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痹颈椎病肝肾不足病程记录

项痹颈椎病肝肾不足病程记录
项痹颈椎病肝肾不足病程记录

病程记录

XXXX-XX-XX XX:XX 主治医师查房

颈项疼痛不适伴头晕头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双上肢麻木,呈放射性,无天旋地转感,全身困重,纳眠一般,二便尚调。体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活动受限。两侧项背肌紧张,压痛,C3~6体表棘突压痛,叩顶试验(+),椎间孔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左(+)。舌淡红,苔薄黄或白,脉细数或弱。今日XXX主治医师详问病史、仔细检体之后指示:一、目前诊断考虑:中医:项痹(肝肾不足),西医:颈椎病,二、局部理疗如低频脉冲电、中药熏药、TDP、颈椎病推拿及电针等。5%GS250ml+红花针20ml或0.9%NS250ml+葛根素针0.5g静滴活血通络,龟鹿补肾液10 ml po tid三、本病当与颈椎滑脱症相鉴别,颈椎滑脱症,以颈项痛为主症,多伴有头晕头痛,可伴有上肢症状,多于外伤下起病,体检多于棘突处有压痛,多无其他阳性体征。颈椎CT可鉴别。四、中药汤剂以滋水涵木,调和气血为法,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具体如下:

熟地20淮山15茯苓30丹皮15

泽泻15山萸肉15桑椹子15杞子10

桑寄生30炙甘草5

×剂,水煎温服,日1剂

住院医师:XXX

主治医师:XXX XXXX-XX-XX XX:XX 科主任查房副主任医师查房颈项疼痛不适伴头晕头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双上肢麻木,呈放射性,无天旋地转感,全身困重,纳眠一般,二便尚调。体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活动受限。两侧项背肌紧张,压痛,C3~6体表棘突压痛,叩顶试验(+),椎间孔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左(+)。舌淡红,苔薄黄或白,脉细数或弱。今日XXX科主任详问病史、仔细检体之后指示:

一、同意目前诊断:中医:项痹(肝肾不足),西医:颈椎病

二、局部理疗如低频脉冲电、中药熏药、TDP、颈椎病推拿及电针等。5%GS250ml+红花针20ml或0.9%NS250ml+葛根素针0.5g静滴活血通络,龟鹿补肾液10 ml po tid

三、患者XXX,素体禀赋不足,天癸竭,脏腑本虚,肝肾不足,肝阴不足,肾精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脉,不荣则痛。故见全身多处疼痛如颈项痛、腰痛,腿痛,清窍失养,故见头晕。肝阴不足,肾精亏虚,故见舌淡红,苔薄黄或白,脉细数或弱。综观本病,四诊

合参,本病当属中医“项痹”范畴,证属肝肾不足之证。病位在肝肾,本虚标实之证。

四、颈椎病应与落枕鉴别,落枕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放射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疼痛加剧,严重者使头部歪向病侧。颈椎病多发于长期低头工作者往往呈慢性发病,以头晕目眩、颈项疼痛、上肢疼痛为多见。

五、《黄帝内经》:“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经脉失养,则致颈项部疼痛,故治宜滋养肝肾,调和气血,六味地黄丸(汤)加味。方中熟地,味甘纯阴,主入肾经,长于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酸温,主入肝经,滋补肝肾,秘涩精气;淮山甘平,主入脾经,健脾补虚,涩精固肾,补后天以充先天,同为臣药。君臣相协,不仅滋阴益肾之力相得益彰,而且兼具养肝补脾之效。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阴虚阳失所制,故以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茱萸之温;茯苓淡渗脾湿,既助泽泻以泄肾浊,又助山药之健运以充养后天之本,桑椹子、杞子、桑寄生补血滋阴,补肝肾,强筋骨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该病历书写规范、及时,中医辨病辨证、理法方药正确。

住院医师:XXX

科主任:XXX

颈椎病病历

入院记录 姓名:陈芳职业:退休 性别:女工作单位:江苏中液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年龄:71岁住址:淮安市健康西路39号 婚姻:已婚供史者:患者本人(可靠) 出生地:江苏省淮安市入院日期:2016年05月26日10时35分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6年05月26日11时00分发病节气: 小满后六天 主诉: 颈肩部疼痛十年,加重伴右上肢疼痛三天。 现病史:患者十年前,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后出现颈肩部疼痛,夜间疼痛加重,休息后好转,每天早晨起床时出现颈部僵硬,活动约半小时后缓解,疼痛加重时口服止痛药,外用膏药后,疼痛略缓解。三天前无明显诱因患者自觉颈部酸胀疼痛加重,疼痛反射至右侧肩部、右侧上肢至手腕部,不能正常持物,夜间多次被痛醒,影响睡眠。床上翻身时,头身不能正常协调完成翻身动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现为求系统正规保守诊治,遂在家属陪同下至我院就诊,门诊行相关检查后,拟“颈椎病”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无头晕,无晕厥,无胸闷心悸及胸痛,未见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刻下,患者神志清,精神尚可,颈肩部疼痛严重伴双上肢麻木,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随社会。患者对()过敏。 个人史:出生于淮安本地,生活条件可,无日本吸血虫病史,无疫区、疫水接触史,否认有烟酒嗜好。 婚育史: 月经史:适龄婚配,配偶体健。1450

家族史: 否认家族成员传染病病史及遗传病病史。 望闻切诊: 神志清楚,面色暗红,痛苦面容,体型适中,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体格检查 T:36.3℃P:60次/分R:18次/分BP:120/85mmHg 神志清楚,面色暗红,痛苦面容,体型适中,营养中等,扶入病房,查体合作,自动体位。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为 3.0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颈静脉未见怒张;胸廓对称,无压痛,双肺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位于胸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心脏各瓣膜未及震颤,心浊音界不大,心率60 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明显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及,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专科检查 疼痛视觉模拟数评分(V AS)8分,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无明显侧弯;颈部肌肉僵硬,颈椎活动受限:前屈:25°、后伸:20°、左旋转:20°、右旋转:25°、左右侧屈:15°;颈5/6、颈6/7棘突间压痛明显,压之右上肢麻痛加重明显,左上肢加重不明显,双上肢肌力正常,旋颈试验阳性,右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左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右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左侧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双侧霍夫曼阴性,双上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暂缺。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痹症

颈椎病(项痹)首次病程

首次病程记录 2012年4月17日12时00分 Xxx,男/女,岁,因“反复颈项痛伴左上肢痛x年/月/天余,再发加重天”于2011年12月25日 09:00由门诊以“颈椎病”收入院。 病例特点: 1、现病史:患者X天前因长期低头劳累出现颈项痛伴左上肢痛,曾到XX医院就诊经相关检查,确诊为“颈椎病”,先后口服药物治疗(药物具体不详),疗效不佳,现为求进一步治疗故来我院收住入院。 2、现症见: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根据证型可伴有:) a.风寒痹阻 以颈、肩、上肢窜痛麻木,疼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风畏寒,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为主症。 b.痰湿阻络 以头目眩晕,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滑数为主症。 c.气滞血瘀 以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为主症。 d.肝肾不足 以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为主症。 e.气血亏虚 以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少苔,脉细弱为主症。 3、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伤寒、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外伤、手术、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4、体格检查:T 36.5℃ P 80次/分 R 17次/分 BP 120/80mmHg 神识清楚,营养中等,发育正常,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对答切题。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数。全身皮肤及黏膜、巩膜未见黄染,颈区、锁骨上下、腋区、腹股沟区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

首次病程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XXXXX精神病医院 首次病程记录 2000年12月19日15:00 患者XXX,男,XX岁,XXXXXXXX行政村。主因“少眠、胡言乱语、猜疑被害、生活懒散20年,加重20天”由门诊于2000年12月19日08:40收入我科。 一、病例特点: 1、患者中年男性,37岁,未婚。 2、临床表现: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少眠、心烦不宁、到处乱跑、胡言乱语,有时不说话,敏感多疑,认为别人说话是议论自己、害自己,性格偏执,无自知力。第一次在商丘精神病医院住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经治疗后好转(用药不详)。20天前因间断服药上述症状加重,在外地乘车时不愿下车,被当地派出所收容并通知家属接回。发病以来神志清晰,食欲正常,大小便正常。 3、既往史:患者有精神病史20年。无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史,无气管炎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4、查体:T: C P:86次/分 R:22次/分 BP:125/80mmHg。心脏听诊心率86次/分,律齐,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呼吸均匀,双肺呼吸音正常,肝脾肋下未及,肝脾区叩痛(-),双肾无叩痛;腹部平软,脊柱呈生理弯曲,四肢形态正常活动自如,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5、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年貌相符,仪容不整齐,精神紧张,情绪不稳,接触交谈被动,情感反应与周围不协调。思维迟缓,答话不切题,能引出明显的被害妄想。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智能无异常远近记忆力尚可。情感淡漠、意志行为减退,生活懒散,对周围环境存有戒心,定向力正常,自知力缺失。(二)拟诊讨论: (1)初步诊断:精神分裂症 (2)诊断依据:1、总病程标准:总病程20年,加重20天,缓解期存在。2、症状学标准:病史中存在被害妄想、胡言乱语。3、严重标准:生活懒散、社会功能受损,自知力缺失。 (3)鉴别诊断:1、分裂情感性及心境障碍:在急性期没有出现抑郁或躁狂发作的表现。2、精神活性物质或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不符合。

颈椎病病历模板

主诉:右手拇指及食指麻木10天 现病史:10天前患者受凉后感肩部疼痛,并从肩至手麻木,以拇指及食指最显著。5年前无明显诱因腰部在坐位站起时疼痛,活动后可从事任何工作,后逐渐发展到两臀部及右大腿外侧,右大腿外侧麻木,最近一年向上发展感颈肩背不适,尤其右侧明显。3天前来医院理疗治疗,无明显改善。最近大便次数增多,曾在滕州市中医院检查,无明显异常。20+天前颈椎X光片示项韧带钙化。为求系统诊治,求治于我院。门诊以“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颈肩痛和腰腿痛”收入我科。入院来患者精神好,饮食可,睡眠欠佳,二便未解。 既往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毒物及放射线物质接触史,按计划预防接种。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未呈到过疫区,无烟酒嗜好,生活环境一般,否认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冶游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有1女3儿,均体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体健。否认类似病史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

姓别年龄床号住院号 T:38.2℃P:78次/分R:20次/分Bp:89/56 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颜色正常,无水肿、皮疹、瘀点、紫癜、皮下结节、肿块、蜘蛛痣、肝掌、溃疡和瘢痕。毛发生长、分布正常,有光泽。锁骨上、腋下、滑车、腹股沟、腋窝等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外观无畸形,无肿块,无压痛,无瘢痕。双侧眼睑无浮肿、下垂,眼睑活动正常。眼球无突出、凹陷、斜视、震颤,眼球活动正常。结膜无充血、水肿、苍白、出血、滤泡,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无溃疡、瘢痕,角膜反射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辐辏反射正常。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耳屏及乳突无压痛,粗测听力正常。鼻部未见畸形,鼻翼无扇动,鼻道无分泌物、出血、阻塞,鼻中隔未见偏曲、穿孔,鼻旁窦区无压痛。口腔未闻及异常气味,无张口呼吸。口唇无畸形、紫绀、疱疹、皲裂、溃疡、色素沉着。齿龈色红,牙龈无肿胀、溃疡、溢脓、出血、铅线。舌无畸形,舌质红润,舌苔正常,舌面无溃疡,舌运动正常,舌无震颤,伸舌无偏斜。颊粘膜无发疹、破溃、出血点、色素沉着。咽后壁色红润,无分泌物,咽反射正常,悬雍垂居中。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充血、分泌物、假膜。颈部外观对称,无强直。颈静脉无充盈,憋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颈动脉无异常搏动。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压痛、结节、震颤、血管杂音。胸廓对称,无畸形,无皮下气肿及胸壁静脉,无压痛。双侧乳房对称,无肿块触及。呼吸节律整齐,深度正常。双肺呼吸运动左右对称。胸式呼吸为主。肋间隙正常。无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强度正常,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语音传导正常。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于左第六肋间锁骨中线外0.5cm触及,范围3cm2,强度正常。心前区无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心界叩诊向左下扩大。HR100次/分,律齐,心音强度正常,A2>P2,无心音分裂、额外心音,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脉率100次/分,节律整齐,搏动强度正常,双侧桡动脉触及对称,脉搏无短绌,无奇脉、交替脉、水冲脉。无毛细血管搏动、射枪音、水冲脉,股动脉等无异常搏动,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腹平坦,腹式呼吸存在,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皮疹、色素沉着、瘢痕、静脉曲张、肿块。全腹肌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无液波震颤,未触及肿块,肝脾肋下未及胆囊区无压痛,Murphy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膀胱无膨胀。移

项痹(颈椎病)肝肾不足病程记录

病程记录 XXXX-XX-XX XX:XX 主治医师查房 颈项疼痛不适伴头晕头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双上肢麻木,呈放射性,无天旋地转感,全身困重,纳眠一般,二便尚调。体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活动受限。两侧项背肌紧张,压痛,C3~6体表棘突压痛,叩顶试验(+),椎间孔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左(+)。舌淡红,苔薄黄或白,脉细数或弱。今日XXX主治医师详问病史、仔细检体之后指示:一、目前诊断考虑:中医:项痹(肝肾不足),西医:颈椎病,二、局部理疗如低频脉冲电、中药熏药、TDP、颈椎病推拿及电针等。5%GS250ml+红花针20ml或0.9%NS250ml+葛根素针0.5g静滴活血通络,龟鹿补肾液10 ml po tid三、本病当与颈椎滑脱症相鉴别,颈椎滑脱症,以颈项痛为主症,多伴有头晕头痛,可伴有上肢症状,多于外伤下起病,体检多于棘突处有压痛,多无其他阳性体征。颈椎CT可鉴别。四、中药汤剂以滋水涵木,调和气血为法,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具体如下: 熟地20淮山15茯苓30丹皮15 泽泻15山萸肉15桑椹子15杞子10 桑寄生30炙甘草5 ×剂,水煎温服,日1剂 住院医师:XXX 主治医师:XXX XXXX-XX-XX XX:XX 科主任查房副主任医师查房颈项疼痛不适伴头晕头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双上肢麻木,呈放射性,无天旋地转感,全身困重,纳眠一般,二便尚调。体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活动受限。两侧项背肌紧张,压痛,C3~6体表棘突压痛,叩顶试验(+),椎间孔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左(+)。舌淡红,苔薄黄或白,脉细数或弱。今日XXX科主任详问病史、仔细检体之后指示: 一、同意目前诊断:中医:项痹(肝肾不足),西医:颈椎病 二、局部理疗如低频脉冲电、中药熏药、TDP、颈椎病推拿及电针等。5%GS250ml+红花针20ml或0.9%NS250ml+葛根素针0.5g静滴活血通络,龟鹿补肾液10 ml po tid 三、患者XXX,素体禀赋不足,天癸竭,脏腑本虚,肝肾不足,肝阴不足,肾精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脉,不荣则痛。故见全身多处疼痛如颈项痛、腰痛,腿痛,清窍失养,故见头晕。肝阴不足,肾精亏虚,故见舌淡红,苔薄黄或白,脉细数或弱。综观本病,四诊合参,本病当属中医“项痹”范畴,证属肝肾不足之证。病位在肝肾,本虚标实之证。 四、颈椎病应与落枕鉴别,落枕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一侧颈部出现

病程记录书写

病程记录 病程记录是指继住院志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家属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 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生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首次病程记录 ××××年××月××日××时 姓名×××性别×年龄×族别×入院时间×××××× 本例特点:(对病人主诉及主要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高度概括,突出特点) 诊断依据:1、×××××××××× 2、×××××××××× 3、×××××××××× 鉴别诊断:1、×××××××××× 2、×××××××××× 诊疗计划:1、××××××××××

2、×××××××××× 3、×××××××××× (包括治疗方案及具体用药) 医师签字(全名):××× 日常病例记录 日常病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由医师书写,也可由实习医务人员或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书写病程记录时,首先标明记录日期,另起一行记录具体内容。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一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两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三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五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病程记录格式 ××××年××月××日(病情危重应当具体到时、分) ××××××××××××××××××××××××××××××××××××××××××××××××××××××××××××××××。 签全名:×××日常病例记录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根据病情需要有针

颈椎病病例模板

入院记录 主诉:颈肩部及右上肢疼痛10年余,加重半月。 现病史:患者于10年前晨起后出现右前臂疼痛逐渐发展到上臂、颈肩部,背伸及向右旋转时症状加重,且向右上肢放射,患者曾口服药物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半月前因劳累出现颈肩部疼痛,自服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不佳,患者为做进一步的治疗,遂来我院就诊,以“颈椎病”为诊断收住我科治疗,入院时见神志清,精神可,自发病来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无重大外伤、手术、输血及中毒史,否认有其他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婚育家族史:生于原籍,生活环境可,无长期外地居住史,否认到过疫区,已婚,否认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T)℃脉搏(P)68次/分呼吸(R)17次/分血压(BP)124/74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清,面色红润,表情自若,舌质淡,苔薄,脉细弱,自由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头颅正常无畸形,颈部触之少僵硬,颈动脉无异常搏动,颈静脉不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触诊不肿大,胸廓正常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尖搏动在左侧第

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1cm处,心率:68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触之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前后二阴未查。 专科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触之颈4-7棘突右侧有压痛,且向右上肢放射,右侧臂丛神经牵拉(+),右侧椎间孔挤压试验(—),扣顶试验(+),屈颈试验(—),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挠骨膜反射存在,双手霍氏征(—),上肢肌力可。双侧上肢皮肤感觉正常。 辅助检查: 颈椎DR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5/6、C6/7椎间隙变窄,椎体前缘有骨赘形成。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伤筋病 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颈椎病 医师: 首次病程记录 2015-1-26 11am 病例要点:患者XXX,XX,XX岁,患者因“颈肩部及右上肢疼痛10年余,加重半月。”为主诉于XX年X月X日入院。患者于10年前晨起后出现右前臂疼痛逐渐发展到上臂、颈肩部,背伸及向右旋转时症状加重,且向右上肢放射,患者曾口服药物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半月前因劳累出现颈肩部疼痛,自服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不佳,患者为做进一步的治疗,遂来我院就诊,以“颈椎病”为诊断收住我科治疗,入院时见神志清,精神可,自发病来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专科情况: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触之颈4-7棘突右侧有压痛,且向右上肢放射,右侧臂丛神经牵拉

颈椎间盘突出病程记录

姓名:奥巴马.男.55岁。床号:18-18 初步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号:ZY2015000518 病程记录(一) 2015-05-18 15:20 患者:奥巴马.男.55岁,陕西省重型机器厂退休职工,家住:西安市未央区奥家庙刘北堡97号。患者10年前就患有颈椎病,每遇风寒或劳累后便会发病,于近日突然加重,自感并无其他明显诱因就开始出现头痛、头晕、颈肩疼痛同时伴右上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等症状,卧床休息后可见缓解,因此未予重视,曾自购“颈复康颗粒”及“三七伤药胶囊”等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但上述症状改善并不明显,尤其是停服药物后又再次发作,且有加重之势,今日遂来就诊于我院中医骨伤科,门诊疑似“颈椎间盘突出”收住入院。临床主要症状:颈、肩、背部疼痛,头痛、头晕,右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颈椎转侧受限,右上肢下垂时放射性疼痛及麻木症状加重,卧床休息或上肢平放时疼痛及麻木症状减轻,长时间低头及劳累后症状亦可明显加重,休息后可暂时稍有缓解,右上肢肌力无异常。头痛、头晕时无恶心呕吐,未见晕厥,无发热畏寒,无潮热盗汗,无上肢功能受限,无下肢踩棉花感,夜间睡眠欠安,饮食减少,二便自调,望诊:神清,精神一般,表情痛苦,面容憔悴,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舌质淡红,舌苔薄白。闻诊:无特殊气息及异味。切诊:脉搏细弱。 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74次/分;呼吸:19次/分;体重 76Kg;血压:110mmHg/85mmHg。神志清楚,病痛面容,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形体消瘦,自动体位,查体合作,语音清晰,回答切题。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外形正常,眼球无外凸、内陷。眉毛无稀疏、脱落。双眼睑无下垂、浮肿,球结膜未见水肿,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耳听力正常,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形正常,无异常分泌物,副鼻窦无压痛。口唇无紫绀,口周无疱疹,口腔粘膜无溃疡,牙龈无红肿,伸舌居中,咽部无明显充血,扁桃体不大。颈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 1

日常病程记录

xx医科大学附属xx医院 日常病程记录 姓名: xx科别: 胸外床号:3住院号:-04-07 15:00刘晓宇住院医师查房纪录 引流量:200患者术中有过一次房颤,应该24小时监测心律。患者术前高血压,现在血压偏低,需要引起重视。 化验结果回报: 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系列,凝血象中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超声结果示: 各心腔大小及各瓣膜结构正常,室间隔厚度:11mm,左室后壁厚度: 11.5mm;请示上级医生后,认为其为高血压型心脏病。 处置: 故给予降低心肌收缩力和改善心室重构的药物。 经治医师签字/记录者签字: 2016-04-07 06:10刘长河副主任医师巡视病人 患者于今晨排便后出现胸骨后持续、剧烈疼痛,呈压榨样疼痛,伴左肩部及后背部放散痛,伴大汗,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舌下含服2片硝酸甘油片10分钟后症状仍不缓解。查体: 血压: ,一般状态尚可,痛苦面容,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 立即做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V7—V9导联ST段水平型向上抬高>0.1mv。 处置: 急查心肌酶,肌钙蛋白,并给予5%葡萄糖250ml+硝酸甘油10mg临时静点,并嘱患者严格卧床。20分钟后,患者主诉心前区疼痛有所缓解。 值班医生: 巡视病人医师签字/记录者签字: 2016-04-07 09:00刘晓宇住院医师查房纪录 心肌酶及肌钙蛋白化验结果回报: 肌酸激酶:270U/L,其余均正常。 处置: 请全科会诊。 主持人: 心内科主任: 于xx主任医师 综合意见: 该患者以“劳累后胸骨后压榨样疼痛1周,加重1天”入院,心肌酶和肌钙蛋白化验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今晨在排便后出现心前区持续、剧烈疼痛,呈压榨样疼痛,伴左肩部及后背部放散痛,伴大汗,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舌下含服2片硝酸甘油片10分钟后症状仍不缓解。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V7—V9导联ST段水平型向上抬高>0.1mv;肌酸激酶:270U/L,根据以上的症状及化验结果,认为该患出现了急性心肌梗死,从出现症状到目前为止不到6小时,并且目前仍有心前区疼痛,所以最积

项痹颈椎病气滞血瘀痹病程记录

项痹颈椎病气滞血瘀痹 病程记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病程记录 XXXX-XX-XXXX:XX主治医师查房 颈项疼痛不适伴头晕头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双上肢麻木,呈放射性,无天旋地转感,全身困重,纳眠一般,二便尚调。体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活动受限。两侧项背肌紧张,压痛,C 体表棘突压痛,叩顶试验(+),椎间孔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3~6 验左(+)。舌紫暗或有斑瘀,苔少或黄,脉弦细或细涩。今日XXX主治医师详问病史、仔细检体之后指示:一、目前诊断考虑:中医:项痹(气滞血瘀),西医:颈椎病,二、局部理疗如低频脉冲电、中药熏药、TDP、颈椎病推拿及电针等。5%GS250ml+苦碟子针 40ml或银杏达莫针20ml静滴活血通络。口服复方丹参片10#potid三、本病当与颈椎滑脱症相鉴别,颈椎滑脱症,以颈项痛为主症,多伴有头晕头痛,可伴有上肢症状,多于外伤下起病,体检多于棘突处有压痛,多无其他阳性体征。颈椎CT可鉴别。四、中药汤剂以 活血化瘀,疏通经脉为法,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15 红花10 川芎12 赤芍15 当归10 生地15 桔梗10 甘草5 枳壳12 柴胡15 饮片4剂,水煎温服,日1剂。 住院医师:XXX 主治医师:XXX xxxx-xx-xxxx:xx科主任查房副主任医师查房 颈项疼痛不适伴头晕头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双上肢麻木,呈放射性,无天旋地转感,全身困重,纳眠一般,二便尚调。体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活动受限。两侧项背体表棘突压痛,叩顶试验(+),椎间孔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 肌紧张,压痛,C 3~6 验左(+)。舌紫暗或有斑瘀,苔少或黄,脉弦细或细涩。今日XXX科主任详问病史、仔 细检体之后指示: 一、同意目前诊断:中医:项痹(气滞血瘀),西医:颈椎病 二、局部理疗如低频脉冲电、中药熏药、TDP、颈椎病推拿及电针等。5%GS250ml+苦 碟子针40ml或银杏达莫针20ml静滴活血通络。口服复方丹参片10#potid。

病程记录

精心整理 2012年08月08日11:00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田培发,男,66岁,住大方县核桃乡木寨村马白组,因“头昏头痛反复发作6年,加重5天”于2012年08月08日09时40分入院。 病例特点: 1.患者男性,66岁;既往有6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史,母亲有“高血压病并脑出血”病史。 2.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持续性胀痛,伴头昏目眩,如坐舟车,不敢睁眼,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耳鸣如潮,心中烦热,两目干涩,口燥咽干,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就) 3.征、头颅1.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眩晕(阳亢阴虚证) 西医诊断:原发性高血压2级(高危组) 2.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头痛,头昏目眩,,如坐舟车,不敢睁眼,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耳鸣如潮,心中烦热,两目干涩,口燥咽干,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为主症,诊断为眩晕(阳亢阴虚证);因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偏亢,阳亢化风,风阳上扰,故见头痛,头昏目眩,如坐舟车,视物旋转;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肝火盛,故见心中烦热;肾之阴水不足,耳失聪养则耳鸣如潮;肝主筋,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肝肾阴亏,筋骨失养,故见腰膝酸软,神疲无力;阴虚失润,则见两目干涩,口燥咽干舌;髓海不足,虚火上扰,心神不安,则见失眠多

梦;舌红少苔,脉弦为阳亢阴虚之象,故根据舌苔脉症辨为眩晕(阳亢阴虚证)。 3.中医鉴别诊断: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口眼斜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仆倒相似,且眩晕多为中风先兆,但眩晕之昏仆无半身不遂、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斜及舌强语謇等临床表现。 4.西医诊断依据:患者男性,66岁;既往有6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史,母亲有“高血压病并脑出血”病史。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持续性胀痛,伴头昏目眩,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耳鸣如潮,心中烦热,两目干涩,口燥咽干,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就诊大方县中医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之后一直口服上述药物,5天前因劳累后上症加重,体查:BP175/105mmHg,形体偏胖,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球运动正常,无震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4c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及强直,胸廓对称无畸形,叩诊呈清音,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界不大,心率75次/分,律齐,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全腹平坦,无压痛,无反跳痛,神经系统:腹壁反射、肱二、三头肌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正常,Hoffmann征、Babinski征、脑膜刺激征均阴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75次/分,左室高电压;头颅CT示:未见明显异常。 5.鉴别诊断:继发性高血压:该病多继发于肾血管及肾实质病变、嗜络细胞瘤、醛固酮增多症、肾素分泌瘤、皮质醇增多症等病,多有相关病史及症状及体征,可通过手术得到根治或改善。 诊疗计划: 1.中医内科常规护理2级,卧床休息,低盐低脂饮食,监测血压; 2.积极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心肌酶、胸片等检查; 3.中医治法:滋养肝肾,平肝潜阳。方选滋水平肝汤加减; 怀牛膝20g生地15g白芍10g生姜10g 杜仲10g山茱萸10g山药10g天冬10g 麦冬10g川芎12g生牡蛎12g茵陈7g 天麻15g酸枣仁12g茯神12g钩藤20g(后下)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三服。 4.配以普通针刺:内关、百会、风池、翳风、太阳、肝俞、肾俞、太冲、行间、侠溪、太溪、 照海;以达到滋养肝肾、平肝潜阳的治疗效果。 5. 医师签名:申庆合 2012年08月09日09时30分mm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随mm主治医师查房,患者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较昨日好转,仍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纳眠差,二便可,查体:T36.6℃,P77次/分,R19次/分,BP170/100mmHg,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肺、腹无特殊,舌红少苔,脉弦。头部CT平扫示:未见明显异常征象,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75次/分,左室高电压;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肌酶回示:正常;胸片提示:未见明显异常;血脂提示:正常。血常规示:正常;大便常规示:正常;小便常规示:正常;末梢血糖示:6.2mmol/L。

颈椎病病历模板1

入院记录 姓名:邓书云 年龄:45岁 民族:汉族 出生地:云南镇雄2011-09-19 20:00 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性别:男 婚姻:已婚 职业:务农 住址:云南省镇雄县 记录时间:2011-09-19 20:00 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右手拇指及食指麻木10天 现病史:10天前患者受凉后感肩部疼痛,并从肩至手麻木,以拇指及食指最显著。5年前无明显诱因腰部在坐位站起时疼痛,活动后可从事任何工作,后逐渐发展到两臀部及右大腿外侧,右大腿外侧麻木,最近一年向上发展感颈肩背不适,尤其右侧明显。3天前来医院理疗治疗,无明显改善。最近大便次数增多,曾在滕州市中医院检查,无明显异常。20+天前颈椎X光片示项韧带钙化。为求系统诊治,求治于我院。门诊以“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颈肩痛和腰腿痛”收入我科。入院来患者精神好,饮食可,睡眠欠佳,二便未解。 既往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毒物及放射线物质接触史,按计划预防接种。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未呈到过疫区,无烟酒嗜好,生活环境一般,否认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冶游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有1女3儿,均体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体健。否认类似病史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38.2℃P:78次/分R:20次/分Bp:89/56 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颜色正常,无水肿、皮疹、瘀点、紫癜、皮下结节、肿块、蜘蛛痣、肝掌、溃疡和

最新颈椎间盘突出病程记录

病程记录(一) 2015-05-18 15:20 患者:奥巴马.男.55 岁,陕西省重型机器厂退休职工,家住:西安市未央区奥家庙刘北堡97 号。患者10 年前就患有颈椎病,每遇风寒或劳累后便会发病,于近日突然加重,自感并无其他明显诱因就开始出现头痛、头晕、颈肩疼痛同时伴右上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等症状,卧床休息后可见缓解,因此未予重视,曾自购“颈复康颗粒”及“三七伤药胶囊”等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但上述症状改善并不明显,尤其是停服药物后又再次发作,且有加重之势,今日遂来就诊于我院中医骨伤科,门诊疑似“颈椎间盘突出”收住入院。 临床主要症状:颈、肩、背部疼痛,头痛、头晕,右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颈椎转侧受限,右上肢下垂时放射性疼痛及麻木症状加重,卧床休息或上肢平放时疼痛及麻木症状减轻,长时间低头及劳累后症状亦可明显加重,休息后可暂时稍有缓解,右上肢肌力无异常。头痛、头晕时无恶心呕吐,未见晕厥,无发热畏寒,无潮热盗汗,无上肢功能受限,无下肢踩棉花感,夜间睡眠欠安,饮食减少,二便自调,望诊:神清,精神一般,表情痛苦,面容憔悴,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舌质淡红,舌苔薄白。闻诊:无特殊气息及异味。切诊:脉搏细弱。 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74次/分;呼吸:19 次/分;体重76Kg;血压:110mmHg/85mmHg。神志清楚,病痛面容,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形体消瘦,自动体位,查体合作,语音清晰,回答切题。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外形正常,眼球无外凸、内陷。眉毛无稀疏、脱落。 双眼睑无下垂、浮肿,球结膜未见水肿,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耳听力正常,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 鼻外形正常,无异常分泌物,副鼻窦无压痛。口唇无紫绀,口周无疱疹,口腔粘膜无溃疡,牙龈无红肿,伸舌居中,咽部无明显充血,扁桃体不大。颈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 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正常,双侧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叩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啰音,精品文档

病程记录样版1

2015-4-07—11:30 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1:患者袁连生,男,75岁,退休职工。因“双下肢水肿5天伴上腹部疼痛2天”为主诉入院2:5天前患者自觉活动后出现双下肢水肿,无皮肤发红及破溃,无间歇性坡行,自行服药治疗,2天前,自觉上腹部疼痛伴活动后胸闷气短、无呕血,黑便,无咳嗽,咳痰,无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无饮水呛咳,在家休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今为求进一步诊治前来我院,门诊以“冠心病,心律失常(房颤),高血压2级高危,心功能不全Ⅱ级”为诊断收住我科,发病来,患者神志清,精神欠佳,饮食尚可,睡眠欠佳,二便可,体重未见明显变化。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3年余,最高血压150/90mmHg,未规律服药,血压控制可,心律不齐病史3年余,房颤病史7月余,一直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次/天,地高辛片 0.125mg/次/天,波立维75mg/次/天,培哚普利4mg/次/天”等药物治疗。有“阑尾切除”及“双下肢静脉曲张剥脱术”病史50年余,“陈旧性肺结核病史”40年余,否认“输血及献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3、体格检查:T:36.6℃ P:88次/分,R:19次/分,BP:110/60mmHg,发育正常,体型稍偏瘦,神志清,精神欠佳,自主体位,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眼睑轻度浮肿,双眼球活动自如,巩膜无黄染,结膜无充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未见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伸舌稍左偏,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无抵抗,甲状腺无肿大,未见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双侧胸廓对称呈桶状,未触及异常语音震颤,叩诊两肺呈清音,听诊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未见心尖异常搏动,未触及细震颤,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不大,心率106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右下腹可见一长约15cm手术瘢痕,腹软,上腹部轻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双肾及肝区无叩击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未闻及血管杂音,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双下肢轻度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4、辅助检查:心电图示:1:心房颤动,2.左心室高电压,3.部分导联ST-T改变。 初步诊断:1: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2:心律失常:心房颤动3:高血压2级高危4.急性胃炎 诊断依据:1.患者有心房颤动病史,现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及双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2.既往有房颤及高血压病史。 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喘:多数自幼起病,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病史,表现为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平时可无症状,支气管激发试验及舒张试验有助诊断。2.肺炎:急性起病,表现为咳嗽、咯痰、寒战、高热、胸痛、呼吸困难等,查体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血常规、胸片、痰培养等有助诊断 诊疗计划:1完善相关检查,予以D-二聚体以了解是否存在纤溶亢进,查心梗三

颈椎病病历

入院记录 姓名 : 陈芳职业:退休 性另女工作单位: 江苏中液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年龄 : 71岁住址:淮安市健康西路39号 婚姻 :已婚供史者: 患者本人(可靠) 出生地:江苏省淮安市入院日期: 2016年05月26日10时35分 民族 :汉族记录日期: 2016年05月26日11时00分 发病节气? ? 小满后六天 主诉? ?颈肩部疼痛--十年,加重伴右上肢疼痛三天。 现病史:患者十年前,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后出现颈肩部疼痛,夜间疼痛 加重,休息后好转,每天早晨起床时出现颈部僵硬,活动约半小时后缓解,疼痛加重时口服止痛药,外用膏药后,疼痛略缓解。三天前无明显诱因患者自觉颈部酸胀疼痛加重, 疼痛反射至右侧肩部、右侧上肢至手腕部,不能正常持物,夜间多次被痛醒,影响睡眠。 床上翻身时,头身不能正常协调完成翻身动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现为求系统正规保 守诊治,遂在家属陪同下至我院就诊,门诊行相关检查后,拟“颈椎病”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无头晕,无晕厥,无胸闷心悸及胸痛,未见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刻下,患者神志清,精神尚可,颈肩部疼痛严重伴双上肢麻木,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随社会。患者对() 过敏。 个人史:出生于淮安本地,生活条件可,无日本吸血虫病史,无疫区、疫水接触史, 否认有烟酒嗜好。 婚育史:适龄婚配,配偶体健。 月经史:14 50 家族史:否认家族成员传染病病史及遗传病病史。

白,脉弦 望闻切诊:神志清楚,面色暗红,痛苦面容,体型适中,舌淡红,苔薄 体格检查 T:36.3 C P:60 次/ 分R:18 次/ 分BP:120/85mmHg 神志清楚,面色暗红,痛苦面容,体型适中,营养中等,扶入病房,查体合作,自动体位。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舌淡红, 苔薄白,脉弦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为3.0mm , 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颈静脉未见怒张;胸廓对称,无压痛,双肺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位于胸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 心脏各瓣膜未及震颤,心浊音界不大,心率60 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明显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及,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专科检查疼痛视觉模拟数评分(VAS )8 分,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无明显侧弯;颈部肌肉僵硬,颈椎活动受限:前屈:25°、后伸:20。、左旋转:20°、右旋转:25°、左右侧屈:15°; 颈5/6、颈6/7 棘突间压痛明显,压之右上肢麻痛加重明显,左上肢加重不明显,双上肢肌力正常,旋颈试验阳性,右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左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右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左侧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双侧霍夫曼阴性,双上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暂缺。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痹症症候诊断:痛痹西医诊 断:颈椎病主治医师:喻建军 病程记录 2016 年05 月26 日11 时00 分 患者陈芳,女性,71 岁,因“颈肩部疼痛十年,加重伴右上肢疼痛三天。”于今日由门诊拟"

病程记录书写规范

病程记录书写规范 一、病程记录 病程记录是指继入院记录后,经治医师对患者病情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病程记录的质量反映医疗水平的高低 二、病程记录的内容 1、患者的病情变化; 2、重要的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3、上级医师查房意见; 4、会诊意见; 5、医师分析讨论意见; 6、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 7、医嘱更改及理由; 8、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三、病程记录的基本要求 1、及时; 2、真实; 3、有分析,有综合,有判断。 4、注意要全面系统、重点突出、前后连贯。 四、一般病程记录的内容 1、记录时间。 2、病人一般情况(自觉症状、情绪、心理状态、饮食、睡眠、大小便),可根据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记录,并注意记录与中医辨证治疗有关的内容。 3、病情变化,症状、体征的改变或有何新的发现,各项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结果,以及对这些结果的分析、判断和评价。 4、对临床诊断的补充或修正,以及修改临床诊断的依据。 5、治疗情况,用药理由及反应,医嘱变更及其理由。(尤其注意抗生素) 6、家属及有关人员的反映、希望和意见(应写明上述人员的全名)。 7、医师签名。(实习医师、进修医生、研究生书写,应有带教医师签名。) 8、应有出院前病程记录。记录患者出院时的症状、体征、

重要检查结果及出院注意事项。应有主治或以上医师同意出院的意见。 五、特殊病程记录 1、首次病程记录; 2、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3、诊疗操作记录 4、抢救记录; 5、谈话记录; 6、会诊记录; 7、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8、转出(入)记录; 9、阶段小结;10、出院记录;11、死亡记录;12、死亡讨论记录。13、术科尚包括:(1)术前讨论记录;(2)术前小结(3)麻醉记录;(4)手术记录;(5)术后病程记录。 (一)、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内容包括:1、书写时间,“首次病程记录”标题(居中); 2、病例特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入院记录中问诊、体格检查、专科检查记录、辅助检查等内容); 3、入院诊断; 4、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这是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的过程。对病例特点作出分析,提出支持主要诊断的依据,包括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应列出支持本诊断的不足之处,为证实诊断还应进行哪些检查及其理由。切勿写成“1.主诉2.病史3.入院时症状4.体征5.辅助检查结果”的八股文!); 5、诊疗计划(包括:护理级别、饮食要求、必要的监护、隔离措施,进一步检查措施,具体治疗方案等); 6、医师签名(住院医师、主治医师)。 (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1、三级医师查房(主任、主治、住院医师)记录是卫生部规定的必

病程记录模板

2011-08-12 09:26 首次病程记录 刘廷贵男 52岁农民,此次因"间断咳嗽,咳痰,气短2年,加重1周"于2011年1月24日13时入院. 病例特点: 1.该患2年前因咳嗽在当地医院确诊为肺结核,在我院住院治疗2月,出院后继续服用1个月药后自行停药(具体方案不详)近2年咳嗽时轻时重,1周前自觉活动后气短明显,咳嗽咳痰加重,多为黄色粘痰,无痰中带血,多有不规则低热咳嗽后胸疼,右侧为著,到天津医院肺CT诊断为"肺结核并气胸"未住院,自行用药治疗,效果差,为系统治疗故来我院.以"肺结核并气胸"收入院。抗炎以来该患主力消痰,2便正常,及手术外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2.查体:T:36.5℃ P:80次/分R:21次/分BP:120/mmHg一般状态欠佳,神清,发音正常,营养欠佳,步入病室,自由体位,查体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无肿大,眼睑无浮肿,口唇发绀颈静脉无张,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病理征(-) 3.肺CT(2011-07-17天津静海县医院):右侧胸膜前外侧见新月形无肺纹理区,双肺影透过度强,右肺中叶及双肺下叶见多发纤维索条影,右肺上叶后段见不规则形致密影,期内见点状高密度钙的影及空洞形成,周围见纤维索条形,局部与胸膜相连,腋窝未见肿大淋巴影.

临床初步诊断:1.继发性肺结核(浸润型)右上中下涂(-)复治并空洞 2.右侧气胸 3.双肺肺气肿,右肺下叶肺大泡 依据:1.病史 2.咳嗽咳痰等结核中毒病状 3.肺CT示典型病状 4.双肺听诊右肺呼吸音弱可及湿罗音 5.抗炎治疗欠佳 鉴别诊断:肺占位:多年隆大,长期吸烟史,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伴胸疼,消痰,X线显示肺边缘模糊,有毛刺.分叶,中心 结构坏死,形成偏心空洞,多次痰脱落细胞及活组织病 理可确诊. 诊疗计划:1.内科入院常规,2级护理,普食,高浓度吸氧 2.抗结核,抗炎护肝,对症完善相应化验检查 3.请上级医师看病人 王宏宇2011-08-03 08:28 <孙静责任主治医师查房>刘廷贵男 52岁既往肺结核病史2年,曾在我院住院1次,此次因"间断咳嗽咳痰气短1年,加重1周"入院.1周前在天津医院摄肺CT诊断为"肺结核并气胸",为系统治疗故来我院. 查体:一般状态尚可,神智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听诊右肺呼吸音弱,可及湿啰音未及哮鸣音,心律齐,腹无压痛,下肢无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