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技术的发展及其展望

条码技术的发展及其展望
条码技术的发展及其展望

1.简述

条码技术是20世纪中期发展并广泛应用的集光、机、电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是将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并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解决了计算机应用中数据采集的“瓶颈”,实现了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与传输,是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自动化的基础。条码技术有机地联系了各行各业的信息系统,为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同步提供了技术手段,有效地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效率,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现代化等的必要前提。

自上世界70年代开始,经过30多年的发展,条码技术作为一种关键的信息标识和信息采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国际上,随着条码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条码技术正处于一个强劲的集成创新发展期,是商业贸易、物流、产业追溯、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主导信息技术。

在中国,十多年以来,以条码技术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增强竞争力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和手段。

2.国际条码技术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条码技术的发展重点正向着生产自动化、交通运输现代化、金融贸易国际化、医疗卫生高效化、票证金卡普及化和安全防盗防伪保密化等方向推进。

各国除了大力推行13位商品代码标识代码外,同时重点推广、应用贸易单元128码、EAN位置码、条码应用标识、二位条码等。

国外发达国家条码的应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动结算;第二阶段是应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第三阶段是应用于整个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在我国,条码技术的应用目前基本上处于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的初期,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很大。近年来中国物流业飞速发展,预计未来10年中国物流业的规模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条码作为物流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其应用正从起步阶段走向快速发展阶段。

美国

美国是最早推行条码系统的,到1986年已有90%的生产厂家在其产品上印刷了UPC条码标志,1 /3以上的超级市场采用了条码自动识别系统。商品销售管理系统(POS)现在不仅在食品业建立起来,在服装、鞋帽和专业商店中也建立了POS系统,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美国截止到2002年底条码系统成员达到27772 5家,条码自动扫描商店(POS

)覆盖了全部批发、零售企业。根据1975年国际零售店协会估计,在华盛顿超级市场建立POS系统后,使往常的工作量减少了25%~30%,每年节约1亿美元。条码技术目前正在工业生产线、仓储管理、邮电、货运站、码头、海关、

医院、图书文献等领域广泛的应用。美国还发展了船用集装箱———生产、数据和通讯三位一体的条码系统。美国的条码专家说,条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产、供、销之间信息反馈的“时间差”、“地域差” 几乎缩小到零的程度。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通过与批发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相连的信息系统,立即可知哪种产品在哪个地区、哪家商店、哪一段时间内销售了多少等详细情况,经过分析可在生产和销售流向等方面做出瞬间反应,使其之神速、敏捷、缩短到以时甚至以分、以秒计算。条码把人们带入了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缺少不了条码。

日本

日本早在1970年9月就成立了“促进分类系统化委员会”,第二年9月起草出版了“分类系统化的基础政策”,其内容有:系统化处理分类的计划;物品分类系统化的计划;发展标准规范的计划;地域分类的系统化计划;货物类型系统指南等,即开始进行了统一处理代码的研究。同时他们考察了美国UPC系统,确定推广应用EAN条码系统。首先开始POS系统推广应用,统一数据,进而统一了生产代码。日本EAN系统的发展得到了EAN组织的指导及日本政府、工业组织、公司、团体、企业和其他有关方面的大力协作和支持,把原来大量的孤立代码转换成了统一代码,统一的范围不断扩大,并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002年底,日本大约有114266家生产厂家使用EAN条码标识产品,使日本的商品能畅行无阻地进入世界各国的超级市场和自动扫描的百货商店、专业商店,支持它成为一个外贸出口大国。

新西兰

新西兰是一个推广应用条码技术较早的国家,在1981年就成立了新西兰

物品编码协会。他们在完成了EAN条码系统建设后,转向了条码技术的深层开发,建立了扫描销售数据交换委员会。零售商店反馈基本销售数据,是EAN成员国家(地区)签署的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西兰率先成立了委员会,委任新西兰AGB为结算公司具体负责。截止到2002年,参加数据交换的用户增加了1900家,他们接受来自50个超级市场组织的每四周一次的计算机报告,提供各生产厂家产品销售信息。生产厂家经过分析可以准确地了解到商品销售的流向、销售量、销售的时间性、价格动态,为生产厂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提供依据,为销售商调整销售、进货计划提供依据,使双方都获得了显著效益。新西兰在建立扫描销售数据服务方面为条码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其他发达国家

澳大利亚截止到2002年底条码系统成员达到14727家。

法国截止到2002年底条码系统成员达到47363家。

德国截止到2002年底条码系统成员达到121868家。

3.国际条码技术发展趋势

国际上,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条码技术及其应用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符号表示已由一维条码发展到二维条码,目前又出现了将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结合在一起的复合码;条码介质由最初的纸质发展到特殊介质;条码技术的应用范围从商业领域拓展到物流、金融等经济领域,并向纵深发展,面向企

业信息化管理的深层次的集成;条码技术产品逐渐向高、精、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目前,国际上条码技术的发展呈如下特点:

1.条码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根据美国的专业研究机构VDC的统计,全球条码市场规模一直在持续稳步增长。到2008年,全球条码技术装备的市场规模将从2003年的90亿美元增长到155亿美元,其中美洲地区年平均增长率将超过6%,亚太地区则将达到12%,欧、非、中东等地区也将接近5%。国际条码技术产业前景方兴未艾。

2.条码技术与其他识别技术趋于集成

由于每种识别技术都有其局限性。多种技术共存既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又可以有效互补。当前,发达国家都积极开展条码技术与射频技术等的集成研究,如:条码符号和射频标签的生成和识读设备一体化。

3.条码技术标准体系逐渐完善

条码技术作为信息自动化采集的基本手段,随着应用的深入,新的条码技术标准不断出现,标准体系将会逐渐完善。国际上,条码技术标准化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标准化工作领域。

4.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向纵深发展

1)积极建立基于条码技术应用的全球产品与服务分类编码标准

条码作为信息采集的手段,必须以信息的分类编码为基础。但当前国际上,不同的行业,针对不同的用途,采用不同的分类编码体系,各体系互不兼容,信息系统无法通信和共享。鉴于此,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正在积极联合GCI(全球商务倡议联盟)、ECR(高效消费者响应委员会)等,致力于构建一个全球统一的产品与服务分类编码标准。

2)积极致力于基于条码技术应用的电子商务用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

在电子商务时代,商品基础数据在供应链各贸易伙伴的信息系统或信息平台的一致性和适时同步,是实现贸易伙伴间连续顺畅的数据交换,信息有效共享的基础,同时也是流通领域现代化的前提。因此,全球许多国家均发起了商品数据同步倡议。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正在积极建设本国基于现有条码技术的用于电子商务的商品数据库,对这些国家的国内贸易的电子化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各国都在关注条码技术在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中的作用,和如何实现多行业、多地区、多层次的信息资源的连通与共享,致力于建立基于条码技术应用的电子商务用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

3)条码技术在产品溯源、物流管理等重点领域得到更深层次的应用

当前,条码技术的应用向纵深发展,面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深层次的集成。其中以条码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尤为突出。采用条码技术可对食品原料的生长、加工、储藏及零售等供应链环节进行管理,实现食品安全溯源。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已经正式推荐运用条码技术进行食品的跟踪与追溯,建5Z可追溯系统。包括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在内的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采用条码技术建立食品安全系统。此外,建立基于条码技术应用的高度自动化的现代物流系统,是目前国际上物流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当前条码技术推广应用的一个重点。

4.我国条码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条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十多年来,我国条码技术的推广应用坚持以发展为核心,以服务求巩固,以标准促应用,条码技术已从商业零售领域向运输、物流、电子商务和产品追溯等多领域拓展,并带动了条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截止至2002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8万家企业成为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为了使条码工作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于2003年4月启动“中国条码推进工程”。

我国的零售业是条码技术最先广泛应用的领域。目前,我国商品条码用户有十余万家,使用条码标识的产品超过100万种,条码自动扫描商店(P0s)数万

家,大大提高了我国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商品条码用户主要集中在食品、日化行业,商品条码在医疗保健、服装服饰、农副产品、化工、建材、家具、玩具、机械与电子、服务等行业的应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在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对条码技术有迫切应用需求的食品行业、服装行业、家电行业、汽车行业,条码技术的应用只是初步的,大都仅用于供应链末端的POS零售。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业制造领域,条码技术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而在我国,条码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刚刚起步,只有少数制造业企业在生产、销售、供应和仓储管理等环节应用条码技术,而且应用的层次较低。条码技术尚未发挥其食品安全溯源、供应链管理、产品召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5.我国条码技术的发展趋势

条码产业经过十六年的发展,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目前已具雏形。目前,我国从事条码识别技术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已超过1000多家,部分企业还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条码识别技术设备,并在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和集成应用等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虽然,我国在低端条码设备上获得了一些技术突破和竞争优势,但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条码技术和产品非常有限,大部分产品的核心技术还被国外企业所掌握。我国在条码技术与射频技术等的集成研究方面,尚属空白,一体化的生成和识读设备的研发尚未开始,已经落

在发达国家之后。总之,我国条码技术产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规模偏小,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偏低,并且也与我国巨大的条码技术应用市场不相匹配。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显示,2004年条码识别技术装备在我国市场的销售额总计约为30亿元人民币,而且每年将以35%左右的速度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条码技术装备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这对国内的条码产业即是机遇又是挑战。

在标准发展方面,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国际发展趋势,我国制定了一些码制标准和编码标准,对推动我国条码技术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不足,标准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体系,标准的版本也比较陈旧。我国已成立了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SC31 China),专门负责我国自动识别技术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另外,条码技术的应用必须以信息分类编码为基础,而当前我国的物品编码体系很不完善,除了正在应用的商品条码的代码体系外,其他编码系统大都拓展性差,互不兼容,缺乏通用交换平台,影响了行业、企业间的信息交换。当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正在积极筹建全国物品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致力于建立我国物品编码体系,这将极大地推动我国信息化的建设。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老百姓和政府部门的关注,预计条码技术在食品安全溯源方面的应用将会加强。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将协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农业部、药监局等相关部门,建立基于条码技术应用的我国食品安全与溯源体系。该体系以“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过程为对象,以食品安全溯源中的

信息编码技术、标签标识技术、信息交换用电子单证的内容及格式等为关键技术,提供一个完善的物流与信息流同步的食品安全溯源方案,以对食品的生产、加T 、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标识,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条码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在国家“十一五”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广条码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这为我国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条码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赶上并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带来了契机,我国条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广阔和美好的前景。

6.总结

条码标识产品覆盖率,在经济发达国家凡应采用条码标识的产品基本上都覆盖住了。商业POS、商品物流中心、商品配送中心、大型商业城、连锁店、家庭商店都基本POS化了,自动识别技术装备都已形成了独立产业。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条码技术的发展重点不断深入,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保证条码标识在各个领域、各种工作环境的应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发展方向上已由单纯的推广物品条码标识转向生产流通领域的电子数据交换(EDI)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地区或行业、国内或国际连通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以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能力。国际上一些走在前面的国家或地区在各个行业的推广

条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2010 级物流管理专业 题目:条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于研究 毕业时间: 2013年6月 学生姓名:冯翠莲 指导教师:秦兴军 班级: 10上海环众物流管理班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日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2013 届各专业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摘要(关键词) (3) 1.条码技术的概述 (3) 2.形码技术特点 (4) 3.条码技术对物流的作用 (5) 4.条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5) 5.国内外条码技术的发展状况 (6) 6.码技术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8) 7. 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浅析条码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 【摘要】本文对条码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详细的介绍了条码技术特有的特点、作用、国内外的发展以及在物流领域应用中的现状。并报告了在物流领域中存在的一些不利于条码技术发展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查,从而提出对策,发表建议。 【关键词】条码技术物流应用 一、条码技术概述 (一)条码技术的概念 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条形码技术可以大量、快速采集信息,非常适合物流管理系统对大量化和高速化信息采集的要求,是实现POS系统、EDl、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条形码技术包括条形码的编码技术、条形符号设计技术、快速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管理技术。 (二)条码技术的特点 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在信息输入技术中,采用的自动识别技术种类很多,条码作为一种图形识别技术与其它技术相比有如下特点: 1.操作简单易行且条码符号制作容易 2.灵活实用。条码标识既可以作为一种识别手段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有关识别设备组成一个系统实现自动化识别,还可以和其他控制设备联接起来实现自动化管理。 3.信息采集速度快。利用条码扫描的录入信息的速度是键盘录入的20倍。大概的速度是4000字符/分钟 4.采集信息量大。利用条码扫描,依次可以采集几十位字符的信息,而且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码制的条码增加字符密度,使采集的信息量成倍增加。 除以上外还具有可靠性强﹑自由度大﹑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

条码技术及起源与发展

条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条码技术主要研究如何将信息用条码来表示,?以及如何将条码所表示的数据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条码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本节将详细介绍条码技术的概念﹑历史﹑特点及发展趋势。 1.条码技术的起源及国外发展现状 随着计算机、信息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处理能力、储存能力、传输通讯能力日益强大。全面、有效的信息采集和输入几乎成为所有信息系统的关键。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它是在计算机、光电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是信息采集、输入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条码最早出现于上世纪40年代,但得到实际应用和迅速发展还是在近20年。欧美、日本等国家已普遍使用条码技术,而且正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普及,?其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 在40年代后期,美国乔·伍德兰德(Joe Wood Land)和贝尼·西尔佛(Beny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以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并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这种代码图案如图2-2右上图所示。该图案很像微型射箭靶,称作“公牛眼”代码。靶的同心环由圆条和空白绘成。在原理上,?“公牛眼”代码与后来的条码符号很接近,遗憾的是当时的商品经济还不十分发达,而且工艺上也没有达到印制这种代码的水平。然而,20年后,?乔·伍德兰德作为IBM公司的工程师成为北美地区的统一代码——UPC条码的奠基人。?吉拉德·费伊塞尔(Girad Feissel)等人于1959年申请了一项专利,将数字0~9?中的每个数字用七段平行条表示。但是这种代码机器难以阅读,人读起来也不方便。不过,?这一构想促进了条码码制的产生与发展。不久,E·F·布林克尔(E·F·?Brinker)将条码标识应用在有轨电车上。60年代后期,西尔韦尼亚(Sylvania)发明了一种被北美铁路系统所采纳的条码系统。?这两项发明可以说是条码技术最早期的应用。

条码技术发展及前景_New

条码技术发展及前景

11物流(1)班马楠楠学号:20114385 国内外条码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30多年的发展,条码技术作为一种关键的信息标识和信息采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国际上,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条码技术正处于一个强劲的集成创新发展期,是商业贸易、物流、产品追溯、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主导信息技术。 十多年来,以条码技术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增强竞争力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和手段。 一、国外现状与趋势 国际上,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条码技术及应用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符号表示已由一维条码发展到二维条码,目前又出现了将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结合在一起的复合码;条码介质由纸质发展到特殊介质;条码的应用已从商业领域拓展到物流、金融等经济领域,并向纵深发展,面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深层次的集成;条码技术产品逐渐向高、精、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目前,国际上条码技术的发展呈如下特点。 1.条码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根据美国的专业研究机构VDC (Venture DevelopmentCorp.)的统计,全球条码市场规模一直在持续稳步增长。到2008年,全球条码技术装备的市场规模将从2003年的90亿美元增长到155亿美元,其中美洲地区年平均增长率将超过6%,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年平均增长率接近7%,亚太地区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12%。国际条码技术产业的前景方兴未艾。 2.条码技术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趋于集成 由于各种自动识别技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种技术共存既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可以有效互补。当前,发达国家都积极开展条码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等的集成研究,如:条码符号和射频标签的生成和识读设备一体化的研发。美国的InteHnec公司已经研发出了900MHz的条码射频一体化识读设备,条码行业的领头羊——美国symbol公司也正在积极投入到该类设备的研发中。 3.条码技术标准体系逐渐完善 条码技术作为信息自动化采集的基本手段,随着应用的深人,新的条码技术标准不断出现,标准体系逐渐完善。国际上,条码技术标准化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标准化工作领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联合工作组JTC1于1996年成立的第31分委会(SC31),是国际上开展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标准化研究的专门机构。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事实上的全球第一商务标准化组织)也在开展条码技术商务应用的标准化研究。该组织通过全球近百万成员企业,针对条码技术在全球开放的商品流通与供应链管理过程,开展商务应用标准的研究及在全球的应用推广,建立了EAN·UCC通用规范,并进行实时、动态维护。 4.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向纵深发展

条码技术发展及前景

国内外条码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条码技术是20世纪中叶发展并广泛应用的集光、机、电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是将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并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解决了计算机应用中数据采集的“瓶颈”,实现了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与传输,是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自动化的基础。条码技术有机地联系了各行各业的信息系统,为实物流和信息流的同步提供了技术手段,有效地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效率,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现代化等的必要前提。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30多年的发展,条码技术作为一种关键的信息标识和信息采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国际上,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条码技术正处于一个强劲的集成创新发展期,是商业贸易、物流、产品追溯、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主导信息技术。 十多年来,以条码技术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增强竞争力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和手段。 一、国外现状与趋势 国际上,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条码技术及应用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符号表示已由一维条码发展到二维条码,目前又出现了将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结合在一起的复合码;条码介质由纸质发展到特殊介质;条码的应用已从商业领域拓展到物流、金融等经济领域,并向纵深发展,面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深层次的集成;条码技术产品逐渐向高、精、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目前,国际上条码技术的发展呈如下特点。 1.条码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根据美国的专业研究机构VDC (Venture DevelopmentCorp.)的统计,全球条码市场规模一直在持续稳步增长。到2008年,全球条码技术装备的市场规模将从2003年的90亿美元增长到155亿美元,其中美洲地区年平均增长率将超过

物流行业条码技术应用情况

物流行业条码技术应用情况物流行业条码技术应用情况 一、物流行业条码应用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绩 我国物流行业应用条码技术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起步的,最初主要是从生产线物流管理、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开始应用,大致经过了以下3个阶段。 1.技术启蒙阶段 20世纪90年代是物流行业条码技术的启蒙阶段,随着现代制造业在国内的发展,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国外物流企业的示范作用,国内部分物流服务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条码技术对物流管理与运作的影响,开始关注这一技术。并且随着国外条码打印技术、识别技术及其产品的引进,国内物流企业开始对这一技术有了感性认识与了解,也对这一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前景有了深刻体会,开始尝试在物流作业领域使用这一技术。 2.起步阶段 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的头两年,是条码开始在物流领域逐步应用的几年,也是中国物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几年。在这些年里,条码技术开始获得物流行业的普遍关注,在一些新建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开始应用。如2001年建成的海尔国际物流中心,就采用了条码技术,并把条码信息采集与物流中心管理控制系统相结合,与企业的信息化系统进行集成,从而把这一技术与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物流作业效率。此外,在同一时期前后建设的华联超市配送中心、部分医药企业化物流中心、烟草行业物流中心等都采用了条码技术。 3.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条码技术对现代化物流作业与管理的影响已经深入人心,绝大多数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技术的优势,也认识到,没有条码技术的应用,就难以

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因而物流信息化就是一句空话。与此同时,企业都 认识到了条码技术标准化的重要性,也开始向国家有关部门与机构咨询有关条 码的标准,条码技术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条码的应用已经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取得了许多成绩。以上 海新杰货运服务有限公司为例,在其主动加入条码系统之后,已经可以通过扫 描表示SSCC的UCC/EAN-128条码符号,实现货物分拣、自动分配库位、库位查询、自动打印运输标签、进出库信息采集等功能,使管理人员实时掌握收货、 发货以及库存等信息,大大改变了原来仓库作业效率低,易出错的状况。 宝供物流公司通过利用条码技术,实现货物分拣、查询、采集出入库信息、打印运输标签等功能,是宝供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支撑,完善了宝供物流 信息系统的管理功能,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北京搬家公司。 广东某公司在生产线物流管理方面,针对生产线的需要专门研发集成的生 产厂条码管理系统采用了微软公司的WindowsNT操作系统和基于开发标准的 SQL数据库服务器。由于采用先进的条码扫描数据采集和数据远传通汛技术,90%以上的用户操作都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最大限度地在工作场地就地、实时、快速、准确地输入、查询和更新系统数据。并且采用高效的客户/服务器方式和本地数据检验,使得系统响应十分快速。系统的管理工作通过台式PC机来完成,用户可以录入、管理指定的工位和指定的生产物料,并通过台式PC编排流量控制、统计、品质控制、分析等操作。系统提供批处理或直接连接的方式和外部 主机系统(如企业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系统、MIS系统等)交换数据。具有抗干 抗扰能力强,系统稳定可靠,提示简单清晰,接口少而牢固,可直接作远距离 传输等适合生产线环境的功能,可以满足工业环境下条码的准确录入,大大提 高了生产效率超声波探伤仪。 上海海关联合快件处理中心的快件中心UPS和DHL快件包裹条码的自动识 别项目,可以使系统自动扫描在传送带上快速通过的包裹上的条码,对于由于 条码质量问题不能被读出的包裹自动分离到人工处理,大大提高了货物物流作 业处理效率。 北京市最大的图书城--西单图书大厦实现了无线条码终端盘点以及图书批 送中心的盘点、出入库管理系统的设计、安装,为用户解决了几十万种图书盘

条码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条码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发布时间:2011-12-02 02:12:03 访问次数:168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条码技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今天并广泛应用的集光、机、电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是将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并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解决了计算机应用中数据采集的“瓶颈”,实现了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与传输,是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自动化的基础。条码技术有机地联系了各行各业的信息系统,为实物流和信息流的同步提供了技术手段,有效地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效率,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现代化等的必要前提。国际上,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条码技术正处于一个强劲的集成创新发展期,是商业贸易、物流、产品追溯、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主导信息技术。 十多年来,以条码技术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增强竞争力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和手段。 国际上,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条码技术及应用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符号表示已由一维条码发展到二维条码,目前又出现了将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结合在一起的复合码;条码介质由纸质发展到特殊介质;条码的应用已从商业领域拓展到物流、金融等经济领域,并向纵深发展,面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深层次的集成;条码技术产品逐渐向高、精、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目前,国际上条码技术的发展呈如下特点。 我国条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十多年来,我国条码技术的推广应用坚持以发展为核心,以服务求巩固,以标准促应用,条码技术已从商业零售领域向运输、物流、电子商务和产品追溯等多领域拓展,并带动了条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的零售业是条码技术最先广泛应用的领域。目前,我国商品条码用户有十余万家,使用条码标识的产品超过100万种,条码自动扫描商店(P0s)数万家,大大提高了我国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商品条码用户主要集中在食品、日化行业,商品条码在医疗保健、服装服饰、农副产品、化工、建材、家具、玩具、机械与电子、服务等行业的应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在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对条码技术有迫切应用需求的食品行业、服装行业、家电行业、汽车行业,条码技术的应用只是初步的,大都仅用于供应链末端的 POS零售。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业制造领域,条码技术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而在我国,条码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刚刚起步,只有少数制造业企业在生产、销售、供应和仓储管理等环节应用条码技术,而且应用的层次较低。条码技术尚未发挥其食品安全溯源、供应链管理、产品召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老百姓和政府部门的关注,预计条码技术在食品安全溯源方面的应用将会加强。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将协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农业部、药监局等相关部门,建立基于条码技术应用的我国食品安全与溯源体系。该体系以“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过程为对象,以食品安全溯源中的信息编码技术、标签标识技术、信息交换用电子单证的内容及格式等为关键技术,提供一个完善的物流与信息流同步的食品安全溯源方案,以对食品的生产、加T 、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标识,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科生实验报告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试验课程:物流管理 实验项目: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指导老师: 开课时间: 》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

研究物流信息技术在中国发展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实验内容: 1.《 2.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3.物流信息技术在国内生产经营中应用现状 4.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实验结果:以小论文形式提交 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 (一)、物流信息化的需求 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之中,所以物流领域的信息化既带有一般信息化的共性,也有其特性。分析近年来现代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层面的因素。第一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使得信息更广泛地成为控制、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只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就能提高决策水平,从而带来效益。在这个层面上可以不涉及或少涉及流程改造和优化的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这是所有信息化的共性问题,基础问题。第二是企业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不断追求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此时的信息系统作用有二,其一是固化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规范地贯彻执行;其二是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操作方案,例如仓储存取的优化方案,运输路径的优化方案等。此时信息系统作用主要在于固化管理和优化操作。此类信息化建设涉及流程,因此带有明显的行业特点。第三个层面是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上升,其中物流管理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主要是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如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的协同、供应商与采购商的协同等,物流信息系统不仅是供应链的血液循环系统,也是中枢神经系统。供应链的基础是建立互利的利益机制,但是这种机制需要一定的技术方案来保证,信息系统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这种互利机制的手段。

中国条形码技术市场的发展分析

中国条形码技术市场的发展前沿动态 导读:在当今条形码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被开发,用不了多久条形码就会象灯泡和半导体收音机一样普及,将会使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加轻松和方便。 条形码技术诞生有一个故事由来,最早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Westinghouse实验室里。一位名叫John Kermode性格古怪的发明家“异想天开”地想对邮政单据实现自动分检,那时候对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每一个设想都使人感到非常新奇。 他的想法是在信封上做条码标记,条码中的信息是收信人的地址,就象今天的邮政编码。Kermode发明的条码标识,设计方案非常简单,即一个“条”表示数字“1”,二个“条”表示数字“2”,以次类推。然后,他又发明了由基本的元件组成的条码识读设备:一个扫描器(能够发射光并接收反射光);一个测定反射信号条和空的方法,即边缘定位线圈;和使用测定结果的方法,即译码器。 Kermode的扫描器利用当时新发明的光电池来收集反射光。“空”反射回来的是强信号,“条”反射回来的是弱信号。与当今高速度的电子元气件应用不同的是,Kermode利用磁性线圈来测定“条”和“空”。就象一个小孩将电线与电池连接再绕在一颗钉子上来夹纸。Kermode 用一个带铁芯的线圈在接收到“空”的信号的时候吸引一个开关,在接收到“条”的信号的时候,释放开关并接通电路。因此,最早的条码阅读器噪音很大。开关由一系列的继电器控制,“开”和“关”由打印在信封上“条”的数量决定。通过这种方法,条码符号直接对信件进行分检。

直到1949年的专利文献中才第一次有了Norm Woodland和Bernard Silver发明的全方位条形码符号的记载,后来到了1970年Iterface Mechanisms公司开发出“二维码”之后,才有了价格适于销售的二维矩阵条码的打印和识读设备。那时二维矩阵条形码用于报社排版过程的自动化。 此后不久,随着LED(发光二极管)、微处理器和激光二极管的不断发展,迎来了新的标识符号(象征学)和其应用的大爆炸,人们称之为“条码工业”。今天做条形码的企业琳琅满目,如何选择有保障的条形码企业是每一个想买条形码客户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在中国有10个比较出名的企业,鹭源条码科技网居其中之一,有周到的售前咨询,售后技术支持,以强硬的服务诚信确保客户的利益,有将近10年的经验技术做后盾。 在当今条形码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被开发,用不了多久条形码就会象灯泡和半导体收音机一样普及,将会使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加轻松和方便。

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和作用 调查报告 班级:2010070701 老师:吴健 姓名:青骏坤 学号:3201007070135

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状和作用 一、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 (一)、物流信息化的需求 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之中,所以物流领域的信息化既带有一般信息化的共性,也有其特性。分析近年来现代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层面的因素。第一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使得信息更广泛地成为控制、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只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就能提高决策水平,从而带来效益。在这个层面上可以不涉及或少涉及流程改造和优化的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这是所有信息化的共性问题,基础问题。第二是企业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不断追求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此时的信息系统作用有二,其一是固化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规范地贯彻执行;其二是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操作方案,例如仓储存取的优化方案,运输路径的优化方案等。此时信息系统作用主要在于固化管理和优化操作。此类信息化建设涉及流程,因此带有明显的行业特点。第三个层面是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上升,其中物流管理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主要是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如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的协同、供应商与采购商的协同等,物流信息系统不仅是供应链的血液循环系统,也是中枢神经系统。供应链的基础是建立互利的利益机制,但是这种机制需要一定的技术方案来保证,信息系统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这种互利机制的手段。例如销售商的库存由供应商的自动补货系统来管理,生产商的生产计划根据销售商的市场预测来安排等等。 三个层次的需求是由浅入深的,在我国的发展也是逐渐展开的。后一阶段往往以前一阶段的基础为起点,即流程改造和过程的优化控制是要有信息化基础为起点的,而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又要以各企业流程设计和运行优化为基础的。由于我国现在是利用后发优势,希望通过更短的过渡时间走过许多跨国公司

条码的发展历史

条码的发展历史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741409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条码的发展历史 条形码最早出现在40年代,但是得到实际应用和发展还是在70年代左右。现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普遍使用条形码技术,而且它正在快速的向世界各地推广,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并逐步渗透到许多技术领域。 早在40年代,美国乔·伍德兰德(JoeWood Land)和伯尼·西尔沃(Berny 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 20年后乔·伍德兰德作为IBM公司的工程师成为北美统一代码UPC码的奠基人。以吉拉德·费伊塞尔(Girard Fe- -ssel)为代表的几名发明家,于1959年提请了一项专利,描述了数字0-9中每个数字可由七段平行条组成。但是这种码使机器难以识读,使人读起来也不方便。不过这一构想的确促进了后来条形码的产生于发展。不久,E·F·布宁克(E·F·Brinker)申请了另一项专利,该专利是将条形码标识在有轨电车上。60年代后期西尔沃尼亚(Sylvania)发明的一个系统,被北美铁路系统采纳。这两项可以说是条形码技术最早期的应用。 1970年美国超级市场Ad Hoc委员会制定出通用商品代码UPC码,许多团体也提出了各种条形码符号方案,如上图右下、左图所示。UPC码首先在杂货零售业中试用,这为以后条形码的统一和广泛采用奠定了基础。次年布莱西公司研制出布莱西码及相应的动识别系统,用以库存验算。这是条形码技术第一次在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实际应用。1972年蒙那奇·马金(Monarch Marking)等人研制出库德巴(Code bar)码,到此美国的条形码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73年美国统一编码协会(简称UCC)建立了UPC条形码系统,实现了该码制标准化。同年,食品杂货业把UPC码作为该行业的通用标准码制,为条形码技术在商业流通销售领域里的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74年Intermec公司的戴维·阿利尔(Davide·Allair)博士研制出39码,很快被美国国防部所采纳,作为军用条形码码制。39码是第一个字母、数字式的条形码,后来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1976年在美国和加拿大超级市场上,UPC码的成功应用给人们以很大的鼓舞,尤其是欧洲人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次年,欧洲共同体在UPC-A码基础上制

条码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运用

条码技术及条码概述 条形码是由一组黑白相间、粗细不同的条状符号组成,条形码隐含着数字信息、字母信息、标志信息、符号信息,主要用以表示商品的名称、产地、价格、种类等,是全世界通用的商品代码的表示方法。条形码的黑色条对光的反射率低而白色的空对光的反射率高,再加上条与空的宽度不同,就能使扫描光线产生不同的反射接受效果。在光电转换设备上转换成不同的电脉冲,形成了可以传输的电子信息。由于光的运动速度极快,所以,可以准确无误地对运动中的条形码予以识别。 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条形码技术可以大量、快速采集信息,非常适合物流管理系统对大量化和高速化信息采集的要求,是实现POS系统、EDl、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条形码技术包括条形码的编码技术、条形符号设计技术、快速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管理技术。 条码技术在物流行业应用的现状 随着物流行业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物流信息化建设提上了日程,条码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前景也逐步显现。具体来看,作为物流管理的工具,条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环节:(1)生产管理中的条码应用 生产作业现场会产生大量实时的有用数据,这些生产数据将对企业的快速决策起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条形码软件在生产上的应用就应运而生,条码生产管理系统强调对生产作业现场的管理,应用条码技术实现对生产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实时数据的自动化快速收集,并对实时事件及时处理。同时又与计划层(ERP/MRP)保持双向通信能力,从计划层接收相应数据并反馈处理结果和生产指令。生产管理条码解决方案有效解决制造企业在对生产现场作业管理的难题,使企业更轻松地管理生产数据,实现对生产控制、产品质量追溯、以及后续的库存及销售追踪的有效管理。 (2)库存管理中的条码应用 条码技术在库存管理上的运用是将无线网络技术和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嵌入到企业产成品库存管理中去。在每个流程点中,将人工操作完全电子化地在手持终端中实现,从而提高人工的效率,确保在库存管理、运输过程的统一性和准确性。条码技术在库存管理应用中的运用能使物料出入库、物品存放地点等信息传递繁琐、滞后,导致库存量上升、发货日期无法保证难以估计、决策依据不准等一系列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利用条码技术,对仓库进行基本的进、销、存管理,有效地降低成本,形成质量检验报告,与采购订单挂钩建立对供应商的评价体系。 (3)配送管理中的条码应用

条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条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物流管理不单纯要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要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传递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高超的和不断改善的物流能力,实时地监督物流动态的信息系统,识别潜在的作业障碍,在向顾客提供的服务有可能失败之前,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创造完美的客户体验,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条码技术物流供应链 一.条码的概述和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生产国际化的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生活及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信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人们要求对各个领域的信息进行快速、正确、有效、适时的管理。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处理信息的速度和能力,因此利用计算机自动识读和自动采集数据的自动识别技术应运而生。 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一种多学科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自诞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猛速的发展,形成了包括条码技术、射频技术、生物识别、磁卡及智能卡识别等集计算机、光、电、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学科。 目前,条码技术是最成熟、应用领域最广泛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条码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项产业,世界各国从事条码技术及其系列产品开发研究的单位和生产厂商越来越多,条码技术产品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种类日渐完善丰富,达到近万种。越来越发达完善的条码技术不仅在国际范围内为商品提供了一套可靠的代码标识体系,而且为产、供、销等各个环节提供了通用“语言”,为实现商业数据的自动凭票供应和电子数据交换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条码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迈进,进一步促进了信息开发和信息服务产生的发展。作为自动识别技术之一的条码技术在近30年间取得了长足发展。条码标识基本上覆盖了所有产品。商业POS,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商业城、连锁店、甚至家庭商店都基本实现了条码化。目前,世界各国把条码技术的发展重点向着生产自动化、交通运输现代化、金融贸易国际化、票证单据数字化、安全防盗防伪保密化等方面推进,除大力推行EAN-13商品条码外,同时重点推广应用UCC/EAN-128码、EAN.UCC位置码、EAN.UCC系统应用标识符、二维条码等;在条码种类上,除大多印刷在纸质介质外,还研究开发了金属条码、纤维织物条码、隐形条码等,扩大了应用领域并保证条码标识在各个领域、各种工作环境的应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正在将EAN.UCC系统的应用,从单位的物品标识推向整个供应链管理和服务领域。 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地区或行业、国内或国际联通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以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能力。一些国家或地区已在商业批发零售和配送、工业制造、金融服务、政府行政管理、建筑和房地产、卫生保健、教育和培训、媒介出版和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旅游和娱乐服务等许多领域推广

浅谈二维码与条形码的技术和推广发展层面的比较

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论文浅谈二维码与条形码的技术和推广发展层面的比较

浅谈二维码与条形码的技术和推广发展层面的比较 摘要:条形码技术,是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诞生的,它是集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身的新型技术。条形码可以标出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许多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政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和社会的需要人们又在一维条形码的基础上有发明了二维码。二维码有其独到的优势,但一维码也有二维码无可替代的地方。 关键词:条形码,二维码,一维条形码 1 条形码的基本概念 条形码有一维码和二维码之分: 一维码如: 日常商品外包装上的条码就是. interleaved2-of-5、CodaBar Code、Code39、 Code128、Ean-13、Ean-8、UPC-A、UPC-E 二维码也是条码,但二维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两个维度同时存储和表达信息。因此,我们称它为“二维码”。二维码能在很小的面积内承载大量的信息,印刷和识读成本更低、信息的安全性更高、识别精度也更高。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 2 一维条形码 2.1一维条形码的简述 国际上,包括中国,统称一维条形码为条形码。 通用商品条形码一般由前缀部分、制造厂商代码、商品代码和校验码组成。商品条形码中的前缀码是用来标识国家或地区的代码,赋码权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如 00-09代表美国、加拿大。45、49代表日本。69代表中国大陆,471 代表中国台湾地区,489 代表香港特区。制造厂商代码的赋权在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物品编码组织,中国由国家物品编码中心赋予制造厂商代码。商品代码是用来标识商品的代码,赋码权由产品生产企业自己行使,商品条形码。商品条形码最后用1位校验码来校验商品条形码中左起第1-12数字代码的正确性。商品条形码是指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识,用以表示一定的商品信息的符号。其中条为深色、空为浅色,用于条形码识读设备的扫描识读。其对应字符由一组阿拉伯数字组成,供人们直接识读或通过键盘向计算机

条形码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及其案例备课讲稿

条形码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及其案例

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及其案例 一、条形码技术的简介 条码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图书管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交通等领域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当今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维条码所携带的信息量有限,如商品上的条码仅能容纳13位(EAN-13码)阿拉伯数字,更多的信息只能依赖商品数据库的支持,离开了预先建立的数据库,这种条码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条码的应用范围。基于这个原因,在90年代发明了二维条码。 二维条码是在一维条码无法满足现代信息产业技术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产生的。它解决了一直困扰人们的用条码对“物品”进行描述的问题,使得条码真正地成为信息存储和识别的有效工具。它除具备一维条码的优点外,同时还具有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可表示图像、汉字等多种文字信息、保密防伪性强等优点。由于二维条码具有诸多的优点,使它在生产制造、金融、商业、物流配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在交通、运输、能源、国防、邮电、医疗卫生、后勤管理及图书档案管理等诸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二维条码可把照片、指纹编制于其中,可有效地解决证件的可机读和防伪问题。因此,可广泛应用于护照、身份证、行车证、军人证、健康证、保险卡等。 目前二维条码主要有PDF417码、Code49码、Code 16K码、Data Matrix 码、MaxiCode码等,主要分为堆积或层排式和棋盘或矩阵式两大类。 二、条码技术在供应链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988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自此大力推广条码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 截止2007年底我国条码系统成员发展到了近15万家, 10万多家企业申请注册了厂商识别代码, 使用条码标识的产品达到了100万种。然而, 目前条码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零售行业, 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相对比较落后。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意识不强 一些企业管理层对条码技术缺乏了解,在原有的条码管理方法基本适应一定范围内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需求时,缺乏推广在整条供应链应用的积极性。我国企业的管理层使用条码是迫于压力,我国企业的管理层使用条码是迫于压力, 一是政府行政部门强制企业在商品上使用条码, 二是来自市场的压力。比如企业的产品没有条码, 则其产品可能就无法上国内零售商的货架, 而将没有条码的产品出口则更加不可能。 (2) 覆盖面小 目前我国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采用条码技术还不是十分普遍, 例如生产企业应用条码的比例就很少, 程度比较低, 一般仅在出产的产成品上使用条码, 以便于销售商使用条码POS系统和自动结算, 而在半制品上很少使用, 以达到将

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科生实验报告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试验课程:物流管理 实验项目: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导老师: 开课时间: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践时间:实验评分: 研究物流信息技术在中国发展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实验内容: 1.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2.物流信息技术在国内生产经营中应用现状 3.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实验结果:以小论文形式提交 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 (一)、物流信息化的需求 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之中,所以物流领域的信息化既带有一般信息化的共性,也有其特性。分析近年来现代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层面的因素。第一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使得信息更广泛地成为控制、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只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就能提高决策水平,从而带来效益。在这个层面上可以不涉及或少涉及流程改造和优化的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这是所有信息化的共性问题,基础问题。第二是企业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不断追求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此时的信息系统作用有二,其一是固化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规范地贯彻执行;其二是在规定的

流程中提供优化的操作方案,例如仓储存取的优化方案,运输路径的优化方案等。此时信息系统作用主要在于固化管理和优化操作。此类信息化建设涉及流程,因此带有明显的行业特点。第三个层面是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上升,其中物流管理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主要是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如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的协同、供应商与采购商的协同等,物流信息系统不仅是供应链的血液循环系统,也是中枢神经系统。供应链的基础是建立互利的利益机制,但是这种机制需要一定的技术方案来保证,信息系统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这种互利机制的手段。例如销售商的库存由供应商的自动补货系统来管理,生产商的生产计划根据销售商的市场预测来安排等等。 三个层次的需求是由浅入深的,在我国的发展也是逐渐展开的。后一阶段往往以前一阶段的基础为起点,即流程改造和过程的优化控制是要有信息化基础为起点的,而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又要以各企业流程设计和运行优化为基础的。由于我国现在是利用后发优势,希望通过更短的过渡时间走过许多跨国公司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所以常常三步并作一步走,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例子,说明处理得好可以缩短这个进程。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不能对症下药,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伤筋动骨。我国目前在推广现代管理技术的时候,ERP的不成功率很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弄清三个层面的需求,也没有搞清楚自己究竟处在哪一个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就盲目开方下药。 二、物流信息技术在国内生产经营中应用现状 在国内,各种物流信息应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物流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的应用 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的集成和应用的热门环节是配送中心,其特点是每天需要拣选的物品品种多,批次多、数量大。因此在国内超市、医药、邮包等行业的配送中心部分地引进了物流自动化拣选设备。一种是拣选设备的自动化应用,如北京市医药总公司配送中心,其拣选货架(盘)上配有可视的分拣提示设备,这种分拣货架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相连,动态地提示被拣选的物品和数量,指导着工作人员的拣选操作,提高了货物拣选的准确性和速度。另一种是一种

条码的发展历史

条码的发展历史 条形码最早出现在40年代,但是得到实际应用和发展还是在70年代左右。现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普遍使用条形码技术,而且它正在快速的向世界各地推广,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并逐步渗透到许多技术领域。 早在40年代,美国乔·伍德兰德(JoeWood Land)和伯尼·西尔沃(Berny 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 20年后乔·伍德兰德作为IBM公司的工程师成为北美统一代码UPC码的奠基人。以吉拉德·费伊塞尔(Girard Fe- -ssel)为代表的几名发明家,于1959年提请了一项专利,描述了数字0-9中每个数字可由七段平行条组成。但是这种码使机器难以识读,使人读起来也不方便。不过这一构想的确促进了后来条形码的产生于发展。不久,E·F·布宁克(E·F·Brinker)申请了另一项专利,该专利是将条形码标识在有轨电车上。60年代后期西尔沃尼亚(Sylvania)发明的一个系统,被北美铁路系统采纳。这两项可以说是条形码技术最早期的应用。 1970年美国超级市场Ad Hoc委员会制定出通用商品代码UPC码,许多团体也提出了各种条形码符号方案,如上图右下、左图所示。UPC码首先在杂货零售业中试用,这为以后条形码的统一和广泛采用奠定了基础。次年布莱西公司研制出布莱西码及相应的动识别系统,用以库存验算。这是条形码技术第一次在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实际应用。1972年蒙那奇·马金(Monarch Marking)等人研制出库德巴(Code bar)码,到此美国的条形码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73年美国统一编码协会(简称UCC)建立了UPC条形码系统,实现了该码制标准化。同年,食品杂货业把UPC码作为该行业的通用标准码制,为条形码技术在商业流通销售领域里的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74年Intermec公司的戴维·阿利尔(Davide·Allair)博士研制出39码,很快被美国国防部所采纳,作为军用条形码码制。39码是第一个字母、数字式的条形码,后来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1976年在美国和加拿大超级市场上,UPC码的成功应用给人们以很大的鼓舞,尤其是欧洲人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次年,欧洲共同体在UPC-A码基础上制定出欧洲物品编码EAN-13和EAN-8码,签署了“欧洲物品编码”协议备忘录,并正式成立了欧洲物品编码协会(简称EAN)。到了1981年由于EAN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故改名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条码技术的发展及其展望

1.简述 条码技术是20世纪中期发展并广泛应用的集光、机、电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是将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并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解决了计算机应用中数据采集的“瓶颈”,实现了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与传输,是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自动化的基础。条码技术有机地联系了各行各业的信息系统,为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同步提供了技术手段,有效地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效率,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现代化等的必要前提。 自上世界70年代开始,经过30多年的发展,条码技术作为一种关键的信息标识和信息采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国际上,随着条码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条码技术正处于一个强劲的集成创新发展期,是商业贸易、物流、产业追溯、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主导信息技术。 在中国,十多年以来,以条码技术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增强竞争力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和手段。 2.国际条码技术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条码技术的发展重点正向着生产自动化、交通运输现代化、金融贸易国际化、医疗卫生高效化、票证金卡普及化和安全防盗防伪保密化等方向推进。 各国除了大力推行13位商品代码标识代码外,同时重点推广、应用贸易单

元128码、EAN位置码、条码应用标识、二位条码等。 国外发达国家条码的应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动结算;第二阶段是应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第三阶段是应用于整个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在我国,条码技术的应用目前基本上处于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的初期,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很大。近年来中国物流业飞速发展,预计未来10年中国物流业的规模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条码作为物流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其应用正从起步阶段走向快速发展阶段。 美国 美国是最早推行条码系统的,到1986年已有90%的生产厂家在其产品上印刷了UPC条码标志,1 /3以上的超级市场采用了条码自动识别系统。商品销售管理系统(POS)现在不仅在食品业建立起来,在服装、鞋帽和专业商店中也建立了POS系统,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美国截止到2002年底条码系统成员达到27772 5家,条码自动扫描商店(POS )覆盖了全部批发、零售企业。根据1975年国际零售店协会估计,在华盛顿超级市场建立POS系统后,使往常的工作量减少了25%~30%,每年节约1亿美元。条码技术目前正在工业生产线、仓储管理、邮电、货运站、码头、海关、医院、图书文献等领域广泛的应用。美国还发展了船用集装箱———生产、数据和通讯三位一体的条码系统。美国的条码专家说,条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产、供、销之间信息反馈的“时间差”、“地域差” 几乎缩小到零的程度。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通过与批发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相连的信息系统,立即可知哪种产品在哪个地区、哪家商店、哪一段时间内销售了多少等详细情况,经过分析可在生产和销售流向等方面做出瞬间反应,使其之神速、敏捷、缩短到以时甚至以分、以秒计算。条码把人们带入了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缺少不了条码。 日本 日本早在1970年9月就成立了“促进分类系统化委员会”,第二年9月起草出版了“分类系统化的基础政策”,其内容有:系统化处理分类的计划;物品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