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温度和水分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_杨玉芬

发酵温度和水分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_杨玉芬
发酵温度和水分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_杨玉芬

第31卷第6期江西农业大学学报Vo.l31,No.6 2009年12月Acta Agr ic u lturae Un iversitatis Jiangx iensis Dec.,2009

文章编号:1000-2286(2009)06-1097-04

发酵温度和水分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

杨玉芬,乔 利,郑宜超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使用饲用豆粕进行发酵试验,测定温度和水分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设置发酵温度为25 ,35 和

45 ,水分含量依次为25%、30%和35%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温度和水分对发酵豆粕品质的影响存在交互

作用。发酵豆粕的p H、系酸力均显著低于未发酵豆粕(P<0.05);温度为35 ,水分为30%条件下的发酵豆粕粗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未发酵豆粕和其他组合(P<0.05),p H、系酸力较低,可作为豆粕发酵的适宜温度和水分。

关键词:豆粕;温度;水分;发酵品质

中图分类号:S828.5 文献标识码:A

The Effects of Te mperature andM oist ure

on Fer m e nted Quality of Soybean M eal

YANG Y u-fen,Q I AO L,i Z HENG Y i-chao

(Co llege of Ani m a l Science,Fujian Agricu lture and Forestry U niversity,Fuzhou350002,Ch i n a)

Abst ract:Soybean m eal w as fer m en 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fer m ent te m perat u re and mo isture on soy bean m eal qua lity.The te m perat u re set at25 ,35 ,45 ,and the m o isture w ere25%,30%and35%. The resu lts sho w ed that there w ere interacti o n bet w een te mperature and m o isture.Co m pared w ith non-fer m en ted soybean m ea,l t h e pH and acid-b i n d i n g capac ity of fer m ented rapeseed m eal-so lw ere si g nificantl y re duced(P<0.05).W hen the fer m enti n g te m perature and m o isture w ere35 and30%,the crude prote i n con tentw as the h i g hes,t the p H and acid-b i n di n g capacity w ere l o w er co m pared w ith those of non-fer m ented soybean m ea l and other treat m ents.The opti m a l fer m enting te m perature and m o isture w ere35 and30%.

K ey w ords:soybean m ea;l te mperature;m oist u re;fer m entation quality

豆粕是饲料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植物性蛋白原料,营养丰富,但由于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动物对豆粕营养的吸收率。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消除和蛋白质的有效吸收利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采用热处理、化学法、作物育种法、酶制剂法、微生物发酵法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解抗营养因子[1]。比较发现,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制作发酵豆粕可以有效地降解豆粕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将大分子蛋白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有利于吸收,并能积累有益的代谢产物,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获得具有多种功能的优质蛋白饲料[2~6]。

目前国内对豆粕的发酵加工处于起步阶段,关于豆粕发酵的工艺参数缺乏系统的研究,而这些参数

收稿日期:2009-07-03 修回日期:2009-09-25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X0750003)和福建省科技厅资助省属高校项目(2007F5008)

作者简介:杨玉芬(1971-),女,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猪营养与饲料学研究,E-m ai:l yangyufenfaf u@https://www.360docs.net/doc/f37499359.html,。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第31卷

表1 豆粕发酵配方T ab .1 Th e for m u l a of ferm en tation s oybean m ea l 配料配比水分含量/%253035豆粕/g 200200200水/mL 355171配好的发酵液/g

5

5

5

表2 温度和水分对发酵豆粕鲜样和风干物质pH 的影响Tab .2 The effect of d ifferent te m perature and moisture on pH

for fres h and dry matter of s oybean m eal

处理组合鲜样p H 风干p H 未发酵6.94 0.00h 6.86 0.00f 1(25 ,25%)6.37 0.05e 6.28 0.03d 2(25 ,30%)6.24 0.05d 6.11 0.04c 3(25 ,35%)5.85 0.02c 6.03 0.01bc 4(35 ,25%)6.52 0.06f 6.16 0.05c 5(35 ,30%)6.27 0.04d 6.04 0.05bc 6(35 ,35%)5.69 0.14b 5.89 0.16a 7(45 ,25%)6.48 0.02f 6.36 0.01d 8(45 ,30%)6.70 0.06g 6.67 0.03e 9(45 ,35%)

5.33 0.06a

5.95 0.11ab

注:表中同一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0

.05)。对于获取优质的发酵豆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实验通过探讨不同发酵温度与水分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旨在为优化豆粕的发酵条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豆粕:无霉变、结块和异味,水分含量为12%;菌种: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由厦门六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蔗糖;天然水;发酵袋。1.2 试验设计

发酵温度:25 ,35 ,45 ;发酵水分:25%,30%,35%;发酵时间:72h 。1.3 试验方法

1.3.1 发酵液的制备 发酵液的成分配比为豆粕发酵剂0.5g 、红糖1.5g 、水3m L ,按以上比例充分

混合均匀(用手撮开红糖及发酵剂,发酵剂与水一定要搅拌均匀,避免有小疙瘩存在),水为天然水,以避免自来水中的氯对菌种的破坏作

用。静置60m i n 以上,使发酵剂充分活化,备用。

1.3.2 豆粕的发酵方法 豆粕粉碎过60目,将每一组需要的豆粕称好,倒入塑料盆中,依次加入发酵液和水,搅拌均匀,然后装入发酵袋,发酵袋不要装太紧,并预留出1个

10c m 左右的空间供胀气用,袋口扎牢。

1.4 测定指标

(1)p H 的测定:取3g 发酵豆粕(以风干物质计)及经过粉碎过60目筛的3g 豆粕分别混悬于30mL 的蒸馏水中,搅拌均匀,4 静置6h ,使用滤纸过滤,再以数字式p H 计测定上清液p H 。(2)粗蛋白的测定: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3)系酸力的测定。日粮的系酸力即日粮结合酸的能力,是指一定质量的日粮对酸性物质具有的酸度缓冲能力。称取豆粕10g ,加蒸馏水50mL ,搅拌均匀,浸渍30m in 后测pH 值,计为PH 1,而后加入5mL 0.1m o l/LH C l 溶液,浸渍30m i n 后再测pH 值,计为p H 2,计算pH 值的变化值, p H =p H 1-pH 2。 p H 越大,表明日粮系酸力越低。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并结合S-N -K 法做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温度和水分对发酵豆粕p H 的影响

经统计,温度和水分对发酵豆粕鲜样和风干物质pH 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未发酵豆粕的鲜样和风干物质的p H 显著均高于发酵豆粕(P <0.05)。在25 和35 下,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发酵豆粕鲜样和风干物质的p H

呈下降趋势;在45 下,随着水 1098

第6期杨玉芬等:发酵温度和水分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

分含量的增加,鲜样和风干物质的p H 并无明显变化规律,水分由25%升至30%时出现升高,随后迅速下降。从所有组合来看,在45 ,水分为35%时,鲜样的pH 显著低于其他组合(P <0.05),风干物质的p H 除与组合6(温度35 ,水分35%)差异不显著外(P >0.05),均显著低于其他组合(P <0.05)。2.2 发酵温度和水分对发酵豆粕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经统计,温度和水分对发酵豆粕鲜样和风干物质p H 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未发酵豆粕除与组合1、组合7和组合9差异不显著外(P >0.05),均显著低于其他组合(P <0.05)。表3结果表明,在所有组合中,粗蛋白含量以组合5(温度35 ,水分30%)最高,为57.01%,显著高于其他组合。组合2、组合3、组合4和组合5粗蛋白含量较高,介于53%~55%之间,且4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

表3 温度和水分对发酵豆粕粗蛋白含量及豆粕系酸力的影响

T ab .3 The effect of differen t te mperature and moisture on crude prote i n and aci d-bi nd i ng capacity of s oybean m eal

处理组合蛋白含量/%处理组合系酸力未发酵51.17 0.03a 未发酵2.69 0.01h 1(25 ,25%)51.06 0.33a 1(25 ,25%)2.53 0.02g 2(25 ,30%)54.13 1.22c 2(25 ,30%)2.35 0.02f 3(25 ,35%)53.78 0.30c 3(25 ,35%)2.26 0.02e 4(35 ,25%)54.53 0.53c 4(35 ,25%)2.41 0.04f 5(35 ,30%)57.01 0.35d 5(35 ,30%)2.21 0.05e 6(35 ,35%)53.49 0.68c 6(35 ,35%)2.05 0.09c 7(45 ,25%)51.31 0.27a 7(45 ,25%)1.96 0.02b 8(45 ,30%)52.38 0.70b 8(45 ,30%)2.13 0.02d 9(45 ,35%)

51.46 0.42a

9(45 ,35%)

1.59 0.04a

注:表中同一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0.05)。

2.3 发酵温度和水分对发酵豆粕酸结合力的影响

经统计,发酵温度和时间对酸结合力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未发酵豆粕的系酸力显著高于发酵豆粕(P <0.05)。在25 、35 下,随水分含量的增加,发酵豆粕的系酸力变化显著下降(P <0.05);在45 下,随水分含量的增加,发酵豆粕的系酸力变化并无明显的规律,水分由25%升至30%时出现升高,随后迅速下降。在同一水分下,随着温度的递增发酵豆粕的系酸力显著下降(P <0.05)。在所有组合中,系酸力以组合9(温度45 ,水分35%)最低,为1.59,显著低于其他组合(P <0.05)。

3 讨论与结论

(1)温度和水分对发酵豆粕p H 的影响。发酵豆粕有机酸含量和p H 能够直观的反映发酵饲料的

品质,是衡量发酵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乳酸含量越高,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越低,发酵品质越好[7]

。p H 一方面可反映发酵的进程,并对发酵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使用p H 低的饲料配制日粮也可促进日粮酸化。日粮酸化可改善日粮品质,可提高日粮适口性和消化率,日粮中的酸能直接刺激口腔内的味蕾细胞,使唾液分泌增多而增进食欲,而且有机酸具有独特的芳香,可掩盖饲料中的不适气味[8]

。发酵过程中p H 的变化会影响到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通过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最终影响发酵产物的分布,进而影响到发酵品质。本试验使用的菌种主要是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其中乳酸菌为主要产酸菌,而pH 的变化又会影响到乳酸菌的活性。本试验发现在适宜的温度下,水分对发酵豆粕的p H 影响显著。随着发酵水分含量的递增,豆粕越易发酵,产酸越多。这说明在发酵过程中增加适当的水分含量可促进乳酸菌的繁殖,促进其对底物发酵产生有机酸。

(2)温度和水分对发酵豆粕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对于固体发酵来说,培养菌基质中的水分含量是影响菌体蛋白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含水量适宜,培养基的细小颗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和合适的疏松度,有利于空气进入培养基的颗粒之间,并与固体颗粒表面接触而传送微生物繁殖所需要的氧,同

1099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第31卷

时也有利于排出微生物菌体代谢所产生的CO 2,促进微生物菌体生长。另外,培养基的营养物质也要依赖颗粒之间的自由水扩散到基质表面,并进一步传递到微生物体内,促进菌体的繁殖,从而增加了粗蛋白的含量。而且随着水分增加,粗蛋白含量的损失减少,其原因是豆粕中的氨态氮和一些蛋白质降解产物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水分增加可减少这些物质挥发损失,同时水分子能与蛋白质的正电荷或负电荷作用,增强蛋白质的稳定性,减少环境因素对它的损失。

本试验发现,发酵有提高豆粕粗蛋白含量的趋势。但不同温度和水分互作对发酵豆粕粗蛋白含量的影响未发现明显的变化规律。与30%和35%的水分相比,30%的水分可更有效地提高粗蛋白含量。这可能是因为基质的细小颗粒之间存在合适的疏松度,有利于氧的溶入和CO 2的排出,促进微生物菌体生长,从而使发酵产品中粗蛋白含量增加。

(3)温度和水分对发酵豆粕系酸力的影响。系酸力也称为酸缓冲能力,酸结合力,酸结合系数,它以饲料结合酸的多少来反映日粮的酸碱性。传统测定酸结合力是采用Bo lduan (1988)推荐的方法[9]

,该方法存在加入的盐酸不易搅拌,终点不易控制等缺点。本试验采用改进的方法测定发酵豆粕中的酸结合力,与传统方法相比,操作简单,盐酸易于搅拌,误差不大等优点。并且测定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降低饲料的酸结合力可降低胃内的pH,提高饲料的消化率。酸结合力是影响胃酸度和游离酸量的

主要因素,酸结合力高,吸附的游离酸就多,胃酸度降低的幅度大[10]

。有试验表明,饲料酸结合力不断降低,仔猪的腹泻率随酸结合力的降低相应降低,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酸结合力过低(小于20)时仔猪的采食量急剧上升而生产性能下降;饲料酸结合力为19.5~23时,仔猪的综合生产性

能表现最佳[11]

。本试验发现,发酵可显著降低豆粕的酸结合力。在相同发酵时间下,随温度和水分的增加,发酵豆粕系酸力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对于使用发酵豆粕配制低酸结合力日粮有一定的作用。本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水分对发酵豆粕p H 、系酸力、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综合试验结果来看,组合5(温度35 ,水分30%)的粗蛋白含量最高,p H 和系酸力较低,并结合节约能源和减少发酵豆粕烘干的后续处理等方面的因素,建议将此温度和水分作为豆粕发酵的适宜条件。参考文献:

[1]李里特.大豆加工与利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38-40.

[2]张明峰,王立明.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研究概况[J].大豆通报,1999(5):23-24.[3]肖玲,龚月生.热处理对豆粕品质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0(4):23-25.

[4]康立新.发酵法去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及提高其营养价值的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3:84-86.[5]吴新民,傅仕洪,陈小春.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常用的几种处理技术的效果[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9):66-67.[6]W ang L C .Soybean prote i n agg lo m eration :P romo ti on by ultrason i c treat m ent[J].Ag ric F ood Che m,1981(29):177-180.[7]刘媛媛,冯杰.微生物发酵豆粕的应用研究[J].广东饲料,2006,15(2):34-35.

[8]蔡国林,杨旭,曹钰.微生物发酵对豆粕营养价值的影响[J].中国油脂,2008,33(10):21-24.[9]于世林,苗风琴.分析化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0]周世霞,梅春升.酸结合能力指标在配制仔猪日粮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J].饲料工业,2007,28(15):28-30.[11]刘庚寿,龚德林,张敏贤.不同酸结合能力饲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6,27(1):33-34.

1100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与实用实用标准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与标准 发酵工艺2010-12-31 15:16:17 阅读8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1、水份、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份、钙和磷的分析方法全部采用国标法。 2、总有机酸测定采用氢氧化钠滴定的方法和乳酸测定采用气象色谱。 3、pH的测定采用玻璃电极pHS-3C型pH计测定。 4、可溶蛋白的测定方法 5、小肽含量的测定 水份的测定 水份测定直接参见国标 测定完水分后的样品需要测定其中的总有机酸的含量,其数值为A,并计算有机酸的挥发量。 水份含量的计算时应当扣除这部分有机酸的挥发量,否则会出现水分超标现象。 总有机酸检测 试剂:NaOH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酚酞指示剂 仪器:磁力搅拌器离心机 方法: (1)取发酵后鲜样品15g 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溶于100ml去离子水,在磁力搅拌器上浸提30min。(2)取部分浸提样离心10min(3000r/min)。 (3)取上清液15ml, 加30ml去离子水稀释(以消除底色的影响),加酚酞指示剂四滴,用0.1molNaOH 标准溶液滴定,并记录到终点消耗NaOH体积。(终点到溶液呈现粉红) 计算 乳酸(%)=N(NaOH)×V(NaOH) ×0.09008/15×115/15g N(NaOH):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 V(NaOH) :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 0.09008:乳酸的毫克当量。 0.1mol氢氧化钠的配制与标定 1、配制:称取9.6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用塑料管虹吸5ml的上清液,注入2000ml无二氧化碳水中(将去离子水煮沸5分后冷却),摇匀。 2、标定 称取0.67g于105~110℃烘至恒重的基准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准确至0.0001g,溶于50ml的无二氧化碳水中,加4滴酚酞指示剂(0.1%),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3、计算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c(NaOH)=m/(V1-V2)×0.2042 式中c(NaOH)——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之物质的量的浓度,mol/l; V1——滴定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之用量,ml; V0——空白试验氢氧化钠溶液之用量,ml; m——邻苯二甲氢钾之质量,g; ? 0.2042——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邻苯二甲氢钾之用量。 0.1%酚酞指示剂的配制:称取1.000克酚酞,溶解与100ml95%的试剂酒精中,混匀即得。

发酵豆粕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检测方法 (参考)

目录 1.检测用仪器简介 (2) 2.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 (3) 3.Elisa 大豆球蛋白(酶联免疫法) (6) 4.小肽的检测(酸溶蛋白) (10) 5.寡糖的检测——薄板层析法(TLC) (11) 6.乳酸的检测 (12) 7.蛋白溶解度的检测(PS) (13) 8.发酵豆粕蛋白溶解度的检测(改良) (14) 9.水溶性蛋白的检测 (15) 10.挥发性盐基氮(VBN) (17) 11.PH 值测定 (19) 12.水苏糖含量的测定 (20) 13.水分、粗蛋白、粗灰分、粗纤维、尿素酶活性的检测 (20)

1、检测用仪器简介

2、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是对蛋白质进行量化,比较及特性鉴定的一种经济、快速而且可重复的方法。通过对电泳条带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发酵前后或不同产品的抗原蛋白含量。 一、原理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主要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对豆粕中的抗原蛋白进行分离。SDS 与蛋白质的疏水部分相结合,破坏其折迭结构,并使其稳定地存在于一个广泛均一的溶液中。SDS—蛋白质复合物的长度与其分子量成正比。由于在样品介质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而电荷因素可以被忽略。SDS—PAGE 因易于操作和用途广泛,成为许多研究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 二、仪器 1、电泳仪及电泳槽 2、振荡器 3、离心机(10000 转) 4、移液枪(大、中、小) 5、离心管(7ml、5ml 或 1.5ml、1ml) 三、试剂: 1、单体母液:100ml 丙烯酰胺(ACR)30g 甲叉双丙烯酰胺0.8g 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棕色瓶4℃下存放。可保存 3 个月。 2、分离胶缓冲液(4×)(PH=8.8)100ml Tris-base(1.5mol/L)18.17g SDS 0.4g 浓 HCL 调节 PH 至 8.8,定容至 100ml,过滤,4℃存放。 3、浓缩胶缓冲液(4×)(PH=6.8)100ml Tris-base(0.50mol/L) 6.06g SDS 0.4g 浓 HCL 调节 PH 至 6.8,定容至 100ml,过滤,4℃存放。 4、10%(w/v)过硫酸铵1ml 过硫酸铵0.1g

发酵豆粕中抗原蛋白和不良寡糖的检测

发酵豆粕中抗原蛋白的定性检测 ——SDS-PAGE法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发酵豆粕中抗原蛋白的定性检测。 2.仪器设备 2.1蛋白电泳仪: 2.1.1 电泳仪;(建议使用:北京六一仪器DYY-2C型) 2.1.2 电泳槽;(建议使用:美国伯乐公司的mini型) 2.2 25μl微量进样器; 2.3 制胶装置;(与电泳槽配套出售,包括玻璃板(厚度分别为1.0 mm和 1.5mm各一套),梳子,拨胶板) 2.4 移液枪(1000μl,200μl,10μl)以及其配套枪头;(属于常规实验耗材) 3.试剂 3.1 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过硫酸铵、TEMED;(建议购至上海申能博彩,Chemisonic 进口分装,必须要进口的产品!国产做出来的结果很差);分析纯; 3.2 无水酒精,分析纯; 3.3 甘氨酸,分析纯; 3.4 Tris,分析纯; 3.5 考马斯亮兰R250,分析纯; 3.6甲醇,分析纯; 3.7 冰醋酸,分析纯; 3.8 甘油(丙三醇),分析纯; 3.9 β-巯基乙醇,分析纯; 3.10 溴酚蓝,分析纯; 3.11 HCl,分析纯; 4.试剂的配置 4.1 SDS-PAGE溶液的配制: 30%丙烯酰胺的配制:丙烯酰胺 30.0g N’N-甲叉双丙烯酰胺 0.8g

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 4.2 10%过硫酸铵:将1g过硫酸铵溶于10.00ml去离子水中。 2.00mol/L Tris-HCl(pH=8.8):称取Tris 121.14g溶于500mL蒸馏水中,用浓盐酸 调节pH至8.8(要求准确)。 1.00mol/L Tris-HCl(pH=6.8):称取Tris 60.57g溶于500mL蒸馏水中,用浓盐酸 调节pH至6.8(要求准确)。 10%SDS:称取5gSDS溶于50ml蒸馏水中。 1.0% 溴酚兰:称取0.05g溴酚兰溶于5ml蒸馏水中。 4.3 染色液:考马斯亮兰R250 0.25g 甲醇 45.40ml 冰醋酸 9.20ml 水 45.40ml 4.4 脱色液:甲醇 456.0ml 冰醋酸 72.0ml 水 472.0ml 4.5 4×分离胶缓冲液:2.00mol/L Tris-HCl(pH=8.8) 75ml 10%SDS 4ml 蒸馏水 21ml 10%过硫酸铵 5ml 4.6 4×堆积胶缓冲液:1.00mol/L Tris-HCl(pH=6.8) 50ml 10%SDS 4ml 蒸馏水 46ml 10%过硫酸铵 5ml 4.7 电泳缓冲液: Tris 3.0g 甘氨酸 14.4g SDS 1.0g 定容至1L,用HCl调节pH为8.3。

发酵豆粕的研究与应用

发酵豆粕的研究与应用 [提要] 豆粕是饲料工业中常用的一种优质植物蛋白原料,其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比例合理,但是豆粕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畜禽对其营养的吸收和利用。用微生物发酵的方式处理豆粕,不仅可以有效去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还能够将豆粕的蛋白质降解成小肽,更利于消化吸收,同时还能够产生有益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大大提高了豆粕的营养价值。本文从豆粕营养价值、发酵豆粕特点、发酵豆粕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发酵豆粕;抗营养因子;营养价值 一、豆粕的营养特点 豆粕是大豆榨油之后的副产品,一般其粗蛋白含量在43%~48%之间,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比较高,其含量约为2.5%~2.8%。目前豆粕在饲料工业和畜牧养殖上有广泛的应用。与棉粕、菜粕、花生粕相比,豆粕具有氨基酸含量平衡、消化率高、适口性好等特点;与动物来源蛋白(如鱼粉、骨肉粉、血浆蛋白粉等)相比,豆粕具有货源充足、不易被病原菌污染或氧化腐败,含毒害物质概率低、安全系数高等特点。所以豆粕是一种优良的植物性蛋白饲料源。 (一)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豆粕虽然营养价值很高,但是豆粕中还存在着许多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会影响动物对豆粕营养成分的消化。在豆粕中主要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植酸、大豆凝血素、脲酶、低聚糖、脂肪氧化酶、大豆抗原蛋白及致甲状腺肿素等多种抗营养因子。它们的存在,一方面对动物体内某些消化酶起抑制作用或与营养物质络合成不易消化的成分等,使得豆粕的消化率和动物的吸收率下降;另一方面对动物体内的某些器官起到破坏作用,对动物的生理、生长、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豆粕中常见抗营养因子有以下几类: 1、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这是大豆中的主要蛋白类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剂会造成动物出现消化吸收功能紊乱,抑制鸡、猪等畜禽的生长、抑制动物体内胰蛋白酶活性,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蛋白酶,引起胰腺的肿大。 2、植酸。能在肠胃中与多种二价阳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植酸盐络合物,大大降低了动物对微量矿物质的吸收与消化,会使动物出现矿物质缺乏症状,如厌食、消瘦、生长迟缓和脱毛等。 3、脲酶。本身是没有毒性,但能将豆粕中部分含氮化合物分解成氨,降低氮的利用率,大量氨的存在会引起肌体氨代谢障碍,可引起动物中毒。 4、脂肪氧化酶。约占豆粕蛋白质的2%左右,能使大豆产生豆腥味和苦涩味,

活性发酵豆粕

活性发酵豆粕(生物活性菌体蛋白)介绍 第一部分豆粕为什么要发酵 【豆粕发酵的目的】 一、破坏豆粕中抗营养因子 豆粕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低聚糖、凝集素、植酸、脲酶等抗营养因子,在发酵过程中通过微生物作用、酶及发酵产生有机酸的作用,使得抗营养因子被降解或者钝化,从而得到破坏。 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的危害(综述) 1、胰蛋白酶抑制因子IT,抑制生长。大豆中最重要蛋白类抗营养因子,约占大豆蛋白6%,IT通过对胰蛋白酶的抑制,引起胰腺肥大和增生,甚至产生腺瘤,引起动物生长抑制。 2、大豆凝集素(SBA),影响消化吸收及免疫抑制:脱脂豆粕中约含3%,难以完整吸收进入血液,引起红细胞凝集,在消化道中损坏小肠壁粘膜结构,影响多种酶的分泌,对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有严重的抑制作用,凝集素也对动物的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抑制动物生长。 3、低聚糖,胃肠胀气因子:豆粕富含棉子糖与水苏糖等低聚糖,人和动物不能消化这些低聚糖,结果它们进入结肠被细菌发酵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氢,少量甲烷,从而引起肠道胀气,并导致腹痛、腹泻、肠鸣等。 4、脲酶:影响蛋白吸收利用,是豆粕类蛋白原料质量重要影响因素。 5、植酸:与饲料原料中的磷结合,形成难于被动物消化吸收的植酸磷,降低动物对磷的消化吸收。 6、非淀粉多糖(NSP):是植物细胞壁物质主要成分,难以被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水解,能在消化道形成粘性食糜,降低饲料脂肪、淀粉和蛋白等养分营养价值。 7、酚类化合物:大豆中酚类化合物如单宁可以与蛋白质如赖氨酸、甲硫氨酸相结合,使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 二、消除豆粕蛋白的抗原性 豆粕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在发酵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降解而使其失去抗原性。大量研究表明,豆粕中存在的抗原物质能引起仔猪等幼龄动物的肠道过敏--损伤,进而引起腹泻。已证实,引起断奶仔猪过敏反应的主要抗原是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 三、降解大分子蛋白质,形成易吸收的小肽蛋白 豆粕中主要组分11S 和7S 是大分子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50K D 和180K D,通过发酵酶解,被降解为可溶于水的小分子氨基酸及小肽,利于动物的吸收利用。S是蛋白质超速离心机组份分离时的单位,1S=1/1013秒。豆粕蛋白应用超速离心分离方法进行分离分析,按照沉降模式,可分为2S、7S、11S和15S 共4个主要的组份,它们的比例成分为9.4%,43%,43.6%和4.6%,7S、11S含量达86%以上。

豆粕的生产工艺和性质

目前制作豆粉的原材料主要有以下两种[1]: 第一种是以豆粕为原料,豆粕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经萃取出脂肪的豆子残渣(也就是市场上标明的浸出油),此类豆粕可称为一次豆粕,还有一种是在萃取出脂肪的豆粕基础上再次提取一些其他大豆提取物后的豆粕(如提取大豆异黄酮等,市场上欣靓、天雌素等产品就是采取这种方法),姑且称其为二次豆粕,二种豆粕在检验上不好区分,除非使用非常精密的仪器。 豆粕由于需要先萃取油脂的,因此其大多选取的是脂肪含量较高的转基因大豆,经过萃取工艺后,脂肪残留量大多≤0.5%,以此为原料制作的豆粉,细度可达80目、100目、120目甚至更多(有的厂家声称能提供200目豆粉),但这种豆粉有一种特点,由于其脂肪含量很低,所以在发酵生产中,必须辅以大量的消沫剂,否则泡沫无法控制。 此外此种豆粉的初始原料大多是脂肪含量较高的转基因大豆,因此其本身蛋白质含量相对偏低,相对以非转基因大豆为原料制成的豆粉蛋白质含量就更没有优势。但目前有些产品就专门使用这种豆粉,比如有的生产厂家的阿维菌素就采用此种豆粉。 第二种是采用豆子为原料(包括非转基因中国大豆和转基因大豆),这两者原料做成的豆粉在物理、化学性质,无法区别,可能在生物性质上有所区别。 先采取压榨方法压出油脂后(也就是市场上标明的压榨油),再进行炒饼,磨粉。这种豆粉相对豆粕豆粉价格要高一些,优点有以下几点: 1、此种豆粉由于压榨法取油,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调整压力,从而控制最终豆粉中的残留脂肪含量,这种豆粉与上一种豆粉的最大区别,在发酵生产使用中可以减少消沫剂的用量,因为脂肪也具有消泡功能,而且由于脂肪自然均匀地分布在豆粉中,其消泡效果相应地好于同等效果消沫剂。 基础料中使用消沫剂一方面价格昂贵,另一方面对生产菌种也有一定的毒性;即使选用植物油也会因油脂漂浮在发酵液表层,影响发酵液的溶氧水平和菌丝的呼吸。 2、如果选用非转基因中国大豆,其蛋白质含量要高于转基因大豆及及以其为原料制成的豆粕。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豆粉:有的是将前两种豆粉按比例混合,有的干脆是掺假(有的掺土、有的掺玉米粉),假货的检测方法也比较简单,只要检测蛋白质含量,即知道是否掺假;后一种检测比较麻烦,但如果您要求采购高脂肪残留的豆粉,哪么只要脂肪残留量检测合格,就基本可以断定其真实性或仅仅掺和了较少量的豆粕粉;但有些产品就要求使用按比例掺和豆粉,这就另当别论了。 制作工艺 这是豆粉制作的关键,决定着的豆粉的质量及外观、颜色 豆粕豆粉: 原料如果由豆粕的话,其颜色相对偏浅一些,因为大多数豆粕原料都是比较小的片状物体,由于脂肪含量极低,极易粉碎,以此原料做豆粉的厂家,大多不再炒豆粕,或仅进行简单地温度较低的炒制,这主要因为一方面豆粕在萃取出油的过程,为了提高出油速度和出油率,已经进行过适当加热,另外由于豆粕片比较小,含水量都非常低,比较干燥,相对表面

豆粕与发酵豆粕的加工及利用

豆粕与发酵豆粕的加工及利用 1.豆粕与发酵豆粕的属性 (1)豆粕的特性豆粕是大豆经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根据提取方法不同可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用浸提法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压榨取油后再经过浸提取油后得到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高,是目前国内外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产品,有以下特性:①物理性质。浅黄色至浅褐色,颜色过深表明加热过度,太浅则表明加热不足。整批豆粕色泽应基本一致;具有烤大豆香味,没有酸败、霉败、焦煳等异味,也没有生豆腥味;均匀流动性好,呈不规则碎片状、粉状或粒状,不含过量杂质。②化学成分。豆粕中含蛋白质43%左右、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胱氨酸0.5%~0.8%、胡萝卜素0.2mg/kg~0.4mg/kg、流胺素3mg/kg~6mg/kg、核黄素3mg/kg~6mg/kg、烟酸15mg/kg~30mg/kg、胆碱2200mg/kg~2800mg/kg.豆粕中较缺乏蛋氨酸,粗纤维主要来自豆皮,无氮浸出物,B族维生素与淀粉含量低,矿物质含量少。 (2)发酵豆粕的特性发酵豆粕是为提高豆粕消化率,降低其抗营养因子,经一定工艺和技术手段发酵后的豆粕。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饲用豆粕一般是高温豆粕,蛋白变性比较严重,溶解性较差,会影响蛋白的消化,而且还含有一定的抗营养因子和胀气因子,这些对于畜禽,特别是对幼仔来说,是不利的。但是由于豆粕蛋白来源量大,相对于鱼粉来讲价格较低,是饲料配比中主要的蛋白来源,目前尚五更好的替代品。因此对豆粕加以改良,提高其消化率,降低其抗营养因子,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将豆粕进行发酵,便是其中的一个改良方法。用农盛乐豆粕发酵剂发酵豆粕具有以下优点:①提高了豆粕蛋白的溶解度,利于消化;②减小了豆粕中蛋白的分子量,其中的一部分已达到小肽水平甚至氨基酸水平,可以直接被动物吸收;③发酵豆粕具有一定的芳香气味和鲜味,有一定的诱食作用,适口性较好;④豆粕中一些多糖分子也在发酵过程中得到了分解,这对于动物的消化也是有利的,特别是一些胀气因子,也被微生物在发酵中降解,这是其他工艺所不能达到的。 2.豆粕与发酵豆粕的加工 (1)豆粕的一般加工流程油脂厂购入大豆→去杂→破碎→加温并调整水分含量→压成片并继续调整水分→加溶剂喷淋以淬取豆油→脱溶剂→豆粕生成。 在豆粕的加工工艺中,温度控制是最重要的环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豆粕中蛋白质的含量,并且直接影响豆粕质量的好坏和使用效果。根据烘烤过程中是否掺杂了大豆种皮,豆粕还可分为带皮豆粕和去皮豆粕,二者主要区别是蛋白质水平不同。 (2)发酵豆粕的一般加工流程豆粕加水拌匀→蒸煮→接种→发酵及后熟→干燥→磨粉→包装。 主要设备有拌料器、蒸煮锅、发酵器、流化干燥床、粉碎机和包装机等。 发酵豆粕的指标要求:发酵豆粕中蛋白质的KOH溶解度为95%以上;多糖也可以溶解;

饲料原料质量鉴定方法

饲料原料质量鉴定方法 (一)感官坚定 感官鉴定又称经验鉴定,是凭借人的五官来鉴定饲料质量的方法。要求平时注意观察各种饲料,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饲料的基本特征基础上,才能做到快速、准确地判断原料的质量优劣。 1.眼观(视觉) 观察饲料原料的形状、色泽、有无霉变、虫蛀、有无异物、硬块、夹杂物等。花生饼、胡麻饼、芝麻饼很容易发霉,特别是饼粕裂缝中常有黄曲霉污染。豆饼掺假的很多,有的豆饼中掺入玉米、豆皮、沙子、其他饼类等,需要把饼掰开,细心观察就会发展 2.舌舔(味觉) 通过舌舔或牙咬来检查饲料有无刺激的恶味、苦味或其他异味。如发霉的豆饼、棉籽饼、胡麻饼、芝麻饼等,若把饼外的绿霉擦去,用眼不易看出,通过舌舔和牙咬就会尝到刺激性的恶味。 3.鼻闻(嗅觉) 用鼻子来嗅闻饲料是否具有原料物质的固有气味,并确定有无霉味、氨臭味、发酵酸味、焦糊味、腐败臭味或其他异味。特别是对鱼粉、肉骨粉、蚕蛹粉、骨粉及油脂类的鉴别,要注意利用嗅觉来鉴定是否腐败变质。鉴别时应避免环境中其他气味的干扰。 4.手摸(触觉) 将饲料放在手上,用指头捻,通过感触来觉察其粒度的大小、硬度、黏稠性、有无夹杂物及水分的多少等。 (二)物理鉴定 1.筛分法 利用各种大小的筛子(如10目、20目、30目等)将原料过筛,观察饲料原料的粒度、搀杂物的种类及比例等。用这种方法能分辩出用肉眼看不出来的异物。 2.容重法 各种饲料原料都有其固有的容重,通过测量容重并与标准容重相比较,可鉴别饲料原料是否含有杂质或搀杂物。常见饲料原料的容重见下表。 常见风干饲料原料容重(g/L) 饲料原料容重饲料原料容重饲料原料容重 玉米626 大豆737~769 血粉616 去皮玉米720 脱壳大豆642 羽毛粉546 玉米粉544~576 大豆皮粉320 奶粉320 玉米芯粉400 溶剂浸提大 豆粕44% 561~609 干燥乳清粉561~737 带芯玉米粉578 溶剂浸提大 豆粕50% 657~673 乳糖730 玉米麸质粉482 棉籽粕593~641 骨粉801~961 干燥玉米酒糟400~416 棉籽饼641~721 牡蛎壳粉(小 于1cm) 849 玉米胚芽粕56 棉籽壳193 贝壳粉1600 玉米蛋白粉512~688 脱壳花生240~304 石粉1300~1550 小麦610~626 带壳花生272~384 碳酸钙201 小麦麸176~256 花生饼粕466 脱氟磷554 小麦粉609~625 干燥甜菜粕176~256 脱氟磷酸氢 钙 1200 小麦标准粗 粉 288~400 干燥柠檬粕328 双飞粉1350

豆粕发酵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豆粕发酵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陇东学院2013级农学石锁强 【摘要】:本文综述了发酵豆粕的生产现状及其生产工艺,分析了影响发酵豆粕品质的发酵菌种、水分、温度、批量大小、发酵设备等因素及传统发酵豆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如蛋白质含量低、抗营养因子去除不彻底、适口性差及成本高等问题,并对发酵豆粕的市场前景做了进一步展望。 【关键词】:豆粕固体发酵饲料抗营养因子 1.1 豆粕及发酵豆粕简介 1.1.1 豆粕简介 豆粕是大豆经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研究表明,其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40%~44%,脂肪1%~2%、碳水化合物10%~15%,赖氨酸2.5%~3.5%,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胱氨酸0.5%~0.8%,以及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营养成分比较齐全且均衡,还含有异黄酮、磷脂等生物活性物质[l]。 1.1.2 我国饼粕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因为饼粕在生产应用中的诸多优势,使得其在代替鱼粉制造发酵蛋白饲料方面的应用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饼粕的发酵生产发展迅猛,但毕竟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还存在许多问题[2],主要包括:①粗纤维含量高达14%以上,蛋白质含量20%-40%不等,有效能值不到豆粕的70%,由于残留皮壳,饼粕颜色发黑,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②饼粕的蛋白质(氨基酸)消化利用率低,只有30%-60%,均明显低于鱼粉及豆粕等优质蛋白质饲料资源;③低质饼粕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不仅严重影响畜禽生产性能,还会损害动物器官,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动物死亡。

1.1.3 发酵豆粕简介 (1) 发酵豆粕 发酵豆粕又名生物肽,生物豆粕,生物活性小肽,大豆肽[3]。是指利用有益 微生物发酵低质豆粕,去除多种抗营养因子,同时产生微生物蛋白质,丰富并平 衡豆粕中的蛋白质营养水平,最终改善豆粕的营养品质,提高饲料效率。发酵豆 粕含益生菌、酶、水溶性维生素、肽、氨基酸、大豆异黄酮等功能成分。这对动 物的生长十分有利。另外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味物质,对于幼龄动物,具有明 显的诱食效果。并且,由于部分碳水化合物被降解,豆粕致密结构变得疏松,适 口性显著提高。 (2) 发酵豆粕的特点 豆粕经过发酵产生了一减一增的双重功效[4]:一减,是将豆粕中的抗营养因 子降解为动物可利用的营养素;一增,是较普通豆粕增加了活菌、肽、氨基酸、 活性酶、乳酸、维生素、大豆异黄酮等活性因子。相比于普通豆粕,发酵豆粕具 有以下优点。 ①能有效去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其对动物的生理效应[5]见表1-1。通过 微生物发酵技术,可将豆粕中目前已知的多种抗原进行降解,有效去除豆粕中的 抗营养因子。微生物发酵法降解豆粕中抗营养因子主要通过微生物及其产生的代 谢产物对抗营养因子的降解来实现,部分对热敏感的抗营养因子,通过加热途径 即可将其去除。 表1-1 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及其对动物的生理效应 抗营养因子名称生理效应 降低胰(糜)蛋白酶活性,生长迟缓,胰腺增生、肿大胰蛋白酶抑制因 子 大豆凝集素肠壁损伤,免疫反应,增加内源氮排出量,增加内源蛋白分泌 抗原蛋白免疫反应,影响肠壁完整性 单宁通过形成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复合物,影响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 消化 皂甙溶血,影响肠道渗透性

发酵豆粕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2016-2022年中国发酵豆粕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60818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37499359.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2016-2022年中国发酵豆粕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608182←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_QiTaHangYe/82/FaJiaoDouPoShiChangDiaoYanYuQianJingYuCe.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2016-2022年中国发酵豆粕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依据国家权威机构及发酵豆粕相关协会等渠道的权威资料数据,结合发酵豆粕行业发展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对发酵豆粕行业进行调研分析。 《2016-2022年中国发酵豆粕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通过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发酵豆粕行业企业准确把握发酵豆粕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投资策略。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发酵豆粕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是发酵豆粕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发酵豆粕行业发展趋势,洞悉发酵豆粕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正文目录 第一章发酵豆粕产品概述 第一节发酵豆粕产品定义、性能 一、发酵豆粕的基本概念 二、发酵豆粕产品的优点 三、发酵豆粕的应用效果 第二节发酵豆粕生产设备技术 一、发酵豆粕的工艺流程 二、发酵豆粕的关键技术

发酵豆粕中微生物影响

发酵豆粕中三种微生物的功能 发酵豆粕又名生物肽,生物豆粕,生物活性小肽,大豆肽,它是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最大限度地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有效地降解大豆蛋白为优质小肽蛋白源,并可产生益生菌、寡肽、谷氨酸、乳酸、维生素、UGF(未知生长因子)等活性物质。目前常见的发酵豆粕中的微生物一般为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三种微生物在发酵豆粕以及对动物本身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乳酸菌 乳酸菌在豆粕中通过发酵产生有机酸、特殊酶系,能刺激组织发育,对机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功能免疫反应等具有促进作用。 1、提供营养物质,促进机体生长。 乳酸菌的正常代谢可以在机体内为宿主提供可以利用的必需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还可以提高矿质元素的生物活性,进而达到为宿主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的目的。 2、改善胃肠道功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动物的整个消化道在正常的情况下都寄生着大量的微生物,因其作用不同分为三类,有共生性类型、致病性类型和中间性类型,乳酸菌就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繁殖,调整肠道内菌群的平衡状态,进而改变肠道内的环境,是宿主恢复抵抗力。

3、改善免疫力 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能明显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达到天然自动免疫的作用。他们还能刺激腹膜巨噬细胞诱导产生干扰素、促进细胞分裂。所以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4、抗菌作用 乳酸菌对一些腐败菌和低温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防治腹泻、肠炎等。 二、枯草芽孢杆菌 在豆粕发酵的过程中会闻到有氨的气味,因为枯草芽孢杆的蛋白酶活力较强,能把大豆粕中的蛋白质分解为短肽和氨基酸,枯草芽孢杆菌在氨基酸代谢中有脱羧作用产生有机氨,这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产生的酶的活性较强,另外它还有以下重要作用。 1、拮抗致病微生物,改善体内外生态环境 枯草芽孢杆菌进入机体后能显著降低肠道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使机体内的有益菌增加、有害菌减少,净化体内外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 2、产生多种消化酶 芽孢杆菌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使其产生多种消化酶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一点在枯草芽孢杆菌上尤其突出。有很强的蛋白酶、淀粉酶、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与标准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与标准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与标准 1、水份、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份、钙和磷的分析方法全部采用国标法。 2、总有机酸测定采用氢氧化钠滴定的方法和乳酸测定采用气象色谱。 3、pH的测定采用玻璃电极pHS-3C型pH计测定。 4、可溶蛋白的测定方法 5、小肽含量的测定 水份的测定 水份测定直接参见国标 测定完水分后的样品需要测定其中的总有机酸的含量,其数值为A,并计算有机酸的挥发量。 水份含量的计算时应当扣除这部分有机酸的挥发量,否则会出现水分超标现象。 总有机酸检测 试剂:NaOH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酚酞指示剂 仪器:磁力搅拌器离心机 方法: (1)取发酵后鲜样品15g 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溶于100ml去离子水,在磁力搅拌器上浸提30min。 (2)取部分浸提样离心10min(3000r/min)。 (3)取上清液15ml, 加30ml去离子水稀释(以消除底色的影响),加酚酞指示剂四滴,用0.1molNaOH标准溶液滴定,并记录到终点消耗NaOH体积。(终点到溶液呈现粉红) 计算 乳酸(%)=N(NaOH)×V(NaOH) ×0.09008/15×115/15g N(NaOH):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 V(NaOH) :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 0.09008:乳酸的毫克当量。 0.1mol氢氧化钠的配制与标定 1、配制:称取9.6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用塑料管虹吸5ml的上清液,注入2000ml无二氧化碳水中(将去离子水煮沸5分后冷却),摇匀。 2、标定 称取0.67g于105~110℃烘至恒重的基准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准确至0.0001g,溶于50ml的无二氧化碳水中,加4滴酚酞指示剂(0.1%),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3、计算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c(NaOH)=m/(V1-V2)×0.2042 式中c(NaOH)——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之物质的量的浓度,mol/l; V1——滴定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之用量,ml; V0——空白试验氢氧化钠溶液之用量,ml; m——邻苯二甲氢钾之质量,g; ?0.2042——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邻苯二甲氢钾之用量。 0.1%酚酞指示剂的配制:称取1.000克酚酞,溶解与100ml95%的试剂酒精中,混匀即得。

发酵豆粕品质的评价与应用体系

发酵豆粕品质的评价与应用体系 技术部整理 用现代生物技术处理豆粕,在我国还处于大规模产业化初期,迄今为止国内生产发酵豆粕的企业只有几十家,且品质参差不齐,主要是因为对饲用发酵豆粕的功能、特性认识不足而无法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至监管部门对鱼龙混杂的发酵豆粕市场无法进行有效监管,而饲料生产企业在选择产品上也无据可依。现就发酵豆粕的营养特性及其品质评定等做一些介绍。 1.发酵豆粕的营养特点及其功能 应用多菌种组合固态发酵技术处理豆粕所生产的功能大豆寡肽蛋白饲料,较之普通豆粕,具有“安全+营养”的双重功能。 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已基本破坏 豆粕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低聚糖、凝集素、植酸与尿酶等,通过微生物、酶及发酵产生的有机酸作用,使得抗营养因子被降解(90%以上)或被钝化,从而得到破坏。 豆粕蛋白的抗原性基本消除 豆粕中含有的11S和7S蛋白(约5%左右)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幼龄动物对其尤其敏感,通过发酵降解而使其失去抗原性,至大豆肽蛋白饲料中抗原蛋白含量约0.5%。 大分子蛋白质被降解为氨基酸及各种肽 豆粕中大分子蛋白质主要是11S和7S抗原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50KD和180KD,通过发酵酶解,分子量小于10000Da,蛋白质的KOH溶解度为95%以上,大分子蛋白质被降解为氨基酸及各种肽,氨基酸的平衡更好,有利于动物吸收,从而提升大豆肽蛋白的营养功能。 含有丰富的各种有益发酵产物 用现代生物技术处理豆粕生产功能大豆寡肽蛋白饲料所采用的菌株为复合菌株,其组成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粪链球菌、黑曲霉与酵母菌等安全菌株,固态发酵豆粕制备的功能大豆寡肽蛋白饲料,含有益生菌、有机酸、蛋白酶等代谢产物这类“多功能添加剂”,从而实现功能大豆寡肽蛋白饲料“安全+营养”的双重功能。功能大豆寡肽蛋白饲料生产过程中生成的这类“多功能添加剂‘的主要成分为:益生菌、包括蛋白酶在内的复合酶、未知生长因子、有机酸、抗氧化成分、酵母培养物与发酵混合物等代谢产物。

益生菌发酵饲料研究及应用现状

益生菌发酵饲料研究及应用现状 摘要: 近年来, 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限制或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 寻找新的抗生素替代品成为畜牧业的一个紧迫的任务。益生菌发酵饲料是一类集益生菌的功效与优质饲料的优点, 具有潜在替代含抗生素饲料的一种新型饲料。动物饲养实践显示, 其具有维持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减少肠道病原微生物和净化畜舍环境的积极作用。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 就益生菌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益生菌发酵饲料; 动物生产; 饲料工业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 在动物日粮中添加抗生素显著促进了动物生产, 并对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危害日益显现, 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04年, WTO、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联合召开专题讨论会, 讨论了非人用抗生素的使用和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欧盟自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在生猪等饲养中不得添加抗生素目前已经是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标准。人们开始纷纷寻求其它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 以保证畜牧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不受影响。益生菌发酵饲料技术是新近成长起来的具有许多优点的新型饲料技术, 饲料经益生菌发酵后含有更多的活性益生菌菌体、各种酶、各级代谢产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分解产物、活性小肽、氨基酸、抑菌物质、免疫增强因子、促生长因子等, 起到促进生长, 维持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作用; 由于不添加抗生素等药物, 不会造成抗生素药物残留, 益生菌发酵饲料技术是一种生态健康型饲料生产技术。本文就当前益生菌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益生菌发酵饲料生产中常使用的益生菌 益生菌种类繁多,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和美国饲料公定协会(AAFCO) 公布了40余种。我国农业部2003年12月发布的第318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有15种: 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目前市场上用于饲料发酵的益生菌种类主要是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和霉菌。 乳酸菌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益生菌, 是一类能在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总称。通常为厌氧或者兼性厌氧菌, 耐酸, 在pH值为415以下时仍可生长, 研究发现代谢产物和活菌液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很强的抑菌效果, 随着pH值的降低抑菌作用逐渐变强, 活菌体内和代谢产物中含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能增强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芽孢杆菌是一种能够产生芽孢的好氧菌, 能耐受高温、高压和酸碱, 生命力强。芽孢杆菌能够耐受胃酸和消化道上段胆盐和消化液破坏, 在到达消化道下段以后出芽生长繁殖; 芽孢杆菌是好氧菌, 在消肠道内消耗大量的氧气, 维持肠道厌氧环境, 从而促进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厌氧益生菌的生长, 抑制需氧致病菌的生长, 维持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芽孢杆菌能够产生维生素B1、B2、B6 等B族维生素、维生素C、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酶以及多种代谢产物, 对饲料的降解消化吸收和动物的营养代谢起到促进作用。

豆粕发酵喂猪技术

豆粕发酵喂猪技术 建议喂养前再加水进行拌湿料喂猪,料水比为1比1.5以上推荐饲料配方如下: 表1:断奶仔猪日粮配方组成及营养成分含量(%) 适用于28日龄断奶仔猪到日龄50阶段使用。再断奶前七天左、右,把此配方的饲料20%-30%加入教槽料进行适用和过度。 表2:生长及肥育阶段各阶段饲料配方表。 其中后备母猪可以使用下表中的大猪饲料酸方3、但减去菜粕同时可以再种公猪饲料中使用,对促进猪精液质量和产量均有帮助。

三、发酵豆粕喂猪技术的好处和原理。 总体上讲:可以降低料肉比0.3-0.5左右,相对于现在的养殖水平也就是降低料耗10-18%左右,非常显著地降低乳仔尤其是断奶仔猪应激反应,增强免疫力,显著减少疾病发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生产绿色猪肉,猪舍臭味大为减少。

原理上有: 发酵产生大量的活性肽:如小肽铁、抗菌肽、免疫增强肽等等。同时这些肽类物质的消化率经实践证明,比氨基酸的消化吸收更快更好更完全。从而显著增加了豆粕的消化利用率,特别是在哺乳期仔猪,断奶仔猪,保育猪饲料中使用效果最好,在小猪阶段使用发酵豆粕可以提高日增重5-8%,全期使用比对照组出栏体重高出6-8千克;母猪日粮中使用可改善产后食欲;公猪日粮中使用有助于配种后体能恢复。富含肽类的发酵豆粕可以鳌合微量元素(如铁),并可保护维生素效价。 发酵豆粕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显著改善仔猪肠管微生态平衡,降低发病率,提高免疫力,抑制有害细茵如大肠杆茵,沙门氏菌等。 养殖户使用后会发现:使用第一天发现小猪爱吃,使用一周猪舍内嗅味减轻,一期下来小猪变得更为健康,感觉上小猪比以前好养多了。所以,发酵豆粕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代替鱼粉使用的目的了,发酵豆粕的功能有了更多的解释和期待。 在饲料中使用10-20%发酵豆粕,可以适当降低抗生素与药物的用量,完全可以达到或超过单一使用抗生素与药物的效果,从而有利于饲料与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为生产无公害猪肉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技术选择。 注意事项: 本品包装密封性良好,如有破损请立即使用或重新密封后保存,保质期为六个月。 保存方法: 15℃以上阴凉、干燥、通风处密封保存。

发酵豆粕饲用品质的评定指标及其应用

发酵豆粕饲用品质的评定指标及其应用 摘要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用品质的评定指标主要有感官指标、常规理化指标、非常规理化指标与尝试检测指标等,本方就这些指标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要正确认识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的饲用品质,必须从感观、抗营养因子去除程度、小分子蛋白含量、挥发性盐基氮及有益菌、乳酸含量等方面对其饲用品质进行综合的整体评定。 关键词植物肽蛋白发酵豆粕饲用品质评定指标应用 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的饲用品质评定指标主要有感官指标、常规理化指标、非常规理化指标与尝试检测指标等。 1.感官指标及其在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饲用品质评定上的应用 1.1正常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的色、香、味与粘度 色: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皆为棕黄色,这是由于豆粕经过发酵干燥颜色变深所致。如果颜色较浅且不均匀,或与豆粕一致,有可能发酵程度不够或掺入生豆粕或其它浅色蛋白原料。此外,同一批产品颜色应一致,不同批的产品颜色也应一致或接近一致。 香:淡淡的酸香味,无异味与霉味。加适量的水煮开后有很强且愉快的发酵酸香气,无氨臭。掺入了载机酸的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酸味较刺激且不均匀。 味:品尝正常无异物感,略带酸涩味。 粘度: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按1:1~2加水调和后可感觉其粘度。 水泡评定:将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放置到透明烧杯中用水泡,如果溶液及固体植物颜色金黄或灰黄且均匀,又无发黑杂志和黒(硬颗粒则为未发酵或发酵不彻底的豆粕),表明烘干时加热均匀,没有烘干过度,对营养成分保存较好。闻之有酸香味但无刺鼻感。上浮的杂质中无赖皮及其它植物杂质,手捏揉觉柔软但无明显颗粒感。用水不断轻柔冲洗发现水溶物质较多,最后剩下较少渣滓,则质量较好。这样的豆粕发酵程度较深,经发酵的其高分子蛋白(﹥66.2ku)、中分子蛋白(25~66.2ku)减少,小分子蛋白(﹤25ku)提高,还有更小的物质如肽、氨基酸等,水解度提高,故手捏无硬物颗粒感。 1.2凭感官指标对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饮用品质评定的局限性 常见的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掺假是往豆粕中掺入其它非豆粕蛋白原料,常见的有玉米蛋白、大米蛋白、棉粕、菜粕与花生粕等植物源蛋白,或肉骨粉、氨基酸菌体蛋白、水解羽毛粉、水解皮革粉与劣质蛋白胨等以提高蛋白含量,但却降低了植物肽蛋白饮料发酵豆粕的饲用品质。 这类产品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或全氨基酸检测进行判定。纯豆粕发酵产品其氨基酸比例类似豆粕原料,这是因为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的氨基酸是豆粕氨基酸的浓缩,如果氨基酸组成比例出现较大差异,掺入杂粕等的可能性较大。由于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产品一般都粉得很细(一般90%过80目筛),粒度过

微生物发酵饲料研究进展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动物日粮中添加抗生素显著促进了动物生产,并对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危害日益显现,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04年,WTO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联合召开专题讨论会,讨论了非人用抗生素的使用和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欧盟自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我国在饲料中批准使用的抗生素种类也在逐渐减少。人们开始纷纷寻求其他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以保证畜牧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不受影响[1]。同时饲料和粮食生产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由于受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肉食品消费增加的影响,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十分脆弱。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一直在400kg 以下,其中,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用于饲料生产。在耕地和水资源长期紧缺的情况下,我国粮食产量已很难提高,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长期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牲畜与人争粮问题仍然是我国不能掉以轻心的大事,这是由我国国情及粮情所决定的[2]。因此,发展高效饲料工业,生产生态健康型饲料是当务之急。 1发酵饲料概况1.1 发酵饲料定义 发酵现象的历史与地球生命体的诞 生时间一样长,但人们对其本质的了解却是近200年的事情。英语发酵为“fermentation ”是由拉丁语“ferver ”派生而来,意思是翻涌,就是只看到了发酵现象。许多现代化发酵工业的建立是近10年的事情[3]。发酵饲料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微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将植物性、动物性和矿物性物质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产生更能被畜禽采食、消化、吸收且无毒害作用的饲料原料[4-5]。通过发酵处理的饲料不仅具有改善饲料营养吸收水平,降解饲料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毒素,还能起到促进生长、维持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防病治病的作用。 1.2发酵饲料菌种我国农业部2003年12月发布的第 318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有15种:地衣芽孢杆 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目前,市场上用于饲料发酵的益生菌种类主要是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和霉菌[6]。 1.2.1乳酸菌:乳酸菌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益生菌,是一 类能在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总称。通常为厌氧或者兼性厌氧菌,耐酸,在pH 值为4.5以下时仍可生长。研究发现,代谢产物和活菌液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很强的抑菌效果,随着pH 值的降低抑菌作用逐渐变强,活菌体内和代谢产物中含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能增强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2.2芽孢杆菌:芽孢杆菌是一种能够产生芽孢的好氧菌, 耐受高温、高压和酸碱,生命力强。芽孢杆菌能够耐受胃酸和消化道上段胆盐和消化液破坏,在到达消化道下段以后出芽生长繁殖;芽孢杆菌是好氧菌,在小肠道内消耗大量的氧气,维持肠道厌氧环境,从而促进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厌氧益生菌的生长,抑制需氧致病菌的生长,维持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芽孢杆菌能够产生VB 1、VB 2、VB 6等B 族维生素, VC ,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酶以及多种代谢产物,对饲 料的降解、消化、吸收和动物的营养代谢起到促进作用。 1.2.3酵母:酵母是一类非丝状真核微生物,一般泛指能发 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酵母菌体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B 族维生素、脂肪、糖、酶等多种营养成分。大量的应用研究试验证明,酵母在提高动物免疫力、提高动物生产性 能和减少应激等方面均起到一定的作用。饲用酵母的主要种类有啤酒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啤酒酵母除用于酿造啤酒及其他的饮料酒外,还可发酵面包。菌体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可作食用、药用和饲料酵母。产朊假丝酵母能发酵葡萄糖、蔗糖、棉子糖,能同化硝酸盐。产朊假丝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和VB 含量均高于啤酒酵母,它能以尿素和硝酸盐为氮源,不需任何生长因子。特别重要的是它能利用五碳糖和六碳糖,还能利用造纸工业的亚硫酸、木材水解液及糖蜜等生产人畜食用的蛋白质。 1.2.4霉菌:常用的霉菌有根霉、黑曲霉、米曲霉等[7]。霉菌可利用分解纤维素和淀粉。 1.3 发酵饲料种类 微生物发酵饲料按照水分含量的多 少可分为液体发酵饲料和固体发酵饲料。液体发酵饲料国外使用较多,普遍采用饲料中天然存在的乳酸菌、酵母发酵;而国内普遍使用微生物发酵剂或菌种,使用固体发酵饲料技术。 1.3.1益生菌液体发酵饲料:国外在制作微生物液体发酵 饲料时一般不添加菌种,自然发酵而成,在发酵好的液体发酵饲料微生物菌群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乳酸菌。Winsen 提出的液体发酵饲料指标被广大研究者认同:pH 值<4.5、 收稿日期:2010-03-29 作者简介:王子强(1980—),男,助教,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方面 的成人教育工作。 微生物发酵饲料研究进展 王子强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畜牧与饲料科学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2010,31(4):34-36 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限制和禁止使用抗生素,以及饲料资源日趋紧张,寻找高效、生态健康型饲料成为当务之急。综述了发酵饲料定义、菌种、种类、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发酵;发酵饲料;菌种中图分类号:S8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0)04-0034-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