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0版)》已编制完成,现对该规划草案进行

批前公示。公示内容:规划文本(简本)、中心城区现状用地图、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图、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中心城区近期规划用地布局图、规划区城乡协调发展规划图。公示起止时间:2011年4月14日至2011年5月14日

丽江市规划局

2011年4月14日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0版)

第一章总则

一、修编背景

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丽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版)在指导丽

江城市各项规划建设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鉴于法律制度的变化、城市交通流向的改变、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需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把握好丽江城市发展面临的新战略机遇期,更好的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等,实现丽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市人大常委会决定,省人民政府批准,按照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和丽江市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遵循《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委托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0版)工作。

二、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全面发展,立足丽江、着眼云南、面向全国,不断开创丽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局面。

三、规划修编的重点

1、优化丽江城市性质定位

2、科学合理确定城市规模

3、突出古城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内容

4、调整优化现有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

5、强化对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与现代交通系统的构建

6、重视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展现

7、强调重大基础设施的支撑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配置,确保城市的和谐发展。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1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0-28)

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7- 12- 29 )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

9、《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2006-02-26)

10、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04)

11、《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

12、《丽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实施情况评估报告

13、《丽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14、《丽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

15、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五、规划期限

丽江城市总体规划期限:2010-2030年

近期:2010年-2015年

远期:2016年-2030年

六、规划区范围

1、市域

规划范围为整个丽江市域,包括丽江市的一区四县,规划控制范围为2.06万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

丽江城市规划区范围,由丽江坝、七河坝及拉市坝主体范围及文化片构成。范围北到玉龙雪山东麓甘海子一带,南到丽江三义机场,西到拉市海西侧,东到文化工业片区及新团火车站以东200米的范围。规划控制范围为450 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

由大研主城区、新团片区、玉龙县城、文化片区和南口工业片区组成,中心城区的规划范围为147.5平方公里。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一、城市发展总目标

区域统筹、城乡统筹迈出新步伐;产业强市;丽江市域发展空间格局有所突破,山水园林城市初步显现;城市功能配套完善,集聚辐射能力增强;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较为健全,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二、经济发展目标

2030年,国内生产总值:2015年300亿元(增长率13%),2030年1250

亿元(增长率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5年23000元以上,2030年90000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2015年12:43:45,2030年10:43:47;全市于2030年基本实现国际精品旅游城市的目标。

三、社会发展目标

全社会研发(R&D)经费总额占生产总值比重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2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5%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12年;总人口控制在156万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5个县(市)区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低收入家庭住

房困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解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四、环境目标

实施生态功能区分级控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的比例大于30%。创建生态示范区和生态乡镇,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加大各湖泊水系的污染治理力度。

五、城市发展战略

1、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建设精品旅游胜地

2、实施“桥头堡”发展战略,建设重要窗口城市

3、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4、强化区域协调与合作

5、优化空间发展格局,统筹区域城乡发展

6、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7、塑造田园乐居城市,提升丽江城市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一、城市性质

世界遗产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滇西北中心城市,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融“山水田城村”为一体的国际精品旅游城市。

二、城市职能

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云南省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滇、川、藏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的中心城市;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民族文化的重要展示中心;滇西北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生物创新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丽江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生态乐居城市。

三、人口规模控制

1、市域总人口:2015年控制在134万人;2030年控制在156万人。基础设施配套按160万人校核。

2、中心城区人口:2015年,规划建成区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人,其中古城区:26万人,玉龙县城4万人。

2030年,规划建成区城市人口规模达到43万人。其中古城区:35万人,玉龙县城8万人。

四、城市用地规模控制

城镇建设用地要贯彻紧凑发展、节约土地的方针,切实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

1、市域中小城市(镇)规模:规划人均建设用地规模原则上以120平方米左右为宜,不超过130平方米。

2、中心城规划建设用地规模:2015年4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33㎡;2020年43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26㎡;规划2030年51.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20㎡。

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镇化水平

2015年丽江市域城镇人口为54万人,城镇化水平40%;2030年丽江市域城镇人口为86万人,城镇化水平55%。

二、撤县设市:

规划期内,华坪和永胜两个县撤县设市。

三、各区、县撤乡建镇:

古城区:金山乡、七河乡、金安乡

玉龙县:拉市乡、大具乡、白沙乡、九河乡、黎明乡

永胜县:新设大安乡、片角乡、顺州乡、

华坪县:石龙坝乡、永兴乡、新庄乡

宁蒗县:永宁乡、战河乡、西布河乡、红桥乡、跑马坪乡

以上乡集镇撤乡建镇。

四、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规划期内,综合考虑区位及交通等条件,规划市域内城镇空间采取“13483”的空间结构。

“1”——1个核心,即丽江市中心城区(含玉龙)

“3”——3个次中心,即永胜城市、华坪城市、宁蒗县城

“4”——四条发展轴线:即214国道和大丽铁路重点发展轴,丽攀公路重点发展轴,以及永宁-宁蒗-永胜-期纳-片角、大具—中心城区—鹤庆—大理次级发展轴。

“8”——8个重点城镇,即永宁、战河、兴泉、石龙坝、三川、期纳、巨甸、石鼓。

“3”——建设30个特色城镇,即金安、大东、九河、龙蟠、大具、黎明、程海、涛源、仁和、片角、六德、顺州、大安、荣将、永兴、新庄、红桥、西布河、跑马坪镇等。

五、市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

规划形成“核心城市—次级中心城市—中心城镇—特色城镇—中心村”五级配置的市域城镇等级结构。

六、市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

1、中心城市:丽江中心城市:世界遗产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滇西北中心城市,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融“山水田城村”为一体的国际精品旅游城市。

2、城市、县城性质与职能

华坪城市:华坪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云南省工业强市,攀西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攀枝花都市区的辅城,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商贸物流、生态农产品加工、休闲居住等为主,具有田园风光的山水园林县级市。

永胜城市:永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滇西北重要交通通道和水能资源基地;集农特产品加工和生物资源开发的产业重镇;传承历史民族文化和具有云南山水特色的现代园林县级市。

宁蒗县城:宁蒗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融自然山水和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旅游中心;集生物加工和交通物流为一体的后勤服务基地;继承和发扬毕摩文化,代表彝族风情特色的民族城镇。

玉龙县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是以山水田园和纳西族文化为特色的丽江市的豪华休闲、度假和高新生物产业片区。

六、产业空间布局

市域产业空间结构为“一主一次一带三片区”。

一主:丽江城市规划区,市域产业发展的主核,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主。

一次:华坪,市域产业发展的次核,以发展冶金、化工、电力等产业为主。

一带:金沙江产业发展带。

三片区:玉龙产业发展片区、永胜产业发展片区、宁蒗产业发展片区。

七、市域交通体系

1、公路

实现昆明至丽江城公路高速化,连接周边州市公路高速化,县县通高等级公路(一级),国省干道公路等级化和路面沥青(水泥)化,县乡公路标准化,乡村公路等级化,连接旅游景区公路舒适、安全化,建成科学合理完善的交通网络。最终形成四纵三横、通边出市的滇西北中心区域交通网,

2、铁路

规划期内,修建丽香铁路、丽攀铁路,远期修建丽江-宁蒗铁路,与已建成的大丽铁路共同形成通往四川攀枝花的省际铁路和通往香格里拉、大理的城际铁路两大运输线路,构建客货分线运输、点线能力配套、高效便捷的铁路运输体系。

3、航运

围绕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和丽江创建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目标,结合丽江水运实际,按照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航道“一干线、七库区”的规划方案,重点建设金沙江库区航运项目,形成以库区的乡镇渡口码头及库湖的停靠点为支撑的航运体系。

4、航空

按照建设国际航空港的发展思路,推动丽江机场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泸沽湖机场。紧紧抓住丽江目前作为云南第二大航空吞吐量的条件,推进云南省次航

空枢纽及支线航空枢纽基地建设,形成以丽江机场为主、泸沽湖机场为辅,布局合理、运力适当、航线覆盖面广的航空运输体系。

八、基础设施

1、给水设施

丽江城市由中心城区、白沙片区、拉市片区及七河片区组成,在规划水厂及管网设施时,将几个部分视为一个整体一并考虑。

永胜:水厂处理规模为2.2万吨。以羊坪水库作为远期永胜城市的供水水源。

华坪:水厂设计处理规模为2.5万吨,规划将现有水厂扩建,使其可以满足远期县城用水量。务坪水库作为远期华坪城市的供水水源。

宁蒗:水厂设计处理规模为2万吨。红旗乡开发的山泉作为远期县城的供水水源。

2、排水设施

丽江古城排水体制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系统。新城排水体制为分流制。规划八河污水处理厂扩建至4万吨/日;并新建第二污水厂,近期规模5万立方米/日,远期达到10万立方米/日,占地7公顷。干海子片区、文化片区、七河片区、拉市片区由于地势较污水干管低,建议单独布置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

永胜: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远期规划污水量为1.8万吨,规划将现状污水厂扩建。

华坪: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规划在鲤鱼河下游新建日处理规模为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

宁蒗: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规划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为1.5万吨,在县城北部建造。

第五章规划区空间发展规划

一、规划区空间管制

1、禁建区

禁建区,指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公共安全要求所依法划定的区域。

在禁建区内严格禁止与限建要素无关的建设行为(包括城市建设)。

禁建区包括:河湖湿地、森林公园内的珍贵景物和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基本农田、地质遗迹一级保护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工程保护范围、地质灾害危险区、工程建设不适宜区、大于25度的陡坡地、行洪通道、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

2、限建区

限制建设区,指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公共安全要求依法或由城乡规划确定的区域。

限建区内原则上禁止城镇建设,确需建设的交通、市政、军事设施和农村住宅需要进行规模和建设强度控制。

限建区包括:水源保护地带(滨河带、库滨带)、风景名胜区内除核心景区以外的地区、森林公园内除珍贵景物、林地(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以外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一般农田、城镇绿化隔离地区、矿产资源密集地区(包括鼓励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和禁止开采区)、文保单位控制地带、历史文化保护区、地址遗迹二、三级保护区、地质公园、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适宜性差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地震断裂带、重要蓄滞洪区、一般蓄滞洪区、蓄滞洪保留区、洪泛区。

3、适建区

适建区,指城乡规划确定的空间增长边界或规划建设用地内除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以外的区域。

适建区内的城镇建设应依照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用地总量必须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贯彻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4、已建区

已建区是规划基期确定的现状城镇建设用地的地区。

已建区内城市建设应按照延续城市文脉和城市风貌的原则,保护现有历史文化节点,促进城市特色形成。城市旧城改造按照统一开发、集中改造原则,重点改善城市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绿地景观系统以及居住环境,创建生态宜居城市。

二、规划区空间结构规划

整个规划区形成“一核四环五区”的功能结构分区。

“一核”:指以丽江古城为核心形成的遗产文化展示中心。

“四环”:指以丽江古城为中心形成的四个环状功能区

第一环:指处在丽江古城环境协调区的清溪旅游居住片区、金融商贸区、行政办公区、八河居住片区。

第二环:指以新城建设为主的荣华文化体育发展区、尚义及白华居住片区、玉龙新县城区及新团高校科研区。

第三环:指分隔城市的田园风光生态廊道。

第四环:指为丽江城市环山生态文化保护发展带。

“五区”:指甘海子旅游度假区、拉市海民俗旅游休闲度假区、七河国际空港经济区、南口生物高新工业园区、文化工业园区。

三、规划区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规划结合丽江市区农田基本保护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持城乡一体化道路,以城市为依托,发挥城市的辐射优势,带动郊区发展,使郊区成为为城市服务的农、牧、副、渔和菜篮子基地。

1、农村人口向城市组团集中,农田向适度规模的经营大户集中。通过“一核四环五区”的空间布局形式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目标。

2、实行“迁村并点、建城纳镇“的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

3、实行规划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社会公共设施和福利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园林绿化一体化等。

第六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一、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通过适宜生态保护区划定,以及区域生态格局的认识,将规划区分为生态基底及大生态斑块、生态战略点和生态廊道三类。

由周边高原山体作为生态基底,西部拉市水源保护区斑块,周边生态林地保护斑块为大的生态斑块,青龙河、漾弓江和道路绿化带组成的多条主要生态廊道,山体间及山体与河流的交汇处为重要生态控制战略点的生态空间格局。

二、城市发展方向

丽江中心城区的空间拓展方向选择为跨过生态廊道向东、向南发展。

三、城市空间结构

丽江市中心城区形成“一廊五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廊”指的是各片区之间的生态廊道;

“五组团”分别为主城区、新团组团、玉龙组团、文化组团、南口工业组团,成为与城市中心有着紧密职能分工、承担特色职能的城市功能地域。

四、片区职能定位

1、主城区

是丽江市政治、经济、商贸中心、丽江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地区,依托古城的聚集效应,重点发展以旅游、文化、金融、商贸、会展、信息等服务性产业、发展行政办公、商业、公共服务及生活居住,提升和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强区域服务职能。

2、新团组团

城市重要功能区,形成科技文教、物流中心。促进大学园区、火车货运站及周边区域建设,充分利用良好的田园自然景观,积极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生活居住等功能。

3、玉龙组团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县城,玉龙县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是以山水田园和纳西族文化为特色的丽江市的休闲、度假和高新生物产业片区。

4、文化组团

城市主要功能区,主要功能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物流。主要发展新型建材产业,未来成为科工贸一体化的新材料研发、加工、铸造、装备制造、生态型、现代化的新型工业园区。

5、南口工业组团

城市主要功能区,全省重点工业园区——南口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丽江市重要的加工工业基地,是以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和信息化新型工业为重点,带动周边村庄发展,具有田园化特征的城市工业片区。

第七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一、对外交通规划

1、铁路

规划新建丽攀铁路和丽香铁路,在丽江坝区玉龙新县城南面新建丽江铁路客运站,在新团片区东面新建丽江铁路货运站。

2、高速公路与出入口

规划新建环城路,实现与外围高速公路的联系,同时也作为各城市组团间的快速联系通道。

为处理好高速公路与城市的关系,规划在长水路口、福慧路口、关坡、丽永路口新建互通式立交,作为城市对外联系的主要出入口。

3、公路

规划将逐步构筑城际间快速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支持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筑旅游通道,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对中心城区周边的一般公路予以整治,打通城市的各个门户。规划公路等级均为一级公路技术标准。

4、客运综合交通枢纽

根据丽江市铁路客运站和新区建设,结合丽大铁路复线以及公路长途客运站,优化城市客运综合枢纽布局,共规划4个客运综合枢纽,分别位于新团片区、玉龙片区、祥和片区及长水路西段交叉口处。

5、货运综合交通枢纽

根据丽江市用地布局及货运交通设施的布局,规划形成3处货运综合枢纽,分别位于文化片区、新团片区及七河片区。

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交通设施导向

根据城市组团式空间布局结构,加强中心区与各城市组团间的联系,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TOD)。

确保城市快速路建设进度,保证道路交通设施与用地的同步扩展,为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组团之间交通基础设施适度超前。

确保与重大产业布局相关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交通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布局的进一步优化。

2、公共交通优先

3、优化城市骨架路网

4、区域差别化管理

5、强调绿色交通理念

第八章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根据中心城区“一廊五组团”的空间结构,积极引导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的合理布局,发挥公共投资导向性作用,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城市服务效率的提高。根据组团职能,提倡公共设施的差异化发展。市级行政、办公、文化设施向主城区集中,专业市场向玉龙和新团集中。

坚持分级配套、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原则。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按照市级、片区级、居住小区级三级实行分级配套。市级公共设施相对集中布局以形成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片区级和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相对分散布局以形成服务网络,保证服务效率。

第九章中心城区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由主城区和新团片区、玉龙县县城组成。按居住总用地的10%预留保障性住房用地,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标准控制在60~80平方米/套;廉租房建筑面积标准控制在50平方米左右/套。

第十章中心城区旅游发展用地规划

独立于城市建设用地九大类之外,针对丽江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设立旅游发展用地。旅游发展用地主要位于主城区西侧一带。旅游用地采取低强度开发模式,提高休闲度假品质,尽量降低对自然山体景观的影响。

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工业和仓储用地规划

1、南口工业组团

位于玉龙县城东南角。片区依托机场高速公路、鹤庆—丽江公路,重点发展生物资源创新产业。

2、文化工业组团

位于新团水库以东。片区以新型建材产业为主体,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含量与聚集效益,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3、仓储用地规划

规划结合工业用地、公路、铁路、机场组织安排仓储用地,形成以现代物流中心为核心的货物组织运输网络。最终形成“三园区+服务于网络各功能区的配送中心”组成的货物运输体系。

第十二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一、绿化景观结构

中心城区的绿地景观结构为:一线、一廊、三个系列空间。

1、一线

沿束河-中济海-清溪水库-黑龙潭-狮子山的人文景观绿线。

2、一廊

指环绕在主城区外部的田园风光走廊。

3、三个系列空间

包括一系列带状、斑块、点状绿化空间。

二、公共绿地

城市公共绿地包括城市公园和街头绿地。采用点、线、面结合的布置方式,形成三个系列空间。

一系列带状空间:主要包括滨河带绿地和道路绿化。32米以上道路两侧8米的控制绿线、20~32米的道路两侧3~5米的控制绿线、20米以下道路两侧2米的控制绿线。东干河、鱼米河等城区滨河绿带,保持15m以上廊道宽度,理想宽度为20—30m。

一系列斑块空间:指城区内规模比较大的四个公园及清溪水库水源保护区。

一系列点状空间:沿道路、水系遍布城区的街头绿地、小游园、单位庭园绿化,共同形成星罗棋布的点状绿地。

第十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一、古城性质与保护主题

1、古城性质:丽江古城是以古城为主体,玉龙雪山为背景,悠久的地方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为内涵,以城市空间、环境、建筑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庆典、音乐、舞蹈、绘画、服饰等艺术内容为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保护的中心主题─:整体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丽江古城的空间形态、山体水系、建筑群体环境、地方历史建筑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

二、保护范围及要求

1、核心保护区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核心保护区(以下简称古城保护区)主要为大研古城保护区、黑龙潭保护区、白沙保护区和束河保护区,包括为保护文物的完整和安全所必须控制的地段(即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以及代表古城完整风貌的全部地段及边界轮廓。

2、建设控制地带(缓冲区)

建设控制地带包括保护区外围允许建设,但是严格控制其建(构)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及形式的地段。

3、环境协调区

环境协调区指在建设控制地带以外划定的保护自然地形地貌及协调环境景观为主要内容的区域。

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重点跨过生态隔离廊道向东发展,建设新团片区。通过高校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带动新团片区的快速发展。同时,发展玉龙县城,文化和南口工业园区。

第十五章市政设施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根据丽江城区现状水源情况和近、远期水库建设计划,规划确定城区水源为三处:三束河、清溪水库、黑龙潭、团山水库、吉子水库、拉市海水库、文

海水库、“滇中调水”水源,其中吉子水库、“滇中调水”水源作为远期发展水源,拉市海水库、文海水库作为城市备用水源。

二、排水工程规划

丽江古城排水体制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系统,丽江新城排水体制为分流制。

三、供电工程规划

用电负荷采用单位面积用电指标法及人均用电量指标法进行预测。

四、通信工程规划

电话用户量采用单位面积指标法及普及率法进行预测,电信局、点根据服务半径设置.

五、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丽江中心城区燃气气源为以天然气作为城市主要气源,液化石油气气源作为城市气源补充。天然气供应以四川及重庆的压缩天然气母站作为气源,同时在中缅天然气管线建成后争取建设至丽江次高压供气管线。液化石油气以四川的液化石油气厂作为主要气源。

六、环卫设施规划

1、使城市生活垃圾、特种垃圾、工业有毒有害废弃物得到合理的处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近期达到75%以上,远期达到90%以上;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近期达到100%。

2、生活垃圾容器化收集率近期达到90%以上,远期达到100%。

3、道路清扫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近期达到20%;远期达到50%以上。

4、粪便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第十六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一、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1、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按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

2、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和广大农村按《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3、工业区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按《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

二、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1、清溪水库、团山水库、文海

、拉市海作为城市水源地,执行水源点有关标准达地面水Ⅱ类以上标准保护;属一级水体保护区控制。

2、中济海水库及其上游河段水质达地面水Ⅲ类水标准,城区段水质达地面水Ⅲ类标准,其它农用水河段水质达《农田灌溉用水标准》,属二级水体保护区控制。

三、区域环境噪声控制目标

1、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等昼间45分贝、夜间35分贝;

2、居民、文教区昼间50分贝、夜间40分贝;

3、一般商业与居民混合区昼间55分区、夜间45分贝;

4、工业、商业、少量交通与居民混合区、商业中心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5、工业区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

6、交通干线两侧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

第十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一、城市防灾与公共安全体系

1、应急避难场所

城市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学校操场等开敞空间作为疏散场地和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交通、供水、供电、排污等基本功能,避难场所周围应设置不低于30米防火安全带。

2、救援通道

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为人员疏散和物资运输的主要救援通道。建立多方向和多个城市对外交通出人口,城市组团之间保证两条以上通道联系。各居住区避难场所应有避灾道路连接,避灾道路应建成相互贯通的网络,形成完善的避灾通道系统。

3、生命线工程

(1)供水安全

(2)供油(气)安全

(3)供电安全

(4)通信安全

二、抗震防灾规划

1、丽江市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g。

2、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3、学校、医院、商场、交通枢纽、公共文化设施等人员密集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三、人防工程规划

根据城市总体防护的疏散为主,隐蔽为辅的原则,确定城市战时留城与疏散人数之比为40%与60%。按留城人员1.5 m2/人的掩蔽工程计算。

十层楼以上或基础埋深3米以上的要求单位建防空地下室,按建筑底层面积大小配置;新建建筑总面积7000 m2以上的,按地面建筑总面积的2%建防空地下室。

四、消防工程规划

按照标准型普通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划在丽江主城区建设四个标准型普通消防站。规划在新团设一个消防站,在玉龙新县城建设二个标准型普通消防站。

五、防洪工程规划

根据城市防洪标准以及各县城的实际情况,确定防洪标准:

1、丽江中心城区的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

2、新城区等片区的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

3、城区以外的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第十八章城市远景规划构想

1、规划期限

远景发展规划期限为2030年以后。

2、城市发展方向及结构形态

城市结构形态仍采用组团结构。每个组团为远景留出发展空间,远景发展应积极向城市外围拓展空间。重点以新团南部、七河组团、文化组团的建设为主。

第十九章规划实施策略与机制

本规划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后,由丽江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性,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切实保障城市总体规划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指导和调控作用,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保证城市各项建设活动和土地利用协调、健康、有序地进行。

本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无权变更。市政府根据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应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报省政府备案;涉及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等方面的重大变更,需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审查同意,报省政府批准。

第二十章附则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规划的解释权属于丽江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整理]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

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把丽江城市建设成为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大香格里拉旅游中心城市,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障依法实施城市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云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和经批准的《丽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以及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结合丽江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丽江城市规划区内进行的城市规划、建筑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的相关活动。 编制和审批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各项专业规划以及有关建筑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本规定。 各项规划应当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系统。 丽江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应当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尚未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应当符合本规定。 第三条:丽江城市规划区根据经批准的丽江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在本市范围内非城市规划区的区域,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 第四条:建设用地分类和建设标准,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

第五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当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原则,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未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按本规定表2-1的规定执行。 凡表2-1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机构批准后执行。 第六条:规划区内的用地布局,应当遵循“成片开发,配套建设,增加绿地,降低密度,调整功能”的原则。 第七条:大研中心城区用地性质以旅游服务业、居住、金融、商务办公、商贸等为主,大研古城片区、束河、白沙用地性质以特色居住、旅游服务业、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等为主,调整与古城不协调的工厂、仓库用地为居住及配套设施用地,大研中心城区不得再新建,扩建工厂,仓库等设施。 第八条:世界文化遗产大研古城、束河、白沙和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保护单位在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建筑物,确需新建建筑物的,应当符合相关保护法规、规范、标准和规划要求,在其周围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应当与世界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保护单位相协调,满足相关保护规划的要求。 第九条:城市规划区内建设项目宜以规划道路红线12米或12米以上道路围合的街坊进行整体开发建设。 第十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国家基本建设需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按

丽江古城案例分析

旅游景区规划 姓名:代玉年级:2010级 学号:1041064115 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 丽江古城案例分析

目录 案例概述 (1) 丽江古城标识、标牌和解说 (1) 丽江古城旅游安全管理 (3) 丽江古城旅游产品管理 (4) 丽江古城旅游营销管理 (6)

旅游景区规划之·云南丽江古城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述: 丽江古城(大研镇)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子的中部,全城面积达 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其中纳西族超过16900人。因四周青山环绕,城中碧水盈盈,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起名为“大研镇”。丽江古城由大研镇、束河镇和白沙街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大研镇为代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以四周的高山作为天然屏障。 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代城镇。其始建于南宋后期,距今约800年的历史。历代均为滇西北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的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本文将从旅游标识、标牌和解说,旅游安全管理、旅游产品管理和旅游营销管理四个方面对丽江古城经行分析。 二、丽江古城旅游标识、标牌和解说 一方面,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局专门设有旅游标准化办公室负责丽江古城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在标识、标牌等管理方面主要包括: 一、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整改:由数字化分公司负责完善了单位内部公共信息符等相关工作。如引导标识,在景区内设置了位置合理,指示清楚的规范标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 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 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 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概况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风景如画的黑龙谭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 红色角砾岩铺就,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桥梁的形制多种多样,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其中以位于四方街以东100米的大石桥最具特色。 古城内的木府原为丽江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于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后改为古城博物院。木府占地46亩,府内有大小房间共162间。其内还悬挂有历代皇帝钦赐的匾额十一块,反映了木氏家族的盛衰历史。位于城内福国寺的五凤楼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楼高20米。因其建筑形制酷似五只飞来的彩凤,故名“五凤楼”,楼内的天花板上还绘有多种精美的图案。五凤楼融合了汉、藏、纳西等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稀世珍宝和典型范例。 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以北8公里处,这里曾是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丽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上,中心为一梯形广场,一股泉水由北面引入广场,四条巷道从广场通向四方,极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筑群形成和发展为后来丽江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础。束河民居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集市,建

云南省丽江市概况介绍

丽江市概况介绍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总人口120多万人。四季变化不大,年温差小而昼夜温差大。全市年平均气温12.6~19.9°C之间。 丽江地形地貌复杂、山川壮丽,民族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共有旅游风景点104处,最具代表性的有: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 “二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是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现代冰川,景区面积263平方公里,13座雪峰一字排开,宛如利剑直插云霄,冰清玉洁,雄奇壮观,风景如画。有著名的阳春白雪、绿雪冰川奇观,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旅游开发区。区内有冰川公园、云杉坪、甘海子、牦牛坪、玉峰寺万朵茶花树等景点。老君山因传说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而得名,被历代史家称为“滇省众山之祖”。景区面积710多平方公里,以杜鹃王国、丹霞地貌以及99个龙潭等景观闻名于世。有众多的国家级保护动植物。 “一城”即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其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86年,中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确定了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丽江古城,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纳西、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都渗透地方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充分体现地方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丽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自丽江古城成功申遗之后。古城内的旅游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主要包括旅游、餐饮、住宿、商业、休闲娱乐、文化等各种业态。这些业态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住宿(特色客栈)、餐饮(主题餐馆、特色餐厅)、购物(特色购物商店)和休闲娱乐(酒吧、咖啡馆、书吧等)。从业态配比上来看,四类业态数盆相对均衡,没有占绝对乐倒性的业态类型。总体来看,住宿所占比重较大.达到了37%,其次是购物和餐饮,分别占25%和23%,最后是各种休闲娱乐类场所。 “一江”即金沙江,以惊险、雄奇、壮美的虎跳峡景观为代表,还有“长江第一湾”、石鼓镇、宝山石头城等景点。 “一湖”即被誉为“高原明珠”、“东方第一奇景”的泸沽湖风景名胜区。 “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包括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蜚声中外的纳西古乐和东巴绘画以及独特的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东巴古籍文献已于2003年8月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一风情”即泸沽湖“女儿国”摩梭人风情。其婚姻家庭仍保存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为人类母系社会婚姻形态的最后领地,被称为“人类母系文化最后一片净土”。此外,以丽江为主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景区,已于2003年7月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丽江古城大研镇旅游策划方案

丽江古城大研镇旅游策划方案

丽江古城大研镇——旅游策划方案

【前言】: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以其江南水乡般的美景,别具风貌的布局及建筑风格特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丽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曾是明朝丽江军民府和清朝丽江府的府衙所在地,明朝称大研厢,清朝称大研里,民国以后改称大研镇。 该份策划方案经过规划目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景点现状分析、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前景分析、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旅游基础设施规划、旅游产品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营销规划来对丽江旅游进行策划。在此同时也发现丽江旅游上一些问题,比如交通、通信、住宿、休闲娱乐场所、引导标识等方面的建设,这些将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满意度。丽江的城市规划现在落入中国千篇一律的那种城市建筑的老套旧窠,看不到建筑物与绿树、绿地和水潭相互掩映的那种园林城市之美,看不到丽江应该有的高山边地城市建筑独特的生态景观之美和个性特征之美。而且城市周围的山林景观中,还有不少明显是过去开山炸石留下的难看疮疤,影响了丽江的市容。我觉得,丽江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名城,从空中鸟瞰,就要追求一种山水园林城市之美,一种人们飞临上空就心驰神往的效果。因此,今后在城市建筑中,空间的

疏朗布局、绿树绿地、河流湖泊与建筑物的间距和相互辉映,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是办公楼、宾馆酒店楼堂馆所等,都要在外观上体现一种本地建筑的特色。 目录 一、规划目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二、景点现状分析 三、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前景分析 四、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五、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六、旅游产品规划 七、生态环境保护 八、营销规划

城市规划的主要图纸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 ======================================= 2. 3.附件 (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件构成如下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包括文本和图纸两大部分。 1.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的内容要求 (1)总则:制定规划的依据和原则,主管部门和管理权限; (2)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 a.各种使用性质用地的适建要求; b.建筑间距的规定; c.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的规定; d.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 e.容积率奖励和补偿规定; f.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的配置和管理要求; g.有关名词解释; h.其他有关通用的规定。 (3)地块划分以及各地块的使用性质规划控制原则、规划设计要点; (4)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前者是必须遵照执行的,后者是参照执行的。 a.规定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 a)用地性质; b)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地块面积) c)建筑控制高度; d)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地块面积); e)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地块面积); f)交通出入口方位; g)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b.指导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 a)人口容量(人/hm2); b)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 c)建筑色彩要求; d)其他环境要求。 2.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的内容要求 (1)位置图,图纸比例不限; (2)用地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分类画出各类用地范围(分至小类),标绘建筑物现状、人口分布现状,市政公用设施现状,必要时分别绘制; (3)土地使用规划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画出规划各类使用性质用地的范围; (4)地块划分编号图,图纸比例1/5000,标明地块划分界线及编号(和文本中控制指标相对应); (5)各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图纸标绘以下内容 a.规划各地块的界线,标注主要指标; b.规划保留建筑; c.公共设施位置; d.道路(包括主、次干道、支路)走向、线形、断面,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

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达到117个(琼山与海口分记算2个)。 直辖市(4):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河北(5):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山海关 山西(6):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太原市 内蒙古(1):呼和浩特市 黑龙江(1):哈尔滨市 吉林(2):吉林市、集安市 辽宁(1):沈阳市 江苏(10):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无锡市、南通市、宜兴市 浙江(7):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金华市、嘉兴市 福建(4):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长汀县 江西(3):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 安徽(5):亳州市、歙县、寿县、安庆市、绩溪县 山东(8):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临淄市、泰安市、蓬莱市 河南(8):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濮阳市 湖北(5):江陵(荆州市)、武汉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 湖南(3):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 广东(7):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梅州市、

雷州市、中山市 广西(3):桂林市、柳州市、北海市 海南(2):琼山市、海口市 四川(7):成都市、自贡市、宜宾市、阆中市、乐山市、都江堰市、泸州市 云南(5):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县、建水县、巍山县贵州(2):遵义市、镇远县 西藏(3):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 陕西(6):西安市、延安市、韩城市、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 甘肃(4):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 青海(1):同仁县 宁夏(1):银川市 新疆(3):喀什市、吐鲁番市、特克斯县 一、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24座)(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北京(直辖市)承德(河北)大同(山西)南京(江苏)泉州(福建)景德镇(江西) 曲阜(山东)洛阳(河南)开封(河南)苏州(江苏)扬州(江苏)杭州(浙江)绍兴(浙江)江陵(现荆州湖北)长沙(湖南)广州(广东)桂林(广西)成都(四川) 遵义(贵州)昆明(云南)大理(云南)拉萨(西藏)西安(陕西)延安(陕西) 二、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8座)(国务院1986

丽江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丽江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丽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对丽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做出全面梳理,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丽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丽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的理解,洞悉丽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丽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 (1) 第二节丽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丽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丽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丽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丽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丽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丽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丽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丽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丽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丽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4篇

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4篇An example of tour guide words of Lijiang ancient city i n Yunnan Province 编订:JinTai College

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4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云南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 2、篇章2:丽江古城导游词文档 3、篇章3:丽江古城导游词文档 4、篇章4:丽江古城导游词文档 篇章1: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 丽江古城有着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纳西古乐、东巴仪式、占卜文化、古镇酒吧以及纳西族火把节等,别具一格。今天小泰为大家带来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丽江古城,我是你们的导游小赵。今天,大家可以跟随着我去丽江古城。在云南丽江,流传着这样一首诗:无限风光在丽江,丽江古城在东方,历经九百年不毁,丽江风景数它美。这是夸赞丽江古城风光美、历史久。现在,我就带你们走进这丽江古城去看一看吧! 百闻不如一见,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仙境般的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依山傍水,以红色角砾岩铺就,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环境相得益彰,到处都显示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美。游客们,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去看看吧!注意不要乱扔垃圾并注意安全。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丽江古城有名的“三眼井”,它从高到低分三级地势流淌,周围用石条分别砌成三到围栏。第一眼井日常饮用,第二眼井洗菜,第三眼井洗衣。因三眼井依地势而成,下塘水不会污染上塘水,既节约又环保。 当夜晚降临,月亮清亮地俯视着古城。古城的过道边上挂满红灯笼的酒吧和店铺,大家可以挑选靠窗的座位,细细体会它的意境。这时,被岁月磨得全无棱角的青石板,此时此刻似乎也有了生命。

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赏析-丽江古城历史要素保护规划方法的研究

.. . … 古城历史要素保护规划方法的研究 学院名称:生命科学学院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王大伟(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 助教:柳王儒轩严鑫 时间: 2015年6月

古城历史要素保护规划方法的研究 摘要: 古城是坐落于中国西南边陲的古镇,其风格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古城,没有森严的城墙,是一座开放式接纳八方的城市。古城的整个古城空间、建筑空间、交通空间等都经历了800 多年的历史变化,融合了古城纳西族人们的智慧,同时也经历了古城纳西族人们实践的检验,是世代纳西族人“天人合一”生活方式的绝佳体现,更是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历史的完整见证,具有重要的艺术与历史文化价值。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古城的一些重要的历史要素,通过对古城的历史和文物遗迹展开讨论,评价了已有的保护现状,对其提出问题,最后简述对古城历史要素保护的几点建议,包括发展策略、完善条例和文明传承等。 关键词: 古城,纳西族,历史要素,保护,传承。 正文: 一、前言: 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省的市,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坝中部(图1),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阆中、平遥、歙县并称为“保存 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 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世袭统治者姓 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古城的 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 可知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1]。古城始建于宋末元 初(公元13世纪后期)。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 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 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 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 图1 雪山下的丽江古城 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 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2]。

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 技术规定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设用地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四章建筑间距 第五章建筑退让 第六章建筑物高度控制 第七章公共服务设施与停车泊位第八章绿化与景观 第九章城市道路及市政管线等工程第十章特殊规定 第十一章附则 附录 附表 附图

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依法实施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与法制化。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城乡规划法》、《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以及国家相关规范与标准,结合丽江市中心城区规划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经批准的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区范围的城市规划、建设工程设计与规划管理。在本市范围内非城市规划区的区域,参照本规定执行。各县规划技术管理工作可参照本规定执行,也可结合自身实际另行制定。 第三条编制与审批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各项专业规划以及有关建设工程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丽江各项规划应采用1997年丽江城建坐标系。 第二章建设用地 第四条建设用地分类与建设标准,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执行。 第五条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各类建设用地性质的划分应当遵循城市规划用地相容性原则,按表2-1的规定执行。建设用地应当依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用地性质与控制性指标,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擅自变更。 第六条规划区内的用地布局,应当遵循成片开发,配套建设,增加绿地,降低密度,完善功能的原则。坚持控制市政基础设施用地,留足社会发展用地、科学配置建设发展用地,庭院空间与城市空间、庭院绿化与城市绿化、庭院公共设施与城市公共设施共享,实施市政公共设施用地管理的原则。 为合理利用空间资源,鼓励相邻地块之间空间共享。在取得相关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

丽江旅游业发展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1990年~1994年上半年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1990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仅有9.8万人次,到1994年也只有2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100万元。 1994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明确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启动迪庆,带动怒江”的旅游发展思路,并提出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会议结束时提出的12条意见中,积极准备工作、将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为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会后,丽江市提出并实施了“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加强了机场、公路、玉龙雪山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省长现场办公会议的诸项工作,把旅游业作为骨干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丽江旅游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到1995年游客人数增加到了84.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加到了2.4亿人民币。 1995年上半年,省政府正式同意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政府提出的申报要求,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同年6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主持会议,召集国家8位A级专家进行论证,正式确定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园林为我国1997年度世界遗产申报项目。丽江古城为首选项目。同年12月25日,丽江县政府决定成立申报工作组,申报工作全面展开。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全国瞩目的7.0级大地震。丽江又抓住“2.3”大地震机遇,加大丽江的对外宣传,让世界了解丽江,让丽江走向世界;利用恢复重建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旅游业发展;同时利用恢复重建的条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加快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并取得成功,游客大幅增加。 1997年12月4日,意大利那布勒斯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尚无文化遗产的空白。随后,丽江游客大幅增加。

总体规划图则一般要求

4 用地分类和计算 4.1用地分类 4.l.l 针对各地在编制镇规划时,用地的分类和名称不一,计算差异较大,导致数据与指标可比性差,不利于规范规划和管理工作,本标准统一了用地的分类和名称,共分9大类、30小类,这一分类具有以下特点: 1 概念明确、系统性强、易于掌握。 2 既同城市用地分类方法大致相同,又具有镇用地的特点。 3 有利于用地的定量分析,便于制订定额指标。 4 既同国家建设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规定的精神一致,又同各地编制的镇规划以及制订的定额指标的分类基本相符。 以下就使用中的几种情况加以说明: 1 土地使用性质单一时,可明确归类。 2 一个单位的用地内,兼有两种以上性质的建筑和用地时,要分清主从关系,按其主要使用性能归类。如工厂内附属的办公、招待所等,则划为工业用地;如中学运动场,晚间、假日为居民使用,仍划为中学用地;又如镇属体育场兼为中小学使用,则划为文体科技用地小类。 3 一幢建筑内具有多种功能,该建筑用地具有多种使用性质时,要按其主要功能的性质归类。 4 一个单位或一幢建筑具有两种使用性质,而不分主次,如在平面上可划分地段界线时分别归类;若在平面上相互重叠,不能划分界线时,要按地面层的主要使用性能,作为用地分类的依据。 为适应镇区规划深度的要求,规定了将9大类用地按项目的功能再划分为30小类。4.1.2 关于用地的分类代号的使用规定。类别代号中的大类以英文同(近)义词的字头表示,小类则在字头右边附加阿拉伯数字表示,供绘制图纸和编制文件时使用,也便于国际交流。4.1.3 表4.1.3用地的分类和代号,对各类用地的范围均作了明确规定。现就有关用地分类的一些问题说明如下: 1 关于居住用地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分 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评价摘要:本文以丽江市城市规划为例,分析评价了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所使用的规划设计,对其中有特点的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意见。 关键词:丽江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 一、引言 丽江市总体规划从分析丽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机遇及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优化丽江城市性质定位,科学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突出古城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内容,调整优化现有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强化对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与现代交通系统的构建,重视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展现,强调重大基础设施的支撑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配置,确保城市的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全面发展,立足丽江、着眼云南、面向全国,不断开创丽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局面。 二、文献综述 丽江古城坐落在北半球雪山群中距赤道最近的雪山玉龙雪山脚下,东北靠象山、金虹山,西北卧于狮子山的怀抱,东南与开阔的坪坝自然相连,既避开了西北寒风,又朝向东南光源。从城市布局看,丽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古城,与其他古城讲究中轴对称不同,丽江古城的街道没有中轴,不规则,更不对称,且无城墙。它以四方街为中心,在这个露天集市周围,道路向四面八方放射出去,构成了古老的街巷网络。街道大多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

境相得益彰[11]。 丽江市城市设计以强化和保留地域特征为首要目标,构建能突显古城文化的空间结构,并进一步对道路系统、水景绿化等进行改造和规划,以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保留丽江城市的地域特征,李晖等基于地域特征对城市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2] 。中国传统的“ 天人合一”思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天、地、人三者互相感应,融为一体。周俭等认为反映这一思想的古代“风水”理论,讲究“取势、纳气”,是对自然界的山、川、路、岗等和建筑、村落、城市的关系的考察,以及对其所包含的潜在能量的利用这同现代的城市理论强调城市建设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不谋而合。丽江组团式发展的格局,使城市周边的大部分田园村落得以保存,并将其巧妙地组织到城市内部来,成为丽江城市景观系统和公共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4]。 在城市的规划之中,城市的规划以及建筑的建设都要与当地的特色充分的结合在一起 ,杨重顺等以丽江古城的建设与规划为例,分析了丽江古镇内的建筑规划 ,并为其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 伴随国内城市化与区域统筹管理的进程,当前土地集约化与城市建设间的矛盾日渐凸显,龙梅指出亟待采用现代空间规划理论来统筹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构建协调共享、综合互补的土地利用模式[17]。考虑到丽江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同在一个丽江坝范围内,本着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规划增加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容,规划范围为丽江坝区约万平方公里,规划涉及丽江城区和玉龙县城城市空间的协调发展、道路交通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的空间管制等内容。 杨丽辉等提出依据城市地域特征及总体发展规划要求,明确丽江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的目标与定位,协调好慢行交通与城市生态、历史、文化、旅游的关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与保护初探

1.丽江古城概况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县,又名大研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它起源于唐代的三赕城,历史上是多元文化角逐的重要场所,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被誉为是中国传统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和典范。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在城市格局、街道布置、民居建筑极具特色。古城蕴藏着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纳西文化内涵,是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到丽江游览的主要文化资源。丽江人民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造就和发展并形成了古城纳西族人特有的人生观、道德观、生态观和审美观。丽江古城发展与演变经历了一个多因素渗透、互动的过程。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的优势: 丽江古城拥有着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古城建筑集汉、藏、白等各民族之大成,并具纳西族独特风格,是中国现存古城中极为罕见,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选址和布局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和黑龙潭水系。建筑物依山就势,层叠起伏。“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成为古城的一大特色。 纳西文化,纳西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他们的文字是云南最古老的少数民族象形文字。千多年前,纳西族信奉多神的原始巫教“东巴教”。东巴文化就源于东巴教。东巴文化包括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舞蹈等,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因此,

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极大关注与重视。东巴文被誉为“东巴文化的瑰宝”是纳西族在传统宗教东巴教的经书中使用的一种图画文字。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的劣势: 丽江古城旅游产业相对较单一,丽江古城的景点就只有古城、古镇、黑龙潭公园,而且,丽江古城商业化较严重,使古城的环境压力增大,不利于古城的维护,有的地方拥有比较完整的纳西原始民居,但是,由于开发的不到位短期旅游的游客并不能完整的游览整个古城。 基础设施还不是那么的健全有待改善,如丽江的公交路线还不是那么的合理,对相关的服务从业人员的管理还不是那么的完善。旅游旺季的接待能力也不是那么的好。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的机会: 随着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完善,特别是对于旅游业来说,,国家准备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对于丽江来说是个提升和完善丽江的绝佳旅游胜地的机会,丽江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许多可以开发而尚未开发和完善的景区景点,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依托丽江古城的优势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如:老君山的开发。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的威胁: 随着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游客的大量涌入引起物价的上涨;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文化的不良“示范效应”如:良莠不齐,崇洋媚外;干扰当地的居民的正常生活;传统文化被不正当的商品化;增加污染源,降低环境质量;人口密度增大,生活空间狭小;危及历

云南丽江古城总体规划(论文)

云南丽江古城总体规划 一、规划背景与依据 丽江古城(大研镇)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子的中部,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其中纳西族超过16900人。因四周青山环绕,城中碧水盈盈,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起名为“大研镇”。丽江古城由大研镇、束河镇和白沙街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大研镇为代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以四周的高山作为天然屏障。 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代城镇。其始建于南宋后期,距今约800年的历史。历代均为滇西北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的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据丽江市古城区的一份资料报道,2003年丽江古城接待的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其中不少游客是数次重返丽江。旅游业的兴旺招来了四方商贾,昔日茶马重镇的繁华恍若再现。丽江古城在丽江乃至云南的经济走廊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丽江未来的经济的扩张地带,而旅游业将是该区域最有希望的经济增长点。 该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色鲜明,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为了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区域旅游资源,并对该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规划,以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二、丽江古城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丽江古城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古城之一。该区域旅游资源资源与人文兼备,个性特色鲜明。下面从旅游资源的赋存现状、特色及开发利用价值三方面来对其进行评价。

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doc-丽江市城市规划

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依法实施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云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丽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以及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结合丽江市中心城区规划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丽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新团片区)的城市规划、建筑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市域各县规划技术管理工作可参照执行,也可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另行制定。 第三条编制和审批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各项专业规划以及有关建筑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丽江城市规划区内应按照经批准的城市分区详细规划实施土地供应。 各项规划应采用国家统一的、《丽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所明确的坐标系统。 第四条丽江城市规划区范围根据经批准的丽江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在本市范围内非城市规划区的区域,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 第五条建设用地分类和建设标准,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 第六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当遵循城市规划用地使用相容性原则,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未批准详细规划的分区按本规定表2-1的规定执行。 凡表2-1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环保部门认可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城市规

划行政管理机构批准后执行。 第七条规划区内的用地布局,应当遵循成片开发,配套建设,增加绿地,降低密度,完善功能的原则。 第八条中心城区用地性质以旅游服务业、居住、金融、商务办公、商贸等为主,大研古城片区、束河、白沙用地性质以特色居住、旅游服务业、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等为主。按法定规划调整与古城不协调的工厂、仓库用地,增加配套设施用地,大研中心城区不得再新建、扩建工厂及仓库等设施。 第九条世界文化遗产大研古城、束河、白沙和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保护单位在保护范围内,确需新建建筑物的,应当符合相关保护法规、规范、标准和规划要求,在其周围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应当与世界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保护单位相协调,满足相关保护规划的要求。 第十条城市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设项目应以规划道路红线宽12米或12米以上道路围合的街坊进行整体开发建设。 2、对无法成街坊整体改建的用地,应当在同一街坊内整合周边可开发用地,其用地的最小开发单元为10亩,主要商业街区非住宅项目,城中村改建项目除外;不可整合的区域以完善城市功能为主,其最小开发单元为3亩。 3、新建商品住宅属新征建设用地的项目用地的最小开发单元为50亩。 第十一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国家基本建设需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按有关政策预留给农民的生活、生产用地,应当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原则上相对集中布置。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十二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含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下同),控规有规定的按照控规执行,未制定控规的最大值不应超过表3-1的规定。

丽江旅游现状及对策分析

丽江旅游现状及对策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上的消费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受欢迎,而精神上的放松成为了人们的一个追求,于是旅游业作为一种放松与陶冶自我的行业开始兴起,但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丽江旅游业现状 近年来,丽江的旅游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内外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据旅游主管部门统计2009年1至10月,丽江接待海内外游客638.63万人次,同比增长22.47%,其中海外游客44.1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国内游客594.52万人次,同比增长23 %。旅游业总收入72.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4779.05万美元,同比增长17.92%,国内旅游收入62.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1%。丽江已经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身份的旅游热点城市,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丽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爱。丽江也因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接待地。首先,旅游业带来的正面影响是不容否认的,如: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了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等。其次。正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利弊的两重性一样,旅游活动的开展,在促进传统文化复兴的同时,也给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旅游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较之对自然环境的影

响更为广泛、更加深入,进而将影响到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受到我们的更多关注。 丽江开发过程中问题 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游人超负荷的活动以及各种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破坏。如游人过量所造成的三废污染,折木损花等,都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2、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在保护区修建宾馆等服务设施,由于工程大,占地面积也大,必然要破坏周围一些景物。保护区内修建道路,需要大量土石方,也将破坏道路两侧的植被,而且公路一开,曲径通幽的野趣会变成车辆来往的闹市景象,失去游览观赏环境。 二.游客进入带来文化冲击 1、传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 在旅游市场上,因片面追求旅游效益,而不顾当地社会人文资源的特性,进行完全趋从于旅游者口味的运作,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族文化,将其传统的舞台艺术化、商品化是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虽然它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里,能有效刺激游客,使之产生旅游消费的作用。但它的致命弱点就是使民族传统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日益商品化。 2、生活环境及方式的改变

昭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昭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适应昭通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科学合理进行城市建设,促进城乡统筹,编制《昭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 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方针,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 充分利用昭通市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和风景旅游优势,预见到将来的发展可能,从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统筹城乡发展。 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城市特色,贯彻城市设计的理念,从昭通城市历史特色、山水特色出发,弘扬民族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加强整体设计,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立足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树立超前规划意识,同时又要强调近期城市建设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认真研究城市建设的时序,着重近期、远期结合,合理控制城市用地规模,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并为城市的远景发展留有余地。 第三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146号令,2006);

《云南省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 《昭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昭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5)》 《昭通城市总体规划(1997-2020)》 国家、云南省、昭通市相关的其他政策和法律文件。 第四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9-2015年 中期:2016-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远景:2030年以后 第五条规划的空间层次 1. 市域规划范围 昭通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23021平方公里。 3. 昭鲁一体化发展规划范围 以昭鲁坝子作为基本单元,包括昭阳区的龙泉、凤凰和太平3个街道,旧圃、北闸、小龙洞、守望、永丰、洒渔、苏家院、布嘎和乐居9个乡镇,鲁甸县的文屏、茨院、桃园和小寨4个乡镇总面积1381平方公里。 2. 规划区范围 昭阳区太平、龙泉、凤凰三个办事处,北闸、旧圃、永丰、小龙洞、守望五个乡镇以及洒渔和苏甲乡的部分地区,规划区总面积约784平方公里。 3. 中心城区范围 北至褐煤工业园区,东至昭通火车站、南至凤凰山、西至旧圃锦屏。规划建设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