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抗肿瘤药物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调查报告)

2019年抗肿瘤药物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调查报告)
2019年抗肿瘤药物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调查报告)

项目名称: 药物临床批件号: 药物临床研究协议书 委托方(甲方): 受托方(乙方): 年月

目录 1.委托概况 (3) 2.合作程序 (3) 3.双方的权益与义务 (3) 4.研究费用和支付方式 (4) 5.其它 (4)

1.委托概况 XXXXX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临床研究批件第号)进行临床研究,现甲方邀请乙方作为参加单位,进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甲乙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按照GCP和国家新药临床研究的相关规定,对临床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条款达成以下一致意见。为确保临床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和双方的权益,甲乙双方签署本临床研究协议书。2.合作程序 在与乙方签订协议之后,临床研究前,甲方应免费向乙方提供以下的物品或文件。 (1)提供相关的临床前研究资料与文献资料,供乙方在临床研究时参考。 (2)提供合格的临床试验用药及试验用药的药检报告。 (3)提供临床试验方案、病例报告表和知情同意书;由乙方根据有关规定和药品性质确定正式的试验方案、病例报告表和知情同意书。 在与甲方签订协议之后,乙方将开始着手该项目的临床研究工作,安排相应的科室和研究人员参加临床研究并向甲方提供以下物品或文件。 (1)按GCP要求提供研究开始前必备的相关文件(研究人员简历、研究职责表、研究人员签名样张、有关实验室资格证书、有关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质控证明、有关实验 室检查项目正常值范围等);临床研究过程中,如需补充提供任何与试验相关的文 件,乙方应尽量协助解决。 (2)在研究结束后出具符合新药审评要求的签章的本中心小结报告及总结报告、经研究者签字的CRF表、验单等原始资料的复印件等相关资料。 (3)将所有临床研究原始资料按新药临床研究相关法规要求保存备查。 3.双方的权益与义务 甲方的权益和义务 (1)组织临床研究会议,并承担参会人员的食宿、交通相关费用。 (2)委派监查员履行GCP规定的相应职责,在临床研究全过程中,对与本试验有关的全部临床研究资料(如原始病历记录、病例报告表、化验报告及其它检查报告、 病人签字的“知情同意书”等),进行监查与审核。并回收研究剩余药物。 (3)承担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生的由试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治疗处理费用和受试者的相关赔偿,但由医疗事故所致者除外。 (4)临床研究成果归甲方所有,乙方若要公开或发表,应征得甲方书面同意。 乙方的权益和义务 (1)负责在个月时间内(从收到甲方的研究药品和有关费用后,开始计算工作时

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分析报告 一、肿瘤概述 肿瘤是一种基因病,但并非是遗传的,它是指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基因发生了改变,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单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机体的危害性的不同,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通常所讲的"癌症"指的是所有的恶性肿瘤,癌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一起,构成当今世界所有国家三大死亡原因。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卫生部门都把攻克癌症列为一项首要任务。 二、我国肿瘤发病率情况 1 我国城乡及不同类型地区居民肿瘤患病率分析 2008年,我国卫生部的统计资料表明,每年我国新生肿瘤患者总数约212.7万人左右,其中,每年有106万左右的恶性肿瘤新生患者;同时,全国约有268.5万左右的肿瘤现有患者,其中,恶性肿瘤现有患者约148.5万左右。近年来我国肿瘤患病情况的格局大致如表1: 表1我国肿瘤患病情况(单位:千分之一) 从表1可以看出,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的城市患病率要明显高于农村患病率。恶性肿瘤中,各类型城市患病率依次为:大城市>中城市>一类农村>小城市>二类农村>四类农村>三类农村;良性肿瘤中,各类型城市患病率依次为:中城市>大城市>小城市>一类农村>三类农村>二类农村>四类农村。 注:根据人口规模,将城市地区分成大城市(非农业人口在100万以上,一般为省会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非农业人口在30万以下)三种类型;根据社会经济多个指标进行综合分类,把农村分为四类地区,即一类(相当于富裕农村)、二类(小康)、三类(温饱)和四类农村(贫

困) 2 我国城乡地区居民疾病肿瘤两周患病率按年龄分析 2008年,卫生部统计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恶性肿瘤的两周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恶性肿瘤患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中,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当中;良性肿瘤的两周患病率则呈下开的“抛物线”状,45-54岁左右的人群两周患病率最高,这部份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相当部份的患者由良性肿瘤转变成恶性肿瘤。我国肿瘤患病各年龄两周患病率大致如表2所示。 表2 肿瘤患病各年龄两周患病率(单位:千分之一) 注:发病率=两周内患病率*两周内发病比例(即新发病例);两周内发病比例=0.5349(由国家卫生部统计) 3 我国肿瘤患者死亡率分析 据粗略统计,2008年我国城市人口癌症死亡率为128.08/10万,年死亡130万人以上,占城市人口总死因的21.82%;农村人口癌症死亡率为105.53/10万,占农村人口总死因的16.50%,因此,癌症(肿瘤)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后的我国第二大疾病。具体死亡情况按卫生部统计资料如见表3

药品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以下是精心准备的药品调查报告,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 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上世纪60年代初期已有部分品种开始生产销售。40多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已由个别品种发展到系列化产品,研发和销售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研发(包括仿制)及市场营销上的成就令人瞩目。 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已有近百家(包括中药制剂生产厂家)。其中,原料药厂20多家,制剂厂和中药厂有60多家。迄今为止,我国抗肿瘤药物已发展到七大类160多个品种。世界卫生组织XX年4月公布的22个基本抗肿瘤药物,我国全部都可以生产。我国年产抗肿瘤药物30多吨,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等地。但产品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总体说来,抗肿瘤药物市场需求大于供应。 所以,了解患肿瘤病人家庭的抗肿瘤药品的消费情况和大众对抗肿瘤药品的态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细分的抗肿瘤用药情况;另一方面,有助于医药生产企

业和流通企业更好地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并进一步了解抗肿瘤药品的市场竞争情况,从而使企业能“对症下药”,把更多、更好的药品快速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本次调研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认识、了解和用药态度调查,来了解抗肿瘤药品市场的竞争状况和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需求喜好及对医药企业的期望。由此使恒瑞医药能很好的把握消费者的心态,掌握抗肿瘤用药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采取有力的、合理的措施来推广其主打产品——艾恒。 本次调研采取网络调研的方法,在网络上随机发放问卷,然后收集整理,进行资料的分析整理。问卷的设计根据正常的人们对药品的认知过程来排列问题。本次调研主要研究了抗肿瘤药的流通渠道、药品性质和消费者的主要购买依据三方面,这三方面可以从消费者角度反映出目前抗肿瘤药品市场的主要消费情况,如抗肿瘤药品通过哪些渠道流向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对肿瘤疾病的认识和用药态度,消费者认可的剂型是哪几种,而其中消费者的主要购药依据将是医药企业最为关注的。下面从具体的调研数据方面逐一分析。 一、从渠道方面分析。对于抗肿瘤用药,绝大多数消费者是到药店和医院购买,两者比例之和达95、2%,其中到药店购买的家庭为58、7%,去医院的为36、5%;而通过其他渠道购买的极少。为什么居民选择到药店的比较多,而到医院的

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C)和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CCSC )的区别 CCSC是周期特异性药物,特异性地杀伤处于特定时相的肿瘤细胞,需等肿瘤细胞处于对应时相才有效,故应慢滴。 2.化疗药物给药剂量按体表面积计算(文生氏公式) 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128×体重(kg)-0.1529 工作中计算体表面积:以身高1.6m,体重60公斤,体表面积为1.6m2,做调整 3.肿瘤病人治疗后,无复发,生存率≥5年,算治愈 4.联合化疗方案药物成原则 a.两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组成 b.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不同时相的周期特异性药物配合 c.各药的毒性不相重复 d.一般3~4个药物最好,临床上一般2-3个药合用,4个药合用一般用于复发的肿瘤患者或者难治性的血液病患者, 5.化疗药物的器官毒性 ADR(多柔比星,阿霉素):心脏毒性 BLM(博来霉素):肺纤维化 DDP(顺铂):肾毒性 L-OHP(奥沙利铂)、VCR(长春新碱)、PTX(紫杉醇):神经毒性 BCNU(卡莫司汀):肝毒性 6.化疗分为 a.诱导化疗:又称新辅助化疗,实施局部治疗方法(如手术或放疗)前所做的全身化疗,目的是使肿块缩小、及早杀灭看不见的转移细胞,以利于后续的手术、放疗等治疗。对于早期和晚期肿瘤患者不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方法。 b.辅助化疗:手术治疗和放疗的后,杀灭手术无法清除的微小病灶,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

c.姑息化疗:对于手术后复发、转移或就诊时不能切除的肿瘤病人,目的并不是彻底地消灭肿瘤,而在于能够平稳地控制肿瘤的进展,缓解患者的痛苦,延长其生命。这时的化疗称作“姑息化疗”。 7.常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S 期特异性药物: 抗叶酸类:甲氨蝶呤(MTX ,胸腺嘧啶、嘌呤)、培美曲塞(PEM ,胸腺 嘧啶、嘌呤,)、雷替曲塞(胸腺嘧啶)、六甲蜜胺(嘧啶) 抗嘧啶类:氟尿嘧啶(5-FU )、卡培他滨(CAPE ,希罗达,5-FU 前体药)、 替加氟(FT207,5-FU 衍生物)、替吉奥(替加氟+吉美嘧啶 +奥替拉西钾)、优福定(替加氟+尿嘧啶)、卡莫氟(HCFU , 5-FU 衍生物)、 阿糖胞苷(Ara-c )、吉西他滨(GEM ,作用机制同Ara-c)、 安西他滨(Ara-c 衍生物) 抗嘌呤类:6-巯嘌呤(6-MP )、硫唑嘌呤(体内转化6-巯嘌呤起作用)、 氟达拉滨(Ara-A ,阿糖腺苷类似物,抗病毒类)、硫鸟嘌呤 (6-TG )、喷他司丁(DCF ,新的抗代谢药,本品是从链霉素 菌中分离得的抗生素) 干扰嘌呤和嘧啶合成 :羟基脲(HU) 拓扑异构酶I :喜树碱类,羟喜树碱(HCPT ),伊立替康(CPT-11)、 拓扑替康 拓扑异构酶II :依托泊苷(VP-16)、替尼泊苷(VM-26) M 期特异性药物:长春碱类:长春碱(VLB )、长春新碱(VCR )、长春瑞滨(NVB )、 长春地辛(VDS ) 紫杉类:紫杉醇(PTX )、多西他赛(DOC ) G 1期特异性药物:L-ASP (L-门冬酰胺酶),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G 2期特异性药物:博来霉素(BLM ,国外)、平阳霉素 (PYM ,国内,与BLM 成 分相近) 影响蛋白质功能与合成的药 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高三尖杉酯碱 抗代谢类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临床试验合同签订发布版

临床研究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SOP-CTC-CX-033-03 临床试验合同签订的SOP 拟订人:许然审核人:曹烨批准人:洪明晃 拟订日期:2014-12-04 审核日期:2014-11-26 批准日期:2014-11-26 版本号:03 公布日期:2014-11-26 生效日期:2014-12-09 I 目的:规范临床试验合同签订流程 II 范围:使用本机构临床试验 III 规程: 1.合同的拟定 1.1合同由申办者或CRO与PI初步拟定; 1.2合同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有:协议条款、保密责任、文章发表及知 识产权、临床试验实施要求、研究的预计进行时间和入组例数、研究物资 供应、保险、由试验所致损害的相关赔偿、研究经费预算及支付方式等。 2.研究经费预算 2.1受试者费用:按照研究方案和协议的有关规定应用于受试者的相关费 用,包括检查费、药费、住院费、交通补贴、营养补贴等。与申办者或公 司协商,一般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如有其它原因无法按此结算,具体支 付金额由研究者按各病种特点,估算受试者通常可完成的疗程数,根据方 案要求预计可能发生的相关费用。 2.2试验观察费:用于支付研究人员的劳务费、刻盘、阅片、标本制作等、 医院管理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费等。 2.3药物管理费:用于试验药房设备设施的保养、折旧及药物配置劳务费 等。 2.4 CRC费:用于聘请院内或院外CRC。 2.5 I期实验室相关费用:主要用于实验室耗材的购买、仪器设施的保养 及折旧;采血费、营养补贴、交通补助等。

临床研究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SOP-CTC-CX-033-03 2.6数据管理及统计费:主要用于统计方案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输入 与处理、统计等;以及硬件设备及软件的配备和更新等。 2.7合同税费:收费标准按国家税务标准。 3.合同的审核 3.1 PI(可授权研究医生或研究助理)对合同条款及经费进行审核(审核 要点参考附件2、3),如为CRC聘用合同,则按附件4要求审核。 3.2经PI签字确认后的合同、附件1、附件3及附件4(如适用),交经 费管理小组审核。 3.3机构办公室秘书对递交的合同进行形式审查,后交予办公室主任安排 主审人员进行复核。 3.4经费管理小组会议对需上会讨论的合同进行审核讨论,讨论的结论有: (1)通过;(2)修改后送主审员审核;(3)修改后送组长审核;(4) 需重新送小组讨论;(5)不通过。 3.5快速审批:合同如符合以下内容,可由机构办公室秘书初步审阅,机 构办公室主任审核确认后,提交经费管理小组组长在附件1上填写审核意 见并签字: 3.5.1与申办方、SMO公司签订CRC服务协议,基本内容符合经费管理小组讨 论并同意的版本,有异议或特殊情况应上会; 3.5.2补充协议:根据方案、知情同意书等修订,而相应增加相关费用; 3.5.3补充协议:申办方提供办公用品、设备等物资; 3.5.4补充协议:与经费无直接关系,对我院及受试者的条款无利益损害、无 歧义; 3.5.5补充协议:临床试验协议法律关系主体转让合同; 3.5.6补充协议:牵头费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精选 引导语:如果你们还不知道医药市场调研报告怎么写。下面为大家带来医药市场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一:恶性肿瘤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尽管人类经过了近百年的努力,在恶性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全世界每年仍.900万新发癌症患者,每年.500万人死于癌症。我国是一个癌症多发性国家,现.260万癌症患者、每年新发病患者180万、死亡人数140万。癌症仍然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头号杀手。开发研究生产疗效好、广谱性强、副作用小的抗癌药物仍然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上世纪60年代初期已.部分品种开始生产销售。40多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已由个别品种发展到系列化产品,研发和销售也.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研发(包括仿制)及市场营销上的成就令人瞩目。 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已.近百家(包括中药制剂生产厂家)。其中,原料药厂20多家,制剂厂和中药厂.60多家。迄今为止,我国抗肿瘤药物已发展到七大类160多个品种。世界卫生组织XX年4月公布的22个基本抗肿瘤药物,我国全部都可以生产。我国年产抗肿瘤药物30多吨,生产

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等地。但产品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总体说来,抗肿瘤药物市场需求大于供应。 所以,了解患肿瘤病人家庭的抗肿瘤药品的消费情况和大众对抗肿瘤药品的态度,一方面,.助于企业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细分的抗肿瘤用药情况;另一方面,.助于医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更好地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并进一步了解抗肿瘤药品的市场竞争情况,从而使企业能“对症下药”,把更多、更好的药品快速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本次调研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认识、了解和用药态度调查,来了解抗肿瘤药品市场的竞争状况和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需求喜好及对医药企业的期望。由此使恒瑞医药能很好的把握消费者的心态,掌握抗肿瘤用药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采取.力的、合理的措施来推广其主打产品——艾恒。 本次调研采取络调研的方法,在络上随机发放问卷,然后收集整理,进行资料的分析整理。问卷的设计根据正常的人们对药品的认知过程来排列问题。本次调研主要研究了抗肿瘤药的流通渠道、药品性质和消费者的主要购买依据三方面,这三方面可以从消费者角度反映出目前抗肿瘤药品市场的主要消费情况,如抗肿瘤药品通过哪些渠道流向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对肿瘤疾病的认识和用药态度,消费者认可的剂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1.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来源分: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抗肿瘤抗生素、抗肿瘤植物药、激素和杂类。 2.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分: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芗、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和其他。 3.根据药物作用的周期或时相特异性分: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细胞周期(时相)特异性药物。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危险的疾病之一,肿瘤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的原则,化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作用于肿瘤发生和转移的不同环节和新靶点。按照抗肿瘤药物的传统分类和研究进展,将抗肿瘤药物分为细胞毒药物;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其他抗肿瘤药物,包括生物反应调节剂和新型分子靶向药物等;抗肿瘤辅助用药。 一、细胞毒药物 1.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氮芥烷化剂类的代表药物,高度活泼,在中性或弱碱条件下迅速与多种有机物质的亲核基团结合,作用强但缺乏选择性。进入血中后水解或与细胞的某些成分结合,在血中停留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作用短暂而迅速。G1期及M期细胞对氮芥的作用最敏感,大剂量时对各周期的细胞和非增殖细胞均有杀伤作用。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及癌性胸膜、心包及腹腔积液。目前已很少用于其他肿瘤。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注射于血管外可引起溃疡。 环磷酰胺周期非特异性药,作用机制与氮芥相同。在体外无活性,主要通过肝p450酶水解成醛磷酰胺再形成磷酰胺氮芥发挥作用。抗瘤谱广,对白血病和实体瘤都有效。环磷酰胺口服后易被吸收,约1小时后血浆浓度达最高峰,在体内t1/2 4—6小时,约50%由肾脏排出,对泌尿道有毒性。大部分不能透过血脑屏障。环磷酰胺临床广泛应用,对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均有效,

临床试验协议内容相关注意事项 一、合同条款 (一)主协议 1.需要在协议中有如下条款:如双方产生纠纷,将本着友好合作的精神协商解决,如协商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提交所在地在北京的仲裁机构或法院判决。 2.申办方给患者购买了何种试验保险,需详细写入协议。 3.涉及知识产权以及论文发表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保密期限等请申办方与PI 协商并经PI审核后再拟定协议。 4.涉及本院的名称,请一概使用“北京肿瘤医院”。机构全称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5.预计入组人数以及试验预计时间需要在协议中写明。竞争入组的试验也需要写预计的人数,按照实际入组例数计算费用。如试验启动后,实际入组人数远大于预计(原则上超出五分之一预计例数),则需要递交增补协议。 6.试验完结档案保存: 1)药物临床试验按照GCP法规机构免费保存至结束后5年(从归档日期算 起),医疗器械类临床试验(1,2类)免费保存至结束后10年,体外诊断类试验保存至结束后5年。 2)到期前三个月内,申办方需要主动与机构联系,并商讨后续保存事宜。 3)如果申办方需要继续由机构保存,按照机构当时的收费标准收取(目前收 费标准是1万元/每年)。如果申办方自行联系第三方也可以由机构打包好直接转移给第三方。 4)如申办方未与机构联系,超过1年的,按照年收费缴费后可以取走,否 则视为默认机构有权自行处理资料。 5)请留下可靠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必须是申办方,不可是CRO公司代表。 姓名,手机,邮箱,职务,地址等。 7.协议原件份数,机构1份,科室1份,其他可根据申办方要求增加,原则上根据签名数来确定。 8.签名栏原为甲乙两方分两列对应。一列为申办方全称以及签字/时间栏。 对应我方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签字/时间栏。在机构签字处下方为主要研究者签字/时间栏。

XX中药保护延长保护期的临床试验研究委托合同 甲方: 乙方: XXX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为合法的药品生产企业。X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为合法的药品临床试验验证代理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就甲方委托乙方完成XXXX 中药保护延长保护期的临床试验研究、临床试验组织,临床试验资料完善整理、临床试验总结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在真实、充分表达意愿的基础上,达成以下协议,并由双方共同恪守。 一、双方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责任和义务: 1、在本合同签订后一周内,向乙方提供开展临床试验工作必须提供的甲方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GMP证书、药品批件、质量标准、药品说明书、产品物价单、药品检验报告共8个文件,并保证以上资料的真实性,且符合国家中保审评要求。 2、根据临床试验方案向乙方(按照方案规定数量)无偿提供合格的临床试验用药品 3、按合同规定的付款方式,向乙方支付研究经费。 4、根据临床试验进度,甲方定期向乙方派出监察员监察临床相关工作。 5、甲方保存抗感胶囊中药保护延长保护期的临床研究相关资料以及临床研究所有的合法文件和原始记录。 (二)乙方责任和义务: 根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保护品种首保和续保的有关规定,在规定的临床试验期限内完成临床试验的组织、协调、监查、数据管理与统计、提交临床研究资料等临床研究工作;完成该品种临床试验相对应的适应症和病例数并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该品种续保的有关临床研究的要求。具体如下: 1、向甲方提供乙方相应的合法资质,包括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及税务登记证(盖乙方鲜章)。

2017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报告目录 第一章抗肿瘤药的相关概述 第一节、肿瘤的介绍 一、肿瘤的概念 二、肿瘤的分类 三、肿瘤的类型 四、常见肿瘤的治疗方式 第二节、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一、抗肿瘤药物分类方法 二、细胞毒药物 三、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 四、其他抗肿瘤药物

五、抗肿瘤辅助用药 第三节、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演变 一、抗肿瘤药物发展历程 二、化疗与分子靶向治疗 第二章2014-2016年国际抗肿瘤药物市场发展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与结构 一、市场规模分析 二、区域市场格局 三、市场结构分析 第二节、2014-2016年全球抗肿瘤药物产品竞争与价格 一、产品竞争格局 二、热门药品分析 三、药品市场价格 第三章2014-2016年国际抗肿瘤疗法及药物研发动态第一节、2014-2016年国际抗肿瘤疗法研究进展 一、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法 二、肿瘤免疫疗法新突破

三、新型治疗机制进展 第二节、2014-2016年国际肿瘤疫苗研究进展 一、肿瘤疫苗的概述 二、肿瘤疫苗发展进程 三、主要代表性癌症疫苗 四、新型抗肾细胞癌疫苗 五、新型靶向性癌症疫苗 第三节、2014-2016年国际抗肿瘤药物研发动态 一、FDA审批情况 二、研发创新特征 三、靶向治疗药物 四、新型抗癌药物 第四章2014-2016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发展概况第一节、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发展环境 一、经济环境分析 二、政策环境分析 三、需求环境分析

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发展概况 作者:韩学亮201100260102 摘要 奈达铂、奥沙利铂等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具有抗癌谱广、活性强、不良反应低、与顺铂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此外,尚处于临床研究中的亲脂性铂配合物、多核铂配合物等新型铂类化合物,也显示出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优势。该文对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历程、作用机制和一些具体药物进行了综述。 关键字 铂类抗肿瘤药物、卡铂、顺铂、奥沙利铂、作用机制 引言 铂族金属包括铂、铑、铱、锇、钌6个元素,它们具有许多独特和卓越的理化性质,一直在高新技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铂配合物,在肿瘤的治疗方面以其显著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许多肿瘤联合用药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铂类药物的研究最早兴起于40年前,1967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Roserlberg和Camp首次发现顺铂具有抗癌症活性。这一发现迅速引起了肿瘤界的广泛兴趣,之后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成为热点,随着一个个有历史意义的试验结果的公布,肿瘤化疗疗效有了大幅的飞跃。1995年WHO对上百种抗肿瘤药物进行排名,顺铂在疗效及市场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位于第二位。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所有的化疗方案中的有70%~80%以铂为主或有铂类药物参加配伍。同时,铂类金属药物也是当前抗肿瘤药物最为活跃的研究开发领域之一,新的铂

类抗肿瘤药奥沙利铂、乐铂等已相继推出。铂类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也有了进一步了解。目前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沙铂和4-NDDP等已进入临床试验[1]。 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顺铂具有抗肿瘤活性以来,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和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迄今为止,人们大约已合成了数千种铂类化合物,但作为抗肿瘤药物投入临床的仅30种左右,其中20 多种因抗肿瘤活性弱或毒性过强而被淘汰[2]。 1 铂类抗肿瘤药物发展历程 在过去的30余年里,人们对几千个新的铂类化合物进行了筛选,其中有几十个化合物进入了临床研究,目前已上市的铂类抗肿瘤药物有4个品种,其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1.1 第1代铂类抗肿瘤药物 顺铂是顺二氯二氨合铂(Ⅱ)的简称,缩写为DDP或CDDP(Ⅱ)。1979年首次在美国上市,是第一个上市的铂类抗肿瘤药物,目前已被收录入中、美、英等国的药典。顺铂对睾丸癌和卵巢癌的疗效明显,也可以用来治疗膀胱、颈部、头部、食管的肿瘤以及小细胞肺癌,还可与博来霉素、阿霉素及5-氟尿嘧啶配伍进行联合用药。顺铂抗癌谱广、作用强、活性高,易与其他抗肿瘤药配伍,因其交叉耐药性少而有利于联合用药,但其严重的毒副反应(包括肾毒性、胃肠道毒性、耳毒性及神经毒性)及低溶解性、耐药性限制了临床的大剂量和长期使用。 1995年WHO对上百种治癌药物进行排名,顺铂的综合评价(疗效、市场等)名列前茅,列第2位。另据统计,在我国以顺铂为主或有顺铂参与配伍的化疗方案占所有化疗方案的70%~80%。顺铂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含铂类化疗方案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亦是小细胞肺癌的主要组方之一。顺铂是头颈癌单药有效率最高的药物之一;顺铂加五氟尿嘧啶(5-FU)是头颈癌化疗的标准方案之一,联合紫杉醇、吉西他滨亦是非常有前景的头颈癌化疗方案。顺铂及卡铂一直是治疗睾丸癌(尤其是非精原细胞性)、卵巢癌的主要治疗药物。顺铂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是侵袭性膀胱癌、骨肉瘤、食管癌、胃癌等的标准化疗方案。 早期的顺铂合成是以K2PtCl4为原料与氨水反应得到,但因重现性差且含有大量的杂质被放弃。目前顺铂合成(收率为80%)以K2PtCl4为起始原料,通过下面三个步骤来实现: (1)加入KI ,转化成K2 PtI4,与氨水反应,制备出相应cis-[Pt(II)I2(NH3)2]中间体。(2)中间体与AgNO3 (或Ag2SO4/Ag2O)反应,过滤分离AgI得到cis-[Pt(NH3)2(H2O)2 ]2 +母液。(3)母液与KCl反应,制得顺铂[3]。

医药市场调查报告推荐 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上普遍认可与采用的管理模式。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医药市场调查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恶性肿瘤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尽管人类经过了近百年的努力,在恶性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全世界每年仍有900万新发癌症患者,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癌症。我国是一个癌症多发性国家,现有260万癌症患者、每年新发病患者180万、死亡人数140万。癌症仍然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头号杀手。开发研究生产疗效好、广谱性强、副作用小的抗癌药物仍然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上世纪60年代初期已有部分品种开始生产销售。40多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已由个别品种发展到系列化产品,研发和销售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研发及市场营销上的成就令人瞩目。 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已有近百家。其中,原料药厂20多家,制剂厂和中药厂有60多家。迄今为止,我国抗肿瘤药物已发展到七大类160多个品种。世界卫生组织XX年4月公布的22个基本抗肿瘤药物,我国全部都可以生产。我国年产抗肿瘤药物30多吨,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等地。但产品仍不能满足日益

增长的临床需求。总体说来,抗肿瘤药物市场需求大于供应。 所以,了解患肿瘤病人家庭的抗肿瘤药品的消费情况和大众对抗肿瘤药品的态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细分的抗肿瘤用药情况;另一方面,有助于医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更好地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并进一步了解抗肿瘤药品的市场竞争情况,从而使企业能“对症下药”,把更多、更好的药品快速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本次调研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认识、了解和用药态度调查,来了解抗肿瘤药品市场的竞争状况和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需求喜好及对医药企业的期望。由此使恒瑞医药能很好的把握消费者的心态,掌握抗肿瘤用药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采取有力的、合理的措施来推广其主打产品——艾恒。 本次调研采取网络调研的方法,在网络上随机发放问卷,然后收集整理,进行资料的分析整理。问卷的设计根据正常的人们对药品的认知过程来排列问题。本次调研主要研究了抗肿瘤药的流通渠道、药品性质和消费者的主要购买依据三方面,这三方面可以从消费者角度反映出目前抗肿瘤药品市场的主要消费情况,如抗肿瘤药品通过哪些渠道流向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对肿瘤疾病的认识和用药态度,消费者认可的剂型是哪几种,而其中消费者的主要购药依据将是医药企业最为关注的。下面从具体的调研数据方面逐一分析。

单抗类抗肿瘤药物概述 单抗类抗肿瘤药物单抗类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为当机 体受抗原刺激时,抗原分子上的许多决定簇分别激活各个具有不同基因的B 淋巴细胞。 被激活的B 细胞分裂增殖形成效应B 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 细胞,大量的浆细胞克隆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体液中。如果能选出一个制造一种专一抗体的浆细胞进行培养,就可得到由单细胞经分裂增殖而形成细胞群,即单克隆。 单克隆细胞将合成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以其高特异性、有效性和低毒性,可以准确地攻击靶分子, 且毒副作用较低,已成为一类重要的抗肿 瘤药物。单克隆抗体抗肿瘤机制包括:免疫介导的效应功能,包括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ADCC)和补体依 赖性细胞毒性反应(CDC)。单抗与肿瘤细胞靶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其Fc段可以与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 效应免疫细胞表面的Fc受体(FcR)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发挥效应功能。NK细胞通过释放细胞毒性颗粒(穿孔素和颗粒酶)导致靶细胞的凋亡;释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抑制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 巨噬细胞可以吞噬肿瘤细胞,有释放蛋白酶、活性氧和细胞

因子等加强ADCC作用。此外,一些偶联抗体通过连接细胞毒化合物或放射性物质来杀伤肿瘤细胞,如TDM1(trastuzumab emtansine)、Zevalin等。1997-2013年FDA 和CFDA批准的抗肿瘤单抗类药物列表如图15。图15:1997-2013年FDA和CFDA批准的抗肿瘤单抗类药物(点开大图观看更清晰?)截至目前,全球上市的单克隆抗体共51个,其中鼠源单克隆4个、嵌合抗体7个、人源化单克隆抗体23个、全人单克隆抗体17个。单抗药物中,抗肿瘤药物占了一半左右。截至目前,中国上市的抗肿瘤单抗类药物共有7个,其中进口4个,国产3个,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个单克隆抗体类抗肿瘤药物为百泰药业治疗鼻咽癌的药物尼妥珠单抗(泰欣生)2008年4月被正式批准联合放疗治疗EGFR表达阳性的Ⅲ/Ⅳ期鼻咽癌(比埃克替尼早了3年),这是全球第一个以EGFR为靶点的人源化单抗药物。2015年,中国国内单抗药物销售额约为72亿元人民币,其中肿瘤药占了80%,约为57亿元,同比约占全球抗药市场的1.13%。对比小分子靶向药物,2014年国内22重点城市样本医院靶向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市场为13.21亿元,根据2015年样本医院全年靶向小分子药物购入金额为14.92亿元,占全球市场的1.34%。 从全球市场上看,2015年靶向抗肿瘤药物TOP10中有6个是单抗,前3名全是单抗,且销售额差距明显,前3名2015

全球药品市场分析 全球领先的医药市场咨询公司IMS Health于3月20日公布的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药品市场销售额达到6430亿美元,按恒定汇率计算,较上年增长7个百分点,略高于上年6.8%的增长率。从1999~2006年的总体趋势看,虽然全球药品销售额逐年增长,2006年也再创历史新高,但增长率已经趋缓,增长率最高位出现在1999年,为14.5%,以后逐年减缓,最低位为2005年的6.8%。 2006年,人口的老龄化、强劲的经济增长以及创新药物的上市依然是拉动全球药物市场的“三驾马车”。 受到联邦医疗保险处方药物计划(Medicare Part prescription D)所致的药品处方量增长推动,美国药品市场增长8.3个百分点。在创新药物的助推下,抗肿瘤药市场在2006年猛增20.5个百分点,成为各大治疗类别中增长最强劲者,也是全球药品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我们仍然看到市场的增长力量正在从成熟市场向成长中的市场转移,从基本治疗类别向生物技术类和专科医生驱动型治疗类别转移。”IMS高级副总裁Murray Aitken指出,“抗肿瘤药和

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的增长证明了这两类药物在满足患者尚未得到填补的治疗需求中的价值,为市场的增长带来了巨大机会。” 1999~2006全球经济增长和正在萌发、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也推动了该国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 纵览全球,如今,药品市场总增长中的27%来自人均国民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低于2万美元的国家,而这一数字在2001年时仅有13%。 血脂调节药依然当先抗肿瘤药高速增长 虽然美国默克公司的辛伐他汀(simvastatin,舒降之,Zocor)和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的普伐他汀(pravastatin,普拉固,Pravachol)两大热销降血脂药在主要市场失去专利保护,但是血脂调节药仍然以352亿美元位居治疗类别榜首,占全球市场5.8%的分额。在市场增长速度上,血脂调节药已经趋于缓慢,其销售额仅较上年增长7.5%,略高于整体市场的增长率,但低于前十大治疗类别10.7%的平均增长率。在未来,本类药物的市场需求量仍将放大,其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受到创新药物市场增长的推动,其中包括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eca)的罗苏伐他汀(rosuvastatin,Crestor)和先灵葆雅与默克公司(Merck)共同推广的辛伐他汀+依泽替M贝的复方片剂〔simvastatin+ezetimibe,Vytorin〕;二是美国市场上Medicare Part D中患者对血脂调节药的需求上升。

传统抗肿瘤药物依然活跃 作者:hujy 终端市场来源:医药经济报点击数:76 更新时间:2009-6-30 [关键词]:紫杉醇,艾素,泰索帝,氟脲嘧啶,阿糖胞苷,甲氨喋呤 健康网讯: 2008年,全国抗肿瘤药物销售额达到58.45亿元,比2007年猛增67%,而2003~2008年,抗肿瘤药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亦达到42.7%,抗肿瘤药物成为国内医院用药增速最快的类别 根据卫生部肿瘤防治办公室提供的相关数据,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致死疾病(城镇居民第一大致死疾病)。数据称,我国男、女性恶性肿瘤新发病率分别为130.3~305.4/ 10万人和39.5~248.7/10万人,发病率逐年上升,肺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有550万新发癌症病例,其中死亡人数将达到400万。 目前,肿瘤外科学、肿瘤放射治疗学、肿瘤化学治疗学构成了现代肿瘤治疗学的三大支柱,3种手段互有特点,互为补充。相对于手术和放疗,近年来,化疗的进展最为迅速,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已超过80只,并且每年都有多只新品上市,在临床需求和新品上市的共同推动下,医院抗肿瘤药物市场成为国内医院药物市场增速最快的类别。根据全国十六个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用药数据库统计,2008年,全国抗肿瘤药物销售额达到58.45亿元,比2007年猛增67%,而2003~2008年,抗肿瘤药物年均复合增长率亦达到了42.7%。 根据作用机理和药物来源等的不同,临床上一般将传统抗肿瘤药物分为烷化剂、抗代谢、植物碱、激素和抗生素5个主要类别。近年来,单抗类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推动了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发展,而且新型药物的增速远高于传统药物。但目前我国市场上新型药物占抗肿瘤药物的份额依旧较低,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依然是传统药物。

本文目录药品调研报告抗肿瘤药品消费市场调研报告农村药品两建设调研报告药品快速鉴别目的及应注意问题调研报告 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通行的药品管理办法,它是根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原则,依据品种、规格、适应症、计量及给药途径等的不同,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并作出相应的管理规定。其核心是加强处方药的管理,规范非处方药的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切实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年8月31日召开的全国第二次药品分类管理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自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药品零售企业不得经营包括麻醉药品等9类药品;药品零售企业必须做到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柜摆放,分类管理;处方药不得在大众媒体发布广告或变相发布广告等规定。然而,目前在医药未能彻底分开的体制下,药品零售市场除少数能做到真正凭处方销售外,多数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各种变通手段销售处方药,违背了合理用药的要求,对人民用药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本人在从事药品日常监管中,对药店的分类管理工作总结出如下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零售药店在对处方药的管理中所面临的困难 (一)处方短缺。由于医药分家未能真正实现,药品销售占医疗机构重要的收入,甚至部分医疗机构还存在以药养医的情况。因此,各医院都制定了严格的防止处方外流的管理办法。如采用将划价窗口与收费窗口合并、普遍使用商品名、处方中使用代码等措施,使患者只能在该院取药,真正能流入药店的处方微乎其微,严重影响药店处方药销售量。 (二)遍布各街道、乡镇(林场所)的个体诊所对外销售药品对零售药店造成一定的冲击。目前我市除34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外,尚有个体诊所、乡村卫生站等医疗机构1700多家,这些机构多数存在明里暗里卖药的行为,这种违法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在监督检查中取证困难,使其逃避相应的行政处罚,直接给药店造成竞争。 (三)处方真实性审查困难。处方是执业医师为某一特定患者医疗、预防或其他需要而开写的药方,是医疗和配药之间的重要书面文件,也是医师和药师之间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是具有法定性、技术性和规范性的文书。然而,在处方真实性的审查方面,驻店药师无法判断顾客提供的处方是否是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所开具。 二、药品零售企业在处方药销售中常见的违法违规行为 (一)驻店药师不能在职在岗。一些药店为了节省人员费用或其他原因,在通过认证后,擅自解聘从业人员,致使一些重要岗位的人员缺岗,在岗人员资质达不到经营处方药的规定要求,造成处方未经审核、处方药不凭医师处方即销售的状况。 (二)无处方销售处方药。处方药一般占药店营业收入70%以上,一些药店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视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只要顾客需要,他们就毫无顾及的销售。有的药店为了应付检查,对销售出的处方药进行集中补处方,伪造处方药销售纪录,由药店工作人员或其它人员冒充签名,为监督检查带来很大难度。 (三)药品分类陈列混乱。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分类摆放上,由于一些药店从业人员对药品与保健食品、药品与医疗器械的概念理解不清,或者由于对药品分类管理重要性的认

国内外抗肿瘤药物市场分析 1 肿瘤类疾病流行病学情况分析 1.1 全球肿瘤类疾病流行病学情况分析 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疾病。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据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度数据,1996年全球58亿人口中因癌症死亡的有630万人,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2%,其中近60%为肺癌、胃癌、乳腺癌、结肠直肠癌、口腔癌、肝癌、宫颈癌及食管癌,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从1996年以来全球每年新确诊的肿瘤患者均在1030万以上,到1999年底全球肿瘤患者总数已逾400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报道,世界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比 1990年上升了22%,今后 20年还将上升大约50%。近年来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胃癌发病率略有下降,但癌症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西方发达国家(以美、英、德、法、意等为代表)较易发的癌症类型依次为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和卵巢癌。 2002年6月30日至7月5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的第18届国际抗癌症联盟大会(UICC)上,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表示全球每年癌症新发病例超过1000万人,其中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是肺癌,每年新增患者人数为120万;其次是乳腺癌,每年新增患者大约100万;随后依次是肠癌94万、胃癌87万、肝癌56万、宫颈癌47万、食道癌41万等。癌症死亡人数超过600万,占世界死亡总人数的12%。国际抗癌联盟预测,按目前的发展速度,如不采取措施,到2020年,全球癌症的新发病例将从2000年的1000万人增至1570万人。至2010年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十大疾病当中,有两种是肿瘤类疾病,即肺癌(和支气管癌)和结直肠癌。 1.2 我国肿瘤类疾病流行病学情况分析 1.2.1我国肿瘤疾病发病率分析 据我国卫生部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肿瘤发病率已上升为127例/10万人。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60~170万人,总数估计在450万人左右。我国的肿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人口老龄化、吸烟人群的扩大、生活方式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是导致瘤谱改变和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1.2.1.1我国城乡地区居民肿瘤患病率分析 据卫生部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统计:2003年我国居民恶性肿瘤患病率为1.3‰,良性肿瘤患病率为0.8‰。按2003年全国总人口12.9亿人计算,2003年我国恶性肿瘤患者约有167.7万人左右,良性肿瘤患者约有103.2万人左右,两者合计约有270.9万人左右的肿瘤病患者。 图1:我国城乡居民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患病率(‰)

- 近年我国肿瘤药物相关政策及市场分析近年我国肿瘤药物相关政策及市场分析上月底,国务院 目录 一、我国肿瘤药物市场背景 (2) 二、肿瘤药物相关政策 (3) 1.零关税+增值税下调 (3) 2.国家谈判入医保 (4) 三、我国肿瘤药物总体情况分析 (4) 1.类别 (5) 2.价格 (6) 3.独家 (7) 四、国内未上市品种 (10) 五、专利保护即将到期品种 (12)

一、我国肿瘤药物市场背景 近年来,因为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加大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全球肿瘤疾病患病率逐年较快增长,我国也不例外。据2017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7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例,癌症死亡281万例。正因为如此,我国对于抗肿瘤药物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据了解,自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抗肿瘤药销售额的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2位数,大大高于其它药物的增长率。即使是近几年,在总体药品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抗肿瘤药依旧保持着高速增长。 (数据来源于网络) 但从癌症患者的药物治疗现状来看,该类药物价格普遍较高,尤其是进口肿瘤药物的可及性不高。救命药用不起,成为大部分普通收入患者家庭的苦恼。正因为如此,国家致力出台相关政策,旨在降低

药价,进一步降低国内患者,特别是癌症患者的负担,用药有了更多选择。 二、肿瘤药物相关政策 1.零关税+增值税下调 4月1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措施,其中,提到一点“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备受业内关注。会上决定,从2018年5月1日起,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使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 4月27日,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抗癌药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宣布自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销售和批发、零售抗癌药品,可选择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同时,对进口抗癌药品,减按3%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该通知还附上第一批抗癌药品清单,包含了103个抗癌药品制剂与51个抗癌原料药。 据了解,在今年5月1日前,中国进口药品,包括进口抗癌药物最惠国税率为2%—4%,而进入销售则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再征17%的增值税。此次两项政策的相继出台,对于相关药物的税费下调幅度还是比较大的,其目的是为了减轻医疗负担,提高抗癌药物等救命药物的可及率。所以新出台的系列举措中,将“零关税”与“较大幅度降低增值税”结合起来,以真正实现惠民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