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符号大全总结

化学符号大全总结
化学符号大全总结

化学符号大全

说明:将符号复制、粘贴到需要得文档就可。

一、数字顺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二、罗马数字: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IX

三、物理量:

焓 ?H 平均值 -M

平均摩尔质量 -r M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r

A 摩尔质量 M ()

相对分子质量 M r 相对原子质量 A r 速率v 计量系数ν 密度 ρ 转化率 α

体积分数 ? 物质的量分数 x 质量分数 w ()

四、常见符号

黑点 ● " ′ ° 加热 △ ℃ ≥ ≤ > < 比号 : ÷ × 单键 — 双键= 三键 ≡

五、希腊字母

φ σ ρ π v μ λ ε ? δ γ β α

六、上下标

七、转移电子 2 = MnCl 2+Cl 2↑+2H 2O 2e -

22+Cl 2↑+2H 2O

2e -

22↑+2H 2O 得2e -

,升2价,被还原

八、反应符号: △

电解

催化剂

2

2

点燃

高温

放电

电解

Cu

催化剂

催化剂

浓硫酸

浓硫酸

浓硫酸

140 ℃

浓硫酸170 ℃

乙醇

一定条件

高温

催化剂

高温、高压催化剂

充电

放电

+

OH -

九、其它反应符号

常温

沸水

400℃~50025

2

电解

1000 ℃ Na 3AlF 6

点燃或光照

微热

微热或不加热

浓硫酸

NaOH

平衡时

常温

灼烧 沸水 熔融 高温煅烧 灼热的Cu

水浴加热

微生物

光合作用

水化 酸化 稀盐酸 盐酸酸化 硝酸酸化 浓硝酸 澄清石灰水

石灰乳

稀氨水 NaOH 溶液 Br 2的CCl 4溶液 AgNO 3溶液 Na 2SO 3 氯水

Fe 、水 稀H 2SO 4

NaOH

Cu(OH)2

OH - H HCl

NaOH

O 2

Cl 2

I 2水

H 2O

Cl -

Br -

I -

S

Ⅰ Ⅱ

常温

沸水

浓硫酸

催化剂

V 2O 5

催化剂

T 1T 2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打印版)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 2Cu + O2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 4Al + 3O2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2H2 + O2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2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2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 + O2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 C 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Mn O2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 + CO2↑ 18-1. 双氧水(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Mn O22H2O + 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 C + 2CuO 高温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 3C + 2Fe2O3高温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2C + Fe3O4高温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 CuO 加热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4CO + Fe3O4高温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 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 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 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 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 Zn + 2HCl=== ZnCl2 + H2↑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想要学好初中物理,熟记物理公式是前提。下面是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包括初中物理力学公式、热学公式、电学公式以及一些常用的物理量: 力学部分 一、速度公式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二、密度公式 (ρ水=1.0×103 kg/ 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v水<v冰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三、重力公式 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 F1 /F2=l2/l1

五、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 =102dm2 =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F (压力差法) (2)F浮=G-F (视重法) (3)F浮=G (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排水法)十、功的公式

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 十一、功率公式 P=W/tP=W/t=Fs/t=Fv(v=P/F) 十二、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 十三、总功公式 W总=FS(S=nh)W总=W有/ηW总=W有+W额W总=P总t 十四、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W总η=P有/ P总 (在滑轮组中η=G/Fn)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十五、热学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Δt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初中化学反应方程式汇总 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MnO22H2O+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 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高温 CaO +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大全)

天堂de 果冻专业贡献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 浓硫酸 170℃ 浓硫酸 140℃ △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2OH 10. CH 2 = CH 23—CH 2 Br 11. CH 2 = CH 2CH 3 12. nCH 2 = CH 2 ] n 13. nCH 22-CH=CH-CH 2] n 14. 2CH 23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 Br 222. + HO 2 +H 2O 23. + HO 3H+H 2O 24. + 3H 2O 26. 3CH ≡27. CH 3CH 228. CH 3CH 229. CH 3CH 22O 30.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 + H 2↑ 31. 2CH 3CH 2OH+O 2 2CH 3CHO + 2H 2O 32. CH 3CH 2OH CH 2 = CH 2↑+ H 2O 33.C 2H 5OH+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34. 2O 35. 2O -+H 3O + 23 37 38. CH 339. 2CH 340. CH 34 +2Ag ↓+3NH 3+H 2O 41CH 3CHO+2Cu(OH)2 CH 3COOH+Cu 2O ↓+2H 2O 42. 2CH 3COOH+2Na CH 3COONa+H 2↑ 43.2CH 3COOH+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 44. CH 3COOH+NaHCO 3 CH 3COONa+H 2O+CO 2↑ 45. CH 3COOH + NaOH CH 3COONa + H 2O 46. 2CH 3COOH + Cu(OH)2 (CH 3COO)2Cu + 2H 2O 47.CH 3COOH+CH 3CH 23COOCH 2CH 3 +H 2O 48. CH 3COOCH 2CH 3+NaOH CH 3COONa+ 2OH 49. nOHCH 2CH 22H 2O 50. C 6H 12O 6 (s) + 6O 2 (g) 6CO 2 (g) + 6H 2O (l) 51. C 6H 12O 6 2CH 3CH 2OH + 2CO 2 52. C 12H 22O 11+H 2O C 6H 12O 6+ 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53. C 12H 22O 11 + H 2O 2C 6H 12O 6 麦芽唐 葡萄糖 54. (C 6H 10O 5)n + nH 2O n C 6H 12O 6 淀粉 葡萄糖 55. (C 6H 10O 5)n + nH 2O n C 6H 12O 6 纤维素 葡萄糖 56.C 17H 33COO-CH 2 C 17H 35COO-CH 2 C 17H 33COO-CH +3H 2 C 17H 35COO-CH C 17H 33COO-CH 2 C 17H 352 57. C 17H 35COO-CH 2 CH 2-OH C 17H 35COO-CH +3NaOH COOH+ CH-OH C 17H 35COO-CH 2 58. CH 2OH COOH CH 2OH COOH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总结

1. 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 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 3.6×106焦耳。 3. 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 (A);t→秒)。 5. 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7.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8. 计算电功率公式: (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 I→安(A) 9. 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 ;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 I→安(A);R→欧

化学符号

①二元化合物。 一般先说后面的,再说前面的。 SO2 二氧化硫 HCl 氯化氢 Mg2N3 氮化镁 特例: 氮、磷、砷、锑、铋的氢化物:先说前面的。 PH3 磷化氢 NH3 氨(一般就这么叫) 水:一般就这么叫。 过氧化物: H2O2 过氧化氢 Na2O2 过氧化钠 ②酸。要自己背的。 HNO3 硝酸 HClO4 高氯酸 H3PO4 磷酸 HPO3 偏磷酸(一分子酸缩一分子水) H4SiO4 原硅酸 H2SiO3 硅酸(特例,习惯使然) H2SO4 硫酸 H2S2O7 焦硫酸(两分子酸缩一分子水) 其他的说在下面了。 ③盐。 中性盐:“某酸某”“某化某” NaCl 氯化钠 CuSO4 硫酸铜 酸式盐:“某酸氢某”“某氢化某” KHCO3 碳酸氢钾 NaHS 硫氢化钠 碱式盐:“碱式某化某”“碱式某酸某”(不能像一楼说的那么念) Cu2(OH)2CO3 碱式碳酸铜 Mg(OH)Cl 碱式氯化镁 特例:特殊情况主要出在酸根上。 不同价态:次、亚、高。 NaClO 次氯酸钠 NaClO2 亚氯酸钠 NaClO3 氯酸钠 NaClO4 高氯酸钠 KMnO4 高锰酸钾缩水:焦、重。 K2S2O7 焦硫酸钾 K2Cr2O7 重铬酸钾 有过氧键:过。 K2SO5 过一硫酸钾 K2S2O8 过二硫酸钾 硫取代氧:硫代。 Na2S2O3 硫代硫酸钠 其他:特殊称呼的原子团: CN(-) 氰根离子(KCN 氰化钾) SCN(-) 硫氰根离子(KSCN 硫氰化钾) N3(-) 叠氮根离子(Pb(N3)2 叠氮化铅)

最佳答案 一. 单质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常温下为固体的单质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元素符号的名称就是该单质的名称,例如碳—C、硫—S、磷—P、钠—Na、铜—Cu、镁—Mg、铁—Fe,但是碘为I2。 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元素符号的名称就是该单质的名称,也可在元素名称后加一个“气”字,例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其它气体的单质,一般用用元素符号和右下标2表示该元素的单质,用元素符号的名称加一个“气”字的方法来命名,例如氧气—O2、氢气—H2、氯气—Cl2、氮气—N2。 二. 氧化物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氧化物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左边,即“先读的后写,后读的先写”一般称为“氧化某”,例如“氧化铜”,后读“铜”,则先写铜的元素符号“Cu”,先读“氧”,则后写氧元素的符号“O”,故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反之,MgO的名称就是“氧化镁”,CaO 的名称就是“氧化钙”。 某些稍微复杂点的氧化物或者有多种化合价元素的氧化物,一般称为“几氧化(几)某”,即化学式中有几个氧原子就称为“几氧化”,另一种元素有几个原子就称为“几某”,例如Fe3O4称为“四氧化三铁”、P2O5称为“五氧化二磷”,若另一种元素原子数是1,则称为“几氧化某”,例如CO2称为“二氧化碳”、SO2称为“二氧化硫”、SO3称为“三氧化硫”。 说明:以上只是主要规则,某些物质还有特定的命名方法和规则,请对照表1—1记忆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名称和化学式。 三. 酸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中学化学要求掌握的无机酸的种类较少,请参考表1—1记住它们的化学式即可。 四. 碱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碱一般是金属的氢氧化物,书写化学式时,金属元素符号先写,氢氧根(OH)后写,读作“氢氧化某”,例如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又如Mg(OH)2的名称为氢氧化镁。 说明:NH3,名称为氨,也称氨气,因其溶于水而生成NH3.H2O(一水合氨),NH3.H2O 能电离产生OH-而使水溶液呈碱性,为了表1—1的简洁,故把NH3填在碱这一栏,但它并不是碱。 五.盐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无氧酸(例如盐酸)形成的盐,称为“氯化某”,例如NaCl称为氯化钠,注意FeCl2称为氯化亚铁,称为FeCl3氯化铁。

人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归类大全

一、反应类型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高温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2NaCl 15、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16、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二)、分解反应 17、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 + O2↑ 18、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 MnO2+ O2↑ 19、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 O2↑ 2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 + CO2↑ 21、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高温CaO + CO2↑ 22、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 + H2O + CO2↑ 23、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MnO2和△2KCl + 3O2↑ 24、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CuSO4 + 5H2O (三)、置换反应 25、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6、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7、镁和稀盐酸反应:Mg + 2HCl === MgCl2 + H2↑ 28、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Cu + H2O 29、木炭还原氧化铜:C + 2CuO 高温2Cu + CO2↑ 30、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H2 + CO 31、焦炭还原氧化铁:3C + 2Fe2O3 高温4Fe + 3CO2↑(四)、复分解反应 32、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 33、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 H2O 34、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 (OH)2 === CuCl2 + 2H2O 35、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 (OH)2 === CaCl2 + 2H2O 36、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37、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38、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2NaOH === Na2SO4+ 2H2O 39、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40、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

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红色为重点): 一、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主要是金属、非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其次是CO 燃烧;C 和CO 2反应;CO 2、CaO 和水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 ==== Fe 3O 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2CuO 4. 铝在空气中被氧化4Al + 3O 2 ==== 2Al 2O 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 2H 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 2 ===== 2P 2O 5 7. 碳的充分燃烧 C + O 2 ====== CO 2 8. 碳的不充分燃烧 2C + O 2=====2CO 9. 一氧化碳的燃烧2CO + O 2 ===== 2CO 2 10. 焦炭还原二氧化碳 C+CO 2=====2CO 10.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 2===== SO 2 11.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 2 + H 2O === H 2CO 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 2O === Ca(OH)2 (反应放热) 二、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1.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O ====== 2H 2↑+ O 2 ↑ 2. 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2 H 2O 2 ==== 2H 2O+ O 2 ↑ 3. 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4.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CO 3 === H 2O + CO 2↑ 5.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 ====== CaO + CO 2↑ 三、置换反应:有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主要为: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金属与酸溶液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1. 氢气还原氧化铜:H 2 + CuO ===== Cu + H 2O 2.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 2Cu + CO 2↑ 3. 碳还原氧化铁:3C+ 2Fe 2O 3 ===== 4Fe + 3CO 2↑ 4.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 3O 4 ==== 3Fe + 2CO 2↑ 5. 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制氢气) 6. 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7. 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 2SO 4 === MgSO 4 + H 2↑ 8. 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 2SO 4 === Al 2(SO 43 + 3H 2↑ 9. 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 2 + H 2↑ 10. 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 2 + H 2↑ 11. 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 2 + H 2↑ 12. 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 3 + 3H 2↑ 13.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 4 === FeSO 4 + Cu 14.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 4 === ZnSO 4 + Cu 15.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NO 3 === Cu(NO 3)2 + 其他反应类型: 1.大理石与稀盐酸: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 + 2O 2 ==== CO 2 + 2H 2O 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 Cu + CO 2 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 2O 3 ===== 2Fe + 3CO 2 5. 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 2 == CaCO 3 ↓+ H 2O 金属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Al )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Ca ) 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Fe ) 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Ag ) 5.熔点最高的金属——钨(W ) 6.熔点最低的金属——汞(Hg ) 点燃 点燃 点燃 △ 点燃 点燃 点燃 高温 △ 点燃 点燃 MnO2 高温 通电 高温 高温 高温 △ 点燃 高温 高温

初中化学公式汇总

初中化学公式汇总 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2O2 点燃 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3O2 点燃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5O2 点燃2P2O 5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1 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2O2 点燃 CO2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3O2 点燃2CO2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2HgO 加热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 高温2Cu + CO2↑ 25、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 高温4Fe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

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特征或现象 与氧气有关的化学反应1.木炭充分燃烧 C+O2CO2 剧烈燃烧、放热、发出白光、生成 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气体。 2.木炭不充分燃烧 2C+O22CO 生成有毒气体,除燃烧现象外,其 他现象不明显 3.硫磺燃烧 S+O2SO2 有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体 4.铁丝燃烧 3Fe+2O2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 生成黑色固体 5.镁带燃烧 2Mg+O22MgO 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耀眼白光, 生成白色固体 6.红磷燃烧 4P+5O22P2O5 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 7. 铜丝在空气中受 热2Cu+O22CuO 亮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8.氢气燃烧 2H2+O22H2O 有淡蓝色火焰 9.有毒气体CO 燃 烧2CO+O22CO2 有蓝色火焰 10.CO2和H2O 反应CO2+H2O =H2CO3生成物能使石蕊变红 11.CO2与C 反应 CO2+C 2CO 所有物质中都含碳元素 12.氯酸钾制取氧气 2KClO3 2KCl+3O2↑ 加热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生成能 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13.过氧化氢制氧气 2H2O2 ↑ 2H2O + O2 常温下固液混合物制取氧气,生成 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14.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 K2MnO4+MnO2+O2↑ 加热纯净物制取氧气,生成能让带 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15.水电解 2H2O 2H2↑+O2↑ 分解产生两种气体单质,正极产生 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 极产生的气体点燃后产生淡蓝色火 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生成

化学符号大全

化学符号大全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化学符号大全 、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 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 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 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 酸)CH3COOH (CH3COO- 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 (碱性气 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 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 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 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 ↓: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 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人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2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CO2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2H2O+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MnO2+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O2↑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CaO+CO2↑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 25、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C H2+CO

高二化学方程式总结大全

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 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条件都为光照。) 实验室制甲烷 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 乙烯燃烧 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和氯化氢 CH2=C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氢气 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聚合 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条件为加热,浓H2SO4)

乙炔燃烧 C2H2+3O2→2CO2+H2O(条件为点燃) 乙炔和溴水 C2H2+2Br2→C2H2Br4 乙炔和氯化氢 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 乙炔和氢气 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炔 CaC2+2H2O→Ca(OH)2+C2H2↑ 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 CaCO3 === CaO + CO2 2CaO+5C===2CaC2+CO2 CaC2+2H2O→C2H2+Ca(OH)2 C+H2O===CO+H2-----高温 C2H2+H2→C2H4 ----乙炔加成生成乙烯 C2H4可聚合 苯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条件为点燃) 苯和液溴的取代 C6H6+Br2→C6H5Br+HBr 苯和浓硫酸浓硝酸 C6H6+HNO3→C6H5NO2+H2O(条件为浓硫酸) 苯和氢气 C6H6+3H2→C6H12(条件为催化剂) 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条件为点燃)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最新归纳)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t=s/v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密度公式: V m = ρ 浮力公式: F 浮= G 物 – F 示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液gV 排 F 浮= G 物 压强公式:P=F/S (固体) 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ρ——液体密度 kg/m 3 h ——深度 m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面积单位换算: 1 cm 2 =10--4m 2 1 mm 2 =10--6m 2 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 3=1×103kg/m 3 1m 3=106cm 3 1L=1dm 3=10-3m 3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的质量 kg

化学常见符号大全

. 化学文档中常见符号集锦 说明:将符号复制、粘贴到需要得文档就可。 一、数字顺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二、罗马数字: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IX 三、物理量: 焓 ?H 平均值 -M 平均摩尔质量 -r M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r A 摩尔质量 M () 相对分子质量 M r 相对原子质量 A r 速率v 计量系数ν 密度 ρ 转化率 α 体积分数 ? 物质的量分数 x 质量分数 w () 四、常见符号 NH 3·H 2O 黑点 ● " ′ ° 加热 △ ℃ ≥ ≤ > < 比号 : ÷ × Ω ?η ü ℃ 单键 — 双键= 三键 ≡ ~ 五、希腊字母 φ σ ρ π v μ λ ε ? δ γ β α 六、上下标 七、转移电子 4HCl +MnO 2 = MnCl 2+Cl 2↑+2H 2O 2e - MnO 2+4HCl = MnCl 2+Cl 2↑+2H 2O 2e - 22↑+2H 2O 得2e - ,升2价,被还原 八、反应符号: △ 电解 △ 2 2 光 △ 点燃 高温 放电 电解 Cu 催化剂 催化剂△ 浓硫酸 浓硫酸△浓硫酸 140 ℃ 浓硫酸 170 ℃ △ 乙醇 一定条件

. 光 △ 高温 催化剂 高温、高压 充电 放电 + OH - 垐?噲? 九、其它反应符号 常温 熔融 ℃~25 2 电解 36 微热 微热或不加热 浓硫酸 NaOH 平衡时 常温 灼烧 沸水 熔融 高温煅烧 灼热的Cu 水浴加热 微生物 光合作用 水化 酸化 稀盐酸 盐酸酸化 硝酸酸化 浓硝酸 澄清石灰水 石灰乳 稀氨水 NaOH 溶液 Br 2的CCl 4 溶液 AgNO 3溶液 Na 2SO 3溶液 氯水 Fe 、水 稀H 2SO 4 △ NaOH △ Cu(OH)2 OH - H HCl NaOH O 2 Cl 2 I 2 2 Cl - Br - I - S - Ⅰ Ⅱ 常温 沸水 浓硫酸 催化剂△ V 2O 5 催化剂 T 12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

( 原子核 夸克 夸克 质子 中子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的物质,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 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注意加上原子系数计算)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原子核?? ?质子中子电子 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 2H 2O 2 2H 2O+O 2↑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 '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 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 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 +n 2 8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