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气候特点

欧洲气候特点
欧洲气候特点

1.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分布最广的原因?

①大部分位于35°~60°N之间,常年受到西风带的控制;

②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海洋深入大陆,使暖湿气流能深入欧洲内陆;

③地形以平原为主,且山脉和平原多呈东西方向延伸,西风易把暖湿空气送进大陆内部;

④沿岸有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2

大陆内部,降水较少;

②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

3.地中海气候在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而在其他洲分布面积狭小的原因?

①地中海沿岸地区刚好处在开口向西的地中海沿岸,冬季受西风带影响的时候,水汽能进入地中海并影响沿岸地区;

②其它地区则受地形的影响,面积较狭小。

5.伊比利亚半岛内部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

伊比利亚半岛内部为高原,北部、南部为山地,地形闭塞。冬季因地势高,从大西洋吹来的暖湿气流不能进入高原,故降水较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6.沿60°N从北欧——东西伯利亚气温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沿60°N从北欧到东西伯利亚气温变化的特点是:自西向东,气温的年较差越大。

原因:①北欧地区地形较平坦,地处西风带,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年较差较小;②自西向东,受海洋的影响逐渐减小。

7.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北延伸到挪威北极圈内的原因?(或摩尔曼斯克港冬季成为不冻港的原因?)

受强大的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给沿岸地区带来暖湿的气流。

8.德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及原因?

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候夏季温凉,冬季阴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部高原山地(中德山地、巴伐利亚高原),日照时间较长,为温带大陆性气候。9.法国西北—东南—南部沿海气候差异和原因?

西北:常年受到中纬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东南:为中央高原,受地形的影响,水汽难以到达此地,降水较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部沿海:夏季受副高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冬季受西风控制,温暖湿润,形成地中海气候。

10.冰岛气候南北差异的原因?

北侧受到东格陵兰寒流的影响,减温减湿,气候寒冷,为极地气候;

南侧受到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气候较温凉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11.欧洲海洋性气候比北美洲面积大的原因:

①欧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轮廓破碎,来自海洋的西风能深入大陆内部。

②欧洲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势力比阿拉斯加暖流强。

中国气候等温线分布图怎么画

中国气候等温线分布图怎么画 1、下图为中国某区域1月和7月的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26分) (1)描述图示地区气温的分布特点 (1)夏季,气温普遍较高;南北温差小;气温大致自东南向西北 递减。 冬季,普遍低温;南北温差较大;(同纬度地区)中部气温较高,东西两侧气温较低。(夏季冬季任答2点,每点2分)年较差由南向 北增大。(2分) (2)以平原为主,(2分)地势大致西北高,东南低。 (2分) 理由:1、根据等温线的分布,说明有西北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 山脉分布。 2、图中东部沼泽广布,说明甲所在的地区地势低平。 3、根据河流的流向。 4、根据经纬度判读,西部山脉为大兴安岭。(任答两点就4分) (3)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长时期降水偏少、 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集中且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 畅的地区,则易引发洪涝灾害。(每点2分) 2、如何根据等温线分布图判断南北半球与冬夏季 气温越往北越冷就是北半球,反之是南半球。 知道南北半球后,若海洋区域的等温线突向低纬度地区则是夏季,因为夏季同纬度地区海洋温度比陆地温度低,反之则是冬季。 综合以上,该图中的情况应是北半球的夏季。 3、武汉气候图怎么画?

4、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如下:

气候分类是将全球气候按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型的过程。属同一类型的气候,其气候要素均符合同一规定的范围。世界气候分类应从发生学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气候形成的诸因子。 同时也应从生产实践观点出发,采取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要素来进行分类。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名称应以气候条件本身来确定。 (4)中国气候等温线分布图怎么画扩展资料 定义 气候分类是将全球气候按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型的过程。属同一类型的气候,其气候要素均符合同一规定的范围。气候分类方案因目的或学科而又不同的划分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 ①理论分类法(亦称成因分类法)。其着眼点是根据形成气候的因子来划分,如以气团为基础的阿里索夫(苏联学者)法。

重要天气过程及其预报发布标准

重要天气过程及其预报(预警信号、决策短信)发布标准 (金华市气象台2012年修订) 本规定是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以及相关文件 1.浙气发[2004]073号“关于开展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落区预报业务的通知” 2.浙气发[2004]128号“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实施办法” 3.浙气发[2005]089号”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业务规范(试行)” 附件“浙江省气象灾害分类预警信号发布和变更用语格式” 4. 浙气发[2005]107号“浙江省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暂行规定” 5. 气发[2005]144号“大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警报服务方案” 6:浙气函〔2013〕65号_浙江省气象局关于下发台风业务和服务补充规定的通知.doc (一)冷空气 1、冷空气强度标准 冷空气的强度标准是以日平均气温的过程降温幅度来计算(一般规定72小时为过程最长时间),具体标准如下: 弱冷空气中等强度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寒潮降温幅度3—5℃5—7℃7—9℃8—10℃≥10℃且TL≤5℃ 2、冷空气消息、寒潮警报 ⑴冬半年(9月1日-次年4月30日)期间,当有明显冷空气影响时,根据其强度要发布冷空气消息、较强冷空气消息或强冷空气消息;中等以上强度冷空气过程还要发布过程降温幅度; ⑵特别强的冷空气可以发布寒潮警报,但发布寒潮警报必须同时预报过程最低气温≤5℃。 表2 寒潮预警信号标准(使用最低气温过程降温幅度) 标准预警信号蓝色黄色橙色 24小时内TL下降8℃以上12℃以上16℃以上 TL ≤4℃≤4℃≤0℃ 2、降温、强降温报告 ⑴冷空气开始影响后,日平均气温将在24小时内降温5℃或以上时需发布降温报告; ⑵ 24小时内最低气温下降8℃以上时可以发布强降温报告(见表2); ⑶在冷空气影响过程中有低温出现时,还应发布过程最低气温。

中国气候图

中国地理填图练习2(气候及重要分界线) 一、在下图中试着描绘下列分界线 ①人口②一二级阶梯③二三级阶梯④秦岭淮河一线 ⑤干湿区分界线⑥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⑦太阳能分界线⑧草场、农区和牧区分界线 二、在下图中填注中国的温度带与干湿区,并注明夏季和冬季最高温及最低温出现地区的代号和名称 三、在图中填注我国雨带的位置及时间 四、在图中填出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

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大兴安岭。(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太行山脉。(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横断山脉。(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脉。(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秦岭。(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祁连山脉。(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大巴山脉。(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古长城。(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淮河。4.气候界线(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6)太阳能分界线:大兴安岭-北京西-兰州-昆明-折向西北到西藏南部。 5.河流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长城。(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横断山脉(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7.自然地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钱。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8.农业活动界线:(1)草场、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横断山。(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9.行政区界线:(1)南疆与北疆(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2)湖北省与重庆市:巫山。(3)福建省与江西省:武夷山。(4)广东省与湖南省:南岭。(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昆仑山脉。(6)甘肃省与青海省:祁连山脉。(7)四川省与陕西省:大巴山脉。 10.综合地理界线(1)秦岭一淮河一线:南方北方的分界线 气候:①大致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②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⑥≥10℃积温4500℃等值线经过地方地形:①黄土高原与汉水谷地的分界线②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河流:①河流有无结冰期、流量大小、水位高低的分界线②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土壤:棕壤与黄棕壤的分界线植被及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及对应自然带的界线农业:①农业水田与旱地②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③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2)大兴安岭: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

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 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试题 单位:姓名: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空格位置) 1.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新理念。 2.我国对在经度(18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出现的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达到八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按照其出现的先后次序进行编号。 3.就精细天气预报而言,短期预报要明确(灾害性天气落区),短时和临近预报要明确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具体时间)、位置和强度。 4.根据锋在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可将锋分为:(冷锋、暖锋、静止锋、锢囚锋)。 5.对流性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水气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抬升力条件)。 6.云中有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同时并存,在同一温度下,由于冰晶的饱和水汽压(小于)水滴的饱和水汽压,致使水滴蒸发并向冰晶上凝华,这种所谓的"冰晶效应"能促使云滴迅速增长而产生降水。 7.入侵我国冷空气的路径分别是(西路、西北路(中路)、东路、东路加西路)。 8."中低压"和"中气旋"的主要区别是在(风场)上,前者没有明显的(气旋)式环流。 9.对于我国而言,在西风带中的上游地区(乌拉尔山)、欧洲北大西洋和北美东岸这三个关键地区最为重要。 10.按照形成的原因,霜冻可分为:(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和平流-辐射霜冻)。 11.日常业务中常把850百帕或700百帕等压面上,风速大于、等于(12米/秒)的西南风极大风速带称为低空急流。 12.根据天气过程或系统的逼近时间和影响强度,预报等级用语一般依次为(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 13.短时预报是指(0-12)小时天气预报,其中(0-2)小时预报为临近预报。延伸期天气预报是指(10-30)天的天气预报。 14.对于未明确量级的"阵雨"、"雷阵雨"、"阵雪"预报进行检验时,按照(小雨(雪))进行检验。 15.多普勒天气雷达主要由(雷达数据采集系统RDA)、(雷达产品生成器RGP)和(用户终端PUP)构成。 16.在雷达硬件标定正确的情况下,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数据质量主要受到(地物杂波、距离折叠)和速度模糊的影响。 17.风暴动力结构及风暴潜在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热力不稳定、风的垂直切变)和水汽的垂直分布三个因子。 18.判断大冰雹最有效的方法是检查较高的反射率因子能否扩展到0℃,特别是(-20℃)等温线高度以上。 19.在50km以外时,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的降水估测使用的仰角是(0.5o)。 20.蒙古气旋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但以(春秋)季最多,黄河气旋也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但以(夏)季最多。 二、单项选择(每题1.0分,共10分。请将答案编码填写在括号内)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6章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教案 (新版)湘教版

亚洲及欧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能力。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3、教育目标: 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二、重点:掌握亚洲气候的特点 三、难点:学会分析各大洲的气候特点 四、教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讨论归纳法 五、教学用具:亚欧人口分布图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课程设计: 1、导入:复习回忆世界气候的分布特点。(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 2、自学提纲: 一、看“亚欧气候类型图”分析亚洲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活动:复习回忆: (1)地球上的五带是怎样划分的? (2)亚洲的纬度范围如何? (3)亚洲地跨哪几个温度带? (4)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5)亚洲的海陆位置如何?对气温、降水有什么影响? (6)亚洲的地形特征如何?对气温、降水有什么影响? 归纳总结: 亚洲的气候特点: 1、复杂多样性 2、大陆性特征显著 3、季风气候显著

3、析疑点拨: 请证明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并分析原因。 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找出亚洲缺少什么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复杂,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 为什么亚洲大陆性气候显著? 跨经度广,东西跨度大,面积广阔,大陆内部距海远,海洋影响不显著。 为什么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重点) (1)成因。出示Flash动画,解说。 (2)为什么显著? 读图1-7讨论分析欧洲气候特点。 (1)欧洲有热带气候吗?为什么? (2)哪种气候面积最广? (3)欧洲气候为什么有显著的海洋性? (4)完成课本活动4 4、归纳总结: 欧洲气候特点: (1)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5、析疑点拨: 6、拓展训练: 讨论:欧洲内部和亚洲内陆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两者在同纬度的亚洲和欧洲的内陆气候是否一样?(见课本P9图1-10“亚欧大陆同纬度气温和降水量比较”) 7、自学提纲: 亚洲河网分布有什么特点?

12种气候图

气候统计图的十二大类型和判读方法 一、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配合图:气候气温和降水特点 1. 从气温曲线的弯曲方向可判断南北半球。曲线下凹为南半球,上凸为北半球。如图1,甲气候在南半球,乙气候在北半球。 2. 从气温曲线的坡度和相对高度,能判断气温随季节变化特点,计算气温年较差(气温曲线最低和最高处的气温差)。 仅从图2看,气温曲线相对高差(曲线坡度)最大的是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其次是温带季风气候(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⑨),然后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⑤)、地中海气候(⑥)和温带海洋性气候(⑦),最小的是热带的气候(从大到小依次是:热带沙漠气候④、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①)。 3. 从降水量柱状图可以读出全年降水量。如图2,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是热带的气候(除热带沙漠气候外),其次为亚热带的气候,再次为温带的气候,最少的为寒带的气候。变化规律和气温年变化大小相反。

二、气温和降水点状图:气温和降水时间变化及气候类型 图3中12个点分别表示一地12个月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图中可以判读1月、7月(代表冬夏季)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及其组合情况,由此来判断气候类型。但此图不能形象直观地反映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气候特点有一定难度。注意:纵横坐标不一定分别表示降水和气温,有时反过来表示。该图1月气温(10~15℃)比7月低,降水比7月多,应属地中海气候。 变式图:图4中的a、b、c三地,12个点代表12个月,则a为地中海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为热带雨林气候。 三、气温和降水折线图:气温和降水时间分配(随月份) 折线图实际是点状图的一种,只不过各月之间用折线连起来。判读方法和判读点状图相同。图5中A、B、C、D分别为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四、气温和降水变率范围图:气候类型

重要气象情报

附录6 重要气象情报、低空气象情报、机场警报和风切变 警报的技术说明 (参见本附件第7章) 注:在SIGMET、AIRMET、热带气旋和火山灰咨询信息的缩写报头中所使用的数据类型标志见世界气象组织386号出版物——《全球电信系统手册》。 1.重要气象情报的说明 1.1 SIGMET报的格式 1.1.1SIGMET报中要素的内容和顺序必须按照表A6-1所示模板编写。 1.1.2 为亚音速航空器提供的重要气象情报必须用“SIGMET”标明;为超音速航空器在跨音速或超音速飞行阶段提供的重要气象情报必须用“SIGMET SST”标明。 1.1.3 表A6-1中模板中的序号,必须与当日从0001世界时起、为该飞行情报区发布的SIGMET报的份数相对应。对“SIGMET”和“SIGMET SST”电报必须分别用不同的序号。对于责任区域超过一个FIR(飞行情报区)和/或CTA(管制区)的气象监视台必须为其责任区域内的每个FIR和/或CTA分别发布SIGMET报。 1.1.4 按照表A 6-1所示模板,在一份SIGMET报中只应当包含下列天气现象之一,并使用如下文所示的缩写描述: a)在亚音速巡航高度上: 雷暴 ——模糊不清的OBSC TS ——隐嵌的EMBD TS ——成片的FRQ TS ——飑线的SQL TS ——模糊不清的、伴有雹OBSC TS GR ——隐嵌的、伴有雹EMBD TS GR ——成片的、伴有雹FRQ TS GR ——飑线的、伴有雹SQL TS GR 热带气旋 ——十分钟平均地面风速TC(加上气旋名称) 达到或超过63km/h(34kt) 颠簸 ——严重颠簸SEV TURB

亚洲及欧洲2

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气候、河流)导学案第二课时课型:新知探索授课人: 学生姓名:班级:时间: 【学习目标】(认定目标,我会走向成功) 分析亚洲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 【重难点】 1、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重点) 2、欧洲的气候特征(难点) 【自主学习】(认真读课文、读地图,我能完成知识梳理) 亚洲和欧洲的气候 1、亚洲的气候 ①纬度位置:亚洲跨、、三带, ②亚洲气候具有、、的特点,在亚洲,唯一缺少的气候类型是 2、季风 ①含义:随季节不同而风向的风,是由差异造成的 ②亚洲东部沿海地区的三种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是、、。 【合作探究】 欧洲的气候 ①欧洲距海(远或近),受海洋影响,特性显著 ②和典型,这两种气候均在欧洲分部最广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 1、亚洲的河流 ①读图1-1,找出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记住它们的名称、位置 ②根据亚洲地形特点,分析亚洲河流的特点 第一,大和多发源于中部的,顺地势呈向四周奔流入海 成因:亚洲的地势 第二,内流区面积广大 成因:亚洲低于辽阔,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河流水量小,蒸发量大,喝水很难长途跋涉注入海洋,形成内流河 【精讲点拨】 欧洲的河流 ①受平原地形的影响,欧洲河流河网,水流 ②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欧洲河流水量,径流量季节变化,有利于运输 ③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长或短),绝大部分是(内、外流河) 【达标测试】(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做出来) 1、亚洲面积约平方千米,是世界大洲。 2、全球共分___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_____度。东边的时间_____西边的时间。 3、亚洲气候的三大特征是:、、。 4、北半球的寒极是,世界的雨极是。 5、亚洲河流的二大特征是:、。 【小结】看看自己在本节课中掌握了哪些知识?试着归纳一下。

重要天气报告

重要天气报告昆山市气象台〔2015〕第4期2015 年7 月9 日 受台风“灿鸿”影响 10日夜里~12日我市有8~10级偏东大风,11~12日有暴雨局部大暴雨 一、台风“灿鸿”动态 今年第9号台风“灿鸿”(英文名:Chan-hom;名字来源:老挝;名字意义:一种树)今天08时位于昆山东南方向约1280公里的洋面上,也就是北纬22.5度、东经129.6度,中心气压96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3级(40米/秒),目前正以25公里/小时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预计未来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很可能于11日凌晨到上午以强台风或超强台风级别在浙江中部沿海登陆,登陆后北上影响我市。尚不能完全排除“灿鸿”近海北上的可能。

二、影响预测 受“灿鸿”影响,预计10日我市东北风力逐渐增大到6~8级,多云到阴有阵雨;影响最大时段在11日~12日,偏东风力增强到8~9级、水面最大阵风10~11级,并伴有暴雨局部大暴雨,累计过程雨量100~150毫米;13日风力逐渐减弱,仍有阵雨。 预估“灿鸿”总体影响程度为严重级别。 三、建议 1、相关部门做好防台抗台应急准备工作; 2、加强对建筑工地、户外广告设施、危房房屋、简易工棚、设施农业、旅游景区、工矿企业等重点部位和设施的安全检查,落实防风措施; 3、低洼地段、隧道、地下车库、地下商场、下沉式广场、道路下立交、轨道交通、建筑基坑等易积水区域注意做好防暴雨措施。 4、加强水上交通、水产养殖人员的安全引导,做好停航、封港和人员撤离的准备工作。 5、移动、联通、电信部门做好台风预警信号全网发布的准备。 由于目前洋面上有三个台风活动,相互影响导致“灿鸿”移动路径仍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将密切监视,及时报告最新情况并发布相关预警信息。 呈:徐惠民书记、杜小刚市长、张月林副书记、管凤良常务副市长、沈晓明副市长、汤土云副市长、金健宏副市长 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各区镇、市各部委办局 签发:金建平值班:吴俊梅审稿:汪婷

欧洲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

3.欧洲气候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1)特征: 海洋性显著。 冬季无严寒——正当-30℃、-40℃的严寒笼罩着西伯利亚时,欧洲大部分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却在-15℃以上,有些地方甚至在0℃左右; 夏季不酷热——七月均温绝大部分地区在15°—20℃之间,超过20℃的地区所占面积不大,25℃以上的月均温仅见于里海低地和南欧少数地区。 年温差不大。全欧洲的多年平均降水量是789mm,可以说降水适中,而且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大部分地区无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拥有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夏干气候。年平均降水量894.5 mm,主要在10—2月五个月中降落,月平均降水量大多在100mm以上,其中12月最多,达136.7mm,2月最少,也有81.8mm,而夏季6、7、8月三个月的降水量分别只有45.7,16.0,18.5mm,冬湿夏干对比强烈。 气候类型少,温带气候占绝对优势,。极地长寒气候,亚寒大陆性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山地气候。 (2)气候成因分析 地理因素分析: 纬度位置——决定了它以温带气候为主,且在行星风系中位于西风带,使得偏西风成为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海陆位置——为欧洲气候的海洋性奠定了基础。 轮廓——以南欧为底边的略呈三角形的水平轮廓,缩小了寒冷的北冰洋影响的范围,大大增加了温带气候所占面积的比重;轮廓得支离破碎增强了海洋对大陆的影响,从而加强了欧洲气候的海洋性。 地形——山脉一般不高,且多数走向接近纬向,对来自的气团的运行不起阻挡作用;大面积的平原地形更有利于气团运行。因此大西洋的影响能够深入内地,使得全欧洲各地都能够程度不同地受到海洋的影响。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气候有显著影响。是欧洲冬季的重要“热源”,使欧洲西部的冬季气温远远高于同纬度的平均温. 三角形的大陆水平轮廓大大加强了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它使北大西洋暖流沿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海岸远远伸向东北,使远在北极圈以北的巴伦支海西南部终年不结冰,使西北欧沿海地区成为世界同纬度冬季最温和的地区。 总之,欧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它的地形结构为欧洲气候的海洋性创造了前提条件,而洋流、水平轮廓等因素,又促进和加深了海洋对欧洲气候的影响。因此,欧洲不但拥有世界各大洲中分布面积最大的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且直到大陆内部的乌拉尔山麓的气候仍能感受到海洋的影响。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对世界生产力的分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结束了新旧大陆之间隔绝的局面,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为欧洲主要国家的原始积累开辟了新来源(掠夺金银、贩卖奴隶),加速了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形成; 3)、使新旧大陆间农副产品种类相互交流和补充成为可能; 例如,美洲原产的玉米、可可、西红柿、向日葵、土豆、烟草、橡胶、木薯、火鸡等,逐渐传到新大陆,使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变化;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旧大陆一些原生农畜品种,也在新大陆广为传播,如小麦。 4)、使世界贸易航线及贸易中心由南欧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即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里斯本、塞维利亚→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 5)、引起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 地理大发现后,葡、西、荷、英先后在亚、非、拉美、南欧、大洋州建立殖民统治,划分势力范围。

亚洲及欧洲(气候)导学案(湘教版)

NO:12--003班级姓名组名 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气候)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材料分析亚洲和欧洲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2.理解地理位置、地形分布等因素对亚洲、欧洲气候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1.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重点)2.欧洲的气候特征(难点) 【自主学习】 任务一:了解亚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1)气候类型 原因:面积广大,地跨、、三带,且地形。影响的因素为、等。 (2)气候的性特征显著。 原因: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影响的因素主要为。 (3)气候的显著。 原因: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洋,差异特别显著。亚洲的东部和南部的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影响的主要因素为。 任务二:欧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气候深受洋的影响。 (1)以气候为主; (2)性特征显著; (3)气候和气候分布典型。 2.原因: ①三面临海,形似亚欧大陆向西凸出的“大半岛”。 ②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绝大部分地方距海不远。(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 ③大部分位于北纬之间,终年盛行来自洋的温暖湿润的。 ④沿岸有经过,使西北部沿海地区显著升温。 ⑤山脉多走向,广阔,连成一片,有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空气长驱直入。 3.读图1—10可知,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由西向东气温年较差越来越,降水量越来越,原因是距海越来越远,气候由性向性转变。 【合作探究】

夏季风陆地海洋 风总是从温度处吹向温度处,从气压处吹向气压处。 2.读下图亚洲季风气候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表示____季,图B表示____ 季。能给亚洲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是图 (2)亚洲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 冬季气温均高于0℃ B. 年降水量较少 C. 冬季寒冷干燥 D. 雨热同期 【课堂检测】 1.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2.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区域,其形成原因不包括()A常年受海洋上的西风的影响B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 C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阿尔卑斯山脉南北走向,有利于水汽深入内陆。D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各地距海较近。 3.下列大洲中,地跨寒、温、热三带的是() A亚洲 B 欧洲C南美洲D非洲 4.在欧洲分布最广泛,而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5.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最典型,是因为() A纬度跨度大B经度跨度大C海陆差异大D地形复杂多样 6.下列不属于亚洲气候特征的是() A气候复杂多样B大陆性特征显著C季风气候显著D冬暖夏凉7.下列亚洲各气候类型中,分布地区最广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8.亚洲气候复杂多样,除()气候外各种气候类型都有。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9.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在冬季风的影响下,气候()。

重要天气报告电码

重要天气报告电码 (GD-11Ⅱ)(2008年6月1日修订) 中国气象局 2008.6

一、电码型式 0段 (WS) GGggWo IIiii 1段6RRR1 7R24R24R24R24911f x f x 915dd 919MwDa 925SS 934RR 939nn 94917 95VVV 957ww 96RRR 97RRR 98RRR 2段 555××(其后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电码组) 二、编报总则 2.1 本电码本电码供陆地测站编发降水、大风、龙卷、积雪、雨凇、冰雹、雷暴、视程障碍现 象(霾、浮尘、沙尘暴、雾)等重要天气报告使用。 2.2 本电码分为三段: 2.2.1 0段为必报段。每份重要天气报告都必须编报本段。 2.2.2 1段为统一资料段。当观测到 2.1条所列现象达到发报标准时,应编报本段有关电码组, 其他组省略不报。 2.2.3 2段为补充资料段。555××组为指示组,其后的电码组按本省(区、市)气象局的规定编 报。 2.2.4 当1段或2段没有应编报的资料时(包括1段中所要编报的资料已在天气报、加密气象观 测报、热带气旋地面加密报中编报的情况),整段省略不报。 2.3 重要天气报告采用定时发报和不定时发报两种方式。 2.3.1 降水(累积降水量除外)、积雪、雨凇采用定时发报,即在规定时段内观测到这些现象达 到发报标准时,就应在规定的发报时次(见 2.4条)正点后10分钟内编发出重要天气报 告。 2.3.2 雷暴、大风、龙卷、冰雹(以及累积降水量)、视程障碍现象(霾、浮尘、沙尘暴、雾) 采用不定时发报,即观测到这些现象达到发报标准时,就应在10分钟内编发出重要天气报 告。 2.4 1段内所列重要天气项目的发报标准、发报方式和时次,见表一。2段内各省(区、市)规 定的重要天气项目的发报标准、发报方式和时次自行确定。 (1)表一中所列重要天气发报项目和发报标准,由各省(区、市)气象局根据本省(区、市)

欧洲中东部是什么气候特征

欧洲中东部是什么气候特征 1、欧洲主要属于什么气候还有,气候的特点 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同时两临大两洋、背靠亚洲内陆,海 陆交相作用,气候复杂多样,包括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 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温带草原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 苔原气候以及冰原气候等。同时,欧洲三面环海,一面紧邻亚洲内陆,气候有着较显著的海洋性特征。 具体来说,欧洲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大部分地区处于北纬350~600之间,属于温带;另外,欧洲西临 大两洋,常年盛行两风,再加上大陆轮廓支离破碎,中部为平原而南 北部多东两向山脉的地形,更利于暖湿气流长驱直入。因而,欧洲西 部地区的气候,带着明显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终年温和多雨,降 水量丰沛而均匀,气温年差小。 南欧地区主要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处于地中海气候控制下的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基本上,雨季是与作物的生长季完全 反着来的。因而,这里的人们在种埴耐旱作物的同时,还建造了发达 的灌溉系统。 东欧、中欧深处亚欧大陆腹地及其他大部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 性气候,处于这一气候下的欧洲地区网季分明、冬冷夏热,年温差较大,降水集中,年度降水量较小。 2、欧洲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是不是季风气候啊 3、欧洲东部有什么主要气候类型 ? 4、欧洲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温带,北临北冰洋、西临大 西洋,南临地中海,东接亚洲。三面环海的地理特征使其气候深受海 洋影响,终年温和多雨,降水量从西向东递减(阿尔卑斯山区除外)。 从气候类型上看,欧洲主要有五种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受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及盛行西风影响,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 为主。愈靠近大洋,气候的海洋性愈强。特别是在冬季,因沿岸有暖 流经过,西风从暖流海面吹来,气流温暖潮湿,因此冬季气温比同纬 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东岸暖得多。最冷月均温均在0℃以上。夏季时暖流水温仍较大陆温度低,海上要比陆上凉得多,这里受西风影响最热 月均温在22℃以下。没有旱季,多冬雨。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是亚热带、温带的一种气候类型。因地中海沿岸地区 最为典型而得名。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是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 替控制形成的,因此,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海地区。在地 中海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水温比陆地低,于是 形成高压,加大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势力。冬季,地中海的水温 又相对较高,形成低压,吸引西风,又使西风的势力大大加强。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 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东南部。由于远离海洋,或者地形阻挡,湿润 气团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 为各气候类型之最。温带森林气候除外,能受到海洋风影响,降水较 其它类型偏多,气温较差较小 高原山地气候 (没找到阿尔卑斯山区气温降水图,大体和拉萨的差不多) 高原山地气候是指受高度和山脉地形的影响所形成的一种地方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和大高原地区,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 阿尔卑斯山区。高大山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在一定高度内,湿度大、多雾、降水多; 愈向山地上部,风力愈强。

气候图简图

气候图简图 1、世界气候类型简图、洋流简图 洋流的可以在百度文库找;在文库输入;世界洋流分布简图;就好; 因为上传文件地址总是失败;所以得麻烦你这样操作 2、(10分)左图是台湾地理简图,右图是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1)ABC(选一项且正确给1分,选两项且正确给2分,错选均 不给分,全对3分) (2)东高西低(或中东部高西部低)(1分)山地(1分)平原 (1分) (3)台湾位于低纬(或热带);亚欧大陆东岸(或太平洋西岸);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或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亚欧 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中国大陆和东盟(或东南亚国家)之间。(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板块位置、经济位置答题,每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给4分)

3、(14分)左图是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右图是某气候类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图:将下面三个 : (1)略 (2)①区域--- B. 人参、牡丹、白兰瓜; ②区域--- D. 干旱、 大漠、哈密瓜; ③区域--- C. 高寒、牦牛、青稞; ④区域--- A. 稻米、河湖、鱼虾 (3)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武汉(每填对一空给1分,共4分) (4)降水方面:②区降水稀少(或较少),④区降水丰沛(或较多); 农业生产方面:②区以畜牧业为主,④区以种植业为主; 地形特征方面:②区以高原、盆地为主,④区以平原、丘陵为主。 (每答对一个方面给2分,答对两个方面即可给全分,共4分) 4、急切需要世界区域地理简图(个个大洲的地形图,气候分布图等),谢谢了。我想自己按图总结一下区域!再谢 书店有《七年级地理》讲得很清楚。 还有 https://www.360docs.net/doc/e64922970.html,/bbs/dispbbs.asp?https://www.360docs.net/doc/e64922970.html,/Phot o/List/List_45_4.htm可以看 5、世界气候的经纬度简图 世界气候的经纬度简图

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

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 (试行) (第一次修订) 国家气象局 一九九○年五月

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 (试行) (第一次修订) 说明 1.为使评出的天气预报质量具有客观性、代表性和比较性,本办法采用了“技 巧水平”的评分体系。评出的技巧水平质量与过去评定办法评出的预报准确率(或百分率)是两种不同的含义。技巧评分考虑了由于各地天气气候原因的差异而影响预报质量的气候因素,因此,评出的预报质量比过去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可比较性。采用这种评定办法也便于同国外进行比较。 2.本办法适用于本地(县气象局)和区域分片(气象台)的短、中、长期天气 预报质量的评定。 3.短、中、长期预报的时段含义,为了与世界气象组织规定一致,便于今后同 国外比较,作如下统一规定:短期指0~72小时(即三天以内);中期指第4天至第10天;长期指10天以上。 4.统一评定和上报的项目,短期有:一般性降水、暴雨(雪)、大风、极端最高 (低)气温和寒潮五项。中期有:旬报中的极端最高(低)气温、一般性降水和暴雨(雪)过程以及寒潮四项。长期有:温度和降水趋势预两项(凡在年、季、月报中发布该项目预报的要上报)。其他项目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增加,并可制订相应的技巧评分规定或别的评定规定。 5.本办法中所列各类项目的天气(例如各级别的降水、大风和寒潮等)标准, 是全国统一的标准。少数省(区)因天气气候差异较大,其所在省(区)气象局可根据本省的天气气候特点,并结合服务需要等,适当修订出本省统一对外服务使用的天气标准,向国家气象局备案。但内部评定仍采用本办法所规定的统一天气标准和评定规定。 6.西北等某些地区的部分测站,有些月份降水的气候月平均值很小,例如不到 1、2毫米,在不影响服务的情况下,可以只进行定性评定,或由省(区)气象 局自行确定其他办法进行评定。 7.短期天气预报,统一评定气象台、站每天下午对外发布的一次公众预报;若 无该次预报时,可选择其它固定的主要一次预报进行评定,但确定后不得任意变动。 8.评定预报时段内的天气实况,不允许将天气实况时段作前延后伸。 9.发布订正预报的时效不作统一要求,但应视服务需要和当时的天气特点,尽 可能早地发布。订正预报与原预报分别评定,上报时应注明订正预报的时效,预报误差等情况,不得以订正预报的质量代替原预报的质量。 10.短、中、长期的区域分片预报,在事先确定代表站的基础上,内部一律进行 逐站预报(可制作预报图)逐站评定。但对外发布预报,仍可使用当地通俗易懂的习惯性服务用语(各省自订)不必发布逐站预报。 11.各级气象台、站在执行本办法之前,应对本站的(含区域分片预报的代表性 站)历史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具体规定见第六部分),以便在评定“气候预报” 误差值和计算预报技巧水平百分数时使用。

世界主要城市气候类型 欧洲

——欧洲—— 北欧 Northern Europe: 奥斯陆 Oslo(温带海洋性气候)、卑尔根 Bergen(温带海洋性气候)、雷克雅未克 Reykjavik (温带海洋性气候)、哥本哈根 Copenhagen(温带海洋性气候) 斯德哥尔摩 Stockholm(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哥德堡 Goteborg(温带海洋性气候) 赫尔辛基 Helsinki(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坦佩雷 Tampere(温带大陆性气候) 俄罗斯 Russia: 莫斯科 Moscow(温带大陆性气候)、喀山 Kazan(温带大陆性气候)、叶卡捷琳堡 Jekaterinburg (温带大陆性气候)、圣彼得堡 St. Petersburg(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索契 Sochi(地中海气候)、海参崴 Vladivostok(温带季风气候)、摩尔曼斯克 Murmansk(极地气候) 东欧 Eastern Europe: 塔林 Tallinn(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里加 Riga(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维尔纽斯 Vilnius (温带大陆性气候)、明斯克 Minsk(温带大陆性气候) 基辅 Kiev(温带大陆性气候)、敖德萨 Odessa(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塞瓦斯托波尔 Sevastopol(地中海气候) 中欧 Central Europe: 华沙 Warsaw(温带大陆性气候)、布拉格 Prague(温带大陆性气候)、布达佩斯 Budapest(温带大陆性气候)、维也纳 Vienna(温带大陆性气候) 柏林 Berlin(温带大陆性气候)、汉堡 Hamburg(温带海洋性气候)、慕尼黑 Munich(温带大陆性气候)、法兰克福 Frankfurt(温带大陆性气候)、科隆 Cologne(温带海洋性气候)日内瓦 Geneva(温带海洋性气候)、苏黎世 Zurich(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欧 Western Europe: 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温带海洋性气候)、布鲁塞尔 Brussels(温带海洋性气候) 巴黎 Paris(温带海洋性气候)、里昂 Lyons(温带海洋性气候)、马赛 Marseilles(地中海气候)、戛纳 Cannes(地中海气候) 伦敦 London(温带海洋性气候)、曼彻斯特 Manchester(温带海洋性气候)、格拉斯哥 Glasgow (温带海洋性气候)、都柏林 Dublin(温带海洋性气候) 伊比利亚半岛 Iberia: 马德里 Madrid(温带大陆性气候)、毕尔巴鄂 Bilbao(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塞罗那 Barcelona (地中海气候)、巴伦西亚 Valencia(地中海气候)、塞维利亚 Sevilla(地中海气候) 里斯本 Lisbon(地中海气候)、波尔图 Porto(温带海洋性气候) 意大利 Italy: 罗马 Rome(地中海气候)、米兰 Milan(地中海气候)、威尼斯 Venice(地中海气候)、佛罗伦萨 Florence(地中海气候)、巴勒莫 Palermo(地中海气候) 巴尔干半岛 Balkan: 萨格勒布 Zagreb(温带大陆性气候)、斯普利特 Split(地中海气候)、贝尔格莱德 Belgrade (温带大陆性气候)、地拉那 Tirana(地中海气候) 布加勒斯特 Bucharest(温带大陆性气候)、康斯坦察 Constanta(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索非亚 Sofia(温带大陆性气候)、瓦尔纳 Varna(地中海气候) 雅典 Athens(地中海气候)、伊拉克利翁 Iraklion(地中海气候)

重要航空天气预报图

重要航空天气预报图 重要航空天气预报(SignificantWeatherForecasts)就是对航路(区域)有重大影响的天气的预报。通常以预报图和缩写明语形式的电码提供给机组。它是提供给国内和国际航线飞行机组的一种航路(区域)天气预报,一般有效时间为24小时,本次重点介绍重要天气预报图。 有关重要航路(区域)天气现象的情报,常于航空器出港前以图表形式提供给机组成员;这就是重要天气预告图。它一般分三种高度层提供,即飞行高度在FLl00(10000英尺)以下的低层;飞行高度FLl00(10000英尺)至FL250(25000英尺)的中层和飞行高度在FL250(25000英尺)以上的高层。下面分别叙述: (一) 飞行高度在FLl00(10000英尺)以下的低层的重要天气预报图。 2.低层重要天气预图的主要内容和表示符号 (1) 锋面 冷锋 : 暖锋: 静止锋: 锢囚锋 辐合带: ︱ 辐合线: 及其预期的移动。(用箭头表示方向,用数值表示移速,单位:公里/小时或海里/小时) (2)受雷暴“R ”,热带气旋“ ”,飑线“ ”:雹“ 云中或晴空中度或严重颠簸(“CAT";: “ ”;“ ”); 地形波“”及相伴随的下降气流;航空器积冰(中度“”;严重“ ”);冻降水“ ”; 大片沙暴或尘暴“ ”;雾( ; );降水和其他引起大范围能见度低于5000米的天气现象(能见度用数 值,单位为米)所影响的区域和高度。 (2) 云量(FEW ;SCT ;BKN ;OVC),云状,云底云顶高度; (4) (5)气压中心(H ;L)及其预期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6)0℃等温线如果低于预报所提供的空域底部,还要标出0摄氏度等温线的高度 (以米为单位); (7)海平面温度和海面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