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入侵对长江口盐度分布及影响研究

盐水入侵对长江口盐度分布及影响研究
盐水入侵对长江口盐度分布及影响研究

北部湾盐水入侵风险评估决策支持系统(最终报告)

北部湾盐水入浸风险评估决策支持系统 成果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数值模拟 1 前言 (3) 2 河口盐度数学模型 (4) 2.1研究范围 (4) 2.2数学模型 (5) 2.2.1 二维潮流盐度数学模型 (5) 2.2.2 模型设置 (6) 2.3方案计算 (9) 2.3.1 工况一:2007年洪季 (11) 2.3.2 工况二:2007年枯季 (13) 2.3.3 工况三:2007~2010多年平均流量 (15) 2.2.4 计算结果分析 (16) 3 风险评估模型 (17) 3.1评价指标体系 (17) 3.2评价方法 (18) 4小结 (19) 第二部分决策支持系统 1 系统概述 (20) 2 系统功能 (22) 2.1功能组成 (22) 2.2模块汇总 (22) 2.2主界面 (24)

2.2.1基础地理信息导航工具栏(菜单) (25) 2.2.2信息服务 (25) 2.2.3盐水入浸业务菜单 (26) 2.2.4系统管理 (26) 2.3子界面 (26) 2.3.1基础地理信息导航工具 (26) 2.3.2信息服务 (27) 2.3.3盐水入浸业务 (27)

北部湾盐水入浸风险评估决策支持系统 第一部分数值模拟 1 前言 北海市位于北部湾地区广西海岸带的东段,市区三面环海,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被列入我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近年来,北海市为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利用其丰富的环境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地下水开采、旅游度假区开发和海水养殖等活动。然而这些开发自然资源的活动同时也引起了诸如海水入侵,海岸线变迁等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北海市海水入侵最早发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老城区海角路(海城水源地西段)一带。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地下水开采量剧增,形成了多个降落漏斗中心,发生较大规模的海水入侵,1993年3月(枯水季节)入侵面积达到3km2。近年来,老城区的海水入侵范围正在缩小,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基本变淡。但由于沿海地区兴起海水养殖热潮,加剧了局部地区的海水入侵,据监测,北海市半岛南部大冠沙一带潜水、承压水均已受海水入侵咸化。海水入侵造成水质恶化,土地盐渍化,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不仅会制约北海市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已退化的环境进行治理,需要花费更多的代价。 南流江是广西沿海最大的河流, 发源于广西大容山、大平山一带, 流经六万大山和云开大山, 向南注入北部湾, 在合浦县党江附近开始分汉。主要的分道汉道有南干江、南西江和南东江。根据河口水动力结构和地貌特征, 本河口总江口至党江附近属近口段, 党江至水边线属河口段, 水边线至水深5m以外属口外海滨。南流江河长287km,流域面积9704km2,集水面积为8635km2,多年平均径流量高达68.3×108m3。由于强大径流的输送作用,使位于河口海域的北海湾产生了河水和海水交汇的冲淡水锋面,但由于该湾又属强流区,盐度锋面常随潮流的流向及

人类活动对长江河口过程的影响_沈焕庭

第2卷第1期 1997年3月气 候 与 环 境 研 究Clim atic and Env iro nm ental Research V o l.2,No.1 M ar ch 19971996-07-22收到人类活动对长江河口过程的影响 沈焕庭 李九发 肖成猷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2) 摘 要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类活动对长江河口过程的影响愈益显著。本文对围海造地、 排污工程、取水工程、航道增深工程、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等几项规模较大的已建和拟建工 程及其对长江河口过程的影响做了初步论述,建议继续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开发要适 度,人工控制要遵循自然演变基本规律,以利于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长江河口 围海造地 排污工程 南水北调 三峡工程 航道增深工程 1 前言 河口地处河流与海洋的交汇地带,它不仅受到海陆多种自然营力的作用,且受到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自然现象复杂多变,生态环境脆弱。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河口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中段,区位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捷,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的发展更加迅速。一批水利枢纽、跨流域调水、污水排江排海、取水工程、港口航道建设和滩涂围垦等大型工程正在兴建或行将兴建,其结果必将对河口及邻近的海岸过程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为了使长江河口地区丰富的资源免遭破坏,使其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促使该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除继续深入研究长江河口的自然演变外,有必要对已建和拟建工程对河口过程的影响进行探讨,现从五个方面加以论述。 2 围海造地工程 由于长江径流每年携带 4.78亿t 泥沙下泄,在河流与海洋动力相互作用下,大量泥沙在河口区沉积,塑造了众多的沙岛、沙洲和潮滩。据统计,上海市50%的土地是近1000年来沿岸人民围海造地形成的,仅近40年来就围垦土地73040hm 2 (图1)。这些土地为长江口地区特别是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长江河口在理论深度基准面以上的沙洲面积为296km 2,主要沙洲有扁担沙、九段沙等;岸滩面积为631km 2,主要分布在南汇边滩、横沙东滩、崇明东滩和启东边滩等。 2000年前长江河口是一个漏斗状浅海湾,湾口宽达180km ,由于长江中上游大规模毁林耕种,产沙增强,输沙量增大,使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积,边滩迅速发育,沙洲扩张,并陆续被围垦成陆,从而导致:(1)由一个漏斗状浅海湾演变成一个三级分叉、四口入海的三角洲河口;(2)江面缩窄,河槽成形,口门宽度由180km 减为90km;(3)河

长江河口九段沙形成发展及演化规律研究

长江河口九段沙形成发展及演化规律研究 【摘要】:在长江河口口门附近存在一个滩槽相间的拦门沙系,自南向北为南槽—九段沙—北槽—横沙东滩—北港—崇明东滩—北支。九段沙系—河口砂坝,是三角洲前缘的重要沉积体,也是长江河口拦门沙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九段沙形成及演化的系统研究不仅可丰富河口动力地貌学和河口动力沉积学的内容,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且对通海航道治理、港口选址、护岸围垦等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GIS技术和DEM模型、历史资料与现场观测资料、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九段沙的沉积特征及形成与演化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九段沙沉积物特征研究方面,主要通过2003年枯、洪季的现场观测与采样以及室内样品分析,对九段沙及南北槽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矿物组成、沉积构造和沉积速率等能够反映其形成过程中沉积环境变化的几个参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九段沙形成与演化过程的研究方面,主要利用长江河口1908年以来丰富的历史海图资料,用先进的GIS技术及建立DEM模型,对九段沙形成的背景与过程、形成后的变化及南北槽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通过上述研究不仅加深了对九段沙形成与演变规律的认识,也加深了对九段沙与南北槽相互制约关系的认识。【关键词】:长江河口九段沙形成演变沉积特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P343.5 【目录】:第一章绪论13-261.1研究意义13-151.2国外河口拦门沙研究进展15-191.2.1水文泥沙15-161.2.2地貌与沉积16-191.3国内河口拦门沙的研究进展19-211.3.1水文泥沙19-201.3.2地貌与沉积20-211.3.3数学模拟及其它211.4选择九段沙为研究对象的缘由及论文框架21-261.4.1缘由211.4.2框架21-26第二章长江口动力与泥沙特性26-412.1区域背景及河口区分段26-272.1.1区域背景262.1.2河口区分段26-272.2河口区径流特征27-332.2.1来水来沙的年际变化27-312.2.2来水来沙的年内变化31-332.3河口区动力特性33-392.3.1潮汐潮流33-352.3.2余流352.3.3波浪35-362.3.4盐淡水混合36-392.4小结39-41第三章九段沙的沉积特征41-713.1现代长江三角洲的形成41-423.2九段沙及南北槽的沉积特征42-633.2.1粒度参数42-433.2.2南北槽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变化特征43-523.2.3九段沙表层及短柱状样的粒度变化特征52-633.3九段沙的矿物组合与沉积速率63-693.3.1矿物组合63-673.3.2沉积速率67-693.4小结69-71第四章GIS与DEM 在九段沙研究中的应用71-784.1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高程模型71-744.1.1地理信息系统71-724.1.2数字高程模型72-734.1.3GIS

外来文化入侵

我国目前面临的外来文化入侵现象 在当今中国,每个人都沉浸在一个美好绚丽的中国梦中。在这个梦里,中国在振兴,中国在雄起。然而,不知不觉中,外国文化以驾着“铁马”疾驰而来,侵入我们的梦境。当熊猫也开始满口英文,当孩子们最爱看的已变成日本动漫,当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文化“被入侵”了。 美国文化,现在已经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饮食、影视、服饰、价值观和婚姻等。例如街头,随处可见身穿欧美、日韩嘻哈风格服饰,耳朵上戴着超大式的耳塞,边走边哼;或顶着爆炸头,戴满金属饰品的年青人;肯德基、麦当劳、尊宝批萨等食品吸引了大量的顾客;音像店里,摇滚、嘻哈等流行音乐被放在最显眼的架子上,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被遗忘在了不起眼的地方;电影院里好莱坞大片风头最劲,其惊险的镜头和特技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票房一路飙升;如今的节日更是多得数不胜数,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的隆重程度已经赶上了春节。 举例加图片说明文化入侵 1、“故宫里的星巴克”的争论,其实早就出现过。南京夫子庙里的麦当劳、北海公园里的肯德基,都曾经一石激起千层浪。 2、会讲英文的功夫熊猫。好莱坞挖掘的虽然是中国的历史题材,但着意的却是未来的市场和文化传播,我们称之为好莱坞文化入侵。 3、中国人的洋节情节 4、中韩“申遗”问题。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把饺子、元宵、面条、粽子等传统食物作为系列,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 5、哈韩哈日 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下,一些人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错位,国家观念、国民意识淡薄,崇洋媚外、奴化思想回潮,否定历史、数典忘祖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抬头。这将导致中华民族的文化混乱,民族精神被消解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淡化。 文化入侵(概念以及历史上的两次文化入侵) 文化入侵与文化交流 文化入侵:分消极入侵和积极入侵两种方式。当另外一个群体文化处于没落和消沉阶段而导致的该群体的成员对外部文化的一种倾羡、认同和引入,那么这种文化入侵是一种消极的入侵。而外部文化群体为了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目的以文化先行,在精神上摧毁受侵入群体的文化认同感,再既之以政治、经济和军事入侵,那么这种文化入侵就是典型的积极侵入方式。 文化交流:当两个文化群体以平等的方式,而且没有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目的或者说传播者有意识地主动消除其中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因素,纯粹是为了更多的群体认同自己的文化,而且交流是双向的,或者即便是单向的也不会对接受群体的文化认同产生根本动摇时,这便可认为是文化交流和传播。比如在古代,儒家文明传播到日本等国家就不是入侵。 历史上的两次文化入侵 第一次:汉唐时期的佛学入侵 虽然期间也经历过冲突和斗争,中华文化采取以我为主、积极兼容的策略。

长江口盐水入侵研究综述

长江口盐水入侵研究综述 刘均卫1,2,童朝锋1,2 1. 河海大学交通与海洋学院,南京(210098) 2.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 E-mail:liuweiwei_lw@https://www.360docs.net/doc/f18052688.html, 摘要:简述河口盐水入侵早期的研究状况;回顾早期至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起来的水流盐度数学模型;并详细介绍了近阶段长江口地区盐水入侵研究成果及水流盐度数值模拟研究成果;目前河口盐水入侵研究已比较成熟,但是在我国长江口地区,由于地形、水动力条件以及人类兴修水利工程的影响,盐水入侵特征和规律还不能准确把握,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完善;最后,还提出了长江口盐水入侵可能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长江口;盐水入侵;水流盐度;数值模拟 1长江口概况 长江口河口段自江阴至口门长约200公里,径流与潮流相互消长,河槽分汊多变。长江口自徐六泾以下经过三次分汊,共形成四个入海通道。崇明岛将长江口分为南支和北支;长兴岛和横沙岛又将南支分为南港和北港;南港又进一步被九段沙分为南槽和北槽,形成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长江河口形势图 Figure 1 Figure of river regime of yangtze estuary 长江河口为径流与潮流相互消长非常明显的多级分汊沙岛型中等潮汐河口。90km 宽向东、黄海敞开的口门接纳外海巨大的潮量,虽然长江水量丰沛,但是在枯水期,长江口的盐水入侵经常造成黄浦江下游河段和长江口徐六径以下河段氯化物等溶解盐类剧增,给上海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长江口属于部分混合型河口,盐水侵入时与淡水的相互混合使水体密度发生变化,由此产生密度流,方向始终指向上游,产生密度斜压效应,使得涨潮流速加大,而落潮流速减小。由于表层盐度小于底层,表层与底层的流速变化不一致,导致大范围的垂向环流。河口盐水入侵的盐水界(盐度为0.5‰) 枯水期南港在五号沟附近,北港在六滧港附近,崇明岛及南港马家港以下水域直接受外海盐水入侵上溯影响。北支的水、沙倒灌严重影响了南支河段的水质,北支倒灌的盐水团影响范围分别到达南、北港的吴淞口及堡镇港,严重影响了南支的水质和水源地的建设[1]。

由文化入侵浅析文化强国战略

由文化入侵浅析文化强国战略 【摘要】文化强国的道路就是增强国家的软实力的道路,一个国家没有软实力就不可能在国际舞台上争得话语权,更不可能有国家安全可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交融与文化的侵略几乎没有明显的界限,所以当一种强势文化的入侵,以文化交融的方式进入时,我们常常会缺少警惕,文化防范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让你的文化软实力强大到别人无法入侵,这才是真正的安全。所以当今中国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增强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文化入侵,文化强国战略,文化软实力 【引言】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文化强国”战略和国家整体战略是相互依存的。“文化强国”战略包含在国家整体战略之中,没有“文化强国”战略不可能有完整的、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的整体战略。因为,有了钱只能称作“富”,只有在有钱的基础上又有了发达、丰富、先进的文化,才能说是“强”了。现在,我们只是达到了初步的富,还没有达到强,建设富强国家这篇“大文章”只做了一半,因此,需要制定和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来完成“大文章”的另一半。 【正文】 一、对文化入侵现象的认识 日本的动漫、音乐、美食、时装、广告等为代表的日本流行文化在中国日渐风行,并以强大的影响力成为中国城市流行文化的热点;美国的好莱坞大片、迪斯尼、肯德鸡、麦当劳、流行乐等也在中国迅速的流行;韩国的韩剧,小吃,等也让这个不大的国家在中国也火热了一回。西方国家诸如“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等节日也几乎代替中国的传统节日让中国人为之疯狂。这些现象不禁让我们思考它们带给中国文化的冲击,这就是“文化侵略”。 “侵略”,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它国或另一民族的征服行为。因此,文化入侵,我们可以定义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它国或另一民族通过文化改造和思想改造而达到的征服行为。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的存在也就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形式,中华文明自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历经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等时代的酝酿,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发达受到了当时当地的情况制约,可能现在看来很多文明的成分都已不足取,但至少这些文明历经岁月的洗刷和磨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外族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在战争年代,他们的侵略工具是大炮加飞机,在和平年代,他们的侵略工具则是文化。战争时期,一个国家强行改变另一个国家的教育方式,强制新一代学习入侵国语言文字,是文化入侵;和平时期,发达国家垄断发展中国家文化市场,并改变其国民的风俗习惯,阻碍其文化传承,这也是文化入侵。 二战之前及二战时期,日本在其中国占领区推行的文化殖民政策便属于典型的“文化入侵”,因为日本要求中国被占领地区接受的日本文化教育并不是当时的中国人所自愿接受的,而是建立在武力压制之下被迫接受的文化;同理,日本自甲午战争之后一直到二战结束之时在朝鲜半岛和台湾等地区实施的长达五十年的殖民文化灌输也是典型的“文化入侵”。 经常说,要完全侵略一个民族不仅仅是让它的公民臣服,最重要的是文化入侵,让这些人完全的认同自己的文化和思想,其实有思想的投降并不可怕,真正让人心寒的是麻木而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些中国人。 文化入侵的目的是为谋取政治利益,推广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国家的意识形态,支撑本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入侵者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文化载体,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机会,大肆推行它的价值观、政治理念、文化理念,这是一种“隐性”的文化侵略。而文化侵略比政治侵略、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对一个国家的伤害更为深远。

论文化侵略与文化融合

论文化侵略与文化融合 摘要:中华文化作为古代世界四大文化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若从黄帝时代算起,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其发展历程一直就是中华民族原有的本民族文化,与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碰撞与交汇的过程。本文将着重论述中华民族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所面临的文化侵略与文化融合问题。 关键字:文化侵略融合民族 在中国,文化侵略现象的开端可被非官方的确定为韩剧《爱情xxx》的热播。随后一股“韩流”吹遍全国,各地韩剧和日本动漫的广泛传播,使国内哈韩哈日族相继出现,这些人喜欢模仿韩日式的生活、语言方式。之后随着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多外来文化随着商品大潮涌入中国,外来服装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于是所谓针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侵略成为热点议题,下面我将以饮食文化为例,具体论述一下文化侵略与反侵略的问题。1 中华饮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一直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象征。“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于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①根据张岂之先生在《中国传统文化·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一书中的概括,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中国饮食文化有科学性。着重于通过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以保障身体健康;第二,中华饮食文化既有符号们刻意追求的奢侈、豪华,又有适合于平民百姓的朴素、丰富,即食物的多样性;第三,中华饮食文化与其他艺术相通,各种菜系特点、烹饪技术使其成为给人以强烈美感和文化享受的艺术佳品。2中华饮食文化如此博大精深。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洋快餐、西餐业和其他外来饮食文化进入中国市场,中式餐饮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全国普遍出现了洋餐馆遍地横行的局面,尤其是快餐业。相比于营养丰富、口味多样的中式餐馆,洋餐口味单一、热量高、营养价值小,那么为什么中式餐饮业会在竞争中落入下风呢?主要是由于洋餐的以下几点优势:首先,相比于中式饮食以厨师为主的烹饪过程,洋餐以其统一规格的流程式生产,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食品口味的一致;其次,洋餐以其简单规范的生产流程,大大地加快了供应速度,最大限度的节省了用餐者的等待时间;最后,洋餐以工业化的生产模式, ①孙中山《民生主义·建国方略》1919年

长江河口青草沙水库盐水的入侵来源

第36卷 第11期海 洋 学 报 Vol.36,No.112014年11月 ACTAOCEANOLOGICASINICA November2014 陈泾,朱建荣.长江河口青草沙水库盐水入侵来源[J].海洋学报,2014,36(11):131-141,doi:10.3969/j.issn.0253-4193.2014.11.015 ChenJing,ZhuJianrong.SourcesforsaltwaterintrusionatthewaterintakeofQingcaoshaReservoirintheChangjiangEstuary[J].Ac-taOceanologicaSinica(inChinese),2014,36(11):131-141,doi:10.3969/j. issn.0253-4193.2014.11.015长江河口青草沙水库盐水入侵来源 陈泾1,朱建荣1*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收稿日期:2013-08-30;修订日期:2014-06-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6071);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项目(12231203101);水利部公益性项目(201201068)。作者简介:陈泾(1988-),男,福建省龙海市人,从事河口海岸动力学研究。E-mail:chenjingfjxm@sina.com*通信作者:朱建荣,男,教授,从事河口海洋动力学研究。E-mail:jrzhu@sklec. ecnu.edu.cn摘要:应用改进的三维数值模式ECOM -si,从模式计算的盐度和流向的变化过程、涨憩和落憩时刻盐度等值线和淡水区域的变化,分析在一般动力条件下青草沙水库取水口盐水入侵来源。计算结果表明, 小潮后中潮、大潮、大潮后中潮和小潮期间北支倒灌占青草沙水库取水口表层盐水入侵比例分别为69.5%、89.3%、98.5%和99.5%,占底层盐水入侵比例分别为34.9%、88.9%、98.5%和99.5%。 除了小潮后中潮期间底层盐水入侵来源主要来自下游外海(占65.1%),青草沙水库取水口表层和底层盐水入侵来源主要来自北支盐水倒灌,尤其是大潮后中潮和小潮期间几乎全部来自北支盐水倒灌。关键词:青草沙水库;盐水入侵;来源;数值计算 中图分类号:P73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4193(2014)11-0131-11 1 引言 长江河口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需要大量优质原水。2010年前上海的用水主要取自黄浦江,水量不足,水质较差,为典型的水质性缺水城市。长江河口水量充沛,水质优良,要从根本上解决上海的用水难题,必须从长江河口取水。为了解决用水难题,上海市在长江口建成了大型河口江心水库———青草沙水库。青草沙水库位于南北港分汊口附近、长兴岛西北侧(见图1),水域面积达到66.15km2,于2010年建成并开始向上海供水,承担了上海市约50%的原水供应,规划供水规模为7.19×106m3/d, 受益人口超过1000万人[1]。青草沙水库的兴建,大大缓解了上海供水紧张的局面,为上海城市发展和工农业生 产提供有利的保障。但从长江河口取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枯季盐水入侵,如果取水口盐度大于饮用水标 准0.45(实用盐度单位,按国际惯例单位一般不标注)就不能取水。 长江河口枯季经常面临盐水入侵,最大的特点是南支除受外海盐水入侵外,还受上游北支盐水倒灌的 入侵[2] 。已有的大量观测和研究表明,潮汐和径流量是影响盐水入侵的主要原因,另外还受风应力[3—4]、口外陆架环流[5]和河势变化[2]等影响。以往对长江河口盐水入侵来源的研究,沈焕庭等[2]指出潮汐河口 外海盐水入侵导致的盐度周日变化一般规律是盐度最高、最低值分别出现在涨憩、落憩附近,且周日变幅大。长江口南支、南北港受北支盐水倒灌后,改变了盐度周日变化规律, 具体反映为盐度周日变幅小,周日的盐度峰值和谷值出现在落憩和涨憩附近。茅志 昌等[6]通过分析现场观测资料,指出青草沙水源地的 盐水源自外海盐水入侵和北支盐水倒灌, 其中以受北支倒灌盐水团过境作用为主。顾玉亮等[7]根据观测

文化侵略1

题目 “流感”来袭,中国将如何自处 所属学院:理学院 学生姓名:资料查找与整理: 陈燕、杨茜、王鹏、丛佳 论文排版:宋文方、黄玉姣 PPT制作:杨茜、陈燕、梁文心 演讲人:梁文心

“流感”来袭,中国将如何自处 近年来,中国文化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受着严重的冲击。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正有计划有步骤的在文化上对中国的年轻一代进行洗脑。这正是我们所谓的“文化侵略”。文化侵略,或者叫文化扩张,、文化渗透, 是与经济、政治侵略相平行的一种侵略方式, 是强势国家(或者民族)为了达到同化控制它国(或者民族)的目的, 而采取的对它国(或者民族)文化的排斥和挤压。它以否定原有文化的核心思想与价值观念、鼓吹自身文化的先进优秀作为主要手段, 并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一系列方式来伪装侵略的本质。 文化入侵意味着是一种狭隘的现实观, 一种固定不变的世界观和把某种世界观强加于另一种文化之上的野蛮行径。它意味着侵略者的优势和被侵略者的劣势,以及前者占有后者又担心失掉他们而强行灌输自己的观念准则。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的存在也就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形式,中华文明自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历经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等时代的酝酿,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发达受到了当时当地的情况制约,可能现在看来很多文明的成分都已不足取,但至少这些文明历经岁月的洗刷和磨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外族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在战争年代,他们的侵略工具是大炮加飞机,在和平年代,他们的侵略工具则是文化。 一、美国的冷暴力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进行的文化侵略有愈演愈烈之势, 且主要以影视作品作为载体向中国广大青少年输出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观念。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应高度重视这一事实, 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发掘优秀的文化因子, 全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教育, 并注意将有不良引导倾向的影视作品拒之于国门之外。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 由于越战的失利, 自身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等等原因, 美国将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方式由显性的军事入侵逐步转向更具有隐蔽性的文化侵略。这种转变也跟美国中央情报局提出的《对华的十条诫令》中可以看出,美国的浪子野心昭然若揭。它企图通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来对我国民的思想进行控制,进而使美国的价值观成为我国所追随的价值观。 文化侵略其实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意图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可见, 美国文化扩张战略可谓一箭双雕, 首先保证了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美式价值消费等观念的输出, 逐渐向全球美国化的目标靠近,与此同时, 相关的产业又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进而实现了经济上的掠夺。 对于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过程当中的中国来说, 具有隐匿性质的这种文化扩张

长江下游潮汐河口段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27 长江下游潮汐河口段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夏明嫣 (扬州大学水利及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长江下游潮汐河段受上游径流和下游潮汐共同影响,水位流量关系复杂,以长江河口 徐六径水文站为例,分析徐六径站高低潮位和流量的关系,反应了潮位流量过程非单值对应特性,以及潮汐对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通过对徐六径断面单值流量对应潮位分析,反应了流量对应水位频率分布的特征,为河道整治设计中确定水位流量对应关系提供参考。关键词: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频率分布 中图分类号:TV131.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839(2018)05-0027-04 Analysis on the stage-discharge relation in the tidal estuary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XIA Mingyan (School of Hydraulic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Jiangsu )Abstract:The lower reaches tidal river of the Yangtze River was affected by upstream runoff and downstream tide, which had a complicated stage-discharge relation. Taking Xuliujing hydrological station in Yangtze estuary as an examp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and low tide level and discharge was analyzed, which refle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single value of tidal flow and the influence of tide on the stage-discharge relat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tidal level of Xuliujing cross-section single value fl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level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the flow were reflected, which c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rresponding stage-discharge relation in river regulation design. Key words:hydrologic station;stage-discharge relation;frequency distribution 收稿日期:2018-03-01 作者简介:夏明嫣(1996-),女,专业方向为水利工程。 江 苏 水 利 JIANGSU WATER RESOURCES 2018年5月May.2018水文水资源 0 引言 长江下游自大通以下受长江口潮汐影响,每天两涨两落,潮位和河道断面流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受上游来水和长江口潮汐共同作用,水位流量关系复杂。而长江大通以上宽浅稳定的单一优良河段水位流量关系相对稳定,单值性较好,局部河段受洪水涨退过程、河床冲淤以及回水等因素影响,水位流量关系呈现绳套曲线,水文分析计算方法提出了单值化的校正因素法等方法进行修 正,可获得良好水位流量关系。本文针对长江潮汐河口段,以徐六径水文站为例,收集实测资料,分析测量断面涨落潮期瞬时水位流量关系,以及上游径流大通来流流量和徐六径站水位关系,近似反应了徐六径断面净泄流量和潮位的关系特征。通过分析可认识潮汐河口段水位流量关系特性,以及受潮汐影响的单值流量对应水位分布特征。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反应河道行洪特性,为河道治理和航道整治中水力计算和设计参数的确定,提供水位和流量的对应关系。

文化侵略与文化保护

浅谈文化侵略与文化保护 什么是文化侵略? 文化侵略要分为两个方面。1,战争时期的文化侵略2,和平时期的文化侵略。文化侵略一词的产生最早于战争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大批的传教士随帝国主义的军队和枪炮来到中国,大多数传教士通过创办刊物,建立教堂,创办学校,利用媒体、宗教、教育等手段,大肆进行反革 命反苏反共宣传,而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加以辩护和美化,宣传“和平 友爱”来麻痹爱国青年,使他们丧失爱国意识。随着这种文化侵略的升级,在当时中国,很多反文化侵略运动和非基督教运动也高涨起来,“文化侵略”一词开始被反对文化侵略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政治领袖提出和使用,这中就包括中国共产党人瞿秋白、恽代英、毛泽东等。到日本在中国东北 三省建立的傀儡政权满洲国时,外国文化侵略达到了最明显、最暴力的程度,日本占领中国东三省,开办了大量学校,强制改变中国的教育方式, 强制当时中国儿童学习日语和日本文化,在思想和精神上殖民中国人民, 在价值观念上控制中国,达到软化驯服,弱化中华民族的目的。 随着战争的结束,世界整体趋于和平和稳定,那就意味着文化侵略从此终结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文化侵略只不过换了形式。战争年代的文化侵略是结合侵略国家暴力手段的,带有强迫性质,是公开的、明目张胆的、显而易见的。而在 和平年代,发达国家则是利用所能利用的文化载体,所能利用的机会,大肆推行他的价值观、政治理念、文化理念。这种文化侵略是悄悄渗透的、潜移默化的,不知不觉的蚕食弱势文化民族的传统文化,腐蚀甚至是颠覆其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改变国民的风俗习惯和思想思维,被侵略国家是很难察觉的,其影响比起战 争时期的文化侵略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人说:在中国“文化帝国主义”无处不在,电影院里演的是好莱坞影片,电视台播的是外国连续剧,电台放的是美国摇滚乐,街上到处是麦当劳快餐店,年轻人穿的是西部牛仔服,娱乐的地方是迪尼斯乐园……中国正在遭受着严重的文化侵略。也有人说乐观的说这些是文化交流的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要认清中国是否存在文化被侵略现象以及被侵略的程度,首先我们要明确文化侵略的含义,我们鉴定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侵略,我们要从对被侵略国家产生的严重后果上考虑而不是从侵略国家是否有侵略企图上考虑,也就是说外国是有意还是无意进行文化侵略,只要外来文化改变其本民族的发展与传承,较大程度影响其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都可以称为文化侵略。就像鉴定生态入侵一样,无论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只要对本土生态构成了重大伤害,就应该定义为侵略。其次我们要明确区分商品交换,文化交流、文化入侵。就肯德基,麦当劳,牛仔裤,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韩剧等本身来说,是具有有物质性的,也就是说可以满足人民大众的基本物质需求、生活需求,就像我们用的国外的汽车、飞机、电脑……一样,我们不必动不动就打着反对文化侵略的旗号,盲目的抵制外国货。但是有些能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物质必需品可以做为文化载体,或是有些物质被人为的

反对外国文化入侵

如何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 【摘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的存在也就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形式。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全球化,使文化超越了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已是无法忽视的问题。西方文化对于我们中国文化,确实是一种侵蚀,但是全盘否定西方的一切也是不正确的。因此,对于西方文化的入侵我们应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有选择地接受西方文化,并保留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字】传统文化;文化入侵;文化渗透;措施;时代;影响 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源远流长的,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要征服一个民族,就要征服她的文化,要征服她的文化,就要征服她的人民。西方文化的确是有不尽的生命力,更能适应这个社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不断进入我们的生活,使国人尤其是学生盲目地崇拜和接受,导致西方文化对其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超过积极影响。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国人的内在的精神生活形式,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习惯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往往也以外在的物态的形式来表现,涉及人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和行为的规范等。但许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兴趣,觉得传统文化已过时,一些传统的节日对他们来说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 中国经过几十年片面改革开放,大量腐朽的西方文化和思想涌入中国,对中国人民构成最大的思想和精神危害,因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如果头脑被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控制,那么这个国家离精神殖民地不远了,一旦这个阴谋被实现,西方国家可以乘机取得中国的所有利益,使中国成为丧失主权,丧失国家利益,丧失独立自主的可悲国家,人民也成为精神亡国奴,丧失了自我。 与历史上直接依赖于军事占领和政治控制的文化入侵不同,现代西方文化入侵更多的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而进行的文化商品的倾销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体、教育系统以及新兴的国际互联网进行的。他们借助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方式大肆鼓吹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并试图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在西方文化的进攻面前被征服和同化,动摇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使之逐步接受并追捧西方的价值观念,他们宣传的最终目的是改变人的理想信念,从精神上对人进行彻底的“洗脑”。 面对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不能闭关自守、夜郎自大,要学习,但是要有目的的学习、借鉴和汲取,但是也一定要高度警惕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 首先,要注意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全球化令各国关系更加密切,大家都从自由贸易和资本市场中尝到了甜头,全球化虽然丰富了文化,同时也带来了紧张。一些国家的流行文化渗透了所有国家的文化市场,侵蚀了本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在打开国门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的同时,要加大投资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防止被西方的文化过度影响甚至同化。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符号,它积淀着民族的信仰、伦理、情感等诸多内容。如果连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消失不见了,那传承弘扬该从何谈起。 其次,要对外来文化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凝聚全世界华人的精神财富,也是维护国家统一的牢固壁垒,我们应该珍惜、继承和发展它的优良成分。为了使我们本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弘扬和发展,我们就得善于消化和吸收西方优秀文化。而且,在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中难免鱼龙混杂,会出现一些负面现象,文化交流的过程和后果也不可能获得完全而彻底的控制,文化的交流会促使人们思想和观念的改变,这种改变自然不可能纳入完全的社会控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此问题上要保持应有的辨别力和批判力,采取辩证的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此一来,二者才能取得平衡。 再者,要借助各种手段实现文化推广,进而更好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在繁华商业区,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的身影随处可见。在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及因特网中,西方文化也大举对中国进行渗透,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西方文化如此激烈有效的渗透,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否也可学习这些推广的方法,在繁华商业区宣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结合时尚,又或者再电影、电视、音乐中融入更多的传统元素,提高人们对它的接受度。 最后,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教育体制问题。我们现在的教育都存在着一个通病,就是比较忽略传统文化的授课,这也导致了中西文化的不平衡。例如开设一些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孔子学堂、国画、象棋等等的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从小受到渲染,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种文化总是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总的来说,对待西方文化,应该是坚持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原则: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西方文化就是要这样。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借鉴学习的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要有自己的严谨辨别能力,分清善与恶、美与丑,择善己者用之,去其糟帕。牢记把繁荣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对有效的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凝聚中华儿女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文化侵略

文化侵略 “文化侵略”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酝酿出了纷繁复杂的人和事!!!!【文化侵略现象】 中国近现代由于改革开放,在经济上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从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都是用政治对文化进行控制的例子,其根本原因是抵制内在私人世界文化对公共世界文化的侵略;“闭关锁国”和“国学”是抵制外源文化对内部文化的侵略。 因为有侵略所以才有抵制,现在来看看具体的文化侵略现象: 节日侵略——圣诞节、感恩节、西方情人节等节日的热度超过了清明节、端午节、七夕情人节、重阳节甚至是春节的热度。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说:“过春节越来越冷清了,反而过别人的什么圣诞节越来越热闹了”; 广告入侵——现在电视上、网络等媒体上的广告都倾向于贴“美国原装进口”的标签来显示其所谓的权威性和科技性; 公信力入侵——很多实验科研结论都要借助“外国专家”来向中国人彰显其有多么权威;现如今很多学校都高薪聘请一些有外国人长相的人来显示其有多么多么强大的师资力量。 民族信心入侵——军事上总觉得我们有多么多么不足,别人有多么多么强大,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自尊心方面常显底气不足。(中国在人口为四万万的时候,武器那么落后,科技那么落后可是在所有列强的侵略和欺辱之下依然站了起来;伊朗和朝鲜这样的小国家也不怕美国为首的列强的制裁,可是现如今如此强大的中国却有很多同胞担心这样担心那样,敢问我们到底是不是太崇洋媚外,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 语言入侵——由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需要,中国人正在学英语、德语、日语、汉语、俄语等语言。学的虽是语言,却也被注入了语言中的文化;在和很多年轻人交流时,有一种“懂外国文化为荣,不懂外国文化为耻”的思想贯穿始终;“你out了”、“I love you”、“thank you”、“apple”、“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等语句可能全中国绝大部分人现在都或多或少地使用过;小孩以前的启蒙读物是《三字经》、《弟子规》等书籍,可是现在很多小孩却唱着“A B C D E F G H I……X Y

浅析生活中的文化入侵现象

浅析生活中的文化入侵现象 现象:这几天又到了圣诞节,我们身边总是可以看到这样的人,或三五成群,或踽踽独行,戴个圣诞老人的帽子,穿着牛仔裤,拿个苹果手机,喝着可口可乐,边走边哼着White Christmas,站在圣诞树前许个愿,然后把圣诞装的自拍发到朋友圈,之后再去看个好莱坞大片,吃顿肯德基……这样的人或事我们身边多多少少都会出现,因为最近圣诞节的原因,这样的现象出现的更多了。他们大多是90后,属于年轻的一代,他们更加能接受西方文化,他们喜欢看外国影视剧,大多具备一定量的英语能力,其中一部分人愿意去参加托福、雅思考试,去外国深造,或许是外国文化吸引力更强,或许是他们认为外国人民需要他们,要是签证不过,他们会觉得外国人民只是暂时不需要他们,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签证。这些人,我们或许都见过;这些事,或多或少也做过。全部说成崇洋媚外,有点言过其实、以偏概全了,我们对于这些现象也许已经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感觉司空见惯了,圣诞节、可口可乐、好莱坞、肯德基、苹果、宝洁……我们或许觉得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本来就应该如此,可这些社会现象却并不止表面所浮现的那样。 理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结构的表象(形象、神话、观念或概念)体系,它在特定的社会中历史地存在,并作为历史而起作用。1没有不借助于主体并为了这些主体而存在的意识形态,所有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把具体的个人构成为主体。因此主体从来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一切意识形态都是通过主体范畴的作用,把具体个人询唤或建构成具体主体的。 意识形态对主体的建构是通过对个体的询唤而实现的。社会上的每个“个体”,即使在出生之初,就已经被赋予了各种意识形态的期望,各种外界的影响伴随每个“个体”的终生。这种“询唤”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刺激—接受”的过程,而是一种“教化”和“暗示”的过程。“询唤”不可能直接造就“主体”,必须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认同”,才能产生对自我形象的确认,进而形成一种想象性的关联,使每个社会个体同社会整体结成紧密的关系。随着生产关系的不断重复和深化,由此产生的特定的观念意识又通过不同的表达渠道(如广播、电视等等) 1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 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第20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