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室铭》原文翻译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室铭》原文翻译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室铭》原文翻译

22.陋室铭

山 不在高, 有 仙 则 名。 水不在 深,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能够)闻名了。水不在乎深, ????????在:在于、在乎。 名:这里用作动词,出名、有名、著名。 有 龙 则 灵。有了蛟龙就(成为)灵异的

斯是 陋 室, 惟 吾 德 馨(xīn )。

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居室,只是我的品德高尚纯洁(就不感到它简陋了)。 ????龙: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一种神奇动物。灵:这里用作动词,是具有灵应,显出神灵的 ?

???

意思。 斯:代词,这。 陋:狭小,简陋。 惟:副词,只,仅,“只是”。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苔(tái )痕上阶绿, 草 色 入 帘青。 谈笑 有

碧绿的苔藓长到台阶上,青葱的芳草映入帘内。(在这里)谈笑的都是

鸿 儒(rú), 往 来 无 白 丁。

些学识渊博的人,交往的人中没有浅薄的庸人。 ?????

???鸿:大。 儒:有学问的人。 白丁:原意是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浅薄的人。 可以 调素琴, 阅 金经。可以(在陋室)弹弹琴,读一读佛经。 ?????

???调:调弄。这里是弹奏的意思。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阅:阅读,吟诵。金经:用一种泥金的颜料抄写的佛经书籍。这里泛指佛经。 无 丝竹之乱耳, 无 案 牍 (dú) 之 劳 形。

没有乐音扰乱两耳,没有(繁杂的)官府文书使身体劳累。 ?????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 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劳:使……劳累。 南阳诸葛 庐, 西(这正如)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

蜀 子云 亭。 孔子云:“ 何 陋 之 有?”

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子云:扬雄,字子云,西汉时的文学家。 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这句话出自

????《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仁爱英语八年级上册课文翻译完整版

仁爱英语八年级上册课 文翻译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Unit1 Section A 1a 迈克尔:康康,你好。 康康:迈克尔,你好。你要去打篮球吗?我看见你暑假期间几乎每天都打篮球。 迈克尔:是呀。你知道,周日我们班和三班要举行一场篮球赛 康康:而且这是本学期我们学校的第一场篮球赛。 迈克尔:你来为我们加油好吗? 康康:当然,我很乐意。我希望我们队获胜。 迈克尔:我也是。 Section B 1a 迈克尔:玛利亚,你最喜爱的运动是什么? 玛利亚:当然是篮球了。 迈克尔:我也是。那你最喜欢的运动员是谁? 玛利亚:勒布朗.詹姆斯。你呢? 迈克尔:我最喜欢姚明。你知道他的一些情况吗? 玛利亚:知道。他身高两米二六。他效力于NBA的休斯顿火箭队。 迈克尔:对,他很棒!将来我要成为一个像他那样的篮球运动员。那是我的梦想。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玛利亚:我想成为一名舞蹈家。 2a

这里有一些体育明星的照片,他们是刘翔、迈克尔.菲尔普斯和张怡宁。刘翔是来自上海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短跑运动员之一。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打破奥运会纪录,并赢得了一枚金牌,但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由于脚伤他不得不放弃了比赛。多么遗憾!菲尔普斯来自美国,他在北京奥运会的游泳比赛中赢得了八枚金牌。他是第一个在一届奥运会上赢得如此多金牌的运动员。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女乒乓求运动员之一的张怡宁在雅典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上分别赢得两枚金牌。 Section C 1a 安非常喜欢运动。她每周骑两次自行车,还经常星期天去爬上。 她每天在体育馆花半个小时来锻炼。她星期六学打棒球,现在她棒球打得相当好。 她还擅长跳跃。下周末将举行校运动会。她打算参加跳高和跳远比赛。她的同学们将会为她加油。他们确信她会赢。 Section D 1a 昨天,着名足球明星大卫.贝克汉姆和他的队友抵达北京。明天他的球队将和中国国家队进行一场比赛。球迷们非常兴奋。遗憾的是他们不会停留很长时间。后天他们将动身去日本。 TOPIC 2 Would you mind teaching me? Section A 1a 康康:迈克尔,请你帮个忙好吗? 迈克尔:当然。什么事? 康康:星期六我们将和五班进行一场足球比赛。但是我的一个队员病了。你愿意加入我们吗? 迈克尔:我很乐意。但是我不太擅长踢足球。你介意教我吗?

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观评记录】陋室铭

一、教学目标准确、适宜。 教学目标的制定符合的要求,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现了语文科和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二、教学思路的设计清晰、合理。 1、教学思路的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符合学生的实际。 2、教学思路的设计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新鲜的感受。 3、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 4、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三、教学环节紧凑、科学。 1、教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有效组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更多是参与者的作用。 2、教师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作性,以诵读为载体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3、教师讲究一定的教学艺术,合理的安排课堂结构,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科学、恰当。 四、教学方法、策略恰当得体。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适当,针对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注重交给方法,培养能力,注重引导学生。 1、导语:教师采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诵读课文:教师面对全体学生,从朗读节奏、重读、押韵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诵读。 3、疏通文意,赏析文章。能抓住重点,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另外教师还选择了典型的句子进行点拨,赏析,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感悟课文主旨,从而让学生会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突破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 五、教学效果良好。 1、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本节课较好的达成了预期的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实效性较强。 2、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非常强,热情非常高。 3、培养了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学校过程中建立信心。如:让中等生和学困生多表现,然后多表扬他们。 4、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思考,讨论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5、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 六、建议与设想。(不足与方法) 1、小组合作的时间如果更为充裕,课堂教学的效果会更佳。 2、巩固练习的题型还可以更丰富。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山不在(1)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4)是陋室, 惟(5)吾德馨(6)。苔痕上(7)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8),往来无白丁(9)。可以调素琴(10),阅金经(11)。无丝竹(12)之(19)乱耳(13),无案牍(14)之劳形(15)。南阳(16)诸葛庐(17),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8)?” 注解 (1)在:在乎、在于,动词。 (2)名:名词作动词,著名。 (3)灵:名词作动词,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4)斯:指示代词,这。是: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 (5)惟:只有,只要,唯独。 (6)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有什么简陋的了)。德馨:品德高尚。馨,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7〕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蔓延。 (8)鸿儒:即大儒,学识渊博的人,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同“洪” 大。儒:旧指读书人。 (9)白丁:原指没有官职的人,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浅薄无知的人。 (10)调(ti do)素琴:调,弹奏;素琴,没有任何装饰的琴。 (11)金经:泛指佛经。 (12)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这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3)乱耳:扰乱耳朵。乱,扰乱。 (14)案牍(d u):官府的公文。 (15)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16)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芦,简陋的小屋子。 (18)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意,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本文只用“何陋之有”,兼含着“君子之居”的意思。此处 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一)《三峡》(郦道元) 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全部课文翻译

初二上册 Module 1 Unit 1 让我们尽可能多地讲英语同学们,欢迎回来!今天,我们打算谈论一下学习英语的好方法。 准备好了吗?谁有一些建议?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总是讲英语。 好!让我们尽可能多地讲英语。为什么不在我们的笔记本上记下错误呢?那是个好主意,而且不要忘记在错误旁边写上正确的答案。 还有其他的什么吗?每天大声拼读生词是一个好主意。 非常感谢你,玲玲。听广播怎么样?是的,那也有益于我们的发音。但有很多生词。 你们不必理解每个单词(的含义)。你们只需要听关键词和主要意思。阅读也一样。英语故事如此有趣。通过阅读我逐渐了解了世界上的许多事情。我认为写作也很重要。我们为什么不尽量去找些讲英语的笔友呢?我们可以给他们写信。太棒了!我同意你(的提议)。 Unit 2 你应该向她微笑! 很多学生咨询如何提高他们英语水平的建议。这儿是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理解英文电影和歌曲的问题。 来自湖北的李浩写道:“我喜欢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但我只能理解一点儿。我可以怎么做呢?” 看电影和听歌曲是学习英语的很好的方式! 看上或听上几遍,并猜测生词的含义。每一遍你都会学到新东西。 我还建议你和朋友们谈论一下这些电影或歌曲。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说的。

来自吉林的王帆写道:“我们学校有一位来自美国的老师。我很腼腆,不敢与她说话。我该怎么办呢?你可以说:“嗨!你好吗?”“你喜欢中国吗?”这些都是展开交谈的好方式。 在你开始(讲英语)前,你应该向她微笑!记住这一点:不要害羞,去试一试。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词汇的。 来自安徽的张雷写道:“我写下生词,但我很快就忘记了它们。我怎样才能记住它们呢?” 不用担心,忘记生词是很自然的! 我建议你每天把4 个或5个单词写在纸片上并放在你的房间里。看到这些单词的时候就读一读,并且尽量使用它们。 Module 2 我的家乡和我的国家 Unit 1 它比许多其他建筑物都高。 嘿,大明!你的周末过得怎么样? 很好!我去深圳了。 深圳在哪儿? 哦,它在靠近香港的海岸线上。 大约30 年前它是一个小村庄,但现在它是一个非常大的城市这么说它是一个比香港更新的城市?是的,它是一个很新的城市。 实际上,它只是在20 世纪80 年代才变得重要起来。它正变得更大、更繁华。 我相信有一天它会变得和香港一样繁华。深圳的人口是多少? 我认为有1000 多万,比中国的许多其他城市的人口都多。它的街道也更宽、更干净。 我认为它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我想有一天去那里。记住去参观一下帝王大厦,它比深圳的许多其他建筑物都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2《陋室铭》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2《陋室铭》精品教案一、导入: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叫《古文观止》,它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供学塾使用的文章读本。此处的“古文”指古代的散文,“观止”表明作者的态度是:古文的精品都已选入了,你已经欣赏到最好的的了,不用再看其他的了。当然这有些夸张,这本书选了从先秦到明末的222篇古代散文作品,其中有一篇仅仅81个字的短文就占有古代散文的一席之地,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种思考来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展示课题、作者) 二、学习新课 1、指名学生回答“铭”的特点。师补充: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有勉励或警戒的意思,表示永记不忘。 2、师: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生回答:写写他的陋室 师:陋室有何可写之处呢?我们来读课文。 三、一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后齐读。(师提示:注意挺胸抬头,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2、师:读得整齐,也很流畅。你们自己觉得读得怎么样?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得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里看到古人是怎样读书得呢? 生回答:跟唱歌一样,摇头晃脑等 师:古人读书师很有韵味的,自得其乐地读,一般说语气都比较舒缓,老师试着读一下。(师配乐读)

师:我们要读出韵味来,还是要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下面我们结合注释,同桌或前后桌讨论解决。(展示词语、句子的意思,学生有疑问自己上来查。) 四、二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作者感情。 师: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再读就要带感情读,谁来读? 指名学生读,互相点评。 师:古人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咱们读了文章,能不能说说你的收获。学生边说边讨论。 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文章的主旨,表明作者的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饿节操。 2、结合句子赏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说说环境是怎样的幽雅,那青苔是怎样应了作者的心意,慢慢地爬上那班驳的台阶?那草色又是如何受了青苔的感染,他们聚集在一起,绕过窗帘飘入室内?环境幽雅、恬静-------陋室不陋。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大家想象一下,室内谈笑的都有哪些人,他们在谈些什么?引导学生答:韩愈、柳宗元、王叔文等,他们个个学识渊博,心忧天下。王叔文煮酒论当今时代英雄;韩愈扼腕长叹,吟“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柳宗元在吟诗作画,感叹梦得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无穷魅力。交往之雅-----陋室不陋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练习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文 学常识练习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学常识填空 1、《消息二则》 消息是_______的一种,广义的_______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也叫________。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部分。消息的三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________(国)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 3、《“飞天”凌空》是一篇_________。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_________。 5、《藤野先生》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原名_________。着名作品集有散文集 《______________》,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文集《华盖集》、《坟》等。 6、《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_________,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_________家。 7、《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国着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托尔斯泰长篇小说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美丽的颜色》描写的是____次获得诺贝尔奖的_____国的着名科学家_____________。 9、郦道元,字善长,___________家。撰《_____________》四十卷,该书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_____________,也是一部优美的_____________。“三峡”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在文中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出了三峡景色,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陶弘景,字通明,着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_____________”。 (2)苏轼,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着名的文学家。与____________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___________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他与唐代__________、_________和宋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位散文家并称为 “_____________”。 11、①吴均,文学家。本文虽名“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信,实际上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 ②骈文,是________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是与散文相对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讲究________,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_________”,也称“骈俪文”或“骈偶文”。 12、①《野望》的作者是_________,号__________,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秋景,带着几分 _____________。 ②《黄鹤楼》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这首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既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使至塞上》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_____________的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壮美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_____________之情。 ④《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__”,与杜甫并称为“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⑤《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此诗通过对__________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3、《背影》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课文翻译

你去哪儿度假了? P1 A:Tina去哪里度假了? B:她去山里了。 P2 Rick:嗨,海伦。好久不见。 Helen:嗨,里克。是的,我上个月在度 假。 Rick:哦,你去任何有趣的地方了吗? Helen:是的,我和我的家人去了贵州。 Rick:哇哦!你看到黄果树瀑布了吗? Helen:是,我看到了。它非常的好。我 们在那里拍了很多照片。你 呢?你上个月做了什么特别的 事情吗? Rick: 并没有。我只是大多数时间待在 家里读书和放松。 P3 1.你去哪儿度假了? 2.我去了纽约市。 3.你和某个人一起出去的吗? 4.不,没有人在这。每个人都在度假。 5.你买了任何特别的东西吗? 6.不,我什么都没买。 7.食物怎么样? 8.所有的东西品尝起来相当好。 9.每个人都玩儿得开心吗? 10.哦,是的。所有的事物都是极好的。P5 7月15日,星期一 今天早上我和家人到达了马来西亚的槟城。天气晴朗而又炎热,因此我们决定到旅馆附近的海滩上去。姐姐和我尝试了滑翔伞运动。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小鸟。太刺激了!午饭我们吃了非常特别的东西——马来西亚黄面条。它们好吃极了!下午我们骑自行车到了乔治市。现在那里有许多新的建筑物,但是仍然有许多老式的建筑物。在乔治市的海墘,一个很古老的地方。我们能看到来自100年前中国商人住过的房屋。我想知道在这儿过去的生活是什么样 的。我真的很喜欢在在镇上到处走走。 7月16日,星期二 一天的变化有多大呀! 我和爸爸决定今天到槟城山。我们 想步行爬到山顶,但是天开始下起 了小雨,因此我们决定乘火车去。 因为我们决定乘火车去。因为人太 多,我们等了一个多小时的火车。 当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雨下得很 大。我们没有雨伞,因此我们(全 身)又湿又冷。真是太糟糕了!而 且因为坏天气,我们也没能看到下 面的任何景色。我爸爸没带足够的 钱,所以我们仅吃了一碗米饭和一 些鱼肉。这些食物尝起来真好吃, 因为我很饿!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室铭》、

短文两篇——《陋室铭》、 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学过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七言律诗,知道作者是谁呢? 明确:刘禹锡。 这首诗里有一句富有哲理流传至今的名言大家还记得吗? 明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像这样好的作品和好的诗人都是流芳千古的。刘禹锡不仅在诗歌领域大有作为,而且在散文方面也颇有成就。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陋室铭》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 二、一读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①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本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所谓陋室,顾名思义就是简陋的房子。铭,古代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补充其特点:篇幅短小、一般是押韵的。本文为骈体文,简介骈体文的特点。 ②学生试读课文 ③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 三、二读课文品析诗句 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明确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②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明确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 ③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明确鸿儒,无白丁(雅) ④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 明确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 ⑤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 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⑥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 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⑦“鸿儒”可否换成“群儒”? 明确不能。“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 四、三读课文领悟内涵 (男、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 ①“往来无白丁”含什么感情? 明确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 ②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

陋室铭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爱莲说原文及翻 译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陋室铭》译文: 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显示灵异。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主人)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

最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 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语文不仅要让学 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平、文化修养、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 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教材编排有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几个模块。六个单元是指 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该教材有以下突出 特点:(1)立足学生实际(2)体现现代意识(3)弘扬人文精神(4)突出开放性(5)注重策略引导。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24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一单元,新闻阅读;二单元,为人物传记;三单元,文言文单元;四单元, 散文;五单元,说明文单元;六单元,文言文单元。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每个单元 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课外古诗词背诵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 一个板块,每册教材都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传 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的

熏陶感染作用。 名著导读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 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 三、学情分析 学生大多爱学习,尊敬老师,积极动脑筋思考问题,但也有少数 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 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 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是十分浓厚。 四、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 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读 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 读书看报的习惯。了解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 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 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 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 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

八年级上册英语课文翻译(超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课本课文翻译 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你去哪儿度假了?P1 A:Tina去哪里度假了?B:她去山里了。 P2Rick:嗨,海伦。好久不见。Helen:嗨,里克。是的,我上个月在度假。Rick:哦,你去任何有趣的地方了吗?Helen:是的,我和我的家人去了贵州。Rick:哇哦!你看到黄果树瀑布了吗?Helen:是,我看到了。它非常的好。我们在那 里拍了很多照片。你呢?你上个月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吗?Rick: 并没有。我只是大多数时间待在家里读书和放 松。 P31.你去哪儿度假了?2.我去了纽约市。3.你和某个人一 起出去的吗?4.不,没有人在这。每个人都在度假。5.你 买了任何特别的东西吗?6.不,我什么都没买。7.食物怎 么样?8.所有的东西品尝起来相当好。9.每个人都玩儿得 开心吗?10.哦,是的。所有的事物都是极好的。 P57月15日,星期一今天早上我和家人到达了马来西 亚的槟城。天气晴朗而又炎热,因此我们决定到旅馆附近 的海滩上去。姐姐和我尝试了滑翔伞运动。我感觉自己就 像一只小鸟。太刺激了!午饭我们吃了非常特别的东西——马来西亚黄面条。它们好吃极了!下午我们骑自行车到了

乔治市。现在那里有许多新的建筑物,但是仍然有许多老式的建筑物。在乔治市的海墘,一个很古老的地方。我们能看到来自100年前中国商人住过的房屋。我想知道在这儿过去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真的很喜欢在在镇上到处走走。 7月16日,星期二一天的变化有多大呀!我和爸爸决定今天到槟城山。我们想步行爬到山顶,但是天开始下起了小雨,因此我们决定乘火车去。因为我们决定乘火车去。因为人太多,我们等了一个多小时的火车。当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雨下得很大。我们没有雨伞,因此我们(全身)又湿又冷。真是太糟糕了!而且因为坏天气,我们也没能看到下面的任何景色。我爸爸没带足够的钱,所以我们仅吃了一碗米饭和一些鱼肉。这些食物尝起来真好吃,因为我很饿!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你多久锻炼一次身体? 1c 1.你周末做什么?我通常看电视。 2.你去购物吗?不,我从不去购物。 3.你多久看一次电视?每周两次。 2c1.你多久看一次电视?2.我每天看电视。3.你最喜欢的节目是什么?4.你多久看一次?一周两次。

最新初中课文陋室铭翻译

初中课文陋室铭翻译 陋室也就是简陋的屋子,简陋的屋子会怎样呢?从《陋室铭》中小编读出作者认为屋子简陋不重要,关键在于屋中的人,以下便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的原文以及翻译,供大家品读。 《陋室铭》原文: 作者: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鉴赏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4—7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那么“苔痕”和“谈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之辈。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 如果说本文的1~3句是一种铺垫,那么4~7句则进入了真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1消息二则 【导学目标】 1.学习读新闻的方法。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重点) 3.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难点) 4.感受人民解放军的排山倒海、 所向披 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 神。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

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了。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报道。新闻便成了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可真是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新闻,它们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芜.湖(wú)摧枯.拉朽(kū)溃.退(kuì)荻.港(dí)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溃退:因被打垮而后退。 经营:筹划、组织、管理。 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3.背景介绍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军队主力已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共产党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 4.文体知识 (1)新闻,又称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2)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 (3)新闻的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八年级上册英语课文翻译

Look it up! Here are two articles from an encyclopaedia. Da Vinci, Leonardo 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was an Italian painter, inventor, musician, engineer and scientist. Da Vinci was born in the countryside. From an early age, he showed great intelligence and artistic ability. As he grew older, he learnt to do many different things. His paintings are very famous, and one, the Mona Lisa, is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painting in the world. He also had many inventions. For example, his notebooks include some interesting drawings of flying machines. (See Art) Dinosaurs Dinosaurs lived on Earth more than 60 million years before human beings. They lived everywhere on Earth. Some dinosaurs were as small as chickens. Others were as big as ten elephants. Some could even fly. Many dinosaurs ate plants. However, some dinosaurs liked to eat meat. Dinosaurs lived on Earth for more than 150 million years. Then, suddenly, they all died out. Nobody knows why. However, we can learn about them from their fossils. (See Earth history) 查找它! 这里有来自百科全书的两篇文章。 列奥纳多?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 - 1519)是意大利画家,发明家,音乐家,工程师和科学家。 达芬奇出生在农村。从很小的时候,他表现出极大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当他长大时,他学会了做很多不同的事情。他的画是非常出名的,其中一个,蒙娜丽莎,也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画。他也有很多发明。例如,他的笔记本包括一些有趣的飞行机器的图画。(见艺术) 恐龙 恐龙生活在地球上人类6000万多年前。他们生活在地球各个地方。一些恐龙和鸡一样小。其他的有十头大象一样大。一些甚至可以飞。 许多恐龙吃植物。然而,一些恐龙喜欢吃肉。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亿多年。然后,突然,他们都灭绝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不过,我们可以从化石中了解他们。(见地球历史)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可编辑修改word版)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原文 ft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陋室铭 (1)ft不在高,有仙则名。 ft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了。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有灵性了.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蔓延上台阶;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来往的没有学识浅薄的人。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览佛经。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旧宅。 (9)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断句 ft/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解 题目:选自《全唐文》。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 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在:在于,动词。 (2)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3)灵:神奇,灵验,这里作动词,显现灵验。

2020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大气,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大海大气,不拒绝点滴清澈的泉水抑或浑浊的污水,于是,他的心胸更加广阔,拥有了hào hàn()与澎湃;高山大气,不嫌弃一块石头的丑陋,一棵小草的卑微,于是,他的身姿更加伟岸,拥有了巍峨与坚定;蓝天大气,不厌恶一片乌云的阴晦.( ),一只小鸟的聒.( )噪,于是,他的眼界更加辽远,拥有了广mào()与无边。 2.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B.其间一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荇、藻交横,盖竹柏影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条公路修好才几个月,就到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车,实在是差强人意 ....。 B.骄傲的人终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 C.两个小机器人跳舞时突然四脚朝天,却仍在不停扭动,卖萌 ..的模样逗得围观者哈哈大笑。 D.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好的。它煞费苦心 ....,创造了世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 B.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 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5.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4分) ××网2016年4月22日讯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做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6.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