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

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
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

中国医院协会

医协会发[2009]7号

关于发布和实施

《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的通知

中国医院协会各会员医院:

为减少手术失误,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年病人安全行动是“安全手术拯救生命”,将在全球推行严格规外科手术各阶段的标准,并推出了一份外科手术安全指南(手术安全核查表),希望以此推动各国提高手术安全,避免每年成千上万人因手术后的并发症而死亡。

在卫生部2008年5月12日发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2008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文件中都将“病人安全目标”列为重点工作。其中“病人安全目标”之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我会在卫生部医政司指导下,根据多年来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评价的实践经验,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资料,组织专家认真讨论提出“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作为落实重点工作“病人安全目标”之五“严格防

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的具体措施。

经研究,要求本会全体会员医院认真、积极地组织这项活动,真正保障每一位手术患者的安全,避免因手术后的并发症而死亡,最终实现保障患者健康和医疗安全的目标。

我们将择期举办相关活动,以支持医院开展此项工作。

协会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612752538.html,

联系部门:中国医院协会评价评估部

联系人:王吉善、振伟、仿月

联系:6-8614,传真4

联系信箱:chapg2008163.

附:“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三日

CHA手术安全核查表 -试行日期:科别:住院号:实施手术名称:

CHA手术风险评估表(试行)日期:科别:住院号:实施手术名称:

《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试行)使用说明

一、卫生部《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重点工作之二“病人安全目标”

中“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是具体

落实的措施

二、各医院要将《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根据

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流程。每一例手术均需执行此项工作,每

个月、季、年都应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

三、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手术风险分级”方法。不但可以了解手术风

险程度外,还可以准确地比较各医院之间“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差距,

也可以与国际上水平作横向比较

四、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简介:

在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中是按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将手术分为四级,即NNIS0级、NNIS1级、NNIS2级和NNIS3级,然后分别对各级手术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从而提高了该指标在进行比较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是根据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2.麻醉分级,

3.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的。定义如下: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II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III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心按摩除外)的切口

IV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脏引流管

(2)麻醉分级(ASA分级)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分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3)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标准时间完成组”;“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

2.手术风险分级的计算

手术风险分为四级。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的分值相加,总分0分为NNIS-0级,1分为NNIS- 1级、2分为NNIS -2级,3分为NNIS-3级

表1:分值分配

表2:手术风险分级计算举例

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一)严防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错误。 1.建立并落实手腕带佩戴相关制度与流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手术患者身份的标示。确保对手术患者正确、手术部位正确。 2.手术科室要建立并执行手术患者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准确掌握患者基本信息。 3.建立并落实手术部位识别相关制度与流程。对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患者送达术前准备室或手术室前由手术医师对手术侧或部位做规范统一的标识,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 4.手术科室和手术室对手术患者的身份识别和交接流程有明确的制度规定。至少同时使用姓名、住院号(唯一身份识别方式)两项核对患者身份。 5.建立并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流程,按照《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本院手术一助或主刀医生、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依次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逐项进行核查,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并按要求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确认。 (二)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 1.建立并执行手术物品清点制度,所有手术均应进行物品清点。

2.建立预防手术异物遗留操作规范以及物品数目不清或完整性不确定时的应急预案。 3.手术物品清点前、后,巡回护士须保持手术间整洁、地面无杂物。 4.台上所使用的敷料必须附有X线显影条,清点时必须完全展开,不要重叠,并检查显影条是否存在和完整,术中不得剪切及随意挪用。 5手术物品清点时机:手术开始前、关闭空腔脏器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 6.手术物品清点内容:手术包中各种器械、敷料及开启在台上的其他易遗留在体内的用物(包括器械附属结构),确认其完整性,准确将数量记录在“手术器械敷料登记表”上并签名。 7.手术物品清点原则:手术物品时必须完全摊开敷料,由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按照相同次序,同时发出声音唱点。 8.手术开始术前所有物品清点完毕,巡回护士按“手术器械敷料登记表”上记录的物品名称和数量复述一次,与洗手护士再次确认,防止记录错误。 9.器械护士应在使用各种器械敷料前、后再次检查其完整性。 10.及时清点并记录手术中追加的用物。 11.手术结束后器械离开手术间前,手术护士须再次清点手术物品数目和检查物品完整性,准确无误后方可离开。 12.如因病情需要术后仍留置在患者体内的物品,洗手护

1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单.doc

XX医院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单 姓名:性别:年龄:体重:科室:住院号: 术前诊断:手术名称: 术前评估 评估项目评分细则得分分值1分2分3分4分 1. 年龄<50岁50-64 岁65-79 岁≥ 80岁 2. 体质指数 BM:或 > (BMI) 3. 受力点皮肤完好红斑和(或)潮湿瘀斑和(或)水疱破损 4. 手术体位仰卧或侧卧位局麻俯卧位斜坡卧位全麻俯卧位 5. 预计术中施未施加外作用 存在摩擦力或剪切力冲击力同时具有摩擦力、 加的外力力剪切力、冲击力6. 预计手术时<3h 3-4h >4h 且≤ 5h >5h 7. 特殊手术因1. 全麻俯卧位时,患者的面部皮肤菲薄、浮肿、瘦削,加3分 2. 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加 3分 素 3.其它情况(如休克、水肿、严重创伤)酌情加1-4 分 备注: 1. 前 6项依次计分,第七项为特殊手术因素的附加分。10-11 分为高度危险,≥ 12分为非常危险。分值越高,压疮风险越高。=体重( kg ) / 身高( m)2 术中护理措施 1. 减少摩擦力和剪切提式床单移动病人□使用过床板□床单、衣服干燥,平整、无皱折□体位倾斜力<20O□ 2. 压力减缓用具的使痊愈妥粘贴部位:骶尾部□髂部□ 其他: 用凡士林□ 赛肤润□啫喱垫□充气手套□ O 形棉圈□水垫□ 保暖:暖风机□盖被□ 输液加温□冲洗液加温□ 3. 皮肤护理防止消毒液浸湿消毒区域以外皮肤:棉签醮干□加垫布巾□ 保护眼角膜□耳廓、眼眶不受压□ 4. 体位观察与护理安全稳固□肢体功能位□良好暴露术野□肢体无接触金属□各管道、电极线无受压□ 术后评估 检查受压皮肤:完好□有压疮,请描述: 根据压疮风险评估表评分得分是分。估计病人手术期间可能会发生不可避的压疮,我们会尽力帮助患者避免发生压疮,希望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告知时间:病人 / 家属:巡回护士:护士长: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表及流程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相公中心卫生院 一、为提高我院手术质量,确保手术安全,降低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并使患者手术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价,依据中国医院协会《关于发布和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的通知》(医协会发[2009]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凡拟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都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三、医生、麻醉师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并填写《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见附件)。 四、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前24h手术医生、麻醉师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 名。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出安全、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充分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或监护人)手术方案,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获得其知情同意。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NNIS2级时,应及时向科主任请示,请科主任再次评估,必要时可组织院内会诊后再进行评估,报医教科审批同意后方可手术。 五、急诊手术患者,手术前24h主刀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逐项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就评价结果向患者或者其委托

人(或监护人)充分告知本次急诊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及严重后果,获得其知情同意。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NNIS2级时,必须同时向科主任汇报。 六、手术风险评估填写内容及流程 术前24h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评估内容如下: ①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将手术切口按照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 H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切口) 皿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 W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 ②麻醉分级(ASA分级) 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标准:I- W级: P1:正常的患者; 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 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 P4:患者有轻微的明显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 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患者; P6:脑死亡的患者。

手术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参考资料)

风险事件 风险性评估 评价 积分 风险发生后,准备程度 准备 积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 风险发生的严重性预防控制措施 高中低高中低好一般差 3 2 1 3 2 1 1 2 3 患者皮肤准备√√ 4 √ 3 手术人员口、鼻、手携带病原微生物√√ 4 √ 1 血糖控制√√ 6 √ 1 手卫生√√ 6 √ 2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 6 √ 2 手术室环境保洁与维护√√ 5 √ 2 年龄(高龄>75岁或新生儿等)√√ 4 √ 1 疾病(癌症、血液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 √√ 6 √ 2 污染或污秽的手术切口√√ 6 √ 1 无菌技术操作√√ 6 √ 2 手术器械及物品√√ 6 √ 1 手术时间√√ 4 √ 2 手术部位异物植入√√ 6 √ 1 保温√√ 4 √ 2 泌尿道插管√√ 4 √ 1 医疗废物管理√√ 5 √ 1 严选内容#

严选内容# 手术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降低手术室危险因素的措施 任务采取措施负责人员、部门 1、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①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教育——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与控制技 术指南; ②提高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水平; ③重视医院环境保护,对手术室空气、紫外线灯、物体表面等都 需要定期监测; ④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⑤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院感科 护理部 医务科 手术室负责人 综合办 切口维护(无菌技术、更换敷料、保持清洁)√√ 6 √ 2

严选内容# 2、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①宣传手卫生相关知识、制度、措施; ②每月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并反馈。 ③每年进行一次手卫生技能操作考核。 院感科 护理部 医务科 手术室负责人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为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的一种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过程,是2010 年医院护理模式转变的核心。我科室积极响应此项活动,于2011年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活动,成立了“创优”工作领导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并亲自组织会议,通过科室晨会进行宣传发动。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改变了以往只忙于手术而忽略了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围手术期患者享受到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自活动启动以来,我科室积极行动,稳步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统一了思想,做到广泛动员 自活动开来展以来,我科室成立了以护士长为组长、副护士长为副组长、专科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召开全科护士动员大会,以多种形式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卫生部、医院下发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相关文件,认真听取一线护士的心声,集思广益,制定了具有手术室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人人都以主人翁的态度来积极参与。 二、转变了观念,改革护理模式 1、改变了排班模式传统的排班方式:根据次日手术量合理安排人员班次,取消8:00—12:00、14:00—17:30排班模式。每个手术间护士除手术时间过长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接班外均不接班,直到手术全部结束。根据护士人员数量合理安排休息,必要时排半天休息。另外增加机动班,确保白天与夜间急诊手术的顺利完成。 2、加强后勤保障:术前一天将次日手术情况与供应室物品配送人员沟通,做好特殊物品准备,及时将连台手术常规敷料、器械下送至手术间。此外,针对手术所需特殊物品,在术前一天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确认,并于库房工作人员联系,统一配送,确保了手术顺利进行。 3、改革护理文书书写:以卫生部印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为指导,简化手术室护理文书。手术室护士只需填写手术物品清点单、临床护理记录单、手术安全核查与风险评估表,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缩短书写时间,把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和手术团队。 4、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根据不同岗位要求、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工作量和质量、岗位职责制定考核内容和标准,为薪酬分配提供依据和基础。建立手术室护士月工作时间统计表、月手术量统计表、护理质量考核结果登记表,不定期通过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以及术后病人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由护士长进行核实、确认,与护士当月的薪酬直接挂钩,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5、改变工作方式:在常规开展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专科分组,负责本专科组相应手术间的管理,以及对本专科组的器械进行维护保养,并负责对科室其他护士进行本专科知识进行业务学习。同时每组设一名组长,对本组工作进行监督,责任落实到人。 6、加强护士素质培训:加强对手术室护士思想道德素质以及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本专科护士医德医风的建设,同时每周进行业务学习并进行考核。针对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制定规培计划,并严格实施,提高业务水平。 三、加强了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和流程图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一、手术安全核查就是由具有执业资质得病房护士,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与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手术患者出病房前,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与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得工作。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她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 三、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得标识以便核查. 四、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 五、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得内容及流程。 (一)出病房前:由病房护士根据病历、医嘱,到床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确认,核对腕带身份标识,核对手术部位及标识。并与手术室护工得手术病人转运本核对(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年龄,性别,手术名称),确认无误后签字,认真填写手术转运交接单(注意术中用药,管道情况,皮肤情况等内容)。 (二)麻醉实施前:三方按照《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就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三)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得核查由

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与麻醉医师报告。 (四)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得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手术室护士并填写手术转运交接单. (五)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 六、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七、术中用药、输血得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 八、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 九、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得负责人就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得第一责任人. 十、医疗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本机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得监督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得措施并加以落实。 手术安全核查表

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单

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单 定陶区人民医院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单 姓名:性别:年龄:体重:科室:住院号: 术前诊断:手术名称: 术前评估 评估项目评分细则得分分值1分2分3分4分 1.年龄<50岁50-64岁65-79岁≥80岁 2.体质指数(BMI)BM:18.5-2 3.9 17.540.0 3.受力点皮肤完好红斑和(或)潮湿瘀斑和(或)水疱破损 4.手术体位仰卧或侧卧位局麻俯卧位斜坡卧位全麻俯卧位 5.预计术中施加的外力未施加外作用 力 存在摩擦力或剪切力冲击力 同时具有摩擦力、 剪切力、冲击力 6.预计手术时<3h 3-4h >4h且≤5h >5h 7.特殊手术因素1.全麻俯卧位时,患者的面部皮肤菲薄、浮肿、瘦削,加3分 2.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加3分 3.其它情况(如休克、水肿、严重创伤)酌情加1-4分 备注:1.前6项依次计分,第7项为特殊手术因素的附加分。10-11分为高度危险,≥12分为非常危险。分值越高,压疮风险越高。2.BMI=体重(kg)/身高(m)2术中护理措施 1.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提式床单移动病人□使用滑移垫□床单、衣服干燥,平整、无皱折□体位倾斜<20O□ 2.压力减缓用具的使用软垫部位:骶尾部□髂部□其他: 凡士林□充气手套□ O形棉圈□软垫□ 3.皮肤护理保暖:升温毯□盖被□输液加温□冲洗液加温□ 防止消毒液浸湿消毒区域以外皮肤:棉签醮干□加垫布巾□保护眼角膜□耳廓、眼眶不受压□ 4.体位观察与护理安全稳固□肢体功能位□良好暴露术野□肢体无接触金属□各管道、电极线无受压□ 术后评估 检查受压皮肤:完好□ 有压疮,请描述:

根据压疮风险评估表评分得分是分。估计病人手术期间可能会发生不可避的压疮,我们会尽力帮助患者避免发生压疮,希望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告知时间:病人/家属:巡回护士:

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于文静

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于文静 发表时间:2017-02-16T15:40:35.16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4期作者:于文静于健[导读] 手术室是手术的实施场所,其护理管理工作专业性强,相关流程十分复杂,需要做到全面、细致,以保证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 26420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当中存在的缺陷,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106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强化手术室风险管理的前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加强管理后)54例和对照组(加强管理前)52例,评价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调查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投诉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无菌操作、物品管理、护理记录以及健康教育等各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于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94.4%>84.6%)相对更高,投诉率(1.9%<5.8%)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0<5.8%)相对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风险管理,弥补其缺陷,有效防范护理风险的发生,以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缺陷;风险;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手术的实施场所,其护理管理工作专业性强,相关流程十分复杂,需要做到全面、细致,以保证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一台成功的手术,不仅是依赖于高超的手术技巧,同时还需要优质的手术室护理来予以辅助,进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而手术室护理当中的所存在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的手术的风险,容易引起风险事件的发生,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1]。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106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室护理存在的缺陷,探讨相应的风险防范的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106例手术患者,将2015年1月~2015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7例,最高龄69岁,最低龄15岁,平均年龄(41.2±6.1)岁。将2014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5例,最高龄71岁,最低龄14岁,平均年龄(42.5±5.7)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1.2.1分析方法 我院于2015年1月开始进一步强化手术室风险管理,加强风险评估,结合以往的手术室护理经验,调查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从护理人员、患者、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手术室护理缺陷问题主要集中在护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不高、医院管理不严格以手术室环境差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手术室护理风险。针对手术室护理缺陷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1.2.2管理方法 ①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严格予以监督和管理,全面考察其理论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强化其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正确认识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提高其对于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加强对护理风险的防范。规范基础护理操作,遵循无菌原则,严格进行物品管理,保证护理记录准确和完整。增进护患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积极配合手术室护理工作,有助于降低安全风险。 ②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手术室管理制度,加强风险防范。根据既往发生的风险事件,从中总结经验,对于手术室护理的各个步骤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查,及时发现缺陷和漏洞,第一时间予以上报,妥善予以处理和解决。制定规范的护理质量标准,加强对手术室护理的质控,并加强与各个科室间的沟通,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持续化完善和整改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③环境管理:保证手术中需要应用的器械、设备、药品及相关物品的完备,并严格予以查对,术前放置于手术室的相应位置,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手术室内进行清洁和消毒,清除灰尘,杀灭细菌,为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创作良好的环境条件[2]。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 ±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基础护理、无菌操作、物品管理、护理记录以及健康教育等各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s),分]

手术室压疮

手术室压疮 患者在术后几小时至7 天内发生的压疮, 其中以术后1~3 天最多见,这种压疮的部位与手术时采取的体位密切相关,好发在骨隆突处。 压疮发生的机制 1. 压力压疮形成的关键是压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皮肤及其支持结构对压力的耐受力。 2. 外因外因包括剪切、摩擦和潮湿。 3. 内因内在因素包括高龄、体重、营养不良、代谢性疾病、活动减少等。 4. 压力、摩擦力及剪切力这三力分别作用于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损伤,共同作用产生压疮。 手术压疮发生的因素 1.手术体位 2. 2.手术时间 手术持续时间是组织损伤的重要指标。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组织损伤的风险将增加两倍。手术持续时间并不总是产生压疮的首要预示。 3.手术患者自身 4.麻醉 麻醉使用的所有药物都会抑制植物神经系统,导致一定程度的血管扩张,血压降低,而血压降低会导致组织灌注减少。麻醉和手术低体温的综合作用导致灌注减少。 5. 易受损伤的手术患者 65岁或65岁以上的患者压疮发生率最高。老人的肤更可能遭受组织损伤,因为老人的皮弹性更差,真皮更薄,胶原、肌肉和脂肪组织更少。 常见手术体位的重点保护部位和摆放要点 . (一)平卧位 平卧位摆放重点保护部位:枕部、骶尾部、足跟部。摆放要点: 1. 避免头部的过伸或过屈; 2. 约束手臂的单子要保持平整,不能在身体下形成皱褶; 3. 双腿分开,避免两腿相互接触使用单极电刀时造成烧伤 4. 重点保护部位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二)俯卧位 俯卧位重点保护部位:前额、髂前上嵴、膝关节、足尖、眼睛、鼻尖。摆放要点: 1. 保护好病员的眼睛,避免角膜的损伤; 2. 腋下加软垫或水袋,避免腋神经受压;双上肢置于头部上方,固定好手的位置; 4. 膝部及足背部给予软垫或水袋保护,约束带不要压迫腘窝部 5 .重点保护部位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三)侧卧位 侧卧位重点保护部位:耳廓、肩部、肘部外侧、髂嵴、膝关节外侧、足尖、眼睛、受压侧外踝、女病人的乳房。摆放要点 1. 头部下使用薄垫,使颈椎与身体轴线一致 2. 腋下加软垫或水袋,避免腋神经受压 3. 侧卧固定器选择支点的位置是腰骶部和耻骨联合,注意保护与身体接触的地方; 4. 双腿间放置泡沫垫,应放置在大腿根部,充分将两腿分开; 5 .肾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弯曲;同时注意将腰放在腰桥的位置; 6.胸侧卧位时,上腿弯曲,下腿伸直; (四)截石位 传统截石位重点保护部位:枕部、双侧肩胛部和骶尾部、腘窝。 摆放要点: 1. 调整腿架合适的高度;双腿外展时,避免外旋; 2. 腿架上加软垫,避免腿架边缘压迫腘窝; 3. 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 4. 臀部置于床缘或略出床缘 5. 重点保护部位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 (一)压力 手术压力再分布:支撑表面使压力再分布,而不是使压力减小和释放。这些用具用来防止发现压疮或有助于减小接触面组织压力。 1. 体位垫的使用

1 手术室的风险内容

1 手术室的风险内容 1.1手术室的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利益和医院各 级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手术室的风险内容: (1)接错患者、开错刀及纱布器械等异物遗留在体腔及失落物品一时找不着; (2)输错液体、用错药、输错血及遗失标本; (3)电刀灼伤; (4)手术护理记录不详及术中患者意外事件发生; (5)手术体位安置不当致压疮、神经损伤及坠床; (6)切口感染及隐性风险(化学药品灼伤); (7)各级工作人员意外损伤; (8)残余麻醉气体、电离辐射、消毒灭菌剂、X射线对人体危害。 2 手术室的风险原因分析 2.1 由于护理人员素质不强,未认真仔细清点物品;术中大出血填塞大量纱布未及时提醒记录;术中操作不当致缝针

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疏忽,仪器设备失灵,输出功率不符,自动腹撑螺丝短缺或传递前忽略检查导致心中无底;没有严格查对制度,甚至使物品遗留体腔,造成患者痛苦。 2.2 药品摆放位置不当,静脉麻醉药品和大输液标志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责任心不强,标本保管不当。 2.3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疗法和新术式的广泛开展,医护人员只关注疗效,不关注并发症,对术中护理问题认识存在盲区。体内植入物品在手术室的使用越来越多,由于植入物品的质量或使用不当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 2.4 手术是以操作为重的医疗,误用或消毒效果未达标的手术器械、敷料或手术室空气未达标,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洗手、消毒方法不规范;医护人员手带菌等因素均可引起切口感染。 2.5 手术配合中,常用的锐利器械较多,传递频繁极易损伤手术人员的手而造成意外的血液直接接触;术后锐利器械处理不当引起工人、洗衣人员的手刺伤。 3 手术室风险管理

手术室护理质量分析

2017年9月手术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分析总结

表二、手术室9月护理质量检查不达标目标分析

二、检查存在问题

三、原因分析: 1、护士的培训效果未落实。 2、手术室护士做术前访视时患者不在病房。 3、工作流程会做,表达不详细。 4、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未全面开展。 5、护士对相关制度的学习存在临时记忆,未落实到工作中。 四、整改措施 1、术前访视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与手术医生沟通,提醒患者术前一天下午尽量不要离开病房,方便术前访视工作和术前健康宣教。 2、加强患者手术全期的安全管理,对高龄、老年人、肥胖、消瘦、幼儿、麻醉苏醒期间等压疮、坠床风险较高时,及时告知并在术中正确安置体位,做好防护措施。 3、加强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培训和实施,真正做到保障患者的安全。加强护士岗位职责和各班工作流程的学习,做到正确识别患者身份,强化核查工作。 4、科室将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通过组织学习、理论考试、提问等方式加强。 5、加强输血患者的身份识别,要求护士熟练掌握输血反应的观察、记录、处理,科室组织应急演练,护士掌握应急处理流程。 6、组织学习抢救车常用急救药品的使用方法及列表出来,便于护士记忆,提高用药安全。 7、加强突发应急预案的处理,组织批量伤员手术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8、奖金分配方案医院下发在OA平台,不知晓护士对其进行了解。 9、全面落实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体现在术前术后健康宣教、手术全期的护理、加强护士业务学习、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等四方面。 10、院感质控员加强科室环境工作的检查,指导保洁员做好手术后的清洁消毒工作,巡回护士负责检查本台手术后体位垫的清洁,被子、约束带要求一用一更换一清洗消毒。 11、强化护理核心制度的培训,科室加强质控,要求护士熟悉掌握,并按制度要求执行。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一.压疮的新定义: 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或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 二、压疮的分期(分四期) Ⅰ期:皮肤完整且出现发红区,在受压发红区以手指下压,颜色不会变白。 Ⅱ期:皮肤损伤在表皮或真皮,溃疡呈浅表性,临床上可见表皮擦伤、水泡、浅的火山口状伤口。 Ⅲ期:伤口侵入皮下组织,但尚未侵犯筋膜,但尚未侵犯筋膜,临床上可见深的火山口状伤口,且已侵蚀周围邻近组织围邻近组织。 Ⅳ期:组织完全被破坏或坏死至肌肉层,骨骼及支持性结构(如肌腱、关节囊)。 三、各期的护理及处理原则 Ⅰ期:淤血红润期 敷料选用:泡沫敷料、皮肤保护膜、透明贴。 处理原则:解除局部受压,改善局部血运,去除危险因素,定时翻身,避免压疮进展。 Ⅱ期:炎性浸润期 处理原则:防止水泡破裂、保护创面、预防感染。未破的小水泡要减少摩擦,防止破裂,促进水泡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后,消毒局部皮肤,再用无菌敷料包扎。Ⅲ期、Ⅳ期:浅、深度溃疡期 Ⅲ-Ⅳ期压疮的敷料选用: (1)存在硬痂 可外科清创或水胶体敷料盖于伤口上(24-48h可使痂皮软化)。 (2)渗液多,黄色坏死组织覆盖的伤口 1)水凝胶(清创)+泡沫敷料; 2)美盐或藻酸盐等吸收性敷料+纱布或泡沫类敷料或泡沫银敷料(疑有或已经存有感染的伤口)。 (3)红色期伤口:肉芽新鲜的,要注意保护,促进肉芽生长 1)盐水纱布湿敷; 2)根据渗液选择藻酸盐或溃疡糊填充创面+纱布或封闭敷料覆盖 处理原则: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1).对于溃疡较深、引流不畅者,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以抑制厌氧菌的生长。(2)感染的疮面应定期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3)对大面积深达骨骼的压疮,应配合医生清除坏死组织,植皮修补缺损组织。 四、压疮的局部评估 1.压疮的大小、潜行 2.分期 3.形状 4.部位 5.渗出液的量 6.感染? 7. 疼痛? 五、压疮的记录

手术室护理质量分析

2017年9月手术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

表二、手术室9月护理质量检查不达标目标分析 二、检查存在问题

三、原因分析: 1、护士的培训效果未落实。 2、手术室护士做术前访视时患者不在病房。 3、工作流程会做,表达不详细。 4、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未全面开展。 5、护士对相关制度的学习存在临时记忆,未落实到工作中。 四、整改措施 1、术前访视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与手术医生沟通,提醒患者术前一天下午尽量不要离开病房,方便术前访视工作和术前健康宣教。 2、加强患者手术全期的安全管理,对高龄、老年人、肥胖、消瘦、幼儿、麻醉苏醒期间等压疮、坠床风险较高时,及时告知并在术中正确安置体位,做好防护措施。 3、加强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培训和实施,真正做到保障患者的安全。加强护士岗位职责和各班工作流程的学习,做到正确识别患者身份,强化核查工作。 4、科室将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通过组织学习、理论考试、提问等方式加强。 5、加强输血患者的身份识别,要求护士熟练掌握输血反应的观察、记录、处理,科室组织应急演练,护士掌握应急处

理流程。 6、组织学习抢救车常用急救药品的使用方法及列表出来,便于护士记忆,提高用药安全。 7、加强突发应急预案的处理,组织批量伤员手术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8、奖金分配方案医院下发在OA平台,不知晓护士对其进行了解。 9、全面落实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体现在术前术后健康宣教、手术全期的护理、加强护士业务学习、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等四方面。 10、院感质控员加强科室环境工作的检查,指导保洁员做好手术后的清洁消毒工作,巡回护士负责检查本台手术后体位垫的清洁,被子、约束带要求一用一更换一清洗消毒。 11、强化护理核心制度的培训,科室加强质控,要求护士熟悉掌握,并按制度要求执行。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一、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格的手术医师(术者)、麻醉 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 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 行核查的工作。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 三、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四、手术安全核查由术者主持,三方共同执行核查。手术安全 核查结果由巡回护士统一记录,逐项填写于《手术安全核查表》。 五、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一)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及麻醉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知情同意情况、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 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二)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术者和麻醉医师报告。 (三)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 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 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和各种管路(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等)通畅情况,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四)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 六、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七、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 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巡回护士与医嘱下达者共同核查 八、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 九、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责任人。 十、医疗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本机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 十^一、附表:濮阳惠民医院手术安全核查表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示范文本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手术室是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担负抢救危 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 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多,同时各手术 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 高质、高水平的要求。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 范措施,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一存在问题 1.管理因素: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 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来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难以适 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需求,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 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

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不严格执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致患者摔伤、碰伤。违反物品和设备管理制度及使用不当,会严重影响到手术质量。 2.人员因素:手术室护士肩负着繁重的医疗任务,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连台手术和经常加班会导致护士过度疲劳综合征。护士会产生心情压抑、精神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 3.技术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室各种先进设备的大量使用,如:我们骨科有C臂机,外二科电切镜,腹腔镜等都是近年来增加的新设备。各专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增多,手术室护理工作复杂程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4.环境因素:在手术室密闭的环境中,各种废气的产

汉化版Munro成人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9 No.5 March 2019 153 2019年3月第9卷第5期·临床研究·汉化版Munro成人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 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洪佳莹 吴?彦▲ 赵?洁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福建厦门 361000 [摘要]?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手术中汉化版Munro 成人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中选取522例,均采用自制量表、Braden 量表与汉化版Munro 成人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对其行压疮风险评估,对各量表评估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以及灵敏度进行计算。 结果 522例患者中,有70例患者出现急性压疮,构成比为13.4%,Ⅱ期压疮患者共有2例,Ⅰ期压疮患者共有520例;自制量表以及Braden 量表术前具有较低特异度、较高灵敏度,汉化版Munro 成人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术前具有较高特异度,较低敏感度;汉化版Munro 成人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在术前以及术后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处于较为均衡的状态,整体上要优于自制量表与Braden 量表。 结论?全身麻醉手术中汉化版Munro 成人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推广。 [关键词]?全身麻醉;汉化版Munro 成人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Braden 量表;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9)05-153-03 Application of Chinese version Munro pressure ulcer risk assessment table for adult operating room in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HONG?Jiaying WU?Yan ZHAO?Jie Operation Room,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hinese version Munro pressure ulcer risk assessment table for adult operating room in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Methods 52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September 2017 were assessed with self-made scale,Braden scale and Munro adult operating room pressure ulcer risk assessment scale.Th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each scale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Among the 522 patients,70 patients had acute pressure ulcer (13.4%);There were 2 patients with stage Ⅱ pressure ulcer and 520 patients with stage Ⅰ pressure ulcer.The Chinese version Munro pressure ulcer risk assessment tablefor adult operating room was in a more balanced state of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and was superior to the self-made scale and Braden scale as a whole. Conclusion The Chinese version Munro pressure ulcer risk assessment table for adult operating room in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is effective and can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 General anesthesia;Chinese version Munro pressure ulcer risk assessment table;Braden scale;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Specificity;Sensitivity [基金项目]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内青年科研发展基 金(XYY2016025)。 ▲通讯作者 手术压疮进行有效预防,其关键在于进行全 面、正确的评估[1]。现阶段,临床上尚未出现用来评 估手术压疮信效度较高的风险评估量表,并且不同 医院的手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也存在较大差异,未 形成一个统一标准,这会对手术压疮风险的评估与 防护产生严重影响[2-3]。本研究主要针对自制量表、 Braden 量表与汉化版Munro 成人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压疮风险评估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接受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522例,男296例,女226例,平均年龄(42.0±5.1)岁。所有患者均在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 施(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最新版) 手术室是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担负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多,同时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一存在问题 1.管理因素: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来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难以适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需求,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不严格执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致患者摔伤、碰伤。违反物品和设备管理制度及使用不当,会严重影响到手术质量。 2.人员因素:手术室护士肩负着繁重的医疗任务,同时承受着

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连台手术和经常加班会导致护士过度疲劳综合征。护士会产生心情压抑、精神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 3.技术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室各种先进设备的大量使用,如:我们骨科有C臂机,外二科电切镜,腹腔镜等都是近年来增加的新设备。各专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增多,手术室护理工作复杂程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4.环境因素:在手术室密闭的环境中,各种废气的产生,如:术中使用电刀、电凝产生的烟雾,各种化学消毒剂、麻醉气体的排放,监护仪、吸引器、麻醉机的噪音干扰,可引起手术护士头痛、头晕、疲劳、困倦及记忆力、理解力和操作能力下降。 二防范措施 1.完善科室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操作,加强各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力度:使每一项制度执行到位,监管到位。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建立科室各项制度,如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