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猪场防暑降温技术

夏季猪场防暑降温技术
夏季猪场防暑降温技术

企业工厂夏季防暑降温措施

企业工厂夏季防暑降温措施 1、目的: 进入盛夏季节,日照强度高,高温天气持续,为切实做好夏季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工作,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不断地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其他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特制订本措施: 1.1认真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抓好生产现场防暑降温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要以对一线员工生命和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狠抓防范措施落实,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1.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要密切关注有关高温天气的气象预报,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原则上,气温超过37℃,严禁11:00至15:00进行室外作业。 1.3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在夏季根据作业活动的工艺过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宣传,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1.4保证现场饮水供应充足。现场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用水、饮料、茶及各种汤类等,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事件。 1.5落实防暑降温物品。要切实关心在高温天气下一线工作人员,加强对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要求工作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 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落实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温物品。 1.6积极改善现场生产生活环境。要认真落实作业现场管理规定,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通风降温,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满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制度(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制度(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制度(通用版) 一、总则 1、为了防止中暑,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不断地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2、防暑降温必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以防止中暑的发生。 3、本制度适用于高温作业和炎热季节的露天作业。 二、实施细则 1、高温作业和夏季露天作业,应有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根据具体情况,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适当调整作息时间。 2、尽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和操作过程,改善工具设备,减少高温部件、产品暴露的时间和面积,避免高温和热辐射对工人的影响。 3、应合理安排高温车间的热源,使热源处于下风向,并做好通

风措施。 4、在气温很高、辐射强度较大的工作地点,应当采用风扇等散热措施,必要的地方可以采用空调降温。 5、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包括新工人和临时工)和入暑前的健康检查。凡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肝脏疾病、肾脏病、肥胖病、贫血及急性传染病后身体衰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6、对高温作业者和夏季露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料、含盐饮料(包括盐汽水、茶水、中药、各种汤类等)。 7、如发现有轻症中暑症状,应立即使之到凉爽地方休息,并进行急救治疗和必要的处理。 8、对辐射强度较大的高温作业工人,应供给耐燃、坚固、导热系数较小的自色工作服, 其它高温作业可根据实际需要供给工人手套、鞋、草帽、围裙、眼镜和隔热面罩等,并加强对防护服的清洗、修补和管理工作。

夏季浅谈养猪场的带猪消毒措施

夏季浅谈养猪场的带猪消毒措施随着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广大从业人员已充分意识到消毒是养猪场预防疫病感染和暴发的重要措施,是猪场安全稳定生产的保证。虽然养猪场员工的消毒意识普遍增强,但是部分从业人员对有关消毒的知识不很清楚,尤其是对猪场带猪消毒操作不规范,使消毒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此,我就谈一下养猪场带猪消毒应注意的事项,供同行们参考。 1 消毒前应彻底消除圈舍内猪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 1.1 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 临床患病猪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虫卵等),即使临床健康的猪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中也存在大量的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等)。消毒前经过彻底清扫,可以大量减少猪舍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1.2 粪便中有机物的存在可影响消毒的效果 一方面,粪便中的有机物可掩盖细菌对病原起着保护作用;另一方面,粪便中的蛋白质与消毒药结合起反应,消耗了药量,使消毒效力降低。 2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选择消毒药时,不但要符合广谱、高效、稳定性好的特点,而且必须选择对猪只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毒性低的药物。强酸、强碱及甲醛等刺激性腐蚀性强的药物,虽然对病原菌作用强烈、消毒效果好,但对猪只有害,不适宜作为带猪消毒的消毒剂。建议选用强效碘、百菌消、强力消毒灵、二氧化氯等药物,效果比较理想。 3 配制适宜的药物浓度和足够的溶液量 3.1 适宜的浓度 消毒液的浓度过低达不到消毒的效果,徒劳无功;浓度过大不但造成药物的浪费,而且对猪只刺激性、毒性增强引起猪只的不适。必须根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配制适宜的浓度。 3.2 足够的溶液量 带猪消毒应使猪舍内物品及猪只等消毒对象达到完全湿润,否则消毒药粒子就不能与细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直接接触而发挥作用。 4 消毒的时间和频率 4.1 消毒的时间 带猪消毒的时间应选择在每天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较好。冬春季节,由于气温较低,为了减缓消毒所致舍温下降对猪只的冷应激,要选择在中午或中午前后进行消毒。夏秋季节,

高手献技猪场防暑(养猪场防暑)

高手献技猪场防暑 连日来,广东最高气温高达35℃,持续的高温天气,令母猪防暑降温成了养殖场的工作重心。养殖场应该注意什么?南方农村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业界资深人士。 据了解,除仔猪以外,其它各类猪群的适宜温度都在30℃以下,大人低于国内夏季人部分地区的气温。在广东,夏季长达4个月温度在30℃以上,湿度也常高于70%。30℃的高温,远远超过母猪的适宜温度:15℃-18℃。为避免母猪中暑,顺利过渡酷热的夏季,业内人士多采用机械通风、喷雾和滴水降温、水帘负压通风等万法降温。 但客类猪群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为32℃-34℃,刚断奶仔猪适宜温度为28℃-30℃,断奶后2周的仔猪适宜温度为21℃-22℃,育肥猪适宜温度为18℃-20℃,公猪和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5℃-18℃。因此,产房与哺乳仔猪舍的降温就显得尤为尴尬:母猪与仔猪的适宜温度相差较远,降温通风既要兼顾母猪乂要考虑仔猪不着凉。 对此,广州市天力畜牧有限公司经理卢志杰认为,给母猪降温,水帘负压通风效果最佳,但需要平衡好母猪与仔猪的适宜温度。卢志杰认为,水帘负压通风能够将温度降低4℃-8℃,能让母猪感觉舒服;为了不让仔猪着凉,母猪栏朝风机抽风的一侧安装PVC挡板,避免冷风直吹。惠州市源茵畜牧科技有

限公司技术总监周祺川则告诉记者,母猪舍最好将产床拾高一些,并将风机与水帘的安装位置适当调高,以便通风时,凉风是从仔猪上方通过的,而产床下面温度相对较高,母猪会选择性地站起来感受凉爽的空气,刚好解决这温度差的问题。 据周祺川介绍,有些猪场的密闭性做得不好,或是风机的功率选择出现偏误而导致负压通风的效果下降。"当拉门时,如没有感觉到一股吸力的话,证明猪金内有侧漏,或是可以在猪舍里面直接点才把香,看烟的走向也能判断负压通风的效果,做得好的,香烟方向是偏抽风的方向飘的。" 梅州市兴和养殖场老板古文亮则一直坚持通过喷(洒)水的方式来降温。他认为,蒸发降温是最有效的方法,舍温过高时可用胶管或喷雾器定时向猪体(分娩舍除外)和屋顶喷水降温或人工洒水降温。对于 单体限位栏和分娩舍母猪可用滴水降温系统,滴水器安装在猪肩部上方,间隔1小时左右在猪颈、肩和背部皮肤上进行低流量滴水降温,降温效果显着。但滴水降温速度较慢,不能很好地控制整栋猪舍温度。对空腹和妊娠母猪、生长育肥猪,夏秋季天气炎热时采用唢雾或喷淋降温的办法,降温速度快,5-10分钟即可将舍内温度降低5℃-8℃,且能净化空气,对公猪必要时需定时冲洗睾丸。 除靠"风"与"水"降温外,猪舍"白化"也能起到一定的抗高温作

夏季猪场产房母猪管理措施

夏季猪场产房母猪管理措施 2010年06月13日来源:本站整理作者:猪场动力 夏季气候炎热、湿度大,容易给产房造成诸多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特殊管理,以便猪群安全渡夏。 一、饲养管理措施 1、防暑降温:一是保持良好的通风。采用电扇、风机等,加强舍内空气流动。二是对哺乳母猪采用颈部滴水降温。每隔15~20分钟滴水0.5~1分钟,但要注意猪舍内湿度。三是可以在屋顶洒水降温,有条件的猪场可在产房内使用湿帘降温,可降低舍温5~8℃。 2、保证充足清凉饮水:增加饮水和排尿是夏季猪降低体温的重要机制。要全天候保证供水不断,定期检查饮水器的出水量,保证流速在1.5~2.01/分钟。注意水温,防止饮水管和水塔在太阳下爆晒。可在饮水中添加海纳川的超能,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减少热应激的发生。 3、提高日粮浓度:高温可引起采食量下降,因而应相应提高日粮浓度。特别是能量和维生素水平,以防止因采食量降低而导致营养失衡,造成母猪繁殖障碍,通过添加5%脂肪、膨化大豆等来提高日粮能量水平,满足猪群正常的营养需求。 4、改变饲喂方式:一是采用湿拌料,水料比为1:1,但要现拌现喂,料槽中的剩余饲料要及时清理干净,防止酸败变质,同时可提供一些新鲜西瓜皮等青饲料供猪食用。这样既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又能减轻高温季节猪的散热负担。二是调整饲喂时间,增加饲喂次数,早上提前至5:00~6:00喂料、下午推迟到18:00~19:00喂料,尽量避开天气炎热时投料.夜间22:00—23:00加喂1次,中午可以不喂饲料。这样可增加10%~15%的采食量。与冷天相比,热天里饲料更易腐败,尤其是当饲料里脂肪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少量多次的方法恰好有助于保持饲料的新鲜。 二、药物保健措施 1、母猪产前产后的保健措施 饲料中添加极品恩康500克+超能500克+海乐通1000克,连用10~15天,极品恩康可到临产前一天才开始使用,连用7天。海乐通中的有机钙可缩短产程,防止母猪分娩时间延长,使胎儿停留在产道时间过长而窒息死亡;极品恩康和超能可以预防母猪产后不吃、无乳、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症,促进母猪体虚康复。为保证每个母猪的药物的有效浓度,可以将上述药物添加面粉4公斤进行稀释,然后每头母猪每天添加30克,每餐添加10克,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保健的作用。当气温超过35℃时,适量添加碳酸氢钠(250毫克/千克),也可缓解热应激对猪的不利影响。 2、母猪产仔时的保健措施 有条件的猪场在母猪分娩3-5头后可以给母猪输液:

夏季防暑降温小常识

防暑降温小知识 一、防暑 1、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并达到防暑目的。 2、科学合理的饮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切忌节食。 3、做好防晒措施: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带好帽子、衣着宽松。 4、合理饮水:每日饮水3升至6升,以含盐0.3%-0.5%的凉白开水为宜。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 二、降温 1、盐开水: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从营养学观点来看,任何含糖饮料都不如白开水的价值大,因为纯净的白开水进入人体后能很快被胃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新陈代谢的功能,同时调节体温、清洁人体内环境, 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 2、茶水:喝茶可补钾。钾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温度适宜的茶水应该是夏季首选饮品, 老姜茶水炖鸡蛋治咳嗽。

3、陈醋:夏季饮水较多,胃酸相应减少,使食欲减退,适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浓度,生津开胃,帮助消化。 4、绿豆汤:绿豆汤有独特的消暑清热功效。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能预防中暑。绿豆还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显作用,但体虚者不宜食用。 5、苦瓜:夏食苦瓜正相宜,用鲜苦瓜捣汁或煎汤,对肝火目赤、胃热烦渴、胃脘痛、湿热痢疾,皆为辅助食疗佳品,苦瓜泡制的凉茶,饮后消暑怡神。 6、人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儿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陈皮等,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 三、中暑小知识 (一)当气温超过37℃以上,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蒸发。当周围的环境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通风较差、湿度较高就很容易发生中暑。根据中暑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种: 1、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全身无力及行走不稳。 2、轻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

最新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存在高温作业及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 第三条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高温天气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气温以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为准。 工作场所高温作业WBGT指数测量依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189.7)执行;高温作业职业接触限值依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执行;高温作业分级分别依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3)执行。 第四条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相关法律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负责全国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高温作业、高温天气采取劳动保护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全面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以下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 (一)优先采用有利于控制高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使作业人员远离热源。对于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温危害,应采取综合控制措施,使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二)存在高温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保证其设计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和卫生要求,高温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猪场防暑降温措施

猪场防暑降温的措施 夏季猪舍温度偏高,生猪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大,饲料转化率降低,更为严重的是,高温高湿环境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如果通风不良、饮水不足,易造成疾病蔓延。因此,做好夏季猪场的防暑降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温对猪的影响 1、对机体的影响 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中,猪只机体明显降低,进而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是当猪群健康状况处于不良或亚健康状态下,疫病爆发的可能性更大。 2、对生产的影响 在高温环境下,猪只为了减少体内产热而减少采食量,生长肥育性能进一步下降,生长速度和增重也降低。严重的热应激使猪的生长和增重停止,饲料转化率降低。 3、对繁殖的影响 炎热天气,母猪常出现乏情和行为乏情,发情周期延长。产前由于仔猪生长过快,猪为对抗热应激会减少子宫的血液供应,造成仔猪血液供应不足,衰弱甚至死亡。其他时期,母猪对高温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任何时期的长时间高温都不利于妊娠。

高温环境下,公猪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下降,采精量减少,精子体外存活时间缩短。公猪长时间处于热应激生活环境下,可导致精子发育不良和精子受损,睾丸生精机能发生障碍,进而造成种猪种用年限和种用价值。 二、防暑降温措施 (一)改善猪舍内环境 1、自然通风。 通风是猪舍排热降温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早晚天气凉爽时应尽可能打开门窗,让空气对流。但是,当舍内温度低于舍外温度时,自然通风降温不可行,必须人工降温,在猪体周围形成适宜气流,才能促进猪体的蒸发散热。 2、机械通风。 常用方法包括:在屋顶部喷水,舍内喷雾,限位栏母猪滴水降温以及在猪舍边拉防晒网、种植瓜棚等方法,均起到良好效果。要因地制宜灵活制定猪场防暑降温措施。 规模化猪场,多使用湿帘降温,首先要进行设备的检修,包括天花板、门、窗的密封,风机运转情况,进行水帘水池清洗等。 (二)加强饲养管理 1、降低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直接影响猪舍内的温度,在高温季节应减小养殖密度,正常情况下夏季猪群的饲养密度为断奶仔猪0.4 ㎡

夏季防暑降温知识介绍

夏季防暑降温知识介绍 医务室 中暑:民间也叫“发痧”是指因为高温或引起高热的疾病使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的综合症。 中暑的原因: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是大地温度再度升高,是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至0.7﹪-1﹪,使人的嗅觉器官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导致中暑发生。 中暑先兆及症状:根据中暑情况的轻重又能够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指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浑身无力及行走不稳,轻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细等症状,重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常突然昏倒或大汗抽风,烦躁不安,口渴,尿水,肌肉疼痛及四肢无力。 35℃-是关系安全生产和人们健康的一个具有指 标性意义的温度,是高温和中暑的预警温度。 据专家介绍,人的体温通常维持在37℃左右,而皮肤在正常情况下为33℃。这4℃之差,使得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得以

向皮肤传送,然后再经过皮肤的辐射、蒸发和空气对流将热量传送到体外。所以,环境温度要低于33℃,人体才会感到舒适。 如果气温超过33℃,人体便会产生炎热的感觉,这时人体的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出汗来散发体内蓄积的热量。当气温达35℃时,皮肤的血管开始扩张,心跳开始加快,血液循环也随之加速,导致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好几倍,以增加体表的散热量。此时必须采取降温措施。当气温达35℃以上时,心脏泵血量会增加50%至70%。每年一到高温天气,也就进入了“空调病”的高发期,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会有所增多。天坛医院急诊科的于东明主任提醒市民,天气炎热不但要防中暑,更要注意别患上空调综合症。 为预防“空调病”的发生,专家建议一定要经常开窗换气,最好在开机1至3小时后关机;要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室温最好定在25至27℃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7℃。另外,有空调的房间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办公桌不要安排在冷风直吹处。 专家表示,打把遮阳伞是步行者遮挡紫外线最有效的方法,不要只有女士打,老人、孩子更该打,男士也不要害臊,请把阳伞打出来。开摩托车的人们最好穿上长袖防晒外衣、戴上手套、太阳眼镜,把裸露在衣服外面的肌肤保护好。对于驾车族来说,不要以为躲在车里隔着车窗就能够躲开阳光,紫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所以也应注意选择防晒服装。 据介绍,衣服的防晒水平取决于质料和色泽。棉质衣服的SPF 值(防晒值)大约为15-40;聚酯浅色衣服的SPF值大约为7-10;

防暑降温措施方案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汇峰苹果小镇项目 建设单位:安徽天凯置业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安徽省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安徽华盛国际建筑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开工日期:2013年7月8日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汇峰苹果小镇项目 防暑降温措施方案及预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苹果小镇项目部 2014年7月20日

防暑降温措施方案及预案 防暑降温措施目的: 进入盛夏季节,日照强度高,高温天气持续,为切实做好夏季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不断的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特制定本措施。 使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中建一局汇峰·苹果小镇项目 防暑降温具体规定: 1、认真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抓好建筑工地防暑降温 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要以对一线施工人员生命和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负责制,制定应急预案,狠抓防范措施落实,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要密切关注高温天气的气象预报,将日最高气温大于35摄 氏度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持续高温”。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 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温度过高时作息时间调整为上午6:00-10:30 ,下午15:00-19:30。 3、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在夏季根据施工的工艺过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 取勤倒班的方式,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工作。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宣传,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4、保证现场饮水供应充足。现场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用水等,有效的防

养猪场常见疾病的防控措施

养猪场常见疾病的防控措施 春夏季气温不定,最容易孳生繁殖病毒、细菌,生猪极易发生各种疾病。因此,养猪专家建议生猪养殖户应该在早春夏时提早防止以下生猪的常见疾病,以减少发病率,确保养猪效益。 一、腹泻 腹泻是春夏季多发病、常见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拉稀,系多种病因引起,只有正确鉴别才能对症下药,提高疗效。 表1 春夏季常见腹泻疫病 1 腹泻病的预防 1.1 严格消毒 保持圈舍清洁卫生、舒适干燥。每批母猪、仔猪转出和转入前后,要对圈舍的门窗、墙壁、地面、料槽等进行全面 ___的清洗和消毒,尽可能的杀死周围环境中的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在母猪产仔后,应每天清理圈舍内的粪尿,保持圈舍的清洁和干燥。消毒要定期进行,消毒药品应针对不同的致病微生物经常更换使用,以防产

生抗药性。母猪进入产房前应对母猪体表进行 ___清洗,用高效低毒消毒剂进行体表消毒,临产前应用温热的0.1%高锰酸甲溶液冼涤母猪的阴-门、乳-房、腹部。进产房当天应对产房冲洗消毒,产前对母猪乳-房、阴-部及助产器等进行严格消毒,保持产栏卫生。 1.2 保温和通风 产房要保持干燥清洁,通风良好。要设置保温箱,上面用红外线灯泡照射取暖并防止有贼风侵袭。可准备250W、150W、100W三种型号的红外线灯泡,以备不同阶段使用。冬季保温箱温度要做到l-3日龄34-32℃,3-7日龄30-32℃,7-25日龄25℃,低温高湿是诱发肠道疫病的主要原因。 1.3 加强母仔猪的 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调配饲料保证母猪产后乳量的平衡与优质,防止母乳过浓、过稀或不足。仔猪产出后,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将仔猪口鼻及全身黏液擦干净,然后将脐带内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距离腹部4-7cm处断脐,断面用2%碘酊消毒,然后将仔猪放在30-32℃的保育箱中。保证仔猪出生后2小时内吃到初乳,3日龄应补铁补硒,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和提高其抗病力。

养猪场防暑降温方法

养猪场防暑降温方法 在养猪生产实践中,防暑降温主要从猪舍隔热、降温设施、饲养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猪舍隔热 1、隔热是阻止舍外热量传到舍内。其隔热性能的强弱取决于所用建筑材料的热阻值和蓄热性能,热阻值高、蓄热能力强的外围护结构,传入舍内的热量少,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低,可减轻内表面对猪的热辐射。所以,应选择合适的外围护结构材料和结构,保证达到理想的隔热效果。 夏季强烈的太阳辐射屋顶,易将辐射热传到舍内。为了提高屋顶的隔热性能,以防暑为主的地区可采用通风屋顶。即将屋顶建成两层,层间的空气晒热变轻,从排气口排出,冷空气由进气口流进,从而减少传至屋顶底层的热量。浅色和光亮表面的反射能力比深色、粗糙面强得多,故猪舍屋顶和阳面墙采用浅色光平外表面。 二、降温设施 1、遮阳与绿化,为了降低猪周围环境的温度,可利用一定的设施遮断太阳辐射。窗户上可加一水平板以遮挡由窗口上方来的阳光;对于设有运动场的猪舍或日光温室猪舍,在夏季应设置凉棚或种植藤蔓植物遮阳。北方加铺遮阳网或加宽屋顶挑檐。 绿化除具有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状况,美化环境等作用外,还具有缓和太阳辐射,降低环境温度的作用。夏季应通过绿化遮荫尽可能减少太阳辐射热。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舍内时,周围建筑物也可经辐射使舍内温度升高,空气可经门窗及通风孔道将热量带入舍内,植树绿化有助于降低猪舍周围环境温度。树叶面积是树林种植面积的75倍,草叶面积是草地面积的25~35倍,这些比绿化面积大几十倍的叶面通过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热,从而可显著降低空气温度;草可遮挡80%的阳光,故可使建筑物和地表面温度降低,植物根部所保持的水分,也可从地面吸收大量热能而降温。因此,应加强猪场及周围地区的植树种草,以降低环境温度。但高大树木不宜多种,影响通风,也能招来野鸟对防疫不利。 2、通风夏季当舍内气温高于舍外时,通风可以将舍内的热量带出舍外;还可以加大舍内气流的速度,当经过猪体时,带走散发的热量,同时可促进猪体的蒸发散热。机械通风是北方主要采取的降温措施之一。 A地形地形与气流活动关系密切,场址选择一定要选在地势开阔、通风良好的地方,切忌选在背风、窝风的场所。 B 猪舍朝向猪舍朝向对通风降温有一定影响。在炎热地区除考虑减少太阳辐射和防暴风雨外,必须同时考虑夏季主风向。 猪场建筑物布局:猪场建筑物布局和猪舍间距除考虑防疫、采光等外,还应注意考虑通风,布局应合理,间距不可过小,一般不低于10m。 C 猪舍内结构为了有利于通风,猪舍内不宜设隔山墙,各圈间隔墙,尤其是圈舍与通道间的隔墙最好用铁栅栏代替。 D 通风□位置为加大舍内气流速度,保证气流均匀并能通过猪体周围,应合理安排通风口位置。进风口应设在正压区内,排气口设在负压区内,以保证猪舍有穿堂风。进风口应均匀布置,以保证舍内通风均匀,使猪舍各处的猪都能感受到凉爽的气流。为使气流经猪体周围通过,可设地脚窗通风。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材料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预防知识培训材料 盛夏高温季节来临,作业现场环境温度高,工作条件相对恶劣,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出现过度疲劳、中暑现象,是安全非正常事件多发时期。 一、高温天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㈠各单位在布臵工作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当日气温条件,并布臵好防暑降温及安全注意事项。高温天气要根据具体工作任务、气温情况安排好作业人员以及布臵好防暑降温安全注意事项。 1.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2.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 3.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各单位安排员工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并在12时至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 4.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不含37℃)以下时,各单位应采取轮换作业制,缩短员工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作业员工加班。 ㈡高温作业时,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高温防护: 1.高温区域从事电焊、装配等高强度作业时,作业组人员至少3人以上,并至少安排1名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监控;

牵涉到危险作业的,按规定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审批手续; 2.高温天气,作业人员要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作业,确实需要长时间作业的点,要搭设遮阳设施; 3.在高温区域进行(尤其是密闭狭小空间)作业时,根据现场情况设臵通风措施,达到散热目的; 4.夏季人员作业时,在高温区域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各单位应对高温作业人员采取轮换式作业,让作业员工得到充分休息。也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劳动休息制度,尽可能缩短在高温区域的持续劳动时间; 5.高温天气在密闭狭小空间作业时,必须保证强制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并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监控; 6.各单位、车间要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员工供给足够的饮用水及防暑降温药品,各作业组在高温天气作业过程中必须携带好防暑降温药品及饮用水; 7.员工作业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轻度中暑症状时,一定要停止作业,立即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服用防暑降温药品;出现重症中暑的情况,要立即汇报上级领导,请以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二、防暑降温知识 ㈠中暑症状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

建筑施工现场防暑降温措施方案

施工现场防暑降温措施 进入盛夏季节,日照强度高,高温天气持续,为切实做好夏季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不断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其他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我项目部针对高温作业和炎热季节的露天作业,将工作安排如下: 1、认真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各作业班组要认真贯彻落实项目部有关抓好建筑工地防暑降温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要以对一线施工人员生命和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狠抓防范措施落实,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要密切关注有关高温天气的气象预报,(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C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时间制度,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温度过高时作息时间调整为:早上7:30——11:30,下午15:00——19:00.在保证施工作业人员健康的前提之下,保障施工进度要求。 3、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在夏季根据施工的工艺流程,

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工作2小时内必须休息一次,待体表温度降至正常方可继续施工作业。 4、保证施工现场饮水充足。施工现场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用茶水、绿豆汤等,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事件。 5、落实防暑降温物品。要切实关心在高温天气下坚持施工的广大一线施工人员,加强对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宣传,提高全面安全防范意识。要求施工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茶叶等,落实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温物品。 6、积极改善建筑工地生产生活环境。要认真落实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通风降温,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满足防暑降温需要。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宿舍和食堂必须安装电扇,有条件的应在宿舍安装空调。 7、切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要切实做好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饮用水和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时,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中小规模猪场的疾病防控措施

中小规模猪场的疾病防控措施 [摘要] 从目前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来看,养猪业所占的比例最大,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比较可观。其中,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与猪的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各中小规模的养猪场一定要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因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目前中小规模猪场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疾病防控措施。 [关键词] 中小规模猪场疾病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268-01 1 中小规模猪场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1.1 猪群过于密集 中小规模的养猪场通常受制于场地的局限,以至于猪的活动范围不够广阔,在这种环境下,一旦养猪场内有某一头猪出现疾病,则会迅速在猪群当中蔓延开,导致越来越多的生猪被传染。此外,不同年龄的生猪,其免疫力也有所不同,但是由于养猪场地的限制,不同年龄、种类的猪都被共同混养在一起,造成了整个养猪场内的猪群免疫力低下。 1.2 病原体较多 由于养猪场是一个密集度非常高的场所,一旦出现对粪

便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干净的情况,则很容易滋生细菌,产生混合感染的情况。而一旦出现混合感染,疾病则会很快恶化,进而给疾病的治疗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在养猪场常见的疾病当中,猪气喘病会造成猪的生长停滞,并伴有咳嗽症状,而一旦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之后,原本极其常见与易治疗的疾病则会变得非常严重,甚至会导致猪群的死亡。 1.3 用药不当 1.3.1 对药物的药性了解不够,盲目配药。 1.3.2 不注意抗菌谱,滥用新药。 1.3.3 随意加大药物剂量,药物混合不够均匀。 1.3.4 对药物的轮换使用与休药期不了解。在对猪的疾病防控工作中,如果出现用药不当的情况,不仅无法起到治愈的作用,还有可能造成药物毒性的增加,导致大面积的养猪死亡。此外,用药不当还会造成生猪产品中部分指标偏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甚至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 2 中小规模猪场的疾病防控措施 2.1 科学选址 在对猪场进行选址建设的初期,要充分重视疾病防控方面的工作,即便是疾病不可避免的发生,也要尽量不让疾病蔓延开来,因此在选址过程中要保证养猪场地不可过于密集,要在科学的规划之下进行养猪场的建设[1]。此外,还可

夏季种公猪防暑降温的重要性

夏季种公猪防暑降温的重要性 种猪的最适温度是18-25度,夏季高温季节,过高的温度,影响公猪的健康和所产精子的质量,有资料表明,当环境温度超过37℃、持续时间超过一周以上时,公猪的性欲明显减退,精液品质明显下降,采精量明显减少,精子体外存活时间即精液的体外保存时间明显缩短。因此养猪户必须做好降温工作。 1、搞好猪舍隔热。夏季强烈的太阳辐射屋顶,易将辐射热传到舍内,因此应选择合适的外围护材和结构,保证达到理想的隔热效果。为了提高屋顶的隔热性能,以防暑为主的地区可采用通风屋顶,即将屋顶建成两层,层间的空气晒热变轻,从排气口排出,冷空气由进气口流进,从而减少传至屋顶底层的热量。浅色和光亮表面的反射能力比深色、粗糙面强很多,故猪舍屋顶和阳面墙采用浅色光亮外表面。 2、注意遮阳与绿化。搭设遮荫棚,防止阳光直射。可在公猪圈舍上方搭建棚架,并在圈舍周围种植一些攀爬植物,或在棚架上铺上树枝,以起到防止阳光直射而降低猪舍环境温度的作用。特别是敞开式猪舍,更应采取遮阳措施来防止阳光直射,降低猪舍地面温度和环境温度。 夏季应通过绿化尽可能减少太阳辐射热,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舍内时,周围建筑物也可经辐射使舍内温度升高,空气可经门窗及通风孔道将热量带入舍内,植物绿化有助于降低猪舍周围环境温度。树叶面积是树林种植面积的75倍,草叶面积是草地面积的25-35倍,这些比绿化面积大几十倍的叶面通过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热,从而可显著降低空气温度;草可遮挡80%的阳光,故可使建筑物和地表面温度降低,植物根部所保持的水分也可从地面吸收大量热能而降温。因此,应加强猪场及周围地区的植树种草,以降低环境温度。 3、加强通风,供给充足的饮水。夏季当舍内气温高于外时,通风可以将舍内的热量带出舍外,还可以加大舍内气流的速度,当气流经过猪体时,带走散发的热量,同时可促进猪体的蒸发散热。机械通风是北方主要采取的降温措施之一。为加大舍内气流速度,保证气流均匀并能通过猪体周围,应合理安排通风口位置。进风口应设在正压区内,以保证猪舍有穿堂风,进风口应均匀布置,以保证舍内通风均匀,使猪舍各处的猪都能感受到凉爽的气流。猪舍跨度也影响通风效果,跨度小的猪舍通风路线短而直,气流顺畅;跨度超过10米,难以形成穿堂风,对通风降温不利。 高温天气,由于气温较高,公猪对水的需要量较大,公猪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圈舍气味变化较快。因此,公猪圈舍内应安装上自动饮水器或经常更换水槽中的饮水,以保证公猪随时饮用到清洁的凉水。 4、采用淋(滴)水降温。在猪舍内架设喷淋设施,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尤其是中午,通过水控制阀,每隔一段时间对圈舍进行喷雾,以达到降低猪舍环境和地面温度的目的。敞开式猪舍除了应采取遮阳措施外,采用滴水降温措施也比较适用,而且比较简单。具体方法是,在猪舍内一定高度架设一根塑料管,在进水端装上阀门,在水管上钻上小孔或装上水龙

夏季防暑降温施工方案

一、编制目的 (1) 二、实施目标 (1) 三、施工组织机构 (1) 四、夏、雨季的施工安排 (2) 五、安全保证体系 (4)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施工方案 一、编制目的 当前盛夏季节,日照强度高,高温天气持续,连续施工时间长,职工劳动强度大的特点。如果防暑降温工作不到位,就容易造成中暑事件发生。为了保证本工程的顺利施工,防止暑期高温作业中暑等伤亡事故的发生,切实做好夏季施工的防暑降温工作,针对杭州市历年高温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高温天气,确保在施工中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救援工作能迅速有效,最大限度的保障企业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努力改善施工作业人员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和高温中暑等事件发生,确保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根据本工程特点,特制定本方案。 二、实施目标 提高项目部管理人员对夏季安全生产工作特殊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把夏季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增强工人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施工组织机构 组长:华朝晖

四、夏、雨季的施工安排 夏季持续高温,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极易疲劳、中暑,为确保施工现场一线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健康,现对现场施工人员的防暑降温工作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防暑工作预案,合理安排施工,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2、要密切关注有关高温天气的气象预报,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 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原则上,气温超过37C, 严禁11:00至15:00进行室外作业。妥善安排高温期间施工生产,合理的调整作业时间,安排工人作息时间,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作息时间为,早上6时?10时,下午3时?9 时(根据天气气温可在进行合理调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高温时段项目部停止室外露天和高处作业,防止工人疲倦乏力、劳累过度导致伤亡事故发生。 3、严格落实工人防暑降温物品和药品,在饮水室设置茶炉和保温桶,保证不间断供应开水和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大麦茶,食盐饮料 (包括盐汽水茶水,中药,各种汤类等)其含盐浓度一般为0.1%。?0.3%, 防止工人脱水、中暑;医务室配备人丹、十滴水等防暑必要的药品,配备医疗箱。定时足量发放给各班组及一线工人防暑药物,这些药物有:人丹十滴水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避瘟散金银花菊花荷叶。 4、在炎热季节为保证工人的充分休息,减少疲劳,项目部规定:

防暑降温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防暑降温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r I

编号:FS-QG-59494 防暑降温措施 Heatstroke and cooli ng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防暑降温措施的原则主要是减少热负荷与保护机体在 高温作业时的正常生理状态。前者指消除和降低环境对机体的辐射热和对流热,减轻劳动强度,以减少机体的获热和产 热量,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机体热负荷;后者指缓解环境弓 起的机体热反应及提高机体的耐热能力。防暑降温的具体措施包括: 1.新建企业要严格按我国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 准(TJ36 —79)》执行,按规定的高温车间气象条件卫生标准的要求做到"三同时"。改革生产技术和改进生产设备以达到既能消除高温、热辐射的产生和影响,又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例如,将热加工工艺,改为冷加工工艺,提高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等。 2.合理布置和疏散热源,应尽可能将各种热源布置在车

间主导风向下侧;或将热源集中于排气天窗下面。对不需要经常操纵或观察的散热设备,应尽可能疏散到车间外的主导风向下风侧。 3.对接近操作工人的各种热源的散热表面,应尽量采取 隔热降温措施。隔热降温是利用导热性差的材料或空气层降低热源的表面温度,以减少热源的辐射热和对流热。用屋顶通风、屋顶喷淋水、屋顶隔热、窗户遮阳等措施来减少太阳辐射。用石棉、矿渣棉、玻璃棉、硅藻土等导热性差的材料包敷发热体以减少热量向外散发。用流动水幕、遮热板热屏障,设置在发热体与操作工之间。 4.全面自然通风是高温车间通风降温的基本措施,凡是 在工艺上对温度、湿度和风速无严格要求的车间,均可采用。 机械通风降温设备主要有风扇、喷雾风扇、集中式全面或局部冷却送风系统等。特殊高温工作地点,如高温车间的天车驾驶室、轧钢机的操作室、推焦机的驾驶室等采用空调机送风。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的热压或风压作为动力,使室内外 空气进行大量交换。为了保证和提高自然通风效果要注意车 间进风面一般应与夏季主导风向成60度角以上;热源应布置

夏季猪场蚊蝇综合防控措施

夏季猪场蚊蝇综合防控措施 近来,邯郸、保定等地读者反映,夏季猪场中的蚊蝇非常多、不好控制。为此,我们特刊登该文,提醒养猪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措施,减少蚊蝇对养猪的危害,最终提高养殖效益。———编者 蚊蝇具有数量多、品种多、繁殖快、分布面广等特性。随着夏季高温、高湿季节的到来,蚊蝇开始大量繁殖,特别是在垃圾粪便、卫生死角、污水臭沟内孳生最快。尽管蚊子和苍蝇不属于寄生虫病的范围,但它们所造成的危害比任何一种寄生虫病都严重,所以也把它们按寄生虫对待;因为蚊子是猪乙型脑炎和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媒介,而苍蝇则是消化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蚊蝇不除,疾病不断。 一、蚊蝇危害 众所周知,蚊蝇是畜禽疾病的传播媒介,如猪瘟、伪狂犬病、布氏杆菌病、猪丹毒、口蹄疫、钩端螺旋体病、猪痢疾、沙门氏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传染性胃肠炎、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A型和C型引起的腹泻、出血吸血性巴氏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病、蛔虫病以及孢子球虫属引起的球虫病、疥螨等疾病都可通过蚊蝇机械性传播。蚊子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叮咬时将对猪的休息产生骚扰,严重时猪将产生应激,影响生长。另外,在产仔舍内,蚊蝇可引起母猪严重的乳房炎,还可以传播链球菌引起仔猪的链球菌性脑膜炎。同时蚊蝇也对养猪场工作人员的正常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二、防控措施 目前蚊蝇防控的传统办法是定期喷雾杀虫剂,但这些杀虫剂中绝大多数是有机磷、拟菊酯类产品,在养殖场喷雾后对畜禽可产生毒性,并引起应激反应。长期使用,蚊蝇易产生耐药性,增加控制成本。此外,使用杀虫剂喷雾,需要每隔几天喷雾一次,消耗大量的人力、药物,还无法达到彻底控制的目的。为此,对规模养殖场蚊蝇的防控应采用综合措施。 1.灭蝇 ①饲料中添加药物:环丙氨嗪是一种高效昆虫生长调节剂,它对双翅目昆虫幼虫体有杀灭作用,尤其对在粪便中繁殖的几种常见的苍蝇幼虫,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饲料中添加可以使苍蝇在成虫以前被消灭,这一办法在不少猪场都有不错效果。 ②对猪粪进行处理:另一个彻底解决苍蝇的办法也同样是从虫卵开始,办法是将每天产出的猪粪定期用塑料布盖住,靠密封将苍蝇虫卵闷死在塑料布中。这样做不需要每天都盖住,因为苍蝇由虫卵变成成虫需要一定的时间,每三天一次换布足以将所有的虫卵杀死。注意用塑料布盖时,必须盖严,如果塑料布有洞,需要用土或其他东西堵严,不能有漏气的地方。这个办法是第一种的补充,因为猪场的乳猪料多是全价料,无法将药物添加进去,而乳猪料又是浪费最严重的一种料,小猪粪便和撒掉的料仍是苍蝇的繁殖场所。 ③解决猪舍撒料现象:许多猪场在采用上面办法后,舍内仍有蚊蝇,原因多是不注意舍内卫生,特别是产房哺乳母猪和仔猪漏在地面的料长时间不清理,将变成苍蝇孳生的地方;定期检查猪舍撒料现象,并及时解决,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苍蝇的数量。 2.灭蚊 ①猪舍罩上大蚊帐:大蚊帐是采用窗纱将整个猪舍罩住,这一办法在小型猪场比较实用。试验表明,如果在窗户上钉窗纱,可以有效阻挡蚊子的进入。但由于窗纱比较密集,严重影响舍内外通风,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舍内温度要较开窗通风时高2~3℃。在解决蚊子的同时,导致了舍温过高,特别是产房长时间的高温,会减少母猪采食量,妊娠舍高温也会增加死胎数量;而大蚊帐,是将整个猪舍包起来,内外通气范围加大,通风效果要好得多。如果在舍内装上机械通风设施,这个措施就完善多了 ②杀灭死水中的虫卵:死水中下药是控制产生蚊子虫卵的场所,使蚊子在成虫前被杀死;这一办法在北方水少地区比较实用,只要每周对有死水的地方,如排水沟、积存的雨水等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