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法因式分解教案

公式法因式分解教案
公式法因式分解教案

§2.3.1 分解因式

运用公式法(一)舞钢市枣林乡中学乔庆黎

§2.3.1 运用公式法(一)

课题

§2.3.1 运用公式法(一)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3.使学生了解,提公因式法是分解因式的首先考虑的方法,再考虑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对平方差公式特点的辨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训练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运用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引导学生逆用乘法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同时让学生了解换元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三教学难点

将某些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培养学生多步骤分解因式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法

五教具准备

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前两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

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Ⅱ.新课讲解

[师]1.请看乘法公式 (a +b )(a -b )=a 2-b 2

(1)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 a 2-b 2=(a +b )(a -b ) (2)

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

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生]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因此是因式分解.

[师]对,是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1)个等式可以看作是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2.公式讲解

[师]请大家观察式子a 2-b 2,找出它的特点.

[生]是一个二项式,每项都可以化成整式的平方,整体来看是两个整式的平方差.

[师]如果一个二项式,它能够化成两个整式的平方差,就可以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分解成两个整式的和与差的积.

练习:下列多项式可不可以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3.例题讲解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

19x — (2)22+—9x y (3)25-16x 2;

(4)9a 2-4

1

b 2.

解: (1) 2

19x —=221(3)(13)(13)x x x -=-+

(2)22+—9x y =22(3)(3)(3)y x y x y x -=-+

(3)25-16x 2=52-(4x )2=(5+4x )(5-4x );

22x y

+22x y -+22x y --22

()x y --

(4)9a 2-4

1b 2.= 22111

222(3)()(3)(3)a b a b a b -=-+ 4.拓展练习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22a b m - (2)22()x a b c -+- (3)441681x y -+

(4)22()()x y z x y z ++--- (5)4481x y - (6)42416a b - 5.拔高联系 (1)53a a - (2)644x x - (3) 2(1)(1)x b x -+- (4) 222222()()a b b c +-+

Ⅲ.课时小结

我们已学习过的因式分解方法有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平方差公式法.如果多项式各项含有公因式,则第一步是提公因式,然后看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若符合则继续进行.

第一步分解因式以后,所含的多项式还可以继续分解,则需要进一步分解因式,直到每个多项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Ⅳ.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典中点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专训3 活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的六种技巧

典中点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专训3 活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的六种技巧 ?名师点金? 乘法公式是指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公式可以正用,也可以逆用.在使用公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公式中的字母a,b 可以是任意一个式子;(2)公式可以连续使用;(3)要掌握好公式中各项的关系及整个公式的结构特点;(4)在运用公式时要学会运用一些变形技巧。 技巧1:巧用乘法公式求式子的值 1.已知(a+b)2=7,(a-b)2=4.求a 2+b 2和ab 的值 2.已知x x 1+ ,求441x x +的值 技巧2:巧用乘法公式进行简便运算 3.计算 (1)1982 (2)20172-2016×2018; (3)1002-992+982-972+…+42-32+22-1

技巧3:巧用乘法公式解决整除问题 4.对任意正整数n,整式(3n+1)(3n-1)-(3-n)(3+n)是不是10的倍数?为什么? 技巧4:应用乘法公式巧定个位数字 5.试求(2+1)(22+1)(24+1)…(232+1)+1的个位数字。 技巧5:巧用乘法公式解决复杂问题(换元法) 6.计算2 201820182018201620182017222 -+的值。 技巧6:巧用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分类讨论思想) 7.王老师在一次团体操队列队形设计中,先让全体队员排成一方阵(行与列的人数一样多的队形,且总人数 不少于25人),人数正好够用,然后再进行各种队形变化,其中有一个队形需分为5人一组,手执彩带进行队形变换,在讨论分组方案时,有人说现在的队员人数按5人一组分将多出3人,你说这可能吗?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教材分析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及地位 本章属于《课程标准》中的 “数与代数”领域,其核心知识是:整式的乘除运算和因式分解。这些知识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列代数式、整式加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及不等式的基础引入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又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因此,本章在初中学段占有重要地位。 2、本章教学内容 在学习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下: 从 上 面 可 以 看出,本章内容的突出的特点是:内容联系紧密、以运算为主。全章紧紧围绕整式的乘除运算,分层递进,层层深入。在整式的乘除中,单项式的乘除是关键,这是因为其他乘除都要转化为单项式除法。实际上,单项式的乘除进行的是幂的运算与有理数的运算,因此幂的运算是学好整式乘除的基础。 3 、教学目标

⑴解析每个目标 ①目标1中《课标》对整式乘法运算的要求——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是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难度作一个要求。 ②目标2中对乘法公式的要求不仅是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更要引起老师们注意的是,目标要求会“推导”乘法公式,因此在教学中要从代数、几何多个角度出发推导公式。 ③目标3中,《课标》要求: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分解因式(指数是正整数)。首先初中阶段对分解因式只要求掌握两种方法,而对于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则不做要求;其次,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如把多项式a8-1分解因式则是超课标了;最后,多项式中的字母指数仅限于正整数的情况,不考虑指数是负数,分数或字母的情况。而在学习过程中比克标的要求要高一些,通过教学我们要让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从中体会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的辨证思想。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和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数学书P172选学部分中提到了“十字相乘法”),渗透特殊到一般,逆向思维,换元等思想,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深入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和能力。通过因式分解的应用与实践,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获得一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显然教材比课标中的目标高很多,建议老师们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目标要求。 ⑵《课标》总目标与人教材具体目标整体要求偏低,建议从两个方面把握: ③《课标》是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教材的版本可以不同,但《课标》是同一个,从中考角度讲,中考内容一定不能超出《课标》要求的范围,因此应以《课标》为准绳把握教学目标。 ④《课标》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它只规定了学生在相应学段应该达到的最低、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材编写的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4、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教学重点是整式的乘除运算和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教学难点乘法公式的灵活应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两种方法和变形技巧。 5、课时安排 本章教学时间约13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15.1整式的乘法 4课时 15.2乘法公式 2课时 15.3整式的除法 2课时 15.4因式分解 3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 2课时

因式分解公式法完全平方公式教案

第 1 单元(章)第课时编制人纪丽娜审核人吕翠珍审批人于忠翠 课题:公式法 使用人备注课型:新授课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会用公式法(直接 用公式不超过两次)分解因式(指数是正整数);使学生清楚地 知道提公因式法是分解因式的首先考虑的方法,再考虑用平方差 公式或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 过程与方法: 经历通过整式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逆向得出运用公式法分 解因式的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积极思考的良好行为,体 会因式分解在数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价值。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中已经学习过完 全平方公式,将其逆用就是本节课所涉及的主体知识.对于公式 逆用,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了,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经历 过将平方差公式逆用的过程,应该说是比较熟悉的。 【教学重点难点】:会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教法与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归纳 【教具】:多媒体 【板书设计】: 公式法(2) 复习回顾例1.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形如2 22b ab a+ ±的多项式 称为完全平方式例2.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完全平方式可以进行因式分解 a2–2ab+b2=(a–b)2 a2+2ab+b2=(a+b)2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回顾 活动内容: 活动目的:回顾完全平方公式,直入主题将完全平方公式倒置得新的分解因式方法. 注意事项:在上一课时平方差公式倒置学习的基础上,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此课时的学习铺垫内容. 第二环节学习新知 活动内容: 49 14 )1(2+ +x x 2 23 6 3)1(ay axy ax+ +

因式分解公式大全

公式及方法大全 待定系数法(因式分解) 待定系数法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应用很广泛,这里介绍它在因式分解中的应用. 在因式分解时,一些多项式经过分析,可以断定它能分解成某几个因式,但这几个因式中的某些系数尚未确定,这时可以用一些字母来表示待定的系数.由于该多项式等于这几个因式的乘积,根据多项式恒等的性质,两边对应项系数应该相等,或取多项式中原有字母的几个特殊值,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解出待定字母系数的值,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作待定系数法. 常用的因式分解公式:

例1 分解因式:x2+3xy+2y2+4x+5y+3. 分析由于 (x2+3xy+2y2)=(x+2y)(x+y), 若原式可以分解因式,那么它的两个一次项一定是 x+2y+m和x+y+n的形式,应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m和n,使问题得到解决. 解设 x2+3xy+2y2+4x+5y+3 =(x+2y+m)(x+y+n) =x2+3xy+2y2+(m+n)x+(m+2n)y+mn,

比较两边对应项的系数,则有 解之得m=3,n=1.所以 原式=(x+2y+3)(x+y+1). 说明本题也可用双十字相乘法,请同学们自己解一下.例2 分解因式:x4-2x3-27x2-44x+7. 分析本题所给的是一元整系数多项式,根据前面讲过的求根法,若原式有有理根,则只可能是±1,±7(7的约数),经检验,它们都不是原式的根,所以,在有理数集内,原式没有一次因式.如果原式能分解,只能分解为 (x2+ax+b)(x2+cx+d)的形式. 解设 原式=(x2+ax+b)(x2+cx+d) =x4+(a+c)x3+(b+d+ac)x2+(ad+bc)x+bd, 所以有 由bd=7,先考虑b=1,d=7有 所以 原式=(x2-7x+1)(x2+5x+7).

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练习题(汇编)

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已知2264b Nab a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N 等于 ( ) A 、8 B 、±8 C 、±16 D 、±32 2.如果22)()(y x M y x +=+-,那么M 等于 ( ) A 、 2xy B 、-2xy C 、4xy D 、-4xy 3.下列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x -y) (x + y) B 、(x -y) (y -x) C 、(x -y)(-y + x) D 、(x -y)(-x + y) 4.下列各式中,运算结果是22169b a -的是( ) A 、)43)(43(b a b a --+- B 、)34)(34(a b a b --+- C 、)34)(34(a b a b -+ D 、)83)(23(b a b a -+ 5、下列各式中,能运用平方差分式分解因式的是( ) A 、21x +- B 、22y x + C 、42--x D 、()22b a --- 6、若m x x +-82是完全平方式, 则m 的值为( ) A 、4 B 、8 C 、16 D 、32 7.计算(x +2)2的结果为x 2+□x +4,则“□”中的数为( ) A .-2 B .2 C .-4 D .4 8、把多项式1222+--y x xy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 A .)1)(1(+-+-x y y x B.)1)(1(---+x y y x C.)1)(1+--+y x y x D..)1)(1(--+-y x y x 8.已知x 2+16x +k 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 等于( ) A .64 B .48 C .32 D .16 9.若949)7(22+-=-bx x a x ,则b a +之值为何? A .18 B .24 C .39 D . 45 10.已知8)(2=-n m ,2)(2=+n m ,则=+22n m ( )

数学:12.3运用公式法教案(鲁教版七年级下)

12.3运用公式法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3.使学生了解,提公因式法是分解因式的首先考虑的方法,再考虑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对平方差公式特点的辨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训练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运用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引导学生逆用乘法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同时让学生了解换元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 将某些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培养学生多步骤分解因式的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两张 第一张(记作§12.3 A) 第二张(记作§12.3 B)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前两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Ⅱ.新课讲解 [师]1.请看乘法公式

(a +b )(a -b )=a 2-b 2 (1)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 a 2- b 2=(a +b )(a -b ) (2) 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生]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因此是因式分解. [师]对,是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1)个等式可以看作是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2.公式讲解 [师]请大家观察式子a 2-b 2,找出它的特点. [生]是一个二项式,每项都可以化成整式的平方,整体来看是两个整式的平方差. [师]如果一个二项式,它能够化成两个整式的平方差,就可以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分解成两个整式的和与差的积. 如x 2-16=(x )2-42=(x +4)(x -4). 9 m 2-4n 2=(3 m )2-(2n )2 =(3 m +2n )(3 m -2n ) 3.例题讲解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 2; (2)9a 2-4 1b 2. 解:(1)25-16x 2=52-(4x )2 =(5+4x )(5-4x ); (2)9a 2-41 b 2=(3a )2-(2 1b )2 =(3a +21b )(3a -2 1b ).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 +n )2-(m -n )2; (2)2x 3 -8x . 解:(1)9(m +n )2-(m -n )2 =[3(m +n )]2-(m -n )2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A .))((22b a b a b a -+=- B .2222)(b ab a b a +-=- C .222()2a b a ab b +=++ D .2() a ab a a b +=+ 8、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

A.)1(23-=-x x x x B.)2)(3(62-+=-+m m m m C.16)4)(4(2-=-+a a a D.))((22y x y x y x -+=+ 9、若a 为整数,则a a +2一定能被( )整除 A .2 B .3 C .4 D .5 10、无论x,y 取何值,x 2+y 2-2x+12y+40的值都是 ( ) A 、正数 B 、负数 C 、零 D 、非负数 11、下列判断两角相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对顶角相等 B 、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 、∵∠1=∠2,,∠2=∠3∴∠1=∠3 1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 A 、22 25 =210 B 、a+a=a 2 C 、a 2 a 3 = a -1 D 、(a+b)2 =a 2+b 2 选择题答案书写处1-5 6-10 11-12 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计算(31a+3b )2-(3 1a-3b )2=________________. 12、分解因式:2294b a -=________________. 13、如果(2a +2b +1)(2a +2b -1)=63,那么a +b 的值为 . 14、多项式4x 2+1加上一个单项式后能成为一个整式的完全平方,?请你写出符合条件的这个单项式是___________. 15、若5,6x y xy -==则22x y xy -=_________,2222x y +=__________。 16、甲、乙两个同学分解因式2x ax b ++时,甲看错了b ,分解结果为()()24x x ++;乙看错了a ,分解结果为()()19x x ++,则a =________,b =________。 17、已知a - a 1 =3,则a 2+a 12的值等于 ·。 18、CD 是△ABC 中∠ACB 的平分线,∠A=80°,∠ACB=60°,那么∠BDC= ·。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知识点经典题例

戴氏教育中高考学校教育中心 【教师寄语:请你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 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考点一:完全平方公式 1.(2014?南充)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3?a2=a5B.(a2)3=a5C.a3+a3=a6D.(a+b)2=a2+b2 2.(2014?莆田)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3?a2=a6B.(2a)3=6a3C.(a﹣b)2=a2﹣b2D.3a2﹣a2=2a2 3.(2014?贵港)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a﹣a=1 B.(a﹣1)2=a2﹣1 C.a?a2=a3D.(2a)2=2a2 考点二:平方差公式 4.(2014?句容市一模)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3a+2a=a5B.a2?a3=a6C.(a+b)(a﹣b)=a2﹣b2D.(a+b)2=a2+b2 5.(2014?锡山区一模)计算(x﹣2)(2+x)的结果是() A.x2﹣4 B.4﹣x2C.x2+4x+4 D.x2﹣4x+4 6.(2013?益阳)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a3÷a=6 B.(ab2)2=ab4C.(a+b)(a﹣b)=a2﹣b2D.(a+b)2=a2+b2 考点三:因式分解的意义 7.(2014?海南)下列式子从左到右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a2+4a﹣21=a(a+4)﹣21 B.a2+4a﹣21=(a﹣3)(a+7) C.(a﹣3)(a+7)=a2+4a﹣21 D.a2+4a﹣21=(a+2)2﹣25 考点四:公因式 8.观察下列各式:①2a+b和a+b;②5m(a﹣b)和﹣a+b;③3(a+b)和﹣a﹣b;④x2﹣y2和x2+y2;其中 有公因式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考点五: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 9.(2014?威海)将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结果中不含因式x﹣1的是() A.x2﹣1 B.x(x﹣2)+(2﹣x)C.x2﹣2x+1 D.x2+2x+1 10.(2013?槐荫区一模)把多项式mx2﹣2mx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A.m(x2﹣2x)B.m2(x﹣2)C.m x(x﹣2)D.m x(x+2) 考点六:因式分解—公式法 11.(2014?衡阳)下列因式分解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x3+2xy+x=x(x2+2y);②x2+4x+4=(x+2)2;③﹣x2+y2=(x+y)(x﹣y) A.3个B.2个C.1个D.0个 12.(2014?常德)下面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x2+2x+1=x(x+2)+1 B.(x2﹣4)x=x3﹣4x C.ax+bx=(a+b)x D.m2﹣2mn+n2=(m+n)2 考点七:因式分解—分组分解 13.(2010?自贡)把x2﹣y2﹣2y﹣1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因式分解-公式法》教学设计1

14.3.2 公式法因式分解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公式法,并能灵活选择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进一步体验“整体的 思想”。 3、培养主动参与学习、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学习重点: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学习难点:对平方差公式结构的理解以及灵活运用公式。 学习过程: 一、复习反馈 1、什么叫因式分解? 。 2、计算:①(x+2)(x-2)=_________。把等号左右两边互换得 。 ②(y+5)(y-5)=_________。把等号左右两边互换得 。 思考:你能将多项式2x - 4与多项式2y -25分解因式吗?这两个多项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二、引导探究 平方差公式 22b -a b -a )(b a =+) ( 把等号两边互换位置变形平方差公式得 语言描述:即两个数的 ,等于这两个数的 与这两个数的 的积。 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2a - 2b =(a+b)(a-b) 1、因式分解。 ① 2x -1=________ 。 ② 9 - 2t =________。

2、下列多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吗? ①2x+2y②2x-2y ③-2x+2y④-2x-2y 思考: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多项式有何特征? 三、巩固精炼 例3 分解因式: (1) 42x–9 (2) 2 (+ x q) x–2 p) (+ 你能仿照例3完成下面的题目吗? 练习:比一比,看谁做得快!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m-4 (2) 2 4x-25 (3) -2y4+ 2x(4) 22) x-9 (+

3、课堂升华 例4 分解因式: (1)4x -4y (2) b a 3 – ab 练习:我能行!(小组合作比赛) 4、分解因式。 (1)2a - 2b 25 1 ; (2) 29a -24b ; (3)4y -y x 2; (4) 4a - +16. 四、课外拓展 1、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便计算: (1)1022-22 ( 2) 992-12

因式分解 乘法公式

乘法公式—因式分解(二) 【基础演练】 一、填空题 1. 因式分解:2 44x x ++= . 2. 利用因式分解计算: 2 2248 25210000 -= . 3. 分解因式:33 416m n m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x 2-9)平方米,其长为(x +3)米,用含有x 的整式表示它的宽为__________米. 5. 若442-+x x 的值为0,则51232 -+x x 的值是___ _____. 6. 如果x +y =-4,x -y =8,那么代数式x 2-y 2的值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7. 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1(222 --=--y x x x xy x B.)32(322 ---=-+-x xy y y xy xy C .2 )()()(y x y x y y x x -=--- D.3)1(32 --=--x x x x 8. 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是( ) A .x 2-xy B .x 2+xy C .x 2-y 2 D .x 2+y 2 9. 下列各式是完全平方式的是( ) A.4 12 + -x x B.21x + C.1++xy x D.122 -+x x 10. 多项式x 2+y 2、-x 2+y 2、-x 2-y 2、x 2+(-y 2)、8x 2-y 2、(y -x )3+(x -y )、2x 2-1 2 y 2 中,能在有理数范围内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的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1. 若(2x)n -81=(4x 2+9)(2x +3)(2x -3),则n 的值是( ) A.2 B.4 C.6 D.8 12.把2 16a +-分解因式,结果是( ) A .)8)(8(+-a a B.)4)(4(-+a a C.)2)(2(+-a a D.2 )4.(-a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乘法公式、多項式與因式分解 主題一:乘法公式的判別與求值 1. 乘法公式 1.2222)(b ab a b a ++=+(和的平方) 2.2222)(b ab a b a +-=-(差的平方) 3.22))((b a b a b a -=-+ (平方差) 4.(a+b)(c+d)=ac+ad+bc+bd (乘法分配律) 5. ac bc ab c b a c b a 222)(2222+++++=++(三項和的平方) 6.3223333)(b ab b a a b a +++=+(和的立方) 7.3223333)(b ab b a a b a -+-=-(差的立方) 8.3322))((b a b ab a b a +=+-+(立方和) 9.3322))((b a b ab a b a -=++-(立方差) 10.42242222))((b b a a b ab a b ab a ++=+-++ 2. 求值公式: (1) a 2+b 2=(a +b )2-2ab =(a -b )2+2ab 【若已知a +b 及ab ,欲求a -b 時,須先算出(a -b )2,再用平方根來求】 (2) x 2+x 21=(x +x 1)2-2=(x -x 1)2+2 (3) a 2+b 2+c 2+ab +bc +ca = 2 1〔(a +b )2+(b +c )2+(c +a )2〕 (4) (a +b )2=(a -b )2+4ab (5) (a -b )2=(a +b )2-4ab 3.乘法公式的應用與式子的展開: (1)(ax +b )(cx +d )=acx 2++ad x +bcx +bd (2)(ax +b )2=(ax )2+2×ax ×b +b 2=a 2x 2+2abx +b 2 (3)(ax -b )2=(ax )2-2×ax ×b +b 2=a 2x 2-2abx +b 2 (4)(ax +b )(ax -b )=(ax )2-b 2=a 2x 2-b 2 (5)(-ax +b )2=(ax -b )2;(-ax -b )2=(ax +b )2 主題二:多項式 1. 多項式的定義:由數和文字符號x 進行加法和乘法運算所構成的式子。多項式的文字x 不可在分母、指數、根號內與絕對值內,且須為有限項。 例:231 +X ,22-X ,5-X ,.....12+++X X 不是X 的多項式。 2.多項式的次數: (1) 只含一個文字的多項式,以文字的最高次數為此多項式之次數。 (2) 含二個或二個以上文字的多項式,以各項中文字的次數總和的最高次數為此多項式之次數。 (3) 常數多項式,包含零次多項式(只有常數項,且不為0)及零多項式(就是0)。

《公式法因式分解》教学设计

《公式法因式分解》教学设计 永年县第八中学——胡平亮 一、教学内容:冀教版七年级数学第十一章公式法分解因式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逆用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运用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分解因式. 过程与方法 1、在逆用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中,培养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分解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能用符号表示,从而体会数学的简捷美;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观察、大胆创新的思维品质。 三、教学重点: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因式 四、教学难点: 领会因式分解的解题步骤和分解因式的彻底性。 五、教学准备: 深研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制作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根据因式分解的概念,判断下列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为什么? (1)、(2x-1)2=4x2-4x+1 否 (2)、 3x2+9xy-3x=3x(x+3y-1) 是 (3)、4x2-1-4xy+y2=(2x+1)(2x-1)-y(4x-y) 否 2、把下列各式进行因式分解

(1). a3b3-a2b-ab (2)(3x+y)(3x-y) (3)、(x+5)(x-5) 利用一组整式的乘法运算复习平方差公式,为探究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因式打下基础。 二、导入新课: 你能把多项式:x2 -25、9x2 -y2分解因式吗? 利用一组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习题,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探究如何分解 a2- b2类的二次二项式。学生从对比整式的乘法去探索分解因式方法,可以感受到这种互逆变形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探究与交流 a2- b2=(a+b)(a-b) (1)用语言怎样叙述公式? (2)公式有什么结构特征? (3)公式中的字母a、b可以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 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既形成了对知识的全面认识,又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判断:下列多项式能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1) m2-1 (2)4m2-9 (3)(3)4m2+9 (4)(4)x2-25y + (5) -x2-25y2 (6) -x2-25y2 通过这一组判断,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既突出了重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体验新知: (A)通过自学例1: 分解因式(1)25-16x2 (2)9a2 -1/4b2 引导学生得出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向学生渗透“化归”思想。 要让学生明确: (1)要先确定公式中的a和b; (2)学习规范的步骤书写。 (B)例2、分解因式9(m+n)2-(m-n)2

12章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练习题

12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已知2264b Nab a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N 等于 ( ) A 、8 B 、±8 C 、±16 D 、±32 2.如果22)()(y x M y x +=+-,那么M 等于 ( ) A 、 2xy B 、-2xy C 、4xy D 、-4xy 3.下列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x -y) (x + y) B 、(x -y) (y -x) C 、(x -y)(-y + x) D 、(x -y)(-x + y) 4.下列各式中,运算结果是22169b a -的是( ) A 、)43)(43(b a b a --+- B 、)34)(34(a b a b --+- C 、)34)(34(a b a b -+ D 、)83)(23(b a b a -+ 5、下列各式中,能运用平方差分式分解因式的是( ) A 、21x +- B 、22y x + C 、42--x D 、()22b a --- 6、若m x x +-82是完全平方式, 则m 的值为( ) A 、4 B 、8 C 、16 D 、32 7.计算(x +2)2的结果为x 2+□x +4,则“□”中的数为( ) A .-2 B .2 C .-4 D .4 8、把多项式1222+--y x xy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 A .)1)(1(+-+-x y y x B.)1)(1(---+x y y x C.)1)(1+--+y x y x D..)1)(1(--+-y x y x 8.已知x 2+16x +k 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 等于( ) A .64 B .48 C .32 D .16 9.若949)7(22+-=-bx x a x ,则b a +之值为何? A .18 B .24 C .39 D . 45 10.已知8)(2=-n m ,2)(2=+n m ,则=+22n m ( ) A .10 B .6 C .5 D .3 11.把多项式a 2-4a 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A .a (a -4) B .(a +2)(a -2) C .a (a +2) (a -2) D .(a -2)2-4

青岛版第12章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测试题

第12章 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 姓名----------成绩------ 一、选择(每题3分 共30分) 1.已知x 2+16x +k 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 等于( ) A .64 B .48 C .32 D .16 2..把多项式a 2-4a 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A .a (a -4) B .(a +2)(a -2) C .a (a +2) (a -2) D .(a -2)2-4 3.化简)23(4)325x x -+-( 的结果为( ) A .32-x B .92+x C .38-x D .318-x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22x y x y +=+ B .()2222x y x xy y -=-- C .()()22222x y x y x y +-=- D .()2222x y x xy y -+=-+ 5.下列各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2)(2()2(22+-=-+-x x x B.22)1(12-=-+x x x C.22)12(144-=+-x x x D.)2)(2(42-+=-x x x x x 6.下列各式能用完全平方式进行分解因式的是( ) A .x 2 +1 B .x 2+2x -1 C .x 2+x +1 D .x 2+4x +4 7.下面的多项式中,能因式分解的是( ) A .m 2+n B .m 2﹣m+1 C .m 2﹣n D .m 2﹣2m+1 8.分解因式(x -1)2 -2(x -1)+1的结果是 ( ) A .(x -1)(x -2) B . x 2 C .(x +1)2 D . (x -2)2 9.下列多项式能分解因式的是( ) A . x 2+y 2 B . ﹣x 2+y 2 C . ﹣x 2+2xy D . x 2﹣xy+y 2 10.已知a - b =1,则代数式2a -2b -3的值是 A .-1 B .1 C .-5 D .5

因式分解 公式法(一)

因式分解——公式法(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3.使学生了解提公因式法是分解因式首先考虑的方法,再考虑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过程与方法: 1.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运用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在引导学生逆用乘法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2.教学难点:领会因式分解的解题步骤和分解因式的彻底性.应用逆向思维的方向,演绎出平方差公式,?对公式的应用首先要注意其特征,其次要做好式的变形,把问题转化成能够应用公式的方面上来.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推进自己的思维.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 什么叫多项式的分解因式? 2 分解因式和整式乘法有何关系? 3 我们学了什么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练习1:根据因式分解的概念,判断下列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为什么? 1.(2x-1)2=4x2-4x+1 2. 3x2+9xy-3x=3x(x+3y-1) 3.4x2-1-4xy+y2=(2x+1)(2x-1)-y(4x-y) 练习2把下列各式进行因式分解 (1). a3b3-a2b-ab (2). -9x2y+3xy2-6xy 二观察探讨,体验新知 在横线内填上适当的式子,使等式成立: (1)(x+5)(x-5)= - (2)(a+b)(a-b) = () (3) x2-25 = (4) a2-b2= 知识探索 平方差公式:a2-b2=(a+b)(a-b). 评析: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a、b,教学中还要强调一下,可以表示数、含字母的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 公式的结构特征:什么形式的多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 下列多项式能转化成()2-()2的形式吗?如果能,请将其转化成()2-()2的形式。 (1) m2-1 (2)4m2-9 (3)4m2+9 (4)x2-25y 2

因式分解乘法公式

乘法公式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a+b)(a-b)=a 2-b 2 完全平方公式:(a+b)2=a 2+2ab+b 2 (a-b)2=a 2-2ab+b 2 立方公式:(a+b)(a 2-ab+b 2)=a 3+b 3 (a-b)(a 2+ab+b 2)=a 3-b 3 例1.计算 (1))3121)(312 1(b a b a +- (2)(2x+3)(3-2x ) (3)(-y+2x)(-y-2x) (4))3)(3(22-+m m 例2.计算 (1)2)(b a - (2) 2)2(y x + (3)2)3221(y x +- (4) 2)(c b a ++ 例3.计算22)2()2)(2(2)2(n m n m n m n m -+-+-+ 例4.计算 (1)(3x+4y-2z)(3x-4y+2z) (2))23)(32()1(42 x x x x x -++-

例5.计算 (1))12)(12)(12)(12)(12(16842+++++ (2)298.99 例6.已知a+b=1, 21-=ab 、求(1)22b a + (2)2)(b a - 基础练习 1.计算 (1)49.8×50.2 (2)89×91 (3) 31493250? (4)2995 2.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1)2 )]12)(21[(+-a a (2)))((z y x z y x +-++ (3))2131)(3121(x y y x +-

(4))4)(2)(2(2--+x x x (5)22)12()12(--+x x 3.计算 (1)(x-1)(x+2)-(x+3)(x-3) (2)(3x+4y)(-4y-3x)+9x(x+y) (3))(8)2(22b a b b a +-- (4)22)221()221)(221(2)22 1(b a b a b a b a ++-++- 4.解方程 )1)(1()12(2)31(22y y y y +-=--- 5.已知5)( , 4)(22=-=+b a b a 、求22b a +及ab 。 提高题 1. (一题多变题)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2009×2007-20082. (1)一变: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22007200720082006 -?.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集体备课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教学内容及地位 本章属于《课程标准》中的“数与代数”领域,其核心知识是:整式的乘除运算和因 式分解。这些知识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列代数式、整式加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及不等 式的基础引入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同时又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因此,本章在初中学 段占有重要地位。 2、本章教学内容 在学习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下: 从 上 面 可 以 看出,本章内容的突出的特点是:内容联系紧密、以运算为主。全章紧紧围绕整式的乘除运算,分层递进,层层深入。在整式的乘除中,单项式的乘除是关键,这是因为其他乘除都要 转化为单项式除法。实际上,单项式的乘除进行的是幂的运算与有理数的运算,因此幂的运 算是学好整式乘除的基础。 3、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目标人教材具体目标

⑴解析每个目标 ①目标1中《课标》对整式乘法运算的要求——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是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难度作一个要求。 ②目标2中对乘法公式的要求不仅是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更要引起老师们注意的是,目标要求会“推导”乘法公式,因此在教学中要从代数、几何多个角度出发推导公式。 ③目标3中,《课标》要求: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分解因式(指数是正整数)。首先初中阶段对分解因式只要求掌握两种方法,而对于分组分解法和十 字相乘法则不做要求;其次,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如把多项式a 8-1分解因式则是超课标 了;最后,多项式中的字母指数仅限于正整数的情况,不考虑指数是负数,分数或字母的情况。而在学习过程中比克标的要求要高一些,通过教学我们要让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从中体会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的辨证思想。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和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数学书P172选学部分中提到了“十字相乘法”),渗透特殊到一般,逆向思维,换元等思想,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深入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和能力。通过因式分解的应用与实践,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获得一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显然教材比课标中的目标高很多,建议老师们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目标要求。 ⑵ 《课标》总目标与人教材具体目标整体要求偏低,建议从两个方面把握: ③《课标》是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教材的版本可以不同,但《课标》是同一个,从中考角度讲,中考内容一定不能超出《课标》要求的范围,因此应以《课标》为准绳把握教学目标。 ④《课标》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它只规定了学生在相应学段应该达到的最低、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材编写的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4.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教学重点是整式的乘除运算和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教学难点乘法公式的灵活应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两种方法和变形技巧。 5.课时安排 本章教学时间约1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14.1整式的乘法 4课时 14.2乘法公式 2课时 14.3因式分解 3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 2课时 6、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会识别、能计算: 经历幂的运算性质、整式的乘法法则、乘法公式的探索过程,能够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 运算(特别是利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掌握三个对象以内的数字指数的幂的运算,如:223()a a a ?? 掌握可转化为幂的运算的数字简单问题,如:24273?

(八年级数学教案)因式分解复习教案

因式分解复习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运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培养学生应用因式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因式分解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研讨问题的方法,通过猜测、推理、验证、归纳等步骤,得出因式分解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因式分解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美,体会成功的自信和团结合作精神,并体会整体数学思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分解因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过程: 引入:在整式的变形中,有时需要将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这 种变形就是因式分解?什么叫因式分解?

知识详解

知识点1因式分解的定义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说明】(1)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 例如: (2)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因此可以用整式乘法来检验. 怎样把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知识点2提公因式法 多项式ma+mb+mc中的各项都有一个公共的因式m,我们把因式m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ma+mb+mc二m(a+b+c就是把ma+mb+mc分解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其中一个因式是各项的公因式m,另一个因式(a+b+c)是ma+mb+mc除以m 所得的商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例如:x2-x=x(x-1),8a2b- 4ab+2a=2a(4ab-2b+1). 探究交流 下列变形是否是因式分解?为什么? (1) 3x2y-xy+y二y(3x2-x); (2)x2-2x+3=(x-1)2+2;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专项训练题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1.下列计算中,运算正确的是( ) A. (a ﹣b )(a ﹣b )=a 2﹣b 2 B. (x+2)(x ﹣2)=x 2﹣2 C. (2x+1)(2x ﹣1)=2x 2﹣1 D. (﹣3x+2)(﹣3x ﹣2)=9x 2﹣4 2、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x+y)(-x-y) B (2x+3y)(2x-3y) C (-a-b)(a-b) D (m-n)(n-m) 3、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a+b)2=a 2+b 2 B (2a-b)2=4a 2-2ab+b 2 C (a+2b)2=a 2+4b 2 D (a 21+3)2=4 1a 2+3a+9 4.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B. C. D. 5. 把多项式3a 2﹣9ab 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3(a 2﹣3ab ) B. 3a (a ﹣3b ) C. a (3a ﹣9b ) D. a (9b ﹣3a ) 6.已知9x 2﹣mxy+16y 2能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则m 的值为( ) A. 12 B. ±12 C. 24 D. ±24 7、下列各式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的是( ) A 4 1a 2b 2-1 B 4-0.25m 2 C 1+a 2 D -a 4+1 8若多项式﹣6ab+18abc+24ab 2的一个因式是﹣6ab ,则其余的因式是( ) A. 1﹣3c ﹣4b B. ﹣1﹣3c+4b C. 1+3c ﹣4b D. ﹣1﹣3c ﹣4b 9.下列因式分解中,是利用提公因式法分解的是( ) A. a 2﹣b 2=(a+b )(a ﹣b ) B. a 2﹣2ab+b 2=(a ﹣b )2 C. ab+ac=a (b+c ) D. a 2+2ab+b 2=(a+b )2 10.计算(x+3)?(x ﹣3)正确的是( ) A. x 2+9 B. 2x C. x 2﹣9 D. x 2﹣6 11.多项式5mx 3+25mx 2﹣10mxy 各项的公因式是( ) A. 5mx 2 B. 5mxy C. mx D. 5mx 12.若(a+b )2=(a ﹣b )2+A ,则A 为( ) A. 2ab B. ﹣2ab C. 4ab D. ﹣4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