延,会形成非常好的示范效应,这对我们国家的智慧城市(飞企智慧园区)带动创新会有巨大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在很多国家,创新推广方面的经验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小”开始进行广泛的示范。日本、韩国、美国也都如此。希望中国在智慧城市的治理和创新上,两个方式并举,通过企业家为主导的推动,小的社区开始推广示范,最后来影响政府和企业家的结合,也影响中小城市和大城市这种广泛的结合,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的创建体系。 在全球智慧城市(FE智慧园区)领域中,我国并不是很弱。299个国家智慧城市(飞企智慧园区)试点、巨大的市场和巨大的技术需求,让我国在智慧城市领域处于先进地位。但是,纵观国际,欧洲、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标准化委员会,三大标准化组织包括OECD 以及很多国际智慧城市相关标准会议,都有大企业参与的影子,最近GE、IBM等也在美国推动这方面的研究,而我国则多是以大学标准化研究院为主,从这一点来讲,我们在国际上的发声仍然比较弱。 中国的智慧城市,只能说是刚刚起步,还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进程:第一,如何通过企业来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第二,如何使碎片化的、分割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变成一个整合性、综合性的发展模式。第三,如何实现企业的跨界经营和管理,来促进利益的分享。第四,如何完成家庭、社区、就业产业园区和城市的整体结合。 中国已经进入智慧城市(飞企智慧园区)时代,并将在不久的将来迎来智慧城市大发展的浪潮。而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活动多样的博览会平台能够承载展示智慧城市规划、阶段性成果、政府对智慧城市的市场需求以及政府购买大型科技企业产品等集成功能,将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最强助力。 即使大数据也只是智慧城市(飞企智慧园区)建设当中所采用的新技术之一,但是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发挥的作用是主导性的。周侠打了个比方:假如把一座城市比作一个人,人产生智慧的唯一器官是大脑。大脑负责接收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产生信息,信息是实体化的数据,数据是抽象化的信息。数据是人产生智慧的基础,也是城市产生智慧的基础。城市想要智慧,必须有一个能够产生智慧的“大脑”。城市的“大脑”是将分散、无序、复杂的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运用,实现资源化、价值化、智慧化的中枢机构。构建城市“大数据智慧中心(中枢机构)”,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

12、智慧城市规划试卷

12、智慧城市规划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智慧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需要通过完善的服务体制和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支撑。 A.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B.保护城市的自然环境 C.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D.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2.区别于传统社区,智慧社区建设重点在于其()、政府职能以及社会服务的智慧化,社区服务更为主动、积极和个性化。 A.城市建设 B.城市管理 C.社区建设 D.社区管理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3.()的出现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感知和控制提供全面支持,并应用于智慧的各个领域。 A.泛在网络 B.云计算 C.物联网 D.大数据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全球范围内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特色鲜明,但均有一个共同点——都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而不断深化与明确。 A.IMT B.IBM C.ICT D.GIS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5.按照采集、传输、应用的功能可以将物联网分为智慧传感网、智慧传输网、智慧应用网,相对应的分别是()。 A.传感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B.传感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C.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D.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信息技术也成为继农业、工业生

产力之后的新兴生产力,并迅猛发展,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 A.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B.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C.不断创新信息技术 D.促进信息交流 E.知识共享 用户答案:[ABD] 得分:0.00 2.智慧城市是以()为目标,整个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行为意识和调控能力,具有空天地多平台协同能力。 A.发展更科学 B.社会更和谐 C.管理更高效 D.交通更便利 E.生活更美好 ? 用户答案:[ABCE] 得分:8.00 3.相对于传统社区,智慧社区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其关键特性是(),而智慧社区因其组织管理更为先进合理更加具备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更具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A.智能感知 B.可持续发展 C.和谐社区 D.主动服务 E.信息技术 用户答案:[AD] 得分:8.00 4.大数据本身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单从字面来看,它表示数据规模的庞大。大数据(Big Data)以10TB(1TB=1024GB)规模以上的数据量同过去的海量数据有所区别。它具有以下特点()。 A.复杂性 B.规模性 C.多样性 D.高速性 E.具有价值性 用户答案:[BCDE] 得分:8.00 5.过于强调信息通信技术易于导致()。 A.商业利益主导城市发展 B.城市发展缓慢 C.经济可持续问题的恶化 D.社会可持续问题的恶化 E.城市两极分化 用户答案:[ADE] 得分:8.00

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四大"智慧" 要实现智慧城市就要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综合利用信息、知识、经验等资源和智能技术,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让城市居住环境更宜人。运营商贝尔信指出,智慧城市的重点内容包括:夯实智慧基础设施、实施智慧运行、开展智慧服务、发展智慧产业。 (一)夯实智慧基础设施 通过建设高速宽带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同时推进智能交通、智能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高度一体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三网融合”,鼓励各方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积极与市政管理等部门沟通,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对城市井盖路灯、地下管线、景点景观、建筑设施等城市部件的信息采集和运行监测。 (二)实施智慧运行 通过加强物联网、云计算、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在城市运行中的应用,实现智慧城市运行监测和智能安保应急,提高政府精准管理能力,使城市运行更加安全高效。建立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在街道路口安装传感网络,自动监测车流量和车速,实现交通信号灯根据车流状况自动优化调整,提高道路交通的自适应能力。利用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加强对食品药品、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的全过程动态监控。 (三)开展智慧服务 通过实施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能金融、智能社区、智能家庭等一系列智慧应用,使城市服务更加及时便捷,有效提高市民的满意度,真正将城市发展的成果惠及大众。 智慧服务是智慧城市的普惠基石。一要整合政务资源,促进业务协同,提供优质的智慧政务服务;二要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三要打通分散独立的各类社保系统,提高为民服务效率;四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实现医疗管理与服务的全程智能;五要智慧化管理社区多种元素,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四)发展智慧产业

2016年智慧城市的五大发展趋势

2016年智慧城市的五大发展趋势 当下“互联网+”概念、智慧概念正是大热,2015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有了长足发展,涵盖中国制造2025、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大数据、云计算……2016年,随着各类智慧城市参与者,诸如西奥科技等企业的积极涌入,以及政府数据的不断开放,我国的智慧城市必将取得进一步发展。据悉,我国智慧城市将呈现出五大发展趋势: 一、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互联网企业数量扩容 互联网企业将会以行业应用和云计算为切入点,通过开放的合作模式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同时,国家层面将通过财政改革、购买服务和政府引导等多种模式推动企业参与智慧城市的发展。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合作大于竞争的特点。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涉及层面众多,需要各类厂商携手合作才能做好智慧城市,需要通过建设模式的创新促进生态系统的衍变。 二、政府投资为主转变为政企协同为主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包含全新要素和内容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政府管理、运营两手抓将极易导致城市发展财政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低、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如果借助民间资本的力量,将市场机制和经营理念引入城市管理,则既可拓展城市管理的综合资

源,又提升城市管理的能力和质量。政企协同比政府投资为主的方式更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以得到证实,这将是大势所趋。 三、智慧社区将成为智慧城市的准入证 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智慧落地的触点,是城市管理、政务服务和市场服务的载体。随着智慧城市的推广以及新一代技术的普及,智慧社区的项目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2016年智慧社区将成为企业业务落地的承载点,智慧社区行业将实现飞速扩展。众多互联网企业都在加快智慧社区行业的布局,智慧社区入口的争夺,将会随着模式创新、技术推广和数据沉淀而越演越烈。 四、大数据发掘助力智慧城市体验提升 随着云技术的逐步成熟,云计算正式融入各地智慧城市的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的云化建设,更大化地提升数据中心海量数据的支撑能力。除此之外,一些智慧城市产业链的成员,如IBM、西奥科技等均开始在大数据方面加大投资,同时也将智慧城市平台作为大数据获取的来源。2015年,在整合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中,通过大数据发掘等方式实现智慧城市体验提升和商业变现的成功案例明显增多。 五、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将会是信息安全 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投入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环,其成效将会直接影响智慧城市的体现。而信息安全作为辅助支撑体系,是智

智慧政府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智慧政府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不断推动时代进步与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催生着新的信息科技革命。目前,全球信息技术创新持续加快,以云计算、云存储为代表的新兴网络技术正在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大潮;物联网技术在促进各单元互联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加广泛的信息量,知识经济进一步凸显,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技术正在全球范围深入城市管理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国正处于在全球信息化进程中从被动应对向自主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信息基础设施已较完备,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各级政府纷纷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升到促进区域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给予人才、资金、行政协调上的支持。由此判断,我国已经具备在以物联网等为特征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中争得发展机遇的实力,应科学谋划、抢前布局,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以信息化、智慧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一、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 在上次互联网热潮中,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具体到区域的信息化建设,即是数字城市。可以认为数字城市的核心是用当时可提供的数字化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并且统一处理城市各方面信息。它为调控、监管、预测城市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而且描述了城市今后的发展方向。武汉市最早在我国提出建设数字城市,西安、北京等城市进行了这方面的建设。 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为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全面物联和有效整合创造了条件,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一些国家、地区和城市相继提出建设“智慧国家”、“智慧城市”、“智慧新区”的发展战略。新加坡提出到2015年建成“智慧国”的计划。深圳要打造“智慧深圳”,浦东新区提出建设“智慧浦东”,滨海新区提出“建设智慧新区”任务,武汉、沈阳、宁波等地也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 二、智慧城市分析框架 按照智慧城市一般概念,可将其建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基础设施、智慧政府、智慧经济与智慧社会。 信息化首先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发展首先要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骨干光纤、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实施三网融合等信息资源整合,以点到面推进传感器布局,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向智慧化的转变。 智慧政府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抓手。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高效电子政务系统,逐步形成统一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数据库系统与信息网络平台,提高政府信息的利用水平和政策科学制订水平,促进城市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 智慧经济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实体。要跟踪信息化最新技术,掌握物联网、第二代互联网等与智慧城市相关的先进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得出完整技术图谱,突破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促进物联网等新技术对新区工业、服务业、农业的渗透与带动升级。 智慧社会建设是智慧城市的落脚点。在交通、公共安全等领域推广使用物联网等技术,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的智慧化管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便利程度。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向智慧化发展的前提与条件,所谓的经济智慧化更多涉及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以及由此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与升级,智慧社会是信息技术在社会领域中的应用,而智慧政府建设则对上述三方面都有涉及,并且是政府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建设好智慧政府,可以确定城市未来发展方面,带动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以政府采购等手段直接促进智慧经济发展,以规划或实施方案等方式引导微观经济

2016咨询师继续教育智慧城市规划试卷与答案

2016年咨询师继续教育智慧城市规划试卷与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的出现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感知和控制提供全面支持,并应用于智慧的各个领域。 A.泛在网络 B.云计算 C.物联网 D.大数据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2.按照采集、传输、应用的功能可以将物联网分为智慧传感网、智慧传输网、智慧应用网,相对应的分别是()。 A.传感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B.传感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C.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D.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3.智慧社区建立的门户网站,可以对客户的网站浏览记录、办事规律等自行分析,然后为居民制定个性化的服务,并主动推送给相关的服务机构,体现了智慧社区()的特点。 A.生以人为本 B.智能感知 C.主动服务 D.便捷智能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任何成功城市、社区最为关注的因素应该是()。 A.环境 B.居民 C.经济 D.人文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5.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共分为三大层次,()层面的城镇体系规划的核心是协

调区域内部各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以此为基础实现共赢。 A.区域 B.城市 C.地区 D.社区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大数据本身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单从字面来看,它表示数据规模的庞大。大数据(Big Data)以10TB(1TB=1024GB)规模以上的数据量同过去的海量数据有所区别。它具有以下特点()。 A.复杂性 B.规模性 C.多样性 D.高速性 E.具有价值性 用户答案:[BCDE] 得分:8.00 2.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是()。 A.和谐发展的智慧城市 B.与城市化进程深度结合 C.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D.对信息安全的进一步重视 E.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用户答案:[BCD] 得分:8.00 3.智慧城市是以()为目标,整个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行为意识和调控能力,具有空天地多平台协同能力。 A.发展更科学 B.社会更和谐 C.管理更高效 D.交通更便利 E.生活更美好? 用户答案:[ABCE] 得分:8.00 4.过于强调信息通信技术易于导致()。 A.商业利益主导城市发展 B.城市发展缓慢

100分《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试卷 (2)

错误 11707 7.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不关注园区管委会各职能部门与园区内的众多企业之间的关系。 正确 错误 11701 8. 智慧政务的最终目标之一服务泛在化,不是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科学技术,通过泛在网络,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的服务。 正确 错误 11692 9. 智慧城市管理建设意图实现粗放向精细,被动向主动,静态向动态,单一向互动,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正确 错误 11691 10. 智慧交通的建设过程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314工程。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1717 1. 根据本讲,()不属于智慧政务的智慧点。 A. 智慧服务 B. 公平高效的交通管理 C. 智慧管理 D. 智慧决策 11728 2. 智慧城管要建立三大机制,下列()不是本讲提到的三大机制之一。 A. 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机制 B. 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机制

C. 第一时间处置问题机制 D. 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机制 11720 3. 智慧城管信息管理系统是对城市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和管理的综合管理系统。本讲关于该话题的陈述不包括下列()。 A. 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科学技术,通过泛在网络,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的服务 B. 采用了最小城市管理单元的方式,整合应用了多项智慧城市技术 C. 再造了城市管理流程,创建城市管理监督和执行分离协作的管理体制 D. 实现了精确精细、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11724 4. 智能家居体系建设包括()系统。 A. 家庭魔屏、家庭安防系统、室内环境控制和家庭娱乐 B. 家庭安防系统 C. 家庭魔屏、室内环境控制 D. 家庭安防系统、家庭娱乐 11729 5. 智慧城管要获取三大成效,下列()不是本讲提到的三大成效之一。 A. 日处理问题增加 B. 公众投诉量下降 C. 公众满意度上升 D. 完全由信息管理系统自动处理 11712 6. 智慧政务的最终目标是指服务泛在化、基础信息电子化、()、决策科学化。 A. 管理科学化 B. 管理数字化 C. 管理智能化

外文文献翻译智慧城市技术基础及应用

外文文献原文+译文 原文 Wisdom city: technical found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Ben M Abstract Wisdom is the hot spot in the field of urban development, city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other disciplines. These ideas and planning of mutual concern is how to efficiently connect all kinds of sensors, form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through the supercomputers and cloud computing real-tim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Internet to obtain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realiz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with the real world of digital city. On this basis, we can be in real-time massive amounts of information, to adopt a more precise and efficient way to manage the human production and life, so as to achieve state of wisdom. Wisdom city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urban comprehensive digital visible, measurable, perception, analysis, and can control the intelligent urban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city's network, sensor, computing resources, such as infrastructure, and on this basi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real time information and data of urb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comprehensive decision support platform, such as in the wisdom of the city, we will fully enjoy the wisdom of the power grid, the wisdom of the traffic, the wisdom of medical treatment, education and wisdom of the urban management and emergency application system through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for everyone to provide customized, personalized service, will be more comfortable and safe life of city residents. 1 Introduction Wisdom city is digital city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product of organic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basic framework of digital city, all kinds of iota sensor will connect people and its related fixed or moving objects, and mass data storage, computing, and interactive services to the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in the "cloud",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ing result of the city to implement real-time automation control, can realize the wisdom of urban servic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