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与程序设计——选择排序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择排序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择排序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择排序

一、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算法与编程》部分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算法及其表示、比较熟悉流程图设计;本学期程为《算法与程序设计》,对算法的理解更加深入,要求能通过VisualBasi实现简单算法;在本之前,学生应了解了流程图的应用,熟悉在一组数中求极值算法,对于排序及冒泡排序,学生比较熟练。对于本部分,学生可能会对选择排序算法的原理理解较为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学习。学生应当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听取教师对于算法的分析,在教师指导下能解释该算法的流程图,进而实现程序。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了解排序的概念、能在现实生活中列举出关于排序的实例能对照冒泡排序,解释选择排序的优势,指出选择排序的策略,找出数字之间的逻辑联系有迁移应用能力,能由此及彼,归纳排序中的数字规律,探索更有效率的排序算法技能性目标:具有模仿水平,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表达出选择排序的思想,能对流程图作出解释能独立完成流程图的绘制,对选择排序的各个环节比较熟练,并能在VisualBasi环境中规范地编写程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选择排序的实现过程,

获得对此算法的感性认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交流合作,把自己对此算法的心得与他人交流,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提升热爱科学的理念三、重点难点重点:对选择排序原理的理解,绘制流程图,数据交换,调试程序难点:分析流程图四、教学策略与手段把握重点,先导入问题,复习排序定义,分析冒泡中数据交换次数多的问题,指出冒泡排序法效率不高,从而引出数据交换次数较少的选择排序算法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Flash演示材料,比较直观地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由“流程图雏形绘制”-“逐步完善流程图”-“程序实现”-“调试”的过程,让学生熟练此算法与程序实现。在教学中可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小组间竞赛等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五、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对流程图的绘制方法、VB语法作巩固,对选择排序算法作预习;学生分组:4人一组2.教师的教学准备:准备充分的演示材料、相关数据、相关软安装。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计算机教室六、教学过程简要点拨排序的概念。演示已经学习过的冒泡排序Flash动画。[小组讨论]在冒泡排序算法中,我们知道冒泡排序是依次把数组中相邻两个数据进行比较,通过交换数据,把较小的数据逐次向上移动的算法。由于数据的移动是逐次进行的,数据交换的次数相当多。大家想想它的实质既然是将一堆数据中的最小数据移动到某个位置,有没有必

要让这个数字逐个移动?比如,对于数组:4、8、3、9、6、、11、10、2、9,如果要用冒泡法实现排序,第一遍冒泡其实是把这组数据中最小数“2”移动到最前边,第二遍冒泡把“3”逐次移到第二个位置,其它类推。它们的过程是逐次向前的,这样做很多无谓的交换。为了达到移动2到最前边的目的我们可以怎么简化这个过程?[学生]直接把2最前面的数4交换,再把3与第二个位置的数8交换,其它类推[教师]这个思想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选择排序算法[小组讨论]选择排序的实质是每次把一堆数据中的最小数移到某个位置,那么这样的操作在规模为N的数组中会做多少次?——N-1次,因为经过N-1次操作已经确定了第1到N-1个位置的次序,第N个位置也自然可以确定。[小组讨论]找出数组中的最小数用什么策略?[复习巩固]可以借助一个自定义的Integer型变量in,用它记录最小的一个数据的下标。首先,不管实际情况如何,我们先假设数组中第1个元素为最小,于是有in=1,再把这个元素与从第2个元素开始的所有元素作比较,一旦有比d更小的元素存在,则修改in变量值为新的较小元素下标。这样,在d经过了从第2个元素到最后一个元素的一一比较后,所得到in应该就是第1到N 个元素中的选举出来的最小元素下标了。然后用类似的方法,把第2到N个元素中最小数选举出来;把第3到N个元素中最小数选举出来……I←1:in←1:←2开始<N?d<d?in

←N………………=+1最后把每次选举出来的结果依次输出即可实现升序排列。[学生完成第1遍处理过程的流程图片断][依据流程图写出代码]DiinAsIntegerDiAsIntegerin=1Fr=2TN

Ifd<dThen

in=Next[小组讨论]在遍历了一遍后如果发现第1-N个数中的最小数d,根据选择排序的思想,需要把它与第1个数字进行交换。如何进行?[请同学发言]打个比方,在厨房里有一瓶酱油、一瓶醋和一个空瓶,如何利用这个空瓶实现酱油与醋?——可先把酱油倒到空瓶中,再把醋倒到原来装酱油的瓶中,然后从原来的空瓶中把酱油倒到原来装醋现在已经空的瓶中,即可实现换位。[教师]大家动动脑筋,用这种思想,试试把d与d换位,并写出相应的代码。DiTepAsIntegerTep=d:d=d:d=Tep

’关键在于引入“空瓶”变量Tep[思考]是不是每遍历一遍后必须做这样的一次交换?——不是必须的,只有当确实发现有比d小的数后才交换[教师]那怎么知道有没有发现比d更小的数呢?I←1:in←1:←2开始<N?d<d?in←NN………………in<>1?Tep=dd=dd=Tep=+1——其实在遍历之前我们已经假设第1个元素最小,即in=1,所以在遍历一遍后我们只需要验证一下in=1是否还成立。成立则表明没有比第1个元素小的数,不成立则表明有比第1个元

素小的数,且它的下标为in,此时要交换d与d。[学生完善流程图及代码]Ifin<>1then

Tep=d:d=d:d=TepEndIf[教师]我们先前说过,对于规模为N的数组,需要遍历处理次数为N-1次,以上的流程就是这N-1次中需要重复做的事,对于重复处理的事,可以用什么结构?——循环,以上的比较、交换即为循环体[教师]大家试着把这个循环结构流程图画出来[学生完善流程图及代码]开始<N?d<d?in←N输出排序结果Nin<>I?Tep=dd=dd=TepI<=N-1I←1N结束I=I+1=+1in=I:=I+1FrI=1TN-1

in=I

Fr=I+1TN

Ifd<dThenin=

Next

Ifin<>IThen

Tep=d:d=d:d=Tep

EndIfNextIFr=1TN

Print))Next[调试程序][扩展提高]我们知道,冒泡排序的效率比较低,主要因为数据交换的次数多,那我们如何知道选择排序中数据交换的次数?[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并实践]——可利用一个自定义Integer型变量,初值0,记录数据交换次数,在程序交换数据部分令其自加1,程序结束时

输出结果。[完整的程序为]DiI,,in,,ishuAsIntegerishu=0FrI=1TN-1

in=I

Fr=I+1TN

Ifd<dThenin=

Next

Ifin<>IThen

Tep=d:d=d:d=Tep:ishu=ishu+1

EndIfNextIFr=1TN

Print))NextPrint)

【问题研讨】对于规模非常大时,计算选择排序与冒泡排序交换次数,研究时间、空间复杂度利用网络、图书,发现更优秀的排序算法,并对各种算法进行效率分析

2017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

《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点 整理人:王宏珺 一、算法: 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需求分析:确定要用计算机做什么,如求解某道数学问题。★设计算法:找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设计解题算法★编写程序:处理问题,使用程序语言描述算法,运行程序,得出结果。 2.什么是算法: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 3.算法具有的特征:有穷性、确定性、能行性、有0个或者多个输入、有1个或者多个输出。 4.算法的表示:常见算法表示方法:自然语言描述、流程图、伪代码、程序语言等。 5.算法的三种基本模式:顺序模式、选择模式、循环模式 6.常见的几种算法:★枚举算法:逐一筛选判断,找到符合要求的结果。例:100以内所有3倍数个数;★解析算法:数学表达式求解问题。例:存钱多少年得到K元本息?;★排序:插入排序法、冒泡排序法、选择排序法。例:成绩排名;★查找:顺序查找、对分查找;★递归算法:代表问题:计算n的阶乘n!:f(n)=nx(n-1)x(n-2)..x3x2x1 二、VB程序设计: 1.VB常用数据类型: Integer 整数型-32768~32768范围内的任何整数 Long 长整数型-2147483648~2147483647内任何整数 Single 单精度实数型绝对值在..实数,有效数字约6~7位,例如:3.14 Double 双精度实数型绝对值在..实数,有效数字约14-15位,例如:13673323.78 String 字符串型一段文字与符号,例如:“abc” Boolean 逻辑型判断的结果:其值为真(True)或假(False) Date 日期型日期和时间 2.常量:★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其值不能改变的存储单元或数据,程序运行过程中不能被修改。★定义常量:例如:Const Pi= 3.14 3.变量:★是程序执行期间用来存储数据的,这些数据的具体数值在程序设计时是未知的。★定义变量:Dim 变量名As 变量的类型例如:Dim count as integer;Dim x as double, y as double ;Dim name as string 4.数组变量:★主要用来存储一批同类型的数据。★定义数组:Dim 数组变量名(a1 to a2) As 元素的类型例如:Dim d(1 to 50) as integer ;Dim price(1 to 20) as double ★使用数组变量:d(1),price(15)

基础排序总结(冒泡排序、选择排序)

1、冒泡排序 1.1、简介与原理 冒泡排序算法运行起来非常慢,但在概念上它是排序算法中最简单的,因此冒泡排序算法在刚开始研究排序技术时是一个非常好的算法。 冒泡排序原理即:从数组下标为0的位置开始,比较下标位置为0和1的数据,如果0号位置的大,则交换位置,如果1号位置大,则什么也不做,然后右移一个位置,比较1号和2号的数据,和刚才的一样,如果1号的大,则交换位置,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位置结束,到此数组中最大的元素就被排到了最后,之后再根据之前的步骤开始排前面的数据,直至全部数据都排序完成。 1.2、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Array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 = {1, 7, 3, 9, 8, 5, 4, 6}; array = sort(array);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array[i]); } } public static int[] sort(int[] array) { for (int i = 1; i < array.length; i++) { for (int j = 0; j < array.length-i; j++) { if (array[j] > array[j+1]) { int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1]; array[j+1] = temp; } } } return array; } } 1.3、效率

《算法与程序设计》考前模拟题1

《算法与程序设计》考前模拟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字符串常量的是 ( D ) A、”ab” B、”你好” C、”2006” D、1235 2、以下不属于算法基本特征的是( D)。 A、可执行性 B、确定性 C、有穷性 D、无限性 3、流程图是描述(B)的常用方式。 A、程序 B、算法 C、数据结构 D、计算规则 4、以下运算符中运算优先级最高的是( D ) A、+ B、- C、>= D、* 5、结构化程序设计由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三种基本结构组成,其中某程序中 三个连续语句如下: a=1 b=2 c=b+a 它属于(A) A、顺序结构 B、选择结构 C、循环结构 D、其他三种都不是 6、在现实生活中,人工解题的过程一般分为:( A ) A、理解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方法->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 B、寻找解题方法->理解分析问题->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 C、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寻找解题方法->理解分析问题 D、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理解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方法 7、一位同学想编程解决“韩信点兵”的问题,他制定的如下工作过程中,最恰当的是(C) A、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提出问题,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B、分析问题,编写程序,设计算法,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C、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D、设计算法,提出问题,编写程序,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8、一位爱好程序设计的同学,想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他制定的如下工作过程中,更恰当的是(A)。 A、提出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得到答案 B、提出问题、编写程序、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C、编写程序、设计算法、调试程序、得到答案 D、设计程序、提出问题、编写程序、运行程序 9、下列关于算法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C) A、有穷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之内结束 B、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必须有确切的含义 C、输入:算法必须至少有一个输入 D、输出:算法必须至少有一个输出 10.下面关于算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算法必须有输出B.算法就是程序 C.算法不一定有输入D.算法必须在有限步执行后能结束 11、下列哪一个不是用于程序设计的软件(C) A、BASIC B、C语言 C、Word D、Pascal 12、下列可以作为合法变量名的是(A) A、a7 B、7a C、a-3 D、8 13、流程图中表示判断框的是(B)。 A、矩形框B、菱形框C、圆形框D、椭圆形框 14、由“上车—掏钱—投币”所描述的问题是(A)。 A、无人售票车投币过程B、乘公交车过程C、上车过程D、下车过程 15、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C)。

高中信息技术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 粤教版选修1

2.3 选择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教材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5)课时数:2课时 【内容分析】 选择结构是VB程序设计三个基本结构之一。是学生学习VB程序入门,掌握程序语言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1、掌握条件逻辑表达式的构成 2、掌握简单IF语句的格式及其含义 技能1、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编写程序,让学生掌握简单if语句 的语法格式和使用方法。 情感1、形成良好的程序程序书写格式。 2、学会自主学习和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析】 县级城市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80%以上的学生在学校没有受到正规的计算机入门教育,大部分学生对编程一无所知,还有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特差,但通过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必修课学习后对电脑简单操作有一定认识,因为选择结构是程序设计基础中的一节重要内容,所以本节课分二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讲IF语句的简单结构和标准结构,第二课时讲多重分支与多重选择语句。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简单选择结构和标准选择结构的语法和逻辑运算。 难点:选择结构算法的实现。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活动1:给出特定关键词“小学生、 公共汽车”,要求学生用“如果…… 就……”句型造句; 活动2:要求学生用以上关键词,使 用“如果……就……否则就……”句型造 句; 活动3:由于现在公共汽车都是无人 售票,公交公司想要设计一款自动检票的 设备,该设备能够自动测出身高并确定是 否需要买票。假定机器自动测出乘客的身 高为H,请大家想想计算机该怎么判断乘 客需要买什么票?用你自己的语言说出 判断过程。并试着翻译成英语。 学生思考并积 极回答 大部分学生会 造句:如果小 学生身高小于 1.2米,就不用 买票. 如果H<1.2米 就不用买票, 否则就要买 票. 通过使用学生熟 悉的常识,引起学生积 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想像力和继续探 讨的热情和期待。 新课教学20分钟 1.师生一起画出活动3的流程图 2.探究学习:写出该程序 学生自己看书学习IF语句的语法 并试着写出该程序 3.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小结IF语句 的简单格式。(有的同学可能用简单格式 有的可能用标准格式,这里一起讲评) 4.完善作品 (提醒学生程序的书写格式) 5.小结IF语句语法格式 1)、IF 条件 THAN 语句块 END IF 2)、IF 条件 THAN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 END IF 学生一起画 学生自学教材 并试着写出程 序 找两位做得最 好的同学上台 讲解他的程序 并介绍选择实 现的方法 未做完的或程 序有错误的同 学进一步完善 作品,已经完 成的同学作为 小老师指导其 他同学。 请两位同学上 台小结IF语句 的格式。 在学生使用“如 果……就……否则 就……”造句,并翻译 成英语的基础上学生 很快会形成“IF…… THEN……ELSE……”概 念,通过自己学习教材 的IF语句语法格式从 而将模糊的想法转化 成严格的程序语句定 义,再通过程序实践、 老师点评、小结和自己 改正、完善作品从而内 化为自己的知识。 课堂任务1、书64页课本例题填空。全部学生必须 完成 通过二个任务强化IF语句的练习,并

常见经典排序算法(C语言)1希尔排序 二分插入法 直接插入法 带哨兵的直接排序法 冒泡排序 选择排序 快速排

常见经典排序算法(C语言) 1.希尔排序 2.二分插入法 3.直接插入法 4.带哨兵的直接排序法 5.冒泡排序 6.选择排序 7.快速排序 8.堆排序 一.希尔(Shell)排序法(又称宿小增量排序,是1959年由D.L.Shell提出来的) /* Shell 排序法*/ #include void sort(int v[],int n) { int gap,i,j,temp; for(gap=n/2;gap>0;gap /= 2) /* 设置排序的步长,步长gap每次减半,直到减到1 */ { for(i=gap;i= 0) && (v[j] > v[j+gap]);j -= gap ) /* 比较相距gap远的两个元素的大小,根据排序方向决定如何调换*/ { temp=v[j]; v[j]=v[j+gap]; v[j+gap]=temp; } }

} } 二.二分插入法 /* 二分插入法*/ void HalfInsertSort(int a[], int len) { int i, j,temp; int low, high, mid; for (i=1; i temp) /* 如果中间元素比但前元素大,当前元素要插入到中间元素的左侧*/ { high = mid-1; } else /* 如果中间元素比当前元素小,但前元素要插入到中间元素的右侧*/ { low = mid+1; } } /* 找到当前元素的位置,在low和high之间*/ for (j=i-1; j>high; j--)/* 元素后移*/ { a[j+1] = a[j]; } a[high+1] = temp; /* 插入*/ } }

历年算法与程序设计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流程图是描述()的常用方式。 A、程序 B、算法 C、数据结构 D、计算规则 2、下面不属于算法描述方式的是()。 A、自然语言 B、伪代码 C、流程图 D、机器语言 3、以下运算符中运算优先级最高的是()。 A、+ B、^ C、>= D、* 4、某程序中三个连续语句如下: a=1 b=2 c=b+a 它属于() A、顺序结构 B、选择结构 C、循环结构 D、以上三种都不是 5、穷举法的适用范围是() A、一切问题 B、解的个数极多的问题 C、解的个数有限且可一一列举 D、不适合设计算法 6、在现实生活中,人工解题的过程一般分为() A、理解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方法→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 B、寻找解题方法→理解分析问题→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 C、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寻找解题方法→理解分析问题 D、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理解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方法 7、下列关于算法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穷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之内结束 B、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必须确切的定义 C、输入:算法必须至少有一个输入 D、输出:算法必须至少有一个输出 8、下列哪一个不是用于程序设计的软件() A、BASIC B、C语言 C、Word D、Pascal 9、下列可以作为合作变量名的是() A、a7 B、7a C、a-3 D、8 10、编程求1+2+3+........+1000的和,该题设计最适合使用的控制结构为()。 A、顺序结构 B、分支结构 C、循环结构 D、选择结构 11、下列步骤不属于软件开发过程的是() A、任务分析与系统设计 B、软件的销售 C、代码编写与测试 D、软件测试与维护12.以下程序段运行时,语句k=k+1 执行的次数为()次。 k=-10 do k=k+1 loop while(until)k=0 A. 9 B. 10 C. 11 D. 12 13.已知x=6, y=5, 则以下运算结果为True 的是() A.Not(x>y) B. (x<5)or(y>6) C. (x>=6)And(y>=5) D. Not(x>4) 14.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反映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A、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B、面向对象 C、自定义函数、过程 D、可视化编程 15、一位同学想编程解决“韩信点兵”的问题,他制定的如下工作过程中,最恰当的是() A、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提出问题,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

算法与程序设计思想 【基本信息】 【课标要求】 (一)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1)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 (4)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编辑程序、编译程序、连接程序以及程序开发环境等基本知识。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已有了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知识的储备。因此,对于如何将解决问题的思路画成流程图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可能还不很熟练,尤其对刚学过的循环结构,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 『此处说“已有了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知识的储备”,应该是指在必修部分对“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已有所体验与了解,或是指已学习过数学中相关模块的知识,这是本案例教学得以实施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建立求一批数据中最大值的算法设计思想,并将算法的设计思想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2.过程与方法: 利用现实生活中比较身高的活动,以及对武术比赛中“打擂台”流程的逐步梳理,让学生学会从此类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求最大值的思想方法,即算法思想。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面对问题时能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进而设计出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有限步骤,从而理解计算机是如何解决、处理某种问题的。 『在过程上,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总结“求最大值”的算法思想。过程的实现关键在于实例引用是否贴切,是否有利于学生向抽象结论的构建。本案例的实例选择是符合这一要求的。在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再次体验与理解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为后面更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积累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选择排序的算法实现

课题:选择排序的算法实现 授课教师:钱晓峰 单位:浙江金华第一中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选择排序算法思想。 (2)初步掌握选择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 2.能力目标:能使用选择排序算法设计程序解决简单的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难点:选择排序算法的VB程序实现。 2. 教学重点:对于选择排序算法的理解、程序的实现。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节课使用教学辅助网站开展游戏竞技和其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分析游戏中的玩法,得出“选择排序”的基本思路,进而使用VB来实现该算法。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知识,然后再以这些知识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又一个新的游戏。“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寓教于乐”便是这堂课的主导思想。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设计说明 在各种游戏活动、娱乐活动中,人们都会不知不觉地使用各种基础算法的思想来解决问题。通过这类课堂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这些算法。“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寓教于乐”便是这堂课的主导思想。

本节课以教学辅助网站为依托,以游戏活动“牛人争霸赛”为主线,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活动中,让学生从中领悟知识、学到知识,然后又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游戏活动中。 本节课所使用的教学辅助站点记录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通过这个站点,我们可以实时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也解决了《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如何进行课堂评价的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对选择排序算法思想的理解和选择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如何解决这两个难点是一开始就需要考虑的问题,本节课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一种排序思维状态,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玩游戏的步骤,这样就可以很顺畅地让学生体验到选择排序的算法思想。然后,进一步分析这种方法第I步的操作,让学生根据理解完成第二关的“流程图游戏”,这又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朝算法实现的方向前进了一步,接着让学生分析游戏中完成的流程图,得出选择排序的程序。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巩固知识、强化理解。 六、个人简介 钱晓峰,男,中共党员,出生于1981年12月,浙江湖州人。2004年6月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同年应聘到浙江金华第一中学任教信息技术课。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开设的校本课程《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常用信息加密与解密》,深受学生好评;与此同时,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发了《金华一中网络选课系统》、《金华信息学奥赛专题网》等网络应用程序;教学教研方面,也多次在省、市、学校的各项比赛中获奖。

《算法与程序设计》试题带答案

《算法与程序设计》试题 学校: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 1、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时,首先应该确定程序“做什么?”,然后再确定程序“如何做?”请问“如何做?”是属于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哪一个步骤?() A、分析问题 B、设计算法 C、编写程序 D、调试程序 2、在调试程序过程中,下列哪一种错误是计算机检查不出来的?() A、编译错误 B、执行错误 C、逻辑错误 D、任何错误计算机都能检查出来 3、下列关于算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算法至少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 B、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必须确切地定义 C、一个算法在执行有穷步之后必须结束 D、算法中有待执行的运算和操作必须是相当基本的。 4、流程图中表示判断的是()。 A、矩形框B、菱形框C、圆形框D、椭圆形框 5、任何复杂的算法都可以用三种基本结构组成,下列不属于基本结构的是() A、顺序结构 B、选择结构 C、层次结构 D、循环结构 6、能够被计算机直接识别的语言是() A、伪代码 B、高级语言 C、机器语言 D、汇编语言 7、在VB语言中,下列数据中合法的长整型常量是() A、08A B、2380836E C、88.12345 D、1.2345E6 8、求Mid(“ABCDEFG”,3,2)的结果是() A、“ABC” B、“CD” C、“ABCDEF” D、“BCD” 9、表达式 A+B+C=3 OR NOT C<0 OR D>0 当A=3,B=4,C=-5,D=6时的运算结果是() A、0 B、1 C、TRUE D、FALSE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扩展控件的主要属性和方法。 2、掌握通用对话框控件的主要属性和方法。 3、掌握菜单编辑器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利用扩展控件来设计多媒体程序的方法。 2、掌握利用面向对象编程的原理来设计和制作应用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产生学习多媒体程序设计的相关技术的愿望。 【教学重点】 1、利用VB的多媒体控件设计多媒体播放器。 2、通用对话框控件的常用属性和方法。 3、菜单编辑器。 【教学难点】 1、通用对话框控件的属性和方法、菜单编辑器的使用。 2、利用面向对象编程的原理来设计和制作应用程序。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和边讲边练相结合。 【教学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材分析】 本节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之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中的第六章第一节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用VB设计制作一个多媒体播放器。过程是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引入一个多媒体播放器程序的设计需求,提出了任务的具体要求,让学生通过观摩回答问题,进行任务分析,划分程序的功能模块,学习两种新的控件知识,进而进

行设计制作,经过创建图形用户界面、设置控件属性、编写程序代码、运行和调试程序的过程,最后完成程序设计。 通过本节的学习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设计实用程序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掌握程序设计的模块划分方法,以及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提供的控件对象进行编程,进一步熟悉对象、属性和方法的运用。而且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将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的特点,以及它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具有一定的娱乐性,相信本节内容在学生学习时一定会很受欢迎。 【学生分析】 学生是高二级的同学,是广东省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第一届学生,因此,他们基本掌握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学习方法,和已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高二年级是学习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经过大约一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已基本熟悉可视化编程工具――VB的使用,以及对面向对象的编程也有一定的理解。因此,他们学习本节内容“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是可以的。但是,本节是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多、难度较大,对学生要求较高。 【教学过程】

选择法排序的教学设计

VB 程序设计之十大算法-------“选择排序”教学设计 姓名:XXX 邮箱:XXX

本节课取自《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因本书中涉及到排序类的题型不多,而且知识点比较单一,例题没有很好的与控件结合起来,因此在课堂中将引入形式各样的题型,让学生通过读题、分步解题来掌握知识点,得出一类题型的解题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中职二年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班级,班级由33名同学组成。他们大部分突显出拿到编程题无从下手的窘况,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英语底子薄,在编写代码方面有时即使知道该如何书写,但也总因为单词写错而影响整题得分。 【考纲分析】 对于这一算法,在考纲中只有这样一句话:“掌握选择排序法的编程方法”。但是对于这个知识点是高职高考中操作设计大分题,因此必须让学生引起高度的重视。例如在2016年的高职高考中,最后一题设计题16分就是关于排序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简单排序题,得出读题的方法和解题“三步走”模块化的概念。 2.能够将长代码进行分块化编写,从而解决复杂题型。 过程与方法 1.读题时学会抓住其中的关键字,知道解题思路 2.边讲边练的教学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情感与态度 1.以简单易懂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树立信心 2.培养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耐心 【教学重点】 1.清楚选择排序的固定代码 2.对编程类题型形成“输入、处理、输出”三步走的概念 3.养成高职高考解题的规范性。 【教学难点】 1.能够学会捕捉题中的关键字 2.能够书写选择排序与控件相结合的代码 【教学方法】 分析法、举例法

链式简单选择排序

题目: 链式简单选择排序 初始条件: 理论:学习了《数据结构》课程,掌握了基本的数据结构和常用的算法; 实践:计算机技术系实验室提供计算机及软件开发环境。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1)用户自己输入数据的个数和数据; (2)建立链表; (3)基于链表的排序算法实现。 2、数据结构设计; 3、主要算法设计; 4、编程及上机实现; 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 (1)设计题目; (2)摘要和关键字; (3)正文,包括引言、需求分析、数据结构设计、算法设计、程序实现及测试、结果分析、设计体会等; (4)结束语; (5)参考文献。 时间安排:2007年7月2日-7日(第18周) 7月2日查阅资料 7月3日系统设计,数据结构设计,算法设计 7月4日-5日编程并上机调试 7月6日撰写报告 7月7日验收程序,提交设计报告书。 指导教师签名: 2007年7月2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2007年7月2日 链式简单选择排序 摘要:单链表为存储结构,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简单选择排序。一趟简单选择排序的操作为:通过n-1次关键字之间的比较,从n-i+1个记录中选出最小的记录并将这个记录并入

一个新的链表中,在原链表中将这个结点删除。 关键字:单链表,简单选择排序,结点,记录 0. 引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软件设计的技术基础。《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要求之一是训练学生进行复杂的程序设计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程序设计的风格,其重要程度决不亚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因此课程设计环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训练学生从事工程科技的基本能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极为重要的环节。基本要求如下: (1) 熟练掌握基本的数据结构; (2) 熟练掌握各种算法; (3) 运用高级语言编写质量高、风格好的应用程序。 因此在这个课程设计中我选择的是链式简单选择排序。这个实验的实验要求是利用单链表作为记录(数据)的存储结构,并且在记录好用户输入了数据之后对这组数据进行输出,然后对其进行排序,并且输出排序好的数据。 1.需求分析 (1)在这个实验中的数据的存储结构要求是用单链表,不是用数组,也不是循环链表也不是循环链表。 (2)这组数据的大小(即这组数据的个数)是由用户输入的。 (3)用户输入完数据之后,程序能自动的将这些数据(记录)用单链表存储起来。(4)用户输入完数据之后,程序要输出这些数据,以便用户查看自己是否输入错误。(5)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要自动进行排序操作。 (6)排序完了之后,程序可以自动的输出排序好的数据。 2.数据结构设计 在这个程序中用的存储结构是单链表,对于单链线性表的声明和定义如下: #define datatype int typedef struct Lnode { datatype data;//结点的数据域 struct Lnode *next;//结点的指针域

算法与程序设计试题带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算法与程序设计》学分认定试题 学校: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 1、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时,首先应该确定程序“做什么”,然后再确定程序“如何做”请问“如何做”是属于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哪一个步骤() A、分析问题 B、设计算法 C、编写程序 D、调试程序 2、在调试程序过程中,下列哪一种错误是计算机检查不出来的() A、编译错误 B、执行错误 C、逻辑错误 D、任何错误计算机都能检查出来 3、下列关于算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算法至少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 B、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必须确切地定义 C、一个算法在执行有穷步之后必须结束 D、算法中有待执行的运算和操作必须是相当基本的。 4、流程图中表示判断的是()。 A、矩形框B、菱形框C、圆形框D、椭圆形框 5、任何复杂的算法都可以用三种基本结构组成,下列不属于基本结构的是() A、顺序结构 B、选择结构 C、层次结构 D、循环结构 6、能够被计算机直接识别的语言是() A、伪代码 B、高级语言 C、机器语言 D、汇编语言 7、在VB语言中,下列数据中合法的长整型常量是() A、08A B、2380836E C、 D、 8、求Mid(“ABCDEFG”,3,2)的结果是() A、“ABC” B、“CD” C、“ABCDEF” D、“BCD” 9、表达式A+B+C=3 OR NOT C<0 OR D>0 当A=3,B=4,C=-5,D=6时的运算结果是() A、0 B、1 C、TRUE D、FALSE 10、在循环语句For x=1 to 100 step 2 …… Next x 中,x能达到的最大值是() A、100 B、99 C、98 D、97 11、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VB的对象的是() A、窗体的背景颜色 B、命令按钮 C、文本框 D、标签 12、在调试程序的时候,经常要设置断点,设置断点的快捷键是()A、F1 B、F8 C、F9 D、F12 13、算法描述可以有多种表达方法,下面哪些方法不可以描述“闰年问题”的算法() A、自然语言 B、流程图 C、伪代码 D、机器语言 14、以下不属于非法用户自定义标识符(常量和变量命名)的是() A、8ad B、ad8 C、_a8d D、const 15、已知A,B,C,D是整型变量,且都已有互不相同的值,执行语句B=0;A=C;D=A;D=B;后,其值相等的变量是() A、A,D B、A,C C、C,B D、B,A 16、要交换变量A和B的值,应使用的语句组是( ) A、A=B;B=C;C=A B、C=A;A=B;B=C C、A=B;B=A D、C=A;B=A;B=C 17、VisualBasic中以单引号开头一行文字称为注释,它对程序的运行() A、起一定作用 B、有时候起作用 C、不起任何作用,但是必须的 D、不起任何作用,但能增加程序的可阅读性 18、要使一个命令按钮显示文字“确定”,正确的设置是把该命令按钮的()。 A、属性Font设置为“确定” B、属性.ForeColor设置为“确定” C、属性Caption设置为“确定” D、属性BorderStyle设置为“确定” 19、要从文本框TXTShowOut中输出"中国您好!",代码为( ) A ="中国您好!" B ="中国您好!" C ="中国您好!" D Val=“中国您好!” 20、下列Visual Basic程序段运行后,变量max的值为()。 a=11; b=15; max=a IF b>max Then max =b A、15 B、11 C、15或11都有可能 D、以上都不是 二、阅读程序写结果(第1~2小题每题5分,第3小题10分,共20分) 1、Private Sub Form_Load() N=InputBox(“请输入N的值:”,“输入”) S=1 For i=1 to N S=S*i Next i MsgBox “S=”+Str(s),0,”计算结果” End Sub 当N=5时,运行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排序法教案

选择排序法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选择排序的算法,并会用选择排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选择排序算法的实现过程 教学难点: 选择排序算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产生一系列的数字,比如考试的成绩,运动会跑步的成绩,并对这些数据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得到我们所需要的数据,那么怎么样来实现这些排序呢?引入今天的课题。 二、新课 1.给出10个数,怎么实现排序呢? 78,86,92,58,78,91,72,68,35,74 学生回答:依次找出其中的最大数,找9次后能完成排序。 ●排第一个数时,用它和其后的所有数逐个进行比较,如果比其它数要大,则 进行交换,否则保持不变。经过一轮比较后,我们得到最大数,并置于第一位置。 相应的程序代码为: For i=2 to 10 if a(1)

a(i)=tmp end if next i 以此类推,我们得到一个通式,用于排第j个数For i=j+1 to 10 if a(j)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科教版 算法及程序设计(选修)案例点评
本模块是信息技术选修模块之一。 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的“信息加工及表达”部分的学习 过程中,已经通过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实例感受了运用计算 机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经历了使用某种编程 语言工具解决一个简单问题的过程,在脑中初步建立了算法及程 序设计的概念,以及对其进行应用的感性认识。 本模块是在必修模块“信息加工及表达”基础上的继续深入。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 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 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 现算法,解决问题。 本模块的教学,应注意及数学课程中有关内容的衔接,要强调理 论及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寻找、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进 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注意发现对 程序设计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发 展空间。本模块强调的是通过算法及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 法,对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不作具体规定。 从本模块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设 计策略及设计特色。如《分支结构》中,通过对学生已知认识结 构的分析,将英语语法及程序设计语言语法进行联系从而导入主 题;《出租车计价器程序的设计——If 语句的教学》中,通过及
1 / 129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例子,层层剖析,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解决 问题;《选择结构》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小游戏来引入新课。 同时,又能看到不同老师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设计策略,如《算 法及程序设计思想》中的“逐步引导及训练”;《For/Next 循 环语句初步》中的“运用表格来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效率”;《赋 值语句》中的“借简单语句来训练学生对编程环境的操作技能”; 《递归算法的实现》中“通过活动的方式来导入展开教学”,等 等。
2 / 129

选 择 排 序 算 法 原 理

选择排序原理证明及Java实现 简单介绍 ? 选择排序是较为简单的排序算法之一,它的原理就是每次把剩余元素中最小的那个挑选出来放在这些剩余元素的首位置,举个栗子: 长度为5的一个数组:3,0,-5,1,8 第一次选择后: -5,0,3,1,8 第二次选择后: -5,0,3,1,8 第三次选择后: -5,0,1,3,8 第四次选择后: -5,0,1,3,8 最后一次选择: -5,0,1,3,8 注:标记红色字体的为发生交换的元素,下划线标记的为剩余元素 简单证明 ? 设数组a共有N个元素,对其进行选择排序: ?第一次选择将最小元素放在的位置,即此刻最小 ? 第二次选择将上一步操作后的剩余元素中的最小元素放在?的位置,因此必然小于等于,由于此刻的是从上一步操作后的剩余元素中选出的,必然也大于等于 同理,共经过N次选择后: Java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Selection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sort(Comparable[] a){ --排序操作 int min,i,j; for (i=0;i=a.length-1;i++){ --从头到尾选择length次 for (j=i+1;j=a.length-1;j++){ if (isLess(a[j],a[min])) } --采用打擂原理获取最小值的索引 exchange(a,i,min);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Less(Comparable x,Comparable y){ return https://www.360docs.net/doc/e710074001.html,pareTo(y)0; } --判断x是否小于y public static void exchange(Comparable[] a,int i,int j){ --交换数组a中索引i和j所指的元素的值 Comparable t=a[i]; a[i]=a[j];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Ordered(Comparable[] a){ --判断数组是否有序 for (int i=0;i=a.length-2;i++){ if (a[i].compareTo(a[i+1])=0) continue;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链式简单选择排序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链式简单选择排序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2 年 6 月22 日

武汉理工大学《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计算机科学系 题目:链式简单选择排序 初始条件: 试写一个程序,以单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实现简单选择排序。 (1)待排序表的数据不得少于100项;其中的数据要用伪随机数产生程序产生;至少要用5组不同的输入数据作比较;比较的指标为有关键字参加的比较次数。 (2)在课程设计报告中应对你的算法进行时间复杂度分析; (3)自行设计测试用例。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按学校规定格式用A4纸打印(书写),并应包含如下内容: 1. 问题描述 简述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 设计 存储结构设计、主要算法设计(用类C/C++语言或用框图描述)、测试用例设计; 3. 调试报告 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对设计和编码的讨论和分析。 4. 经验和体会(包括对算法改进的设想) 5. 附源程序清单和运行结果。源程序要加注释。如果题目规定了测试数据,则运行结果要包含这些测试数据和运行输出。 说明: 1. 设计报告、程序不得相互抄袭和拷贝;若有雷同,则所有雷同者成绩均为0分。 2. 凡拷贝往年任务书或课程设计充数者,成绩一律无效,以0分记。 时间安排: 1、6月15日~6月21日完成。 2、6月22日上午和下午在实验中心检查程序、交课程设计报告、源程序(U盘)。 指导教师签名: 2012年6月14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ACM算法与程序设计》期末问题集

一、综合处理题 1、两倍- https://www.360docs.net/doc/e710074001.html,/problem?id=2807 Description 给定2到15个不同的正整数,你的任务是计算这些数里面有多少个数对满足:数对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两倍。 比如给定1 4 3 2 9 7 18 22,得到的答案是3,因为2是1的两倍,4是2个两倍,18是9的两倍。 Input 输入包括多组测试数据。每组数据包括一行,给出2到15个两两不同且小于100的正整数。每一行最后一个数是0,表示这一行的结束后,这个数不属于那2到15个给定的正整数。输入的最后一行只包括一个整数-1,这行表示输入数据的结束,不用进行处理。 Output 对每组输入数据,输出一行,给出有多少个数对满足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两倍。 Sample Input 1 4 3 2 9 7 18 22 0 2 4 8 10 0 7 5 11 13 1 3 0 -1 Sample Output 3 2 2、谁拿了最多奖学金 - https://www.360docs.net/doc/e710074001.html,/problem?id=2715 Description 某校的惯例是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之后发放奖学金。发放的奖学金共有五种,获取的条件各自不同: 1) 院士奖学金,每人8000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80分(>80),并且在本学期内发表1篇或1篇以上论文的学生均可获得; 2) 五四奖学金,每人4000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85分(>85),并且班级评议成绩高于80分(>80)的学生均可获得; 3) 成绩优秀奖,每人2000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90分(>90)的学生均可获得; 4) 西部奖学金,每人1000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85分(>85)的西部省份学生均可获得; 5) 班级贡献奖,每人850元,班级评议成绩高于80分(>80)的学生干部均可获得;

数据结构经典七种排序方法

算法名称:选择排序 算法定义: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选出最小的一个数与第一个位置的数交换;然后在剩下的数当中再找最小的与第二个位置的数交换,如此循环到倒数第二个数和最后一个数比较为止。算法类型:不稳定排序 算法时间复杂度:O(n2)--[n的平方] 最少移动次数:0 最多移动次数:3(n-1) 算法适用场景:这个算法时间复杂度偏高,一般不选择使用。 算法代码: void select_sort(int *x, int n) { int i, j, min, t; for (i=0; i

算法定义: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假设前面(n-1) [n>=2] 个数已经是排好顺序的,现在要把第n个数插到前面的有序数中,使得这n个数也是排好顺序的。如此反复循环,直到全部排好顺序。 算法类型:稳定排序 算法时间复杂度:O(n2)--[n的平方] 算法适用场景:这个算法时间复杂度偏高,一般不选择使用。 算法代码: void insert_sort(int *x, int n) { int i, j, t; for (i=1; i =0 && t <*(x+j); j--) /*注意:j=i-1,j--,这里就是下标为i的数,在它前面有序列中找插入位置。*/ { *(x+j+1) = *(x+j); /*如果满足条件就往后挪。最坏的情况就是t 比下标为0的数都小,它要放在最前面,j==-1,退出循环*/ } *(x+j+1) = t; /*找到下标为i的数的放置位置*/ } } ======================================================================= ======================================================================= 算法名称:冒泡排序 算法定义: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对当前还未排好序的范围内的全部数,自上而下对相邻的两个数依次进行比较和调整,让较大的数往下沉,较小的往上冒。即:每当两相邻的数比较后发现它们的排序与排序要求相反时,就将它们互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