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调制器的设计MC1496

振幅调制器的设计MC1496
振幅调制器的设计MC1496

通信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振幅调制器的设计

专 业 通信工程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5年7月12日

目录

一、项目概述

引言-------------------------------------------------------3

项目简介---------------------------------------------------3

任务及要求-------------------------------------------------4

二、项目实施过程

MC1496内部结构及原理---------------------------------------4

原理设计内容------------------------------------------------6

普通调幅电路设计---------------------------------------6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7

普通调幅与载波被抑制双边带调幅波的区别-----------------8元件参数设计-------------------------------------------------8

三、结果分析

调幅电路工作过程--------------------------------------------10

调幅电路实验结果--------------------------------------------12

AM普通调幅调制波形输出-------------------------------12

DSB载波被抑制双边带调幅波形输出----------------------13

信号源的输出------------------------------------------13

四、项目总结-------------------------------------------------------14

五、相关介绍-------------------------------------------------------15

六、参考文献-------------------------------------------------------16

七、附录-----------------------------------------------------------16

一、项目概述

引言

振幅调制,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的振幅,使其随调制信号线性变化,而保持载波的角频率不变。而在振幅调制中,又根据所取出已调制信号的频谱分量不同,分为普通调幅(标准调幅,AM)、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DSB)。他们的主要区别是产生的方法和频谱结构。而在高频电子线路中的振幅调制,其实就是视为两个信号相乘或包含相乘的过程。目前在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利用Multisim13软件仿真平台,对MC1496构成的调幅电路进行软件仿真和实际电路测试,并分析比较测试结果。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高频电子技术电路的理解,学会查寻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一个动脑动手﹑独立开展电路实验的机会,锻炼分析﹑解决高频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通过典型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加深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要求:

1、培养学生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元件选取﹑安装调试等环节,初步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3、掌握常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整机指标测试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4、了解与课程有关的电子电路以及元器件工程技术规范,能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要求,编写设计说明,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正确绘制电路图。

5、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任务及要求:

振幅调制器的设计

(1)设计要求:用模拟乘法器芯片如MC1496设计一振幅调制器,使其能实现AM和DSB信号调制。

(2)主要指标:载波频率:15MHz 正弦波

调制信号:1KHz 正弦波

输出信号幅度:≥5V(峰-峰值)无明显失真

二、项目实施过程:

MC1496内部结构及原理

MC1496模拟乘法器的管脚图:

其中V 1、V2与V3、V4组成双差分

放大器,以反极性方式相连接,而

且两组差分对的恒流源V5与V6又

组成一对差分电路,因此恒流源的控

制电压可正可负,以此实现了四象限工作。V7、V8为差分放大器V5与V6的恒流源。

模拟乘法器的内部结构:

MC1496中包含了由带双电流源的标准差动放大器驱动的四个高位放大器,输出集电极交叉耦合,故产生了两输入电压的全波平衡调制乘积现象。其中载波输入(Carrier Input)输入至4个三极管组成的双差分放大器,信号输入(Signal Input)输入至2个三极管组成的单差分放大器用以激励载波。其中Q1、Q2与VQ5、Q6组成两对差分放大器,Q3、Q7组成的单差分放大器,用以激励Q1、Q2、Q5、Q6及其偏置电路;Q4、Q8组成差分放大器的恒流源。引脚8与10接输入电

压c u ,1与4接另一输入电压1u ,输出电压o u 从引脚6与12输出。引脚2与3外接电阻E R ,对差分放大器Q3、Q7产生电流负反馈,以扩展输入电压的线性动态范围。采用双电源供电时,引脚14接负电源,正电源由6脚和12脚引集电极电阻接入。引脚5外接电阻5R ,用来调节偏置电流5I 及镜像电流0I 的值。

下面是Multisim 画出的MC1496芯片外围电路:

原理设计内容

普通调幅电路设计:

普通调幅波的实现框图:

t

cos m

)(c 0)(ω↑↑??→

???→?⊕??→?t s t m m

AM 调制模型 如果载波信号是单频正弦波,调制器输出已调信号的包络与输入调制信号为线性关系,则称这种调制为常规调幅,或简称调幅( AM:

Amplitude Modulation)。在AM调幅中,输出已调信号的包络与输入调制信号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称为调幅指数即调幅度,是调幅波的主要参数之意,它表示载波电压振幅受调制信号控制后的改变程度,一般0<<1。

是简谐调制信

号,载波信号是

该模型中的核心器件是模拟乘法器,它实现了对基带信号的调制,本系统中采用的是MC1496来实现调制器的设计。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

从普通调幅波的关系知道,由于2/3的载波功率不含信息,实际上这部分功率白白浪费了。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提高设备的功率利用率,可以不发送载波,而只发送边带信号,这就是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DSB AM), 其数学表达式为

=

由该公式可以知道,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振幅仍随调制信号拜变化,但已不是在值基础上变化,而是在零值上下变化。在调制信号

=0的瞬间,高频载波的相位出现180°的突变,呈现M型。与普通调幅波相比,双边带调幅的频谱图中抑制掉了载波分量。

普通调幅与载波被抑制双边带调幅波的区别

m a表明载波振幅受调制控制的程度,一般要求0≤m a≤1,以便调幅波的包络能正确地表现出调制信号的变化。m a>1的情况称为过调制, 下图所示为不同m a时的已调波波形。

元件参数设计

MC1496线性区好饱和区的临界点在15-20mV左右,仅当输入信号电压均小于26mV时,器件才有良好的相乘作用,否则输出电压中会出现较大的非线性误差。显然,输入线性动态范围的上限值太小,不适应实际需要。为此,可在和的发射极引出端之间根据需要

接入反馈电阻R19=1kΩ,从而扩大调制信号的输入线性动态范围,该反馈电阻同时也影响调制器增益。增大反馈电阻,会使器件增益下降,但能改善调制信号输入的动态范围。

在驱动源1脚和4脚所接对地电阻R13、R15决定于温度性能和抑制源Q调谐振荡的设计要求。若要在较大的温度变化范围内得到较好的载波抑制效果,R13、R15一般不超过51Ω;当工作环境温度变化范围较小时,可以使用稍大的电阻,例如采用61Ω,从而提高信号输入的稳定性。

MC1496可采用单电源,也可采用双电源供电,其直流偏置由外接元器件来实现。本实验采用双电源供电。而5脚电阻R14决定于偏置电流I5的设计。I5的最大额定值为10mA,通常取1mA。而MC1496采用双电源(+12V,-8V)供电时,R14可近似取Ω。

输出端6和12脚外可接调谐于载频的带通滤波器或者直接连接示波器检测输出波形;2和3脚之间外接负反馈电阻R8=1kΩ,本实验已把该电阻内嵌在芯片MC1496内部。

若实现普通调幅,可通过调节R12的1kΩ电位器使1脚比4脚阻值低,调制信号输入1输入端脚,调节电位器可以使V1增大,即改变指数调幅度m a。

若实现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1kΩ电位器使1、4脚之间直流等

电位,即输入信号仅为交流调制信号,即是使=1。为了减小流经电位器的电流,便于调零准确,可以直接调节滑动变阻器到最右端。

以下是MC1496数据手册的官方元件数值经典连线图:

下面是Multisim实验电路图:

三、结果分析

调幅电路工作过程:

在实现调幅时载波信号加载在Q9,Q11 的输入端,即IO8、IO10 管脚。调制信号加载在差动放大器Q14、Q13 即管脚IO1、IO4。IO2、IO3 管脚外接电阻,以扩大调制信号动态范围,本芯片已经内接该电阻。已调制信号由双差动放大器的两集电极输出(Q9和Q10,Q11和Q12)。接于正电源电路的电阻R7, R6,R5用来分压,以便提供相乘器内部Q9~Q12 管的基极偏压;负电源通过R12,R18,R16 及R17的分压供给相乘器内部Q15、Q16 管基极偏压,R12 为载波调零电位器,调节R12 可使电路对称以减小载波信号输出;R8,R9 为输出端的负载电阻,接于IO2、IO3端电阻R19用来扩大U 的线性动态范围,同时控制乘法器的增益。

①载波信号由XFG1 提控υC(t)=VcmcosωCt 通过电容C2 以

及R6加到相乘器的输入端IO8,IO10 管脚。

②调制信号由XFG2 提供υΩ(t)=VΩcosΩt,通过电容C4 及

电阻R10,R13 加到乘法器的输入端IO1,IO4 管脚。

③输出信号经过IO12,IO6 9输出。

仿真电路测试数据分析乘法器的直流工作点通过仿真得出乘法器的直流工作点(直流工作点是各个管脚在电路中的工作点并非管脚号)。可得,V(3)=V(2),V(10)=V(9),V(14)=V(15),V(11)=V (12),且V(15)-V(2)≈>2V所以MC1496 内部的晶体管Q1 处于

导通状态,同理可得出Q2,Q3,Q4 这三个晶体管也处于工作状态;V(2)-V(9)≈6V>,所以晶体管Q5 导通,同理可得Q6 也处于工作状态;V (11)-V (12)≈6V>2V 所以Q7 处于工作状态,同理可得Q8 也处于工作状态。

由总电路可得示波器的通道A为调制信号;通道B为已调信号;通道C为检波出来的信号;通道D可接载波信号。

调幅电路实验结果

AM普通调幅调制波形输出

仿真分析:由于调幅度<1,载波频率较高,所以波形密集。

输出信号幅度=≥5V(峰-峰值),波形无明显失真,符合题

目标准。

DSB载波被抑制双边带调幅波形输出

仿真分析:由于调幅度=1,载波频率被抑制,所以波形的相位出现180°的突变,呈现M型。波形无明显失真,符合题目标准。

信号源的输出

电路参数:VCC为+12V,VEE为-8V,调零滑变为正中间50%。输入调制信号V3为250mv Vp-p,1KHz的正弦信号;载波信号V1为250mv Vp-p,1MHz的正弦信号。

四、项目总结:

通过进行本次工程训练,我对普通调幅AM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我对调幅电路的性能及工作原理也有了更深的掌握。并认识到自己并没有将书本上的知识很好的领悟并能应用到实际中来。

在本次课设实验的一开始,并没有抓紧时间操作,一直调不出正确的波形,在重新看《通信电子线路》后的相关知识才对本次工程训练有了更认真的态度和更深的认识。在实践中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基本原理,对MC1496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对外围的电路只懂照葫芦画瓢,没有对每一个参数的设计以及原理深入理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味的上网研究电路图,然后希望运气调出正确的波形,自己也没有认真的改参数调波形。

到后来中期时间,我为了更好了解整个实验的框架和实现的原理,我回去看曾经学过的课本弄清楚原理,并且使用上了datasheet 的经典接线图而不是一味参考网上的现成电路图。在几天的学习和调试中终于将调幅的仿真实验完成。

这次工程训练很好的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熟悉了操作软件和基本原理,总结了很多学习经验,也为以后的实验打下了基础。

五、软件介绍:

本项目是在Multisim13软件上模拟乘法器芯片MC1496的调幅与检波电路设计与实现。

NI Multisim 13用软件的方法虚拟电子与电工元器件,虚拟电子与电工仪器和仪表,实现了“软件即元器件”、“软件即仪器”。NI Multisim 13是一个原理电路设计、电路功能测试的虚拟仿真软件。

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工程师们可以使用Multisim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Multisim提炼了SPICE仿真的复杂内容,这样工程师无需懂得深入的SPICE技术就可以很快地进行捕获、仿真和分析新的设计,这也使其更适合电子学教育。通过Multisim和虚拟仪器技术,PCB设计工程师和电子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完成从理论到原理图捕获与仿真

再到原型设计和测试这样一个完整的综合设计流程。

六、参考文献:

1、杨翠娥.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修订版)[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

2、严国萍,龙占超.通信电子线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市川裕一(日).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于红珍.通信电子电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七、附录:

元件清单

芯片MC14961块

电阻612个

电阻511个

电阻7602个

电阻1k2个

电阻2个

电阻1个

电容100nF2个

AM调制与解调

高频电子线路 振幅调制电路(AM,DSB,SSB)调制与解调 目录

摘要 (3) 引言 (4) 原理说明 (5) 实验分析 (10) 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摘要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它的作用是从已调波信号中取出原来的调制信号。对于幅度调制来说,解调是从它的幅度变化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对于频率调制来说,解调是从它的频率变化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而在在实际应用当中大型、复杂的系统直接实验是十分昂贵的,而采用仿真实验,可以大大降低实验成本。在实际通信中,很多信道都不能直接传送基带信号,必须用基带信号对载波波形的某些参量进行控制,使载波的这些参量随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即所谓正弦载波调制。利用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可以弥补真实的实验设备所不能满足的条件,减少实验成本。

引言 调制在通信系统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调制,不仅可以进行频谱搬移,把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所希望的位置上,从而将调制信号转换成适合于传播的已调信号,而且它对系统的传输有效性和传输的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调制方式往往决定了一个通信系统的性能。 振幅调制的方法分为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本文选用乘积型同步检波。

原理说明 AM 调制与解调 首先讨论单频信号的调制情况。如果设单频调制信号 ,载 波 ,那么调幅信号(已调波)可表示为 式中,为已调波的瞬时振幅值。由于调幅信号的瞬时振幅与调制信号成线性关系,即 有 = 由以上两式可得 包络检波是指检波器的输出电压直接反应输入高频调幅波包络变化规律的一种检波方式。由于AM 信号的包络与调制信号成正比,因此包络检波只适用与AM 波的解调,其原理方框图如图1: 图1 包络检波器的输入信号为振幅调制信号,其频谱由载频和 边频,组成,载频与上下边频之差就是。因而它含有调制信号的信息。 非线性电路 低通滤波器

振幅调制器的设计MC

通信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振幅调制器的设计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7月12日

目录 一、项目概述 1.1引言-------------------------------------------------------3 1.1 项目简介---------------------------------------------------3 1.2 任务及要求-------------------------------------------------4 二、项目实施过程 2.1 MC1496部结构及原理---------------------------------------4 2.2原理设计容------------------------------------------------6 2.2.1普通调幅电路设计---------------------------------------6 2.2.2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 ----------------------------------7 2.2.3普通调幅与载波被抑制双边带调幅波的区别-----------------8 2.3元件参数设计-------------------------------------------------8 三、结果分析 3.1调幅电路工作过程--------------------------------------------10 3.2调幅电路实验结果--------------------------------------------12 3.2.1 AM普通调幅调制波形输出-------------------------------12 3.2.2 DSB载波被抑制双边带调幅波形输出----------------------13 3.2.3 信号源的输出------------------------------------------13 四、项目总结-------------------------------------------------------14 五、相关介绍-------------------------------------------------------15 六、参考文献-------------------------------------------------------16 七、附录-----------------------------------------------------------16

中南大学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题目调制与解调实验 学号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一振幅调制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方法。 2.研究已调波与调制信号及载波信号的关系。 3.掌握调幅系数测量与计算的方法。 4.通过实验对比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波形。 二、实验内容: 1.调测模拟乘法器MC1496正常工作时的静态值。 2.实现全载波调幅,改变调幅度,观察波形变化并计算调幅度。 3.实现抑止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 三、基本原理 幅度调制就是载波的振幅(包络)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作周期性的变化。变化的周期与调制信号周期相同。即振幅变化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通常称高频信号为载波信号。本实验中载波是由晶体振荡产生的10MHZ高频信号。1KHZ的低频信号为调制信号。振幅调制器即为产生调幅信号的装置。 在本实验中采用集成模拟乘法器MC1496来完成调幅作用,图2-1为1496芯片内部电路图,它是一个四象限模拟乘法器的基本电路,电路采用了两组差动对由V1-V4组成,以反极性方式相连接,而且两组差分对的恒流源又组成一对差分电路,即V5与V6,因此恒流源的控制电压可正可负,以此实现了四象限工作。D、V7、V8为差动放大器V5与V6的恒流源。进行调幅时,载波信号加在V1-V4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⑧、⑩之间;调制信号加在差动放大器V5、V6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①、④之间,②、③脚外接1KΩ电位器,以扩大调制信号动态范围,已调制信号取自双差动放大器的两集电极(即引出脚⑹、⑿之间)输出。

图2-1 MC1496内部电路图 用1496集成电路构成的调幅器电路图如图2-2所示,图中VR8用来调节引出脚①、④之间的平衡,VR7用来调节⑤脚的偏置。器件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12V,-9V),电阻R29、R30、R31、R32、R52为器件提供静态偏置电压,保证器件内部的各个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四、实验结果 1. ZD.OUT波形: 2. TZXH波形:

AM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与仿真报告

AM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仿真与实现 1.Proteus 软件简介 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CENTER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EDA工具软件。它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它是目前最好的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的工具。Proteus是世界上著名的EDA工具(仿真软件),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PCB设计,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 Proteus软件具有4大功能模块:智能原理图设计、完善的电路仿真功能、独特的单片机协同仿真功能、实用的PCB设计平台。由于Proteus软件界面直观、操作方便、仿真测试和分析功能强大,因此非常适合电子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一种相当好的电子技术实训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和电子设计开发人员进行电路仿真分析的重要手段。 Proteus软件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例:multisim)的功能。这些功能是: (1)原理布图 (2)PCB自动或人工布线 (3)SPICE电路仿真 革命性的特点 (1)互动的电路仿真 用户甚至可以实时采用诸如RAM,ROM,键盘,马达,LED,LCD,AD/DA,部分SPI器件,部分IIC器件。 (2)仿真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 可以仿真51系列、AVR、PIC、ARM、等常用主流单片机。还可以直接在基于原理图的虚拟原型上编程,再配合显示及输出,能看到运行后输入输出的效果。配合系统配置的虚拟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Proteus建立了完备的电子设计开发环境。 本次Proteus课程设计实现AM调制解调电路的原理图绘制以及电路的仿真。运用由三极管组成的乘法器调制出AM信号,再经非线性元件二极管与电容等组成的包络检波电路解调得到解调信号。

_振幅调制器_实验报告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高频电路 实验项目名称:振幅调制器 学院:信息工程 专业: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罗雪晖 报告人:王志鹏学号:2012130200 班级:通信2班实验时间:2014.6.7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4.6.19 教务处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在示波器上测量调幅系数的方法。 2.通过实验中波形的变换,学会分析实验现象。 3.掌握用MC1496 来实现AM 和DSB-SC的方法,并研究已调波与调制信号、载波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万用表 双踪示波器 AS1637函数信号发生器 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用作调制信号源) 实验板3(幅度调制电路单元) 三、实验基本原理 1. MC1496 简介 MC1496是一种四象限模拟相乘器,其内部电路以及用作振幅调制器时的外部连接如图5-1所示。 由图可见,电路中采用了以反极性方式连接的两组差分对(T1~T4),且这两组差分对的恒流源管(T5、T6)又组成了一个差分对,因而亦称为双差分对模拟相乘器。其典型用法是: ⑻、⑽脚间接一路输入(称为上输入v1), ⑴、⑷脚间接另一路输入(称为下输入v2),⑹、⑿脚分别经由集电极电阻Rc接到正电源+12V上,并从⑹、⑿脚间取输出vo。⑵、⑶脚间接负反馈电阻Rt。⑸脚到地之间接电阻RB,它决定了恒流源电流I7、I8的数值,典型值为 6.8kO。⒁脚接负电源-8V。⑺、⑼、⑾、⒀脚悬空不用。由于两路输入v1、v2的极性皆可取正或负,因而称之为四象限模拟相乘器。可以证明: 因而,仅当上输入满足v1≤VT (26mV)时,方有: 才是真正的模拟相乘器。本实验即为此例。 图5-1 MC1496内部电路及外部连接

AM及SSB调制与解调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AM及SSB调制与解调及抗噪声性能分析班级: 学生: 学生学号: 指导老师:

1.1概述 ......... 1.2课程设计的目的 1.3课程设计的要求 、AM 调制与解调及抗噪声性能分析 2.1 AM 调制与解调 ........ 2.1.1 AM 调制与解调原理 2.1.2调试过程 ........................................................................ 6 .............. 2.2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 (10) 2.2.1抗噪声性能分析原理 .................................................................... 10 2.2.2调试过程 .. (11) 三、SSB 调制与解调及抗噪声性能分析 .......................................... 13 ......... 3.1 SSB 调制与解调原理 .......................................................................... 13 3.2 SSB 调制解调系统抗噪声性能分析 . (14) 3.3调试过程 (16) 四、心得体会 ................................................................. 20. .............. 、引言 (3) .................... 五、参考文献 (21) ................ 3 ................ 3 .............. 3 .............. 4. 4

深圳大学-高频电路_振幅调制器_实验报告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 实验项目名称:振幅调制器 学院:信息工程 专业: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张金凤 报告人:高源学号:2011130315 班级: 3 实验时间:2013.5.29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3.6.12 教务部制

实验板3(幅度调制电路单元) 三、实验基本原理 1. MC1496 简介 MC1496是一种四象限模拟相乘器,其内部电路以及用作振幅调制器时的外部连接如图5-1所示。 由图可见,电路中采用了以反极性方式连接的两组差分对(T1~T4),且这两组差分对的恒流源管(T5、T6)又组成了一个差分对,因而亦称为双差分对模拟相乘器。其典型用法是: ⑻、⑽脚间接一路输入(称为上输入v1), ⑴、⑷脚间接另一路输入(称为下输入v2),⑹、⑿脚分别经由集电极电阻Rc接到正电源+12V上,并从⑹、⑿脚间取输出vo。⑵、⑶脚间接负反馈电阻Rt。⑸脚到地之间接电阻RB,它决定了恒流源电流I7、I8的数值,典型值为6.8kO。⒁脚接负电源-8V。⑺、⑼、⑾、⒀脚悬空不用。由于两路输入v1、v2的极性皆可取正或负,因而称之为四象限模拟相乘器。可以证明: 因而,仅当上输入满足v1≤VT (26mV)时,方有: 才是真正的模拟相乘器。本实验即为此例。 图5-1 MC1496内部电路及外部连接

2.1496组成的调幅器 用MC1496模拟乘法器组成的振幅调幅器实验电路如图4-2 所示。 图中,与图5-1 相对应之处是:R8对应于Rt,R9对应于RB,R3、R10对应于RC。此外,W1用来调节⑴、⑷端之间的平衡,W2用来调节⑻、⑽端之间的平衡。此外,本实验亦利用W1在⑴、⑷端之间产生附加的直流电压,因而当IN2 端加入调制信号时即可产生AM 波。晶体管BG1为射极跟随器,以提高调制器的带负载能力。 图4-2 1496组成的调幅器实验电路

AM幅度调制解调

3.1.1 幅度调制的一般模型 幅度调制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正弦载波的幅度,使其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的过程。幅度调制器的一般模型如图3-1所示。 图3-1 幅度调制器的一般模型 图中,为调制信号,为已调信号,为滤波器的冲激响应,则已调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一般表达式分别为 (3-1) (3-2) 式中,为调制信号的频谱,为载波角频率。 由以上表达式可见,对于幅度调制信号,在波形上,它的幅度随基带信号规律而变化;在频谱结构上,它的频谱完全是基带信号频谱在频域的简单搬移。由于这种搬移是线性的,因此幅度调制通常又称为线性调制,相应地,幅度调制系统也称为线性调制系统。 在图3-1的一般模型中,适当选择滤波器的特性,便可得到各种幅度调制信号,例如:常规双边带调幅(AM)、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C)、单边带调制(SSB)和残留边带调制(VSB)信号等。 3.1.2 常规双边带调幅(AM) 1. AM信号的表达式、频谱及带宽 在图3-1中,若假设滤波器为全通网络(=1),调制信号叠加直流后再与载波相乘,则输出的信号就是常规双边带调幅(AM)信号。 AM调制器模型如图3-2所示。 图3-2 AM调制器模型 AM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示式分别为

(3-3) (3-4) 式中,为外加的直流分量;可以是确知信号也可以是随机信号,但通常认为其平均值为0,即。点此观看AM调制的Flash; AM信号的典型波形和频谱分别如图3-3(a)、(b)所示,图中假定调制信号的上限频率为。显然,调制信号的带宽为。 由图3-3(a)可见,AM信号波形的包络与输入基带信号成正比,故用包络检波的方法很容易恢复原始调制信号。但为了保证包络检波时不发生失真,必须满足,否则将出现过调幅现象而带来失真。 由Flash的频谱图可知,AM信号的频谱是由载频分量和上、下两个边带组成(通常称频谱中画斜线的部分为上边带,不画斜线的部分为下边带)。上边带的频谱与原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相同,下边带是上边带的镜像。显然,无论是上边带还是下边带,都含有原调制信号的完整信息。故AM信号是带有载波的双边带信号,它的带宽为基带信号带宽的两倍,即 (3-5)式中,为调制信号的带宽,为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 2. AM信号的功率分配及调制效率 AM信号在1电阻上的平均功率应等于的均方值。当为确知信号时,的均方值即为其平方的时间平均,即

课程设计振幅调制解调器的设计

AM振幅调制解调器的设计与仿真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 (2)

2.课程设计的内容 (2) 3.课程设计的原理 (2) 4.课程设计的步骤或计算 (4) 5.课程设计的结果与结论 (8) 6.参考文献 (9)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高频电子技术电路的理解,学会查寻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一个动脑动手﹑独立开展电路实验的机会,锻炼分析﹑解决高频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通过典型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加深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课程设计的内容 1、 AM振幅调制解调器的设计 (1)AM振幅调制解调器的设计 设计要求:用模拟乘法器MC1496设计一振幅调制器,使其能实现AM信号调制主要指标:载波频率:15MHz 正弦波调制信号:1KHz 正弦波 输出信号幅度:大于等于5V(峰峰值)无明显失真 (2)AM信号同步检波器 设计要求:用模拟乘法器MC1496设计一AM信号同步检波器 主要指标:输入AM信号:载波频率15MHz 正弦波,调制信号:1KHz 正弦波,幅度大于1V,调制度为60%。输出信号:无明显失真,幅度大于5V。 三. 课程设计原理

1. MC1496模拟乘法器 MC1496是双平衡四象限模拟乘法器。其内部电路和引脚如下图(a)(b)所示。其中VT1,VT2与VT3,VT4组成双差分放大器,VT5,VT6组成的单差分放大器用以激励VT1~VT4。VT7、VT8及其偏置电路组成差分放大器、的恒流源。引脚8与10接输入电压UX,1与4接另一输入电压Uy,输出电压U0从引脚6与12输出。引脚2与3 外接电阻RE,对差分放大器VT5、VT6 产生串联电流负反馈,以扩展输入电压Uy的线性动态范围。引脚14为负电源端(双电源供电时)或接地端(单电源供电使),引脚5外接电阻R5。用来调节偏置电流I5及镜像电流I0的值。 MC1496的内部电路图及引脚电路 2. 振幅调制 振幅调制是使载波信号的峰值正比于调制信号的瞬时值的变换过程。通常载

振幅调制电路实验报告

西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高频电路课程设计 设计名称:振幅调制电路 姓名:李光伟 学号: 20105315 班级:电子1001 指导教师:魏冬梅 起止日期:2012.12.24-2013.1.6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制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班级:电子1001 学生姓名:李光伟学号:20105315 设计名称:振幅调制电路 起止日期:2012.12.24-2013.1.6指导教师:魏冬梅 设计要求:波信号为1MHz,低频调制信号为1kHz,两个信号均为正弦波信号。这两个输入信号可以采用实验室的信号源产生,也可以自行设计产生,采用乘法器1496设计调幅电路。 产生DSB信号,输出信号幅度>200mV。

课程设计学生日志时间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考勤表 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课程设计评语表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指导教师: 年月日

振幅调制电路 一、 设计目的和意义 目的:实现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产生DSB 信号,输出信号幅度>200mV 。 意义:实现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 二、 设计原理 由集成模拟乘法器MC1496构成的振幅调制电路,可以实现普通调幅、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以及单边带调幅。本次实验采用MC1496模拟乘法器是对两个模拟信号(电压或电流)实现相乘功能的有源非线性器件。主要功能是实现两个互不相关信号相乘.即输出信号与两输入信号相乘输出,总电路图如图1所示。 [1] 振幅调制就是使载波信号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的技术。通常载波信号为高频信号,调制信号为低频信号。设载波信号的表达式为: ()t U u c cm c ωcos =, 调制信号的表达式为t V t u cm Ω=Ωcos )(则调制信号的表达式 为:t t m V u c cm ωcos )cos 1(0Ω+= =t mV t t mV t V c cm c cm c cm )cos(2 1)cos(21cos Ω-+Ω++ωωω错误!未找到 引用源。

基于MATLAB的AM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通信专业课程设计一(论文) 太原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MATLAB的AM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姓名张壮阔 学号 200822080132 班级通信082201H 学院华科学院 指导教师郑秀萍 2011年12 月23 日

太原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院(直属系):华科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时间:2011年12月9日

目录 第1章绪论............................................................. - 2 - 1.1 AM信号调制解调的背景、意义和发展前景........................... - 2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3 - 第2章AM信号调制解调的原理以及特点..................................... - 4 - 2.1 噪声模型....................................................... - 4 - 2.1.1 噪声的分类................................................. - 4 - 2.1.2 本文噪声模型............................................... - 4 - 2.2 通用调制模型................................................... - 5 - 2.3 AM信号的调制原理............................................... - 6 - 2.4 AM信号的解调原理及方式......................................... - 6 - 2.5 抗噪声性能的分析模型........................................... - 6 - 2.6 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 7 - 第3章基于双音信号的AM调制与解调的仿真及结论.......................... - 9 - 3.1 设定的双音信号................................................. - 9 - 3.2 基于双音信号的AM调解与解调的仿真结果.......................... - 9 - 参考文献............................................................... - 14 - 附录.................................................................. - 17 -

推荐-基极振幅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精品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题目基极振幅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系 (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XX 年 7 月 8 日至 7 月 12 日共 1 周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前言 目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将低频信号有效地辐射出去为了使发射与接收效率碌在发射机与接收机方面部必须采用天线和谐振回路。但语言、音乐图像信号等的频率变化范围如果直接发射音频信号财发射机将工作于同一频率范围。这样接收机将同时收到许多不同电台的节目无法加以选择。克服以上的困难必须利用高频振荡将低频信号“附加”在高频振荡人这样就使天线的辐射效率提高尺寸缩小同时每个电台都工作于不同的载波颠串接收机可以调谐选择不同脉电台这就解除了上述的种种困难。 调幅是使高频载波信号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的瞬时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通过用调制信号来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大小,使得调制信号的信息包含于高频信号之中,通过天线把高频信号发射出去,然后就把调制信号也传播出去了。这时候在接收端可以把调制信号解调出来,也就是把高频信号的幅度解读出来就可以得到调制信号了 调幅波的形成早期VHF 频段的移动通信电台大都采用调幅方式,由于信道衰落会使模拟调幅产生附加调幅而造成失真,目前已很少采用。调频调制在抗干扰和抗衰落性能方面优于调幅调制,对移动信道有较好的适应性。高频信号的幅度随着调制信号作相应的变化,这就是调幅波。由于高频信号的幅度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所以调幅信号的传输并不十分可靠。在传输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被窃听,不安全。所以现在这种技术已经比较少被采用,但在简单设备的通信中还有采用。比如收音机中的AM波段就是调幅波,大家可以和FM波段的调频波相比较,可以看到它的音质和FM波段的调频波相比会比较差,原因就是它更容易被干扰。 所谓基极调幅,就是用调制信号电压来改变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极偏压,以实现条幅。其基本原理是,低频调制信号电压与直流偏压相串联。放大器的有效偏压等于这两个电压之和,它随着调制信号波形而变化。使三极管工作在欠压状态下,集电极电流的基波分量随着基极电压成正比变化。因此,集电极的回路输出高频电压振幅将随着调制信号的波形而变化,于是得到调幅波输出。

AM调制与解调的设计与实现

课题三 AM 调制与解调的设计与实现 一、 本课题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课题主要研究模拟系统AM 调制与解调的设计和实现方法。通过完成本课题的设计,拟主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掌握模拟系统AM 调制与解调的原理,了解FDM 频分复用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 2.掌握模拟系统AM 调制与解调的设计方法; 3.掌握应用MA TLAB 分析系统时域、频域特性的方法,进一步锻炼应用Matlab 进行编程仿真的能力; 4.熟悉基于Simulink 的动态建模和仿真的步骤和过程; 二、 课题任务 设计一个模拟系统,实现AM 调制与解调。要求通过硬件实验掌握AM 的工作原理,根据给定的技术指标通过程序设计实现系统仿真。 硬件部分:基于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使用信号源单元和FDM 频分复用模块进行实验。 软件仿真设计:采用Matlab 语言设计,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仿真,即直接采用Matlab 语言编程的静态仿真方式和采用Simulink 进行动态建模和仿真的方式。 三、主要设备和软件 1. 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一台(含FDM 频分复用模块(DYT3000-70)、同步信号源模块(DYT3000-57)) 2. PC 机,一台 3. 20MHz 双踪示波器,一台 4. MATLAB6.5以上版本软件,一套 5. USB2090数据采集卡,一块 三、 实验原理: AM 调制解调的原理 1.所谓调制,就是用一个信号(原信号也称调制信号)去控制另一个信号(载波信号)的某个参量,从而产生已调制信号, 解调则是相反的过程,即从已调制信号中恢复出原信号。 模拟调制方式是载频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随着欲传输的模拟输入基带信号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的调制方式,包括:幅度调制(AM )、频率调制(FM )、相位调制(PM )三种。 这三种调制方式的实质都是对原始信号进行频谱搬移,将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所需要的较高频带上,从而满足信号传输的需要。 幅度调制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振幅,使其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其它参数不变。是使高频载波的振幅载有传输信息的调制方式。 振幅调制分为三种方式:普通调幅方式(AM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 )和单边带调制(SSB )。所得的已调信号分别称为调幅波信号、双边带信号和单边带信号。 设载波信号为)cos()(t V t v c m o c ω=,c c f πω2=,调制信号为)cos()(t V t v m Ω=ΩΩ,则输出调幅电压为 )2cos())cos(()(0θπα+Ω+=t f t m V t v c a m o (1-1) 式中α是输入信号偏移,当1=α,为普通调幅波,当0=α时,为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波。θ是初始相位(设0=θ),a m 为调制指数(或称为调幅度,1≤a m )。

11空间光调制器

4. 声光扫描 声光扫描器的结构与布拉格声光调制器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调制器是改变衍射光的强度,而扫描器则是利用改变声波频率来改变衍射光的方向。 ⑴声光扫描原理 从前面的声光布拉格衍射理论分析可知,光束以θi 角入射产生衍射极值应满足布喇格条件:s B n λλθ2sin =,B d i θθθ==。布喇格角一般很小,可写为 s s s B f v n 22λλλθ=≈ (3.6-5) 故衍射光与入射光间的夹角(偏转角)等于布拉格角θB 的2倍,即 s s B d i f nv λ θθθθ==+=2 (3.6-6) 可以看出:改变超声波的频率f s ,就可以改变其偏转角θ,从而达到控制光束传播方向的目的。超声频率改变?f s 引起光束偏转角的变化为 s s f nv ?=?λ θ (3.6-7) 这可用图1及声光波矢关系予以说明。 ⑵声光扫描器的主要性能参量 声光扫描器的主要性能参量有三个: 可分辨点数,它决定描器的容量。 偏转时间τ,其倒数决定扫描器的速度。 衍射效率ηs ,它决定偏转器的效率。 衍射效率前面已经讨论过。下面主要讨论可分辨点数、扫描速度和工作带宽的衍射光 声频为f s 的衍射光 k s s 图1 声光描器原理图

问题。 可分辨点数N 定义为偏转角?θ和入射光束本身发散角?φ之比,即 )(w R N λφ?φ?θ ?== (3.6-8) 式中w 为入射光束的宽度;R 为常数,其值决定于所用光束的性质(均匀光束或高斯光束)和可分辨判据(瑞利判据或可分辨判据)。 上式可以写成 s f R N ?=11τ (3.6-10) τ 1N 称为声光扫描器的容量-速度积,它表征单位时间内光束可以指向的可分辨位置的数目。 声光扫描器带宽受两种因素的限制,即受换能器带宽和布喇格带宽的限制。因为声频改变时,相应的布喇格角也要改变,其变化量为 s s B f nv ?=?2λ θ (3.6-11) 因此要求声束和光束具有匹配的发散角。声光扫描器一般采用准直的平行光束,其发散角很小,所以要求声波的发散角B δθδφ≥。 L n f f s s s λλ2 2≤? (3.6-12) 有效波面 图2 列阵换能器 (a) (b)

振幅调制电路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王晟尧学号:6102215054专业班级:通信152班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乘法器振幅调制电路 一、实验目的 了解并研究各个模拟乘法器调幅电路特性和波形变化的特点以及频谱分析。 二、实验原理 调制、解调和混频电路是通信设备中重要的组成成分。用代传输的低频信号控制高频载波参数的电路,称为调制电路。振幅调制有基本的普通调幅(AM)和在此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DSB)、单边带调幅(SSB)。 三、实验步骤 (1)普通调幅(AM) V2为载波信号 V1为调制信号

傅里叶频谱分析: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知: ①仿真检测的调制信号频率与输出调幅波的包络信号频率基本相同;载波信号的振幅按照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变化而形成的调幅波,携带着调制信号的信息,调幅波的包络线与相应的调制信号相同; ②调制过程实际上是一种频率搬移的过程,即经过调幅后,调制信号的频谱被对称地搬移到载频的两侧。同时,在调幅波中,载频不含任何有用信息,需传输的信息只包含与边频分量中,边频的振幅反映了调制信号幅度的大小,边频的频率反映调制信号频率的高低。 (2)双边带调幅(DSB)

傅里叶频谱分析: 可知:①为了节省发射功率,可采用抑制载波信号的双边带调幅电路; ②双边带调幅波波形仍随调制信号变化,但其包络线已不再反映原调制信号的形状,当调制信号进入负半周时,载波信号产生180度相位突变; ③双边带调幅波同样是实现频谱搬移,但频谱图上没有出现载波分量,只有两个边带分量。 (3)单边带调幅(SSB)

傅里叶频谱分析: 由以上数据可以知:①单边带调制方式将已调波的频谱宽度基本压缩了一

AM,DSB,SSB调制和解调电路的设计。

东北大学分校电子信息系 综合课程设计 基于Multisim的调幅电路的仿真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学号5081411 学生曹翔 指导教师王芬芬 设计时间2011/6/22

基于Multisim的调幅电路的仿真 1.前言 信号调制可以将信号的频谱搬移到任意位置,从而有利于信号的传送,并且是频谱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调制作用的实质就是使相同频率围的信号分别依托于不同频率的载波上,接收机就可以分离出所需的频率信号,不致相互干扰。而要还原出被调制的信号就需要解调电路。调制与解调在高频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信号处理应用的重要问题之一,系统的仿真和分析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和必要的保证。论文利用Multisim提供的示波器模块,分别对信号的调幅和解调进行了波形分析。 AM调制优点在于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所以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无线但广播。与AM信号相比,因为不存在载波分量,DSB调制效率是100%。我们注意到DSB信号两个边带中任意一个都包含了M(w)的所有频谱成分,所以利用SSB调幅可以提高信道的利用率,所以选择SSB调制与解调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论文主要是综述现代通信系统中AM ,DSB,SSB调制解调的基本技术,并分别在时域讨论振幅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 以及介绍分析有关电路组成。此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高频、通信原理等相关专业课上所学关于频率调制与解调等相关容。同时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次综合课设于2011年6月20日着手准备。我团队四人:曹翔、婷婷、赖志娟、少楠分工合作,利用两天时间完成对设计题目的认识与了解,用三天时间完成了本次设计的仿真、调试。 2.基本理论 由于从消息转换过来的调制信号具有频率较低的频谱分量,这种信号在许多信道中不宜传输。因此,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通常需要有调制过程,同时在接受端则需要有解调过程从而还原出调制信号。 所谓调制就是利用原始信号控制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使这个参数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最常用的模拟调制方式是用正弦波作为载波的调幅(AM)、调频(FM)、调相 (PM)三种。解调是与调制相反的过程,即从接收到的已调波信号中恢复原调制信息的过程。与调幅、调频、调相相对应,有检波、鉴频和鉴相[1]。 振幅调制方式是用传递的低频信号去控制作为传送载体的高频振荡波(称为

BNS空间光调制器介绍

面阵相位系列空间光调制器 系列空间光调制器 XY面阵相位 系列空间光调制器 HaoLiang Tech Co.,Ltd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XY Phase Series Specifications Standard Model P512 – λ (nm) Array Size 7.68 x 7.68 mm Design Wavelength (nominal) 532, 635, 785, 1064, or 1550 nm Specify wavelength, λ in nm when ordering. Other wavelengths available upon special request. Diffraction Efficiency (zero-order) 61.5% (maximum) Duty Cycle Up to 100% External Window1Broadband antireflection coated for Ravg < 1% (over 450 – 865 nm or 850 – 1650 nm). Fill Factor 83.4% Format 512 x 512 (262,144 active pixels) Mode Reflective Modulation Controllable index of refraction Phase Levels (resolvable) 50 linear levels (minimum) for 2π phase stroke Phase Stroke (double-pass) Typically 2π at user-specified laser line Pixel Pitch 15 x 15 μm Reflected Wavefront Distortion (rms)2λ/3 - λ/8 Response Time333 - 100 ms Spatial Resolution 33 lp/mm Switching Frequency310 – 30 Hz Options PhaseFlat Model PF512 – λ (nm) Reflected Wavefront Distortion (rms)2λ/12 – λ/20 High Speed NEW Model HSP512 – λ (nm) Switching Frequency350 – 150 Hz Response Time3 6.7 – 20 ms Dielectric Mirror NEW Model DMP512 – λ (nm) Fill Factor 100.0% Diffraction Efficiency 90 – 95% 1. Custom antireflection coating options are also available, including V-type for optimum optical efficiency at a single laser wavelength. 2. At nominal wavelength 3. Phase stroke, temperature, and wavelength dependent. HaoLiang Tech Co.,Ltd

振幅调制器与振幅解调器实验报告

二、实验电路图 1.1496组成的调幅器 图6-2 1496组成的调幅器实验电路 2、二极管包络检波电路 图 1 二极管包络检波器电路

3、MC1496 组成的解调器实验电路 图 2 MC1496 组成的解调器实验电路

2 .1496组成的调幅器 用1496组成的调幅器实验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与图1相对应之处是:R 8对应于R t ,R 9对应于R B ,R 3、R 10对应于R C 。此外,W 1用来调节⑴、⑷端之间的平衡,W 2用来调节⑻、⑽端之间的平衡。此外,本实验亦利用W 1在⑴、⑷端之间产生附加的直流电压,因而当IN2端加入调制信号时即可产生AM 波。晶体管BG 1为射极跟随器,以提高调制器的带负载能力。 3.包络检波 二极管包络检波器是包络检波器中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电路。它适合于解调信号电平较大(俗称大信号,通常要求峰-峰值为0.5V 以上)的AM 波。它具有电路简单,检波线性好,易于实现等优点。本实验电路主要包括二极管BG 2和RC 低通滤波器,如图1所示。图中,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使得电路的充放电时间常数不同(实际上,相差很大)来实现检波。因此,选择合适的时间常数RC 就显得很重要。 4.同步检波 同步检波,又称相干检波。它利用与已调幅波的载波同步(同频、同相)的一个恢复载波(又称基准信号)与已调幅波相乘,再用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从而解调得调制信号。本实验采用MC1496集成电路来组成解调器,如图2所示。图中,恢复载波v c 先加到输入端IN1上,再经过电容C 1加在⑻、⑽脚之间。已调幅波v amp 先加到输入端IN2上,再经过电容C 2加在⑴、⑷脚之间。相乘后的信号由⑿脚输出,再经过由C 4、C 5、R 6组成的 型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后,在解调输出端(OUT )提取出调制信号。 需要指出的是,在图2中对1496采用了单电源(+12V )供电,因而⒁脚需接地,且其他脚亦应偏置相应的正电位,恰如图中所示。 图 6-2 1496组成的调幅器实验电路

AM调制与解调

课程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系

摘要 振幅调制信号的解调过程称为同步检波。有载波振幅调制信号的包络直接反应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二极管包络检波的方法进行检波。而抑制载波的双边带或单边带振幅调制信号的包络不能直接反应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无法用包络检波进行解调,所以要采用同步检波方法。 同步检波器主要适用于对DSB和SSB信号进行解调,也可以用于AM,但是一般AM调制信号都用包络检波来进行检波。同步检波法是加一个与载波同频同相的恢复载波信号。外加载波信号电压加入同步检波器的方法有两种。利用模拟乘法器的相乘原理,将已调信号频谱从载波频率附近搬移到原来位置,并通过低通滤波器提取多需要的调制(基带)信号,滤除无用的高频分量,从而实现双边带信号的解调。 本文详细介绍了根据模拟乘法器MC1496的AM调制系统和同步检波器的详细方案和各种参数。给出了基于Multisim软件的解调和解调仿真结果。 关键字:同步检波;AM;Multisim;调制

目录 1 MC1496芯片设计 (2) 1.1MC1496内部结构及基本性能 (2) 2 信号调制的一般方法 (3) 2.1模拟调制 (3) 2.2数字调制 (3) 2.3脉冲调制 (3) 3 振幅调制 (4) 3.1基本原理 (4) 3.2AM调制与仿真实现 (4) 3.3DSB调制与仿真实现 (6) 4解调 (7) 4.1同步检波器原理框图 (7) 4.2同步检波解调电路图 (9) 4.3分析解调过程 (9) 4.4解调仿真结果 (10) 4.4.1 AM解调与仿真实现 (10) 4.4.2 DSB解调与仿真实现 (11) 5 小结与体会 (12) 6附录:总电路图 (12)

空间光调制器参数测量与创新应用实验实验讲义

空间光调制器参数测量与创新应用实验 实验讲义 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不得翻印

前言 空间光调制器是一类能将信息加载于一维或两维的光学数据场上,以便有效的利用光的固有速度、并行性和互连能力的器件。这类器件可在随时间变化的电驱动信号或其他信号的控制下,改变空间上光分布的振幅或强度、相位、偏振态以及波长,或者把非相干光转化成相干光。由于它的这种性质,可作为实时光学信息处理、光计算等系统中构造单元或关键的器件。空间光调制器是实时光学信息处理,自适应光学和光计算等现代光学领域的关键器件,很大程度上,空间光调制器的性能决定了这些领域的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空间光调制器一般按照读出光的读出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反射式和透射式;而按照输入控制信号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光寻址(OA-SLM)和电寻址(EA-SLM) 。最常见的空间光调制器是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应用光-光直接转换,效率高、能耗低、速度快、质量好。可广泛应用到光计算、模式识别、信息处理、显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是传统光信息处理实验与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现代光学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空间光调制器的广泛应用和科研价值。本实验注重学生对光信息处理中关键器件的理解,同时利用SLM解决实际科研与产业应用问题的能力,实验直观且有很强的指导性,可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研究型实验。

实验一SLM 液晶取向测量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空间光调制器的基础知识。 2. 理解空间光调制器的透光原理。 3. 测量空间光调制器的前后表面液晶分子取向,计算液晶扭曲角。 二、 实验原理 根据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不同,可将液晶分为向列型、近晶型、胆甾型3类。其中扭曲向列液晶 (Twisted Nematic Liquld Crystal ,TNLC)是液晶屏的主要材料之一,它是一种各向异性的媒质,可以看作是同轴晶体,它的光轴与液晶分子的长轴平行。TNLC 分子自然状态下扭曲排列,在电场作用下会沿电场方向倾斜,过程中对空间光的强度和相位都会产生调制。 想定量分析液晶屏对光的调制特性,需要将调制过程用数学方法来模拟,液晶盒里的扭曲向列液晶可沿光的透过方向分层,每一层可看作是单轴晶体,它的光学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平行。由于分子的扭曲结构,分子在各层间按螺旋方式逐渐旋转,各层单轴晶体的光学轴沿光的传输方向也螺旋式旋转。如图1.1所示。 图1.1 TNLC 分层模型 在空间光调制器液晶屏的使用中,光线依次通过起偏器P 1、液晶分子、检偏器P 2,如图1.2所示。光路中要求偏振片和液晶屏表面都在x-y 平面上,图中已经分别标出了液晶屏前后表面分子的取向,两者相差90°。偏振片角度的定义是,逆着光的方向看,1φ为液晶屏前表面分子的方向顺时针到P l 偏振方向的角度,2φ为液晶屏后表面分子的方向逆时针到P 2偏振方向的角度。偏振光沿z 轴传输,各层分子可以看作具有相同性质的单轴晶体,它的Jones 矩阵表达式与液晶分子的寻常折射率n o 和非常折射率n e ,以及液晶盒的厚度d 和扭曲角α有关。除此之外,Jones 矩阵还与两个偏振片的转角1φ,2φ有关。因此光波强度和相位的信息可简单表示为()12,,T T βφφ=;()12,,δδβφφ=,其中 ()e o d n n βπθλ=-????又称为双折射,它其实为隐含电场的量,因为β为非常折射率e n 的 函数,非常折射率e n 随液晶分子的倾角θ改变,θ又随外加电压而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