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湾师范大学98学年度博士班招生考试报名人数统计...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98学年度博士班招生考试报名人数统计...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98学年度博士班招生考试报名人数统计...

台湾师范大学家政教育研究所教授黄乃毓

2008.12.25 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教授/黃迺毓 小時候我很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幫媽媽檢查回來的蛤蜊裡有沒有壞的。蛤蜊的外殼看起來都差不多,但是如果一不小心讓一個臭掉的蛤蜊混在新鮮蛤蜊中,那整碗湯就糟蹋了,所以雖是小事一椿,我可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並將此神聖的使命視為莊嚴的儀式,用虔誠又恭敬的心情在做這件事。 檢查的方法是用左手先拿住一個蛤蜊,再用右手撿起其他蛤蜊,一個一個的敲敲看,如果蛤蜊敲出的聲音是結實的,就是新鮮的蛤蜊,如果敲的聲音是虛的,有點沙啞,不管它的口閉得多繄,還是臭的蛤蜊。 小孩子耳朵好,很容易就可以辨別出好壞,自從母親教過我之後,我幾乎不曾「誤判」過,也使家人每次在享受鮮美的蛤蜊湯時,都會誇獎這個「蛤蜊鑑定專家」。 有一天,母親又買回一包蛤蜊,我熟練的拿出一個大碗,開始我的鑑定工作,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居然「所有的」蛤蜊都是壞掉的?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一個一個再敲過一次,竟然仍是「沒有一個」蛤蜊是好的! 我捧著那一大碗蛤蜊去稟告母親,母親很是驚訝:「怎麼會這樣呢?這個賣蛤蜊的從來不會騙我呀?」

同學感言 ______年_____班______號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感言完成後,同學可憑此感言與榮譽卡於1月6日前至輔導室記優點兩支。 於是母親大人親自動手檢驗,這才發現原來我抓在左手中的那個蛤蜊是壞的!難怪敲起來聲音全部不對勁!這種「原來如此」、恍然大悟的經驗,往往在孩子心中烙下深刻的溝痕,然後進入記憶的深處,等候生命的唱盤再度轉到那個相似的部位。 大學畢業後我開始工作,我非常的努力,對自己有些期許,也有些要求,但是有一段時間我對周圍的人都看不順眼,在我眼中,「每一個人」都有令我難以忍受的缺點,我很想改造他們,而改造不了時,我又想躲避他們。我覺得自己很倒楣,很不幸,怎麼「都」遇到不好的人! 正當我沉醉於自怨自哀時,心中忽然響起「蛤蜊之歌」,難不成我就是那個壞掉的蛤蜊?我聽到那麼多「別人的」沙啞之聲竟可能是我本身造成的?按理,一個人不會只遇到壞人,周圍有些人對你友善,有些人對你不友善,這樣的機率最大。那我?那我可能就是那個不友善的人,我用自己的高標去檢驗我周圍的人,看起來我對大家都不滿意,其實我最不滿意的人是我自己! 我忘了我震驚於這個內心的自我發現有多久,我其實很難過,原來我沒我裝出來的那麼好,別人也沒我看的那麼差。我有兩個抉擇的方向:一個是-把自己裝得更好,使得別人看起來更差!另一個選擇則是─開始學著去欣賞別人。因為只有在看到別人的好時,我才會發現自己的好,也才能真正欣賞自己。 這是一段漫長的歷程,一開始甚至要「強迫」自己,很像「視力矯正」。要把不順眼的看、看、看,看到順眼。每當我想放棄時,就想起那個差點害我將整碗新鮮的蛤蜊倒掉的臭蛤蜊。 幾年下來,我也體驗到原來這項能力不僅改善了我的人際關係,對於教師這個職份也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面對形形色色的學生,我如何去聽出噪音中的樂音,更進一步去判斷他的旋律和節奏? 沒想到吧?這小小的家事訓練,竟也可以影響我如此巨大!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世界排名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世界排名201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世界排名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年排名 学校名称 年份 排名 英文名称 国家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2017 310 NationalTaiwanNormalUniversity 台湾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2016 376 NationalTaiwanNormalUniversity 台湾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2015

411 NationalTaiwanNormalUniversity 台湾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简介: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NationalTaiwanNormalUniversity,NTNU),简称师大、台师大或台湾师大,是一所位于台北市的师范大学,前身为日治时期1922年创立的“台湾总督府高等学校”,台湾光复后原地创立台湾省立师范学院,时为台湾四大学府之一。至今,师大已培养出近10名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自2006年开始,台师大在英国QS亚洲大学排名中的排行百名以内(2014年为75名2015年为22名),亦是第二期五年五百亿计划迈向顶尖大学计划中十二所大学之一。2015年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与国立台湾大学,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等三校共同结盟,成立国立台湾大学联盟,全面资源共享,为三校合并做准备。 今日校本部校园中尚存有四栋日治时期的老建筑:行政大楼、普字大楼、礼堂和文荟厅。这四栋老建筑中,礼堂和文荟厅的位置,正好符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水中的“左青龙、右白虎”,依其地位给予一前一后的`尊卑排序,伴随着其中的老树群,形塑校园人文与自然并重的脉络空间。 2015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获颁台师大荣誉博士学位,马云也成为第一位获得台师大名誉博士的大陆人士。 注:QS世界大学排名是世界公认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之一,主要评价指标为: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40%)、全球雇主评价(10%)、单位教职的论文引用数(20%)、教师/学生比例(20%)、国际学生比例(5%)、国际教师比例(5%)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课程大纲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課程大綱 一、課程目標 瞭解課程規劃的三個向度、教學原理以及視覺障礙兒童的身心特性,針對視障兒童的需求來設計教學內容。 二、課程內容 1.課程的理論基礎 2.課程設計的決定因素 3.課程規劃的決策層面 4.教學原理在視障上之應用 5.視覺障礙兒童的身心特性 6.視障教育課程綱要 7.視障教育教學設計 8.視障教育評量 9.教學實習 三、評量方式 1.平時報告和討論 2.期中報告 3.期末報告 4.試教與教學設計 四、參考書籍 1.王文科(民83):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 2.王文科(民80):課程論。台北,五南。 3.王文科(民84):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台北,五南。 4.司琦(民80):課程導論。台北,五南。 5.李子建,黃顯華(民85):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台北,五南。 6.林生傳(民77):新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7.林寶山(民81):教學論。台北,五南。 8.林寶山(民80):教學原理。台北,五南。 9.林寶貴(民85):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之理論與實務。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10.黃政傑(民80):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11.黃炳煌(民71):課程理論之基礎。台北,文景。 12.陳伯璋(民81):潛在課程研究。台北,五南。 13.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課程架構研究。台北,五南。 14.張春興(民8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15.趙中建(民81):教學模式。台北,五南。 16.鍾啟泉(民80):現代課程論。台北,五南。 17.Beane, James A.,Toepfer,Conred E.,& Alessi, Samel J.(1986) Curriculum Planing and Develpment. 18.Hass, Glen., Parkay, Forrest W.(1993) Curriculum Planing:A New Approach Boston:Allyn and Bacon. 19.Robinson, Floyd G.,Ross, John A. & White,Floyd(1985) Curriculum Develpment for Effective Instruction. Toronto:OISE Press. 20.Schubert, Willam H.(1986). Curriculum:Perspective, Paradigm, Possibility.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全台湾大学专业学测排名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72級分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70級分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學系):69級分 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69級分 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63級分 國立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63級分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63級分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8級分 國立高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8級分 國立中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7級分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7級分 國立宜蘭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5級分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5級分 大同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4級分 國立聯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4級分 國立東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3級分 中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3級分 元智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3級分 逢甲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1級分 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8級分 中國文化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5級分 大葉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2級分 中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1級分 義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1級分 全台灣(機械工程系)大學排名.學測最低錄取總級分數 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68級分 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66級分 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66級分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65級分 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光機電工程組):63級分 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先進材料與精密製造組):63級分國立中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62級分 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設計與分析組):60級分 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59級分 國立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59級分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56級分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機械工程學系):55級分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輪機工程系-動力工程組):54級分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輪機工程系-能源應用組):53級分 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52級分 大同大學(機械工程學系-電子機械組):51級分 淡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51級分 大同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精密機械組):50級分 中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9級分 國立聯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7級分 逢甲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45級分 中國文化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5級分 大葉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44級分 中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3級分 華梵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3級分 義守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41級分

APA文献引用书写格式

APA文献引用书写格式 论文中文献引用书写格式为求统一,须以2001年(第5版)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简称APA)出版手册之格式为准。而中文的论文格式要完全以英文的APA格式书写,确实有某些困难。因此,在尽可能维持APA基本格式的原则之下,针对中文的格式有下列几点说明: 1.内文及文末之引用文献,所有的出版年均以公元年代表达,以求统一。 2.内文之中文作者均以全名(姓与名)来书写,不像英文作者只使用姓而不使用名。 3.文末引用文献之中文姓名和(出版年)之间不再有句点(。),以增加顺畅性。 4.文末引用文献之书名和期刊均以斜体字来表达,不再使用划底线的方式。 5.中文文献应使用中式(全角)的标点符号,而英文文献则使用西式(半角)的标 点符号。 6.在西式标点符号后需空一格(space) 后才继续文字的书写。 7.本数据无法详述APA手册中所有的格式规定,仅提出国内较常用到的内容。数 据若有争议,仍得回归到英文的APA出版手册,以其格式为准。 8.本学会针对APA格式中文化的诠释及决定采用的中文格式,或许与其他体育运 动之学术刊物有所不同,如有意见或建议,欢迎随时提出。惠赐处:中华民国体育学会,电话:02-89317287,或e-mail:janenspe@https://www.360docs.net/doc/f015782426.html, 以下将分成二大部分来说明APA之文献引用书写格式:壹、内文引注格式;贰、文末引用文献格式。 壹、内文引注格式 APA采用姓名-年代的内文引注格式,而不使用文献编号的书写方式。 一、单一作者 格式:作者(出版年) (作者,出版年) 范例:Smith (2001) 指出 方硕一(1998)指出 (Smith, 2001) (方硕一,1998) 注:西式左括号的左侧与右括号的右侧均需各空一格。 二、两位作者 格式:甲作者与乙作者(出版年)(注:中文用“与”,英文用“and”)(甲作者、乙作者,出版年)(注:中文用“、”,英文用“&”)范例:方硕一与余博四(2002)发现 Roger and Smith (2001) 发现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年及最新专业排名总览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年及最新专业排名总览 排名类型排名年份专业名称具体排名QS 2014 人文136 QS 2015 人文160 QS 2014 传播学151-200 URAP 2014 化学683 URAP 2015 化学671 QS 2015 化学301-400 URAP 2014 医学1039 URAP 2014 工程764 URAP 2015 工程721 URAP 2014 心理学645 QS 2012 教育学101-150 QS 2013 教育学235 URAP 2014 教育学151 QS 2014 教育学42 URAP 2015 教育学129 QS 2015 教育学22 URAP 2014 数学747 URAP 2015 数学788 URAP 2014 物理727 URAP 2015 物理720 QS 2012 现代语言51-100 QS 2014 现代语言101-150 QS 2015 现代语言101-150 URAP 2014 生物学947 URAP 2015 生物学979 QS 2015 电气工程251-300 QS 2014 社科296 QS 2015 社科275 QS 2011 综合451-500 QS 2012 综合451-500 QS 2013 综合481-490 URAP 2014 综合794 QS 2014 综合411-420 THE 2015 综合501-600 URAP 2015 综合840 QS 2015 综合376 QS 2015 英语151-200 QS 2015 计算机科学301-400

QS 2012 语言学101-150 QS 2013 语言学51-100 QS 2014 语言学51-100 QS 2015 语言学51-100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讲座《情绪管理》摘录

第1期中国人最需要情绪管理 *情绪是我们对环境的一种反映。不光外界是环境,自己对自己也是一种环境。反映它无所谓好坏 *管理一定有具体的方法,一定要有好的效果,否则就不叫管理。 *情绪不但可以管理,而且它比其他的事情,你的自主性更高,因为它和别人没有太多的关系,它完全是你自己在决定 *中国人和全世界的人一样都有情绪的起伏,中国人的起伏最大,最容易生气。 (一) 中国人最需要情绪管理 一中国人情绪变化特别大 1.全世界的人,都有情绪的起伏,中国人变化特别大. 2.说好听,警觉性很高.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影响. 3.说难听,怀疑心很重.凡事先多方怀疑,再反映. *全世界都没有我们中国人这么重视修身,原因在于:同样不修,外国人的变化并不大,中国人修和不修就差很远,我们修养,修身,修己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情绪变化特别大. *外国人看到什么都相信,中国人很奇怪,看到什么都不相信,因为没有办法,一相信就上当了.你不相信他他不会骗你,你一相信他,他就骗你了 *一开始就相信是很卤莽的,是很对不起自己的. *我们什么事都是先怀疑,然后慢慢慢慢去相信.我们比较急噪,比较没有耐心. *中国人为什么容易发脾气?因为我们的个性是能屈能伸,就是因为起伏大,所以弹性就有高低. 二中国人很容易发脾气 1.我们总认为别人不应该这样对待我,实在不公平. 2.我们的自尊心不允许被轻视.怎么能够看不起我? 3.我们又喜欢自己做主,而很多人偏偏喜欢摆布我. *中国人的个性第一他有他的道理.不必改. 第二你想改也改不了. *我们社会上没有一定的标准(除了伦理外).外国人有各种标准. 三情绪债务有三种来源 1. 依赖型,控制型和竞争型的性格,产生不同约束. 2. 长期的伪装和压抑,使尚未得到表达的压力增大. 3. 不愿意改变现状,却又对现状不满,一直在挣扎. *为人处世最要紧的就是把情绪管理搞好.一切一切的管理中,情绪管理最优先 (四) 情绪债务造成我们自己 一. 我们是自己所造成的 1 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造成了今日的我,逃不掉. 2. 童年的情绪遗产,成为我们最早的,无辜的债务. 3. 不断抑制自己的情绪,却感觉越来越不安,奈何! 第2期情绪包含四方面的反应 一.情绪的状态有很多种 1 高兴,伤心,兴奋,惊讶,愤怒,沮丧都是情绪. 2 各有不同的产生原因.要仔细加以了解才能辩明. 3 主观感觉,生理变化,表情动作,行为冲动都有. *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产生原因,我们一定要了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你才有办法去管理它. 否则就无从管理. *情绪完全是你主观的反映.

关于Eugne Hecht 的第四版《Optics》

关于Eugene Hecht 的第四版《Optics》 张立彬(教育部南开大学外国教材中心副教授) 张功(南开大学泰达应用物理学院) Eugene Hecht所编《Optics》是几十年来美国高校最流行的光学教材之一,至今仍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和广为称道,在1974-2006年间,该书被译成6种语言,被世界各国发行57个版本,并被全世界1497个图书馆收录.该书1974年发行第一版,至今已出至第四版.我国首次中译本出版于1979年,由秦克诚、詹达三、林福成等译.它除了传统内容之外,还反映了现代光学的基本内容,全书基本覆盖了我国光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也和我国的光学教学相接近.按“光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张存林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改编,使该书在保持原来特色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教学适用性,张存林的改编版发行于2005年.原版第四版由世界著名出版商Addison-Wesley 于2002年出版发行,ISBN号为0-321-18878-0,全书共13章,698页. 一、作者简介 Eugene Hecht 是位于美国纽约的Adelphi 大学物理系最受欢迎的教授,主要教授大学物理和光学课程.Eugene Hecht对于物理与数学、物理与艺术之间的关系造诣极深,著作颇丰.自1967年以来,他共写了97部作品,这些著作被译成10种语言,全世界7870个图书馆藏有他的著作,其中最经典的便是他编写的这本光学教材.除此之外,他还编著了《Schaum's outline of theory and problems of college physics》,《Schaum's outline of theory and problems of optics》,《Physics : calculus》,《Physics in perspective》,《Physics : algebra,Physics》等经典教材.为此,Eugene Hecht 在1989年度获得了美国艺术图书奖. 二、教材的总体架构与内容简介 Eugene Hecht 第四版《Optics》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4章)主要介绍了光学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内容提供一些预备知识;第二部分(5-6章)介绍了几何光学的内容;第三部分(7-12章)是物理光学的内容;第四部分(13章)是现代光学的内容.每章最后都有一定量的习题,用于读者练习,全书的最后还附有部分习题的详细解答.书的最后除了参考文献之外,还列出了名词索引,便于读者快速查阅.附录1为电磁理论,包括麦克斯韦方程的微分形式及其推导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課程綱要 科目代碼: 科目名稱(中文):明清性別與文化史專題研究(454) 科目名稱(英文):Special Topics on History of Gender and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全/半年:半必/選修:選修(碩博合開) 總學分數: 3 週上課時數: 3 授課教師:林麗月、、、 教師專長背景:明史、明清文化史、婦女史 一、教學目標: 本課程的目標有二:一在加強學生婦女史課題的學術訓練,透過明清文獻與相關研究成果之研讀,培養史料分析與探究問題的能力;一在充實學生有關明清文化史的學識,掌握近年研究趨向與方法,以培養其獨立研究之能力。 二、教材內容: 第1週導論:性別與社會文化史 第2週家族禮法與明清婦女角色 第3、4週明清文學與江南才女文化 第5、6週節烈旌表與明清貞節觀念 第7、8週節慶、信仰與明清婦女生活 第9、10週明清文人與青樓文化 第11、12週男耕女織與明清經濟變遷 第13、14週納妾、溺女與明清的婚姻問題 第15~17週纏足與明清的性別文化 第18週綜合討論 三、實施方式: 本課程之教學,以講授與討論交叉進行。教師就不同專題,指導學生研讀相關史料與研究論著。學生配合各專題之進度,每週備妥書

面討論稿,參與討論;期末繳交專題研究習作一篇,以落實相關理論與方法之應用。 評量標準:(一)平時作業與隨堂討論,40%。(二)期末研究報告,60%。 四、參考書目: 陳弘謀,《五種遺規?教女遺規》,臺北:中華書局,1984.5,台6版。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台一版十刷。 李小江等主編,《性別與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94。 羅蘇文,《女性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定宜莊,《最後的記憶:十六位旗人婦女的口述歷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 杜芳琴,《發現婦女的歷史—中國婦女史論集》,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台北:台大出版委員會(台灣大學文史叢刊106),1998。 熊秉真、余安邦合編,《情欲明清—遂欲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李伯重,〈從「夫婦並作」到「男耕女織」—明清江南農家婦女勞動探討問題之一〉,《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3,99-107。 李伯重,〈「男耕女織」與「婦女半邊天」角色的形成—明清江南農家婦女勞動探討問題之二〉,《中國經濟史研究》1997:3,10-21。 林麗月,〈風俗與罪愆:明代的溺女記敘及其文化意涵〉,游鑑明主編,《無聲之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會(1600-1950)Ⅱ》(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06),頁1-24。 林麗月,〈從性別發現傳統:明代婦女史研究的反思〉,《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3期(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5.12),1-26。 Bray,Francesco. Technology and Gender:Fabrics of Power in Late Imperial Chin a. Berkeley & Los Ang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 Furth,Charlotte.A Flourishing Yin: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960-1665. Berkeley & Los Ang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Ko, Dorothy.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Ko, Dorothy. Cinderella s Sisters---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binding.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Mann,Susan.Precious Records:Women in Ch 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Watson,Rubie S. & Ebrey, Patricia B. (eds.),Marriage and Inequality in Chinese Society.Berkeley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Widmer, Ellen & Kang-I Sun Chang (eds.),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课程纲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課程綱要 科目代碼:GEC0065 地理系大碩合 科目名稱(中文):遊憩資源管理科目名稱(英文):Recre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全/半年:半年必/選修:選修 教室: 樸106 時間: 星期四四7-8 總學分數:2每週上課時數:2 授課教師:李素馨 一、教學目標: 本課程教授學生對自然與都市遊憩資源之規劃與管理,同時也瞭解人與組織的活動行為對這些重要資源的衝擊。本課程強調在自然地區與都市區域中公共及私人土地的遊憩使用計畫;以社會科學的觀點來討論;以及有關自然與文化資源的溝通、規劃與管理技巧。另外,學生也將學習遊憩資源管理的相關理論、研究議題與研究方法。 二、課程安排: (一)主要內容 本課程首先會初步介紹遊憩的研究方法,包括如何界定研究範圍、研究議題、研究步驟,與資料收集,此課程也嘗試讓同學進行訪談、收集資料和分析。在相關理論探討方面包括遊憩管理模式、遊憩機會序列、遊憩體驗與動機、遊憩體驗、視覺資源管理質評估等。學生除閱讀理論文獻閱讀外,亦進行實質的案例操作,學習相關遊憩管理的研究主題,透過分析討論,深度了解遊憩資源土地與人們活動行為之互動關係。(二)每單元教學主題

三、作業報告內容: 1.個人作業一:尋找景觀與憩資源的意象與想像— 選取二張圖片或兩篇(段)短文有關你周遭環境(例如社區、台北或台灣),請描述(1)給你什麼樣的空間意象? (2)你對那個空間有甚麼心靈或活動的想像? (3)你會不會想去? 若會,做甚麼? (約2頁) 1.個人作業二:參訪心得 2.理論文獻導讀,以分小組進行課程內容的導讀,需整理為ppt課堂報告。 3.學期報告:探索台北: 台北好好看、好好玩! (資料可參考台北旅遊網) 台北?印象 人是台北最美的風景 從世界最高樓到國際級的中華藝術典藏,這個充滿著對比的城市—現代與傳統相互包容。 來台北,感受亞洲之美。 臺北市是一個兼顧傳統與現代的迷人綜合體,也是政治、商業、金融、時尚和文化中心。

人教部编版《树之歌 》优质公开课教案4

2017年秋期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识字2《树之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树”,感受树的象征意义,提高赏析散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品味,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去解读文本。 3、理解课文的文化情怀与都市色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合作探究文本中“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①比较“菩提”与“棕榈”的抗争精神。 ②通过探究整合学生在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熟知本文的形神、情理、虚实。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林德(1962-1996),本名林耀德,生于台北市城中区,原籍福建厦门,先祖侨居于缅甸仰光市。先后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私立天主教辅仁大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1977年开始创作生涯,次年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著有诗、散文、长短篇小说等各类创作三十余种,编有选集《台湾新世代诗人大系》等四十余种;各项作品获国家文艺奖、梁实秋文学奖首奖、时报文学奖首奖等三十余项。 二、补充资料 林德散文的都市思维(章妮) 林德充分正视都市,而且还刻意倡导和创作了为都市谱写身世的“都市散文”。他认为“整部人类文明史无疑将发展中的箭头指向都市化的路径……现代都市终究是我们生活所面对的现实”。都市的一切表征——铁轨、大厦表面的铜面减光玻璃、升降机、熔焊面罩等都可以入文。生活在都市的诗人应该“紧紧抓住时代的咽喉”,“以人的自觉与都市化的思考,去前瞻和关切未来”(《都市中的诗人》)。诗人的“自觉”不仅使他意识到“这一切正是文明的本身在说话”(《靓

容》),还使他清醒地看到都市中繁荣靓容里的难以解决的“文明苦果”——罪恶、噪音和污染等。在书写都市各种表征的同时,他显示了对它们的理解。因为他把都市与田园、乡村、城镇同看做“人类改造地球不同程度的现象”,认为“在农业步入工商业化纪元之后,那一望无际的单一作物栽培只有在温度和色泽上与沙漠有所区别,这种残酷的重复和单调本质又何异于都市中一式的水泥窝巢”(《都市中的诗人》)。它们是都市的必然之物。都市与文明勾连在一起时,已经不再是具体的、传统意义上的都市,它隐喻的是文明状况和文明进程。故而,他“心灵精神家园”层面上的乡愁并没有指向温煦的田园和乡村,而是直指都市文明。在虚构和想象中书写都市符征——洗衣机、果汁机、冷气机、电视机等,他全力展示的是人被自己创造的文化和各种类象包围起来,人的主体性不得不退让给物的世界。“拥有电话机的房间是阳性的,而没有电话机的房间自然是阴性的;拥有主机的房间是主人,拥有分机的房间则是奴仆”,都市文明的符征以其硬度和质感划分了人类文化的结构,规定了人的位置,以其“冷漠性表征出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冷漠性”。他的都市思维不仅关照显在的符征,更多地是对深层都市文明内涵的发掘。《宠物K》以短小的篇幅,讲述“我”饲养的一只宠物——乌龟K 在水中忍饥养自己的宠物——两只孑孓。“在这种连弄臣都不再可靠的世纪,人类饥渴的性灵益加需要宠物来弥补情绪上的失落”,人饲养宠物,无名的宠物也有自己的宠物。人就是宠物,宠物就是人。K的被拘束、无名性以及性灵的失落也是现代都市人的精神境况。从日常生活经验到都市现象,再到对都市文明内涵与机制的探讨,林德在散文中实践着他自己的提倡:“要表现人类在‘广义都市’下的生活情感,表现现代人文明化、都市化以后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他的多元性、复杂性,以及多变性。” 林德散文的形构融合诗与小说,并有浓厚的科幻意味。他创作时,不再像上一代诗人那样有意识地在写诗歌或散文,而只是在经营一个作品。因而,他的散文突破了文类界限,形式的选择成为一种策略,原来在散文处于附属地位的故事性和戏剧性成为他散文的重要元素。内含在正文意念深处的意识状态与思考痕迹构成他散文的“隐藏作者”。林德在《传统之轴与前卫之轮——半世纪的台湾散文面目》里指出:“小说的虚构、诗的跳跃、戏剧的张力无不可以渗入散文创作思维,使得散文的文类框限和‘刻板印象’得以解除魔咒。”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遴选优秀人才赴国外顶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遴選優秀人才赴國外頂尖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實施要點 100年10月5日第333次行政會議追認通過 100年10月5日第333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5月16日第336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第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推薦具研究潛力且表現優秀之學生或研究助理申請獎助赴國外頂尖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依據教育部「中華民國頂尖大 學與國外頂尖大學學術交流合作試辦計畫」暨「中華民國頂尖大學策略聯盟選 ,訂定本實施要點進行校內甄審。 送優秀人才赴國外頂尖大學修讀博士學位辦法」 第二點合作學校由頂尖大學策略聯盟選定後公告。 第三點選送學生時間為2011 年至2013 年,配合合作學校秋季入學時程辦理。 第四點甄選程序分三階段: 第一階段為校內甄選。 第二階段為頂尖大學策略聯盟甄選。 第三階段由合作學校甄選。 第五點本校甄選選送領域與人數依頂尖大學策略聯盟規定辦理。 第六點第五點所列選送領域之申請人由本校相關系所或研究中心提出推薦,但須由所屬之一級單位提出申請,各一級單位至多以五名為限。 第七點申請人須具下列資格: 一、具中華民國國籍領有身分證,且在國内設有戶籍者。 二、須為本校大學部四年級(含)以上之在學或應屆畢業生。男生須役畢。 三、大學(含)以上學業平均成績轉換成四分制G PA 達3.7(含)以上者。四、 符合合作學校入學之學術及語言成績標準。 五、符合頂尖大學策略聯盟依合作學校差異而訂之特殊條件。 六、符合其他由申請推薦單位自訂足以證明該申請人研究潛力及學術表現之 條件。 七、本計畫不受理已於合作大學就讀中或休學或中輟者之申請。 第八點本校校內申請與審查作業: 一、申請方式:於公告申請期限內由推薦單位備妥申請文件,裝訂成冊,一式 十一份,由申請單位送至本校國際事務處。郵件封面請標明「申請選送赴 ○○○大學研修」等字樣。申請文件應完備,不接受補件或抽換。逾期、資 料不齊全、未裝訂完備、不符規定者,均不予受理;審查結束後,申請文 件不予退還。 二、推薦單位應備申請文件:

中等地理教育中的土壤教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第十章、中學教育中的土壤教學 第一節、中學課程結構中的土壤知識的演變及課程份量 一、過去「課程標準」結構下,中、小學課程中土壤知識融入之學科及領域 土壤知識的傳授,在小學階段主要置於「自然科」中。依據教育部所頒訂的「國民小學課程標準」(教育部,1993),與土壤知識相關之內容放在「自然科」下之「地球環境領域」下之「環境與資源項目」下之「土地」列舉了3條有關土壤的知識:1.地表的沙土是農作物的生長地方(二年級);2.水流侵蝕山石搬運泥沙之海洋(三年級);3.認識水土保持(六年級)。其次為「鄉土教學活動科」的「鄉土地理類別」中的「家鄉的土壤」(教育部,1995),然而這只是形式上的列舉,由於「鄉土教學活動科」屬於「活動課程」,實際上只是聊備一格而已。「社會科」則也只是在「地方領域」下之「臺灣的經濟發展項目」下之籠統地提及「經濟發展的問題與展望:環保、公共建設土地與水資源的利用」(四年級)。故小學並無完整土壤知識體系學習結構,甚至粗淺的學習也談不上。但是地形、氣候、水文知識的介紹卻相對完整,筆者認為這其實是反映地形、氣候、水文、土壤及生物,這五大自然地理分科知識在國內地理學者心中的相對份量高低。 國中階段的土壤知識在「認識臺灣—地理篇」及「地理科」均有相對完整之土壤知識體系介紹,學習結構尚稱完整;地球科學則有土壤剖面(soil profile)的相關討論。其他科(如生物科、理化科)則無。可見在國中階段,土壤知識在傳統上,一向被視為「地理科」分項知識,地理科是學生學習土壤知識的主要學科來源,也因為如此,國中地理科教師普遍至少受過基本的土壤(地 179

理)學專業訓練。 「高級中學地理課程標準」的地理(一)第六單元「土壤」所列之「主題」為:1.土壤化育和土壤組成,主題下的「主要概念」及「主要技能」列舉:成土要素、成土作用、土壤組成、土壤剖面、土壤分類;2.土壤分布和土壤維護,主題下的「主要概念」列舉:土壤分布、土壤侵蝕、水土保持;「主要技能」列舉:土壤標本的觀察。「高級中學選修科目地理課程標準」第八單元「土壤的應用」所列之「主題」為:1.土壤質地分析及2. 土壤侵蝕和和水土保持,主題下的「主要概念」及「主要技能」列舉:土壤質地分析、砂土、壤土、黏土、三角圖解、簡易判別、土壤侵蝕、水土保持;「主要技能」列舉:土壤質地的分析和侵蝕現象。(教育部,1996)雖然「課程標準」的修訂者對土壤知識體系的認知與土壤學家稍有出入,但是整體而言,土壤知識學習基本上尚稱完整,亦即高中階段的地理科則是現存中學的課程結構中對土壤知識介紹最完整的一個科目。二、九年一貫課程結構下,中、小學課程中土壤知識融入之學科及領域 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之後,以「分段能力指標」取代「課程標準」,以統整的理念取代過去分科、分項知識學習層次分明的螺璇式課程結構,地理科屬於「社會科領域」,土壤單元的課程完全被「分段能力指標」所取代,理論上土壤知識將會融入於「分段能力指標」之中,但事實上等同於消失,原因是:九年一貫課程的教學目標以達成「分段能力指標」為目標,螺璇式的學科知識已經不是學習重點,而是轉化為「車輪式」的統整及多元的學習方式。筆者訪談許多任教國中的地理老師,普遍提及社會科的「分段能力指標」普遍欠缺具體。表1是筆者儘可能摘錄九年一貫課程中可能與土壤發生關係的「分段能力指標」,但幾乎是看不到「土壤」的影子。在這種情況下,教科書的編者,在編輯教科書及任課教師在授課時,必然會擇其所長,隱其所短,如此就會出現,類似在 1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