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的制作流程

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的制作流程
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的制作流程

图片简介:

本技术新型介绍了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包括路面和山体,所述山体开设有一半圆孔,所述路面位于山体开设的半圆孔的直径上,所述山体的半圆孔半圆面上固定有一层衬砌,所述山体与所述路面之间开设有一条排水沟。该隧道施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山体外侧流进的水进行排水,且能够将水中的树叶及石头分离,防止树叶经过雨水的浸泡而发出恶臭。

技术要求

1.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包括路面(1)和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1)的截面由隔水层(101)、底基层(102)、上基层(103)、沥青混凝土层(104)和碎

石沥青混合层(105)依次从下往上组成;所述山体(2)开设有一半圆孔,所述路面(1)位于山体(2)开设的半圆孔的直径上,所述山体(2)的半圆孔半圆面上固定有一层衬砌(3),所述山体(2)与所述路面(1)之间开设有一条排水沟(8);

所述衬砌(3)与所述山体(2)之间安装有一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通过固定

件(5)将衬砌(3)和所述山体(2)连接在一起;

所述排水沟(8)上安装有一过滤瓦(7),所述过滤瓦(7)的顶部低于路面(1)的高度;

所述排水沟(8)远离路面(1)的一端固定有一条随路面平行的小路(10),

所述小路(10)底端内部与所述排水沟(8)垂直方向开设有排水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1)的两侧边等距安装有警示柱(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瓦(7)的两侧固定连接在所述路面(1)和所述小路(10)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瓦(7)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矩形孔,所述过滤瓦(7)的另一侧端面上有一梯形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的一端插入山体(2)内部,另一端穿过衬砌(3),通过固定件(5)固定在所述衬砌(3)的内表面上。

技术说明书

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新型涉及一种隧道路面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等级公路飞速发展,一、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路面损坏也是很严重的问题,除了一些超载车辆的碾压之外,究其原因,主要是水,降雨通过中央绿化分隔带从路面面层渗入基层或路基,地表水侵入后无法排出,在行车作用下,形成唧泥,进而发展成更为严重的病害,作为养护工作来说,如果先天不足,不管怎么去养护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另一方面,由降雨形成的路面水膜影响车轮与路面的接触,车辆高速行驶,易使车轮产生液面滑移,影响安全,因而,为确保高等级公路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质量,延长共使用寿命,保持路面稳定和强度,保证行车安全,必须完善公路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

由于排水沥青公路的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采用排水沥青公路,在隧道区域,雨水会飘进或者随着汽车带进隧道内,再加上隧道内的其他树叶与雨水浸泡,会发出恶臭,且在隧道内对公路进行养护,由于汽车车速较快,非常危险,因此在隧道内进行排水和养护一直是个严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该结构在隧道内能够对雨水和树叶及石头分离,能够有效的解决排水的问题,并且能够降低工作人员在隧道内对公路进行养护的事故发生。

本技术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包括路面和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的截面由隔水层、底基层、上基层、沥青混凝土层和碎石沥青混合层依次从下往上组成;

所述山体开设有一半圆孔,所述路面位于山体开设的半圆孔的直径上,所述山体的半圆孔半圆面上固定有一层衬砌,所述山体与所述路面之间开设有一条排水沟;

所述衬砌与所述山体之间安装有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通过固定件将衬砌和所述山体连接在一起;

所述排水沟上安装有一过滤瓦,所述过滤瓦的顶部低于路面的高度;

所述排水沟远离路面的一端固定有一条随路面平行的小路,所述小路底端内部与所述排水沟垂直方向开设有排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路面的两侧边等距安装有警示柱。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瓦的两侧固定连接在所述路面和所述小路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瓦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矩形孔,所述过滤瓦的另一侧端面上有一梯形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的一端插入山体内部,另一端穿过衬砌,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衬砌的内表面上。

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施工方法,按照如下方式实施;

a、进行施工准备,按设计的隧道横断面进行施工区域划分,并进行山体部分的建造施工;

b、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对路面进行施工;

c、在衬砌与所述山体之间安装有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通过固定件将衬砌和所述山体连接在一起;

d、山体与所述路面之间开设有一条排水沟。

本技术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方简单,能够在隧道使用期间对公路进行养护,增加了安全性。

在本技术新型中,通过合理的设计排水沟上的过滤瓦能够将雨水和树叶及石头进行分离,解决了树叶浸泡发出恶臭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设计过滤瓦的形状和滑槽能够方便的对过滤瓦上的杂物进行清理。

通过合理的设计路面上的警示柱能够对行驶中的汽车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防止直接驶入排水沟。

通过合理的设计小路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在对排水沟及过滤瓦进行清理时不用在路面上操作,增大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新型中路面的结构图;

图4是本技术新型中过滤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新型中过滤瓦的俯视图;

图6是本技术新型中过滤瓦的左视图。

图中:1、路面; 2、山体;3、衬砌;4、支撑件;5、固定件;6、警示柱;7、过滤瓦;

8、排水沟;9、排水孔;10、小路;101、隔水层;102、底基层;103、上基层;104、沥青混凝土层;105、碎石沥青混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6对本技术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包括路面1和山体2,所述路面1的截面由隔水层101、底基层102、上基层103、沥青混凝土层104和碎石沥青混合层105依次从下往上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山体2开设有一半圆孔,所述路面1位于山体2开设的半圆孔的直径上,所述山体2的半圆孔半圆面上固定有一层衬砌3,所述山体2与所述路面1之间开设有一条排水沟8;

所述衬砌3与所述山体2之间安装有一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通过固定件5将衬砌3和所述山体2连接在一起;

所述排水沟8上安装有一过滤瓦7,所述过滤瓦7的顶部低于路面1的高度;

所述排水沟8远离路面1的一端固定有一条随路面平行的小路10,所述小路10底端内部与所述排水沟8垂直方向开设有排水孔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路面1的两侧边等距安装有警示柱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瓦7的两侧固定连接在所述路面1和所述小路10的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瓦7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矩形孔,所述过滤瓦7的另一侧端面上有一梯形滑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4的一端插入山体2内部,另一端穿过衬砌3,通过固定件5固定在所述衬砌3的内表面上。

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施工方法,按照如下方式实施;

a、进行施工准备,按设计的隧道横断面进行施工区域划分,并进行山体2部分的建造施工;

b、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对路面1进行施工;

c、在衬砌3与所述山体2之间安装有一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通过固定件5将衬砌3和所述山体2连接在一起;

d、山体2与所述路面1之间开设有一条排水沟8。

在使用中,路面1上的水会经过沥青之间的间隙掉进两侧的排水沟8中。

在对路面1两侧的污水及杂物进行清理时,通过刷子将过滤瓦7上的杂物扫至梯形滑槽处,另一端用簸箕接住,将杂物清理出来,然后用水将过滤瓦7以及下端的排水沟8进行冲洗,完成清理工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1、全断面法施工工艺工法

全断面法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SD-0101-2011 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李雪峰 1 前言 1.1工艺工法概况 钻爆法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隧道施工方法,其具有适应性强,灵活方便,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其中全断面钻爆法施工掘进速度最快,该方法能够创造大的作业空间,并尽可能地实现了各工序间的平行作业,在长大隧道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1.2工艺原理 全断面法施工借助新奥法原理,强调充分发挥岩体(围岩)结构的自承作用,尽量减少对围岩的多次扰动和破坏,借助施工作业平台并配备相应功能的大型机械设备,按照一定设计和规范确定循环进尺,在隧道设计断面轮廓线上和轮廓内部按照设计布置钻孔,利用炸药能量一次性爆破成型进尺内断面,外运碴体,紧跟施工设计的初期支护措施,待掌子面循环掘进超前一定距离,围岩监控量测变形量满足要求判定为稳定状态后,再开始组织仰拱和二次衬砌工序施工,通过各工序沿隧道纵向错开合理安全距离,形成各主要工序平行作业,最终完成整个隧道设计措施。 2 工艺工法特点 2.1采用全断面法施工可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作用,利于施工安全的管控。 2.2全断面法施工可一次创造大的作业空间,较分部法施工可减少工序及循环时间,可使各道工序尽可能平行交叉作业,大幅提高施工进度。 2.3全断面法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可有效减少劳动力配置,降低作业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经济效果显著。 2.4全断面法施工一次轮廓成型并及时进行下道工序——初期支护的施工,对初期支护质量和作业安全有利。 2.5全断面法一次掘进开挖量大,应进行严密爆破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不断需根据地质围岩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减少一次爆破用药,达到光爆效果,减少对围岩扰动,节省成本。

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

3-1-2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 1 前言 1.1 全断面开挖法定义 全断面开挖是按照设计断面将隧道一次开挖成形,再施作衬砌的施工方法。 1.2 工艺特点 (1)施工时应配备钻孔台车或台架及高效率机械设备以尽量缩短循环时间,各道工序应尽可能平行交叉作业,提高施工进度。 (2)使用钻孔台车宜采用深孔钻爆,以提高开挖进尺。 (3)初期支护应严格按照设计及时施作。 1.3 适应范围 适用于隧道的Ⅰ~Ⅱ级围岩地段,Ⅲ级围岩开挖断面60m2以下的隧道或Ⅲ级围岩开挖断面60m2以上隧道采取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亦可采用全面开挖施断工工艺。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循环进尺必须根据隧道断面、围岩地质条件、机械设备能力、爆破振动限制、循环作业时间等情况合理确定。 2 质量检验标准 (1)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施工图要求。 1).检查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2).检查方法:采用仪器测量。 (2)、隧道开挖必须严格控制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位(每1㎡不大于0.1㎡)侵入衬砌必须小于5cm,拱脚和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 1) 检查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2) 检查方法:采用自动断面仪等仪器测量周边轮廓断面,绘断面图与施工图断面核对。 (3) 洞身开挖必须核对地质,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的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施工图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 (4) 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钻孔眼,必须根据钻爆设计图准确标示出钻孔位置。钻孔时必须按钻爆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钻孔的间距、深度和角度,掏槽眼的眼口间距和深度允许偏差为5cm。周边眼的间距允许偏差为5cm,外插角必须符合钻爆设计要求,孔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5cm。 1) 检查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全部掏槽眼和10%周边眼; 2) 检查方法:测量。 (5) 光面爆破的钻孔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得小于80%,中硬岩不得小于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研究

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6-03-23T13:56:05.3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5期供稿作者:张浩 [导读] 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第四分公司我国目前己建成的四车道公路隧道为数甚少,主要包括贵州凯里市大阁山隧道。张浩 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第四分公司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断面隧道的常用施工方法,如台阶法、分部开挖法,并且详细的介绍了这些施工方法的使用条件,为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为大断面隧道的施工发展奠定了一些基础。 关键词:大断面隧道;台阶法;分部开挖法 1引言 我国目前己建成的四车道公路隧道为数甚少,主要包括贵州凯里市大阁山隧道,全长496m,单洞双向四车道,最大开挖宽度21.04m,高度11.5m,净跨度18m,是国内尤其是在市区罕见的大跨度扁坦公路隧道;位于同三、京珠国道主千线绕广州公路东环段的龙头山隧道,全长990m,隧道净宽17.5m,净高8.95m,为双向分离式单洞四车道公路隧道。辽宁沈大高速公路韩家岭隧道,全长460m,为单向四车道公路隧道,净宽19.24m,高10.39m,其开挖宽度21.24m,中轴线处开挖高度达15.52m,为我国目前断面尺寸最大的公路隧 道,国内无任何设计和施工经验。另外,在广州等地近期也有规划的和正在建设的少许四车道公路隧道,为适应140km/h高速行车速度的要求,其断面积甚至达到170一200m2,局部断面积达230m的超大断面,开挖宽度达23m以上。有的地方提出建设五车道,甚至六车道公路隧道的设想。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公路隧道建设,尤其是北欧国家和日本在发展公路隧道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在大跨度扁坦大断面隧道建设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新奥法设计与施工技术、围岩动态分析技术、中隔壁法、双侧壁导坑超前法、TBM法等得到广泛应用。 2大断面隧道的常用施工方法 大断面隧道的开挖方法有台阶法、分部开挖法。 2.1台阶法 台阶法一般是指正台阶两步开挖法,由于此处涉及的是超大断面扁平隧道,为保证施工的安全,将台阶法视为正台阶三步开挖法,此方法多适用于Ⅳ、Ⅴ较软而且节理发育的围岩。根据台阶长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长台阶法、短台阶法和超短台阶法三种。在施工中究竟采用哪一种台阶法,应根据以下两个条件来决定: 1对初期支护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要求,围岩越差,要求闭合的时间就越短,则此时台阶必须缩短。 2施工机械的效率高,则可以缩短支护闭合时间,故台阶可以适当加长。 A长台阶法 长台阶法上、中、下开挖断面相距较远,台阶较长,一般上、中台阶超前50m以上,或大于3倍的洞宽。施工时上、中、下部可以同时进行平行作业。该施工方法干扰较小,可进行单工序作业。但由于该方法开挖台阶较长,仅适用于Ⅱ、Ⅲ级围岩。 B短台阶法 短台阶法是指三个断面相距较近,一般台阶之间的距离小于3倍但大约1倍的洞宽。短台阶法能缩短支护结构闭合的时间,改善初期支护的受力条件,有利于控制隧道变形收敛速度和变形值,所以可用于稳定性较差的围岩,主要用于Ⅳ、Ⅴ级围岩。 C超短台阶法 超短台阶法也称微台阶法,是一种适用于在软弱地层中开挖的施工方法,一般在膨胀性围岩及土质地层中采用。这种方法上、中台阶都仅超前3~5m。超短台阶法的缺点是:上下断面相距较近,机械设备集中,作业时间相互干扰大,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 2.2分部开挖法 1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 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适用于一般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地段。这种方法将断面分成环形拱部、上部核心土和下部台阶三个部分。其主要优点是上部留核心土支挡着开挖面,而且能迅速及时地施作拱部初期支护,所以开挖工作面稳定性好,核心土和下部开挖都是在拱部初期支护的保护下进行的,施工安全性能好。一般环形开挖进尺为0.5~1.0m,不易过长。 2双侧壁导坑法 双侧壁导坑法是两侧导坑超前,然后再进行中部的上半部分及下半部分施工,能有效确保掌子面稳定和控制隧道周边围岩松弛范围。施工中每个分块都是在开挖后立即各自封闭的,在施工期间隧道断面变形的发展会很小。因此,可以有效控制下沉量和下沉速率,增加掌子面的稳定。该方法将开挖断面较多,相应对围岩的扰动次数增加,而且相对延长了初期支护断面闭合的时间,同时增加了临时支护、增加了工序,相对提高了工程造价,使工程进度较慢。该方法对于断面大。地表沉陷要求严格,围岩条件特别差的浅埋隧道,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施工方法。 3中隔壁法(CD工法和CRD工法) CD法主要适用于地层较差和不稳定岩体,且地面沉降要求严格的地下工程施工。 当CD法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在CD法施工的左右两幅洞上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即CD上下台阶法开挖。若还是不能满足要求,则在CD上下台阶法的基础上采用增设临时仰拱的措施封闭成环,即CRD工法。CRD法是新奥法施工中解决大断面隧道施工的有效方法,其最大特点是将大断面化成小断面,步步成环,每个施工阶段都是一个完整的受力体系,结构受力明确,变形小,沉降量小。采用CRD施工必须坚持“管超前,严注浆,早成环,环套环”的施工方针,控制台阶长度即施工进尺,同时坚持及时量测监控,并根据量测信息调整施工进尺。 CRD法相对CD法的缺点是:施工工序复杂,隔墙拆除困难,成本高,进度较慢, 一般在修建大断面隧道,且对地面沉降要求严格时才采用,并且该工法对于每步的台阶长度都应控制,一般为5~7m。3结语

隧道施工总体安排及施工方案和程序

隧道施工总体安排及施工方案和程序 第一章:施工总体安排 第二章:总体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按照新奥法原理组织。软岩地段施工始终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在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国内外隧道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投入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组成钻、爆、挖、装、运、锚、衬等机械化作业线;喷砼采用湿喷机,降低回弹量和粉尘;砼衬砌全部采用液压钢模衬砌台车和泵送砼作业,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先进的量测、探测技术取得围岩状态参数,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新奥法施工程序见流程图1.1。I、II类围岩地段采用短台阶法施工。上台阶在钻进式注浆锚杆超前预支护下,采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施工,中、下台阶实行左右侧槽相错式开挖,喷锚网、钢架初期支护。III 类围岩地段采用正台阶法开挖,喷锚网、钢架初期支护;对弱水、贫水、围岩整体性较好地段采用全断面法开挖。IV、V类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法开挖,一般地段设局部钢筋网喷锚支护,富水地带拱部设钢筋网喷锚支护。 钻爆采用两或三臂液压钻孔台车,塑料导爆管毫秒雷管微差爆破开挖,周边轮廓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有轨运输采用ITC312H挖装机装碴,大吨位内燃机车或电瓶车牵引梭式矿车出碴;无轨运输采用ITC312H挖装机装碴,VOLOVA20自卸车出碴。喷砼采用TK-961湿喷机配机械手作业;全断面液压钢模衬砌台车、泵送砼灌注二次衬砌砼。砼全部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生产,输送罐车运输。通风采用大功率风机、大管

径软管压入式通风,独头掘进距离超过1000m的长隧道采用压入式和压出式混合通风方式。 图1.1 新奥法施工程序框图

小断面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总体施工方案 (1)总体施工思路 坚持采用综合的超前地质预报措施;努力提高隧道施工的机械化程度;坚持围岩监控量测、实施隧道信息化动态设计施工。 (2)总体施工方案 本标段隧道采用小型运输机械无轨运输方案。根据工期安排,隧道全部安排平行施工。 隧道按新奥法组织施工,严格遵循“超前探、管超前、弱(不)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用先进的探测和量测技术取得围岩状态参数,通过对信息、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处理,判定地质变化,反馈于设计和施工,实行动态管理信息化施工。 施工准备阶段完成临时施工便道,架设供电线路,铺设供水管路;洞口场地开挖完成后,安装和修建隧道供风、供水、供电、混凝土生产、钢构件加工等设备与设施;砌筑洞顶截排水沟,进行洞顶地表加固,开挖洞口土石方;尽早修建洞口段衬砌及洞门,以策安全。 明洞按明挖法施工,暗洞按锚喷构筑法施工,加强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加强围岩量测,实现施工信息化,并实施掘进(钻、爆、装、运)、锚喷(拌、运、锚、喷)、衬砌(拌、运、灌、捣)等三条机械化作业线。 运用开挖掌子面地质素描、TSP203地震波反射法、超前水平钻探等对崩塌、黄土、膨胀土、采空区等进行综合超前地质探测和预报,提前预测地层情况,根据不同的岩层和岩性及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处理以改善围岩状况,达到安全、高质量施工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1)针对隧道各种围岩级别选定出合理的钻爆及支护方案。保证隧道每次开挖进尺及超欠挖控制,在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控制支护循环时间,并做到经济合理。 (2)根据隧道空间断面的特点,隧道单口掘进小于1Km时采用压入式通风。隧道单口掘进长度大于1km,采用混合式通风。两台轴流风机分别供风、抽风的通风方式。尽量减小通风系统所占空间,又能满足通风要求。 (3)由于隧道净空小、宽度窄,不能满足大型施工机械的操作场地要求,考虑了采用小型运输机械无轨出渣方案,避车洞的设置数量和间距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法运输,使之做到车辆转换间不消耗施工时间。 (4)对施工每循环进尺所需用的机械、人员等配备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每月、每年的施工进度,保证工期要求。 (5)以类似隧道施工经验为基础,保证该隧道施工的各种方法、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等满足工期、质量、环保要求。 主要工序施工方案 隧道开挖方案 隧道开挖方案详见“表2-2-1隧道总体开挖方案表”。 表2-2-1隧道总体开挖方案表 隧道开挖作业施工工艺流程:开挖爆破→出渣→初支→下一循环。 隧道支护及衬砌方案 隧道支护及衬砌施工方案见“表2-2-3隧道支护及衬砌方案表”。 表2-2-3隧道支护及衬砌方案表

隧道开挖方法选择(附图)

隧道开挖方法的选择 初次接触隧道工程,感触颇深,在从事隧道试验检测工作的同时,我更多的时间是向优秀的工程师们学习具体的现场施工经验,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也是大概的讲解了一下,而更多的东西还要靠自己去领悟,去学习。自己总结了隧道工程的一些开挖方法,加上具体的现场施工逐渐的了解了隧道的施工工序及技术要求。 在当前的施工实践中,从施工造价及施工速度考虑,施工方法的选择顺序为: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中隔壁法(CD法)→交叉中壁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从施工安全角度考虑,其选择顺序应反过来。如何正确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但必须符合安全、快速、质量和环保的要求,达到规避风险、加快进度和节约投资的目的。 1、全断面开挖法 全断面开挖法就是按照设计轮廓一次爆破成形,然后修建衬砌的施工方法。 适用条件: (1)I~IV级围岩,在用于Ⅳ级围岩时,围岩应具备从全断面开挖到初期支护前这段时间内,保持其自身稳定的条件。

(2)有钻孔台车或自制作业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 (3)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长度不宜太短,根据经验一般不应小于lkm,否则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其经济性较差。隧道机械化施工,有三条主要作业线,见表 全断面法施工特点 (1)开挖断面与作业空间大、干扰小;

(2)有条件充分使用机械,减少人力; (3)工序少,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改善劳动条件; (4)开挖一次成形,对围岩扰动少,有利于围岩稳定。

2、台阶法施工 台阶法是先开挖上半断面,待开挖至一定长度后同时开挖下半断面,上、下半断面同时并进

2、台阶法施工 台阶法是先开挖上半断面,待开挖至一定长度后同时开挖下半断面,上、下半断面同时并进 的施工方法;按台阶长短有长台阶、短台阶和超短台阶三种。近年由于大断面隧道的设计,又有三台阶临时仰拱法,甚至多台阶法。至于施工中究竟应采用何种台阶法,要根据以下两个条件来决定: ⑴初期支护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要求,围岩越差,闭合时间要求越短; ⑵上断面施工所用的开挖、支护、出碴等机械设备施工场地大小的要求。 在软弱围岩中应以前一条为主,兼顾后者,确保施工安全。在围岩条件较好时,主要是考虑如何更好的发挥机械效率,保证施工的经济性,故只要考虑后一条件。 台阶开挖法的优缺点:台阶开挖法可以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和相当的施工速度。但上、下部作业有干扰;台阶开挖虽增加对围岩的扰动次数,但台阶有利于开挖面的稳定。尤其是上部开挖支护后,下部作业就较为安全,但应注意下部作业时对上部稳定性的影响。 台阶开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解决好上、下半断面作业的相互干扰问题。微台阶基本上是合为—个工作面进行同步掘进;长台阶基本上拉开,

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讲解

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讲解 1、全断面开挖法 全断面开挖法就是按照设计轮廓一次爆破成形,然后修建衬砌的施工方法。 适用条件: (1)I~IV级围岩,在用于Ⅳ级围岩时,围岩应具备从全断面开挖到初期支护前这段时间内,保持其自身稳定的条件。 (2)有钻孔台车或自制作业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 (3)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长度不宜太短,根据经验一般不应小于lkm,否则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其经济性较差。隧道机械化施工,有三条主要作业线,见表 施工特点: (1)开挖断面与作业空间大、干扰小; (2)有条件充分使用机械,减少人力; (3)工序少,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改善劳动条件; (4)开挖一次成形,对围岩扰动少,有利于围岩稳定。 施工工序流程图:隧道全断面开挖施工工序流程见图1-1

施工要点: (1)配备钻爆台车或多功能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由于开挖断面大,围岩相对稳定性降低,且每循环相对工作量较大,要求具有较强的开挖、出碴和相应的支护能力。 各工序使用的机械设备务求配套。以缩短循环作业时间,合理采用平行交叉作业工序,提高施工进度。 (2)利用深孔爆破增加循环进尺,控制周边眼间距及角度改善光面爆破效果,减少超欠挖。 (3)及时施做初期支护,摸清开挖面前方地质情况,及时准备好应急措施,围岩条件变化时及时调整施工方法,以确保施工安全。 (4)有条件时采用导洞超前的开挖方法,合理组织施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5)二次衬砌及时施作,Ⅰ~Ⅱ级围岩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200m,Ⅲ级围岩≤80m。 (6)在软弱破碎围岩中使用全断面开挖时,应加强辅助施工方法设计与检查,加强动态量测与监控。 施工图片:

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与制作流程

图片简介: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路面和山体,所述山体开设有一半圆孔,所述路面位于山体开设的半圆孔的直径上,所述山体的半圆孔半圆面上固定有一层衬砌,所述山体与所述路面之间开设有一条排水沟。该隧道施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山体外侧流进的水进行排水,且能够将水中的树叶及石头分离,防止树叶经过雨水的浸泡而发出恶臭。本技术按照如下方式实施;a、进行施工准备,按设计的隧道横断面进行施工区域划分,并进行山体部分的建造施工;b、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对路面进行施工;c、在衬砌与所述山体之间安装有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通过固定件将衬砌和所述山体连接在一起;d、山体与所述路面之间开设有一条排水沟。 技术要求 1.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包括路面(1)和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1)的截面由隔水层(101)、底基层(102)、上基层(103)、沥青混凝土层(104)和碎 石沥青混合层(105)依次从下往上组成;所述山体(2)开设有一半圆孔,所述路面(1)位于山体(2)开设的半圆孔的直径上,所述山体(2)的半圆孔半圆面上固定有一层衬砌(3),所述山体(2)与所述路面(1)之间开设有一条排水沟(8); 所述衬砌(3)与所述山体(2)之间安装有一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通过固定 件(5)将衬砌(3)和所述山体(2)连接在一起; 所述排水沟(8)上安装有一过滤瓦(7),所述过滤瓦(7)的顶部低于路面(1)的高度; 所述排水沟(8)远离路面(1)的一端固定有一条随路面平行的小路(10),

所述小路(10)底端内部与所述排水沟(8)垂直方向开设有排水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1)的两侧边等距安装有警示柱(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瓦(7)的两侧固定连接在所述路面(1)和所述小路(10)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瓦(7)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矩形孔,所述过滤瓦(7)的另一侧端面上有一梯形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的一端插入山体(2)内部,另一端穿过衬砌(3),通过固定件(5)固定在所述衬砌(3)的内表面上。 6.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式实施; a、进行施工准备,按设计的隧道横断面进行施工区域划分,并进行山体(2)部分的建造施工; b、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对路面(1)进行施工; c、在衬砌(3)与所述山体(2)之间安装有一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通过固定件(5)将衬砌(3)和所述山体(2)连接在一起; d、山体(2)与所述路面(1)之间开设有一条排水沟(8)。 技术说明书 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路面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隧道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隧道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全面展开”的总体思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快速施工,确保按期完成。 隧道入口与既有便道交叉处设4.5M宽跨度12M简支梁桥,既有便道暂改移至大里程侧绕行,待简支梁桥施工完毕,新建道路畅通后,废除改移道路。 1、总体安排 ×××隧道从进口单口掘进,各工序能合理衔接,人员和设备能充分发挥作用,串打施工中组织好各隧道上半断面的流水作业。 2、施工方法 遵循设计建议方法施工,DK185+810~DK186+736采用台阶法,DK186+736~DK186+745采用明挖法。 3、工序施工 在工序安排上,采取平行流水作业方式;在作业班制安排上,将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四班倒或三班倒作业制,24小时连续、均衡作业, ⑴钻爆开挖 ①明洞开挖 土质地层:开挖方法遵设计建议方法,开挖方式为人工辅助挖掘机按测放边线和边坡坡率直接开挖、装车; 石质地层:采用浅孔松动爆破,近边坡部分预留60~80cm,采用光面爆破爆除。 ②暗洞开挖 土质地层:开挖方法执行设计建议的施工方法,采用人工或挖掘机直接开挖、装车; 石质地层:开挖方法执行设计建议的方法,开挖方式为光面或预裂爆破。 ⑵施工运输 采用机械化无轨方式作业,装载机装车,自卸车运输。 ⑶初期支护 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机湿喷作业,锚杆由手风钻成孔,人工安装锚杆,注浆机注浆,锚杆抗拔仪检测施工质量。

⑷防水层 人工在自制作业台架上利用热合焊机焊接,防水板挂线工艺铺设。 ⑸二次衬砌 ①模板与支架:正洞衬砌采用自行式模板衬砌台车;直墙式明洞及其他特殊地段则根据断面形式采用衬砌台架,配组合钢模板施工。 ②混凝土作业:洞口设搅拌站拌合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器捣固; ③钢筋制做:钢筋下料、弯制在钢筋加工场地(间)集中加工,运输车运输至工作面,由人工垂直提升至作业面,人工绑扎、焊接。 (6)施工排水 本标段反坡施工和顺坡施工的情况均有。反坡施工时,洞内排水采用集水坑集水,污水泵梯级抽排至洞外方案,并在洞口处设一横向截水沟。顺坡施工时采用自然坡排水方案;洞内排水至洞外污水处理池,经净化处理后排至自然沟渠内。 (7)超前预报监测 鉴于本标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特点是岩溶较为发育,溶沟、溶槽及溶洞较多,施工中超前钻孔地质预报手段进行预报、预测,同时加强监测工作,及时指导施工。主要监测隧底洞穴及地下水情况。 (8)施工通风 采取压入式通风为主的通风方式采取混合式通风方式

小断面隧洞工程施工技术

小断面隧洞工程施工技术 杜茁方艳秋庞文林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西藏拉萨850000) 摘要:小断面隧洞是引水工程和水电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引水工程和水电站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搞好小断面隧洞对于整个引水工程和水电站工程乃至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断面隧洞施工 中图分类号:U455 1工程概况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的厂口隧洞,主要岩性以石灰岩、玄武岩为主,辅以石英砂岩、白云质灰岩、玄武岩、夹灰泥岩和泥岩等,断裂发育严重。 2重点工程部位的施工方法及工艺 211土石方明挖 隧洞进出口洞底高程低于原地面高程,采用基坑式洞口进洞,在开挖前挖好地面截水沟,同时做好基坑内排水设施。洞口开挖由外向里,从上向下分台阶开挖,分层分段开挖、分层分段支护。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洞脸边坡的削坡,并及时进行洞脸边坡的喷锚支护,再进洞开挖。 212洞内V类围岩开挖 洞内V类围岩,主要为全~强风化破碎凝灰岩、玄武岩等,自稳能力差,裂隙解理发育严重,并且又是地下水积聚的地段,涌水量大,为了保证不产生塌方和施工安全,施工中按照/微台阶、短进尺、不(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必要时二次衬砌紧跟0的施工原则施工。并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21211利用地质钻钻20~30m深孔作为超前地质预报和降排水措施,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21212为防止塌方采用钢插管注浆做超前支护和加固围岩,必要时可用大管棚或水平施工喷桩。 21213用1榀P0.6~1m钢格栅拱架加强初期支护,使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控制围岩变形,保持围岩稳定。 21214采用短进尺(循环进尺控制在0.6~1.0m左右),控制爆破规模,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21215断层破碎带、溶洞、涌泥、突水等特殊地质段地下水富集,必要时采用双液注浆堵水,缩短钢格栅间距,增加喷锚厚度加强初期支护强度,衬砌紧跟。21216加强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变化动态,监视险情,及时做出预报,制定正确对策指导施工。 V类围岩开挖以人工分台阶开挖为主,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开挖采用短台阶法,每循环时进尺0.6 ~1.0m,下台阶用挖掘装载机装碴,电瓶车牵引梭式矿车出碴。 213洞内IV类围岩开挖 I V类围岩自稳能力较差,施工中可视围岩稳定情况采用断面一次开挖成型或台阶法分部开挖。I V类围岩洞段拱部有局部坍塌掉块危险,开挖后拱部立即施做系统锚杆和网喷混凝土封闭围岩,循环进尺控制在115~213m。I V类围岩洞段以爆破开挖为主,人工配合小型机械开挖为辅。 I V类围岩开挖用自制钻孔台车、风动凿岩机钻孔,每循环进尺115~213m,上、下台阶同时钻孔爆破,耙碴机装碴,电瓶车牵引矿车出碴。 3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311施工测量 58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实例TTT

(一)施工原则 采用大型施工机械配套施工,开挖出渣机械配套作业线、初期支护砼机械配套作业线与二次衬砌砼施工作业线相配合一条龙作业。软弱围岩坚持“短进尺、弱(不)爆破、快封闭、强支护、紧衬砌”的原则,开挖后仰拱及时跟上封闭成环。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先进的量测探测技术对围岩提前做出判断,拟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布置土家湾隧道左右洞均采用对头单向施工,左、右洞口各布置一个隧道专业机械化施工队。隧道施工安排在冬季前完成洞门的开挖,并完成进洞施工。洞内施工开挖、出渣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模筑砼平行作业。隧道路面待贯通后中间向两侧洞口反向施工。根据地形地貌及工期要求,本隧道不设施工支洞。 (三)总体方案根据土家湾隧道围岩情况及断面设计,结合本承包人现有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的隧道施工经验,确定对于I、"类围岩采用上弧导预留核心法施工,格栅钢架辅助支护。隧道出渣采用无轨运输。初期支护设施做到及时可靠,衬砌砼采用机械化作业,二次衬砌采用砼输送车、输送泵和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相配合的方案。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处理分析数据(高速支护参数等)。开挖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探测工作,根据围岩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 (1)洞口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见洞口施工工序框图 (2)洞口开挖 隧道施工便道修至洞口附近后,近洞口侧60M 范围内及两洞口中间地带,用装载机辅以挖掘机整平压实,修建供风、供水、供电设施,并用作材料存放场地和机械停放场地。 洞口及明洞在开挖过程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施工机械以挖掘机为

主,遇地层坚硬石质人工打眼松动爆破,运输采用15t太脱拉自卸车 (3 )边坡防护洞口开挖后的边仰坡面按设计整修平整,及时按设计进行防护,以防风化、雨水渗透而坍塌或滑坡。 (4 )洞门修筑 本隧道洞门修筑在进洞施工前完成,并完成明洞回填工作,作好洞口范围的排水工作,以确保洞口稳固、安全。 洞口施工程序框图

小断面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小断面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总体施工方案 (1)总体施工思路 坚持采用综合的超前地质预报措施;努力提高隧道施工的机械化程度;坚持围岩监控量测、实施隧道信息化动态设计施工。 (2)总体施工方案 本标段隧道采用小型运输机械无轨运输方案。根据工期安排,隧道全部安排平行施工。 隧道按新奥法组织施工,严格遵循“超前探、管超前、弱(不)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用先进的探测和量测技术取得围岩状态参数,通过对信息、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处理,判定地质变化,反馈于设计和施工,实行动态管理信息化施工。 施工准备阶段完成临时施工便道,架设供电线路,铺设供水管路;洞口场地开挖完成后,安装和修建隧道供风、供水、供电、混凝土生产、钢构件加工等设备与设施;砌筑洞顶截排水沟,进行洞顶地表加固,开挖洞口土石方;尽早修建洞口段衬砌及洞门,以策安全。 明洞按明挖法施工,暗洞按锚喷构筑法施工,加强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加强围岩量测,实现施工信息化,并实施掘进(钻、爆、装、运)、锚喷(拌、运、锚、喷)、衬砌(拌、运、灌、捣)等三条机械化作业线。 运用开挖掌子面地质素描、TSP203地震波反射法、超前水平钻探等对崩塌、黄土、膨胀土、采空区等进行综合超前地质探测和预报,提前预测地层情况,根据不同的岩层和岩性及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处理以改善围岩状况,达到安全、高质量施工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1)针对隧道各种围岩级别选定出合理的钻爆及支护方案。保证隧道每次开挖进尺及超欠挖控制,在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控制支护循环时间,并做到经济合理。 (2)根据隧道空间断面的特点,隧道单口掘进小于1Km时采用压入式通风。隧道单口掘进长度大于1km,采用混合式通风。两台轴流风机分别供风、抽风的通风方式。尽量减小通风系统所占空间,又能满足通风要求。 (3)由于隧道净空小、宽度窄,不能满足大型施工机械的操作场地要求,考虑了采用小型运输机械无轨出渣方案,避车洞的设置数量和间距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法运输,使之做到车辆转换间不消耗施工时间。 (4)对施工每循环进尺所需用的机械、人员等配备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每月、每年的施工进度,保证工期要求。 (5)以类似隧道施工经验为基础,保证该隧道施工的各种方法、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等满足工期、质量、环保要求。 主要工序施工方案 隧道开挖方案 隧道开挖方案详见“表2-2-1隧道总体开挖方案表”。 隧道开挖作业施工工艺流程:开挖爆破→出渣→初支→下一循环。

隧道施工方案45919

隧道工程施工工艺 一、总体方案 (一)施工原则 采用大型施工机械配套施工,开挖出渣机械配套作业线、初期支护砼机械配套作业线与二次衬砌砼施工作业线相配合一条龙作业。软弱围岩坚持“短进尺、弱(不)爆破、快封闭、强支护、紧衬砌”的原则,开挖后仰拱及时跟上封闭成环。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先进的量测探测技术对围岩提前做出判断,拟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布置 隧道根据施工现场场面状况,采用单向掘进,隧道进口布置一个隧道专业机械化施工队。洞内施工开挖、出渣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模筑砼平行作业。隧道路面待贯通后从洞口反向施工。根据地形地貌及工期要求,本隧道不设施工支洞。 (三)总体方案 根据磐南隧道围岩情况、及断面设计,结合本承包人现有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的隧道施工经验,确定Ⅲ类围岩采用正台阶开挖法施工,Ⅳ类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隧道出渣采用侧翻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初期支护施作及时可靠,衬砌砼采用机械化作业,二次衬砌采用砼输送车、输送泵和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相配合的方案。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处理分析数据,高速支护参数。开挖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探测工作,根据围岩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隧道施工测量控制 为保证隧道贯通精度,拟定如下测量控制方案: 1、地表平面控制 (1)为保证洞口投点的相对精度,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和实地地形情况布设精密控制网,并保证洞口附近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精密控制网点。 (2)地表控制网经过多次复测,复测无误后方可引线进洞的测量工作。 2、洞口联系测量 为保证地面控制测量精度很好地传递到洞内,采用如下洞口控制测量方案: (1)在洞口仰坡完成及洞口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在洞口埋设二个稳固的导线控制点。 (2)洞口附近在基础稳定处埋设2~4个水准点,与地表水准控制网级网观测及平差计算,以便于隧道进洞水准测量。 3、测量方法及措施 (1)地表平面控制测量选用全站仪施测,建立四等导线控制网,并把隧道中线和横向轴线纳入控制网内以保证放样精度。 (2)高程控制按四等网施测,用自动按平水准仪施测,精度至毫米。 (3)洞内控制测量与地表控制测量按同等精度建网,施工中线测量使用全站仪。 (4)具体要点:

隧道施工的六大方法

隧道施工的六大方法 在当前隧道施工实践中,从施工造价及施工速度考虑,施工方法的选择顺序为: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中隔壁法(CD法)→交叉中壁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从施工安全角度考虑,其选择顺序应反过来。如何正确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但必须符合安全、快速、质量和环保的要求,达到规避风险、加快进度和节约投资的目的。 1、全断面开挖法 全断面开挖法就是按照设计轮廓一次爆破成形,然后修建衬砌的施工方法。 适用条件: (1)I~IV级围岩,在用于Ⅳ级围岩时,围岩应具备从全断面开挖到初期支护前这段时间内,保持其自身稳定的条件。 (2)有钻孔台车或自制作业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 (3)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长度不宜太短,根据经验一般不应小于lkm,否则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其经济性较差。 全断面开挖法 隧道机械化施工,有三条主要作业线: 开挖作业线:钻孔台车、装药台车、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无轨运输)、装渣机配合矿车及电瓶车或内燃机车(有轨运输)。 锚喷作业线:混凝土喷射机、混凝土喷射机械手、锚喷作业平台、进料运输设备及锚杆灌浆设备。 模筑衬砌作业线:混凝土拌和机具、混凝土输送车及输送泵、防水层作业平台、衬砌钢模台车。 全断面法施工特点: (1)开挖断面与作业空间大、干扰小; (2)有条件充分使用机械,减少人力;

(3)工序少,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改善劳动条件; (4)开挖一次成形,对围岩扰动少,有利于围岩稳定。 2、台阶法施工 台阶法是先开挖上半断面,待开挖至一定长度后同时开挖下半断面,上、下半断面同时并进的施工方法;按台阶长短有长台阶、短台阶和超短台阶三种。近年由于大断面隧道的设计,又有三台阶临时仰拱法,甚至多台阶法。 台阶法施工 至于施工中究竟应采用何种台阶法,要根据以下两个条件来决定: (1)初期支护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要求,围岩越差,闭合时间要求越短。 (2)上断面施工所用的开挖、支护、出碴等机械设备施工场地大小的要求。 在软弱围岩中应以前一条为主,兼顾后者,确保施工安全。在围岩条件较好时,主要是考虑如何更好的发挥机械效率,保证施工的经济性,故只要考虑后一条件。 台阶开挖法的优缺点: 台阶开挖法可以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和相当的施工速度。但上、下部作业有干扰;台阶开挖虽增加对围岩的扰动次数,但台阶有利于开挖面的稳定。尤其是上部开挖支护后,下部作业就较为安全,但应注意下部作业时对上部稳定性的影响。 台阶开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解决好上、下半断面作业的相互干扰问题。微台阶基本上是合为—个工作面进行同步掘进;长台阶基本上拉开,干扰较小;而短台阶干扰就较大,要注意作业组织。对于长度较短的隧道,可将上半断面贯通后,再进行下半断面施工。 (2)下部开挖时,应注意上部的稳定。若围岩稳定性较好,则可以分段顺序开挖;若围岩稳定性较差,则应缩短下部掘进循环进尺;若稳定性更差,则可以左右错开,或先拉中槽后挖边帮。 (3)下部边墙开挖后必须立即喷射混凝土,并按规定做初期支护。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模板

隧道工程 山岭隧道的常规施工方法 开挖、出渣运输、初期支护、量测与监控、二次支护盾构法施工、浅埋隧道施工、全断面掘进机施工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实例 总体方案 ( 一) 施工原则 采用大型施工机械配套施工, 开挖出渣机械配套作业线、初期支护砼机械配套作业线与二次衬砌砼施工作业线相配合一条龙作业。软弱围岩坚持”短进尺、弱( 不) 爆破、快封闭、强支护、紧衬砌”的原则, 开挖后仰拱及时跟上封闭成环。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 采用先进的量测探测技术对围岩提前做出判断, 拟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 二) 施工布置 土家湾隧道左右洞均采用对头单向施工, 左、右洞口各布置一个隧道专业机械化施工队。隧道施工安排在冬季前完成洞门的开挖, 并完成进洞施工。洞内施工开挖、出渣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模筑砼平行作业。隧道路面待贯通后中间向两侧洞口反向施工。根据地形地貌及工期要求, 本隧道不设施工支洞。

( 三) 总体方案 根据土家湾隧道围岩情况及断面设计, 结合本承包人现有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的隧道施工经验, 确定对于I、Ⅱ类围岩采用上弧导预留核心法施工, 格栅钢架辅助支护。隧道出渣采用无轨运输。初期支护设施做到及时可靠, 衬砌砼采用机械化作业, 二次衬砌采用砼输送车、输送泵和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相配合的方案。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 及时处理分析数据( 高速支护参数等) 。开挖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探测工作, 根据围岩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洞口工程 ( 1) 洞口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见洞口施工工序框图 ( 2) 洞口开挖 隧道施工便道修至洞口附近后, 近洞口侧60M范围内及两洞口中间地带, 用装载机辅以挖掘机整平压实, 修建供风、供水、供电设施, 并用作材料存放场地和机械停放场地。 洞口及明洞在开挖过程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施工机械以挖掘机为主, 遇地层坚硬石质人工打眼松动爆破, 运输采用15t太脱拉自卸车。 ( 3) 边坡防护 洞口开挖后的边仰坡面按设计整修平整, 及时按设计进行防护, 以防风化、雨水渗透而坍塌或滑坡。

单线小断面长大铁路隧道快速施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330181.html, 单线小断面长大铁路隧道快速施工 作者:高翔 来源:《价值工程》2017年第19期 摘要:单线小断面长大铁路隧道由于断面小,不利于车辆通行;施工干扰大,很难多工 序平行作业、交叉施工,施工很难全面开展,造成施工进度缓慢、工期压力大,加之各长大隧道均为重点控制工程。由于断面小,如何在空间狭小的隧道中,快速组织施工生产,一直困扰着我们铁路人。本文以三南线南平隧道2#斜井正线施工为实例,从施工组织、钻爆、出渣、 支护、管理制度等方面诠释单线小断面长大铁路隧道如何快速施工,顺利完成工期节点任务。 Abstract: The long railway tunnel with single track and small section,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traffic because of its small section; due to construction interference, it is difficult to take multiple parallel operations and cross construction, and carry out a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resulting in the slow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time pressure, in addition, the long tunnels are the key control project. Due to the small section, how to organize the rapid construction and production in the narrow tunnel, has plagued our railway man. In this paper, taking operation line construction of inclined shaft No.2 in the Sannan railway Nanping tunnel as an example, it expounds how to take the rapid construction of long railway tunnels with single track and small section,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 node task in duration from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rilling and blasting, slag,support, management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关键词:进度;纠偏;快速施工 Key words: schedule;rectification;rapi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U4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9-0104-02 1 工程现状 1.1 工程概况 南平隧道总长9.8km,共有进出口、三个斜井,本文以2#斜井为实例;2#斜井斜井直线长1512m,曲线长1552m,坡度为11.9%,小里程承担正洞任务1254m、大里程承担正洞任务1258m,弃渣场距离洞口3km,断面较小(6m*7m)、且两侧开挖干扰大、隧道长、地处山区夜间雾大导致出渣缓慢,困难重重,施工进度缓慢,后期面临巨大工期压力。 1.2 涌水量情况(表1、表2) 2 进度现状以及因素分析

隧道工程施工要点

隧道工程施工要点 一、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基本原则 根据我国公路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的经验,隧道施工采取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紧封闭”四句话十二个字。具体说,是指在隧道开挖时,必须严格控制,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次数、扰动强度、扰动持续时间和扰动范围,以使开挖出的坑道符合成型的要求,因此,能采用机械开挖的就不用钻爆法开挖。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必须先作钻爆设计,严格控制爆炸,尽量采用大断面开挖。选择合理的循环掘进进尺,自稳性差的围岩循环掘进进尺谊用短进尺,支护应紧跟开挖面,以缩短围岩应力松弛时间及开挖面的裸露风化时间等,此称“少扰动”。 “早喷护”是指:对开挖暴露面应及时地进行地质描述和及时施作初期锚喷支护。经初期支护加固,使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而不致变形、坍塌失稳。以达到围岩变形适度而充分发挥围岩地自承能力。必要时可采取超前预支护辅助措施。 在隧道施工的全过程中,应在对围岩周边位移进行的现场监控量测,并及时反馈修正设计参数指导施工或改变施工方法。以规范的量测方法和量测数据及信息反馈,通过对施工中量测数据,对开挖面的地质观察,进行预测和评价围岩与支护的稳定状态,或判断其动态发展趋势,以便根据建立的量测管理基准,及时调整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开挖方法、支护形式,特殊的辅助施工方法)、断面开挖的步骤及顺序、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等进行合理的调整,以确保施工安全、坑道稳

定,支护衬砌结构的质量和工程造价的合理性,此称“勤量测”。“紧封闭”是指对易风化的自稳性较差的软弱围岩地段,应使开挖断面及早施作封闭式支护(如喷射混凝土、锚喷混凝土等)防护措施,可以避免围岩因暴露时间过长而产生风化降低强度及稳定性,并可以使支护与围岩进入良好的共同工作状态。 二、隧道浅埋断和洞口段施工方法 1、隧道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 在浅埋和洞口加强地段,进行开挖施工和支护,应根据地质条件、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应速选择,并应考虑施工效果及工程费用确定。 隧道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通常位于软弱、破碎、自稳时间极短的围岩中,若施工方法和支护的方式和支护的方式不妥当,则极易发生冒顶塌方或地表有害下沉当地有建筑物时会危及其安全。所以,应采用先支护后开挖或分部开挖等措施,以防止开挖工作失稳或地表有害下沉等。 2、隧道浅埋施工方法和支护方法技术要求 隧道浅埋施工和支护应符合下列技术规定: (1)根据围岩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 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否则,对属于大断面的公路隧道全断面开挖,对围岩的扰动很大,会导致周壁围岩出现松动,且支护结构难以及时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