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账单教案 教学设计

母亲的账单教案 教学设计
母亲的账单教案 教学设计

《母亲的账单》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母亲的账单》是长春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母亲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母亲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母亲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母亲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味很强的文章。

教学目标:

1、运用默读、朗读、想象等多种方法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结合课文理解“羞愧万分”的意思,体会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以账单为中介,和文本、老师、同学、自己展开多方对话,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对小彼得心理活动融情想象。引导学生自主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和无声。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母亲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

含义,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和无声。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母亲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页 1 第

含义,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和无声。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重点

过渡: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母亲的账单》。(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学习了生字新词,首先我们开火车复习词语。

1、复习词语

款项邮局账本塞车主意问心无愧

彼得账单索要报酬堵塞羞愧万分

2、读课文回顾主要内容

1)下面老师想请几名同学读一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和老师一起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

3)年仅10岁的小彼得竟然给妈妈开账单,而更奇怪的是妈妈竟也给小彼得开了一份账单,他们为什么要开账单,他们是怎么想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课文去感受一下。

二、走进文本,感悟原因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的1到5自然段,边读边想:10

岁的小彼得怎么想到给妈妈写账单的呢?可以把你觉得重

点的词语或句子用笔圈画下来。想好了也可以和同桌说一说。页 2 第

2、汇报交流

1)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

2)生活在商人家庭的小彼得天天送这送那觉得自己是小商人了,就给妈妈写账单索取相应的报酬。看来耳濡目染的作用真不小啊!

3)孩子们,如果现在你就是小彼得,当你兴奋地甚至可能还有些得意地把这份账单寄给妈妈,你会怎么想?

三、品读账单,感受母爱

1、对呀,此时此刻的小彼得充满了期待,但是他想要报酬的愿望实现了吗?

2、请你用心默读6到9自然段,相信你的回答会更精彩。

3、你觉得他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

4、写索要报酬的账单时小彼得那样充满期待,而母亲一张小小的账单怎么就让他轻易转变了呢?

5、让我们一起看看母亲的账单吧!

A、指导朗读账单。(出示母亲的账单)

1)这是一份特殊的账单,谁愿意读一读?

2)那么多人想读,你先自己练一练,读好了展示给大家听。3)指导朗读第一条款项。

a、谁来读第一条款项。谁敢第一个读?请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b、指生读。

页 3 第

c、评读:你们听起来有什么感受?评价一下她的朗读。

d、指导朗读。

e、请同学们酝酿一下感情,语速、语调要有变化。再来练习读一读,老师希望能听到不同的表达方式。

f、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指导读第二条款项。

a、看来你们在用心读了。我要奖励你!奖励你——奖你们继续往下读!

b、谁来读?好,男孩子这么踊跃,就奖励男孩子们读第二条款项。

c、很好,感情的基调定得好!

5)指导读第三条款项。

a、女孩子们别急。如果老师让你们读第三款项,你们有信心读得更好吗?

b、读的不错。

6)指导读第四条款项。

a、请同学们看第四条款项。你想怎么读呢?为什么这么读?

b、就请你读读好吗?你觉得读的满意吗?

7)指导读整个账单。

a、谁能完整的读一读这份账单?

b、让我们一起读读再来这份账单吧。

c、好极了,你们的表情和声音都让我感动。

页 4 第

B、比较账单

1)孩子们,虽然只是一份小小的账单,但是老师相信每读一次带给你们的感受会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让我们把小彼得的账单和妈妈的账单放在一起,再读一读。(指两名学生读)

请同学们边听边比较:看看两份账单有什么不同?想好了可以先和你的同桌说说!

2)汇报交流。

3)请同学们对比着妈妈的账单再仔细看看彼得的账单,你对彼得给妈妈开的账单有什么想法吗?

4)是呀,母亲账单上的每个字都深深敲打着小彼得的心,对比着妈妈和自己的账单,他一读再读。

C、质疑导学,感悟母私

1、同学们,让我们和小彼得一起再轻声读读妈妈的账单,看看读了这份账单中,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1、为什么彼得妈妈的账单上写的都是0芬尼呢?2、十年的幸福又是怎样的幸福呢?)

1)这么多同学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先和你的小组同学讨论讨论,相信思想砥砺后的回答更精彩。

2)深情引读:孩子们,母亲就是这样全心全意的爱着自己的孩子呀!

引读:十年,妈妈把彼得渐渐地拉扯大,她给了彼得十年的页 5 第

幸福生活,却只要——(生回答)

十年里,妈妈每天照料着彼得的一日三餐,却只要——(生回答)

当彼得生病的时候,妈妈悉心照顾,还是只要——(生回答),妈妈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牵挂都给了小彼得,仍然只要——(生回答)。

2、融情想象,感受无价(机动)

1)十年的幸福又是怎样的幸福呢?请你再读一读妈妈的账单,用心体会:十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十年的幸福生活,包含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小事。

2)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想象一下,十年来彼得的妈妈为彼得做过哪些事?

3)先自己小声说说,有困难的同学也可以看老师的提示说。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幸福同学就站来说吧。

4)是呀!母亲是棵舍己树,满枝都是忘我的爱看来,十年中,妈妈为彼得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如果要这样一件件

说,一条条列,说得清列得完吗?

3、品读计算,感受无价

我们不妨来算比账;如果十年中的每一项都要付报酬,该付多少呢?

1)一年365天,十年3650天,一天三餐,十年10950餐,该付妈妈多少报酬?

页 6 第

2)妈妈给你买了十年衣服,洗了十年衣服,该付多少报酬?3)十年如一日,妈妈每天送你上学,接你放学,该付妈妈多少报酬?

4)十年中,妈妈付出的心血、汗水,还有她可贵的青春年华,又该付妈妈多少报酬?

对!这笔账算不清也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因为妈妈的爱是无价的。(板书:无价)

5)师引:让我们带着对母爱的感激之情读读这份无私无价的账单,用心体会一下0的深刻内涵吧。

4、深化母爱,感悟无声(机动)

1)孩子们,老师有个问题:妈妈什么都不要,为什么还给彼得写这份账单呢?你能解答吗?(板书:无声)

2)是呀,母爱无声,面对孩子这份账单,母亲没有训斥,没有拒绝,而是巧妙地开出自己的账单,用她特殊的方式诠释着母爱的无私和无价。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完整篇.doc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心灵相约 1、解读古诗,引入教学: 记得,前不久我们刚学过一首描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诗,题目是──《游子吟》。对,今天就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来读一读吧。 2、围绕“报”字引入新课: 还记得诗中的“报”是什么意思吗?我突然想到了另一个和“报”有关的词(板书“报酬”),这又是什么意思?(付出劳动后得到酬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报酬”的故事。 3、出示课题:“妈妈的账单”: ⑴陈老师这里就有一份小彼得的帐单(出示帐单)同学想知道这份帐单怎么来的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课文。 ⑵你从小彼得为妈妈开的这份帐单里知道些什么呢?(小彼得听话,懂事,或勤劳,) ⑶但是当小彼得把他听话,懂事都标上了价钱,这个时候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不懂事,爱计较,有经济头脑)提到有经济头脑,将其引入第一自然段,解释其有经济头脑的原因。 二、真情告白 1、但是妈妈看到小彼的帐单后,她却什么话也没有说,她把她想说的话也写进了一份帐单里,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份帐单。 2、当两份分别由母亲和儿子所写的帐单放在你们的面前的

时候,你们的心里有话想说吗?他们到底区别在哪里? 3、引导学生理解两份账单的不同: (学生可能会提到妈妈的爱是无私的爱) 4、那让我们再仔细瞧瞧妈妈的这份帐单,你们说母亲十年来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仅仅只有这四条款项吗?如果我请你把这份母亲的帐单再列详细点,还可以列举什么呢? (师引导:从小到大,已经为他洗了数不清的衣服,生病时……) 5、如果妈妈的账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是10芬尼吗?100芬尼吗?1000芬尼吗?…… 6、既然妈妈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妈妈的账单上写得都是“0芬尼”?(是啊,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妈妈的爱不但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妈妈只是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计报酬。) 三、放飞心愿 1、那小彼得体会到妈妈的爱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仔细读读最后一段。 2、现在,你又对小彼得有什么评价呢? (是啊,小彼得还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到妈妈的账单,他很快领悟到,妈妈是一直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报酬。跟妈妈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改正了自己的做法。) 3、是啊,彼得刚才说的这些话就是彼得羞愧万分的表现,他把头深深地埋进了妈妈的怀里,这个时候小彼得的心里有了一个小小的心愿,你们能替他说出来吗? 4、们相信,妈妈这一份充满宽容、怜惜、关怀、挚爱的的

小学语文_20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学习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演讲 张祺妍原创作品《妈妈的爱》 二、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从张祺妍的文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体会) 2、是啊!母爱是伟大的,这节课我们也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妈妈的账单》。

请你拿出写字的手,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个“账单”。(板书:妈妈的账单)请你观察一下这个“账”字,它的偏旁你发现了什么?(“账”的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古时候,人们都用贝壳作为钱币。)什么是“账单”?(出示图片) 3、齐读课题 三、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1、自由读: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词读正确,遇到难读的或不懂的生字词就用圈画出来,尽量把课文读准确。 2、检查生字。 出示词语,认读词语: 报酬款项索取慈爱 羞愧万分芬尼蹑手蹑脚 如愿以偿小心翼翼塞进 A、自由读词语。 B、同桌读。 C、开火车读。 D、男女生轮流读。 3、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他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到羞愧万分,他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此环节设计意图: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点,他们往往会选择课文中的一些段落或许多句子来讲述,一般都会说得比较详细。对能主动站起来回答的同学我首先给予肯定,然后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以通过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再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以便学生慢慢地接受,慢慢地掌握其方法。) 四、自读自悟,研读两份帐单: 1、这里有几份账单?(生答)

《妈妈的账单》说课稿

《妈妈的账单》说课稿 孟州市南庄镇杜村小学石春燕 一、教材分析 《妈妈的账单》是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单元课文的主题是“可贵的亲情和友情”。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得到他想要的报酬时,他也收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羞愧万分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回了妈妈的口袋。 二、设计理念: 教案的设计首先要遵循人的一般认知规律,通过预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努力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念,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懂文本,通过品读、评说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着的深刻人文内涵,润物细无声地使学生得到语言的训练、情感的熏染。通过学文,激活生活的记忆,唤醒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⑴在正确、流利地读准词语的基础上,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⑵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具体的行为动作来展现,同时人物的行为动作的背后也隐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为切入点,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文章中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和深切的爱。 ⑶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及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并能以实际行动报答母亲。 教学重难点: 把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把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这是因为新课程标准提倡“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优化练习 第20课妈妈的账单试题及答案(2)

20*妈妈的账单 快乐大本营 1.我能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画“√”)。 报酬.(cóu chóu)羞愧.(kuì guǐ)收款.(kuǎn kǎn)慈.爱(chí cí) 答案: 2.我能给带点的字注音。 (1)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 (2)有时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 (3)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答案:(1)dé(2)děi(3)de 3.我能把下面的词语写得正确又漂亮。 如愿以偿羞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我会选字填空。 ()款()责()出胜() ()单()满饱()收() 答案:第一组:付负付负 第二组:账胀胀账 5.我能按原文填空。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了妈妈的怀里,()地把那60芬尼()了她的上衣口袋。 6.我会答。 (1)妈妈写给小彼得的账单上为什么是“0芬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整篇课文后,你觉得小彼得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因为妈妈的爱是不求回报的。 (2)小彼得是个天真活泼,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轻松加油站 善意的谎言 我的妈妈时常教育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要说谎。可是,有一次我却发现妈妈在“说谎”。

有段时间,妈妈每天给我吃两个鸡蛋,所以我长得结结实实的,可妈妈还跟原来一样瘦瘦的。一次,我刚做完作业,妈妈就为我端来两个鸡蛋。“来,趁热把鸡蛋吃了”。妈妈说。我边吃鸡蛋边说:“妈妈,你也吃啊!”“我已经吃过了。”妈妈笑着说。我想:奇怪,刚刚煮的鸡蛋,妈妈怎么会已经吃了呢?“妈妈,你骗我。”我说。“你还小,要多吃些营养丰富的东西,身体才会健康。”妈妈说道,“我不吃,没关系。” 原来是这样,难怪每次吃东西时,妈妈总说:“我吃了,你吃吧!”妈妈啊,你为什么自己舍不得吃呢?我呆呆地想着,想着,终于明白了。我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 我被妈妈善意的谎言深深地感动了,但心里却非常难过。 第一站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善意—()诚实—() 第二站“我呆呆地想着,想着,终于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站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想一想,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站恶意撒谎 第二站提示:妈妈说谎是为了让我吃得更多,让我的身体更健康。妈妈的心里只想着我,却从未想过她自己,妈妈的爱是无私的 第三站提示:懂事的、有孝心的孩子。 妙笔生花 懂事的你,曾经为父母做过什么呢?回忆一下,再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园地 这次习作,我们要用一两件事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感人的事,注意要表达出真情实感。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写作小锦囊 1.可以重点写一两件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感人的事。 2.把事情写具体,语句通顺。 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范文欣赏 母女之间

《妈妈的账单》优秀教案设计

《妈妈的账单》优秀教案设计《妈妈的账单》优秀教案设计 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这篇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事需要得到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妈妈提醒你,妈妈一直全心爱着你,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 学习目标 ⒈学习默读课文。 ⒉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⒊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习这篇略读课文,教师

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⒈引导学生回顾《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相机提问激趣。 《可贵的沉默》中孩子门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这篇课文中的小彼得又懂得了什么呢? 2.结合连结语的提示,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明确阅读要求 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 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妈妈的账单

三年级上册20课《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南宁市西乡塘坛洛镇合志小学梁素红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同学们看看这个数学题0<60 0>60 为什么﹖ 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如,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

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 2.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妈妈的账单 教案教学设计

妈妈的账单教案教学设计 妈妈的帐单教案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妈妈的帐单》 2.看老师板书这个课题。

书写课题,写到账字时停下来,对学生说:这个账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要注意他不是巾字旁的帐。) 3读课题。 谁来读一下课题? 能不能读的深情些,你瞧这是一份妈妈的帐单。 齐读课题。(一教就会,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A.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先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1,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轻轻地读,也可以大声地诵读。 2,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把他划下来反复地读,把课文读通顺。 B.检查反馈 1.老师从书里摘了一些大家容易读错的词语,你能读吗?自己试一试。 2.你觉得哪些词语是大家容易读错的,你就当小老师来领读一下这个词语。 小彼得报酬索取收款款项慈爱塞进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 重点解决:报酬,收款的意思。蹑手蹑脚,怦怦直跳,羞愧万分

的读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小老师当的不错,如果我请你们再去默读一遍课文,谈谈你读这篇课文的收获,你行吗?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帮助你们思考:我觉得这篇课文最有意思的地方是() 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最让我感动的是() 这篇课文最()的是()。最后一个问题请你们随意填,我想听到你们与众不同的回答。 2.交流 师可以试着这样点评:你的理解可真深刻啊;有独特的体会,很欣赏你;用词很准确;你能抓住课文中最重要的内容来谈体会,真不简单;你能抓住主人公的细节来谈,很会读书啊; 四教学两份帐单 过渡:从你们刚才的体会中,我听到你们多次提到这两份帐单,对他充满了兴趣,那么我们就来研究这两份帐单。 1、出示两份账单 2、指名读两份帐单 3、落实“款项”:这里有一个词语出现了两次:款项,请你们读;彼得的帐单列有几条款项?妈妈的帐单也有四条款项;你知道什么是款项?是啊,这两份帐单各有四条款项。 4、请你们默读,边读边比较这两分帐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想出来了可以在旁边作点记号)

小学四年级语文 20.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上课前,请同学们先来看一道数学题,比较0和60的大小,指名说,上完今天的语文课,你说不定会有新的答案呢!好,我们言归正传,准备上课了! 2、师板书“账单”,请同学们看我写这个词,谁来读?注意这个账字是贝字旁,说明了什么了呢? 见过账单吗?见过什么样的账单,?指名说 见过小朋友写的账单吗?出示ppt,彼得的账单 谁来读读这份账单?(师相机说芬尼就是德国的钱币,20芬尼相当于人民币一元) 3读完了账单,你觉得彼得平时是个怎样的孩子?ppt出示:我觉得彼得是(),因为() 4、大家猜猜看,彼得在写这份账单的时候有个什么样的想法?(得到报酬),他如愿了吗?今天我们继续进本单元爱的主题,一起读一篇文章《妈妈的账单》,大家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打开书20课,预习课文了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碰到难读的多读几遍。 2、老师摘录了些容易读错的词语,能读吗?指名读,正音(评价学生字正腔圆等)

3、再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ppt,你能根据这几个词语来说说吗?(报酬款项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三、品读课文 1你知道小彼得的愿望实现了吗?课文中怎么写的,指名说。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说,是什么?(如愿以偿)像这样希望得到满足,梦想得到实现就是----如愿以偿 你有过如愿以偿的体验吗?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指名说,读出如愿以偿的心情 小彼得高兴吗?他的心情怎么样?课文中怎么说的,引出第七段 哪个词在说小彼得的心情?(羞愧万分) 2、什么叫羞愧万分?是一般的羞愧吗?指名说,读出万分的羞愧、 3、本应该是欣喜若狂怎么会羞愧万分呢?指名说,相机出示妈妈的账单 4、品读妈妈的账单 A、请同学们读读这份账单 B、指名读,分款项读,是什么让你的心触动了一下?指名说 C、“0”在数学里代表什么?这里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吗?这个“0”里有什么?再读账单,哪一条让你最感动?指名说 D、是啊,这个0里有十年的幸福生活,有十年的吃喝,有十年里每逢生病时的护理,十年来慈母的关怀,小彼得读着读着,不禁想起了这十年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学们,让我们随着彼得的思绪,走进彼得的记忆……(播放来自秘密花园的歌,)

妈妈的账单(教案)

20.妈妈的账单(人教版三下) 一、写账单——牵动学生情 1.板书课题:板书“账”,认识这个字吗?读什么?看这个字的偏旁,想想,这个字与什么有关?板书“单”,这个词读什么? 2.见过账单吗?在什么地方见过?一个小朋友不仅见过账单,还写过账单呢! (点课件) 出示: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3. 默读账单 (1)这是一个叫彼得的小朋友亲手写的。用心的孩子,静静地读这份账单,你会发现彼得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2)你帮助家长做过哪些事? (3)小结:大家为家长做过许多事,都该值得奖励。老师奖励每人一张小纸片(事先发给学生的),把你为家长做过的事写出两三条来,也标上价钱。注意用上我国的钱币单位。 4.写账单 在写之前要先写上“账单”,然后按小彼得的格式来写。写好后,还要算一下总数。写好了,请大家把这份账单叠起来,不要让别人看见,轻轻地放在课本下面。 5.揭示课题:彼得为什么要写这份账单?结果怎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妈妈的账单》。(补充课题) 二、品账单——体味作者情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点课件) 2.检查词语的读音。

3.再读课文,想一想:彼得为什么要写这份账单?结果又怎么样呢? 4.交流: 1)齐读第一、二两节 2)小彼得的心愿是什么呢?母亲给他也写了一张账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5.出示彼得母亲的账单,学生齐读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6.大家读的字音清楚,声音洪亮,但我觉得不但要用眼读,还要用心读。用心读的孩子会在不经意间为一个词、一个情景让自己的心灵为之一动的。请再用心读一读,看妈妈的账单中哪点最打动你?有心、用心的孩子最先发现。 (数字、十年幸福生活) 7.想象幸福生活: 这“十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想想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时,彼得的妈妈会带他去郊外干什么? ●夏天来临,彼得踢球一身臭汗,回到家,把脏衣服往地板上一扔,妈妈看到大汗淋淋的儿子,会怎么做? ●深夜,当凉爽的秋风吹进窗子时,妈妈会坐在灯下干什么? ●冬天,雪花纷飞,妈妈会带他干什么? ●感情读:再读这十年幸福生活,你会怎样读?看到孩子的幸福生活,你仿佛看到了妈妈脸上露出了什么样的表情?(高兴)那就再带着微笑读一读这句话吧! 8.十年中的吃喝: ●想想,早晨,彼得的餐盘里会有什么? 中午,餐桌上会有什么? 傍晚,还会有妈妈的关爱等着他。就这样,一年,两年,……十年,●再读这句话。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20* 妈妈的账单 上海市闸北区永兴路第二小学蒋文清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0>60 2、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3、(在算式下另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随机理解“账单”的意思。 4、出示课题后齐读。 说明:通过特殊算式设下悬念,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5、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媒体出示: 前面读了《可贵的沉默》,我们知道那些同学真的懂事了。下面课文中的小彼(bǐ)得,又是怎样由不懂事变得懂事了呢?让我们读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ní)”;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ní)”? 3、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说明:通过导语的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初读课文 1、理解问题1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第一个问题先来自学课文。媒体出示: 自学建议: (1)自由轻声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报酬、羞愧、蹑手蹑脚、如愿以偿。(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媒体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塞sāi进 账单款项索取报酬芬尼 如愿以偿慈爱怀里 羞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2)指名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教师解释“芬尼”:原德国的货币单位。100芬尼相当于人民币4.5元。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报酬”,找近义词理解“羞愧、蹑手蹑脚”,抓关键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运用以下方法概括: 媒体出示: 方法1:可以选用上面这些词语来连起来说一说。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20 妈妈的账单 ——人教版第六册第20课教学设计 中山市古镇六坊小学冉丽蓉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助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教时】一课时 【教学理念】 本课是略读课文,预案的设计努力倡导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懂文本,通过说话、朗读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使学生润物细无声地受到语言的训练、情感的熏染,去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助父母做事。 【教学过程】 一、课前音乐,诗歌激趣,导入课题: (出示母爱图片) 师问:这张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母爱

师问: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最无私的。你们知道关于母爱的歌曲有哪些? 生答:《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 师问:大家都会唱吗?(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MTV视频)请大家跟着一起唱。 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师问:除了歌曲,还有哪些关于母爱的诗歌? 生答:《游子吟》 师:请背出来 生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师: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除了歌曲,诗歌充分体现外,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文章将再次见证这种无私的爱——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 2、齐读课题。有没有看见过“账单”?实物照片展示。(对,就是类似这样记载钱物支出和收入事项的单子。)再看看“账”的偏旁你又明白了什么?(账的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 过渡:题目边上加星号表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那今天就让我们自己试着去读懂这篇课文,好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新课,同时也为新课的开展起到预热作用】

小学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微课教学案例

一、课题名称:《妈妈的账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来两份账单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两份账单,以及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母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观念,懂得为父母分忧是责无旁贷的。 三、教学重点:对比两份账单,理解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 教学难点:懂得母爱不能够用金钱来衡量。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见过账单吗?都在哪见过?(逛超市时、在餐厅吃饭时、买学习用品等等)嗯、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账单。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两份账单。有些同学疑惑了,账单我们都见过有什么好看的啊。注意了,这两份账单可不是普通的账单,为何说它不普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PPT上出示两份账单) 哦,原来是这两份账单。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0课《妈妈的账单》。我们知道第一份是妈妈写给小彼得的,另外一份是?(彼得写给妈妈的) (二)教学新课

1、初读账单、理解大意 谁来读读妈妈的这份账单?嗯,你发现了什么?账单一共有几项?分别是多少钱?共计?(师板书0芬尼) 说的很准确。谁再来读读小彼得的这份账单?从这份账单你发现了?引导可以根据前面的提问。 2、对比读账单、领会母爱的无私 看到这两份账单你发现有什么不同?(预计学生回答:钱数目不一样)师引导:只有钱数不一样吗?让我们认真的看到母亲的这份账单。第一项是?(生齐读第一项)嗯,彼得过了多久幸福生活?十天么?十个月?而是?这十年中的吃喝谁来照顾?生病时谁护理?那么相比较妈妈做的这些小彼得做的事显得?(微不足道)而母亲在账单上却只写了?(0芬尼)这说明母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3、拓展延伸 老师刚刚听到很多同学为妈妈感到愤愤不平。你认为妈妈应该写多少?(预计生回答:十万、百万等) 你认为母爱只值十万?几百万?嗯、是无价的。相信无论多少钱也代替不了母亲的爱。所以我们应该珍惜。 其实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样无私的母亲。谁来说说你的母亲为你做过些什么? 4、升华总结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20课《妈妈的账单》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20课《妈妈的账单》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24分) 1. (5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妈妈的账单》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________,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________;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________,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________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________。 2. (10分)比一比,组词语。 疾________ 泛________ 脱________ 希________ 透________ 病________ 乏________ 锐________ 稀________ 秀________ 3. (4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索取________ 幸福________ 慈爱________ 经常________ 4. (5分)照样子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例: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①我们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②你难道不为你的做法感到羞愧吗?

③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你的朋友? 5. (10分)查字典填空。 (1)“款”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索”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6. (8分)看拼音,写词语。 huǒyàn shùn jiān níng jùzhòu rá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óu zhìmáo zhān shùfùtáo cuà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5分)彼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8. (4分)按意思写词语。 ①作为报偿付给出力者的钱或实物。________ ②十分惭愧、害羞。形容做错事后,不好意思的样子。________ ③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________ ④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________ 9. (6分)词语化妆间。 ________的大街 ________地逃跑 ________的日子 ________的表情 ________地说 ________地回答 10. (5分)课文《妈妈的账单》讲了一件什么事?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这个对话的过程更加流畅,充满精彩,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间的共鸣点。唤醒学生生活中真实的体验,激活生活的记忆是一个有效的策略。本课的教学,力图实践这个理念。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 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一、导入 1、板书:0大于60,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2、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读题,理解"账"字,"贝"字旁,说明这个字与什么有关?你们在哪里见过账单? (了解"账单"一词的含义。)(教师出示各种账单) 3、读题,课题质疑。师:围绕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读自学提示 1、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小黑板出示: (1)妈妈的账单是写给谁的? (2)账单上写着什么? (3)为什么写这份账单?

2、芬尼是什么意思?(德国以前的一种货币单位) 3、自读课文,勾画重点词语和句子 三、学习课文 1、在解决这三个问题前,先让我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索取塞进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 3、说说词意 4、如愿以偿和羞愧万分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 5、谁如愿以偿了?得到了什么?他的心情怎么样?你生活中有个如愿以偿的经历吗? 6、用横线勾画出让小彼得如愿以偿的账单。 7、出示小黑板。学生读这份账单。 8、读了这份账单,你觉得小彼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出小彼得一点都不懂事) 9、妈妈看了账单,结果怎么样呢?(给了钱也写了一份账单) 10、用﹋在文中勾出妈妈给小彼得的账单。 11、指名读,齐读妈妈给小彼得的账单。 12、妈妈为什么也要给小彼得一份账单?读了妈妈的账单。小彼得怎么样?师:读带有这个词语的话: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小彼得为什么会这样?此时会想到什么?(因为读了妈妈的账单他已经懂事了。) 13、读了妈妈的账单是啊,小彼得的妈妈认为给儿子付出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三年级语文教案)《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到母爱的无私。 3?结合课文内容,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或准备做什么事

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芬尼” 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如,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女“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 《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 2.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a.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份账单,看你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或别人提出的问题。(如,报酬”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如愿以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蹑手蹑脚”就是轻手轻脚,不弄出一点儿声音;小心翼翼”是特别小心、认真) b.根据两份账单来汇报你读懂的内容。

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教案设计 知识与技能: 1、默读课文,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联系实际、评价交流等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懂课文内容。 3、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母爱的无价与无私,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力求体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理念,理解感悟课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出发。组织引导时,根据学生在课堂现场生成的实际反应、实际问题、实际需要进行,为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服务。阅读时学生个性化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进行自读、自疑、自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账单”。 教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账单:这是什么?请你介绍一下。(板书:账单)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有关于“账单”的故事。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同学们完全可以自己读,有信心试一试吗?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想一想围绕账单你有什么问题? (3)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词语检查读准、读通的情况。 3、学生反馈课文内容。 4、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机把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0课《妈妈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母爱是个永久的话题。今天的孩子,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太多的爱,因为“易得”,所以“易忘”、“易忽略”,通过引导孩子解读妈妈这份特殊的账单来解读母爱的无私与无价。课堂上,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动听的音乐适度穿插,不单是课堂情感的催化剂,语文课正因为有了别的学科的加盟而从此不再孤单。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练习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学生的自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 1、谈话: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账单”吗?(板书并强调“账”字的写法),“账”跟钱有关,所以是贝字旁。板书“账单”。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份"账单”却非同寻常,它有着与众不同的作用! 2、板书:“妈妈的”(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这是一篇带“*”的略读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学习提示”,(“芬尼”是德国以前的货币单位)(出示课件)提示里有几个问题?先记下这三个问题,要想顺利前行我们先一起扫清生字新词障碍。(出示课件)初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并理解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课件) 3、扫清障碍我们继续前行(出示课件)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交流并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三、探究“小彼得的账单”和“妈妈的账单” 1、请在课文中找出“小彼得的账单”和“妈妈的账单”的内容,再读一读。 2、抽生读。(出示课件)再读

3、看看这两份账单,你有什么发现? (自主发现——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4、十年来,妈妈不怕辛苦,精心照顾小彼得,妈妈为小彼得付出了太多太多,妈妈为什么写得都是0芬尼? (1)、学生讨论。(妈妈不要钱、妈妈为小彼得做的事情无法用钱来计算。) (2)、检查汇报。(板书:无价无私) 5、看着这份写满0芬尼的妈妈的账单时,小彼得心里会怎么想? 小结:小彼得已经意识到为妈妈做的是微不足道、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他羞愧万分。 四、朗读文章最后一段,进一步感悟。 1、自由朗读:捧着这份无价的账单,读着这份无私的账单,小彼得的心情又如何呢?请大家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能概括小彼得此时的心情?(羞愧万分) 2、自由读,把小彼得的心情表现出来。 3、指名读,评议:什么地方最能说明彼得的羞愧万分? 抓住“怦怦直跳”、“蹑手蹑脚”、“小心翼翼”、“藏”、“塞”等词语朗读感悟。 4、齐读 5、说话练习:小彼得塞进妈妈上衣口袋的仅仅是60芬尼吗? 小彼得不仅把60芬尼塞进了妈妈的上衣口袋,更把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五、拓展练习,升华情感 1、回顾自己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替自己的妈妈写一份账单。(出示课件) 2、说说自己以后打算为自己的父母做些什么? 3、总结全文:学了《妈妈的账单》,你觉得妈妈的这份账单还是一份怎样的账单?(永恒的账单,爱的账单)板书:爱 《妈妈的账单》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课文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的极为动人。因此,在这堂课的设计中,一是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一(1)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一(1)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检查反馈 1、揭题直接导入。提醒账的写法,释账单。 2、初读课文,随文关注生字词,用符号圈出来,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3、提醒同学注意难写的字词,难读的语句。 4、默写: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二)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计学生说得比较详细。 2、引导运用默写的三个词,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简练。 3、随机引导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的意思 (三)比较账单,唤醒生活的记忆,补充账单 过渡:听同学们说主要内容,都提到了课文中的两份账单,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 1、媒体出示二份账单 2、引导比较,发现区别。(预计学生会发现有如下区别:金额多少,劳动量大小,时间长短等)随机解释芬尼。 3、补充妈妈的账单。如果我们要把妈妈的账单列得更详细些,账单中应该列些什么? 教师引说: 十年的幸福生活啊!是多么的甜蜜。每一天,妈妈都为小彼得准备好干净舒适的衣服十年的吃喝中,有一杯杯香浓的牛奶,香甜可口的饭菜每次,当小彼得生病时,妈妈总是那样辛劳十年来,妈妈一直是那样慈爱 (教师在点拨和评价中随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补充妈妈的账单) 4、引导对比,体会无私、无价 这么多的事例,如果要计算金钱的话,该是多少芬尼? 而妈妈却写着0芬尼,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四、引导想象,补充小彼得的心理

1.引读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2.引导补白 读着读着说明什么? 教师引说:是啊!小彼得读了很多遍,心中汹涌澎湃,思绪万千,肯定也想了很多。 投影出示: 小彼得把帐单展开读了起来,他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总是准时送上香浓的牛奶,妈妈做的饭菜是那么香甜可口。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深更半夜,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 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那次自己犯了错 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情景写具体(放背景音乐《懂你》) 3.交流补白内容,教师随机点拨,注意适当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 4.哪些语句说明小彼得羞愧万分?用横线画出。 5.反复朗读,体会羞愧和改过。 6.补充小彼得和妈妈的对话:小彼得扑在妈妈的怀里,会和妈妈说些什么话? (五)小结、布置作业 1.自主设计作业。学习课文,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学生抒发真实的感受)[ 2.教师小结:同学们的作业都很实在,很孝顺,也很感人。老师只想给你你们的温馨作业前加上一个期限,那就是一辈子。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这个对话的过程更加流畅,充满精彩,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间的共鸣点。唤醒学生生活中真实的体验,激活生活的记忆是一个有效的策略。本课的教学,力图实践这个理念。

小学语文《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2

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咀头小学:王晓玲 【教材简析】 《妈妈的账单》是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课文的主题是“可贵的亲情和友情”,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这篇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 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中受教育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借助拼音读通顺课文,通过讨论学习明确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认识到母爱的无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课文的事例中受到人文教育,引导孩子做一个热爱劳动、热爱家庭的好孩子。 【重点与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多种方法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1、板书“0>60” 2、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3、(在算式下方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4、板书:妈妈的账单(提醒“账”的写法,释“账单”。) 5.读课题。 谁来读一下课题? 能不能读的深情些,你瞧这是一份妈妈的帐单。 齐读课题。(一教就会,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看来同学们围绕“账单”一词提的问题还真不少,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 问题的眼睛,我们就会有收获。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把课文欣赏一遍。播放配乐课文朗诵。 2、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谁愿意把自己的收获说给大家听一听.(既善于发现问 题,又乐于解决问题,你们真是一群了不起的孩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 1、教师小结:我们只欣赏了一遍课文就有这么大的收获,如果我们能亲自读一遍课文,一定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2、为了读有所获请看读书要求:(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要求读正确、通顺 (2)找出自己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课文一共写了几份账单,分别是谁写的?用“~~~”画出账单上的内容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的句式,总结一下课文的内容。 (5)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字词 (1)出示词语,认读词语: 彼得收款报酬款项 账单邮局索取慈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