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断层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_王彦君

小断层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_王彦君
小断层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_王彦君

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类型及其应用

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类型及其应用 发表时间:2019-03-18T10:29:55.517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期作者:蔡旭桐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在各个行业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了生活和工作上的极大便利,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是一种高端的科学技术,目前在我国各行业中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 宾县第一中学校 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和通过计算机技术使某些设备或仪器具有人的智能行为的科学通过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语言、记忆、推理、感知、学习等智能能力,以及延伸人的感觉和大脑功能。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对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已成为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而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由于其信息处理能力强、成本低等优势在逐渐应用于各行业中,应用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获取并且识别物品的信息,将信息传输到后台计算机处理系统中进行处理,供人们使用,减轻人们的劳动量,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一、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的类型 1、语音识别技术:指的是通过识别不同人群的声音,对人群的身份进行智能识别及鉴定的识别技术。通过不同人声音的不同特点,从音调、音质及音色等不同的方面识别不同的声音,鉴定其身份。但是由于我国领土广阔,人口众多,不同地方的方言也各不相同,因此语音识别技术还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2、指纹识别技术:指的是通过扫描不同人体的指纹,以此鉴定人的身份的技术。由于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的人存在,每人个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指纹识别技术精准度较高。 人脸识别技术:指的是通过扫描人体脸部的特征,以此鉴定人的身份。人脸识别技术一般都是扫描瞳孔或者脸部结构,它能够放大某个局部,以此搜索关键特征,其检定结果也较为精准。 条形码识别技术:指的是一维码技术和二维码技术。二维码技术是建立在一维码技术的基础上,其具有较大的信息容量、现实中英文字符、纠错功能的特点,所以其被广泛应用到信息采集和标识中。 二、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的应用 1、计算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用比较广泛,如声控电话交换、语音通信系统等,在我们日常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智能手机中,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现代的智能手机已做到只要对着手机说话,系统就能够了解用户的需求并给予满足。但此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手机智能系统目前只能识别普通话,但各地方各省份方言不同,在使用此技术时就会出现无法判断或判断不准确的问题,所以对于此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完善。 2、计算机人工智能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 此技术在我们生活中应用也比较广泛,如现在公司对于员工考勤很多都采用了指纹识别技术,在安装指纹识别机器时输入每个员工的指纹,设置好上下班的打卡时间,定期按周或按月导出打卡信息就可对员工的考勤一目了然,即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也能避免人为的作弊。 3、计算机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此技术是通过扫描人体脸部的特征,以此鉴定人的身份,检定结果也较为精准。但是人脸识别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如女士化浓装后、大哭、愤怒的表情或摄像头对焦不正确等都会影响人脸识别的准确度。如现在我国部分城市的火车站已运用至此技术,在进站时将身体证放置指定位置,人脸对准摄像头,核对无误后允许进站,节约了人力还大大提高了旅客的进站速度,但也存在不足,因我国二代身份证有效期分别为十年、二十年、永久三个期限,此技术就由可以由于人的脸部随着胖瘦或年龄发生改变而无法识别或识别不一致情况发生。所以还需要不断进行改进。 4、计算机人工智能条形码识别技术的应用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超市管理就采用了条形码识别技术,超市人员用机器将商品条码扫入计算机系统中,录入数量、金额等信息,在出售时扫一下条形码就会显示商品的所有信息和价格然后进行售卖,在进行日常管理或进货时也可以根据计算机系统很便捷的了解到商品的库存等情况,对库存进行时时监控和管理,节约了不必要的成本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5、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在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现在人们无论居家生活还是日常工作中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网络也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网络安全也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银行系统推出的网上银行的应用;支付宝的应用,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网络安全也显的更为重要,如网络出现不安全情况不仅会威胁到人们的财产安全,还会泄露人们的个人隐私。所以对于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性能一定要高度重视,在计算机出现意外情况时智能识别技术要能够快速的反应并作出相应的处理,计算机数据和信息在网络中的传递并不是连续性的,仅仅是对信息的逻辑性进行处理,很难精确和快速的实现对异常数据的查找,所以就需要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弥补此缺陷,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可以通过对网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或故障问题进行技术修读并予以修复,保证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安全。防火墙也是保护网络安全的一种手段,智能防火墙对于传入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并判断是否有害,对于有害信息进行拦截、限制访问。另外工作中我们常用的邮箱我们可以采用智能反垃圾邮件技术以保证邮箱的安全,此技术能够有效检测垃圾邮件,并且对这些垃圾邮件进行自行的处理,筛选出有用的邮件,供用户使用,从而保证信息和邮箱的安全。 6、计算机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已被各行业广泛应用,此技术的应用能够使企业在管理中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节约人力、物力,减少成本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企业实现智能化管理。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非准确需求条件下进行系统数学模型的描述能力。应用时要首先归集、分析及总结各个方面专家的经验与知识,然后再将资源录入系统结合逻辑处理的基础上,构建一种能够快速处理多种领域中复杂问题的诊断评估系统。通过系统和数据储存能够高效的处理计算机网路管理中的大量工作,能够有效的提升网络管理能

生物识别技术论文

生物识别技术浅析 摘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作为一种身份识别的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常见的生物识别技术和识别方法并阐述了每种方法的 优缺点。 abstract: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is critical to our highly inter-connected information society. as a way of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biometrics have unique advantages because it is based on b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traits. biometrics is important to information safety. first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briefly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and introduces approaches, then analyzes the adavatge and then dis of every methods. 关键词:生物识别;指纹;人脸;虹膜 key words: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fingerprint;face;iris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213-02 0 引言 身份认证早在很久之前就出现在了人类社会生活中。身份证、护照、密码等这类传统的身份认证方法有许多的弊端,如:不容易

低序级断层整理的一些资料

低序级断层虽然对复杂断块油田的构造趋势和断块形状不具控制作用, 但是低序级断层的存在使得断块油田复杂化。因此, 低序级断层的研究和识别对于认识含油断块内油水关系, 解决井间注采矛盾, 提高原油采收率,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低序级断层:低序级断层是由于高序级断层的活动而产生的分枝(次生、派生) 断裂, 其形成与控制它的高序级断层的活动及其所产生的局部应力场有密切的关系, 当这些局部应力场达到岩石的抗张、抗剪强度时, 岩层的连续性被破坏, 进而产生低序级断层。 在经过严格常规处理后的地震剖面上, 低序级断层表现为同相轴微小错开或扭曲、振幅突然变 弱等形式的一类断层, 其在横向上的延伸短( 延伸长度多半不超过500 m) , 断距小( 20 m左右 ) , 识别难度较大。{标准不一} 根据断层持续活动时间、断层的规模和对盆地及其内部构造单元演化以及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等因素, 将断层划分出若干级别。一般将一至三级断层称为高级序断层, 而将四、五级断层称为低级序断层。低级序断层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低级序断层在常规勘探的地震资料中利用通常的 断层识别标准难以发现其存在; 二是断层的断距和延伸长度上规模都比较小。 低序级断层的地震识别技术 1、提高地震资料品质 1)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处理技术:主要针对复式隐蔽油气藏(小断块、小砂体、小构造等),其特点是对目标地质体数据采集空间分辨率高,采集精度高。小面元高覆盖次数有利于提高资料纵横向分辨率;宽方位角、方位角均匀分布有利于各向异性研究及方位角叠加;三高(高分辨率、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室内组合:串联反褶积、多域复合去噪、子波整形、匹配滤波、分频静校正、串联偏移等; 处理效果评价:信噪提高, 主要目的层反射波组特征明显, 连续性较好, 浅中层层间信息丰富, 纵向分辨能力增强, 断点干脆、断裂接触关系更加清晰, 尤其是在常规剖面上得不到体现的一些复杂小断块在高分辨率剖面上反映得很清楚, 横向分辨率明显提高, 其效果明显。原剖面上同相轴只显示稍微弯曲的地方在新剖面上有了明显的断开, 这样就可以去除解释中人为因素, 提高 微小断层的识别能力, 使断层的组合更加合理。 2)优势频率滤波处理技术:针对构造复杂地区信噪比较低的情况, 通过时频分析( 分频扫描滤 波处理技术的一种) 提取相应时窗内的优势频率, 利用三角形滤波对地震剖面进行优势频率扫描, 可以有效地提高目的层段的信噪比, 确定地质体的边界, 并且将常规地震剖面上反射弱或 反射不明显的同相轴的反射加强, 提高了资料的视分辨率, 利于低序级断层的识别。 3)三瞬处理技术 瞬时振幅也称反射强度、振幅包络。瞬时振幅反映了地震波能量的瞬时变化情况, 它与地震波 相位无关, 可用来推断与岩性有关的地质体。 瞬时相位与反射振幅无关, 所以对追踪连续性差的弱反射波及极性变化的反射波独具优势。运 用瞬时相位处理剖面精确确定小断层的位置及其延伸情况。 瞬时频率是与各时间点有关的频率值, 根据地震分辨率, 一般反射波是由相互临近的薄互层的 反射界面产生的各个单独反射波迭加而成的复合波,这种复合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瞬时频率分 布上为频率升高, 因此, 瞬时频率的分布特征可用来对比地层内速度、密度的变化带。对于小断层发育的地方, 由于断层两盘速度密度变化的不均匀, 相当于产生了许多不规则的波阻抗界面, 由此使其频率升高。所以利用瞬时频率特性的变化来预测小断层发育带。

浅析人工智能中的图像识别技术

浅析人工智能中的图像识别技术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图像识别技术是信息时代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其产生目的是为了让计算机代替人类去处理大量的物理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图像识别技术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图像识别技术的过程分为信息的获取、预处理、特征抽取和选择、分类器设计和分类决策。文章简单分析了图像识别技术的引入、其技术原理以及模式识别等,之后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技术和非线性降维的图像识别技术及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从中可以总结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广泛,人类的生活将无法离开图像识别技术,研究图像识别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1 图像识别技术的引入 图像识别是人工智能科技的一个重要领域。图像识别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文字识别、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物体识别。图像识别,顾名思义,就是对图像做出各种处理、分析,最终识别我们所要研究的

目标。今天所指的图像识别并不仅仅是用人类的肉眼,而是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识别。虽然人类的识别能力很强大,但是对于高速发展的社会,人类自身识别能力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于是就产生了基于计算机的图像识别技术。这就像人类研究生物细胞,完全靠肉眼观察细胞是不现实的,这样自然就产生了显微镜等用于精确观测的仪器。通常一个领域有固有技术无法解决的需求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新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也是如此,此技术的产生就是为了让计算机代替人类去处理大量的物理信息,解决人类无法识别或者识别率特别低的信息。 图像识别技术原理 其实,图像识别技术背后的原理并不是很难,只是其要处理的信息比较繁琐。计算机的任何处理技术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都是学者们从生活实践中得到启发而利用程序将其模拟实现的。计算机的图像识别技术和人类的图像识别在原理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机器缺少人类在感觉与视觉差上的影响罢了。人类的图像识别也不单单是凭借整个图像存储在脑海中的记忆来识别的,我们识别图像都是依靠图像所具有

井下常用的断层性质识别方法

井下常用的断层性质识别方法 1、揭露断层的征兆 (1)煤层的顶底板岩石中裂隙显著增加,一般越靠近断层越明显。 (2)煤层产状发生显著变化。这是由于断层两盘相互错动,牵引附近煤岩层变形的结果。 (3)煤层厚度发生变化,煤层顶底板出现不平行现象。这是由于煤层较松软,或者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在受到断层挤压和揉搓时,不同部位存在差异所致。 (4)煤层结构发生变化,滑面增多,出现揉皱和破碎现象,煤呈鳞片状、粉末状,常有效褶曲出现。 (5)在大断层附近常半生一系列小断层,这些小断层与大断层性质相同,是大断层伴生小构造。 (6)充水性强的矿井,在巷道接近断层时,常出现滴水、淋水以致涌水等现象。这是由于上部含水层或者其他水体沿断层附近裂隙下渗所致。 2、断层性质区分 (1)井下实地观察:查明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也是确定断层类型不可缺少的一向工作。落差小于巷道高或小于煤厚,根据上下盘移动方向,可以直接判定;落差大于巷道高或大于煤厚,根据顶底板岩性或者摩擦面判定。 断层标志,有一部分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指示断层两盘相对为位移的方向。例如,断层面上的擦痕、阶步和反阶步。在确定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时,必须充分注意到断层在不同侧面造成的地层效应,综合分析断层多方面的标志,才能正确地确定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当测定了断层的产状和确定了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就可定出断层的类型,包括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和枢纽断层等。

1、正阶布 2、反阶布 3、擦痕及两盘运动 方向 (2)层位对比法:根据巷道揭露的断层两盘煤岩层位,进行对比,再根据断层的产状,确定断层的性质。 利用层位对比法,可初步判定断层性质(存在标志层的判定会更加准确) (3)伴生派生构造判断法:断层附近常伴生派生一些小型列些构造或者拖拽牵引,这些构造在成因上与断层有密切的联系,可根据这些构造的产状,从而推测出断层的产状。

RFID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含答案

《R F I D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含答案)一、填空题(共7题,每题2分,共14分)【13选7】 1.自动识别技术是一个涵盖【射频识别】、【条码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磁卡识别技术、接触IC卡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集计算机、光、机电、微电子、通信与网络技术为一体的高技术专业领域。 2.自动识别系统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与被识别物之间的【耦合】,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数据采集系统,加载了信息的载体(标签)与对应的识别设备及其相关计算机软硬件的有机组合便形成了自动识别系统。 3.条码识别是一种基于条空组合的二进制光电识别,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供应链管理之零售】系统,如大众熟悉的商品条码。 4.RF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即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5.国际标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射频识别标签数据规范版(英文版),也简称【EPC】规范。6.射频识别标签数据规范给出包括【“标头”】和【“数字字段”】的标签通用数据结构,所有的RFID 标签都应该具有这种数据结构。 7.ISO14443中将标签称为邻近卡,英语简称是【PICC】,将读写器称为邻近耦合设备,英文简称是【PCD】。 8.ISO15693与ISO14443的工作频率都是【】Mhz。 9.ISO15693标准规定标签具有【8】字节的唯一序列号(UID)。 10.对于物联网,网关就是工作在【网络】层的网络互联设备,通常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来实现网络协议和路由处理。 11.控制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主要通过读写器的接口来完成。一般读写器的I/O接口形式主要有【RS-232串行接口】、【RS-485串行接口】、【以太网接口】、【USB接口】。 12.电子标签按照天线的类型不同可以划分为【线圈型】、【微带贴片型】、【偶极子型】。13.125KHzRFID系统采用【电感耦合】方式工作,由于应答器成本低、非金属材料和水对该频率的射频具有较低的吸收率,所以125KHzRFID系统在【动物识别】、工业和民用水表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二、判断题(叙述完全正确请在题前括号内填入“对”字或打上“√”符号,否则填入“错”字或打上 “╳”符号)(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30选20】 1.【对】自动识别技术是物联网的“触角”。 2.【对】条码与RFID可以优势互补。 3.【错】IC卡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无须直接面对被识别标签。 4.【错】条码识别可读可写。 5.【对】条码识别是一次性使用的。 6.【错】生物识别成本较低。 7.【对】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8.【错】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百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9.【对】只读标签容量小,可以用做标识标签。 10.【错】可读可写标签不仅具有存储数据功能,还具有在适当条件下允许多次对原有数据进行擦除以及重新写入数据的功能,甚至UID也可以重新写入。 11.【错】一般来讲,无源系统、有源系统均为主动式。 12.【对】低频标签可以穿透大部分物体。 13.【错】微波穿透能力最强。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工智能的应用围变得越来越广,而模式识别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方向。在介绍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的相关知识的同时,对人工智能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论述。模式识别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智能,着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以及50年代人工智能的兴起,模式识别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模式识别与统计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控制论等都有关系。它与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的研究有交叉关系。模式识别的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词:模式识别;数字识别;人脸识别中图分类号;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kes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ecome more and more widely. Pattern recognition,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 the introduc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related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pattern recognition applications were discussed.Pattern recognition is a basic human intelligence, the emergence of the 20th century, 40 years of computer and the ri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1950s,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statistics, psychology,

断层的识别

断层的识别 断层类型很多,规模差别极大,形成机制和构造背景各异,因此,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各不相同。但是断层研究的首要环节是要识别断层和确定断层的存在。虽然断层可以通过分析和解译航卫片、物探图、地质图和有关资料得以确定或推定。但识别和确定断层存在的主要方式是进行野外观测。 断层活动总会在产出地段的有关地层、构造、岩石或地貌等方面反映出来,形成了所谓的断层标志,这些标志是识别断层的主要依据。 地貌标志(1) 断层崖由于断层两盘的相对滑动,断层的上升盘常常形成陡崖,这种陡崖称为断层崖。盆地与山脉间列的盆岭地貌是断层造成一系列陡崖的典型实例。 断层三角面断层崖受到与崖面垂直方向水流的侵蚀切割,乃形成沿断层走向分布的一系列三角形陡崖,即断层三角面。 1.jpg 地貌标志(2) 错断的山脊往往是断层两盘相对平移的结果。 横切山岭走向的平原与山岭的接触带往往是规模较大的断裂。

串珠状湖泊洼地往往是大断层存在的标志。这些湖泊洼地主要是由断层引起的断陷形成的。 泉水的带状分布往往也是断层存在的标志。念青唐古拉南麓从黑河到当雄一带散布着一串高温温泉(右图),是现代活动断层直接控制的结果。 水系特点断层的存在常常影响水系的发育,引起河流的急剧转向,甚至错断河谷。 构造标志 如果线状或面状地质体在平面上或剖面上突然中断、错开,不再连续,说明有断层存在。右下图示断层造成的构造线不连续现象。为了确定断层的存在和测定错开的距离,在野外应尽可能查明错断的对应部分。 构造强化是断层可能存在的重要依据。构造强化现象包括有:岩层产状的急变和变陡;突然出现狭窄的节理化、劈理化带;小褶皱剧增以及挤压破碎和各种擦痕等现象。 构造透镜体是断层作用引起构造强化的一种现象。断层带内或断层面两侧岩石碎裂成大小不一的透镜状角砾块体,长径一般为数十厘米至二、三米。构造透镜体有时单个出现,有时成群产出。构造透镜体一般是挤压作用产出的两组共轭剪节理把岩石切割成菱形块体后,

陆相水驱油藏断层分割与剩余油富集研究

!!!! 陆相水驱油藏断层分割与剩余油富集研究 王延忠",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 摘要:中国东部老区的陆相水驱油藏目前已全面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因此,认识剩余油分布,成为老油田开发调整及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内容。文章重点论述了断层分割控油模式及对剩余油富集的控制机理,依据断层发育部位和力学机制不同建立了*种断层分割控油方式;利用物理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断层分割控油机理,建立断层分割控油的定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高含水复杂非均质油藏的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层、储层非均质性及注采方式等控制。 关键词:断层;剩余油;富集区;分割控油;物理模拟;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0)%#/%%)&/%’ !!传统观念认为特高含水期油藏的剩余油分布高 度零散 ["] 。对胜利油区陆相水驱油藏的精细研究和实践证明,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是总体分散、局部集中,即仍存在较多的剩余油富集区,但受 油藏分割性的控制[#] 。陆相水驱油藏分割性是指 低级序断层、夹层、物性差异及注采方式等因素对储层中流体渗流产生的分割作用。这种分割作用使得流体渗流受阻,驱替效果变差,剩余油分布变得复杂,在局部地区富集。 断层分割控油是指由于封闭性断层的遮挡作用而在断层附近形成剩余油富集区的控油方式。低级序断层是指断层级别中四级及以下的小断层,其特点是延伸短,断距小,识别难,描述难。低级序断层基本不控制油气聚集,但控制剩余油分布,是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的重点 [’/0] 。因此,研究断层特别是 低级序断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建立不同类型断层分割控油的定量预测模型,对寻找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富集区和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断层分割控油模式 断层分割控油有以下*种模式:断层断棱分割、交叉夹角分割、平行夹持分割和微小断块分割(图")。 图"!断层分割控制剩余油模式 !$!"断层断棱分割 在平行断块构造油藏,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后,油层大面积水淹,但无论是纵向上还是平面上油层水淹状况都极不均匀,部分油层采出程度较低,水淹较轻,剩余油相对富集。由于平行断块的油气藏多呈屋脊式层状,因此高含水期剩余油沿三级断层断棱附近富集,尤其在断层拐弯处更应是剩余油富集区(图"1)。如史南油田梁""块在断棱和断层拐弯处布署#口侧钻井,初期产油能力为&)234,增加可采储量为#5"%*2。!$#"交叉夹角分割 在复杂断块地区,#条断层的夹角部位若是构 收稿日期#%%(/""/#&;改回日期#%%0/%#/"(。 作者简介:王延忠,男,高级工程师,"..’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在读博士 研究生,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综合研究工作。联系电话:(%(*0) &)"(")),,/6178:9:;<=>8?@$A?6。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0年’月!!!!!!B,+CDE,FG H,DEDHI -JK C,LDM,CI ,NNOLO,JLI !!!!!第"’卷!第# 期万方数据

《RFID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含答案)

《RFID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含答案) 一、填空题(共7题,每题2分,共14分)【13选7】 1.自动识别技术就是一个涵盖【射频识别】、【条码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磁卡识别技术、接触IC卡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集计算机、光、机电、微电子、通信与网络技术为一体得高技术专业领域. 2.自动识别系统就是应用一定得识别装置,通过与被识别物之间得【耦合】,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得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得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得数据采集系统,加载了信息得载体(标签)与对应得识别设备及其相关计算机软硬件得有机组合便形成了自动识别系统。 3.条码识别就是一种基于条空组合得二进制光电识别,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就是【供应链管理之零售】系统,如大众熟悉得商品条码. 4.RFID技术就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得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即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得信息达到识别目得得技术。 5.国际标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射频识别标签数据规范1、4版(英文版),也简称【EPC】规范。 6.射频识别标签数据规范给出包括【“标头”】与【“数字字段”】得标签通用数据结构,所有得RFID标签都应该具有这种数据结构。 7.ISO14443中将标签称为邻近卡,英语简称就是【PICC】,将读写器称为邻近耦合设备,英文简称就是【PCD】。 8.ISO15693与ISO14443得工作频率都就是【13、56】Mhz。 9.ISO15693标准规定标签具有【8】字节得唯一序列号(UID). 10.对于物联网,网关就就是工作在【网络】层得网络互联设备,通常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来实现网络协议与路由处理. 11.控制系统与应用软件之间得数据交换主要通过读写器得接口来完成。一般读写器得I/O接口形式主要有【RS—232串行接口】、【RS-485串行接口】、【以太网接口】、【USB接口】。 12.电子标签按照天线得类型不同可以划分为【线圈型】、【微带贴片型】、【偶极子型】.13.125KHz RFID系统采用【电感耦合】方式工作,由于应答器成本低、非金属材料与水对该频率得射频具有较低得吸收率,所以125KHzRFID系统在【动物识别】、工业与民用水表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二、判断题(叙述完全正确请在题前括号内填入“对”字或打上“√”符号,否则填入“错" 字或打上“╳”符号)(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30选20】 1.【对】自动识别技术就是物联网得“触角"。 2.【对】条码与RFID可以优势互补。 3.【错】IC卡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无须直接面对被识别标签. 4.【错】条码识别可读可写。 5.【对】条码识别就是一次性使用得。 6.【错】生物识别成本较低。 7.【对】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8.【错】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百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9.【对】只读标签容量小,可以用做标识标签. 10.【错】可读可写标签不仅具有存储数据功能,还具有在适当条件下允许多次对原有

低序级断层的成因类型特征与地质意义_罗群

低序级断层的成因类型特征与地质意义 罗 群1,2,黄捍东2,王保华3,刘洪昌2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00; 2.北京石大博创复杂油气藏技术开发中心,北京102200; 3.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河北廊坊065000)摘要:由于利用常规地球物理方法难以识别低序级断层,因此依据产生低序级断层应力场的特征,可将低序级断层划分为拉张正断层、拉张—走滑断层、挤压逆断层、挤压—走滑断层和走滑断层5种成因类型;并且低序级断层与高序级断层或低序级断层之间常呈Y 型、反入型、地垒型、阶梯型和地堑型等多种断裂组合类型。低序级断层的存在,使断块内油气水关系更加复杂,增大了注采矛盾;准确识别低序级断层,有利于解决注采矛盾,制定有效的开发方案和措施。 关键词:低序级断层;成因类型;分布模式;油田开发 中图分类号:T E 3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03(2007)03-0019-03 中国东部油区以复杂断块油田为主,不同级序 的断裂极为发育。断裂是控制含油气盆地油气生 成、运移、聚集、保存和分布的根本原因,不同级别的 断裂对油气成藏与分布有不同的控制作用[1],高序 级断层控制油气的形成,低序级断层虽然控制不了 油田的构造趋势和断块产状,但它的存在使得断块 油田复杂化,导致油水关系变得很复杂,增大了注采 矛盾。因此,低序级断层的识别和研究对于查清含 油断块内油水关系,解决井间注采矛盾,提高原油采 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低序级断层及成因类型 低序级断层指由高序级断层派生的,用常规地 球物理方法难以识别的小断层和微断层(如断距小 于10m 或延伸长度小于100m ),其具有较强的隐蔽 性。高序级断层指用常规地球物理方法能够识别的 断层,如油田的一、二、三、四、五级断层[2]。由五级 以上断层派生的六级、七级断层等就属于低序级断 层的范畴。高、低序级断层之间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高序级断层控制了含油断块的构造趋势和断块的产 状、形状,低序级断层进一步分割含油断块并使含油 断块的油水关系复杂化。 低序级断层是由于高序级断层的活动而产生的分枝(次生、派生)断裂,其形成与控制它的高序级断层的活动及其所产生的局部应力场有密切的关系,当这些局部应力场达到岩石的抗张、抗剪强度时,岩层的连续性被破坏,进而产生低序级断层(图1)。 图1 高序级断层与低序级断层关系示意从成因上讲,低序级断层与高序级断层没有本质区别,其不同的是:高序级断层控制低序级断层的形成与演化,高序级断层规模大,活动性强,控制作用明显;低序级断层规模小,活动性弱,控制作用弱。依据产生低序级断层应力场的特征,可将低序级断层划分为拉张正断层、拉张—走滑断层、挤压逆断层、挤压—走滑断层和走滑断层5种成因类型(图2)。1.1 拉张正断层在区域拉张应力环境下,由于高序级断层的活收稿日期2007-03-16;改回日期2007-04-20。 作者简介:罗群,男,副教授,博士后,1986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煤田地质专业,1989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床地质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现从事盆地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的研究。联系电话:(010)69743979,E-m a i l :l u o q u n 2002@263.n e t 。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中国叠合盆地油气富集特征”(G 19990433)的研究成果 油 气 地 质 与 采 收 率  2007年5月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A N DR E C O V E R YE F F I C I E N C Y 第14卷 第3期

自动识别技术发展现状

自动识别技术发展现状 班级:物流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5年10月20日

目录 1、自动识别概念 (3) 2、自动识别技术简介 (3) 3、自动识别技术分类 (3) 4、自动识别技术特点 (4) 5、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 (4) 5.1、条码技术 (4) 5.2、磁条(卡)技术 (4) 5.3、IC卡技术 (5) 5.4、生物识别技术 (5) 5.4.1语音识别技术 (6) 5.4.2视觉识别技术 (6) 5.4.3人脸识别技术 (6) 5.4.4指纹识别技术 (7) 5.5图像识别技术 (7) 5.6.光学字符识别技术(OCR) (7) 5.7.射频识别技术(RFID) (8) 6、自动识别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8) 6.1、自动识别技术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 (8) 6.2、自动识别技术已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10) 6.3、自动识别技术可提升企业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10) 7、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 (11) 8、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 (11) 8.1、多种识别技术的集成化应用 (12) 8.2、无线通讯相结合是未来自动识别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13) 8.3、自动识别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控制,智能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14) 8.4、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将继续拓宽,并向纵深发展 (15) 8.5、新的自动识别技术标准不断涌现,标准体系日趋完善 (16)

1、自动识别概念 自动识别系统是现代工业和商业及物流领域中,生产自动化、销售自动化、流通自动化过程中所必备的自动识别设备以及配套的自动识别软件所构成的体系。 自动识别包括:条码识读、射频识别、生物识别(人脸、语音、指纹、静脉)、图像识别、OCR光学字符识别 自动识别系统几乎覆盖了现代生活领域中的各个环节,并具有及大的发展空间。其中比较常见应用有:条形码打印设备和扫描设备,手机二维码的应用,指纹防盗锁,自动售货柜,自动投币箱,POS机等. 2、自动识别技术简介 自动识别技术是将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近几十年内自动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包括条码、磁识别、光学字符识别、射频识别、生物识别及图像识别等集计算机、光、机电、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学科。 3、自动识别技术分类 按照国际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标准,自动识别技术可以有两种分类方法: 1.按照采集技术进行分类,其基本特征是需要被识别物体具有特定的识别 特征载体(如标签等,仅光学字符识别例外),可以分为光存储器、磁存 储器和电存储器三种; 2.按照特征提取技术进行分类,其基本特征是根据被识别物体的本身的行 为特征来完成数据的自动采集,可以分为静态特征、动态特征和属性特 征。

2020公需课考试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试题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是()。(3.0分) A.步态识别 B.声纹识别 C.文本识别 D.虹膜识别 2.()是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应用,也可以说是最基础的应用。( 3.0分) A.文本识别 B.机器翻译 C.文本分类 D.问答系统 3.()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主要方法,其应用遍及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3.0分) A.深度学习 B.机器学习 C.人机交互 D.智能芯片

4.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不包括()。(3.0分) A.体感交互 B.指纹识别 C.人脸识别 D.虹膜识别 5.()是通过建立人工神经网络,用层次化机制来表示客观世界,并解释所获取的知识,例如图像、声音和文本。(3.0分) A.深度学习 B.机器学习 C.人机交互 D.智能芯片 6.下列对人工智能芯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3.0分) A.一种专门用于处理人工智能应用中大量计算任务的芯片 B.能够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中大量矩阵运算 C.目前处于成熟高速发展阶段 D.相对于传统的CPU处理器,智能芯片具有很好的并行计算性能

7.立体视觉是()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的目的在于重构场景的三维几何信息。(3.0分) A.人机交互 B.虚拟现实 C.自然语言处理 D.计算机视觉 8.()是指直接通过肢体动作与周边数字设备和环境进行交互。(3.0分) A.体感交互 B.指纹识别 C.人脸识别 D.虹膜识别 9.关于专用人工智能与通用人工智能,下列表述不当的是()。(3.0分) A.人工智能的近期进展主要集中在专用智能领域 B.专用人工智能形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单点突破,在局部智能水平的单项测试中可以超越人类智能 C.通用人工智能可处理视觉、听觉、判断、推理、学习、思考、规划、设计等各类问题 D.真正意义上完备的人工智能系统应该是一个专用的智能系统

如何识别断层

如何识别及描述断层 断层:断层与节理同属断裂构造,而断层往往是节理的进一步发育所致。或者说,当节理发生位移,两壁有所错动时,即称为断层。断层是野外常见的一种重要地质现象。 野外地质填图时遇到断层,应如何研究呢?首先要确定断层的几何要素,其内容包括下列各点: 1、断层面。所谓断层面,就是两部分岩块沿着滑动方向所产生的破裂面。断层面的空间位置也像地层的层面一样,是由其走向和倾向而确定的。但断层面并非一个平整的面,往往是一个曲面,特别是向地下沿伸的那一部分,产状可以有较大的变化。此外,断层面不是单独存在的,往往是有好几个平行地排列着,构成所谓断层带,又由于断层带上两壁岩层的位移错动,使岩石发生破碎,因此又称为断层破碎带。其宽度达几米、甚至几十米。一般情况下,断层的规模愈大,断层带的宽度也愈大。 2、断盘。断层面两侧相对移动的岩块称为断盘。由于断层面两壁发生相对移动,所以断盘就有上升盘和下降盘之分。在野外识别时,按其位于断层面之上者称上盘;位于断层面之下者称下盘。当断层面垂直时,就无上盘或下盘之分。 3、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相交之线,称断层线。 4、位移。这是断层面两侧岩块相对移动的泛称。在野外观察断层时,位移的方向是必须当场解决的问题之一。特别遇到开矿时,一旦遇到矿脉(或矿层)中断,往往是断层位移所致,需要立即追查。

追查的办法是运用两侧岩层的层序关系来判断或抚摸断层面上的擦痕等来确定。 在野外地质填图时,如何注意断层?怎样研究断层?观察什么内容?此类问题必须熟练掌握,现分述如下:先讨论断层的标志及两盘相对位移问题。 (1)构造(线)不连续。各种地质体,诸如地层、矿层、矿脉、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等都有一定的形状和分布方向。一旦断层发生,它们就会突然中断、错开,即造成构造(线)的不连续现象,这是判断断层现象的直接标志。 (2)地层的重复或缺失。这是很重要的断层证据。虽然褶皱构造也有地层的重复现象,但它是对称性的重复;而断层的地层重复却是单向性的。至于地层的缺失,凡沉积间断或不整合构造也可造成,但这两类地层缺失都是区域性的,而断层造成的地层缺失则是局部性的。关键的问题,填图者应对区域内的地层系统及其分布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可以在填图准备时查阅地层表、剖面、地层柱状图之类)。利用地层的重复或缺失不仅是判断断层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判断断层两盘相对动向的重要方法,借此还可以确定断层的性质——正断层,还是逆断层? (3)断层面(带)上的构造特征。这是识别断层的直观证据,即在眼前“方寸”之地内所能见到的若干构造现象,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断层擦痕:就是断层两侧岩块相互滑动和磨擦时留下的痕迹,由一系列彼此平行而且较为均匀的细密线条组成,或为一系列相间

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一、简介 我们手掌及其手指、脚、脚趾内侧表面的皮肤凸凹不平产生的纹路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这些纹路的存在增加了皮肤表面的摩擦力,使得我们能够用手来抓起重物。人们也注意到,包括指纹在内的这些皮肤的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是唯一的。依靠这种唯一性,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对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较,就可以验证他的真实身份。这种依靠人体的身体特征来进行身份验证的技术称为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 1、现行的系统受到的挑战 安全性是许多系统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尽管使用者一向都相当讨厌安全检查机制介入他们的工作中,但管理者仍然需要这样的一种检查访问与使用情形的手续与方法。如果没有办法清楚明确的辨认使用者身分的话,那么你也将无法确认是那位使用者,以及他究竟操作了什么行动。所以使用者会被强迫去进行一些密码机制或硬件标志以帮助我们去追踪究竟是谁做了些什么? 现行的许多计算机系统中,包括许多非常机密的系统,都是使用“用户ID+密码”的方法来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实际上,这种方案隐含着一些问题。例如,密码容易被忘记,也容易被别人窃取。而且,如果用户忘记了他的密码,他就不能进入系统,当然可以通过系统管理员重新设定密码来重新开始工作,但是一旦系统管理员忘记了自己的密码,整个系统也许只有重新安装后才能工作。有关机构的调查表明,因为忘记密码而产生的问题已经成为IT厂商售后服务的最常见问题之一;密码被别人盗取则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用心不良的人可能会进一步窃取公司机密数据、可能会盗用别人的名义做不正当的事情、甚至从银行、ATM终端上提取别人的巨额存款。实际上,密码的盗取比较容易,别人只要留意你在计算机终端前输入口令时的击键动作就可以知道你的密码,甚至可以通过你的生日、年龄、姓名或者其他一些信息猜出你的密码--许多人使用自己的生日作为密码,密码还可以被解破--众所周知,高度机密的美国一些军事机构计算机网络曾不止一次被黑客侵入,黑客

十种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 1. 条码 5. 电子信息交换 2. 生物测量 6. 机器视觉 3. 卡片技术7. 光学字符识别 3.1磁条卡8. 射频信息通讯 3.2光学卡片9. 射频识别 3.3智能卡10.语音识别 4. 接触记忆 自动识别技术概述 条形码是主要的自动收集技术,用来收集有关任何人物、地点或物品的资料.它的应用范围是无限的。条码被用来进行物品追踪、控制库存、记录时间和出勤、监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检进检出、分类、订单输入、文件追踪、进出控制、个人识别、送货与收货、仓库管理、路线管理、售货点作业以及包括追踪药物使用和病人收款等在内的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 条码本身不是一套系统,而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识别工具它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来支持成熟的管理系统。条码使用能够逐渐地提高准确性和效率,节省开支并改进业务操作。 条码是由不同宽度的浅色和深色的部分(通常是条形)组成的图形,这些部分代表数字、字母或标点符号。将由条与空代表的信息编码的方法被称作符号法。符号法有许多种。下面列举的是一些最常使用的符号法。 通用产品码(UPC码)和它在世界范围的相似物国际物品码(EAN码)在零售业被非常广泛地使用,它们正在工业和贸易领域中被广泛地接受。UPC/EAN码是一种全数字的符号法(它只能表示数字)。 在工业、药物和政府应用中最多的是39码,它是一种字母与数字混合符号法,它具有自我检验功能,能够提供不同的长度和较高的信息安全性。它被一些工业贸易组织所接受,包括汽车工业活动组织(AIAG)、保健工业贸易通讯委员会(HIBCC)和美国国防部(DOD)。工业应用包括追踪生产过程、仓库库存,还有识别影印领域这样的特别应用。作为一种字母与数字混合符号法,39码除有数字外,还能够支持大写字母并有一些标点符号。 与39码相比,128码是一种更便捷的符号法,它能够代表整个ASCII字母系列。它提供一种特殊的“双重密度”的全数字模式并有高信息安全性能。128码正在逐渐代替39码。HIBCC 和统一编码委员会(UCC)已接受一种特殊版本的128码(UCC/EAN-128)用来进行送货箱的标记。在ANSI的送货箱标记标准中也承认UCC/EAN-128码。在需要将序号、批量号和其它有关信息输入到产品标签上的应用中使用UCC/EAN-128码的趋势有进一步的发展。两维码符号法正在跟进 两维码符号法是条码发展的下一步骤。它们比传统的条形码的密度高得多,所以能提供较高的信息完整程度。因为它们能够将更多的信息放入更小的面积内,所以它们为许多不同的应用所接受。 有两种不同的两维码符号法:重叠式条码(条码的细条重叠在一起)和矩阵式符号法(它是统一规格的黑白方块的组合,而不是不同宽度的条与空的组合)。 重叠式条码(如PDF417码、Codablock、Supercode)包括附加的版式排列信息,这样信息会总处于正确的位置中。信息量可达到1K的字母(如果计算进“连接”的符号会更高)。例如,PDF417码被用来为送货/收货标签信息编码,甚至ANSI使用它来为送货箱的标签编码,作为“纸张电子信息交换”的一部分。这种符号法被多个工业组织和许多工业公司所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