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持续质量改进及其效果

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持续质量改进及其效果
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持续质量改进及其效果

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持续质量改进及其效果

目的探讨在医院的感染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改进前)间我院的感染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同时与2014年1月~12月(改进后)间的感染率进行对比。结果改进前所监测的患者人次是130次,出现医院感染的共8例,感染率是6.15%;而改进后所监测的患者人次是140次,出现医院感染的共5例,感染率是3.57%,改进前后的感染率对比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医院的感染管理当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地提高医院对感染的控制水平,降低感染率。

标签: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该井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这一管理理念当前在医院的感染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理念在应用过程中,不仅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能力与水平,还为医院健康发展与完善提供动力保障[1]。本文主要在综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理念基础上,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医院的感染管理中的效果,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现汇总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3年1月~12月(改进前)间我院的感染科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同时与2014年1月~12月(改进后)间的感染率进行对比。改进前所监测的患者人次是130次,而改进后所监测的患者人次是140次。此外,所有收集的研究对象皆无意识障碍,并且文化程度达到调查研究的要求,可独立接受并完成调查。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调查小组首先要综合应用走访调查、个案分析和问卷反馈等方法对院内各科室工作情况加以监督,并把工作重点放在易于感染的部门与重要科室及调查流程上,与各部门管理者进行沟通,明确各科室以往出现的感染事件与感染事件出现的次数及其产生的影响。同时按照调查资料对一些重点科室实施蹲点调查,找出感染因素与感染管理所存在的问题,通过例会形式进行总结。

1.2.2持续质量改进方法①成立科室感染控制小组:由各个科室的的主任、感染控制医生、护士长、感染控制护士来组成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与权限。②完善感染控制的制度与措施:遵守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及规范,及时更新与完善院内感染管理的制度与控制措施,组织成员培训,要求掌握一定的感染控制技能水平;③感染控制的风险评估:各科室首先对医院的感染控制状况实施风险评估,院内感染控制科室要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与人群以及高位因素等进行评估,接着根据所设计到的感染风险时间实施风险评估,提出干预对策;④加强科室的自查:充分发挥出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职责,并制定相应的科室自查指标与标准,要求每个科室都在遵守标准的前提下,每周检

2018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和持续改进方案

2018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方案为了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转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旳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等问题,并以保障医疗安全为目的、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医院感染监测为推手、通过形式多样旳培训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旳督促检查,改变医院感染管理是院感办一个部门旳事情的认识,提升执行力。在专业感控人员的带动下,实现医院全员参与,院感办与医院其他部门联合同心协力,将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特制订2018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一、医院感染管理方针 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为病人提供安全放心的诊疗活动。 二、医院感染防控质量管理目标 医院感染现患率≤8%; 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医院感染漏报率≤15%;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医护人员参加院感知识培训率≥95%; 手卫生依从性≥80%;正确率≥95%; 重点部门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100%; 全院使用中的消毒剂合格率100%; 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合格率100%; 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结构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组织管理,组织结构如下图 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结构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三级) (院领导、各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负责人)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如下: 主任:王爱民 副主任:胡成杰麦松江孙继鸿 委员:张文顺柴文豪党卫红李献国田永强崔保星黄河艳赵春秀李素珍陈英张莉娜刘万利温会申王萌萌郭振敏司丽杨军明张丽娜田万芹黄汇丽乔继红尹美玲李艳炜王艳平樊媛媛侯凤娟 (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 科长:侯凤娟 (三)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监控组,下设17个一级质控小组 医院感染管理一级质控人员名单(共60人)

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九、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评审要点 4.19.1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控制活动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规章要求,并与医院功能和任务及临床工作相匹配。 4.19.1.1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C】 1.有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负责人为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至少每年召开两次工作会议,有会议记录或会议简报。 3.科室有兼职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人员。 4.有上述组织的工作制度与职责。 5.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总体工作规划和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并依据上级部门与医院感染的有关要求,制定工作实施计划并落实。 6.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职责并履行。 【B】符合“C”,并 1.有对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工作及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感染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对存在问题有反馈及改进措施。 2.对上级主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调整完善工作计划和容。【A】符合“B”,并 1.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配置满足临床需求。

2.无重大医院感染责任事件。 4.19.1.2 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贯 彻于所有医疗服务中。【C】 1.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不断修订和完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2.有针对医院所有医疗活动和工作流程而制定的具体措施,并落实。 3.医院感染管理相关人员熟知相关制度、工作流程及所管辖部门院感特点。 4.全体员工熟知本部门、本岗位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及要求,并执行。【B】符合“C”,并 1.职能部门有计划和相关制度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保障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实。 2.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对相关制度落实情况有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及缺陷及时反馈,有持续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持续改进有成效,2年无重大院感染暴发责任事件。 4.19.1.3 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C】 1.符合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室)的医院 感染管理在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基础要求。 2.产房周围环境必须清洁、无污染源,应与母婴室和新生儿室相邻近,相对独 立。 3.母婴室每产妇床位的使用面积不应少于6m2,每名婴儿应有一床位,占地面积不应少于2m2。 4.新生儿病房(室)应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分新生儿病室,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2018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和持续改进方案

2018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方案 为了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转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旳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等问题,并以保障医疗安全为目的、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医院感染监测为推手、通过形式多样旳培训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旳督促检查,改变医院感染管理是院感办一个部门旳事情的认识,提升执行力。 在专业感控人员的带动下,实现医院全员参与,院感办与医院其他部门联合同心协力,将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特制订2018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一、医院感染管理方针 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为病人提供安全放心的诊疗活动。 二、医院感染防控质量管理目标 ●医院感染现患率≤8%; ●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医院感染漏报率≤15%;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医护人员参加院感知识培训率≥95%。 ●手卫生依从性≥80%;正确率≥95%; ●重点部门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100%; ●全院使用中的消毒剂合格率100%; ●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合格率100%; 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结构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组织管理,组织结构如下图 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结构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如下: 主任:王爱民 副主任:胡成杰麦松江孙继鸿 委员:张文顺柴文豪党卫红李献国田永强崔保星黄河艳赵春秀李素珍陈英张莉娜刘万利温会申王萌萌郭振敏司丽杨军明张丽娜田万芹黄汇丽乔继红尹美玲李艳炜王艳平樊媛媛侯凤娟 (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 科长:侯凤娟 (三)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监控组,下设17个一级质控小组 医院感染管理一级质控人员名单(共60人)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与持续改进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及持续改进记录本 (临床科室部分) 科室: 二 一三年度

目录 一、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织管理 1 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名单··2 2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质量控制要求··2 3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3 4 医院感染监控医师、护士职责··3 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科室自查记录 1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记录(医疗部分)·5 2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记录(护理部分) ·29 三、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考核计划 1 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53

2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成绩表··55 5 多重耐药菌的控制措施··68 6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登记··71 7科室监控小组会议··73 8 医院感染事件记录··76 9 职业暴露锐器伤登记表··79 10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总结··83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质量控制要求 一、各科室应按照医院相关要求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主要成员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二、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要求,制定本科室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培训考核计划并落实;每月组织本科室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制度、感染病例监测报告、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多重耐药菌管理、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等方面进行自查;及时组织感染病例讨论,控制医院感染暴发,降低医

院感染率。 三、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每月对自查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记录、及时组织科室人员讨论分析原因、落实责任并能追溯,制定整改措施,持续质量改进。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名单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建立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科主任—— 副组长:护士长—— 成员:监控医师—— 监控护士——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一、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计划的实施,监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 二、协助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对医院感染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感染原因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以降低医院

五官科“院感”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院感”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科室:五官科 年度:2012年

“院感”质量持续改进实施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院感”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人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案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2012年“院感”工作计划 一、加强门诊部医院感染管理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相关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内容,并针对2011年检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订考核细则,依据考核细则将平时考核与月底考核相结合,加强考核力度,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 二、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1、全面综合性监测开展规范的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通过对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人临床病例资料的查询、检验科细菌培养结果的查阅、临床查看病人等,及时发现院内感染病例,督促医生填报医院感染卡,并及时发现可疑暴发的线索。 2、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逐步规范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及时反馈信息给临床科室,为降低手术部位感染提供可靠信息。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在开展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基础上,尝试开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监测。 4、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8月筹备,9月开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1次,将调查结果上“院感”委员会。 三、感染病例汇总、上报院感委员会 每月对出院病例按疾病分类及医院感染病例统计汇总,上报院内感染

我院医院感染控制现状分析与持续改进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感染控制现状分析与 持续改进 医院感染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 为了提高我院感染控制能力,现将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做以下总结: 一、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 有的医务人员认为上报医院感染是揭短,会影响科室和个人评先,所以就刻意隐瞒。 医院虽然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等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未能真正发挥作用,特别是医生的工作由于变动频繁,容易中断;医院感染科专职人员太少,开展监测、研究工作困难;同时,大多数医务人员缺乏参与医院感染管理意识。 二、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不到位 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大多数是从医生、技术员、护理岗位上转来,专业素质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导致医院感染的技术水平不高。再加上医院感染科缺乏必备的仪器设备和工作条件,医院感染管理仅仅作了一些粗浅的工作,监测结果水平不高,意义不大,难的引起医院领导和医务人员的重视。由于医院有限的条件

医院只进行了很少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大部分只有物理和化学监测,均未开展生物监测。由于有限的条件医院还未未落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集中管理,供应室的基础设施落后,人员结构不合理,清洗、消毒、灭菌环节缺乏制度保证。 三、医疗废物管理欠规范 医疗废物管理欠规范,医院医疗废物的包装容器不规范,医疗废物无专用运送工具,医疗废物暂存间布局设置不合理,医疗废物分类不清,暂存、交接、处理的相关登记不全。 四、职业防护意识淡漠,手卫生设施不规范,洗手依从性低 职业防护管理制度不健全,知识缺乏,医务人员考核锐器伤后的紧急处理合格率为不高。医院重点科室的洗手设备不合要求,医院虽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但有些医务人员不能做到严格合理使用,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医务人员还没有达到100%。 综合以上不足,现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落实全面教育措施,提高全员的认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 医院感染管理涉及医院所有人员、所有部门和各个环节,看似事小,其实关键,一出差错,危害巨大,所以,必须提高医院领导及全体职工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医院感染工作提高到医疗质量、医疗职业道德、医疗工作作风和保护人民健康的高度。制定全面教育规划,采取培训等形式,加强宣传教育。使全院所有人员认识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自己的责任和义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及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 及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及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积极配合医院管理年活动实现本院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提出的要求,特制定该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办法》为指导,以《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为标准,使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模式。 二、工作目标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加速实现湖南省实施《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示(试行)》、《湖南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标准》、《湖南省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单位建设标准(试行)》及本院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等要求。 三、主要任务及指标 1、继续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办法》,把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2、继续以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为蓝本,以《湖南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标准》、《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标准,紧紧围绕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及科室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抓落实。 3、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进一步调整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讨论医院感染质量控制

工作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顺利有序进行,有记录。 4、签订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责任状,进一步落实院科二级制。 5、医院要将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指标纳入全院对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内容。 6、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培训工作,院感科工作人员每年接受一次医院感染专业知识学习与知识更新;院感科每年要组织医务人员、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一次,不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医院感染专业知识水平。 7、制定监管程序,完善各项制度,根据上级相关要求制定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监管程序,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使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工作进一步程序化、制度化。 (1)感染管理监控指标纳入全院对科室的医疗沃号考核内容。 (2)制定医院感染质量检测控制工作科间协同分工、责任、监督保障规定。 8、坚持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监测 根据《处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单位建设标准(试行)》要求,院、科两级每月进行一次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监测和抽查,科室必须有空气,工作人员表、物表,使用中的消毒剂的细菌培养,样本科室采集,院感科每月抽查1-2个监测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

辛集市第二医院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为了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转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以保障医疗安全为目的、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医院感染监测为手段、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采取多种措施的督促检查,提高医务人员的自觉性,提升执行力,特制订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一、医院感染管理方针 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 二、医院感染管理目标 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健康。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支持改进考核各项评分大于90分。 三、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标准 1、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医院感染漏报率w 15% ;医院感染现患率w 8%;医院感染现患调查率》96% ;清洁切口感染率w 1.5%;清洁切口甲级愈合率》97%;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病原菌送检率》30%;抗菌药物使用率w 60%;传染病报告率100%;医护人员参加院感知识培训率》95%;手卫生依从性》80%;治疗室空气w 500cfu/cm 3,物表w 10cfu/cm 2,医务人员手w 10cfu/cm2,使用中的消毒剂w 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必须无菌。 2、医院感染管理各科室质量考核评分表(见附件) 四、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内容 (1)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医院的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 (3)落实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和报告制度。 (4)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胃镜室、临床检验部门、血透室、ICU、产房和消毒供应中心等。 (5)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6)加强手卫生规范的落实,科室要加强对手卫生依从性监管,将科室与院感科对手卫生的督查纳入绩效考核。 (7)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进行严格的消毒或灭菌,加强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管理,严格外来器械管理。 (8)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开展耐药菌株监测等。 (9)落实院感知识、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培训。 (10 )加强医疗废物的监管工作。 (11 )做好职业防护工作,减少职业暴露。 五、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质量管理组织 院长为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科主任负责科室医院感染管理;院感科负责全面实施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工作,严格监管记录,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与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配合;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定期研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相关问题。 六、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方法 1、科室自查,科室感控小组不定期自查,每月按院感质量持续改进考核表进行考核评分,将评价与整改记录于科室院感手册上。 2、院感科不定期督查与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每月进行院感质量管理通报。 3、院感科每月按质量考核表进行考核评分,考核结果与科室和个人绩效相结合。90分合格,低于90分,每降低1分扣科室绩效系数1%。对存在的问题未整改,科主任、护士长负连带责任。个人按医疗质量规范化管 理单项奖惩制度执行。 4、医院感染委员会定期对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估;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对履职情况进行自 我评估(对照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标准进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院感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为提高我院院感管理工作、促进医疗安全,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目标化、制度化、操作规程化、设施规范化,在医院整体工作的统一部署下,为加强医院感染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并结合我院医院感染管理 工作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工作计划:

医院感染整改措施

医院感染整改措施 第一篇:医院xx年度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第二篇: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整改措施第三篇:包钢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整改措施第四篇: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整改措施及处方点评分析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汇报第五篇: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整改措施及处方点评分析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汇报更多相关范文 医院xx年度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在医疗技术日趋发达的当今已成为一门学科,在医院管理中与医疗管理、护理管理步入了同一高度。1月15日下午,本年度第一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在五楼会议室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会议。会上院感科向委员们汇报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管理组织与制度欠缺。首先,表现在领导的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医院的领导对医院感染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不重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很少过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加上全院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的单薄,存在着硬件设施简陋,布局不合理,消毒设备落后等问题。 2、各项制度不全面。医院有消毒隔离制度,但各重点部门的管理制度、培训制度欠缺。 3、科室布局。部分科室布局不合理,治疗室、处置室三区划分不明确,洗手设施不符合要求。

4、消毒隔离措施。配备了动态消毒机及紫外线灯,但无紫外线灯管强度的监测。 (二)、整改措施 1、加强领导的重视。根据xx年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100张床位的医院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长或主管医疗的副院长为感染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目的就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的地位,把感染管理工作提到医院的工作日程上。 2、建立健全并完善各项管理组织与制度。建立和落实制度是搞好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制度,做到“制定我做的,做我制定的”;建立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网络,责任到人。 3、感染管理小组的职责体现。感染管理科是全院感染管理的专职人员,而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是科室的专职人员,小组成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责任性,恪守自己的职责,加强监督和指导,在检查中更多协调各科室,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各科室,修定制度,并加以落实解决,使各项检查工作更加条理化、规范化。 4、坚持继续教育学习。积极参加院外的培训,并将培训内容对本院人员进行再培训,尤其着重培训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再由感染管理小组成员随时对科室人员进行指导。 5、全院各环节全程监督。医疗废物的后期处置归于后勤部门,感染科专职人员要进行监督;一次性无菌物品和消毒药械的管理归于设备科,感染科备案、检查;医院关于大型设备的配置及建筑的扩建、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控制领域内一项全新的质量管理内容,它不但保护病人的生命与促进疾病的康复,而且还与广大医务人员的健康,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息息相关,是当前全球医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 如今,医学科学的飞速进步和百姓日益增加的医疗需求,使整个医疗系统变得越来越庞大复杂,加上新的病原体、多重耐药菌不断增多、新的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应用等,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全过程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面临的任务和挑战越来越艰巨。 医院感染不仅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威胁患者安全,增加医疗费用,还屡屡引发医院危机。 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院 2013年1月医院对74名透析患者全部进行病毒标志物筛查,新增丙肝患者9人,抗体阳性22人。 主要原因是: 透析机消毒不彻底,透析室布局不合理、制度不健全、分机透析执行不到位、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低、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调查结论为“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 第一章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及各级职责 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主要职责 临床各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感控兼职医生和护士组成,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职责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每月开展院感质控活动,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相关记录。 2.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医院感染病例,督导主管医生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按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4. 每月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一次。掌握并监督实施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技能,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职业暴露。 5.督导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规范。对科室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进行质量控制,严禁重复使用。 6.做好对保洁员、护工、陪伴、探视者等的卫生管理及医院感染防控宣教工作。 7.组织实施法定传染病的自查工作,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医院感染持续改进记录本

年医院感染持续改进记录本

————————————————————————————————作者:————————————————————————————————日期:

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单位: 科室: 年度: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记 录在监测登记本上,并组织实施。 2、本科感染管理小组每季度要召开一次会议,汇总消毒隔离落实情况,并有会议记录。 3、要求监控医师对本科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督促经治医生积极采取临床标本及 时送细菌室进行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4、医院感染散发病例24小时之内报感染管理科并由经治医生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 监测护士填写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按时交感染管理科。 5、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感染暴发流行时,须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 积极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做好记录。 6、监测人员督促本科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7、监测人员组织和参加有关医院感染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宣传医护人员自 我防护知识,预防各种传染病及锐器刺伤。如工作中发生锐器刺伤,按规定处理并做 好记录。 8、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按全院统一规定负责科内消毒隔离措施 工作的组织落实。 9、监测人员做好卫生员、配膳员、病人及家属卫生宣教及管理,要有督检记录。 10、监测护士每周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每半年的紫外线强度监测和每月的空气培养按 规定时间进行监测并记录在监测本上。 11、为预防传染性疾病反弹,感染管理小组人员要熟悉本院应急预案,掌握接触、飞沫和 空气不同传播途径的隔离方法 临床兼职感染管理监控医师职责 1、随时掌握本科病人医院感染情况,发现或可疑医院感染病例,督促经治医生及时送病原 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并督促其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24小时之内报感染管理科。 2.积极预防本科内因诊治不当引起的医院感染,经常督促、检查医生的无菌操作技术及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3.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感染暴发流行时,须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4.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监控资料的收集积累和调研工作。 5.对本科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临床兼职感染管理监控护士职责 1.每日监测本科患者有无医院感染,并将感染病例与大夫协商登记填表,上报感染管理科。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现流行趋势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 3.发现或可疑医院感染病例,遵医嘱正确留取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 4.对本科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5、督促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6、做好卫生员、配膳员、病人及家属卫生宣教及管理。 7、按规定对紫外线、空气、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监测,并登记在监测本上。

2017三季度院感质量管理持续改进PDCA

2016年外二科三季度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 一、工作计划(P): 根据二级医院等级评审要求,进一步规范手卫生管理,提高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意识,确保手卫生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清洁安全的医疗环境,保障医疗安全。按照院感相关规章制度及二甲医院复审的要求,相关指标控制如下: 1.手卫生依从性>60%,且正确率应该≥60%,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0%; 3.二级医院感染发病率≤8%,I类手术切口感染率≤0.5%; 4.I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50%,一般在24h内,不超过48小时; 5.感染患者病原微生物送检率>50%; 6.每季度进行一次“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考核”,通报上季度院感检查情况,科室全体医护每季度开“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会议。 二、实施(D): 1.加强培训、增强意识: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提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培训形式分为医院集中培训、科室组织培训等形式,通过培训加强院感相关意识; 2.明确职责、细化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院感管理小组三级管理,各司其职,落实本科室、本岗位各自职责; 3.科主任、院感医生督导临床医生执行院感相关制度、措施,指导对院感病历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防控,督导医院感染病例的上报、监测流行趋势,督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监测耐药菌情况,加强院感知识培训,督促无菌操作、手卫生、职业防护等制度的落实; 4.院感医生、护士应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指导手册、工作手册,及时、按时完成本职工作,及时完成工作手册的书写,对院感管理会议、培训记录进行记录。对职业暴露、手卫生管理、科室院感自查、多重耐药菌患者登记、科室院感活动等相关工作及时进行督导、监测、登记、管理; 5.临床医生:严格执行手卫生、无菌操作技术规程,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并合理使用抗生素,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现院感应及时上报并送检培养,积极参加院感知识培训,掌握自我防护与锐器伤处理知识,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等。 三、检查(C):(二季度) 1.手卫生依从性为53.03%、正确性68.57%;其中医生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分别为:52%、53.85%,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分别为53.65%、77.27%。 2.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67.31%(7、8、9月份分别为:66.67%、62.51%、62.71%),门诊抗生素使用率18.81%(7、8、9月份分别为:19.81 %、19.57%、16.48%)。 3.I类切口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59.49%,其中≤48h的16例(占比:34%),>48h的31例(占比:66%);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病历中,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头孢呋辛)使用率81.4%。 4.医院感染发生率:4.04%,I类切口感染率:2.53%;手术部位感染率4.85%; 5.(治疗性用药)感染患者病原微生物送检率:39.7%;送检结果阳性率:44%;其中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卫生院2014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 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为了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转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以保障医疗安全为目的、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医院感染监测为推手、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采取多种措施的督促检查,改变医院感染管理是感染管理科一个部门的事情。让观念变为行动,提高自觉性,提升执行力。在专业感控人员的带动下,实现医院全员参与,与其他部门同心协力,将感控落到实处。从而真正达到“院感控制,你我同行”。特制订2012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一、医院感染管理方针 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 二、医院感染管理目标 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健康。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支持改进考核各项评分大于90分。 三、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标准 1、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医院感染漏报率≤15%;医院感染现患率≤8%;医院感染现患调查率≥96%;清洁切口感染率≤1.5%;清洁切口甲级愈合率≥97%;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病原菌送检率>30%;抗菌药物使用率<60%;传染病报告率100%;医护人员参加院感知识培训率≤95%;手卫生依从性≤80%;治疗室空气≤500cfu/cm3, 物表≤10cfu/cm2,医务人员手≤

10cfu/cm2,使用中的消毒剂≤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必须无菌。 2、医院感染管理各科室质量考核评分表(见附件) 四、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内容 (1)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医院的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3)落实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和报告制度。 (4)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感染性疾病门诊、口腔科、手术部、胃镜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中心等。 (5)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6)加强手卫生规范的落实,科室要加强对手卫生依从性监管,将科室与院感科对手卫生的督查纳入绩效考核。 (7)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进行严格的消毒或灭菌。加强对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管理。严格外来器械管理。 (8)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开展耐药菌株监测等。 (9)落实院感知识、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培训。 (10)加强医疗废物的监管工作。 (11)做好职业防护工作。减少职业暴露。 (12)加强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管理。 五、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质量管理组织 院长为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科主任负责科室医院感染管理;院

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记录本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及持续改进记录本 科室 年度 目录 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织建设 (1)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质量控制要求 (1)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名单 (1)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2) 二、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细则 (3) 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细则(100分) (3)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细则(100分) (4)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细则(100分) (6) 门诊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100分) (7) 彩超室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100分) (8) 儿童保健科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100分) (9) 儿童康复中心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100分) (10) 婚检科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100分) (11) 12 分)..............................100药剂科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医疗废物医院感染管理评价细则(100分) (13)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室检查 (15)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记录 (15) 四、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与考核 (27) 医院感染培训记录要求 (27) 科室院感知识技能培训考核计划 (28)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考核记录 (29) 五、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41)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41)

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织建设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质量控制要求 一、各科室应按照医院相关要求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主要成员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二、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要求,制定本科室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培训考核计划并落实;每月组织本科室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制度、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自查;落实本科室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等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三、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每月对自查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记录、及时组织科室人员讨论分析原因、落实责任并能追溯、制定整改措施,持续质量改进。

院感持续改进方案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为了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转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以保障医疗安全为目的、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医院感染监测为推手、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采取多种措施的督促检查,改变医院感染管理是感染管理科一个部门的事情。让观念变为行动,提高自觉性,提升执行力。在专业感控人员的带动下,实现医院全员参与,与其他部门同心协力,将感控落到实处。从而真正达到“院感控制,你我同行”。特制订2016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一、医院感染管理方针 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 二、医院感染管理目标 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健康。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支持改进考核各项评分大于90分。 三、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标准 1、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医院感染漏报率≤15%;医院感染现患率≤8%;医院感染现患调查率≥96%;清洁切口感染率≤1.5%;清洁切口甲级愈合率≥97%;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抗菌药物使用率<60%;传染病报告率100%;医护人员参加院感知识培训率≥95%;手卫生依从性≥80%;治疗室空气 ≤500cfu/cm3, 物表≤10cfu/cm2,医务人员手≤10cfu/cm2,使用中的消毒剂≤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必须无菌。 2、医院感染管理各科室质量考核评分表(见附件) 四、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内容 (1)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医院的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 (3)落实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和报告制度。 (4)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感染性疾病门 诊、手术部、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中心等。 (5)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及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及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符合二级医院要求,特制定该方案。 指导思想 以《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办法》为指导,以《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为标准,使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模式。 工作目标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加速实现《江苏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要求。 主要任务及指标 1、继续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办法》,把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2、继续以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为蓝本,以《江苏省医院感染质量评价标准》抓落实。 3、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进一步调整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讨论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工作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顺利有序进行,有记录。 4、医院要将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指标纳入全院对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内容。

5、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培训工作,院感科工作人员每年接受一次医院感染专业 知识学习与知识更新;院感科每年要组织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二次、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一次,不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医院感染专业知识水平。 6、制定监管程序,完善各项制度,根据上级相关要求制定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监管程序,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使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工作进一步程序化、制度化。 7、坚持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监测每季一次。监测结果院感科每季汇总反馈到科室。 8、加强手术室与供应室管理 功能、人员配备与医院工作量相适应。 区域化分清楚: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 各区布局、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 每季进行一次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监测,监测结果(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达标。 供应室下收、下送制度并落实。 狠抓手术切口感染控制工作。制定手术室切口感染管理制度,硬式内镜清洁消毒制度、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组织手术室工作人员学习并讨论手术室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并下科室督查制度落实情况,严防手术切口感染事故发生。 9、根据卫生部印发《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规定的基本 要求,对内镜进行规范化管理。 10、加强新生儿室管理,严格新生儿室消毒隔离管理工作及环境卫生监测工作,严防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

“院感”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院感”质量管理 与持续改进方案 科室:门诊部 年度:2010年 “院感”质量持续改进实施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院感”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人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案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2010年“院感”工作计划 一、加强门诊部医院感染管理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相关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内容~并针对2011年检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订考核细则~依据考核细则将平时考核与月底考核相结合~加强考核力度~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 二、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1、全面综合性监测开展规范的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通过对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人临床病例资料的查询、检验科细菌培养结果的查阅、临床查看病人等~及时发现院内感染病例~督促医生填报医院感染卡~并及时发现可疑暴发的线索。 2、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逐步规范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及时反馈信息给临床科室~为降低手术部位感染提供可靠信息。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在开展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基础上~尝试开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监测。 4、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8月筹备~9月开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1次~将调查结果上“院感”委员会。 三、感染病例汇总、上报院感委员会 每月对出院病例按疾病分类及医院感染病例统计汇总~上报院内感染监测报表。 四、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 针对重点病人~通过对检验科细菌培养检测结果的查询~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加强对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监督与指导~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范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 五、加强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管理 1、对重点区域包括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等物表、医务人员手、消毒灭菌物品及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进行细菌含量监测~每月1次。 2、消毒、灭菌后的胃肠镜、宫腔镜、腹腔镜~每月监测1次。 3、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监测~由科室每半年监测一次并有记录~于月考核时检查。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措施 为了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转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识不清,执行力不够,以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医院感染监测为推手,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采取多样的培训督查检查,让观念变为行动,提高自觉性,提升执行力。在感控人员的带动下。实现医院全院参与,与其她部门同心协力,将感控措施落实到实位,从而真正达到“院感控制,您我同行”。特制订此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一、医院感染管理方针 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 二、医院感染管理目标 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与医务人员健康。 三、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标准 四、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 医院感染漏报率≤20%,医院感染现患率≤10%,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治疗室空气≤500cfu/m3,物表≤10cfu/cm2,医务人员手≤10cfu/cm2,使用中的消毒剂≤10cfu/cm2,不得检出致病菌,灭菌剂必须无菌。 五、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措施 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则、规划等制定并落实医院感 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医院的布局、设施与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 制的要求。 3、落实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与报告制度。 4、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手术室、消 毒供应室等。 5、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这工作制 度。 6、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进行严格的消 毒或灭菌,加强对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管理,严格外来器械管理。 7、加强手卫生制度的落实。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开展耐药 菌株监测等。 8、落实院感知识、法律法规与规范的培训 9、加强医疗废物的监管工作。 10、做好职业防护,减少职业暴露。 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质量管理组织 业务院长为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护理部兼职负责全面实施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指导、监管、检查、考核与评价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工作,严格监管记录,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与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配合,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研究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相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