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1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1章至第5章(总分100 分)时间:90分钟

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关键期

2、遗传决定论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4、幼儿

5、年龄特征

二、判断并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正确打(V)、错误打(X)并改正)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普莱尔。()

3、乳儿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4、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形成客体永久性。()

5、华生主要研究儿童的情绪。()

6、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7、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向前推进的。()

8、观察目的性差是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之一。()

9、0- 1个月是乳儿期。()

10、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11、大班幼儿在游戏中发生争吵,常常是因争夺玩具而产生的。()

12、学前儿童的劳动带有游戏性和娱乐性的特点。()

13、皮亚杰主要研究儿童的个性。()

14、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是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

15、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称

横向研究。()

三、单选题(每小题 1分,共计 10 分。)

1、陈鹤琴采用什么方法研究儿童的心理()。

A 日记法

B 调查法

C 测验法

D 实验法

2、谁设计了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成熟对发展的影响比学习更重要()。

A 格塞尔

B 华生

C 霍尔

D 皮亚杰

3、1-3 岁属于哪个年龄阶段()。

A 新生儿

B 乳儿

C 婴儿

D 幼儿

4、认为儿童的游戏复演了从原生动物到人的越来越复杂的各个阶段,这是哪种游戏理论的观点()。

A 剩余能量理论

B 放松理论

C 训练或前练习理论

D 复演理论

5、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华生

B 高尔顿

C 皮亚杰

D 格塞尔

6、吉布森等人设计的视觉悬崖实验是用来测儿童的()

A 形状知觉

B 大小知觉

C 方位知觉

D 深度知觉

7、3 岁幼儿能分辨的方位是()

A 上下

B 前后

C 左右

D 以上都行

8、观察力初步形成于()

A 婴儿

B 幼儿

C 乳儿

D 新生儿

9、儿童行走动作形成的关键年龄是()

A 1 岁

B 2 岁

C 3 岁

D 4 岁

10、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A 从抽象到具体

B 从主动到被动

C 从简单到复杂

D 从成体系到零乱

四、简述题(每小题 6 分,共计 30 分)

1、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2、简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3、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4、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5、如何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计 20 分)

1、试述学前儿童手、行走动作的发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计 10 分) 1、是指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该时期就称关键期。

2、认为遗传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6、7 岁)儿童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4、指 3-6、 7 岁的儿童。

5、是指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判断并改错(每小题 2分,共计 30 分)

1、V

2、V

3、V

4、X,前运算改成感知运动

5、X,情绪改成行为

6、V

7、V

8、V

9、X,乳儿改成新生儿

10>V

11、x,大改小

12、V

13、x,个性改成认知

14、V

15、X,横向改成纵向

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计 10分)

1、 A 2 、 A 3 、 C 4 、 D 5 、 A

6、 D 7 、 A 8 、 B 9 、 A 10 、 C

四、简述题(每小题 6分,共计 30分)

1 、推动了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了感知能力、有意注意和有意记忆、思维能力、想象等的

发展。(2 分)促进了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克服幼儿的自我中心倾向,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加强了与同伴之间的交往。(2 分)为儿童情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幼儿

身心健康发展,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培养了儿童的意志力。(2 分)

2、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物质基础( 2 分);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发

展起决定作用( 2 分);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 2 分)。

3、新生儿期(0 — 1个月)(1分),乳儿期(1分),婴儿期(1-3岁)(2分),幼儿期(3 —

6、7 岁)(2 分).

4、游戏内容的特点:游戏内容从简单到复杂。游戏形式的特点; 游戏受事物的直接支配到从分配角色开始到坚持游戏规则。游戏人数的特点 : 从独自一人到集体性游戏。( 6 分)

5、向儿童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作有关知识的准备,教给儿童观察的程序与方法,指导儿童整理、总结观察结果,培养儿童良好的观察品质( 6 分) .

五、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计 20 分)

1、从出生后第三个月起,一种不随意的手的抚摸动作开始了。第五个月,形成了运动表象,使动作带上了一定的随意性,开始把手当作认识的器官来感知外界事物,喜欢碰触面前的玩具和物体。在6个月左右,形成了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从此手眼,即触觉和视觉形成协调运动。1 岁左右,抓握动作接近完成。此后,学会各种复杂的动作。(10分)。

儿童 3个月开始能翻身, 6个月能坐, 8 个月在学会翻身、坐起的动作后逐渐学会了爬行,

9 个月左右又学会了扶物站立,1岁左右儿童能扶物行走,是儿童学习行走的最佳时期,13、14 个月,能独立行走,身体各部分不协调,易跌倒;经练习,逐渐协调,走路姿势自然。约 2 岁,婴儿开始掌握行走的技巧,在平坦的道路上能行走自如。同时学会了上下楼梯、台阶,单足站立,横走后退,跨越简单的障碍物。(10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