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专项题-第八讲 和差倍分问题通用版

小升初数学专项题-第八讲  和差倍分问题通用版
小升初数学专项题-第八讲  和差倍分问题通用版

第八讲 和差倍分问题

【基础概念】:1、和差问题:知道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是多少,数量关系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2、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两个数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数量关系式:两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3、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数量关系式:两个数的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典型例题1】:有两筐苹果,第一筐重30kg ,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12

kg 放入第二筐,则两筐苹果同样重.两筐苹果一共重多少千克?

【思路分析】:第一筐重30kg ,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12

kg 放入第二筐,第一筐剩30-12 kg ,因为两筐苹果同样重,所以用30- 12

kg 乘以2即可得两筐苹果一共重多少千克。

解答:(30-12

)×2 =592

×2 =59(千克)

答:两筐苹果一共重59千克 。

【小结】: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前后的质量关系。

【巩固练习】1、甲、乙两筐苹果共重100千克,如果从甲筐取出12千克放到乙筐,则甲、乙两筐苹果一样重.甲乙两筐苹果原来各多少千克?

2、有甲、乙两筐苹果,甲筐的重量是乙筐的90%.如果从乙筐拿5千克到甲筐,则两筐苹果一样重.两筐苹果共多少千克?

【典型例题2】:果园里有桃树32棵,梨树是桃树的2倍,苹果树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数多54棵.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

【思路分析】:由题意知,梨树为桃树的2倍,求出梨树的棵数后加桃树的棵数,然后再加上54棵,就是苹果树的棵数。

解答:32×2+32+54

=64+32+54

=96+54

=150(棵)

答:果园里有苹果树150棵。

【小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梨树的棵数,然后再根据苹果树与桃树、梨树棵树的关系求苹果树的棵数即可。

【巩固练习】3、果园有苹果树48棵,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4倍,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和桃树的总数少12棵,果园有梨树多少棵?

4、果园里有梨树、桃树和苹果树共1200棵,其中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倍,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6倍.求梨树、桃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

5、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共552棵.桃树比梨树的2倍多12棵,苹果树比梨树少20棵.梨树有多少棵?

答案及解析:

1.【解析】由“从甲筐取出12千克放到乙筐,则甲、乙两筐苹果一样重”,可知甲筐比乙筐重(12×2)千克,因此,乙筐原有苹果(100-12×2)÷2,甲筐原有苹果的重量就好求了。

【答案】乙筐:(100-12×2)÷2

=(100-24)÷2

=76÷2

=38(千克)

甲筐:100-38=62(千克)。

2.【解析】把乙筐的苹果重量看成单位“1”,由“从乙筐取出5千克放到乙筐,则甲、乙两筐苹果一样重”,可知乙筐比甲筐原来多5×2=10千克,那么10千克对应的分率是1-90%=10%,用除法就可以求出乙筐的重量,再进一步即可求出甲筐的重量,进而求出两筐的总重量。

【答案】乙筐:(5×2)÷(1-90%)

=10÷10%

=100(千克)

甲筐:100-5×2=90(千克)

100+90=190(千克)

答:甲乙共有苹果190千克.

3.【解析】用“48×4”求出桃树的棵数,然后用“48×4+48”求出苹果树和桃树的总棵数,进而根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求这个数,用减法计算”得出梨树有多少棵。

【答案】::(48×4+48)-12

=240-12

=228(棵)

答:梨树有228棵。

4.【解析】由题意,梨树、桃树和苹果树共1200棵,就是苹果树的(6+3+1)倍,由此用除法可求得苹果树的棵数,进而求得梨树、桃树的棵数。

【答案】:苹果树;1200÷(6+3+1)

=1200÷10

=120(棵)

梨树:120×3=360(棵)

桃树:120×6=720(棵)

答:苹果树有120棵,梨树有360棵,桃树有720棵。

5.【解析】根据题意知本题的数量关系: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苹果树的棵数=552,据此数量关系可列方程解答就可以了。

【答案】:解:设梨树有X棵,则苹果树有X-20棵,桃树有2X+12棵.根据题意得

2X+12+X+X-20=552

4X-8=552

4X=552+8

X=560÷4

X=140

答:梨树有140棵。

2020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大全(含答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祝同学们小升初考出好成绩!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大全(含答案) 1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

(完整)德阳X中2017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试卷

德阳五中初2017级入学水平测试 数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注意审题,认真填写。(共20分) 1、一个数由5个亿,1个千万,6个万,7个千,8个百和6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 ),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为( )亿。 2、1.25小时=( )分 5平方米16平方分米=( )平立方米 3、如果在比例尺是1:5000的图纸上,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草坪图,这个草坪图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4、在7 6,0.??38,83%和0.8?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5、一个数增加20%以后是360,这个数是( )。 6、“六一”期间,新华书店举行买3赠1活动,小明买了12本科幻书共付54元,问科幻书原价( )元。 7、一根长a 米的绳子,如果用去53米,还剩下( )米;如果用去它的53,还剩( )米。 8、计算:2.009×43+20.09×2.9+200.9×0.28= 。 9、规定:如果A 大于B ,则 ︳A —B ︳= A —B ;如果A 等于B ,则 ︳A —B ︳=0;如果A 小于B ,则︱A —B ︳=B —A 。根据上述规律计算: ︱4.2—1.3 ︳+ ︳2.3—5.6 ︳+ ︳3.2—3.2 ︳= 。 10、甲乙两校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之比是7:8,获奖人数之比是2:3,两校各有320人未获奖,那么两校参赛的学生共有 人。 11、从3点到3点半,钟面上的分针转过了( )度,时针转过了( )度。 12、宝安出租公司出租汽车收费标准是:2千米以下(含2千米),收费7.00元;2千米以上,每增加1千米,加收1.60元。张红乘出租车行驶了5千米,应付费( )元;绵红的爸爸从甲地乘出租车到乙地共付了29.40元,甲乙两地的路程为( )千米。 二.仔细推敲,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共6分) 1、把10克糖溶解在100克水中,这种糖水的含糖率是10%。( ) 2、一个圆的周长增加20%,则面积增加40%。。( ) 3、753,532??=??=b a ,则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15。 ( ) 4、圆柱体的高一定,圆柱体的体积与底面面积成正比例。( ) 5、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6、、任意两个非零的自然数相乘,得到的积一定是合数。( )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6分) 1、3个工人加工3个零件用3分钟,3个工人加工100个零件用( ) A 、100分钟 B 、1分钟 C 、900分钟 D 、3分钟 2、在一次数学竞赛的领奖台上,有8名同学上台领奖,他们每两人都相互握了一次手,问:他们共握了( )次手。 A 、24 B 、26 C 、28 D 、30 毕业学校 姓名 考号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及答案精选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及答案精选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

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4年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考生须知: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答题时,请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写明原毕业学校校名、学籍号、班级和姓名 ●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注意试题序号与答题序号相对应 ●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23%) 1.(2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他的表面积约是五亿一千零六万八千平方千米,这个数写作_________ 平方千米,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_________ 平方千米. 2.(2分)_________ :200=14÷_________ = _________ %==0.35. 3.(2分)比_________ 多30%的数是390,24的比_________ 少12.4.(2分)给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0%,周长增加______ %,面积增加_______ %. 5.(2分)A÷B=5(A、B是自然数),A、B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 ,最小公倍数是______ . 7. (2分)某商场利用“买四赠一”搞促销,实际上说现价比原价降低_________ %,就是打_________ 折. 8.(1分)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将圆等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0.70厘米,圆的面积是_________ 平方厘米. 9.(1分)小明今天生日,同学们送他2本影集,每本影集的长3分米,宽1.8分米,厚3厘米,将两本影集包装在一起,至少要_________ 平方分米的包装纸.(接头处不计) 10.(1分)在比例尺为50:1的图纸上,量得一种精密零件的长为20厘米,这种零件的实际长度是_________ 厘米.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专题(带答案)

第一篇:应用题专题知识框架体系 一、和差倍问题 (一)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个数。棵数总距离棵距; 总距离棵数棵距;棵距总距离棵数. 较大数方法①:(和-差)2较小数,和较小数四、方阵问题 在方阵问题中,横的排叫做行,竖的排叫做列,如果 较小数 方法②:(和差)2较大数,和较大数行数和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就是所 谓的“方阵”。 例如:两个数的和是15,差是5,求这两个数。方 法:(155) 25 ,(155) 210. (二)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 系,求这两个数。 方法:和(倍数1)1倍数(较小数) 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 或和1倍数(较小数)几倍数(较大数)例如:两个数的和为50,大数是小数的4 倍,求 这两个数。 方法:50(4 1) 10 10 440 (三)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求这两个数。 方法:差(倍数1)1倍数(较小数) 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或和1倍数(较小数)几倍数(较大数) 例如:两个数的差为80,大数是小数的5倍,求这两个数。 方法:80(5 1) 20 20 5100 二、年龄问题年龄问题的三大规 律:1.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 的;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年龄都是增加相等的 量.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几年前年 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三、植树问题 (一)不封闭型(直线)植树问题 3直线两端都不植树: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株距全长(棵数1); (二)封闭型(圆、三角形、多边形等)植树问题 方阵的基本特点是: ①方阵不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 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就少 2,每层总数就少8. ②每边人(或物)数和每层总数的关系:每层 总数[ 每边人(或物)数1] 4 ;每 边人(或物)数=每层总数41. ③实心方阵:总人(或物)数=每边人(或 物)数×每边人(或物)数. 五、还原问题 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运算之后,得到了一个新数,求原来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问题,它的解法常常是以新数为基础,按运算顺序倒推回去,解出原数,这种方法叫做逆推法或还原法,这种问题就是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又叫做逆推运算问题.解这类问题利用加减互为逆运算和乘除互为逆运算的道理,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由后向前逆推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相反的运算,逐步逆推.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两个相反:一是运算次序与原来相反;二是运算方法与原来相反. 六、盈亏问题 按不同的方法分配物品时,经常发生不能均分的情况.如果有物品剩余就叫盈,如果物品不够就 叫亏,这就是盈亏问题的含义. 一般地,一批物品分给一定数量的人,第一种 分配方法有多余的物品( 盈),第二种分配方法则不 足( 亏),当两种分配方法相差n个物品时,那就 有: 盈数亏数人数n,这是关于盈亏问题很重要的 一个关系式.解盈亏问题的窍门可以用下面的 公式来概括:(盈亏)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 数,(盈盈)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亏亏) 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解盈亏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什么情况下会盈,盈多少?什么情况下“亏”,“亏”多少?找到盈亏的根源 和几次盈亏结果不同的原因. 1直线两端植树:棵数 全长段数 株距 1全长 (棵数 株距 1 ; 1 ); 株距全长(棵数1);2直线一端植树:全长株距棵数; 棵数全长株距; 株距全长棵数;

浙江省温州市育英学校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数学测试题

育英学校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测试题 小学数学试卷(分班)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8:00~9:1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万位和百位上的数字都是1,万位上的数字是5,其余各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记作约()。 2、5吨40千克=()吨,2.15小时=()小时()分。 3、4÷()=0.8=()%=()成。 4、A=2×2×3,B=2×2×2×2,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5、把2米长的钢管平均锯成5段,每段是这根钢管的(),每段长为()。 6、五个数3.14、1、π、125%和中,最大的是(),相等的两个数是()和()。 7、如果0.6x=y(x不等于0),那么x:y=(),y比x少百分之()。 8、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厘米,以它的一条直径为底边,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π取3.14)。 9、完成一项工程,原计划要10天,实际每天工作效率提高25%,实际用()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 二、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 10、组成角的两条边是()。 A、直线 B、射线 C、斜线 11、如果把两个数的积由265.4改变为2.654,那么只需把其中一个因数()。

A、缩小10倍 B、扩大100倍 C、缩小100倍 12、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加上5,所得分数的值比原分数的值()。 A、大 B、小 C、不变 13、在比例尺是1:1000000的图纸上,量得一块长方形地的长是4厘米,宽2。5厘米,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 A、1000平方千米 B、100平方千米 C、10平方千米 14、利用半径为5厘米的圆形纸片剪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此正方形的面积为()。 A、60平方厘米 B、55平方厘米 C、50平方厘米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15、对于所有的自然数来说,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16、2600÷500=26÷5=5……1() 17、时间不变,生产每个零件的时间和生产零件的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18、某班在达标测试中,未达标人数是达标人数,这个班学生的达标率是96%。() 19、如果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底的一半。() 四、列式计算: 20、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8分) ①529+198=②305-199=③2.05×4= ④8×12.5%=⑤=⑥= ⑦0.68++0.32=⑧÷+0.75×10= 21、用简便方法计算(每小题4分,共8分)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大全

工程问题 【数量关系】解答工程问题的关键是把工作总量看作“1”,这样,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进而就可以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总工作量÷(甲工作效率+乙工作效率) 例1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现在两队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例2 一件工作,甲独做12小时完成,乙独做10小时完成,丙独做15小时完成。现在甲先做2小时,余下的由乙丙二人合做,还需几小时才能完成? 正反比例问题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反比例应用题是反比例的意义和解比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数量关系】判断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是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许多典型应用题都可以转化为正反比例问题去解决,而且比较简捷。 例1 张晗做4道应用题用了28分钟,照这样计算,91分钟可以做几道应用题? 例2 孙亮看《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每天看24页,15天看完,如果每天看36页,几天就可以看完? 按比例分配问题 【数量关系】从条件看,已知总量和几个部分量的比;从问题看,求几个部分量各是多少。 总份数=比的前后项之和 例1 学校把植树560棵的任务按人数分配给五年级三个班,已知一班有47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5人,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 例4 某工厂第一、二、三车间人数之比为8∶12∶21,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80人,三个车间共多少人?

小升初数学分班考测试卷(经典)

小升初入学考试数学模拟试卷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港距离为9厘米,一艘货轮于上午6时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从A开向B港,到达B港的时间是()。 A、15点 B、17点 C、19点 D、21点 2、将一根木棒锯成4段需要6分钟,则将这根木棒锯成7段需要()分钟。 A、10 B、12 C、14 D、16 3、一个车间改革后,人员减少了20%,产量比原来增加了20%,则工作效率()。 A、提高了50% B、提高40% C、提高了30% D、与原来一样 4、A、B、C、D四人一起完成一件工作,D做了一天就因病请假了,A结果做了6天,B做了5天,C做了4天,D作为休息的代价,拿出48元给A、B、C三人作为报酬,若按天数计算劳务费,则这48元中A就分()元。 A、18 B、19.2 C、20 D、32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学校开展植树活动,成活了100棵,25棵没活,则成活率是 ()。 2、甲乙两桶油重量差为9千克,甲桶油重量的1/5等于乙桶油重量的1/2,则乙桶油重()千克。 3、一个自然数除以4余2,除以5余3,除以6余4,则这个数最小是()。 4、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已知圆锥与圆柱的体积比是1:6,圆锥的高是4.8厘米,则圆柱的高是()厘米。 5、如图,电车从A站经过B站到达C站,然后返回。去时B站停车,而返回时不停,去时的车速为每小时48千米,返回时的车速是每小时()千米。 6、扑克牌游戏,小明背对小亮,让小亮按下列四个步骤操作: 第一步,分发左中右三堆牌,每堆牌不少于两张,且各堆牌的张数相同; 第二步,从左边一堆拿出两张,放入中间一堆; 第三步,从右边一堆拿出一张,放入中间一堆; 第四步,左边一堆有几张牌,就从中间一堆拿几张牌放入左边一堆。

(完整版)小升初数学必考应用题大全

小升初数学必考应用题 应用题类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 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解(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50×30=1500(千克) (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1500÷(50+10)=25(天) 列成综合算式50×30÷(50+10)=1500÷60=25(天) 答:这批蔬菜可以吃25天。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试卷(一) 含答案 苏教版

小升初数学试卷(一) 一、看清题目,巧思妙算。(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5.7+5.7= 0.23= 9.51×0= 9.51÷0.001= =?4374 =--83851 =??779594 =??779594 二、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8分) 5 .273.427.05.17+-- 532125?? =?-+35325432)( =?--157)]72145(65[ =÷-+361)1276591( =?+?9.27.629.033 3.解方程或比例。(6分) 91512=-χ 543 121=+χ 157475::=χ 19:40:46 二、用心思考,正确填写。(2题4分,3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25分) 1.2016年,北湖镇工农业总产值大约是2768000000元,横线上的数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大约是()。 2.5千克80克=()千克 1时45分=()时 3米9厘米=()厘米 4.05立方米=()立方厘米 3.2÷7=():91=() ()≈%(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4.如果a=3b,且a和b都是非零自然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5.李星用7米长的铁丝做了9个完全一样的“九连环,做一个“九连环用的铁丝 是这根铁丝的() (),是 () ()米。 6.一个长方体塑料盒,从里面量,长9分米,宽6分米,高5分米,如果把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积木装进这个盒子里,并使积木不外露,最多可以装()块。 7.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比它的一个底角大15°,这个三角形的个底角()°,顶角是()°。 8.右图是一个正方形,A和B分别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不同的 内接正方形,图中A与B的面积比是()。 9.在比例尺为1:2000000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1.8厘米,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10.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立方厘米; 如果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9平方厘米,它的高是()厘米。 11.有一列由三个数组成的数组:(1,1,1),(2,4,8),(3,9,27)第5个数组是(5,,),第n个数组是(n,,)。

2019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50道(带答案)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

安徽省【小升初】初一新生入学数学摸底分班考试试卷

初一新生入学分班数学试题一 考生注意:本卷测试时限60分钟,满分100分 一、 耐心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0分) 1. 1.75小时=( )分 1吨80千克=( )吨 2.三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70,这三个数是( )、( )和( )。 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是1︰2︰1,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是( )三角形,按边分是( )三角形。 4.天平一端放着2块薄荷糖,另一端放着12块薄荷糖和3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正好平衡,则1块水果糖重( )克。 5.丰田公司推出了一种商务车,经试验,该车型行114用汽油18L ,这辆汽车平均每行一百千米耗油( )L 。 6.在67、、83%和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7.阿瓜是个自理能力很强的孝顺的好孩子,他每天下午放学都要帮父母煮饭。具体操作时间如下:淘米(3分钟),煮饭(25分钟),洗菜(7分钟),切菜(4分钟),炒菜(10分钟)。如果煮饭和炒菜用不同锅和炉子,阿瓜要把饭、菜都烧好,至少需要( )分钟。 8.有5分、1角、5角、1元的硬币各一枚,一共可以组成( )种不同的币值。 9.一种专为商务人士设计的高档皮鞋价格为1650元,打八折售出仍可盈利10%。那么若以1650元售出,可盈利( )元。 10. 一个酒精瓶,它的瓶身呈圆柱形(不包括瓶颈),如图所示。它的容积为26.4π立方厘米。当瓶子正放时,瓶内的酒精的液面高为6厘米,瓶子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为2厘米,则瓶内酒精体积是( )立方厘米。 二、 精挑细选,择优录取(每小题2分,共2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几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一种代号为Hc 的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半小时分裂一次(由一个分裂成两个)。若这种细菌由1个分裂成16个,这个过程要经过( )。 A .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2.两个扇形,它们的圆心角的度数相等,那么( )。 A.半径长的扇形面积大 B.两个扇形面积相等 C.半径短的扇形面积 3. 如图所示,右面的水杯从正上方往下看到的图是是( ) 同学们可一定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呀!兔博士我预祝你成功!

小升初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附答案)

小升初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绕城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现在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时回到原出发点。求乙绕城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步行走向B地,当甲走了全程的1/4时,乙离B地还有640米,当甲走余下的5/6时,乙走完全程的7/10,求AB 两地距离是多少米? 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行完全程需7小时。两车开出3小时后相距1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甲,已两人要走完这条路,甲要走30分,已要走20分,走3分后,甲发现有东西没拿,拿东西耽误3分,甲再走几分钟跟乙相遇? 7、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6千米,乙每小时走48千米,若甲车比乙车早出发2小时,则乙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追上甲车? 8、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从a地出发至1千米时,发现有物品以往在a地,便立即返回,去了

物品又立即从a地向b地行进,这样甲、乙两人恰好在a,b两地的终点处相遇,又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0。5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9、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00千米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小时行40千米,两列火车行驶几小时后,相遇有相距100千米? 10、甲每小时行驶9千米,乙每小时行驶7千米。两者在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向背而行,几小时后相距150千米? 11、甲乙两车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8千米两车相遇时乙车行了多少千米? 12、两车相向,6小时相遇,后经4小时,客车到达,货车还有188千米,问两地相距? 13、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客车和货车从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已知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3分之2 ,求二车的速度? 14、小兔和小猫分别从相距40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候相聚4千米,再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15、甲、乙两车分别从a b两地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甲车比乙车早1小时到两地相距多少? 16、两辆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时相遇。慢车是快车速度的五分之三,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8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 17、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100米,乙每分钟行120米,2小时后两人相距150米。A、B两地的最

小升初数学:育英学校小升初分班考试真题

小升初数学:2019年育英学校小升初分班考 试真题 编者导语: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你们已经步入了小学的最后阶段了,在备考复习中,我们要务必保证各类基础题型逢做必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数学网整理了2019年育英学校小升初分班考试真题,助同学们考试复习一臂之力,同时祝愿同学们顺利考入理想学校。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8:00~9:1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万位和百位上的数字都是1,万位上的数字是5,其余各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记作约。 2、5吨40千克=吨,2.15小时=小时分。 3、4=0.8=%=成。 4、A=223,B=2222,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5、把2米长的钢管平均锯成5段,每段是这根钢管的,每段长为。 6、五个数3.14、1、、125%和中,最大的是,相等的两个数是和。 7、如果0.6x=y(x不等于0),那么x:y=,y比x少百分之。

8、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厘米,以它的一条直径为底边,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取3.14)。 9、完成一项工程,原计划要10天,实际每天工作效率提高25%,实际用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 二、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 10、组成角的两条边是。 A、直线 B、射线 C、斜线 11、如果把两个数的积由265.4改变为2.654,那么只需把其中一个因数。 A、缩小10倍 B、扩大100倍 C、缩小100倍 12、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加上5,所得分数的值比原分数的值。 A、大 B、小 C、不变 13、在比例尺是1:1000000的图纸上,量得一块长方形地的长是4厘米,宽2。5厘米,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 A、1000平方千米 B、100平方千米 C、10平方千米 14、利用半径为5厘米的圆形纸片剪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此正方形的面积为。 A、60平方厘米 B、55平方厘米 C、50平方厘米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试题及答案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试题附参考答案 1’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总棵数是900+1250=2150棵’每天可以植树24+30+32=86棵 需要种的天数是2150÷86=25天 甲25天完成24×25=600棵 那么乙就要完成900-600=300棵之后’才去帮丙 即做了300÷30=10天之后即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牛吃草问题。 2’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把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看作1份。 因为第一块草地5亩面积原有草量+5亩面积30天长的草=10×30=300份 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30天长的草是300÷5=60份 因为第二块草地15亩面积原有草量+15亩面积45天长的草=28×45=1260份 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45天长的草是1260÷15=84份

所以45-30=15天’每亩面积长84-60=24份 所以’每亩面积每天长24÷15=1’6份 所以’每亩原有草量60-30×1’6=12份 第三块地面积是24亩’所以每天要长1’6×24=38’4份’原有草就有 24×12=288份 新生长的每天就要用38’4头牛去吃’其余的牛每天去吃原有的草’那么原有的草就要够吃80天’因此288÷80=3’6头牛 所以’一共需要38’4+3’6=42头牛来吃。 两种解法; 解法一; 设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为1’则每亩30天的总草量为;10*30/5=60;每亩45天的总草量为;28*45/15=84那么每亩每天的新生长草量为[84-60]/[45- 30]=1’6每亩原有草量为60-1’6*30=12’那么24亩原有草量为12*24=288’24亩80天新长草量为24*1’6*80=3072’24亩80天共有草量 3072+288=3360’所有3360/80=42[头] 解法二;10头牛30天吃5亩可推出30头牛30天吃15亩’根据28头牛45天吃15木’可以推出15亩每天新长草量[28*45-30*30]/[45-30]=24;15亩原有草量;1260-24*45=180;15亩80天所需牛180/80+24[头]24亩需牛; [180/80+24]*[24/15]=42头 3’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

(完整版)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试题(一)

初一新生编班考试数学A 卷 考时:90分钟 2009.7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共21分,其中1、2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 1、3dm 350cm 3=( )L 105分=( )小时 320 13 公顷=( )平方千米 2、( )÷0.5= () 5 .4 =9:8=( )% 3、一张长方形纸周长3.2cm ,长宽比为5:3,这张纸面积是( )dm 2 。 4、一个五位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并保留整数是2万,原数最大是( ), 最小是( )。 5、一个半圆直径为4m ,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 6、做150个零件,第一天做了 51,第二天完成剩余5 2 ,已经完成了全部的( )。 7、在100—200中,既有因数2,又是5的倍数共有( )个,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是( )。 8、把 75用小数表示,小数点后第1211位是( ),3 2 化成小数,小数点后前n 位的和是( )。 9、右图是一个圆柱(侧面)展开图(a>b ),要使体积尽可能小, 底面半径是( )。 10、如果A=2×3×m ,B=3×5×n (m ,n 非0整数),那么(A 、B )最大可能是( );在m 、n 成( )的情况下,A 、B 最大公因数最小。 11、把棱长分别是1cm 、2cm 、3cm 的正方体粘在一起,表面积最小是( )。 12、把右图三角形、分别以其中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 已知a:b=1:2,则体积比是( ):( ), 13、分数28的分子分母分别加上自然数a 、b ,所得结果是7 ,那么a +b 的和最小是

14、右图正方形中A 、B 、C 分别是中点, 那么S △BAD 是S △COD 的( )。 15、有含盐8%的食盐水600克,要想得盐与水比为3:17的盐水,需蒸发( )克水。 二、判断(共5分,每题1分) 1、一件商品先提价20%,再降价20%,价格不变。……………………………… ( ) 2、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截成3段,每段长1米,占全长的 3 1 。…………………( ) 3、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量多少,还能反映数量变化趋势。…………………( ) 4、在长方形、正方形、圆中、圆的面积最大。……………………………………( ) 5、如果A=2B ,B ÷3=C ,那么[A ·B]一定是[B ·C]的倍数。…………………… ( ) 三、选择。(共12分,每题2分) 1、如果99%×A=B ÷ 10 9 =C ×1.1,那么A 、B 、C 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 A 、 A>B>C B 、 B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解答方法公式汇总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解答方法公式汇总.DOC 1 简单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 2、解题步骤: 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 b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 C检验: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检查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 2 复合应用题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 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 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 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小数。 答案:根据计算的结果,先口答,逐步过渡到笔答。 7、解答加法应用题: a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b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8、解答减法应用题: a求剩余的应用题:从已知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 -b求两个数相差的多少的应用题:已知甲乙两数各是多少,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或乙数比甲数少多少。 c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9、解答乘法应用题: a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已知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求总数。 b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是多少,另一个数是它的几倍,求另一个数是多少。 10、解答除法应用题: a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把这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求每一份是多少。 b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几份。 C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倍的应用题:已知甲数乙数各是多少,求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 d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试卷(附答案)

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试卷 2018.6.30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一个数由8个千万,4个十万,8个千,3个百和7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为( )万。 2、36分钟=( )小时 2.8升=( )毫升 3、x=2×3×5,y=2×5×5,x和y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 4、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4.30,这个数原来最大是( ), 最小是()。 5、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高3厘米,底是( )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6、算式中的□和△各代表一个数。已知:(△+□)×0.3=4.2,□÷0.4=12,那么, △=( ) □=( )。 7、李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从所给的 运行图可以看出 ①李明去图书馆路上停车( )分。 ②返回时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 8、掷一枚骰子一次,掷出“1”的可能性是( ),掷出偶数的可能性是()。 9、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4:3,在同样的时间里两车所行路程比是( );行 完同样的路程,两车所用时间比是( )。 10、把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立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圆柱的体积是( );如果削成一最大的圆锥体,体积是(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9点钟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平角 2、有一个三角形的,最小的一个角是48度,这个三角形是( ) 三角形。 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3、将3克药放入100克水中,药与药水的比是( )。 A. 3:97 B.3:100 C.100:103 D.3: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