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练习题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练习题》的内容,具体内容: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很重要,我在此整理了基础知识练习题,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基础知识练习题一、填空。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6吨=()千...

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很重要,我在此整理了基础知识练习题,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基础知识练习题一、填空。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6吨=()千克 30分米=()米 9000克=()千克

80毫米=()厘米 7分米=()厘米4000米=()千米

8时=( )分 480秒=()分 9分=()秒

420分=()时 180秒=()分 5时=()分

2、7米-3分米=()分米 8千米-3000米=()米

3、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七份,每份是它的(),三份是它的()。

4、一个四位数,千位和个位都是6,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是( )。

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鸡蛋重60()小冬身高130() 一头大象重5()

一根跳绳长2() 汽车每小时行80()明明体重35()

6、有30朵花,每个小朋友分4朵,可以分给( )人,还剩()朵。

7、一根12分米长的铁丝,把它剪成6段,要剪( )次。

8、小明沿着长80米,宽60米的操场跑了4圈,一共跑了( )米。

9、一个数除以7,商15,它的余数最大是()。

10、飞机本该在7:40到达,现在要晚点35分钟,它( )到达。

11、在( )里填上、或=。

400米()3千米2900克()3千克 500分()5时( ) ( ) ( )

12、把两个边长9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13、飞机本该在7:40到达,现在要提前35分钟,它( )到达。

14、长方形宽是15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15、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7厘米,把它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16、把一个长18分米,宽9分米的长方形剪成两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分米。

17、把三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18、□6=8( ),余数最大,余数是( ),被除数是( )。

19、把两个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基础知识练习题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和任何数相加都不等于0。( )

2、小冬每天大约睡8分钟。( )

3、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

4、小青从学校回到家大约要走40千米。( )

5、在除法中,余数一定要大于除数。( )

6、世界上的人不可能活到300岁。( )

7、两个数相除,除数是9,余数最大是7。 ( )

8、一个盒子里有红黄两种棋子,我任意摸一次一定能摸到红棋子。( )

9、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在死亡。()

10、把一张长方形纸分成7份,其中的3份是这张纸的。( )

11、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分数等于1。( )

12、工人叔叔每天工作8小时。

13、0和任何数相乘都是0。 ( )

14、南京到徐州的铁路长560米。 ( )

15、两个数相除,余数是6,除数最小是7。 ( )

16、一张儿童床长2分米。 ( )

17、 + = 。( )

18、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A C D E 甲 乙 人教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仔细填空:(每空1分计18分) 1.据统计,2016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428925482人,读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人,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人。 2.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按3:1的比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放大前的图形的面积比( )。 3.在 3 1 、3.3、33.3%、0.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4.12的因数有( ),选择其中的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5.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接头处不计),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这个圆柱的高是( )米。 6.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合格的和不合格的数量比是24 :1,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 7.把1.2千克∶24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8.宿迁到南京大约25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这幅地图的数值比例尺是( )。线段比例尺是( )。 9.一个圆锥形容器盛满水,水深为18厘米。将圆锥形容器的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中,水深为( )厘米。 10.“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成功升空,绕地球飞行14圈后,10月16日凌 晨7时23分安全着陆。它在空中共飞行了( )小时( )分。 二、精心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如果a×b=0,那么( )。 ① a=0 ② b=0 ③ a 、b 都为0 ④ a 、b 中一定有一个为0 2.1、3、7都是21的( )。 ① 质因数 ② 公约数 ③ 奇数 ④ 约数 3.两根同样2米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 43,从第二根上截去4 3 米。余下部分( )。 ① 无法比较 ② 第一根长 ③ 第二根长 ④ 长度相等 4. 在右图的三角形ABC 中,AD :DC=2:3,AE=EB 。 甲乙两个图形面积的比是( )。 ①1 :3 ②1 :4 ③2 :5 ④以上答案都 不对 5.某校六一班有45人,男女生的比可能是( ) ①3:5 ②3:2 ③4:3 三、认真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缩小了10倍。( ) 2.把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配成盐水,盐水的含盐率是5%。( ) 3.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比是1 :1。( ) 4.小明应完成的作业量一定,他已完成的作业量和未完成的作业量成反比例。( ) 5.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多 3 2。

三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时分秒 假设法:假设法就能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假设结合其他条件进行推算,在适当调整,从而得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方法。 分析法:分析法是由问题出发向已知条件靠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问题并逐个解决,最终使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策略。 综合法:是一种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出要解决的问题正向思维方法。结合所求的问题,先选择两个已知条件,并通过这两个已知条件解出一个问题,然后将这个解出的问题作为一个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已知条件配合,再解出一个问题......直到解出题目中所要求的未知数。

第三单元:测量

比较法:比较法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将不同的已知条件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差别,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消元法:消元法就是指消去或去掉某一个未知数的方法。当数学问题中未知数多的时候,就要用消元法进行解答。首先必须设法消去一个或几个未知数,然后逐步求出被消去的未知数。 等值变化法:等值变化法是小学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在加法中,一个加数增加,另一个加数就要减少同一个数,它们的和才能保持不变;而在减法中,被减数和减数要同时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差才能保持不变。 拆数凑整法:拆数凑整法是指在计算加减法时,根据数的特点,灵活地把算式中的数拆分,重新组合,分别凑成整十数、整百数和整千数进行计算。

图示法:图示法是一种具体化的思维策略。图示法是根据数学问题画出实物图、示意图、线条图、线段图等直观图形来表示图意,以帮助加工信息,正确地审题、分析和检验,从而使数学问题得以顺利地解决的一种方法。 归纳法:归纳法是通过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归纳法可以先举例子,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子加以说明。 推理法:推理法就是在猜测、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计算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计算题专项练习 一、口算。 50+790= 18×6= 862÷2= 60÷4= 800÷4= 360×3= 138+92= 0÷6= 560-90= 6000÷3= 160×4= 3500÷7= 108×7= 80×80= 405÷5= 478+97= 260÷5≈68×12≈43÷6= 55÷6= 二、()里最大能填几? 7×()<46 ()×6<35 8×()<30 54>()×7 三、列竖式计算。 1、258+49 = 2、645-376= 3、405-316= 4、93+618= 5、56×34= 6、650÷7= 7、780÷9= 8、18×7 8= 验算:验算: 四、递等式计算。 856+72÷9 53×21-68 (86-48)×86 364÷(56÷8) 68×42+59 264-38×24 五、计算与换算。

3日=()小时48个月=()年 35天=()星期 4时20分=()分五月份=()天 5年=()月 3平方米=()平方分米3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厘米=()分米 138秒=()分( )秒 300公顷=()平方千米80000平方米=()公顷 1元2分=( )元6厘米=( )米 13平方千米=()公顷 1990是()年,2月有()天。 9分米=( )米 6.02米=( )米( )分米( )厘米 1.6元=1( )6( ) 一、脱式计算。 439+46×7 248÷4×18 67×(96÷6) 25×17-120 (450-175)÷5 268+29×65 315-345÷3 574÷(125-118) 948-13×52 17×36÷3 560-12×24 375÷5×24 二、在里○填上“<”、“>”或“=”。 246÷3○492÷6240÷5○246÷6600÷4○700÷5 0.2○0.020.41○0.14 3.5○3.47 1.2○0.98 1.4○1.36 1.08○0.99 3.58○3.547.01○7.10 三、列式计算。 1、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 2、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 3、64的14倍减去522,差是多少? 4、748与116的和是8的多少倍? 5、25乘5除225的商,积是多少? 6、6个752比5172少多少? 7、25与47的和乘98,积是多少?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基础天天练 一、口算 6×3= 49÷7= 18÷6= 24÷8= 40÷5= 500+300= 450+500= 360-80= 9×6= 72÷8= 28÷7= 5×9= 360-30= 730-700= 18÷3= 3400-300= 120+400= 21÷7= 700+800= 9×4= 48÷6= 1200+800= 8×7= 460+400= 6×8= 6×7= 45÷5= 200+800= 24-6= 8×3= 35÷7= 3000-1500= 760+60= 27+53= 240-120= 二、知识之窗 1、1吨=()千克()千克=5000克 4吨=()千克9000千克=( )吨 ()吨= 2000千克3000克=( )千克 2. 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酱油重1()卡车载重8() 三年级学生重30()机场跑道长约3() 桌子高85()大头针长22() 10张白纸约重2(),一头大象约重2(),一个西瓜约重4()。 三、谁是谁非(对的打√,错的打×) 1、一枝铅笔长18米。() 2、数学书宽约17厘米。() 3、一座三层楼房高约10分米。() 4、一辆长安小货车载重1吨。() 5、新城小学到万江汽车总站约4千米。() 6、一头猪重100千克。() 7、一头成年蓝鲸重30千克。() 四.计算

6吨200千克=()千克1米—3分米=()分米 7千米—5000米=()米8毫米+ 2毫米=()厘米 82厘米—52厘米=()分米3厘米+ 2毫米=()毫米 1吨—700千克=()千克6吨—2000千克=()千克 5200千克—3200千克=()吨200千克+1800千克=()吨 400分钟=()时()分150分钟=()时()分 2.在()里填上“=”、“<”、“> 2吨()960千克1000克()3千克 45克()3千克2050克()2049千克 4千米()4200米100毫米()1分米 15吨()15千克5000千克()5吨 五、快乐ABC(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最轻的是()。 A.7000克B.2吨C.2千克 2.飞机每小时大约飞行800() A.米B.分米C.千米 3.2袋水泥重100() A.千克B.克C.吨 4.我步行1小时能走5() A.千米B.分米C.厘米 5.1吨铁和1吨木材相比() A.铁重些B.木材重些C.一样重 六·、生活多彩园(解决问题。) 1、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有3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重600千克,这辆车超载了吗? 2、菜店运来6吨大白菜,上午卖出3000千克,下午全部卖完。下午卖出大白菜多少千克?

六年级数学趣味题(附答案)

六年级智慧题 1.今年爸爸和女儿的年龄和是44岁,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今年女儿是( 6 )岁。 2.甲乙丙三人在圆形的跑道上跑步,甲跑完一周要用时3分,乙跑完一周要用时4分,丙跑完一周要用时6分。如果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同向起跑,那么他们第二次相遇要经过( 12 )分钟。 3.一个都是红色的正方体,最少要切( 17 )刀,才能得到100个各面 都不是红色的正方体。 (分析:你要保证每一面都不是红的,首先要切6刀把表皮切掉。剩余的部分你只要能切成100个就行了。你只要底面切成20个小正方形:(4+4)刀。然后竖着再切3刀 就是100个了。也就是6+8+3=17) 4.如右图所示,一个大长方形被两条线段分成四个小长方形。如果其中图形A 、B 、C 的面积分别为1、2、3,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4 3 )。 5.这里的“平移”,是指只沿着方格的格线(即上下或左右)运动,将图中的任一条线段平移1格称为“1步”。现通过平移,使图中的3条线段首尾相接组成一个三角形,最少需要平移( 9步 )。 6.如右图所示,正六边形的面积为6,正三角形的顶点位于正六边形的中点,则三角

形的面积是(2.25)。 分析: 7.把一条细绳先对折,再把它所折成相等的三折,接着再对折,然后用剪刀在折过三次 的绳中间剪一刀,那么这条绳被剪成(13)段。 (分析:绳子第一对折平均分成2份,再把它所折成相等的三折,这时把绳子平均分成了6份;接着再对折,此时把绳子平均分成了12份;用剪刀在折过三次的绳中间剪一刀,在这里要考虑对折后有11个拐弯,两个端点,因此绳子被剪成13段.因此解答.) 8.在香港,有些人将2月8日写成2/8,有些人则写成8/2,这样会造成混淆。因为当我们看到2/8时,不知道到底是指8月2日,还是指2月8日,但是22/9及9/22则容易区别而不会混淆,因为一年中只有12个月。请问用这种记法,一年中有(132)天会造成混淆。 (分析:每月1-12日会混淆,而其中1/1,2/2,3/3等日子又不会混淆,所以12× 12-12=132) 9.李林喝了一杯牛奶的1 6,然后加满水,又喝了一杯的 1 3 ,再倒满水后又喝了半杯, 又加满了水,最后把一杯都喝了,那么李林喝的牛奶多,还是水多?(一样多)10.一个国家的居民不是骑士就是无赖,骑士不说谎,无赖永远说谎。我们遇到该国A 与B两位居民,B对我们说:“A和我不同,一个是骑士,一个是无赖。”请问A是骑士还是无赖?(无赖)

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数和代数重点知识点归纳 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填几个0.(2)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的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或几千几百数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在得数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4、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5、除法的验算方法:(1)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 被除数;(2)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 1、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表内乘法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上几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1)把两个因数看做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2)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认识:像5.9、0.85和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 2、小数的含义:小数是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3、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按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就写0;再写小数点,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按顺序依次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不管有几个零,都要一一写出来。 5、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基础计算专项练习题集锦

一、口算 32+9= 60×3= 50÷2= 22×4= 66÷6=71-7= 400÷2= 90÷3= 69÷3= 62÷2=28+17= 30×8= 800÷4= 13×2= 20×4=64-36= 31×2= 36÷3= 84÷4= 140÷7=15×4= 9×80= 15×40= 49×10= 150×2=56×10= 42×30= 30×20= 31×30= 4×60=5×60= 20×10= 8×70= 7×40= 27×30=10×10= 6×30= 150×4= 16×40= 50×30=70×3= 70-3= 60×40= 35×20= 64÷4=36+50= 40×50= 18+6= 200×30= 42×4=63-7= 230×20= 130×3= 60×50= 150÷3=260×2= 75-26= 21×40= 35×20= 15×80=300×6= 15×8= 23×30= 51÷3= 24×3=34×2= 15×5= 490÷7= 21×3= 15×6=120÷6= 25×4= 14×5= 30×60= 17×3=25×40= 125×8= 13×5= 14×4= 75×4=308×7= 105×30= 1200÷4= 5×17= 48÷3=90×6= 1400×5= 12×8= 92÷2= 150×4=3200×2= 24×20= 28×3= 6×13= 650÷5=900÷6= 10×47= 12×20= 18×2= 84÷3=1900×5= 720÷4= 50×70= 26×30= 18×4=36×20= 4×250= 160×2= 480÷2= 50×60=

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计算部分 47% 1、口算: 9% 180×4=5×80= 20×()(19+29)÷8=40+6×9= 62-56÷7= 90÷(30-24)= ()÷10=5……2()×5=100-25 160-80+20= 2、横式计算 6% 648 × 6 =176 ÷ 3 = 3、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 :10% 230×70= 542÷5=※ 680÷6= 3、用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用巧算方法进行计算: 16% 378-108-192 64×8-8×44 752×5×2 302-86+14 第二部分概念部分 19% 1、填空:11% (1)231×7,用7乘百位上的2,乘得的积是()。 (2)A÷9=12……B,A最大是()。 (3)□49÷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4)估一估:5×78的积在()和()之间。 (5)已知()÷8 =15……6,被除数是()。 (6)用6张数卡,4,0,7,1,3,6摆成2个三位数,最小差是()。 (7)观察下面数的规律,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3,5,9,15,23,33,45,()。 (8)把一根木头截成4段用12分钟,照这速度,把同样的木料截成9段,要用()分钟(9) A B C A=() × C B=() ----------- C=() D B C D=() (10)小红和爷爷今年年龄的和是70岁,5年后小红比爷爷小50岁,小红今年()岁,爷爷今年()岁。 (11)小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了8,把减数十位上的6写成了0,这样得出的差是170,那么正确的差是()。 2、判断题:4%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练习题 一、填空。 1、一年有( )个季度, 9月在第( )季度,这个季度共有( )天。 2、有30天的月份是( ) 3、夏令营从7月24日开始到8月4日结束,一共有( )天。 4、我是( )年( )月( )日出生的,那一年是( )年。 5、暑假小明在奶奶家连住两个月,正好62天,这两个月是( )月和( )月。 6、通常每( )年里有一个闰年,1884年、1989年、1994年、2000年、2004年中,( )是平年,( )是闰年。 7、小红生日是第二季度最后一天。她的生日是( )月( )日。 8、平年二月有( )天,闰年全年有( )天,有( )个星期零( )天。 二、连一连。 闰年的二月份 28天是31天的月份六月 平年的二月份29天教师节 10月1日 平年2005年国庆节 9月10日 闰年2004年是30天的月份十月份 三、用竖式计算。 780÷3 513÷5 904÷5 872÷4 四、解决问题。

1、服装厂从4月28日到5月2日,一共加工了370件服装。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件服装? 2、一个修路队要修一条路,平均每天修9千米,今年3月1日开始,3月底完工,这条路有多少千米? 3、订一份《小学数学报》每月9元,订一份《电视节目报》每个季度15元。(1)订阅一份《小学数学报》全年的要多少钱? (2)订一份《电视节目报》全年的要多少钱? 4、白云小学的同学去春游, 2辆大客车能够坐96人。他们学校有550人,租11辆大客车,够坐吗? 【篇二】 一、填一填(1题每空0.5分,共6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1、早晨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我们看地图时,上面是( ),下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2、图书馆在学校的( )面,图书馆在公园的( )面,学校在小华家的( )面。小华从家向( )面走,到( ),再向( )方向走,能到便民超市。 3、0乘任何数都得( ),0除以( )的数都得( )。 4、从245里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 )几次。 5、计算120÷3=( )时,想:( )。 6、一个数的3倍是300,这个数是( )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竞赛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竞赛题班级:姓名:得分: 一、仔细想,认真填。(36分) 1、写出1个用18的约数组成的比例:()。 2、如果y=15x,x和y成( )比例;如果y=, x和y成( )比例。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另一个内项是()。 4、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 )比例;圆锥体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成( ) 比例。 5、把地面15千米的距离用3厘米的线段画在地图上,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在比例尺为1∶2000的地图上,6厘米的线段代表实际距离()米,实际距离180米在图上要画()厘米。 6、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4分米,高0.5分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它 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7、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厘米,侧面展开后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8、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后是一个边长12.56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 是()厘米 9、一个圆锥体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相差30立方厘米,这个圆锥体的体积 是()立方厘米。 10、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相等、体积也相等,圆锥体的高是3.6分米, 圆柱体的高是()分米。 11、一个表面积50平方厘米的圆柱体,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把2个这样的圆柱体拼成一个大圆柱体,这个大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2、一个圆锥体零件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慎重选择,对号入座。(15分) 1、如果3a=4b,那么a∶b=()。 ①3∶4 ②4∶3 ③3a∶4b 2、一架客机从北京飞往上海,飞行速度和所用时间(). ①成正比例②成反比例③不成比例 3、下面第(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① 7:8和14:16 ②0.6:0.2和3:1 ③19:110 和10:9 4、把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体积是()立方分米。 ①50.24 ②100.48 ③64 5、在一个比例尺是200︰1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是2厘米,这个零件实际-长 ① 4米②1米③ 0.1毫米④ 0.4毫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基础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判断位置方向时的两种句式:“在”字型和“的”字型“在”字型的以“在”字后的地点为中心,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作判断。“的”字型的以“的”字前的地点为中心,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作判断。 4、简单的线路图的描述:有方向、有距离、有目标。如:从学校向南走500米到新校区。注意公交路线走几站的容易出错,记得起始站不算一站。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1)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3)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4)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注: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除数) 3、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 ① 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

② 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判断商的位数: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第三单元统计 1、平均数:①平均数= 总数量÷总份数。 ②总数量= 平均数×总份数 ③总份数= 总数量÷ 平均数 2、(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第四单元年月日 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 1、2、3月——第一季度90天(平年)91天(闰年) 4、5、6月——第二季度91天 7、8、9月——第三季度92天 10、11、12月——第四季度92天 2、记大小月的方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 31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30天, 只有2月有变化。 3、① 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② 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③ 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① 一般的公历年份÷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②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数学基础训练第1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数学基础训练第1套本练习题适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为防止学生互相抄袭,特提供了20套题型相同,难度相似,本练习册没有提供答案,家长和老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1.141÷2+53-39×____=-7631/2 2.88-(107×63)+____=-6630 3.54+14×112-7×____=1125 4.(70+____)×7-8×55=323 5.(182-78)×(65-124)=____ 6.(52-78)×(65-85)=____ 7.54+102×61-7×43=____ 8.____×3+114×4=561 9.(105+112)×7-8×89=____10.54+155×____-7×39=14351 11.79÷2+53-59×134=____12.(18+____)×7-8×37=558 13.(20-90)÷____+50=148/314.2×____-3×90=-168 15.88-(122×55)+69=____16.(125+____)×7-8×87=1222 17.2×1-3×39=____18.2×79-3×14=____ 19.2×70-3×18=____20.51-____×2+162×3=435 21.(103-90)÷____+50=6013/12022.(34+176)×7-8×____=1126 23.54+____×11-7×71=63524.2×55-3×17=____ 25.115÷2+53-44×____=-923/226.(39-78)×(65-____)=-858 27.2×____-3×43=-4528.5×(58+44)-6×54=____ 29.54+100×____-7×89=913130.5×(162+77)-6×42=____

小学六年级数学基础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基础测试题 一、判断题(每道小题2分共6分) 1.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9,最小的奇数是11.() 2.六年级有150人参加毕业考试,149人及格,及格率是100%.() 3.一个三角形的底是9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54平方分米.() 二、单选题(每道小题2分共4分) 1.圆的半径和圆的面积(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二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一个新长方体,表面积是40平方厘米,求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 ) A.22平方厘米 B.24平方厘米 C.36平方厘米 三、填空题(每道小题3分,共24分) 1.3.05吨=()吨()千克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81,其中最小的奇数是() 3.2小时3分=()小时(用分数表示) 4.甲乙坐实际距离是25千米.在地图上量得它们捉阳25厘米.地图的比例尺是(). 5.四千零二十八万七千五百写作(),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 6.把770分解质因数.(770=) 7.最小的质数、最小的合数与7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8.甲数是乙数的倒数,如果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0.012,乙数是()

四、简算题(3分) 五、计算题(每道小题5分,共25分) 1. 2. 3. 4. 5.

六、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4分共8分) 1. 2. 七、应用题(1-3每题7分,每4题9分,共30分) 1.某修路队前3天每天修路160千米,后4天共修路710千米.平均每天修路多少千米? 2.红霞时装厂二月份生产服装1200套,三月份生产1500套,三月份比二月份增产了百分之几?

最新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91039教程文件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确定方向(或约定方向)的方法: ①.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②.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③.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 ④.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⑤.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2】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 绘制“十字叉”,确定其它七个方向。(P3【1】) 知道: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对的。 【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我们所站在的位置的地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十字叉”,用箭头“↑”标出北方(没有特别说明时,一般向上为北)。(P4【2】) 【4】看懂地图。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如①:“甲在乙的……方”,是指:以乙为观察点,也就是以乙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方向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 (P5【3】、7【3】) 如②:“甲的……方是……”,是指:以甲为观察点,也就是以甲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什么方向的事物. (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P8【4】)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P10【5】) 【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P11【1】、12【2】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76比( )多18;5的( )倍是65。 2、在算式□6÷8中,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小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 □最大填( )。 3、下午1:30、上午9:10和晚上8:00用24时记时法分别记作( )、( )和( )。 4、右边的长方形使是用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 拼成的'。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5、找规律,450,500,550,( ),( ),( )。 6、一个三位数乘一个一位数,积最少是( )位数,最多是( )位数。 7、从8时到12时,王师傅共加工32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加工( )个零件。 8、用7、8、9可以摆出( )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它们相差( )。 二、计算。(12分+28分=40分) 1、直接写出得数。 60÷3 = 6×500 = 88÷4 = 1600 - 600 = 4×12 = 84÷2 = 32×2 = 93÷3 = 27 + 35 = 16 + 34 = 53 + 35 = 78 - 44 = 2、用竖式计算(有两道题要写出验算过程。计算每题4分,验算2分)。 70÷5 99÷6 82÷4 验算:验算: 156×4 6×305 8×420 三、解决问题。(共40分) 1、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并求出它的周长。(4分)

2、 平均每组多少人?(4分) 3、一件羊毛衫是120元,一件大衣的价钱是一件羊毛衫的4倍。买1件这样的大衣需要多少元钱?(4分) 4、每天吃 30 克,吃了8 天,还剩多少克?(4分) 5、希望小学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午去了3批学生,每批169人,下午又去了213人,这一天共有多少学生去参观?(4分) 6、小红做小红花,从上午8时到下午1时,一共做了225朵,她平均每小时做多少朵?(4分) 7、妈妈买了38个纽扣,每件衣服钉5个,可以钉几件衣服?(4分) 8、渔沟中心小学三年级有 5个班,每班都是52 人。如果每人都从图书馆借2本书,这个年级的学生一共借书多少本?(4分) 9、一个长方形,长是宽的4倍,长是24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4分) 10、渔沟小学六年级有150人,三年级的人数比六年级的2倍少40人。 三、六年级共有多少人?(4分)

(完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试题(最新)

六年级数学---数与代数 一、填空我能行,全部填对才真行。 1. 60606000是一个( )位数,这个数读作( );从左往右数第二个6在( )位上,第三个6表示6个( )。 2. 38 :1 6 可化简为( ),比值是( )。 3. 一个两位数既是5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而且是偶数,这个数最小是( ),最大是( )。 4. 0.25=( )÷( )=2∶( )=6( ) =( )% 5.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十一亿零四百万平方米,写作( )平方米,改写成用“万平方米”作单位( )。 6.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6,这三个偶数是( )、( )和( )。 7.观察并完成序列:0、1、3、6、10、( )、21、( )。 8.20以内不是偶数的合数是( ),不是奇数的质数是( )。 9. 在一条长50米的大路两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可栽( )棵树。 10.如果a 和b 是不为0的两个连续自然数,那么a 、b 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11.将一条57 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占这条绳子的( )( ) ,每段长( )米。 12.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8 1 ,另一个外项是( )。 13.把0.4·5·、46%、0.45· 、 9 20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14.被减数减去减数,差是0.4,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2,减数是( )。 二、判断我也行,包公断案最分明。 1.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4个。 ( ) 2.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3. 4100÷800=41÷8=5……1。 ( ) 4.比例尺是1:5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500米。 ( ) 5.3 10 里面有3个0.1 ( ) 6.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就是方程。 ( )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知识要点: (一)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 辨认方向的方法:可借助太阳等身边事物辨别方向,也可借助指南针等工具辨别方向。 2. 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知道哪些方向是 相对的。 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3. 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4. 看懂地图。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 【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2.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书:p5做一做;p9做一做;) 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 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想乘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所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乘法口诀做除法的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除法估算:493÷8≈,把493估成480,而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近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所以493÷8≈60。 (二)笔算除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基础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基础知识复习点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 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关于0的一些规定: (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小学六年级数学基础类型题目

基础类型题目 1.王教授的一项专利发明,获得800元的科技进步奖,按规定应缴 纳20%的个人所得税,王教授实际得到奖金多少元? 2.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规定,个人月收入20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 入超过2000元超过的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⑴.小军妈妈月收入2300元,她应缴纳多少元? ⑵.小军爸爸月收入3600元,他应缴纳多少元? 3.五年期存款的年利率5.85%,李燕把4000元存入银行,到期缴纳 5%的税后,一共取回多少元? 4.一套家具原价15000元,现在八折优惠出售,如果使用VIP贵宾 卡可以再优惠5%,妈妈持有这种VIP卡,买这套家具需要多少元? 5.一台空调打九折出售,顾客可少付400元,这台空调原价多少元? 6.一种节能灯,现在每件成本46元,比原来降低60%,这种节能灯 原来每件成本多少元? 7.一种空调原价3000元,打折后便宜了150元,这种空调是打几折 出售的? 8.乘坐飞机的每位旅客,携带行李超过20千克的部分每千克按飞机 票原价的1.5%购买行李票 ①.朱叔叔从上海乘飞机去西安,飞机票打六折后是810元,上海

到西安飞机票的原价是多少元? ②.朱叔叔带了35千克行,应付行李费多少元? 9.建一座汽车城,实际投资2400万元,比计划投资节省了20%,计 划投资多少万元? 10.江海饭店二月份的营业额是90万元,按规定要缴纳5%的营业税, 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二月份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多少万元? 11.甲乙两种儿童服饰原价相同,甲种儿童服饰按五折销售,乙种儿 童服饰按六折销售,王阿姨共花121元购买这两种儿童服饰各一件,这两种儿童服饰每件原价多少元? 12.植树节六①班共植树110棵,比六②班多植10%,六③班比六② 班少植10%,六②班和六③班各植多少棵? 13.学校买了一辆12万的小轿车,按规定买汽车要缴纳10%的车辆购 置税,学校买这辆车一共要付多少万元? 14.2008年4月,张亮家收入5000元,他把收入的40%存入银行, 定期一年,年利率是 3.87%到期后可以从银行取得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利息税5%) 15.某村今年植树造林30公顷,今年比去年增加25%, ①去年植树多少公顷? ②今年比去年多植树多少公顷?

2018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练习题

作品编号:DG13485201600078972981 创作者:玫霸*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选择。 1.太阳( )是东升西落。 A.一定B.不一定C.不会2.与北极星相对的方向是( ) 。 A.东 B.南 C.西 3.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 )方向。 A.东南 B.西北C.东北4.三(1)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 )面。 A.东B.南C.西 D.北5。张丽面向南站立,当她向后转之后,她的左面是( ),右面是( )。 A.东B.西 C.北 二、填空。 1.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 正对着北方。正对着南方的是数字( );数字3 正对着( )方。 2.小铃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 );向左转动l周半,面向( )。 3.下图是某小区的平面图,请根据平面图填空。 (1)1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方向;3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方向;

4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方向。 (2)4号楼在2号楼的( )方向;1号楼在2号楼的( )方向。 (3)中心花园在( )的北面,( )的西北面,2号楼的( )方向。 (4)( )在( )北面。. (5)5号楼的西面有( )号楼和( )号楼。 三、算一算,分分类。 (1)把得数小于50的写在西面。 (2)把得数在50~100的写在东面。 (3)把得数在100—200的写在北面。 (4)把得数在200以上的写在南面。 四、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L人的影子在西方,太阳应在东方。( ) 2.和西北相对的方向是西南。( ) 3.在森林中可以利用树叶的疏密来识别方向。( ) 4.面对早晨的太阳,你的右手边是南方。( ) 五、应用题。 1.小强的家门面向东,放学回家后站在门前,面向家门,他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向? 2.小明和小立背对背站立,小明向北走150米,小立向南走120米,两人相距多远? 3.小娟向东走5步,然后向西走4步,再向东走3步,再向西走2步,再向东走1步,现在小娟在出发点的什么方向几步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