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管理》章节知识点学习第八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中级财务管理》章节知识点学习第八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中级财务管理》章节知识点学习第八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2011年中级《财务管理》章节知识点学习第八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第八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财务分析的内容:

1.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2.营运能力

3.获利能力

4.发展能力(其中1-4项经营者全部关心)

5.综合能力

财务分析的方法:

1.比较分析法

⑴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①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固定基期

②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前期

⑵会计报表的比较: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⑶会计报表项目的比较

2.比率分析法:

⑴构成比率:又称结构比率,某组成部分占总体,例: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率

⑵效率比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一般涉及利润的均为效率比率,例如营业利润率、成

本费用利润率

⑶相关比率:是以某个项目和与其相关但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比率,例流动比率

3.因素分析法:

⑴连环替代法

⑵差额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的定义和注意问题

1.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

额和幅度,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例如,某企业2000年净利润为100万元,2008年为500万元,2009年为600万元,计算定

基动态比率和环比动态比率

定基动态比率 =600/100*100%=600%

环比动态比率=600/500*100%=120%

2.采用比较分析法应注意:

①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

②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

③应运用例外原则

连环替代法的举例应用:

例:某企业去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为1480万元,流动负债为580万元,长期负债为54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200万元,该企业去年的营业收入为5000万元,营业净利率为10%,总资产周转次数为1.2次,按照平均数计算的权益乘数为2.4,净利润的80%分配给投资者,预计今年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0%,为此需要增加固定资产200万元,增加无形资产100万元,根据有关情况分析,企业流动资产项目和流动负债项目将随营业收入同比例增减,假定该企业今年的营业净利率和股利支付率与上年保持一致,该年度长期借款不发生变化,今年企业需要增加对外筹集的资金由投资者增加投入解决。

要求:⑴计算今年需要增加的营运资金额:

增加的营运资金=增加的流动资产-增加的流动负债=1480*20%-580*20%=180万元

⑵预测今年需要增加对外筹集的资金额:

本年留存收益=营业收入*销售净利率*(1-股利分配率)=去年营业收入*增长率*销售净利率*(1-股利分配率)=5000*(1+20%)*10%*(1-80%)=120万元本年需要增加对外筹集的资金额=需增加营运资金+需增加固定资产+需增加无形资产

-留存收益=180+200+100-120=360

备注:如果下年没有需要增加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则只需用需增加的营业资金-

留存收益

⑶预测今年年末的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和资产总

年末流动资产=1480*(1+20%)=1776

年末流动负债=580*(1+20%)=696

年末负债总额=流动负债+长期负债=696+5400=6096

今年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上年数+本年新增留存收益+本年需增加对外筹集的资金额(题中告诉由所有者增加投入解决)=4200+5000*(1+20%)*10%*(1-80%)+360=4680万

今年年末的资产总额=负债+所有者权益=6096+4680=10776

⑷预测今年的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和总资产周围次数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5000*(1+20%)/〖(1480+1776〗/2〗

=3.69次

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5000*(1+20%)/〖(580+5400+4200)+10776〗

/2=0.57次

⑸预测今年的权益乘数(按照平均数计算)

=资产平均数/所有者权益平均数=〖(580+5400+4200)+10776〗/2/(4200+4680)/2=2.36

⑹使用连环替代法依次分析总资产周转次数和权益乘数的变动对今年权益净利率的影

响(备注:权益净利率就是净资产收益率)

权益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所有者权益平均数*净利润/销售收入

①上年的权益净利率=10%*1.2*2.4=28.8%

②第一次替代=10%*0.57*2.4=13.68%

③第二次替代=10%*0.57*2.36=13.45%

总资产周转次数下降的影响=②-①=13.68%-28.8%=-15.12%

权益乘数下降的影响=③-②=13.45%-13.68%=-0.23%

全部因素的影响=-15.12%-0.23%=-15.35%

差额分析法的应用举例

例:某公司2009年度有关财务资料如下

⑴简略资产负债表单位:万元

资产

年初数

年末数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年初数

年末数

现金及有价证券

51

65

负债总额

74

134

应收帐款

23

28

所有者权益总额

168

173

存货

16

19

其它流动资产

21

14

流动资产合计

111

126

长期资产

131

181

总资产

242

307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242

307

⑵其它资料如下: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净额400万元,营业成本260万元,管理费用

54万元,销售费用6万元,财务费用18万元,投资收益8万元,所得税率25%

⑶2008年有关财务指标如下:营业净利率11%,总资产周转率1.5,平均的权益乘数1.4

要求:⑴运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计算2009年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收入-成本-三项费用+投资收益)*(1-25%)=(400-260-54-6-18+8)*75%=52.5

万元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52.5/400=13.13%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400/(307+242)/2=1.46

权益乘数=平均总资产/平均权益=(307+242)/2/(173+168)/2=1.61

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3.13%*1.46*1.61=30.86%

⑵采用差额分析法分析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变动的具体原因

净资产收益率= 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权益乘数

营业净利率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变动的影响=(13.13%-11%)*1.5*1.4=4.473%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变动的影响=13.13%*(1.46-1.5)*1.4=-0.735% 权益乘数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变动的影响=13.13%*1.46*(1.61-1.4)=4.026%

⑶假定该公司2010年的投资计算需要资金50万元,公司目标资金结构按2009年的平均权

益乘数水平确定,请按剩余股利政策确定该公司2009年向投资者分红金额。

解:2009年净利润=52.5万元

资产负债率=(74+134)/2/(242+307)/2=104/274.5=37.89%

权益:负债=1-37.89%=62.11%

2010年投资所需要的权益资金=50*62.11%=31.06

2009年支付的股利=52.5-31.06=21.44万元

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1.资料来源的局限性:

①报表数据的时效性

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

③报表数据的可靠性

④报表数据的可比性

⑤报表数据的完整性

2.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①对于比较分析法,分析的双方具备可比性才有意义

②对于比率分析法,单个指标综合程度低,计算在历史数据基础上

③对于因素分析法,主观假定每次只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动

3.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①财务指标体系不严密

②财务指标反映情况相对性

③财务指标的评价标准不统一

④财务指标计算口径不一致(不同企业之间用财务指标评价时效一个统一标准)

财务综合评价的方法:杜邦分析法、沃尔评分法、功效系数法

上市公司基本财务分析:

1.每股收益分析(此指标越大盈利能力越好股利分配来源充足,资产增值能力强

⑴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备注:股票股利(送红股)不加权,发行新股按增加的时间权数(加上),股票回购按时间

加权计算(减去)

⑵.稀释每股收益:考虑潜在普通股包括可转债,认股权证和股票期权

⑶可转债:分子加当年税后利息,分母加可转换为普通股的股数(加权计算按时间)

⑷认股权证:增加的普通股股数=认股权证的份数-份数*行权价/市价

2.每股股利系列指标:

⑴每股股利=股利总额/流通股数(备注:流通股数是年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不是加权数)

指标分析:每股股利反映的是上市公司每股获利能力的大小,股利越大,获利能力越强

⑵股利发放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

⑶市盈率=每股股价/每股收益(反映投资者愿意对公司每股净利润支付的价格)

指标分析:市盈率越高,意味着企业未来成长的潜力越大,也即投资者对该股票的评价越高,

同时也说明该股票风险越大。

⑷市场平均市盈率=1/市场利率

3.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备注:分子分母都是时点数,可

以用年末数,不必加权)

指标分析:该项指标可以横向和纵向对比,可以衡量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如企业性质相同,股票市价相近的条件下,每股净资产越高,则企业发展潜力与其股票的投资价

值越大。

4.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指标分析:市净率越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越高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是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对于本企业过去经营状况的评价分析以及对企业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判断。其信息披露在中期报告中,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出现;在年报中则在“董事会报告”部分出现,披露原则为强制与自愿相结合。若企业实际经营业绩较曾公开披露过的本年度盈利预测或经营计划低于10%以上或高于20%以上,应详细说明造成差异的原因(低于叶是10%为起点,包括20%,30%)

现代沃尔评分法认为企业财务评价的内容首先是盈利能力,其次是偿债能力,再次是成长能力,它们之间大致可按5:3:2的比重来分配。

例:总资产报酬率行业最高比率是15.8%,标准比率是5.5%,最高评分是30分,标准分值是20分,则每分比率的差=(行业最高比率-标准比率)/(最高评分-标准分值)=(15.8%-5.5%)

/(30-20)=1.03%

如总资产报酬率的实际值是10%,则该企业的实际得分=标准分值+调整分=20+(10%-5.5%)

/1.03%=24.37分

财务综合绩效评价(站在企业所有者即投资人的角度进行的)

1.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

⑴盈利能力

①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利润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收益率

②总资产报酬率

⑵资产质量状况:

①总资产周转率

②应收帐款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现金回收率

⑶债务风险状况:

①资产负债率

②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比率;或有负债比率

⑷经营增长状况:

①销售收入增长率

②资本保值增值率:销售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

2. 管理绩效定性评价:

战略管理、经营决策、发展创新、风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社会贡献等

8个方面的指标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分数=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分数*70%+管理绩效定性评价分数*30%

绩效改进度=本期绩效评价分数/基期绩效评价分数

上市公司特殊财务指标的例题计算:

例:甲公司2010年净利润4920万元,发放现金股利2900万元,优先股股利160万元,公

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其它资料如下:

资料1:2010年年初股东权益合计为10000万元,其中普通股本4000万元(每股面值1元,

全部发行在外)优先股股本400万元。

资料2:2010年3月1日新发行2400万股普通股,发行价格为5元,不考虑发行费用。

资料3:2010年12月1日按照每股4元的价格回购600万股普通股。

资料4:2010年初按面值的110%发行总额为88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为4%,

每100元面值债券可转换为90股普通股。

资料5:2010年末按照基本每股收益计算的市盈率为20

解:⑴计算2010年年末的基本每股收益:

=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920-160)/

〖4000+(2400*10/12)-(600/12)〗=4760/5950=0.8

⑵计算2010年末稀释每股收益:

可转换债券增加的净利润(个人理解就是可转债的税后利息)

=800*4%*(1-25%)=24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5950+(800*90)/100(即可转债可转的股数)=6670

稀释每股收益=(4920+24)/6670=0.72元

⑶计算2010年末的每股股利(时点指标,分子分母都不加权)

2010年末的普通股股数=4000+2400-600=5800万股

已知发放的现金股利290万元

每股股利=发放股利/普通股股数=290/5800=0.05元

⑷计算2010年年末的每股净资产:

2010年末股东权益=10000+2400*5(新发股)-4*600(回购)+(4920-160-290)=24070

万元

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扣除优先股)/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24070-400)

/5800=4.08元

⑸计算2010年年末的每股市价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解得每股市价=20*0.8=16元

⑹计算2010年年末的市净率: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16/4.08=3.92元

举例:指出下列会计事项对有关指标的影响,假设原来的流动比率为1,增加用+表示,减

少用-表示,没有影响用0表示

事项

流动资产总额

营运资金

流动比率

税后利润

会计分录

发行普通股取得现金

+++0借:现金

贷:股本

支付去年的所得税

-000借:应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以低于帐面价值的价格出售固定资产

+++-借:固清

折旧

贷:固定资产

支付过去采购的货款

-000借:应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增加的知识点:

A.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影响流动比

2019年会计中级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课后作业共30页word资料

2015年会计中级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企业来说,成本管理对生产经营的意义不包括()。 A.降低成本,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B.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C.提高销售收入,实现目标利润 D.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 2.成本计算的目标是()。 A.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 B.为所有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 C.降低成本水平 D.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 3.企业生产某一种产品,其变动成本率为70%,其销售收入为30000元,固定成本为5000元,那么其销售利润为()元。 A.16000 B.4000 C.10000 D.5000 4.根据量本利分析的原理,只能降低安全边际而不会影响保本点销售量的措施是()。 A.降低单价 B.降低产销量

C.提高单位变动成本 D.提高固定成本 5.若安全边际率为20%,正常销售额为100000元,则保本点销售额为()元。 A.20000 B.80000 C.60000 D.40000 6.下列有关因素变化对保本销售量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单价降低使保本销售量下降 B.单位变动成本降低使保本销售量上升 C.销售量上升使保本销售量下降 D.固定成本上升使保本销售量上升 7.企业同时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30元、50元、80元,预计销售量为6000件、4000件、2000件,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30元、50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300000元,若企业采用联合单位法,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联合保本量为2700件 B.甲产品保本销售量7827件 C.乙产品保本销售量5400件 D.丙产品保本销售量2700件 8.在多种产品的保本分析中,哪种方法下固定成本全部由一种产品负担()。 A.加权平均法 B.分算法

第十章财务综合分析和评价

第十章财务综合分析和评价 3.利用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方法是()(08.1) A.综合系数分析法 B.杜邦分析法 C.沃尔比重分析法 要求:(1)利用杜邦分析体系全面分析该企业运用资产获利能力的变化及其原因;

(2)采用因素分析法确定各因素对总资产净利率的影响程度: (3)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的措施。 l5.当市场增长率在5%左右,则可以判断该企业的产品周期处于()(09.1) A.介绍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9.当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较差时,其综合得分会()(09.1) A.接近100分 B.超过100分 C.等于100分 D.大大低于100分 20.从杜邦分析基本体系中可以看出,若要提高企业的经营实力,应该()(09.1) A.提高权益乘数 B.降低资产周转率 C.提高销售净利率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表: 要求: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公司2007年的各项财务比率(直接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三中,无须列式计算过程),并与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对公司财务状况作简要评价。 42.某公司2007年度简化的资产负债表如下:(09.1) 资产负债表

该公司2006年的销售净利率为15%,总资产周转率为0.5次,权益乘数为2.1,净资产收益率为15.75%。2007年度的销售收入净额为800万元,净利润总额为112万元。 要求:计算2007年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保留四位小数)和净资产收益率(取整数)指标,定量分析2007年净资产收益率比2006年提高或降低的原因。 2.通常与因素分析法密不可分的是()(09.10) A.指标计算 B.指标分析 C.指标分解 D.指标预测 14.下列各项中,应使用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的场合是()(09.10) A.经营者使用会计信息时 B.杜邦分析体系中 C.外部相关利益人所有者使用信息时 D.对经营者进行业绩评价时 19.杜邦分析体系的源头和核心指标是()(09.10) A.权益收益率 B.资产净利率 C.权益乘数 D.总资产收益率 37.简述沃尔评分法的分析步骤。(09.10)

第八章 财务报表分析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单项选择题: 1、短期债权人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时,最为关心的是(B )。 A.企业获利能力B.企业支付能力 C.企业社会贡献能力 D.企业资产营运能力 2、ABC公司无优先股,去年每股盈余为4元,每股发放股利2元,保留盈余在过去一年中增加了500万元。年底每股账面价值为30元,负债总额为5000万元,则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C)。 A.30% B.33% C.40% D.44% 3、某企业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为36000万元,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为4000万元,固定资产平均余额为8 000万元。假定没有其他资产,则该企业2003年的总资产周转率为( A )次。 A.3.0 B.3.4 C. 2.9 D.3.2 4、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是( A )。 A.净资产收益率 B.总资产净利率 C.总资产周转率 D.营业净利率 5、下列各项展开式中不等于每股收益的是( A )。 A.总资产收益率*平均每股净资产 B.股东权益收益率*平均每股净资产 C.总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平均每股净资产 D.主营业务收入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平均每股净资产 6、在下列财务分析主体中,必须对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发展能力的全部信息予以详尽了解和掌握的是( C )。 A.短期投资者 B.企业债权人 C.企业经营者 D.税务机关 7、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的关系是(D )。 A、产权比率×权益乘数=1 B、权益乘数=1/(1 一产权比率) C、权益乘数=(1十产权比率)/产权比率 D、权益乘数=1十产权比率 8、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企业过度提高现金比率,可能导致的结果是(D )。 A.财务风险加大 B.获得能力提高 C.营运效率提高 D.机会成本增加 9、基本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经济业务可能导致总资产报酬率下降的是(A )。 A.用银行存款支付一笔销售费用 B.用银行存款购入一台设备 C.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优先股 D.用银行存款归还银行借款 10、下列各项中,不会影响流动比率的业务是( A )。 A.用现金购买短期债券 B.用现金购买固定资产 C.用存货进行对外长期投资 D.从银行取得长期借款 多选题: 1、下列各项中,可能直接影响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措施有( ABC)。2003 A.提高营业净利率 B.提高资产负债率 C.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D.提高流动比率 2、下列各项中,与净资产收益率密切相关的有(ABD) 2005 A.主营业务净利率 B.总资产周转率

2020年(财务知识)中级财务管理教材

(财务知识)中级财务管理课件

第三节证券市场理论 本节要点: 1、风险和收益的壹般关系(客观题)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重点,主观题、客观题) 3、套利定价理论(了解) 壹、风险和收益的壹般关系 1.关系公式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R f+b×V 无风险收益率(R f)通常用短期国债的收益率来近似地替代;风险收益率能够表述为风险价值系数(b)和标准离差率(V)的乘积。 【例题单项选择题】某种股票的期望收益率为10%,其标准离差为0.04,风险价值系数为30%,则该股票的风险收益率为()。(2005年) A.40% B.12% C.6% D.3% 【答案】B 【解析】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0.04/10%=0.4,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标准离差率=0.4×30%=12%。 2.风险价值系数(b)的影响因素: 风险价值系数(b)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对风险的态度越是回避,风险价值系数的值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3.公式的缺点 现实中,对于公式中的风险价值系数b和标准离差率V的估计均是比较困难的,即便能

够取得亦不够可靠。因此,上述公式的理论价值远大于其实务价值。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表达式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R=R f+β×(R m-R f) 其中:(R m-R f)市场风险溢酬,反映市场整体对风险的平均容忍程度(或厌恶程度)。 【例题】当前国债的利率为4%,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9%,甲股票的β系数为2,问:甲股票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是多少? 解答:甲股票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4%+2×(9%-4%)=14% 课件【例2-8】某年由MULTEX公布的美国通用汽车X公司的β系数是1.170,短期国库券利率为4%,S&P股票价格指数的收益率是10%,那么,通用汽车该年股票的必要收益率应为: R=R f+β(R m--R f)=4%+1.17×(10%-4%)=11.02% 通过公式R=R f+β×(R m-R f),要注意俩点:壹是为主观题打基础;二是注意相应的结论,这是客观题的考核点。 从客观题方面见,第壹:通过公式要注意哪些因素影响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主要有三个影响因素,壹个是无风险收益率(R f),无风险收益率越高,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越高;第二个是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率(R m),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率越高,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越高;第三个是β系数,β系数越大,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越高。 第二:注意有关的概念。如(R m-R f)指的是市场风险溢酬。 【例如判断题】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某项资产的风险收益率是等于该资产的系统风险系数和市场风险溢酬的乘积。

中级财务管理第三章 预算管理 课后作业

第三章预算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在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数量和金额的形式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的具体计划,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各种资源和企业活动做详细安排指的是()。 A.预算 B.筹资 C.投资 D.分析与评价 2.能直接反应相关决策的结果,是实际中选方案的进一步规划的预算是()。 A.业务预算 B.全面预算 C.专门决策预算 D.财务预算 3.下列预算中,不属于业务预算内容的是()。 A.销售预算 B.生产预算 C.制造费用预算 D.投资支出预算 4.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关预计现金收支、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算是()。 A.业务预算 B.专门决策预算 C.财务预算 D.全面预算 5.对企业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的是()。 A.董事会 B.预算委员会 C.财务管理部门 D.各职能部门 6.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固定业务量水平作为唯一基础来编制的预算方法是()。 A.弹性预算法 B.固定预算法 C.增量预算法 D.定期预算法 7.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通过调整有关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方法是()。 A.固定预算法 B.增量预算法 C.零基预算法 D.定期预算法 8.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项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预算方法是()。 A.固定预算法 B.增量预算法 C.定期预算法 D.滚动预算法 9.企业整个预算的编制起点是()。 A.直接材料预算 B.生产预算 C.销售预算 D.产品成本预算

10.企业调整预算,应当由预算执行单位逐级向()提出报告。 A.预算委员会 B.董事会 C.股东会 D.监事会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预算最主要特征的有()。 A.数量化 B.标准化 C.可执行性 D.可监督性 2.按照内容不同,可以将企业预算分为()。 A.经营预算 B.专门决策预算 C.全面预算 D.财务预算 3.下列预算中,属于辅助预算的有()。 A.产品成本预算 B.现金预算 C.资本支出预算 D.管理费用预算 4.相对于固定预算而言,弹性预算的主要特点有()。 A.稳定性强 B.预算范围宽 C.持续性强 D.便于预算执行的评价与考核 5.下列各项中,属于增量预算编制方法编制时应遵循的假定有()。 A.一切以零为出发点 B.建立在成本习性分类的基础上 C.企业现有的业务活动是合理的 D.企业现有各项业务的开支水平是合理的 6.与零基预算相比,增量预算的缺点有()。 A.编制工作量大 B.可能会造成预算上的浪费 C.不必要开支合理化 D.无效费用得不到有效控制 7.现金预算是以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为依据编制的,主要由()构成。 A.可供使用现金 B.现金支出 C.现金余缺 D.现金筹措与运用 8.下列各项中,会对预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金额产生影响的有()。 A.管理费用预算 B.销售费用预算 C.生产预算 D.产品成本预算 9.下列各项中,可以单独列示在现金预算表中的项目有()。 A.经营现金收入 B.直接材料采购 C.资本化利息支出 D.分配股利

中级财务管理重点内容

00第一章总论 企业:是一个契约性组织,它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第一节企业与企业财务管理 一、企业组织形式: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公司制企业。 1.个人独资企业:由一个自然人投资,全部资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全部债务由投资者个人承担的经营实体。 优点:创立容易、固定成本低、不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 缺点:(1)需要业主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2)难以从外部获得大量资金用于经营;(3)所有权的转移比较困难;(4 2.合伙企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合伙经营的企业,通常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寿命:合伙人卖出所持有的份额或死亡。较难从外部大量资金用于经营。 特点:①除业主不止一人外,合伙企业的优点和缺点与个人独资企业类似。②合伙企业法规定每个合伙人对企业债务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如果一个合伙人没有能力偿还其应分担的债务,其他合伙人须承担连带责任,即有责任替其偿还债务。③合伙人转让其所有权时需要取得其他合伙人的同意,有时甚至还需要修改合伙协议。 3.公司制企业:由两个以上投资人(自然人或法人)依法出资组建,有独立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出资者按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优点:(1)容易转让所有权。(2(3)公司制企业可以无限存续,一个公司在最初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退出后仍然可以继续存在。(4)公司制企业融资渠道较多,更容易筹集所需资金。 缺点:(1)组建公司的成本高。(2)存在代理问题。(3)双重课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财务管理目标 一、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一)利润最大化:以实现利润最大为目标 优点: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缺点:①没有考虑利润实现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②没有考虑风险问题; ③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④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提示】另一种表现方式是每股收益最大化,除了反映创造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外,每股收益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陷基本相同。资金时间价值是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平均利润率 纯粹利率(资金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补偿率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为目标。在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是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决定的。在股票数量一定时,股票价格达到最高,股东财富也就达到最大。 :①考虑了风险因素;②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短期行为;③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 缺点:①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难于应用;②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股价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③它强调得更多的是股东利益,而对其他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 场价值,或者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优点:①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量;②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③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获利能力放在首位,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市场因素的干扰,有效地规避了企业的短期行为. ;②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只有对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才能确定其价值,而在评估 . (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强调对代理人的监控;不断加强与债 优点:①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②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这一目标本身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较好地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④体现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缺点:过于理想化,难以操作。 1: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各种财务管理目标,都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基础。 2: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核心和基础,还应该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利益冲突与协调:协调冲突需要把握的原则:尽可能使企业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在数量上和时间上达到动态的协调平衡。 经营者损害所有者利益:协调措施①解聘(所有者约束);②接收(市场约束);③股票期权、绩效股激励 所有者损害债权人利益:①所有者要求经营者改变资金用途,将其用于高风险项目,降低债权人负债价值;②所有者可能在未征得现有债权人同意的情况下,要求经营者举借新债,原有债权的价值降低。协调措施①限制性借

2018中级财务管理第八章 成本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量本利分析原理,下列计算利润得公式中,正确得就是()。 A、利润=保本销售量×边际贡献率 B、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 C、利润=(销售收入-保本销售额)×边际贡献率 D、利润=销售收入×(1-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您得答案:D正确答案:C 解析: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保本销售额×边际贡献率=(销售收入-保本销售额)×边际贡献率 2、在企业得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工作得起点就是()。 A、成本规划 B、成本核算 C、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 解析:成本规划就是进行成本管理得第一步,主要就是指成本管理得战略制定。所以,本题得答案为选项A。 3、以下有关投资中心与利润中心得说法中,错误得就是()。 A、投资中心就是最高层次得责任中心 B、投资中心拥有最大得决策权 C、利润中心没有投资决策权 D、利润中心在考核利润时考虑了所占用得资产 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D 解析:利润中心没有投资决策权,而且在考核利润时也不考虑所占用得资产,所以选项D得说法错误。 4、下列各项中,一般不作为以成本为基础得转移定价计价基础得就是()。 A、完全成本 B、固定成本 C、变动成本 D、变动成本加固定制造费用 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 解析:以成本为基础得转移定价,就是指所有得内部交易均以某种形式得成本价格进行结算,它适用于内部转移价格得产品或劳务没有市场得情况,包括完全成本、完全成本加成、变动成本以及变动成本加固定制造费用四种形式。本题应选择B选项。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成本计算得目标得就是()。 A、降低成本水平 B、通过向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信息,借以提高人们得成本意识 C、通过成本差异分析,评价管理人员得业绩,促进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 D、通过盈亏平衡分析等方法,提供成本管理信息,有效地满足现代经营决策对成本信息得需求 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 解析:选项A就是成本控制得目标,不就是成本计算得目标。选项BCD都就是成本计算得目标。 6、关于边际贡献式量本利分析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得就是()。 A、边际贡献在弥补固定成本后形成利润 B、此图得主要优点就是可以表示边际贡献得数值 C、边际贡献随销量增加而减少 D、当边际贡献超过固定成本后企业进入盈利状态 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 解析:边际贡献式量本利分析图主要反映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形成得边际贡献,而边际贡献在弥补固定成本后形成利润。此图得主要优点就是可以表示边际贡献得数值。边际贡献随销量增加而扩大,当其达到固定成本值时(即在保本点),企业处于保本状态;当边际贡献超过固定成本后企业进入盈利状态。选项C不正确。 7、某企业内部乙车间就是人为利润中心,本期实现内部销售收入200万元,变动成本为120万元,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为20万元,不可控但应由该中心负担得固定成本为10万元,则该中心得可控边际贡献为()万元。 A、80 B、60 C、50

财务分析与评价试题

第九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从企业资源配置结构方面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是()。 A、资产负债率 B、产权比率 C、长期资产适合率 D、固定资产成新率 【答案】A 2、有时速动比率小于1也是正常的,比如()。 A、流动负债大于速动资产 B、应收账款不能实现 C、大量采用现金销售 D、存货过多导致速动资产减少 【答案】A 3、产权比率为3/4,则权益乘数为()。 A、4/3 B、7/4 C、7/3 D、3/4 【答案】B 4、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最主要因素是()。 A、存货的变现能力 B、短期证券的变现能力 C、产品的变现能力 D、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 【答案】D 5、企业债权人最关心()方面的指标 A、偿债能力 B、营运能力 C、盈利能力 D、发展能力 【答案】A 6、财务分析指标中运用最多的方法是() A、比较分析法 B、比率分析法 C、结构分析法 D、动态分析法 【答案】B 7、某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为4、5次。假设一年按360天计算,则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A、0.2天 B、81.1天 C、80天 D、730 天 【答案】C 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速动资产的项目的()。 A、现金 B、应收账款 C、短期投资 D、存货 【答案】D 9、财务分析的终极目的是()。 A、披露企业经营状况 B、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 C、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D、揭示企业盈利能力 【答案】C 10、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弱最直接的指标是()。 A、已获利息倍数 B、速动比率 C、流动比率 D、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答案】B 11、与产权比率比较,资产负债率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侧重点是()。

第八章课件财务分析与考核

第八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财务分析与评价概述 一、财务分析的意义与内容 财务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等信息资料,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某企业2009年10月某种原材料费用的实际数是4 620元,而其计划数是4000元。实际比计划增加620元。由于原材料费用是由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三个因素的乘积组成,因此就可以把材料费用这一总指标分解为三个因素,然后逐个来分析它们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现假设这三个因素的数值如表8—1所示。 表8—1 根据表8—1中资料,材料费用总额实际数较计划数增加620元。运用连环替代法,可以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 计划指标:100× 8×5=4000(元)① 第一次替代:110×8×5=4400(元)② 第二次替代:110×7×5=3850(元)③ 第三次替代:110×7×6=4620(元)④ 实际指标: ②-①=4400-4000=400(元)产量增加的影响 ③-②=3850-4400=-550(元)材料节约的影响 ④-③=4620-3850=770(元)价格提高的影响 400-550+770=620(元)全部因素的影响 2、差额分析法 差额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例8—2】 仍用表8—1中的资料。可采用差额分析法计算确定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1)由于产量增加对财务费用的影响为:(110-100)×8×5=400(元)

(2)由于材料消耗节约对材料费用的影响为:(7-8)×110×5=-550(元)(3)由于价格提高对材料费用的影响为:(6-5)×110×7=770(元) 三、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第二节上市公司基本财务分析 一、上市公司特殊财务分析指标 (一)每股收益

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第七章知识点

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 第一节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知识点一】营运资金的基础知识 一、概念 营运资金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提示1】流动资产指可以在1年以内或超过1年的一个的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运用的资产; 具有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等特点。 【提示2】流动负债指需要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又称短期负债,具有成本低、偿还期短的特点。 流动资 产 占用形态不同 现金、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 项和存货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处 的环节不同 生产领域、流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中的流动资产 流动负 债 应付金额是否确定应付金额确定的流动负债、应付金额不确定的流动负债 是否支付利息有息流动负债、无息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的形成 自然性流动 负债 不需要正式安排,由于结算程序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等原 因而自然形成的流动负债; 人为性流动 负债 由财务人员根据企业对短期资金的需求情况,通过人为安排 所形成的流动负债 二、特点与管理原则 特点来源具有多样性;数量具有波动性;周转具有短期性;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 管理原则 满足合理的资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资金使用成本;保持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 【提示】必须把满足正常合理的资金需求作为首要任务。 【知识点二】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一、流动资产的投资策略 (一)流动资产投资策略的类型 紧缩维持低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高风险、高收益。 宽松维持高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低风险、低收益。 影响因素说明 权衡收益与风 险 增加流动资产 投资 增加持有成本,降低收益性,提高资产流动性,减少短缺成本; 减少流动资产 投资 降低持有成本,增加收益性,降低资产流动性,增加短缺成本。 最优的流动资产投资应该是使流动资产的持有成本和短缺成本之和最低。管理者(收益 性)和债权人(流动性)两个方面。

2018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第八章知识点

第八章成本管理 第一节成本管理概述 一、成本管理的意义 (一)降低成本,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二)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 二、成本管理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依据竞争战略而定,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 差异化战略:在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下,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 (二)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是对总体目标的细分,包括成本计算目标和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计算目标——提供成本信息 成本控制目标——降低成本水平 三、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1.成本管理具体包括成本规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2.成本规划是进行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主要是指成本管理的战略制定。 3.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对生产费用发生和产品成本形成所进行的会计核算,它是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信息基础。 4.成本核算分为财务成本核算和管理成本核算,前者是历史成本计量,后者既可以用历史成本又可以用现在或未来成本。 5.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 第二节量本利分析与应用 【知识点一】量本利分析概述 量本利分析是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为企业预测、决策、规划和业绩考评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量本利分析的假设: (1)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 (2)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 (3)产销平衡; (4)产品产销结构稳定。 一、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财务分析)第八章课件财务分析与考核

第八章课件 第八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财务分析与评价概述 一、财务分析的意义与内容 财务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等信息资料,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过程。 财务分析的意义1、可以判断企业的财务实力;2、可以评价和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揭示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3、可以挖掘企业潜力,寻求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途径;4、可以评价企业的发展趋势。 财务分析 的内容 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分析。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含义指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变动的性质,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具体方法1、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是指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纵向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定基动态比率 100% =? 分析期数额 定基动态比率 固定基期数额 (2)环比动态比率 100% =? 分析期数额 环比动态比率 前期数额 2、会计报表的比较 这是指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的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各指标不同期间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 3、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是以会计报表中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 注意问题1、用于对比的各期指标在计算口径必须保持一致;2、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分析所利用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生产经营状况;(3)运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做重点分析。 (二)比率分析法 含义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方法。

中级财务管理答案及历年真题汇总

1、下列相关表述中,不属于公司制企业优点的是()。 A、容易转让所有权 B、经营管理灵活自由 C、可以无限存续 D、融资渠道多 【正确答案】 B中级财务管理答案及历年真题汇总 【答案解析】公司制企业的优点有:容易转让所有权;有限债务责任;公司制企业可以无限存续,一 个公司在最初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退出后仍然可以继续存在;公司制企业融资渠道较多,更容易筹集所需资金。选项B是个人独资企业的优点。参见教材第3页。 【该题针对“企业与企业财务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下列有关财务管理环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确定财务计划指标的方法一般有平衡法、因素法、比例法和定额法等 B、财务计划是财务战略的具体化,是财务预算的分解和落实 C、财务控制的方法通常有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反馈控制几种 D、企业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全面落实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要求 【正确答案】 B注册会计师报考条件 【答案解析】财务预算是根据财务战略、财务计划和各种预测信息,确定预算期内各种预算指标的 过程。它是财务战略的具体化,是财务计划的分解和落实,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参见教材11页。 【该题针对“财务管理环节”知识点进行考核】会计入门基础知识 3、下列关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企业价值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 B、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C、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过于理论化,不易操作 D、企业价值最大化有效地规避了企业的短期行为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企业价值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的市场价值,或者是企业所能创造 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因此选项A的说法是错误的。参见教材第5页。 【该题针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知识点进行考核】注册会计师培训 4、小王拟购置一处房产,开发商开出的付款条件是:3年后每年年末支付15万元,连续支付10次,共100万元,假设资本成本率为10%。则下列计算其现值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15×(F/A,10%,10)(P/F,10%,14) B、15×(P/A,10%,10)(P/F,10%,3) C、15×[(P/A,10%,14)-(P/A,10%,4)] D、15×(P/A,10%,10)(P/F,10%,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3年后每年年末支付15万元,连续支付10次”意味着从第4年开始每年年末支付15万元,连续支付10次。因此,递延期m=3,年金个数n=10。参见教材31页。 【该题针对“终值和现值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5、某只股票要求的收益率为15%,收益率的标准差为25%,与市场投资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是0.2,市场投资组合要求的收益率是14%,市场组合的标准差是4%,假设处于市场均衡状态,则市场风 险溢价和该股票的贝塔系数分别为()。会计中级职称报名条件 A、4%;1.25 B、5%;1.75 C、4.25%;1.45 D、5.25%;1.55 【正确答案】 A

中级财务管理第3章

第六节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企业的筹资管理,不仅要合理选择筹资方式,而且还要科学安排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优化是企业筹资管理的基本目标,也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安排产生制约性的影响。资本成本是资本结构优化的标准,不同性质的资本所具有的资本成本特性,带来了杠杆效应。 一、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是衡量资本结构优化程度的标准,也是对投资获得经济效益的最低要求。企业筹得的资本付诸使用以后,只有投资报酬率高于资本成本率,才能表明所筹集的资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 资本成本的含义 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包括筹资费用和占用费用。资本成本是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分离的结果。对出资者而言,由于让渡了资本使用权,必须要求去的一定的补偿,资本成本表现为让渡资本使用权所带来的投资报酬。对筹资者而言,由于取得了资本使用权,必须支付一定代价,资本成本表现为去的资本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 1. 筹资费 筹资费,是指企业在资本筹措过程中为获得资本而付出的代价,如想银行支付的借款手续费,因发行股票、公司债券而支付的发行费等。筹资费用通常在资本筹集时一次性发生,在资本使用过程中不再发生,因此,视为筹资数额的一项扣除。 2. 占用费 占用费,是指企业在资本使用过程中因占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如向银行等债权人支付的利息,向股东支付的股利等。占用费用是因为占用了他人资金而必须支付的,是资本成本的主要内容。 (二) 资本成本的作用 1. 资本成本是比较筹资方式、选择筹资方案的依据 各种资本的资本成本率,是比较、评价各种筹资方式的依据。在评价各种筹资方式时,一般会考虑的因素包括对企业控制权的影响、对投资者吸引力的大小、融资的难易和风险、资本成本的高低等,而资本成本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企业筹资应选择资本成本最低的方式。

2020年中级财务管理+章节练习+第08章++成本管理

第八章成本管理 一、单选题 1.对于企业来说,成本管理对生产经营的意义不包括()。 A.降低成本,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B.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C.提高销售收入,实现目标利润 D.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成本计算的目标是()。 A.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 B.为所有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 C.降低成本水平 D.在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 3.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贯穿于成本管理全过程的是()。 A.成本规划 B.成本核算 C.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4.下列关于量本利的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利润=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B.利润=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C.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D.利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5.在Y=a+bX中,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X表示销售收入,则b表示()。 A.单位变动成本 B.单位边际贡献 C.变动成本率 D.边际贡献率 6.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年产销量为20000件,售价为4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则该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是()元。 A.200000 B.120000 C.400000 D.800000 7.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降低保本销售量的是()。 A.降低单位边际贡献 B.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C.提高销售单价 D.降低固定成本总额 8.在多种产品的保本分析中,固定成本全部由一种产品负担的方法是()。 A.加权平均法 B.分算法 C.顺序法 D.主要产品法

光明乳业综合财务分析报告与评价与衡量

光明乳业 财 务 分 析 组员:杜燕霞胜男莉卿澜希

1公司综合财务分析与评价 综合财务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变动原因及发展趋势,为公司的债务风险分析及融资方案提供坚实基础。本课题的综合财务分析首先基于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评价,然后再运用杜邦体系和帕利普财务体系对光明乳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评价方法既包括相关指标的纵向分析评价,更包括横向分析评价;既包括单指标和变量的分析,更包括多指标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1.1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速度越快,表明企业资金利用的效果越好、效率越高。营运能力分析包括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和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1.1.1总资产周转能力 总资产周转能力就是反映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总资产周转能力的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销售收入净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这一比率可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周转率(次)=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余额; 总资产周转天数(天)=360÷总资产周转率。 一般来说,资产周转次数越多,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越少,表明其周转速度越快,营运能力越强;反之,周转次数越少,周转一次所需要天数越多,表明其周转速度越慢,营运能力越弱。

表1.1 2014年光明乳业总资产周转率与同行业相比 表1.2 2014年光明乳业总资产周转率与4家上市公司比较 计算结果显示,光明乳业近5年总资产每年周转0.56-0.69次,平均周转期需要1.44-1.78年。2010-2014年期间,光明乳业的总资产周转速度逐年下降,2014年时周转速度最慢,总资产周转率为0.56次,总资产周转天数为639天。参照《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13》中食品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将光明乳业2014年总资产周转率与同行业4家食品公司同期数据进行对比,5家上市公司中最高值为2.22,最低值为0.29,而光明乳业为0.56。光明乳业目前的总资产周转速度在同行业中处于较低的水平。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有待提高,企业应该采取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从而提高营业收入或加大资产的经营与管理力度。

中级财务管理知识点归纳

中级财务管理知识点归纳 1.终值、现值系数公式(特别注意偿债基金系数和资本回收系数、预付现金、递延年金) 2.重要公式:杠杆系数公式、量本利公式、放弃现金折扣成本、最佳存货/现金持有量、现金返回线、两差异(三差异)公式、加载/卸载β公式、 3.转换比率是每张可转换债券能够转换的普通股股票的数额 4.半变动成本:有一个与业务量无关的初始基数,加上一个和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延期变动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有一个固定数,当业务量增长超过这个数,就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半固定成本(阶梯式变动成本):业务量是固定的,业务量增长一定额度时,就跳到一个新水平,然后再增长一定限度时,再有一个新的跳跃;递减曲线成本的增加幅度是递减的;半变动成本:固定电话费;半固定成本:企业的管理员、检验员工资;延期变动成本:手机流量费、基本工资;递增曲线成本:计件工资、违约金;递减曲线成本:水费、电费、封顶的通信费 5.互斥方案(只能选其一:净现值法)和独立方案(都可独立存在:内含报酬率)的选择 6.零增长股票的价值P0=D/rs ;固定增长股票的价值P0=D1/(rs-g) 以上公式有两前提条件,一是rs大于g,二是期限必须是无穷大;D1预计股利rS市场利率为必要报酬率 7.股票的期望报酬率=D1/买价+g;其中g为股票增长率,可以用可持续增长率;在证券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股利增长率=股价增长率=资本利得收益率;D1:预计每股股利(支付的股利) 8.A公司刚刚宣布每股即将发放股利8元,股票预计股利年增长率为6%,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为17.8%,则在股权登记日,股票价值=8+8(1+6%)/(17.8%-6%)=79.86 9.优先股相当于永久债券。估值公式VP=DP/rp VP表示优先股的价值;DP表示优先股每期股息;rp表示折现率,一般用资本成本率或投资的必要报酬率。 10.公司发行面值为1000元,票面年利率为10%,期限为10年,每半年付一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已知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为6%,已知:(P/A,3%,20)=14.8775,(P/F,3%,20)=0.5537,则该债券发行时点的价值=1000*10%/2*14.8775+1000*0.5537=1297.575 11.2008年1月1日发行5年期债券,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8%,半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ABC公司欲在2011年7月1日购买此债券,假设市场利率为6%,则债券价值为=1000*4%*(P/A,3%,3)+1000(P/F,3%,3)=1028.24 只计算购买日的现值 12.求年金净流量时含投资期:如项目期限为5年,投资期为1年,净现值为1500,(P/A,10%,5)=3.7908 (P/A,10%,4)=3.1699;则年金净流量=1500/3.7908=395.69 13.最佳现金持有量、经济订货批量(关于此类习题考前需重新再做一遍):如果交易成本=机会成本:则:最佳现金持有量C*=(2TF/K)1/2 14.现金返回线:R=(3bδ2/4i)1/3+L 1/3表示开3次的根号 15.上限:H=3R-2L i: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b有价证券的每次固定转换成本;δ预期每日现金余额变化的标准差 16.外购下的经济订货量Q*=(2KD/KC)1/2 17.一、订货决策:存货经济订货量模型:Kc:单位存储变动成本D:材料需要量K每次订货成本Q订货批次。自制的经济批量Q*=[(2KD/Kc)*(P/(P-d)]1/2 18.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Q:每批订货量P:每日送货量送货期:Q/P d:存货每日耗用量送货期内的全部耗用量:Q/Pxd 19.放弃现金折扣成本=(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360/〈实际付款期-折扣期〉) 20.计算器上开2次方根号:Λ0.5;开3次方根号Λ(1/3)就是1除以3就是三分之一了

中级财务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课后作业(下载版)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控制地目标是(). A.追求成本水平地绝对降低 B.为所有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 [莃莂袆袂莂蒅虿膀莁] C.降低成本水平 D.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地前提下,实现成本地持续降低 2.下列各项,不属于成本控制原则地是(). A.全面控制原则 B.因地制宜原则 [葿螇蚅肁蒈蒇羁羇肄] C.经济效益原则 D.例外管理原则 3.下列关于量本利地关系式中,不正确地是(). A.利润=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B.利润=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C.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D.利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4.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降低保本点销售量地是(). A.降低单位边际贡献 B.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C.提高销售单价 D.降低固定成本总额 [螃肂蒂螈螂膄蚈蚄袁] 5.在量本利分析图中,保本点是指(). A.总收入线与固定成本线地交点 [薈袈膆虿螇膀聿节薃] B.总收入线与变动成本线地交点 [羇荿莀袈羆蒁蚅螄羅] C.变动成本线与固定成本线地交叉点 [莈蒆蝿膀莃蚅蚈膃葿] D.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地交点 [膃芀螆羀聿芀蒅螃羅] 6.下列计算式中错误地是(). A.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 [螃肄蒀薂袈膃莀薅羄] B.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保本点销售量 C.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D.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7.若安全边际率为20%,正常销售量为1000件,则保本点销售量为()件. A.200 B.800 C.600 D.400 8.在多种产品地保本分析中,哪种方法下固定成本全部由一种产品负担(). A.加权平均法 B.分算法 C.顺序法 D.主要产品法 9.某企业只生产A产品一种产品,预计下年销售价格为1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固定成本为480000元,如果下一年要实现目标利润240000元,那么销售量应到达()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