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中国港口业发展

全球化中国港口业发展
全球化中国港口业发展

全球化中中国港口业发展

姓名:尹成班级:土木七班学号:20100338 院系:土木工程指导老师:李德伦

摘要:

开放政策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港口成为与国际连接通道的重要节点,是区域加入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的基础,港口周边200公里内城市,充分利用港口的有利条件,成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物。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使港口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认可,“港为城用,城以港兴”,“要开放,先建港”是人们对于港口对区域和城市发展影响的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沿海港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有效支撑了我国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时至今日,在国际贸易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中国港口业面临的机遇更多,同时挑战也更加严峻。中国港口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蓬勃发展并取得一席之地,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所在。

关键词:港口发展问题改革未来

Globalization in China port industry development Name: YinCheng class: civil class seven student id: 20100338 departments: civil engineering guide teacher: LiDeLun

The open policy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port into with the important node connected channel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join social labor division based, port surrounding within 200 kilometers, make full use of the port city of favorable conditions, become our country economy most developed un-real. Reform and opening-up over the past 20 years of practice, which port for urban development role received wide acceptance, "port city, city to port with," xing "to open, first built port" is for people of regional and port city development influence summary. Reform and opening

up 30 years of China's coastal port achieved world-stunning successes, effectively support for China's economic especially export-orien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da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China port industry, and opportunity faced more challenges are far more serious. How Chinese ports in such an environment vigorous development and desalted,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lies.

Keywords: port development future reform

引言: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港口快速发展是国民经济尤其是外向型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以及需求结构性调整共同拉动的结果。中国沿海港口建设重点围绕煤炭、集装箱、进口铁矿石、粮食、陆岛滚装、深水出海航道等运输系统进行,特别加强了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政府集中力量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和深圳等港建设了一批深水集装箱码头,为中国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煤炭运输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建成一批煤炭装卸船码头。同时,改建、扩建了一批进口原油、铁矿石码头。到2004年底,沿海港口共有中级以上泊位2500多个,其中万吨级泊位650多个;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50万标准箱,跃居世界第一位。一些大港口年总吞吐量超过亿吨,上海港、深圳港、青岛港、天津港、广州港、厦门港、宁波港、大连港八个港口已进入集装箱港口世界50强。

一我国港口的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贸易和技术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我国经济贸易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集装箱化率提高三大动力的驱动下,集装箱运输显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02年,我国大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3721万标箱,位

居世界第一。到2006年实现9361万标箱,2007年跨越1亿标箱,高居世界第一,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100万标箱,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中国2004年全年对外贸易总额突破万亿美元,进出口额的世界排名达到第3位。商务部预测,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仍具备继续增长的基本条件。这无疑为港口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目前的港口业,深圳港集装箱运量已经超越韩国釜山港,居世界第4位。上海港也由去年世界排名第4位跃居为第3位。在世界集装箱运量前5名中,中国的香港、上海、深圳三地稳居其中。

1.1我国港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展望未来,我国集装箱运输在近期内仍将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但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进一步成熟,适箱货源的增长将有所降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速度将有所减缓。深圳与上海两大港口的世界排名同时升位,并不能掩饰中国港口目前面临的问题。在国际航运里,国际货物转口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恰恰是中国港口发展所短缺的。上海、深圳两大港口中转量仍然不足,目前盐田港货物中转量仅占总货量的2%左右,香港却高达40%,中国内地出口到欧美等地的货物中70%要通过韩国釜山港中转。因此,可以说,中国是一个港口大国,但并不是一个港口强国。简单来说,中国港口面临的问题是:头多、嘴大、腹中空,规划问题突出。

1.1.1“头多”,主要指程序复杂。

如在“一关三检”(海关、商检、边检、动植物检疫)上,程序、方法均显落后,通关效率低。从货轮靠岸到货物出港运走,中国港口平均花费时间为34小时以上。物流不畅的主要原因是,一个项目在国内,要涉及大约16个政府部门。口岸通关效率低,人们总认为是海关问题。实际上,随着通关作业制度改革的深入,

海关的通关速度有了明显提高。问题,并不是简单地出在海关上。

宁波市政府口岸办于2001年初对通关现状作了调研。他们随机抽查了外运、货代公司3个月内代理的608个进出口集装箱和中华纸业69个进口废纸箱,分海关、国检、港务、货代等部门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以出口为例,出口集装箱抵港区至装船出运时间平均2~5天,通关平均时间2天,其中海关1天,检验检疫1.79天,货代理单等报检报验前准备等工作平均需要2.92天。查验部门双休日不通关,外代、外运双休日不办理换提单业务,港区与海关之间的信息联网还不够畅通。通关环节就像一根链条,每个部门都是链上的一环,某个环节出现梗阻,都会影响通关速度,抵消其它环节的高效率。大通关作业,已经成为港口业务发展的瓶颈,而信息化建设在这一领域则大有可为。

1.1.2“嘴大”主要指沿海各地兴建港口过多,导致彼此之间竞争加剧

我国已规划了20个沿海“主枢纽港”,仅在环渤海地区就有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烟台5个“主枢纽港”,珠江三角洲地区(含香港、澳门)共7个“主枢纽港”。至于中小的港口就更多,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长的海岸线上,有60多个大小港口,在河北省和天津市640公里长的海岸线上,从北到南依次分布着秦皇岛、京唐、天津、黄骅四大港口。区域密度之大在国际上也非常少见事实上,建设这么多的港口真的有必要吗?例如,上海港目前正在建的洋山深水港从一开始到现在却一直争议不断。有专家分析说:“洋山深水港实际作业天数只有270天,而且不可作业时间都集中在外贸出口旺季。”有分析指出,洋山港的风险实际上完全可以由北仑港来化解。规划的不合理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不同区域港口之间的竞争随着经营者市场意识的加强而日趋激烈。原本指

望的联合策略非但没有实现,反而削弱了自身的竞争力。曾经在1996年的时候,中央就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两翼进行港口组合,并在上海成立了一个组合港办公室。但一直以来这个机构就名存实亡。发展到今天,上海的南北两翼反倒各自形成一体化港口,成为上海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上海建设洋山深水港的同时,南翼浙江也在挖掘水运资源,提出建设“水运强时,实行宁波港、舟山港的资源整合,而北翼江苏苏州也在谋求把张家港、太仓港和常熟港集合起来,共打“苏州港”品牌。

过多的港口带来过度的竞争,有些港口之间甚至形成“远交近攻”的氛围,愿意与较远地区的港口合作。但近处的港口却相互争夺货源,竞争异常激烈,结果往往导致作业费率和利润率下降。

1.1.3“腹中空”,是指货物堆场严重不足、物流不畅等问题。

今年以来,全国性运力瓶颈压力凸显,港口压船压港现象日益严重,已达到近20年来的最严重程度,仅进口铁矿石的港口积压目前就高达3000多万吨。在青岛、天津、宁波、湛江等港口,积压量已达历史最高记录。据悉,宁波港面积排队等候进港靠泊。“压一天3万美元!”某船代公司船务部副经理心情烦躁。因船舶不能及时靠泊而犯愁的不只是船代公司,争夺矿石的钢铁企业更是心急火燎。

港口堆场严重不足、配套运输系统发展滞后,是导致港口严重积压的直接原因。但港口自身的问题也成为瓶颈。

首先,港口总体吞吐能力不足,特别体现在集装箱、原油、矿石、煤炭等码头。目前全国沿海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4274个,但是,万吨级以上的原油、煤炭、矿石等专用泊位仅占总数的9.3%。

其次,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老港区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新港区生产能力不足。一些老港口、老港区位于城市中心,在空间、环境、交通、功能等方面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趋尖锐,老港区持续发展与城市化改造的衔接问题已经成为港口发展与城市发展关系中矛盾的焦点之一。

第三,部分港口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物流经营能力低,无法使港口物流效率最大化。

二以天津港为例探讨港口改革

天津港:从守株待兔到运筹帷幄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港”)现拥有两座现代化集装箱专用码头,可接卸第八代集装箱船舶,年设计吞吐能力为160万标准箱以上。尽管如此,天津港在吞吐量和硬件投资等方面与其他北方主要港口相比,不具备绝对的优势,因此,天津港从硬件投入转向从管理要效益。

2.1.管理和服务为上

天津港既面临着大发展的机遇,拥有着各种优势,也存在劣势并面临着严峻挑战。天津港该如何选择成功战略,如何定位?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IT部门负责人刘宝合认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化投入,提升管理水平和作业效率,以及提供满意的服务是天津港发展的关键。天津港的信息化工程开始于1982年,到现在已经更改了4次。最近几年又上马了比利时COSMOS公司的集装箱码头操作管理系统,并选择了IBM的i系列服务器产品作为该系统的后台来处理烦杂的数据。这套系统包括了港口所有的业务流程,做到了船舶进出口操作流程控制、船舶装卸操作实时控制、堆场管理控制等,帮助天津港管理好物流。

2.2信息化带来直接效益

在没有实施信息化管理软件之前,货运公司等客户将各类船舶所到达的日期、运载量提前几天通知工作人员,大量的货单处理采用手工作业的方式,工作人员都苦不堪言。而且,以前的计划制定得再好,也都是静态的。常常会在场地内见到有的拖车没事干,有的拖车忙昏头,有的桥吊扎成堆,有的桥吊空半天的局

而现在,这样的现象很难再发生了。信息化为天津港直接带来了效益。

2.2.1实现了流程的改造。以前天津港的部门设计是多层次性的,在集装箱装卸作业的过程中是按照“计划-综合计划-总调度-机械队-装卸队”这样的部门顺序进行信息传递,繁杂并且缓慢。而现在,天津港的部门架构是扁平性的,包括车队分配、货物分配在内的所有指令,都是由总调度部门直接下达到每一个拖车司机面前的无线小屏幕上。

2.2.2做到了码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现在,仓库现场所有的流程都通过手持无线终端。集装箱到达码头,在办理手续的同时,集装箱的所有信息已经传到中央信息处理中心。拖车司机在运输集装箱的同时也会将集装箱的条形码扫描传输到计算机中心,调度根据数据分析立即下达指令传输到拖车的液晶显示屏上,指挥拖车将集装箱放置到具体的位置。每个司机完成当前指令后,按一下回车键,系统就会立刻从等待的任务队列中自动分配一项新的给他。现在,码头配送人员从1200人减少到400~500人,处理每一个集装箱的时间缩短到5分钟左右。

2.2.3加强了与客户的联系。现在,船舶公司根据货物集装箱运行的情况,可以随时掌握集装箱的状态。天津港能够一个小时给客户报告一次货物跟踪

记录,使客户可以随时掌握这个信息。

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天津港在未来将有两件主要任务需要解决,即客户端的整合和内部不同系统的整合。我们相信,借助信息化这一杀手锏,天津港一定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进一步。

三我国未来港口发展方向

根据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态势、我国的发展需求以及目前的重要问题,我国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如下六个方面:

3.1优化配置港口资源积极调整港口结构

船舶大型化和运输规模的扩大不断促进世界集装箱运输航线和港口结构的调整,新一轮的港口与码头岸线的整合在持续上演。港口集团不断的整合与统一旗下的码头资源,来争夺区域航运中心。如:2007年七月,青岛港再出大手笔收编迪拜独资码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原本属于杜拜环球集团在前湾港区南岸拥有的1320米码头岸线。至此,青岛前湾港73%的港区尽归青岛港所有。同时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扬,班轮公司已开始在远洋航线上增投运力,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增加也对拥有深水泊位的港口带来发展契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不可能长期保持高位增长。因此要进一步要加强对集装箱运输和港口发展规律的认识,统筹做好港口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整,认清港口在未来运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区域间及港口间的协作和合作,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避免盲目追求贪大求洋和恶性竞争。

3.2大力推进海铁集装箱多式联运

在我国沿海大型集装箱港口的集疏运系统中,铁路承担的份额平均不足1%,对港口的运行效率和规模的进一步扩张造成严重制约。随着铁路能力的提高和铁

路集装箱的发展,积极推进铁海联运不仅是进一步发展集装箱港口的重大举措,也是铁路集装箱发展的必然需求。要加快解决铁海联运的运输组织、单证信息、基础设施和口岸环境等问题,加强港口与铁路合作,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

3.3充分利用内河航运资源发展集装箱运输

内河航运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比较优势,但却是我国水运行业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发展潜力巨大。今后要在有条件或可以创造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充分利用内河航道建立大型港口的集疏运通道网络。特别是长江干线、长江三角洲、大运河、珠江干线、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内河航运条件。要积极采取各种鼓励政策措施,率先实现内河集装箱港口和运输的现代化。

3.4积极发展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

吞吐量已从我国具有十分优越的沿海和内河运输条件,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内贸集装箱港口1998年的60万标箱增长到2006年的近2000万标箱。今后要充分利用沿海与内河运输通道,加强与铁路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多式联运,促进内贸航线与外贸支线的一体化,规范内贸运输市场,加强内贸集装箱运输的标准规范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内贸集装箱运输体系。

3.5强化自主创新加快技术创新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在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交通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后要加快集装箱港口的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开发新工艺、新装备、新系统,加快数字网络、无线射频、卫星定位、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与集成,提升港口建设、运营、管理的信

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3.6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促进集装箱港口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的主要任务。今后要从结构上、技术上和管理上挖潜,抓紧抓好集装箱港口的节能减排工作。要全面贯彻安全发展的理念,加强供应链安全和港口保安工作,加强危险品运输的安全监管工作,加强事故应急反应体系建设工作。

总结:

中国港口事业现在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我们要取他人之长,补自己所短,在以后的道路中中国港口业的路还有很长,中国要努力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凡事要向着一个“诚”有先进管理经验的港口要扶持中小港口业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资金和管理技术,培养一些人才,总之中国港口业要形成一种以国内一些与国际大港口接壤的港口为中心,让中国的港口业越来越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百度词条(港口)

2.网站论文《现代港口发展趋势》及《世界港口的物流化趋势和鹿特丹港对

我们的启示》

2017年我国港口发展回顾及2018年展望

2017年我国港口发展回顾及2018年展望 中国港口协会秘书长丁莉 0 引言 2017年,我国港口行业总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16.2亿吨,同比增长7%,较上年加快3.8个百分点,其中内河港口增速快于沿海,内贸增速快于外贸;集装箱货物吞吐量2.2亿TEU,同比增长8.7%,其中内河港口增速大幅快于沿海港口。进入2018年,初步预计,影响港口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总体将持续改善,港口行业总体保持稳中求进发展态势,并将进入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关键阶段。 1 港口生产形势分析 1.1 港口集装箱码头运行分析 2017年以来,港口集装箱业务发展总体向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达到8.7%,高于上年近5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外贸干线枢纽港表现尤为突出,如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厦门港、广州港增速分别达到8.2%、14.3%、8.3%、9.1%。多个港口生产实现历史性突破,例如上海港集装箱总量达到4000万TEU,广州港首次突破2000万TEU,厦门港则达到1000万TEU。内贸集装箱业务发展较快。在当前国内水路运输通道不断优化的情况下,包括长江、珠江黄金水道建设加快、内河支线运能提升、内贸集装箱多式联运组织效率不断提高、散改

集及件改集、环境保护等因素的促进下,内贸货物水路运输占比不断提升,以陆水联运为代表内贸集装箱运输业务加快发展,成为港口集装箱业务的重要增长点。 进入2018年,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形势持续向好,为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注入动力。据IMF发布的最新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达到3.7%,快于上年,国际市场需求温和复苏。外贸出口方面,预计我国经济总体仍将保持平稳回升态势,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振兴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我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因此,货物贸易出口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外贸进口方面,在国内经济结构以及消费结构调整带动下,进口步伐不断加快。2017年进口增速超过20%。在进口加快的同时,一些政策变化值得关注,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自2018年开始,每年约4500万吨的洋垃圾将限制入境,有相关业务的港口需引起注意。全年来看,随着经济贸易环境的不断改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计亦将保持较好增长态势。集装箱多式联运将加快推进,并要实现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15%以上的目标。 1.2 港口煤炭码头运行情况 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1.5亿吨去产能目标超额完成,煤炭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运行质量大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 【摘要】如今全球化己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的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在文化全球化的洪流中,中国应保持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即在充分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以其文化大国的身份对世界文化做出独特的贡献。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中国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急剧变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经济日益向文化渗透,文化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国家力量介入到政治和经济生活。全球化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冲突和矛盾。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互动与交流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因此,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文化在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与世界不同文化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充分地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同时,文化全球化也给中国文化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文化开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由单一走向多样。 1.由封闭走向开放 从清朝实施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中国文化仅限于总结先前文化,文化发展基本处于一个停滞的状态,但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不可能永远处于一个封闭的空间。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为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时代。对内,随着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的接触不断增多,国际上的一些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新理念等也随之不断传入中国,为中国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对外,汉语逐渐为世界人民所青睐,中国的孔子学院遍布全球,目前全球有10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孔子

港口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调研报告 题目:中国港口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2013年5月2号 中国港口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摘要】:<正>通过去广州港实训后,了解到的中国港口。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的港口特别是大型集装箱港口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1》 港口规模加速扩容,我国港口经过60年的发展,成绩显著,港口基础设施规模扩大,生产能力增强,港口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我国港口发展对外开放在逐步扩大,先后实施了区港联动、启动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区,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发展速度和建设脚步加快,港口密度骤然增大,未来中国港口将会进一步扩大开放。 【作者单位】:广州航海学院 【关键词】:港口含义与格局港口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挑战应对措施市场竞争中国港口行业格局 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由于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的一

个天然界面。因此,人们也把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一个特殊特点。《4》 目前,我国沿海已形成五大港口群,分别是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体、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体、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体、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港口群的形成及港口资源的整合,使港口群内部和港口群之间实现了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竞争有序,增强了为腹地经济服务的能力。一些大型港口已经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成为在港口群中起重要作用的综合性主体地位的枢纽港。《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港口业以锐不可挡之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一路飙升,成为世界上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港口行业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日趋发展成熟。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及航运市场低迷的环境下,国际贸易大幅下降,我国港口行业发展面临严重挑战,港际竞争日趋白热化。 港口作为对经济波动较为敏感的行业,受国内外宏观形势的影响,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2012年4月9日,在南京召开的中国港口协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上,专家指出,可以预见,中国大部分港口不但要承受货运量减少导致主营业务收入的减少,而且会因人工、燃物料价格上涨引起成本大幅上升,还将受到来自船公司、货主要求降低港口作业费用的双重挤压,港口业为吸引货源而引发的价格竞争态势也将逐步显现。未来,中国港口业将何去何从? 港口发展现状 (一)中国港口发展快,吞吐量大,承担了中国大宗物资装卸和中转,但是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物流技术水平低。 (二)港口物流中心地位未形成。由于我国港口布局网络不够合理,枢纽港,喂给港体系还未确立,信息化水平较低,物流企业的发展不尽如人意。 (三)港口物流的信息化系统利用率不高,大部分处于封闭状态。经过多年努力,尽管我国沿海港口和内陆大型港口的信息化投入较大,信息化建设已初见成效,但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港口物流信息化系统没有形成统一标准,还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导致一些单一和部分之间建立的信息数据库不能相互沟通,形成信息“孤岛”。 (四)港口大发展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是专业化物流服务方式任有限。我国港口物流量大多处于利润理念阶段,服务意识薄弱,客户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意。我国港口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港口协会副秘书长杜麒栋指出,“总体上我国港口处于‘后危机’时代,与本世纪初期我国港口的高速发展时期有着很大差别”。我国的人口红利和产能红利已经利用得差不多,给港口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港口发展的角度来说,正是处于“无边界”时代,受到无边界浪潮的冲击。 港口区域的范围正被打破,港口的''围墙''已容纳不下港口发展。传统港口企业正在走出去,非港口企业正在走进来;同时,港口功能的''樊篱''被冲破,已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审慎,趋利避害,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全球化,才能在这一历史潮流中为自己找到适当的位置,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2)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承认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注意处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关系。 (3)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将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技兴贸,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只有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4)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不断从生产关系方面为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20世纪80,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成为支配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从实质上说经济全球化是市场体制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必然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带来影响。现代化的中国所面临的缺陷问题,单一的讲,就是自身的水源不足问题;所具有的优势就是制造也的发达。首先,水源问题;这是我国自身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北方水源日益捉襟见肘,而单靠我国自身解决此事,是有点困难。内蒙,东北,华北,京津地,均可以感觉到严重缺水的窘态。由此带来的就是沙尘暴的日益强大,对整个世界环境也是大为不利的。其解决之道:从我国自身方面来看。一是海水淡化;一是南水北调。在我看来,海水淡化成本太高,而现实的可操作行又太差。这条路在现有的条件下是行不通的。南水北调,南水源于长江之系,南水本身并不充裕。且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看,也并不可取。那解决的方案呢?就是引俄罗斯贝加尔湖水注入我国北方,这样我国整个北方就会有充足的水源,并且有利于全球的环境问题。《世界地理》显示“每年有60亿吨的高清澈高含痒的贝加尔湖天然矿泉水白白流入北冰洋化为海水。”在北极溶入亿万年的冰块,宝贵富足的水资源就这样为人类源源不断的制造着北极的极度寒冷,且贝加尔湖南引对西伯利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极度寒冷状态也是大有好处的。对全球化的今天,是资源不浪费,是对环境问题也有利的。其次,中国自身的优势是制造业。1978年底,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我国与全球化的第一次接触。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是我国

全球化中的中国港口业

全球化中的中国港口业 中国沿海众多港口正迎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此间召开的第24届世界港口大会上,中国交通部部长张春贤预测,到2010年,中国港口吞吐量将达6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1.4亿吨。“中国港 口发展形势看好,”张春贤说。 目前,中国港口总体规模和完成量都居世界前列,有8个港口已跻身世界亿吨大港的行列。截至2004年,中国大陆共拥有港口1430个,生产泊位3.4万个,集装箱吞吐量6168万标准箱,港口吞吐量41.7亿吨,其中上海港已超越鹿特丹港,成为仅次于新加坡港的世界第二大货运港口。 国际航运专家分析认为,当前,正在不断加速的全球化进程,导致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世界航运中心正在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中国则是当前亚洲航运业繁荣兴旺的新引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裁魏家福说。据他介绍,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推动集装箱运输加快发展,最近10年,全球集装箱贸易年均增长约9.6%,而中国的增长速度则达到30%,居世界首位;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为世界最高,约占全球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的1/4。“最近5年,全球GDP每增长1%,全球的集装箱贸易量相应增长约2.8%;中国集装箱贸易量的增速较之GDP 增长比率更高,已达到3.5%,”魏家福说。 中国在2004年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出口国。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罗萍判断,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贸易量将在目前1.15万亿美元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资本、人才、资源以及产品在中国与国际间的加速流动,为港口和航运业带来了巨大的运输需求。为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将加快港口建设的力度,港口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加速,”罗萍表示,虽然近年来中国港口业发展迅速,但仍然无法满足国际经济贸易对中国航运行业的需求,“而这,将成为促进中国港口进一步发展的巨大动力,”她说。世界著名船公司A.P.穆勒马士基集团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Key words..........................................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引言 (1) 二、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 (一)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 (1) 1、全球化的内涵 (1) 2、全球化的特征 (2) (二)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3)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3)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4) 3、西方文化的特点 (4) 三、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影响的二重性 (4) (一)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积极作用 (4) 1、全球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4) 2、全球化促进了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播 (5) 3、全球化促进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改造 (5) (二)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消极作用 (6) 1、全球化促使了文化的大众化 (6) 2、全球化深刻影响青年的文化消费 (6) 四、在全球化进程中传承、弘扬、发展中国文化 (7) (一)寻找不同文化的相同之处 (7) (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8) (三)创新传统文化 (8) 五、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10)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立与国际潮流密切相连的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使中国与外部世界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经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最终还要实现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和必然发展趋势,不仅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变化,而且极大影响并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文化习俗及社会心理等。全球化对我国的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全球化,学习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大力发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文化;影响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Chinese culture Abstract: 20th century,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China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to establish a market economy, globalization process will enable China and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life become more closely linked. Globa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it is not only experiencing a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olitical globalization, cultural globalization will eventually be realize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s an objective fact an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not only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ou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greatly influence and impact on people's lifestyle, thought patterns, cultural practices and social psychology. Globaliz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our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港口及港口群的现状和发展

港口及港口群的现状和 发展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国际物流阶段论文 ——我国港口群的分布特点及发展问题的探讨 所学专业:物流管理 任课教师:彭东华 所在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日期:2010年6月2日 摘要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形成了五大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 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 在新一轮的国际物流竞争中,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船舶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中国五大港口群及内河港口都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沿海所规划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布局,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出台港口群战略部署,显然各港口群之间首先是分工与协作,其次强调彼此之间的公平竞争。 关键字 港口群、港口物流、港城物流、竞争、合作、发展 目录 一、港口以及港口物流的概念 (04)

二、我国港口发展现状及特点 (04) ㈠、我国港口发展现状 (04) ㈡、我国最近几年港口发展的特点 (05) 三、我国五大区域港口群 (05) 四、五大港口群之间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 (05) 五、我国在港口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06) ㈠、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06) ㈡、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物流系统化问题 (06) ㈢、我国港口物流在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07) 六、我国港口发展应采取的战略和措施 (07) ㈠、建立港城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 (07) ㈡、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 (07) ㈢、提高物流系统整体化、规模化程度 (08) ㈣、强化港口物流服务理念 (08) ㈤、五大港口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08) 我国港口群问题的探讨 一、港口以及港口物流的概念 港口,作为一个从事货物装卸、搬运、储存以及加工的场所,其生产运作所形成的物流,就称为港口物流。货物的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而港口在物流服务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港口是一个货物的集散地和各种运输载体的换装点,是水运货物流动的“车站”,它是水路、陆路、铁路等运输的起点和终点。港口物流是一个特殊的物流产业,物流企业的产业分为三个层次:核心产业、形式产业和延伸产业,核心产业是货物的装卸;形式产业就是利用不同的装卸机械设备和安全保障体系的条件下完成对货物的装卸、运输、储

中国港口发展历史

中国港口发展历史 中国水运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到封建王朝,再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港口建设有着自己的历史脉络。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人已在天然河流上广泛使用独木舟和排筏。从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木桨,证明在距今2 000多年前,中国东南沿海的渔民已使用桨出海渔猎。 春秋战国时期,水上运输已十分频繁,港口应运而生,当时已有渤海沿岸的碣石港(今秦皇岛港)。 汉代的广州港以及徐闻、合浦港,已与国外有频繁的海上通商活动。长江沿岸的扬州港,兼有海港与河港的特征,到唐朝已是相当发达的国际贸易港。广州、泉州、杭州、明州(今宁波)是宋代四大海港。 鸦片战争后,列强用炮舰强行打开中国国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沿海海关和港口完全被外国人所控制,内河航行权丧失殆尽。港口长期受制于外来势力,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掠夺我国资源财富的桥头堡。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港口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全国(除台湾省)仅有万吨级泊位60个,码头岸线总长仅2万多m,年总吞吐量只有500多万吨,多数港口处于原始状态,装卸靠人抬肩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水运和港口开始获得新生,先后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中国港口建设的第一个发展时期是建国初期的20世纪50~70年代初: 由于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加上经济发展以内地为主,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铁路,海运事业发展缓慢。这一阶段港口的发展主要是以技术改造、恢复利用为主。在这一时期,沿海港口平均每年只增加一个多深水泊位,其中大多系小型泊位改造而成。 中国港口建设的第二个发展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 随着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外贸海运量猛增,沿海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不足,船舶压港、压货、压车情况日趋严重,周恩来总理于1973年初发出了“三年改变我国港口面貌”的号召,开

全球化中的中国港口业

全球化中的中国港口业 土木09三班淦士奇 09041020203 论文摘要:通过我国港口发展形势,提出其中的几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宏观调控竞争发展 引言:港口岸线资源作为中国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环境和生态的基本要素,也是中国赖以发展的重要经济资源支撑。码头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涉港事务的管理和服务,保障防台与港域安全,促进港域环境的改善,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我国港口发展形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经济全球化在经历了贸易全球化后,正在进入生产要素全球化的阶段,必将推动全球航运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动着世界海运与港口业的空前发展。海运联盟化、干线化、集装箱化和船舶超大型化趋势的不可逆转,直接推动着新的国际深水枢纽港的整合崛起。韩国釜山、日本阪神及我国台湾高雄,与我国抢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竞争愈演愈烈。 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增进以及国际竞争的加剧,对我国港口在“量”和“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全球化将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传统的运输组织、经营手段和服务方式等必须迅速拓展运输功能和服务范围,向现代化和商贸化发展。国际航运中的船舶大型化、专业化和航线经营联盟化,已成为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货流和航线结构的变化将更加突出主枢纽港口的地位。全球性的资源配置,原油、粮食、矿产等主要大宗物资的价格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建设,国家资源储备战略的实施将在近期使大宗货源的大幅度增长成为现实。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基本上建成了功能齐全、配套合理、内外开放的港口体系。沿海集装箱港口已基本形成了干线港和支线港、喂给港层次分明的格局,依港口经济腹地形成了以上海、宁波两港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以深圳、广州为主体的珠三角港口群,以大连、天津、青岛三港为主体的环渤海港口群。见 2004年,中国港口的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数据显示,除厦门港外,我国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全球化时代 (一)全球化 1.全球化、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多重变奏 全球化的起点:1500年,全球化开始;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以后;苏东巨变。 全球化的表征:例如蝴蝶效应,美国经济对各国及对世界的影响。 2.全球化是什么? ①注重经济全球化(生产、贸易等全球化) ②政治多极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性 ③网络 ④文化现象 ⑤没有全球化的概念,是历史,应用帝国主义发展的过程的概念。 3.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纵向发展:国际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化。 横向发展:全球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表现。 4.全球化的本质:①西化、资本主义化、美国化 全球化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 例如,野猪的幸福:自由、主宰自己的命运的幸福。 家猪的幸福:生活水平高。 ②社会主义化 当下两种制度不断拼搏的全球化,起源于资本主义,终于社会主义。 5.全球化意味什么? 乐观主义: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水平提高。 悲观主义:资本流向全世界,利润流向母国。 (二)反全球化 1.反全球化思潮 事件:1999年西雅图风暴,2001年意大利热那亚八国首脑会议,2003年世界经济论坛。反全球化的形式:①抗议游行 ②论坛(世界社会论坛) ③反全球化网络 ④马路秀 2.反全球化是什么人? ①发达国家的人:弱势群体 由于产业结构的空心化,利益分配的不平等。有的学者认为,发达国家出现第三世界。 ②发展中国家:成功故事,例如中国和印度 失败故事,例如东南亚和古巴 3.反全球化是什么? ①依附论批判性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②跨国公司 ③世界利益的分化贫富差距大 ④数字鸿沟 4.世界范围下如何看反全球化? ①反全球化是全球化,是逆动现象,全球化仍是大的趋势。 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性是趋势。

2019年中国港口码头行业现状及其前景预测分析共10页

、港口码头行业定义与分类 (一)港口的定义 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由于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因此,人们也把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一个特殊结点。 港口由陆域与水域两大部分组成。港口陆域用于构筑码头、设置装卸机械、布置库场和港区道路,以及港口有关管理与服务设施等。码头是供船舶停靠、装卸货物和上下游客的水工建筑物,是港口的主要组成部分。港口水域则通常包括进港航道、锚泊地和港池。 (二)港口码头的分类 1、港口的分类 港口由于规模、位置、用途及本身功能特点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类型。 按属性基本运价表现定班轮公司的船一般要定期挂靠的港口。大多数为位于中心的较港大口岸,港口设备条件比较好,货载多而稳定 图表1:港口的分类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码头的分类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港口码头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港口行业管理体制 1、行业管理体制沿革 中国港口的管理体制的沿革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后到上世纪90 年代末以及现行的港口管理体制。 上世纪80 年代,即改革开放前的港口管理体制是在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直接通过计划,组织企业运输生产的体制,基本格局是中央政府管大企业,地方政府管小企业;改革开放后到上世纪90 年代末,是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情况下形成的过渡性体制。基本的变革是,沿海大的港口企业下放地方,实行中央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体制。秦皇岛作为能源港口,由中央直接管理,长江同时实行港航分管。 经过将近20 年的发展," 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 的港口管理体制又作出了重大调整。2019 年11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部等部门《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9191 号)文件,主要内容包括:将现由中央管理和中央与地方共同管理的港口全部下放地方,港口下放后实行政企分开;改革港口现行的计划、财务 管理体制,港口资产无偿划转地方管理,财务管理由"以港养港、以收抵支" 改为"收支两条

中国港口发展史

中国港口发展史 中国水运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到封建王朝,再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港口建设有着自己的历史脉络。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人已在天然河流上广泛使用独木舟和排筏。从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木桨,证明在距今2 000多年前,中国东南沿海的渔民已使用桨出海渔猎。 春秋战国时期,水上运输已十分频繁,港口应运而生,当时已有渤海沿岸的碣石港(今秦皇岛港)。 汉代的广州港以及徐闻、合浦港,已与国外有频繁的海上通商活动。长江沿岸的扬州港,兼有海港与河港的特征,到唐朝已是相当发达的国际贸易港。广州、泉州、杭州、明州(今宁波)是宋代四大海港。 鸦片战争后,列强用炮舰强行打开中国国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沿海海关和港口完全被外国人所控制,内河航行权丧失殆尽。港口长期受制于外来势力,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掠夺我国资源财富的桥头堡。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港口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全国(除台湾省)仅有万吨级泊位60个,码头岸线总长仅2万多m,年总吞吐量只有500多万吨,多数港口处于原始状态,装卸靠人抬肩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水运和港口开始获得新生,先后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中国港口建设的第一个发展时期是建国初期的20世纪50~70年代初: 由于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加上经济发展以内地为主,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铁路,海运事业发展缓慢。这一阶段港口的发展主要是以技术改造、恢复利用为主。在这一时期,沿海港口平均每年只增加一个多深水泊位,其中大多系小型泊位改造而成。 中国港口建设的第二个发展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 随着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外贸海运量猛增,沿海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不足,船舶压港、压货、压车情况日趋严重,周恩来总理于1973年初发出了“三年改变我国港口面貌”的号召,开始了第一次建港高潮。从1973年至1982年全国共建成深水泊位51个,新增吞吐能力1.2亿吨。首次自行设计建设了中国大连5万/10万吨级原油出口专用码头。这一时期锻炼和造就了中国港口建设队伍,为以后港口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中国港口建设的第三个发展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

【辩论】全球化之中国

有人认为中国是全球化中的最大赢家,你怎么看? 【翻页】 主持人: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相互融合影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毫无疑问的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中深深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有观点认为,中国是全球化中最大的赢家之一。那么中国是否真的是全球化浪潮的赢家呢?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下面让我们有请持不同观点正反方开始辩论。首先有请正反方辩手陈述观点。 【翻页】 正方(王逸):我方认为中国在全球化中利大于弊。首先在政治上,政治全球化一是意味着民主、自由、人权等观念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认同,二是意味着国际政治机制和国际组织在全球和地区的拓展,从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三是意味着协调与合作的增多,对抗和冲突的减少、从整体上改变了国际政治的放任自流和混乱的状态。因此政治全球化是从全球化衍生出的一个符合逻辑和契合当今国际政治实际的命题。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国理应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为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就是企业不只在本国而是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资源,消费全球化则指消费者不只在本国市场而是在世界范围内买东西。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生产和贸易,也就必然有统一的全球规则,WTO 是一种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多边是优于双边的,至少有一个比较权威的仲裁机构解决反倾销和贸易纠纷。最后,在文化上,中国文化产品将投入到世界各个地区,促进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识别需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儿女寻找文化归属的一种外在动力。再者,文化多样性的国际文化需要为我们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国际舆论支持。 【翻页】 反方(叶妍妍):我方认为中国在全球化中弊大于利。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看似我们在全球化这一进程中收获颇多,但仔细分析便可以知道,我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下面我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个方面进行简要陈述。首先在政治上,全球化以及国际干涉力度的加强使传统的民族国家的政治主权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全球化以及迅

中国港口业发展论文

全球化中中国港口业发展 姓名: 班级: 学号: 院系: 指导老师: 摘要: 开放政策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港口成为与国际连接通道的重要节点,是区域加入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的基础,港口周边200公里内城市,充分利用港口的有利条件,成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物。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使港口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认可,“港为城用,城以港兴”,“要开放,先建港”是人们对于港口对区域和城市发展影响的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沿海港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有效支撑了我国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时至今日,在国际贸易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中国港口业面临的机遇更多,同时挑战也更加严峻。中国港口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蓬勃发展并取得一席之地,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所在。 关键词:港口发展问题改革未来 引言: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港口快速发展是国民经济尤其是外向型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以及需求结构性调整共同拉动的结果。中国沿海港口建设重点围绕煤炭、集装箱、进口铁矿石、粮食、陆岛滚装、深水出海航道等运输系统进行,特别加强了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政府集中力量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和深圳等港建设了一批深水集装箱码头,为中国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煤炭运输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建成一批煤炭装卸船码

头。同时,改建、扩建了一批进口原油、铁矿石码头。到2004年底,沿海港口共有中级以上泊位2500多个,其中万吨级泊位650多个;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50万标准箱,跃居世界第一位。一些大港口年总吞吐量超过亿吨,上海港、深圳港、青岛港、天津港、广州港、厦门港、宁波港、大连港八个港口已进入集装箱港口世界50强。 一我国港口的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贸易和技术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我国经济贸易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集装箱化率提高三大动力的驱动下,集装箱运输显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02年,我国大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3721万标箱,位居世界第一。到2006年实现9361万标箱,2007年跨越1亿标箱,高居世界第一,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100万标箱,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中国2004年全年对外贸易总额突破万亿美元,进出口额的世界排名达到第3位。商务部预测,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仍具备继续增长的基本条件。这无疑为港口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目前的港口业,深圳港集装箱运量已经超越韩国釜山港,居世界第4位。上海港也由去年世界排名第4位跃居为第3位。在世界集装箱运量前5名中,中国的香港、上海、深圳三地稳居其中。 1.1我国港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展望未来,我国集装箱运输在近期内仍将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但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进一步成熟,适箱货源的增长将有所降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速度将有所减缓。深圳与上海两大港口的世界排名同时升位,并不能掩饰中国港口目前面临的问题。在国际航运里,国际货物转口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恰恰是中国港口发展所短缺的。上海、深圳两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得与失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得与失 答: 得:(1)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资。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外资的进入,有助于解决中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本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积极开展吸引外资的政策,从而大量的外企在中国驻足,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2)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跨国公司已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掌握雄厚的资本、高技术、最新信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跨国公司前来攫取利润的同时,也必然带来其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中国有利的利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积极的吸取外国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教育资源、社会管理以及其他一些领域的经验。 (3)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中国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存在劳动力超额供给和劳动力成本普遍偏低现象,外资进入得以安排大量的工资低廉的过剩劳动力从事有效就业,从而发展我国自己具有国际分工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产业,也相应的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4)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购并当地企业实现的外资进入有助于传统产业结构改造和促进产业竞争,对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5)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经过改革开放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但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基础作用还须进一步加强。资本进入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博弈规则和惯例,大大缩短发展中国家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型的时间,能够加快现代经济制度的形成。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越开放,其经济转型的进度越快。 (6)经济全球化是中国有了一个更大的国外市场。出口的税率比以前低了很多,使出口大大的增加了,促使中国成为了出口大国。经济全球化也促进其他国家市场更加开放。有利于中国利用国际市场、增加国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直接好处。利用后化优势赶上工业化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 (7)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为社会主义国家打破思想禁锢、促进价值观念变革、扩大对外开放、利用世界资源、发挥“后发优势”、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失:(1)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外资的涌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最先威胁的是机器设备和家用电器制造业;接下来这种打击扩散到几乎所有消费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削弱以后将会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2)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格局.在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的沿海地区和交通发达、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与世界经济联系较少的内陆边远落后地区,虽然自身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了,但总是比不上沿海地区。结果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不利的影响。 (3)中国的经济停滞不前。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来说,使中国经济停滞不前。使得人民币升值,虽然人们的工资在不断的涨但永远涨不过通后膨胀带来的物价上涨。重重地贸易壁垒,变相增加关税是中国的中小对外贸易企业无法承担。 (4)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市场会受到冲击.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里,中国仍是处于国际分工体系外围的发展中国家,其产业结构总体上还是低层次产业,还主要是垂直分工,其经济发展容易受到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不良影响,国内科学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产品市场容易被跨国公

谈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以矛盾的观点来看问题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大小不同的影响,尤其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特点显著,已经成为了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的真实写照。全球化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挑战,同时又给中国创造了何种机遇,在文中,我将从矛盾的观点来简单谈谈我的初步认识。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经济全球化是什么?其表现主要有哪些方面?当前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普遍认识便是: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而言之,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其表现主要是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本特征,辐射全球大小国家的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中国,由于经济政策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中西部之间、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日益加大,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并日渐加剧,进而引发诸多社会问题。而这一系列的问题更加使得我们在面对及走向全球化时,一定要用辩证的矛盾观点来认识由于全球化带来的优劣影响。辩证法的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具有对立的一面,即斗争性,又具有统一的一面,即同一性。矛盾具有特殊性,同时矛盾又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一个矛盾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看待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要用一分为二、防止片面性、以及普遍与特殊的观点看问题,既要弄清楚影响的矛盾体现在哪里?即要分清全球化对中国影响的好的一面及不利的一面,又要分清哪个是主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同时还要明白中国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我们先来看看全球化对我国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例,跨国公司不断涌入我国,在中国不断设厂或将总部搬至中国,一方面促使中国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的企业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压力,举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乔布斯先生创建的苹果公司生产制作的iphone触屏手机,使得中国的手机市场长期追随其引起的潮流,不断推出国产触屏、高性能、智能半智能等新产品,中国企业在追赶的同时,也逐渐的认识到了产品与技术创新对一个企业来说就意味着生产力,于是便涌现出了象手机市场上的联想、oppo、步步高、华为等企业加紧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争取赶超最新技术。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由于应付不了挑战而被兼并或被倒闭。另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大多实行本土化战略,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资金、高度的影响力、优越的待遇和灵活的用人机制,吸引了国内很多优秀人才,于是乎,中国出现一种名牌大学毕业生就业跨国公司优先、甚至非跨国公司不进的就业趋势,而这一趋势明显对中国的就业意识及人才分配产生严峻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在对外贸易的产品构成比例中,中国一直依赖低价和资源及劳动密集型为主要出口产品,这一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中国的不断发展深入,更加使得中国走上了一条牺牲坏境、消耗宝贵资源的道路,而且,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产业升级的政策,将很多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赶出本国,这些企业于是落户中国,给中国的环境和资源带来极其严重的危机。由此显现,全球经济投资的介入和外国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