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空气相色谱_质谱联用法分析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_江振作

顶空气相色谱_质谱联用法分析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_江振作
顶空气相色谱_质谱联用法分析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_江振作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分析技术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分析技术 静态顶空分析法普遍应用于环境样品土壤、泥浆和水等机体中易挥发物的分析。例如,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溴甲烷等这样一类挥发性有机物,由于其成分的吸入对人和动物的肝脏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相关的管理部门制订出了关于饮用水、水源水、排放污水等严格的控制指标,水质监测部门广泛应用顶空进样技术进行监测分析工作。 静态顶空分析法还普遍应用于制药行业中溶剂残留的分析。在美国药典中,最早检测的5种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三氯乙烯、1、4-二氧六环和苯等。随着药品生产过程中溶剂种类的增加,为保证药品的安全性,中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还要求检测其他的溶剂残留量。 通过测量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静态顶空分析法还被法院用来加强对酒后驾驶的法律监督。法律监督部门也用顶空方法分析纵火现场的挥发性毒物或助燃剂的种类。 静态顶空分析法还可用于聚合物中的单体、溶剂和添加剂的分析、变压器油的气体分析等。例如,塑料制品当作食品外包装或容器时,产品质量监测部门将严格其中的有毒有害残余物的含量。 静态顶空分析技术是顶空分析法发展中所出现的最早形态,而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静态顶空分析技术(简称顶空进样技术)主要用于测量那些在200摄氏度下可挥发的被分析物,以及比较难于进行前处理的样品。静态顶空分析法在仪器模式上可分为三类: 顶空气体直接进样模式: 由气密进样针取样,一般在气体取样针的外部套有温度控制装置.这种静态顶空分析法模式具有适用性广和易于清洗的特点,适合于香精香料和烟草等挥发性含量较大的样品.加热条件下顶空气的压力太大时,会在注射器拔出顶空瓶的瞬间造成挥发性成分的损失,因此在定量分析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减少挥发性物质在注射器中的冷凝,应该将注射器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并且在每次进样前用气体清洗进样器,以便尽可能地消除系统的记忆效应。 平衡加压采样模式: 由压力控制阀和气体进样针组成,待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达到分配平衡时对顶空瓶内施加一定的气压将顶空气体直接压入到载气流中.这种采样模式靠时间程序来控制分析过程,所以很难计算出具体的进样量.但平衡加压采样模式的系统死体积小,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同样为了减少挥发性物质在管壁和注射器中的冷凝,应该对管壁和注射器加热到适当的温度,而且在每次进样前用气体清洗进样针。 加压定容采样进样模式:

气相色谱法(附答案)

气相色谱法(附答案) 一、填空题1. 气相色谱柱的老化温度要高于分析时最高柱温_____℃,并低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老化时,色谱柱要与_____断开。答案:5~10 检测器 2. 气相色谱法分离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沸点差别越小、极性越相近的组分其保留值的差别就_____,而保留值差别最小的一对组分就是_____物质对。答案:越小难分离 3.气相色谱法分析非极性组分时应首先选用_____固定液,组分基本按沸点顺序出峰,如烃和非烃混合物,同沸点的组分中_____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答案:非极性极性 4.气相色谱法所测组分和固定液分子间的氢键力实际上也是一种_____力,氢键力在气液色谱中占有_____地位。答案:定向重要5.气相色谱法分离中等极性组分首先选用_____固定液,组分基本按沸点顺序流出色谱柱。答案:中极性 6.气相色谱分析用归一化法定量的条件是______都要流出色谱柱,且在所用检测器上都能_____。 答案:样品中所有组分产生信号 7.气相色谱分析内标法定量要选择一个适宜的__,并要求它与其他组分能__。答案:内标物完全分离 8.气相色谱法常用的浓度型检测器有_____和_____。答案:热导检

测器(TCD)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9. 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质量型检测器有_____和_____。答案:氢火焰检测器(FID)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10. 电子捕获检测器常用的放射源是_____和_____。答案:63Ni 3H 11. 气相色谱分析中,纯载气通过检测器时,输出信号的不稳定程度称为_____。答案:噪音 12. 顶空气体分析法是依据___原理,通过分析气体样来测定__中组分的方法。答案:相平衡平衡液相 13. 毛细管色谱进样技术主要有_____和______。答案:分流进样不分流进样 14. 液—液萃取易溶于水的有机物时,可用______法。即用添加_____来减小水的活度,从而降低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答案:盐析盐15.气相色谱载体大致可分为______和______。答案:无机载体有机聚合物载体 16.所谓气相色谱固定液热稳定性好,主要是指固定液在高温下不发生__、__和分解。答案:聚合交联 17. 气相色谱程序升温的方式有_____升温和_____升温。答案:线性非线性 18.气相色谱法分析中,不同的色谱柱温会对柱效、_____、_____、_____和产生影响。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分析纺织品中挥发性有机物* 蔡积进张卓旻李攻科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 摘要本文以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纺织品中的五种常见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甲苯、4-乙烯基环己烯、苯乙烯、萘和1-苯基环己烯。 优化了顶空体积、平衡时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搅拌速率、加盐种类和浓度以及GC/MS条件。建立了快速测定纺织品中VOCs的方法,方法对五种待测物质均具有较宽线性范围,分别为0.087~870,3.32~3320,2.28~2280,0.015~150和0.5~500 ng/g;检出限分别为0.005、0.042、0.67、0.008和0.011 ng/g。分析加标实际样品,回收率在80.1~122%之间,RSD在0.8~8.6%之间。方法符合纺织品中痕量VOCs 的快速分析要求。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纺织品;挥发性有机物 生态纺织品标准100(Oeko-Tex Standard 100)[1]是纺织品领域通行的技术标准,严格规定了残留有毒、有害VOCs的释放量。为推动纺织品质量达到出口标准,需建立有效快速的VOCs 检测方法。由于纺织品VOCs的含量很低,常规的预富集浓缩方法很难满足分析需要,达不到相应的灵敏度要求。SPME是八十年代末Pawliszyn等[2]研制开发的一种非溶剂分析萃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萃取速度快、选择性和适应性好等优点。而HSSPME应用于纺织品中,一方面继承了顶空技术操作简单、不受样品基体干扰的优点;另一方面又能在采样的同时进行浓缩,大大提高了分析灵敏度。国内已有学者用SPME技术对纺织品中残留干洗溶剂(如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等)和驱虫剂(如二氯苯和萘等)进行分析[3~5]。本文建立了HSSPME-GC-MS联用分析纺织品中常见VOCs的分析方法,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合于纺织品中多种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 1 实验 1.1 仪器及操作条件 1.1.1 仪器 SPME手动取样装置,100 μm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电磁搅拌/加热操作台,搅拌子(3.0 mm×10.0 mm),10、15、40 mL顶端带有孔盖子和聚四氟乙烯隔垫的样品瓶(Supelco 公司)。HP-6890气相色谱仪带质谱检测(MSD-5973)配G1701B.02.05工作站(Hewlett-Packard, USA),所用色谱柱为HP-VOC熔融毛细管柱(60 m×0.32 mm×1.8 μm)。 1.1.2 GC-MS的操作条件 色谱条件:进样口温度为250 ℃,进样口关闭五分钟,不分流进样。采用程序升温,初始 资金项目:国家质检总局科研资助项目(2002IK034)、 中山大学化学院第四届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批准号:03002号)。 第一作者:蔡积进(1982年出生),男,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00级 指导教师:李攻科,E-mail :cesgkl@https://www.360docs.net/doc/f54320327.html,.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操作规程(精)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操作规程(定性部分) 1.开机 ①打开高纯氦气钢瓶的阀门,调节出口压力为7kgf/cm2左右,然后依次打开GC 电源和MS 电源,点击软件[GCMS Real Time Analysis],选择用户名,登录后进入。②点击设定系统的配置。 ③点击 [Vacuum Control] 真空系统。 2. 调谐,在随即出现的对话框中点击 [Auto Startup],启动 ①点击[GCMS Real Time Analysis]辅助栏中的[Turing],打开调谐窗口。②真空稳定后,点击[Peak Monitor View],进行泄漏检验。 确认m/z18、m/z28、m/z32、m/z69的关系及确认是否漏气:通常 m/z18>m/z28,表示不漏气;如果m/z28的强度同时大于m/z18,m/z69的两倍,表明漏气。③点击[Auto Tuning Condition],设置调谐条件。 通常使用默认的条件。 ④点击[Start Auto Tuning],进行自动调谐。 ⑤结束后,输出调谐报告。

在调谐报告中确认峰形、半峰宽、基峰、检测器电压和m/z502的丰度等。一般的要求如下: 峰形:没有明显的分叉,峰形对称 半峰宽:m/z69、m/z219、m/z502的半峰宽与设定值相差0.1 基峰:在质谱图中,m/z28的强度在m/z69的50%以下 检测器电压:要求小于1.5Kv m/z502的丰度:大于2% 质量数准确性:质谱图中的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相差在0.1以内 ⑥点击[File],选择[Save Tuning File As],保存调谐文件。 ⑦关闭调谐画面。 ******************************************************************** **** 注:检查漏气的方法如 1. 点击Tuning 之中的Peak Monitor View 2. 在 Monitor Group 菜单里选择[water,air],同时确认检测器的电压是 0.7Kv 。 3. 打开灯丝,观察m/z18、m/z28和m/z32的强度。如果需要比较m/z69的强度,请先关闭灯丝,选择打开PFTBA ,等待10秒钟以上,再打开灯丝。将m/z32改成m/z69。如果发现有漏气的情况,将m/z69改成m/z43。 4. 使用石油醚,在怀疑有漏气的部位检查,如果有漏气,则m/z43的峰会非常大。 5. 确认漏气的部位,进行相应的处理。

气相色谱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掌握分离分析的基本原理; 2、了解顶空气相色谱法; 3、了解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 4、掌握定性、定量分析与测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分离是利用上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气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气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进行时,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由于固定相各个组分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使彼此分离,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检测器将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的变化转换成一定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后在记录仪上记录下来,即可得到各组分的色谱峰。根据保留时间和峰高或峰面积,便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1)顶空色谱法及其原理介绍 顶空气相色谱是指对液体或固体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的一种间接测定法,它是在热力学平衡的蒸气相与被分析样品同时存在于一个密闭系统中进行的。这一方法从气相色谱仪角度讲,是一种进样系统,即“顶空进样系统”。其原理如下: ?一个容积为V、装有体积为V o浓度为C o的液体样品的密封容器,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气相体积为Vg,液相体积为Vs,气相样品浓度为Cg,液相中样品浓度为Cs, 则:平衡常数 K=Cs/Cg 相比β=Vg/Vs V=Vs+Vg=V o+Vg 又因为是密封容器,所以 CoV o=CoVs=CsVs+CgVg= KCgVs+CgVg Co=KCg+CgVg/Vs=KCg+βCg=Cg(K+β) Cg=C o/(K+β)=K’C o 可见,在平衡状态下,气相组成与样品原组成为正比关系,根据这一关系我们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顶空色谱法的优点 顶空色谱进样器可与国内外各种气相色谱仪相连接,它是将液体或固体样品中的挥发性组分直接导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的理想进样装置。 它采用气体进样,可专一性收集样品中的易挥发性成分,与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相比既可避免在除去溶剂时引起挥发物的损失,又可降低共提物引起的噪音,具有更高灵敏度和分析速度,对分析人员和环境危害小,操作简便,是一种符合“绿色分析化学”要求的分析手段。固相萃取和液相萃取时不可避免地带入共萃取物干扰分析。顶空分析可看成是气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指标(新)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指标 1.2温度:操作环境15?C~35?C 1.3 湿度:操作状态25~50%,非操作状态5~95% 2.性能指标 2.1质谱检测器 2.1.1具有网络通讯功能,可实现远程操作。结构紧凑,无需冷却水及压缩空气冷却。 2.1.2*侧开式面板,无须取下质谱仪机盖即可进行维护。玻璃窗口可显示离子源类 型,灯丝运行情况和离子源连接状态。需提供彩页证明文件。 2.1.3质量数范围:2-1000amu,以0.1amu递增

2.1.4分辨率:单位质量数分辨 2.1.5质量轴稳定性: 优于0.10amu/48小时 2.1.6灵敏度: EI:全扫描灵敏度(电子轰击源EI):1pg八氟萘(OFN),信/噪比≥ 1400:1 (扫描范围: 50-300amu) 2.1.7*仪器检出限IDL:10fg八氟萘。并提供三份以上现场安装验收报告。 2.1.8最大扫描速率:大于19,000amu/秒 2.1.9动态范围:全动态范围为106 2.1.10选择离子模式检测(SIM)最多可有100组,每组最多可选择60个离子 2.1.11质谱工作站可根据全扫描得到的数据,自动选择目标化合物的特征离子并对其进 行分组,最后保存到分析方法当中,无须手动输入。(AutoSIM) 2.1.12具有全扫描/选择离子检测同时采集功能 2.1.13两根长效灯丝的高效电子轰击源,采用完全惰性的材料制成 2.1.14*离子化能量:5~241.5eV 2.1.15离子化电流:0~315uA 2.1.16离子源温度:独立控温,150~350?C可调 2.1.17*分析器:整体石英镀金双曲面四极杆,独立温控, 106?C ~200?C。非预四极杆 加热。需提供彩页等证明文件。 2.1.18质量分析器前有T-K保护透镜。 2.1.19检测器:三维离轴,检测器。长效高能量电子倍增器 2.1.20真空系统:250升/秒以上分子涡轮泵 2.1.21气质接口温度: 独立控温,100~350℃ 2.1.22TID 痕量离子检测技术,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优化信号。 2.1.23自动归一化调谐。 2.1.24EI源可以采用氢气做为载气,CI源可以采用氨气替代甲烷气。 2.1.25具备早期维护预报功能(EMF) 2.1.26可提供质量认证功能(OQ/PV) 2.2 气相色谱仪 2.2.1 主机 2.2.1.1 电子流量控制(EPC):所有流量、压力均可以电子控制,以提高重现性,配有13路电子流量控制; 2.2.1.2 压力调节:0.001psi。 2.2.1.3 大气压力传感器补偿高度或环境变化; 2.2.1.4 程序升压/升流:3阶;

顶空气相色谱仪操作

操作规程颁布日期:年月日

操作规程颁布日期:年月日 1 依据: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使用说明书,AgilentG1888顶空自动进样器使用说明书。 2 适用范围:Agilent7890A-G1888顶空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操作。 3 环境要求:实验室温度:10~35℃; 相对湿度:30~80%。 4 操作方法: 4.1开机 4.1.1打开高纯氮气(或氦气)气瓶,用肥皂水检查气路是否漏气。 4.1.2打开计算机,进入Windows画面,双击打开Agilent化学工作站—联机图标。 4.1.3打开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电源(7890A的IP地址已通过其键盘提前输入进7890A),仪器经自检后显示状态正常(仪器自检需时约10~30秒),此时7890A 的通讯遥控灯亮。 4.1.4打开空气气瓶及氢气发生器(要经常检查氢气发生器内纯水是否充足)。4.1.5启动AgilentG1888顶空自动进样器,仪器经自检后显示状态正常(仪器自检需时约1~5分钟)。 4.3 编辑方法: 4.3.1 打开方法菜单,进入方法编辑。 4.3.2 写出方法信息,编辑进样器类型及位置。 4.3.3 进入仪器参数设定:⑴进样口参数的设置;⑵色谱柱参数的设置;⑶炉温的设定;⑷检测器参数的设置;⑸输出信号的设置;⑹以上参数编辑好后,按确定键。 4.3.4 进入顶空参数的设定:⑴进入顶空配置,设定顶空进样器的IP地址,传输线端口,单位等参数;⑵连接软件与顶空进样器;⑶设置顶空参数,比如平衡温度,样品环温度,传输线温度,平衡时间,GC周期,样品瓶压力等参数。

操作规程颁布日期:年月日 4.3.5 编辑好参数后,即会进入到积分参数设定的页面,积分参数可先不做修改,按确定键,进入报告的设定,选择好报告按确定键。 4.3.6 打开方法菜单,保存方法,给一个新的文件名。 4.4 样品分析: 4.4.1 在方法菜单中调入需使用的方法,运行方法。 4.4.2 待基线稳定,可进样分析。 4.4.3 从进样口注入样品,同时按主机键盘上的START键进行样品分析。 4.4.4 待分析完毕,打印或填写出分析原始记录。 4.5. 实验结束后,退出化学工作站,退出系统,关闭电脑。将主机各个部件降温冷却,待炉温低于50℃,进样口、检测器低于100℃,关掉主机电源,最后关掉气源。 4.6 填写仪器使用记录,清理检测完毕的样品,整理仪器间内务。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理和应用介绍

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英语: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简称气质联用,英文缩写GC-MS)是一种结合气相色谱和质谱的特性,在试样中鉴别不同物质的方法。GC-MS的使用包括药物检测(主要用于监督药物的滥用)、火灾调查、环境分析、爆炸调查和未知样品的测定。GC-MS也用于为保障机场安全测定行李和人体中的物质。另外,GC-MS 还可以用于识别物质中以前认为在未被识别前就已经蜕变了的痕量元素。 GC-MS已经被广泛地誉为司法学物质鉴定的金标方法,因为它被用于进行“专一性测试”。所谓“专一性测试”就是能十分肯定地在一个给定的试样中识别出某个物质的实际存在。而非专一性测试则只能指出试样中有哪类物质存在。尽管非专一性测试能够用统计的方法提示该物质具体是那种物质,但存在识别上的正偏差。 目录 1 历史 2 仪器设备 2.1 GC-MS吹扫和捕集 2.2 质谱检测器的类型 3 分析 3.1 MS全程扫描 3.2 选择的离子检测 3.3 离子化类型 3.3.1 电子离子化 3.3.2 化学离子化 3.4 GC-串联MS 4 应用 4.1 环境检测和清洁 4.2 刑事鉴识 4.3 执法方面的应用

4.4 运动反兴奋剂分析 4.5 社会安全 4.6 食品、饮料和香水分析 4.7 天体化学 4.8 医药 5 参考文献 6 参考书目 7 外部链接 历史用质谱仪作为气相色谱的检测器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期间由Roland Gohlke和Fred McLafferty首先开发的。当时所使用的敏感的质谱仪体积庞大、容易损坏只能作为固定的实验室装置使用。 价格适中且小型化的电脑的开发为这一仪器使用的简单化提供了帮助,并且,大大地改善了分析样品所花的时间。1964年,美国电子联合公司(Electronic Associates, Inc. 简称EAI)-美国模拟计算机供应商的先驱在开始开发电脑控制的四极杆质谱仪Robert E. Finnigan的指导下[3]开始开发电脑控制的四极杆质谱仪。到了1966年,Finnigan和Mike Uthe的EAI分部合作售出500多台四极杆残留气体分析仪。1967年,Finnigan仪器公司the (Finnigan Instrument Corporation,简称FIC)组建就绪,1968年初就给斯坦福大学和普渡大学发送了第一台GC/MS的最早雏型。FIC最后重新命名为菲尼根公司(Finnigan Corporation)并且继续持世界GC/MS系统研发、生产之牛耳。 1966年,当时最尖端的高速GC-MS (the top-of-the-line high-speed GC-MS units)单元在不到90秒的时间里,完成了火灾助燃物的分析,然而,如果使用第一代GC-MS至少需要16分钟。到2000年使用四极杆技术的电脑化的GC/MS仪器已经化学研究和有机物分析的必不可少的仪器。今天电脑化的GC/MS仪器被广泛地用在水、空气、土壤等的环境检测中;同时也用于农业调控、食品安全、以及医药产品的发现和生产中。 气质联用色谱是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即气相色谱部分和质谱部分。气相色谱使用毛细管柱,其关键参数是柱的尺寸(长度、直径、液膜厚度)以及固定相性质(例如,5%苯基

气相色谱法第八章

气相色谱法8 ●8.1气相色谱法简介 ●8.2气相色谱仪 ●8.3气相色谱的实验技术 ●8.4毛细管气相色谱 ●8.5顶空气相色谱 ●8.6裂解气相色谱 ●8.7气相色谱法应用 8.1气相色谱法简介 1.定义:以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 2.原理及适用范围: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广泛应用于气体和易挥发物质的分析。 3.特点 ●高选择性 ●高分离效能 ●高灵敏度 4.发展 ●1941年Martin和Synge 发明液-液(分配)色谱法,阐述了气-固吸附色谱原理,提 出气-液色谱法设想; (1952 年诺贝尔化学奖) ●色谱学成为分析化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以气相色谱的产生、发展为标志。 ●1952年Martin成功研究出气-液色谱法,解决了脂肪酸、脂肪胺的分析,并对其理论 和实践作出论述;(起点) ●1954年,Ray把热导池检测器用于气相色谱仪,并对仪器作了重大改进,扩大应用范 围; ●1956年,荷兰学者Van Deemter 提出气相色谱速率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1957年美国工程师Golay发明效能极高的毛细管色谱柱; ●1958年澳大利亚学者Mcwilliam发明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使分离效能和检测器的灵敏 度大大提高。 5.气相色谱法分类 ●分类方式很多 气相色谱:(1)按固定相的状态分--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 (2)按使用的色谱柱分--填充柱气相色谱和毛细管柱气相色谱 如按进样方式不同分类:顶空气相色谱和裂解气相色谱等,其体系及仪器构成类似。

8.2 气相色谱仪 8.2.1结构框图 放空 8.2.2载气系统 1.作用:提供流量稳定的、持续的、纯净的载气。 2.组成: (1)载气:常用有氮气、氢气、氦气载气钢瓶: (2)净化器:除载气中水和有机杂质等(依次通过活性炭、分子筛、氧化铝、硅胶等) (3)载气流速、压力控制:控制载气流速恒定。(包括压力表、流量计、稳压阀等) 3.流量计: (1)转子流量计 (2)电子压力流量计 4.钢瓶与减压阀 钢瓶样色对应气体种类:H2绿色,He 暗灰色,O2蓝色,N2黑色、CO2银灰色 8.2.3进样系统 1.要求气密性好 2.气化室:将液体试样瞬间气化的装置 3.进样方式:(1)液体直接进样(2)顶空进样 利用被测样品(气-液和气-固)加热平衡后,取其挥发气体部分进入气相色谱仪分析。 固相微萃取进样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颖的样品前处理与富集技术。 8.2.4分离系统 Detector W 载气系统 进样系统 分离系统 检测系统 数据处理及控制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共15页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简称质谱联用,即将气相色谱仪与质谱仪通过接口组件进行连接,以气相色谱作为试样分离、制备的手段,将质谱作为气相色谱的在线检测手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辅以相应的数据收集与控制系统构建而成的一种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化工、石油、环境、农业、法医、生物医药等方面,已经成为一种获得广泛应用的成熟的常规分析技术。 1、产生背景 色谱法是一种很好的分离手段,可以将复杂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分离开,但它的定性、鉴定结构的能力较差,并且气相色谱需要多种检测器来解决不同化合物响应值的差别问题;质谱对未知化合物的结构有很强的鉴别能力,定性专属性高,可提供准确的结构信息,灵敏度高,检测快速,但质谱法的不同离子化方式和质量分析技术有其局限性,且对未知化合物进行鉴定,需要高纯度的样本,否则杂质形成的本底对样品的质谱图产生干扰,不利于质谱图的解析。气相色谱法对组分复杂的样品能进行有效的分离,可提供纯度高的样品,正好满足了质谱鉴定的要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epetrometry , GC-MS)技术综合了气相色谱和质谱的优点,具有GC的高分辨率和质谱的高灵敏度、强鉴别能力。GC-MS可同时完成待测组分的分离、鉴定和定量,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组分的分离与鉴定。 2、技术原理与特点 气相色谱技术是利用一定温度下不同化合物在流动相(载气)和固定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异,使不同化合物按时间先后在色谱柱中流出,从而达到分离分析的目的。保留时间是气象色谱进行定性的依据,而色谱峰高或峰面积是定量的手段,所以气相色谱对复杂的混合物可以进行有效地定性定量分析。其特点在于高效的分离能力和良好的灵敏度。由于一根色谱柱不能完全分离所有化合物,以保留时间作为定性指标的方法往往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同分异构化合物或者同位素化合物的分离效果较差。 质谱技术是将汽化的样品分子在高真空的离子源内转化为带电离子,经电离、引出和聚焦后进入质量分析器,在磁场或电场作用下,按时间先后或空间位置进行质荷比(质量和电荷的比,m/z)分离,最后被离子检测器检测。其主要特点是迁建的结构鉴定能力,能给出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子式及结构信息。在一定条件下所得的MS碎片图及相应强度,犹如指纹图,易与辨识,方法专属灵敏。但质谱拘束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与要求样品是单一组分,无法满足复杂物质的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仪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顶空气相色谱仪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北京华盛谱信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顶空气相色谱仪是气象色谱仪与顶空进样器联用的仪器,即在气相色谱仪进样口前面增加一个顶空进样装置。它利用被测样品 (气-液和气-固)加热平衡后,取其挥发出来的气体部分进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它专用于分析易挥发的微量成分,如对甲醇、乙醇等许多易挥发的有机溶剂类样品的检测。 在运用顶空气象色谱法分析检测过程中,使用到的顶空进样器是一种样品前处理仪器,顶空气象色谱仪工作原理是将待测样品置入一密闭的容器中,通过加热升温使挥发性组分从样品基体中挥发出来,在气-液或气-固两相中达到平衡,直接抽取顶部气体进行色谱分析,从而检验样品中挥发性组分的成分和含量。使用顶空进样技术可以免除冗长繁琐的样品前处理过程,避免有机溶剂对分析造成的干扰、减少对色谱柱及进样口的污染。 顶空分析是通过样品基质上方的气体成分来测定这些组分在原样品中的含量.显然,这是一种间接分析方法,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在一定条件下气相和凝聚相(液相和固相)之间存在着分配平衡.所以,气相的组成能反映凝聚相的组成.我们可以把顶空分析看成是一种气相萃取方法,即用气体作"溶剂"来萃取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因而,顶空分析就是一种理想的样品净化方法.传统的液液萃取以及 SPE 都是将样品溶在液体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共萃取物干扰分析.况且溶剂本身的纯度也是一个问题,这在痕量分析中尤为重要.而气体作溶剂就可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既可避免在除去溶剂时引起挥发物的损失,又可降低共提物引起的噪音,具有更高灵敏度和分析速度,对分析人员和环境危害小,操作简便,是一种符合“绿色分析化学”要求的分析手段。因为高纯度气体很容易得到,且成本较低,这也是顶空气象色谱被广泛采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顶空气相色谱法常用于酒后开车司机或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对其血液中酒精分析、中西医药投入市场前其残留溶剂的标准分析、刑事案件中有毒气体和挥发性毒物的认定分析等,另外许多行业需要控制产品质量或开发新产品等均会用到这种仪器。这种分析方法可避免水份、高沸点物或非挥发性物质对分析柱造成超载和污染问题。而且操作简单、快速,分析结果与气相色谱一样灵敏、可靠、准确。 在使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做分析试验过程中,须注意以下事项: 1. 由于进入顶空的载气与汽化的样品同时进入气相色谱,所以用于顶空的气体须作净化处理; 2. 顶空瓶加热温度,定量管温度,传输线温度应由小到大,传输线与进样口的温度保持一致; 3. 设置时间须注意,样品充满定量管的时间和进样的时间应足够长;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主要技术指标及配置

一、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主要技术指标及配置 一、作用与用途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适用于挥发性复杂基质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需要的样品量少,应用领域广泛,常用于未知毒物筛查,卷烟裂解产物的分析,能准确定性定量分析。主要应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定性定量分析,食品、化妆品中添加剂分析;饮用水地表水挥发、半挥发有机物含量分析,环境中污染物的分析;卷烟烟气痕量成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能满足于食品、化工、环境、材料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分析研究需要。 二、技术要求 2.1 工作条件 2.1.1 电源:230V±10%,50Hz电源 2.1.2 环境温度:10-30?C 2.1.3 环境湿度:10%~90%RH 2.2.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2.3.仪器包括毛细管进样口、质谱接口、顶空自动进样器、自动液体进样器、热裂解器,固相微萃取自动进样器。 2.4 技术指标: 2.4.1柱箱 2.4.1.1温度范围:室温以上4?C~450?C 2.4.1.2温度设定:温度1?C;程序设定升温速率0.1?C 2.4.1.3升温速度:0.1?C/min~120?C/min 2.4.1.4温度稳定性;当环境温度变化1?C时,优于0.01?C *2.4.1.5程序升温:20阶21平台 2.4.1.6最大运行时间:999.99min 2.4.1.7降温速率:从450?C降至50?C<240秒(22℃室温下) 2.4.1.8保留时间重现性: <0.008% 或<0.0008min 2.4.1.9峰面积重现性: < 1.0% RSD 2.4.2分流/不分流毛细管柱进样口(带电子气路控制,简称EPC)(含前后两个进样口) 2.4.2.1可编程电子参数设定压力、流速、分流比 2.4.2.2最高使用温度400?C 2.4.2.3压力设定范围:0~150psi

《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附件三: 《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标准编制组二○一○年十月 项目名称: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项目统一编号:1083 承担单位: 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编制组主要成员:田靖、孙华、杨洪彪、丁岚、王伟、钟岩、于亮、 赵哲、沙维奇 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黄翠芳标准处项目负责人:何俊目次 1 项目背景1 1.1 任务来源.1 1.2 工作过程.1 2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2 2.1 挥发性有机物的环境危害2 2.2 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工作的需要3 3 国内外相关分析方法研究..5 3.1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分析方法研究5 3.2 国内相关分析方法研究..7

4 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9 4.1 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9 4.2 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9 5 方法研究报告..10 5.1 方法研究报告的目标10 5.2 方法适用范围11 5.3 规范性引用文件..11 5.4 术语和定义.11 5.5 方法原理..11 5.6 试剂和材料.11 5.7 仪器和设备.12 5.8 样品.12 5.9 分析步骤..12 5.10 结果计算与表示15 5.11 精密度和准确度15 5.12 检出限和测定下限..16 5.13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23 6 方法验证.23 6.1 方法验证方案23 6.2 方法验证过程24 6.3 方法验证数据取舍.24 7 与开题报告的差异性说明24

8 标准的实施建议.24 9 参考文献.24 附一:方法验证报告26 《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编制说明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标准制订项目列入环境保护部计划 的年度为2007年,下达计划的文件号为环办函[2007] 544号。本标准制订项目的承担单位为 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项目编号为1083。 1.2 工作过程 (1)成立标准编制组 2007年8月,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接到制订《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 相色谱法》的任务以后,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小组成员中包括有从事多年顶空气相色谱法测 定挥发性有机物分析工作的同志以及目前从事该项目分析工作的同志。 (2)查询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 2008年1-4月,本标准编制组成员根据国家环保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27种挥发性有机物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27种挥发性有机物 发表时间:2017-10-27T14:09:48.54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5期作者:尹长军潘士钊苗军冯文[导读]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准确,是生活饮用水检测中挥发性有机物较为理想的方法。 潍坊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山东潍坊 261061 摘要:为了能够简便、快捷、准确的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本文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建立测定生活饮用水中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2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在实验室所建立的实验条件下,2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回收率能够达到102.50%-129.1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08%-7.69%。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准确,是生活饮用水检测中挥发性有机物较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顶空;挥发性有机物 自《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实施以来,水质指标由GB 5749-1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其中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加至53项[1],如何快速准确的测定出生活饮用水中有机化合物指标,是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的前提。 对于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吹扫捕集法等。其中,溶剂萃取法萃取过程繁琐,回收率较低,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较差,且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容易污染工作环境,损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固相微萃取法所需设备偏贵,且耗时较长,试验耗材费用较高;吹扫捕集法灵敏度高,富集效果明显,回收率效果理想,但是仪器设备昂贵,成本偏高。顶空法在水质检测过程中是一种常用的较为理想的检测方法,顶空法具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并且重现性好等优点。本文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生活饮用水中2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的分离27种挥发性有机物,并且灵敏度较高,检出限较低,检测结果能够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是较为理想的生活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快速检测方法[2-9]。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 美国Thermo TRACE 1300/ISQ QD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hermo TRIPLUS RSH顶空自动进样器;TG-624(60m×0.25mm×1.4um)型毛细管色谱柱;1000μL、100μL移液枪;10μL、50μL微量注射器;20mL顶空瓶;马头牌架盘药物天平BP-Ⅱ型;100mL容量瓶。 1.2 试剂 甲醇(色谱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氯化钠(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M-502-REG VOC Mixture27种挥发性有机物(混标200mg/L 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 1.3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载气:高纯氦气(99.999%);流速:1.5mL/min;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为10:1);进样口温度:200℃;传输线温度:230℃;离子源温度:250℃;数据采集和分析:质谱检测器;顶空进样瓶平衡温度:60℃;加热平衡时间40 min。 柱温箱升温程序:初始温度40℃,保持4min,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30℃,保持5min。 1.4 标准溶液储备液的制备 移取1mL M-502-REG VOC Mixture标准溶液至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100mL,储备液浓度为2 mg/L。 1.5 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7个20mL容量瓶,每个瓶内准确加入1.0g NaCl,然后用移液枪、微量针分别加入5μL、10μL、30μL、50μL、100μL、200μL、300μL的标准储备液,用超纯水定容,配出混合标准系列浓度。转移至20mL顶空瓶中,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经对数据处理后,得出各有机物的线性关系。 1.6 样品的测定 在20mL的顶空瓶中,准确加入1.0g NaCl,分别准确量取10mL水样和超纯水样于顶空瓶中进行实验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定性分析 在本文所设置的试验条件下,进样1 μL储备液。分析结束后发现,2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分离效果明显,定性分析标准溶液的色谱图如图1。 2.2 线性、仪器检出限、回收率及精密度 配制各浓度分别为0.001、0.002、0.006、0.01、0.02、0.04、0.06mg/L的标准溶液,采用本文所设置的最佳试验条件,分别进样,测定混合标准系列溶液的峰面积,考察各组分的线性,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标液中所涉及的27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有26种组分在0.001-0.06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有23种组分的相关系数能够达到0.999以上。对浓度为0.02mg/L的标准品平行测试6次,平均回收率的范围在102.50%-129.17%,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08%-7.69%之间,呈现出良好的重现性。利用该方法大部分组分的最低检出限在0.001mg/L,表现出了较高的灵敏度。详细数据见下表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原理和应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原理 和应用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农药多残留 摘要:本文研究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S-MS)仪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辅助以样品前处理技术,对蔬菜、水果、食用油、土壤中的农药多残留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农药多残留;检测 1引言 当前人类环境持续恶化,世界各国在工业、民用、科技、商业和军事防御等领域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的关注,环境、食品中有机污染物检测方面的规范越来越严格,相应的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在各种有机物检测技术中,色谱仪器与质谱仪器联用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检测手段,既可发挥色谱法的高分离能力,又兼具质谱准确鉴定化合物结构的优点,即可定性又可定量,尤其适用于环境样品中微量、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检测工作。1979 年美国环保局(EPA)将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联用技术列为检测饮用水、地表水中有机物的标准分析方法。随着仪器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检测技术的成熟与推广,GC-MS 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除了在传统挥发油、脂肪油等的分析测定方面不断发展与普及外,在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食品安全、农药残留、化妆品禁用成分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开展。 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被人们广泛的认识、关注和重视。人们食用了受到农药严重污染的蔬菜水果,而造成人体急性中毒或者慢性中毒的事件屡有发生。为保证食品的质量,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制订了严格的限量标准,与此同时,许多国家也借此施行技术壁垒,使得农药残留问题不仅是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严重影响到国家的对外贸易。 由于各类食品组成成分复杂,不同农药品种的理化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并且近年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不断涌现,给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快速、可靠、灵敏和实用的农药残留分析技术无疑是控制农药残留、保证食品安全和避免国际间有关贸易争端的基础。目前,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工作滞后,残留监测体系不健全,残留检测能力有限、覆盖面窄。因此,我国应该根据自己的技术条件及农产品市场制定相应的多残留分析方法。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污染影响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食品贸易的顺利进行。日常食用的果蔬施用的农药种类繁多,常见的农药如有机磷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菊酯类农药和除草剂,抑菌剂等。由于果蔬中往往同时残留不同种类的农药,这对多残留同时检测条件提出很高要求。由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GC-MS) 具有灵敏度

第六章顶空气相色谱

第六章顶空气相色谱 6.1顶空气相色谱法的概念和类别 一、顶空气相色谱的概念 顶空气相色谱是指对液体或固体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的一种间接测定法,它是在热力学平衡的蒸气相与被分析样品同时存在于一个密闭系统中进行的。例如测定血液中的乙醇。把血样置于一个密闭恒温的样品瓶中,测定恒温后样品瓶蒸气相中的乙醇浓度,通过校准曲线计算血样中的乙醇含量。这一方法从气相色谱仪角度讲.是一种进样系统,即“顶空进样系统”。有不少仪器公司有商品的顶空进样系统。有关顶空气相色谱分析的名称,我国一般称为:顶空气相色谱分析,但是有人称为:“液上气相色谱分析”,这样的名称不全面,因为有不少样品是固体。所以本书还是用顶空气相色谱分析。 二、顶空气相色谱的类别和特点 1静态和动态顶空气相色谱 一般顶空气相色谱分为静态和动态顶空气相色谱,所谓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是在一个密闭恒温体系中,液气或固气达到平衡时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蒸气相中的被测组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的典型装置如图7.1所示。 动态顶空气相色谱也叫做吹扫-捕集分析法,这一方法是用惰性气体通人液体样品(或固体表面),把要分析的组分吹扫出来,使之通过一个吸附剂进行富集然后再把吸附剂进行加热,使吸附的组分脱附,用载气将其带到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2.静态顶空和气态顶空的比较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静态顶空所用仪器简单,仅用一个玻璃瓶就可以进行分析,要求能够达到两相平衡,而且在取样时仍能保持这种平衡,但是一般情况下作为分析用的玻璃

瓶每个只能应用一次,日产分析需要处理大量的玻璃瓶,增加了强度,此外平衡还需要一定的等待时间。 动态顶空气相色谱法需要较多的仪器,也要较多的时间。该方法的成本较高。由于吹扫会带入杂质到样品中,大量的水蒸气会带入到捕集器中,还需要选择适当的脱附剂,该方法有时往往会出现吸附或脱附不完全的问题。 6.2 顶空气相色谱法的原理 一、色谱峰面积和样品蒸气分压的关系 在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时当顶空瓶中样品t 面的蒸气压相当低时,峰面积(Fi)的大小与样品上面的挥发性组分的蒸气压(p i )成正比关系,即: i i p F ∝ (6-1) 由(7-1)式可导出下式: i i i p c F = (6-2) 式中i c 是特定物质的校正因子,决定于检测器的性能。 在真实体系中蒸气分压通常用下式表示: i i i i x p p γ0= (6-3) 式中p 0i ——纯组分i 的蒸汽压; x i ——在样品中含有组分i 的摩尔分数; γi ——组分i 的活度系数。 如果样品是一个理想的溶液(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其活度系数(γi )为1,(6-3)式即可用拉乌尔(Raoult)定律表示: i i i x p p 0= (6-4) 这种理想的溶液有:正庚烷/甲基环己烷;对二甲苯/间二甲苯,2-甲萘/1-甲萘,反十氢化萘,顺十氢化萘,邻硝基氯苯/对硝基氯苯,己烷/庚烷,苯/甲苯,氯苯/乙苯,乙醇/异丙醇等。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样品为非理想溶液,非理想溶液的γ大于l 或小于1。大于1的非理想溶液有:庚烷/甲苯;辛烷/乙苯;乙醇/丁酮;环己烷/二氧六环;乙醚/乙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醇/庚烷;苯胺;乙醇/水等。 γ小于1的非理想溶液有:丙酮/l ,1,2-三氯乙烷;反二氯乙烯/二异丙醚;反三氯乙烯/四氢呋喃;顺二氯乙烯/丁酮;丙酮/氯仿等。 活度系数γ不仅决定于溶液中i 组分和其他组分的性质,也取决于所有组分的摩尔分数,同时也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二、顶空气相色谱分析中的校正因子 从(6-2)和(6-3)式可导出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