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五年级斜面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六年级能量的转换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四年级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三年级搅拌可以加快溶解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评分细则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评分说明 正确使用显微镜 考试要求:安装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切片, 材料用具:显微镜、永久切片、纱布、擦镜纸。 评分细则: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分值评分细则 器材准备取用器材 1 1、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镜筒向前,镜臂向后,将 显微镜从显微镜箱中取出;将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距边 缘7cm左右处,略偏左。 实验操作安装镜头 1 2、由老师安装好物镜,目镜,(手接触镜头玻璃部分的 要扣分)。 对光 3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用手扳物镜转 换的要扣分)。 4、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5、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用手转动反 光镜,看到明亮视野,要能根据光线强弱选择镜面(未 转动反光镜对光的要扣分)。 用低倍镜 观察切片 4 6、用洁净的纱布将永久切片擦干净后放在载物台上;使 标本尽量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固定。 7、两眼从一侧注视物镜;双手顺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 旋;使镜筒徐徐下降,直到物镜头接近玻片标本为止(单 手转动粗准焦螺旋和未注视物镜要扣分)。 8、两眼睁开,一只眼往目镜里看;双手逆时针方向转动 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至看到物像;如果物 像不在视野中央,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用眼 不正确要扣分)。 9、转动细准焦螺旋,直至看到清晰的物像(不能看到清 晰的物像、视野不明亮和不能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的均 要扣分)。 实验习惯整理器材 1 10、取下玻片、目镜,盖上镜头盖,转动转换器,把两 物镜偏到两旁,使镜筒降到最低位置,将显微镜放回显 微镜箱,清理好桌面(整理不到位要扣分)。

试题二观察种子的结构 考试要求:1、认识种子的形态结构; 材料用具:浸软的豆类种子、刀片、镊子、滴管、碘液、解剖盘。评分细则: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分值评分细则 器材准备选用实验 器材 1 1、一次性选取好器材 (漏选器材要扣分)。 实验操作观察豆类 种子 4 2、观察豆类种子的外部形态,能辨认豆类种子。 3、剥去种皮,小心地分开两片子叶(操作不细致导致 子叶破碎要扣分)。 4、观察豆类种子的内部结构。 5、指出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观察玉米 种子 4 6、观察玉米种子的外部形态,纵向剖开玉米种子(横 切要扣分)。 7、在切面上滴上适量碘液,观察切面颜色变化情况。 8、观察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 9、述说:淀粉遇碘液会变蓝,胚乳遇碘液变蓝,说明 种子中含有淀粉。 实验习惯整理器材 1 10、复位器材、将废弃物入废品杯、整理桌面(器材整 理不到位要扣分)。 试题三用显微镜观察永久涂片

实验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实验考核评分标准 1. 用自然过滤法分离Fe(OH)3胶状沉淀。 (1)胶体或胶状沉淀不能直接过滤(应先加热破坏胶体,否则会透滤。稍加热示范即可。若学生不加热便过滤,则提示。) (2)自然过滤(滤纸折叠法、撕去一角、放入漏斗、调节水柱、玻棒引流、“三靠两低”等,先转移溶液、后转移沉淀,每次转移量不能超过滤纸高度的2/3。) 2. 现有由CuSO4与NaHCO3在水中反应制备的Cu2(OH)2CO3沉淀,利用倾析法将其与溶液分离并检查SO42-洗净否。 (1)倾析分离(静置、玻棒引流、蒸馏水洗涤两三遍。) (2)SO 42-检查(用小漏斗过滤法,过滤几滴溶液在试管中,因有CO 3 2-、需加几滴HNO 3 、 再加几滴BaCl2溶液检查。) 3. 在不增加溶液体积前提下除去硫酸亚铁铵过饱和溶液中的不溶性杂质。 热过滤操作(加热使硫酸亚铁铵晶体溶解完全、选无颈漏斗并注意预热、过滤时每次转移少量溶液、烧杯中剩余溶液保持加热。注意题目的前提条件,必要时提醒学生80°C以上硫酸亚铁铵晶体会溶解完全。) 4. 将CuSO4·5H2O晶体与母液分离并用乙醇洗涤晶体。 (1)抽滤操作(滤纸大小、润湿滤纸、稍抽气使滤纸紧贴、玻棒引流、注意加入的溶液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开大水龙头抽滤、滤饼要较均匀地铺满漏斗底、用药勺压实滤饼、抽滤至干、先拔橡皮管再关水龙头、玻棒轻轻揭起滤纸边、取出滤纸与沉淀、滤液从抽滤瓶的上口倒出。) (2)洗涤操作(2种方法:沉淀较多时,拔掉橡皮管暂停抽滤、加入洗涤剂洗涤;沉淀较少时,关小水龙头、加入洗涤剂洗涤。我们要求用前一种方法,所以要求学生过滤较多晶体。) 5. 将预先已称好的10.0 g CuSO4·5H2O晶体重结晶。 重结晶操作(按1:1量好10mL蒸馏水,先加部分水、几滴H2SO4,加热至沸,若晶体未完全溶解,则用滴管逐滴加水至晶体刚好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然后用水冷却或自然冷却。注:不允许浓缩、不用过滤。) 6. 水浴蒸发浓缩制备CuSO4·5H2O晶体。 (1)水浴加热(500 mL大烧杯、水量为其容量的1/2~2/3。) (2)蒸发浓缩(蒸发皿。先加硫酸酸化再加热、前期搅拌、发现有晶体析出时停止搅拌,浓缩至表面出现一层完整的晶膜即停止加热浓缩。) 7. 称取5.0 g NaCl固体并将其溶解。 (1)电子秤的使用(注意:不能用滤纸称量、不能将试剂撒在电子秤上。) (2)固体试剂的取用(试剂瓶盖子反过来放在实验台上、用干净药勺取试剂、取出试剂后立即盖紧瓶盖、取多的药品不能倒回原瓶) (3)固体溶解(加热、搅拌) 8. 将15.0 mL 0.1 mol/L Fe2(SO4)3溶液沉淀完全。 (1)沉淀操作(煮沸后边搅拌边滴加NaOH溶液、双手并用。沉淀完全后要煮沸一段时间,要学生口头说明即可。)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材料及现象 1-2、种植我们的植物 实验内容:观察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的变化 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土壤、水 实验步骤: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观察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1-3、我们先看到了根 实验内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实验材料:1 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1棵、植物油、水、记号笔 实验步骤: 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使根完全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茎越长越高 实验内容:研究茎的作用 实验材料:1 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小刀 实验步骤: 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芹菜变红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也是红的。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1、温度和温度计实验内容:比较水的冷热实验材料: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实验步骤: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2、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 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和3 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3、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 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和4 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实验现象:第一次用手指感受4杯水的温度: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 号杯的水比2 号杯的水冷;第二次用手指感受4 杯水的温度:4号杯的水热,1 号杯的水冷,2 号杯的水比3 号杯的水冷。 实验结论:同样的四杯水,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有时是不准确、不可靠的。 3-2、测量水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气温计、室温计、体温计 实验内容:测量水的温度 1 杯自来水、1杯温水、1 杯烫手的热水、1杯热水瓶里的热水、4 支 实验材 料: 温度计 实验步骤: 1、在桌上放1杯自来水、1杯温水、1杯烫手的热水、1杯热水瓶里的热水,分别标上1、 2、 3、4 号。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与评分表

后白塔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 气体的热胀冷缩 (四年下册) 班别姓名座号成绩 完成下列操作 1、讲述仪器用品名称(20分) ①烧瓶(10分)②水槽(或烧杯)(5分)③气球(5分) 2、气球受热的变化(40分) ①在烧瓶口上套一个小气球(20分) ②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大小变化(20分) 3、气球受冷的变化(30分) ①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大小变化(15分) ②解释气球大小变化的原因(15分) 4、整理仪器(10分) 仪器用品能整齐放回原处 实验记录 气球大小变化证明:

后白塔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评分表 试题:气体的热胀冷缩 (四年下册) 学校:班级:考核日期:年月日

监考员签名: 后白塔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 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 (三年下册) 班别姓名座号成绩 完成下列操作 1.讲述仪器用品名称(20分) ①条形磁铁(10分) ②指出一块条形磁铁的南极和北极(涂色的条形磁铁)(10分)2.观察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35分) ①将两块涂色的条形磁铁两极相互接近,观察发生的现象(20分) ②判断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结果,填写实验记录(15分) 3、判断未涂色条形磁铁的南极和北极(35分)

①将涂色条形磁铁与未涂色条形磁铁靠近(10分) ②判断未涂色条形磁铁的南极和北极,用S和N标上记号(15分)4.整理仪器(10分) 仪器用品整齐放回原处。 实验记录 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极相互,异极相互 后白塔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评分表 试题: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 (三年下册) 学校:班级:考核日期:年月日

监考员签名: 后白塔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技能操作测试试题班别姓名座号成绩 实验目的: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定滑轮、铁架台、测力计、杠杆尺、钩码等。 实验步骤: 1、用测力计提起50克的钩码,测出所用的拉力。 2、用定滑轮提起50克的钩码,测出所用的拉力。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步骤

四年级下册实验、活动、制作及仪器认识使用 实验 1(教材实验)(第 1 课) 实验名称:液体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材料:玻璃小药瓶、插有细管的瓶塞、红(蓝)墨水、酱油或醋、热水、冷水、烧杯 实验过程: 1.把小药瓶中加满红墨水,盖上瓶塞放入热水中。发现液面上升。 2.再把小药瓶放入冷水中,发现液面下降。 3.用酱油或醋再重复以上实验。 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防止被热水烫伤 实验 2(拓展制作)(第 1 课) 制作名称:自制温度计 制作材料: 教参 16页 自制温度计 【制作材料】找一个盛过青霉素的小瓶,准备一支用完了的透明针管中性笔芯(含笔尖密封的塑料帽)和一杯茶水。 【制作方法】 1.把针管笔尖从橡皮瓶盖下部穿向上部(可用铁圆规脚先打一个小孔,但要确保笔芯与瓶 盖密合),套上密封塑料帽。 2.把茶水倒一些到小瓶内盛满,滴一滴红墨水或蓝墨水将水染色。 3.盖上插有笔芯的橡皮瓶盖,并盖紧,以保证密封性,注意不要弄湿桌面。自制温度计 就这样做成了。 4.然后,将小瓶先放入预制温度的热水里,后放入预制温度的冷水里,观察到的水柱变化 范围,划上相应刻度,根据两次温度差值均分标记范围的刻度,这样一个简单测量温度的温度 计就制作成功了。 实验 3(教材实验)(第 2 课) 实验名称:气体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材料】锥形瓶、大烧杯、小气球、开水、冷水 【实验操作】 1.把小气球的口套在锥形瓶口并用细线扎紧。 2.把锥形瓶放入烧杯后,向烧杯内倒开水。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 3.把锥形瓶从烧杯中取出,放入装冷水的烧杯,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原来垂下的气球慢慢胀大竖立起来。把锥形瓶从烧杯中取出后,放入装冷水的烧杯,气球又迅速变小。 【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注意事项 ] 1.气球准备用过的。 2.锥形瓶与气球的连接处不能漏气。为使现象明显,可预先向瓶内吹一些气。

初中生物实验考试评分标准

初中生物实验考试评分标准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准备:显微镜、生物标本、擦镜纸、纱布 1、安放和取镜:左手托住镜座,右手握住镜臂,镜臂朝向自己,将显微镜放在实验桌略偏左的位置。 2、对光:(1)调节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在转动转换器时不要直接扳动物镜)(2) 调节遮光器选择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3)调节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而不刺眼的视野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 把载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4、调节观察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侧面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标本)。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看的更加清晰。 5、整理 实验完毕将显微镜的物镜转至两侧将镜筒下降到最低,用纱布将显微镜擦干净,并将其它实验材料放回原处。 二、观察植物细胞(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并观察,主要考察制作) 实验准备:洋葱、清水、稀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一、擦(擦盖玻片和载玻片)二、滴(滴在载玻片中央)三、取(取得大小要适中) 四、浸(用镊子夹起洋葱表皮浸泡在水中)五、盖(必须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并让其一侧先接触水滴之 后再慢慢放平,防止产生气泡,然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六、染(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然后用吸水纸擦去多余的染色液)七、观察(与实验一相同)八、整理(与实验一相同) 三、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并观察(该实验要求与实验二相同) 实验准备:生理盐水(0.9%)、稀碘液、消毒牙签、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 微镜 实验步骤为:一、擦(擦盖玻片和载玻片) 二、滴(将0.9%的生理盐水滴在载玻片的中央,其生理盐水的作用是防止细胞改变形状)三、刮(先漱口再用消毒牙签在自己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四、五、六、七、八与实验二相同。 四、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实验准备:人体的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显微镜 实验准备:浸软的菜豆(大豆、花生)种子,浸软的玉米(或小麦等)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 碘液 方法步骤: 1.取一粒浸软的蚕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以及种皮上的黑色眉状的种脐和种孔。用手挤压这颗种子, 水从哪里冒出来? 2.剥掉种皮,观察胚。首先看到的是子叶,数一数有几片。 分开子叶,用放大镜辨认胚芽、胚根和胚轴的位置,想一想、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子叶:贮藏着营养物质。 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胚根:将来发育成根 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二、观察玉米种子的外形和结构 1.取一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试一试,能否将果皮和种皮分开?不能。 2.用刀片将玉米种子纵向切开。 3.用放大镜观察辨认胚乳、胚芽、胚根、胚轴、子叶的位置。 4.在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稀碘液,观察哪部分被染成了蓝色。想一想,玉米种子胚乳里主要贮存的是哪一种营养物质? 胚乳被染成蓝色,胚乳里主要贮存的是淀粉。 讨论 1.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里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 2.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里,营养物质分别贮存在什么地方? 最后将实验材料进行整理。 六、观察叶片的结构 实验准备:新鲜叶片(菠菜、槐树叶)、显微镜、双面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盛有清水的培

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考试试题评分标准及评分表

通知 各中学教导处: 今发给您高中实验考评分标准,请在考试前印发给评分老师。(附各科评分标准) 长教院教研室 2008.4.30 2008年上海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结业)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考试试题评分标准及评分表 说明:请监考教师将评分表打分后贴在学生试卷上。 物理A组物理B组 物理C组物理D组

物理DI组物理DII组 1.实验共分A、B、C、D四组。根据当前学校的实际,本次试题为D组增设D I、D II 两组,选用D或D I、D II中的哪一组,由区(县)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连接正确是指它们的连接方式、正负接线柱和量程都正确。 3.A—D各组第3题,应让学生在指出装置中的错误或识别指定的传感器的要求中,任选其中一项。对于指出装置中的错误,只要求从2个存在错误的装置中,任意指出其中一个装置中存在的错误,并说明正确的装置要求(写在试卷上),不必动手操作; 对于传感器的识别,只要求学生能从所给出的4类传感器中,指认监考教师所指定的某一类传感器。 4.未整理器材扣1分。 A—D各组第3题的装置说明 A—D各组第3题由监考教师按下述要求在考前准备。 A组第3题 (1)在“用多用表测电压”实验装置中:实验时红表笔插于“-”插孔、黑表笔插于“+” 插孔。 (2)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装置中:橡皮筋的活动端明显偏离指定的标记点O。 (3)识别:在位移传感器(发射器、接收器)、光电门传感器、力传感器、压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磁传感器和电压(电流)传感器等各类传感器中,任选四类,每类1个,并分别用纸条标示为A、B、C、D。在上述所选定的A、B、C、D四类传感器中,要求指认监考教师所指定的某类传感器。 B组第3题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 主讲:安仁教师进修学校李永萍 美国科学教育专家、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兰本达教授认为:如果一切知识是权威给的,是自上而下的,那是封建思想,这样,学得了知识的同时,也继承了封建思想。她主张让学生花力气去寻找,知识是学生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的。教师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这是她自己教学的“信条”。她认为,重复成人的语言不能产生思维,只能是记忆。要让儿童把自己感觉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表达出来,这一过程实际是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感知到思维,由个人的片面认识发展为集体的全面的认识的过程,这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是要挣扎的,要通过大脑的积极活动的。因此,在兰本达看来,教学的过程主要是学生的“做”和“说”的过程,而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孩子们提供有结构的实物材料和组织参与学生的研讨。当教师一味地“讲”时,孩子们注意的焦点放在接收和处理教师所讲的内容上,这会有很大的消极作用。而当孩子们面临着困难和问题时,教师教会他们处理和控制材料的方法,指导他们运用这些材料自己去解决问题。此时,孩子们会全神贯注地去“发现”和“创造”,他们学会思索并采取行动,思维产生行动,行动引发思维,这个过程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而实验能力正是创造能力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本身具有生动、新奇、鲜明的特征,小学生们对“动手做”的实验都很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直接动力,甚至会从中留下终身难忘的经历,激发他们潜在的勤奋和探究科学问题的毅力。因此,实验在科学课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搞好科学课实验教学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2、实验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实验具有探究性,它能使学生在提取生活事实的基础上,对照已建立的原有概念,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通过独立操作工具或仪器,进行探究性的验证,自主发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实验具有重复性,它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使知识有序再现,供学生反复观察、思考;实验具有趣味性,它能使学生怀着对自己提出的假设是否成立的强烈兴趣,在验证实验中发现需要的证据;实验具有实践性,它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到有关知识客体的真实、形象、生动的

初中生物学实验考查评分标准

2016年济南市初中学生生物学科实验能力考查 评分标准 生物试题一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 考查教师签名 说明: 1.考查时间为10分钟。 2.每个评分点中,如有严重错误或造成仪器损坏的得0分(序号前的“□”用来标注“√”“×”,以利于在考核中记录)。 2016年济南市初中学生生物学科实验能力考查 评分标准

生物试题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考查教师签名说明: 1.考查时间为10分钟。 2.每个评分点中,如有严重错误或造成仪器损坏的得0分(序号前的“□”用来标注“√”“×”,以利于在考核中记录)。 2016年济南市初中学生生物学科实验能力考查 评分标准 生物试题三观察鲫鱼

考查教师签名说明: 1.考查时间为10分钟。 2.每个评分点中,如有严重错误或造成仪器损坏的得0分(序号前的“□”用来标注“√”“×”,以利于在考核中记录)。 2016年济南市初中学生生物学科实验能力考查 评分标准 生物试题四观察小肠的结构

考查教师签名说明: 1.考查时间为10分钟。 2.每个评分点中,如有严重错误或造成仪器损坏的得0分(序号前的“□”用来标注“√”“×”,以利于在考核中记录)。 2016年济南市初中学生生物学科实验能力考查 评分标准 生物试题五观察血液的流动

考查教师签名 说明: 1.考查时间为10分钟。 2.每个评分点中,如有严重错误或造成仪器损坏的得0分(序号前的“□”用来标注“√”“×”,以利于在考核中记录)。 2016年济南市初中学生生物学科实验能力考查 评分标准 生物试题六观察花的结构

考查教师签名 说明: 1.考查时间为10分钟。 2.每个评分点中,如有严重错误或造成仪器损坏的得0分。(序号前的“□”用来标注“√”“×”,利于在考核中记录。)

2016化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附件2: 赣州市化学实验操作题库及评分标准 一、实验名称:粗盐提纯 实验要求:1、正确取用液体药品 2、正确使用酒精灯加热 3、正确地进行过滤操作 4、正确进行蒸发操作 5、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10分钟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圈)、漏斗、滤纸、酒精灯、坩埚、坩埚钳、胶头滴管、小烧杯、玻璃棒、石棉网、试管刷、抹布 实验药品:粗盐水(实验时尽量少取些盐水,能满足实验演示即可。)

二、实验名称: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条件 实验要求:1、正确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条件,观察相关反应的现象 2、正确取用固体药品以及液体药品 3、正确使用酒精灯 4、在评分表中写出相关结论 5、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10分钟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药匙、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火柴 实验药品: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三、实验名称: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实验要求:1、正确地倾倒和滴加液体药品 2、正确地使用pH试纸 3、能正确地鉴别物质 4、在实验记录表中正确地注明鉴别结果并写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所测碳酸钠溶液的pH 5、实验后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10分钟 实验器材: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表面皿、pH试纸、滤纸、标签纸、水槽、试管刷、试管架、废液缸、抹布 实验药品: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待鉴别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试剂瓶上分别贴上标签并注明“样品1”和“样品2”,要求考生取样品时用对应的贴有“样品1”和“样品2”标签的试管)

四、实验名称:酸(稀硫酸)的性质 实验要求:1、正确取用固体和液体药品 2、掌握试管振荡方法 3、通过3个实验证明酸通性中的三个不同的性质 4、实验完毕,用文字简述实验中体现出的酸的性质 5、规范操作,确保安全,实验后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10分钟 实验器材:试管5支、滴瓶2只(内盛试剂)、药匙(或镊子)1把、水槽、试管刷 实验药品:稀硫酸、石蕊试液、碳酸钠溶液、锌粒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 1、空气占据空间(三上4.6-4.7) 实验课题: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器材:烧杯、水槽、餐巾纸、水。 操作步骤: 1.将水槽装上水。 2.将餐巾纸塞进烧杯内,紧贴在烧杯底部。 3.将烧杯口朝下,竖直扣入水槽中,观察实验现象。 4.把烧杯竖直地从水槽中提出来,观察烧杯内的纸湿了吗? 实验结论: 空气占据空间。 注意事项: 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将烧杯从水槽中提出来时,烧杯不能倾斜。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2、测量水的温度(三下3.2) 实验课题: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操作步骤: 1.将一个烧杯盛冷水,一个烧杯盛热水。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冷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冷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4.测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热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实验结论: 实验测得冷水的温度是(),热水的温度是()。 注意事项: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时,下端不能碰到烧杯的底与壁。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3、磁铁的性质(三下4.2-4.4) 实验课题:磁铁的性质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2块、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塑料小车2个。 操作步骤: 1.吸铁实验:把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放在桌面上,用磁铁的一端去吸,观察实验现象。 2.同极作用: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观察实验现象。 3.异极作用: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磁铁能吸铁;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小学科学所有实验操作

2、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课题: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操作步骤: 1、将一个烧杯盛冷水,一个烧杯盛热水。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冷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冷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4、测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热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实验结论: 实验测得冷水的温度是(),热水的温度是()。 注意事项: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时,下端不能碰到烧杯的底与壁。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3、磁铁的性质 实验课题:磁铁的性质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2块、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塑料小车2个。 操作步骤: 1、吸铁实验:把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放在桌面上,用磁铁的一端去吸,观察实验现象。 2、同极作用: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观察实验现象。 3、异极作用: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磁铁能吸铁;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注意事项: 1、磁铁容易摔坏,要注意拿好拿稳磁铁。 2、做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3、整理仪器和实验桌。 4、用指南针定方向 实验课题:用指南针定方向 实验器材:指南针 操作步骤: 1、检查指南针是否完好。 2、把指南针盒放平,让指南针自由转动。 3、待指南针的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 4、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实验结论: 用指南针能确定东、西、南、北方向。 注意事项: 1、指南针要轻拿轻放。 2、指南针盒要放平。 3、整理仪器和实验桌。 5、高锰酸钾的溶解 实验课题:高锰酸钾的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高锰酸钾、水 操作步骤: 1、将烧杯装上水。 2、将高锰酸钾药品放入烧杯里。 3、用玻璃棒搅拌。 4、观察高锰酸钾药品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实验结论: 高锰酸钾能在水中溶解。 注意事项: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内容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内容、材料及现象 实验内容:观察金鱼的呼吸 实验材料:2条小金鱼或鲫鱼、玻璃缸、滴管、食用色水、鱼食、镊子 实验步骤: 1、用肉眼观察金鱼的身体和运动。 2、轻轻地往鱼缸里放几粒鱼食,观察金鱼的捕食。 3、用滴管吸一些红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悄悄地伸入水中,在鱼的嘴前面挤出红水,观察鱼鳃的活动。 实验现象:金鱼生活在水中,身上有鳞片,用鱼鳍游泳,用腮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 实验内容:比较硬度 实验材料: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各两根 实验步骤: 1、准备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各两根。 2、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三种材料的平面处,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3、根据观察到的结果,将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实验现象:铁钉能在木条、卡纸、塑料尺上刻划出条痕;塑料尺只能在木条、卡纸上刻划出条痕;木条只能在卡纸上刻划出条痕;卡纸不能在其它三种材料上刻划出条痕, 实验结论:4种材料硬度的排序是:铁钉、塑料尺、木条和卡纸。 实验内容:谁更柔韧 实验材料:4根相同宽度、厚度的木条、铁片、塑料条和卡纸条、回形针、钩码 实验步骤: 1、把4根相同宽度、厚度的木条、铁片、塑料条和卡纸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的距离,做好记录。(可以在桌子的一侧粘一张纸,分别标上尺子没有伸出桌面时重物的位置和弯曲后到达的位置,然后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 2、分别测量木条、铁片、塑料条和卡纸条伸出桌面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去的距离,做好记录。 3、根据弯曲度的大小,即物品的弯曲程度越大,说明构成物品材料的韧性越好,得出4种材料韧性的排序。 实验现象:塑料尺的弯曲程度最大。 实验结论:不同的物体韧性是不同的,上述四种材料中,塑料尺的韧性最好。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一) 观察叶的下表皮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完成下列操作 1、组装、调试显微镜。(30分) 2、制作下表皮装片。(30分) 3、观察。(30分) 4、整理仪器。(10分)———————————————————— 考生在考核前填写上姓名按虚线撕下把评分表交给监考老师评分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一)教师评分表 观察叶的下表皮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1、组装、调试显微镜(30分): ①正确取放显微镜(10分) ②组装显微镜,升高镜筒(10分) ③正确对光、光亮合适(10分)。 2、制作下表皮装片(30分): ①正确撕取(芥兰或蚕豆)叶的下表皮(10分)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放入下表皮,盖上盖玻片(10分) ③临时装片无气泡(10分)。 3、观察(30分): ①低倍镜下见到下表皮,对焦清晰(10分) ②气孔在视野中央(10分)

③换上高倍镜看气孔(10分)。 4、整理仪器(10分): ①将显微镜复原,安放好(5分) ③清洁载玻片,盖玻片及桌面(5分)。 整理(1分) 显微镜复原:取下装片,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离通光孔,镜筒降到最低位置,将反光镜竖直。洗净并擦干盖玻片和载玻片。材料用具摆放整齐,擦拭桌面。 考核监考员签名:年月日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二)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完成下列操作 1、组装、调试显微镜。(30分)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40分) 3、观察。(20分) 4、整理仪器。(10分) ————————————————————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二)教师评分表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1、组装、调试显微镜(30分): ①正确取放显微镜(10分); ②组装显微镜,升高镜筒(10分);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评分细则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评分 细则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 化学试题1 氢氧化钙完全变质的实验探究 一、实验原理:探究氢氧化钙是否变质并证明固体的组成成分。 二、实验用品:稀盐酸(1:4,盛于滴瓶中)、完全变质氢氧化钙固体样 品(盛于广口瓶中)、酚酞试液(盛于滴瓶中)、药匙、试管(Ф20×200mm)2支、试管架、U形纸槽、洁净的白纸、小烧杯 (100ml;盛蒸馏水)、滴管(置于一烧杯中)、试管刷、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化学试题2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一、实验原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 二、实验用品:硫酸铜溶液(盛于125ml细口瓶中)、铁钉、托盘天 平、白纸2张(10cm×10cm)、镊子、烧杯(100mL)、量筒(10 mL)、胶头滴管(置于一烧杯中)、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四川省二0一三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三) 酸性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 一、实验目的:观察酸性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二、实验用品:酸性硫酸铜溶液(硫酸铜饱和溶液与1:4的硫酸溶液按 5:1配制)、10%氢氧化钠溶液、试管架、试管(Ф15mm×150mm)一支、滴管(置于一烧杯中)、试管刷、抹布、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学校报名号姓名抽签号 四川省二〇一五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四) 液体药品的量取 (考试时间:10 分钟) 一、实验目的:准确量取10mL 蒸馏水 二、实验用品:量筒(10 mL)、胶头滴管(置于一烧杯中)、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蒸馏水(盛于细口瓶中) 监考教师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实验) 一、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课题: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器材:烧杯、水槽、餐巾纸、水。 操作步骤: 1、将水槽装上水。 2、将餐巾纸塞进烧杯内,紧贴在烧杯底部。 3、将烧杯口朝下,竖直扣入水槽中,观察实验现象。 4、把烧杯竖直地从水槽中提出来,观察烧杯内的纸湿了吗? 实验结论: 空气占据空间。 注意事项: 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将烧杯从水槽中提出来时,烧杯不能倾斜。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二、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课题: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操作步骤: 1、将一个烧杯盛冷水,一个烧杯盛热水。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冷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冷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4、测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热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实验结论: 实验测得冷水的温度是(),热水的温度是()。 注意事项: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时,下端不能碰到烧杯的底与壁。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三、磁铁的性质 实验课题:磁铁的性质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2块、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塑料小车2个。 操作步骤: 1、吸铁实验:把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放在桌面上,用磁铁的一端去吸,观察实验现象。 2、同极作用: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观察实验现象。 3、异极作用: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磁铁能吸铁;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陕西省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实验操作试题全与评分细则

试题一观察番茄果肉细胞

试题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试题三观察叶片下表皮的结构 考核项目操作标准满分 检查实验材料用品(1分)检查实验用品是否完备,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经老师同意后 开始实验。 1分 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果(8分)1.调试显微镜 将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的适当位置。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 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直至看到明亮的视野。 1分 2.制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平放在实验台 上,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把撕取的一小块叶下表皮放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 展平。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然后慢慢放平, 避免出现气泡。 3分 3.观察 把制作的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使视野中央 能见到清晰的叶下表皮结构。 2分 实验结果:正确标出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和气孔的名称。 植物叶片下表皮结构简图 2分 整理实验用品(1分)1.将实验用品清理干净,显微镜复原,放在指定的位置。 2.材料用具摆放整齐,桌面保持整洁。 3.举手向老师示意,经老师同意后离开。 1分 合计10分

试题四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考查项目操作标准满分 检查实验材料用品(1分)检查实验用品是否完备,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经老师同意后开 始实验。 1分 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果(8分)1.调试显微镜 将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适当的位置,将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 节光圈和反光镜,看到白亮圆形视野。 2分 2.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用低倍镜观察,调焦清晰。视野中能见到红细胞和白细胞,并使 白细胞居于视野中央。 3分实验结果:标出图中各细胞的名称并回答表格中问题。 红细胞 白细胞 人体血细胞模式图 特点 类型 形状、大小细胞核数量红细胞两面凹的圆盘状,小无多 白细胞球形或椭球形,大有少 3分 整理实验用品(1分)1.将显微镜复原,放在指定的位置。 2.材料用品摆放整齐,桌面保持整洁。 3.举手向老师示意,经老师同意后离开。 1分 合计10分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

实验题目: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常温水一杯、60--80摄氏度的水一杯

实验题目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两个标有磁极的条形磁铁2个 顺序操作步骤满分评分标准得分1 检查实验器材1分 不检查不得分 2 磁铁同极接近会 有什么现象3分 S---S N---N 接近会有什么现象 3 磁铁异极接近会 有什么现象3分 N---S S---N 接近会有什么现象 5 实验现象及结论 2分 磁铁两极相互接近时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6 整理实验器材 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实验题目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器材烧瓶、带玻璃管的胶塞、红色水、冷、热水、大烧杯2个顺序操作步骤满分评分标准得分1 检查实验器材1分 不检查不得分 2 给烧瓶中的液体 加热并观察现 象。 3分 把红线放在红色液面 处,用热水给烧瓶里 的液体加热,并观察 变化现象 3 给烧瓶中的液体 降温,并观察现 象。 3分 用冷水给烧瓶里的液 体降温,并说出现象。 5 实验现象及结论2分液体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6 整理实验器材 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实验题目:观察铜球(固体)的热胀冷缩的实验 实验器材: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水槽﹑水﹑酒精灯﹑火柴

实验题目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器材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盒、干电池各2个、电线4-6根顺序操作步骤满分评分标准得分1 检查实验器材1分不检查不得分 2 用提供的器材连 接一个简单电路3分用1节电池、2根电 线、1个灯泡连接一个 简单电路,并使小灯 泡发光。 3 用提供的器材连 接一个使小灯泡 发光的电路。3分用2节电池、再连接 成一个简单电路,并 使小灯泡发光。 5 实验现象及结论2分学生比较电池的数量 与小灯泡亮度的关 系。 6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 评分标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与物距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3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3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开关,若干条导线。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定值电阻三个(5Ω、10Ω、15Ω),开关,导线若干,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20Ω)。预接电路(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待用)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 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 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 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 5、实验过程: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 3、不改变的条件: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 _。 4、操作方法: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 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 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 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 小; 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请你仔细分析实验结果,说说你的发现: 利用斜面可以省力,而且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报纸、白纸、小木块、大头针 4、变量:纸的不同(白纸和报纸) 5、常量:纸的大小、小木块之间的距离(桥墩的距离) 6、实验过程:①用两块小木块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 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大头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 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 系吗? 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 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 电流强度、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①把导线在铁芯上绕20圈,接上电池 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②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 根大头针; ③把导线在铁芯上绕8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 根大头针; ④比较三次电磁铁吸的大头针的数量,得出结论。 (结论:电磁铁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越大,圈数越 少,磁力越小。) 五、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电流强度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的强度大小有 关系吗? 2、我的假设:电流越强,磁力越大;电流越弱,磁力 越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电流的强度(电池的数量)。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一节电池;②两节电池;③ 三节电池。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 线圈的圈数、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①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一节 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②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两节电池后,能吸引 多少根大头针; ③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三节电池后,能吸引 多少根大头针; ④比较三次电磁铁吸的大头针的数量,得出结论。 (结论:电磁铁的电流越强,磁力越 大,电流越弱,磁力越小。) 六、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 关。(电池的接法、线圈缠绕方向) 1、实验问题: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是否有 关? 2、变量:电池正负极的方向。 3、常量:线圈缠绕方向、指南针、铁钉 4、实验过程:①把线圈缠绕在铁钉上,接上电池后, 利用指南针观察钉尖的磁极; ②交换电池的正负极方向,利用指南针观察钉尖的磁 极方向; ③比较两次实验中钉尖的磁极方向,得出结论。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三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实验步骤:100ml量筒、一定量的水。 实验过程: 1、将量筒放平稳,倒入一定量的水。 2、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视线与量筒水的凹面最低处 保持水平)。 3、整理器材。 实验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器材:水槽、水、木块、金属块、塑料块。 实验步骤: 页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