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治理成果与措施

科尔沁沙地治理成果与措施
科尔沁沙地治理成果与措施

西辽河南部与教来河以东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年均降水450毫米左右,丘

科尔沁沙地

间滩地面积较大,低湿地较多,植被组合复杂而茂密;在东部边缘的西辽河与东辽河汇流地区,水热、土地、生物等资源十分充足,是农、林、牧的高效生产区。今后应对土地利用进行更科学的合理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并营造防护林,或进行草田轮作,增加牧业生产比重,使农、林、牧更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全面综合发展。在西部广,大坨甸地区,适宜耕种的土地较少,只能利用一小部分作为农业用地。总之,教采河以东沙地,除东部边缘外,其余地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宜过大,并营造防护林,增加植被。对流沙要尽快采取植物治沙措施或栽植防风固沙林加以治理。

其二

西拉木伦河南部与教来河以西地区。这里气候逐渐干旱,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流沙面积增大,沙丘间滩地数量少,面积小植被覆盖度较低,由光沙蒿、乌丹蒿等沙生半灌木群落及一年生的先锋群落组成最基本的植被类型,灌丛和疏林都不发达,仅在老哈河以东有一些榆树疏林分布。沙地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20%,其中流动沙丘占7%,半固定沙丘占7%,固定沙丘占6%。本小区生态环境脆弱,风沙危害较重。今后发展方向应以牧为主,林牧结合;对固定沙丘和甸子地草场进行轮牧,严禁滥垦、滥牧;对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进行围封,建立草库伦、基本草牧场和稳定高产的粮料基地;对流动和半固定沙丘进行人工补播和飞播沙生植物,并栽植灌木和乔木;选择适宜地段,营造以锦鸡儿为主的灌木饲料林柳灌等经济林和杨柳用材林;逐步形成乔、灌、草结合,带、网、片配置,建立林牧经济区,达到治理沙害、发展生产的目的。

其三

老哈河与教来河的中上游地区,基质转为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较严重。沙地面积不大,约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1%。因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气候比较温和湿润。河谷滩地可作农业用地;陡坡应种草植树。科尔沁沙地北部,即大兴安岭东南侧山前的低丘漫岗及西拉木伦河、查干木伦河、乌尔吉木伦河、呼虎尔河、霍林河等洪积平原上的沙地治理,应从这里的自然条件出发。该区地带性土壤为暗栗钙土,草原植被为优势群系,灌丛化草原为常见群落,大都已开垦为农田,沙丘多集中于河流中下游一带,沙地面积267万公顷,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3%,其中流动沙丘占5.5%,半固定沙丘占20%,固定沙丘占27.5%。从治理角度,此区可分东、西两个小区。在西半部,即西拉木伦河与新开河西北部沙地,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42%,其中流抄占5%,半固定沙丘占15%,固定沙丘占22%。这里的天然草原是良好牧场。今后应加强基本农田和草原建设,对不合理的耕地,应退耕还林还牧;对退化的沙化草场,采用围封和人工种植优良牧草,逐渐恢复草场生产力;对现有森林资源应加强保护和抚育,同时要建立农田、牧场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因地制宜营造薪炭林和灌木饲料林,逐步扩大森林覆盖率,发挥其综合效益。在东半部,即新开河与西辽河之间的冲积平原,由于历史上河水频频改道,形成了冲积沙堆与

河流故道的低湿地交错分布的景观特色。沙地镶嵌其上,占科尔沙沙地总面积的11%。这里沙地面积少,流沙比例小,水土条件优越,是重要的农业区,现在农田防护林已成林网。今后在搞好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同时,应扩大林牧比重;对现有草甸可建立基本草牧场或粮料基地,促进猪、羊、肉牛的饲养;在搞好防护林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树种营造多种林种;促使农林牧结合、协调发展,可建设成为岭东沙地的高效经济区。从上述科尔沁沙地变迁史和成因中,我们得到的启悟是多方面的。第一,对沙区经济建设要有生态意识,我们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并不优越,在开发时,必须克服随意性,在那里搞经济建设必须以生态建设为主线,要搞无污染的工业,搞生态农业和生态林业。第二,要搞沙产业,沙地的自然环境不同于其他地区,要搞成套的、有特色的沙产业,以发挥沙地的优势。第三,对沙区的开发建设要有辩证观。科尔沁沙地的土地资源丰富而多样,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高、储量大,便于开发利用,且光热充足,雨热同季,生长期长,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如何开发利用这里的土地资源,使它变成经济优势,则需要有新思路新观念,即必须牢固对立辨证的开发观,保护好原有的生态系统,在保护好原生植物基础上做一些合理的开发。在沙区内开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开发林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得当,沙区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财富来源,而且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果不注重保护,不考虑生态平衡,盲目地掠夺性的开发利用,沙地资源不仅不能成为优势,而且完全是劣势了。第四,树立新的发展观。由“掠夺性开发”转向“可持续性开发”。长期以来,对沙地资源开发利用基本实行竭泽而渔的掠夺式开发,对沙地资源和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实施沙地开发与治理,必须注意以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为重要前提,既要考虑到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要对沙地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牧,封沙育草,发展乔灌草药相配合、农牧林副经相协调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第五,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特色经济、绿色产业。科尔沁沙地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植被景观比较多样、污染较轻的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合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在综合发展农林牧各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草产业、沙产业、旅游产业、畜产品加工业和建材业。

在中国,人们把由于干旱等恶劣的气候条件自然形成的荒漠称为“沙漠”,将人为活动造成的沙漠称为“沙地”,以此加以区别。所以,当地人通常把科尔沁沙漠叫做“科尔沁沙地”。

与地球温室化一样,沙漠化也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重大环境问题。然而,由于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面临沙漠化带来的直接威胁,所以很难实际体会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此,不仅要“想”办法,还应该到当地去走一走,亲眼看一看,通过实际行动,加深对沙漠化的认识和理解。

传统的治沙方法之一,就是草方格。草方格是一种用稻杆和麦杆组成的格子状固沙网,将草方格埋进沙中,可以有效阻止黄沙的蔓延流动。这种被誉为“天然之网”的草方格是中国内陆地区修建横穿沙漠地带的铁路时为了防止黄沙覆盖铁轨而想出的办法。

①将收集来的稻杆或麦秆分成束。

②将成束的稻杆、麦秆铺平、铺匀是关键。

③用铁铲将草杆插进沙土里。

④格子形状的草方格完成。

草方格不仅能阻止黄沙的流动,还能固定住被风吹来的植物种子,对光秃地带的草木生长和防止沙尘飞扬效果显著。沙地被草方格固定住之后,就可以放心地栽种树苗了。

科尔沁沙地主要处在农牧交错带,它的形成有三个自然方面的原因:生态环境脆弱;土壤机制不稳定;风势强劲,而且风的作用与干旱季节是同期的。特别是最近几年,春季地热和水回升缓慢,不利于环境的恢复。中科院沙漠所奈曼研究站站长赵哈林说,科尔沁地区的沙化,更多的是自然因素,它使得科尔沁沙地对人类的扰动十分敏感。从历史上环境变化的情况看,在科尔沁地区,凡生产经营活动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时期,植被总是逐渐恢复,而以种植业为主的时期,环境总是趋于恶化,沙漠化急剧发展。这是因为草地畜牧业对环境的扰动较小,而种植业对环境的扰动则比较大。

与西北地区的沙漠相比,科尔沁沙地有其优越之处:水资源丰富。在沙丘上,你把手伸进沙子,能感到下面是湿润的。优越的条件引来了大批的开垦者,长期以来,滥垦、滥牧的现象十分普遍。按道理,开垦耕地应选择甸子地,但现在早已侵入牧业的生态系统。农民所烧柴草21%以上是从草场上砍的,这样算下来,平均每户每年要破坏3公顷草地。水利建设也有弊端,由于水库较多,导致河流干枯,形成土地的次生盐渍化,而许多沙带分布在河流的下风向;同时,由于灌溉用水较多,使草场、林地更加缺水。

科尔沁的片片牧场,难道要被白沙覆盖?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赵哈林认为,科尔沁沙地算是容易治理的,只要停止破坏,半流动的沙丘五年就能变样,整个科尔沁地区有个20年左右就能恢复生态。在这里种草栽树成活率很高。那么,怎样才能使科尔沁地区的沙化逆转呢?

首先,科尔沁地区大多数旗县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15—35人,在这种人口密度下,最容易形成粗放的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和具有破坏性的轮闲耕作制的发展,人地关系变得十分简单和脆弱,容易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如果不能有效地调整生产方式和耕作方式,就很难扭转沙漠化的迅速蔓延。因此有关专家认为,在科尔沁地区,应彻底消除轮闲耕作,发展集约式精细耕作;增加作物种类,消除单一种植结构,发展粮草轮作、间作、套种,以养促用;发展畜牧业规模舍饲经营。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稳固土壤机质,减少有害营造力因素的作用。在植树造林、封沙育草的同时,以其它方式增加地面覆盖,如秸秆还田和种植春小麦等;冬春季节加强灌溉,增加土壤的水分含量。

第三,土地、降水、植被等,既是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有关的自然因素,又是农林牧业生产赖以发展的可再生资源,对其应加以保护、培育、改良和合理利用,提高持续生产能力。如对天然植被进行保护和改良,使之不断更新复壮;对天然草进行合理放牧,确定合理放牧强度,划区轮牧;开发节水灌溉技术,建设防渗渠道,发展滴灌、喷灌、渗灌等,进行作物合理配置。

近年来,由于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科尔沁沙地确实正在发生大面积的逆转,发生逆转的多为70年代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沿交通干道两侧和农田、村庄周围大面积营造防风固沙林网,在沙漠化逆转比较大的地区如赤峰、翁牛特、敖汉等旗市,造林面积都很大;奈曼旗章古台苏木去年一年便形成主副林带74条,构成100个网格。为了治理沙漠,一些地方还建设了穿沙公路。在奈曼的巴苇穿沙公路上,我

们看到路边的沙丘的边沿部分,都被人们以掩埋秸秆的方式固定住了,而且栽上了易成活的灌木。二是大规模人工种草,退耕还草,通辽市去年完成退耕面积58万亩,种草169万亩,划定禁垦禁牧区;同时,该市还严格限定人均耕地数量,超过限定数量的耕地和15度坡以上的耕地,要求全部退耕还草。三是对牲畜实行了圈养,或划定区域定时放养,有的地方基本上根绝了山羊等对草地破坏较严重的牲畜。“管蹄子、封坨子、种甸子”,已成为科尔沁地区农牧民的口号。

赵哈林认为,科尔沁沙地治理的下一步,是坚持将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因为单纯强调生态保护是不够的,对广大农牧民也是没有吸引力的;应该让他们在环境治理的同时得到效益,这样的治理才能长久地持续下去。

从1994年开始,科尔沁的荒漠化情况不断恶化,森林面积也一度降到了5.2%,国家为此采取了专门的绿化对策。通过多年的努力,科尔沁地区2006年的森林覆盖率恢复到了17%,今后我们将为实现森林覆盖率25%的目标继续努力。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沙地治理成效显著

通辽市位于科尔沁沙地腹部,总土地面积8891万亩。地形地貌属

蒙古高原递降到低山丘陵和倾斜冲击平原地带;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无霜期为90至150天,年平均降雨量不足300毫米。植被类型主要由干旱草原植被构成;水系以西辽河水系为主,境内有大小河流40多条,自然湖泊600多个。全市共辖5旗1

市1县1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310万,其中蒙古族140万,占全国蒙古族总人口的1/4,是我国蒙古族最集中的地区。经济类型属于以农为主农牧并举的经济类型区,2006年度,全市粮食产量85.8亿斤,牲畜存栏1364万头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1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3:39:38。财政收入3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82元和3794元。

一、科尔沁沙地治理进展情况及成效

通辽市沙地面积4086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7%,是科尔沁沙地的核心。历史上,通辽地区是水草丰美的疏林草原。建国以后,由于人口、政策、气候、传统生产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使通辽地区成为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沙化土地发展到总土地面积的77.6%。沙漠化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存,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面对严峻的现实,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通辽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与风沙危害进行抗争。特别是近几年来,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机遇,围绕“创建绿色工业城市”的发展定位,全力推进防沙治沙,以年均完成造林160万亩,封山(沙)育林100万亩,综合治沙400万亩以上的速度向前推进。目前,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964万亩,其中人工林面积达到了123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8.9%提高到现在的22.04%。2500万亩沙地、

900万亩水土流失土地得到有效治理,900万亩农田、1100万亩草牧场得到了林网庇护,治理区初步构建起了乔灌草、带网片相结合、功能完备的区域性生态防护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据中科院监测数据显示,近十年间,科尔沁沙地在通辽市范围内的沙漠化面积减少了1155万亩,率先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

我们在防沙治沙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落实责任制,为防沙治沙提供领导保障

多年来,通辽市各级党委、政府将防沙治沙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生态建设作为通辽市最大的基础工程认真组织实施,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一票否决的“两个一”领导责任制,切实把生态建设作为硬性目标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做到了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防沙治沙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提升防沙治沙总体水平

在认真抓好国家“三北”四期、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同时,市和各旗县市区都结合实际,确定辖区生态建设重点工程,一抓五年不变。1999—2003年,全市实施了“5820”工程,五年高质量完成造林保存面积642万亩; 2004年,又实施了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双百万亩”示范工程。工程规划利用5年时间,在全市生态区位比较重要、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区域,建设100万亩综合治沙示范工程;在沿河两岸和平

缓沙区建设100万亩以速生丰产林为主的商品用材林基地。四年来,高标准建设“双百万亩”工程224万亩(其中商品用材林105万亩,防护林119万亩),在两大工程的带动下,全市防沙治沙实现了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重建设轻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转变。

(三)不断活化机制,推动全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

通辽市积极鼓励、支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防沙治沙,把科尔沁沙地治理列为对外招商引资的基础项目,出台了《关于加强招商引资造林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鼓励非公有制防沙治沙的优惠政策。将拍卖、租赁、承包以及无偿划拨宜林沙荒地治理开发的使用年限放宽到30—50年,流动半流动沙地延长到70年,并且允许继承、转让和抵押。在商品用材林建设中,推行“先卖后造、边造边卖、先造后卖”的机制,明晰了“林木”的权属,解决“建设”与“管护”的关系。通过不断创新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者、投资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实现了防沙治沙由政府推着走的向各类经营主体争着干新局面。全市在连续干旱和资金严重不足的不利条件下,每年造林都在160万亩以上。

(四)坚持科学防沙治沙,提高生态建设成效

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要求,不断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探索、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提高防沙治沙质量。科学地确立了“两结合、两为主”(即:乔灌草相结合,以灌草为主;造封飞相结合,以封为主)的生态治理方针。根据

不同的立地条件,总结推广了“两行一带”、生物经济圈、近自然林、植物再生沙障、山区小流域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等12种林草复合经营模式;在造林技术上,研究、推广、应用了机械钻孔造林、容器苗雨季造林、使用生根粉、保水剂造林等10余种抗旱造林系列技术。这些模式和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防沙治沙的综合效益和质量。

(五)坚持依法治沙,不断巩固和扩大建设成果

在防沙治沙中严格贯彻执行《防沙治沙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法规,强化法律监督,严厉打击乱垦滥牧、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市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实行禁牧,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决定》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做出的《关于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把舍饲半舍饲、划区季节性禁牧作为防沙治沙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改变传统的粗放型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向以舍饲半舍饲为主的生态畜牧业转变,为林草植被自然修复创造条件,为防沙治沙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切实加强了自然保护区及封禁保护区建设。目前全市林业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了1092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2.1%;建设封禁保护区4处,260万亩。通过自然保护区和封禁保护区的建设,不仅使通辽市境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了保护,而且有效地遏制了沙化和潜在沙化土地的进一步蔓延。

(六)坚持治沙治穷相结合,大力发展林沙产业

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统筹协调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加大了林沙资源的培育和开发利用,大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不断加大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全市有木材经营加工企业698家,年注册加工能力200万立方米,实际加工量近100万立方米,产值4亿多元。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市商品用材林基地建设快速发展,建设面积达100多万亩,活立木蓄积500多万立方米,百万亩沙地林木质能源林基地建设项目正在实施,以沙地葡萄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已形成规模,效益显著。同时,依托资源优势,以提高林地生产力为核心,鼓励农牧民群众建立沙地生态经济圈,搞林下养殖业、林下间作农作物,全市农牧民的平均林下经济收入每年可达120元。已初步形成了以种养加、产供销为主的林沙产业发展格局,全市的林产业产值每年达20多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沙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通辽市防沙治沙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投入严重不足,防沙治沙工作任重道远。通辽市是科尔沁沙地的主体地区,是全国防沙治沙的主战场。但多年来,国家在通辽市的生态建设项目和投资一直比较少。目前,全市有沙质耕地、坡耕地400多万亩,“三化”草牧场3000多万亩,还有未治理的沙化土地近3000万亩,水土流失地900多万亩。这部分土地立地条件差,加之连年干旱,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平均亩治理成

本在200元以上。如果按照现在国家的投资规模,科尔沁沙地全面治理至少还需要200年。沙地得不到治理,沙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就得不到改善,全市生活在沙区的70%以上蒙古族人口和80%以上的贫困人口致富达小康就无从谈起,不仅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二是治理成果依然脆弱,存在二次沙化的趋势。多年来,通过人工建设新形成的植被刚刚进入恢复生长阶段,植物群落稳定性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特别是连年的干旱,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植物成活、生长十分困难,个别地块的人工林出现连片死亡的现象。如果不加强生态建设成果的管理,就有可能导致人工建设的植被衰败死亡,20多年的生态建设将前功尽弃,再次演变成沙化土地;三是人为隐患仍然存在,生态保护难度大。通辽市畜牧业比重大,且大部分牲畜集中在山沙两区。由于多年持续干旱,饲草产量逐年下降,导致人(畜)地矛盾愈加突出。尽管采取多种禁牧措施,仍存在着偷牧、滥牧现象。另外,随着近几年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农牧业生产成本降低,农畜产品价格攀升。农牧民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滥垦现象有所抬头,对生态保护构成较大威胁。加之持续干旱,沙地生态系统无法自我修复,使临界于沙化与非沙化土地之间的科尔沁沙地,渐变成新的沙化土地。

二、今后一个时期防沙治沙工作打算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抓住国家启动《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05-2010年)》的战略机遇,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政策,

创新机制,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坚持依法治沙,全力抓好国家重点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加快发展沙区特色产业,推进通辽市沙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防沙治沙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紧紧抓住通辽市被列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试验示范区”的机遇,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采取综合措施全面保护和增加林草植被,尽快使仍在扩展地区的土地沙化趋势得到遏制,尽快使已治理地区的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尽快使广大沙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2010年,通过划定封禁保护区,完成防沙治沙任务4920万亩,其中林业治理任务520万亩,草原防治任务4050万亩,水土保持治理任务350万亩,通过人工措施、自然恢复,基本绿化荒山荒沙,使通辽市内的科尔沁沙地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绿起来;力争到2020年,按照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稳定性的要求,增强防护功能,初步建立起生态安全体系,全面消除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两大隐患;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资源丰富、功能完备、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生态体系,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发达的生态旅游产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全力抓好国家重点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大面积的防沙治沙仍然需要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强有力拉动来完成,以此来推动全社会的防沙治沙工作。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四期等工程建设的进展和质量,是影响防沙治沙成效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个“大头”不能放松,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成效。下决心抓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探索不同沙化类型区防沙治沙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模式,以点带面,推动全市防沙治沙工作。要切实管好用好建设资金,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工程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 加强封禁保护,巩固和扩大防沙治沙成果。坚定不移地实行舍饲禁牧,生态恶化地区要建立无人区,促进生态恢复。凡是通过封育能够恢复植被的地块要减少大面积机械作业,建立封禁保护区,以自然修复为主;凡是有保护价值的林地、湿地、沙地、草原,都要按照法律和政策划定自然保护区,“十一五”期末全市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500万亩,新建、扩建500万亩、75个。

(三)加快发展沙区特色产业,推进沙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大沙区产业化基地建设力度。到2010年,全市要建设各类特色经济林基地150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95万亩,建设生物质能源发电原料基地140万亩。重点抓好科尔沁区、开鲁县沙地葡萄、苹果梨、南果梨和奈曼旗、库伦旗,山杏、大扁杏、“蒙古野果”(123)生产基地;在每个旗县市区重点培植1-2个龙头企业,逐步建立起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沙产业新格局,尽快将现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沙产业的发展壮大,推进沙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内蒙古通辽市发改委)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中考语文试卷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共7题;共24分) 1. (4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 宽容是一种美。深遂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jué,才有浩淼无yín;苍莽的森林忍耐可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线字注音。 猖jué________ 无yín________ 肆虐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划线句主要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2. (2分)根据课文《读书杂谈》填写词语正确的是()。 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_______,因而减掉______,或者变成________了。 A . 疲劳兴味苦事 B . 疲劳兴趣苦事 C . 疲惫兴味苦事 D . 疲劳兴味苦涩 3. (2分)(2017·江永模拟)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B .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 . 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 D . 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世界惊异的奇迹来。 4. (2分) (2017九下·安定月考) 根据下列情境,说话恰当的一项是() A . 小兵正在认真地做作业,妈妈叫他吃饭,他说:“没看我正忙着吗?” B . 陈江借了同学一本新书,不小心给弄脏了,还书时他连声说:“对不起。”他的同学说:“‘对不起’值多少钱?给我另卖本新书吧!” C . 李河骑自行车不小心撞了一个同学,他马上下车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这个同学说:“没关系。” D . 某中学正要上公开课,课前一位外校来观摩的老师走到教室里问一个学生:“请问同学,上什么课?”这个同学回答说:“你自己不会看课程表吗?”

阿鲁科尔沁旗万亩人工种草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一、总论 1.1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阿鲁科尔沁旗1万亩人工种草项目 2、承办单位:阿鲁科尔沁旗畜牧业局 3、建设地点: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坤都镇、罕苏木苏木、赛罕塔拉苏木 4、建设年限:2004年一年 5、建设容及规模:建设总面积1万亩,全部人工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 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投资3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24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60万元。 7、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植被盖度增加到85%以上,草地产量提高50%,年产值480万元,投入产出比1:1.6,投资回收期1年,项目经济上是可行的。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需要。 众所周知草原在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生态建设必须坚持以草先行,建立人工草地,才能更提高草原生产能力,实现舍饲圈养,保

护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 2、项目建设是提高草原生产能力,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需要。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由于阿鲁科尔沁旗属于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在草原建设方面存在严重的资金不足,再加上近几年各种自然灾害频繁,超载过牧和重利用、轻建设现象严重,草原沙化、退化、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沙化、退化、盐碱化的草原面积已达1169万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0%以上,其中沙化草原面积达756.8万亩。天然草牧场的沙化、退化和盐碱化,造成草地生产力下降,草畜矛盾突出,接踵而至的是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和天然草牧场的荒漠化,如此严重的草原生态形势,已严重地影响到全旗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草原建设,实现草地资源的保护建设利用良性循环已迫在眉睫。因此大力发展人工草地,提高单位面积产草量,才能使退化草地从根本上得到更新复壮,恢复生态,重建地区生态平衡,为全旗发展生态效益型畜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畜牧业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 1.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政策支持。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西部开发,林草先

科尔沁沙地的产生原因以及治理方法

科尔沁沙地的产生原因以及治理方法 摘要:从科尔沁沙地的历史背景着手分析,对科尔沁沙地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并针对这些原因,以及对他的原始样貌的了解,制定力求达到原始面貌的治理方案。 关键字:科尔沁沙地气候因素人为因素 正文: 科尔沁沙地位于我国东北部和西部、内蒙古沙漠的东段,西起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的巴林桥,东到吉林省双辽县,向南一直到辽宁省彰武北部、康平和昌图县西部。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在1782 年以前,科尔沁沙地为榆树( Ulmuspumila )和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稀树分布的草原景观,但是清朝以来由于自然条件,气候因素和土壤因素的影响,更由于受到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的干扰如滥垦滥伐,过度放牧和开荒,它的草原景观已逐渐成为农田、草场与流沙、半固定和固定沙丘镶嵌分布的景观。到今天,沙地有400公里的东西长度,51700平方公里的总面积,成为了我国四大沙地之一。该地的形成是地理条件与人类活动再加上气候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下面从这三个方面为大家阐述科尔沁沙地的产生原因以及治理措施[1]。 一.气候因素 科尔沁沙地处东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同时又处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生态脆弱带内,是我国典型的北温带半干旱风沙地区[1]。但是该地不但远离海洋并且还受到蒙古的高压气流影响,科尔沁沙地的大陆性气候使那里年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左右, 蒸发能力更是降水量的6 一7 倍。那里还长期受到大气环流的制约, 年内降水分配十分不平均, 在每年的5月到9月是光照和降水较多的季节,也就是说雨热同季。年平均风速为5米/秒, 最大风速达到31/米。秒科尔沁地区原生植被是森林向草原过渡的类型[3]。 科尔沁沙地冬春两季降水量少,只有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一,这就造成了冬季和春季干旱较重,并且那里冬季和夏季风大,地表植被覆盖率几乎为零,表层沙质土壤裸露,容易造成耕地和草地的沙化,除此之外,到了春季,融化的土壤使土质干燥疏松,再加上春季的风大,风蚀现象在该地区特别严重[2]。有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类型中最严重的就有以风蚀为主要特征的土地荒漠化类型,这一地区冬春两季的降水少,降水在时间上的分布极度不均匀,再加上极大的昼夜温差以及春季之后的明显增温,这就使荒漠化变得非常容易发生且进程很快。不仅如此,该地区的人类活动频繁加剧和持续降低的植被覆盖率,也加速了土地沙化的进程。通过赵哈林对科尔沁沙地的研究我们知道,在土地逐渐荒漠化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和全氮含量降低非常明显,使土壤变得更加贫瘠;随着土壤中养分的减少,土壤生物活性也大幅度下降。这样当地的生产生活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针对该地不利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应充分考虑它的在各方面的特点,准确的进行环境评估、预测。 二.地形地质因素 科尔沁沙地处冀北山地和大兴安岭之间的三角地带。地势是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西辽河水系贯其中。 科尔沁沙地多为冲击平原。从第四纪开始带现在已经堆积了大约200米的沙质沉积物, 这些沉积物特别松散,而且乳性很差,成为了该地区发展成为沙漠的物质基础,从物理角度讲,沙粒都以大于0.01毫米的为主,松散且内聚力非常弱,在降水少,风力强的条件下容易发生风蚀,形成风沙地貌。所以这一地区土壤表层的物质主体和风沙环境的物质基础就是以沙粒为主的沉积物。 科尔沁东部分布有钙土,科尔沁西部为栗钙土;南部主要是褐土、黑垆土。沙质平原分布广泛,土壤主要为沙土。科尔沁地区的沙土主要分三类:栗钙土型风沙土、生草风沙土和流动风沙土。其中风沙土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是流动风沙土。而在科尔沁沙地东部主要分布着生草风沙土,油松生长在这里。这些油松可防风固沙,由于草原植被长期作用那里土层较厚。在科尔沁沙地的西部则主要分布着栗钙土型风沙土,那里沙地榆树稀疏分布。

阿鲁科尔沁旗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C卷

阿鲁科尔沁旗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C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共7题;共57分) 1. (8分) (2019五上·平阳期末)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近年来,平阳县开展了“爱阅读”活动,老师可能向大家推荐了不少书目吧。哪本书引起了你的阅读兴趣?请从下列书目中选择一本,根据题目回忆或者猜一猜书中的内容,并完成阅读卡。 2.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____爸爸____真的是你吗____ ____是我____是爸爸____我的儿子____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________我爸爸活着________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________发生什么,你________会和我在一起!” (1)给文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爸爸________真的是你吗________ ________是我________是爸爸________我的儿子________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________我爸爸活着________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________发生什么,你________会和我在一起! (3)语段描写了人物的________,还描写了人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 (6分)课内阅读。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一阵阵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老师倒没说什么。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一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后来呢?后来我上动物园总要去看看老虎,想看看老虎是怎么豁虎跳的。可是老虎在笼子里不是打瞌睡,就是垂头丧气地踱来踱去,从没见过它们豁过什么虎跳。 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没豁虎跳会惹起哄堂大笑呢?我至今还不明白。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忽然——________ 立刻——________ 至今——________ (2)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从“终于”一词中,可以看出“我”什么样的心情? (3)“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哄堂大笑,请你告诉他。 4. (10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科尔沁沙地的乡土树种及其保护与利用

科尔沁沙地的乡土树种及其保护与利用* 焦树仁 摘要:科尔沁沙地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林,乡土树种资源丰富。但是,由于过度开荒和放牧,不重视对天然林和乡土树种的保护和管理,天然林分布面积减少,乡土树种生长衰弱。乡土树种具有比较强的抗旱耐寒特性,在极端干旱和特殊低温年份,没有任何枯干与枯死现象。因此,乡土树种是优良的选种、育种材料,乡土树种又是沙地宝贵的生物基因资源。保护乡土树种就是保护沙地的生态环境。加强天然林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保存珍贵的沙地物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天然林;乡土树种;保存;利用 科尔沁沙地在历史时期曾经分布着大面积天然林,乡土树木达80余种。至今仍然保存着许多天然残存林,在西部赤峰市的松树山附近分布有松栎混交林,在东部具有特殊地貌的大青沟生长着水曲柳混交林,以及五角枫、蒙古柞混交林和大果榆混交林,此外各地还普遍分布着家榆疏林。由于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天然林的分布面积逐渐减少,一些乡土树种生长衰弱,土地沙漠化进程加速,沙化土地面积增加。 为了分析天然林减少的原因,探索保存乡土树种的途径与意义,中国三北009项目办公室,在最近几年多次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调查。调查的地点与内容有,赤峰市松树山林场天然油松林的分布与组成;赤峰市敖汉旗流动沙丘林草恢复治理技术;赤峰市响水林场天然植被保护与沙地治理的经验。通辽市科左后旗大青沟及其附近天然林调查;科左后旗乌旦塔拉林场的色木、蒙古柞林生长状况调查;科左中旗的家榆疏林调查;奈曼旗旱柳林和流动沙丘植被恢复工程考察,开鲁县沙地的天然植被;以及白城子地区和乌兰浩特地区的天然林与人工林考察等。 1 科尔沁沙地的自然地理条件 1.1 地理位置、.沙地起源与沙地类型 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辽宁省西北部和吉林省西部,面积5万余平方公里 .这块沙地的沙源系第四纪冰川的沉积物,经过古代河流泛滥冲积形成了地势比较平缓的古代沙地。现今所见到的起伏沙丘群,是在历史时期人为活动和干旱气候作用下,经过就地起沙堆积所成。 依照地貌特征将科尔沁沙地划分为两种类型:流动.半流动沙地,约占40%;固定沙丘,沙地,约占 60%。流动与半流动沙地在西部和中部分布比较多,东部比较少。 1.2 气候条件 气候,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和辽宁省西北部有关旗县20个气象站10 年的气候资料,统计分析如下:年均风速4 m /秒,最大风速28 m / 秒 ,大于8级以上大风每年达33次,沙暴每年6.8次。最多风向,东及东南部为 S—SSW,中部及西部为NW 。年平均气温6.0 ℃,最高39.8 ℃,最低 -33.9 ℃,气温南北部差异较大。年平均降水量,东部为438.9mm,中部与西部为361.7 mm,东部比中西部高77.2 mm *说明:本文经粮农官员西古先生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 1.3 土壤

阿鲁科尔沁旗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阿鲁科尔沁旗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2018年部门预算公开报告 二〇一八年四月十日

目录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主要职能 第二部分2018年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一、部门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二、2018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部门职能 1、对城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路灯、公园广场及城区集贸市场周边秩序进行综合管理; 2、对违反城市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进行处罚; 3、协调有关城市管理工作; 4、对全旗各建制镇管理工作的指导; 5、对全旗规划进行编制、实施管理和执法监管; 6、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部门主要职责 1、负责城区店外经营、流动经营执法管理; 2、负责城区乱堆乱放、乱泼乱倒执法管理; 3、负责城区户外广告、牌匾标识规划和许可; 4、负责城区临时占用城市道路执法管理; 5、负责城区建设工程规划监察; 6、负责城区道路照明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管理; 7、负责城区公园广场的使用和运行管理; 8、负责城区环卫设施及生活垃圾处理场的使用和维护管理; 9、负责城区建筑垃圾排放执法管理; 10、负责城区街路清扫保洁和城区生活垃圾运输处理; 11、负责城区建设工程对周围环境影响评定;

12、负责对违反城市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进行查处; 13、负责组织贯彻落实自治区、市委、旗委政府制定的推进城镇化的方针、政策; 14、负责全旗城乡规划编制审查及报批工作; 15、负责城市规划区的建设项目选址、用地规划、建设工程规划的行政许可管理工作,核发“一书三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16、组织召开规划委员会,负责处理规划委员会日常事务; 17、负责苏木乡镇规划管理工作及指导苏木乡镇的规划编制; 18、负责查处审批建设项目中发生的违法违章行为; 19、负责全旗规划档案管理工作; 20、承办旗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单位构成 阿鲁科尔沁旗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设置股级内设机构8个,分别为:办公室、城市规划管理办公室、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政策法规监察室、村镇规划管理办公室、综合执法监察一队、综合执法监察二队、综合执法监察三队。 第二部分2018年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内蒙古九大草原.五大沙漠.四大沙地

内蒙古九大草原.五大沙漠.四大沙地 内蒙古九大草原、五大沙漠、四大沙地……亲,你都知道吗? 呼伦贝尔草原—— 位于内蒙古高原最东端的呼伦贝尔高原,北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同蒙古国交界,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达1723公里。因呼伦湖和贝尔湖两个泊而得名。高原内山丘环抱、波状起伏,森林茂密、草原广阔,加之大片的沙地和丰富的水源,形成了山水相映、林草同辉、沙环水饶的独特高原风光。 呼伦贝尔草原闻名世界,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的基地和最好的天然牧场,有'牧草王国'之称,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 科尔沁草原—— 科尔沁草原又称科尔沁沙地,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称命名,科尔沁草原处于西拉木伦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间的三角地带,西高东低,绵亘400余千米,面积约4.23 万平方千米。 属内蒙古赤峰市的翁牛特旗、敖汉旗与通辽市的开鲁县、通辽市和科尔沁左翼后旗、奈曼旗、库伦旗辖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贡格尔草原—— 贡格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西北、西南部,巴彦高勒苏木、克旗达来诺日苏木和达日罕乌拉苏木境内,距离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35公里,占全旗天然草牧场的18.8%。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内蒙古草原,303国道横穿其间,交通十分方便。 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2′—117°57′,北纬43°20′—34°33′,总面积101900公顷。保护区南部与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东与三义乡、新庙乡毗邻;西与阿其乌拉苏木交界;北与白音查干苏木接壤。 总面积480万亩,其中农田面积14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4%;湿地面积121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9%;草原面积884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6.7%。 乌兰布统草原—— 乌兰布统草原曾是清朝皇家木兰围场区,这里有辽阔的草原、幽静的白桦林、世界珍稀树种沙地云杉;有滦河源头、金莲花滩在内的6万亩湿地;有历史文化遗迹:乌兰布统古战场、将军泡子、十二座连营、佟国纲墓;《还珠格格》《康熙王朝》《汉武大帝》等古装和现代影视剧曾在这里拍摄。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1. (1分)(2020·湛江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yǒng yuè ________ 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②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 mò ________ ③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jiān bù róng fà ________。 ④diāo liáng huà dòng ________的大楼金碧辉煌,门前那块黑底金字的陈年老匾泛着辉光。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 2. (1分)古诗默写及赏析。 ①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②________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③杜牧在《泊秦淮》中,运用议论表明对国家命运担忧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④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运用典故表现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语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⑤“帆”是古代诗人笔下的重要意象。请写出含有“帆”字的上下连续的两句诗:________ , ________。 ⑥赏析《望岳》,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首联和颔联热情赞美了泰山巍峨雄伟的气势和________的景色。 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涵着怎样的生活哲理?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3. (4分) (2020八下·奉化期中) 文言字词解释 ①便要还家________ ②钟鼓乐之________ ③因势象形________ ④犬牙差互________ 4. (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爱莲说

内蒙古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内蒙古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引言 本报告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供指引。 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对关键因素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 (1) 第二节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3) 一、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三、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 统计 (3) 四、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7) 一、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自治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自治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7)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及其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生态环境 2008, 17(3): 1135-1139 https://www.360docs.net/doc/f39004718.htm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https://www.360docs.net/doc/f39004718.html,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6B04);国家林业部荒漠化监测项目(00-08-05) 作者简介:蒋德明(1958-),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荒漠化防治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E-mail: jiangdeming@https://www.360docs.net/doc/f39004718.html,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及其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蒋德明1,曹成有2,李雪华1,周全来1,2,李明1,2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16; 2. 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4;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摘要:探讨了对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流动沙丘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建立起人工固沙植被的相关配套技术,并就植被恢复程度对土壤改良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 m×1.0 m 草方格内播种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种子的措施具有较好的固沙效果,一般经过2年可使沙丘表面得到固定。在围栏封育条件下实施适宜的植被恢复措施,一般可在2~3年获得明显的固沙效果。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群落内土壤养分随着群落的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在0~30 cm 土层中,有机质、速效钾、全氮、水解性氮、全磷、有效磷含量都表现为:11年生群落>6年生群落>流动沙丘;小叶锦鸡儿人工群落的建立可大幅度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并随着年龄的增加,微生物生物量C 、N 、P 的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 关键词:流动沙丘;草方格;小叶锦鸡儿;围封;人工固沙群落;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科尔沁沙地 中图分类号:S1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8)03-1135-05 科尔沁沙地(119°15’~123°45’E ,42°15’~45°47’N )地处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区域,属于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区。它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区,总面积约有5.17×104 km 2,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的赤峰和通辽地区。历史上的科尔沁沙地曾是湖泊众多、林草繁茂的森林-草原景观,是传统的宜牧地区,但从上世纪以来由于受干旱多风等气候和“三滥”等人为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土地沙漠化现象十分突出[1,2]。特别是近40年来,随着人口和牲畜数量的急剧增加,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大面积草场退化,流动、半流动沙丘呈明显扩大趋势,其中沙地面积(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占总土地面积的43.1%[3]。 恢复与重建植被是土地沙漠化综合防治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措施。流动沙丘是沙地植被退化的极点,其特点是植被覆盖度极低,风蚀严重、土壤极度贫瘠且基质极不稳定。对这样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来说,植被的自我恢复能力十分微弱,必须要辅以人工手段才能在短时期内得以恢复。采用草方格结合播种豆科植物是固定流动沙丘比较成功的方法之一[3]。近几十年来,我国对科尔沁沙地进行了长期、大量的植被恢复试验示范和定位观测,在科尔沁沙地退化的原因、特征及恢复重建的可行途径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4-6]。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于20世纪70年代在科尔沁沙地沙漠化最严重的翁牛特旗建立荒漠化防治试验站,开始系统研究生物和工程相结合的固沙配套技术[4]。本文研究了生物与工程措施 相结合的流动沙丘固沙技术及在围栏封育条件下不同生长年限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林的防风效能、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变化特征,揭示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与植被发育过程的相互关系,为本地区大规模开展植被恢复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本研究选择了位于科尔沁沙地西部沙漠化严重的乌兰敖都地区,海拔高度约479 m ,该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型。年平均降雨量330 mm ,夏季6—8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0%以上,潜在蒸发量是降雨量的6—7倍,干燥系数在1.0~1.8之间;季节变化明显;年均温度为5.8~6.4 ℃;≥10℃的年积温为3000~3200 ℃,无霜期140~160 d ;年均风速4.5 m/s ,每年起风日数200 d 以上,冬春季大风发生频率约占全年的69%~81%。地带性土壤主要为沙质栗钙土,沙丘起伏,坨甸相间,为广阔的沙地景观,沙丘和甸子地呈东西排列。主要生境类型可分为:流动和半流动沙丘、固定沙丘、沙沼地、丘间低地和石质残丘。土壤类型主要有:风沙土、草甸土和盐碱土。其原生植被属于森林向草原的过度类型。原生植被已被破坏殆尽。目前植被表现出强烈的次生性,大部分已演变为沙生植被和草甸植被[1,2,7]。区系分布上,为蒙古植物区系、华北植物区系和长白植物区系的交接地带,其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是蒙古植物区系植物。本区代表性的植物有:小黄柳(Salix flavida )、小红柳(S.microstachya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麻黄(Ephedra dis-

科尔沁沙地治理成果与措施

西辽河南部与教来河以东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年均降水450毫米左右,丘 科尔沁沙地 间滩地面积较大,低湿地较多,植被组合复杂而茂密;在东部边缘的西辽河与东辽河汇流地区,水热、土地、生物等资源十分充足,是农、林、牧的高效生产区。今后应对土地利用进行更科学的合理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并营造防护林,或进行草田轮作,增加牧业生产比重,使农、林、牧更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全面综合发展。在西部广,大坨甸地区,适宜耕种的土地较少,只能利用一小部分作为农业用地。总之,教采河以东沙地,除东部边缘外,其余地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宜过大,并营造防护林,增加植被。对流沙要尽快采取植物治沙措施或栽植防风固沙林加以治理。 其二 西拉木伦河南部与教来河以西地区。这里气候逐渐干旱,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流沙面积增大,沙丘间滩地数量少,面积小植被覆盖度较低,由光沙蒿、乌丹蒿等沙生半灌木群落及一年生的先锋群落组成最基本的植被类型,灌丛和疏林都不发达,仅在老哈河以东有一些榆树疏林分布。沙地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20%,其中流动沙丘占7%,半固定沙丘占7%,固定沙丘占6%。本小区生态环境脆弱,风沙危害较重。今后发展方向应以牧为主,林牧结合;对固定沙丘和甸子地草场进行轮牧,严禁滥垦、滥牧;对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进行围封,建立草库伦、基本草牧场和稳定高产的粮料基地;对流动和半固定沙丘进行人工补播和飞播沙生植物,并栽植灌木和乔木;选择适宜地段,营造以锦鸡儿为主的灌木饲料林柳灌等经济林和杨柳用材林;逐步形成乔、灌、草结合,带、网、片配置,建立林牧经济区,达到治理沙害、发展生产的目的。 其三 老哈河与教来河的中上游地区,基质转为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较严重。沙地面积不大,约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1%。因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气候比较温和湿润。河谷滩地可作农业用地;陡坡应种草植树。科尔沁沙地北部,即大兴安岭东南侧山前的低丘漫岗及西拉木伦河、查干木伦河、乌尔吉木伦河、呼虎尔河、霍林河等洪积平原上的沙地治理,应从这里的自然条件出发。该区地带性土壤为暗栗钙土,草原植被为优势群系,灌丛化草原为常见群落,大都已开垦为农田,沙丘多集中于河流中下游一带,沙地面积267万公顷,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3%,其中流动沙丘占5.5%,半固定沙丘占20%,固定沙丘占27.5%。从治理角度,此区可分东、西两个小区。在西半部,即西拉木伦河与新开河西北部沙地,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42%,其中流抄占5%,半固定沙丘占15%,固定沙丘占22%。这里的天然草原是良好牧场。今后应加强基本农田和草原建设,对不合理的耕地,应退耕还林还牧;对退化的沙化草场,采用围封和人工种植优良牧草,逐渐恢复草场生产力;对现有森林资源应加强保护和抚育,同时要建立农田、牧场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因地制宜营造薪炭林和灌木饲料林,逐步扩大森林覆盖率,发挥其综合效益。在东半部,即新开河与西辽河之间的冲积平原,由于历史上河水频频改道,形成了冲积沙堆与

阿鲁科尔沁旗概况

阿鲁科尔沁旗概况 阿鲁科尔沁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赤峰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2' 15" —121°0l',北纬43°21' 43" —45°24' 20",东与通辽市扎鲁特旗为邻,南以西拉沐沦河、台河的老河身与翁牛特旗、通辽市开鲁县相望。西与巴林右旗、巴林左旗毗邻,北与锡盟西乌珠穆沁旗接壤。全境南北长232公里,东西最宽约114.4公里,总面积为14277平方公里。 全旗总面积为14277平方公里,土壤以栗钙土为主占36%,其风沙土占27%、黑钙土占12%,其它不足5%。全旗总土地面积2141.5万亩,其中农业实际用地300万亩,登记用地155万亩。草牧场用地1941万亩,林业用地907.3万亩,现有林地面积672.1万亩。宜林荒山荒沙235.2万亩。森林覆盖率28%。 交通畅通,电力供应充足。全旗11个苏木乡镇全部通电,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现以达2.4万部,移动电话达2.5万部。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己投入运行,为我旗农畜产品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保障。 天山镇位于阿旗中南部,为全旗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镇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5' 16"北纬43°52' 35"。东距通辽市210公里,西南距赤峰市330分里。303国道、省际通道贯穿镇区。 本项目区建设地点为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尓沁旗天山镇工业园区,位于旗政府所地在天山镇新城区西北部,西侧紧邻省际大通道,北侧紧邻303国道,距新城区3公里,距旧城区4.5公里。距变电所

1公里,距火车站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一、项目区的自然条件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自然地面标高在388-396米。园区无拆迁建筑物,无文物古迹,附近没有重要的军事和通迅设施,无航线通过。 二、工程地质与稳定性 园区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系统混合成因松散堆积物。承载力参照近年建设的建筑,主要建筑和构筑物需要打桩。从目前地质工作程度上看,园区内无矿点、矿化点及物化探异常和其他物化异常,不存在压覆矿床和文物的可能性。 三、水文气象条件 园区地处中纬度温带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温差较大。园区内地下水含水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和上更新统的砂砾、卵砾石层,地下水埋深一般在15-27米,含水层厚度在10.5-17.4米,通过抽水实验单井平均涌水量,园区内1700 M3/D,单位涌水量为268.3 M3/D.M,属较强富水区。年平均气温6.00C,年平均降水量347.4毫米,全年平均风速3.1米/秒,最大冻土深度2.26米,无洪水记录。 四、交通运输条件 园区位于省际通道与303国道交汇处,交通通畅便利。 五、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 地面无建设建筑物,处在开发状态;不存在拆迁和移民问题。 六、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

阿鲁科尔沁旗五个牧区苏木镇情况简介

阿鲁科尔沁旗牧区苏木镇简介 1、绍根镇 绍根镇简介: 绍根镇位于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南部,是2006年由原来的绍根、道德和柴达木三个苏木合并而成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0—120°12′,北纬43°55′—43°21′,南、西南与翁牛特旗隔河相望;东、东北与开鲁县、扎鲁特旗交界;西、西北与巴拉奇如德苏木、天山口镇接壤;北与赛汗塔拉苏木毗邻,区域面积315万亩(含国有土地13.1万亩),其中可利用草牧场230万亩,耕地面积7.7万亩,有林地面积31万亩,有大小畜30万头(只),下辖国营道德种牛场等23个嘎查村,总户数近6000户,3万口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蒙汉杂居的地区。 绍根镇境内还有回、满、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绍根系蒙古语,译成汉语为出硝的地方,镇政府由此而得名,座落在绍根嘎查,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会职能部门健全,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如今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俗有“草原油城”、“塞外煤都”之称。这里有距今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地理位置优越,距旗政府所在地天山镇70公里,距通辽市130公里,是阿旗对外交往、谋求发展的绿色通道和“黄金”地带。绍根镇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一是资源丰富,地上由于独特的地容地貌,汇聚了五大河流,形成了大面积冲积平原,加之适宜的气候条件,年积温3000—3100℃,年日照时数为2900—3000小时,年降雨量为300—400毫米,这一地区已成为农牧业的主产区;地下资源得天独厚,据初步勘明,有煤、石油、硼润土、硝碱、玄武岩、金属铀、天然气、石灰石、沙石等资源,科尔沁油田年产原油20万吨,煤田探明储量16亿吨。 二是交通通讯便捷,303国道、集通铁路纵贯全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网;程控电话、移动、联通、网通均在这里建有机站,这里已成为信号无盲区。绍根镇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一是草原生态、文化、民俗旅游资源多彩多姿;二是民族教育硕果累累,全镇现有寄宿制小学4所,在校生1500余人。到2005年9月在校大学生以达到530余人,不乏有进入高等学府、重点院校的学子,涌现了许多名人志士。绍根镇是一片沸腾的土地,随着油田、煤田的开发,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格局正在形成,按照二十年领先,三十年不落后的思路,规划建设草原新型工业城市,走工业强镇之路,农牧业产业化不断迈上新台阶,确立了以肉牛,肉羊为主的主导产业,以种植业,其它养殖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家庭联合牧场已成了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的成功之举,开辟了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新天地,生态经济家园建设已成为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典型。近年来,绍根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各族人民铸就了“只求奋进,不求无过,只求实干,不求急进,敢为人先”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这条主线,实施经济区域合理布局,做大工业支柱产业,做强农牧业主导产业,开发草原文化,民族风情旅游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劳务输出产业,建有职业介绍所和劳务基地,集技能培训、就业于一体,逐渐形成城镇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实现总量领先,财政,集体户,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使绍根镇山川更加秀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睦,民风更加纯朴。 2、巴拉奇如德苏木 巴拉奇如德苏木简介: 巴拉奇如德苏木位于阿旗南部,东与天山口镇、绍根镇交界,南与翁牛特旗相连,西与巴林右旗接壤,北与天山镇毗邻。苏木所在地达兰花嘎查距旗政府45公里。通讯电力条件较好,南北均建有移动通讯、网通站点,17个嘎查村均已通电。

“绿色”“纯净”的阿鲁科尔沁旗草原游牧系统

“绿色”“纯净”的阿鲁科尔沁旗草原游牧系统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核心区位于该旗最北部的巴彦温都尔苏木,总面积500万亩。这里是森林与草原、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华北植物区系与东北植物区系过渡的典型地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山地森林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是全国唯一一处保留完好的原生态草原游牧区。因其独特性和稀缺性,被确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预备名单。 游牧历史悠久漫长。早在新石器时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狩猎和游牧生产活动,先后属东胡、匈奴、乌桓、鲜卑游牧狩猎地。后历经辽、金、元至明、清,皆为游牧民族栖息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蒙古族一部迁徙游牧于此,始名阿鲁科尔沁部。 游牧系统独一无二。阿鲁科尔沁广袤的草原与密布的河流,为游牧活动提供了一年四季充足肥美的水草资源;大片的森林与山地,阻挡了长驱直入的西伯利亚寒流,为牧民冬春劳作提供了适宜的向阳背风的活动空间。牧民—牲畜—草原(河流)之间天然的依存关系,让这里的游牧生产方式历久不衰,成为全国唯一一块原汁原味保留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 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位于大兴安岭南麓与西辽河过渡带的独特地势,形成了南北迥异、四季皆宜的草原资源。南部是亚洲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优质牧草成片种植基地,有“中国草都”美誉;北部是超过500万亩的原生态游牧草原,连绵起伏的山峦,茫茫无际的草地,星罗棋

布的河流湖泊,雄浑博大的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复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独特游牧景观,诗意栖居形象愈加丰满。 生物类型多种多样。森林、灌丛、草原、湿地构成了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为野生马鹿种群(东北亚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大鸨、黑鹳及其它珍稀濒危鸟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栖息地和繁殖环境。经科学考证,这里有7个植被型、33个群系;有苔鲜植物130多种,蕨类植物10多种,种子植物700多种。家畜品种主要有西门塔尔牛、蒙古绵羊、昭乌达肉羊、罕山白绒山羊、蒙古马等。 游牧生产传承有序。蒙古族“崇尚天意、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一直延续到当代,并逐渐融合现代畜牧业生产技术,特别是通过良种引进、提纯复壮,以及天然草场保护、青储饲料种植和暖棚暖圈建设等一系列措施,逐渐破除了传统游牧业过于依赖自然条件、牲畜生长过程中难以回避的“夏肥、秋壮、冬瘦、春死”的生命周期魔咒,蕴含着科学的实践经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朴素思想。 游牧文化淳朴厚重。在长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中,阿鲁科尔沁牧民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游牧文化。草原那达慕、祭敖包、阿鲁科尔沁部落婚礼、阿鲁科尔沁民歌等传统体育和节庆活动,都能让人们领略到蒙古族勤劳、勇敢、热情、豪放的民族风情。《阿日奔苏木婚礼》和《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两个项目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汗廷音乐被誉为“文化活化石”,并成功抢救复原演奏。

2020年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教师招聘《通用知识》真题及答案

2020年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教师招聘《通用知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被称为“我国幼儿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张雪门 C、陈鹤琴 D、蔡元培 【答案】C 2、不属于幼儿高级情感发展的是()。 A、责任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美感 【答案】A 3、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 【答案】D 4、世界学前教育之父是指()。 A、蒙台梭利 B、裴斯泰洛齐 C、福禄倍尔 D、陈鹤琴 【答案】C 5、()是词汇丰富的活跃期。

A、2—3岁 B、4—5岁 C、6—7岁 D、5—6岁 【答案】B 6、中国第一个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建立于()。 A、1903年 B、1904年 C、1919年 D、1949年 【答案】A 7、课外活动要防止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应要求()。 A、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B、有明确目的 C、注重培养学生实践精神 D、活动内容精彩,形式多样 【答案】B 8、“学在官府”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答案】D 9、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答案】A 10、古希伯来人的幼儿教育一般分为家庭教育时期与()时期。 A、社会教育 B、社区教育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语文二年级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上学期小学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 一、 我能准确拼读,还能写得正确、美观。(15分) shēn chù xiónɡ māo c ón ɡ qi án pínɡ jiǎnɡ nán bù wǎnɡ chánɡ shí wù diǎn tóu xīn kǔ bào zhǐ kǒu kě shuǐ fèn zhǎn x iàn sàn bù zhǐ chuán 二、 我能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并画上“√”(6分) 干.活( ɡān ɡàn ) 淹没.(méi mò) 号.叫 (háo hào) 好.客(hǎo hào) 水分.(fēn fèn) 当.作( dānɡ dànɡ ) 三、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16分) ( )弓之( ) 龙( )凤舞 自( )自( ) 害群之( ) 如( )得( ) 坐( )( )天 ( )( )活现 名( )古( ) 四( )八( ) 四、选择正确的字打“√”(8分) 1.公(圆 园)里,有一个(圆 园)形的花坛,花坛里的花真漂亮。 2.今天体育课,把我(渴 喝)坏了,下课后,我(渴 喝)了一大杯水。 3.这件(是 事)(是 事)我做错了,请原谅。 4.我( 已 以 )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认识了很多的字,读了很多的书;老师说:“(已 以)后,你们会读更多的书。” 五、我会照样子,写句子。(8分)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①( )天空飘着( )气球。 ②( )池塘开满( )荷花。 2.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①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 。 ②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 ,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六、我能按要求连线(12分) 1.背诵连连看。(8分) 千山鸟飞绝 不坠青云之志 穷且益坚 万径人踪灭 有山皆图画 无水不文章 飞流直下三千尺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与朋友交 凌寒独自开 路人借问遥招手 疑是银河落九天 墙角数枝梅 言而有信 2.我会连(4分) 一方 花园 滑 泥人 一行 垂柳 捏 铁环 一片 翠竹 画 图画 一丛 鱼塘 滚 滑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