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中的畲族文化

潮汕文化中的畲族文化
潮汕文化中的畲族文化

潮汕文化中的畲族文化

□文化源流陈训先

饶宗颐先生在《何以要建立“潮州学”?——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一文中,郑重地指出,“潮州人文现象和整个国家的文化历史是分不开的。先以民族而论,潮州土著的畲族,从唐代以来,即著称于史册。陈元光开辟漳州,荜路蓝缕,以启山林,即与畲民结不解缘。华南畲民分布,据专家调查,皖、浙、赣、粤、闽五省,畲族保存了不少的祖图和族谱,无不记载着他们始祖盘瓠的传说和盘王祖坟的地点均在饶平的凤凰山,换句话说,凤凰山是该族祖先策源地。”由此可见,畲族文化与潮汕文化的关系历史上就是极其密切的。倘若运用“文化之源多层次说”的观点,对“潮汕文化”这一文化综合体,来一个“血液会诊”与“源流”考察,那么,人们将会立即发现,粤东畲族祖先所创造的文化,无疑是潮汕文化中一支古老的来源,也就是潮汕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先从文化学的语言、音乐、戏剧、民俗等要素入手,作一简要的记录。

畲歌。潮汕人把用方言唱出来的歌谣,统称为“畲歌”。“畲歌”的涵义,其实就等同于“潮州歌”。其一般格式为七言一句,四句为一“条”(首),每条成一个乐段,亦即一个叶韵单位。这一格式完全被今天的“潮州歌册”采用。

根据调查材料,在非常古老的时候,畲族就有规模盛大的“盘诗会”风俗。盘诗会在固定的节日举行,以《高皇歌》和《麟豹王歌》为核心内容。就歌唱形式言,有“小说歌”、“杂歌”和“斗歌”。《高皇歌》和《麟豹王歌》都是反映盘瓠王英雄事迹的史诗。如《高皇歌》的歌词开篇说:“当初出朝高辛皇,出来游戏看田场。皇后耳痛三年许,挖出金虫三寸长。挖出金虫三寸长,便置金盘拿来养。一日三时望长大,变成龙期丈二长。变作龙期丈二长,五色斑烂尽成行。五色斑烂生得好,龙眼变作荔枝样。……”这个龙期又被描写成“半如麒麟半如山豹”的形状,故盘瓠王歌又称《麟豹王歌》。

潮汕歌册吸收了畲歌的各种形式。它以历史上的英雄故事和恋爱故事为主要题材,实际上就是畲歌的史诗形式,或者说是“小说歌”(“小说歌”不同于《高王歌》等史诗。小说歌又称“全连本”,系把汉族的章回小说或评话唱本改编而成)形式的余绪。今天的潮汕农村中还有“斗歌”的遗风。斗歌的序歌部分都是这样几句:“畲歌畲哩哩,欲唱畲歌行磨边(意为“靠近来”);一千八百哩来斗,一百几十勿磨边。”或者:“畲歌畲挨挨,欲斗畲歌行磨来;一千八百哩来斗,一百几十勿磨来。”接着,歌手们便你—条我一条地“斗”起来。这种斗歌形式,乃源于畲族的盘诗会。

畲族人民唱畲歌时喜用“假声”发音。据王小盾考证,今天潮剧的“老丑”曲,其中唱“双拗”和唱“痰火喉”的两种假声,都仿自畲歌。著名潮丑郭石梅在《苏六娘》中唱的“痰火喉”曲和方展荣在《柴房会》中唱的“卷舌”曲,都是古代畲歌发音的典型。

节日。除去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畲汉共同的节日外,潮汕畲民有一些特殊的节日。例如农历十月十四(五)的神农节,畲民又称“五谷母生”节。这一节日一直到今天,仍在闽南和潮汕地区广泛流行。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备好粿品祭神农,粿品均染上红色,做成

尖担形或鸡、鹅、鸭形,以兆来年丰收。这一节日习俗是创自畲民而流行于潮汕汉民之中的。

古代畲人还立有招兵节。相传盘瓠王在茅山学法后,统率各路兵马,扶正压邪。潮汕畲民遂用招兵节来纪念这位先祖。其仪式是:在公厅搭一高台,台上设神坛,以米斗作香炉,由法师作法、烧香、磕头、抛杯。若杯子一阴一阳,便是“胜杯”。表示盘瓠王率各路兵马已到。众人于是敲锣打鼓吹牛角,并推选出几个壮士,各领令旗一支,到公厅祭祖。其景象十分热闹壮观。招兵节习俗在今天已流行不广,但“功德班”和潮剧武戏中仍常用“招马”程式,表明这一畲俗深刻地影响了潮剧。

饮食。畲人的饮食习俗流传于潮汕居民中,其最著名者有如下几种:一是生食。例如把鲭鱼肉切成薄片,配上各式酱料食之,称食“鱼生”。二是粿品。即捣米为粉,冲水混合,揉成粿皮,用各种香料或豆沙为馅,作成粿桃。这种粿桃,其实与古中原地区的“糍粑”完全不同。三是腌制品。例如用芥菜拌盐腌制,或拌以鸡肉共煮,称“酸咸菜”和“咸菜鸡”。今贵州苗族地区也保留了这种食俗。

服饰。畲人喜刺绣,尤喜在衣服、围巾等物上刺上各式图案与花纹。这种喜尚可以追溯到畲人的图腾崇拜,他们在衣物上的刺绣乃出于模仿“龙狗”的心理。但畲绣却引起了潮绣的发展。潮汕农村盛行刺绣之俗,如在衣领上绣上各式花卉,在围巾上绣上大朵云头纹,在“眠床眉”上绣上“凤凰到此”、“百年好合”。这种风俗的形成包含多种原因,但畲绣不失为它的一支远源。

工艺。畲人的工艺品主要有竹篾编制物和草编制物。今天的潮汕土产市场上,这种斗笠、竹蔗、草帽、草席和潮绣一样享有盛誉。唐代刘禹锡诗句“长刀短笠去烧畲”,所云“长刀”和“短笠”,即为现在潮汕人所用的镰刀和斗笠。潮汕人把斗笠叫作“笠仔”,以竹编制之,尖头圆沿,轻便灵巧,故有“笠仔”之称。

潮汕畲人日用品中还有“瓠靴”和木屐。“瓠靴”半圆形,木制,用于舀水,舀水时恰与鼎锅的底部吻合;木屐则如同日本之制。

龙头杖。畲族每一家族均有一根祖杖,杖首雕刻有龙头,称“龙头杖”。这是畲族的图腾物,其源极古。龙头杖代表了畲族社会的一种民主形式:其酋长在决定族内大事时如果徇私,畲民便可用龙头杖打他。这一形式后来也见于汉俗。潮剧老旦洪妙演《杨令婆辩本》,唱道:“老身手持龙头杖,定打昏君不容情”。此即移用畲人的龙头杖,拟为杨令婆打宋仁宗的戏剧道具。这一点表明了畲族民主形式对潮汕人心态上的影响。

戏剧。畲族文化对潮剧的影响,以上已言及“假声”和“龙头杖”二例。此外,在潮剧创作和它作为剧种的产生方面,畲族文化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其一,“畲人以言语代歌唱”,这一点影响了潮剧的歌唱形式和作曲形式。今天潮剧的清唱、拉腔和后台帮声,都明显模仿了畲歌的“单条落”和“双条落”。其二,畲人的水上生活,成为潮剧创作的素材。畲人的划船动作,被吸取为潮剧中三步进二步退的一种表演程式。其三,土著畲歌是潮剧音乐的源流之一。泰籍学者萧遥天说:“潮州的土著,陆为畲民,水为疍民。畲歌本是潮音的老调,而疍歌却是最原始与最有影响的东西。畲歌、疍歌是最纯粹的地方性潮歌,也是潮歌的主流。今日的潮州民谣,犹有概称作畲歌的。当外来各种戏剧未入潮境之前,戏童所唱的尽是畲歌和疍歌。”周硕勋辑《潮州府志》和陈坤的《岭南杂事诗抄》都有记载。今日潮音戏尚有畲

歌的成分存在,如《桃花搭渡》的桃花姐和渡伯斗畲歌全段,及喜剧中穿插的丑角打诨那种‘扣子’(即所谓“倪了倪……”)调,都是畲歌的形式。

畲族文化对潮汕文化的影响是极为深广的。倘作深入发掘,必定还会有大批精彩的发现。譬如:畲族人的科学技术——木楼和板筑、刀耕和火种等原始文明;潮汕方言中的许多词语,如:“妈汶笑”、“蛮汶笑”(意为微笑)、“溜绝”、“绝溜”(意为漂亮)、“浪裂”(意为非常)、“有盘口”(意为有办法)、“天普雾普雾”(意为天亮前后的天色)、“一枝路’、“一枝蛇”(凤凰话)等土语以及大量无字可写但说起来却十分形象生动、明白贴切的词语,其中应当有很大一部分是畲语的遗迹。上述事例雄辨地说明,畲族文化早已融合于潮汕文化之中,它对潮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无疑有其十分重要的贡献!

篁碧畲族乡情况简介 篁碧畲族乡地处赣闽边界,武夷山脉北麓,是铅山县的 南大门,距离县城87 公里、国防公路上分线40 公里,年均温度 14.5 ℃,全乡总面积81 平方公里,辖 4 个行政村, 28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096 人,其中畲族人口1400 人,山林面积 10 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 4 万亩,耕地面积179 公顷。围绕建设“和谐、富裕、美丽”新畲乡这个目标,全乡干 群精诚团结、努力奋斗,畲乡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 步。2011 年全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340 万元,同比增长 16%;实现财政收入360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750 元。 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篁碧畲族乡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全乡山林面积10 万亩,其中毛竹林 4 万亩,立竹量在300 万支以上,享有“篁天赐 柱五千丈,碧海竹涛浪万重”之美誉。全乡至今仍保存有不 少的原始森林,山上可见成片的红豆衫、铁衫、古银杏等珍 贵树种和猪熊、狐狸、卷尾猴、娃娃鱼等珍稀动物,2002 年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在篁碧设立了保护站。此外,篁碧境内还 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铅、锌、萤石等矿产资源。 风俗民情别具韵味 畲族人在篁碧定居已有 500 多年的历史,畲汉通婚,两族 人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良好的民 族团结氛围。畲族人有自己的语言、服饰、风俗习惯, 如婚嫁用花轿迎娶、嫁女刁难新郎习俗,大年初一的“出行”,

八月二十四的“庙会” ,美丽动听的畲族歌舞等,华家祠堂、词臣牌坊、王宫庙以及雷家大院等则是一派鲜明特色的畲族古 建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篁碧还盛产倍受人们喜欢的豆 腐、小港鱼、野蜂糖以及苦甘茶等高山绿色食品。 自然景观神奇秀美 走进篁碧,映入眼帘的是连绵几十里的竹海,青翠、碧 绿足以让你心旷神怡,稀稀落落的瀑布群形态各异:有的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 ,有的是顺势而奔的小溪流,有的是神 话中的“水濂洞” ,漫步在竹海里、瀑布边,古老而又神奇 的三姑石的传说、老虎寨的来源、仙人桥的故事在这里 还有华东第二高峰“独竖尖”,海拔 2157 米,建议你登上它,感受一下他的雄伟、俊秀来到篁碧,神奇秀美的自然环境会让你留恋往返。 产业经济突飞猛进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带领畲乡广大群众发挥“团结一 心、打破常规、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铅山人精神,用足 用活民族政策,对外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外商投资建成大 郎坑、小郎坑和新大岩三座水电站,新达矿业、开元矿业和 竹制品加工企业对内立足畲乡实际,注重科技投入,大力 发展种养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目前全乡已建成毛竹 丰产林基地 10000 亩,板栗 1000 亩,黄栀子 500 亩,特色蔬菜300 亩和形成了肉猪、肉兔、土鸡、蜜蜂、苗木等为主的多种特色规模种养殖业,乡域经济发展活力四射。 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09013123 卢长军 江西民俗文化发展概况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地带的南岸,省内最大、最长的河流--赣江,自南而北纵贯全省,故而江西简称为赣。江西,山青水秀,素来为江南的“鱼米之乡”,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等文化名人的故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唐代诗人王勃在其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称江西为一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 江西省是我国开发历史较早的地区之一。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据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记载,江西远在春秋以前时期地属“扬州”之域。“扬州”是传说中的上古九州之一,包括现在苏、浙、皖、赣、闽、粤。江西北部则属荆、扬两境,今鄱阳湖以东属扬州,以西属荆州。 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全境先后分属吴、楚、越管辖。公元前2 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江西大部分属九江郡。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三国时,江西大部属扬州,南朝齐属江州,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又置洪州总管府,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江西属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增为十五道,原江南道分为东西 两道,江南西道简称“江西”,江西之名也由此而来。 两宋时期,江西的大部属江南西路,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

畲族历史文化资料 哭丧时,眼泪不得滴在死身者上哭丧 先为死者梳洗更衣,孝男孝女执陶罐到溪河边,点燃三支香,烧化纸钱唱〈〈买水歌〉〉。唱完。向河里舀水,俗称“买水”。舀水时,死者是男,要舀顺流水,以示男在天;是女,要舀逆流水,以示女居地。清水舀回后,要放在火炉上暖几分种,用白布在水中浸湿,在死者胸前揩三下,背后揩四下。死者不论贫富,衣着要新,旧衣和有口袋的衣服以及钱、米和有文字之物不能装殓。死者着黑色衣服,衣服有单、夹与棉的不同,穿衣以重数计算,一般上身9重,下身3重。女性则戴上结婚时竹制的三角形头冠。衣毕,为其理发(一般人病时就已理好头发)或梳头。这个过程均伴哭歌。死者梳穿戴完毕,从卧房移到后厅。用两条板凳、四块木板、一张草席为死者支起一张“灵庆”。而后,用炉灰裹成10个小粽子,缚在一枝桃枝上,放到遗体的旁边,人殓时扔到河里。有“祖图”的畲族村,遇上50岁以上的亡者,在其厅堂悬挂“祖图”3天。吊唁死者,打破哀伤寂寞的局面,增加“红也喜事,白也喜事”的气氛。死者装殓时间要择海水涨潮时分,忌讳“重丧日”和“三丧日”。装殓时,丧女哭唱《落棺歌》。 入殓 超度:为死者设立灵位,有的用纸扎灵屋、马和钱币等为供品,请和尚,亦称斋公(迷信职业者)和八音乐队,念经做斋,超度亡魂,引入天国,使死者安息,并寄托亲朋的哀思。一般做一昼夜,多则三天三夜。

在闽东、浙南,一般在山坡侧挖水平墓葬洞穴,用两根圆木垫着,推棺入穴,石块封口。少数在平地挖穴入棺,俗称“仰天窟”。 一次土葬 原墓穴不合理想,或当时找不到理相墓穴,而临时安葬者,一般在三年后择吉日起棺,捡拾先人骨骸装在陶制的金罂之中,另择风水好地作第二次安葬、修建墓地,俗称“二次葬”。 二次土葬 在近村山野处建三面墙的屋子,用于停棺,畲语叫“起厂”,在棺木四周打上泥墙,停棺数年后在拾骨装陶罐土葬。停棺拾骨土葬,应是迁入闽东、浙南之前的古习俗。 停棺拾骨火化土葬 畲族有悬葬之俗。悬葬又称岩葬。通常的葬法有2种:一是将盛有骨灰的陶瓮置于高处的石洞和田崖的石穴之中,外叠乱石遮挡。罗源县安井村灰瓮岩石洞至今仍保存3个古时陶瓮及部分骨灰;二是在山上的半崖处挖掘土洞,将棺木置其中,洞口用石块和泥巴封堵,过三年或更长些时间取骨(个别还采用焚烧)装于陶瓮,然后移葬他处。此俗,罗源县霍口、飞竹等地畲村仍沿袭。据罗源县内部分畲族相传,此葬俗始于古时的悬棺葬。其说法有二:一种说法是畲族祖先盘瓠为天上“星辰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悬葬则寓其意;另一说法是畲族祖先盘瓠生前被鹿撞死凤凰山崖,葬于崖前,其子孙仿其祖先葬法。 悬棺葬

福鼎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保护与继承时,总是艰难前行。很多民俗、文化、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人们淡忘。国家为了唤醒人们对这类特殊的文化财产进行保护,于是从2005年起开始着手非遗名录的录入。而福鼎作为民俗特色及其浓厚的地域,也开始着重对非遗的保护,其中国家级非遗3项、省级非遗4项、宁德市级9项、福鼎市级9项。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福鼎非遗,共同保护和传承祖先留下的瑰宝吧!

1、国家级非遗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白茶史息息相关,十九世纪中后期,福鼎先辈开始培育良种大白茶,制作白毫银针。如今制作技艺在传承古老制茶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推陈出新,制法以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为主,其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现有福鼎白茶制作原料主要采用优质品种福鼎大白、福鼎大毫和菜茶。

【福鼎沙埕铁枝】约在明末清初传入福鼎,至今500多年历史,早期是竹、木质结构,用人抬扛,为单层2至3米高,叫平阁。随后发展成用钢管或铁条焊接成枝状并固定于车辕上搬行的一种民间表 演艺术。它汲取民间文艺、传统戏剧、舞蹈等艺术的精华,极具闽东渔村风格和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过去民间搬铁枝一般在节日、庆典、神诞、庙会时举行,现在多数地方固定为每年的元宵节期间即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举行。素有“中华绝技”的盛誉。

【瑞云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歌王节,又称“牛歇节”。相传为了纪念先秦时期钟子期和钟仪两位畲家歌王,故而每逢四月初八,畲族人民便设坛祭祀、举办歌会,畲族歌手通过“赛歌会”、“火头旺”等活动,展现自己的民族特色。畲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情歌、生活歌、劳动歌、时政歌和杂歌等。主要以清唱为主,体现了朴 实无华的原生态民歌唱法,是畲族歌谣“福鼎调”的典型。

畲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建议 浙江省云和县是全省9个少数民族工作重点县之一,设有2个畲族乡,26个畲族行政村,共有少数民族人口993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8.91%。随着社会发展,强势主流文化的推动和渗透,畲族文化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部分传统畲族文化内容渐渐消失。从畲族传统文化创新着手,注重传承与弘扬畲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营造畲族文化研究工作的良好氛围。我们一定要把畲族文化研究与开发工作列入重中之重的位置,努力抓突破,抓成效,创新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畲族文化研究与开发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一、畲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四大问题 一是畲族语言使用人数逐渐减少。畲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自称其为“山哈话”,全国99%以上畲民之间语言相通。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畲汉杂居、下山搬迁、子女外出就读、务工、通婚等与外界交流、交往的增加,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机会大大减少,青少年更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云和在校畲族初、高中生100人中,真正会讲畲语的只有50人左右,小学生100人中,只有35—40人左右。会讲畲语的畲族群众也呈下降趋势,保护与传承畲族语言迫在眉睫。 二是畲族服饰逐渐消失。在畲族传统服装中,女性沿袭凤凰鸟的装束,十分精致美观且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现代服饰比较,传统服饰制

作、穿戴较为繁琐,样式较为单一,加上畲民已渐渐汉化,日常服饰基本都是当代时装,只有在重大节日时才有部分畲民穿戴本民族的服饰。年轻一代畲族妇女已不穿戴畲族服饰。随着老一代妇女退出历史舞台,畲族传统服饰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三是畲族文艺渐渐萎缩。畲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有优美的神话传说、特色鲜明的民歌、传统的畲族民族体育项目以及民间工艺如刺绣、编织等,但目前,畲族文化艺术正在萎缩。据调查显示,目前云和60岁以上畲民约有20%会唱山歌,50岁以下唱山歌较少,而40岁以下的畲民有相当一部分已不能听懂歌曲内容。刺绣、编织等复杂工艺更是面临失传。 四是畲族文物逐渐流失。畲族文物是畲族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是畲族传统文化得以验证和传承的依据。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把黑手伸向畲族文化遗产,他们盗掘古墓,盗窃、倒卖、走私畲族文物,以获取暴利,导致畲族文物不断流失。而融入了畲族自身的生活内容和审美情趣的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也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程度的加快,正在不断消失。 二、畲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增强畲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充分认识畲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增强政府保护畲族文化遗产的意识引导和鼓励广大民众参与畲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强化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挖掘和整理,保护和弘扬畲族民间文化,建立起由政府主导、 民间参与的保护体系。 二是加大畲族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畲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成果展览、畲族工艺展览、举行畲族民间文艺展演等宣传,弘扬优秀的畲族文

畲族风情导游词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畲族风情导游词 【车上讲解】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前往的是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在去游览之前,我想大家还是先了解以下畲族的概况:畲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全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排列第二十位。我们漳溪畲族乡有“广东畲族中心”之称,是全省七个民族乡之一,也是广东唯一的一个畲族乡。畲族人口近6000人,这里是畲族人是明朝洪武年间由平远县热拓乡迁来的,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开基始祖为蓝氏江南二十八世(一百三十五世)宗德公,度名:千三郎。据说畲族的祖先狗头人身,是龙犬的化身。为什么呢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自从盘瓠古开天地以来,黄帝有一个孙子叫高辛帝,高辛帝的老婆姓刘,因为她的耳朵很大,人们都叫她大耳婆。有一年,大耳婆的耳朵张出一个肿瘤,太医从她的耳朵里割出一条虫子,有三寸长,放在盘子了,然后盖上“瓠”,就是我们祖先以前用的“勺子”。三年后的一天,突然间电闪雷鸣,金虫变成了一条龙犬,龙犬降声是吉祥的兆头,全宫上下都很高兴,高辛帝就命名它为盘瓠,盘瓠在军营里一天天的长大,经常跟士兵们出去巡营、打猎,学会了一身好本领,有一年边疆的一个番王的头来侵犯高辛帝,高辛帝的手下都招架不住了,便贴出皇榜,说有谁能取得番王的头,就让他在高辛帝的三个女儿中任选一个做老婆。但皇榜贴出很多天了,都没有人来揭榜,龙犬看见后,揭下皇榜去见高辛帝,高辛帝一时也没有其它的办法,只好派龙犬去试一下,龙犬就连夜飘洋过海去见番王,因龙犬的本领很大,自称是来帮番王的,番王见到龙犬很高兴,当天晚上就设宴招待龙犬,结果给龙犬灌了个大醉,龙犬就借个机会咬断番王的头带回去叫高辛帝,高辛帝便遵守自己的诺言,让三个女儿出来,任它选一个做老婆,龙犬选中的是三公主,可是皇后不同意,说你是狗我女儿是人,怎么能跟你结婚呢龙犬说:你给我七天时间,我就变成人形,跟你女儿结婚,但这七天内不能有任何一个人来偷看我。当龙犬变到头的时候就不能再变了,所以就成为了狗头人身了。之后还是与三公主结了婚,结婚后生下三子一女,龙犬本来是没有姓的,就去请高辛帝赐姓于他的子女,大儿子去见高辛帝的时候,是用个盘子装着去的,所以就赐他姓“盘”了;二儿子去见高辛帝的时候,是用一个竹蓝装着去的,高辛帝便赐他姓“蓝”了;三儿子去的时候,恰好打雷,便赐他姓“雷”了,女儿长大之后招了个驸马姓钟,就随夫姓钟,丈夫是瑶族人的祖先,但是姓钟的有一部分又跟母亲姓成为了畲族。因此,畲族就有了盘、蓝、雷、钟四姓同源一说。龙犬的大儿子叫蓝光辉,即是现在蓝姓畲族人的直系祖先,又称“蓝大将军”,他手下有五名英勇善战的

畲族的传统体育运动是畲族文化的一大特色,畲族体育运动形式多样,主张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畲族在发展民族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与世界体育文化相融合。小编很好奇畲族的传统体育运动都有些什么,你们也跟小编一样想知道吗?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畲族武术 畲族武术基本上可分作棍术和拳术两大类。由于根术器械的长短及其功用有别,又有不同的名称:一种叫“丈八棍”,长一丈二尺,由单人耍弄;另一种叫“齐眉棍”(或称“盘柴槌”)长六尺(或四尺八寸),供两人对打。棍术动作复杂多样,有双头槌、三步跳、四步半、七步、九步、猴子翻身、天观地测等。 拳术(又叫“打工头”)在一些合族山村十分普及。做为拳术的一部分,还有令人叫绝的点穴功夫,有这种绝技者多是德高望重的老拳师。畲族拳术流传于金涵、七都、九都、八都、飞鸾、漳湾、城南一带畲族聚居村落。主要有龙尊拳、虎尊拳等。其主要动作有冲、扭、顶、搁、削、托、拔、踢、扫、跳,其步型稳健,坐马前轻后重,用三角连环马,利于攻守转换,出手则多用短打即收。使用器械有锄头、扁担、棍剑等。金涵乡畲民曾在第三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表演过拳械对练和对棍。 二、舞龙头 宁德畲族同胞,每逢节日,必有舞龙头活动,流传八都的猴盾和飞鸾的南山一带,用以纪念民族图腾,祝福村寨平安、庄稼丰收、族人欢乐。舞龙头曾在第三届民运会上表演并获表演奖。 舞龙头来源:一种舞龙运动,原是畲族的一种祭祀活动。器械只有龙头,没有龙身和龙尾。龙头和绣球用篾子编扎,用彩纸糊裱而成,直立安在木桶上。运动参加者为七至十人,一人持绣球,其余持龙头。在锣鼓声中,龙头随绣球翻滚、跳跃,该运动集技巧、武术、杂技、体操运动为一体,有各种造型,如迎龙伞、龙抢珠、龙珠伞大会串等。其运动形式有平地和桌子上两种。平地套路有龙王滚车、鲤鱼翻白、鲤鱼翻梁、猴子翻梁、小合包、大合包、雪花介顶、龙王成楼等。桌上套路有开四门、画眉四角、画眉跳对门、鲤鱼上滩、鲤鱼下滩、鲤鱼跳龙门等。 三、舞铃刀 又叫舞铜铃、舞钢刀。流传在闽坑、八都一带山区畲村。有跑、跳、冲、刺、劈等动作,由驱鬼待平安仪式而来。传统习俗只许男畲民参加。1949年后,经过整理,摒弃了封建传统,吸收女畲民参加活动。成为一项活泼、有力的传统体育项目。曾在全国首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 四、摇锅 摇锅是源于浙江一带的畲族民间体育游戏。古时畲民为了强身健体,空闲时经常聚集在一起,用已破旧的锅当器材,一个或多个人站、坐在锅里,运用身体重心的变化和四肢、腰腹的力量,协调配合,使锅按不同的方向移动,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这就形成最早的摇锅活动。发展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了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摇锅项目集健身、竞技、娱乐、观赏于一体,简单易学、形式多样,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练习。 五、打尺寸 尺,代表断弓,寸即是残矢之意。其中“尺”长约一米,直径约2厘米的木棍。“寸”

目录

第1课《走进畲族服饰》

(一)激趣导入 1、播放畲族山歌,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民族的歌曲,他们在唱山歌的时候的打扮是怎么样的? 2、引出课题:走进畲族服饰。 (二)欣赏服饰 1、投影播放畲族人民穿着畲族服饰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畲族服饰主要有哪些颜色?上面有哪些装饰?款式和我们现在穿 的服装有什么不同? 2、学生欣赏讨论后总结:畲族服饰主要的颜色是黑色和蓝色。上衣是大襟交领式,领口、两襟及袖端均饰以花边;并且都配有围裙,上面绣有精美的图案。畲族妇女还喜欢佩用银饰,常见的有发簪、耳环、耳坠、戒指、手镯等。 3、教师小结:畲族志性的服饰是女子的“凤凰装”,畲族服饰样式按样式不同主要分为两种:浙西南装式和闽东北装式。不同年龄段女子着装样式名称各异:畲家妹子16岁以前的装扮象征雏凤;婚后妇女是成年大凤凰的装扮;老年妇女则是老凤打扮。 (三)引发创想 1、学生小组讨论:如果你去设计畲族服饰,你会怎么去设计?

第2课《凤凰嫁衣》

2、出示现收藏于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博物馆的民国时期的传统的凤凰嫁衣的上衣图片。 问:说说和你平时看到的凤凰嫁衣有什么不同? 畲族传统凤凰嫁衣为黑色,上衣是大襟交领式,领口、两襟及袖端均饰以花边,绣有精美的图案。 现代的凤凰嫁衣从颜色、样式、纹样上与传统的凤凰嫁衣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四、说一说 畲族姑娘出嫁身着的凤凰嫁衣各有不同,你见过怎样的凤凰嫁衣,能简单的画一画或写一写吗? 五、学生作品欣赏 六、展评小结 1、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及值得学习的地方, 2、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及他们的优秀之处。 3、教师小结。 七、课外拓展 用其他材料形式展示凤凰 板 书 反 思

福建民俗风情文化 摘要:本文对福建的地域风貌、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主要对福建的饮食,节日, 正文:一、福建的地域风貌 1.1福建地貌 福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福建省土地总面积的90%,所谓“八山一水一分田”。省内有闽西与闽中两大山带大体平行,闽西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斜贯闽、赣两省,长约530千米,平均海拔1千米。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位于武夷山市西北部,是中国东南地区最高峰。闽中山带从北至南分为鹫峰山脉、戴云山脉、博平岭。 福建海岸地貌格局以多海湾、多半岛的曲折海岸线为主体。闽江口由于山地逼近海岸, 且广泛分布海蚀红土台地。闽东南沿海地带是省内耕地集中区,亦是福建省经济文化最为发达地区。 四大平原:漳州平原、福州平原、泉州平原、兴化平原。 2.1福州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传统的扫墓祭祖节日,但福州的清明节却有其独特的风俗,每年清明节前后,福州市民家家户户都要去郊外踏青,为祖先扫墓、压纸、培土。扫墓完毕后,必须折松枝带回,插在家门口,向邻人说明本户已履行了扫墓祭祖的责任。

福州人扫墓祭祖还要供奉的供品,供品并不复杂,只有光饼、豆腐和面点等,但有一供品是绝对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稞”,所以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稞,如今,清明节前后,街上店铺也大量出售菠菠稞。 菠菠稞是用菠菠菜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稞皮,以豆沙、萝卜丝等做成馅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较简单,倒是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稞以春天的绿意,扫墓后回家的路上,菠菠稞就成了很好的充饥的点心。 2.2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居住在福建的客家人与其他地区的客家人一样善唱山歌,用客家山歌表达他们的生活、劳作和情爱等情感。客家山歌是用客家人的口头语言演唱,融含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枝一秀。客家人由于所处环境大多是山野峻岭,男女共同劳作,没有“男主外,女主内”的地位差别,客家人大都纯朴耐劳,客家人这些独特的背景和文化,也影响着客家山歌。 客家多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东南部山区,日常生活工作都与山有关系,客家妇女与男子同样从事着山间的各种劳作,在长期的山间劳作中,用山歌互相倾诉表达是自然中事。客家人因居住在山区地带,劳作辛劳,一旦走到田野山谷中,不免感到心花怒放,唱几首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客家人因没有其他较为普遍的民众娱乐,而唱山歌正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所以客家男女对它都有共同的喜爱。在客家社会里,旧礼教束缚也很严,由于在家里拘束过严,到了山间就精神得到了解放,所以会自然地唱起山歌来。 2.3龙岩客家婚嫁习俗 生活在龙岩的客家人迎娶婚礼别有风趣,男方迎亲队到达女方家,新娘出门要站在一个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客家民间称为“过米筛”,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立业。接着要背新娘出家门,上车轿时新娘的兄弟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到达男家后,新娘要在手捧盛着柑橘吉祥圆盘的伴娘牵引下跨过火红的木碳炉,表示“火红兴旺”,进入厅堂拜堂后,即入洞房,婚宴开始。 2.4泉州民俗风情 泉州地处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古为闽越族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千百年来泉州民风淳朴,文教昌盛,人们勤奋坚毅,知礼乐善的遗风世代相传,形成独特的泉州民俗民风。 宋代初期,泉州海上交通贸易繁盛,成为“万国衣冠”的时尚之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重镇,不少外国商贾、传教士择地而栖,安居乐业。多种宗教传入,与本地儒道教传统文化相渗透,寺院庙观教堂遍布,信仰逐步世俗化,形成中外多种文化兼收并蓄的泉州民俗习性。 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外来风俗文化的交融,构成泉州独特的文化风俗氛围。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喜庆、岁时节日、信仰崇拜、礼仪风尚等,更多体现出文化古城和

历史文化: 增城正果镇畲族村,是广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是广州地区最大的畲民聚居村落。正果畲族村由吓水、通坑、榕树窿三个自然村组成,村民共300多人。他们居住的这片土地不仅有着崇山峻岭,也有着茂密的原始森林。畲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正果畲族村有本族姓氏三个,分别是盘、雷、来。他们自称“山哈”或“山特”,意思是山里的人。这个名字极富表现力,它深刻地表现了畲族先祖的生活生产方式。在岁月冲洗下,畲族传统习俗已难得一见,但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民族语言,与这传统语言相伴的是简单淳朴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村民多从事山区农业,同时从事一些传统天然加工产品,如蜂蜜、米酒,畲族村酿造的米酒格外香醇,令人赞不绝口。 据《增城县志》记载,畲族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聚居于县北正果镇东南部的兰溪山区,族人常居深山大岭中,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根据该村保存的族谱及千年的族图来看,畲族先祖在漫长的迁徙路上已经走得相当久远。关于畲族的来源传说,村党支部书记来锦新告诉记者,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人身狗头,称为龙犬,当时高辛帝与邻国(番王)处于战争中,辛帝无法获胜,于是公榜三日昭示谁能杀死番王便可迎娶三个公主之一。畲族祖先看到公示后掀榜过海刺杀番王,祖先用其智慧刺杀番王成功。高辛帝见到龙犬是一只狗便想悔婚,龙犬突然用人语说:“将我放在金钟内,七日七夜便可成人。”龙犬入钟6日,公主怕其饿死,打开金钟察看,见其身已成人形但头未成人形,龙犬只得带着人身狗头与公主完婚,婚后育有三男一女,是为畲族祖先。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风俗习惯: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

走进畲乡古建筑群落寻找心里那份宁静走进粤北始兴畲族山区,给游人的最大印象之一便是这里的古老建筑,斑驳的古寨墙壁,悠长的青石板路,错落有致的畲寮,这就是畲族古人流传下来的古建筑群落。这些畲族古建筑大多是土木结构,虽然没有现代建筑的富丽堂皇,却别有一番古老沧桑的厚重感,如下图,据说市面上的古方胃泰散肠胃茶,发源于此栋建筑。很多现代人,在节假日喜欢放下都市的繁忙与压力,走进畲族古建筑群落中,心里十分宁静,漫步于小河边,感受山野田间的悠然自得。 畲族,一个古老而又文化璀璨的民族,目前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粤北山区,贵州、四川也可见畲族人的群落。由于畲族人一直依山生活,因此畲族人在长久的生活中形成一种傍山结茅,依山而筑的建筑风格,这样的建筑风格显示出了畲族人的高超智慧与勤劳精神。

因为畲族人所生活的地区不同,畲族建筑风格也会有所不同。但在众多畲族聚集群落处,可以看到,畲族房屋建筑格局基本分为“竹竿寮”和“走马寮”。“竹竿寮”像竹竿一样细而深长,走马寮的造型多为“日”字形。但无论是“竹竿寮”或者是“走马寮”,都显示出了浓郁的畲族古建筑风格,这些畲族古建筑受到当地政府保护。 “远方客人到畲村,山笑水笑人欢乐。”畲族人好客、热情,有远方的客人来到畲族古

村,感受一下畲乡的米酒,中草药文化,坐落在粤北山区始兴,有着千年、百年历史的畲寮中,仔细倾听着老人们讲着前朝故事,畲族奇特文化风俗,也是一种享受。 虽然畲族文化受到各界研究与关注,但目前,关于畲族这一古老民族的发源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可见这一民族的神秘。畲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语言、古建筑风格、图腾信仰等,这些神秘的魅力都吸引着越来越多人走进这些畲族古建筑群落中,寻找那神秘感觉。

景宁县民风民俗文化研究 摘要:景宁是浙江、江西、安徽等身份畲族最早的迁入地,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 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景宁境内的畲、汉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着密切联系,长期的交错杂居使得他们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方式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对景宁县民俗民风的研究其实就是对畲族风俗的研究。本文选取了饮食、节日、工艺、婚嫁四个富有代表性的角度来探讨景宁独具特色的畲乡风俗。 关键词:畲族,民风,民俗,研究 一、景宁的饮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而饮食也最能反映一个地方的民俗特色。 景宁畲族人自称“山哈”或“山特”,意思是山里的人。这个名字极富表现力,它深刻地表现了畲族先祖的生活生产方式。在岁月冲洗下,畲族传统习俗已难得一见,但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民族语言,与这传统语言相伴的是简单淳朴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畲家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娘”,即先把黄豆洗净用水浸涨,再用石磨(现在有的地方用电磨)磨成浆,再用温火烧熟,配以辅料,其味道非常鲜美。还有用辣椒、萝卜、芋头、鲜笋和姜做成的卤咸菜,其中以卤姜最具特色。用以做菜的竹笋有雷竹、金竹、乌桂竹、石竹、牡丹竹、蛙竹等十余种之多。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有这样的说法: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无笋,用茭白替代。竹笋除鲜吃外,还可制作干笋长期保存。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煮熟,撕成两半,晒干或熏干即可。在景宁一带的畲家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切成片,加盐猛火炒熟,再用文火焙干,装入竹筒内,用竹壳封口倒置,民间称这种干笋为“扑笋”。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 二、景宁的节日 景宁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餜。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 最著名的是“三月三”。“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在长期的迁徙与山地农业生产、

介绍畲族风情导游词3篇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介绍畲族风情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一:介绍畲族风情导游词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前往的是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 在去游览之前,我想大家还是先了解以下畲族的概况:畲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全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排列第二十位。 我们漳溪畲族乡有“广东畲族中心之称,是全省七个民族乡之一,也是广东唯一的一个畲族乡。 畲族人口近6000人,这里是畲族人是明朝洪武年间由平远县热拓乡迁来的,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开基始祖为蓝氏江南二十八世(一百三十五世)宗德公,度名:千三郎。 据说畲族的祖先狗头人身,是龙犬的化身。 为什么呢?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自从盘瓠古开天地以来,黄帝有一个孙子叫高辛帝,高辛帝的老婆姓刘,因为她的耳朵很大,人们都叫她大耳婆。 有一年,大耳婆的耳朵张出一个肿瘤,太医从她的耳朵里割出一条虫子,有三寸长,放在盘子了,然后盖上“瓠,就是我们祖先以前用的“勺子。 三年后的一天,突然间电闪雷鸣,金虫变成了一条龙犬,龙犬降声是吉祥的兆头,全宫上下都很高兴,高辛帝就命名它为盘瓠,盘瓠在军营里一天天的长大,经常跟士兵们出去巡营、打猎,学会了一身

好本领,有一年边疆的一个番王的头来侵犯高辛帝,高辛帝的手下都招架不住了,便贴出皇榜,说有谁能取得番王的头,就让他在高辛帝的三个女儿中任选一个做老婆。 但皇榜贴出很多天了,都没有人来揭榜,龙犬看见后,揭下皇榜去见高辛帝,高辛帝一时也没有其它的办法,只好派龙犬去试一下,龙犬就连夜飘洋过海去见番王,因龙犬的本领很大,自称是来帮番王的,番王见到龙犬很高兴,当天晚上就设宴招待龙犬,结果给龙犬灌了个大醉,龙犬就借个机会咬断番王的头带回去叫高辛帝,高辛帝便遵守自己的诺言,让三个女儿出来,任它选一个做老婆,龙犬选中的是三公主,可是皇后不同意,说你是狗我女儿是人,怎么能跟你结婚呢?龙犬说:你给我七天时间,我就变成人形,跟你女儿结婚,但这七天内不能有任何一个人来偷看我。 当龙犬变到头的时候就不能再变了,所以就成为了狗头人身了。 之后还是与三公主结了婚,结婚后生下三子一女,龙犬本来是没有姓的,就去请高辛帝赐姓于他的子女,大儿子去见高辛帝的时候,是用个盘子装着去的,所以就赐他姓“盘了;二儿子去见高辛帝的时候,是用一个竹蓝装着去的,高辛帝便赐他姓“蓝了;三儿子去的时候,恰好打雷,便赐他姓“雷了,女儿长大之后招了个驸马姓钟,就随夫姓钟,丈夫是瑶族人的祖先,但是姓钟的有一部分又跟母亲姓成为了畲族。 因此,畲族就有了盘、蓝、雷、钟四姓同源一说。 龙犬的大儿子叫蓝光辉,即是现在蓝姓畲族人的直系祖先,又称

少数民族文化--畲族 畲族,现有630378人,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两省的广大山区,其余分布在江西、广东和安徽省境内。其聚居点多为数十户人家组成的自然村寨,因而形成典型的散居与杂居特点。 畲族地区处于中国东南丘陵地带,山不高但苍翠,水不阔却纵横,气候湿润,资源丰富,除品种多而优的水稻和薯类等农作物外,景宁香菇和惠明茶最负盛名。 畲族人民早在唐代就在闽、粤、赣交界地区繁衍生息。南宋时期"畲民"的族称见于史书。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意为"山里的客人"。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畲族。 畲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大部人讲当地方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文。 精巧的编织工艺 畲族的编织工艺赞誉的是彩带和竹编。彩带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编织彩带,彩带精致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姑娘定婚时,在送给男方的回礼中,必须得有亲手织的彩带。彩带既是装饰品,又是擦汗掸尘的生活用品。彩带一般长1.3米,宽0.2米。图案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柳条纹组成的两方连图案;另一种是印染的蓝底白花图案。从内

容上来说,有"十三行"、"十二生肖"、"水击花"、"铜钱帮"、"五字带"等。直接在彩带上绣吉祥祝福等内容的在畲乡更为流行。 畲族地区盛产石竹、斑竹、金竹、雷公竹等竹子,为竹编工艺品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精巧的竹编工艺品从材料破竹到染色喷漆需几十道工序。除日常生活用的屏风、挂联、枕头、席子、椅子等外,还有许多造型生动,美观精巧,色彩鲜艳的筐、篮等。如鹅形筐,以鹅身为容体,以回首的曲颈为提梁,以乳白原色竹篾为羽毛,栩栩如生,美观实用。许多竹编工艺品已远销海外,深受人们的青睐。竹编中堪称畲族一绝的是斗笠。其竹篾细若发丝,一顶斗笠的上层篾就有2 2 0 至2 4 0 条之多。从斗笠的外缘看,有两条边和三条边两种。从斗笠的上面看,有斗笠燕、顶、四格、三屋檐、云头、燕嘴、虎牙、斗笠星等多种不同的花纹。斗笠以五彩九重篾编织而成,既精致轻巧,又滴水不漏,配上水红绸带及各色珠子,更加耀眼夺目。畲族妇女在外出赶集或走亲访友时,都要戴上花斗笠。 男女互嫁的婚俗 在畲族民间,除通常的嫁女之外,还有男嫁女方的婚俗。男嫁女方有两种:入赘到未婚女子家的叫"做女婿";入赘给寡妇的叫"上门"。无儿子的家庭多行招赘,但不少有儿子的家庭也让儿子去入赘,而让女儿中留"招儿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赘者的子女要随母姓,也有两个儿子分别随父母姓的。若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得"做两头家",即新婚头几年两边的家都要照顾,居无定处。几年之后,才能确

旅游民俗案例分析 ——竹竿舞 一、名称:黎族竹竿舞 二、流传的地方: 竹竿舞是我国黎族、哈尼族、畲族、佤族、布朗族苗族等以竹竿为道具而跳的一种舞蹈,而以海南黎族的竹竿舞最为出名,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盛行于海南岛五指山区的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县黎胞聚居地区,据考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三、民俗的分类:民俗活动 四、内容简介: 其实真正的竹竿舞(又称打柴舞)起源于黎族民间,在黎族民间已经流传了数百年的历史,目前已经被国务院正式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跳竹竿,黎语叫“转沙”,最早是在丧葬仪式中表演,已成为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每当重大节日或新谷登场,人们都要跳竹竿,而且往往跳个通宵达旦。一般是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称为“打柴”。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早年是男子跳,女子扶竿击节,后来发展为男女同跳,而且在演出中女性更多。因为女子步态轻盈灵巧,爽快活泼。舞者在竹竿间跳跃,像小鹿欢蹦,不断地表演出磨刀、筛米、穿门、鹿跳、转身、来回等花样动作,舞姿十分优美迷人。据了解,20世纪50年代黎族舞蹈竹竿舞在1957年的世界青年联欢会上获金奖,从此海南黎族闻名于世。黎族竹竿舞历史悠久,发源于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带有浓郁的原始宗教色彩,如今的黎族竹竿舞吸纳了许多新的元素,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既是文化娱乐又是体育健身的特色舞蹈。所以要看正宗的竹竿舞就到海南去,体验流传数百年的古老舞蹈。 五、特色分析: 1、流传于我国少数民族,以海南黎族的竹竿舞最为流行。就地域而言,其他地区的人对这种舞蹈会产生浓厚的新鲜感,增强了民俗文化的旅游吸引力; 2、竹竿舞不仅可以作为少数民族民俗的代表,它还是一项体育运动,是现代生活所追求的健康活动,一个永恒的主题; 3、欣赏艺术和参与活动具有观赏性、趣味性、娱乐性; 4、该民俗活动简单易学,可参与性强、竞争性强; 5、在满足人们外出求轻松、娱乐心理的基础上,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默契,结交更多朋友; 6、通过观赏和参与竹竿舞的表演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黎族

福建宁德畲族地区的文化与发展 家在福建龙岩的我,暑假和一个同学去了去了他一个在龙岩学院读书的宁德市的畲族同学家里,了解了畲族的文化下面是一些了解的内容。 宁德为畲族主要聚居地区,有畲族人口18.1万人,约占全国畲族人口的四分之一,全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畲族历史悠久,是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人民创造并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故事、诗歌、音乐、舞蹈、节庆礼俗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前我只知道广西壮族有三月三的节日,其实畲族也有过三月三的习俗。他们主要是全家在一起吃“乌米饭”。那么什么才是畲族的“乌米饭”呢?据有关史料记载:畲族乌米饭唐朝(公元669年)以来是畲族同胞“三月三”过节的传统食品,它来自大自然乌稔树(也叫乌饭树)的绿色树叶泡制而成的色香味和开脾健胃驱湿膳疗作用,是男女老幼四季皆宜的绿色食品,现已成福建九地市和浙南等地设宴的佳肴,分别有红鲟乌米饭、竹桶乌米饭、太极乌米饭、荷叶乌米饭、菠萝乌米饭、草包乌米饭、乌米卷、八宝乌米饭(甜、咸)等品种。 每逢农历三月初三。畲族都过“乌米饭”,阖家共餐,办歌会山歌盘答,通宵达旦,沉醉在一片欢乐、纯朴的乡情之中。 乌饭是畲民从山地里采来的野生乌稔树的嫩叶,置于石臼中捣烂后用布包好放入锅中浸,然后捞出布包将白花花的糯米倒入乌黑的汤汁里烧煮成的饭。 畲族乌饭得名副其实,吃起来连碗筷也被染粘成乌黑色。不过它的味道相当不错,吃一口清香糯柔,细腻惬意,别有情趣。倘若将乌饭贮藏在阴凉通风处,则数日不馊。食用时,以猪油热炒,更是香软可口,堪称畲乡上等美食。 畲族乌米饭的传说不一:其一,“三月三”为米谷生日,畲民要给米谷穿上衣服,故涂 上一层颜色,祈祝丰年。其二,三月三虫蚁不作,畲民吃了 乌饭,上山下山不怕虫蚁。其三,古时畲民与敌兵交战时, 敌人常来抢米饭,畲民故意将米饭染黑,敌人怕中毒,不敢 问津,畲民便安稳吃饭,有了气力,打败敌兵。其四,唐代 畲族英雄雷万兴被关在牢房,他一顿能吃一斗米,母亲送来 的饭却都被狱卒抢去,雷万兴想办法让母亲将米饭染黑,从 此,狱卒再也不动乌饭。以后,雷万兴越狱,于农历三月初三战死沙场,族人每年以乌饭悼念他。其五,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军抗击官兵,他们被围困在大山里,粮食断绝,以乌稔果充饥,为畲军度过断粮关,并取得反围剿的胜利。雷万兴回军营吃尽鱼肉酒菜都感乏味,时值三月初三,他想吃乌稔果,就吩咐兵卒出营采撷。可是,这时乌稔尚未开花,那些兵卒只好采些乌稔叶子,有人出了个主意,将乌稔叶和糯米一起炊煮,结果糯米饭呈现乌黑色,而且味道特佳,雷万兴吃了食欲大振,于是下令大量制作乌饭,以纪念抗敌胜利。从而衍成风俗,世代相袭。因为节日已经过去了,所以就在百度上找了一张图片。 听他说三月三过后就是另一个节日,叫做“四月八牛歇节”,听其名故知其义为让牛歇息一段时间。“四月八”牛歇节是畲族在生活中创造的一道极为高尚、极为质朴的民俗风景线。节日当天凌晨,畲民牵牛上山吃露水草,俗称“玉露仙草”,又把牛牵往水边,用竹制的牛梳洗刷牛身,以除虱定心,并解缰卸犁一天,拿泥鳅或鸡 蛋泡酒,用竹筒灌喂又以米粥或番薯丝粥等精细饲料喂养,以 酬耕作之劳。 虽然福建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落后,但是在福建宁德的畲

畲族文化现状调研报告 区政协港澳台侨民族宗教委员会,曾在XX年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就“畲族文化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考察,撰写了《关于莲都区畲族文化调研报告》,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关注。今年,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东西岩景区开发和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要求,我们就《关于加强莲都区畲族文化的建议》进行回访。本委员会通过水阁(街道)山根村“回访”;又乘第十五届“新桥竹柳”三月三畲族歌会在丽新乡上塘畈村举办之际,组织专委会委员和丽水籍返乡探亲台胞一起赴上塘畈村观赏歌会,并在期间作一些“回访”调研;同时,我们部分委员还利用参与撰写《碧湖古镇》的契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畲族文化的传承与现状。综上调研,现归纳如下: 一、“回访”中有关畲族文化的现实状况 1、畲族的传统文化“三礼”行将消失。所谓“三礼”:1、成人礼——做阳(即做聚头、传师学师); 2、婚礼——婚嫁仪式; 3、丧礼——做阴(殡葬仪式)等。畲族的“三礼”以及“上八日祭祖”、“新年唠歌”、“问凳卦”等等较有特色的民俗仪式活动,除了婚礼时少数畲族村落尚有“长夜对歌”等习俗外,大多已无传承。特别是被喻为最具畲族特色的“传师学师”(做阳),该仪式活动内含丰富,据传古时需延续三年才完成整套仪式,后压缩为七日七夜至三日三夜,原龙江乡(水阁)山根村蓝炳言等老人深谙此仪式,惜无承传,随着这些老人的逝世,畲族古沿的传统文化也相继殆尽。

2、畲族的传统民间文化乏人承传。畲族历来善歌,如今在一些畲族村庄也有一些以中老年为主体的歌手,但真正会唱长篇历史歌如《高皇歌》、《封金山》、《长毛歌》等及故事歌《火烧天》、《钟良弼》、《白鹤度双》等等确是凤毛麟角。而能讲述畲族传说故事《高辛与龙王》、《三公主》、《插花娘娘》、《猎神》、《三月三吃乌饭》等的人也极少。部分畲族青少年已不会讲母语,会唱畲族山歌及懂得畲族民族特色民俗的人也已越来越少了。 3、畲族文物流失严重。畲族中有一些独具民族特色的文物,如古老的祖图、祖杖和祖担;蓝、雷、钟三大姓氏的《族谱》;做阳、做阴使用的“经书”(歌词与仪式程序)、龙角、铃刀、搭木、经印、占卦、响板、祭师服饰、祭祀仪式用品等;较古老的畲族“法衣”——红赤衫、乌蓝衫;男子“做阳”后所戴的“水古帽”,妇女所戴的“凤冠”,围裙、花鞋、单鼻和双耳草鞋,古时“行嫁”时穿着铜钱的草鞋,山歌手抄本、纺车、腰机布机、猎枪、弓弩、松明灯铁网、桐油灯盏、石捣臼及往昔农耕民俗的劳动工具与生活中所使用的铁、木、竹类用具等。在诸多畲族文物中,有些因年代较久远和保管不妥而损坏,有些因人为因素被占取拍卖,有些因不其隶属文物而遗弃,亦有认为是“四旧”而被烧毁,总之,流失情况极为严重。 4、畲族传统文化缺乏弘扬与创新。为了弘扬畲族文化,带动畲族经济发展,莲都区老竹镇、丽新乡;松阳县板桥乡;武义县柳城镇联手举办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畲族歌会”,至今已有十五个年头了。今年三月三(4月8日)在丽新乡上塘畈举行的“新桥竹柳”歌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