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35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毕业设计--35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毕业设计--35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榆林西沙35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教学点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 20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5)

Abstract: (6)

1 引言 (7)

2 原始资料 (8)

2.1电力系统接线图 (8)

2.2系统情况 (8)

2.3 10kV负荷情况 (8)

2.4 本地区气象条件 (9)

3 负荷统计和无功补偿的计算 (8)

3.1 负荷分析 (8)

3.2 负荷计算 (10)

3.3 无功补偿 (10)

3.3.1 无功补偿概述 (10)

3.3.2 无功补偿的计算 (11)

3.3.3 无功补偿装置 (11)

3.3.4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分组 (12)

3.3.5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接线 (12)

4 主变压器的选择 (13)

4.1 规程中的有关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的规定 (13)

4.2 主变台数的确定 (11)

4.3 主变容量的确定 (11)

4.4 主变形式的选择 (11)

5 电气主接线设计 (12)

5.1 电气主接线概述 (12)

5.2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12)

5.3 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13)

5.4 主接线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1 35kV侧主接线设计 (13)

5.4.2 10kV侧主接线设计 (13)

5.4.3主接线方案的比较选择 (14)

6 短路电流计算 (14)

6.1 概述 (14)

6.1.1 产生短路的原因和短路的定义 (14)

6.1.2 短路的种类 (14)

6.1.3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4)

6.2 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和条件 (15)

6.2.1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20)

6.2.2 短路电流计算条件 (20)

6.3 短路电流的计算 (21)

6.3.1 10kV侧短路电流的计算 (21)

6.3.2 35kV侧短路电流的计算 (22)

6.3.3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 (23)

7 电气设备的选择 (17)

7.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7)

7.1.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17)

7.1.2 电气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 (18)

7.1.3 环境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 (20)

7.2.1 35kV侧进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 (20)

7.2.2 35kV主变压器侧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 (20)

7.2.3 10kV侧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 (20)

7.2.4 选择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型号表 (30)

7.3 母线的选择及校验 (31)

7.3.1 母线导体选择的一般要求 (31)

7.3.2 35kV母线的选择 (32)

7.3.3 10kV母线的选择 (32)

7.3.4 母线选择结果 (33)

7.4 互感器的选择 (21)

7.4.1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1)

7.4.2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1)

7.5 熔断器的选择 (21)

7.5.1 熔断器概述 (21)

7.5.2 35kV侧熔断器的选择 (22)

7.5.3 10kV侧熔断器的选择 (22)

7.6 配电装置的选择 (22)

7.6.1 配电装置概述 (22)

7.6.2 35kV屋外配电装置 (22)

7.6.3 10kV高压开关柜 (22)

8 继电保护的设置 (22)

8.1 电力变压器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1 电力变压器保护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2 电力变压器纵差保护接线 (39)

8.1.3 纵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 (40)

8.1.4 变压器瓦斯保护 (41)

8.1.5 过电流保护 (41)

8.2 母线保护 (42)

9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42)

9.1 变电所防雷概述 (42)

9.2 避雷针的选择 (43)

9.3 避雷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供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然而电网的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往

往取决于变电所的合理设计和配置。一个典型的变电站要求变电设备运

行可靠、操作灵活、经济合理、扩建方便。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本论

文设计了一个35kV降压变电所,此变电所有两个电压等级,一个是35kV,一个是10kV。同时对于变电站内的主设备进行合理的选型。本设计选择

选择两台主变压器,其他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

互感器,无功补偿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等等也按照具体要求进行选型、

设计和配置,力求做到运行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合理,具有扩

建的可能性和改变运行方式时的灵活性。使其更加贴合实际,更具现实

意义。

关键词 35kV 变电所继电保护

Abstract: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industry, people require increasingly demand of power supply, especially the stability, reliability and continuity of it. While the stability, reliability and

continuity of power grid is determined by the rational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of substation. A typical substation needs the reliable and

flexible operation, the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free expansion of the

equipments.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se aspects, the paper designs a

transformer substation of 35kV which has tow level of voltage, one is

35kV, and the other is 10kV. At the same time, choose the rational

selection as to the main equipments in substation. This design chooses

two main transformers. As to other equipments such as Circuit Breaker,

Isolating switch, Current Transformer, V oltage Transformer,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 Protective Relay and so on are to be

selected, designed, and configured in accordance with specific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make it reliable to operate, easy and simple to

manipulate, economical,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expansion and flexibility

of changing its operation. As to make it more actu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t.

Key words:35kV substation main electrical connection table,

High-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

1 引言

电力已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要科学合理地驾驭电力,必须从电力工程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上来理解和掌握其精髓,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储存的二次能源。电能的发、变、送、配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瞬间完成的,须随时保持功率平衡。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电力工业必须超前发展,这是世界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因此,做好电力规划,加强电网建设,就尤为重要。

变电所作为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对其进行设计势在必行,合理的变电所不仅能充分地满足当地的供电需求,还能有效地减少投资和资源浪费。

2 原始资料

2.1电力系统接线图

35kv变电所

2.2系统情况

(1)设计变电所在城市郊外,主要向城市市区及变电所附近农村和工厂供电。

(2)确定本变电所的电压等级为35kV/10kV,35kV是本变电所的电源电压,10kV是二次电压。

(3)待设计变电所的电源,由单回35kV线路送到本变电所;在低压侧10kV 母线送出四回线路,备用二回线路,在本所35kV母线有二回输出线路。

2.3 负荷情况

回路数供电方式功率因数

负荷名称

最大负荷

(kW)

1#出线

2#出线

3#出线

4#出线

5#出线

6#出线

10kV侧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T=4800H;变电所年负荷增长率为5%。

max

2.4 本地区气象条件

最高气温是34℃,最低气温是-20℃,

3 负荷统计和无功补偿的计算

3.1 负荷分析

根据用电的重要性和突然中断供电造成的损失程度可以将负荷分为以下三类:

1一类负荷

一类负荷,又称为一级负荷,是指突然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或引起对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如重要大型设备损失、重要产品或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且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或产生政治上的重大影响、重要的交通和通讯枢纽中断、国际社交场所没有照明等。

2 二类负荷

二类负荷,又称为二级负荷,是指突然中断供电会造成经济上的较大损失。如生产的主要设备损坏、产品大量报废或减产、连续生产过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在政治上产生较大影响、交通和通讯枢纽以及城市供水中断、广播电视、商贸中心被迫停止运营等。

3 三类负荷

三类负荷,又称为三级负荷,是指不属于以上一类和二类负荷的其他用电负荷。对于这类负荷,供电所所造成的损失不大或不会直接造成损失。

用电负荷的分类,其主要目的是确定供电工程设计和建设的标准,保证建成投入运行工程供电的可靠性,能满足生产或社会安定的需要。对于一级负荷的用电设备,应有两个及以上的独立电源供电,并辅之一其他必要的非电保安设施。二级负荷应由两回线供电,但当两回线路有困难时(如边远地区),允许有一回专用架空线路供电。三级负荷对供电无特殊要求,允许较长时间停电,可用单回线路供电。这次设计的变电所所带的负荷均为三级负荷,因此可以用单回线路供电。

3.2 负荷计算

(2)负荷计算中用到的主要公式:

有功计算负荷:P30=Kd ·∑Pe ;无功计算负荷:Q30=P30·tg ?;视在计算负荷:S30=P30/cos ?;计算电流:I30=S30/(3UN);总的有功计算负荷:P30=K ∑P ·∑P30;总的无功计算负荷:Q30=K ∑Q ·∑Q30;总的视在计算负荷:S30=

230

230Q P +;总的计算电流;I30=S30/(3UN)。

3.3 无功补偿

3.3.1 无功补偿概述

功率因数cos ?值的大小反映了用电设备在消耗了一定数量有功功率的同时向供电系统取用无功功率的多少,功率因数高(如cos ?=0.9),则取用的无功功率少,功率因数低(如cos ?=0.5),则取用的无功功率大。

功率因数过低对供电系统是很不利的,它使供电设备(如变压器、输电线路等)电能损耗增加,供电电网的电压损失加大,同时降低了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因此提高功率因数对节约电能,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3.3.2 无功补偿的计算

4 主变压器的选择

4.1 规程中的有关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的规定

主变容量和台数的选择,应根据《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DJ161—85有关规定和审批的电力规划设计决定进行。凡有两台及以上主变的变电所,其中一台事故停运后,其余主变的容量应保证供应该所全部负荷的70%,在计及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内,应保证用户的一级和二级负荷。若变电所所有其他能源可保证在主变停运后用户的一级负荷,则可装设一台主变压器。

根据电力负荷的发展及潮流的变化,结合系统短路电流、系统稳定、系统继电保护、对通信线路的影响、调压和设备制造等条件允许时,应采用自耦变压器。

主变调压方式的选择,应符合《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DJ161的有关规定。

4.2 主变台数的确定

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台数,对实现系统安全经济和合理供电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一般的选择原则是:一般用户装设1—2台变压器;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对于Ⅰ、Ⅱ级用户,可设置两台变压器,防止一台主变故障或检修时影响整个变电所的供电,所以本所选用两台主变,互为备用,当一台变压器故障检修时由另一台主变压器承担全部负荷的70%,保证了正常供电。根据原始资料,本所主变压器配置两台。

4.3 主变容量的确定

4.4 主变形式的选择

主变一般采用三相变压器,若因制造和运输条件限制,在220kV的变电所中,可采用单相变压器组。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制造运输以不成问题,因此采用三相变压器。

在关于绕组上,只有220~330kV具有三种电压的变电所中,若通过主变各侧绕组的功率均达到该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5%以上,或者第三绕组需要装设无功补偿设备时,均宜采用三绕组变压器。此次设计的变电所只有35kV和10kV两个电压等级,所以采用双绕组变压器。

我国110kV及以上电压,变压器绕组都采用Y0连接;35kV亦采用Y连接,其中性点多通过消弧线圈接地。35kV及以下电压,变压器绕组都采用△连接。因此35kV侧采用Y连接,10kV侧采用△接线。

根据上述的讨论选用35kV铝线双绕组电力变压器,该变压器的型号为SJL

1—7500/35.具体技术数据如下表:

表4.1 变压器技术参数

型号SJL

1

—7500/35

额定容量(kVA) 7500

额定电压(kV) 高压35 低压10.5

损耗(KW) 空载9.6 短路57

短路电压(%) 7.5

空载电流(%) 0.9

5 电气主接线设计

5.1 气主接线概述

电发电厂和变电所中的一次设备、按一定要求和顺序连接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也成主电路。它把各电源送来的电能汇集起来,并分给各用户。它表明各种一次设备的数量和作用,设备间的连接方式,以及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情况。所以电气主接线是电力系统接线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接线的确定,对电力系统得安全、稳定、灵活、经济运行以及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法的拟定将会长生直接的影响

5.2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设计变电所电气主接线时,所遵循的总原则:①符合设计任务的要求;②符合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规范、规程;③结合具体工程的特点,设计出技术经济合理的主接线。为此,应考虑下列情况:

(1)确定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各类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是不同的,所以对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等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就决定了有不同的电气主接线。

(2)确定变压器的运行方式

有重要负荷的农村变电所,应装设两台容量相同或不同的变压器。农闲季节负荷低时,可以切除一台,以减少空载损耗。

(3)合理地确定电压等级

农村变电所高压侧电压普遍采用一个等级,低压侧电压一般为1—2个等级,目前多为一个等级。

(4)变电所的分期和最终建设规模

变电所根据5—10年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进行设计。一般装设两台主变压器。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终端或分支变电所如只有一个电源时,也可只装设一台主变压器。

(5)开关电器的设置

在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条件下,变电所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尽量减少断路器的数目。特别是农村终端变电所,可适当采用熔断器或接地开关等简易开关电器,以达到提高经济性的目的。

(6)电气参数的确定

最小负荷为最大负荷的60%—70%,如果主要负荷是农业负荷,其值为20%—30%;按不同用户,确定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负荷同时系数Kt:35kV以下的负荷,取0.85—0.9;大型工矿企业的负荷,取0.9—1;综合负荷功率因数取0.8,大型冶金企业功率因数取0.95;线损率平均值取8%—12%,有实际值时按实际值计算。

5.3 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1可靠性;2灵活性;3经济性。

5.4 主接线设计

5.4.1 35kV侧主接线设计

5.4.2 10kV侧主接线设计

5.4.3主接线方案的比较选择

6 短路电流计算

6.1 概述

6.1.1 产生短路的原因和短路的定义

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的电器设备,在其运行中都必须考虑到会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最常见同时最危险的故障是各种形式的短路,它会破坏电力系统对用户正常供电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短路是电力系统中的严重故障,所谓短路,是指一切属于不正常运行的相与相间或相与地间发生通路的情况。

产生短路的主要原因是电器设备载流部分的绝缘损坏。绝缘损坏的原因多因设备过电压、直接遭受雷击、绝缘材料陈旧、绝缘缺陷未及时发现和消除。此外,如输电线路断线、线路倒杆也能造成短路事故。

6.1.2 短路的种类

在35、10KV的电力系统中,可能发生短路有三相、两相、两相接地和单相接地的故障,其中三相短路是对称短路,系统各相与正常运行时一样,仍属对称状态,其他类型的短路是不对称短路。

电力系统中常发生的单相短路占大多数,二相短路较少,三相短路就更少了。三相短路虽然很少发生,但其后果最为严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次采用三相短路来计算短路电流,并检测电气设备的稳定性。

6.1.3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短路问题是电力技术的基本问题之一。短路电流及其电动力效应和分效应,短路时的电力的降低,是电气结线方案比较,电气设备和载流导线选择、接地计算以及继电保护选择和整定等的基础。

在变电站的电气设计中,短路电流计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短路电流

计算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在选择电气主接线时,为了比较各种接线方案,或确实某一接线是否需要采取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等,均需要进行必要的短路计算。

②在选择电气设备时,为了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下能安全、可靠地工作,同时又力求节约资金,这就需要进行全面的短路电流计算。例如:计算某一时刻的短路电流有效值,用以校验开关设备的开断能力和确定电抗器的电抗值;计算短路后较长时间短路电流有效值,用以校验设备的热稳定;计算短路电流冲击值,用以校验设备动稳定。

③在设计屋外高压配电装置时,需按短路条件校验软导线的相间和相对地的安全距离。

在选择继电保护方式和进行整定计算时,需以各种短路时短路电流为依据。

④接地装置的设计,也需要短路电流。

6.2 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和条件

6.2.1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电力系统供电的工业企业内部发生短路时,由于工业企业内所装置的元件,其容量比较小,而其阻抗较系统阻抗大得多,当这些元件遇到短路情况时,系统母线上的电压变动很小,可以认为电压维持不变,即系统容量为无穷大。所谓无限容量系统是指容量为无限大的电力系统,在该系统中,当发生短路时,母线电业维持不变,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不衰减。当然,容量所以们

在这里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以无穷大容量电力系统供电作为前提计算的,其步骤如下:

①对各等值网络进行化简,求出计算电抗;

②求出短路电流的标么值;

③归算到各电压等级求出有名值。

6.2.2 短路电流计算条件

①短路电流实用计算中,采用以下假设条件和原则:

<1>正常工作时,三相系统对称运行;

<2>所有电源的电动势相位角相同;

<3>系统中的同步和异步电机均为理想电机,不考虑电机磁饱和、磁滞、涡流及导体集肤效应等影响,转子结构完全对称,定子三相绕组空间位置相差120

度电气角度;

<4>电力系统中的各元件的磁路不饱和,即带铁芯的电气设备电抗值不随电流大小发生变化;

<5>电力系统中所有电源都在额定负荷下运行,其中50%负荷接在高压母线上,50%负荷接在系统侧;

<6>同步电机都具有自动调整励磁装置(包括强行励磁);

<7>短路发生在短路电流为最大值的瞬间;

<8>不考虑短路点的电弧阻抗和变压器的励磁电流;

<9>除计算短路电流的衰减时间常数和低压网络的短路电流外,元件的都略去不计;

<10>元件的计算参数均取为额定值,不考虑参数的误差和调整范围;

<11>输电线路的电容略去不计;

<12>用概率统计法制定短路电流运算曲线。

②接线方式

计算短路电流时所用的接线方式,应是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而不能用仅在切换过程中可能并联运行的接线方式。

③计算容量

应按本工程设计的规划容量计算,并考虑电力系统的远景发展规划。

④短路点的种类

一般按三相短路计算,若发电机的两相短路时,中性点有接地系统的以及自耦变压器的回路中发生单相(或两相)接地短路较三相短路情况严重时,则应按严重情况的时候进行计算。

⑤短路点位置的选择

短路电流的计算,为选择电气设备提供依据,使所选的电气设备能在各种情况下正常运行,因此短路点的选择应考虑到电器可能通过的最大短路电流。为了保证选择的合理性和经济性,不考虑极其稀有的运行方式。取最严重的短路情况分别在10kV侧的母线和35kV侧的母线上发生短路情况(点a和点b发生短路)。则选择这两处做短路计算。

b

a

6.3 短路电流的计算

6.3.1 10kV侧短路电流的计算

6.3.2 35kV侧短路电流的计算

7 电气设备的选择

7.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7.1.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1 应满足正常运行、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下的要求,并考虑远景发展;

2 应按当地环境条件校核;

3 应力求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4 与整个工程的建设标准应协调一致;

5 同类设备应尽量减少品种;

6 选用的新产品均应具有可靠的试验数据,并经正式鉴定合格。在特殊情况下,选用未经正式鉴定的新产品时,应经上级批准。

7.1.2 电气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

选择的高压电器,应能在长期工作条件下和发生过电压、过电流的情况下保持正常运行。

1长期工作条件 (1)电压

选用的电器允许最高工作电压Umax 不得低于该回路的最高运行电压Ug ,即

Umax ≥Ug (2)电流

选用的电器额定电流Ie 不得低于所在回路在各种可能运行方式下的持续工作电流Ig ,即Ie ≥Ig

由于变压器短时过载能力很大,双回路出线的工作电流变化幅度也较大,故其计算工作电流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高压电器没有明确的过载能力,所以在选择其额定电流时,应满足各种可能运行方式下回路持续工作电流的要求。

(3)机械荷载

所选电器端子的允许荷载,应大于电器引线在正常运行和短路时的最大作用力。

2短路稳定条件 (1)校验的一般原则

① 电器在选定后应按最大可能通过的短路电流进行动、热稳定校验。校验的短路电流一般取三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若发电机出口的两相短路,或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及自耦变压器等回路中的单相、两相接地短路较三相严重时,应按严重情况校验。

② 用熔断器保护的电器可不验算热稳定。当熔断器保护的电压互感器回路,可不验算动、热稳定。 (2)短路的热稳定条件

k t Q t I >2

(7-1)

式中 k Q —在计算时间t s 秒内,短路电流的热效应(kA 2*S );

I t —t 秒内设备允许通过的热稳定电流有效值(kA ); t —设备允许通过的热稳定电流时间(s )。

(3)短路的动稳定条件

df sh i i ≤

(7-2)

I sh ≤df I

(7-3)

式中sh i —短路冲击电流峰值(kA ); I sh —短路全电流有效值(kA );

df i —电器允许的极限通过电流峰值(kA ); df I —电器允许的极限通过电流有效值(kA )。

3绝缘水平

在工作电压和过电压的作用下,电器的内、外绝缘应保证必要的可靠性。电器的绝缘水平,应按电网中出现的各种过电压和保护设备相应的保护水平来确定。当所选电器的绝缘水平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数值时,应通过绝缘配合计算,选用适当的过电压保护设备。

表7.1 选择高压电器应校验的项目表

项目 电压 电流 断流容量

短路电流校验

动稳定

热稳定 断路器 负荷开关 隔离开关 熔断器 电抗器 电流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 支柱绝缘子 母线

消弧线圈 避雷器

表中 为应进行校验的项目

7.2 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

7.2.1 35kV 侧进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 7.2.2 35kV 主变压器侧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 7.2.3 10kV 侧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

7.2.4 选择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型号表

7.3 母线的选择及校验

1一般要求

裸导体应根据具体情况,按下列技术条件分别进行选择或校验: (1)工作电流; (2)经济电流密度; (3)电晕;

(4)动稳定或机械强度; (5)热稳定。

裸导体尚应按下列使用环境条件校验:

(1)环境温度;(2)日照;(3)风速;(4)海拔高度。 2按回路持续工作电流

g xu I I

g I —导体回路持续工作电流,单位为A ;

xu I —相应于导体在某一运行温度、环境条件及安装方式下长期允许的载流量,单位为A 。

3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一般母线较长,负荷较大,在综合考虑减少母线的电能损耗。减少投资和节

某厂35KV总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

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

35kV 总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 原始资料 1:工厂生产任务、规模及其产品规格 本厂主要承担全国冶金工业系统矿山、冶炼和轧钢设备的配件生产,即以生产铸造、锻 压和轧钢设备的配件生产,即以生产铸造、锻压、铆焊、毛坯为主体,年生产规模为铸钢件 10000t.铸铁件3000t,锻件1000t,铆焊件2500t. 2:工厂各车间负荷情况及车间变电所的容量如表2所示 各车间380V 负荷计算表 序 车间名称 设备容量 K d cos Φ tan Φ 计算负荷 车间 变压器台数 号 kw P30 Q30 S30 I30 变电所 及容量 kw kvar kVA A 代号 1 铸钢车间 N0.1车变 2?____ 铸铁车间 2 砂 库 N0.2车变 2?____ 小计(K ∑=0.9) 铆焊车间 3 1# 水泵房 N0.3车变 1?___ 小计(K ∑=0.9) 空压站 机修车间 4 锻造车间 N0.4车变 1?___ 木型车间 制材场 综合场 小计(K ∑=0.5) 锅炉房 2#水泵房 5 仓库(1、2) N0.5车变 1?___ 污水提升站 5 小计(K ∑=0.5) 35kV 供电系统图

各车间10KV负荷计算表 序车间名称高压设设备容量K d cosΦ tanΦ计算负荷 号备名称kw P30 Q30 S30 I30 kw kvar kVA A 1 铸钢车间电弧炉 2 铸铁车间工频炉 3 空压站空压机 小计 区域变电站35KV母线短路数据 系统运行方式系统短路数据系统运行方式系统短路数据 系统最大运行方式S max 。 K )3(=630MV A 系统最小运行方式S min 。 K )2(=300MV A 3:供用电协议 1)工厂电源从供电部门某110/35KV变电站以双回架空线路引入本厂,其中一路为工作电源,另一路作为备用电源,两个电源不并列运行,变电站距厂东侧10km。 2)系统的短路数据如表3所示,其供电系统如图4所示。 3)供电部门对工厂提出的技术要求:(1)区域变电站35KV馈电线路定时限过流保护装置的整定时间top=2s,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保护的动作时间不得大于1.5s.(2) 工厂在总降压变电所35kv电源侧进行电能计量(3)工厂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 1)供电贴费和每月电费制 供电贴费为800元/kvA,每月电费按两部电费制,基本电费为30元/KV A,动力电费为0.4元/kw.h,照明电费为0.6元/kw.h 2)工作负荷性质 本厂为三班制,年最大有功利用小时为5000h,属二级负荷 3)工厂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 年最高气温38_C,年平均气温23C,年最低气温-8C,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33C,年最热月平均气温26C,年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温度25C,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覆冰厚度5 mm年平均暴日数20d (2)地址水文资料 平均海拔50m 地层以砂粘土为主,地下水位3~5m. 提示:最高年平均温度用于选变压器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用于选室外裸导线及母线 最热月平均温度用于选室内导线和母线一年中连续三次的最热日昼平均温度选空气中电缆 土壤中0。7~1。0深度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选地下电缆最热月平均水温选半导体元件等 年雷电小时数和雷电日数设置防雷装置土壤冻结深度设置地下装置

35KV变电站毕业设计(完整版).doc

35kV 变电站设计原始数据 本次设计的变电站为一座35kV 降压变电站,以10kV给各农网供电,距离本变电站15km和10km处各有一个系统变电所,由这两个变电所用35kV双回架空线路向待设计的变电站供电,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待设计的变电站高压母线上的短路功率为 1500MVA。 本变电站有 8 回 10kV架空出线,每回架空线路的最大输送功率为 1800kVA;其中 #1 出线和 #2 出线为Ⅰ类负荷,其余为Ⅱ类负荷及Ⅲ类负荷, Tmax=4000h,cosφ=0.85。 环境条件:年最高温度 42℃;年最低温度 -5℃;年平均气温 25℃;海拔高度 150m;土质为粘土;雷暴日数为 30 日/ 年。

35KV变电站设计 一、变电站负荷的计算及无功功率的补偿 1.负荷计算的意义和目的 所谓负荷计算,其实就是计算在正常时通过设备和导线的最大电流,有了这个才可以知道选择多大截面的导线、设备。负荷计算是首要考虑的。要考虑很多因素才能计算出较为准确的数值。如果计算结果偏大,就会将大量的有色金属浪费, 增加制作的成本。如果计算结果偏小,就会使导线和设备运行的时候过载,影响 设备的寿命,耗电也增大,会直接影响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2.无功补偿的计算、设备选择 2.1无功补偿的意义和计算 电磁感应引用在许多的用电设备中。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产生交变磁场,每个周 期内释放、吸收的功率相等,这就是无功功率。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和有功功 率都要平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之间相互关联。 S P2Q2 S——视在功率, kVA P——有功功率, kW Q——无功功率, kvar 由上述可知,有功功率稳定的情况下,功率因数 cosφ越小则需要的无功功率越 大。如果无功功率不通过电容器提供则必须从该传输系统提供,以满足电力线和变 压器的容量需要增加的电力需求。这不仅增加了投资的供给,降低了设备的利用 率也将增加线路损耗。为此对电力的国家规定:无功功率平衡要到位,用户应该 提高用电功率因数的自然,设计和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及时投入与它的负载和电 压的基础上变更或切断,避免无功倒送回来。还为用户提供了功率因数应符合相 应的标准,不然,电力部门可能会拒绝提供电力。所以无功功率要提高功率因

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答案

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设计 (二)设计要求 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结线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三)设计依据 1.工厂总平面图 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50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8h。该厂筹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电气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 3.供电电源情况: 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订的供用电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KV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该干线的走向参看工厂总平面图(附图1-4)。该干线的导线品牌号为LGJ-185,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2.0m。干线首端(即电力系统的馈电变电站)距离本厂约10km.干线首端所装设的高压断路器断流容量为500MWA,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1.2s。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高压联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100km,电缆线路长度为25km。

表1 工厂负荷统计资料 4.气象条件: 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8℃,年平均气温为23℃,年最低气温为-8℃,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3℃,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年最热月地下0.8m处的平均温度为25℃。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北向风,年暴日数为20。 5.地质水文条件: 本厂所在的地区平均海拔500m。地层以砂粘土(土质)为主;地下水位为4m。 6.电费制度: 本厂与当地供电部门达成协议,在本厂变电所高压侧计量电能,设专用计量柜,按两部电费交电费。每月基本电费按主变压器容量计为20元/KVA,动力电费为0.3元/kwh,照明(含家电)电费为0.5元/kwh。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5.此外,电力用户需按新装变压器容量计算,一次性地向供电部门交供电贴费:6~10KV为800元/KV A。 (四)设计任务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下列工作量: 1、设计说明书1份,需包括: 1)封面及目录 2)前言及确定了赋值参数的设计任务书 3)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4)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

货运铁路牵引变电所的电气系统毕业设计说明

货运铁路牵引变电所的电气系统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货运铁路牵引变电所的电气系统设计 学生学号班级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承担指导任务单位电气工程系导师导师 职称 讲师 一、主要容 1. 按规定供、馈电容量与要求确定电气主结线。 2. 短路电流计算。 3. 牵引变压器容量、型式及台数的选择。 4. 母线(导体)和主要一次电气设备选择。 5. 配置所需的二次系统,并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6. 进行防雷与接地的设计。 二、基本要求 1.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要求条目清楚、计算正确、文本整洁。 2. 绘制出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三、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方法) 1. 包含有A、B两牵引变电所的供电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牵引供电系统示意图 2. 电力系统1、2均为区域变电站,电力系统容量分别为4000MVA和4800MVA选取基准容量Sj为100MVA,在最大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1、2的综合电抗标幺值分别为0.10和0.12,在最小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1、2的综合电抗标幺值分别为0.11和0.14。 对每个牵引变电所而言,110kV线路为一主一备。 图1中,L1、L2、L3长度分别30km、50km、20km。线路平均正序电抗X1为0.4Ω/km, 平均零序电抗X0为1.2Ω/km。 基本设计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牵引变电所基本设计数据 项目A牵引变电所 左臂负荷全日有效值(A)560 右臂负荷全日有效值(A)780 左臂短时最大负荷(A)[注] 860 右臂短时最大负荷(A)1080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摘要 货运铁路牵引变电所是铁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它直接影响整个铁路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 本设计主要针对牵引供电系统进行设计和研究。主要包括牵引负荷的计算、主变压器接线方式的分析比较、主变压器型号和台数的选择、牵引变电所进线和馈线方式的选择、短路计算、高压设备的选取和校验、继电保护的拟定与计算、牵引变电所防雷与接地装置的设置。其中电气主接线是变电所设计的主要环节,直接关系着整个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并且是牵引变电所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短路电流计算是本次设计的关键部分,通过计算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熔断器等进行选择校验和进行继电保护的拟定计算。 本次毕业设计实现了任务书要求的全部容,选择出牵引变压器,高压侧、低压侧的电气设备,确定了主接线方式。并且用AutoCAD绘出了系统的主接线图。 关键词:主接线主变压器电气设备

35KV降压变电站设计

[目录] 前言 第一篇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二、原始资料 三、设计任务 四、设计成果 第二篇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主接线设计方案 第三章主变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第四章所变的选择和所用电的设计 第五章短路电流计算 第六章导体及电气设备的选择. 第三篇计算书 一、主变容量的计算 二、短路电流计算 参考资料

第一篇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1、建立工程设计的正确观点,掌握电力系统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2、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使用工程设计手册和其他参考书的能力,学习撰写工程设计说明书。 二、原始资料 1、某国营企业为保证供电需求,要求设计一座35KV降压变电所,以10KV电缆给各车间供电,一次设计并建成。 2、距本变电所6Km处有一系统变电所,由该变电所用35KV双回路架空线路向待定设计的变电所供电,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待设计的变电所高压母线上的短路功率为1000MVA 。 3、待设计的变电所10KV无电源,考虑以后装设的组电容器,提高功率因素,故要求预留两个间隔。 4、本变电所10KV母线到各个车间均用电缆供电,其中一车间和二车间为一类负荷,其余为二类负荷,Tmax=4000h ,各馈线负荷如表1—1

5、所用电的主要负荷见表1—2

6、环境条件 1)当地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29.9°c,极端最低温度-5.9°c,最热月地面0.8m 处土壤平均26.7°c ,电缆出线净距100mm。 2)当地海拔高度507.4m。雷暴日数36.9日/年:无空气污染,变电所地处在 P≤500m·Ω的黄土上。 三、设计任务 1、设计本变电所的主电路,论证设计方案是最佳方案,选址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 2、设计本变电所的自用电路,选择自用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 3、计算短路电流。 4、选择导体及电气设备。 四、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各一份 2、主电路和所用电路图各一份 第二篇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一、设计依据 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出的条件。 二、设计原则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同名16366)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同名16366)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35kV电网的继电保护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2015年12月28日-2016年1月8日

摘要 电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乃至社会稳定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反映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而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生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作用是:全系统范围内,按指定分区实时地检测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快速及时地采取故障隔离或告警信号等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维持系统的稳定、保持供电的连续性、保障人身的安全、防止或减轻设备的损坏。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大量机组、超高压输变变电的投入运行,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屏障,同时又是电力系统事故扩大的根源,做好继电保护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电力系统事故具有连锁反应、速度快、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特点,往往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社会性的灾难。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35kv线路继电保护的设计。主要任务是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对电网配置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根据该电网的结构、电压等级、线路长度、运行方式以及负荷性质的要求,给35KV的输电线路设计合适的继电保护。 关键词:35kv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故障分析短路电流计算

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55600

1 引言 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首先是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其次是要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再者就是优质,电力系统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还有就是要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目前,我国一般大、中型城市的市中心地区每平方公里的负荷密度平均已达左右,有些城市市中心局部地区的负荷密度甚至高达上万千瓦,乃至几万千瓦,且有继续增长的势头。因此供配电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供电电压:如以进城,用配电。以解决大型城市配电距离长,配电功率大的问题,这在我国城市已经有先例。简化配电的层次:如按的电压等级供电。逐步淘汰等级:因为过细的电压分级不利于电气设备制造和运行业的发展。提高设备配套能力,只是由于我国在设备上还不能全面配套而尚未推广。广泛使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对配电网进行离线和在线的智能化监控管理。做到保护、运行、管理的自

某中心牵引变电所电气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

某中心牵引变电所电气系统设计 某中心牵引变电所电气系统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某中心牵引变电所电气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5 班级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承担指导任务单位电气工程系导师 姓名 导师 职称 讲师 一、主要内容 1.按规定供、馈电容量与要求确定电气主接线。 2.短路电流计算。 3.牵引变压器容量、型式及台数的选择。 4.母线(导体)和主要一次电气设备选择。 5.配置所需的二次系统。 6.进行防雷与接地的设计。 二、基本要求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要求条目清楚、计算正确、文本整洁。 2.绘制出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三、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方法) 1.包含有A、B、C三个牵引变电所的供电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牵引供电系统示意图 图1中对每个牵引变电所而言,220kV线路为一主一备。待建牵引变电所为牵引变电所A,220kV线路向220kV地区变电所供电,供电容量为2000MVA。图1中L1、L2、L3、L4长度分别30km、15km、15km、20km。线路平均正序电抗X1为0.4Ω/km,平均零序电抗X0为1.2Ω/km。 2.气象资料:本地区最高温度为38℃,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29℃,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温度为22℃,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年雷暴雨日数为20天。 3.地质水文资料:本地区海拔60m,底层以砂黏土为主,地下水位为2m。 4.电源短路容量:电力系统容量分别为3000MVA 、2800MVA。选取基准容量为100MVA,在最大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的综合电抗标幺值为0.21、0.23;在最小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的综合标幺值为0.30、0.35。 5.负荷资料:

毕业设计:35kV变电所设计论文(终稿).

1 35kV变电所设计论文第一节设计方案确定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上级变电所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所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本次设计为35KV海迪变电所初步设计所设计的内容力求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本设计在撰写的过程中曾得到老师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并提供大量的资料和有益的建议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龙矿集团基地35kV变电所于1994年投入运行主变容量为两台 2500kVA变压器主要负担社区居民生活用电企业办公用电等。随着集团公司的飞速发展两台主变不能满足用电负荷要求附近很多企业由于受用电负荷限制不能正常生产另外由于用电负荷中心偏移压降增大用电损耗增加不能保证用户的电能质量为此拟在公司机关再建一座35kV变电所以满足机关居民生活用电和周围企业生产用电要求。一、设计思路煤矿供电系统电压等级多为110kV、35kV、6kV等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方式拟建的35KV变电所从基建投资、电能损失等经济指标及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配电合理性等技术指标综合分析主变压器拟采用 2 台35kV三相三绕组油浸式自冷降压变压器分为三个电压等级、各个电压等级均采用单母分段的主接线方式供电、10kV 6kV均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其中机关居民生活用电采用6.3/0.4降压变压https://www.360docs.net/doc/e68342377.html, 2 器距变电所距离较远的用电大户采用10.5/0.4的降压变压器这样能减少线路投资、降低线路损耗提高电能质量同时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运行变压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二、主要设备设计方案、一次设备主变压器采用新型节能产品采用可调整电压的有载调压变压器SSZ11型。变电所内35kV配电装置采用JYNl—40.5(Z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间隔式开关柜、10KV配电装置采用JYN2—12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间隔式开关柜。馈线断路器采用ZN12-12真空断路器,实现高压断路器无油化,电流、电压互感器全封闭浇注式。及10kV、6kV避雷器采用合成绝缘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操作机构为电动机储能开关一体机构具备手动功能。

某化工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原始资料 (1) 第二章接入系统设计 (2) 第三章车间供电系统设计 (19) 第四章工厂总降压变的选择 (30) 第五章所用变的选择 (33) 第六章主接线设计 (33) 第七章短路电流计算 (39) 第八章电气设备选择 (46) 第九章继电保护装置 (54) 附图1 工厂变电所设计计算电器主接线图 (56) 结束语 (57) 参考书目 (58)

第一章 原始资料 二、原始资料 Ⅰ.工厂负荷数据:工厂多数车间为2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4600小时。工厂负荷统计资料见表1(本表数据为设计方案分配表第九组数据)。设计需要考虑工厂5年发展规划负荷(工厂负荷年增长率按2%)。 表1:某化纤厂负荷情况表 某化纤厂负荷情况表 序号 车间设备名称 安装容量( ) kw 1 纺练车间 纺丝机 200 筒绞机 30 烘干机 85 脱水机 12 通风机 180 淋洗机 6 变频机 840 传送机 40 2 原液车间照明 1040 3 酸站照明 260 4 锅炉房照明 320 5 排毒车间照明 160 6 其他车间照明 240 Ⅱ.供电电源请况:按与供电局协议,本人可由16公里处的城北变电所 ()110/38.5/11kV ,90MVA 变压器供电,供电电压可任选。另外,与本厂相距5 公里处的其他工厂可以引入10kV 电缆做备用电源,但容量只能满足本厂负荷的20%(重要负荷),平时不准投入,只在本厂主要电源故障或检修时投入。 Ⅲ.电源的短路容量(城北变电所):35kV 母线的出线断路器断流容量为 400MVA ;10kV 母线的出线断路器断流容量为350MVA 。 Ⅳ.电费制度:按两部制电费计算。变压安装容量每1kVA 为15元/月,动力电费为元/.kv h ,照明电费为元/.kv h 。

牵引变电所的设计

第1章概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心脏,它的主要任务是将电力系统输送来的三相高压电变化成适合电力机车使用的电能。而电气主接线反映牵引变电所设施的主要电气设备以及这些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以及在电气上是如何连接的,高压侧有几回进线、几台牵引变压器,有几回接触网馈电线。通过电气主接线可以了解牵引变电所等设施的规模大小、设备情况。 1.2 电气化铁路的国内外现状 变电所是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在电能是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中最为重要的能源和动力的今天,变电所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当前我国进行的输变电建设和城乡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对未来电力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产品技术要先进,产品质量要过硬,应达到30~40年后也能适用的水平;而且产品必须要国产化。现阶段我过主要是使用常规变电所。常规变电所即采用传统模式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变电所,一般为有人值班或驻所值班,有稳定的值班队伍。继电保护为电磁型,电器就地控制,不具备四遥、远方操作功能,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运行与检修队伍和一整套相应的管理机构、制度进行管理,以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这种模式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国的近期目标是既要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又要能够适应微机远动自动化系统;既要实现无人值班,又要满足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国外的变电所研究已经远远超过我国,他们在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上, 已经能做到无人值守。 1.3 牵引变电所 1.3.1 电力牵引的电流制 电力牵引按牵引网供电电流的种类可分为三种电流制,即直流制、低频单相交流制和工频单相交流制。 (1) 直流制 即牵引网供电电流为直流的电力牵引电流制。电力系统将三相交流电送到牵引变

35kv降压变电所

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35kv降压变电所设计 姓名: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9年6 月18日

大学 注:经过双向选择后,最后确定的选题由指导教师填写此表备案。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论文(设计)题目 35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论文(设计)内容(需明确列出研究的问题): 1.确定主接线:根据设计任务书,分析原始资料与数据,列出技术上可能实现的 2—3个方案,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2.选择主变压器: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台数、型号等。 3.短路电流计算:根据电气设备选择和继电保护整定的需要,选择短路计算点,绘制等值网络图,计算短路电流,并列表汇总。 4.电气设备的选择:选择并校验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电缆、避雷器等,选用设备的型号; 5.主变压器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及配置 资料、数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 本变电站为某冶炼厂变电站,地处高寒地区,气候恶劣,环境污染严重,海拔2000米以上。由于该冶炼厂工业发展,负荷增大,该线路长期大负荷运行,同时由于单电源供电,供电可靠性得不到全面保障,为了解决该冶炼厂负荷增长带来的供电容量严重不足的矛盾,根据有关部门的批文和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再建一条35kV输电线路,形成双回路供电的形式,这样减轻了原一回线路的负荷压力,确保了供电可靠性,同时满足负荷不断增大的需求。拟新建一座35KV降压变电所。 1.出线回数: (1)35KV电压等级:2.5Km架空出线,近期1回,远期2回,短路容量为600MVA。(2)10KV电压等级:电缆馈线,本期8回,远期12回。每回平均传输容量3500KW,10KV 最大负荷30MW,最小负荷25MW,cosφ=0.85,Tmax=5000h。 2.气象条件: 年最高温度:34 C?,最低温度-15 C?,平均气温 21C?。年平均雷暴日数 24 日。 3.变电所功率因数不低于0.9。 4. 绘制电气主接线图、主变保护原理图和展开图各一张;

35kV变电所毕业设计

************ 中文题目:**** 35kV 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外文标题:THE DESIGN OF ELECTRICAL PART OF YUJIAN 35kV' SUBSTATION 毕业设计(论文)共页(其中:外文文献及译文页)图纸共张完成日期 20 年* 月答辩日期 20 年6 月

摘要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持续性。然而电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持续性往往取决于变电所的合理设计和配置。 一个典型的变电站要求变电设备运行可靠、操作灵活、经济合理、扩建方便。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本论文设计了一个 35kV 降压变电站,此变电站有两个电压等级,一侧是35kV,另一侧是 10kV。本设计按照传统变电站的设计步骤进行设计,包括负荷计算,无功补偿,变电站形式,变压器的选择,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一二次设备的选择和继电保护设计以及防雷和接地等内容,同时对于变电站内的主设备进行合理的选型。 本设计选择两台主变压器,其他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无功补偿装置和微机保护装置等等也按照具体要求进行选型、设计和配置,力求做到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具有扩建的可能性和改变运行方式时的灵活性。使其更加贴合实际,更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变电站;变压器;负荷;短路电流;微机保护;防雷接地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industry, the demand of power supply system is increasing, especially its stability, reliability and continuity. However,the stability, reliability and continuity of power net are determined by the power grid’s rational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of substation. A typical substation needs its requirement reliable, flexible, economic, rational and convenient for expansion. Taking the above aspect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aper designs a transformer substation of 35kV which has tow level of voltage, one is 35kV, and the other is 10kV. This design has its steps be in accordance with traditional substation design. It contains load calculation, reactive compensation, substation form, the choice of the transformer, the design of the main connection, short 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choi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secondary equipment design, as well as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etc. At the same time, this design rationally selects the mode of the main equipments in substation. This design chooses two main transformers. Other equipments, such as Circuit Breaker, Isolating switch, Current Transformer, V oltage Transformer,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 Protective Relay and so on, are also selected, designed and configured in accordance with specific requirements. The purpose is to make it safe and reliable to operate, easy and simple to manipulate, economical, and with advanced technology. Meanwhile, it is hoped to be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expansion and flexibility of changing its operation. The significance is to be more actual and practical. Key words: Substation, transformer, load, short-circuit current, computer protec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参考模板

山东理工大学供配电实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1.11.1

一、设计题目 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二、设计要求 要求根据本厂所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与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制设计图纸。 三、设计依据 1)工厂负荷情况: 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时数为40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4h。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于二级负荷外,其余为三级负荷。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图所示。 2)供电电源情况: 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订的供用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kV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该干线的走向参考工厂总平面图。该干线的导线型号为LGJ-95,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1m,干线首端距本厂8km,该干线首端所装高压断路器的断流容量为500MV A,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其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 1.5s。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高压或低压联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达150km,电缆线路总长度25km。 3)气象资料: 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8℃,年平均气温为23℃,年最低气温为15℃,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2℃,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年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气温为21℃。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雷暴日数为12。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相关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摘要 高速列车与牵引供电系统直接相关,是进行牵引供电系统研究的最重要的基础。为此,文首先对牵引供电系统组成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结合牵引供电系统供电方式及牵引供电回路的特点,对牵引供电系统供电分析论证,针对无功功率、谐波电流、负序电流,分析了牵引供电系统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然后提出了理想牵引供电系统,根据运行方式与同相供电系统,研究并分析牵引变电所的(最小)补偿容量,并提出研究后的自耦变压器(AT)供电模式,从而进行新型AT供电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牵引供电系统、牵引变电所、供电系统、供电回路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外研究现状 (2) 1.2.1 概况 (2) 1.2.2 日本 (3) 1.2.3 法国 (5) 1.2.4 德国 (6) 1.3 本文主要工作 (6) 第2章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系统介绍 (7) 2.1 牵引供电部分 (7) 2.2 牵引网供电方式 (9) 2.2.1 直接供电方式 (9) 2.2.2 吸流变压器—回流线装置BT (9) 2.2.3 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AT) (10) 2.2.4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DN) (11) 2.3 牵引供电回路 (12) 第3章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相关问题 (14) 3.1 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 (14) 3.2 铁道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14) 3.2.1 无功功率 (14) 3.2.2 谐波电流 (15) 3.2.3 负序电流 (15)

3.2.4 解决方法 (15) 第4章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发展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17) 4.1 理想牵引供电系统 (17) 4.1.1 系统构成 (17) 4.1.2 运行过程 (18) 4.2 现行方式与同相供电系统 (19) 4.2.1 同相供电系统 (19) 4.2.2 牵引变电所的(最小)补偿容量 (20) 致 (21) 参考文献 (22)

35KV降压变电所设计方案

35KV降压变电所设计方案 第一篇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1、建立工程设计的正确观点,掌握电力系统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2、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使用工程设计手册和其他参考书的能力,学习撰写工程设计说明书。 二、原始资料 1、某国营企业为保证供电需求,要求设计一座35KV降压变电所,以10KV电缆给各车间供电,一次设计并建成。 2、距本变电所6Km处有一系统变电所,由该变电所用35KV双回路架空线路向待定设计的变电所供电,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待设计的变电所高压母线上的短路功率为1000MVA 。 3、待设计的变电所10KV无电源,考虑以后装设的组电容器,提高功率因素,故要求预留两个间隔。 4、本变电所10KV母线到各个车间均用电缆供电,其中一车间和二车间为一类负荷,其余为二类负荷,Tmax=4000h ,各馈线负荷如表1—1 序号车间名称计算用有功功率 (kw) 计算用无功功率 (kvar) 1 一车间 1046 471

2 二车间 735 487 3 机械车间 808 572 4 装配车间 1000 491 5 锻工车间 920 276 6 高压站 1350 297 7 高压泵房 737 496 8 其他 931 675 5、所用电的主要负荷见表1—2 序号车间名称额定容 量(KW) 功率因 素 (cos ) 安 装 台 数 工 作 台 数 备注 1 主充电机20 0.88 1 1 周期性负 荷 2 浮充电机 4.5 0.85 1 1 经常性负 荷 3 蓄电池室通 风2.7 0.88 1 1 经常性负 荷 4 室装配装置 通风110.79 2 2 周期性负 荷 5 交流焊机10.5 0.5 1 1 周期性负 荷

牵引变电所接地防雷系统的设计

齐鲁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 题目:牵引变电所接地防雷系统的设计 系别: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 牵引变电所是铁路供电系统的枢纽,它担负着电网供电的重要任务。雷电具有很强的危害性,因此应该重视牵引变电所的雷电的防护。 综合运用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接地系统及供防雷接地的设计方法,对110kV牵引变电所进行防雷接地设计。引变电所雷击的配电技术等相关的专业知识,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牵,基于常用的形式及防雷接地的几种措施,研究接地装置的类型和降阻方式 关键词雷电放电防雷保护装置防雷接地装置牵引变电所

目录 1 绪论 (3) 2 雷 (1) 2.1 雷电 (1) 2.1.1 雷电的发生机理 (1) 2.1.2雷电放电 (1) 2.1.3雷电放电的过程 (2) 2.1.4雷电放电的基本形式 (3) 2.1.5雷电放电的选择性 (5) 2.1.6我国雷电活动分布的规律 (5) 2.1.7雷电的危害 (6) 2.1.8雷电的防护措施 (7) 2.2雷电参数 (13) 2.2.1雷电放电的计数模型及等值电路 (13) 2.2.2雷电流 (15) 3 防雷保护装置 (19) 3.1避雷针 (19) 3.1.1避雷针保护原理及组成 (19) 3.1.2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20) 3.2避雷线 (22) 3.2.1避雷线保护范围 (22) 3.3变配电所装设避雷针和避雷线的有关规定 (24) 3.3.1避雷针的有关规定 (24) 3.3.2避雷线的有关规定 (25) 3.4避雷器 (25) 3.4.1避雷器的保护原理及要求 (25) 3.4.2避雷器的伏秒特性 (26) 3.4.3避雷器的分类 (26) 4 防雷接地装置 (31) 4.1接地装置的概述 (31) 4.1.1 接地装置组成 (31) 4.1.2接地电阻和流散电阻 (32) 4.1.3对地电压、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33) 4.2接地装置的分类 (33) 4.2.1工作接地 (34) 4.2.2保护接地 (34) 4.2.3 防雷接地(如图4-5所示) (34) 4.3工程实用的接地装置 (35) 4.3.1输电线路的防雷接地 (35) 4.3.2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接地 (35) 4.4接地电阻的计算和降阻方法 (36) 4.4.1接地电阻的计算 (36)

35KV降压变电站设计

[目录] 前言 第一篇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二、原始资料 三、设计任务 四、设计成果 第二篇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主接线设计方案 第三章主变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第四章所变的选择和所用电的设计 第五章短路电流计算 第六章导体及电气设备的选择. 第三篇计算书 一、主变容量的计算 二、短路电流计算 参考资料

第一篇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1、建立工程设计的正确观点,掌握电力系统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2、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使用工程设计手册和其他参考书的能力,学习撰写工程设计说明书。 二、原始资料 1、某国营企业为保证供电需求,要求设计一座35KV降压变电所,以10KV电缆给各车间供电,一次设计并建成。 2、距本变电所6Km处有一系统变电所,由该变电所用35KV双回路架空线路向待定设计的变电所供电,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待设计的变电所高压母线上的短路功率为1000MVA 。 3、待设计的变电所10KV无电源,考虑以后装设的组电容器,提高功率因素,故要求预留两个间隔。 4、本变电所10KV母线到各个车间均用电缆供电,其中一车间和二车间为一类负荷,其余为二类负荷,Tmax=4000h ,各馈线负荷如表1—1

5、所用电的主要负荷见表1—2 交流焊机10.5 6、环境条件 1)当地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29.9°c,极端最低温度-5.9°c,最热月地面0.8m 处土壤平均26.7°c ,电缆出线净距100mm。 2)当地海拔高度507.4m。雷暴日数36.9日/年:无空气污染,变电所地处在 P≤500m2Ω的黄土上。 三、设计任务 1、设计本变电所的主电路,论证设计方案是最佳方案,选址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 2、设计本变电所的自用电路,选择自用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 3、计算短路电流。 4、选择导体及电气设备。

110-35-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110-35-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 设计题目:110/35/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目录 摘要------------------------------------------------------------------ 2 1.变电所总体分析------------------------------------------------------ 2 1.1变电所规模 ------------------------------------------------------ 2 1.2变电所与电力系统连接情况----------------------------------------- 2 1.3负荷情况 -------------------------------------------------------- 2 1.4最小运行方式 ---------------------------------------------------- 3 1.5环境条件 -------------------------------------------------------- 3 2.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3 2.1运行的可靠 ------------------------------------------------------ 3 2.2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 3 2.3操作应尽可能简单、方便------------------------------------------- 3 2.4经济上合理 ------------------------------------------------------ 4 3.主接线设计---------------------------------------------------------- 4 3.1 110kv侧 -------------------------------------------------------- 4 3.1.1方案一 ------------------------------------------------------ 4 3.1.2方案二 ------------------------------------------------------ 4 3.2 35kv侧(6回出线)---------------------------------------------- 5 3.3 10kv侧(10回出线)--------------------------------------------- 6 4.主变压器的选择----------------------------------------------------- 6 4.1 相数的确定------------------------------------------------------ 6 4.2绕组数的确定 ---------------------------------------------------- 7 4.3绕组接线组别的确定 ---------------------------------------------- 7 5.主接线图------------------------------------------------------------ 8 参考文献---------------------------------------------------------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