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音乐校本教材

学校音乐校本教材
学校音乐校本教材

——校园经典歌曲

新城区实验学校

前言

大家都说,提高全民族素质是每位公民的神圣职责,而歌唱则是重要

段和捷径之一。

歌唱,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对理想的追求,有助于优良性格和品德的形

成。

歌唱,增强广大少年儿童的自信,塑造鉴定执着和对学生、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品格。

歌唱,赋予广大少年儿童豁达、开朗、活泼的性格,是孩子们变得情感通畅。

如今,校园歌曲流传甚广,被孩子们广泛传唱,大量优秀歌曲的涌现为儿童学唱歌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此,我们创编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是指以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研究,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校本教材是对统编教材的补充、延伸和完善,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关于“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要求的重要途径。

为顺应新时期教育发展潮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升学生音乐素养,陶冶学生艺术情操,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彰显

地方教育特色,我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区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之精神,努力构建一个满足学生音乐学习需求,激发和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并参与音乐活动,发展学生音乐才能的平台,我校全体教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小学生音乐网”、“全国少儿歌唱考级作品集”、“基本乐理与音乐常识”等为资源参考,在上级领导和一些音乐前辈教师的关心、指导下,逐步完善教材内容,不断提高编写水平,最终完成了该校本教材的编撰工作。

本教材由基本乐理知识及常识、校园经典歌曲两个主要板块构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在传唱经典歌曲的同时,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

热爱歌唱吧孩子们!它能带给你快乐,带给你智慧,带给你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愿音乐成为你的好朋友,让你的人生更精彩!

最后,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教师的鼎力支持和辛勤付出,这是我们的编选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谨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这是我校校本教材开发的首次尝试,加之时间紧迫,经验不足,虽几经修改,书中仍难免出现一些疏漏和错误,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一、基本乐理及音乐常识

(一)基本乐理 (5)

1、基本乐理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 (5)

2、基本乐理基础知识二声音及乐音体系 (6)

3、基本乐理基础知识三音的分组 (9)

4、基本乐理基础知识四谱号、五线谱、简谱 (10)

5、基本乐理基础知识五音值的记写 (11)

6、基本乐理基础知识六常用记号 (13)

(二)音乐常识 (18)

二、经典歌曲

(一)小学生经典歌曲歌谱及歌曲简介..................()

1、《数鸭子》.............................................()

2、《好奇的小蜜蜂》.......................................()

3、《咏鹅》...............................................()

4、《学好本领去回答》.....................................()

5、《小企鹅》.............................................()

6、《我和歌声一起飞》.....................................()

7、《小桥流水》.........................................()

8、《游子吟》..............................................()

9、《五个福娃娃》.........................................()

10、《最美的画》...........................................()

11、《成长的烦恼》.........................................()

12、《光荣的红领巾》.........................................()

13、《踩雨》................................................()

14、《种太阳》..............................................()

15、《歌声与微笑》..........................................()

16、《长城谣》...............................................()(二)初中生励志歌曲个歌谱及歌曲简介....................()

1、《我的未来不是梦》.................................……..()

2、《真心英雄》 ........................................…..()

3、《海阔天空》..............................................()

4、《阳光总在风雨后》.......................................()基本乐理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

基本乐理的基础知识是作曲家创作乐曲,也像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1、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2、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3、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4、速度:快慢的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5、力度: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6、音区:音的高低范围。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7、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力。旋律尽管是音乐的灵魂,但其它要素起了变化,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其它要素甚至可起重要作用。

基本乐理基础知识二声音及乐音体系

(一)声音

1、定义:声音是发音体受外力作用时产生的能刺激人的听觉器官,让人产生听觉反射的声波。其范围:(次声波)16HZ----20000HZ(超声波)

2、分类:

(1)乐音,广义上说是发音体规则振动,产生有明确高度的音。

(2)噪音,由发音体无规则振动,产生没有明确高度的音。

3、特征:

(1)音高: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折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则高。

(2)音值: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3)音强:也叫音量,是指声音的强弱。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4)音色: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不同。4、构成:

(1)基音:由发音体全段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做基音,也就是最易听见的声音。

(2)泛音:由发音体各部分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做泛音。这些音是我们听觉所不易听出来的。

(3)我们生活中听到的音都是由基音和泛音组合而成的复合音。

(二)乐音体系

(1)定义: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乐音体系中共有88个音,这些音的关系从低到高,一个比一个高半音关系排列的。现在最大的钢琴包括有八十八个音高不同的音。除此之外的音在音乐中差不多是不用的。

(2)音律:

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做音律。音律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并成为确定调式音高的基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采用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高度,其中主要的、为大家所熟知的有"纯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三种。目前被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是"十二平均律"。但"纯律"和"五度相生律"在音乐生活中仍继续发生着影响并具有重大的意义。

(3)表示方法:

A.音名: C D E F G A B

B.音列:若干音按照从低到高(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就构成音列。

C .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钢琴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标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或“×”来标明;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

D.等音: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等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而来的,因为只有在半音相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等音。除去#G和bA两个音级外,其他每个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都可能有两上等音,连它本来的共有三个。而bA和#G只有一个等音,连它本身共有两个。基本乐理基础知识三音的分组

前面已经讲过,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因此,在音列中便产生了许多同名的音,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在音列中央的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如c1d1e1等。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来表示,如c2d2e2等。其他各组依次类推。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小字组各音的标记用不带数字的小写字母来表示,如cde等。大字组用不带数字

的大写字母来标记,如CDE等。大字一组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1来标明,如C1D1E1等.大字二组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2来标明,如A2B2等。音域有总的音域和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两种。总的音域是指音列的总范围,即从它的最低音到最高音(C2-c5)间的距离而言。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是指在整个音域中所能达到的那一部分,如钢琴的音域是A2-c5。音区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三种。在整个音域中,小字组、小字一组和小字二组属于中音区。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和五组属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大字二组属低音区。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音区划分,往往是不相符合的。如男低音的高音区是女低音的低音区等。各音区的特性音色在音乐表现中,有着重大的作用。高音区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锐的特性;而低音区则往往给人以浑厚、笨重之感。

基本乐理基础知识四谱号、五线谱、简谱

(一)谱号:

前面已经讲过,在五线谱上音的位置愈高,音也愈高,反之音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但到底高多少?低多少?却无法确定。在五线谱上要确定音的高低,必须用谱号来标明。这种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一条线上,便使这条线具有了固定的音级名称和高度,同时也确定了其他各线上或间内的音级名称和高度。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

(1)G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叫高音谱号;另外有记在第一线上的,叫古法国式高音谱号。

(2)F谱号:表示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叫低音谱号。

(3)倍低音谱号(C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c,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目前被采用的C谱号有C三线谱号(中音谱号)为中音提琴所用,有时也长号所用。C四线谱号(次中音谱号)为大提琴、大管和长号所用。其他C谱号一般较少应用。使用许多谱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过多的加线,以使写谱和读谱更加方便。

(4)联合谱表:各种谱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连接起来使用,如高、低音谱号所组成的大谱表便是。

(二)线谱

(1)定义: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叫做五线谱。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五条线所形成的间,都自下而上计算的。

(2)结构:为了标记过高或过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或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这些短线叫做加线,在五线谱上面的叫上加线,下面的叫下加线。由于加线而产生的间,叫做加间,在五线谱上面的加间叫上加间,下面的叫下加间。加线和加间的计算方法是:上加线和上加间,由下向上计算,下加线和下加间由上向下计算。

(三)简谱

简谱是用1、2、3、4、5、6、7这七个阿拉伯数字及其辅助手段来记录乐音体系中的各音。这七个数字之间的音高关系:

1(全)2(全)3(半)4(全)5(全)6(全)7

基本乐理基础知识五音值的记写

(一)音值记写:

1、音符:记录乐音的符号叫音符。线谱是用不同形状的符号来表示其长短,简谱是用数字加辅助记号来记录音的长短。

2、符头:其作用是来确定音高的,记写时应记成右上斜的椭圆,且大体相当于一个间的距离。

3、符干:表示音值长短的部件,其长度相当于三个间的距离。当符头在三线以上时,符干应从符头的左方向向下记写,当符头在三线以下时,符干应记在符头右上方,当符头在三线上时,以上两种方法皆可。

4、符尾:确定音符时值的部件,记写时一律记在右方,符干向上时,符尾从符干的上端起弯曲指向符头。符干向下时,符尾从符干的下端点起弯曲指向符头。

5、附点:是表示音符长短的音符。记写时一律记在符头的右方,当符头在间内,附点记在和符头相同的间内,当符头在线上,附点记在符头的上一间内。

(二)常用基本音符:

(三)常用附点音符:

(四)休止符:

基本乐理基础知识六常用记号

1、连音线:它是用连线来标记的,表示连线内的不同音高的音要奏(唱)得连贯,连音奏法的连线大都记在五线谱的上面,很少记在下面。

2、延音线:用在音高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符上时,表示它们要唱成一个音,它的长度等于这些音符的总和。在单声部音乐中,连线永远写在

和符干相反的方向。假使一行五线谱上记有两个声部时,则高声部连线朝上弯,低声部的连线朝下弯。要是多于两个声部时,连线则分写在两边。

3、延长号:它的记号是在半圆形中间加一圆点,在单声部乐曲中它写在音符和休止符的上面,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演奏者的意图可自由地增长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在多声部音乐中延长号也可以记在音符或休止符的下面。延长号也可以记在小节线上,表示小节之间的片刻休止。记在双纵线上的延长号则表示乐曲的结束或告一段落。

4、变音记号: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变音记号有五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重降记号(b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还原记号(ヰ)表示将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5、重音记号:“>”,表示该记号之下的音要加重演奏(唱),且音头要突出。

6、保持音记号:“—”,表示该记号之下的音要演奏(唱)的有足够的时值和力度。

7、断音记号:“▼”,表示该记号下的音要演奏的短促、跳跃、富有弹性。

为了读谱和写谱的方便简化,可以应用各种省略记号:

8、移动八度记号:用8--∣记在五线谱的上面,记在五线谱的上同,表示虚线范围以内的音移高八度;用8--∣记在五线谱的下面,表示移低八度。

重复八度记号:用数字8记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表示该音要高八度或低八度重复。假如在较长的时间内重复八度时,则用Con8--∣记在音符的上面或用Con8--∣记在音符的下面,是表示虚线以内的音要高八度或低八度重复。

9、反复记号

10、装饰音:

倚音波音回音

上波音:顺回音:

前倚音:

下波音:逆回音:

后倚音:

颤音琶音滑音震音11、力度记号

12、

13、速度记号

音乐常识

中外著名作曲家介绍

1.黄自

黄自是我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

后,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

人才。如作曲家贺绿汀、陈田鹤等人,都是他的弟子,

黄自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他的主

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其中《玫瑰三愿》是他著名的艺术歌曲。歌曲篇幅很小,于典雅、抒情中表露了"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的善良愿望。这首歌是两段体结构,前段像温柔的吐露,后段则带有急切的热情,当旋律通过模进和重复发展将情绪向顶点后,旋律跌入低音区,最后的歌声"好教我留住芳华"显得十分恳切、诚挚。

2.刘炽

刘炽是著名的歌曲作曲家,他的创作有浓郁的北方特点

和突出的个人风格。他的代表作品如:歌曲《翻身道情》

(编曲)、《新疆好》、《我的祖国》、(影片《上甘

岭》插曲)、《风烟滚滚唱英雄》(影片《英雄儿女》

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合唱《福国颂》、舞蹈音乐《荷花颂》等。《我的祖国》是作者影响最广的歌曲。歌曲为两段体:第一段领唱为北方民间歌曲风格,以抒情性的叙述为特点。这个乐段的第四句,作者运用了五声音阶里第四级4(fa)音的色彩,为这首歌增添了十分迷人的魅力。第二段合唱,激扬的旋律,颂歌体裁的特点以及丰满的多声部效果将英雄祖国辽阔、壮丽的形象作了充分的表现。

3.马可

马可(1918-1976)江苏徐州人。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学家。解放后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一生写了二百多首(部)音乐作品。他对民族和戏曲音乐有着精湛的研究。在音乐理论研究上,除了对冼星海作专题研究,著有《冼星海传》、《冼星海是我国杰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音乐家》外,还涉及到新歌剧的发展、戏曲音乐改革、革命音乐传统和群众音乐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并著有《中国民间音乐讲话》、《时代歌声漫议》、《生活里少得了音乐吗?》等书和二百余篇论文。

他在歌曲创作、歌剧创作、音乐理论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著名的如:秧剧剧《夫妻识字》(1944),歌曲《南泥湾》(1943),《我们是民主青年》(1946),《咱们工人有力量》(1948),《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周子山》(与张鲁、刘炽合作)、《白毛女》(与瞿维、张鲁、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组曲》(1949)等。其中,《南泥湾》是他在延安时期定作的作品。歌曲以其流畅优美而又富有独特韵味的旋律广泛流传各地,家喻户晓,至今不衰。而歌剧《小二黑结婚》插曲《清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是马可主要执笔的。这首歌剧插曲更加反映了作曲家的戏曲音乐功底。全曲为戏曲板腔体的布局特点(散板--慢板--快板)但旋律却是经过提炼的、有个性的(而不是戏曲里某一声腔填词)、有充分歌唱性格的。这首插曲饱含乡剧中著名插曲之一,尤其是其中令人反复呤赏的慢板旋律,更是回味无究。

4.谷建芬

谷建芬是著名的女作曲家,她的成就主要在通俗

歌曲创作上,深受青年朋友的喜爱。她的歌曲风格朝

气热情、旋律流畅又有特点。大多是歌谣体的,结构整齐。《那就是我》和《绿叶对根的情意》却是节拍自由的朗诵调性格,这种吟诵体歌曲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作曲家的思索以及趋向成熟。《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兰花与蝴蝶》、《妈妈的吻》、《采蘑菇的小姑娘》、《我多想唱》、《妈妈的小屋》以及近几年创作的《世界需要热心肠》、《思念》、《绿叶对根的情意》等。《绿叶对根的情意》内容是表现对祖国、对母亲--对"根"的情怀,在音乐风格上,《绿叶对根的情意》借鉴欧美流行歌曲,唱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风格上变化却拓宽了作者的音乐思维广度。

5. 贺绿汀

贺绿汀(1903-1997)湖南邵阳县人。我国著

名作曲家、音乐家。曾经师从著名音乐家黄自学习理

论作曲,师从查哈罗夫、阿克萨可夫学习钢琴。他创

作的作品体裁多样,在我国有重大影响。半个世纪以

来,他共创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曲,近百首歌曲, 6首钢琴曲,6首管弦乐曲,10多部电影音乐,还出版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贺绿汀又是一位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活动家,他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歌曲《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在抗日战争期间流传海内外,至今仍是音乐会和歌咏活动中的必唱曲目。他的器乐作品以钢琴独奏《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晚会》最为著名。其中《牧童短笛》在1934年亚历山大·齐尔吕举办的"征办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活动中获第一名。他的电影

配乐在30年代曾名声大作,他配乐的电影有《风云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影片中的插曲《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等久唱不衰。还创作了《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等风格清新的歌曲。《牧童短笛》是贺绿汀在1934年他作的,之所以名为《牧童短笛》源自我国童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具有鲜明音乐形象和浓郁江南风情。全曲为ABA再现三段体。A段幽悠潇洒,两支结合在一起的复调旋律,犹如两位牧童在骑牛温游,信口对吹,无拘无束。B段活泼欢愉,A段复调定法改变为和声音型伴奏的主调音乐。至今仍是我国的外来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教学中的保留教材。

6.聂耳

聂耳(1912-1935)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

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1933-1935年是聂耳的音乐创作

高峰期,他从事音乐创作时间只有两年左右,却为八部

电影、三部话剧、一部舞台剧写了二十首主题歌或插曲,

加上其他歌曲十五首和根据民间音乐整理改编的民族

器乐合奏四首、口琴曲两首,共创作了四十一首音乐作品。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十五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三部电影剧本。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第一次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1933年创作了《开矿歌》、《卖报歌》。 1934年创作了《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

《新女性》、《码头工人歌》、《前进歌》、《打长江》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器乐曲。 1935年,写下了《梅娘曲》、《慰劳歌》、《塞外村女》、《自卫歌》、《铁蹄下的歌女》以及建国后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

7.任光

任光(1900-1941)浙江嵊县人。会拉琴、吹号、弹风琴。1919年到法国勤工俭学,同时学习音乐。1927

年回国后,参加左翼剧联音乐小组及歌曲作者协会。1934

年创作了著名的《渔光曲》(同名进步影片插曲,周璇主演并主唱)而一举成名。1934年创作了《渔光曲》。以后还创作了《月光光》、《新莲花落》、《大地行军曲》等电影插曲和一些救亡歌曲如《打回老家去》、《高粱红了》等。此外,还创作过歌剧《台儿庄》(《洪波曲》)的音乐。

8.李焕之

李焕之(1919-)原籍福建晋江。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活动家。 1938年就读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

冼星海等。革命战争时期和建国后,写作过大量音乐作品。还编有《作曲教程》,并撰写了三百余篇论文,部分收入《音乐创作散论》一书。管弦乐《春节组曲》、《第一交响乐--英雄海岛》、古琴弦歌合唱

《苏武》,古筝协奏曲《汩罗江幻想曲》、独幕歌剧《异国之秋》以及歌曲《民主建国进行曲》、《新中国青年进行曲》、《社会主义好》等。

《春节组曲》作于1955~1956年间。乐曲表现的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延安抗日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军民同欢的节庆场面。《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序曲》是这部组曲中最有概括意义、形象最为鲜明的乐章,常常作为独奏。

9.冼星海

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原籍广东番禺。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

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1931

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1935

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现已收集到他的作品近三百件。此外还写了《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等大量音乐论文,已发表的有三十五篇。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 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

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938年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 1940年写有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以及小提琴曲《郭治尔-比戴》等。\

10.陈钢

陈钢(1935-)上海市人。从小跟父亲陈歌辛学音乐,十岁起随匈牙利钢琴家伐勒学钢琴。1955年进上海音乐

学院作曲系学习,从师于丁善德、桑桐和苏联专家。大学

四年级时,与何占豪合作写了蜚声国内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后又编写了《苗岭的早晨》、《我爱祖国的台湾》、《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清水江恋歌》等小提琴作品以及其他器乐作品。

11.何占豪

何占豪(1933-)浙江诸暨人。曾随丁善德学

作曲。一直致力于小提琴作品创作和演奏上的民族

风格问题的探索。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主要作品还有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交响诗《龙华塔》、越剧《孔雀东南飞》的音乐等。

12.舒柏特(Franz Seraph Peter Schuber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