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教案资料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教案资料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教案资料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

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

2-1 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联系及异同点?

答:状态空间法:基于解答空间的问题表示和求解方法,它是以状态和算符为基础来表示和求解问题的。一般用状态空间法来表示下述方法:从某个初始状态开始,每次加一个操作符,递增的建立起操作符的试验序列,直到达到目标状态为止。

问题规约法:已知问题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变换把此问题最终变成一个子问题集合:这些子问题的解可以直接得到,从而解决了初始问题。问题规约的实质:从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逆向推理,建立子问题以及子问题的子问题,直至最后把出示问题规约为一个平凡的本原问题集合。

谓词逻辑法:采用谓词合式公式和一阶谓词算法。要解决的问题变为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然后采用消解定理和消解反演莱证明一个新语句是从已知的正确语句导出的,从而证明这个新语句也是正确的。

语义网络法:是一种结构化表示方法,它由节点和弧线或链组成。节点用于表示物体、概念和状态,弧线用于表示节点间的关系。语义网络的解答是一个经过推理和匹配而得到的具有明确结果的新的语义网络。语义网络可用于表示多元关系,扩展后可以表示更复杂的问题

2-2 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

用S i(nC, nY) 表示第i次渡河后,河对岸的状态,nC表示传教士的数目,nY表示野人的数目,由于总人数的确定的,河对岸的状态确定了,河这边的状态也即确定了。考虑到题目的限制条件,要同时保证,河两岸的传教士数目不少于野人数目,故在整个渡河的过程中,允许出现的状态为以下3种情况:

1. nC=0

2. nC=3

3. nC=nY>=0 (当nC不等于0或3)

用d i(dC, dY)表示渡河过程中,对岸状态的变化,dC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传教士数目的变化,dY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野人数目的变化。当i为偶数时,dC,dY同时为非负数,表示船驶向对岸,i为奇数时,dC, dY同时为非正数,表示船驶回岸边。

初始状态为S0(0, 0),目标状态为S0(3, 3),用深度优先搜索的方法可寻找渡河方案。

在此,用图求法该问题,令横坐标为nY, 纵坐标为nC,可行状态为空心点表示,每次可以在格子上,沿对角线移动一格,也可以沿坐标轴方向移动1格,或沿坐标轴方向移动2格。第奇数次数状态转移,沿右方,上方,或右上方移动,第偶数次数状态转移,沿左方,下方,或左下方移动。

从(0,0)开始,依次沿箭头方向改变状态,经过11步之后,即可以到达目标状态(3,3),相应的渡河方案为:

d1(1,1)--→d2(-1,0)--→d3(0,2)--→d4(0,-1)--→d5(2,0)--→d6(-1,-1)--→d7(2,0)--→d8(0,-1)--→d9(0,2)--→d10(-1,0)--→d11(1,1)

2-3 利用图2.3,用状态空间法规划一个最短的旅行路程:此旅程从城市A 开始,访问其他城市不多于一次,并返回A 。选择一个状态表示,表示出所求得的状态空间的节点及弧线,标出适当的代价,并指明图中从起始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佳路径。

2-4 试说明怎样把一棵与或解树用来表达图2.28所示的电网络阻抗的计算。单

独的R 、L 或C 可分别用R 、j ωL 或1/j ωC 来计算,这个事实用作本原问题。后继算符应以复合并联和串联阻抗的规则为基础。

图 2.28

7

10 7

10

13 9

6

6

5

10

B

E

A

C 图 2.3

约定,用原来的与后继算法用来表达并联关系,用原来的或后继算法用来表达串联关系

2-5 试用四元数列结构表示四圆盘梵塔问题,并画出求解该问题的与或图。

用四元数列 (nA, nB, nC, nD) 来表示状态,其中nA表示A盘落在第nA号柱子上,nB表示B盘落在第nB号柱子上,nC表示C盘落在第nC号柱子上,nD 表示D盘落在第nD号柱子上。

初始状态为 1111,目标状态为 3333

如图所示,按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处理每一个叶结点,搬动圆盘,问题得解。

2-6 把下列句子变换成子句形式:

(1) (?x){P(x)→P(x)}

(2) ?x?y(On(x,y)→Above(x,y))

(3) ?x?y?z(Above(x,y)∧Above(y,z)→Above(x,z))

(4) ~{(?x){P(x)→{(?y)[p(y)→p(f(x,y))]∧(?y)[Q(x,y)→

P(y)]}}}

(1)(ANY x) { P(x)→P(x) }

(ANY x) {~P(x) OR P(x)}

~P(x) OR P(x)

最后子句为

~P(x) OR P(x)

(2) (ANY x) (ANY y) { On(x,y)→Above(x,y) }

(ANY x) (ANY y) { ~On(x,y) OR Above(x,y) }

~On(x,y) OR Above(x,y)

最后子句为

~On(x,y) OR Above(x,y)

(3) (ANY x) (ANY y) (ANY z) { Above(x,y) AND Above(y,z) → Above(x,z) }

(命题联结词之优先级如下:否定→合取→析取→蕴涵→等价)

(ANY x) (ANY y) (ANY z) { ~ [ Above(x,y) AND Above(y,z) ] OR Above (x,z) } ~ [ Above(x,y) AND Above(y,z) ] OR Above (x,z)

最后子句为

~[Above(x,y), Above(y,z)] OR Above(x,z)

(4) ~{ (ANY x) { P(x)→ { (ANY y) [ p(y)→p(f(x,y)) ] AND (ANY y) [ Q(x,y) → P(y) ] } } }

~ { (ANY x) { ~P(x) OR { (ANY y) [ ~p(y) OR p(f(x,y)) ] AND (ANY y)

[ ~Q(x,y) OR P(y) ] } } }

(EXT x) { P(x) AND { (EXT x) [ p(y) AND ~p(f(x,y)) ] OR (EXT y) [ Q(x,y) AND ~P(y) ] } }

(EXT x) { P(x) AND { (EXT w) [ p(y) AND ~p(f(w,y)) ] OR (EXT v) [ Q(x,v) AND ~P(v) ] } }

P(A) AND { [ p(y) AND ~p(f(B,y)) ] OR [ Q(A,C) AND ~P(C) ] }

P(A) AND { [ p(y) AND ~p(f(B,y)) OR Q(A,C) ] AND [ p(y) AND ~p(f(B,y)) OR ~P(C) ] }

P(A) AND { { p(y), ~p(f(B,y)) } OR Q(A,C) } AND { { p(y), ~p(f(B,y)) } OR ~P(C) }

最后子句为

P(A)

{ p(x), ~p(f(B,x)) } OR Q(A,C)

{ p(y), ~p(f(B,y)) } OR ~P(C)

2-7 用谓词演算公式表示下列英文句子(多用而不是省用不同谓词和项。例如不要用单一的谓词字母来表示每个句子。)

A computer system is intelligent if it can perform a task which, if performed by a human, requires intelligence.

先定义基本的谓词

INTLT(x) means x is intelligent

PERFORM(x,y) means x can perform y

REQUIRE(x) means x requires intelligence

CMP(x) means x is a computer system

HMN(x) means x is a human

上面的句子可以表达为

(任意x)

{ (存在t) (存在y) [ HMN(y) 合取 PERFORM(y,t) 合取 REQUIRE(t) 合取CMP(x) 合取 PERFORM(x,t) ] INTLT(x) }

2-8 把下列语句表示成语义网络描述:

(1) All man are mortal.

(2)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3) All branch managers of DEC participate in a profit-sharing plan.

(1)

(2)

(3)

2-9 作为一个电影观众,请你编写一个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剧本。

(1) 开场条件

(a) 顾客想看电影

(b) 顾客在足够的钱

(2) 角色

顾客,售票员,检票员,放映员

(3) 道具

钱,电影票

(4) 场景

场景 1 购票

(a)顾客来到售票处

(b)售票员把票给顾客

(c)顾客把钱给售票员

(d)顾客走向电影院门

场景 2 检票

(a)顾客把电影票给检票员

(b)检票员检票

(c)检票员把电影票还给顾客

(d)顾客进入电影院

场景 3 等待

(a)顾客找到自己的座位

(b)顾客坐在自己座位一等待电影开始

场景 4 观看电影

(a)放映员播放电影

(b)顾客观看电影

场景 5 离开

(a) 放映员结束电影放映

(b) 顾客离开电影院

(5) 结果

(a) 顾客观看了电影

(b) 顾客花了钱

(c) 电影院赚了钱

2-10 试构造一个描述你的寝室或办公室的框架系统。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

第三章搜索推理技术 3-1什么是图搜索过程?其中,重排OPEN表意味着什么,重排的原则是什么? 图搜索的一般过程如下: (1) 建立一个搜索图G(初始只含有起始节点S),把S放到未扩展节点表中(OPEN表)中。 (2) 建立一个已扩展节点表(CLOSED表),其初始为空表。 (3) LOOP:若OPEN表是空表,则失败退出。 (4) 选择OPEN表上的第一个节点,把它从OPEN表移出并放进CLOSED表中。称此节点为节 点n,它是CLOSED表中节点的编号 (5) 若n为一目标节点,则有解并成功退出。此解是追踪图G中沿着指针从n到S这条路径 而得到的(指针将在第7步中设置) (6) 扩展节点n,生成不是n的祖先的那些后继节点的集合M。将M添入图G中。 (7) 对那些未曾在G中出现过的(既未曾在OPEN表上或CLOSED表上出现过的)M成员设置一 个通向n的指针,并将它们加进OPEN表。 对已经在OPEN或CLOSED表上的每个M成员,确定是否需要更改通到n的指针方向。 对已在CLOSED表上的每个M成员,确定是否需要更改图G中通向它的每个后裔节点的指针方向。 (8) 按某一任意方式或按某个探试值,重排OPEN表。 (9) GO LOOP。 重排OPEN表意味着,在第(6)步中,将优先扩展哪个节点,不同的排序标准对应着不同的搜索策略。 重排的原则当视具体需求而定,不同的原则对应着不同的搜索策略,如果想尽快地找到一个解,则应当将最有可能达到目标节点的那些节点排在OPEN表的前面部分,如果想找到代价最小的解,则应当按代价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排OPEN表。 3-2 试举例比较各种搜索方法的效率。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

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 2-1 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联系及异同点? 答:状态空间法:基于解答空间的问题表示和求解方法,它是以状态和算符为基础来表示和求解问题的。一般用状态空间法来表示下述方法:从某个初始状态开始,每次加一个操作符,递增的建立起操作符的试验序列,直到达到目标状态为止。 问题规约法:已知问题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变换把此问题最终变成一个子问题集合:这些子问题的解可以直接得到,从而解决了初始问题。问题规约的实质:从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逆向推理,建立子问题以及子问题的子问题,直至最后把出示问题规约为一个平凡的本原问题集合。 谓词逻辑法:采用谓词合式公式和一阶谓词算法。要解决的问题变为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然后采用消解定理和消解反演莱证明一个新语句是从已知的正确语句导出的,从而证明这个新语句也是正确的。 语义网络法:是一种结构化表示方法,它由节点和弧线或链组成。节点用于表示物体、概念和状态,弧线用于表示节点间的关系。语义网络的解答是一个经过推理和匹配而得到的具有明确结果的新的语义网络。语义网络可用于表示多元关系,扩展后可以表示更复杂的问题 2-2 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 用S i(nC, nY) 表示第i次渡河后,河对岸的状态,nC表示传教士的数目,nY表示野人的数目,由于总人数的确定的,河对岸的状态确定了,河这边的状态也即确定了。考虑到题目的限制条件,要同时保证,河两岸的传教士数目不少于野人数目,故在整个渡河的过程中,允许出现的状态为以下3种情况: 1. nC=0 2. nC=3 3. nC=nY>=0 (当nC不等于0或3) 用d i(dC, dY)表示渡河过程中,对岸状态的变化,dC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传教士数目的变化,dY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野人数目的变化。当i为偶数时,dC,dY同时为非负数,表示船驶向对岸,i为奇数时,dC, dY同时为非正数,表示船驶回岸边。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实验指导书Word版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实验指导书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课程组 2011年9月

前言 本实验是为了配合《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的理论学习而专门设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更高级课程和信息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系统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书共分为八个实验:1.产生式系统实验;2.模糊推理系统实验;3.A*算法求解8数码问题实验;4.A*算法求解迷宫问题实验;5.遗传算法求解函数最值问题实验;6.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实验;7.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8.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实验。每个实验包括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条件、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和实验报告等六个项目。 本实验指导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介绍实验的教学大纲;第二部分是介绍八个实验的内容。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实验指导书的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人工智能课程组 2011年9月

目录 实验教学大纲 (1) 实验一产生式系统实验 (3) 实验二模糊推理系统实验 (5) 实验三A*算法实验I (9) 实验四A*算法实验II (12) 实验五遗传算法实验I (14) 实验六遗传算法实验II (18) 实验七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 (20) 实验八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实验 (24)

实验教学大纲 一、学时:16学时,一般安排在第9周至第16周。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运行环境:PC机、Visual C++ 6.0、Matlab 7.0。 三、实验项目及教学安排 序号实验名称实验 平台实验内容学 时 类型教学 要求 1产生式系统应用VC++设计知识库,实现系统识别或 分类等。 2设计课内 2模糊推理系统应用Matlab1)设计洗衣机的模糊控制器; 2)设计两车追赶的模糊控制 器。 2验证课内 3A*算法应用I VC++设计与实现求解N数码问题的 A*算法。 2综合课内4A*算法应用II VC++设计与实现求解迷宫问题的A* 算法。 2综合课内5遗传算法应用I Matlab1)求某一函数的最小值; 2)求某一函数的最大值。 2验证课内6遗传算法应用II VC++设计与实现求解不同城市规模 的TSP问题的遗传算法。 2综合课内 7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Matlab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字识 别设计; 2)基于离散Hopfiel神经网络 的联想记忆设计。 2验证课内 8基于神经网络的 优化计算 VC++设计与实现求解TSP问题的连2综合课内 四、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课成绩单独按五分制评定。凡实验成绩不及格者,该门课程就不及格。学生的实验成绩应以平时考查为主,一般应占课程总成绩的50%,其平时成绩又要以实验实际操作的优劣作为主要考核依据。对于实验课成绩,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考核,都必须按实验课的目的要求,以实际实验工作能力的强弱作为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总结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总结 1、感知能力、 2、记忆与思维能、 3、学习能力、 4、行为能力(表达能力)人工智能的研究内容:知识表示、机器感知、机器思维、机器学习、机器行为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近期目标:使现有的电子数字计算机更聪明、更有用,使它不仅能做一般的数值计算及非数值信息的数据处理,而且能运用知识处理问题,能模拟人类的部分智能行为。建造智能机器人代替人类的部分智力劳动。远期目标:用自动机模仿人类的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最终目标:机器智能实现生物智能的各项功能。智能行为:感知、推理、学习、通信和复杂环境下的动作行为知识发现的处理过程:数据挖掘、数据选择、知识评价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符号主义、连接主义和行为主义人工智能的研究途径:心理模拟、生理模拟和行为模拟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智能控制、智能管理、智能决策、智能仿真。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表示、运算、搜索归纳技术、联想技术人工智能(机器智能)、学科和能力:(书)所谓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或者说是人们使机器具有类似于人的智能。从学科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它的近期主要目标在于研究用机器来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能功能,并开发相关理论和技术。从能力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是智能机器所执行的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功能。对认知

行为进行研究:心理活动的最高层级是思维策略,中间一层是初级信息处理,最低层级是生理过程,与此相应的是计算机程序、语言和硬件。研究认知过程的主要任务是探求高层次思维决策与初级信息处理的关系,并用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的思维策略水平,而用计算机语言模拟人的初级信息处理过程。人工智能新的研究热点:新的研究热点:分布式人工智能与Agent,计算智能与进化计算,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超市市场商品数据分析),人工生命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知识的一般概念:知识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认识和经验知识表示:是研究用机器表示知识的可行性、有效性的一般方法,是一种数据结构与控制结构的统一体,既考虑知识的存储又考虑知识的使用。知识表示的要求:表示能力、可利用性、可实现性、可组织性、可维护性、自然性、可理解性状态空间法的三要素:状态、算符、状态空间方法问题求解技术:问题的表示和求解的方法二种不确定性:关于证据的不确定性和关于结论的不确定性原子公式:由若干谓词符号和项组成问题的状态空间包含三种说明的集合:初始状态集合S、操作符集合以及目标状态集合“我听音乐或者绘画”的谓词表示的析取式LISTEN(I,MUSIC)VDRAW(I,PAINTING)句子变换成子句形式:(x){P(x)→P(x)} (ANY x) { P(x)P(x) } (ANY x) {~P(x)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四版答案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四版答案 【篇一: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习题参考答案第9章】 txt>9-1 分布式人工智能系统有何特点试与多艾真体系统的特性加以比较。分布式人工智能系统的特点: (1) 分布性 系统信息(数据、知识、控制)在逻辑上和物理上都是分布的 (2) 连接性 各个子系统和求解机构通过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 . (3) 协作性 各个子系统协调工作 (4) 开放性 通过网络互连和系统的分布,便于扩充系统规模 (5) 容错性 具有较多的冗余处理结点、通信路径和知识,提高工作的可靠性 (6) 独立性 系统把求解任务归约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子任务,降低了问题求解及软件开发的复 * 杂性 9-2 什么是艾真体你对agent的译法有何见解

agent是能够通过传感器感知其环境,并借助执行器作用于该环境 的实体,可看 作是从感知序列到动作序列的映射。 其特性为:行为自主性,作用交互性,环境协调性,面向目标性, 存在社会性,工作协作性,运行持续性,系统适应性,结构分布性,功能智能性 把agent 译为艾真体的原因主要有: (1)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agent是一种通过传感器感知其环境, 并通过执行器作用于该环境的实体。 (2) “主体”一词考虑到了agent具有自主性,但并未考虑agent 还具有交互性,协调性,社会性,适应性和分布性的特性 ~ (3) “代理”一词在汉语中已经有明确的含义,并不能表示出 agent的原义 (4) 把agent译为艾真体,含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即某种“真体” 或事物,能够在十分广泛的领域内得到认可 (5) 在找不到一个确切和公认的译法时,宜采用音译 9-3 艾真体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在结构上又是如何分类的每种结构 的特点为 何 真体=体系结构+程序 (1) 在计算机系统中,真体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功能模块,独立的计 算机应用系统。 (2) 真体的核心部分是决策生成器或问题求解器,起到主控作用 —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实验指导书上课讲义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实验指导书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实验指导书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课程组 2011年9月

前言 本实验是为了配合《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的理论学习而专门设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更高级课程和信息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系统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书共分为八个实验:1.产生式系统实验;2.模糊推理系统实验;3.A*算法求解8数码问题实验;4.A*算法求解迷宫问题实验;5.遗传算法求解函数最值问题实验;6.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实验;7.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8.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实验。每个实验包括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条件、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和实验报告等六个项目。 本实验指导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介绍实验的教学大纲;第二部分是介绍八个实验的内容。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实验指导书的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人工智能课程组 2011年9月

目录 实验教学大纲 (1) 实验一产生式系统实验 (4) 实验二模糊推理系统实验 (6) 实验三 A*算法实验I (11) 实验四 A*算法实验II (14) 实验五遗传算法实验I (16) 实验六遗传算法实验II (21) 实验七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 (24) 实验八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实验 (28)

实验教学大纲 一、学时:16学时,一般安排在第9周至第16周。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运行环境:PC机、Visual C++ 6.0、Matlab 7.0。 三、实验项目及教学安排 序号实验名称实验 平台 实验内容学 时 类型教学 要求 1 产生式系统应 用VC++ 设计知识库,实现系统识 别或分类等。 2 设计课内 2 模糊推理系统 应用Matlab 1)设计洗衣机的模糊控制 器; 2)设计两车追赶的模糊控 制器。 2 验证课内 3 A*算法应用I VC++ 设计与实现求解N数码问 题的A*算法。 2 综合课内4 A*算法应用II VC++ 设计与实现求解迷宫问题 的A*算法。 2 综合课内 5 遗传算法应用 I Matlab 1)求某一函数的最小值; 2)求某一函数的最大值。 2 验证课内 6 遗传算法应用 II VC++ 设计与实现求解不同城市 规模的TSP问题的遗传算 法。 2 综合课内 7 基于神经网络 的模式识别Matlab 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 字识别设计; 2)基于离散Hopfiel神经 网络的联想记忆设计。 2 验证课内 8 基于神经网络 的优化计算VC++ 设计与实现求解TSP问题 的连续Hopfield神经网 络。 2 综合课内 四、实验成绩评定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习题答案第7章

第七章机器学习 7-1 什么是学习和机器学习?为什么要研究机器学习? 按照人工智能大师西蒙的观点,学习就是系统在不断重复的工作中对本身能力的增强或者改进,使得系统在下一次执行同样任务或类似任务时,会比现在做得更好或效率更高。 机器学习是研究如何使用机器来模拟人类学习活动的一门学科,是机器学习是一门研究机器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并识别现有知识的学问。这里所说的“机器”,指的就是计算机。 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没有什么学习能力,至多也只有非常有限的学习能力,因而不能满足科技和生产提出的新要求。 7-2 试述机器学习系统的基本结构,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环境向系统的学习部分提供某些信息,学习部分利用这些信息修改知识库,以增进系统执行部分完成任务的效能,执行部分根据知识库完成任务,同时把获得的信息反馈给学习部分。 影响学习系统设计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环境向系统提供的信息。更具体地说是信息的质量。 7-3 试解释机械学习的模式。机械学习有哪些重要问题需要加以研究? 机械学习是最简单的机器学习方法。机械学习就是记忆,即把新的知识存储起来,供需要时检索调用,而不需要计算和推理。是最基本的学习过程。任何学习系统都必须记住它们获取的知识。在机械学习系统中,知识的获取是以较为稳定和直接的方式进行的,不需要系统进行过多的加工。 要研究的问题: (1) 存储组织信息 只有当检索一个项目的时间比重新计算一个项目的时间短时,机械学习才有意义,检索的越

快,其意义也就越大。因此,采用适当的存储方式,使检索速度尽可能地快,是机械学习中的重要问题。 (2) 环境的稳定性与存储信息的适用性问题 机械学习基础的一个重要假定是在某一时刻存储的信息必须适用于后来的情况 (3) 存储与计算之间的权衡 如果检索一个数据比重新计算一个数据所花的时间还要多,那么机械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7-4 试说明归纳学习的模式和学习方法。 归纳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从部分到整体的推理行为。 归纳学习的一般模式为: 给定:观察陈述(事实)F,假定的初始归纳断言(可能为空),及背景知识 求:归纳断言(假设)H,能重言蕴涵或弱蕴涵观察陈述,并满足背景知识。 学习方法 (1) 示例学习 它属于有师学习,是通过从环境中取得若干与某概念有关的例子,经归纳得出一般性概念的一种学习方法。示例学习就是要从这些特殊知识中归纳出适用于更大范围的一般性知识,它将覆盖所有的正例并排除所有反例。 (2) 观察发现学习 它属于无师学习,其目标是确定一个定律或理论的一般性描述,刻画观察集,指定某类对象的性质。它分为观察学习与机器发现两种,前者用于对事例进行聚类,形成概念描述,后者用于发现规律,产生定律或规则。 7-5 什么是类比学习?其推理和学习过程为何? 类比是一种很有用和很有效的推理方法,它能清晰,简洁地描述对象间的相似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 类比推理的目的是从源域S中,选出与目标域T最近似的问题及其求解方法,解决当前问题,或者建立起目标域中已有命题间的联系,形成新知识。 类比学习就是通过类比,即通过对相似事物加以比较所进行的一种学习。 类比推理过程如下: (1) 回忆与联想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实验指导书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实验指导书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课程组 2011年9月

前言 本实验是为了配合《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的理论学习而专门设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更高级课程和信息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系统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书共分为八个实验:1.产生式系统实验;2.模糊推理系统实验;3.A*算法求解8数码问题实验;4.A*算法求解迷宫问题实验;5.遗传算法求解函数最值问题实验;6.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实验;7.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8.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实验。每个实验包括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条件、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和实验报告等六个项目。 本实验指导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介绍实验的教学大纲;第二部分是介绍八个实验的内容。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实验指导书的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人工智能课程组 2011年9月

目录 实验教学大纲 (1) 实验一产生式系统实验 (4) 实验二模糊推理系统实验 (7)

实验三A*算法实验I (13) 实验四A*算法实验II (17) 实验五遗传算法实验I (19) 实验六遗传算法实验II (26) 实验七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 (29) 实验八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实验 (35)

实验教学大纲 一、学时:16学时,一般安排在第9周至第16周。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运行环境:PC机、Visual C++ 6.0、Matlab 7.0。 三、实验项目及教学安排 序号实验名称实验 平台实验内容学 时 类型教学 要求 1 产生式系统应用VC++ 设计知识库,实现系统识别或 分类等。 2 设计课内 2 模糊推理系统应 用Matla b 1)设计洗衣机的模糊控制器; 2)设计两车追赶的模糊控制 器。 2 验证课内 3 A*算法应用I VC++ 设计与实现求解N数码问题的 A*算法。 2 综合课内 4 A*算法应用II VC++ 设计与实现求解迷宫问题的A* 算法。 2 综合课内 5 遗传算法应用I Matla b 1)求某一函数的最小值; 2)求某一函数的最大值。 2 验证课内 6 遗传算法应用II VC++ 设计与实现求解不同城市规模 的TSP问题的遗传算法。 2 综合课内7 基于神经网络的Matla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字识 2 验证课内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概论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教学讲义 第一章人工智能概论

第一章人工智能概论 一、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这一术语是1956年在美国的Dartmouth大学召开的世界第一次AI会议上由麻省理工学院的青年数学教师John McCarthy提议而使用的。AI这一学科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国际上已确认AI是当代高科技的核心之一。 AI是一个广义词,各有说法,很难给出准确的定义或一般性的定义。其基本含义是: AI是用机器(计算机或智能机)来模仿人类的智能行为。 AI也叫机器智能,是研究如何使机器具有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如何使机器具有感知功能(如视、听、嗅)、思维功能(如分析、综合、计算、推理、联想、判断、规划、决策)、行为功能(如说、写、画)及学习、记忆等功能。 所以,如果一个计算机系统具有某种学习能力,能够对有关问题给出正确的答案,而使用的方法与人类相似,还能解释系统的智能活动,那么,这种计算机系统便认为具有某种智能。 人工智能用计算机技术的概念和方法对智能进行研究,因此,它从根本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基础。作为一门学科,人工智能的目的是了解使智能得以实现的原理;作为一门技术,它的最终目的是设计出完全与人类智能相媲美的智能计算机系统。 到目前为止,计算机作为一种最有效的信息处理工具,人们已片刻离不开它。但是,与人脑相比,计算机的智能在许多方面还不及婴幼儿。如果计算机具有一定的智能,能够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成为人脑的延伸,那么计算机对人类的贡献和作用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人类将步入智能机器人的时代。 尽管科学家们尚未达到这个目的,但在使计算机更加智能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许多AI 计算机系统在不少领域实际上已超出了高水平的人类技艺,如计算机可以下出极高水平的象棋,用来诊断某种疾病,用来发现数学概念。 AI是使技术适应于人类的钥匙,是自动化技术向智能技术方向发展的关键,也是揭示人类智能和人脑奥秘的有力工具。 二、人工智能的研究内容 要了解人工智能的研究内容,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是人类的智能。“智能”词源来自拉丁语Legere,字面意思是采集、收集和汇集,并由此进行选择。而Intellegere意思是从中进行选择,进而理解、领悟和认识。 因此,人工智能的研究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 1.知识表达(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研究如何在机器中表示知识,使知识形式化、模型化,用以建立合适的符号逻辑系统。 2.知识获取(Knowledge Acquisition): ——研究机器如何从各种知识源获取知识。 3.知识处理(Knowledge Inference)或问题求解(Peoblem Solving): ——运用存贮于机器中的知识进行相应知识处理,并推出结论。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习题答案第5章

第五章机器学习 7-1 什么是学习和机器学习?为什么要研究机器学习? 按照人工智能大师西蒙的观点,学习就是系统在不断重复的工作中对本身能力的增强或者改进,使得系统在下一次执行同样任务或类似任务时,会比现在做得更好或效率更高。 机器学习是研究如何使用机器来模拟人类学习活动的一门学科,是机器学习是一门研究机器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并识别现有知识的学问。这里所说的“机器”,指的就是计算机。 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没有什么学习能力,至多也只有非常有限的学习能力,因而不能满足科技和生产提出的新要求。 7-2 试述机器学习系统的基本结构,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环境向系统的学习部分提供某些信息,学习部分利用这些信息修改知识库,以增进系统执行部分完成任务的效能,执行部分根据知识库完成任务,同时把获得的信息反馈给学习部分。 影响学习系统设计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环境向系统提供的信息。更具体地说是信息的质量。 7-3 试解释机械学习的模式。机械学习有哪些重要问题需要加以研究? 机械学习是最简单的机器学习方法。机械学习就是记忆,即把新的知识存储起来,供需要时检索调用,而不需要计算和推理。是最基本的学习过程。任何学习系统都必须记住它们获取的知识。在机械学习系统中,知识的获取是以较为稳定和直接的方式进行的,不需要系统进行过多的加工。 要研究的问题: (1) 存储组织信息 只有当检索一个项目的时间比重新计算一个项目的时间短时,机械学习才有意义,检索的越

快,其意义也就越大。因此,采用适当的存储方式,使检索速度尽可能地快,是机械学习中的重要问题。 (2) 环境的稳定性与存储信息的适用性问题 机械学习基础的一个重要假定是在某一时刻存储的信息必须适用于后来的情况 (3) 存储与计算之间的权衡 如果检索一个数据比重新计算一个数据所花的时间还要多,那么机械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7-4 试说明归纳学习的模式和学习方法。 归纳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从部分到整体的推理行为。 归纳学习的一般模式为: 给定:观察陈述(事实)F,假定的初始归纳断言(可能为空),及背景知识 求:归纳断言(假设)H,能重言蕴涵或弱蕴涵观察陈述,并满足背景知识。 学习方法 (1) 示例学习 它属于有师学习,是通过从环境中取得若干与某概念有关的例子,经归纳得出一般性概念的一种学习方法。示例学习就是要从这些特殊知识中归纳出适用于更大范围的一般性知识,它将覆盖所有的正例并排除所有反例。 (2) 观察发现学习 它属于无师学习,其目标是确定一个定律或理论的一般性描述,刻画观察集,指定某类对象的性质。它分为观察学习与机器发现两种,前者用于对事例进行聚类,形成概念描述,后者用于发现规律,产生定律或规则。 7-5 什么是类比学习?其推理和学习过程为何? 类比是一种很有用和很有效的推理方法,它能清晰,简洁地描述对象间的相似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 类比推理的目的是从源域S中,选出与目标域T最近似的问题及其求解方法,解决当前问题,或者建立起目标域中已有命题间的联系,形成新知识。 类比学习就是通过类比,即通过对相似事物加以比较所进行的一种学习。 类比推理过程如下: (1) 回忆与联想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2019 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考核科目: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 学生所在院(系): 学生所在学科: 学生姓名: 学号: 学生类别:全日制 考核结果阅卷人

实验2知识表示实验 一、问题描述 猴子摘香蕉问题,给出它的产生式系统表示。 1.1待解决问题的解释 一个房间里,天花板上挂有一串香蕉,有一只猴子可在房间里任意活动(到处走动,推移箱子,攀登箱子等)。设房间里还有一只可被猴子移动的箱子,且猴子登上箱子时才能摘到香蕉,问猴子在某一状态下(设猴子位置为A,箱子位置在B,香蕉位置为C),如何行动可摘取到香蕉。 1.2问题的形式化描述 该问题的本质是利用知识表示的方法来解决猴子摘香蕉的问题。如果把猴子、 箱子和香蕉的位置用{-1,0,1}里的数字表示(分别对应为A,B,C),则可以用一 个三元组来表示问题的状态,任意输入一个合法的状态,即可输出一个从初始状 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实际实现需要使用四元组,因为还需要记录猴子与箱子的 相对位置。 1.3解决方案介绍(原理) 根据题目要求需要采用产生式系统表示。 首先定义一个综合数据库,包含所有状态的状态空间(monkey, box, banana, monkey_box),分别表示猴子、箱子和香蕉的位置及猴子与箱子的相对位置,用 {-1,0,1}表示。 接着不妨定义猴子的行动规则,即规则数据库:走到X位置处;跳到箱子上; 从箱子上跳下来;将箱子移到另一个位置;如果站在箱子上且有香蕉,则可以摘 香蕉。 根据问题,确定终止状态是猴子摘到香蕉{(x,x,x,0)}(状态空间中x 属 于 {0,-1, 1})。 输入一个初始状态(a, b, c, d),即可输出一个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 解决方案。 二、算法介绍 2.1 算法的一般介绍 产生式表示法由美国数学家波斯特(E.POST)在1934年首先提出,它根据串

(2)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复习资料33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2) 第一章绪论 1-1. 什么是人工智能?试从学科和能力两方面加以说明。 从学科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它的近期主要目标在于研究用机器来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能功能,并开发相关理论和技术。 从能力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是智能机器所执行的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功能,如判断、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设计、思考、规划、学习和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 1-2.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思想和思潮起了重要作用? 控制论之父维纳1940 年主张计算机五原则。他开始考虑计算机如何能像大脑一样工作。系统地创建了控制论,根据这一理论,一个机械系统完全能进行运算和记忆。 帕梅拉·麦考达克(Pamela McCorduck)在她的著名的人工智能历史研究《机器思维》(Machine Who Think,1979)中曾经指出:在复杂的机械装置与智能之间存在着长期的联系。 著名的英国科学家图灵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图灵不仅创造了一个简单的通用的非数字计算模型,而且直接证明了计算机可能以某种被理解为智能的方法工作。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 数理逻辑从19 世纪末起就获迅速发展;到20 世纪30 年代开始用于描述智能行为。计算机出现后,又在计算机上实现了逻辑演绎系统。 1943 年由生理学家麦卡洛克(McCulloch)和数理逻辑学家皮茨(Pitts)创立的脑模型,即MP 模型。60-70 年代,联结主义,尤其是对以感知机(perceptron)为代表的脑模型的研究曾出现过热潮,控制论思想早在40-50 年代就成为时代思潮的重要部分,影响了早期的人工智能工作者。到60-70 年代,控制论系统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播下智能控制和智能机器人的种子。 1-3. 为什么能够用机器(计算机)模仿人的智能? 物理符号系统的假设:任何一个系统,如果它能够表现出智能,那么它就必定能执行输入符号、输出符号、存储符号、复制符号、建立符号结构、条件性迁移6 种功能。反之,任何系统如果具有这6 种功能,那么它就能够表现出智能(人类所具有的智能)。 物理符号系统的假设伴随有3 个推论。 推论一: 既然人具有智能,那么他(她)就一定是个物理符号系统。 推论二: 既然计算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它就一定能够表现出智能。 推论三: 既然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那么我们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活动。 1-4. 现在人工智能有哪些学派?它们的认知观是什么? 符号主义(Symbolicism),又称为逻辑主义(Logicism)、心理学派(Psychlogism)或计算机学派(Computerism) [ 其原理主要为物理符号系统(即符号操作系统)假设和有限合理性原理。] 认为人的认知基元是符号,而且认知过程即符号操作过程。认为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因此,我们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智能行为。知识是信息的一种形式,是构成智能的基础。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是知识表示、知识推理和知识运用。 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又称为仿生学派(Bionicsism)或生理学派(Physiologism) [ 其原理主要为神经网络及神经网络间的连接机制与学习算法] 认为人的思维基元是神经元,而不是符号处理过程。认为人脑不同于电脑,并提出联结主义的大脑工作模式,用于取代符号操作的电脑工作模式。 行为主义(Actionism),又称进化主义(Evolutionism)或控制论学派(Cyberneticsism) [ 其原理为控制论及感知-动作型控制系统]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实验指导书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实验指导书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实验指导书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课程组 9月

前言 本实验是为了配合《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的理论学习而专门设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更高级课程和信息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系统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书共分为八个实验:1.产生式系统实验;2.模糊推理系统实验;3.A*算法求解8数码问题实验;4.A*算法求解迷宫问题实验;5.遗传算法求解函数最值问题实验;6.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实验;7.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8.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实验。每个实验包括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条件、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和实验报告等六个项目。 本实验指导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介绍实验的教学大纲;第二部分是介绍八个实验的内容。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实验指导书的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人工智能课程组 9月

目录 实验教学大纲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一产生式系统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模糊推理系统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 A*算法实验I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四 A*算法实验II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五遗传算法实验I.............................................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六遗传算法实验II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七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八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最新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

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 1 2-1 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2 们有何本质上的联系及异同点? 3 答:状态空间法:基于解答空间的问题表示和求解方法,它是以状态和算符为4 基础来表示和求解问题的。一般用状态空间法来表示下述方法:从某个初始状态5 开始,每次加一个操作符,递增的建立起操作符的试验序列,直到达到目标状态6 为止。 7 问题规约法:已知问题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变换把此问题最终变成一个子问题8 集合:这些子问题的解可以直接得到,从而解决了初始问题。问题规约的实质:9 从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逆向推理,建立子问题以及子问题的子问题,直至10 最后把出示问题规约为一个平凡的本原问题集合。 11 谓词逻辑法:采用谓词合式公式和一阶谓词算法。要解决的问题变为一个有待12 证明的问题,然后采用消解定理和消解反演莱证明一个新语句是从已知的正确语13 句导出的,从而证明这个新语句也是正确的。 14 语义网络法:是一种结构化表示方法,它由节点和弧线或链组成。节点用于表15 示物体、概念和状态,弧线用于表示节点间的关系。语义网络的解答是一个经过16 推理和匹配而得到的具有明确结果的新的语义网络。语义网络可用于表示多元关17 系,扩展后可以表示更复杂的问题 18 19 20 2-2 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 21 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22 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 23

24 用S i (nC, nY) 表示第i次渡河后,河对岸的状态,nC表示传教士的数目,nY 25 表示野人的数目,由于总人数的确定的,河对岸的状态确定了,河这边的状态也26 即确定了。考虑到题目的限制条件,要同时保证,河两岸的传教士数目不少于野27 人数目,故在整个渡河的过程中,允许出现的状态为以下3种情况: 28 1. nC=0 29 2. nC=3 30 3. nC=nY>=0 (当nC不等于0或3) 31 32 用d i (dC, dY)表示渡河过程中,对岸状态的变化,dC表示,第i次渡河后, 33 对岸传教士数目的变化,dY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野人数目的变化。当i 34 为偶数时,dC,dY同时为非负数,表示船驶向对岸,i为奇数时,dC, dY同时为35 非正数,表示船驶回岸边。 36 37 初始状态为S 0(0, 0),目标状态为S (3, 3),用深度优先搜索的方法可寻找渡 38 河方案。 39 40 在此,用图求法该问题,令横坐标为nY, 纵坐标为nC,可行状态为空心点表41 示,每次可以在格子上,沿对角线移动一格,也可以沿坐标轴方向移动1格,或42 沿坐标轴方向移动2格。第奇数次数状态转移,沿右方,上方,或右上方移动,43 第偶数次数状态转移,沿左方,下方,或左下方移动。 44

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应用

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应用 这是个信息爆炸自动控制飞速发展的时代,而在这样的时代中,人工智能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了最前沿最热门的学科和研究方向之一。 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人工智能是指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目前能够用来研究人工智能的主要物质手段以及能够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就是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史联系在一起的。 人工智能理论进入21世纪,正酝酿着新的突破,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将能够创造出更多更高级的智能“制品”,并使之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超越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将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类生活做出更大贡献。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1.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1)人工智能应用于企业管理的意义主要不在于提高效率,而是用计算机实现人们非常需要做,但工业工程信息技术是靠人工却做不了或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在《谈谈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刘玉然指出把人工智能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以数据管理和处理为中心,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建立若干个主题数据库,而所有的应用系统应该围绕主题数据库来建立和运行。换句话说,就是将企业各部门的数据进行统一集成管理,搭建人工智能的应用平台,使之成为企业管理与决策中的关键因子。 2.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1)医学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理论和技术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应用,具有极大的科研和应用价值,它可以帮助医生解决复杂的医学问题,作为医生诊断、治疗的辅助工具。事实上,早在1982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的Miller就发表了著名的作为内科医生咨询的Internist 2Ⅰ内科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研究成果,由此,掀起了医学智能系统开发与应用的高潮。目前,医学智能系统已通过其在医学影像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应用于内科、骨科等多个医学领域中,并在不断发展完善中。 (2)地质勘探、石油化工等领域是人工智能的主要作用发挥领地。1978年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就研发制成矿藏勘探和评价专家系统“PROSPECTOR”,该系统用于勘探评价、区域资源估值和钻井井位选择等,是工业领域的首个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其发现了一个钼矿沉积,价值超过1亿美元。 3.在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1)在超声无损检测(NDT)与无损评价(NDE)领域中,目前主要广泛采用专家系统方法对超声损伤(UT)中缺陷的性质、形状和大小进行判断和归类;专家运用超声无损检测仪器,以其高精度的运算、控制和逻辑判断力代替大量人的体力与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知识分享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

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 2-1 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联系及异同点? 答:状态空间法:基于解答空间的问题表示和求解方法,它是以状态和算符为基础来表示和求解问题的。一般用状态空间法来表示下述方法:从某个初始状态开始,每次加一个操作符,递增的建立起操作符的试验序列,直到达到目标状态为止。 问题规约法:已知问题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变换把此问题最终变成一个子问题集合:这些子问题的解可以直接得到,从而解决了初始问题。问题规约的实质:从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逆向推理,建立子问题以及子问题的子问题,直至最后把出示问题规约为一个平凡的本原问题集合。 谓词逻辑法:采用谓词合式公式和一阶谓词算法。要解决的问题变为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然后采用消解定理和消解反演莱证明一个新语句是从已知的正确语句导出的,从而证明这个新语句也是正确的。 语义网络法:是一种结构化表示方法,它由节点和弧线或链组成。节点用于表示物体、概念和状态,弧线用于表示节点间的关系。语义网络的解答是一个经过推理和匹配而得到的具有明确结果的新的语义网络。语义网络可用于表示多元关系,扩展后可以表示更复杂的问题 2-2 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

用S i(nC, nY) 表示第i次渡河后,河对岸的状态,nC表示传教士的数目,nY表示野人的数目,由于总人数的确定的,河对岸的状态确定了,河这边的状态也即确定了。考虑到题目的限制条件,要同时保证,河两岸的传教士数目不少于野人数目,故在整个渡河的过程中,允许出现的状态为以下3种情况: 1. nC=0 2. nC=3 3. nC=nY>=0 (当nC不等于0或3) 用d i(dC, dY)表示渡河过程中,对岸状态的变化,dC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传教士数目的变化,dY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野人数目的变化。当i为偶数时,dC,dY同时为非负数,表示船驶向对岸,i为奇数时,dC, dY同时为非正数,表示船驶回岸边。 初始状态为S0(0, 0),目标状态为S0(3, 3),用深度优先搜索的方法可寻找渡河方案。 在此,用图求法该问题,令横坐标为nY, 纵坐标为nC,可行状态为空心点表示,每次可以在格子上,沿对角线移动一格,也可以沿坐标轴方向移动1格,或沿坐标轴方向移动2格。第奇数次数状态转移,沿右方,上方,或右上方移动,第偶数次数状态转移,沿左方,下方,或左下方移动。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后答案

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 2-1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 联系及异同点答:状态空间法:基于解答空间的问题表示和求解方法,它是以状态和算符为基础来表示和求解问题的。一般用状态空间法来表示下述方法:从某个初始状态开始,每次加一个操作符, 递增的建立起操作符的试验序列,宜到达到目标状态为止。 问题规约法:已知问题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变换把此问题最终变成一个子问题集合:这些子问题的解可以直接得到,从而解决了初始问题。问题规约的实质:从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逆向推理,建立子问题以及子问题的子问题,直至最后把出示问题规约为一个平凡的本原问题集合。 谓词逻辑法:采用谓词合式公式和一阶谓词算法。要解决的问题变为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然后采用消解是理和消解反演莱证明一个新语句是从已知的正确语句导出的,从而证明这个新语句也是正确的。 语义网络法:是一种结构化表示方法,它由节点和弧线或链组成?节点用于表示物体、概念和状态,弧线用于表示节点间的关系。语义网络的解答是一个经过推理和匹配而得到的具有明确结果的新的语义网络0语义网络可用于表示多元关系,扩展后可以表示更复杂的问题 2?2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 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 用smCnY)表示第i次渡河后?河对岸的状态,nC表示传教上的数目,nY表示野人的数目?由于总人数的确念的.河对岸的状态确定了,河这边的状态也即确定了-考虑到题目的限制条件,要同时保UE.河两岸的传教士数目不少于野人数目,故在整个渡河的过程中,允许出现的状态为以下3种情况: 1.nC=O 2.nC=3 3.nC=nY>=0 {当nC 不等于0 或3) 用di(dC dY)表示渡河过程中?对岸状态的变化,dC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传教七数目的变化,dY 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野人数目的变化。当i为偶数时,dC,dY同时为非负数,表示船驶向对岸?i为奇数时,dC dY同时为非正数,表示船驶回岸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