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总结

文言文阅读中经常会考察大家一些基本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如虚词的用法或者词性词意等,这些就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就学会及时归纳总结,以下这些常用虚词及其用法,总结的很详细,家长和孩子们赶紧一起学习下吧!

一、之

(一)代词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三、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四、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⑤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⑥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五、于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六、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

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11

初中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总结

初中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总结 01、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③怅恨久之。 02、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例如:①渔为甚异之。(3)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03、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 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如: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类似于“于”的用法。如: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 1、结构助词 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 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用作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如:(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2)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 2、作连词 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如:(1)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2)以伤先帝之明——以致(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4)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3、用作动词 可译作“认为”。如:(1)皆以美于徐公。 4、特殊用法: 通假字,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归纳(总复习)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 1、“之”在文言文中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他们”、“它”、“这”、“我”等。如: (1)(《桃花源记》)——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2)(《愚公移山》)——之,代事,指愚公挖山,可译作“这件事”。 (3)(《狼》)——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2、“之”可译作结构助词“的”《为学》) 3、“之”在三种情况下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在句中表示宾语前置或定语后置,作为倒装句的标志;在句中起调节音节作用。例如: (1)《愚公移山》)——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陋室铭》)——之,倒装句(宾语前置)的标志。 (3)《马说》)——之,倒装句(定语后置)的标志。 (4)《马说》)——之,起调节音节作用。 4、“之”还可以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为学》) 二、其 1、“其”在文言文中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们”或“他(她、它)们的”,有时也作指相当于“这”、“那”、“其中”。如: (1《狼》)——其,译作“它们”。 (2《桃花源记》)——其,译作“它们的”。 (3《核舟记》)——其,起指示作用,指舟子,相当于“那” (4《狼》)——其,译作“其中的”。 2、 (1)《马说》)——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 (2)《马说》)——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3)《愚公移山》)——其,用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 三、而 “而”字可以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因果等关系。 1、表并列关系,可译作“并且”、“又”等或不译。如: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 实词: 1、故: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历史事件;原因、缘故;特意,刻意 尽管故有名马,但并不一定就是最优秀的马。 温故而知新,可以在过去的经验中获得新的知识。 公问其故,想要了解其原因。 XXX特意派人前来询问。 彼方竭尽所能,我们因此获得胜利。 广泛地讲述历史事件,以此来阐明失败的原因。 2、间:分隔开;夹杂其中;参与;一会儿;中间;暗中 他与外人保持距离,与他们分隔开来。 中间传来拉崩倒的声音。 又何间之有呢? XXX前来拜见XXX,立在中间。 骈死于槽枥之间。 又让XXX在旁边的祠堂中等待。

3、绝:极点;停止、消失;隔绝 这是最妙的事情。 声音渐渐消失,最终毫无声息。 他带着妻子和XXX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地方。 4、观:观赏;景象、景观;看 我欣赏着巴陵的美景。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 可以从远处欣赏,但不能亵玩不雅。 5、书:信函;写;名册,公文 一名男子带着信函前来。 他展开红色的书卷,开始写字。 这本军书共有十二卷,每一卷都有爷名。 6、见:看见;拜见;显露 昨天我看到了军贴。 XXX前来拜见。 才没见到他。

7、少:稍微;一会儿;年轻的 宾客们稍微放松了一下。 不久后,一只狼就走了。 XXX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别人一起耕种田地。 8、从:跟随,随从;顺从,听从;将领 一只狼得到了骨头,停止了前进,而另一只狼继续跟随。 XXX没有偏袒,但人民却不听从。 9、分:分配,分配;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份额,名分;衣食所需,不敢独占 要公平地分配给每个人。 船的前后长度约为八尺,非常奇怪。 我们必须按照每个人的份额来安排衣食住行。 10、世:父子相继为一世;朝代,时代;世界 父亲和儿子在同一个时代。 这是哪个朝代的事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XXX这个姓氏,他们已经专门经营了三代。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虚词(18个)用法与举例

中考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汇总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常见的文言虚词有20个。文言文中,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下面仅列出部编初中语文的18个文言虚词及课文中的例子。供大家集中复习和参考。 一、之 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 问所从来,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桃花源记》 操蛇之神闻之。——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愚公移山》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曹刿论战》) 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曹刿论战》) 默而识之。(代学习所得。)(《论语.》) 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桃花源记》) 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桃花源记》) 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小石潭记》) 执策而临之(代千里马)(《马说》)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醉翁亭记》) 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代齐军)(《曹刿轮战》)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 2、助词 (1)相当于“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大道之行也》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转《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长寿)。(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chèn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chēng 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的25个虚词用法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的25个虚词用法汇总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 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 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 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三)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于 1. 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 表示处所,译为“在,从”。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 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 表示处所,译为“到”。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 1.起指代作用,如之、其、何; 2.起组合作用,如以、于、为; 3.起连接作用,如而、则、乃; 4.起语助作用,如也、乎、夫、焉。 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于、以、其、而。 之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7、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 8、音节助词,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日似瞑,意暇甚。③怅恨久之。 9.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到。例:吾欲之南海。(注:此处作实词) 于 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原因等。 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在) ②舜发于畎亩之中。③子墨子闻之,起于鲁。(从) 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①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②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向) 4、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说虎》)

初中文言文常用实(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常用实(虚)词整理 实词 1、故:1、事故; 2、原因,缘故; 3、副词,故意; 4、老的,旧的, 原来的;5、通“固”。本来;6、因此,所以; 2、知:1、知道,懂得;2、认识,识别; 3、了解,赏识; 4、通“智”。 聪明,智慧; 3、观:1、看;2、观察,考察;3、观赏; 4、认识,看法; 4、期:1、约定;2、期限;3、要求,期望;4、及,到; 5、亡:1、逃跑,逃亡;2、丢失,失去;3、消亡,灭亡;4、死亡; 5、通“无”。没有; 6、即:1、就在(某时,某地),就(某物);2、副词。立即,马上; 3、就是; 4、连词。假如,如果; 5、连词。即使; 7、去:1、离去,离开;2、距离;3、过去的;4、除去,去掉; 5、前往,到......; 8、若:1、像,好像;2、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3、指示代词。 如此,这样。4、连词。假如,如果;5、及,比得上; 9、已:1、停止;2、完毕,完了;3、已经;4、罢了,算了; 5、通“以”。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 方位、数量的界限;6、语气词。同“矣”; 10、闻:1、听见;2、知道,懂得;3、使上级听见,报告上级; 4、闻名,著称; 5、传说,事迹; 11、妙:1、美好,美妙;2、巧妙,奇妙;3、微小,细小;4、通“渺”。

深远,远; 12、毕:1、终止,结束;2、完全,全部;3、竭尽; 13、敌:1、仇敌,敌人;2、抵抗,抵挡;3、相当,匹敌; 4、进攻,攻击; 14、当:1、对着,面对;2、担当,充当;3、挡住,抵挡;4、应当, 应当; 15、绝:1、断绝;2、停止,中断;3、横渡,越过;4、高超,绝妙; 5、极,非常; 16、穷:1、穷尽,完结;2、生活困难,贫穷;3、走到头; 4、走投无路,困窘; 17、属:【shǔ】1、类;2、部属;3、隶属,归属; 【zhǔ】:1、连接,跟随;2、通“嘱”。嘱托;3、请, 劝清; 18、顾:1、回头看;2、看;3、看望,拜访;4、关心,照顾; 5、顾虑; 19、奇:1、奇特,罕见,不寻常;2、卓越的,有特殊本领的; 3、出乎意料,变幻莫测; 4、看重,认为奇异; 20、往:1、去,前去;2、过去,从前;3、以后,将来; 【往往】:1、处处;2、常常,每每; 21、出:1、由内向外走,出去;2、出现;3、使......出,遗弃; 4、超出,超过; 5、在外,对外; 22、并:1、合,合并;2、副词。一并,一起;3、连词。并且; 4、兼并,吞并; 23、修:1、修养,修行;2、长,高;3、编撰,撰写;4、整治、 治理5、遵循,学习; 24、独:1、老而无子的人;2、只有,唯独;3、岂,难道; 4、独自; 25、疾:1、病;2、憎恶,怨恨;3、快,急速;4、强,大;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xx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 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例句:问所从来,俱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 2、用作助词 ①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之”作结构助词“的”用。) 例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东北角”是名词性短语)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用作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句式倒装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A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名词+之+谓语动词) B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例句:马之千里者。(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心词+之+后置定语)④音节助词,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起调节音节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例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3、用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之”字后面一般跟一个地点名词。 例句:辍耕之垄上。《xx涉世家》 二、而 1、“而”作连词,这是最主要的用法。判别时,一定要理清“而”前后词语或分句之间的关系。它一般表示以下关系: ①并列关系。 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八则》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xx《核舟记》 “而”连接前后并列词语,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和”。 ②顺承关系。这种关系一般表示“而”前后的分句或词语有动作的先后。“而”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例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③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可连接分句也可连接词语。 例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④修饰关系。这种用法较多,有时易混淆为“顺承关系”,其实只要仔细分析“而”前后词语的关系,还是容易区别的:如果“而”前面的词语或短语在句中作修饰、限制语,“而”之后是中心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简而言之,“而”前后的词语构成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而”肯定表修饰。表示时间、情态、方式、方向等,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例句:朝而往,暮而归“朝”“暮”分别是“往”“归”的时间状语。《醉翁亭记》。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汇总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汇总 引导语:下面我就给大家带来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您的阅读。 一、之 (一)代词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初中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

初中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 一、之 1、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②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③怅恨久之。 2、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例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 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 如: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类似于“于”的用法。 如: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

三、者 1、结构助词 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 1、用作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2)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 2、作连词 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 如:(1)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2)以伤先帝之明——以致(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4)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3、用作动词 可译作“认为”。 如:(1)皆以美于徐公。 4、特殊用法: 通假字,通“已”,已经。 如:固以怪之矣。 五、而 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2、承接关系 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二十个虚词用法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二十个虚词用法 (一)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 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 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 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 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2)表反问,可译为“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表推测,可译为“吧”。 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4)表感叹,可译为“啊”。 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 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五)所 1. 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 2. “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 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考语文复习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总结

中考语文复习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总结 1、之: 代词,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无意义。两狼之并驱如故《狼》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结构助词,“的”。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曹刿论战》 复指代词,译为“这样的,那样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动词,译为“到”。辍耕之陇上《陈涉世家》 音节助词,无实际意义,可不译。怅恨久之《陈涉世家》久之,目似瞑《狼》 提前的标志。何陋之有《陋室铭》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2、以: 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用”。以刀劈狼首《狼》 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把”。屠惧,投以骨《狼》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可译为“根据”。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曹刿论战》 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以便"。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表结果,可译为“以致”。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表连接,可译为“而”。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3、而: 表顺接,可译为“然后”“就”。温故而知新《论语》聚室而谋曰《愚公移山》 表转折,可译为“却”“可是”。人不知而不慍《论语》 表并列,可译为“并且”。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表修饰,可译为“地”。默而识之《论语》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4、其: 代词,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子里做定语。代人,可译为“他的”“她的”;代事、代物,可译为“它的”。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如果“其”后面跟的是代词,那么“其”就译为“其中的”,做定语。其一犬坐于前《狼》

(完整版)整理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必须掌握的。

实词 1、安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衣食所安。(养) 2、卑 非天质之卑(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 3、备 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犹得备晨炊(准备) 4、被 被于来世(影响) 皆被绮绣(通披”穿) 5、鄙 蜀之鄙有二僧(边境)肉食者鄙(目光短浅) 6、毕 毕力平险(尽) 群响毕绝(全部) 7、薄 薄暮冥冥(迫近,接近) 不宜妄自菲薄(轻视) 狐裘不暧锦衾薄(厚度小) 8、策 执策而临之(马鞭)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驱使) 策勋十二传(记录) 束手无策(计谋) 9、长 ch a ng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长度) 北市买长鞭(与短”目对) 但愿人长久(长久,健康) 死者长已矣(长远) Zh d ng木兰无长兄(排行最大)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头领) 10、称 称其气之小大(相当,配合) ch P n 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配合) 先帝称之曰能ch e ng (称赞) 11、诚 帝感其诚(诚心) 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的确、实在) 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 12、惩 惩山北之塞也(苦于) 惩善扬恶(惩罚) 13、驰 愿驰千里足(骑)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14、出 皆出酒食(拿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来到) 计将安出(产生) 15、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

未尝稍降辞色(语言) 16、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又间令之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17、箪 百姓谁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 军者乎(用箪装着) 一箪食,一豆羹(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 18、当 当之无愧(承当、承受) 当奖率三军(应当) 今当远离(将要) 木兰当户织(对着,向着)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值, 正在)19、道 会在大雨,道不通(道路)伐无道,诸暴秦(道义)策之不以其道(方法)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讲) 20、得 二者不可得兼(能够)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获得)所识贫乏者得我与(通德” 感激)21、等 等死,死国可乎(同样)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公等遇雨(诸位,表多数) 22、敌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 23、吊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凭吊) 人皆吊之(慰问) 24、度

初中语文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总结 一、之 01、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③怅恨久之。 02、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03、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 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如: 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类似于“于”的用法。如: 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 三、者 1、结构助词

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 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 1、用作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如:(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 (2)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 2、作连词 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 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如: (1)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 (2)以伤先帝之明——以致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4)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3、用作动词 可译作“认为”。如: (1)皆以美于徐公。 4、特殊用法: 通假字,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 五、而 1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虚词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虚词归纳总结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余、予(yú)、卬(áng)朕(zh èn) 说明:第一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时,译为“我”;表示复数时,译为“我们”;在句中作定语时,译为“我的”“我们的”。是单数还是复数,须根据上下文的文意来判断。 第二人称:汝、女(rú)尔(ěr)、若、乃 说明:第二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时译为“你”,表示复数时译为“你们”;用作定语时译为“你的”、“你们的”。 第三人称:之、其、彼、伊(yī)、渠、厥 说明:第三人称代词,表示单数时,译为“他(她、它)”;表示复数时,译为“他们(它们)”;用作定语时,译为“他的、他们的”。 二、指示代词 近指代词:此、是、斯、兹(zī)、之、夫 说明:近指代词可译为“这、这里、这个、这种”。 远指代词:彼、其、夫 说明:远指代词可译为“那、那里、那个、那些”。 虚指代词:或、某

说明:虚指是有所指,但所指的对象并不确定。“或”可译为“有的、有人”。 无指代词:莫、毋(wú)、无 说明:“莫、毋、无”在句中用作主语,表示“没有人、没有东西”的意思时,就是无指代词。 旁指代词:他 说明:旁指是表示“别的、旁的”的意思。 三、疑问代词 问人:谁、孰 说明:问人的疑问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谁”或“哪一个”。 问事物:何、曷(hé) 说明:问事物的疑问代词,可译成“什么”。 问处所、情况或原因:安、焉、奚(xī)、胡、恶(wū)、盍(hé)、乌(wū)、何 说明:问处所、情况或原因的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什么、为什么”。 四、程度副词 表轻度:稍(今译“稍微”)、略(今译“略微、几乎”)、少(今译“稍微”)、颇(今译“略微”) 表比较:益(今译“越、更加”)、弥(今译“越”)、愈(今译“更加”)、尤(今译“更加”)、更(今译“更加”)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总结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总结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总结 一、之 (一)代词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 本文是关于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感谢您的阅读!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 一、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十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③敏而好学。(《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二、之 (一)代词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十则》)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28个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28 个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常用文言虚词(28个) 之其以于而则者也焉因且乃矣乎所哉夫遂虽然故苟会或诸盖若 为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具答之。《桃花源记》;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2. 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五)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例如: 马之千里者。《马说》 3. 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例: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③杜少府之任蜀州译:到蜀州上任。 (二)其 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