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安装和调试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教案1

任务1安装和调试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教案1
任务1安装和调试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教案1

淮海技师学院教案编号:SHJD—508—14 版本号:A/0 流水号:

课题:任务1 安装和调试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 1 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点动的定义

2、能绘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图、接线图和布置图

3、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图、接线图

教学难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图、接线图绘制

授课方法:引导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安装所需元器件

板书设计:

一、点动正转控制线路原理图

原理分析:

二、绘制元件布置图和接线图

点动正转控制电路布置图

点动正转控制电路接线图

注:要求以一块黑板的版面来进行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学时分配

复习:

1、什么是低压电器,常用的低压电器有哪些?

2、画出所有低压电器的图形符号?

任务引入

现有一电力拖动线路,要求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来拖动,线路要有短路保护,欠压和失压保护,按下启动按钮,电动机转,手松开,电动机停转,请设计该电路。

知识链接

一、点动正转控制线路原理图

原理分析:

启动:合上电源开关QF后按下启动按钮SB,接触器KM线圈得电,接触器的动铁芯被线圈的电磁力吸合,接触器的主触头KM闭合,电动机M启动。

停机:松开SB后→KM线圈失电→KM主触头分断→电动机M失电停机。停机后应分断电源开关QF。

说明:电动机的运行时间由按钮按下的时间决定。学生回答老师的

提问

学生讨论为什么

不需要过载保

护?

教师引导学生怎

么看电路图

学生讨论动作情

5min

2min

20min

15min

二、绘制元件布置图和接线图 1、绘制元器件布局图

点动正转控制电路布置图

2、绘制接线图

点动正转控制电路接线图

学生绘制安装各元器件布局图

学生与老师一起学习标线号,并绘制接线图

10min 25min

教 案 纸

教后记:

三、板前明线布线安装工艺要求

1、布线通道尽可能少,同路并行导线按主电路、控制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密排。

2、布线尽可能紧贴安装面布线,相邻电器元器件之间也可“空中走线”。

3、安装导线尽可能靠近元器件走线。

4、布线要求横平竖直,分布均匀,自由成形。

5、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尽量避免交叉。

6、变换走向时应垂直成900

角。

7、按钮连接线必须用软线,与配电板上的元器件连接时必须通过接线端子,并编号。 课堂练习:

1、什么是点动控制,如何实现?

2、简述点动控制线路的原理? 课堂小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阅读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图及其工作原理,会绘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元器件布局图和接线图。

作业:画出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接线图,并写出原理

学生思考并回答

5min 5min 2min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学设计

专业资料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教学设计

课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授课班级:电子中职高一年级下学期 授课时间:2014年4月11日星期五 授课教材: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 教材分析: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这节内容选自第二单元课题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第二部分。 正反转控制在现代化生产中属于绝对不可缺少的生产控制环节,如机床工作台的前进与后退、万能铣床主轴的正传与反转、起重机的上升与下降等。它在电动机的基本控制中,前面与电动机的正转控制紧密相连,后面与位置控制、顺序控制、多地控制、启动控制、制动控制等密切相关,对今后进一步进行电工技能实训及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种正反转控制线路; 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三种控制电路的渐进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工作原理、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分析电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职业工作态度。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对控制线路的每个元件都要明确其位置和作用。 教学难点: 1)如何改变三相电源相序。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双重联锁。 教法: 提问、启发引导法(重点):先不给出线路图,在教师的步步启发下,学生积极思考,由师生共同画出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图。这样,便于学生掌握线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点动与连续正转控制电路(工作页)

任务5 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电路 一、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图 电路特点: 在启动按钮SB1的两端并接一个复合按钮SB3来实现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的,SB3的常闭触头与KM 自锁触头串接。 L 2 L

二、电路原理: 合上电源开关QF :1.连续控制:

1、绘制元器件布置图 2、根据电路图准备好所需元器件及工具 3、对所选择的部件进行质量检验 4、将元器件固定到线路板上 5、实施布线: 6、自检: 测量出辅助电路电源线两端电阻_____________ 7、通电试车 注意安全 1、主电路和电源电路用黑色线进行布置,辅助电路用彩色线进行布置。 2、导线去除绝缘时,注意不要伤线;压线时,外露裸线不易过长,也不能压绝缘层。 3、布线要合理、美观。 4、导线连接要牢固、可靠

机电工程系教学模式改革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工作 山东德州汽车摩托车专修学院ShanDong Dezhou Automobice And Motorcycle Profession Specialization College 2.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自我检查 项 目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1 S

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评价等级 (学生自评)A B C关键能力考核项目遵守纪律、遵守学习场所管理规定,服从安排安全意识、责任意识,5S管理意识,注重节约、节能与环保学 习态度积极主动,能参加实习安排的活动团队合作意识,注重沟通,能自主学习及相互协作仪容仪表符合活动要求专业能力考核项目按时按要求独立完成工作页工具、设备选择得当,使用符合技术要求操作 规范,符合要求学习准备充分、齐全注重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A B C关键能力考核项目遵守纪律、遵守学习场所管理规定,服从安排 A B C关键能力考核项目遵守纪律、遵守学习场所管理规定,服从安排 A B C关键能力考核项目遵守纪律、遵守学习场所管理规定,服从安排 A B C关键能力考核项目遵守纪律、遵守学习场所管理规定,服从安排安 全意识、责任意识,5S管理意识,注重节约、节能与环保学习态度积极主动,能参加实习安排的活动团队合作意识,注重沟通,能自主学习及相互协作仪容仪表符合活动要求专业能力考核项目按时按要求独立完成工作页工具、设备选择得当,使用符合技术要求操作规范,符合 要求学习准备充分、齐全注重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小组评语及建 议组长签名: B C关键能力考核项目遵守纪律、遵守学习场所管理规定,服从安排安全 意识、责任意识,5S管理意识,注重节约、节能与环保学习态度积极主动,能参加实习安排的活动团队合作意识,注重沟通,能自主学习及相互协作仪容仪表符合活动要求专业能力考核项目按时按要求独立完成工作页工具、设备选择得当,使用符合技术要求操作规范,符合要 求学习准备充分、齐全注重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小组评语及建议 组长签名: C关键能力考核项目遵守纪律、遵守学习场所管理规定,服从安排安全意识、责任意识,5S管理意识,注重节约、节能与环保学习态度积极主动,能参加实习安排的活动团队合作意识,注重沟通,能自主学习及相互协作仪容仪表符合活动要求专业能力考核项目按时按要求独立完成工作页工具、设备选择得当,使用符合技术要求操作规范,符合要求 学习准备充分、齐全注重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小组评语及建议 关键能力考核项目遵守纪律、遵守学习场所管理规定,服从安排安全意识、责任意识,5S管理意识,注重节约、节能与环保学习态度积极主动,能参加实习安排的活动团队合作意识,注重沟通,能自主学习及相互协作仪容仪表符合活动要求专业能力考核项目按时按要求独立完成工 PAGE 5

过程控制仪表课后答案第1章

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过程控制仪表的基本知识 思考与练习题 ⑴控制仪表和控制系统有什么关系? 答:过程控制系统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平台,而过程控制仪表是过程控制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什么是信号制?控制系统仪表之间采用何种连接方式最佳?为什么? 答:信号制即信号标准,是指仪表之间采用的传输信号的类型和数值。 控制系统仪表之间采用4~20mADC直流电流信号传送,现场变送器和控制室仪表之间采用串联连接方式。电流信号便于远距离传送,不仅节省电缆、布线方便,而且还便于使用安全栅,有利于安全防爆。 采用1~5VDC直流电压信号实现控制室内部仪表间联络。用电压信号传送的信息可以采用并联连接方式,使同一个电压信号为多个仪表所接收。在控制室内,各仪表之间的距离不远,适合采用1~5VDC直流电压作为仪表之间的互相联络信号;任何一个仪表拆离信号回路都不会影响其它仪表的运行;各个仪表既然并联在同一信号线上,当信号源负极接地时,各仪表内部电路对地有同样的电位,这不仅解决了接地问题,而且各仪表可以共用一个直流电源。 (3)防爆仪表与易燃易爆气体或蒸汽之间有何对应关系? 答:防爆仪表的分级和分组,是与易燃易爆气体或蒸汽的分级和分组相对应的。仪表的防爆级别和组别,就是仪表能适应的某种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即对于教材表1.3中相应级、组之上方和左方的气体或蒸汽的混合物均可以防爆。 (4)怎样才能构成一个安全火花型防爆控制系统? 答:构成安全火花防爆系统要求:①在危险场所使用本安仪表;②在控制室仪表与危险场所仪表之间设置安全栅。 (5)对于采用单个放大器的仪表一般如何着手进行分析?

(完整版)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汇总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 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 解答: 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2. 控制方案丰富 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 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 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解答: 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参照图1-1。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 解答: 分类方法说明: 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 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 (2)随动控制系统 (3)程序控制系统 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 (2)前馈控制系统 (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 解答: 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答: 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二者之间的关系: 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得性能时更关注其动态特性? 解答: 稳态: 对于定值控制,当控制系统输入(设定值和扰动)不变时,整个系统若能达 到一种平衡状态,系统中各个组成环节暂不动作,它们的输出信号都处于相对静 止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静态)。 动态: 从外部扰动出现、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自动控制装置开始动作,到整个系统 又建立新的稳态(达到新的平衡)、调节过程结束的这一段时间,整个系统各个环节的状态和参数都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这种状态称为动态。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被控过程常常受到各种振动的影响,不可能一直工作在稳态。只有将控制系统研究与分析的重点放在各个环节的动态特性,才能设计出良好的控制系统。 1-8 评价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常用单项指标有哪些?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解答: 单项性能指标主要有:衰减比、超调量与最大动态偏差、静差、调节时间、振荡频率、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等。 衰减比:等于两个相邻的同向波峰值之比n; 过渡过程的最大动态偏差:对于定值控制系统,是指被控参数偏离设定值的最大值A; y与最终稳态值y(∞)之比的百分数σ; 超调量:第一个波峰值 1

最新电工实训课教案课题一点动正转控制线路.docx

电工实训课教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 091 班 总课题: 一、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线 授 典型电气控制路图的原则 课课 二、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题主 线路操作技能安装步骤 名要 三、分析点动正转控制线路称分课题:一、内 原理图 点动正转控制电路容 四、安装线路 一、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线路图的原则。 技术理 二、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步骤。 论知识 三、分析点动正转控制线路原理图 课实际技 安装点动正转控制线路 术操作 题设备、工、 共8页授课 4 课时 需要 1 天 课日 起止 2009、5、 20日期 刃量具万用表、常用电工工具。要准备 求 材料 组合开关、熔断器、接触器、按钮、导线 准备 示范操万用表、常用电工工具、组合开关、熔断器、接触器、按钮、导线、线路 作准备板 实训作品 是否制 图 作品定额余(缺)课 作成品件数时安备注名称号学生合计 品排 控制线路板否1-1163216做实训报 实验室实训告 课 题 实 习 结 束 小 结 年月日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人数(是否有迟到),巡查其穿戴等是否符合实训要求。

2、讲明当天的实训内容(点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技术要求(掌握安装步骤与工艺 要求)、实训纪律(不许大声喧哗,不得违反操作规程)。 3、强调安全事项——1)固定螺钉时,小心不要伤手。 2)不得私自通电,要有教师在场监护。 4、分配实训岗位,强调实训纪律。(2人一组,互相配合、协调,互相学习) 二、入门指导 1、工作原理 2、安装步骤与工艺要求 3、检查线路 三、重点难点 1、安装步骤与工艺要求。 2、自检线路。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1、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线路图的原则; 2、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步骤 二)讲授新课——点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 课题一点动正转控制线路 一、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线路图的原则 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常用电路图、接线图和布置图来表示1、 电路图——是根据生产机械运动形式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 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按照电气设备和电器的工作顺序, 详细表示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基本组成和连接关系, 而不考虑其实际位置的一种简图。 电路图的作用:充分表达电气设备和电器的用途作用和工作原理, 是电气线路安装、调试和维修的理论依据。 二、绘制、识读电路图应遵循的原则: ⑴电路图一般分:电源电路、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三部分绘制。 ①电源电路:画成水平线,电源开关要水平画出。 三相交流电源相序L1、 L2 、L3 自上而下依次画出, 中线 N 和保护地线PE 依次画在相线之下。 直流电源的“+”端画在上边,“-”端在下边画出。 ②主电路:是指受电的动力装置及控制、保护电器的支路等, 它由主熔断器、接触器的主触头、热继电器的热元件以及电动机组成。 主电路图要画在电路图的左侧并垂直电源电路。 主电路通过的电流是电动机的工作电流,电流较大。 ③辅助电路:控制电路——控制主电路工作状态。 指示电路——显示主电路工作状态。 照明电路——提供机床设备局部照明。 电流较小,一般不超过5A 。 组成:主令电器的触头、接触器线圈及辅助触头、继电器线圈及触头、指示灯和照明灯。 画法:辅助电路要跨接在两相电源线之间,按照控制电路、指示电路和照明电路的顺序,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汇总 (1)

第1章过程控制 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 解: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解: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由被控过程和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包括测量元件,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器)两部分组成。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 解: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 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 解: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得性能时更关注其动态特性? 解:稳态:对于定值控制,当控制系统输入(设定值和扰动)不变时,整个系统若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系统中各个组成环节暂不动作,它们的输出信号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静态)。 动态:从外部扰动出现、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自动控制装置开始动作,到整个系统又建立新的稳态(达到新的平衡)、调节过程结束的这一段时间,整个系统各个环节的状态和参数都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这种状态称为动态。

过程控制仪表及控制系统课后习题答案(林德杰)

lxc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 1-2 图1.6为温度控制系统,试画出系统的框图,简述其工作原理;指出被控过程、被控参数和控制参数。 解:乙炔发生器中电石与冷水相遇产生乙炔气体 并释放出热量。当电石加入时,部温度上升,温度 检测器检测温度变化与给定值比较,偏差信号送到控 制器对偏差信号进行运算,将控制作用于调节阀,调 节冷水的流量,使乙炔发生器中的温度到达给定值。 系统框图如下: 被控过程:乙炔发生器 被控参数:乙炔发生器温度 控制参数:冷水流量 1-3 常用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 答:过程控制系统主要分为三类: 1. 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被控参数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控制的,最终达到或消除或减小偏差的目的,偏差值是控制的依据。它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过程控制系统。 2.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扰动量的大小进行控制的,扰动是控制的依据。由于没有被控量的反馈,所以是一种开环控制系统。由于是开环系统,无法检查控制效果,故不能单独应用。 3.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的主要优点是能够迅速及时的克服主要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而前馈—反馈控制利用反馈控制克服其他扰动,能够是被控量迅速而准确地稳定在给定值上,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 3-4 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包括哪些容?它们的定义是什么?哪些是静态指标?哪些是动态质量指标? 答:1. 余差(静态偏差)e:余差是指系统过渡过程结束以后,被控参数新的稳定值y(∞)

与给定值c 之差。它是一个静态指标,对定值控制系统。希望余差越小越好。 2. 衰减比n:衰减比是衡量过渡过程稳定性的一个动态质量指标,它等于振荡过程的第 一个波的振幅与第二个波的振幅之比,即: n <1系统是不稳定的,是发散振荡;n=1,系统也是不稳定的,是等幅振荡;n >1,系统是稳定的,若n=4,系统为4:1的衰减振荡,是比较理想的。 衡量系统稳定性也可以用衰减率φ 4.最大偏差A :对定值系统,最大偏差是指被控参数第一个波峰值与给定值C 之差,它衡量被控参数偏离给定值的程度。 5. 过程过渡时间ts :过渡过程时间定义为从扰动开始到被控参数进入新的稳态值的±5%或±3% (根据系统要求)围所需要的时间。它是反映系统过渡过程快慢的质量指标,t s 越小,过渡过程进行得越快。 6.峰值时间tp : 从扰动开始到过渡过程曲线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根据系统要求)围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峰值时间tp 。它反映了系统响应的灵敏程度。 静态指标是余差,动态时间为衰减比(衰减率)、最大偏差、过程过渡时间、峰值时间。 第二章 思考题与习题 2-1 如图所示液位过程的输入量为Q1,流出量为Q2,Q3,液位h 为被控参数,C 为容量系数,并设R1、R2、R3均为线性液阻,要求: (1) 列出过程的微分方程组; (2) 求过程的传递函数W 0(S )=H (S )/Q 1(S ); (3) 画出过程的方框图。 解:(1)根据动态物料平衡关系,流入量=流出量: B B n ' = B B B '-= ?dt dh )Q Q (Q 321=+-h d ?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及其原理分析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及其原理分析 要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只要将接至电动机三相电源进线中的任意两相对调接线,即可达到反转的目的。下面是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图所示 图中主回路采用两个接触器,即正转接触器KM1和反转接触器KM2。当接触器KM1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U―V―W接入电动机。当接触器KM1的三对主触头断开,接触器KM2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W―V―U接入电动机,电动机就向相反方向转动。电路要求接触器KM1和接触器KM2不能同时接通电源,否则它们的主触头将同时闭合,造成U、W两相电源短路。为此在KM1和KM2线圈各自支路中相互串联对方的一对辅助常闭触头,以保证接触器KM1和KM2不会同时接通电源,KM1和KM2的这两对辅助常闭触头在线路中所起的作用称为联锁或互锁作用,这两对辅助常闭触头就叫联锁或互锁触头。 正向启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通电,与SB2并联的KM1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KMl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1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正向运转。 停止过程:按下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l线圈断电,与SB2并联的KM1的辅助触点断开,以保证KMl线圈持续失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l的主触点持续断开,切断电动机定子电源,电动机停转。 反向起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B3,接触器KM2线圈通电,与SB3并联的KM2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KM2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2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反向运转。 对于这种控制线路,当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向时,就必须先按停止按钮SB1,再按反转按钮SB3,才能使电机反转。如果不先按SB1,而是直接按SB3,电动机是不会反转的。

点动正转控制电路教案

《点动正转控制电路》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电机与电力拖动》项目五中任务二的第一个知识点:点动正转控制电路。本章节是在学生掌握了常用低压电器,了解了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步骤的基础上接触的第一个完整的电路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项目,为以后分析安装复杂电路进行了铺垫,在正本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电路的电路图、接线图和布置图。(2)熟悉三项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铭牌数据。 (3)掌握点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 熟悉电动机控制线路的一般安装步骤,学会安装点动正转控制电路。 3、情感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形成竞争意识,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会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线路的电路图、布置图和接线图。 2、教学难点 熟悉电动机控制电路的一般安装步骤,学会安装点动正转控制电路。 二、教法与学法 1、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是中职学校的学生,这些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基础较差、抽象思维薄弱、有厌学情绪,学习主动性不高的情况,但同时他

们对实验,自己动手操作,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例比较感兴趣。 2、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3、教学设计 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我将点动安排三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讲解点动的基本内容,通过复习低压电器和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步骤引起学生的注意,在通过例题的演示,讲解点动控制的原理,让学生自主讨论,在综合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出最适合的接线方案。在后两个课时中通过练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掌握实训步骤和接线要求。同时老师巡回指导,结合实际指导学生。 4、教学策略: 本课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分组讨论、主动思考为辅,教师启发引导为辅来组织课堂教学,在讲解中分成图形分析,工艺分析和实际操作三个部分完成,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 由学生自主讨论接线的方法,同学自主设计方案,选择布线走向,讨论出最佳接线方式和方法,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过程

过程控制仪表

第四章过程控制仪表 ?本章提要 1.过程控制仪表概述 2.DDZ-Ⅲ型调节器 3.执行器 4.可编程控制器 ?授课内容 第一节概述 ?过程控制仪表---是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重要工具,它被广泛地应 用于石油、化工等各工业部门。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过程检测仪表将被控 变量转换成电信号或气压信号后,除了送至显示仪表进行指示和记录外, 还需送到控制仪表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使被控变 量达到预期的要求。 过程控制仪表包括调节器(也叫控制器)、执行器、操作器,以及可编程调节器等各种新型控制仪表及装置。 过程控制仪表的分类: ●按能源形式分类:液动控制仪表、气动控制仪表和电动控制仪表。 ●按结构形式分类:基地式控制仪表、单元组合式控制仪表、组件组装式控 制仪表、集散控制装置等。 [基地式控制仪表]以指示、记录仪表为主体,附加某些控制机构而组成。 基地式控制仪表特点:—般结构比较简单、价格便宜.它不仅能对某些工艺变量进行指示或记录,而已还具有控制功能,因此它比较适用于单变量的就地控制系统。 目前常使用的XCT系列动圈式控制仪表和TA系列简易式调节器即属此类仪表。 [单元组合式控制仪表]将整套仪表划分成能独立实现一定功能的若干单元,各单元之间采用统一信号进行联系。使用时可根据控制系统的需要,对各单元进行选择和组合,从而构成多种多样的、复杂程度各异的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特点:使用灵活,通用性强,同时,使用、维护更作也很方便。它适用于各种企业的自动控制。 广泛使用的单元组合式控制仪表有电动单元组合仪表(DDZ型)和气动单元组合仪表(QD2型)。 [组件组装式控制仪表]是一种功能分离、结构组件化的成套仪表(或装置)。 它以模拟器件为主,兼用模拟技术和数字技术。整套仪表(或装置)在结构上由控制柜和操作台组成,控制柜内安装的是具有各种功能的组件板,采用高密度安装,结构紧凑。这种控制仪表(或装置)特别适用于要求组成各种复杂控制和集中显示操作的大、中型企业的自动控制系统。 其中国产的TF型、MZ—Ⅲ型以及SPEC200等组装仪表即属此类控制仪表。 ●按信号形式分类:模拟控制仪表和数字控制仪表两大类。其中DDZ型仪表 和QDZ型仪表都属于模拟控制仪表;SLPC可编程调节器、KMM可编程调节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 教案

课程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授课教师审批签字 课题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点动正转控制线路 课时分配理论2节实操4节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绘制、识读电路图、布置图和接线图的原则,为以后学习做准备。 能力目标:学会安装和检修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正转控制线路。 情感目标:养成在日常生活观察事物的习惯,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课前准备工具:电工工具1套、万用表 材料:交流接触器1个、按钮1个、熔断器5个、组合开关1个、端子排1个。设备:电力拖动控制板、操作台。 重点难点重点:按要求正确安装及检修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正转控制线路。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解读原理图。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 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 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本次课的时间安排: 安全教育5分钟 复习提问10 分钟 新课导入 5 分钟 手动正转控制线路15分钟 点动正转控制线路20分钟 布置元器件并画出接线图20分钟 实际训练160分钟 课堂小结3分钟 作业布置2分钟 【安全教育】 1、一律身穿成套工作服进入实训中心。 2、在进行实习操作时禁止进入与该模块无关的场所。 3、实习时要集中精神,不准说嘻笑、打闹 4、严禁任何学生私自启动或分断电源。 5、实习场所、工作台、教室、通道应始终保持整洁,做到文明实习。【复习提问】 1、常用低压电器的符号、用途? 2、熔断器和热继电器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 【新课导入】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各种生产机械的工作性质和加工工艺的不同,使得他们对电动机的控制要求不同,需要的电器类型和数量不同,构成的控制线路也就不同,有的比较简单,有的则相当复杂。但任何复杂的控制线路也是由一些基本控制线路有机地组合起来的。今天我们所要学的是最简单的控制线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正转控制线路授课时间安排 安全教育(5分钟) 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进行复习提问(5分钟) 新课导入(5分钟)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_习题答案_王再英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 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 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参照图1-1。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 分类方法说明: 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 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 (2)随动控制系统 (3)程序控制系统 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

(2)前馈控制系统 (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 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二者之间的关系: 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得性能时更关注其动态特性? 稳态: 对于定值控制,当控制系统输入(设定值和扰动)不变时,整个系统若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系统中各个组成环节暂不动作,它们的输出信号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静态)。 动态: 从外部扰动出现、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自动控制装置开始动作,到整个系统 又建立新的稳态(达到新的平衡)、调节过程结束的这一段时间,整个系统各个环节的状态和参数都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这种状态称为动态。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被控过程常常受到各种振动的影响,不可能一直工作在稳态。只有将控制系统研究与分析的重点放在各个环节的动态特性,才能设计出良好的控制系统。 1-8 评价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常用单项指标有哪些?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解答: 单项性能指标主要有:衰减比、超调量与最大动态偏差、静差、调节时间、振荡频率、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等。

过载保护的连续正转控制线路

课题:连续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日期:班级:姓名: 一、实训目标: 1、了解电动机过载保护的连续正转控制线路结构、工作原理; 2、掌握接线图绘制方法及线路的正确安装。 二、器材准备 转换开关、熔断器、热继电器、接触器、按钮、线排、螺旋刀具、尖嘴钳、单股铜芯线、万用表等 三、理论知识: 1、电路结构及作用 QS:作电源隔离开关 FU1、FU2:分别作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短路保护。 FR:过载保护 SB1、SB2:启动和停止电动机 KM :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停止;还作欠压和失压保护用欠压保护:是指当线路电压下降到某一数值时,电动机能自动脱离电源停转,避免电动机在欠压下运行的一种保护。(一般指低于额定电压的85%) 失压(或零压)保护:是指电动机在正常运行中,由于外界某种原因引起突然断电时,能自动切断电动机电源;当重新供电时,保证电动机不能自行启动的一种保护。 2、控制工作原理: 启动过程: 先合上电源开关 QS 停止过程: 四、实训内容 (一)接线图绘制

(二)安装控制电路 工作原理; 2、配齐元器件,并清点、检测; 3、按布置图固定元器件; 4、根据线路接线图安装电动机控制电路; 5、工艺要求: ①主电路用红线,控制电路用绿线(或蓝线、黄线、黑线)。 ②接线顺序要遵守“先接控制电路,再接主电路”原则。 ③按钮连线时注意停止近钮应为红色,不能接其它接钮,按钮内连线接到线排时还必须 从按钮孔内穿过。 ④接线头的铜芯既不能露得太长,又不能把塑料线压进去。接线处的铜芯要压得紧,不 能轻意就能拉出来。 ⑤如果线头需要缠绕,要顺时针缠绕,并且线要压到垫圈的下面。 ⑥控制电路所线接线必须套上号码管。 ⑦操作要保证首先接线要正确,其次速度要加快,最后工艺要美观。 6、静态检测 1)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控制线路接线情况。检查时,选择电阻挡,并调零。 2)按下启动按钮,阻值从变为,松开启动按钮,阻值为; 3)用螺丝刀按下交流接触器,阻值从变为,松开,阻值为; 4)按下停止按钮的同时,无论启动按钮还是交流接触器按下,阻值均为。 5)将热继电器FR的测试开关打向“右边”同时,无论启动按钮还是交流接触器按下, 阻值均为。 (三)通电试车 为了保证人身安全,要求学生单手操作,在教师监护下进行,观察接触器动作情况。 然后用测电笔检测电动机端三相电源是否正常! 五、线路评分标准六、实训体会

电动机点动控制教学设计

中等职业教育电气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 教学设计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项目二任务四电动机点动正转控制电路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1、清点班级人数, 2、准备好电气元件。 备好设备和教具 安静就坐 营造良 好的课 堂氛围 课 前 准 备(8分钟)1、分好小组(4人/组) 2、分发电工工具 3、准备好电气元件、器材等 4、强调安全规范 总指挥,安排好所 要准备的电气元 件、器材等。 领取工具及 电气元件、器 材等 小组共同 合作,互助 互学,提高 学生对学 习兴趣。 情 景 引 入(5分钟)引入:生活中电动葫芦,并播放视频。 简化控制动画 教师播放视频,并 进行操作过程的讲 解。 操作动画,并进行 简单分析,从何引 出本节课的教学内 容。 通过观看视 频,给学生感 官的认识,设 疑:如何实现 这样的功 能? 观看与思考 引入生活 中的实例, 动画播放、 演示,提高 学生学习 兴趣,从何 调动学生 积极性。

确 立 任 务 (10分钟) 1、原理图及结构 QS:组合开关 SB:启动按钮 FU1、FU2:熔断器 KM:交流接触 器 2、工作原理展示电动机点动原 理图 给学生分析电气图 结构及相应元件作 用 分析控制电路工作 原理 观察、思考电 气图结构,分 析各元件在 电路中所起 的作用 在教师的引 导下,分析电 路工作原理, 与教师一起 总结,并用文 字板书出来。 提高学生 的总结归 纳能力。落 实知识目 标。 任务一:元件检查,安装元件(5分钟) 指导学生安装元件情况及检查元原件小组合作,利 用万用表检 查元件好坏, 教师引导 提示,学生 动手操作, SB (1)启动:按下按钮SB →KM线圈得电→ 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运转 (2)停止:松开按钮SB → KM 线圈失电→ KM主触头断开→电动机停转

点动正转控制线路 实操教案

专业理论/一体化课教案 科目电力拖动与 技能训练 课题:(技能训练) 点动正转控制线路 授课日期 3.7 课时 6 班级12春1班 授 课方式讲授法、演示法作业题数4 拟用 时间 教学目的1、掌握线路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2、掌握线路布线工艺。 3、掌握元器件的布置图与线路接线图的 画法 4、按照原理图进行安装并通电试车 选用教具挂图PPT与黑板结合使用 重 点 点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难点点动控制线路的布线工艺教 学回顾1、点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2、点动正转控制线路的接线图画法 说明 教学过程一、教学回顾 1、点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2、点动正转控制线路的接线图画法 二、线路安装步骤 (一)安装步骤: 1、识读控制电路图,明确线路所用电器元件及作用,熟悉线路的工作原理。 2、根据电路图或元件明细表配齐电器元件,并进行检验。 3、根据电器元件选配安装工具和控制板。 4、严格检查电器元件的电磁机构是否灵活、卡住等现象。用万用表检查电磁线圈的通断情况以及各触头的分合情况。 5、根据电动机容量选配主电路导线的截面。 控制电路导线一般选用截面为1mm2的铜芯线(BVR); 按钮线一般选用截面为0.75mm2的铜芯线(BVR); 接地线一般选用截面不小于1.5mm2的铜芯线(BVR)。 6、接触器的线圈额定电压与电源电压是否一致。 7、根据电路图绘制布置图和接线图,然后按要求在控制板上固定电器元件(电动机除外),并贴上醒目的文字符号。 8、根据接线图布线,同时将剥去绝缘层的两端线头套上标有与电路图相一致编号的编码套管。 9、对电动机的质量进行常规检查。

教学过程10、安装电动机。 11、连接电动机和所有电器元件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 12、连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 13、自检。 14、交验。 15、通电试车。 三、线路安装工艺要求 1、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不得交叉(非交叉不可时,该根导线应在接线端子引出时,就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走线合理)、叠压。 2、布线要横平竖直,分布均匀。变换走向时应垂直。 3、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层。 4、布线顺序一般以接触器为中心,由里向外,由低至高,先控制电路,后主电路进行,以不妨碍后续布线为原则。 5、导线与接线端子或接线桩连接时,不得压绝缘层、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 6、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应保持一致。 7、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多于两根,每节接线端子板上的连接导线一般只允许连接一根。 图2-4 实操接线图 四、巡回指导 1、指导学生对线路的准确安装、布线工艺要求 2、检查学生实操过程中的安全文明生产的规范。 五、评分标准 六、布置作业 撰写点动正转控制线路实训报告 审阅:日期: 年月日

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

课题: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日期:班级:姓名: 一、实训目标: 1、熟悉点动与连续混合运行线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2、掌握线路接线图的绘制方法; 3、掌握电路的正确安装。 二、器材准备 转换开关、熔断器、热继电器、接触器、按钮、线排、螺旋刀具、尖嘴钳、单股铜芯线、万用表等 三、理论知识: 1、电路结构及作用 QS ——名称:作用: FU ——名称:作用: KM ——名称:作用: SB1——名称:作用: SB2——名称:作用: SB3——名称:作用: FR ——名称:作用:2、控制工作原理: 四、实训内容(一)接线图绘制

(二)安装控制电路 1、识读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明确线路所用电器元件及作用,熟悉线路工作原理; 2、配齐元器件,并清点、检测; 3、按布置图固定元器件; 4、根据线路接线图安装电动机控制电路; 5、工艺要求: 1)布线通道尽可能少,同路并行导线集中,单层密排,紧贴安装板面布线。 2)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 3)布线应横平竖直,分布均匀。变换走向时应垂直。 4)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5)布线顺序一般以接触器为中心,由里向外,由低至高。 6)导线与接线端子或接线桩连接时,不得压绝缘层、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 6、静态检测 1)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控制线路接线情况。检查时,选择电阻挡,并调零。 2)按下连续启动按钮,阻值从∞变为1.5K—1.8K,松开连续启动按钮,阻值为∞; 3)用螺丝刀按下交流接触器,阻值从∞变为1.5K—1.8K,松开,阻值为∞; 4)按下点动启动按钮,阻值从∞变为1.5K—1.8K,松开点动启动按钮,阻值为∞; 5)按下停止按钮的同时,无论启动按钮还是交流接触器按下,阻值均为∞; 6)将热继电器FR的测试开关打向“右边”同时,无论启动按钮还是交流接触器按下,阻值均为∞。 (三)通电试车 为了保证人身安全,要求学生单手操作,在教师监护下进行,观察接触器动作情况。然后用测电笔检测电动机端三相电源是否正常! 五、、实训体会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教案

技工学校 一 体 化 教 案 科目: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任课教师:

审阅签名:年月日教学内容:

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及线路安装步骤 一、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线路图的原则 生产机械电器控制线路常用电路图、接线图和布置图来表示。 (一)、电路图:电路图是根据生产机械运动形式对电器控制系统的要求,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器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按照电器设备和电器的工作顺序,详细表示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基本组成和连接关系,而不考虑其实际位置的一种简图。 电路图能充分表达电器设备和电器的用途、作用和工作原理,是电器线路安装、调试和维修的理论依据。 1、绘制、识读电路图的原则: 电路图一般分电源电路、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三部分绘制。 (1)、电源电路画成水平线,三相交流电源相序L1、L2、L3自上而下依次画出,中线N和保护接地PE依次画在相线之下。 直流电源的“+”端画在上边,“-”端在下边画出。 电源开关要水平画出。 (2)、主电路是由主熔断器、接触器的触头、热继电器的热元件以及电动机等组成。 主电路通过的电流是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其电流较大。 主电路要画在电路图的左侧并垂直电源电路。 (3)、辅助电路是由主令电器的触头、接触器线圈及辅助触头、继电器线圈及触头、指示灯和照明灯等组成。 辅助电路通过的电流较小,一般不超过5A。 画辅助电路时要跨接在两相电源线之间,一般按照控制电路、指示电路和照明电路的顺序依次垂直画在主电路图的右侧,且电路中与下边电源线相连的耗能元件(如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指示灯和照明灯等)要画在电路图的下方,而电器的触头要画在耗能元件与上边电源线之间。 为了读图方便,一般按照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排列来表示操作顺序。 2、电路图中,各电器的触头位置都按电路未通电或电器未受外力作用时的常态位置画出。 分析原理时,应从触头的常态位置出发。

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

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 教学要求:掌握基本控制规律的数学表示形式 掌握基本控制规律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掌握气动、电动执行器的组成和特点 了解 DDZ-Ⅲ控制器的组成及特性 掌握工作流量特性和理想流量特性 掌握执行器的选型、气开气闭方式的选择 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方法 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工作过程 重点:基本控制规律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理想流量特性 执行器气开、气闭方式的选择 难点:基本控制规律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直线流量特性分析 执行器气开、气闭方式的正确选择 §3.1 概述 一、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的分类和特点 控制仪表------控制器、执行器、运算器以及可编程控制器等。 按所用能源分类:气动、电动、液动等。电动仪表和气动仪表应用的最多。 按信号类型分类: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气动控制仪表的特点。 电动控制仪表的特点。 模拟式传输信号通常为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其线路简单,操作方便,价格较低模拟式仪表:基地式 单元组合式 组件组装式仪表 数字式传输信号为断续变化的数字量。 现场级数字仪表 可编程调节器 可编程控制器 二、信号制及供电方式 气动控制仪表:0.02~0.1MPa的模拟气压信号,作为仪表间的标准联络信号。 电动控制仪表:0~10mA(DC)电流信号作为电动Ⅱ型仪表的统一标准联络信号,4~20mA(DC)电流信号和1~5V(DC)电压信号确定为过程控制系统

中电动Ⅲ型仪表统一标准的模拟信号。 电动仪表信号之间的传输方式是:进出控制室的传输信号采用电流信号, 控制室内部各仪表间联络信号采用电压信号, 电动仪表的供电方式有交流供电和直流集中供电两种形式。 。 §3.2基本控制规律及其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一、基本控制规律概述 1. 控制规律概述 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正作用控制器:输入e 与输出Δy 的变化方向相同; 反作用控制器:输入e 与输出Δy 变化方向相反。 本节中以正作用的控制器为例进行研究。 工程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控制规律为比例(P )、积分(I )、微分(D )控制规律,简称PID 控制规律,各种控制器的运算规律均由这些基本控制规律组合而成。 2.控制规律的表示形式 PID 控制器的一般形式为: △y =f(e) 几种常用控制规律的微分方程表达式可分别表示为: 比例作用(P ) 比例积分作用(PI ) 比例微分作用(PD ) )(dt de T e K y D P +=? 比例积分微分作用(PID ) )1(0dt de T edt T e K y D t I P ++=?? 二、PID 控制规律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1.比例控制规律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当控制器只具有比例控制规律时,称此控制器为比例控制器。比例控制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为 △ y =K P e K P 是一个重要的系数,它决定了比例控制作用的强弱。 K P 越大,比例控制作用越强。 K P 越小,比例控制作用越弱。 比例作用最大的特点:及时、迅速(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成正比,只要有偏差存在,控 制器输出就会马上与偏差成比例地变化) 2.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对系统控制质量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