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区普通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广州市城区普通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广州市城区普通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习题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习题及答案 A1型题: (1)下列哪一点是流行病实验研究不具备的 A.须随机化分组 B.实验组和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 C.必须有干预措施 D.有严格的平行可比的对照 E.是前瞻性研究,必须随访观察实验结果 A2型题: (2)某药治疗高血压患者100例,观察一个疗程一个月,服药后血压70%降至正常且 无不良反应,下列哪个结论正确 A.该药有效 B?很难下结论因为观察时间太短 C.样本太小不能下结论 D.尚不能下结论没有进行统计学检验 E.不能做结论因未设平行可比的对照组 A3型题: (3)对农村7岁易感儿童进行甲肝疫苗免疫,经3年随访观察,结果如下

组别 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 A.0.9 B.1 C. 10 D. 5 B1型题: (4).对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评价效果可选用指标 A.罹患率、患病率 B.病死率、死亡率 C.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 D.有效 率、治愈率 E.抗体阳转率、保护率 (5)某社区进行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疗效评价时可选用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1)下列哪项试验不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A.观察性试验 B.社区试验 C.现场试验 D.临床试验 E.干预试验

(2)下列哪项试验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 A.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象人群并随机化分组 B.有平行可比的对照组 C.运用危险度的分析和评价 D.对实验组人为地施加干预措施 E.前瞻性研究,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 (3)评价人群疫苗接种效果最关键的指标是 A. 安全性 B. 种后反应率 C. 临床表现 D. 保护率 E. 抗体水平 (4)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A.评价病例暴露危险因素的比例 B. 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的结局 C. 探讨病因的线索 D. 评价某种预防措施的效果 E. 筛查早期患者 (5)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重要的优点是 A.随机化分组可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 B.实验者可决定干预措施的方案 C.盲法试验可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可以提高评价、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干预措施的正确性 E.可以控制研究过程的偏倚 (6)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下列哪条不是其缺点 A.设计严格、实施困难、随访观察花费太大 B.盲法不易实施 C.随访时间长、研究人群依从性差 D.易引起医德和伦理学的争议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20例分析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20例分析 目的探究中医中药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作用,为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站家庭病床慢性肾脏病患者共20例,在进行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方法进行辅助治疗。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治疗有效者13例,有效率为65.00%。治疗有效率为75.00%。结论中医中药在慢性肾功能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疗效,综合治疗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中医中药;肾脏病;慢性;治疗 慢性肾脏病是一类由肾脏渐进性损害,功能受损逐渐加重而表现出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为了减少该疾病對人类健康的影响,医学工作者已经研究出一些治疗或者控制疾病的方法,其中透析这类治疗方法的出现为该疾病进程的延缓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但是这类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医的治疗以阴阳五行为基础,注重人体整体的稳定性以及协调性,从整体上进行调节。肾脏病属中医中”关格”、”虚劳”、”水肿”等证范畴[2]。因此,我们认为中医在该病的治疗中应当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分析发现,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开展应用[3]。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医中药在慢性肾脏病疾病中的治疗效果,为慢性肾脏病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选择,我们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站的2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采用了益气活血利湿降浊的治疗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站共收治慢性肾脏病者20例。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为68.9岁。男性患者中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3例;女性患者中糖尿病肾病3例、高血压性肾小动脉硬化2例。肌肝为167~256umol/L,尿素为9.2~11.00mmol/L。 1.2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参考《肾脏病学》;②中医诊断标准:病名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中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断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1.1-1997)9.14.2,肾系病类。证候分型参考《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制定的《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辩证分型及疗效评价》。 1.3方法中医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按照该疾病病变的缓急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即急者治标,缓者治本[4]。由于部分患者可能有新感外邪者存在,对于这类患者我们采用的是祛邪与补肾同时进行的治疗方法。由于部分患者虚实不同,按照虚实在病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KDIGO伦敦研讨会纪要 2009年10月4-6日,慢性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KDIGO)国际机构在英国伦敦召开了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研讨会。其主要目的是汇总全球CKD随访资料,以预后为硬终点,评价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白蛋白与终点事件间关系,对现行CKD诊断和分期系统进行重新评估。 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肾脏及全科医师,检验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专家和社区卫生保健者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这其中既有现行CKD诊断系统的制定和拥护者,也有持不同观点的专家和学者。 唯一受邀参加此次高端学术研讨会的中国大陆学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海燕教授和王芳医师对此次会议的背景及所获部分成果等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希望对我国临床医师有所助益。 背景 2002年,美国肾脏病学会(ASN)制定的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KDOQI)提出了CKD诊断的全新概念,用以代替既往的“慢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等名称,并制定了分期系统(见右表)。 表2002年KDOQI的CKD分期系统 分期描述根据严重度分类根据治疗分类 肾损伤伴GFR正常GFR?90 T代表移植 1 或升高 肾损伤伴GFR轻度GFR为60~89 2 下降

GFR中度下降 GFR为30~59 3 GFR严重下降 GFR为15~29 4 肾衰竭 GFR<15(或透析) D代表透析 5 注:GFR肾小球滤过率,单位为ml/(min?1.73m2) 2004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SN)的KDIGO采纳了CKD的定义和分期系统并向全球推广,使其分别成为全球肾脏病相关医疗及学术交流的统一疾病分类名词和划分标准。 7年来,CKD领域的新研究不断涌现,尤其是在普通和高危人群中进行的早期CKD流行病学调查,如欧美、我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均进行了CKD筛查研究。与2000年相比,目前在Pubmed上可检索到的CKD相关文献已增加1倍以上。肾脏早期评估计划(KEEP)、肾脏和血管终末期疾病预防(PREVEND)等多个CKD随访人群的建立,将有利于进一步明确CKD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 CKD流行病学研究的开展,唤起了公众和非肾脏病专科医师对CKD的关注,提高了CKD是公共卫生问题的意识,推动了CKD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获得了相当的社会效应。 问题 虽然2002年的CKD定义及分期系统堪称CKD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但由于受到当时循证医学证据的限制,仍可能存在不足。随着近年来相关证据的不断积累,对该系统的质疑和争论日益凸显,是否应对其进行修订也被提上日程。 过度诊断, 以KDOQI的CKD定义及分期为依据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的人群患病率为6%,16%,这一比率远高于肾内科医师的日常接诊量,且与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实际数量亦不成比例;此外,新增的CKD人群主要集中于CKD3期,且以老年人多见。上述结果引发了是否由于CKD的定义导致其患病率被高估的质

流行病学习题指导

第一单元流行病学绪论 一、选择题 【A 型题】 1.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疾病 B. 病人 C. 人群 D. 健康人 E. 亚临床型病人 2. 首先提出“饮水与肝癌关系学说”的学者是 A. John Snow B. 苏德隆 C. 何观清 D. 钱宇平 E. 耿贯一 3. 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流行病学下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因为 A. 许多学科都可应用流行病学来发展流行病学分支 B. 流行病学除研究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外,还探讨影响疾病的社会和自然因素 C. 流行病学是一门应用学科,随着客观防病需要的变化及方法的进展而演变 D. 流行病学可以研究如何促进健康 E. 许多国家首位的公共卫生问题已不再是传染病了 4. 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 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 无症状的健康人 C. 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 传染病患者 E. 病原携带者 5.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6. 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理论法 D. 方法学研究 E. 以上都不是 7. 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 A. 研究疾病的病因 B. 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 C. 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 D. 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 E. 以上均对 8. 流行病学的定义可概括为 A. 研究各种疾病的学科 B. 研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如何防制的科学 C. 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

慢性肾脏病宣传手册

慢性肾脏病宣传手册 慢性肾脏病宣传手册 陈香美 一、您知道肾脏位置、大小和结构吗? 人体有左右两个肾脏,分别位于腰部脊柱的两旁。肾脏的外 形如蚕豆,外缘隆起,内缘中间凹陷。每个肾脏约长9-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两个肾脏的形态、大小和重量都大致相似,左肾较右肾略大。 肾脏的主要结构包括:(1)肾小球:完成肾脏滤过功能,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物;(2)肾小管:重新吸收肾小球滤出的有用物质(糖、氨基酸、小分子蛋白质和矿物质等),局部分泌某些调节因子,排泌某些代谢产物和药物使之清除, 调节机体酸碱和水的平衡;(3)集合管和肾盂:尿液排出管路,参与机体水平衡调节。 二、人的肾脏有哪些主要功能? 1.生成尿液,维持水的平衡:肾小球就像筛网一样,当血 液流经肾小球时,体积大的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蛋白质等不能通过筛网,故不能从肾小球滤出,仍留在

血管内;而体积小的成分,如水分、钠、氯、尿素、糖等, 能通过筛网,经肾小球滤出,流进肾小管内,这些液体叫作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途中,肾小管有重吸收功能,99%“原尿”。 水分被吸收回到体内,营养成分几乎也被全部重新吸收;此 时,只剩下机体的代谢废物和很少的水分,就形成了尿液(称 。人体每个肾脏约有130万个肾小球,每天滤出原为“终尿”) 尿180升,形成尿液 1.8升左右。当人体内水分过多或少时, 由肾脏进行对尿量的调节,保持体内水的平衡。 2.排出人体的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 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同时,会产生一些代谢废物,如尿素、 尿酸,肌酐等,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把这些 废物从尿液排出体外,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急慢性肾 功能不全时,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则会发生代谢废物在体 内蓄积,引起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紊乱。 3.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 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调节电解质 和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4.分泌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进骨髓造血,生成红细胞; 肾功能不全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就会引起贫血。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 分,共50分) 1.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 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 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 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A、它从个体水平研究疾病现象 B、它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 C、它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D、它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病因 4.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A、人群特征 B、概率论与统计学观点 C、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D、以诊断疾病为主的观点 5.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 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 B、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 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 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 6.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状况 B、疾病的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 C、疾病的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 D、疾病在不同的年、月和日的分布 7.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 A、散发、流行和大流行 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 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 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 8.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对人的生命威胁程度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9.疾病监测的主要目的是() A、收集和分析健康资料 B、确定致病因素和消灭传染源 C、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某病的流行状况 D、预防和控制疾病 10.一种治疗方法可延长生命,但不能治愈该病,则发生下列情况() A、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B、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发病率将降低11.下列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 A、病原微生物 B、物理因子 C、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 D、心理因素12.在判断因果联系时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A、联系的剂量反应关系 B、联系的强度 C、联系的一致性 D、时间顺序,先“因”后“果”13.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 A、联系的强度不明显 B、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而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

流行病学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C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 E.病原携带者 2.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C A.疾病 B.病人 C.人群 D.健康人 E.亚临床型病人 3.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A 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 C.提供诊断依据 D.不涉及药物治疗 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 4.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A: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 E.以上都不是 5.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C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 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盲法 E.统计学检验 6.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B A.进行统计学检验 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 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 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7.流行病学的定义可概括为:C A.研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科学 B.研究非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科学 C.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及其分布的原因,以及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对策与措施的科学 D.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 E.以上都不是 8.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C A.实验室方法 B.临床诊治方法 C.现场调查与现场实验观察研究方法 D.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 E.统计学方法 9.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B A.病例对照研究 B.临床试验 C.队列研究 D.回顾性队列研究 E.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10.关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 B.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理流行病学研究 C.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D.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 E.病例对照研究可提供病因线索 11.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C A.普查 B.抽查 C.队列研究 D.现患调查 E.生态学研究 12.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D A.临床试验 B.干预试验 C.人群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防治实验研究 B型题: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及答案

1. 现场试验接受干预对象的基本单位 A A. 个人 B. 社区 C. 人群 D. 一个种族 E. 一个民族 2. "最古老、最普遍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 " A A. 面访 B. 信访 C. 电话访问 D. 自填式问卷调查 E.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 3. 当选择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作为暴露组时,往往不能从这些人群中选出对照组,常需在该人群之外寻找对照组,这样选择的对照称谓 C A. 内对照 B. 总人口对照 C. 外对照 D. 多重对照 E. 单重对照 4. 以自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的是 A A. 现场试验 B. 社区试验 C. 干预试验 D. 临床试验 E. 社区干预实验 5. 利用数字表随机排列表,也可用抽签的方法的随机分组方法是: A A. 简单随机化 B. 区组随机化 C. 分层随机化 D. 系统随机化 E. 盲法随机化 6.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D A. 合理膳食 B. 适量运动 C. 戒烟限酒 D. 提倡病人自我管理 E. 防止和减缓疾病的发展 7. 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 D A. 临床试验 B. 横断面研究 C. 病例对照研究

D. 队列研究 E. 现况研究 8. 目前进行疾病预后研究的主要方法是 C A. 现况调查 B. 病例对照研究 C. 生存分析 D. 生态学研究 E. 数理研究 9. 死亡指标包括 E A. 死亡率、发病率 B. 发病率、患病率 C. 感染率、患病率 D. 患病率、生存率 E. 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 10. 母亲通过胎盘把疾病传给胎儿,此种主要传播形式应为: B A. 水平传播 B. 垂直传播 C. 连续性传播 D. 接触传播 E. 无传播 11. 估计某病流行势态的指标是 B A. 患病率 B. 感染率 C. 引入率 D. 发病率 E. 续发率 12. 判断疾病预后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E A. 临床经验 B. 疾病自然史 C. 前瞻性观察 D. 回顾对比 E. 临床试验 13. 新出现传染病和再发传染病总称为 A A. 新发传染病 B. 传染病 C. 总体传染病 D. 流行疾病 E. 流行性传染病 14. 确定某因素与某疾病联系强度最好用 C A. 总人群中发病率 B. 患病率 C. 相对危险度 D. 暴露于某因素的频率 E. 总人群的死亡率

流行病学练习题2016

1.较公认的流行病学定义是 A.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及制定预防对策的科学。 B.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的科学 C.预防医学中的一门方法学 D.研究非传染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科学 E.流行病学研究在人群中与健康有关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及决定因素,以及如何防治疾病以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2.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 B.病人 C.人群 D.无病的人 E.尚未发病的处于某病潜伏期的人群 3.流行病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中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个例分析 D.描述法 E.分析法 4.下列哪种研究方法不属于描述性研究 A.病例报告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生态学研究 E.纵向研究 5.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6下列那种说法正确,流行病学是: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C只研究疾病的预防 D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E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7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是 A只限于一个家庭 B .只限于非病人 C .一定范围内的人群 D .只限于全人类 E .只限于病人 8 流行病学的特征 A 群体特征 B预防为主的特征 C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 以上均是

9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以上均是 10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疾病伤害健康 B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 C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伤害 D 死亡患病伤残 11 流行病的的三个阶段是指 A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D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发病率incidence是表示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罹患率attack rate指某一观察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患病率prevalence亦称现患率、流行率,指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某病(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 感染率prevalence of infection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例。 续发率/家庭二代发病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 死亡率mortality rate,/death rat e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表示一定时期内,患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累积死亡率cumulative mortality是将各年龄组的死亡专率相加,用百分率表示,用以说明在某一年龄组以前死于某种慢性病的累积概率的大小。 存活率survival rate是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的某病病人)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合的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散发sporadic是指某病在某地区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无明显联系。 流行epidemic是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爆发outbreak指在一个局部的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由于某次疾病的爆发,在它的流行病学监测曲线上短时间内表现有突然的上升和下降的波动现象。 长期趋势secular trend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通常是几年或几十年)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和病原体型别等同时发生显著性变化。 季节性seasonality / seasonal variation疾病的发病率随季节而变化的现象。 周期性periodicity疾病有规律地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发生流行的现象。疾病的周期性变化多见于呼吸道传染病。病因cause of disease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含义是使人群疾病发生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 危险因素risk facto r是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这里的危险(风险)是指不利时间发生的概率。 必要病因necessary cause引起某种疾病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旦该因素缺乏,疾病就不会发生。 求同法method of agreement在不同事件中寻求其共同的因素 求异法method of difference指在相似的事物之间寻求不同点 共变法method concomitant variation指某因素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发生变化,某病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变化。 类推法method of analogy是指所研究的某种疾病的病因和分布特征与另一种病因已知的疾病分布相似,那么可以推测这两种疾病的病因可能相同。 排除法method of exclusion指通过对假设的排除而建立假设的方法。 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偏倚bias在流行病学研究的各个环节存在的各种暴露因素与疾病关系的错误估计,系统地歪曲了两者间的真实联系。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描述流行病学descriptive epidemiology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三间分布特征,进而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个案调查/个例调查case investigation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个案报告/病例报告case report临床对某种罕见疾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 现况调查/横断面研究prevalence survey是在特定时点或时期内,对一个特定人群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进行的调查研究,以描述其分布与相关因素的关联的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普查census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中每一成员所作的调查或检查。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的范围,即通过对样本中的研究对象的调查研究,来推论其所在总体的情况。 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也是理解其它抽样方法的基础。随机数字表是比较简单、可靠的单纯随机抽样方法。 系统抽样 systematic sampling又称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是按一定比例或一定间隔抽取调查单位的方法。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抽样的单位不是个体,而是由个体所组成的集体。

优势病种慢性肾衰竭精深中医诊疗方案设计2018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方案(2018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2版,人民卫生,1996)及美国肾脏基金会2002年制订的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王海燕,王梅,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Ⅱ,人民卫生,2005年)。 症状:有慢性肾脏病史,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倦怠、乏力、嗜睡等; 体征:当病人某一系统损害时,就可有该系统的体征。如:浮肿、贫血貌、心动过速、心包摩擦音等。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贫血等,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经过肾活检或检测损伤标记物证实的肾脏损伤或肾小球滤过率(910merularfiltration rate,GFR)持续<60m1/min/1.73 m2≥3个月。肾脏损伤的标志物包括蛋白尿、尿试纸条或尿沉渣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二)病期诊断 1.代偿期:肾单位受损超过50%(GFR50—80ml/min),血肌酐维持在133一177umol/L,临床上无症状。

2.失代偿期:肾单位受损,剩余肾单位低于正常之50%(GFR50—20ml/min),血肌酐达186—442umoi/L,临床出现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 3.衰竭期:血肌酐升至451-707umoi/L,病人出现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 4.尿毒症期:血肌酐达707umoi/L,肌酐清除率在10ml/min以下,酸中毒症状明显,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 (三)证候诊断 本病可分为正虚证及邪实证,临床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 1.正虚诸证: ①脾肾气虚证: 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 次症:脘腹胀满,大便烂,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②脾肾阳虚证: 主症: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 次症: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大便烂,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③气阴两虚证: 主症: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次症: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 ④肝肾阴虚证: 主症:头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儿童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完整版)

儿童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完整版)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是造成高额医疗负担、致残致死的重大慢性疾病[1]。长期随访研究表明,儿童CKD一旦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旧称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病死率将显著提高,且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2]。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和及时诊疗儿童CKD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儿童CKD的有效防治需参考发病率和患病率等流行病学资料。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地区开展的关于儿童CKD的流行病学研究逐渐增多,但我国在此领域的流行病学数据相对匮乏。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可提供哪些人群、哪些地理区域具有疾病易患高风险及较差的预后结局,有利于制定疾病防治策略。ESRD(或CRF)是CKD的主要转归,此时患儿必须依靠肾脏替代治疗来维持生命,需要更高的医疗支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重点对儿童CKD及其导致ESRD(或CRF)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肾脏替代治疗率及病因学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 一、CKD的定义与分期

2002年,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组织撰写的CKD及透析临床实践指南中首次提出了CKD的定义和分期[3]。 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临床实践指南更新了CKD的判定标准及分期[4],有以下肾脏损伤的标志1条或以上,且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具体包括:(1)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30 mg/24 h;尿白蛋白/肌酐≥30 mg/g);(2)尿沉渣异常;(3)由于肾小管原因导致的电解质和其他异常;(4)肾脏组织学异常;(5)影像学检查结构异常;(6)既往肾移植病史;(7)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60 ml/(min·1.73 m2)。指南中依据GFR将CKD划分为1~5期,其中1期为GFR≥90 ml/(min·1.73 m2),肾功能正常或偏低;2期GFR为60~89 ml/(min·1.73 m2),肾功能轻度降低;3a期GFR为45~59 ml/(min·1.73 m2),肾功能轻度到中度降低;3b期GFR为30~44 ml/(min·1.73 m2),肾功能中度到重度降低;4期GFR为15~29 ml/(min·1.73 m2),肾功能严重降低;5期为GFR<15 ml/(min·1.73 m2),肾衰竭。 二、儿童CKD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全球广泛开展儿童CKD的流行病学研究,研究范围包括单中心、多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1.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D) 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 D.时间、地区和人群 E.家庭、社会、国家 2.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C) 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 B.年龄、性别、职业 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 E.以上均是 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C)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4.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D) A.发病率 B.病死率 C.死亡率 D.患病率 E.罹患率 5.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A) 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排菌时间的长短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 E.排菌量的大小 6.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E) 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 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 D.儿童多发 E.以上都是 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D) A.年龄不同 B.性别不同 C.目标人群不同 D.干预措施不同 E.观察指标不同 8.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D)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9.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查询产妇的分娩记录,了解分娩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是:(C)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10流行病学习题

1.下列那种说法正确,流行病学是:E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C.只研究疾病的预防 D.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E.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是C A. 只限于一个家庭 B.只限于非病人 C.一定范围内的人群 D.只限于全人类 E.只限于病人 3.流行病学的特征E A. 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预防为主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以上均是 4.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E A. 描述性研究 B. 分析性研究 C. 实验性研究 D. 理论性研究 E. 以上均是 5.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任务C A. 防治传染病 B. 治理水源 C.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 D.研究治疗方案 E.以上均不对 6.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B A. 病人,非病人,一般人群 B.疾病,伤害,健康 C.传染病,慢性病,伤害 D. 身体,精神,社会 E. 以上均不对 7.欲调查某病在某地的危害状况,进行现况调查,宜选用B A. 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病例调查

D.住院病例调查 E.个案调查 8.对病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B A. 因果推断 B.寻找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C.验证病因 D.确定病因 E.以上均不是 9. A. 为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癌 B.为了调查大学生乙肝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所有大学生C.一次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D.一项在健康人群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的调查 E. 对个别发生的艾滋病进行调查 1.抽样调查B 2.普查A 3.筛选D 10.在沿江农村用皮肤试验来筛检肝血吸虫病,试验结果见表 试验 肝血吸虫病 合计有无 阳性阴性117 53 170 8 312 320 合计125 365 490 1.该试验的正确指数B A. 1.79 B. 0.79 C. 0.94 D. 0.85 E. 0.15 2.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A A. 0.69 B. 0.98 C. 0.02 D. 0.94 E. 0.79 3.该试验的假阳性率C A. 0.06 B. 0.21 C. 0.15 D. 0.02 E. 0.69 11.以下符合生态学研究的特点的是C A. 属于分析流行病学 B.以个体为观察分析单位 C.群体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D.确定病因 E.以上均不是 12.以下关于描述性研究正确地是D

慢性肾脏病患病率

2014年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分析及血液透析市场前景展望【原创】 2014年04月25日 11:2913593人浏览字号:T|T 美国肾脏病基金会专家组将慢性肾脏病分为五期。其中晚期肾病)患者需要依靠长期透析治疗以替代正常的肾功能,否则就将在几日之内死亡。 美国对慢性肾病的分类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亚洲是终末期肾病的高发地区,以日本、台湾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终末期肾病的点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中国由于无法得到有效治疗和统计不全问题,点患病率显著小于可比国家。 各国ESRD 患病率统计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1999 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进行了第一次的ESRD 登记工作:点患病率是每百万人口33.6;年发病率是每百万人口15.3。但应答率小于50%,报告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比实际要低很多。 2008 年底,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进行的这次登记工作中,点患病率估计可以达到每百万人口79.1,年发病率是每百万人口36.1。由于有 4 个省份没有应答,且实际参加登记的透析单位并不全面,导致我国统计结果显著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的上述三大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原发性疾病很多,主要包括慢性肾炎、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慢性肾衰竭原发病占比统计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的高发导致慢性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我国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高达11%,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区别于欧美国家,目前肾小球肾炎是引起中国人尿毒症的主要原因,但由糖尿病和高血压引起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人数不断增加,逐步成为主流。 中国透析市场理论市场规模巨大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 1.流行病学: 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3个关键词:人群+分布+影响因素) 2.疾病分布: 是指在不同人群、地区和时间特征上发生的情况,是疾病的群体现象,可通过发病和死亡等频率指标来描述 3.率: 某时期内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数之比,用来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4.比: 亦称相对比,表示两个有关指标的比值,用以说明一个指标是另一个指标的几倍或者百分之几。相对比=(甲指标/ 乙指标)*(或*100%) 5.构成比: 事物内部某一部分观察单位与事物内部各部分观察单位的总数之比,说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 构成比=(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数量{个体数} /某一事物物内部的整体数量{个体数之和} )*100% 6.发病率: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病例数/ 同时期暴露人口数量)* k 7.罹患率: 测量新发病例频率的指标。罹患率=(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数)* k 8.患病率: 又称“现患率”“流行率”,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现患病例所占比例。 患病率=(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 同期观察人口数)* k 患病率(P)= 发病率(I)* 病程(D) 9.感染率: 指在调查时所检查的样本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感染率=(受检中阳性人数/ 受检人数)*100% 10.续发率: 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续发病例)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SAR=(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易感接触者总数)*100%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1、流行病学(epidermiology)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疾病病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类实验(半试验、准实验):一个完整的现场研究应具备实验性研究的4个基本特点,既设立对照、随机分配、人为干预、前瞻追踪。如果实验研究缺少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则成为类实验 3、发病率(incidence rate):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公式: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4、罹患率(attack rate):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公式: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5、患病率(prevalence rate):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公式: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 6、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7、死亡率(motality rate):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8、散发(sporadic):散发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用于描述较大范围(如区、县以上)。 9、流行(epidemic):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10、暴发(out-break)。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 11、大流行(pandemic):某病蔓延迅速,波及面广,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的水平。 12、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又称时点流行。指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应用上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和较大范围内。 13、地方性(endemic):由于地方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某种疾病经常存在于某一地区,或仅在某一人群中发生,不需自外地输入。 14、输入性(imported):又称外来疾病,指本病在本国内未曾有过,或者之前有,确定已被消灭,目前病例是从国外传入的。 15、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又称为描述流行病学,是全面的详细的记录客观存在的疾病和健康状况,进行系统性条理性整理,得出自己的观点,而形成一定的假设(因观点不一定确),称为描述性研究。 16、现况调查(prevalence survey):又称横断面调查或患病率调查,指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的人群进行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进行调查,从而描述该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17、普查(census):于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内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调查或检查。 18、暴露:通常用来代表一切可能与疾病危险有关的研究者感兴趣的因素。 19、病例对照研究:是按照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和对照,分别追溯其既往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推测疾病与暴露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20、信息偏倚:又称测量偏倚或观察偏倚或分类偏倚,在获取暴露,结局或其他信息时所出现的系统误差或偏差。

(完整word版)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概述 1.流行病学方法分类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总体分为观察法:包括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法,也称实验流行病学;数理法,也称理论流行病学。 2.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1)查阅有关文献提出研究目的。 (2)根据研究Et的确定研究内容。 (3)结合具体条件选择研究方法。 (4)按照研究方法确定研究对象(要区别目标人群、源人群、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 (5)根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6)控制研究过程,保证研究质量。 (7)理顺分析思路得出正确结论。 (二)描述流行病学 1.描述流行病学概念 描述流行病学(descriptive epidemiology)又称描述性研究。它是将专门调查或常规记录所获得的资料,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特征分组,以展示该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特点的一种观察性研究。专门调查有:现况研究、生态学研究、个案调查以及暴发调查;常规记录有:死亡报告、出生登记、出生缺陷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疾病监测等。描述流行病学可以;①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②掌握疾病和病因的分布状况,为疾病防制工作提供依据;③用来评价防制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2.现况研究 又称横断面研究或患病率研究,是描述性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资料,并对资料的分布状况、疾病与因素的关系加以描述。所获得的描述性资料室在某一时点或一个短暂时间内收集到的,客观地反映了某时点人群健康、疾病的分布及其相关因素,因此现况调查的数据是一个人群的现状,是时间断面的数据。现况调查的因素与结果是同时存在的,因此不能进行因果关系的推论。对于慢性病,尤其是病程长的疾病最适合做现况调查。根据研究目的,现况研究可以采用普查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 (1)普查(census):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普查分为以了解人群中某病的患病率、健康状况等为目的的普查和以早期发现患者为目的的筛检。 (2)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1)抽样调查概念:按一定的比例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称为抽样调查。样本代表性是抽样调查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而随机抽样和样本含量适当是保证样本代表性的两个基本原则。 2)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等。 3)样本含量的估计:抽样研究中,样本所包含的研究对象的数量称为样本含量。样本含量适当是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样本含量适当是指将样本的随机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时所需的最小样本含量。样本含量计算方法包括分类变量资料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和数值变量资料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具体请参阅有关教材)。 (三)分析流行病学 1.分析流行病学概念与分类分析流行病学(analytical epidemiology)也称分析性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