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功率开关电源的设计

小功率开关电源的设计
小功率开关电源的设计

网络教育学院《电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小功率开关电源的设计

学习中心:东港奥鹏

层次:高中起点专科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09 年春季

学号:

学生:

辅导教师:刘鹏

完成日期:2011年2月25日

1.电路结构选择

图1.组成框图

输入电路

输入电路包括线性滤波电路、浪涌电流控制电路和整流电路。起作用是把输入电网的交流电转化为符合要求的开关电源直流输入电源。

变换电路

变换电路含开关电路、输出隔离电路等,是电源变换的主通道,完成对带有功率的电源波形进行斩波调制和输出。这一级的开关功率管是其核心器件。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的作用是向驱动电路提供调制后的矩形脉冲,达到调节输出电压的目的。

开关稳压电源与传统的线性稳压电源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稳压电源的主流产品。为使电源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减少成本,小功率开关稳压电源常采用单端反激型或单端正激型电路。与单端反激型相比,单端正激型开关电流小、输出纹波小、更容易适应高频化。用电流型PWM 控制芯片UC3843构成的单端正激型开关稳压电源的主电路如图2所示。

图2主电路的结构

实用的单端正激型开关稳压电源必须加磁通复位电路,以泄放励磁电路的能量。如图2所示,开关管Q导通时D1导通,副边线圈N2向负载供电,D4截止,自馈电线圈Nf电流为零;Q关断时D1截止,D4导通,Nf经电容C1滤波后向UC3843供电,同时原边线圈N1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使D3导通,并加在RC上。由于变压器中的磁场能量可通过Nf泄放,而不像一般的RCD磁通复位电路消耗在电阻上,这可减少发热,提高效率。

2.电源技术规格

输入电压:AC110/220V;

输入电压变动范围:90V~240V;

输入频率:50/60Hz;

输出电压:12V;

输出电流:2.5A;

工作频率的选择:UC3843的典型工作频率为20kHz~500kHz。开关频率的选择决定了变换器的许多特性。开关频率越高,变压器、电感器体积越小,电路的动态响应也越好。但随着频率的提高,诸如开关损耗,门极驱动损耗,输出整流管的损耗会越来越突出,而且频率越高,对磁性材料的选择和参数设计要求会越苛刻,另外,高频下线路的寄生参数对线路的影响程度难以预料,整个电路的稳定性,运行特性以及系统的调试会比较困难。本电路中,选Rt=1.8kΩ,Ct=10nF。由

UC3843A定时电阻,电容与振荡器频率的关系曲线图,可得开关频率为f=85kHz,周期T=11.8μs;

占空比:设计无工频变压器的单端正激型开关电源时,一般占空比D最大不超过0.5,这里选择Dmax=0.5。则Tonmax=T·Dmax=5.9μs。

3.电源设计

3.1变压器和输出电感的设计

根据电源规格、输出功率、开关频率,选择PQ26/25磁芯,磁芯截面积

Se=1.13cm2,磁路有效长度le=6.4cm,磁芯材料为MXO 2000,饱和磁通密度

Bs=0.4T。取变压器最大工作磁感应强度Bmax=Bs/3=0.133T,则电感系数AL值为:

AL=(0.4πμrSe/le)10-6=4.44(μH/N2)

变压器原边线圈匝数为:

N1=UImin×Tonmax/Bmax×Se式中UImin为最小直流输入电压。考虑到交流输

入电压为110V±20%,则交流输入电压最小值约为90V,即UImin=90×=127V。代入得N1=49.9,取50匝。原边线圈电感为:L1=N12AL=11.1mH。副边线圈匝数为:N2=

式中UDF、UL分别为整流二极管D1和输出电感L上的压降,取UDF+UL=0.7V,代入得N2=10匝。

副边线圈电感为:L2=N22AL=444μH。

开关管断开时N1两端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为了保证开关管正常工作,将感应电势限制到eL≈300V。自馈电线圈要向UC3843提供VCC=12V工作电压,按电容C1上电压UC1=16V考虑,可保证足够供电给UC3843,由Nf=(Uc1/eL)N1可得

Nf=2.67取3匝。变压器副边电流为矩形波,其有效值I2=I o·=1.77A,导线电流密度取4A/mm2,所需导线截面为1.77/4=0.44mm2,选用截面积为

0.1521mm2的导线(Φ0.49)三根并绕。同样可选择原边导线,原边电流有效值I1=Io·=0.354A,所需导线截面为0.354/4=0.0885mm2,选用截面积为

0.09621mm2的导线(Φ0 41)。

取输出电感的电流变化ΔIL=0.2Io=0.5A,则输出电感为:L=Tonmax 式中U2min为副边线圈最小电压,U2min=(Uo+UDF+UL)/Dmax=25.4V,取UDF=0.5V,Uomax=13V,代入可得L=140μH。根据输出电感上电流IL=Io,所需导线截面应为:2.5/4=0.625mm2,选择截面积为0.6362mm2的导线(Φ0 96)。3.2开关管、整流二极管、续流二极管的选择

由于开关管断开时原边线圈N1两端的感应电动势限制到eL≈300V,输入交流电压经全波整流电容滤波后,直流输入电压的最大值UImax=240×=339V,所以整流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UD1P=eL(N2/N1)=60V,续流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UD2P=UImax(N2/N1)=68V。流过整流二极管和续流二极管的最大电流ID1P=ID2P=Io+0.5ΔIL=2.75A。根据以上计算选择肖特基半桥

MBR20100CT,平均整流电流20A,反向峰值电压100V。

开关管承受的最大电压Udsp=339+300=639V。变压器励磁电流的最大值ITrP=(UImax/L1)Tonmax=180mA,开关管最大电流IdsP=(ID1PN2/N1)+

ITrP=0.73A。根据以上计算,选用功率MOSFET2SK792,漏源击穿电压BVDS=900V,最大漏极电流IDmax=3A。

3.3反馈电路的设计

电流反馈电路采用电流互感器检测开关管上的电流,原理如图3所示。电流

互感器的输出分为电流瞬时值反馈和电流平均值反馈两路,R2上电压反映电流瞬时值,开关管上的电流增大会使UR2增大,当UR2大于1V时,UC3843芯片输出脉冲关断。调节R1、R2分压比可改变开关管的限流值,实现电流瞬时值的逐周期比较,这属于限流式保护。输出脉冲关断,实现对电流平均值的保护,这属于截流式保护。两种过流保护互为补充,使电源更为安全可靠。采用电流互感器采样使控制电路与主电路隔离,同时与电阻采样相比降低了功耗,有利于提高整个电源的效率。

电压反馈电路如图4所示,输出电压通过集成稳压器TL431和光耦反馈到UC3843(1)脚,调节R1、R2分压比可设定和调节输出电压,达到较高的稳压精度。如果输出电压Uo升高,集成稳压器TL431阴极到阳极的电流增大,使光耦输出三极管电流增大即UC3843(1)脚对地的分流变大,UC3843输出脉宽相应变窄,输出电压Uo减小。同样地,如果输出电压Uo减小,可通过反馈调节使之升高。

图3电流反馈电路图4电压反馈电路

图5变压器过热保护电路图6输出过电压保护电路

图7空载保护电路图8输入滤波电路

3.4保护电路的设计

图5为变压器过热保护电路,R3=R4,NTC为粘贴在变压器上的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常温下RNTC R2,运放U1构成滞环比较器。正常工作时,NTC阻值较大,运放U+

图6为输出过电压保护电路。稳压管DZ的击穿电压稍大于输出电压额定值,输出正常时,DZ不导通,晶闸管V门极电压为零,不导通。当输出过压时DZ击穿,V受触发导通,使光耦输出三极管电流增大,通过UC3843控制开关管关断。

图7为空载保护电路。为了防止变压器绕组上电压过高,同时也为了使电源从空载到满载的负载效应较小,开关稳压电源输出端一般不允许开路。图7中

R2 R3,给运放同相输入端提供固定的小电压U+。R8为取样负载电流的分流器,当外电路未接负载RL时,R8上无电流,运放反相输入端电压U-=0,因而U+>U -,运放输出电压较高,使三极管V1饱和导通,将电源内部的假负载R7自动接入。当电源接入负载RL时,R8上的压降使U->U+,运放输出电压为零,V1截止,将R7断开。

3.5输入滤波电路的设计

输入滤波电路具有双向隔离作用,它可抑制从交流电网输入的干扰信号,同时也防止开关电源工作时产生的谐波和电磁干扰信号影响交流电网。电路如图8所示,

是一种复合式EMI滤波器,L1、L2和C1构成第一级滤波,共模电感TR和电容C2、C3进行第二级滤波。C1主要用来滤除差模干扰,选用高频特性较好的薄膜电容。电阻R给电容提供放电回路,避免因电容上的电荷积累影响滤波器的工作特性。C2、C3跨接

图9空载时输入功率波形

图10半载时输入功率波形

图11满载时输入功率波形

图12漏极电压Uds波形

在输出端,能有效抑制共模干扰。为了减小漏电流C2、C3宜选用陶瓷电容器。

4.实验结果

图9~图11为输入电压220V的条件下,输出端的负载状况分别为空载、半载和全载时,输入端的功率波形图。由这3个图可以看出,输入功率是个脉冲序列,周期为10ms,即每半个工频周期电源输入端通过整流桥为输入平滑滤波电容充一次电。测量输入功率时串联于输入端的采样电阻为2.0Ω,因此功率为图示值除以2。半载时输出功率为:12.3662/10=15.29W,全载时输出功率为:12.2552/5=30.04W。电路正常工作时,漏极电压波形如图12所示。

4.1输出电压

在各种不同的负载状况下,当输入电压从90V变化到250V时,相应输出电压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各种负载状况下的输出电压

4.2效率

实测各种负载状况下的效率如表2所示。

表2各种负载状况下的效率

4.3输出纹波电压

实测输出纹波电压峰峰值半载时为40mV;满载时为50mV。

5.结语

介绍了一种实用的30W开关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过程,该电源采用单端正激型电路结构,输出纹波较小,依靠自馈电线圈泄放变压器中的磁场能量,实现磁通复位,可减少发热,提高效率,而且去磁绕组匝数少,减小了变压器体积。应用电流型PWM控制器UC3843,提高了电源的动态响应速度,引入了过压、过流、过热、空载等保护,使电路能可靠工作。总之,该电源体积小、重量轻、纹波较小,效率较高,输出电压稳定度高,源效应和负载效应较小,保护电路较为完善,适用于功率小、要求体积小、效率高的场合。

天津理工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THX208小功率开关电源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7年 1月

目录 一、设计要求 (2) 二、设计目的 (2)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2) 1. 系统概述 (2) 2. 单元电路设计 (3) 四、结论与展望 (22) 五、心得体会及建议 (23) 六、参考文献 (24) 七、附录 (24) 1、作品照片 (25) 2、原理图 (26) 3、源程序清单 (27) 4、答辩PPT缩印稿 (30)

基于THX208小功率开关电源设计 --电路设计 一﹑设计要求 熟读详细使用手册,搭建电路实现5V/3W的开关电源,根据控制芯片原理,设计合理的辅助电路,通过计算和仿真分析,得到系统优化参数。掌握开关电源设计的核心技术,并对过程做了详细阐述。 1.根据需要选择开关电源的拓扑结构 2.基于THX208设计开关电源的控制核心部分 3.输出电压可调范围: +5V 4.输出5V 0.5A, CC/CV 二、设计目的 (1)利用所学开关电源的理论知识进行硬件整体设计,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我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2)我们这次的课程设计是以THX208为基础,设计并开发小功率开关电源。 (3)掌握各个接口芯片(如THX208等)的功能特性及接口方法,并能用其实现一个简单的应用系统。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1.系统概述 ①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开通和关断的就、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开关电源是一般又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IC 和MOSFET构成。 开关电源主要是进行交流/直流、直流/直流、直流/交流功率转换的装置,通过对主变换回路以及控制回路的控制完成一系列的变换。主变换回路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后传递给了负载,所以它决定了开关电源电路的结构形式、转换要求以及负载能力等一系列的技术指标;而控制回路是按照输入,输出技术指标的要求来进行检测,控制主变换回路的工作状态。本设计开关电源控制集成电路主要包括电源电路、滤波整流电路、监测电路以及THX208控制芯片构成的控制电路。 方案一:单端正激式开关电源原理 单端正激式开关电源原理简述:电路原理框图如上所示。这种电路在形式上与单端反激式电路相似,但工作原理不太相同。当开关管VT1导通时,VD2也导通,这时电网向负载传送能量,滤波电感L储存能量;当开关管VT1截止时,电感L通过续流二极管VD3 继续向负载释放能量。在电路中还设有钳位线圈与二极管VD2,它可以将开关管VT1的最高电压限制在两倍电源电压之间。为满足磁芯复位条件,即磁通建立和复位时间应相等,所以电路中脉冲的占空比不能大于50%,由于这种电路在开关管VT1导通时,通过变压器向负载传送能量,可输出50-200 W的功率。电路使用的变压器结构复杂,体积也较大 方案二: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原理 反激式变换器开关电源工作原理比较简单,输出电压控制范围比较大,因此,在一般电器设备中应用广泛。所谓反激式变换器开关电源,是指当变换器的初级线圈被直流电压激励时,变换器的次级线圈没有向负载提供功率输出,而仅在变

高效率开关电源设计实例--10W同步整流B u c k变换器 以下设计实例中,包含了各种技巧来提高开关电源的总体效率。有源钳位和元损吸收电路的设计主 要依靠经验来完成的,所以不在这里介绍。 采用新技术时必须小心,因为很多是有专利的,可能需要直接付专利费给专利持有人,或在购买每 一片控制IC芯片时,支付附加费用。在将这些电源引入生产前,请注意这个问题。 10W同步整流Buck变换器 应用 此设计实例是PWM设计实例1的再设计,它包括了如何设计同步整流器(板载的10W降压Buck 变换器)。 在设计同步整流开关电源时,必须仔细选择控制IC。为了效率最高和体积最小,一般同步控制器在 系统性能上各有千秋,使得控制器只是在供应商提到的应用场合中性能较好。很多运行性能的微妙 之处不能确定,除非认真读过数据手册。例如,每当作者试图设计一个同步整流变换器,并试图使 用现成买来的IC芯片时,3/4设计会被丢弃。这是因为买来的芯片功能或工作模式往往无法改变。 更不用说,当发现现成方案不能满足需求时,是令人沮丧的(见图20的电路图)。 设计指标 输入电压范围: DC+10~+14V 输出电压: DC+5.0V 额定输出电流: 2.0A 过电流限制: 3.0A 输出纹波电压: +30mV(峰峰值) 输出调整:±1% 最大工作温度: +40℃ “黑箱”预估值 输出功率: +5.0V*2A=10.0W(最大) 输入功率: Pout/估计效率=10.0W/0.90=11.1W 功率开关损耗 (11.1W-10W) * 0.5=0.5W 续流二极管损耗: (1l.lW-10W)*0.5=0.5W 输入平均电流 低输入电压时 11.1W/10V=1.1lA 高输入电压时: 11.1W/14V=0.8A 估计峰值电流: 1.4Iout(rated)=1.4×2.0A=2.8A 设计工作频率为300kHz。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大功率电源设计 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 班级: 完成时间:2014年5月29日

摘要 主要介绍36kW 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的研制。阐述国内外开关电源的现状.分析全桥移相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软开关技术的实现。软开关能降低开关损耗,提高电路效率。给出电源系统的整体设计及主要器件的选择。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并成功应用于电镀生产线。 关键词:高频开关电源;全桥移相;零电压开关;软开关技术

ABSTRACT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36 kW high frequency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re presented.The present state of switching power supply is explained.The operating principle of full bridge phase—shifted converter and realization of soft switching techniques are analysed.Soft switching can reduce switching loss and increase circuit s efficiency.Integer designing of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selection of main device parameters are also proposed.The experim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ower supply device satisfies design requirements completely.It has been applied in electric plating production line success—fully. Keywords:high frequency switching power supply;full bridge phase—shifted;zero voltage switching;soft switching tech— nlques

开关电源的发展前景 提高开关电源的功率密度,使之小型化、轻量化,是人们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电源的高频化是国际电力电子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电源的小型化、减轻重量对便携式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数字相机等)尤为重要。使开关电源小型化的具体办法有: 一是高频化。为了实现电源高功率密度,必须提高PWM变换器的工作频率、从而减小电路中储能元件的体积重量。 二是应用压电变压器。应用压电变压器可使高频功率变换器实现轻、小、薄和高功率密度。压电变压器利用压电陶瓷材料特有的"电压-振动"变换和"振动- 电压"变换的性质传送能量,其等效电路如同一个串并联谐振电路,是功率变换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三是采用新型电容器。为了减小电力电子设备的体积和重量,必须设法改进电容器的性能,提高能量密度,并研究开发适合于电力电子及电源系统用的新型电容器,要求电容量大、等效串联电阻ESR小、体积小等。 电源系统中应用大量磁元件,高频磁元件的材料、结构和性能都不同于工频磁元件,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对高频磁元件所用磁性材料有如下要求:损耗小,散热性能好,磁性能优越。适用于兆赫级频率的磁性材料为人们所关注,纳米结晶软磁材料也已开发应用。 高频化以后,为了提高开关电源的效率,必须开发和应用软开关技术。它是过去几十年国际电源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对于低电压、大电流输出的软开关变换器,进一步提高其效率的措施是设法降低开关的通态损耗。例如同步整流SR技术,即以功率MOS管反接作为整流用开关二极管,代替萧特基二极管(SBD),可降低管压降,从而提高电路效率。

分布电源系统适合于用作超高速集成电路组成的大型工作站(如图像处理站)、大型数字电子交换系统等的电源,其优点是:可实现DC/DC变换器组件模块化;容易实现N+1功率冗余,易于扩增负载容量;可降低48V母线上的电流和电压降;容易做到热分布均匀、便于散热设计;瞬态响应好;可在线更换失效模块等。 现在分布电源系统有两种结构类型,一是两级结构,另一种是三级结构。 由于A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有整流元件和滤波电容,在正弦电压输入时,单相整流电源供电的电子设备,电网侧(交流输入端)功率因数仅为~。采用PFC(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网侧功率因数可提高到~,输入电流THD小于10%。既治理了电网的谐波污染,又提高了电源的整体效率。这一技术称为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单相APFC国内外开发较早,技术已较成熟;三相APFC的拓扑类型和控制策略虽然已经有很多种,但还有待继续研究发展。 一般高功率因数AC/DC开关电源,由两级拓扑组成,对于小功率AC/DC开关电源来说,采用两级拓扑结构总体效率低、成本高。 如果对输入端功率因数要求不特别高时,将PFC变换器和后级DC/DC变换器组合成一个拓扑,构成单级高功率因数AC/DC开关电源,只用一个主开关管,可使功率因数校正到以上,并使输出直流电压可调,这种拓扑结构称为单管单级即S4PFC变换器。 电压调节器模块是一类低电压、大电流输出DC-DC变换器模块,向微处理器提供电源。 现在数据处理系统的速度和效率日益提高,为降低微处理器IC的电场强度和功耗,必须降低逻辑电压,新一代微处理器的逻辑电压已降低至1V,而电流

低功耗小功率开关电源设计毕业设 计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毕业设计 1 开关电源简介小功率开关电源以其诸多优良的性能,在测控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学习与娱乐等诸多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电子产品的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对电子产品的能源效率更加关注。设计无污染、低功耗、高效率的绿色模式电源已成为开关电源技术研究的热点。研究一种中小功率开关电源,应用过渡模式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准谐振变频功率隔离变换控制和同步整流等多种先进的电源控制技术,以实现绿色开关电源设计的目的。开关电源的基本结构所有事物都要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开关电源也不例外,实际上,开关电源也要通过以能量形式传递完成的。从能量上看,开关电

源可以分为直流开关电源模式和交流开关电源模式,直流开关电源模式主要是输出为直流信号电能,而交流开关电源模式主要是输出为交流信号电能。直流开关电源模式为当前的主流模式,该开关电源模式的基本组成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交流输入桥式整流滤波LC 组成滤波器DC/DC变换器转换输出整流滤波占空比控制电路DC直流输出放大电路控制电路图开关电源基本组成结构框图上图中可知:开关电源主要整流滤波、DC/DC变换电路、开关占空比控制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等模块组成。第1页,共29页南华大学船山学院毕业设计交直流输入电压经LC滤波器,再通过桥式整流与母线电解电容平滑后变为直流电压,再经DC/DC变换器转换,再经二极管整流和电解电容的滤波至输出,为了能使电路成为一个闭环工作,在输出端引出一个控制电路再经放大电路到占空比控制电路至DC/DC变换器转换器形成一

个闭环。占空比控制电路中占空比的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图占空比示意图上图中可知:占空比D=Toff/(TOff+Ton),周期T= Ton+Toff,频率f=1/T。传统开关电源的缺陷传统开关电源基本上采用的都是传统电路,传统电路大部分采用的电路芯片都为PWM控制的KA38系列芯片,这当中也要用到开关MOSFET管,还有就是也要加个启动电阻,根据P=U*U/R可知该电路上的待机功耗至少要大于,而低功耗的要求待机功耗至少要小于,甚至有些要小于。如果功耗大,对人口密集的中国来说,电能的损耗无疑是巨大的。另外传统电源存在着某些有害物质,根据我国CCC标准中的《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从而没能达到环保的功能。绿色开关电源的发展方向于传统电源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为了能量的有效利用,人们从而提出了绿色开关电源,绿色开关电源产品主要向高频、高效率、低功

高效率开关电源设计实 例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高效率开关电源设计实例--10W同步整流B u c k变换器 以下设计实例中,包含了各种技巧来提高开关电源的总体效率。有源钳位和元损吸收电路的设计主要依靠经验来完成的,所以不在这里介绍。 采用新技术时必须小心,因为很多是有专利的,可能需要直接付专利费给专利持有人,或在购买每一片控制IC芯片时,支付附加费用。在将这些电源引入生产前,请注意这个问题。 10W同步整流Buck变换器 应用 此设计实例是PWM设计实例1的再设计,它包括了如何设计同步整流器()。 在设计同步整流开关电源时,必须仔细选择控制IC。为了效率最高和体积最小,一般同步控制器在系统性能上各有千秋,使得控制器只是在供应商提到的应用场合中性能较好。很多运行性能的微妙之处不能确定,除非认真读过数据手册。例如,每当作者试图设计一个同步整流变换器,并试图使用现成买来的IC芯片时,3/4设计会被丢弃。这是因为买来的芯片功能或工作模式往往无法改变。更不用说,当发现现成方案不能满足需求时,是令人沮丧的(见图20的电路图)。 设计指标 输入电压范围: DC+10~+14V 输出电压: DC+ 额定输出电流: 过电流限制: 输出纹波电压: +30mV(峰峰值) 输出调整:±1% 最大工作温度: +40℃ “黑箱”预估值 输出功率: +*2A=(最大) 输入功率: Pout/估计效率=/= 功率开关损耗* 0.5= 续流二极管损耗:*= 输入平均电流 低输入电压时/10V= 高输入电压时:/14V=0.8A 估计峰值电流: 1.4Iout(rated)=1.4×2.0A=2.8A 设计工作频率为300kHz。

半桥型开关稳压电源 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论文)题目:240W半桥型开关稳压电路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的是240W半桥型开关稳压电源,为负载供电。 电源是各种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子设备的技术指标及能否安全可靠地工作。由于开关电源本身消耗的能量低,电源效率比普通线性稳压电源提高一倍,被广泛用于电子计算机、通讯、家电等各个行业。它的效率可达85%以上,稳压范围宽,除此之外,还具有稳压精度高、不使用电源变压器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稳压电源。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半桥电路的开关电源,其输入电压为单相170 ~ 260V,输出电压为直流24V恒定,最大电流10A。设计内容包括主电路的原理与主电路图的设计、控制电路器件的选取、保护电路方案的确定以及计算机仿真与波形分析等方面。 关键词:半桥变换器;功率MOS管;脉宽调制;稳压电源。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电力电子技术概况 (1) 1.2本文设计内容 (2) 第2章电路设计 (3) 2.1稳压电源总体设计方案 (3) 2.2具体电路设计 (4) 2.2.1 主电路设计 (4) 2.2.2 控制电路设计 (5) 2.2.3驱动电路设计 (6) 2.2.4保护电路设计 (7) 2.2.5 整体电路设计 (8) 2.3元器件型号选择 (9) 第3章课程设计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第1章绪论 (1) 1.1电力电子技术概况 (1) 1.2本文设计内容 (2) 第2章电路设计 (3) 2.1稳压电源总体设计方案 (3) 2.2具体电路设计 (4) 2.2.1 主电路设计 (4) 2.2.2 控制电路设计 (5) 2.2.3驱动电路设计 (6)

开关整流器的基本原理 一、填空 1、功率变换器的作用是()。 将高压直流电压转换为频率大于20KHZ的高频脉冲电压 2、整流滤波器电路的作用是()。 将高频的脉冲电压转换为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 3、开关电源控制器的作用是将输出()取样,来控制功率开关器件的驱动脉冲的(),从而调整()以使输出电压可调且稳定。 直流电压、宽度、开通时间。 4、开关整流器的特点有()、()、()、()、()、()及()。 重量轻、体积小、功率因数同、可闻噪声低、效率高、冲击电流小、模块式结构。 5、采用高频技术,去掉了(),与相控整流器相比较,在输出同等功率的情况下,开关整流器的体积只是相控整流器的(),重量已接近()。 工频变压器、1/10、1/10。 6、相控整流器的功率随可控硅()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全导通时,可接近()以上,而小负载时,仅为左右,经过校正的开关电源功率因数一般在(),以上,并且基本不受()变化的影响。 导通角、、。 7、在相控整流设备件,工频变压器及滤波电感工作时产生的可闻噪声较大,一般大于(),而开关电源在无风扇的情况下,可闻噪声仅为()左右。 60db、45db。

8、开关电源采用的功率器件一般(比较)较小,带功率因数补偿的开关电源其整流器效率可达()以上,较好的可做到()以上。 88%、91%。 9、目前开关整流器的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类是采用()设计的整流器,一般称之为(),二是采用()设计的整流器,主要指()开关整流器。 硬开关技术、SMR、软开关技术、谐振型 10、谐振型技术主要是使各开关器件实现()或()导通或截止,从而减少开关损耗,提高开关频率。 零电压、零电流。 11、按有源开关的过零开关方式分类,将谐振型开关技术分为()—ZCS、()—ZVS两大类。 12、单端正激变换电路广泛应用于()变换电路中,被认为是目前可靠性较高,制造不复杂的主要电路之一。 13、单端反激变换电路一般用在()输出的场合。 14、全桥式功率变换电路主要应用于()变换电路中。 15、半桥式功率变换电路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和()的场合,其应用越来越普遍。 16、开关电源模块的寿命是由模块内部工作()所决定,温升高低主要是由模块的()高低所决定,现在市场上大量使用的开关电源技术,主要采用的是()技术。 17、功率密度就是功率的(),比值越大说明单位体积的功率越大。 18、计算功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模块允许的,在交流和直流变化的全电压范围内所能提供的()。

开关电源控制芯片M51995及其应用 SMPS's Control Chip M51995 and Its Applications 摘要:M51995A是MITSUBISHI公司推出的专门为AC/DC变换而设计的离线式开关电源初级PWM控制芯片。本文详细描述它的工作原理并给出典型应用。 Abstract: M51995A is a off-line SMPS's primary PWM control chip of specific design for AC/DC Conversion by MITSUBISHI .This paper described in detail its work principle and showed typical applications. 关键词:振荡PWM比较锁存电流限制断续 Keywords: Oscillation,PWM comparison lock,Current limit,Discontinuity 1、引言 M51995A是一专门为AC/DC变换设计的离线式开关电源初级PWM控制芯片。该芯片内置大容量图腾柱电路,可以直接驱动MOSFET。M51995A不仅具有高频振荡和快速输出能力,而且具有快速响应的电流限制功能。它的另一大特点是过流时采用断续方式工作。芯片的主要特征如下 * 500kHz工作频率; * 输出电流达±2A,输出上升时间60μs,下降时间40μs; * 起动电流小,典型值为90μA; * 起动电压和关闭电压间压差大:起动电压为16V,关闭电压为10V; * 改进图腾柱输出方法,穿透电流小; * 过流保护采用断续方式工作;

功能描述 DK106芯片是专用小功率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广泛用于电源适配器、LED电源、电磁炉、空调、DVD等小家电产品。 一、产品特点 ?采用双芯片设计,高压开关管采用双极型晶体管设计,以降低产品成本;控制电路采用大规模MOS数字电路设计,并采用E极驱动方式驱动双极型晶体芯片,以提高高压开关管的安全耐压值。内建自供电电路,不需要外部给芯片提供电源,有效的降低外部元件的数量及成本。 ?芯片内集成了高压恒流启动电路,无需外部加启动电阻。 ?内置过流保护电路,防过载保护电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温度保护电路及光藕失效保护电路。 ?内置斜坡补偿电路,保证在低电压及大功率输出时的电路稳定。 ?内置PWM振荡电路,并设有抖频功能,保证了良好的EMC特性。 ?内置变频功能,待机时自动降低工作频率,在满足欧洲绿色能源标准(<0.3W)同时,降低了输出电压的纹波。 ?内置高压保护,当输入母线电压高于保护电压时,芯片将自动关闭并进行延时重启。 ?内建斜坡电流驱动电路,降低了芯片的功耗并提高了电路的效率。 ?4KV防静电ESD测试。

二、功率范围 输入电压(85~264V ac ) (85~145V ac ) (180~264V ac ) 最大输出功率 6W 8W 8W 三、封装与引脚定义 引脚符号功能描述引 脚符号功能描述 1Gnd 接地引脚。1HV 2Gnd 接地引脚。2Nc 空脚或接地。3Fb 反馈控制端。3Fb 反馈控制端。4Vcc 供电引脚。 4Vcc 供电引脚。 5678 Collector 输出引脚,连接芯片内高压开关管Col-lector 端,与开关变压器相连。 7,8 Collector 输出引脚,连接芯片内高压开关管Col-lector 端,与开关变压器相连。 5,6GND 引脚接地。 四、内部电路框图

开关电源中的功率开关基础知识(四) 普高(杭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张兴柱博士 电子开关的其它分类方式: 1:按制作材料分类 组成电子开关的材料已经经历了许多代,早期是硅(Si)、锗(Ge)、和镓(Ga),然后是砷化镓(GaAs),现在是碳化硅(SiC),以后可能会是氮化镓(GaN),再以后可能将是钻石(Diamond)。随着组成电子开关的材料的不断升级,其各种特性也在大幅度地提高,如目前的SiC器件,它的开关速度、通态压降等均比之前的其它器件要好许多 2:按是否可控分类 电子开关按控制方式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完全不控型器件,如二极管,它没有控制极,二极管的通断由加在其两端的电压控制,当二极管P-N结加上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就导通,当二极管P-N结加上反向电压时,二极管就截止。 第二类是半控型器件,如普通可控硅,它有一个控制极(门极),在普通可控硅的门栅之间加上一个合适的控制电压,如此时的阳极和栅极之间为正电压,那么可控硅就导通,导通后其控制电压就会失去控制作用,也即在导通期内去掉控制电压信号,可控硅仍然导通,只有当可控硅的电流为零,且电压反向后,其才能被关断。另外当阳极和栅极之间为负电压时,普通可控硅是无法控制开通的,也即此时即使在普通可控硅的门栅之间加上一个合适的控制电压,它也不会导通。 第三类是全控型器件,根据控制信号是电压还是电流,又将其分成两个子类。第一个子类是电压型控制器件,如MOSFET、IGBT等;第二个子类是电流型控制器件,如GTR和GTO。例如N沟道MOSFET这种电压型全控器件,只要在它的门源之间加上一个合适的正电压信号后,它就会导通,在门源之间去掉这个控制电压后,它就会关断。又例如NPN GTR这种电流型全控器件,只要在的它的基极通上一个合适的基极电流后,它就会导通,在它的基极将这个基流抽走并给一个小的反向基流后,它就会关断。这些全控型器件作为电子开关时,可以非常方便地控制其通断,在开关处理同样的功率时,GTR所需的控制功率最大,GTO 所需的控制功率其次,MOSFET和IGBT所需的控制功率最小。 3:按工作频率分类 不同的电子开关,其开关工作方式下的最高频率是不同的。按可工作的最高频率也可以将电子开关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低频功率器件,如可控硅、普通二极管等,它们的工作频率一般在1KHz以内。第二类是中频功率器件,如GTR和IGBT等,它们的工作频率一般在(20~30)KHz以内。第三类是高频功率器件,如MOSFET、快恢复二极管、萧特基二极管等,它们的工作频率一般在100KHz~1MHz之间。 4:按额定可处理的最大功率容量分类 不同的电子开关,其能处理的最大功率容量,即导通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和截止时允许承受的最大电压,是不同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将功率电子器件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小功率电子器件,如MOSFET,萧特基二极管等。第二类是中功率电子器件,如IGBT、GTR等。第三类是大功率电子器件,如GTO、普通二极管等。 5:按导电粒子的性质分类

常用开关电源芯片大 全

常用开关电源芯片大全 第1章DC-DC电源转换器/基准电压源 1.1 DC-DC电源转换器 1.低噪声电荷泵DC-DC电源转换器AAT3113/AAT3114 2.低功耗开关型DC-DC电源转换器ADP3000 3.高效3A开关稳压器AP1501 4.高效率无电感DC-DC电源转换器FAN5660 5.小功率极性反转电源转换器ICL7660 6.高效率DC-DC电源转换控制器IRU3037 7.高性能降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ISL6420 8.单片降压式开关稳压器L4960 9.大功率开关稳压器L4970A 10.1.5A降压式开关稳压器L4971 11.2A高效率单片开关稳压器L4978 12.1A高效率升压/降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5970 13.1.5A降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M1572 14.高效率1A降压单片开关稳压器LM1575/LM2575/LM2575HV 15.3A降压单片开关稳压器LM2576/LM2576HV 16.可调升压开关稳压器LM2577 17.3A降压开关稳压器LM2596 18.高效率5A开关稳压器LM2678 19.升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M2703/LM2704 20.电流模式升压式电源转换器LM2733 21.低噪声升压式电源转换器LM2750 22.小型75V降压式稳压器LM5007 23.低功耗升/降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1073 24.升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1615 25.隔离式开关稳压器LT1725 26.低功耗升压电荷泵LT1751

27.大电流高频降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1765 28.大电流升压转换器LT1935 29.高效升压式电荷泵LT1937 30.高压输入降压式电源转换器LT1956 31.1.5A升压式电源转换器LT1961 32.高压升/降压式电源转换器LT3433 33.单片3A升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3436 34.通用升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3460 35.高效率低功耗升压式电源转换器LT3464 36.1.1A升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3467 37.大电流高效率升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3782 38.微型低功耗电源转换器LTC1754 39.1.5A单片同步降压式稳压器LTC1875 40.低噪声高效率降压式电荷泵LTC1911 41.低噪声电荷泵LTC3200/LTC3200-5 42.无电感的降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C3251 43.双输出/低噪声/降压式电荷泵LTC3252 44.同步整流/升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C3401 45.低功耗同步整流升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C3402 46.同步整流降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C3405 47.双路同步降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C3407 48.高效率同步降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C3416 49.微型2A升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C3426 50.2A两相电流升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C3428 51.单电感升/降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C3440 52.大电流升/降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C3442 53.1.4A同步升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C3458 54.直流同步降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TC3703 55.双输出降压式同步DC-DC电源转换控制器LTC3736 56.降压式同步DC-DC电源转换控制器LTC3770

大功率直流开关电源设计 前言 开关电源的发展及国外现状 随着通信用开关电源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深入,实际工作中人们对开关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应用技术的高频化、硬件结构的模块化、软件控制的数字化、产品性能的绿色化、新一代电源的技术含量大大提高,使之更加可靠、稳定、高效、小型、安全。在高频化方面,为提高开关频率并克服一般的PWM和准谐振、多谐振变换器的缺点,又开发了相移脉宽调制零电压开关谐振变换器,这种电路克服了PWM方式硬开关造成的较大的开关损耗的缺点,又实现了恒频工作,克服了准谐振和多谐振变换器工作频率变化及电压、电流幅度大的缺点。采用这种工作原理,大大减小了开关管的损耗,不但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工作频率,减小了体积,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变换电路对分布参数的敏感性,拓宽了开关器件的安全工作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器件的要求,从而显著提高了开关电源的可靠性。 1. 开关电源主电路的设计 开关电源最重要的两部分就是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本章将根据大功率直流开关电源的要求对主电路各部分进行性能分析并计算各项参数,根据计算所得的数据结果选择各元器件,设计出各个独立模块,最后组装成开关电源的主电路。 1.1 开关电源的设计要求 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大功率开关直流电源的工作原理、电路的拓扑结构和运行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系统的技术参数,确定系统主电路的拓扑,设计出主电路,即分别设计出滤波、整流、DC-DC变换器、软启动和保护控制等部分。下面就对电源主电路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1.2 主电路组成框图 根据需要设计大功率开关电源的技术要求,本文进行了方案的验证与比较,设计如图2-1所示的软开关直流开关电源的主电路框图。虚线以上是主电路,主电路主要分为输入整流滤波、逆变开关电路、逆变变压器和输出整流滤波;虚线以下为控制回路,控制回路主要包括信息检测电路、控制和保护单元、监控单元和辅助电源。 本电源采用ZVZCS- PWM 拓扑,原边加箝位二极管,三相交流输入整流后,加LC 滤波,以提高输入功率因数,主功率管选用IGBT ,控制电路采用UC3875移相控制专用集成芯片,电流电压双闭环控制。具体设计主电路如图2-2所示,包括三个部分:(1) 输入整流滤波电路;(2) 单相逆变桥;(3) 输出整流滤波电路. EMI 全桥整流滤波 高频逆变 整流滤波 辅助电源 控制和保护单元 反馈 监控单元 交流输入 集中监控单元 直流输出 图2-1 直流开关电源的主电路框图 1.2.1 输入整流滤波电路 三相交流电经电源内部EMI 滤波后,加到整流滤波模块。EMI 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功率管开关产生的电压电流尖峰和毛刺,减小电源内部对电网的干扰,同时又能减小其他用电设备通过电网传向电源的干扰。滤波电路采用LC 滤波,电感的作用是拓开电流导通时间,限制电流峰值,可以提高电源的输入功率因数。滤波电容采用四个电解电容,两个串联后并联使用,满足三相整流后的高压要求。电阻R1、R2是平衡串联电容上的电压,高频电容与电解电容并联使用,滤除高频谐波,弥补电解电容高频特性差的缺陷。

EMI 滤波器原理与设计方法详解 输入端差模电感的选择: 1. 差模choke置于L线或N线上,同时与XCAP共同作用F=1 / (2*π* L*C) 2.波器振荡频率要低于电源供给器的工作频率,一般要低于10kHz。 3. L = N2AL(nH/N2)nH 4. N = [L(nH)/AL(nH/N2)]1/2匝 5. AL = L(nH)/ N2nH/N2 6. W =(NI)2AL / 2000μJ 输入端共模电感的选择: 共模电感为EMI防制零件,主要影响Conduction 的中、低频段,设计时必须同时考虑EMI特性及温升,以同样尺寸的Common Choke而言,线圈数愈多(相对的线径愈细),EMI防制效果愈好,但温升可能较高。传导干扰频率范围为0.15~30MHz,电场辐射干扰频率范围为30~100MHz。开关电源所产生的干扰以共模干扰为主。产生辐射干扰的主要元器件除了开关管和高频整流二极管还有脉冲变压器及滤波电感等。注意:1. 避免电流过大而造成饱和。2.Choke温度系数要小,对高频阻抗要大。3.感应电感要大,分布电容要小。4.直流电阻要小。 B = L * I / (N * A) (B shall be less than 0.3) L = Choke inductance. I = Maximum current through choke. N = Number of turns on choke. A = Effective area of choke. (for drum core, can approximate with cross section area of center pole.) 假设在50KHZ有24DB的衰减则,共模截止频率Fc = Fs*10Att/4 0 = 50*10-24/40=12.6KHZ 电感值L= (RL*0.707)/(∏*Fc) = (500.707)/(3.14*12.6) = 893uH 使用磁芯和磁棒作滤波电感时应注意自身的阻抗,对于共模电感不能使用低阻抗的磁芯和磁棒,否则会造成炸机现象。作共模电感用的磁芯应用DC500V测量其绝缘阻抗应大于己于100M。 在电源设备中采用噪声滤波器的作用如下: (1)防止外来电磁噪声干扰电源设备本身控制电路的工作; (2)防止外来电磁噪声干扰电源的负载的工作; (3)抑制电源设备本身产生的EMI; (4)抑制由其它设备产生而经过电源传播的EMI。 在国际上的电磁噪声限制规则,如美国有FCC,德国有FTZ,VDE等标准。 在电源设备输入引线上存在二种EMI噪声:共模噪声和差模噪声,把在交流输入引线与地之间存在的EMI噪声叫作其共模噪声,它可看作为在交流输入线上传输的电位相等、相位相同的干扰信号。而把交流输入引线之间存在的EMI噪声叫作差模噪声,它可看作为在交流输入线传输的相位差180°的干扰信号。共模噪声是从交流输入线流入大地的干扰电流,差模噪声是在交流输入线之间流动的干

小功率直流开关电源的设计 1.电路结构选择 图1.组成框图 输入电路 输入电路包括线性滤波电路、浪涌电流控制电路和整流电路。起作用是把输入电网的交流电转化为符合要求的开关电源直流输入电源。 变换电路 变换电路含开关电路、输出隔离电路等,是电源变换的主通道,完成对带有功率的电源波形进行斩波调制和输出。这一级的开关功率管是其核心器件。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的作用是向驱动电路提供调制后的矩形脉冲,达到调节输出电压的目的。 开关稳压电源与传统的线性稳压电源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稳压电源的主流产品。为使电源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减少成本,小功率开关稳压电源常采用单端反激型或单端正激型电路。与单端反激型相比,单端正激型开关电流小、输出纹波小、更容易适应高频化。用电流型PWM 控制芯片UC3843构成的单端正激型开关稳压电源的主电路如图2所示。

图2主电路的结构 实用的单端正激型开关稳压电源必须加磁通复位电路,以泄放励磁电路的能量。如图2所示,开关管Q导通时D1导通,副边线圈N2向负载供电,D4截止,自馈电线圈Nf电流为零;Q关断时D1截止,D4导通,Nf经电容C1滤波后向UC3843供电,同时原边线圈N1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使D3导通,并加在RC上。由于变压器中的磁场能量可通过Nf泄放,而不像一般的RCD磁通复位电路消耗在电阻上,这可减少发热,提高效率。 2.电源技术规格 输入电压:AC110/220V; 输入电压变动范围:90V~240V; 输入频率:50/60Hz; 输出电压:12V; 输出电流:2.5A; 工作频率的选择:UC3843的典型工作频率为20kHz~500kHz。开关频率的选择决定了变换器的许多特性。开关频率越高,变压器、电感器体积越小,电路的动态响应也越好。但随着频率的提高,诸如开关损耗,门极驱动损耗,输出整流管的损耗会越来越突出,而且频率越高,对磁性材料的选择和参数设计要求会越苛刻,另外,高频下线路的寄生参数对线路的影响程度难以预料,整个电路的稳定性,运行特性以及系统的调试会比较困难。本电路中,选Rt=1.8kΩ,Ct=10nF。由 UC3843A定时电阻,电容与振荡器频率的关系曲线图,可得开关频率为f=85kHz,周期T=11.8μs; 占空比:设计无工频变压器的单端正激型开关电源时,一般占空比D最大不超过0.5,这里选择Dmax=0.5。则Tonmax=T·Dmax=5.9μs。 3.电源设计 3.1变压器和输出电感的设计

移相全桥大功率软开关电源的设计 移相全桥大功率软开关电源的设计 1引言 在电镀行业里,一般要求工作电源的输出电压较低,而电流很大。电源的功率要求也比较高,一般都是几千瓦到几十千瓦。目前,如此大功率的电镀电源一般都采用晶闸管相控整流方式。其缺点是体积大、效率低、噪音高、功率因数低、输出纹波大、动态响应慢、稳定性差等。 本文介绍的电镀用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从0~12V、电流从0~5000A连续可调,满载输出功率为60kW.由于采用了ZVT软开关等技术,同时采用了较好 的散热结构,该电源的各项指标都满足了用户的要求,现已小批量投入生产。 2主电路的拓扑结构 鉴于如此大功率的输出,高频逆变部分采用以IGBT为功率开关器件的全桥拓扑结构,整个主电路,包括:工频三相交流电输入、二极管整流桥、EMI滤波器、滤波电感电容、高频全桥逆变器、高频变压器、输出整流环节、输出LC滤波器等。 隔直电容Cb是用来平衡变压器伏秒值,防止偏磁的。考虑到效率的问题,谐振电感LS只利用了变压器本身的漏感。因为如果该电感太大,将会导致过高 的关断电压尖峰,这对开关管极为不利,同时也会增大关断损耗。另一方面,还会造成严重的占空比丢失,引起开关器件的电流峰值增高,使得系统的性能降低。 图1主电路原理图 3零电压软开关 高频全桥逆变器的控制方式为移相FB2ZVS控制方式,控制芯片采用Unitrode公司生产的UC3875N。超前桥臂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了零电压软开关,滞后桥臂在75%以上负载范围内实现了零电压软开关。图2为滞后桥臂IGBT的驱动电压和集射极电压波形,可以看出实现了零电压开通。

开关频率选择20kHz,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减小IGBT的关断损耗,另一方面又可以兼顾高频化,使功率变压器及输出滤波环节的体积减小。 图2IGBT驱动电压和集射极电压波形图 4容性功率母排 在最初的实验样机中,滤波电容C5与IGBT模块之间的连接母排为普通的功率母排。在实验中发现IGBT上的电压及流过IGBT的电流均发生了高频震荡,图3为满功率时采集的变压器初级的电压、电流波形图。原因是并联在IGBT模块上的突波吸收电容与功率母排的寄生电感发生了高频谐振。满载运行一小时后,功率母排的温升为38℃,电容C5的温升为24℃。 图3使用普通功率母排时变压器初级电压、电流波形 为了消除谐振及减小功率母排、滤波电容的温升,我们最终采用了容性功率母排,图4为采用容性功率母排后满功率时采集的变压器初级的电压、电流波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谐振基本消除,满载运行一小时后,无感功率母排的温升为11℃,电容C5的温升为10℃。 图4使用容性功率母排后变压器初级电压和电流波形 5采用多个变压器串并联结构,使并联的输出整流二极管之间实现自动均流为了进一步减小损耗,输出整流二极管采用多只大电流(400A)、耐高电压(80V)的肖特基二极管并联使用。而且,每个变压器的次级输出采用了全波整流方式。这样,每一次导通期间只有一组二极管流过电流。同时,次级整流二极管配上了RC吸收网络,以抑止由变压器漏感和肖特基二极管本体电容引起 的寄生震荡。这些措施都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电源的输出损耗,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对于大电流输出来说,一般要把输出整流二极管并联使用。但由于肖特基二极管是负温度系数的器件,并联时一般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均流。二极管的并联方

FSGM0765RWDTUFSL106HR 、FSL106MR 、FSL116LR 、 开关电源常用芯片 FSCQ1265RTYDTU 、 FSCQ1565RTYDTUFSDL321 FSDH321 、FSDL0165RN 、FSDM0265RNB 、FSDH0265RN 、 FSDM0365RNB 、 FSDL0365RN 、 FSDM0465REWDTU FSDM0565REWDTU 、FSDM07652REWDTU FSDM311A 、FSEZ1016AMY 、 FSEZ1317NY 、 Fairchild 仙童(飞兆)系列开关电源驱动芯片 FAN100MY 、 FAN102MY 、FAN103MY 、 FAN6208 、 FAN6300AMY 、 FAN6754AMRMY 、FAN6862TY 、 FAN6921MRMY 、FAN6961SZ 、FAN7346MX 、FAN7384MX 、 FAN7319MX 、FAN7527BMX 、FAN7527BN 、FAN7554N 、 FAN7554DFAN7621 、FAN7621SSJ 、FAN7621B 、FAN7631 、 FAN7930CMX ;FAN6204MYFL103 、FL6300A 即 FAN6300 、 FL6961 、FL7701 、FL7730 、FL7732 、FL7930B 、 FLS0116 、FLS3217 、FLS3247 、FLS1600XS 、 FLS1800XS 、 FLS2100XSFSFR1600 、 FSFR1600XSL 、 FSFR1700 、FSFR1700XS 、FSFR1700XSL 、FSFR1800 、 FSFR1800XS 、 FSFR1800XSL 、FSFR2100XSL 、 FSFR2100FSCQ0565RTYDTU 、FSCQ0765RTYDTU 、FSDM311 、

高效率开关电源设计实例 1 0 W同步整流Buck变换器 以下设计实例中,包含了各种技巧来提高开关电源的总体效率。有源钳位和元损吸收电路 的设计主要依靠经验来完成的,所以不在这里介绍。 采用新技术时必须小心,因为很多是有专利的,可能需要直接付专利费给专利持有人,或在购买每一片控制IC芯片时,支付附加费用。在将这些电源引入生产前,请注意这个问题。 10W同步整流Buck变换器 应用 此设计实例是PW履计实例1的再设计,它包括了如何设计同步整流器(板载的10W降压 Buck变换器)。 在设计同步整流开关电源时,必须仔细选择控制IC。为了效率最高和体积最小,一般同步 控制器在系统性能上各有千秋,使得控制器只是在供应商提到的应用场合中性能较好。很多运行性能的微妙之处不能确定,除非认真读过数据手册。例如,每当作者试图设计一个同步整流变换器,并试图使用现成买来的IC芯片时,3/4设计会被丢弃。这是因为买来的芯片功能或工作模式往往无法改变。更不用说,当发现现成方案不能满足需求时,是令人沮丧的(见图20的电路图)。 设计指标 输入电压范围:DC+10- +14V 输出电压:DC+5.0V

额定输出电流:2.0A 过电流限制:3.0A 输出纹波电压:+30mV (峰峰值) 输出调整:土1% 最大工作温度:+40 C “黑箱”预估值 输出功率:+5.0V *2A=10.0W最大) 输入功率:Pout/估计效率=10.0W^0.90=11.1W 功率开关损耗(11.1W-10W) * 0 . 5=0.5W 续流二极管损耗:(1I.IW-10W) *0.5=0.5W 输入平均电流 低输入电压时11.1W / 10V=1.1IA 高输入电压时:11.1W/ 14V=0. 8A 估计峰值电流:1 . 4lout(rated)=1 . 4X 2. 0A=2. 8A 设计工作频率为300k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