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美学特征

经典小说美学特征
经典小说美学特征

第三讲经典小说教育研究

(初稿)

中西经典小说在经典文学独树一帜,相对于经典诗歌、经典散文而言,是发展和成就最晚的一种艺术形式。无论是长篇、中篇,还是短篇、微型,都是最重要的叙事类文体。这种文体的基本构件是人物、情节、环境三大元素。而三大元素的不同运作,便成为中西经典小说的差异之所在。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对中西经典小说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推动中西经典文学教育的健康发展。中西经典小说教育研究是中西经典文学教育研究的又一主要内容。中西经典小说这一篇试图研究下列几个问题:一是经典小说细致地塑造人物形象、巧妙地设置故事情节、生动地描绘典型环境的美学特征,二是经典小说……的形象探美,三是经典小说……的情节探美,四是经典小说……的结构探美,五是经典小说……的表现探美,六是经典小说……的语言探美,七是经典小说……的教育策略。下面试图就这几个问题逐一论述:

第一章经典小说的美学特性

中西经典小说在所有的语言艺术中,是影响最大的一种。它与异类艺术样式——中西经典音乐、中西经典舞蹈、中西经典电影、中西经典绘画、中西经典雕塑等相比,因而不能直接诉诸欣赏者的听觉或视觉,只能诉诸欣赏者的想象;它与同类艺术样式——中西经典诗歌、中西经典散文、中西经典戏剧等相比,因而不能直接抒发一种情感、一种心绪、一种意念等,只强调倾向性应从故事情节中自然地流露出来。但恰恰就是这种“间接性”,便构成了经典小说塑造形象、设置情节、描绘环境的优越条件。下面分别从经典小说细致地塑造人物形象、经典小说巧妙地设置故事情节和经典小说生动地描绘典型环境等几个方面予以论述:第一节经典小说细致地塑造人物形象

细致地塑造人物形象是中西经典小说的重要美学特征。中西经典小说细致地塑造人物形象,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既是其中心任务,又是其应有价值,还是其特有功能。下面分别就经典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是其中心任务、经典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是其应有价值和经典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是其特有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经典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是其中心任务

经典小说的中心任务就是细致地塑造人物形象。由于经典小说既不像经典诗歌那样受韵律等格式的规范,也不像经典散文那样有意蕴丰厚和弹性力度的要求,更不像经典戏剧那样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的篇幅可长可短,容量多少自如,能灵活地兼用作品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因而作家能够根据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的双重需要,多方面细致地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比较起来,经典诗歌、经典散文虽然也塑造人物形象,但是不一定是具有深蕴的丰富的人物形象,经典戏剧虽也塑造人物形象,但主要是依靠人物的对话、独白,以及人物行动本身,而经典小说却营构以情感、意念、心绪为主要特征的形象,既可以塑造性格化的形象,也可以塑造情感化的形象。性格化的形象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行为和细节来营构的,如新时期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奉献赤子之心的陆文婷(谌容的《人到中年》)、“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梁三喜(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执著追求人生价值的易杰(孔捷生的《南方的岸》)等,作家对这些性格化形象的创构,不仅融注了自己对生活目标和理想的追求,并以这种理想追求来支配对人物的命运安排和性格概括,进而通过理想化性格美质的揭示来表达生活和人生的底蕴。所以,这种理想化的性格构架显露了一种与历史趋势合拍的主体意识和闪亮的时代质素,具有更强的社会性和启迪力量。情感化的形象是通过人的心理、情绪和意念来营构的,如王蒙的《春之声》中的岳之峰、王安一忆的《雨,沙沙沙》中的雯雯、张贤亮的《绿化树》中的章永璘等,作家对这些情感化形象的创构,是以其主观

情致的表现作为形象构成的重心——淡化人物的性格行为和情节过程,或以注重对人物的心理世界的透视和分析而构成的“心理型”情感化形象,或以注重对人的情绪和态度、对生活和人生的哲学思考而构成“思辨型”的情感化形象,并使之成为具有多重蕴涵和审美层次的艺术复合体,从而给欣赏者以多层多维的审美体验以及认识生活和人生的哲理启示。另外,即或同是经典小说,既可以写人物的片断经历(如何士光的《乡场上》、海明威的《桥边老人》),也可以写人物的一生历史(如唐浩明的《曾国藩》、高尔基的《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既可以集中只写一个人(如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套中人》),也可以写几十、数百以至更多的人物(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从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来说,除了经典小说固有的一些基本手法外,还可以借用经典诗歌、经典散文、经典戏剧以及其它艺术形式的某些手法。总之,经典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形象的丰富性上,较之其它艺术形式有着更大的自由性。

二、经典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是其应有价值

经典小说的应有价值就是细致地塑造人物形象。经典小说是人写的,是写人的,写给人看的,并对人发生多种价值关系。由于经典小说具有不受时间、空间、材料、篇幅等的限制的特性,所以能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形象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真善美价值。首先,经典小说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富于认识意义,能使欣赏者从中获得“求真”价值并养成探索品质。就文学本体而言,人物形象鲜明的个性特征,能使经典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不雷同,做到“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态,人有其声口。”(金圣叹《第五才子书序三》……)从而具有了一种文学本体论上的意义。因此,恩格斯指出:“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84页)如司马迁的《毛遂自荐》、高尔基的《丹柯》分别塑造了毛遂和丹柯的勇敢而又坚强的性格,这就体现了作家的一种“求真”的审美倾向。其次,经典小说的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思想特征,富于教育意义,能使欣赏者从中获得“向善”价值并觉醒道德意识。经典小说的人物形象“称名也小,取类也大”(刘勰《文心雕龙·比兴》),从而使普遍的东西“作为个体所特有的最本质的东西而在个体中实现。”(黑格尔《美学》第1卷,……第232页)很显然,深刻的思想特征表现为作家通过人物形象的细致塑造而对社会历史本质的准确的把握。如一个阿Q,不仅使欣赏者看到“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而且也看到我们民族所固袭的历史重负,看到整个饱受欺凌、愚弱、停滞、黑暗的旧中国。这就体现了作家“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一种“向善”的审美情怀。再次,经典小说的人物形象具有独特的美感特征,富于审美意义,能使欣赏者从中获得“崇美”价值并建构自由心灵。经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作为审美对象的一种形式,较之普通人物形象或其它艺术形象,能给欣赏者以强烈、巨大而独特的美感。如杨沫的《坚强的战士》(《青春之歌》节选)中通过林道静等青年人走向光明、走向革命的形象的塑造,就体现了作家的一种“崇美”的审美理想。

三、经典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是其特有功能

经典小说的特有功能就是细致地塑造人物形象。经典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不受任何限制,或明或暗、或虚或实、或表或里、或分或合地去进行人物形象的艺术刻画。与其他经典艺术形式相比较,经典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具有多样化和独异性,占有很多优势。经典诗歌在进行人物刻画时,为适应其凝练的艺术形式,在展示人物关系时凝聚如珠,这就导致诗人不是在说人物,而是在唱人物,而不像经典小说多似海滩的沙砾,把人物放在性格的冲突中、复杂的情节中、广阔的背景中来进行艺术塑造;经典散文在刻画人物时,只是捕捉人物最特征的形神风貌和最有典型意义的生活场景进行白描,而不像经典小说那样旨在刻画人物的性格,记录人物的生活、命运的历程;经典戏剧对

人物形象的刻画,只能靠形诸于外的动作和语言来进行,而绝没有可能超越这个有限的范围,剧作家没有权力像小说家那样,可以亲自出面对自己的人物进行叙述和交代。尽管剧作家挖空心思,创造了“独白”之类的揭示人物内心的方式,但是,却难以达到像经典小说那样的细致入微和淋漓尽致的表现效果。惟有经典小说在进行人物刻画时,既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去表现人物的性格,也可以把艺术的解剖刀直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复杂心理以至最细微的心态变化和最隐蔽的思想潜流,给欣赏者作淋漓尽致地披露;既可以直接站出来发表议论,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公开的评价,也可以把人物的活动暂时停顿或中断一下,去介绍人物的历史和社会关系,给欣赏者解释人物活动的神秘和隐藏的动机。对于经典小说刻画人物手段的这种特有功能,欣赏者要做进一步的艺术分析和审美把握。

第二节经典小说巧妙地设置故事情节

巧妙地设置故事情节是中西经典小说的主要美学特征。中西经典小说巧妙地设置故事情节,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既是其文体特性,又要是其独特追求,还是其重心所在。下面分别从经典小说设置故事情节是其文体特性、经典小说设置故事情节是其独特追求和经典小说设置故事情节是其重心所在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经典小说设置故事情节是其文体特性

经典小说的文体特性就是巧妙地设置故事情节。在经典小说中,巧妙地设置故事情节,不仅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更是文体的特性所在。因为,要刻画好人物形象,就要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表现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要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呈现人物,这势必要巧妙地设置故事情节。正因为经典小说要求而且可以描绘丰富完整的故事情节,所以能充分地展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复杂关系,多方面细致地表现人物性格和深广地反映社会生活,因而故事情节对于所有叙事文学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不同形式的叙事文学中,故事情节的地位和作用是有所不同的。经典诗歌虽有故事情节,但并不以此取胜,而以抒发情思、表达哲理取胜,所以故事情节要单纯得多;经典散文因为无意于全面刻画人物,所以并不追求故事情节的曲折和完整;经典戏剧因为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要考虑相对集中,无法铺张扬厉或尽情渲染。对于经典小说来讲,一般不受上述局限,它既可以上溯下延,具体描写漫长的生活岁月,而且能够保持其矛盾事件符合生活规律的连贯性;还可以左右勾连,即使漫写众多的生活场景、复杂的人物关系、多变的人物活动,也不会使人觉得零散杂乱,而仍能表现其和谐而富有条理的艺术秩序,保持其有机的完整性。一句话,经典小说对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活动的表现,或伸或延,或厚或宽,或古或今、或此或彼、或详或略、或长或短、或单一或复杂、或平铺直叙、或曲折生动,纵横开阖,天马行空,几乎没有约束,没有限制,什么都可以叙写,什么都能适应,可以恣意而为。生动而深刻的故事情节,是经典小说的真善美价值的重要构成部分。出色的故事情节不仅可以引人入胜,对欣赏者发生强烈的感染作用,而且还可以有力地凸现人物性格,拓深作品的艺术主旨。

二、经典小说设置故事情节是其独特追求

经典小说的独特追求就是巧妙地设置故事情节。经典小说的设置故事情节中所表述的事件作为审美对象,蕴藉着丰富的审美意义,不仅是其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而且故事情节表述的本身、故事情节的串连,也富有一种结构的张力。经典小说作家往往将自然、社会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就如同欣赏者将经典小说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一样。所以,一般说来,被经典小说所设置的故事情节,总是自然、社会中富有典型意义的具有较高的真善美价值的事件。并不是自然、社会生活中的每件事、每个人都能进入经典小说的,诚如鲁迅所说的“世间实在还有写不进小说去的人,倘写进去,而又逼真,这小说便被毁坏。”(鲁迅《半夏小集·九》见《且介亭杂文末编》,《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83页)那样。

就一般情况而言,那些平平淡淡的人和事是很难进入经典小说的,经典小说所设置的故事情节,都是具有一定的真善美意义的。如鲁迅的《祝福》故事情节很简单:乡村小镇里有一个名叫祥林嫂的妇人,这妇人先前嫁过男人,可是男人死了,于是从外乡到鲁镇来做工。后来,婆婆又派人把她抢回去,卖给另一个男人做老婆,她死活不从,可最终还是生了一个儿子。不久,第二个男人又得伤寒死了,儿子也叫狼衔去了。祥林嫂走投无路,又回到鲁镇打工,主人家嫌她寡妇命,又呆气,把她辞了,于是祥林嫂便成为无依无靠的乞丐婆,最后在怀念儿子和害怕死后被两个男人分身的极度的痛苦中,悲惨地死在鲁镇人过年的祝福声中。鲁迅所设置的祥林嫂“这一个”妇人悲惨的故事情节,在封建社会末期这一背景下,就极富真善美价值——这看似简单的事件,却深刻地披露了封建社会对妇女身心的戕害,死了也不能安息,从而极其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社会的丑恶本质。不难设想,倘若鲁迅所设置的故事情节不是祥林嫂“这一个”,而是一个平平常常,生活没有什么大的波折的“四婶”之类的妇人,那么作品就难以产生如此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就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真善美效应。

三、经典小说设置故事情节是其重心所在

经典小说的重心所在就是巧妙地设置故事情节。经典小说巧妙地设置故事情节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如今呈现出一种世界性趋向,就是向内心世界的开掘和展示。因而影响到经典小说的观念,也就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就传统小说而言,最为突出的是通过巧妙地设置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强调的是画面,是可视性,因而反映到经典小说的批评中,批评家则醉心于“历史画卷”、“英雄浮雕”之类的概念尺度。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人继承着并恪守着“经典小说的重心所在就是巧妙地设置故事情节”这一传统,因而也创作出一些好的作品。但在当代国内外小说界有许多人认为叙述故事、呈示画面这一职能,是社会处于不发达阶段——特别是传播媒介的不发达阶段时,历史赋予经典小说这种艺术形式的任务,而今天的现代化社会,由于摄影、广播、电影、电视等一系列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和飞快发展,使得人们不再专注地把获得故事及画面的注意力集中于这一艺术形式,而更多地投向远为先进的新的媒介物,例如那些色彩鲜明、图象清晰的照片,声、象、色彩同步的直观的电影和电视。况且,人们对后者的欣赏,更为直接和轻松。安尼塔·施里夫在《苦斗中的美国短篇小说》一文中谈到“电视是短篇小说读者锐减的罪魁祸首。它夺走了大批短篇小说的读者,人们与其坐在书房里花半小时看一部短篇小说,还不如躺在床上看电视来得惬意。”(…………)鉴于此,有人认为经典小说应当放弃故事情节、放弃画面表面效果的追求,而把注意的重心放在对人们内心生活的表现或某种情绪、感觉的传达上。当然,“放弃”并不等于完全弃之不顾,而是使之不再成为作家关注的重心,例如所谓“无情节小说”,就只注重人物的片断经历和对生活的零星、复杂感受,而并不是完全没有故事情节——完全没有故事情节的经典小说是不可思议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凡是经典小说,都应该把重心放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这是一条“铁则”。

第三节经典小说生动地描绘典型环境

生动地描绘典型环境是中西经典小说的独特美学特征。经典小说所设置的故事情节和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发生的。环境影响和决定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命运,推动着人物的行动,而人物又对环境进行改造,产生着反作用力,二者构成双向的运动形式。下面分别从经典小说描绘典型环境是其特殊要求、经典小说描绘典型环境是其基本品格和经典小说描绘典型环境是其根本目的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经典小说描绘典型环境是其特殊要求

经典小说的特殊要求就是生动地描绘典型环境。经典小说生动地描绘的典型环境与其它艺术形式描绘的环境有所不同:它比经典诗歌的环境描绘要更细致、更详尽,比经典散文的环境描绘要更全面、更完整,比经典戏剧的环境描绘要更广阔、更丰富。经典小说中的环境描绘,不仅可以客观地得到呈示,而且可以通过主观感受去折射,使之经过情感过滤后得到

夸张、变形,闪耀出独特的异彩,这恰恰就是其它艺术形式的环境描绘所难以企及的。在经典小说中,典型环境的描绘始终是其所必备的标志。当然,随着经典小说艺术实践的不断丰富、发展,“典型环境”的内涵和外延是否应当有新的意义,以及它的扩展程度如何,都有待于作家们做深入的探索和考察。学界周知,“典型”一词在我国古典文献中,意为“型”之“典”,即模型标准。段玉裁说:“以木为之曰模,以竹曰范,以土曰型,引申之谓典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88页)在西方,“典型”一词源于希腊,原义为铸造用的“模子”,与我国所用之意近似。“典型”一词出现于文艺理论中,最早见于柏拉图的《理想图》,而作为一种定型的文学艺术概念,则流行于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作为文学艺术概念的“典型”,我国是从西方引进的。经典文学中的“典型”概念,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类型化的典型”、“定型化的典型”和“个性化的典型”这样三个主要的阶段。我们今天所说的“典型”,是指“个性化的典型”。而经典文学中“典型”的一般涵义是以鲜明独特的个性、充分地概括了某种范围的共性、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并具有较高价值的艺术形象。就经典小说而言,“典型”一般指人物形象。第一次明确提出典型环境并同典型人物直接联系起来的是恩格斯。恩格斯在一八八八年致英国女作家哈克奈斯的信中评论她的小说《城市姑娘》时指出:“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2页)这就明确地指出了一部经典小说中,不仅应该有典型人物,而且应该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应该产生于典型环境之中。那么,什么是典型环境呢?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是后来的一些文艺理论工作者根据恩格斯的这封信的意思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发挥,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致如今仍然没有一个定论。

二、经典小说描绘典型环境是其基本品格

经典小说的基本品格就是生动地描绘典型环境。经典小说生动地描绘的典型环境既不是一般的社会历史背景,也不仅是作品描绘的总环境,而是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又处于作品总环境中的人物形象生活于其中的具体特殊环境。这样,不同的人物形象总有其不完全相同的典型环境,换句话说,即便是同一作品中也存在不同的典型环境和生活于这种环境之中的,受到这种环境影响并作用于这种环境,且与环境呈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的人物形象。典型环境是人物形象生活的场所、行动的条件、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客观根据。要细致地塑造人物形象,就必须描绘人物形象生活于其中的典型环境,包括人物形象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关系、历史发展趋势、社会风貌、生活习俗和自然景物等。由于经典小说可以自由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因而能够比较灵活地、广泛而细致地描绘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自然景状和社会环境,从而全方位地反映社会生活。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要想细致地塑造人物形象,作家就必须把人物形象放在广阔的典型的社会环境之中,这是经典小说的基本品格要求,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儒林外史》节选)即是。当时,整个社会政治黑暗,道德风俗败坏,统治阶级害怕人民具有自由思想,于是大倡科举制度,以封建八股文取士,从而达到笼络读书人的目的。正是由于这一大的社会历史背景,所以一般读书人都拼命致力于科举,想以八股文博取功名,这样就造成了大批读书人的大悲大喜和精神的堕落腐朽。范进这一人物形象就产生于这一特殊的典型环境之中。范进生活于这一特殊的典型环境的具体环境是:考不上科举的读书人贫困潦倒,住茅草棚,没米下锅,而且要遭乡邻的白眼,亲朋的唾弃;而中了举的“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没有中举的饿死、冻死、老死无人问,一旦中举,便“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提两只鸡来的”,还有达官贵人“谨具贺仪五十两”并呈送“三进三间”的房屋,且请吃请喝的。如此种种强烈的反差和对比,迫使读书人那怕饿着肚子,那怕被人饥骂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自忖“自古无场外的举人”,要进科举场去搏一搏。

范进就正是这种典型环境中的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作为一个养不起老母和妻子的无能的读书人,范进大半生穷困潦倒,遭邻人白眼,屡屡被丈人胡屠户骂得狗血淋头。可即便是这样,他也不愿接受丈人“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的骂劝,不收“学而优则仕”走科举之路的心,一心想着“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读了大半辈子的书,终于在五十多岁那年“进学”做了相公”(考中了秀才),而后又考中了“举人”做了老爷。作家的神助之笔是,范进这个一向被人瞧不起的穷困潦倒了大半辈子的读书人,居然是在街上卖鸡换米下锅时,被人告知中了举,他起初不敢相信,一旦得到了证实,竟然被弄得先发昏后发疯,吃了丈人的一个耳光后,才算清醒了过来。科举之于范进,科举之于读书人的灵魂,由此可见一斑。范进中举后,便与一般举人老爷们搅和在一起,作威作福,成了一个新“贵人”。这就又反过来助长了典型环境的进一步腐朽堕落。

三、经典小说描绘典型环境是其根本目的

经典小说的根本目的就是生动地描绘典型环境。经典小说生动地描绘典型环境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具体环境显现人物的命运和遭遇,进而表现人物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凡是高明的小说家,都无不重视从客观生活中精心选取那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具体环境加以艺术描绘,通过具体环境来烘托和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从而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如《红楼梦》里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这里的,一木一石,一花一草,都与女主人公的命运和思想性格紧紧相关。那“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湘帘垂地,悄无人声”的凄凉幽静气氛蕴涵着这个贵族少女的多少柔情和悲哀啊!那鹦鹉、竹林、石山、秋花、秋雨、秋声等,仿佛都带有林黛玉一样的浓郁的悲剧性格,都是那样的洁身自好、多愁善感,都像要和它们的女主人一样,为青春、为爱情而哭泣、而心碎,甚至连探春讲述的哪个湘妃竹的古老传说,也都对林黛玉的悲剧性格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暗示作用。作家就是这样通过对林黛玉周围景物的艺术描绘,创造了一个使人的情感深受压抑的具体的悲剧环境,并使人物与环境达到完美的统一,从而使这悲剧环境更加明晰地烘托和展示人物的鲜明性格。又如沈从文的《边城》中写道:“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情窦初开的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翠翠渴望爱情而还没有着落,有孤单失落之感。这时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顾不上她,杜鹃叫个不息,泥土、草木、各种甲虫类气味,生意人的杂乱声音,更增添了翠翠内心的纷乱和孤独之感,因此她“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这里作家的环境描写成为翠翠心里活动的契机并映衬着翠翠的心情,还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以上具体的环境描绘,往往是其他艺术形式比如经典诗歌、经典散文、经典戏剧等难以达到的。这是因为经典小说对环境的描绘具有随意性、完整性和深刻性的特征(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0-311页)。

文学概论整理

1、现实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现实感很强的叙事文学,简而言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 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具有再现性和逼真性两大特征。再现性指正视现实,真实地再现现实的矛盾和规律,作家的思想感情包含在真实的描绘之中。逼真性指以写实的方法仿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逼真地描绘。 2、理想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抒情诗歌、散文、《西游记》一类魔幻作品。简言之,理想型文学是一 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具有表现性与虚幻性两大特征。表现性指侧重表现作家的情感、理想、幻想等主观世界。虚幻性指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虚构出现实世界不存在的虚幻形象。 3、象征型文学:(指历史上的寓言、童话、象征诗歌等)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 态。具有暗示性与朦胧性两大特征。暗示性指作品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某种意义、思想。朦胧性指作品的寓意较为朦胧宽泛,难以用单一的确定意义去概括。 1、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的特征? 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再现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于现实生活。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客观事物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是它的特色。 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表现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如情感、理想、想象、幻想等)以形象呈现出来。反映人类社会实际存在的现实生活。虚幻性是指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 2、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的体裁特征? 诗歌的基本特征:①凝练性。诗的凝练性体现在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极其精练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②跳跃性。诗在结构上具有突出的跳跃性特征,它遵循想象、情感的逻辑,常常由这一端一跃而到另一端,或由过去一跃而到未来,超越了时间的樊篱、空间的鸿沟。诗的跳跃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构成,动作之间没有持续性,只被同一个情感线索维系着。③音乐性(节奏韵律性)。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是最强调韵律性的,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变化。 小说的基本特征:①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描写人物,是小说的显著特点。着重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②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情节是与人物密切相关的,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③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衬托人物性格、展示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地描绘环境,才可能具体、真实地揭示出人物活动和矛盾冲突的现实根据。 散文的基本特征:①题材广泛多样。题材广泛多样是我国散文的历史传统,它可以写人、叙事、写景、咏物、怀友、访旧,也可以描写风土人情,展示国际风云,细摹花鸟鱼虫,对散文的繁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②结构自由灵活。散文是一种结构自由的文学样式,它的结构没有严格的限制和固定的模式。灵活、随意,是它的长处。 ③抒写真实感受。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文学样式,抒写作家真实的现实感受和真实的生活境遇是散文的一大特点。 戏剧的基本特征:①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受舞台表演时间、空间的限制,剧本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浓缩性。②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把矛盾冲突加以高度的集中,使之达到尖锐、剧烈的程度。③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在剧本中,剧中人物的言语(台词)是用来塑造形象、展示矛盾冲突的基本手段。 4、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他在叙事性作品中 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具有特征性和艺术魅力。 5、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情景交融是意境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是意境审美特征。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等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主要有: 1、充满稚气的童真美。 童趣是表现童真的最佳形式。童趣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既表现在形象的刻画上,又贯穿在作品的情节中,还融注于语言的运用上。 2、形象刻画的单纯美。 以单纯的文学形象,积极乐观的主题引导儿童正确地认识人生、社会和世界,以帮助儿童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信念。这就铸成了儿童文学形象刻画单纯美的艺术品格。 3、情节推动的动态美。 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节要与儿童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相吻合,儿童文学情节的动态美,往往呈现出一种单纯的、活泼的、连续的动态推进形式,且情节推进的速度较快。 4、画面展示的明朗美。 鲜亮明朗,富于色彩,是儿童文学的又一美学特征。儿童文学画面的明朗美,主要依赖于作者在运用语言时,对词汇色彩的把握。儿童文学作家通过对作品中不同角色颜色的描摹和因时空变化对场景所引起的明暗效果的描述,把词汇的潜在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向小读者奉献色彩亮丽、动静分明、声色和谐的艺术图景。 5、驰骋想象的奇异美。 想象是儿童的天赋和本能。想象的奇异美在儿童文学的艺术表现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⑴就作品的内容而言,它可以引导孩子们在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过程中,使对立的双方造成强烈的反差。⑵就作品的形式而言,想象的奇异美可以促成儿童文学不同体裁独特的审美品格。诗歌、小说、童话、寓言……都因想象的介入而异彩纷呈。⑶就作品的魅力而言,想象的奇异美大大提升了儿童文学的艺术品位。由于想象的奇异美,使儿童文学具有了独特的荒诞性,这种荒诞性造成了儿童文学离奇的情节和无穷的趣味,使小孩乃至成人捧腹不已。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它们所产生的久远的艺术生命力,无时不在证明着其较高的艺术品位。

浅谈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浅谈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是一种有机的审美性的结构,所以它是很注重审美性的。总的来说,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纯真。也就是说相信和认可生命中美好善良这一点,对世界上的人和物都抱有一 种乐观积极的态度。 2.稚拙。我理解为是一种天真无邪的童趣,也就是说总是抱着很简单的思想看待事 物,不会把事情想得那么的复杂,时常给人一种活泼可爱的感觉。 3.欢愉。顾名思义就是让人觉得开心快乐,给人一种发自内心的轻松的愉悦感。 4.变幻。个人理解为是一种不合乎常理的变化,如魔法,变身,飞天等等。但是这 种变幻却让人接受和向往。 5.质朴。我觉得在儿童文学中可以表现在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它所描写 的事情是我们日常生活常见的,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场面,还有,就是它所用的语 言并不十分华丽,就是一些简单文字的组合,总的来说就是平时,朴素的语言。 下面,我就以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小红帽》为例,浅谈一下它所表现出来的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1.质朴:我们都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很简单,就是讲述小红帽在给外婆送糕点的 路上被大灰狼欺骗了,最后在猎人的帮助摆脱了大灰狼的故事。就从这个故 事描写的内容来看,就体现出了儿童文学质朴的文学特质。因为在我们日常 的生活中,小朋友在回家或者去玩的路上遇到动物的事情是很正常的,所以 觉得故事很朴素。另外,故事的语言都很平实,就是用一些简单的陈述句来 组成一个故事,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思考每个词所表达的意思,只要一看就 会明白它在讲什么。 2.纯真:小红帽在去奶奶家的路上遇到大灰狼,大灰狼跟她说话,小红帽她一 点也不觉得害怕,还礼貌地跟大灰狼回答了大灰狼所有的问题。在途中,大 灰狼故意延长时间叫小红帽欣赏路边的花朵,不要一直顾着往前走。小红帽 她看到森林的花真的很美,于是就走到了森林的深处去摘花了,她根本没想 到大灰狼会去吃掉她奶奶,她心里还想着摘一朵花送给奶奶让奶奶高兴高 兴。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红帽她很纯真,相信大灰狼也是善良的人。 3.稚拙:当大灰狼把小红帽的奶奶吃进肚子里去,并且大灰狼假冒为小红帽的 奶奶时,小红帽她到了奶奶家,看到奶奶躺在床上,她没有害怕,还问:“哎 呀,奶奶,怎么你的耳朵这么大?怎么你的耳朵那么大?你的嘴巴大得吓人 啊?”这些话,我们现在看会觉得她很幼稚,人的耳朵,嘴巴,眼睛和狼的 一点都不像,况且小红帽她经常见奶奶,她是会记得奶奶的样子的。但是她 还是把大灰狼当成奶奶来谈话,所以我觉得这里表现出了稚拙的美学特质。 4.欢愉:在《小红帽》里,我觉得让人欢愉的场面有三个。第一,就是小红帽 在森林里摘花的场面,会让我想到森林里遍地开满各种野花,小鸟在叽叽喳 喳唱歌的情景,会让人觉得心旷神怡;第二,就是大灰狼把奶奶和小红帽吃 进肚子里的时候,我会很担忧小红。,但是后来猎人的出现以及他把小红帽 和奶奶就出来并且把大灰狼的皮剥掉时,读者们都会感受到一种愉悦,因为 小红帽脱离了险境;第三,就是又有一只大灰狼想吃掉小红帽的时候,小红 帽的奶奶叫小红帽在水槽里灌满香肠味的水,最后大灰狼因为闻到香味就从

第六节 话本小说集的代表作“三言二拍”

第六节话本小说集的代表作“三言二拍” 共存一百九十八个话本拟话本的“三言二拍”,代表了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既是小说美学的艺术宝库,也是小说文化的思想宝库。 “三言二拍”的艺术实践,使宋元时代形成的话本短篇小说形式更加成熟,并提升到小说美学的较高境界。经过冯梦龙对宋元旧本的加工整理和润饰,以及冯梦龙、凌濛初对话本形式的成功摹拟创作,白话短篇小说获得了后来被拟话本作家普遍遵循的独特艺术形式。摹拟说书场的现场情景,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民间白话作为小说语言,采取事理相套的结构模式,构想常中出奇的故事情节,反映普通人的现实生活,这种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小说,虽在宋元时代已初具规模,但“三言二拍”才使它完全定型化并产生广泛影响。 “三言二拍”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那些爱情婚恋作品和公案小说。“三言”中婚恋佳作甚多,《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崔待诏生死冤家》、《乐小舍拼生觅偶》、《金明池吴清逢爱爱》等系改润宋元旧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则为明人杰作。《杜十娘》经过冯梦龙的再创作,是拟话本短篇小说少有的精品,女主人公的肮脏职业与美丽心灵,下贱身份与聪明智慧,屈辱地位与坚强人格,执著的美好追求与勇决的自我毁灭,形成一系列的巨大反差,震撼人心地控诉了罪恶社会,表现了壮烈的悲剧美,是一曲卑贱者伟大人格的颂歌。《卖油郎独占花魁》写了另外一个妓女,她曾经被肮脏的风尘生活麻醉了人的尊严感,但是一个地位似乎出她还要低微的卖油郎,却用自己近乎宗教情感的高尚爱情,使她恢复了人格灵性,终子对卖油郎爱的呼唤回以“我要嫁你”的心声,作品在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情与欲、爱恋与摧残、衣冠禽兽与市井良民的强烈对比中,赞颂了爱的力量,也肯定了小人物的爱情追求。“二拍”中写情作品也不少,《李将军错认舅刘氏女诡从夫》读来十分感人。作品赞美了一对恩爱夫妻生死不渝的纯真爱情。他们的结合带有近代婚恋色彩,刘翠翠与金定幼时同窗恋爱,发誓决不他适,双方父母也开通,女家不嫌男家门户低穷,男家慨然同意入赘,遂使有情人成就了美满姻缘。不想逢兵乱妻子被一将军抢夺,为免夫家遭难,只好忍辱偷生;丈夫千辛万苦,行乞访寻。七年后终于找到,但将军威势难犯,只能冒充兄妹,得一相见,后同住府中,却咫尺天涯,不得团聚。金定抑郁而死,翠翠随之病亡,将军未识真情,同意翠翠遗瞩,使“兄妹”同冢而埋,恩爱夫妻,生不得同床,而死得同穴。死后他们做了鬼夫妻,享受爱情,终不分离。作品一再强调他们的生死相随是“情之所钟”,还在入话中讲了一对夫妻无“情”之后,即“各无系恋”协议分手,且死后儿女欲之合冢尸体却转背相向的故事,作为反证。 如果说婚恋作品多富于情感魅力和悲剧美的话,那么公案小说则较多地诉诸理性思维,而且不少作品采取了喜剧的审美态度,甚至是冷厉的讽刺和幽默,尤其凌濛初的“二拍”中一些写犯罪行骗的作品,这种特点更为明显。对于犯罪小说的叙述,作者采取了较高的俯视角度,他并不宽恕恶人,但也不把廉价的同情给受害者或受骗者,他总把一桩桩罪案或骗局解释为罪恶与愚蠢相互作用的结果,让罪人与愚人(受害者)一起分担责任。这些作品提示人们,消灭愚蠢和错误,可能是制止罪行的更好办法,所以,作者对受害者也不乏嘲讽和批评。《丹客半黍九还富翁千金一笑》是个进入了幽默情境的讽刺喜剧,一潘姓富翁,贪财好色,骗子遂设计一精巧的丹客美人之局,使之陷入圈套,大损钱财,富翁犹执迷不悟,再次堕人另一“丹客”骗局,但仍不醒悟,直到成为第一次行骗的“丹客”新骗局的帮手,被人拿住,问明真情后虽被释放,却已盘缠俱无,只能讨乞回家。可笑的是,富翁迎请“丹客”,本为发财,但一见了“丹客”随带的“小妾”(雇用的妓女),顿时“炼丹的事又是第二着了”,每日只想勾搭,此时“丹客”借故回家悄然盗走全部母银,富翁还以为天赐良机,迫不及待地与“小妾”勾搭,“丹客”回来后理直气壮地赖了母银,还为“小妾”失身又索赔一笔,富翁一边跪地讨饶,一边心责自己太性急:要是丹炼成了再勾美人,岂不两全其美?又觉得“丹客”得了银子便不再追究,“还自道侥幸”。作品写“丹客”的心计语言,真是天衣无缝,写富翁的庸俗心理,也毫发逼真,读之忍俊不禁。在这部作品里,对愚行的嘲讽超过了对罪行的揭露。 在世情长篇小说出现以前,中国的长篇小说追求动作性,多只在行动中刻划人物。但话本拟话本小说特别是“三言二拍”中,却已有精彩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而且这些心理描写不但使人物形象更加复杂丰富,还成为情节奇异发展的逻辑动因,实际上是对人物行动的心理分析,这种分析使无论多么奇巧的故事,都变得常理能通,常情可解,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和感染力。《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丹客半黍九还》等作品,都依赖了成功的心理分析描写。《白玉娘忍苦成夫》(《醒世恒言》卷十九)的心理分析尤能与人物处境和情节发展完美配合。元将张万户把掳来男女为仆,又随意配对,程万里和白玉娘就这样成了患难夫妻。白玉娘知道丈夫想逃,有心成全,但程万里却由于环境的压迫变得神经过敏,草木皆兵。妻子真心劝逃,程万里却老大惊讶,心中想道:“他是妇人女子,怎么有此丈夫见识,道着我的心事?况且寻常人家,夫妇分别,还要多少留恋不舍。今成亲三日,恩爱方才起头,岂有反劝我还乡之理?只怕还是张万户教他来试我。”便正色反驳,此日早起,“程万里思想:‘张万户教他来试我,我今日偏要当面说破,固住了他的念头,不来提防,好办走路’。”于是反在张万户那里告发了妻子,张万户怒极要鞭打白玉娘,程万里又“心中懊悔道:‘原来他是真心,倒是我害他了’。”但到张夫人劝住了张万户时,程万里“心中又想道:‘还是做下圈套来试我。若不是,怎么这样大怒要打一百,夫人刚开口讨饶,便一下不打?况夫人在里面,哪里晓得这般快就出来护救?且喜昨夜不曾说别的言语还好。’”到了晚间,他见玉娘并无怨意,更自我证实:“一发是试我了。”后来白玉娘又劝丈夫早逃为好,他愈加 怀疑,认为是张万户教她再来试他断了逃走念头没有,于是次日又报告了张万户,张万户暴跳如雷,决定卖掉白玉娘,另为程万里择妻,程万里才知道妻子果是真心,悔之晚矣!这一段故事的发展,全以程万里反反复复的心

话本小说的美学特征

第五节话本小说的美学特征 在宋元,“讲史”、“说经”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明清长篇小说,直到明代后期《金瓶梅》问世以前,都还只知道仰着脖子在幻想的天国里构思神仙鬼怪的故事,或者扭转身躯去到遥远的古代社会中寻找非同凡人的帝王将相、英雄豪杰,而与“讲史”“说经”同时代的“小说”,却已经早就迈着现实的步伐,走进了市井细民的真实生活。但是,当《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写实作品“逐日记”式毫发逼真地勾勒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图画,世情长篇小说完全成熟时,在“小说”话本里成长起来的明清白话短篇小说,却又仍然保持着故事情节的奇异色彩。如果以“奇”作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和神话故事的美学定性,而以“常”作为世情长篇小说的美学定性的话,明清白话短篇小说似乎居于其间,其定性的美学特征可以概括为常中出奇。明清白话短篇小说描写着普通人的寻常生活,却又坚持着以奇为美的传统观念,从而创造了自己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 白话短篇小说的这样一种美学观念,凌濛初的“二拍”里有两段极好的表述,《拍案惊奇序》云:“《语》有之,‘少所见,多所怪’。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不知耳目之内日用起居,其为谲诡幻怪非可以常理测者固多也。……必向耳目之外索谲诡幻怪以为奇,赘矣。”《二刻拍案惊奇序》云:“失真之病,起于好奇。——知奇之为奇,而不知无奇之所以为奇。舍目前可纪之事,而驰鹜于不论不议之乡,如画家之不图犬马而图鬼魅者。”在他们看来,常人尽有奇遇、耳目之内尽有怪怪奇奇,根本不必到幻想时空和历史时空中去凭空虚构或者仰望搜寻。《初刻序》《二刻序》中的上述思想,在《今古奇观序》中被发挥得更加明白:“夫蜃楼海市,焰山火井,观非不奇,然非耳目经见之事,未免为疑冰之虫。故夫天下之真奇,在未有不出于庸常者也。……动人以至奇者,乃训人以至常者也。”虽然序中以仁义礼智为“常心”,忠孝节烈为“常行”,善恶果报为“常理”,圣贤豪杰为“常人”,意在把小说创作纳入封建道统,但其中提出的“真奇出于庸常”、“至奇训人以至常”的美学命题却是十分深刻的,从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奇异惊人的情节,而又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真实,更加凝练地总结了生活的规律,这就是生活与艺术的辩证法,“三言二拍”及明清其它拟话本中有一批水平上乘的作品,较好地实践了上述理论原则。 当然,常中出奇的美学追求,还反映了话本艺人和拟话本作家们对听众读者心理学的研究。话本拟话本小说以通俗平易的市井白话,真实地或者虚拟地面对着说书场中的市民听众,这些市民听众有着市民阶层特有的审美趣味,非奇巧惊人不能令其默坐静听,而如果奇巧惊人的故事偏又能令人信其真实,且有许许多多故事是讲着市民们自己的事,包含着许多生命哲理和生存智慧,则听众更感亲切动人。明清拟话本中有一些作品过分追求情节的耸人听闻,原因之一就是在把握市民“俗趣”上俗而失趣,分寸一失,作品的美感也就失去了。“二拍”中的某些作品重新堕入鬼趣,李渔的有些拟话本细节描写不堪入目等等,例证甚多。 明清拟话本作家们既已在理论上意识到并探讨了故事情节构想中的奇常关系问题,艺术创作实践中也就努力追求着常中出奇的美学境界。纵向考察,我们不难认定,跟事理相套的结构模式之普遍使用一样,常中出奇的情节构思方法是话本拟话本作品恒久不变、贯彻始终的又一美学原则。 只要一打开明清话本拟话本小说集,从一个一个作品的标题上,我们已能初步领略到故事常中出奇的美感风貌。冯梦龙已精于作品题名,《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中:《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陈御史巧勘金钗钿》、《沈小官一鸟害七命》、《汪信之一死救全家》;《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乔彦杰一妾破家》;《醒世恒言》中:《卖油郎独占花魁》、《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刘小官雌雄兄弟》、《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凌濛初更善此道,《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姚滴珠避羞惹羞郑月娥将错就错》、《酒下酒赵尼媪迷花机中机贾秀才报怨》、《丹客半黍九还富翁千金一笑》;《二刻》中:《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小道人一着饶天下女棋童两局注终身》;此后的拟话本小说,学习“三言二拍”,也在作品标题上狠下功夫,如《醉醒石》中《穆琼姐错认有情郎董文甫枉做负恩鬼》;《八洞天》、《五色石》中的标题都可为例,如《收父骨千里遇生父裹儿尸七年逢活儿》、《幻作合前妻为后妻巧相逢继母是亲母》、《投崖女捐生却得生脱梏囚赠死是起死》;《十二楼》中的小标题亦多能尽表故事情节的奇巧,如《破疑人片言成二美痴情客一跪得双娇》等。随手列举,尽可为例。这些标题的共同特征,就是尽其可能地用骈句形式,把故事情节的奇巧引人之处标示出来,让读者一看标题就手难释卷,必须明其究竟才能罢休。例如《卖油郎独占花魁》,就是一个很有魅力的标题。“卖油郎”和“花魁”极言二人地位之悬殊,一个毫无地位,卖油糊口,一个是王孙公子才敢想慕的花中魁首,但这两个似乎绝不可能成为情人的男女,却成就了爱缘,而且是“独占”,其中奇处,自然人人愿知。具体标目力求出奇,在作品结集或选集的时候,有的就干脆让“奇”字做了书名,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云:“同侪过从者索阅一篇竟,必拍案曰:‘奇哉所闻乎’!”所以命名为《拍案惊奇》。明清的一些话本拟话本选集,也叫着《海内奇谈》、《今古奇观》、《警世奇观》、《幻缘奇遇》、《四巧说》、《今古奇闻》、《续今古奇观》之类的一些名字。 常中出奇的最大困难,是在追求情节奇异性之同时,仍能保持住作品的真实性、可信性。神话故事可以肆无忌惮地弄神弄鬼,英雄传奇也不怕夸张地设想人物的大智大能,讲普通人的故事则必须基本遵循生活的或然率法则,依照常人的逻辑可能性来编织情节。狄德罗在《论戏剧艺术》中讨论“关于悲剧的布局和喜剧的布局”时说过这样几段话,“假使历史事实不够惊奇,诗人应该用异常的情节来把它加强;假使是太过火了,他就应该用普通的情节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第六章文学作品 一、名词解释 1、文学语言: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和加工。 2、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具有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的特征。 3、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抒情性作品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具有情景交融的美学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4、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特征和具有魅力的性格。主要是叙事性作品(再现型作品)的形象形态。 二、思考题 ~ 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有什么不同 答:(1)表达目的不同 日常语言主要用于个体与外在世界的交往,文学语言的直接目的是构筑虚拟的艺术世界。 (2)服从的真实标准不同 日常语言一般要服从于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的真实性,有真假正误之分。文学语言则服从于艺术世界虚拟性,而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可

以根据内心真实感受和体验进行虚拟。 (3)语言意义生成的方式不同 日常语言的意义一般是遵循语义逻辑生成的,意义比较单一、直接。文学语言意义的生成方式多是间接的,文学语言往往并不直接产生于语言的词典意义和语法规则,而是生成于文学语言所构造的艺术形象世界。 2、文学作品的语言的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 答:(1)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富于表现力。 《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禄江南岸”,“禄”练字、修辞。一个“禄”字,顿觉满眼生气,春意葱茏,把春的质感、神韵、和魅力都表现出来了。 (2)表意的含蓄性和丰富性。 《题西林壁》,一面描写庐山,一面议论庐山,写着写着便翻出一层哲理。描写、议论庐山→哲理→佛理,按照诗意逻辑层层蕴藉,充分体现了文学语言的含蓄之美。 3、意境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意境结构的虚实相生。 答:特征:(1)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 (2)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 (3)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 例:《游园不值》,具体描写的园外之景,就是实境,由满园春色、红杏出墙引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就是虚境。虚实相生,富于表现力。

明代小说审美

明清小说审美意识流变 小说审美意识的定义 1.小说家对于小说艺术形式的一个总体看法,包括小说家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以及小说家对于小说社会功能的认识以及小说家所恪守的艺术方法、艺术原则。 2.小说家和读者(听众)之间互动的一个过程、结果。 3.小说审美意识,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4.小说审美意识的更新、演变,它是迂回的,或快或慢,有时甚至于可以发生反复,发生变化。 小说审美意识流程 明代长篇小说开始成熟,一直延续到清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明清章回小说的演变。这个演变实际上也就是它的一个小说审美意识或者称为小说观念的不断地更新的过程。 从明代到清代我们的章回小说经历了三次审美意识或是小说观念的三次更新: 第一次以《三国演义》、《水浒传》为标志的第一次小说审美意识的更新。 第二次以《金瓶梅》为标志的小说观念的更新。 第三次以《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为标志的又进行了一次小说观念的更新,从而把小说这种独立文体推进到最高峰。 而小说审美意识和小说观念的这种更新,对于小说发展是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次审美意识转变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是在元末明初,元王朝坍塌,明王朝开始崛起。许多杰出的人物就曾经为摧毁这个腐朽的元王朝作出了史诗般的贡献,这样一种英雄如云的时代,就引发了小说家很自然产生一种富有时代感的小说观念:如何塑造、歌颂民众心中的这些英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于这些英雄如何历尽艰的一种生活怀念。小说家们从战争的历史中来发现诗情,决定了小说的这种英雄主义,和豪迈的诗情。 因此,明代初年横空出世的两部杰作,《三国》和《水浒》,就是标志着一个时代风尚。这是一个洋溢着巨大的胜利喜悦,坚定信念的一种英雄风尚。这种英雄的文字,最有价值的也是最有魅力的就在于它们的传奇性。无论是它们选择的题材,还是它们所塑造的人物通常都是富有传奇性,这种传奇性、艺术魅力,对于我们中国的民族心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三国》、《水浒》反映了它们的时代风貌,同时也就铸造了它们那种独特的艺术风格:线条极为粗犷,似乎不事雕琢,构成了豪放美和粗犷美的审美特点。《三国》,《水浒》代表了中国长篇小说的最原始的风格——气势美、阳刚之美。 第二次审美意识转变 随着人们在经济上,政治上,以及意识形态上,各个领域向深层发展的时候,这种小说的审美意识也必然出现极大的这种矛盾,小说审美意识的更新以及对这种更新的呼唤,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所以到了明代的中后期,长篇小说,又有了一个重大的进展,它的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小说审美意识的加强,或者说,小说这种文体意识,又出现了一次新的觉醒。小说这种潜能被进一步挖掘出来了,这就是以《金瓶梅》为代表,为标志的世情小说的出现。 《金瓶梅》的出现,在最深刻意义上来说,对《三国》、《水浒》所体现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洪流的反动。《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萌生了一种新的小说审美意识追求——生活的原汁原味、写实的美学风格。具体表现在:进一步开拓了新的题材领域,几乎是趋于现实生活本身那样的开阔、绚丽多彩。 《金瓶梅》这个样的小说,再不是按着类型化来演绎形象,而是在性格上,丰富了多色素,它打破了单一的色彩,出现了多色彩的人物形象。在艺术上,也就更加考究,更加新颖

文学概论:文学概论(自己)

举例说明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一、文学典型的定义: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二、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1.就内涵而言,“特征”具有两种属性:其一,它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其二,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地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例如:陆游的《示儿》,把临终的一句遗言变成千古名篇。 2.文学典型的“特征性”,要分两个层次来理解 (1)首先,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例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 (2)其次,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也就是要调动言语的特征性,细节的特征性,场景的特征性,事件的特征性,等等,为反映和形成“总特征”服务。 三、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的一种生命的魅力。 1.这种魅力首先在于典型人物的生命所呈现的斑斓色彩,即性格侧面的丰富多彩。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心灵是晶莹的、高洁的、可爱的,她多彩的性格侧面主要有“三心”,即少女之心、诗人之心、士子之心。 2.其次,典型性格的艺术魅力更来自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它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1)一是看它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 (2)二是要看灵魂所呈现的历史真实的程度。 (3)三是要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 文学意境的特征: 一、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二、文学意境有以下三个特征: 1.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是景中藏情式。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二是情中见景式。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第三是情景并茂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虚实相生。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它在意境中处于核心统帅的地位。 3.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 意境的分类: 中国古典文论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分类方法。 第一种是“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 第二种是“有我之境”,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 别鸟惊心。” “无我之境”,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文学美学的主要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212295071.html, 文学美学的主要特点 作者:吴功正 来源:《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6年第05期 文学美学的特点是由文学的审美属性所决定的,其中有的特点和其他门类美学相同或相近,有的则是文学所独具。现分述于下。 形象性。文学的特质决定其作品是形象化,不是理性的概念化产物。作家将具体实在的形象作为审美心理感受和体验的对象,并对它们予以具象化的呈现。虽有理性因素的参与,却是不露痕迹的渗透。清代诗论家沈德潜在《国朝诗别裁集·凡例》中说:“诗不能离理,然贵有理趣,不贵下理语。”如果纯理性化,文学的文体特性,即审美特性,就消失了。维护和坚守文学的固有属性,作家就需要用形象思维来进行创作。中国文学中也曾出现理化现象,但这只是审美的异化现象,更多的是理性意识作为内在因素发挥作用,是潜理性,它已经如盐入水地溶解于美学中了。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融会了想象要素,以具象实体为目标,却又超越于实体之外。作家不是用逻辑性概念对作品加以把握,而读者在认知作品时也只能靠体验、领略、悟解。作品有形象性,也就有多义性,不可拘泥,胶柱鼓瑟。明代诗美学家谢榛的《四溟诗话》说得好:“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又正因为作品以形象的面貌出现,内藏审美内容,所以现象和内涵深浅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正如宋代的包恢在《书徐致远无弦稿后》所说:“凡其华彩光焰,漏泄呈露,烨然尽发于表,而其里索然绝无余韵者,浅也。”花拳绣腿,缺少内涵,属于浅薄之类。他又说:“意味风韵,含蓄蕴藉,隐然潜寓于里,而其表淡然若无外饰者,深也。”不追求外表的华美,但是有丰富的内涵,这样的文学作品有深度,属于深邃之列。 正因为如此,读者在体认方式上,就有一个层层深入的过程,不断追寻和回味其中的审美意蕴。清代文学家蔡小石在《〈拜石山房词〉序》中用诗性化的语言对阅读的三重境界加以描述道:“始读之则万萼春深,百色妖露,积雪缟地,余霞绮天,一境也。再读之则烟涛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坡,泳鳞出水,又一境也。卒读之而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坠叶如雨,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淡,翛然而远也。”居于第三重的境界,感觉犹如登临仙境一般。 个别性。审美以个体为本位,既然是个体,就有其独立存在的个别性,形成这个作家和那个作家的显著差异。我们以中唐诗人李贺为例加以说明。“我有迷魂招不得”(《致酒行》),在这位诗人的灵魂深处充满无法排解的苦闷。他的身体,在“病骨”煎熬中(李贺《示弟》曾有“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的诗句)度日如年;他的精神在挤压中,变形扭曲;他的诗的艳丽色调恍若肺结核病人脸上泛起的潮红。这位年轻诗人整个是一副病躯、病容和病态心理。这样也就铸造了李贺的诗魂、美学魂。这魂是苦的、凄恻的、不安宁的。李贺以他的审美心理描写生活,就不同于李白的狂放不羁。他那悲剧性的幽恨郁闷、隐晦难明的心态,天才早熟却被社会环境扭曲了的性格,致使他对浓、郁、幽、冷的现象表现出特殊的敏感,以其“雨冷香魂吊书客”(《秋来》)的心境去“同化”与之相关的酒色的浓红、夕阳的残红、桃花的乱红。经“同化”所产生的建构现象完全不同于李白的同题诗,也不同于物象世界的本来面貌。明代诗美学

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_王泉根

[收稿日期] 2005-09-19 [作者简介] 王泉根(1949-),男,浙江省上虞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王泉根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 从儿童文学发现与发生的源头高度,提出“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深入论证儿童文学审美创造形态的基本构成,以及儿童文学艺术真实的特殊性与实践个性,强调21世纪儿童文学坚守“以善为美”的美学品质的普世价值与当代意义。与成人文学的艺术真实 强调作家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真实世界的一致性不同,儿童文学的艺术真实强调的是作家的主观认识与儿童世界的一致性,即作家所创造出来的具体人物的关系和行动是否与儿童的思维特征、心理图式相一致,追求一种儿童幻想世界的艺术真实。 [关键词] 儿童文学;美学;以善为美;艺术真实;审美创造 [中图分类号] I20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209(2006)02-0044-11 一 什么是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或曰儿童文学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学价值与艺术规范的文学类型,它在美学意义上的基本特征到底是什么?这无疑是儿童文学研究非常核心的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实际上涉及到儿童文学之为儿童文学的本质问题,也就是从“真理”的角度逼近儿童文学的本质。由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我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不乏积极的探索者从不同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观点。从已有的文献考察,论者一般都将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与这类文学的接受对象———少年儿童的精神特征相联系,提出纯真、稚拙、欢愉、质朴或儿童情趣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笔者认为,提出纯真、稚拙、儿童情趣等是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都有一定道理,都可以作为我们探讨儿童文学美学特征的思路,但这只是枝叶不是树木,还远远不够。儿童文学之所以能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门类,在人类文学艺术版图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自然应有其远比纯真、稚拙、儿童情趣更丰沛的艺术内涵,更为深刻和重要的美学原因。 探究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我以为需要从儿童文学发现与发生的“源头”高度加以把握,也就是人类在已经有了一般文学(成人文学)以后为什么还要创造出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到底承担着什么样的、不同于成人文学的特殊美学任务?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比较,它的特殊价值又是什么? 如所周知,在人类文学史上,儿童文学的发现与独立艺术形式的出现要远远晚于成人文学。人类社会早期是没有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严格区分的,人类群体童年时期的思维特征与生命个体童 年阶段的思维特征具有几乎一致的同构对应关系,万物有灵、非逻辑思维等是这种关系的最具体表现,因而原始社会人类的图腾崇拜、巫术、神话等,都同样地为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所理解。儿童的文学接受与成人的文学接受,在人类由野蛮进入文明以及漫长的农业文明岁月里具有一致性。成年人的神话、传说以及魔幻、幻想型等民间故事,如欧洲的女巫、菲灵(小精灵)类故事,中国的《白衣素女》、《吴洞》等等,也同样是儿童最适宜的文学接受形式。人类文学接受的这种一致性在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的历史大转型时期才产生了严重的分裂。中世纪晚期以降,在西欧出现了一系列不断

人物形象的美学特征

人物形象的美学特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选取了很多人物,在这些人物身上存在着各种独特的个性,而这些应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这里,笔者就这些人物形象的美学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首先,是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何谓“典型”?“典型”即是显示出特征的、富有艺术魅力的人物性格。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包括特征性和充满艺术魅力两方面。 特征性首先是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外在所呈现出的独特,生动,形象,其次是其外在形象所表现出的深刻而丰富的本质内涵。 《堂吉诃德》里的主人公整天骑着马,拿着矛,疯疯癫癫,幼稚无知,荒唐可笑,但在他做的种种荒唐事中,我们又可看出他丰富的情感,向往自由,充满爱心,爱憎分明,光明磊落,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最普遍,最美好,最崇高的情感。现实与理想,真实与虚幻,崇高与滑稽,聪明与愚昧,这些矛盾的交织使得堂吉诃德的性格更加突出,也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更加具有典型性。《老人与海》中的桑迪亚哥历经重重磨难,遇到重重危险,虽然最终只是两手空空,疲惫不堪的回到破败的家中,但他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不气馁。他的临危不乱与坚毅果断实在让人不得不折服。在文学史上,桑迪亚哥年龄虽已不轻,但依然无损他的英雄本色,他是“硬汉子”的代表人物之一。 艺术魅力是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性格中所显现的一种生命力。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这一形象符合历史真实和艺术理想,在人物灵魂的深处呈现了生命的丰富与多彩,她聪明过人,柔情万种又敏感多疑,忧伤悲痛,还俊逸高洁,孤高自傲,五彩缤纷的性格和深度的灵魂使其艺术含量不容忽视。她,成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经久而不衰。 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有利于学生抓准人物的总体特征,体味人物存在的合理性,并且懂得用现代观念解读其历史性。在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出的特征性和艺术魅力,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可以说这也是他们成为文学经典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人物形象的情感性 情感性,是文学艺术最根本的审美特征,也是人物形象的审美特征。人的情感搏斗最集中地就体现在“爱”与“不得所爱”的挣扎中,如果没有至真,至纯,至深的爱,也就没有人性的深刻,人物形象也就不具感染力。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有情人不得相守一生,最终双双殉情,用自己的生命唱响了爱情的赞歌,向拦阻他们的社会发出了生命的呐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因为得不到理想的纯真爱情,最终在绝望,悔恨中自杀。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主人公钟雨和一位有妻室的老干部相爱了,可是他们只能把这种爱情埋在心里。终于因为不能和相爱的人长相厮守而只能把笔记本作为他的替身,在上面写着:“爱,是不能忘记的。”郁达夫的《迟桂花》是在情欲升华过程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概念)1、现实型文学:也称为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了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体。 6、剧本: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7、散文:一种体裁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广义的散文是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以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思考题)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象征型文学是寄寓意蕴,以变形描写来拟人(物)的形象,是现代派文学,来表现哲理的。 现实型文学是再现生活重视细节描写,虚构而见不出虚构,表现现实主义反映生活本质的。 理想型文学是表现理想以夸张幻想来再造的虚构幻想的形象表现浪漫主义的反映理想。 或(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1、(高度的概括);2强性大(强烈的抒情性) 3、音乐性(停顿、平仄和押韵) 小说的基本特征: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散文的基本特征:1、选材广泛,现实性很强2、形式自由,手法多样3、形聚,构思精湛(形散:选材五光十色,联想自由驰骋,手法多种多样,结构灵活多变;神聚:立意深远,一线串珠。)4、真人真事,事情实感。 剧本的基本特征: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事件事件、地点高。2、尖锐紧张的戏剧冲突3、人物台词要个性化口语并富有动作性。(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地位教养;口语化既有意境又有潜台词;动作性:人物语言要传达内在的动作心理活动;引起更多的外部动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到新的层面。) 第十章{概念}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他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

浅谈中国小说的美学价值

中国小说美学是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我们都知道,一种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那么对于“中国小说美学是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句话,我们应该持赞同意见。为什么这样说? 首先,什么是小说美学?就明代小说评点家叶昼认为,小说美学重点有二,一在于要写实;二在于“逼真、尚物、传神”。 何为写实?就是要求小说要写生活,凸显社会关系的在情在理,也就是要显示出小说的真实性,写出的内容是社会所存在的现实,而不是作者胡编乱造,使读者与作者之间无法产生共鸣。 那么,“逼真、尚物、传神”又是指什么呢?就是指在小说真实性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艺术虚构,小说中的人、事、物可以是存在过的,也可以是编造的,只要整个故事情节所要表露出来的社会生活是真情实意的,这就体现了小说的艺术性。作者通过想象、联想、夸张等手法创造出不同的人物、事件,使整部小说充满阅读性,同时又能够发人深省,直击社会生活的人情世故,可谓是一箭双雕。 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通过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遭遇九九八十一难的奇幻旅程,向世人展露的却是明朝政治上官官相护的黑暗腐败。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四人代表着社会上四种不同性格的人,却因为取经相遇相伴。取经,一个充满理想的事,放在当时社会,顾名思义,即取义。 取经容易,取义难!这就是《西游记》所传达给我们的真正意义。在当时的明代,政治黑暗,昏君当道,官商勾结,使得道义荡然无存,取义之路更是荆棘重重,越往上,越难实现,犹如那九九八十一难,一开始师徒面对的妖怪比较好对付,然而离目的地越近,出现的妖怪也越难缠越难打,甚至中途有好几次师徒之间有矛盾想要散伙,这就是现实给他们造成的压迫。 然而,最后他们成功取得经,这是小说的结局,却不是现实的结局,只是赋予了作者的美好愿望,或者是写出了广大人民的共同心愿。但是这样的结局,却是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的。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如果结局是不好的,那么就会打击人民的心灵深处,美好的结局可以给大家创设一个假想的未来,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却是政治的允许。如果结局构设不当,相信《西游记》也会被作为禁书打压吧。 真实的社会,假借西游传递出人民对社会的不满及美好的渴望;通过对主人公及遇怪杀怪的艺术描写,表现出人民在面对压迫下奋力反击的勇气和不卑不亢。 这一真一艺的相互统一,无疑造就了《西游记》在文学史上的小说美学成就,使之家喻户晓。

浅析儿童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

浅谈《银河铁道之夜》中的美学特征 本书作者宫泽贤治(1896-1933),生于日本东北地区岩手县花卷町(现为花卷市)富商家,却以家业为耻。曾担任过农业学校教师,任教四年即辞去公职,离家独居于花卷市郊外,过着普通农民生活,并致力于农村改革,亲自指导农民改良水稻栽培方法与改良土壤、肥料等。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创作,在日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除《银河》之外,他还写下了诸如《风之又三郎》《渡过雪原》的童话作品和《不畏风雨》等日本国内知名诗作。 《银河铁道之夜》是宫泽贤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通过充满神奇与浪漫色彩的银河火车之旅和同样充满辛酸孤苦的现实生活以及主人公乔班尼(ジョバンニ)内心世界的体验给千千万万读者带来了复杂而深刻的印象感悟。 本书中的主人公乔班尼,由于父亲出门在外许久未归(或传进了监狱),母亲又卧病在床,不得不以瘦小的肩膀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于是就在课余时间打几份零工补贴家用。除此之外,他还因为困窘和弱势经常遭受同班同学的欺辱戏弄,只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康帕内拉。康帕内拉的父亲与乔班尼的父亲是好友,两人的儿子也十分相善,乔班尼经常去康帕内拉家里去,看与银河有关的图书,一起玩有六节车厢的玩具火车,他也因此做了那个“银河火车之旅”的梦。在梦中,他乘着“不论哪都能去的”星际列车,在途中与他的朋友康帕内拉一起见识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事物,修女、捕鸟人、基督教青年、一对男孩女孩、芒草、森林、沙滩等等,最终他们都在天堂站前下车了,只剩下了乔班尼一个人。梦醒之后,乔班尼又得知了康帕内拉刚刚为救人掉进河里死去的事实,整个故事就在乔班尼奔跑回家的路上戛然而止了。 关于宫泽儿童文学中的美学观点,已有诸多前人做过研究与探讨。在此,鄙人单就本书中出现的美学特征做一下简述。 一、幻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银河铁道之夜》中关于科学世界的美好想象是始终存在的,基于孩童的天真与想象力而展开的银河列车之梦即是幻想性的表现,借由这股童真与想象力而触发的梦境奇幻神秘而不可思议,令人浮想联翩。如书中第六节《银河站》所描述的乔班尼乘上列车时的景象: “突然,乔万尼听到不知何处传来的不可思议的声音:“银河站,银河站到了!”同时,他的眼前豁然明亮,就像是将亿万只荧光乌贼的光芒一齐化为化石,然后将之沉于天空之中;又仿佛是某人将宝石公司为了不让价格下跌而囤积起来的钻石,一下子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